高效复习策略

2024-09-14

高效复习策略(共12篇)

高效复习策略 篇1

我们把平时的新授课教学比作“栽活一棵树”, 而复习课教学则比作“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 育好一片林要花大力气, 对学生来说,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 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对教师而言, 复习课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知识融汇贯通, 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去理解知识, 去分析解决问题。所以, 巩固知识、整理知识、查漏补缺和提高能力是综合复习的主要任务。

综合复习课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能通过整理全册的知识结构,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综合复习课着眼于提高复习的效率, 改变高耗低效的复习状况, 还学生以自主、自立的复习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好中差各类学生自己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 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 孔子说,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道出了复习的重要性。因为学生是由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本质, 进而认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 必须有个反复。因此数学综合复习课的主要任务, 在于知识的沟通、归类、整理, 体现其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

一、深化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

小学数学知识本身有其系统性, 因此, 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作纵横向的归类整理, 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将孤立与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 连成片, 结成网。

教师在复习前要做好两件事:

首先, 要认真统领全册的教材, 重新审视基础知识, 再次剖析教材的重、难点。

其次, 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调研, 通过调研及时对调研情况的分析, 查找到学生的知识漏洞, 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在课堂上, 教师不必急于整理, 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 由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通过阅读课本, 回忆、再现所要复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交流, 捕捉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并利用文字、图表等表现形式, 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类, 形成网络。

二、分散难点, 让学生点点进步

一学期的课程内容在学期末结束了, 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 教师是很难预测的, 只有通过综合整理复习, 才能体验到学多学少。教师在设计复习课堂教学时, 要抓住每一个知识的关键点, 举一反三, 精讲精练,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要注意把知识的难点分散到各种题型的层面上, 使学生慢慢取得进步。复习内容要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 掌握知识要循序渐进。例如, 在五年级上册的分数应用题的有关复习中, 教师就要把解决问题的难点通过对比练习题进行分散。

例如, 下面的三道题就是对比练习:

1. 修路队修一条长240 米的公路, 修了全长的3/8 , 修了多少米?

2.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 当修到全长的3/8 时, 正好是90 米,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3.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 当修到全长的3/8 时, 离终点还有15 千米,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这是三道分数应用题, 前2 道是基本题型, 学生容易理解, 并能很快地解答出来, 这时教师就要引导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处。当出现第3 道题时, 学生就会结合前2 道的解题思路对他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区分, 学生加深理解了分数应用题的算法, 并同时培养了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 提高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复习阶段, 常会出现差生觉得太难, 接受不了;优生觉得太简单, 无心听课, 使得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复习效果。所以, 复习时, 即要重视差生的辅导与训练, 又要培养优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从复习形式上, 重视合作的复习方式, 要比教师一味引导、讲解、灌输的方式, 学生个体独自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们要真正提高复习的教学效率, 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 教师只要稍加调整, 学生就会很快进入状态。采用小组合作研讨学习的方式, 一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可以让学生尝试自我复习, 让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三可以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逐步完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 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同时教师亦可根据各个小组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 适时调整教学手段。因此, 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和形式, 更能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 在课堂教学中, 积极为学困生创造自我发展的机会与空间, 让学困生和成绩好的学生机会均等, 甚至适当增加学困生的展示机会。

其次, 让班里的优秀生和学困生结对子, 一对一地进行帮助, 让学因生学有榜样, 学习中解决不了的困难, 同学们积极给予帮助, 同时对优秀生又是一种促进, 在班级中形成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再次, 及时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 大力进行表扬鼓励, 激发其上进心。

最后, 加强对学困生的家访工作, 架起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在此基础上, 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提高他们的技能, 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 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 这样, 他们就会学得轻松, 进步也快, 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总之, 综合复习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 应把复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整理、归纳、应用、评价等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数学能力。

高效复习策略 篇2

#高三数学七大高效复习策略#

一.列出重要的内容一览表

首先任何考试都是有一个范围的,针对学习的内容我们需要列出一个重要知识点和重要方法的大表,同时也方便以后的复习,在这个表中首先要标记出以前做题或者考试练习中经常出现的高频内容以及一些必须记住的公式或者平时总结的结论等,当然也可以标记出目前还没有搞清楚或者感觉困难的部分,方便以后差缺补漏,毕竟我们面对的考试不是一次两次,而且更重要的是以后的高考,要提前为高考服务吗。

二.认准目标把握考试方向

大家知道只要是考试就一定有侧重点,一定有命题的方向,哪些知识点会考到选择题,哪些知识点会涉及解答题,解答题大致会有哪些题目类型会涉及课本哪些章节要有个大致的把握,我们经常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很多同学往往在平时学习中或者复习中没有这个概念,不知道考试考什么,更不知道哪些内容重要,甚至解答题,选择题考那些点都不知道,每天忙忙碌碌的学习,时间精力都花了可就是不见成绩飞涨,其实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学习没有目标,学会的内容考试不考,考试考的自己没有掌握,所以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一定要回归到以考试为中心。

可能有些同学会说,考试考什么,我该怎么把握呢?樊瑞军告诉大家两点:一是课本基础知识对应的基础题型。二是本知识点面向高考胡拓展,其实高中的考试最终都是为了实现高考这一个目标而进行的。

考试复习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这样复习的效率才会更高也更明显。当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量身制定复习计划也很重要

三.有针对性的做练习

数学的考试就是检验你的知识应用能力,简单的来讲就是解题能力,所以重点的练习就不可避免了,当然我们的练习不能脱离课本这个核心,不能盲目做题,要学会选择,基础好一些的同学可以适当的拔高做一些面向高考的题目。

可能很多同学经常听老师讲以课本为核心复习,但是其实大家对这个概念很模糊,不知道怎么操作,始终感觉课本习题和例题都比较简单没有多大意义,要知道课本中的题目都是精心选出来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对于课本中的题目不能单纯的以会做或求解得到结果为目的,要挖掘把握背后的实质。

四.把握课本合理利用各类参考书

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完全以参考书为核心或者做各类很难的练习题,不但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且效果也不是太好,自己感觉每天收获很大,可是一到考试就完全不行了,所以建议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一定要以课本为核心,参考书很多,高中的题目更多,做题永远没有尽头,至于课本的学习大家可以关注视频。

五.充分利用各类测试卷,查缺补漏

一般的期中期末考试目的就是为了发现不足,为下次努力指明方向,所以考试前我们要善于利用以前做过的题目以及试卷来进行最后的查缺补漏。

1.错题梳理,错题纠正,错题归类,剖析表面及深层次原因,查缺补漏。

2.对以往试卷梳理进行自我分析,掌握知识板块,解答题卷面,解题思路,个人目标定位等。

六.由近及远交叉复习

考试的最后阶段很多考生往往会按照顺序有远到近的复习,先复习刚开始学的内容,这样复习虽然逻辑比较清晰,但是高中的内容往往是环环相扣的,后面的内容往往会综合到前面的内容,同时高中的考试基本都是以知识的综合为考察目标,很少会单纯涉及考一个知识点这样的题目,所以在复习中从后往前交叉复习,有助于将相关内容串联综合在一块,遇到模糊的内容再往前复习,不但能够节约时间而且能够加深影响。

七.合理取舍

每个考生由于自身学习缺陷,很难在考试中得满分,所以考生要根据以往考试情况对自身学习进行合理定位,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一个预期目标,再根据这个目标进行合理的复习,适当舍弃一部分目前无法掌握的内容,而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花在更容易达到或者突破的地方,有时候适当的放弃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高三数学采取针对性措施#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4)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5)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6)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8)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9)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那么如何抓数学基础呢?#

1、看课本;

2、在做练习时遇到概念题是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认识,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去认识、理解概念。

3、理解定理的条件对结论的约束作用,反问:如果没有该条件会使定理的结论发生什么变化?

4、归纳全面的解题方法。要积累一定的典型习题以保证解题方法的完整性。

5、认真做好我们网校同步课堂里面的每期的练习题,采用循环交替、螺旋式推进的方法,克服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遗忘现象。

思想品德高效复习策略 篇3

一、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节课只有短短45分钟,教师要讲大量的知识点,还要利用有效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线索清晰、观点明确、深入浅出、简单快乐的学习过程,但是要做到这些并不简单。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1.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及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教师要对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及重难点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教师要明确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知识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哪些知识是学生感兴趣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及时了解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与时俱进是思想品德学科最大的特点,作为思想品德老师,我们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细心观察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国家形势。在复习课上,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利用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去分析社会热点、时政热点,找到它们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能帮助学生养成关注社会、时事热点的习惯。

二、构建高效复习课堂要正确处理下面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在复习时,难免会用到复习资料,但是如何选取复习资料以及如何使用复习资料却让许多教师很是头疼。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我们构建高效思想品德复习课堂首先要解决的。

在我校的复习研讨课上,有位年轻教师上了一节第一轮的考点复习课,复习的内容是“基本路线、基本制度”。在这节课上,这位教师按照我们选用的复习资料开展教学,详细地解读了考点。但因为知识点较多,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在课后交流的时候,有的教师说:“是这本书的编排有问题,罗列的知识点太多、太啰嗦,才导致这位教师讲课效率低。”我不同意他的这种看法,我认为,不管使用哪种教材,选用哪种复习资料,在复习时都要做到“依标靠本”。也就是说,在选用复习资料以及处理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时,课标要求和学生需求是教师最可靠的参照物。

2.正确处理教师“讲”和学生“学”的关系。高效的复习课必须从学生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复习课中的讲解虽然很重要,但不能取代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如,在复习“科教兴国和创新”时,我结合实际提出问题:①我国在教育、科技、创新方面的国情怎样?②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各有什么重要作用?③怎样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这样一来,教师的讲解很精练,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地复习该考点。

3.正确处理讲评与练习的关系。一节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必须讲练结合。复习课毕竟与新授课不同,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师要注意做到精讲、精练,选取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适度练习。

在我校的复习研讨课上,有两位教师教学风格迥异:其中年龄较大的教师一整节课都在讲知识点,真可谓是面面俱到;而年轻的教师三五句话就结束了对知识点的讲解,剩余的时间都是在让学生做重复的练习。这两种课堂都不是成功的课堂。一节高效的复习课必须讲练结合,教师要根据学生需要合理分配讲评和练习的时间,努力做到精讲、精练。

4.处理好课堂实效性和趣味性的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愿学、乐学的思想品德课堂,必定是高效的课堂。那么,教师应如何给紧张的复习课加入趣味元素呢?笔者认为有这样几种办法:①充分利用时事热点、社会热点激活课堂。例如,在复习“可持续发展”时,我国正在召开两会,因此我引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可吸入微粒的相关规定以及政协委员在为瓶装水做个性记号的环保事件导人课文。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严峻形势,认识这一严峻形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认识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动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落实环保行动就非常顺利了。②充分利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③充分利用合作探究、时事点评、辩论等多种教学模式,让思想品德复习课堂不再单调、乏味。

区域地理高效复习策略 篇4

一定

“定”是指区域定位。高考文综地理有关区域定位方面有以下趋势:一是根据经纬度定位, 以经纬网呈现区域, 要求根据经纬度对区域定位, 然后根据该区域有关地理特征回答有关问题;二是根据图中呈现的重要地理信息定位。在呈现的区域地图中, 利用重要的地理信息如河流、山脉、海陆与区域轮廓等地理事物的分布确定区域。平时复习要注重地理坐标定位、海陆位置 (轮廓) 定位、相对位置定位 (与周围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 确定其地理位置) 、面积、轮廓、形状定位。另外, 还可采取典型区域特征定位, 如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如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也可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定位。有些试题题中有特殊地名信息、文字提示信息也可辅助定位。

二比

通过对不同或相似的地理事物的对比和总结, 归纳共同性, 区别差异性, 可以使凸显规律性, 从而加强理解、加深记忆。

例:中国各区域的生态问题与国土整治比较:

三联

理清知识头绪, 抓住知识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抓住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 是地理学科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复习中要弄清每一个区域各种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 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如印度相关知识体系:

四挖

关于区域热点, 高考一般强调隐性渗透, 以某个区域热点或热点问题为背景或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考查对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基本能力的形成。复习时不能单纯记忆时地热点, 而要以热点地区或热点问题为背景, 充分挖掘相关的地理主干知识。

例:在复习有关热点区域海地的相关情况时, 要充分挖掘海地所在的中美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板块构内容、农作物甘蔗的生长条件、农业区位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抗震救灾中的运用等知识, 这样才能与高考的要求相吻合。

(1) 海地所在岛屿判断, 成因分类。

(2) B岛的气候特点及该种气候有利于甘蔗的生长的原因。

(3) (1) (2) (3) 的洋流名称。

(4) A岛东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5) 海地地震造成巨大灾难的原因。

(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海地地震抢险救灾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 请你就这一课题帮助他们设计合理的方案。

五综

平时教学常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化整为零, 分解成若干知识点进行分段教学, 结果常造成学生头脑中知识杂乱堆积, 难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又由于人文地理现象复杂多变, 地区差异大, 地域性强, 其综合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在人文地理区位分析与评价时, 既要分析自然因素, 又要分析人文因素。复习时要重视在人地关系的层次上再加以综合, 同时还要从区域特征出发, 充分考虑地域空间上的地域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重视因地制宜观念的形成。

例:2009年全国卷Ⅱ第36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 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 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 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3) 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厄瓜多尔发展花卉产业的区位因素, 要求综合分析其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该国位于南美洲 (西) 北部, 赤道从北部穿过 (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 , 西临太平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多高峰。 (地处低纬) , 雨量较充沛, (地势较高) 常年光照充足, 气候温暖, 年温差小。通过航空运输, 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 该国 (为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成本低廉。 (政府决策) 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在上例分析的基础上, 可再进行下表综合, 学生的记忆将更牢固, 理解将更深入, 规律将更凸出。

六模

建立模式图。模式图图幅简单、空间结构清楚、规律显示直观, 有很强的代表性, 应用范围广泛。充分利用模式图, 建立合理而简捷的应用方法, 对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容易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和目的, 对提高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如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模式图: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方法主要是从自然原因 (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与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深入。

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 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流域广, 支流多;含沙量较大;中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弯曲, 流速慢, 水流不畅。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 降水丰富, 加上汛期长, 水量大。气候特征:流域内普降暴雨时, 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水位猛涨。 (2)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河床抬高, 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湖泊萎缩, 调蓄能力下降。

七推

推理能力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地理推理能力指学生在掌握地理材料的基础上, 运用地理理论知识分析、判断和解释地理原理的能力。分为地理演绎推理能力、地理归纳推理能力、地理类比推理能力。区域地理中的推理要求学生在对某些区域地理事物已形成概念的基础上, 推理得出另一些类似的区域地理事物。它需要学生在掌握区域地理材料的基础上, 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综合, 确定地理特征, 解释地理成因, 是对地理信息加工, 从而促使信息增值的过程。

例:当掌握了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主要由纬度高低不同造成的这一原理后, 再分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海拔高度不同) 时, 就能推理出来。

区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的区域案例材料要有直观性、趣味性、时事性、典型性, 便于学生感知。二是平时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地理素材, 形成一定的地理素养。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 养成归纳整理的习惯。四是教师上课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与讨论的时间。五是教师自身也要注重推理能力地自我培养, 并在分析案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八说

重视说题的作用。说题主要包括五个环节:说条件、说思维、说策略、说注意、说规律。说条件是基础, 说思维是关键, 说策略、说注意是重点, 说规律是目标。当然首先要选好题。这个题是高考真题, 典型题, 包含复习的主干知识。要注重说出考查的知识点并尽量说出考查意图;要说出说出思维的过程及依据, 解答所必须的步骤, 包括所有运用的地理原理与规律等;要说出解题时应注意的事项, 包括应用范围问题、知识运用问题。最后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达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付诸应用的最终目标。

摘要:地理高考关注区域特征及成因的考查, 高考地理试题主要以区域地图为载体来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区域地理的高效复习有赖于“定、比、联、挖、综、模、推、说”八个方面。

高效复习策略 篇5

高效课堂的策略

岑溪市第一中学

陈友光

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岑溪市第一中学的高三地理教师。今天我这个讲座的主题是“高三艺术生高考地理复习高效课堂的策略”。从2009年至今的八年当中,我有四年是担任高三艺术生的地理教学工作。我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有关高三艺术生高考地理复习的经验,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同大家一起分享。

1.我校最近几年艺术生的高考成绩

从2011年起至去年2016年,我们岑溪一中连续六年获得梧州市普通高考成绩优秀一等奖。其中,艺术生在每一年的升学人数当中都占最大的比例。(图1)

2.我校地理学科最近三年来针对艺术生课堂教学所做的两个科研项目

我校地理教研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其中比较大规模的课题项目有:一是在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参与了岑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科研项目,其中我校承担的子课题项目是《地理课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该科研项目已经在2014年12月结题(图2);二是在2016年6月向岑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申报岑溪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6年子课题《高中艺术特长生“助跑式创新合作课堂”的策略与实践的研究》,该科研项目在去年6月被市教科所批准立项,现在我们的科研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入申请结题阶段(图3)。

通过组织本科组的所有地理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大大地提高了我校地理老师的教学水平。

3.高三艺术生地理总复习的基本情况分析

3.1艺术生的行为特点和学习特征

我根据十几年来连续任教艺术班的课堂教学观察和总结的经验得出,大部分艺术生的个性都比较散漫,在行为上有着比较独特性的特点,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思考和回答问题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自我表现。但是在课堂纪律上则经常有一些不良的问题出现,例如不喜欢接受课堂纪律的严格约束,时有迟到、早退、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现象。在学习上缺少刻苦钻研的精神。这是艺术生普遍存在的行为特点。

在这数量庞大的艺术考生队伍中,正真从小就有艺术特长,并且从不间断地进行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训练的毕竟是占极少数的,绝大部分的学生是因为自己的文化成绩不太好,第1页 觉得单凭文化考分上不了好大学甚至是上不了本科类高校,因而自觉或不自觉的在老师、家长的劝导下,在同学和朋友的影响下走上了艺术高考的道路。这样,为了补上艺术专业的先天不足从而达到高考艺术术科考试的基本要求,艺术生从高一入学后进行艺术专业训练,在高

一、高二占用了部分文化课的时间,到了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则完全停止了文化课的学习,实行全天候的艺术专业课上课。这样的结果,必然造成部分艺术生只关注术科的专业训练,而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再加上艺术生文化课基础本来就是很不牢固,他们在学习地理这一涉及内容广泛、文科和理科综合性质很强的学科时,感觉难度较大,尤其是对高三后阶段总复习更是漫无头绪,很长时间也不能进入良好的状态。这也是相当部分的艺术生存在的学习特征。

3.2 高三艺术生的心理状况

对于每一个进入高三即将面临改变人生道路的高考的学生来说,繁重而高度紧张的学习必然会带来一些心理压力。对艺术生产生而言,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是艺考术科成绩的影响。艺术生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结束艺术术科的全区统考和全国各地的校考回来进行高三文化课的总复习,接下来的时间里,统考和校考的成绩陆续的相继公布,同学们的成绩高低排名和过线状况很不一样,这段时间的消息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十分严重的。术科成绩高的同学有些会担心自己的文化分达不到好学校的录取要求,因此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过于紧张。术科成绩考得不好的同学则有些会患得患失,在学习上有时劲头十足,有时又失去信心。第二个是艺术生毕竟在冲刺艺考的道路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他们觉得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对自己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并且自己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在文化分方面无论如何也拼不过普通班的同学,因此每当看到自己在平时各种模拟测试中远远落后于别人的成绩,就在思想上感到一种的巨大压力。3.3 艺术生高考文化分要求差异

在每年的高考当中,艺术生虽然与普通文化生一起参加同一张试卷的全国统一高考,但是在录取划线时,艺术类的本科文化分数要求是普通本科的65%左右。以2016年广西文科本科二批次划线400分为例,当年艺术类本科文科的划线是260分。所以,我们老师在艺术生的教学设计上,无论从教学目标要求、讲授内容选择、练习题的选用与平时检测试题的难度等等方面都必须与普通文化班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我在总复习中的做法坚持的两点就是:一是简化复习内容,二是强化大题的答题模式训练。下面我会在复习策略中详细的进行分析。

3.4 艺术生的文化课复习时间紧迫

我们普通文化班一般都是在高三的第一个学期就开始地理总复习,但是艺术生因为要参加艺术的专业训练和区统考以及各地的校考,从每年暑假的7月一直到来年的3月初这长达10个月的时间是停止了文化课的学习的,他们高考的文化总复习时间只有3月初到5月底这短短不足3个月的时间。所以说,艺术生的文化课复习时间是很紧迫的。

4.高三艺术生地理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原则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度的课堂,具体是指在教师所上的这一节课内,学生的受益大,负担轻,学生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

第2页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各个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

回到高三艺术生的地理教学过程来说,地理高效课堂是指在地理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引导和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我在艺术生的地理教学中,为了能够达到这个高效的原则,我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驱动、以思维为抓手、以资料和技术为辅助”的教学原则,采用 “大胆调整教材降低学习难度、对标考纲使用高考真题精讲精练、自编复习教材适应艺术生”的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4.1 地理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4.1.1 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对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要高

第一是教师要做到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强调做好学情分析,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对于艺术生来说就是要依据他们基础比较差,但考分的要求也比较低的情况,在复习当中要与普通文化班的复习目标相比降低难度。并且教学目标设置要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评测容易性、学生可达到程度要高。第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作出适当调整,处理好教师预设效果与学生所完成状况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4.1.2 高效课堂要求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整个流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教学形态。艺术生的性格比较活跃,只要教师能够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参与程度就会很高。第二是教学过程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练习题的选用都要有难度层次,针对不同成绩基础的学生、不同难度要求的学习内容,在各个复习阶段设计不同的目标与训练习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目标及时做好跟进、监测、反馈等等后续工作,以便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1.3高效课堂要求精讲多练,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做题的能力,一定量的训练是少不了的。我们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切记不能把课堂看成是自己的“一言堂”。第一是我们要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仅占用少量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以及解题思路的讲解与点拨,其余的时间必须要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第二是课堂上要注重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对于高三的地理复习教学来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学会基本解题思路是非常必要的。

4.2 高三艺术生地理高效课堂的教学原则

我在高三艺术生地理总复习教学中坚持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驱动、以思维为抓手、以资料和技术为辅助”。

“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过程,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知识为出发点,不能把教学

第3页 设计当成只是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

“以问题为驱动”,是指在高三复习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复习,切忌把复习课变成是重复高一高二新课的“炒冷饭”形式。我在教学上做的最多的就是针对每一章节的复习内容,都把近5年来全国卷相关的高考真题作为本章节的重点问题在课堂上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解答试题来真正理解知识点,并掌握该知识点常见的考查方法和答题思路,从而最终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

“以思维为抓手”,就是针对艺术生基础较差的特点,要在课堂上着重培养他们解题的思路。基础差,就意味着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思考是不全面的,使用的名词术语也经常会错漏。我们的做法是使用高考真题来分析教学的章节内容,首先让学生读懂试题材料和认真理解问题所问的是什么,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学习内容来尝试组织答案,最后让学生拿自己的答案与高考题标准答案相互对照,从知识记忆缺漏与思维欠缺等两方面去分别寻找自己答案的不足。通过这样的方法慢慢地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一直到学生在解题中能够跟上标准答案的思路为止。

“以资料和技术为辅助”,说的是高三复习课不能单纯的依靠课本和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简陋课堂形式。教师一定要根据艺术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去选择合适的教辅资料,在课堂上要大胆使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来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以便提高课堂效率。

5.艺术生地理高考复习的基本目标

上面说到艺术生的高考分数要求与普通文化生不一样,所以为了使得我们的艺术生复习教学过程更具目的性和获得更高的课堂效率,我们一定要为艺术生的复习制定一个合理的基本目标。总结这多年来我自己的做法,我对每一届学生制定的高考基本目标是:“掌握最基础的地理主干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能够完整地解答地理综合题中普通难度的内容,可以适当尝试解答高难度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力争在选择题部分达到平均分值”。换成通俗易懂的说法,我对学生说的就是“你高考的时候地理争取拿到55分,其中选择题做对5到6道题目拿20到24分,综合题争取30到35分。”这个目标对艺术生而言,假如地理能有50分左右,已经可以确保他在文化单科分数上达到了艺术本科的录取分数要求了,因此目标的定位对艺术生来说是合适的,也比较容易达到的。如果你用普通文化班的教学目标去要求艺术生,一是这目标真正是很难完成,二是用这样的目标制定的教学内容难度也太高,最后的结果就是对艺术生造成了恐惧心理,反而不利于他们成绩的提高。当然,我这样的做法对艺术生是来说是合适的,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这样制定目标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对与普通文化班的学生来说就行不通。6.艺术生高考地理复习的策略

6.1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课程顺序,让学生提前进入高三角色

前面说到艺术生的文化课复习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这么一个特点。为了能够争取到充分的时间进行文化课的复习,就必须对时间和课程的顺序做出合理的安排。我们这些年来的做法是抓紧“提前”和“顺序”这两个方面。

第4页 提前,就是把高三的地理复习时间点提前到高二下学期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结束文理分班开始,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在高二的文科班地理课堂上首先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告诉学生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地理课程就已经正式进入到了高考复习阶段,让学生从思想上把地理课重视起来,培养他们认真学习地理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提前进入高三的角色。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转变学生原来对地理课只是为了应付学业水平考试而不认真、不重视的消极懈怠状态。只要学生的思想态度转变了,那么他们的学习状态和记忆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课堂复习也就更加容易展开。经过这样的思想动员和时间安排,就相当于我们地理课的复习时间往前延伸了一个学期,我们的地理复习就不会陷于被动。

顺序,就是针对考纲的重点和学生在历年考试当中的容易得分点来调整高二高三的课程顺序。我们的通常做法是这样的,高二的下学期因为每周的课时还是3个课时,我们就用这一学期前两个月完成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总复习。虽然这部分课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由于时间久远也遗忘得差不多了,况且高考对区域地理的要求与初中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复习的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都不能掉以轻心。区域地理的复习可以使用高考真题来训练学生对区域的理解与区域考查方法的认知。高二下学期后面两个月,我们则进行选修课的学习。我的上课流程就是,用三周时间把旅游地理这本书学完,然后用两周的时间把近几年全国的高考题拿来,让学生把旅游部分的题目全部做一遍。另外两本选修的课本则根据上面所说的取舍原则,用剩余两周的时间简单学习,但不要求学生作为重点,也就是把选修必考的10分题目重点放在学习旅游地理上。从2017年开始,广西高考的地理选修由原来的三选一改为二选一,这种取舍操作起来更加容易。

6.2 结合艺术生的知识水平编写使用校本复习材料

高三的复习课虽说是以课程标准、教材和高考考纲为主,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复习的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对复习资料的依赖性是很强的。一本合适的复习资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纵观市面上各式各样的高考复习资料其结构体系和内容基本大同小异,但是绝大部分资料书刊都是以文化班的教学要求和考试要求作为出发点来编写的。这些资料内容多,练习题难度大,根本不适合艺术生的高考复习需求。

这些年,我们学校各个学科组都针对我们学校艺术考生占主体的特点,编写了适合艺术生的校本复习资料。我们地理科组也不例外,专门针对高三艺术生基础薄弱、复习时间短、高考分数要求差异等特点,编写了自己的复习材料(图4)。我们的复习材料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我们把整个高中的地理知识缩减成为约10页A4纸这么多的内容,要求每一个艺术考生对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做到流畅背诵、认真理解、灵活运用。第二部分是精选精编的练习题,包括每周3到4次的选择题,每周1到2次的大题、专题,每个月两三次的月考检测题(也就是天天练、周周测、月月考)。每一次的考题都认真依据考纲去精心编选,天天练主要以选择题为主,每次都是同高考的分量相同的11道题目。周周测以专题为主,根据我们的复习进度每次使用3到4道大题进行专题检测。月月考则是以高考题为蓝本编写的一份完的整地理试题。月考如果时间合适则与政治、历史一起组成文科综合卷考试,但如果时间不合适,那我们就利用晚自习的一节课(50分钟)去进行考试。第三部分是高考真题,包括最近3年全国1、2、3卷试题,以及我们梧州市的历次摸底、模

第5页 拟试题。

我们这些自编的资料,除了高考真题部分是原封不动的使用之外,其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集中全科组的20多位地理教师进行共同研究讨论,精心选择之后才印发给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我们首先是认真按照考纲的要求编写好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使得学生通过背诵这些内容能够基本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地理知识体系和答题模式。我们在编写材料二的时候,大量搜索、研究试题,使得选用的每一道练习题都符合我们已经做好的材料一,并且仔细把握练习题难易程度,力求使我们的练习题既可以针对考纲考点,又与我们艺术生学识水平相适应,避免选用高难度的偏题、怪题,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要求学生每做一道题都要有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不要浪费时间在得分效率不高的练习上。

6.3 制定合理复习目标,依据考纲大胆调整复习重点内容

前面在艺术生的学习特点、高考录取分数要求和教学目标等方面已经谈到,艺术生的复习教学与文化班学生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教师在为艺术生复习制定目标时也就要适当的降低期望值和要求。我们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地理技能,在高考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合理的运用基础知识去认真地解答难度系数在平均值的题目,然后如果还有时间和能力再去冲刺较高难度的题目,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能够完满的掌握解答约占地理高考总分70分的中等难度题目为基准。具体来说,我在对整个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处理上实行了“考纲重点内容重点复习与训练,考纲高难度内容大胆删减”这个以高考分数为导向的复习原则。

一是对考纲重点内容重点复习与训练。例如气候、工业、农业等知识板块,是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也几乎是高考年年必考的内容。对这些地理知识,我把它作为高考复习的重点,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去分析、总结,并使用较多的习题对学生进行高密度的强化训练,直到学生对有关重点知识的试题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解题思维,能够做到一见到类似的题型就可以形成相关知识点的条件反射,力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对重点复习过的考点能够做出八成的分值。

二是对考纲高难度内容大胆删减。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一章的复习内容,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难点,即使是在高一上新课有足够的时间去详细解析,学生也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并且近几年地理高考对这块内容的考查出现的频率较低,即使有也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要做对这种高难度的试题,除了要掌握非常全面的知识,还要有缜密的思维和花费大量的时间。这种题目的选拔性很强,是考试以50到55分为基准的艺术生所力不能及的。因此,在复习内容的处理上,我就是直接放弃了对整个地球运动这块内容的复习。类似这样高难度高要求的复习内容还有很多。教师对复习内容的大胆删减,虽然会导致学生地理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也不符合地理教育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从学生的升学利益出发,从只追求高考分数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会发现这种看似有很多缺陷的删减,只要方法恰当,教师对考试重难点把握合理,实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数的手段。

6.4 以高考真题为重点,实行精讲精练的课堂教学

要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让学生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能做到熟练

第6页 地运用知识去解题,那么选择怎么样的例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和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的做法就是使用高考真题去精讲精练。上面已经提到在我们自己编写的校本材料当中,练习题有两部分。其中的第二部分我们是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和考试检测时使用,第三部分的高考真题则是用于课堂教学。我们在按章节复习各个知识点的时候,就把与此知识有关的高考真题作为教学的重点,首先让学生做题,接着教师再分析题目的材料内容、设问特点、考查方式、答题思路等,最后由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对照,根据学习内容判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们老师在使用高考真题分析知识点的时候,并非是单独的一道题目就是只对应于一个知识,而是用题目把相关的考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和考查体系。比如,在讲到“气候”这个考点的时候,我们首先把气候的成因分析这种最基础的试题让学生去做,得到简单的答题思路,接着就把与气候相关的如农业区位、工业布局、交通、河流等高考试题交给学生分析,让学生明白气候这一整体内容考试会怎么考,答题应该如何回答。

通过三个月的使用高考真题去强化练习与复习,学生认真做完了十几套高考真题,也就是相当于学生经历了十几场次的地理高考实战演练,并且经过了教师对试题和解题过程的详细分析,学生就掌握了对地理高考试题该如何分析材料,如何审题查找考点,如何依据学过的知识组织答案等最基本的答题方法。所以使用高考真题让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去训练,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也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考分的重要途径。

总结:我们艺术生的地理高考复习特点就是时间紧,任务重,但是艺术生的复习也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考试文化分数要求比较低。所以我们在艺术生的复习过程重采取抓住重要考点、学生容易得分点,合理放弃高难度教材章节这种并非是全面掌握知识的高考复习方法,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课堂复习效率。从几年来的高考实践中、从我校年年不断攀升的艺术生高考升学人数中都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考复习方法。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的一点小小经验,不足指出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高考作文高效复习备考实施策略 篇6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对生活、社会、人生等的体验、感悟和表达,做到“我手写我心”。还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学生作文要具有独特的体验、深刻的认识和个性化的表达等特点应是我们教者孜孜以求的复习备考的最终目标。据此,笔者着力在复习过程中通过转变思想,唤醒潜能;强基固本,优化能级;因材施教,分层提升等具体措施进行高考作文的精细化备考,使学生能够坦然应对高考并提升写作能力、积淀语文素养。

一.转变思想,唤醒潜能:高效复习备考的迫切愿景。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才,作文教学的宗旨也是人的个性化能力的发展。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老师们高三作文教学的重心是提高高考分数,作文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学生中重理轻文、怕写作文的思想尚比较突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学观念,唤醒老师的教学潜能和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迫在眉睫。

首先改变作文教学观念,加强研究,努力提升自身素养。老师的思想观念、作文教学水平、研究能力、指导水平甚至写作能力等均是影响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关键要素。于是,笔者和老师们一起从改变自身做起,大家依靠个体研究和集体智慧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现状,研究江苏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白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不只关注作文分数,重点提升自己的作文教学素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作文理解能力、教学能力、指导能力、下水作文能力等,切实把握作文教学的关注点和落脚点,明白作文教学老师要教什么、怎么教。

其次,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唤醒学生写作的主体潜能。本着“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思想,笔者和老师们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作文教学对学生素质提升的作用上,不再只盯住学生成绩,不再为作文而作文,不再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仍进行盲目的训练;通过激趣、引导、动情等多种方式激发写作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写作的欲望。如通过佳作推荐、小组评比、表扬为主、定期展示、校内外报刊发表等多种方式奖励先进、鼓励后进等。创作来源于生活,学生怕写作文主要在于缺乏写作素材。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我们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将所见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明白:自然、社会、自我、亲人、同学、朋友等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均是作文写作的源泉,用心体悟,真情实感自然流露,老师再辅之以适当的写作技法指点,从而帮助学生改变畏惧作文的心理,改变无米下炊等写作困难。由此,学生不再害怕作文,并且逐渐敢写、愿意写了。

二.强基固本,优化能级:高效复习备考的根本途径。

进入高三,从现实操作层面的作文技巧看,需要进一步解决学生高一、高二作文训练中的突出问题:如写作不动脑筋,满足于平均分;习惯套仿背编,文风不正;审题困难,结构混乱;立意低幼,语言苍白等等。从学生主体发展看,要从提升学生的发展等级入手重点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写作素养。但如何具体落实呢?

首先,强化写作基本要求,巩固写作基本技能,确保基础等级。对照2012年江苏语文高考考试说明,笔者从审题、立意、文体、内容、结构、书写等方面切实抓牢写作的基本要求,确保人人拿稳基础等级分。并分阶段逐一解决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典型问题整体集中纠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解决。明确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态度端正,书写工整,文体规范,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其次,优化具体实施环节,促进能级发展,提升学生作文素养。考试说明中对发展等级的要求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发展等级”要求提升学生细致观察梳理生活、深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丰富积淀从而真情表达凸显语言张力等方面的素养。我们从以下环节着手优化发展提升:

占有素材是能级发展的第一步。从历史、生活、自然、社会、课本等多个角度系统地配给学生一些名言警句和美文专题阅读,如亲近自然,守望家园,保护环境,呵护心灵,敬畏生命,守护良知,弘扬美德,谦卑做人,常怀悲悯,心系天下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材料、引发感悟,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积累运用素材的习惯。要求学生作文时务求做到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丰富、新颖、优美、大气。

锻炼思维是能级发展的第二步。多角度、多层面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的锻炼至关重要。笔者每周挤出一些时间通过推介一些美文、时文,关注热点,进行社会考察等有效方式坚持让学生鉴赏、品评,分析得失、美丑,探求本源,考量道德,追问心灵,产生共鸣,启迪心智,积淀情感,以期提升学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挖掘根源、对客观现象进行本质的理性概括的能力,最终锻炼学生的思维,形成深刻的思想,使作文见解富有深刻性、创见性,说理具有逻辑性,思想具有哲理性。

语言富有文采是能级发展的第三步。多看多记、灵活运用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笔者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读、记优美语段,这种方式可帮助一些语言极其苍白、匮乏的同学迅速储积好的语言。但关键是灵活运用,我们坚决杜绝原封不动地照搬的做法,提倡“吸收是基础,化用是技巧,思考后成为自己的是关键”。老师们再辅之以一些技法指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多用排比、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用成语、短句、疑问句,多用描写如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动作描写,多一些环境、氛围、心理烘托渲染等,真正达到用词贴切、句式灵活,文句有表现力等能级要求,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三.因材施教,分层提升:高效复习备考的有效方略。

作文教学更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创作,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但高三时间紧,任务重,学生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也带来了他们作文水平的差异,怎样使作文评讲、指导更具有针对性,防止泛泛之作、泛泛评讲、泛泛指导,如何兼顾到所有学生是复习备考的难点所在。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早已为我们提供了依据,因此,绝对熟悉你的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老师只有充分了解学情、分层施教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真正学有所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师生间爱的传递可以产生极强的教学互动效应,作文教学更需要师生间面对面、一对一的情感互动交流。于是,笔者暗中将学生按写作水平分成优、中、低三类,在教学时区别对待。对于有较好的语言功底的作文有优势的学生,笔者就个个跟进、及时提点,给他们更多的施展空间。鼓励他们在稳中求新,在审准题的基础上尝试着灵活运用多种文体,如记叙性、议论性散文,富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观点鲜明、语言深刻、富有真知灼见的思想的议论文等,还要求他们在立意、语言上多加锤炼,以期能更多地提升发展等级。中低层次学生作文教学的重点不是教他怎样写好文章,而是教他如何避免写作中的错误,完成这一基础性的任务后根据学情指导进一步提高。对于作文成绩屡屡滞后的学生,笔者总给予更多的付出,每次的作文,逐个进行面批、纠错、指导,再进行二次甚或是三次作文,并不断鼓励,激发斗志,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写作激情成了笔者工作的主旋律。渐渐地班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喜欢写作并主动请老师帮忙指导的学生,笔者也总是倾心点拨。过程中,笔者付出了倍于常人的努力,班上的学生时时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兴趣大增,逐渐愿意写作、爱好写作,写作水平也提升很快。

我们在尝试中行进,虽略见成效,但作文教学承载的使命非常厚重,学生作文素养的提升依旧任重道远,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疑难,如:学生在短期内怎样快速提高分数、提升作文素养,如何用好素材、快速构建作文框架,如何在积累、运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作文技巧问题;教师怎样更快、更有效地批改作文,怎样解决分数与能力齐头并进等现实问题。这些有待我们进一步突破,也求教于众位方家。

打造初中化学复习高效课堂的策略 篇7

一、目前化学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化学课复习教学效果并不佳, 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 具体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缺乏主动性

课堂中教师满堂灌, 教师天天提问, 时时谈话, 总是一副刻板的形象, 造成了学生对于化学的恐惧心理。在这种机械刻板的复习中, 老师和学生交流甚少, 久而久之也就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甚至一些学生会因此产生厌烦的心理, 学习的主动性更是无从谈起。

(二) 教法方法比较传统

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纯粹就是为了提高升学率, 九年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验能力的培养都是被搁置在一边。在考试升学这个指挥棒的作用下, 学校教学的目标只是为了培养高分学生, 化学复习就是天天做练习, 因而复习教学中出现了题目难度大、要求高、内容多、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等诸多现象。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做题上, 而不是用在能力的培养之上, 化学教学的现状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

(三) 学生创新力不够

学生在化学课上不喜欢提问, 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 或者很悲哀地说也不知道要问什么, 形成了一种麻木的习惯。很多学生对于化学有一种天然的盲目崇拜, 认为学好了课本, 跟上了老师就是个好学生, 对书本和教师不能怀疑。很多时候你不问学生问题, 他们也不会找老师问问题。这种思想级级相传, 不断强化, 最终形成了没有“问题”的化学教学。

二、关于提高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对策

(一) 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激发学习积极性

复习课就是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再巩固, 但是很多老师认为不需要像以前上课那样认真了。所以就拼命地提问, 提问的方式固然是一个好方法, 但很多时候一些老师的提问, 导致学生战战兢兢, 一旦被批评又没有心思学习, 这样的应试教育自然效果不会好。在这种情况下, 利用视频进行化学课程的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 用实际生活实例来引入。如复习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 一些东西单靠图片是讲解不清楚的, 一个有关门捷列夫的视频就可以解决, 而且这样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 为学习知识做好铺垫和准备。通过视频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降低化学的难度, 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觉得化学学习并不可怕, 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二) 以生为本体验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

化学的复习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应试, 而是服务于学生, 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中, 教师不妨试着放弃自己一板一眼的“教学行为”, 引入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为了加强学生对化学复习的体验, 笔者曾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试讲, 这样学生准备起来就非常认真了, 更有压力感, 发自内心地主动学习, 效果是很明显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化学比赛, 笔者曾在在课堂开始前在黑板上出了十道有关配平方程式的题目, 让两队同学挨个上去做题, 优胜的队有小奖品, 两队队员争先恐后地上去, 下面的加油声不断。很多学生都踊跃参与, 积极思考, 有的急得满头大汗, 再复杂也要解答出来。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组织教学, 围绕教学核心目标来进行有趣的学习活动,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阳光评价个性点评, 着力提升学生自信心

教师在化学复习教学活动中, 应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例如, 在课堂回答中, 谁投入的情感最多, 谁没有进入角色, 通过这种互相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和同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肯定自我的前提下看到自己的不足, 在包容他人的前提下认识他人的优点,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 让学生感受到暖意, 通过这种评价消除学生由于教师斥责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其实初中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他们从内心渴望教师的鼓励和欣赏, 教师一个微笑、一个鼓励可能就会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倾向。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及时点拨, 而不要咬住结果不放口, 过程远远比一个答案要重要。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不能是一味的“好”、“不错”, 而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只有教师给出属于学生独一无二的表扬时, 学生才能感觉到被重视并产生兴趣, 充满自信进行化学学习。

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高效突破策略 篇8

一、明确文言文的考点要求, 结合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 作重点高效突破

1.联系近3年的考题, 采取排除法。 (1) 排除常见实词 (120个) 中已考过的; (2) 排除常见文言虚词 (18个) 中已考过的; (3) 排除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中已考过的;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要求直译, 字字落实) 。

2.强化分析综合能力。 (1) 筛选文中的信息; (2)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阅读最后一题会涉及) 。近几年选材内容多为廉吏、义士、忠臣、勇将;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 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 既符合传统的道德规范, 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现如今文言文考查越来越注重整体把握文意的理解和语段的翻译。

二、强化文言文阅读与翻译高效突破的相关策略

(一) 对应高考模式, 强化实词和虚词的过关。

1. 实词复习重点关注一词多义。

(1) 古文中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关系。明确单音词是古代汉语词汇的主体, 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常常就是一个词。尤其要注意的是, 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词连用, 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 这就容易形成错觉, 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卑鄙”是单音节词, “卑”和“鄙”连用, “卑”指出身低微, “鄙”指见识短浅, 举止粗俗。这里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卑鄙”, 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

(2) 古今异义。文言文中相当一部分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古今发生了不少变化, 词义或扩大, 或缩小, 或转移, 褒贬色彩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因此, 复习文言文时, 一定要注意词义的古今变化情况。例:臭:古义, 气味;今义, 难闻的气味。江、河:古义, 长江、黄河;今义, 泛指。亲戚:古义, 家里亲人;今义, 旁姓亲属。爪牙:古, 中性词;今, 贬义。

(3) 一词多义。单音的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 因而接触时一要清楚它几种常规的解释, 二要根据语言环境判定句中意义。如“道”的常规意义: (1) 道路; (2) 原则, 方法; (3) 道理, 事理; (4) 述说。句中是用本义还是引申义, 是用作名词还是动词, 均要学会推测。

(4) 词类活用。这是词语功能的改变, 所以和它在句中的位置很有关系。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名词用作动词。如: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烛”原来是名词, 但在句中用作动词, 作谓语, 带了宾语“天南”, “照亮”的意思。

名词用作状语。如:斗折蛇行。“斗”和“蛇”原是名词, 是“北斗”和“蛇”的意思, 但在句中都用作状语修饰“折”和“行”, 是“像北斗星座一样 (曲折) ”“像蛇一样曲折 (前进) ”的意思。

动词用作名词。如: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出”和“入”在句中的意思是“出产的东西”和“收入的东西”, 由动词转为名词, 作“殚”和“竭”的宾语。

形容词用作动词。如: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和“远”在句中意思是“亲近”和“远离”, 由形容词转为动词, 后面跟宾语“贤臣”和“小人”。

(5) 通假。不论是古有其字还是古无其字, 只要课本、练习涉及的通假字一概收集、储存, 尤其是一些常见通假, 如“说”通“悦”、“具”通“俱”、“直”通“值”、“识”通“志”、“属”通“嘱”、“知”通“智”等。

2. 虚词复习重点关注“五义”。

(1) 谙熟本义。如“与”, 本义有: (1) 给予, 授予; (2) 结交, 亲附; (3) 对付; (4) 和, 跟, 同; (5) 参加; (6) 赞许; (7) 句末语气词。可将其简分为三类:动词、连词、语气词。

(2) 将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考虑语境义。还如“与”, 首先考虑它在句中位置, 结合语句前后看是动词还是连词或是语气词, 然后缩小范围推断它的语境义。

(3) 看前后的搭配确定引申义。例如“之”字, 常见用法有代词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助词两类。而且在名词前多作指示代词, 如“之二虫又何知”“均之二策”;用在动词后往往作宾语, 如“逐之”“闻之”;用在两个名词之间多作助词, 如“吾之妻”“古之学者”;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多用作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秦之围邯郸”。

(4) 注意不同虚词的用法确定结构义。如“乎”用在句中, 其用法基本与“于”相同, 如“生乎吾前”“叫嚣乎东西”。“然”“乎”“焉”前面是叠音形容词时, 这三个虚词都是“的样子”的意思, 如:“硿硿焉”“恢恢乎”“欣欣然”。“以”和“而”作为连词, “仅”和“但”和“特”作为连词其基本意义相同。

(5) 注意实、虚词的交叉义。如“之”“予”“若”“犹”等。

(二) 文言文特殊句式重点关注判断

1. 常见特殊句式重点关注省略句。

常见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 (重点关注教材中的35种固定格) 。可根据提示语判断句式类型。如根据“者, 也”或“即”“乃”“则”“皆”“本”等确定判断句;根据“于”“见……于”“为所”“受……于”等判断被动句;根据“无乃……乎”“奈何”“如……何”“孰与”等判断固定句式。

2. 借助句子本身结构与现代文的差异来判断。

如今天状语通常在谓语前, 若一个介词结构放到了动词后面我们便可推断是状语后置;同样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到了动词前面, 我们便可认定是宾语前置;我们可用同样方式来推断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

(三) 文言文翻译重点关注直译

1.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信”, 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 就是译文明白晓畅, 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要求和习惯, 无语病。“雅”, 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2. 坚持“字字落实,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的原则。

直译, 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 重要的词语要相应落实, 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 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 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 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 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 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原则是, 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 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3. 重点把握“留、换、删、补、调”等翻译法。

(1) 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 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 临川王安石记 (下此文) 。

(2) 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 用法已经变化, 语法已经不用, 在译文中, 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出师表

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 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 (前来拜访我) 。

(3) 删削法: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 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 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4) 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 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 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

(1) 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例:“更若役, 复若赋, 则何如?”

译文:变更你的差役, 恢复你的赋税, 那么怎么样呢?

(2) 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例:轩凡四遭火, 得不焚, 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译文: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 能够不焚毁, 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3) 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例:曰:“独乐乐, 与人乐乐, 孰乐?”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译文: (孟子) 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 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 哪一种更快乐呢?” (齐宣王) 回答说:“不如同别人 (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

(4) 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 如关联词语等。

例: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译文:然而体力足以达到 (却没达到) , 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 在自己看来也是悔恨的。

(5) 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 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译文时, 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例: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强劲的筋骨, (却能) 向上吃到黄土, 向下喝到黄泉, (是由于) 用心专一的缘故。

(6) 意译, 既是一种翻译的方式, 也是一种翻译的方法。适用意译的情况有:

(1) 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 宜用意译。

例:东曦既驾, 僵卧长愁。———《促织》

译文: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他仍然) 直挺挺地躺着, 长时间地愁苦不堪。

(2) 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 需分开翻译或补充。

例:怀敌附远, 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

译文:使敌人降服, 让远方的人归附, 招抚谁, 谁会不来呢?

(3) 为了增强语势而用繁笔、渲染、铺陈手法的句子, 译时要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译文: (秦) 有吞并天下, 统一四海的雄心。

4. 熟悉文言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 领会文意;扣住词语, 进行翻译。字字落实, 准确第一;单音词语, 双音换替。国年官地, 保留不译;遇有省略, 补充词语。调整词序, 删去无义;修辞用典, 辅以意译。推断词义, 前后联系;字词句篇, 连成一气。带回原文, 检查仔细;通达完美, 翻译完毕。

5. 强化落实六“注意”。

(1) 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1)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曲,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彩变化)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 降低身份, 委屈自己, 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2) 璧有瑕, 请指示王。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文:璧上有斑点, 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3) 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词义变化)

译文: (我) 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 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 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1)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名做状)

译文: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 其中的 (另) 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2) 君子死知己, 提剑出燕京。 (为动)

译文:君子为知己而死, 提着剑离开燕京。

(3) 先生之恩, 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

译文:先生的大恩, 是使死了的人复生, 使白骨长肉啊!

(3) 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1)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比喻)

译文: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2)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况大国乎? (借代)

译文: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 尚且不相互欺骗, 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3)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 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1) 若有从君惠而免之, 三年将拜君赐。

译文: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 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 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2) 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舅夺母志。

译文:我生下来六个月, 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 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 把她嫁给了别人。

(5) 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

(1)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省略句)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2) 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介词结构后置)

译文:对于遭到风雨霜露饥寒而倒毙的人到处都是 (这种现象) , 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3)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主谓倒装)

译文: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 表现在哪里呢?

(4) 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5) 予羁縻不得还, 国事遂不可收拾。 (无标志的被动句)

浅谈中考应用题复习的高效策略 篇9

1. 数学应用题的内涵

数学应用是指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理论来解决生活中存在或者虚拟中的问题。数学应用题, 即用文字叙述的数学问题, 从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程度来看, 包括全真应用问题、仿真应用问题和伪应用问题三个方面[2]。全真应用问题题是指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 没有经过人为改造的数学问题;仿真应用问题为来自实际生活或具备实际背景, 但是学生较难或者不可能接触到到的数学问题;伪应用问题指不是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也不具备实际背景的一类数学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应用题来源于实际问题, 涉及面广, 而且可能来自于现实生活或者虚拟现实上, 具备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3]:

首先, 数学应用题文字叙述较长, 正确阅读和理解文字叙述的内容, 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其次, 数学应用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应用题素材涉猎范围非常广泛、包含经济、社会、科学和生活等方面, 应用题所提供的材料都能在现实生活找到背景。

第三, 应用题用自然形态语言, 比如文字、数字、几何语言等组成, 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第四, 通过深入了解应用题的题意, 理解应用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有助于将基础的题意转换为数学问题。

第五, 数学应用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况, 即通过数学建模进一步简化数学问题, 解答数学问题。

2. 数学应用题常见题型分析

根据对近年来中考数学题的题型分析, 发现中考数学应用题题型主要包括方程 (组) 型应用题、不等式 (组) 型应用题、函数型应用问题、统计型应用问题、几何型应用问题。这些题型来源于生活而活生产实践, 题型千变万化, 思维右边一定的深度, 解题方法灵活多样。

2.1 方程 (组) 型应用题

方程是表示两个数学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 方程组应用题能够描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数量关系, 也是中考命题所要考察的重点热点之一。一般情况下, 此类题目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关键提示词, 比如和、差、倍、分、增加、减少、提高、降低、扩大、缩小等, 掌握这些关键词容易将整个方程式等式列出。

2.2 不等式 (组) 型应用题

不等式 (组) 型应用题用来解决现实问题很难确定具体的数值, 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来确定范围, 从而达到让人能够比较清晰理解和认识。一般不等式 (组) 型应用题可以分为在生活情景中呈现明显的不等量关系和在生活背景下隐含着不等量关系两类。对这类问题的解题, 应该在实际问题中找出不等关系, 建立不等式 (组) 模型。因此, 在解题中, 应该抓住题目描述中出现的关键词, 比如大于、小于、超过、不足、不低于、不高于等关键词, 抓住这类关键词, 设好未知量, 将他转化为数学符号, 建立不等式 (组) 数学模型, 从中找出不等关系, 达到不等关系一目了然, 然后求解数学模型。

2.3 函数型应用问题

函数及其图象是初中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相联系的纽带。它与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有着密切联系, 中考命题中既重点考查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基础知识, 同时以函数为背景的应用性问题也是命题热点之一。函数应用题的语言叙述较多, 文字叙述比较抽象, 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包含的信息量较大, 通常会给学生的审题、解题带来较大的干扰, 造成误解, 因此, 函数线应用问题, 应该采用以下三种解题方法:

一是使用直译法求解函数应用题, 将题中的关键语句“译”成代数式, 然后找出函数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 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是使用列表法求解函数应用题, 将题目中的各个量列成一个表格, 进一步理清数量关系求解, 以便于从中找到函数关系的解题方法。

三是使用图示法求解函数应用题, 用图形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从而观察出函数关系的解题方法。此法对于某些函数问题数量关系的呈现, 有着简化的作用, 能够帮助学生轻松、直观的解题, 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又促进了学生了思维的发展。

2.4 统计型应用题

统计型应用题是中考试题的热点之一, 统计应用题有着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 在现实生活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 他要求同学说会深刻理解统计学思想, 应用数学的意识, 懂得数学统计抽样方法、处理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并能以统计图为基础, 分析统计图中存在的问题, 用数字来解说实际问题[4]。

2.5 几何型应用题

几何应用题以现实生活情景为背景, 包括测量、取料、裁减、方案设计等内容, 主要是考查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动手操作图形的能力、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几何型应用题借助于几何图形做出直观解释, 并对集合图形的数量关系观察、想像、分析、综合、比较、演绎、归纳、抽象、概括、类比、分类等, 并利用相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5]。

3. 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 中考应用题包括方程 (组) 型应用题、不等式 (组) 型应用题、函数型应用问题、统计型应用问题、几何型应用问题。无论是哪一种数学应用题型, 都有一定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 运用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能够有助于提高中考应用题复习效率。

3.1 掌握常见解题思路和步骤

首先, 审清题意, 明确属于哪一种题型, 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

其次, 设未知数, 写明意义和单位。

第三, 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列出符合题意的方程 (不等式) 。

第四, 根据所学方程 (不等式) 的解法, 求出相应的的解 (解集) 。

第五, 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境, 检验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第六, 完整地写出问题的答案, 注意写明意义和单位。

3.2 了解常见题型, 积累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 初中应用题的题型较为单一, 常见的包括行程问题、工程问题、营销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 在中考复习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这些常见的应用题题型, 明确找出这些题型的数量关系, 通过这些常见题型和主要数量关系的归纳, 为列方程 (组) 、不等式 (组) 提供较好的知识基础。

3.3 精选各类典型题,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学生应该对课本的例题、课后习题以及历年来的中考考题进行整合、归纳和总结, 精选出各类型应用题的典型题目,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更多的领悟解题的思路以及方法,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亮.例谈中考应用题复习的有效策略[J].语数外学习 (数学教育) , 2012, 12:43.

[2]陶智春.数学应用题复习有效策略探讨[J].语数外学习 (数学教育) , 2012, 12:58.

[3]王永喜.关注热点注重应用——中考数学应用题的复习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 17:123.

[4]郭霞.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应用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6.

高效复习策略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高三化学,总复习,减负高效,策略,方法

新课改的提出, 特别是化学课时的大幅减少, 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意识到给学生减负的重要作用, 而减负高效课堂也是我们新课改的目标, 是我们新课改过程的必经之路。那么, 作为高三的化学教师, 在面对高考的压力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花较少的时间轻松达到学习的目标, 使学生既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达到“高效减负”的目的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 来谈一谈我们高三化学教师如何在总复习中完成减负、高效的目的。

一、抓住高考要点, 突出主干知识

我们都知道, 高考内容离不开课本和两纲, 课本是高考的根, 两纲是高考的指挥棒。为了给学生减轻负担, 作为高三化学教师就一定要吃透教材, 认真钻研课程标准, 和考试大纲, 教师要紧紧抓住高考总复习的重点纲要, 明确命题的趋向和要求, 明确复习的重点。认真系统地整理出新课程实验区高考化学试题知识点归纳及能力双向细目表, 对照一个一个的把知识点和本省区历年高考试题对应分析, 难度多大?赋分值多少?是常考选择题还是大题?同时教师还要认真研读最近几年的其他省区高考试题, 总结高考的必考点, 高频点, 哪些是年年考, 哪些是隔年考, 哪些很少考, 并且也让学生仔细研究这些以往真实的文本资料, 把这些高考真题作为高考复习的依据。教师只有抓住高考要点, 突出主干知识, 才能精准地瞄向高考;才能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不出偏差;才能使学生的复习有方向性, 有针对性, 避免大海捞针, 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同时还能取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心准备资料, 合理制定复习方案

新的化学教材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的广泛, 而且新课标下的化学教材的知识点不像老教材那样系统, 也不像老教材那样条理清晰。这就给我们高三教师和学生在复习时加大了难度。我们高三化学教师要想在给学生减负基础上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 就一定要在复习前认真的梳理教材的重点知识, 理清复习的知识点, 理清整个教材的知识脉络, 整合所有的复习资料, 制定合理的复习方案, 在复习前就明确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的内容, 复习的重点和复习的思路等。第一轮重在基础和知识网络的建立, 学生的在原高二各知识点的基础上要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第二轮要重点进行专题整理复习, 对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无机框图, 有机合成, 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 混合物计算, 数轴讨论法, 离子检验和物质检验, 筛选法等一些必考知识点进行专题训练, 总结其解题规律和技巧, 由于这些知识点相对独立而且涉及面广, 命题角度千变万化, 难度大, 学生常常会了忘, 所以对重点知识点要滚动复习, 多次重复, 让学生形成一次成型的牢固印象, 只有教师精心准备复习资料、合理制定复习方案, 才能给学生减轻负担, 才能使复习顺利有序的进行, 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三、精选复习练习题, 自编和使用校本教材, 提高复习效率

在高三的复习课堂上, 教师要合理选用复习材料, 同时要为学生准备严谨、全面、系统的练习题作复习资料, 这些练习题最好是用本校的校本教材 (一般叫内部资料) , 可以组织本校教师以集体备课的方式编撰完成。这样的练习题既结合本校实际, 又可以加入市面上现成资料没有的或者来不及编入的新练习题, 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因大量做题、盲目做题而造成的课业负担, 又会使练习取得事倍功半的结果。事实证明:凡是使用教师自编练习题的学校往往能大幅提高高考升学率, 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从2005年建校到现在, 仅仅用了8年时间二本上线率就由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百分之七十, 总结经验就是一直使用本校的校本教材, 而不使用市面的现成资料的原因, 所以, 我们化学教师要认真研究近几年各地的高考真题, 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把握好高考命题趋向。此外, 教师还要在老材料的基础上力求创新, 因为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变化, 高考试题每年都在推陈出新, 所以我们的选题命题也不能墨守成规, 所以, 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复习效率, 还要有一定的编题能力。

四、根据复习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 及时归纳总结, 提高复习课质量

我们知道, 高三复习课有别于新授课, 复习的内容都是学生们学过的知识, 所以, 部分学生在复习时, 没有了学习新知识的新鲜感, 提不起精神来, 致使复习课堂死气沉沉。更有部分学生, 老师在黑板上讲的天花乱坠, 他在下面自己复习作题, 他们认为听不听都是一个样, 还不如自己多做几道题, 所以, 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爱上复习课, 必须就要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 把由高一高二原来只注重一个课时一个单元一个章节的知识教学提升到一个模块整体或高中6本书的高度, 让学生居高临下地重新看待这些知识在高中化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强化本节课在知识体系中联系和应用能力, 设置一些联系其他知识点的综合试题让学生练习, 这样学生就感到复习课和原来新授课的本质不同, 就会天天有提高, 同时应根据复习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选择一些适当的方法。科学探究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地设疑, 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使学生对一些复习题进行多方位的独立思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精力集中, 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缓解学生的疲劳, 诱导学生的探究意识, 实现减负高效的复习目的。

五、限时训练, 设置考试氛围, 规范答题

平时练习时就限时训练, 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的得分, 考完后把错题进行重点复习, 一直到会熟练应用为止, 同时要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答案, 明确如何用最少的字规范的写出答案要点, 实验表明要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的高考理综答案抄一遍大概用70分钟, 这样更显的规范答题的重要性, 否则即使会做也可能做不完。

总而言之, 高考化学总复习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教师要根据课改的要求、根据高考的宗旨与学生的实际能力, 合理制定复习方案, 精心选取复习练习题, 要不断地根据复习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师生交往、师生互动的过程中, 使复习课堂变得更加完美, 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陈勇.浅议高三化学总复习中变式题的编制策略.新课程学习 (小学) , 2009, (04) .

[2]李化琳.如何搞好高三化学总复习.语数外学习 (数学教育) , 2012, (06) .

初中科学高效性复习策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科学;高效性复习;紧扣课本;学法指导;综合训练;模拟测试

初中科学考试复习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科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和能力化。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考考试对于学生日后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意义,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复习指导策略,使学生在面对中考时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进而取得理想的科学成绩。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实践,对初中科学高效性复习策略谈几点个人观点和做法。

一、紧扣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对中考考试试题进行观察,我们会发现,无论哪一学科,试题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课本。而且,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即使考试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颖、开放的题目,它所涉及的知识点也是教材中的某些概念和规律。所以,鉴于这一点,作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不能将课本抛在一边,而是紧扣课本,即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基本规律等出发,对课本知识进行回忆和整理,这样,帮助学生巩固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脑海中就会逐步构建出一张知识网络,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课程复习的高效化。

比如,2015年浙江丽水市初中科学中考考试试题中,第32题第二问:放在窗台上的整盆水培植物及周围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主要考查的就是课本上与生态系统成分有关的内容,只要学生能围绕这一知识点进行作答就能得分,如结合该水培植物正确分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分析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等。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以课本为依据,在复习时紧扣课本,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进而在面对各种考试试题时,可以做到从课本内容出发,对其进行正确解答。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复习课亦如此,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一味、盲目地去做题,既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学生对知识还会是一知半解,无法对学科知识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所以,这就要求身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及时指导,并且帮助学生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的科学复习效果得到

提高。

比如,在每年的中考考试试题中,开放性题型占有一定比例,身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总结出开放性试题的类别,然后根据它所考查的目标,对学生进行不同能力的培养。如在科学中,非文字(图片、表格)出现较多,这时我们就应该重点对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面对图片和表格时能够准确挖掘出其中所隐藏的信息。另外,我们在总结出不同的题型之后,还要总结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不管面对哪种题目,都有应付和解决的办法。

三、综合训练和模拟测试,使学生适应中考要求

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使学生对科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有了深入理解和把握后,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和模拟测试,使学生提前经历中考的考试模式。如此,学生在真正面对中考时,才能做到能够适应中考要求,进而轻松应对。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时,我们可以把关注点放在对科学重点、难点的讲评上,即面对一张试卷,不要采取从头讲到尾的做法,而是针对学生出错较多和不易理解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否则只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另外,复习备考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去自行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综合应用等也要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在面对不同的科学考试试题时,可以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另外,模拟测试的重要性也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的。我们要以中考常考考点和考试大纲为依据,来创编试卷,然后让学生在与中考相同的时间内,完成这份试卷。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中考模式有初步感知,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应考心态,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中考。

总之,作为初中科学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科学的复习指导策略,做到高效性的科学复习,使学生在中考考试中可以做到轻松应对,并且取得优异的科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孙高良.浅谈初中科学复习课的趣味教学方法[J].数理化学习,2013(5).

高效复习策略 篇12

一、贴近生活, 激发情趣, 强调参与

很多时候我们的复习课单刀直入, 直奔考点, 认为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 应更注重对知识的再现, 所以忽视了设置情境。其实复习课也需要调动学生的热情, 如果不能感动学生, 忽视参与, 这样的复习也肯定是低效的。当然复习课情境应该少而精。如我在讲“联系观和发展观”这一知识点时, 就运用了两个成语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公鸡断尾和一目之罗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从哲学上看它们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课堂马上沸腾起来, 没听说这两个故事的人在询问故事的来源, 知道故事大意的在讨论和思考着我的问题。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我总结出:“公鸡断尾”即当部分与整体相矛盾时, 毅然放弃局部而顾全整体, 是难能可贵的;“一目之罗”即整体具备局部所不具备的功能, 只看到部分忽略整体是荒唐的。两个故事都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 都强调要着眼整体但是切入点有差异。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有关联系的观点, 还要能结合材料, 细细品味其细节和侧重点, 才能实现在复习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们认可了我的观点, 集中精神开始了下面的复习。

二、设置矛盾, 制造波澜, 解决难点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认为:“能否利用矛盾, 是问题有没有启发性的关键。”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 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而复习的有效设疑与重难点处制造矛盾并解决矛盾应该是突破重难点和实现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我在分析发展观中发展的趋势时, 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说说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趋势的谚语、诗句有哪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我有意识地呈现了下列的谚语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如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等等。通过几组设问, 让学生进而思考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具有不可战胜的特点, 以及新事物的产生、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还有新事物总是建立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等内容。从而对哲学原理的掌握更进一步, 对材料的理解更深一层, 设疑解惑从而事半功倍。

三、立足问题, 注重规律, “讲”出精彩

一节复习课的另一个重要的支点就是找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什么是教学的重难点?从某种意义来说,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的重点。而透过问题揭示本质就是我们要追寻的教学规律。当然教师在复习课中的“讲”的技巧也很重要。首先应该建立在“听”和“看”的基础上。如我在讲解“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原理及方法论”时, 发言的学生遗漏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原理, 对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表述不清。我耐心地倾听了他的发言, 对讲的正确合理的地方不吝赞赏, 对不准确的地方在倾听的基础上, 指出问题, 明辨理论。复习课“讲”的第二个要点是注重“留白”。讲解习题的时候注意审题的留白, 讲解易混点的时候注意思维的留白,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如在“讨论整体与部分关系和系统要素关系的异同”时, 我就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再通过肢解的人体、组合的钟表等实例, 来比较说明系统强调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讲”的第三个要素是能巧妙“变化”。尤其是对习题的讲解不仅仅就题论题, 而是要能举一反三, 由点及面。如本课中涉及到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设问方式, 我既运用高考原题又结合了今年高考的时政背景材料。相似的一段材料, 我既把它设计成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又改编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加以论证等不同的设问方式, 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有效反馈, 及时补偿, 练出“真章”

在高三的复习课中, 提高训练尤其是课堂训练的有效性至关重要。首先训练并不仅仅指的是书面的联系, 政治课上的师生对话就是有效训练的内容之一。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练习能够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及时地找到问题, 及时地反馈补偿。其次教学案的方式能很好地体现精选精练的原则, 也能更好地节约课堂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案题目的选择上, 突出题型的时效性和代表性, 同时放眼全国, 从各地高考题中优选精题。课堂上要把教师对考点的分析、讲解与习题的完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 用限时训练的方式实现准确中保证速度。在这节复习课, 我最后留出了十分钟的时间进行限时训练, 集中了本课的重难点与易混点, 要求下课前上交, 批改后的反馈意见作为我下节课的导入环节。

一节高效、科学的复习课并没有一以贯之的固定模式, 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与尝试, 我们既要把教学的内容以简驭难、化难为易, 又要让我们的课堂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奏出余音绕梁之曲。让我们的复习课高效而科学, 让复习课也能风生水起。

上一篇:方式信息化下一篇: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