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运行管理

2024-07-31

示范运行管理(精选9篇)

示范运行管理 篇1

山东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03亿m3,其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73%。全省年用水缺口约40亿m3,是北方严重缺水省份。目前山东省农业仍处于规模小、数量多、经营分散的阶段,整体生产管理方式粗放,造成灌水定额大,单方水的农业产值小。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缺水形势,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选择,节水农业的运行管理模式是保证节水灌溉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关键。2006-2010年国家“863”计划“山东半湿润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集成”项目在典型的华北平原井灌区-桓台县进行了节水农业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示范。

1桓台县基本概况

桓台县隶属山东省淄博市,辖13个乡镇,343个行政村,总面积509 km2,总人口49.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33万人,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桓台县是江北第一个“吨粮县”,素有“鲁北粮仓”的美称。

桓台县境内地势平坦,是典型的平原井灌区,地表水匮乏,无客水资源。农田灌溉以机井提水灌溉为主,65%以上的耕地为高产田,高产田全部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均安装了射频卡或水表等计量设备。近几年机井数量不断增加,截止2011年底全县共有农用机井13 247眼,单井控制面积2~4.33 hm2。机井数量的增加,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但由于管理不善,无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因此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已刻不容缓。

2节水农业组织管理模式

根据桓台县农业生产现状,以单井制管理模式为主,农民用水者协会制、承包经营的管理模式为辅。随着农村经营机制的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推进,农民用水者协会制、承包经营模式等集约化、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管理模式将得以普及。

2.1单井制

单井制是在一眼井控制的灌溉面积内所有的农户自发组织的运行管理形式。单井制有井长一名,井长由农户产生,轮流负责,主要负责灌溉顺序及设备维修。桓台县属于平原井灌区,机井数量多,单井控制面积小,农户承包土地分散,人均占有耕地0.063 hm2/人,因此单井制在桓台县是应用最广泛的组织管理模式,它非常适应当前农村现行的承包到户生产体制,这种单井管理制占全县的50%以上。井长的主要任务是在机会均等的原则下,协调各户的灌溉顺序,并负责机泵启闭、维修、保护、水量计量等。井长实行轮流制,不经过选举,任期一年,没有报酬。

机井、机泵、阀门、干管、自控设备等产权归全体农户集体所有,农户自家责任田内的节水工程产权由受益农户所有,维修管理自行解决。

2.2农民用水者协会

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织管理模式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直接服务于用水户的非营利的法人社会团体。截至2011年桓台县共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14个,管理面积占30%以上。协会办公地点一般设在村委会,协会受县民政局的监督,并接受桓台县水务局的技术指导。

节水工程建成后,灌溉工程及设备,如机井、机泵、阀门、干管、自控设备等产权全部由县水务局移交给协会,并造册登记,由县水务局颁发工程产权证书,主要设备的维修费用由协会核算支付,农户田块内的节水工程产权由受益农户所有,维修管理自行解决。

协会基本以行政村为基础划分用水小组,协会每年春天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大会职责是制定和修改协会章程、选举会长、审议协会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等。参会代表及用水组长由各用水小组选举产生,每个用水小组限选1~2名,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必须经到会会员1/2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协会会长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一年,选举结果上报镇水利站和桓台县水务局备案。

2.3承包经营制

由于受农村现行的承包到户生产体制的影响,该管理模式在桓台县并不普及,仅在个别地方存在,但运转情况良好。承包经营制以行政村为单位,由承包人与被承包户协商承包期与承包费,并签订合同,每年初承包费发给各承包户,种植所需费用全部由承包人自行负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方针,为全国农民吹响了踏上小康之路的号角。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必将推动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完善与壮大。农民用水者协会、承包经营制等规模化经营模式一定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3节水农业运行管理

3.1行政管理

根据“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由桓台县水务局和水资源管理办公室每年春、冬季对灌溉机井水位进行监测,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确定合理的灌溉水量,保证地下水位高于黄色警戒线。对于地下水位处于橙色和红色警戒线之间的,实行限采。

经桓台县编委批准,先后组建了公安局水利派出所、水行政监察大队,13个乡镇水利管理站也成立了2~3人的水政执法中队,对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使工程管理步入正规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投资1.8万元配备了执法设施和器材,依法查处了一批涉水案件。如起凤镇北村管道灌溉设施在生产过程中遭到破坏,毁坏管道200 m。案发后,水政执法人员立即对其立案调查,并下达行政处罚通知单。在县法院协助下,执行修复毁坏管道,罚款0.2万元的处罚。

3.2技术管理

(1)技术培训。

桓台县水务局成立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3处乡镇水利站均建立2~3人的推广组,343个行政村也都配有节水技术推广员(一般由井长或组长担任),构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定期培训,年终总结。服务中心每季度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检查、验收、推广新技术的培训,年底召集县乡村三级管水员开会,总结一年来节水灌溉工作的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因地制宜落实。培训地点一般选择在协会或水务局。

组织专家,培训到户。每年夏播、秋种前,由水利、农业专家组成讲师团,解答农民在生产中碰到的问题,实现培训到户,一户一张明白纸,一家一个明白人。

(2)节水技术推广。

由于管理体制理顺,桓台县推广实行耕地的“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播种量、统一施肥、统一还田、统一灌溉、统一收获”等六统一,形成一条龙服务体系。

节水高产灌溉制度:根据桓台县多年降水资料和试验的作物田间平均耗水量与土壤干旱指标,优化冬小麦、夏玉米的节水高产灌溉模式:一般干旱年小麦灌3~4水,3水指引苗水、越冬水、拔节水,4水是跟种水(或造墒水)、越冬水、拔节水、开花水;夏玉米灌1~2水,1水指麦田套种水,2水是麦田套种水和抽雄开花水。

灌溉预报服务:县气象局每月定期发布天气预报,预测降雨时段、降雨量、气温、日照等信息。各会长或井长根据天气预报,测墒情看作物长势,确定庄稼是否需要灌水,如需灌水,尽量利用雨水灌溉,减少地下水开采,增加地下水贮藏量。

农艺节水措施:在县水务局技术人员和井长的共同指导下,全县耕地已全部实施秸秆还田、深耕保墒和植保措施,减少了无效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蓄水量。

3.3工程管理

在灌溉季节前(一般2月底)各用水组组长或井长对本辖区内的水源、管道、控制闸阀、计量设施、供电线路等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申报修理。主要灌溉设备维修费用由会长或井长核算,公示后按亩分摊,农户田块内的节水工程由受益农户自行维修管理;机泵开启过程,管水员观察各仪表工作状态,确保安全运行;灌溉季节结束后,对水泵、 阀门等灌溉设备进行性能检查、维修,每年年初对测水量水设施进行校验。灌水次序按轮灌组划分,依次循环灌溉。

3.4水费征收

单井制水费按电费计,由井长征收;协会水费由协会与桓台县水务局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进行核算,报桓台县物价局核准下文执行。水费由用水组向农民收取,协会向用水组收取。

用水计量时,管水员与用水户共同观测灌水量、灌溉面积、时间、用工、用电等基本数据, 由管水员做好登记,一式两份。水费征收情况每半年公示一次。

3.5宣传工作

县水利推广中心抓住每年“世界水日”和小麦拔节-开花期及夏玉米蹲苗期等灌水关键期,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宣传的主要内容:一是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目前已出现水危机;二是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生存,从战略高度对待节水问题;三是水的利用要有工程投入,所以要收水费,通过价格市场实现节约用水;四是农田灌溉并不是浇水越多越高产,超过一定限度会造成减产。通过宣传,增强了全民依法管水,按方收费,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4井灌区节水农业运行管理模式

桓台县节水农业运行管理从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角度入手,实行承包责任制、集约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培养新型农民引领农业发展,创新农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经过四年来不断探索和改进,逐步形成了具有华北平原井灌区特色的节水农业运行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解决了农业生产中棘手问题,发展了生产,促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华北平原井灌区节水农业运行管理模式见图1。

5运行管理效果

5.1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

实施节水管理后,节水技术得到有效推广,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冬小麦、夏玉米节水高产灌溉制度进行灌溉。每次灌溉前,由专门管理人员结合实时墒情资料科学确定灌水量,实施先交费后灌水,避免过去无序超采地下水、大水漫灌的局面。科学的灌溉制度、先进的计量方法、高新的灌溉控制技术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节水技术的推广,桓台县每年每亩减少无效水分蒸发120 mm,减少灌水量5 m3/hm2。农业灌溉用水量的大幅减少,有效遏制地下水持续下降的态势,桓台县地下水位目前已趋于平稳并略有上升。

5.2弥补管理缺位,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节水农业管理组织弥补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的主体存在缺位,初步解决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运行不畅、效果不好的问题,按照“公选会长、公众决策、公众建设、公正管水、公开收支”的原则运行,充分调动了农民“自己事自己办、自己工程自己管”的积极性,保障了节水灌溉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5.3彰显民主自我管理的优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节水农业管理组织运行以来,提高了用水户节水意识,减少了灌溉用水量,降低了灌溉费用,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建立了良好的灌溉秩序,避免了抢水事件的发生。以邢家镇后诸用水协会为例,该协会成立于2006年4月,注册资金3万元,包括后诸等11个行政村,总户数1972户,耕地345.2 hm2。灌溉水源以浅层地下水为主,引黄和地表水补源。现有机井120眼,配套灌溉机组110余台,全部为管灌节水工程,采用射频卡计量设备。经成本核算水价执行0.27元/m3。协会成立6年来,累计计收水费186万元,实现净利润15万元,实现了协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管理方法科学、计量设施准确,水价制定合理,杜绝水费层层加码和搭车收费的现象,水费收缴率达到100%,农民实际负担的水费支出降低了10%,工程完好率100%。

摘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向集约型节水农业转变,必须实行新型的节水农业运行管理。桓台县是典型的华北平原井灌区,针对桓台的水源、种植作物和灌溉工程形式,建立了节水工程的组织管理模式,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加强了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工程管理,有效遏制当地地下水超采趋势,逐步实现区域采补平衡。

关键词:桓台县,组织管理,运行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殿武.北方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陈协清.湖北省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水价管理[J].中国水利,2001,(1):19-20.

[3]许东屹.我国农民用水者协会发展与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8):135-138.

[4]胡玥琳.北京市不同模式农民用水者协会成功之鉴[J].河北水利,2007,(4):44-45.

[5]靖娟,秦大庸,张占庞.灌区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人民黄河,2006,(7):45-46.

示范运行管理 篇2

[2009-1-13]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责任编辑: 路得

公司运行模式时间地点数量 :

五洲龙商业化运营2008年11月19日开始深圳首批投放7台、总计25台一汽集团商业化运营2009年1月开始大连首批投放12台、总计100台

福田汽车商业化运营2007年12月开始广州30台

东风汽车商业化运营2006年9月开始武汉首批30台

东风汽车示范运行奥运期、残奥会期间北京15台

一汽集团示范运行奥运期、残奥会期间北京10台

一汽集团示范运行2005-2006年长春2台

金龙客车示范运行2006年6月开始上海1台

安凯客车示范运行2007年10月开始上海1台

中通客车示范运行2008年7月开始天津20台

企业竞逐市场 混合动力客车已到产业化边缘

来源: 中国客车网 2007-6-28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回暖,2007年以来,客车行业产销大幅度增加,各家企业都在力求稳固发展,争取市场份额。由此,客车出口、新产品开发和售后服务水平的提升,成为今年客车企业关注的热点,也是竞争的焦点。

在这种大发展的趋势下,客车企业更是放长了眼光,已经在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竞争而提前准备,不少企业都在逐步推出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等在内的新能源客车产品,并在加紧研发。在今年先后举办的上海和北京两大客车展上,就有包括京华客车、福田客车、五洲龙客车和上海交大神舟等在内的多家企业重点展示推出了其新能源客车产品,在业内形成了一阵新能源风暴。不仅如此,京华的纯电动城市客车已经通过北京市政府和奥组委等相关部门的认证,正式列为奥运用车,并将在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村内投入使用。而业内人士认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示范和宣传作用,无疑会加大政府、公交公司和乘客对节能、环保型客车的关注力度,可能会加速推动新能源客车的发展。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政府鼓励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车辆,以提高运输效率和解决交通拥挤问题。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环保优势在城市里表现最突出,因此,发展混合动力电动客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第一个突破口。目前,东风、中通和五洲龙的混合动力客车产品早已登上了国家发改委公告(《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而上汽、宇通、长安、厦门金旅、安凯、北汽福田和重庆恒通等规模企业的混合动力客车规划也已经开始实施,或意向强烈。

经过近几年的研发和推广,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了混合动力、纯电动客车的小批量试运营如:2003年11月武汉市投入5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在510线进行示范性运营;2005年06月北京市投入14辆纯电动客车在121专线进行示范性运营;2005年11月五洲龙的7辆混合动力客车在深圳的983公交线上进行示范运行。这些试运营为电动客车的进一步研发和全面推广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宝贵的经验。不仅如此,五洲龙的混合动力客车甚至已经开始出口到美国。这些都为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的进一步研发和全面推广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宝贵的经验,由此,业内人士认为,混合动力客车已经发展到了产业化的边缘。

但必须指出的是,目前高昂的制造成本是制约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发展的最大因素。虽然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油耗和排放优于传统公交客车,但是由于材料和结构与传统客车不同,增加了许多电器元件及其控制件,以及产量低和系统的手工制作,混合动力客车的价格也比传统城市价格高很多。在维修、保养和修理方面,混合动力客车与传统客车也截然不同。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在运行时,电池组频繁充放电会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率。混合动力客车用铅酸电池大概每三年需要更换一次电池,镍氢电池每五年需要更换一次电池,这些都是其使用周期内费用增加的原因。

湘潭电机集团公司混合动力客车研发全国一马当先

(来源:湖南日报 添加时间:2005-8-4 9:40:48)

日益紧张的原油、高企难下的油价、不断增多的尾气,呼唤新型动力汽车诞生!燃气车、电动车、油电气混合动力车、氢动力车……在汽车家族中,各种动力的汽车竞相亮相,异彩纷呈。其中,油电、气电混合动力汽车,无论是经济性,还是实用性,前景更是一片光明。湖南省机电产业的老牌劲旅———湘潭电机集团公司,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研发优势,在全国混合动力客车研发领域一路领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正午不久前强调,要集中全省一切资源,支持“湘机”混合动力客车产业做大做强。

▲混合动力大巴节油30% 从长沙市大托铺至劳动广场的134路公交线上,“湘机”研制的5台漂亮的混合动力大巴已试运营2个多月。11米多长的混合动力大巴,车内挤满了南来北往的乘客,空调里凉风吹来,如沐春风。驾驶员老盛一脸灿烂地说,混合动力大巴因宽敞舒适、运行平稳,尽管票价要2元,但每趟还是挤“爆棚”。一天跑7趟,每趟司机可得17元,1个月下来收入近3600元。“公交公司更划得来,这种大巴每百公里耗油仅28升,比燃油大巴每百公里少耗油12升,每天行驶250公里,按每升4元算,每月仅燃油费就可节省3000多元;除掉蓄电池的消耗,每月也能节省2000多元。”老盛爽朗的笑声在车厢里久久回荡。

▲尾气排放减少35% 汽车在启动、上坡、停车时,令人最难忘的场景是,在“突突突”的马达声中,排气管中冒出一串串浓浓的黑烟。发动机在此种状态下,不但油耗高,尾气污染也相当严重。而在134路沿途,记者观察到,混合动力大巴在起步、爬坡、减速、制动时,噪音低,几乎看不到黑烟。“湘机”副总经理朱利民为我们揭开了谜底。该车拥有柴油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两套动力系统,电脑对两套动力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可根据行驶路况自动切换动力。当大巴起步、爬坡、减速、制动时,电脑便自动启动电动发动机运行系统;当大巴离开城区及进入正常行驶状态时,电脑自动切换为燃油动力。在柴油发动机运行时,多余功率已源源不断转化为电能,储存到电池组内,供电动发动机作功时使用。“湘机”混合动力大巴尾气排放已达到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欧III标准;与燃油巴士比,尾气排放一举减少35H。

▲挟“独家功夫”一显身手 “湘机拥有70年生产电动机的历史,这是公司敢于上混合动力大巴的技术支撑!”“湘机”董事长周建雄底气十足地说。他如数家珍地介绍,“湘机”在电传动研发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早在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电动车研究,80年代开发了百吨电动轮自卸车,90年代开发了低地板双电源城市大巴,2002年研制出城市电动中巴。这些研发成果无疑为混合动力大巴横空出世进行了充分的技术铺垫。而本世纪初开发的大型电动车用驱动电机及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更是“湘机”能成功推出国内一流混合动力大巴的独门秘笈!“湘机”混合动力大巴也是多方合作的结晶:携手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加快了混合动力大巴问世的进度;中国顶尖客车生产企业———厦门金龙提供的车身、底盘,使“湘机”混合动力大巴一面世便亮相不俗。去年10月,在“第三届上海国际清洁能源汽车必比登挑战赛”上,尽管全球各大品牌汽车云集,“湘机”混合动力大巴还是凭借着雄厚的竞争实力拔得头筹,节能效果尤为令人侧目。

▲新动力汽车生逢其时 有专家预言,不久的将来,混合动力汽车必将已成为国内外首选交通工具。事实上,当下一股推广使用混合动力汽车的浪潮已在全球涌动: 今年8月1日起,纽约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推广以电、汽油为混合动力的新型汽车。据美国肺部协会纽约分会提供的2004纽约市空气检测报告称,全市有5个区的空气质量不合格。市政府此举一出,自然博得了市民一致称赞。纽约环保人士希望全市增加1.276万辆油电混合动力出租汽车。在去年底举行的“湘机”混合动力客车试运行仪式上,北京市副市长、发动机专家范伯元透露,至2008年奥运会前,北京市九成公交大巴将换成混合动力客车。…… 面对混合动力汽车这块香喷喷的大蛋糕,“湘机”董事长周建雄胃口不小。他幽默地说,好胃口得益于拥有一付强健的身板。该公司混合动力大巴研制技术目前已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准;最突出的竞争优势在于,该公司混合动力大巴拥有国内外同行难以企及的性价比。据悉,美国生产的同类配置混合动力大巴,售价为32.8万美元;欧洲产同类配置大巴需35万欧元,而湘潭电机产品只需60万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除“湘机”外,湖南省混合动力汽车研发已涌现出多路英豪,长丰集团、株洲时代集团等企业实力同样不可小觑。我省电动汽车(纯电动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研发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11月下旬举行的“第四届北京国际清洁汽车技术研讨暨展览会”上,“湖南电动汽车军团”将集体精彩亮相。

示范运行管理 篇3

合肥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发展回顾

2010年1月23日,合肥市正式投放了30辆纯电动大客车用于18路公交的示范试运行。一条公交线路一次性全部更换为纯电动大巴,在全国尚属首例。截止到2010年3月,30辆纯电动公交已安全运行13个月,月客流量25万~30万人次。经受住了合肥市2010年春节期间持续低温的考验,公交车运营工作平稳正常。

从纯电动公交车运营情况来看,市内30辆纯电动客车自2010年1月24日以来,累计行驶里程近140万km,每辆车平均行驶里程达4. 6万km,最高达6万km,单车耗电0. 98kW·h/km, 1000km故障率0.8,完全满足公交运营要求。

合肥市在车辆运营管理方面做到定期组织驾驶员参加纯电动公交车驾驶技能的培训。并结合纯电动公交车的特点,2010年1~7月份,30辆公交车全部采用24辆正班车+4辆代班车+2辆备用车的运营模式,经过续行里程测试,8月份调整为18路18辆、60路7辆、快1线3辆,2辆备用。

合肥市政府还配套建设了部分充电站,满足30辆电动公交车的能量加注,提供运营电动车辆的救援等服务,收集与反馈电动公交车工况、关键零部件的工作数据等第一手信息,为车辆技术完善提供支持;协助公交公司调度、管理运营车辆。

在纯电动轿车示范运行方面,2010年12月底,合肥市完成了585辆纯电动轿车生产和销售,是目前国内最大批量的投放活动。

运营采用“电池融资租赁”及“私人定向购买”的创新性商业模式,购买纯电动车将拥有国家和省市二级四次补贴,并给予5年或10万km质保优惠条件。质保期间免费使用和维保,此条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合肥市以创新的电动车售后服务和合肥市政府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确保了纯电动轿车示范运行的顺利进行,客户反响强烈,满意度很高。根据目前已有的数据,部分已运行的车辆,单车累计行驶里程超过2500km,长途、短途行驶经验丰富,期间无重大故障,获得消费者的积极肯定。

合肥市还形成了以产、学、研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政策支撑体系,与国内及本地的技术单位合作,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开发新能源汽车,形成电动汽车技术互动,提出车辆技术和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有效保证新一轮车辆的技术升级。并通过报纸、电台等各种传媒渠道大力宣传示范运行工作、电动汽车科普知识等,扩大示范运行在国内外的影响。合肥电动汽车示范运行正在从一个点向面在转化、扩展。

合肥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经验

合肥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经验有以下三点:

一是以小型电动车为主体。市区工况续驶里程100km的纯电动车基本满足消费者代步使用,将来纯电动轿车产业化的重点产品应该是此类小型、代步工具用电动轿车。

二是以技术升级为基础。随着燃油价格的上涨和电动车产品本身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动车会成为消费者愿意消费的产品,获得普及。

三是以充电桩等设施建设为先导。充电桩等设施的建设速度应快于电动车产品开发速度,为电动车产业化预先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充电桩应向小型化方向优化,未来将实现充电桩入库和入户,一车一桩。

促进合肥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的相关政策及措施

促进合肥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的政策措施包括六个方面:

一、合肥市按照国家“十二五”发展战略性新兴战略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发展规划。为了配合新能源乘用车私人消费推广,联合乘用车制造企业、电池生产厂家、国家电网及各级服务部门,策划并实施以城市为中心、电池租赁和快速更换的电动汽车商业运行模式。根据新能源乘用车私人消费不同的阶段,分阶段在试点城市及周边县市推广,最后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有效的商业运行模式范本。该商业运营模式的阶段实施各有特点:

第一阶段(2010年~2012年),推广性能、续驶里程和结构布置等特征更适合电动车充电而非更换电池组的电动车,满足用户基本使用需求,无重大故障,基本可靠;规划和建设电动车充电桩充电站、维修站等基础设施;政府联合新能源乘用车主机厂、电池生产厂家、国家电网策划并组织电动车商业运营模式;国家、政府以较高额度的补贴和政策激励措施促进私人电动车消费。

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推广性能更优、续驶里程更长和结构布置针对电动车专门设计、便于电池快速更换的电动车,便利性、适用性和经济性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完善电动车充电、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政府补贴为辅,补贴额度酌情降低;政策支持电动车电池租赁和快速更换为主的商业运营模式推广,试点建设电池租赁和更换站,推广电动车电池租赁和可快速更换技术;私人对电动车的消费不完全由财政补贴和政策激励促成。

第三阶段(2016年及以后),推广性能、续驶里程和使用便利性与燃油车相当的电动车,兼顾用户代步和长途使用;不依赖国家和政府补贴,在完善的电动车商业运营模式指导下,按现有燃油车加油站的分布规模建设电动车电池租赁和快速更换站,打造快捷经济的电动车使用环境,实现电动车私人消费较大范围的推广。

电动汽车示范运行是公益性事业,必须在交通、财政、金融、税收、环保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的线路准入、车辆上牌、上路运营给予政策优惠,保证合肥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工作的正常开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根据电动汽车示范运行企业所拥有的电动汽车数量,以及按一定比例混营的普通公交车数量,落实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线路,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线路纳入市公交线路发展规划。对电动汽车牌照实行专用牌照,保证各类电动汽车在市内正常上路行驶。电动汽车上牌只收工本费,免验车辆购置税缴纳凭证。电动公交车、电动观光车、电动汽车驾驶员按大型车、中型车和小型车的分类,持与之相应准驾车型的汽车驾驶证即可驾驶相应类型的电动汽车。对电动汽车示范运营企业所属电动公交车和对比试验用的传统公交车定位为普线车,在经营中所形成的政策性亏损纳入市公交补贴范围,统一给予相应补贴。在电动汽车示范运营期间,对电动汽车示范运行企业免收各类地方税费,减半征收营业税。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育崇尚购买、使用节能环保电动车的消费文化氛围;在省内积极举办电动车技术及产品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学术研讨会;推动公共交通、政府、医院、学校、风景旅游区域等单位率先带头使用,为整个社会起到示范作用。

二、依托现有技术、人才和产业化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化为目标,以现有电动汽车工程中心、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电动汽车生产与示范运营企业为基础,加大科研投人和人才引进力度,围绕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建设国际一流的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基地和实验室,完善研发、试验、试制和运行四大体系。

三、在现有的投资渠道和投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拓宽投资渠道和扩大投入总量,继续增加电动汽车示范运行、试验检测、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投人,确保实现“十二五”期间电动汽车研发与产业化的示范运行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切实抓好有关企业与科研单位申报国家重点专项的工作,争取国家部委的专项投入。鼓励有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好、企业运作良好等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整车、零部件企业或示范运行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行企业债券或上市发行股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或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鼓励开展国际合作,在保持自有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吸引外资向国内电动汽车产业投资,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化示范运行工作。

四、通过制定和实施优惠的人才政策、开放的交流合作机制、完善的激励措施,以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平台为纽带,以电动汽车工程中心、有关科研院所、电动汽车检测认证中心、有关高等院校为依托,建设电动汽车开发和相关运营管理人才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吸引、汇聚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研发、实验和运营人才,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培养、造就一大批电动汽车及其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人才,进行产业化的人才储备;通过示范运行培养电动汽车维修及运营管理、市场推广和技术服务人才。形成专业齐备、层次多样的电动汽车研究、管理、运营和应用人才的储备。

五、通过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打造电动汽车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在全力推进电动汽车整车产业化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电动汽车关键总成与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视与支持力度,组织相关部门与责任单位协作攻关,从资金、政策、组织等方面给予示范和支持,示范各方力量参与电动汽车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

六、积极鼓励电动汽车运营企业引人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快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实施体制和机制创新。鼓励企业充分发挥资本运营、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转变经营机制,以资产、品牌、技术等资源为纽带,通过上市、股份制改造、兼并联合、参股控股、重组、期权分配等方式,集聚国内外的人才、技术、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动汽车运行企业集团,夯实电动汽车运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政府部门也要为电动汽车运行企业的发展清除体制障碍,提供政策支持,利用政策导向提供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加速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也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节选自201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作者单位: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示范运行管理 篇4

一、建设行业职教集团的优势和意义

职教集团的建立,将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将对方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对于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企业的新技术使用,为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提供了充分依据。行业、企业是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的最先使用者,其生产工艺、产品的不同,决定了对人才需求规格的不同,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依据,职业院校要围绕企业的人才需求来开设和调整专业。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也为职业院校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则是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构建校企互动的各级各类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开展专业对口的各类培训。

由于职教集团是一种结合非常紧密的合作体,职业院校更容易获得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需求。通过广泛开展“订单”培养方式,使行业、企业成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就能够将企业的用人需求及企业文化前移到学校,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为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解决了后顾之忧。

此外职教集团内的各职业院校,除了可以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性为行业、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外,还可以通过院校间的联合与合作,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比如,在专业设置上互相取长补短,在课题研究上整合力量,在课程体系开发上相互借鉴,在教材建设上共同搭建梯队,实现促进各自内涵建设的目的。

二、行业职教集团运行面临的问题分析

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是行业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的重要基础,校企、校际之间形成的资源整合优势则是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切入点。然而,目前大多数职教集团的运作主要停留在集团联谊会、联合招生、集团内技能鉴定等某些不存在利害关系的工作方面,“实现资源整合、促进校企合作”的目的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集团办学陷入了资源难以整合共享、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开展等困境。

(一)政府功能的缺失和集团的松散性,使得院校资源难以整合

行业职教集团的院校成员单位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理论上可以较好地实现课程、师资、教学场地、实训场所、合作企业等资源共享,但实际上上述资源并未因为集团的成立而整合。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职教集团是众多成员单位以契约的形式构建起来的松散型非法人组织。各成员单位产权、所有制、人事隶属关系不变,成员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上下级管辖关系,也不存在利益关系。这种松散型关系阻碍了集团成员院校在人、财、物等资源上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利用,资源不可能集中调配,更谈不上有机整合。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的统筹协调与指导功能的缺失,使得同一地区的不同院校之间存在大量重复设置的专业。专业的重复设置在造成资源重复投入和浪费的同时,也无形中加剧了职业院校在招生、就业、师资以及与企业合作等方面的竞争,各院校成为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后,这种竞争并未弱化,因此,院校间的资源难以整合。

(二)校企间的利益结合点难以把握,使得校企合作难以深入

一直以来,各种舆论及研究大都将学校和企业视为两个利益不相关的主体。尽管从显性利益来看,两者似乎矛盾,一者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一者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然而从隐性利益来看,两者均有服务行业发展的功能与义务,职业院校以培养人才服务行业的发展,企业以创造利润促进行业的发展。另外,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关键要素是人才,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从事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两者的利益并不矛盾,而是存在交集,这一交集便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需要培养深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企业也需要引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其综合竞争力,这其中也包括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进修。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推动行业职教集团科学发展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探索了将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政府机构纳入到一个运行体系中研究。同时,以主体间协同支持的“隶属关系”、“指导关系”和“供求关系”为纽带,构造了共赢关系网络,以系统性的思维解决职教集团运行的难题,保证了职教集团运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了整个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这个机制中,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政府机构是运行主体,在职教集团的大框架内,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构建“院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增强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企业以院校成果为依托,完善和寻求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撑;政府机构加大政府保障和资金支持的三方联动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1.高职院校的作用。

示范性高职院校作为职教集团的牵头组建单位,其作用或者可以开展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多层次合作办学,推动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创新;二是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三是校企密切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四是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互惠互利,包括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共享等;五是强化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师资和教学优势,积极为集团内成员和社会各类人员提供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等;六是开展帮教活动,对下层职业院校实施对口支援。

2.企业的作用。

如何调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集团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作用是运行机制亟待解决的难题。企业应为职教集团提供决策咨询。如:参与人才需求预测、专业开发、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与调整等。企业应为职教集团提供实践服务,如为高职院校提供师资、实训基地、安置毕业生等。企业应为职教集团提供经费支持。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应成为主要的投资者之—。企业应为职教集团提供监督评价,参与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但是,职教集团一般由院校牵头组建并担任理事长单位,导致职教集团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容易单纯从院校的利益出发,分析或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机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来源理解不够全面,仅限于毕业生需求和技术开发需求等。由于没有摸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直接动力,也就很难提出操作性强的解决措施,更多的是寄希望于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包括行政干预、税收优惠等)。院校“一头热”现象非常突出,很多企业参与职教集团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给予职教集团的资助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职教集团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良性运转的纽带。企业可以单独或与院校合作建立高标准的大型实习实训场所,通过提供培训和证书考评获取相应利润;也可以直接投资职教集团,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获得合理回报;还可以通过资金注入,主导职业职教集团运作,获取相应利润。

3.政府的作用。

作为国有公办、政府投资的高职、中职院校是职教集团主要成员单位,职教集团是一种半官方形式的教育联合体,政府的角色十分重要,“已到了政府出面给予政策、制度和资金引导和扶持的时候”。职教集团的调控能力、办学自主权、资金等均很有限,如果缺少政府支持,将直接影响集团的运行和成效、生存和发展。另外,由于集团参与单位的多元利益需求和集团面临的众多制约因素,需要政府指导和协调,尤其政府在职能转变后,其社会管理职能更加突出,可以参与协调集团的全局和局部利益、集团内参与者各方特别是企业和学校之间利益、集团外社会组织与集团之间的利益。

四、法人主体资格是完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关键

职教集团“身份”的模糊和难以确定,是职教集团无法正常运行的一大体制性障碍,是职教集团难以持续良性发展的症结所在。由于在日常运行管理与业务拓展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市场主体(如公司、教育机构等)签订合同、开具票据等,职教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变得十分重要,应该通过制度安排、共同投资等方式加以解决。

作为一种松散型的非正式组织,职教集团目前只是一种事实存在。目前,职教集团的理论研究和运行实践都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职教集团应属于社团性质,但这种属性未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身份缺失,组织结构过于松散,是目前数家职教集团所面临的难题。核心单位通过订立章程、合同与其他成员单位联合。这种模式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职教集团的组建方式。但集团成员之间的关系过于松散,在人、财、物等方面几乎没有相互融合的可能,所以不利于形成集团主体学校及其成员单位的发展优势。法人资格地位的缺失是职教集团难以持续良性发展的症结所在。通过制度安排,赋予法人资格是职教集团进行经营的关键。政府应允许职教集团在有效边界内,通过股份制改造,由各成员单位出资,把职教集团改造成权责明晰、利益明确的股份公司。

参考文献

[1]郭苏华.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政策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0) .

[2]王启龙, 罗燕.创新性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的构想[J].职教通讯, 2010 (10) .

[3]匡瑛, 石伟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3-4) :37-43.

[4]黄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6.

[5]廖忠梅.职教集团利益相关者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7) :166-167.

示范运行管理 篇5

姜秀民1,孙东红1,闫澈1,秦裕琨2(1.东北电力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2.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报道了目前世界上投运最大容量的燃用油页岩的65 t/h低倍率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运行结果。长期商业运行实践表明,该锅炉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灵活,有害气体排放低,运行稳定,操作方便,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性能居国际先进水平。为油页岩高效、洁净、经济、合理利用能源开辟了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开发大型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电厂锅炉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关键词:油页岩; 流化床燃烧; 循环流化床锅炉; 锅炉运行 引言

油页岩是在矿物机体中含有固体可燃有机质的沉积岩,在化石燃料中它的储量折算为发热量仅次于煤而列第二位[1],如果将它折算成页岩油,世界上的油页岩储量将是4750亿吨,相当于目前世界天然原油探明可采储量的5.4倍[2],是一种潜在的巨大能源。油页岩的能源开发利用已有近200年历史,主要是炼制页岩油和采用悬浮燃烧方式直接燃烧发电。实践证明传统油页岩能源利用方式由于存在着严重的技术、经济和环境问题而不能发展[3~5]。其有效的利用必须寻求新的途经。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出现给油页岩的利用和油页岩燃烧发电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带来光明的前景。

东北电力学院于1992年开始承担原能源部电力工业重点科技项目,会同东方锅炉厂和国家电力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共同开发出65 t/h低倍率循环床油页岩电厂锅炉。3台用于吉林省桦甸油页岩示范热电厂,其中1号锅炉于1996年8月一次点火成功,现已运行三年多,锅炉运行稳定、效率高、负荷调节特性好,受热面系统无明显磨损,是目前世界上投入商业运行的最大容量燃用油页岩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长期商业运行实践表明,该锅炉总体性能居国际先进水平。65t/h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特点

2.1 锅炉参数与主要设计指标

锅炉参数与主要设计指标如下: 额定蒸发量:65t/h; 过热蒸汽压力:5.29MPa; 过热蒸汽温度:450℃; 给水温度:150℃; 连续排污率:2%; 冷空气温度:20℃; 排烟温度:153.4℃; 热风温度:240℃; 锅炉保证效率:≥85%; 空气流量:7.6×104Nm3/h;

锅炉出口烟气流量:8.2×104Nm3/h; 油页岩消耗量:24 215kg/h; 燃料粒度:0~10mm;平均粒度:≤2.69mm。2.2 设计与校核燃料

设计与校核燃料为桦甸油页岩,其燃料特性见表1。

2.3 结构特点

65t//h低倍率油页岩循环床电站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半塔式室内布置、全钢结构炉架。炉膛四周由膜式水冷壁组成,炉膛下部为密相区、中间为稀相区、上部为对流烟道。过热器和蒸发段布置在对流烟道内,整个炉膛为全悬吊结构。锅炉尾部在对流烟道内布置有省煤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炉膛与尾部烟道间布置有中温(525℃)旋风分离器及U型返料器。粒径为0~10 mm的油页岩从炉前4个给煤点送入锅炉,由鼓风机送入的燃烧所需要的空气82%经空气预热器加热至240℃后,其中的78%作为一次风经炉膛底部布风装置送入燃烧室,余下22%作为上二次风从锅炉侧墙送入燃烧室。18%的冷空气直接送入风水共冷排渣控制冷却器,对锅炉底部排出的大颗粒灰渣进行流化和冷却,冷却器出口风温达260℃,作为底部二次风从燃烧室侧墙送入燃烧室。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颗粒灰渣由燃烧室底部排出,通过风水共冷排渣控制冷却器降至约150℃后排入除渣系统。燃烧室内的温度控制在850℃左右。携带固体颗粒的高温烟气通过炉膛上部对流烟道进入分离器,被分离器收下来的固体颗粒经返料立管和U型返料器部分或全部送回燃烧室内实现循环燃烧。返料器由单独的高压罗茨风机控制,通过改变回料的送风量来调节固体颗粒循环量。为方便负荷调节,在锅炉循环回路中还设有贮灰仓。离开旋风分离器的热烟气进入尾部对流烟道,经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冷却后排出锅炉。锅炉总体结构见图1。65t/h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实践 3.1 冷态点火启动

该锅炉采用油枪床上点火方式,当床温升到500~550℃时,逐渐投入油页岩,直到床层温度达到850℃时熄灭油枪,点火启动成功。图2示出了锅炉冷态启动时床温及炉膛出口烟温的变化情况。图中给出床层3条温度变化曲线,其温度测点分别布置在炉前、炉后及炉右侧同一水平面上(距布风板300 mm)。图示床层3个测点温度在时间相同时变化相差很小,表明该锅炉在点火启动过程中床层温度变化是很均匀的,密相区流化质量良好。炉膛出口温度在整个点火过程中逐渐上升,并没有发生急剧变化,说明该锅炉冷态点火启动特性良好。

3.2 返料器的运行

该锅炉采用U型返料器来实现锅炉运行时的返料调节。图3为松动风风门开度在0%,16%和25%条件下,流化风量与返料量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见,对于松动风风门开度为零和16%时,返料量随流化风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接近呈线性关系的变化,但增加的速度相差较大。而当松动风风门开度为25%时,返料量随流化风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关系的变化,即当流化风量较小时,返料量随着流化风量的增加开始时增加很快,随后变化速度减慢。这说明一旦有流化风投入,物料输送室内停滞区迅速消失,返料量会骤然增大,这对于锅炉的运行是不利的。所以在调节返料量时,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图4给出了流化风风门开度在16%和25%时,松动风量与返料量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见,固定流化风量,调节松动风量,来调节返料量,不但可以很好地调节和控制固体颗粒通过返料器的流量,而且可有效地传输固体颗粒进行循环。相比之下,通过采用固定流化风量,调节松动风量的组合调节方式可使返料器获得良好的调节性能,是锅炉运行中应采用的组合调节方式。此外,为防止固体颗粒在物料输送室和送入室沉积与结渣,流化风与松动风的最小极限风量分别为固体颗粒最小流化风量的2~3和1.2~1.5倍[6,7]。

3.3 流化床操作速度 流化床操作速度随锅炉负荷变化规律见图5,相应风室压力变化见图6。从图中曲线可知,操作速度、风室压力随着锅炉负荷的提高而增加。

3.4 锅炉汽水温度分布

该锅炉给水温度设计值为150℃,省煤器出口水温为254℃。图7给出了锅炉负荷和省煤器进出口水温的关系。如图所示,省煤器进出口水温可以达到设计值,说明设计是合理的。过热器分高低温2级布置,在高、低温过热器间布置了喷水减温器,以便调节锅炉运行因素对汽温波动的影响。图8示出该锅炉过热汽温与锅炉负荷的关系,说明该锅炉的运行可保证对过热汽温的要求。

3.5 锅炉各部温度分布

锅炉再循环回路各部温度随负荷的变化示于图9。从图中可见,再循环回路各部温度在低负荷时温度低,高负荷时温度相应提高,除了炉膛和返料器温度比前一部位温度略为提高外,床层至回料器出口温度是依次降低的。这是因为在炉膛处由于有二次风的送入,一部分可燃气体和固体颗粒在炉膛内继续燃烧,造成炉膛温度略高于床层。返料器出口温度高于分离器出口物料温度,说明在返料器内由于有返料风的送入,使部分循环灰在返料器内二次燃烧。图9所示锅炉额定负荷时的温度分布与锅炉设计计算温度数据吻合较好。图10为锅炉不同负荷下尾部烟道各部温度的变化情况。图示说明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各部温度升高,而沿尾部烟道烟气温度逐渐下降。锅炉额定负荷时排烟温度与设计值吻合,符合设计要求。

3.6 SO2与NOx浓度的测定结果

图11为锅炉额定负荷下炉膛SO2浓度的测定结果。从图中可见,14 m高度处炉内烟气中含有少量的SO2并沿炉膛径向深度方向变化较大,靠近水冷壁附近的SO2浓度高于炉膛中心处。但到22m高度处,烟气中的SO2含量已经很低,说明由于桦甸油页岩中矿物质含量很高,灰分中CaO含量高达12.44%,本身的Ca/S比为3.839,而且油页岩灰分中Na2O和K2O等碱性氧化物均有固硫能力,因此,油页岩本身具有很强的自脱硫能力。

图12是额定负荷下,NOx在2个高度位置上的分布测定结果。从图中见,2个高度位置,NOx浓度变化不大,并且沿径向深度方向NOx的分布是较均匀的,桦甸65 t/h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沿炉膛高度布置有3层二次风,一、二次风比为60/40,运行温度850℃,循环倍率为6。这对于改善锅炉燃烧,降低NOx的排放浓度是非常有效的,可获得高的环保指标。

3.7 旋风分离器性能试验

图13示出各锅炉负荷下旋风分离器的阻力特性。从图中可见,旋风分离器的阻力随负荷增加而增加,锅炉负荷是影响旋风分离器阻力的主要因素。锅炉在70%~100%负荷内运行时,阻力波动仅200Pa,具有稳定的阻力特性。额定负荷下分离器的阻力为900Pa。旋风分离器在锅炉额定负荷时颗粒分级效率示于图14。锅炉额定负荷下的分离效率为97%。

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循环系统的循环倍率反映了不同燃料颗粒在燃烧室内的不同循环次数和累计停留时间,对燃烧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综合考虑燃烧与燃尽,炉内传热强度,过热器汽温调节,负荷调节,运行的稳定性,分离系统的可靠性,受热面的磨损及动力消耗,65t/h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倍率为6[8]。

3.8 锅炉效率 表2是3种不同负荷下锅炉的测定效率。结论

65t/h低倍率循环床油页岩电厂锅炉是目前世界上投入商业运行的最大容量的燃烧油页岩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该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运行稳定,锅炉易于调节,变负荷性能好,能保证汽温、汽压稳定等优点。锅炉参数达到设计值,总体性能居国际先进水平。为油页岩高效、洁净、经济、合理利用开辟了有效途径,为近一步开发大型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电厂锅炉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X-L.Hou.Prospect of oil shale and shale oil industry[C].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il Shale and Shale Oil.Beijing China,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1988: 7-15.[2]王庆一.中国能源[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3]X-H Sun.Economics of oil shale-based power production[C].Proceedings of `93China-US Energy Conference, Beijing , 1993: 328-332.[4]张志正.建设油页岩电厂开发广东新能源[J].广东电力,1991,(3):7-11.[5]Williams P FV.Oil Shales and their analysis[J].Fuel.1983, 62(6):756-769.[6]王擎, 姜秀民, 郝志金, 刘辉, 孙键, 秦裕琨.65t/h油页岩循环流床锅炉电站锅炉技术特点[J].动力工程增刊,1999.[7]姜秀民, 李爱民, 秦裕琨, 王擎, 秦宏, 李润东, 孙键.油页岩循环流床锅炉返料系统调解特性试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1999,14(1):11-15.[8]姜秀民,孙键,王擎,李学恒.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动力工程.1993,13(6):33-37.作者简介:

示范运行管理 篇6

中澳煤矿安全培训示范中心项目是为引进和借鉴澳大利亚煤矿先进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提升我国煤矿及其他高危行业 (企业) 安全生产培训水平, 根据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签署的《中澳煤矿安全生产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0年12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批准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公司梧桐庄矿建设中澳煤矿安全培训示范中心项目。中澳煤矿安全培训示范中心项目由两国政府及企业共同投资, 建设规模和内容为:设计建设直径15-20米、高度9米的360度环幕会场1个, 100平方米120度弧形屏幕教室2间, 50平方米穹形反射镜系统与球面反射镜培训操作间5间;开发定制适合实际情况的应用软件;编制相关培训及技术资料。其中, 虚拟现实培训项目建设, 分阶段二期建设完成。一期已建设一个120度的教室, 设54个座位, 同时开发移植了数字矿山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选购了煤矿可视化仿真培训软件、煤矿特种作业实操仿真培训软件、虚拟矿工人机对话系统、事故案例3D软件、井下应急救援仿真系统, 并已于2012年5月底建成试运行。二期工程计划建设360度环幕教室一个, 90度穹幕教室三个, 在总结一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开发煤矿风险辨识, 自救逃生, 应急演练等培训模块, 针对煤矿瓦斯爆炸、火灾、水灾、顶板冒落等重大灾难进行演练。培训中心实训基地于2009年开始建设, 巷道总长775米, 占地1万平方米, 用于培训的实物包括:综采工作面、炮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机轨合一巷道、回风巷、供电系统、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 目前这些系统已经全部建设完成。

孙华山一行详细考察了中澳煤矿安全培训示范中心井下实训基地, 在培训教室观看了虚拟现实培训系统演示, 并对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公司梧桐庄矿进行了调研。在听取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公司负责人有关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后, 孙华山指出, 冀中能源近几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快速发展, 同时也实现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并为顺利完成中澳煤矿安全培训示范中心项目一期建设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中澳煤矿安全培训示范中心进一步完善, 充分利用、应用好资源, 实现建设的最终目标。他强调, 要不断完善培训内容, 在安全技能、事故案例、应急救援等培训基础上, 加强过程控制培训, 增加风险辩识、隐患排查治理等内容, 全面涵盖安全生产的预防、控制和事故应急;要扩大培训对象, 不仅面向大专院校学生, 还要面向企业员工、班组长和安全监管监察及执法人员。在二期的建设过程中, 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 切实建好、用好, 真正起到一流的实训基地作用, 推进安全生产事业发展。

示范运行管理 篇7

1、国内外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数据监控系统对反映监控对象运行状态的各种数字量和模拟量进行检测、采样和必要的预处理, 并通过通信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监控终端, 监控终端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以一定的方式显示并记录状态数据, 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现场监控无法进行的情况下, 就需要建立远程数据监控系统。

传统远程监控系统的通过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种铺设光纤或电缆, 采用数传电台, 租用运营商专用线路等。但它有许多缺陷:对于后两种方式需要自己建设或租用运营商专线, 维护和建设费用比较高。由于前者手段是有线的, 受布线的局限较大, 增加或减少一个被监控对象都不太容易;传统监控手段的监控者和被监控对象都是固定的, 无论任何一端都无法随意移动;传统监控手段针对偏僻、偏远地域监控无法很容易的实现;传统监控手段针对机动性较强场合的监控, 布局的成本较高。因此, 传统的远程监控方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发展要求。

2、最新发展趋势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对通信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向GSM用户提供高速度的分组形式数据业务, 移动公司利用现成的GSM网络的绝大部分基础设施, 进行软件升级, 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逻辑实体——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是在充分利用现有GSM网络的基础上, 通过添加GGSN和SGSN实现数据的分组传输, 从而将移动通信与Internet网络联系起来, 是目前无线数据传输应用最广泛的网络。

GPRS传输方式尽管开始发展的时间不长, 但由于其自身的接入简单、永远在线、按流量计费等特点, 因而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和频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 也适合偶尔的大量数据传输。因此在目前国内外的车载CAN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中, GPRS无线传输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重视。

因此, 利用GPRS组建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造价低, 易于维护和推广, 无制约, 可靠性高, 稳定性好, 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标准性且易于扩充的系统, 将GPRS应用于监控系统数据的传输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

二、远程监控系统结构及功能

1、远程监控系统结构

在需要进行监控的电动汽车上安装带有GPS和GPRS模块的车载信息终端, 车载信息终端接收从车辆CAN总线传输的数据 (部分数据需经过车载信息终端的计算) , 并通过GPRS的方式发送给中央监控中心, 各示范区/城市监控中心可通过互联网调用在其所辖区域内运行车辆的数据;生产企业监控中心可通过互联网调用本企业所生产的车辆的数据。建立的远程监控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2、监控中心系统功能

监控中心系统完成数据的处理, 显示和存储, 并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权限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 给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数据在生产企业和示范区/示范城市监控中心之间共享。每个生产企业授予其用户名和密码, 需要对安装了车辆信息终端的车辆信息、示范运行区域或线路进行录入;监控终端可以显示本企业所有车辆的状况。

三、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路线

1、车载信息终端

车载信息终端包含GPS模块、GPRS模块以及与整车CAN网络进行通讯的CAN通讯接口。其数字核心选用Atmel公司高性能单周期指令AVR单片机AT90CAN32, 它工作主频可达15MHz, CAN模块通讯速率可达1Mbits/s, 完全满足要求。GPRS模块采用由索尼爱立信公司生产的GR64模块, GPS芯片为双龙电子公司出品的SDT11型GPS模块。

2、CAN总线通讯协议

车载信息终端作为一个网络节点整合到整车CAN网络中, 整车CAN网络采用软件层面实现的TTCAN来保证通讯的实时性和有序性。采用CAN2.OB规范, 29位识别码扩展信息帧格式, 通信波特率为1Mbits/s。TTCAN网络协议遵循SAEJ1939和ISO 11898-4-2004标准。采用Vector公司开发的软硬件工具对CAN网络通讯进行调试。

3、故障编码协议

根据QC/T34《汽车的故障模式及分类》将故障分为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和轻微故障等四类, 分别对其进行编码。故障仅包括常规车辆不具备的总成和部件, 故障代码共3位。

4、中央监控系统软件开发

采用Visual C++开发中央监控软件, 整合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了防止恶意入侵对加密算法进行暴力破解, 加入随机种子机制。车载信息终端发送正式数据之前进行身份认证。

四、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本研究涉及到车载信息终端的开发、通讯协议和故障编码的制定、中央监控软件的开发以及最终的道路试验验证等多个方面。本研究涉及的学科和专业领域较多, 包括整车总线通讯技术, GPRS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等, 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

摘要:纯电动汽车示范运行远程监控系统基于GPRS网络, 车载信息终端接收从车辆CAN总线传输的数据, 并通过GPRS的方式发送给中央监控中心, 由此实现故障分析与处理、在线标定与优化、数据记录与分析、电子地图跟踪等功能。为示范运行提供有效、方便、快捷而且又经济的管理手段。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管理,远程监控

参考文献

[1]查明华:《基于GPRS业务的定位信息传输系统》 (期刊论文) , 《电子设计应用》, 2003年第1期。

示范运行管理 篇8

一、运行现状

1、坚持规划引领,绘制建设蓝图

(1)连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坚持“培植优势、紧联龙头、扶持大户”的产业发展思路,推动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与农户有机结合,实现“龙头定方向、协会联农户、产业进市场”的经营格局。一是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二是以“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为核心,全面提升畜禽特色养殖的水平和科技含量。三是规划种植柚类新品种,巩固提升现有的中药材种植和蚕桑养殖。四是依托鲁班湖、三大路沿线、郪江和云台观两点,发展精品休闲观光农业。

(2)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在道路建设上,依托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新建社道、作业路、入户路,基本形成村道、社道网状格局,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在水利建设上,切实改造小型泵站、蓄水池、傍山渠、田间渠,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利用田(土)调型、砌筑田(地)埂、测土配方施肥等多种方式,提高利用率。

(3)改善提升人居环境。构建“小城镇—中心村—集聚点”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重点推进土坯房改造、生态庭院、人畜安全饮水、新型能源等项目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在土坯房改造上,对“综改区”内4181 户土坯房实行全覆盖改造,确保住房安全;在生态庭院建设上,通过农房四周建设小菜园、小果园等微田园,整治农房前厅后院环境;在新型能源发展上,新建户用沼气池,积极发展天然气入户,确保清洁能源占比达到90% 以上。

(4)构建服务型基层组织。选派党性强、作风正、有经验的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推广“年有安排、季有主题、月有活动、评有总结”的“四有”组织生活,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推行和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制,促使党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采取“单独式”、“联合式”、“挂靠式”三种模式,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覆盖率。切实落实村务党务公开,加大监督力度,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扶贫开发的全过程。

2、多措并举,创新发展路径

(1)放活土地产权。重点抓好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资金互助合作社、和财政项目资产量化等三个试点。创新产权流转体制,破解“资源变资本”的难题;创新生产经营体制,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创新社会化服务体制,破解“怎样种地”的难题。大胆探索农民有偿退出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模式和方法,切实放活土地产权。

(2)培育新型主体。积极探索“农业园区+ 龙头企业+专合组织+ 基地+ 农户”、“农业园区+ 专合组织+ 农户”、“大园区+ 小业主”等多种农村经营模式。推广神龙粮油公司“订单保底收购”和铁骑力士公司“1211”(一栋圈、两夫妻、年出栏1000 头生猪、纯收益10 万元)等模式,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3)推进精准扶贫。不断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加强与社会机构与爱心人士对接,邀请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和医疗扶贫办公室来综改区调研对接,联系中国心志愿者团队开展“互联网+ 扶贫试点”,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搭建社会爱心认识帮扶平台,助力精准扶贫。

(4)加大基础投入。年内计划启动90 公里县乡道路,150 公里村社道路建设。群众集资已达1200 余万元,开工建设社道路65.8 公里,已完工28.4 公里。小农水重点项目已经完成评审和招标公告发放,移民后扶项目、千亿斤粮食项目、产粮大县项目、高标准农田项目等涉农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5)创新社会化服务体制。大力发展“托管式”、“承包式”、“全程式”等多种类型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以“两头在企业,中间在农户”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以实施“四川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载体,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搭建电子商务营销服务平台,促进当地农产品“走出去”。

(6)创新投融资体系。目前,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取得阶段性成果,3 个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正式启动运行,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将于近期全面展开,农村产权交易中心9 月底前挂牌运行。同时,出台了《绵阳市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推进办法》, 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综改区建设。

(7)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及治理能力。鼓励外出成功人士回乡竞选村“两委”负责人,选派党性强、作风正、有经验的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推行村党组织预警排位制、业绩公示制和案查制。采取“单独式”、“联合式”、“挂靠式”三种模式,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覆盖率。强化法制教育,加强依法治理,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定位问题

对于改革,领导与群众存在期望值的差异。领导对改革的期望是如何推动深丘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重点是扶贫攻坚。群众的期望是“眼见为实,吹糠见米”。所以,目前改革工作并没有全面铺开。因为发展滞后,改革的主攻方向放在了扶贫攻坚和发展上。所以,综改区的准确定位应该是:以改革创新为手段,扶贫攻坚为重点,党的建设为保障,脱贫致富为目标。

2、“机遇意识、有感发展观念”有待增强

对于三台县南路镇乡而言,是千载难逢的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应紧抓不放,以时不我待、主动积极、勇于担当的精神,把南路片区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但有的干部甚至认为市综改区的设立是“多了个婆婆”。工作中还是旧观念、老思路,有部分干部观望坐等,甚至还有个别干部不在状态。

3、体制机制问题

一是关于综改区体制问题。市委成立的综改区机构和前沿指挥部,基本上是按既定的体制模式在运行。二是统筹协调机制问题。在项目的引进和实施方面,部门自成体系,综改区前沿指挥部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和统筹力度。

4、要素保障问题

一是道路和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集资难,劳力缺乏。二是电力不能保障供给,经常不定时停电,电压低,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三是通信不能全覆盖。四是环境卫生差,垃圾处理难。

三、进一步推动综改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坚定建设好综改区的信心和决心

一是综改区半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一班人敢于啃硬骨头,抓短板,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凝聚了人心,发挥了极大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增强三台的主体责任意识,切实调动三台各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三是对绵阳市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前沿指挥部赋予更多的统筹指挥权。切实减少工作及发展中的中间环节,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2、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支撑,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探索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建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发展优质粮油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提供资金支持。研究出台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合作社、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交由合作社持有和管理的实施办法。创新农业投融资方式,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引进龙头企业。

3、以精准扶贫为重点

聚力解决好无房户、危房户、特困户住有所居、住的安全的问题,确保2020 年前全面完成危旧房改造;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问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经济新业态,创造更多适合贫困群众的就业机会,引领他们过上好日子、走上小康路。探索以城带乡、以工扶农的扶贫新模式。组织县(市)区、市级部门、国有控股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帮助综改区改造土坯房、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现代农业。

4、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有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施宽带乡村和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示范工作,推进三网融合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大病统筹制度,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总体要求,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5、在“三个不断强化”上下功夫,扎实推进综改区各项工作

(1)不断强化目标,精准把握工作节点。尽快完成先期试点村确权颁证、村级机制平台建设等基础工作,尽早完成农村产权评估、交易市场、融资担保等配套体系和运行制度建设,力争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方面初步形成制度成果。

(2)不断强化力量聚合,切实做好统筹联动。完善定期汇报、专题汇报等工作制度,争取上级更大的关心支持。不断完善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强化项目资金配套,加大对改革试验的综合投入。加强领导和人力保障,确保每件事情有人管、有人抓。

(3)不断强化督导考核,确保改革发展成效。建立完善信息反馈、进度管理、调查研究、情况通报、督查督办、效果评价、责任追究等系列制度,形成科学严明的目标管理体系,确保各项改革试验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摘要:丘区农业镇乡位于山区和平原之间的“夹心层”,是全面小康的“瓶颈”,丘陵地区如何实现快速突破?对此,绵阳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试点示范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本文从运行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示范运行管理 篇9

由于示范建设的周期较短, 从示范建设院校的申报到示范建设方案的编制, 再到示范建设各项内容的建设实施, 至验收只有三年时间。对专业建设中的示范课程建设, 往往只试行了一轮, 有的甚至一轮还没有完整的进行。在“后示范时期”, 加强示范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使示范课程不仅是某个年级或某个班级的试点课程, 而是推广和惠及到示范专业群的所有班级的优质课程, 让学生真正受益, 使示范课程具有生命力, 这才是示范建设的真正目的。本文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进行相关阐述。

一、“后示范时期”示范课程的管理机制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2010年3月通过省级示范验收, 6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随后学院进行了院系调整, 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后示范时期”推广应用示范建设的成果。首先在学校层面上仍保留“示范办”, 设在教务处;另外高职教育研究所与教育教学督导室合署办公, 加强对示范课程的实施研究指导与督管。并在有示范专业的教学分院增设了副院长, 这些副院长都是在示范建设中的示范专业或示范课程的负责人, 有示范课程建设的经验, 以利于二级院系对“后示范时期”示范课程的继续实施与推广。

在2010至2011学年的后示范时期, 学校加强管理。首先学校层面分析了学校4个国家示范专业和2个省级示范专业的29门课程的情况, 分别召开教师与学生座谈会, 对示范课程的设置合理性、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其中一门示范课程虽然进行了一轮试点, 由于课程构成不够合理被终止了。其余的28门课程继续完善与推广。

学校示范办制订了示范课程继续建设的相关文件, 文件内容包括继续开展示范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示范课程的两级管理组织构成与职责、增选示范课程主讲教师的选拔条件、示范课程团队的激励机制、示范课程的经费保障 (含教师课时补贴、实验实训室或基地建设、外出培训学习、企业兼职教师费用等) 、对示范课程实施与推广的考核细则等。

二、“后示范时期”示范课程的竞赛与研讨

示范建设期间, 各示范课程的团队教师时间紧、任务繁重, 在进行了第一轮的试点后, 基本完成了建设目标,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二十多门示范课程之间交流少, 建设的水平也参差不全。为了在“后示范时期”使示范课程建设水平更上一层楼, 2010年下半年, 我校以浙江省高校教学能力比赛为契机, 学校组织了以示范课程为主的“说课”比赛。比赛先在分院或系部进行, 围绕一门课程, 阐述其主体设计和课堂案例设计, 选送优胜者参加学校的比赛。在整个过程中, 示范课程的任课教师向各级评委展示了他们的风采, 语言精练、思维清晰、结构完整、内容丰富, 彰显了示范课程的主讲教师的教学才华。最终《微控制器的选择与应用》示范课程夺得头筹, 主讲教师荣获“浙江省教学能手”称号。

在上述活动基础上, 2011年教务处、高教所组织了所有示范课程的教师、教研室主任、年青教师集体听课与教学研讨活动。授课主角就是授予“浙江省教学能手”的教师。他在微控制器实验室以项目“延时子程序的设计流程”引领, 深入浅出引入相关知识点, 动画效果佳的PPT设计, 与学生的倾心互动环节, 对学生所做项目训练的及时点评与分析。观摩教师的点评畅所欲言,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内容安排、现代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使用、存在困惑等方面展开讨论。使示范课程的竞赛、研讨活动有了很好的效果。“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为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深深地烙在了每个听课教师的心里。

三、“后示范时期”示范课程的改进与推广

1、改进

(1) 教学改进。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经示范建设改造成《电子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课程, 它面向企业需求, 以电子产品元器件检验、电子产品组装、电子产品调试、电子产品检验四大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以抢答器、叫号显示器、数字钟、运动小车、气体报警器、电子秤、水位控制系统等实际对象为载体, 采用项目教学、“学练一体化”教学模式。示范期间经过一个班的试点, 学生的兴趣大增, 学生“敢做”、“善做”电子电路, 实践水平全面提高, 是课程实施最大的成效。但经过分析:学生理论水平偏弱, 表现在电子电路分析与调试、电子产品成本估算、资料检索、技术文档编撰等能力偏弱, 因此示范后的教学中, 加强了电子电路分析、电路制作调试、仪器仪表使用等能力的培养, 同时把电子产品成本估算、资料检索、技术文档编撰、团队协作与制作成果展示等企业需求能力也列为能力培养目标。经过又一轮的教学, 学生的相关能力进一步提高。

(2) 实验实训室的改进扩建。根据对每门示范课程的验收情况及推广需要, 对不同课程相应的实训实验室进行了再投入扩建。如《电子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课程, 在示范建设期间, 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的以项目为载体的新型电子技术实验台, 进一步改进, 又扩建了一个实训室。另外新建或扩建的机械、电气类实训室还有:电子产品生产车间、数控系统综合实训室、组合夹具与虚拟设计实激光加工车间、专业群模具技术中心等, 为后示范时期的示范课程在真实、先进的环境中, 理实一体, 做中学, 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3) 课程学习评价多样化的改进。尽管在示范课程的试点中, 各课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做了过程评价、实践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作品或大作业评价的综合评价等方法, 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评价方式还需更多样化。后示范时期的示范课程在这方面有了更多的突破。如为了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 养成过人的胆魄和自我表现的欲望, 体现商务沟通的实践性, 市场营销专业成功举行《商务沟通与交流》课程结业汇演, 在模块式教学和过程考核的基础上, 以结业汇演的形式代替传统的期末考核。这是学生课程学习评价的创新方法, 它锻炼了学生组织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专业基本功的培养意义深刻。同时教师对此类考核方法的认知与组织步骤也更为清晰。

2、推广

(1) 教学推广。“后示范时期”的示范课程教学推广有两方面:

第一是在教务处和二级院系的组织下, 各示范课程的试点班向专业的所有班级推广, 因此首先是各示范课程教学团队的扩充, 由各示范课程负责人根据相关选拔条件组建团队, 经学校批准后, 正式成立团队。由负责人进行相关业务指导, 学校督导处进行听课督管等。如《电子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课程由一个试点班扩大成专业同一年级的四个班全部参与, 教师增选成三人。经过又一轮的教学实施, 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是在一门示范课程的基础上, 组建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如在示范课程机械制图实施的基础上, 组建机械基础平台课程。包括:《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基础 (金工实习) 》、《机械设计基础》、《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制图测绘和机械基础综合实训》等七门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机械专业毕业完成岗位任务的基础能力和今后的职业发展能力。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学校“后示范时期”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有其中三门平台课程经过二轮的教学, 获得了第一手建设与实施经验。课程有了统一的授课计划、统一的期末试卷、流水的课程考核阅卷;完成了符合学期教学的课程试题库建设。课程实施的相关环节推进有序, 教师工作积极努力, 课程管理精细有效, 课程成绩整体提高,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样以示范课程《电子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课程为基础的电气类专业平台课程也在建设中。

(2) 教材推广。通过各类示范课程的建设实施, 作为成果之一的教材有二十余本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教材不仅在本校的学生学习中起了很好的作用, 而且通过公开出版, 推广到各高校, 受到好评。如示范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不仅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而且新编的教材《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训练与拓展》结合实际控制对象, 运用各种指令多加练习。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基础训练和拓展训练, 以十四个项目为一条主线, 从模仿练习、局部修改、独立设计到改革创新, 使学生的技术水平在练习中, 从量的积累不知不觉地发生质的升华。此教材不仅在学校的自动化类各专业教学中使用, 而且推广到本科院校学生到我校进行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的暑期实践培训, 效果非常好。

上一篇: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下一篇:剪力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