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支架术后(共10篇)
冠心病支架术后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方便随机抽样调查方法, 取100例接受过冠心病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 其中男60例, 女40例, 48~87岁年龄段, 平均年龄66岁。在这些患者当中, 手术植入一个支架的有47例, 植入两个支架的有40例, 植入三个支架的有13例。同时伴有高血压患者15例, 糖尿病患者10例。1.2术后方法具体手术方法就是通过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者手腕上的桡动脉, 将血管刺穿, 然后把支架放入到冠状动脉狭窄段或病变处, 支架在释放之后, 对支架的球囊进行加压使其扩张, 这样一来就能够达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目的, 从而有效的治疗冠心病[1]。
1.3 抗凝方法
据了解, 被调查患者中都在手术后3 d给予了静脉滴注肝素90 mg, 1次/d。遇拔鞘管时停用肝素2 h, 3 d后改为低分子肝素0.4 ml, 维持5~7 d的1日2次皮下注射, 同时还需要口服抵克立得0.25 g、服用期为三个月, 巴米尔0.25 g、永久服用, 1次/d。两者均为1次/d。抵克立得和巴米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因子释放, 这样即减少了靶病变血管急性及亚急性血栓闭塞及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 也降低了患者手术后对抗凝治疗的依赖, 同时也一定程度的减少并发出血的危险。
2 护理
2.1 抗凝治疗的心理护理
冠心病的高发人群为:男性在45岁以后, 女性在55岁以上或者绝经之后。从年龄上来看, 冠心病的主要患者是老年人, 同时冠心病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在长期忍受病痛带来折磨的同时, 心情会变得焦虑不安出现恐惧的心理, 而这样的心理是不利于治疗的。所以在手术之后, 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要及时的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 及时的开导患者, 针对患者的治疗做出详细的解释, 消除患者心中焦虑、恐惧的心理, 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手术后期的治疗。
2.2 抗凝治疗教育
有时候, 患者对于抗凝治疗不是很了解, 医护人员必须要让患者了解到在冠心病动脉支架术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普及抗凝治疗的基本知识, 同时对于患者在治疗当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时的给予患者解释和安慰, 让患者了解抗凝药物的作用以及一些不良反应, 也要给予一定的医嘱避免让患者服用与抗凝治疗有冲突的药物或者食物。定期安排患者进行血凝状态方面检查, 掌握患者的抗凝治疗情况。
2.3 抗凝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抗凝治疗带来的一个普遍不良反应就是会导致患者出血。例如说血尿、皮下出血。这种现象的出现, 一方面于抗凝治疗的药物有关, 另一方面与护理有关。在对患者进行肝素滴注时候, 要控制好肝素恒速均匀进入血液, 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来调整肝素滴注的速度并且患者最好采取平卧位。再者, 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巡视观察, 注意患者的脸色以及血压, 及时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出血的状况, 并且在患者咳嗽时候教患者按压住伤口以免过大的压力, 造成伤口出血。
2.4 抗凝治疗血栓的护理
在抗凝治疗时候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血栓的出现情况, 并及时进行护理[2]。手术后血栓的护理主要分两种情况进行:一种是手术后急性和亚急性血栓的出现, 另一种是其他系统血栓的出现。对于第一种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状况,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平稳的环境, 避免患者情绪过大起伏而出现这类情况。对于第二种情况就需要医护人员关注患者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 及时发现脑血栓和下肢血栓的出现。在抗凝治疗护理中关注患者血栓的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 及时发现血栓的出现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5 抗凝治疗出院后的护理指导
患者出院之后依然需要很好的护理, 才能达到术后的最佳效果。在出院时, 医生应该对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护理的知道, 给患者详细的解释出院后的服药事项以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例如说:叮嘱患者适量进行身体锻炼、远离烟酒、远离高胆固醇食物等。患者家属也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问题, 让患者远离不利于患者健康的食物, 同时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后期休养环境。患者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检复查, 以便于医生根据恢复状况调整患者的药物用量并可以发现一些并发症, 及时的给予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
摘要:就目前来看动脉内的支架植入手术是有效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之一。这样的手术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病痛。但是手术后抗凝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本文通过对一些病例的术后抗凝护理分析, 得出一些抗凝护理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冠心病,抗凝药物,抗凝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彩霞, 刘京璇.冠脉球囊扩张术并冠脉内支架术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 1997 (3) :135-136.
[2]谭玉芬, 万虹, 彭榕.植入冠脉内支架后出血性并发症的预防.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4 (10) :520.
冠心病支架术后 篇2
我今年59岁,患冠心病已经7年了。两周前,我去医院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医生根据我的检查结果,建议我进行外科搭桥手术。但我听说,进行冠脉支架术可有效治疗冠心病,而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损害。请问,我能进行冠脉支架术治疗吗?
山东 张科十
张科十读者:
冠脉支架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这种手术曾挽救了无数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是,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适合进行这种手术。临床实践证实,患者若具有以下3种情况中的1种,就不适合进行冠脉支架术治疗:①患有冠心病,但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未达到施行冠脉支架术的要求。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的病变(这类患者更适合进行心外科搭桥手术)。③术后不能长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目前,我国临床上使用的心脏支架几乎都是药物支架。与裸支架相比,药物支架的价格更高,而且患者在使用药物支架后要连续服用一年的氯吡格雷,并终身服用阿司匹林,以对抗血栓形成。这两种药物不仅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而且可诱发出血性疾病。笔者在临床上见到,有些适合进行冠脉支架治疗的患者使用了多个药物支架进行治疗,结果却因为其术后不能按时服药而出现了动脉血栓,进而诱发了更严重的心肌梗死,导致其只能再进行心脏搭桥手术。
医生根据你的检查结果,建议你进行外科搭桥手术。这说明你具有进行外科搭桥手术的指征,而不适合进行冠脉支架术。因此,我建议你多与给你治病的医生进行沟通,以免误治。
冠心病支架术后 篇3
1 因病致郁与因郁治病
冠心病是“因郁致病”:WHO的全球疾病负担(GBD)合作研究预测2020年冠心病和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疾病负担源,两者可能存在共通发病机制[1]:(1)共同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功能异常机制;(2)抑郁症发生自主神经异常,降低了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3)血小板内储存人体超过99%的5-羟色胺,5-羟色胺浓度升高会促进血小板凝固功能,加快粥样斑块形成;(4)抑郁症会直接引起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的(CPR)水平升高,炎症系统启动加快了冠心病的进程。
中医的“郁”证范围较西医抑郁症范围广,如朱丹溪的六郁“气、血、痰、火、湿、食”,张景岳的“怒郁、思郁、忧郁”。同时除了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致病因素,还应结合现今中国的社会现状,如复杂多变的家庭关系,紧张的社会人际关系,熬夜多食、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住房、教育、医疗及环境恶化带来的生存压力这些新的致病因素,以上低水平的应激要素持续刺激心血管系统,易导致冠心病的形成。
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因病致郁”:(1)支架手术没有根除病因,患者对于高昂手术费用的负担,社会功能损害的担忧,长期服用药物的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所导致的焦虑等负性情绪,都会加重原有的情志失调,甚至产生扳机效应,导致术后变症丛生;(2)微观领域的研究发现,血管损伤修复、支架小梁和药物载体持续产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2];(3)支架对动脉壁持久性牵拉,引起左心房、左室壁甚至整个冠状动脉牵拉感受器应答[3];(4)脱落粥样斑块碎屑栓塞心肌的微血管,导致心肌供血区微循环灌注不足,心肌损伤[4]。以上因素都可能是支架术后躯体和精神情绪障碍频发的生理、病理原因。
支架手术是“急则治其标”,类似“断臂求生”的“破瘀”治疗手段,支架术后的“郁”不仅是术前长期心身障碍的延续,更包含手术急性心理应激及新生的病理产物郁滞,可以纳入中医心身医学刚柔辨证体系,先辨刚柔,再分虚实,两纲四型施治。刚证多表现为素体性急阳刚,肝疏泄太过,表现为性格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激动、声音洪亮、行动快捷;刚证又分为刚实证和刚虚证,刚实证:肝气上逆化火进而生痰成瘀;刚虚证:实证日久热邪伤阴导致的阴虚内热成瘀。柔证多表现为性格阴柔,肝疏泄不及,表现为心情低落、情绪抑郁、沉默寡言、行为谨慎;柔实证:肝气疏泄不及郁结导致肝郁气滞、血瘀痰阻、湿困寒凝;柔虚证:肝气疏泄不及日久气虚阳虚而导致血瘀之证。
2 病案举隅
2.1 刚虚证
患者,男,50岁,2012年11月初诊。主诉:多汗1年。1年来汗多,有胸痛病史,10月底于安贞医院行经皮冠脉支架术,自述安装了4个支架,术后胸痛减轻,出汗症状未缓解,汗出后仍有胸闷、睡眠差。平素性格急躁,因工作关系,劳心多、应酬多,而长期缺乏运动,有熬夜史20年,舌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胸痹心肝阴虚兼瘀症;处方(免煎颗粒):白芍10 g、炒酸枣仁50 g、柏子仁50 g、丹参30 g、净百合30 g、首乌藤30 g、炒白术30 g、茯苓30 g、焦栀子10 g、肉桂3 g、砂仁6 g、炒鸡内金9 g、炙甘草6 g、吴茱萸18 g,每天1剂,分四次冲服(早、中、晚饭后、睡觉前),并指导患者调畅情志,下午运动2~3个小时,夜间热水泡脚,纠正睡眠时间,嘱其饮食逐渐改为清淡素食。
二诊患者自诉汗少,睡眠好转,改白芍20 g。三诊患者仍失眠,出汗减少,加珍珠母30 g、五味子12 g。四诊失眠症状稍有好转,未提有汗,加龟板30 g。三个月后,患者因为操心、劳累、气候变化,症状出现反复,舌红,苔薄黄,脉弦,上方加藿香10 g,处方在二诊方基础上加麦冬20 g,再次敦促患者21点半到6点上床睡觉,症状缓解后,未来。今年11月,因换季、劳累后身体不适就诊,舌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去藿香、麦冬,加三七粉3 g,调理一月而愈。
按患者在安贞医院行冠脉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中医诊为“真心痛”,西医给予心脏支架+抗凝降脂治疗,胸痛虽解,但患者出汗、睡眠差等症状完全没有缓解,汗出后仍有胸闷。患者平素性格急躁,湖北人嗜食辛辣,导致肝脏疏泄太过为刚证,社会工作压力大,应酬多,思虑过多,熬夜损伤阴液,20余年缺乏体育运动,气血运行不畅,综合辨证为刚虚证(心肝阴虚兼瘀)。处方以柔肝养心,滋阴化瘀。酸入肝,酸泻肝补肺,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白芍泻肝养肝阴,缓肝之急,发挥以柔克刚之效;炒酸枣仁善治失眠,其能“养肝之阴血,宁心之不安”,并配合白芍、丹参、柏子仁共用,交通阴阳,取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效[5];百合在张仲景时代就是治疗情志病的要药;柏子仁柔肝阴,润血脉;麦冬清金制木即泻肝;栀子清游走三焦肝火;潜阳便是滋肝,故加珍珠母、炙龟板;肝易侮脾乘胃,处方不忘顾护脾胃,白术、茯苓、砂仁、鸡内金健中焦,生化有源;吴茱萸、五味子酸收化阴止汗;肉桂3 g,水火共济,引火归元,刚柔并用。
2.2 刚实证
患者,男,68岁,主诉:胸痛三周。曾行冠脉支架术(支架两支),一直规范服用扩血管抗凝降脂药,三周期突发胸闷胸痛,两上肢麻木,自述支架术后,脾气变得急躁,感觉无名之火上冲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胸痹(心肝火旺兼痰瘀证);处方(免煎颗粒):栀子10 g、牡丹皮12 g、黄连6 g、黄芩12 g、白芍20 g、丹参30 g、炒酸枣仁50 g、柏子仁50 g、百合30 g、首乌藤30 g、炒白术30 g、茯苓30 g、肉桂3 g、莱菔子30 g、延胡索10 g、桃仁10 g、砂仁6 g、红花10 g、炙甘草6 g、龟板30 g、川楝子9 g,每天四次,冲服,并嘱其每天多运动,多素食,知足常乐。
二诊胸痛未发作,便通畅,加焦山楂10 g;三诊无暴怒,述胸闷发沉,加紫苏子10 g、姜半夏12 g、瓜蒌30 g、磁石30 g;四诊胸闷好转,加生龙齿30 g、三七粉3 g;五诊出现心悸,加生龙齿至60 g;六诊尿不黄,去栀子,守方半月后,停药,性格平和,胸痛未犯。
按患者自述支架后仍有胸痛,并出现脾气暴躁易怒,冠心病为“因郁致病,因郁致病”,中医的“郁”是各种病理产物的积聚、凝滞,西医通过支架手术,只是打通局部血管瘀堵,并不能从整体上治愈患者,甚至变生它症,支架术后患者情志有所改变,临床并不少见,虽剧烈的胸痛解除,但长久的情志困扰也令患者苦不堪言,本病诊断为刚实证,治以清肝泻火,加用川楝子、莱菔子、桃仁、延胡索、半夏、瓜蒌、龙齿、磁石等,着重清火、祛痰、化湿、宣胸痹、消食积,七剂后胸痛即止,效如浮鼓。
2.3 柔实证
患者,男,58岁,主诉:心慌三年,支架术后一年。患者三年前出现心慌,西医保守治疗,一年前诊断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术后心慌发作频繁,有停跳感,纳差,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拒绝西医射频治疗,舌红,苔厚腻,脉弦。中医诊断:胸痹,证属肝郁痰凝。处方(免煎颗粒):柴胡12 g、白芍10 g、赤芍10 g、炒枳壳12 g、炒香附10 g、炒青皮12 g、川楝子9 g、郁金10 g、莱菔子30 g、鸡内金9 g、陈皮12 g、姜半夏6 g、丹参30 g、三七粉3 g、炙甘草6 g,每天四次,冲服。半月后复诊,心慌心悸发作明显减少,可正常工作生活,坚持服中药两月后停药。
按该患者平素脾气温和,负责当地教委工作,工作量大且琐碎,应酬多,不喜运动,喜欢生闷气,肝气不能疏泄,母病及子,加之痰湿阻络,支架术后心慌症状加重,辨证为柔实证,肝郁痰凝,予疏肝理气,化痰化瘀法,处方予柴胡疏肝散、二陈汤加减加赤芍、丹参、三七。
3 结语
心身疾病首先伤肝,两纲(刚柔)四型(虚实)辨证准确,临床疗效显著。冠心病支架术后的不适症状是现代科技的副产物,西医虽提出“双心”医学,但治法寥寥,中医界普遍仍以气虚、血瘀、寒凝等思路遣方用药;而赵师提出用刚柔辨治该病,治疗时强调首调肝与神,做到心神同调,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笔者跟师过程中发现“两纲四型”患者以刚虚证即心肝阴虚证为多,且患者多经西医治疗无效时来赵师处求医。患者在服药四天至一周后显效,再复诊时多惊叹中医疗效之神奇。现特将刚柔辨证治疗该病经验总结与同仁分享。
参考文献
[1]孙晖,刘文亮,许崇涛.抑郁症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进展[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25(2):125-127.
[2]罗明华,王贺,关怀敏.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I.中国循环杂志,2014,29(10):848-851.
[3]宋丽萍,周玉洁,李江虹,等.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胸部不适与再狭窄[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11):666-667.
[4]Ng W,Lee PY,Lau CP.No reflow was caught red handed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rescue angioplasty[J].Heart,2004,90(6):654.
冠心病支架治疗的是与非 篇4
当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甚至死亡率逐年升高,并渐渐逼近年轻人之际,人们对心脏支架治疗心存疑虑远不止于“滥用”和“暴利”。面对冠心病支架治疗,病人和家属常常面带难色:医生,我这种情况要做支架吗?听说做了支架还要吃一辈子药啊?可是新闻里都报道了,支架就是骗人的。这些迹象都说明一个问题:普通大众对支架缺乏足够了解。聚焦一些百姓关注的有关问题,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的人群了解冠心病的防治及支架治疗的科普知识才是当务之急……
支架在国外是禁用的技术吗
有人说,心脏支架在医疗技术领域就像过气的明星,曾经红极一时,但现在国外禁止使用了。还有一些误导大众的数据在网上广泛流传,如1977年,德国专家做了第一例心脏支架手术;美国每年就有100多万例心脏支架手术;急性心梗患者不装支架,死亡率是15%左右。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解释如下:第一,心脏支架发明至今不到40年;第二,根据中国2012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当时的心脏支架手术量为40万例;第三,安装了心脏支架可将急性心梗死亡率降低至3%-6%。
另外,根据2013年中国新闻网的报道称,67岁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医院接受心脏动脉支架手术后,顺利出院回家,康复良好。当时作为健身爱好者的小布什传出接受心血管手术让很多人吃惊,但这不是这里要深究的内容。那么问题来了,美国前总统都用心脏支架来治疗自己的心脏,它在国外会是禁用的技术吗?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钟志敏介绍,当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是心脏搭桥手术或心脏支架手术。手术治疗(搭桥术)是指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取一段血管,然后将其分别接在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两端,使血流可以绕道而行,从而使缺血心肌得到供氧,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介入治疗(支架术)是一种心脏导管技术,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手腕上的桡动脉,经过血管穿刺把支架或其他器械放入冠状动脉里面,达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目的。
钟志敏等专家认为,说这种技术在国外已经被淘汰,完全是误解。心脏支架救了很多急性期的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开通血管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置入支架开通血管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个技术是治疗冠心病的常见方法之一,技术在国内外已经非常成熟。
是埋入体内的“定时炸弹”吗
据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主任严激介绍,心脏支架的技术也在日益进步,第一代是球囊型支架,就是体外局部麻醉,然后用导管将支架放入血管中已经发生狭窄的部位。但是后来临床发现,大约有近一半的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到半年间,手术部位发生再次堵塞。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又发明了一种新型支架,术后发生再次堵塞的比例下降了15%至30%。而目前国内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是第三代支架,即药物支架,支架上附有防止手术部位内皮过度增生、钙化的药物,目前临床上手术部位发生再次堵塞的几率仅有5%—8%。
“现在第四代支架是可降解的生物支架,当然价格也更贵。总而言之,这项技术在不断进步,临床副作用越来越小、术后效果越来越好,是国内外充分肯定的成熟技术。帖子里装上支架就会发生再次堵塞的说法绝对是危言耸听。”他说。
严激认为,关于终身服药,也是一个误读。临床上治疗冠心病主要有药物、支架和心脏搭桥三种。当然不管采取支架和搭桥,药物都是同时使用的。冠心病患者当然要终身服药,调解血液粘稠度,常用的有阿司匹林等五种药物,有的是钙通道阻滞剂、有的是溶血栓药物,有的是调整血脂。而阿司匹林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抗血小板。即使是不做支架,也得长期服用;做了搭桥的也要吃。说阿司匹林致癌是根本没有丝毫医学常识的人闹笑话。
搭桥或支架谁说了算
“适应症说了算。”钟志敏说。据悉,全世界每年约增加170万“支架人”。但支架并非适合所有冠心病患者。一般而言,对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多发、多处、弥漫病变或者主要血管分叉处的病变,建议患者最好采用外科“搭桥”手术。因为这些病变如果一味地强求置入支架,一方面是手术中容易出现问题,病人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另一方面是很多弥漫性冠脉病变,若要完全解决问题,绝非2至3个支架就能解决问题,近期出现再狭窄几率大。因此,患者不能单纯从“喜好”来选择治疗手段,必须严格遵从手术适应症。否则不但得不到较好的治疗,还要承担高昂的费用。
专家梳理了两种治疗手段的适应症和利弊:心脏搭桥手术适用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伴有心功能不全、伴有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等患者;心脏支架手术适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确定狭窄部位堵塞度超过75%常发生心肌梗死、年龄在30至65岁的患者;
心脏搭桥的优点在于可以解决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远期效果好,而缺点在于手术时间长、创口大,采用体外循环器对其他脏器产生影响;支架手术优点在于手术时间短,微创,能重复放置,而缺点在于可能出现血管再狭窄,需要重新干预的几率比较高。
做完手术不能一劳永逸
钟志敏说,手术主要起到缓解症状、稳定病情的作用,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术后的护理不可忽视。除了坚持服药之外,术后多休息,可以适当运动如散步,但不能剧烈运动;科学安排饮食,保证摄入适量果蔬和低脂、高蛋白食物;少量饮酒,最好不饮酒,必需社交者每天不能多于50毫升,严禁吸烟;术后还是需要定期复查体检,以方便医生进行及时的治疗。
严激介绍,现在很多人生活不规律,大鱼大肉、烟酒无节制,就容易导致血脂高,血液粘稠度下降,有时就会发生心血管堵塞,导致心肌梗死。心脏支架确实不是一劳永逸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因为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了病变,因此做支架只能排除其目前导致心肌梗死最危险部位的风险,但是如果他的心血管依然在继续恶化,继续出现其他地方病变,还要继续放支架。(据《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吴雨
冠心病支架术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7月~2009年5月在我院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后进行随访的30例患者共62个支架的影像资料,支架术后时间为6个月~7年。扫描时患者平均心率为61次/min。
1.2 方法
1.2.1 CT扫描
患者均经64层MSCT扫描机完成检查。尽量将患者心率降至70次/min以下进行扫描。检查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及保持扫描参数的一致。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患者采用高分辨算法和心脏标准算法,从中挑选影像质量最佳的时相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重现等重建用于评估支架的情况。
1.2.2 冠状动脉造影
SCA采用血管造影机及数字成像系统常规经股动脉穿刺插入6 F的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然后进行冠脉造影。采用常规体位投照,依靠采集影像评估冠脉支架术后的病变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64层MSCT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评价进行随访的30例患者、共62个支架进行比较。见表1。
3 讨论
在过去的10年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常规治疗冠脉狭窄性病变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支架内膜增生而导致的再狭窄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作为传统的复查手段,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有创、昂贵,且患者对频繁的随访复查也难以接受,术后越来越需要一种有效、低廉且非创伤的检查方法对支架内的再狭窄情况进行评估。64层MSCT作为无创的影像技术很好地满足了临床需要,这种技术通过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显示支架的位置和形态学特征。笔者总结性分析了30例既行64层MSCT又接受SCA同步检查的支架置入患者的资料。结果表明,MSCT对诊断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9.00%和96.18%。MSCT显示研究对象中51例支架通畅(包括轻度狭窄)和11例支架再狭窄(包括闭塞),结果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大致相同。证实64层MSCT在冠心病支架术后随访中对于支架内的情况判断具备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从结果还可以看出,多层螺旋CT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当患者心率较快时,或支架处冠状动脉管壁存在明显钙化时,高密度的钙化影与高密度的支架影混合在一起,也影响对支架再狭窄的准确评价。虽然64层MSCT尚不能替代有创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但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以其简便、经济实用与直观的特点和高敏感性、特异性的优点,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 (MSCT) 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30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 (共62个支架) 分别进行64层MSCT及SCA观察。分析64层MSCT观察术后支架的结果和SCA观察结果的区别。结果:64层MSCT评价支架情况与SCA的符合率为90%, 结论:64层MSCT可作为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效果随访观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应用
参考文献
[1]Detre KM, Wright E, Murphy ML, et al.Observer agreement in evaluating coronary angiograms[J].Circulation, 1975, 52 (6) :979.
[2]Windecker S, Maier Z, Rudolph W, Bonzel T, et al.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in europe 1995[J].Eur Heart J, 1999, 20 (7) :484.
[3]Antoniucci D, Valenti R, Santoro GM, et al.Restenosis after cor2 onarystenting in current clinical practice[J].Am Heart J, 1998, 135 (3) :510-518.
冠心病支架术后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5 月至2014 年2 月我院收治的200 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4 例男,76例女,年龄55~72 岁,平均年龄(61.4±12.3)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值为50.3%;35 例抽烟,40例高血压病,54 例高脂血症,60 例糖尿病;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经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在同一个导管室内安排同一个介入小组医师采用股动脉入路或者桡动脉入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安排两名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心内科专业医师阅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影像资料。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适当预扩张球囊,并将DES植入;研究组患者应用以上方法将DES植入,然后再应用相等或者稍大支架直径的非顺应球囊,将压力设置为16~20atm,然后进行扩张处理。
1.3 观察指标[2]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管病变数量、血管病变情况、支架植入后管腔狭窄程度、植入DES数量以及术中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对比。术中、术后采取定量冠状动脉分析法(QCA)对病变最小内径(MLD)、绝对内经获得以及管腔狭窄程度等进行记录;术后对患者的穿孔、夹层等并发症进行观察;术后一年,对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使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若P<0.05 则说明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对比
研究组植入支架数量、支架长度与对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管腔狭窄程度、管腔最小直径以及绝对内径等和对照组对比(P<0.05),具体数值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对比
经过随访后,研究组发生3 例心脏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病变MLD为(2.79±0.41)mm,绝对内经丢失为(0.22±0.12)mm,管腔狭窄程度为(13.49±8.65)%;对照组发生14 例心脏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0%;病变MLD为(2.39±0.40)mm,绝对内经丢失为(0.39±0.20)mm,管腔狭窄程度为(18.72±9.29)%;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变MLD、绝对内径丢失以及管腔狭窄程度与对照组对比(P<0.05)。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3],支架贴壁不良、扩张不全为导致形成支架血栓的主要预测因素,且还受到支架再狭窄发生率因素影响。选择支架球囊时,如支架球囊直径较靶血管直径小,则植入支架时,仅将命名压作为依据进行释放,如靶病变质地较硬或者斑块负荷过重会给支架的充分释放产生限制,导致支架扩张不全。支架后扩张指的是使用非顺应性球囊,在行支架植入术治疗后再次进行高压扩张,能够充分扩张支架,并和血管内膜良好贴靠,大大减少残余狭窄,进而显著降低靶血管重建率与支架内血栓形成率。
在BMS时代,多个临床试验研究证明高压后扩张能够大大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与血栓形成率。进入到DES时代后,受到DES具备的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因素影响,不需要进行高压后扩张,甚至还会损伤DES涂层,进而导致出现DES失效、提高再狭窄发生率的情况。以往临床应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不能将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情况很好的显示出来;应用血管内超声能够准确显示出支架网格和血管壁之间的解剖关系,能够对支架贴壁情况进行准确评价[4]。通过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能够将支架贴壁不良、新生内膜情况清楚显示出来,且还能够对支架贴壁情况进行较好评价。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或者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进行支架植入或者球囊后扩张为最为理想的状态,但该做法不现实,如支架贴壁不良会给DES植入后果产生影响,因此,植入DES后进行球囊后扩张为一种防止支架贴壁不良的有效决策[5]。
但应用非顺应性球囊可能导致出现血管穿孔、夹层、分支闭塞等并发症,进而增加造影剂用量、患者治疗费用,并延长X线曝光时间,因此,行后扩张不适用于所有病变。目前,临床中主要对高危、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如分叉病变、左主干、支架内再狭窄病变、长病变以及支架重叠处等,采取常规行后扩张。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行DES植入术后进行非顺应性球囊高压后扩张,能够明显缓解轻管腔狭窄、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常芸,程敏,刘玲玲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64-365.
[2]梁雨露,罗裕,刘学波.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伴极晚期(近5年)支架内血栓形成一例[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12):951-953.
[3]兰亚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应用氯吡格雷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4(1):65-68.
[4]殷兆芳,方唯一,任义荣等.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在药物洗脱支架置人前后的变化及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2):109-113.
冠心病支架术后 篇7
关键词: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泮托拉唑,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近年来,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临床研究表明,术后常常需要强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这些治疗一般会引起胃肠道损害、消化道出血、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因此,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采用有效的药物,控制患者消化道出血,预防心血管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3]本研究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行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泮托拉唑的效果观察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行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共38例,女性患者共22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47~78岁,平均年龄为(46.16±1.13)岁。病程分布范围为2~6年,平均病程为(4.5±0.16)年。所有患者经过检测均确诊为冠心病,符合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的标准。其中单支患者共25例,双支患者共21例,多支患者共14例。根据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不具有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行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即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目标剂量他汀类药物。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即泮托拉唑40 mg/d,连用10~12 d。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率:患者无消化道出血症状,无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患者基本无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基本无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无效:患者病情未好转,消化道出血,有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或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不良反应:心肌缺血发作、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再狭窄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治疗有效率
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治疗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2.2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明显低于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现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新技术,术后常常需要强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常规治疗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目标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但疗效不够显著。本研究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行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泮托拉唑的效果观察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研究发现,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3%,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明显减少,胃肠道无明显损害情况,胃肠道功能良好。另外患者经过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相比常规的药物治疗,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大降低。显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曲娜,才江平.泮托拉唑在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应用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2).
[2]李福财.泮托拉唑预防心梗急诊PIC术后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2(18).
冠心病支架术后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冠心病经PCI治疗后患者60例, 所选病例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2], 年龄在40~70岁, 平均 (65.62±7.23) 岁, 其中30例为再狭窄患者, 标记为实验组, 30例为未再狭窄患者, 标记为对照组。两组在病症分型,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业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血液生化检查和危险因素调查, 进行对比分析。详细记录好两组患者的相关病史以及所进行的体格检查结果, 第二天早晨给予患者行空腹静脉采血, 检查血脂、肝肾功能等。确定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平日是否吸烟、酗酒等, 记录之。
1.3 试行标准与判断
既往疾病诊断标准:既往有明确高血压以及糖尿病诊断者;本次入院确诊患者。吸烟量>1支/d, 并且维持时间超过1年者定义为吸烟者。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总有效率采用χ2检测,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种因素情况对比
实验组男性患者及合并有吸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年龄、血脂对再狭窄发生无影响,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 支架置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是临床中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重要治疗方法。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支架植入后再发生冠脉狭窄的概率却不低[3], 冠脉病变严重或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是患者表现得更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所以说, 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是目前临床中令心血管科医师比较头疼的问题,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虽然, 有关支架内再狭窄相关研究结果非常多, 然而对于临床中PCI术后随访相关治疗情况的研究报告却少之又少, 特别是经重复冠脉造影术后追踪情况的报道那就更少了。为进一步提高冠状动脉患者PCI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 本研究对60例冠心病经PCI治疗后再发支架内狭窄患者采取对比分析影响因素, 并对比研究结果。
PCI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主要是:首先由于血管内皮细胞遭受损害后[4], 其完整性破坏, 进而血管内膜过度增生、血管重塑和血管弹性回缩;血管塑重实质上是细胞增殖、坏死和细胞外基质生成并且分解所形成的一个动态血管构形变化的过程, 亦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有关系。有大量临床报告显示, 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后, 尤其是男性患者在接受PCI术后若血压波动大, 那么必然会增加血液对血管壁压迫力, 内皮细胞损伤越来越严重。因为, 管壁压迫力与管壁结构的变化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 同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功能紊乱将减弱血管剪切力所致的早期代偿性管壁重塑作用, 使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男性患者及合并有吸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年龄、血脂对再狭窄发生无影响,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合本研究中的表1, 可以看出, 年龄和血脂的情况对于高冠状动脉患者PCI治疗后支架内在狭窄的发生无多大影响, 所以说年龄和血脂并非影响支架内再发生狭窄的危险因素;从表1中分析, 男性患者及合并有吸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发狭窄的概率明显要高于女性患者或者无合并有吸烟习惯或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对于冠心病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 应当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合并症, 及时并严格戒烟戒酒, 尤其是男性患者更应当注意。
参考文献
[1]王红梅, 陈琳, 刘龙, 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枸橼酸盐反应分析及处理[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1, 2 (1) :56-57.
[2]仇连美.不同血液保存液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2, 5 (3) :277.
[3]陈素贞, 陈安心, 金振良, 等.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9, 4 (2) :138-139.
冠心病支架术后 篇9
陈大妈因心绞痛在医院里进行了冠脉造影,证实为冠脉严重狭窄并安装了一枚药物支架,此后,陈大妈未再发生心绞痛。她认为放好支架就“万事大吉”,因此,并没有完全按医嘱服药。2个月前,陈大妈女儿生孩子,她整天忙于照顾小外孙,结果胸痛再发,复查冠脉造影后发现支架内又被血栓堵塞了。
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除使用药物以外,冠脉内安装支架及心脏搭桥手术也很有效。但需要强调的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基础还是药物,支架不能取代药物,支架联合药物才能更有效地改善心绞痛症状。1%左右冠脉内安放支架的病人有可能形成血栓,其抗血小板治疗更关键,不能随意停药。因为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血栓形成,确保心脏血管持久畅通。临床亦证实,一旦病人提前终止抗血小板治疗,形成血栓的风险将大幅度增加,而支架内血栓治疗难度更大,若就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一般地说,安装支架的心绞痛病人与未安装支架的心绞痛病人在用药原则上是一致的,其主要差别在于:未安装支架的病人抗血小板治疗通常只选择一种药物(阿司匹林),病人偶尔漏服药物也不会产生严重副作用。而安装支架的病人,为防止支架内血栓等问题发生,病人需要联合使用至少一年以上的抗血小板药物(建议:阿司匹林终身服用,氯吡格雷至少服用一年)。注意,安装支架的病人尽可能不要漏服药物,尤其在第一年内,因为这样随时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
冠心病支架术后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74例为治疗 组, 其中男41例, 女33例, 平均年龄56.1岁。包括有心肌梗死病史者36例。心肌梗死者梗死后至少3周才能入选。心绞痛者一周内无心绞痛发作。选择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 的冠心病患者48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28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55.2岁。包括有心肌梗死病史者14例。冠心病患者是指冠状动脉至少一支血管病变的狭窄程度≥50%。所选患者均无急、慢性感染,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手术前一天将阿司匹林加量至0.3 g/d, 并加用氯吡格雷 (波立维) 0.075 g, 1 次/d。
1.2 方法
两组均于术前1 h及术后1 h, 4 h, 24 h采静脉血2 ml。PCI 组于术后48 h, 1 周再采静脉血2 ml, 注入备有2%EDT-Na2试管中 (1:9) 抗凝, 小心混匀, 2500转离心lOmin, 取血清-80℃保存备检, 待测项目为:sCD40L和hs-CRP。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 测定。sCD40L试剂盒由Bender Medsystems提供, hs-CRP测定ELISA试剂盒由美国E&E公司提供。所有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2结果
治疗组术前血清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CI术后24 h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lh的水平 (均P<0.05) ;对照组术后hs-CRP水平高于术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治疗组术前sCD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术后4 hsCD40L水平明显低于术前 (P<0.05) , 之后逐渐上升, 1周时接近术前水平。对照组手术前后血清sCD40L水平无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讨论
PCI术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手术成功率高, 疗效肯定, 临床中已被患者广泛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植入不但提高了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2]。但是介入治疗过程中, 由于球囊扩张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和金属支架的刺激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 缸小板活化、聚集、黏附, 导致PCI后急性血管闭塞, 它可能是冠状动脉对血管形成损伤的过度修复反应造成的。
CRP目前被认为是与AS关系最密切的炎症标志物之一, 它不仅在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中被发现, 而且贯穿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有研究发现介入治疗前后血hs-CRP水平明显升高, 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可以使hs-CRP下降33%[3]。我们的研究同样证实了在介入治疗前后, 不管是UA患者还是SA患者, 血中hs-CRP含量均较术前显著性升高, 而仅行冠状动脉造影者前后无明显改变。PCI的这种不利作用可以与术后早期并发症如对血小板的激活可能与早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有关, 而促使局部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内膜过度增生并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有关。因此减少手术对血管的损伤及围术期的强化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对接受PCI的CAD患者长期预后是有利的。
研究发现循环中出现的sCD40L主要来源于血小板及T淋巴细胞, 是由CD40L水解而成。存在于未被激活的血小板内部的CD40L在血小板激活后迅速表达于血小板表面, 通过与内皮细胞CD40结合, 诱导内皮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 并在细胞表面表达粘附分子, 从而产生调节白细胞在炎症部位填充与渗出的信号途径[4]。本研究发现在行PCI术后4 h, 血清sCD40L较术前明显降低, 这可能与行PCI的患者常规接受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有关, 另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 由于对斑块人为的挤压、撕裂, 导致斑块不稳定, CD40L释放增加, 此外也可能与血小板的活化有关, PCI术中出现的斑块碎裂、中膜撕裂、中膜与胶原等暴露促进血小板活化。操作中导管本身对局部血管内皮的损伤使von Willebrand因子和纤维蛋白原明显上升, 促进血小板的活化。在PCI治疗过程中造影剂的刺激及支架作为一种异物均可能构成血小板活化的促进因子。PCI的这种不利作用可以与术后早期并发症如对血小板的激活可能与早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有关, 而促使局部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内膜过度增生并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有关[5]。因此, 通过抗血小板的药物治疗, 除防止血栓外, 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 进而抑制CD40/CD40L系统起到抗炎的作用, 抑制斑块进展, 稳定斑块, 预防ACS的发生。为临床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前后可溶性CD40配体 (sCD40L) , 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行PCI的患者74例为治疗组, 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 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 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血清sCD40L、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术前血清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CI术后24h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lh的水平 (均P<0.05) ;对照组术后hs-CRP水平高于术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术后4hsCD40L水平明显低于术前 (P<0.05) , 之后逐渐上升, 1周时接近术前水平。对照组手术前后sCD40L水平无变化。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清hs-CRP升高和sCD40L水平降低是PCI激活了血管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 临床应于PCI术后应强化对炎症反应的治疗。
关键词:介入治疗,支架,冠状动脉疾病,hs-CRP,sCD40L
参考文献
[1]Salgado Filho Wj, Martinez Filho EE, Hona P, et al.Intracoronary inflammatory marker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Arq Bras Cardiol, 2005, 85 (3) :180-185.
[2]Kwaijtaal M, van Diest R Bar Fw, et al.Inflammatory markers pre-dict late cardiac events in patients who are exhausted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therosclerosis, 2005, 182 (2) :341-348.
[3]燕临光, 冯小平.不同支架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心脏杂志, 2008, 20 (1) :55-57.
[4]董平栓, 怯红晓, 杜来景.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的影响.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 2009, 17 (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