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厂生产管理模式

2024-12-07

水电厂生产管理模式(共12篇)

水电厂生产管理模式 篇1

核电厂做好生产准备工作是为了确保设备移交和投产的质量能够符合生产要求,通过对设备安全性的检查,生产进度的制定以及生产的实现等促进生产的过渡。生产准备工作分为3个阶段的内容,分别是生产准备策划阶段、生产准备阶段以及全面接产阶段,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并且实施完备的生产准备计划管理模式。

1核电厂生产准备工作的概述及其特征分析

1.1核电厂生产准备工作的概述

核电厂的生产准备工作是在商业运行之前由生产人员所做的一切工作,主要包括建设生产运行组织机构、培训相关生产人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相关技术手段、获取国家生产许可证、完成设备、系统等工程文件的接受等内容。核电厂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建设向生产方向顺利过渡,在承接核电厂的工程建设项目后能够承担起长期安全发电的责任。生产准备与商业运行相同,都是核电厂建设和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2核电厂生产准备工作的特征分析

核电厂的生产准备工作要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加强生产管理和组织工作,有效的实现进度控制、预算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的目标,从而帮助核电企业解决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众多问题。核电厂生产准备工作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点,多项目管理导致项目之间的协调难度较高,核电厂生产准备工作中由于项目的移交接产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并且项目的内容比较繁杂,导致管理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核电厂接产和投产的安全运行,核电生产准备工作是一个多项目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复杂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使其能够简单化,然后对划分后的项目制定计划和任务,项目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项目的度量,完成核电生产之后,还需要对项目进行整体度量。就我国目前的核电项目管理而言,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同项目组织环节之间衔接性较差,导致生产准备工作执行后得不到应有的反馈,最终导致总体计划难以实施。

第二点,程序编写工作量相对较大,并且对于程序编写的要求较高。核电厂生产过程中对于安全和质量有着一定的要求,一些重要的生产活动必须按照书面文件上的编写要求执行,在所有的书面文件中,最为困难的执行文件就是程序文件,程序文件的编写要求在核电站投入运行之前必须编写完成,程序编写是生产准备前期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编写不能满足程序规范要求规定的问题,给整个程序文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核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的基础管理分析

核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的基础管理模式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组织管理、人员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物资管理4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组织管理就是建立系统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需要具备决策职能和审查职能,开始将其划分为建设阶段的综合性组织机构,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向生产准备工作机构转变,从而形成专业性配套的组织机构体系。人员管理就是做好人员安排工作,由高级操纵人员担任值长和副值长工作,核电站运行人员的数量需要按照国家规定要求进行安排。文件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文件准备工作,文件涉及的生产领域包括生产组织机构、运行机构、技术支持机构以及质量保障机构等多方面的内容,文件准备过程中还应该确定生产管理程序类型,方便处理多方面的生产程序。物资管理要求生产准备阶段做好备品和备件的管理工作,确保在生产运行或者是调试阶段有充足的物资作为后方保障。

3核电厂生产准备工作的预算管理分析

项目预算是项目资源分配的一个重要计划,预算工作必须和项目进展资源的使用实现紧密的联系,才能够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核电站生产准备阶段使用的资源范围较广,需要建立生产准备预算体系,可以对生产准备阶段的各种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实现基础的调制和控制,不仅能够保障生产阶段资源的需求量满足要求,同时还能够保障不同资源的有效使用,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节约。

4核电厂生产准备工作的进度管理分析

建立生产准备计划体系,其中包括生产准备里程碑计划,然后将整体的计划分为一级计划、二级计划、三级计划、月度计划以及年度计划等。生产准备里程碑点和一级控制点目标的确定应该按照生产准备工作的大纲规划制定,将人员准备、物资准备以及文件准备作为核心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组织各个领域编制生产准备二级计划和生产准备三级计划,二级进度计划的编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生产准备全局工作,对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施协调,进而提高生产准备工作的质量,加快生产准备工作的进度。二级进步计划编制完成之后再进行三级进度计划的编制,这一进步可以全面清理生产准备各个领域的项目工作内容,从而确定不同领域项目准备的周期以及相应的项目目标。月度计划和季度计划的编制是在三级计划的基础上对计划的框架进行划分,从而确保生产准备工作能够在核电厂生产的各个领域得到有效的落实。

5核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的质量管理分析

核电站的生产准备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很多人员,工作量大并且工作的复杂程度较高,各阶段的准备不完善会对核电站生产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抓住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内容,其中生产准备筹建阶段的重点内容有生产准备机构的构建,组织机构的确定,管理模式的策划以及人员的招聘。全面实施阶段的重点内容是人员的管理、技术和物资的准备,在此过程中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合格持照人员,为接产工作做好准备;接产阶段需要生产人员直接试运行工作,通过岗位培训的方式让生产人员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熟悉设备的运行,无论是哪一个阶段,人员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人员的培训对于生产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员培训的过程,尤其是需要对持证上岗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让他们能够尽可能的按照系统化的操作方式进行操作管理,以此增强核电站生产准备工作质量。

6结论

核电厂生产准备工作是为了确保核电厂运行阶段的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核电厂的组织准备、人员准备、物资准备以及文件准备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实现核电厂生产准备阶段的预算管理和进度管理,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同时还能够满足核电厂生产规划要求,促进各生产阶段进度,从而强化生产准备工作的执行力,使得核电生产体系更为完善,为后续阶段项目的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萱.浅谈核电厂生产待命管理模式[J].科技视界,2015(15):222-223.

[2]李涌.核电厂生产准备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3]王丽.方家山核电生产准备工作管理探讨[J].硅谷,2015(3):232-233.

[4]吴雪松,卢铁忠.核电厂运行准备与实践[J].中国核电,2015,8(1):70-74.

[5]陈明.新建核电项目生产设施和物资准备[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4):188-190.

水电厂生产管理模式 篇2

一、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电厂必须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组织生产岗位检查、日常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具体要求是:(一)生产岗位安全检查。主要由职工每天操作前,对自己的岗位或者将要进行的工作进行自检,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进行操作。内容包括:

1.设备的安全状态是否完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

2.规定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3.所用的设备、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4.作业场地以及物品的堆放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5.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准备齐全,是否可靠;

6.操作要领、操作规程是否明确。(二)日常安全生产检查。主要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其必须深入生产现场巡视和检查安全生产情况,主要内容是:            1.是否有职工反映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2.职工是否遵守劳动纪律,是否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生产场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安全通道及安全疏散门是否畅通。(三)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主要由电厂每年组织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危险物品、消防设施、运输车辆、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集体宿舍等,分别进行检查。

车间安全生产检查每月一次,班组安全生产检查每周一次。

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为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管理,确保电厂安全生产,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全面实现全镇安全生产目标,特制定以下事故隐患整治制度。

(1)对查出的不安全隐患,做到“四定”,即定人员、定项目、定时间、定经费,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并将整改落实情况报相关部门验收备案。

(2)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隐患,要采取强制性防护措施,并分别纳入技术措施安排和检查计划内,落实限期整改。

(3)对安全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的单位,安全监督部门要发出隐患限期整改指令书,限期进行整改,因拖延整改而造成事故的要按规定追查责任,严肃处理。

(4)对个别重大隐患,因多方原因暂时不能整改的,要及时上报,争取上级部门的帮助尽快解决。

(5)凡不按要求及规定标准落实隐患整改任务的人员,因此而酿成不良后果的,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三、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1、电厂安全员及其它操作人员发现隐患,要认真对待,及时整改。任何部门、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

2、一般隐患必须在当日整改,重大隐患视情况在最短时间内整改到位。

3、隐患整改所需资金必须全额保证。所需原料设备采购部门必须全力配合采购。

4、整改后必须经电厂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或电厂安全管理员验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四、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本电厂厂长、经理以及各安全负责人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教育,确保有资格上岗。2、本电厂新招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部、车间、班组安全知识教育。员工在电厂内调换工作岗位或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相应的车间或班组安全教育。3、电厂对全体职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应将按安全生产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劳动纪律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保证职工有资格上岗。4、本电厂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作业、厂内机动车辆驾驶、机械操作者等),必须接受相关的专业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有资格后方可安排上岗。

5、各类安全教育合格证按规定复审,逾期不复审,合格证无效。其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资格证书,每两年由发证单位复审一次。五、生产场所及设备安全措施     1、电厂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规定、标准,为职工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条件和生产场所。

2、生产场所应整齐、清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人行道、车道应平坦畅通,通道应有足够的照明。3、在生产场所内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紧急通道和出入口应设指示牌。4、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化学危险品应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种类,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监测、报警、防潮、避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5、电厂不得将生产作业场所、仓库与职工宿舍混为一体,生产作业场所、仓库严禁住人。6、电厂的生产设备及其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生产设备必须进行正常维护保养,定期检修,保持安全防护性能良好;

(2)发生强烈噪音或震动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采取隔噪、隔震、屏蔽等有效防护措施,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应符合《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的规定》;

(3)各类电气设备和线路安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电气设备要绝缘良好,其金属外壳必须具有保护性接地或接零措施;

在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工作场所,要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4)电厂对可能发生职业中毒、人身伤害或其它事故的,应视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换。六、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1、逢节、假日、夜间必须安排人员值班,并将主要领导的电话放于明显位置,遇紧急情况随时联系。

2、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厂区,发现视情节轻重予以惩罚,直到开除。

3、值班人员要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定时要厂区各处巡查。

4、遇陌生人进厂,值班人员问明来意,才决定是否放行。

七、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1、本制度中的动火作业是指烧焊、打磨、切割等能引起火源的危险作业;2、在厂范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要先清理作业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远离进行动火地方最少35呎(10米),有烟感探头的场所,要做好保护,防止误报警,准备好应急的消防器材,然后向安全组申请危险作业许可证;3、安全组在发出危险作业许可证之前,要以作业现场进行检查,依据许可证上所列之项目逐条核对无误,确认不会由此引发火警事故后,才能发出危险作业许可证;4、动火作业现场要有相应的消防灭火措施,例如准备水、灭火筒等,以便发生火警时,能迅速灭火;5、动火作业人员在作业前要了解该部位的消防设施及走火通道;6、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安全组要全程监督,防止发生火警事故;7、安全组有权制止有危险的动火作业;8、动火作业完毕之后,要清理好作业现场,并监视现场至少30分钟,防止留有火种,引起后患;对不申请危险作业许可证而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或部门),除通报批评外,并自行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事故责任。八、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部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水平,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制度:

1、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开工前,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必须有详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运输道路,临时用电线路布置等工作的安排,均要符合安全要求。

3、现场四周应有与外界隔离的围护设置,入口处应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记录牌、工程概况牌等有关安全的设备。

4、现场排水要有前全面规划,排水沟应经常清理疏通,保持流畅。

5、道路运输平坦,并保持畅通。

6、现场内材料堆放必须按现场布图规定的地点分类堆放整齐稳固。作业中留置的木材、钢管等剩余材料应及时清理。

7、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如安全网、护杆、各种限制保险装置等必须齐全有效,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

8、施工现场的配电、保护装置、避雷保护、用电安全措施等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9、用火用电和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现场消防设施和消防责任制度等应按消防要求周密考虑和落实。

10、现场临时搭设的仓库、宿舍、食堂、工棚等都要符合安全、防火的要求。

九、生产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1、生产班组长要模范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领导本班组安全作业,认真执行安全交底,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2、班前要对所使用的机械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改进措施。

3、组织班组安全活动,开好班前安全生产会,并建立记录台帐,每天由值班长进行记录。

4、班前安全活动记录,应统一集中在现场办公室,以备检查。

5、发生工伤事故要立即向项目部或上一级部门报告。

6、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不得擅自离岗。

7、严禁酒后上班,不得在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

8、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9、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破施工前必须系好安全带,高空作业不得往下投掷物料。

10、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11、在施工现场,行走要注意安全,不得攀登脚手架、井子架、龙门架和随吊盘上下。

12、正确使用防护装置和防护设施,对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和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任意拆除或随意挪动。

十、特种设备使用制度 1、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2、各设备使用地点、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履行出入人员登记手续,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律按规定登记进入。凡进入危险场所其他人员(包括领导检查、外来参观、设备维保、设备检测人员)进入,应由本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

3、依据《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 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可根据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运行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具体内容可参考《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5、各使用部门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修,填写检修记录,并按规定时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校验合格证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安全附件的显著位置,并送交安监部门备案。

6、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30天,向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各设备使用部门应予以积极地配合、协助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结论,通知各使用部门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维护工作,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要求。对设备进行的安全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整改记录,应建立档案记录留存。

7、单位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并做出记录。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属特种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但每月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8、特种设备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由工程部门向县或市级特种设备监察科办理注销手续。

十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防止产生麻痹思想,避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二次。

3、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

4、从事特种作业人员要定期进行实战演练,提高技术水平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5、未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要求其接受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6、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十二、厂内机动车安全管理制度 1、电厂厂区范围内行驶、作业的机动车辆,车辆的装备、安全防护装置及附近应齐全有效,车辆的整车技术状况、污染物排放、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2、电厂应建立、健全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车辆应逐台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

3、厂内机动车辆应在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建立车辆档案,经劳动行政部门对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核发牌照,并进行检验。

4、车辆驾驶人员需参加劳动行政部门组织的考核,取得《厂矿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证》。

5、电厂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应符合原劳动部《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车辆应符合其‘‘安全技术要求”。机动车驾驶员应符合《厂矿企业机动车辆驾驶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的规定。

生产场所及设备安全措施     电厂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规定、标准,为职工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条件和生产场所。生产场所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生产场所应整齐、清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人行道、车道应平坦畅通,通道应有足够的照明。2、在生产场所内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紧急通道和出入口应设指示牌。3、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化学危险品应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种类,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监测、报警、防潮、避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

4、电厂不得将生产作业场所、仓库与职工宿舍混为一体,生产作业场所、仓库严禁住人。5、电厂的生产设备及其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生产设备必须进行正常维护保养,定期检修,保持安全防护性能良好;

(2)发生强烈噪音或震动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采取隔噪、隔震、屏蔽等有效防护措施,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应符合《工业电厂噪声卫生标准的规定》;

(3)各类电气设备和线路安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电气设备要绝缘良好,其金属外壳必须具有保护性接地或接零措施;

在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工作场所,要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4)电厂对可能发生职业中毒、人身伤害或其它事故的,应视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换。十三、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制度 1、本单位每次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必须有会议记录,并由专人负责记录归纳,传达落实。

2、对安全生产会议中作出重大决定等重要内容不准漏记或错记。

3、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会议内容,各部门任何人不能打折扣。

4、年终召开安全生产总结会议,总结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经验找出教训,制定次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5、年终结束,汇总本单位,安全生产会议记录,装订成册入档。

十四、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雷电防静电灾害防御工作,防止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1、成立防雷防静电安全领导小组,包括组长和组员,明确防雷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具体的联络办事人员。

2、制定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理灾情。

3、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4、有专人负责关注气象部门发出的雷暴预报,并及时告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5、为确保防雷设施安全有效,各单位应加强对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检查维护,如发现防雷设施损坏的,应及时告知所在市(区)的防雷检测所,尽快排除防雷安全隐患。在检测报告、合格证失效前提前十五个工作日向防雷检测所提出检测申请,积极配合做好防雷设施定期检测工作。

6、新建、扩建、改建的防雷装置必须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建,通过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后方可进行施工,投入使用前要经过防雷验收合格。

7、要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员防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8、对违反法律法规导致雷击责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十五、临时工安全管理制度 因生产需要使用临时工时,用人单位应提前申请报公司综合部,经批准后方可雇用。

1、雇用的临时工必须持有有效身份证及本地临时居住证。

2、临时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劳动纪律、保密及安全生产知识教育。

3、必须与雇用的临时工签定劳动合同或协议并注明安全责任。

4、临时工必须遵守公司内各项管理规定,不得随意串岗。

5、临时用人单位负责临时工的日常管理,其它有关管理部门有权对临时工的违章行为进行处罚。处理结果通知公司综合部及有关部门,罚款可直接从雇用临时工单位扣除。

6、临时工不得进入公司安全重点部位、要害部门,如遇特殊情况,须经审查批准,并按要求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7、违反公司管理规定的临时工,经教育不改者应解除雇佣关系。

十六、公司安全奖惩制度 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国务院、市及集团有关安全法规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参照 《府谷泰达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并结合股份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奖惩与考核制度。

奖励          1、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指标,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的。2、对在生产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和预防及发现违章操作及时制止的。3、安全生产管理台账齐全,记录准确的。

4、在安全教育培训中工作突出的。

5、各级主管领导能在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中认真贯彻安全生产五同时的。

6、一年中未发生轻伤、重伤等安全事故的单位。

7、在安全管理工作及生产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及单位,股份公司将视情节予以奖励。处罚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谁承担的原则,对发生违章违纪造成损失的,按以下规定予以处罚。1、违反操作规程及安全有关规定进行操作的,对直接领导处以100元罚款,对责任人处以50元罚款。

2、接到违章通知书后未按期进行整改的,处以单位200元罚款。3、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每发现一人次处以20元罚款。4、安全管理账不健全或丢失的,视情节予以扣除奖金。5、出现各类事故未按规定时间上报或故意隐瞒不报的,视情节予以处罚并予以通报。6、对出现事故的责任人,按责任大小、情节轻重予以扣除奖金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十七、伤亡事故管理规定  1、劳动过程中发生的职工伤亡事故,事故单位必须严格按规定做好报告、登记、调查、分析、处理和统计等管理工作。2、发生职工伤亡事故后,事故单位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并报告有关部门。

3、发生因工伤亡事故或职业病的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劳动部门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和填报职工工伤确认申请表。经劳动安全部门确认后,电厂持《职工工伤确认表》到社会劳动保险部门领取工伤保险金。

十八、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1、发生事故,任何人不准隐瞒不报,或不如实上报。

2、事故调查报告公司留存一份,同时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事故调查所需数据、资料,公司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协助调查。

4、对于事故责任人要有奖惩,必须再培训的则由安全生产管理员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十九、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新职工入厂,须进行消防安全的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灭火器及消火栓的操作使用等。

二、对每名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情况记录存档。

三、公司每个季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疏散演习,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演习专门培训,使每个队员都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四、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等有关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五、各车间、班组等部门展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根据各部门、各阶段、各字的特点进行针对行的教育。

六、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一、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二、公司安全部人员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检查。公司安全部、环安部每月对公司进行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三、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四、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受检部门负责人应按通知要求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五、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公司规定给予处罚。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一、厂内的车间、仓库、宿舍的安全出口门、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的宽度必须按规范设置。

二、所有的疏散出口、楼梯、走道必须配置相应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

三、上班时、生产车间、仓库应保证安全出口畅通,安全出口不得上锁。

四、车间、仓库应按规定存放物品,不得堵塞通道。

五、各部门负责人应按规定定期检查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一、公司消防设施器材由安全部管理,定期检查检测消防设施器材。

二、对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建立档案管理。

三、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定点存放、定人保养、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存档。

四、对全公司职工进行教育,要求员工爱护消防设施器材,对刻意破坏损坏消防设施、器材的行为,将要求赔偿,并提出惩处。

五、公司按照《机关、团体、电厂、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等消防那轧器材、设施、并保持消防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一、公司保卫科管理职能部门每月一次对各部门进行防火检查,对所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责令其限改,并督察整改到位。

二、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每月组织一次消防安全会议,讨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及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三、公司各部门收到火灾隐患整改同时后,应抓紧督促有关人员落实整改措施,一时无法整改的部门应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四、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有关负责人应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五、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整改的火灾隐患,公司负责整改的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并做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公司应严格实行用火用电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二、用电安全管理: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保全机修部门的持证电工负责。3、各车间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否则安全部将对责任人提出处分。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三、用火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保卫科等相关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外包施工通过发包单位代办申请。

2、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4米半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之安全隔离,并向保卫科借取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即时归还,若有动用应如实报告。外包施工单位动用灭火器应承担重新灌药之费用,如若造成其他尊得失还应照价进行赔偿并承担责任.3、如属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按规定将办理申请会签到作业点所在单位经理级(含)以上主管人员,申请单位需派人现场监督、保卫科亦需不定时派人前往巡查。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4、在保证安全,又不影响现场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要求在申请“动火作业申请单”时,原则上禁止夜间动火,特别危险作业区严禁夜间动火。

5、节假日现场加班出勤时的动火作业会签和核准,依第4电执行。现场公休期间的动火作业应事先申请,由施工单位派人负责监护,如果是由承包商动火作业,则由发包单位派人负责监护。

6、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擅自动火作业者,本公司人员予以记小过二次处分,严重的予以开除;

外包施工则处以外包商500元罚款,令其办妥手续后再施工。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一、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仓库人员必须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隔存放。

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四、库存物品应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三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五、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随意入内。六、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一、公司应加强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工作,每年应对公司有关变更情况进行全面修订。

二、公司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进行演练,每年演练不少于二次。

三、进行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人员。

四、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一、安装和维修电气设备必须由专门电工按规定进行实施,新设、增设、更换电气设备必须经过主管部门、保全机修部门、环安部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二、电气设备和线路要定期检修,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三、储存燃气的库房,应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防静电措施。

四、保卫科对提供和使用燃气的部门,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对抽查的结果应记录存档。

五、对使用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有关人员,公司应定期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有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六、每年对避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测。对防静电设施进行定期检测。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一、公司将把平时演练情况、业务学习情况、日常消防工作、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公司各部门、个人考评、奖惩的依据。

二、每公司将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对未依规定履行职责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相应处理。

四、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造成火灾事故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理。

高低压配电室防火制度 一、高低压配电室应保持清洁干燥,要有良好的通风,禁止吸烟及明火作业。

二、高低压配电室电气设备的各种接地安全保护装置必须经常保持完整、准确、灵敏、有效。

三、变压器、电缆等带油设备不得满油,经常检查各部件的功能和运转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修复。

四、每年在雨季之前要对避雷器进行检查、检测。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接地零线,每年要检测一次。

五、要经常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应及时报告和整改。

六、要采取措施防止老鼠、蛇类、鸟类侵入,避免产生短路。

仓库防火制度 一、仓库内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并设明显标志牌。

二、仓库内部照明用灯,应使用60W以下白炽灯或大于60W具有防爆功能的灯具,禁止乱拉乱设临时电源线。

三、应根据货物的不同性质分类存放。

四、严禁使用电热器。

五、各种灭火器材,消防设施不得擅自动用。

六、仓库保管员下班前要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在确认无问题后关闭电源,锁门离开。

七、知道所在部门灭火器材的位置并会使用各种灭火器,能熟练地掌握其性能、作用和使用方法。

八、未经许可,无关人员不准进入仓库。

电、气焊防火制度 一、焊工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焊割安全技术,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二、焊割前按规定进行“动火作业申请”,核准后方可进行。

三、焊割作业要选择安全地点,焊割前要仔细检查上下左右情况,周围的可燃物必须清除,如不能清除时,应采取浇湿、遮隔等安全可靠措施加以保护。

四、盛过或盛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易爆场所焊割,在这些场所附近进行焊割时,应按有关规定,保持一定距离。

五、焊割操作不准与油漆、喷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部位、同时间、上下交叉作业。

六、电焊机地线不准接在建筑物、机器设备、各种管道、金属道、金属架上,必须设立专用地线,不得借路。

七、不得使用有故障的焊接工具。电焊的导线不要与装有气体的气瓶接触。

八、焊割工作点火前要遵守操作规程,焊割结束或离开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并仔细查现场,清除火灾隐患;

在闷顶,隔墙等隐蔽场所焊接,在操作完毕半小时内反复检查,以防暗燃发生。

九、焊割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车间消防安全生产“十不准” 一、不准在车间内吸烟,擅自进行明火作业。

二、不准占用疏散通道。

三、不准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四、不准在生产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大门上锁或关闭。

五、不准随便动用消防器材,非机修人员不准擅自拆装机器设备。

六、不准无证上岗操作危险机台。

七、故障设备未修好前,不准使用。

八、上班时间不准怠工、滋事、打架或擅离职守。

九、不准赤膀赤脚进车间,不准带小孩进车间。

二十、电厂外包工程安全生产制度 一、本规定所称外包施工,是指本单位将生产工作、检修安装等工程和劳务交由其他单位或个人在生产经营单位区域内完成的行为。

二、本单位对外包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行统一协调管理,在本单位区域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核外包施工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和相关工程项目的施工资质;

(二)对外包施工单位的员工进行审核登记;

(三)签订工程项目业务合同和生产安全协议书,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权利和义务。

(四)对外包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实行全面安全监管,对生产作业现场统一协调,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本单位根据合同约定,对外包施工单位收取一定比例的安全风险预备金,用于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

三、外包施工单位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服从生产经营单位的统一协调管理,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和安全管理机构,并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二)遵守生产经营单位制订的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本行业和施工实际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确保有效落实;

(三)员工上岗作业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法定的培训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做到持证上岗;

(四)实行专人巡查制度,对重点部位作业时必须办好安全审批手续,并派专人现场监护;

(五)应当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按规定穿戴。

(六)在进行动火、高空、带电、煤气等危险作业时,应坚持工作票制度,并制订安全技术措施。

四、外包施工单位在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必须在工程合同中明确来源和使用规定的内容,确保安全性能可靠,对特种设备按规定检测检验。

五、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外包施工单位提供安全可靠的作业条件。施工前,对作业场所的安全条件由双方进行确认。

六、生产经营单位和外包施工单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配备专职的监护人员,落实监管责任。

七、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双方必须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及时上报。

八、违反本规定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依法处理。

二十一、电厂劳动用品发放管理制度 一、劳动保护用品发放   1.1 劳动保护用品是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的辅助措施,它不能替代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及对尘毒有害物质的治理。

1.2 员工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不是福利待遇,是根据不同工种及不同的劳动条件按照安全生产的需要,按照标准规定发放,工种未列入及超出标准规定的领用需部门负责人批准。

1.3 员工对领用的防护用品要本着节约的原则,不多领、冒领、不送人、不变卖。

1.4 为更好的开展劳动保护,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工作时间穿戴工作服及使用防护用品,是安全操作规程中首要规定,经安全检查在上班时间未使用相应规定的防护用品,按违章作业处理办法进行处罚。

1.5 培训人员、代培实习人员、参观人员在生产现场所需用的防护用品,由负责单位按防护安全要求标准规定自行解决,不属公司发放范围。车间部门可领、买一部份需备借用的防护用品并自行管理。

二、防护用品使用标准及其它规定   2.1 领用防护用品按不同工种、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劳动条件及不同劳动强度,规定发放标准及使用期限。(详见各工种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使用规定)2.2 根据公司生产情况,在使用期限上要有所区别,不能强求统一,做到基本合理,特殊情况按“1.2”执行。

2.3 因病、事、工伤、产假、专职上学、下岗一个月以上,一般劳保用品停发。

2.4 新调入本公司员工依据调令,由本单位安全员带领至生产办,由生产办对其进行三级安全环保教育后,方可纳入本单位管理,办理个人领用防护用品。

二十二、电厂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一、为确保职工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国家和市政总公司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公司的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公司用电管理制度,望各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

第一条;

用电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各级行政第一责任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及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按规程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条:电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按其职务和工作性质,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运行维修操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可参加电工工作。

2、凡带电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领导批准方可参加带电作业。

3、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电工工作的人员须经领导批准方可参加带电作业。

4、供电工作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供电,安全、维修规程,发现违反安全用电并足以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及重大隐患时应立即制止。

5、电气工作人员应掌握触电解救法 二、安全防护用品的作用与管理 1、设备运行检修人员用安全防护用品有:工作手套、绝缘鞋、长袖工作服、电工所使用的工具等。

2、安全防护用品设专人保管并负责监督检查,保证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防护用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阴凉的专用柜中。

3、设备运行人员及检修人员要进行专业安全防护教育及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训练。

三、低压带电作业 1、低压带电工作应设专人监护,使用绝缘柄的工具工作时应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或穿低压绝缘鞋进行,并戴绝缘手套和安全帽,必须穿长袖衣工作服,严禁作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掸等工具,低压接户应随身携带低压验电笔。

2、在变台或有闭式刀闸上拆搭接户线应指定熟练工人操作,保持对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四、现场配电安装及检查 1、施工现场和生活设施以及加工厂地的供、用电工程,凡设立期限超过半年以上的,均应按正式工程安装。

2、柱上变台宜装设围栏,室外地上变台必须装设围栏,围栏要严密,并应在明显单位悬挂“高压危险”警告牌,围栏内应设有操作台。

3、变台围栏内应保持整洁,不得种植任何植物,变台外廊4米之内不得码放材料、堆积杂物等。

五、用电管理奖惩制度 1、对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落实电工班长责任制,内无责任事故的单位给予用电安全奖励2000元;

2、对于各项自检记录齐全,标牌齐全,能支持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的无违章行为的单位每年奖励2000元;

3、对于能够及时发现严重违章行为消除重大用电隐患的个人一次性奖励1000—5000元;

4、每发现一次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用电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的操作者罚款100元;

5、对于现场或办公室、宿舍电器线路安装不合规格者罚款100元;

6、对于不按要求安装电器设备造成电气设备损坏或存在重大隐患的人员罚款1000元;

7、无证人员善自安装或拆除带电设备的人员及违章指挥人员各罚款2000元。

二十三、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 1、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危险作业申报、审批制度,加强对危险作业的管理。

2、危险作业必须编制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经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

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并认真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安全装置灵敏可靠。

3、高空作业应衣着灵便,不得攀登脚手架、物料提升机或乘吊篮上下,工具材料严禁向下抛掷;

交叉作业,要保证隔离防护棚牢固严密。

4、深基础、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勘察,摸清作业环境条件,要充分考虑地下可能出现的地下水、流砂、淤泥、有毒气体、塌方、漏电、断绳、落物等诸多不安全因素,保证各类装置完好、灵敏可靠,人工挖孔桩作业人员连续作业每班不得超过2小时。

5、临时用电必须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其安装、拆除、维修必须由专业电工完成,搬运、移动用电设备,必须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停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切断电源并锁好开关箱。非电工人员严禁乱动电气设备。在潮湿、危险场所作业,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6、严禁机械设备带“病”运转,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顶升、加节等工作,必须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由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专业队伍完成。

7、各种气瓶的运输、储存、使用,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有防火、防爆、防晒、防剧烈震动措施,距离明火10m以上。

8、现场动火应按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要指定专人监护。高空施焊,要清除下方及周围易燃易爆物品,并用阻燃板接住火花。

9、在强腐蚀、放射性场所作业时,必须保持防护设施的安全、有效;

锅炉、压力容器安装、维修作业时,必须加强通风。

10、起重吊装作业,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四周不得有障碍物,保证起重机械设备、吊具及安全装置的灵敏和受力部件、索具的可靠,每次作业前须经试吊检验。

11、装卸爆破器材要白天进行,性质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爆炸物品不得同车运输和同库存放。爆破前要设警戒线、发出信号,待危险区域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点后,方可实施爆破作业,爆破完毕,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解除警戒。

12、拆除作业,必须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严禁顺序颠倒,不得伤及毗邻,脚手架和模板拆除应按设计,遵循先搭后拆、后搭先拆、非承重先拆、承重后拆的原则,严禁向下抛掷。

13、吊架、挑架、挂架、模板支撑系统和高度15m以上落地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有经过审核、批准的设计计算书、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14、现场各种脚手架、临建、洞口临边防护、模板工程、基坑支护、临时用电、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及施工机具搭设安装完成后,必须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验收单必须有量化的验收内容,签字手续齐全。

二十四、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本单位建立检修组织、准备、安全,电气焊和电气安全,拆除、完工验收等工作程序的规范,特制定本制度,该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检修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

一、较大项目检修,全公司或车间大修必须成立大修指挥部,需有安全部门参加。

二、做好检修计划的编制工作,各车间(部门)大修计划由车间提出补充方案,工程部进行审核平衡,报分管付总经理批准。

三、检修计划编制,项目要齐全,内容要详细,责任要明确,措施要具体,凡二人以上的项目要指定一人负责安全。

四、工程部、检修部门负责人,要对检修任务、检修质量、检修安全负全部责任,向检修人员交待清楚任务、质量要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做到思想落实、组织落实、手续落实、安全措施落实。

五、各车间(部门)的大、中修,对有关检修项目安全措施,必须严格执行,不能马虎。

六、临时指挥部负责人在检修前,要组织检修人员做好检修机具准备,做到机具齐全、安全可靠,对起重吊装工具等设备进行检查试验,确保整个检修过程的安全。

七、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物质的设备,检修前的清洗置换工作由所属车间负责。

八、检修人员对检修项目要进行检查、核对,由岗位和班组长介绍情况,全部符合要求,才可进行施工。

九、检修人员在检修中,必须严格遵守检修规程和各种安全技术规程。(高空作业、土方工程、吊装作业等)。

十、凡对机电传动部份的设备检修,必须办理工作票,必须切断电源,拆除传动皮带,并要悬挂“禁止合闸”的警告牌。

十一、凡贮罐、设备管道检修,要在已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设“禁止开动”的警告牌。

十二、一切参加检修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做到 “四不施工”:

1、检修安全措施不落实不施工;

2、起重设备工具不合格不施工;

3、高空作业和多层次交叉作业无防护措施不施工;

4、没有明确检修任务不施工。

十三、做到“四不拆”:设备带压不拆;

传动设备电源未断不折;

设备高温过冷不拆;

工具不合格不拆。

十三、从事有毒有害系统检修和事故抢修,要备好防护器具和急救药品,以备急用,并要有专门的监护人员。

十四、检修现场的器材物品要放置整齐、稳固、保持通道畅通;

预留孔洞、坑沟要设护栏或盖板;

因施工需要被破坏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它设施要及时修复。

十五、经检查检修项目、检修质量全部符合检修标准,验收签字后方可撤除悬挂的“警告牌”。凡是己撤除“警告牌”的均己认为有电,有物料,检修生产单位不得进入设备以及检查传动装置。

十六、检修验收结束,对检修计划和检修工作票等,应由承办单位保存,其保存期限不应少于三个月。

二十五、起重机械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起重机械的管理,保证起重机械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桥(塔)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载货升降机、卷扬机、电动葫芦等。不适用于铁路起重机、矿山井下提升设备、载人起重设备等。

二、电厂应根据起重机械的种类、数量和复杂程度,在设备动力管理部门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起重机械的管理工作。

三、使用单位应建立必要的起重机械检修维护、定期检验、操作、安全规程和交接班制度等规章制度。

四、必须对起重机械逐台进行登记和建立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图纸等原始技术资料,以及运行记录、历次技术检验报告、大修理、改变原设计性能和重大事故记录等。

五、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起重机械都要按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装设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塔式起重机要加足配重。各种钢丝绳的选择、使用和报废亦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六、起重机械的工作地点要有足够的照明和吊运通道,并应与附近的设备、建筑物和电气线路等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七、起重机械实行专责制,每台起重机械都要由专人负责使用管理。

八、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起重机械必须做到“四懂三会”(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进行专门培训,经完全部门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能操作。

九、新购置起重机械时,必须选购取得制造许可证的专业制造厂生产的产品,安全保护装置要齐全。并有完整的合格证。

十、使用单位对起重机械进行重大改造或改变原设计性能时,必须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拿出改造方案、设计图纸、计算书和质量保证措施,并经厂主管部门和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报当地劳动部门备案。

十一、使用单位应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检查和检验,检查和检验的周期与内容按GB60670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十二、新安装、经过大修理或改变原设计性能的起重机械,使用前必须进行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等技术检验,经设备动力管理部门、安全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鉴定验收合格,并经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二十六、电厂事故紧急救援预案制度 生产电厂将制订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对危险源和危险部位的管理和检查,使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时能及时予以控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灾,防止事故的扩大,生产电厂将对本单位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危险源安全评价。对所有被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部位和场所,应事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的状态和定量进行预测,评估事故发生后的危害大小、人员伤亡情况、设备破坏和财产损失程度,以及由于物料的泄漏可能引起的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对周围地区可能造成危害程度的预测。依据预测,提前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措施方案,组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援所需的装备、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预订方案进行实施,在较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 控制,或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救助和疏散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电厂应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机构。其结构规定如下:

1.指挥系统及其职责(1)制订应急指挥组织系统图。(2)熟知有关应急救援方面的立法文件和规范规定。

2.指挥领导机构及其职责(1)指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a、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修订和完善工作。b、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c、负责组织排险队、救援队、医护队的实际训练等工作。d、负责建立通信与警报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资。e、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2)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职责a、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b、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c、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d、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e、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3.指挥部人员分工总指挥负责组织电厂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安全部门负责人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保卫部门负责人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生产部门负责人: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的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系和对外联系。机电部门负责人: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二、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各种保障 1.通信保障:包括有线、无线、警报、协同通讯的组成、任务和有关信号规定,保证完好畅通、联络无误。

2.运输保障:包括救援车辆编号、数量,明确任务要求。

3.抢险物资保障包括抢险抢救装备物资的种类、数量、编号等要求。

4.治安保障包括治安人员的任务分工,重点警戒目标区的划分,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

三、预测事故扩散影响范围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1.根据危险品性质评估危险性根据危险源所涉及的危险品的性质、生产工艺过程、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估计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如事故涉及化学品,则要估计其毒性、挥发性、扩展性、氧化速度、可释放量及预测其浓度等。

2.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对每一个已确定的危险目标要做出潜在危险性的评价。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引起的后果,可能对周围设备、生产工艺、环境带来的危害及其范围。预测可导致事故扩大的发生途径,按可能扩大范围的危险性大小排序,确定应急救援抢险目标,控制事故的发展。

四、应急救援预案配套制度的完善和专业队伍的训练 1.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抢险救护的工作,必须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的规章制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全电厂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同时还应建立以下相应制度:

(1)值班制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夜班由行政值班和生产调度负责,如有问题及时处理。(2)检查制度:每月由电厂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结合生产安全工作,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例会制度:每季度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织召开一次指挥小组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负责人会议,检查上季度工作,并针对存在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2.加强对救援队伍的培训指挥小组要从本电厂的实际出发,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模拟救援训练演习。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二十七、电厂职工劳动保护制度 一、电厂必须建立符合国家规定及电业行业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职工加班加点应在不损害职工健康和职工自愿的原则下进行。二、电厂应根据生产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发给职工发需的防护用品,并督促其按规定正确使用。三、电厂应做好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工作,禁止招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和在校学生,禁止安排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过重的体力劳动或危险作业。

四、电厂应通过卫生部门防疫站对生产工人进行上岗前体检和定期体检,采取措施,预防职业病。

二十八、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度 一、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 成 员:*** *** *** *** 二、机构职责(一)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和规范,在电厂法定代表人和分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电厂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3、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及其他有关安全规定,组织制订本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

4、参加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专项方案的审核,现场机械设备及防护设施的验收,及大型机具设备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

5、组织并参与安全检查,协助和督促有关部门对查出的隐患制订防范措施,检查隐患整改工作;

6、深入现场检查,解决有关安全问题,纠正违章行为,遇有危及安全生产的紧急情况,有权令其停止作业,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处理;

7、负责各类事故的汇总统计上报工作,并建立健全事故档案。按规定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8、负责对电厂各单位的安全考核评比工作,会同工会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积极推广安全生产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及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9、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搞好安全装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供应和产品质量,防护性能检查,监督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得到劳动保护;

10、指导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定期召开安全专业人员会议,不断提高基层安全员的技术素质。

11、当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协助组织抢救,监督指导保护现场,清查人员伤害,资源损失情况,寻找证人,证物,汇集事故相关资料,填报事故快报。并督促报告公安及政府有关部门。配合事故调查,按规定时限完成事故调查报告。监督事故现场复工前的整改,整顿,并负责实施验收。

(二)各人员职责:

1.1.1组长 a.负责全厂的安全生产工作,并于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会议。

b.落实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源充足。

c.任命安全生产管理员。

d.负责与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联络。

1.1.2副组长职责 a.具体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监督安全管理员工作。

b.对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或公司安全生产监督员所发现的隐患及时上报,并安排整改。

c.对于新进化学品进行性能评估,并告之员工。

2.1组员(安全生产管理员)2.1.1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 a.检查公司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整改。

b.对公司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c.对公司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保养。

d.公司发生紧急事故时,在安全管理机构领导下及时处理险情。

2.1.2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 a.协助安全生产管理员检查公司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整改。

b.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c.协助安全生产管理员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探究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篇3

关键词:电力 安全管理 重要性 原则 改革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抓电力安全管理。提高客户安全用电意识,减少电气事故,以及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既有利于供电企业的安全运行,也有利于客户的安全生产和生活。

一、电力生产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行为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基础的保障,电能的供应是最为基础的能源,只有保证电能的供应才能够保证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在电力企业中,安全生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前提,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基础保障,只有安全生产,才能够考虑到企业的其他方面的管理。实现安全生产,不仅需要严谨的规章管理制定,重要的是需要工作人员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在工作中能够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保证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电力企业中的部分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认为安全管理只是领导的事,对于基层员工来讲只需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即可,这种意识使得在工作中完全忽视安全生产的细节,消极的对待工作,态度不够严谨,为企业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二、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原则

1.控制人的工作

在进行电力工程的施工时,要坚持把人的工作放在工程安全管理的首要位置,要在保证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同时,加强电网安全与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不仅要科学的管理工程项目中的人,而且要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2.依法施工

电力工程中的安全管理要被提到法制的高度来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软件,并且能够在电力工程的施工中严格执行。与此同时,还要科学处理安全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效益的关系,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能够依据相关规定及时处理。

3.安全第一

电力工程的施工中,要建立安全管理机构,积极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在工程的施工中,要严格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政策。安全管理机构在进行工程的管理时,要着力于控制和预防工作,堵塞一切安全漏洞,而且要分析研究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积极动员所有人严抓安全。

三、安全管理改革措施

1.健全电力设施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虽然近几年我国对于电力设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规范,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弊端,有时甚至会与其他法律法规相冲突,使得电力企业对于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而由于我国电力设施的分布面积广且数量多,难以看管,而电力设施的价格较高,导致偷电、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针对这种现象,国家要不断完善电力设施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恶意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依法严厉制裁。同时,行政机关要严厉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是对举报的事件进行及时的处理,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特别加强对电力设施保护的监督工作。通过与乡镇组织联合防治,针对事故多发的地点进行重点的防范和监督,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理,加强网点巡逻工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2.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技术

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要知道怎样做到安全生产;首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安全意识强、反事故能力强的安全管理者和安全技术人员队伍,是岗位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岗位培训在内容上,注重从实际出发,突出个性,因地制宜,加强各专业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运行操作规程的学习及会画专业系统图等等,开展经常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训练,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使职工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正确地传达、执行操作指令,使作业活动实现规范化,从而从源头上避免“三违”现象和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在方法上,要灵活多样,通过事故预想、安全活动、反事故演习、安全警示、业余自学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有針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在方式上要突出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教育和学习,对在岗职工进行安全基本常识、如何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何做好安全措施、如何杜绝违章现象等方面进行培训。

3.做好安全问题预防工作

电力工程管理中安全问题的解决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从检查保养机械设备、教育培训施工人员和施工作业程序编排细节上下功夫,在施工作业之前就做好安全工作,避免事故隐患。首先,重在一个“防”字,安全工作,重在预防。其次,抓好两个“全”字,即“全员”和“全过程”,着力提高“全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诸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组织者、计划者和控制者。因此,真正落实安全工作的关键在人,在于人的安全意识。再次,处理好“四个关系”:(1)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没有安全的效益也只能是暂时的效益。(2)安全与质量的关系,安全涵盖质量,质量支撑安全,没有质量也就没有安全。(3)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偶然的积累就是必然,电力生产事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同时大多数又有其必然性,要善于从偶然中寻求必然,及早提出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这样才有可能减少事故,化必然为偶然。(4)严与宽的关系,安全生产必须从严管理,对违章行为严厉制止,严肃批评教育;对于事故教训严肃反省;对于事故责任认定一定要严格到位;防范措施必须严格落实。在经济处罚时,大多以宽为主,处罚只是手段,提高员工认识才是目的,不然就会本末倒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要这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建立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系统,采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正确处理安全管理与人身安全的关系,将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落到实处,进而为电力工程的安全施工提高保障,促进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蕊.提高安全意识推进电力安全生产[J].安全与健康,2006(03).

[2]路芳银.当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6(02).

水电厂生产管理模式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工作效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在信息化应用比较早的发电企业中更是如此。对于水力发电企业而言,尽管建厂时间不一、装机容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完成以自动监控为核心的控制层后,都在不同层次上建设以运行管理、设备与检修管理、班组管理等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系统,通过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水电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达到“技能减排、减员增效”的目的。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福建分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华电)下属多家规模不等的水力发电企业,有历史悠久的电厂(如古田溪电厂等)也有2000年以后才投产发电的新电厂(例如闽东电厂等),随着集团的发展还不断地投建、收购新的水电企业。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上既要考虑集团内水力发电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个性化,同时还要保证各个水电企业减少在低层次上的重复开发,减少软件系统研发成本、缩短软件系统的实施周期、降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基于上述考虑,近年来福建华电致力于探索建设新模式的基于Java EE架构的面向全省基层电厂的水电生产管理系统。

通过多个水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实施和总结,文章构建了一套基于轻量化的模型驱动架构的软件构建方法。该方法采用在相关业务领域分析、抽取出的通用业务模型,建立了一套能够被识别、解析并直接运行的轻量级模型定义的方式。相比传统的面向模型架构技术,该方法减少了模型到代码的转换、代码的调试、集成等步骤。在保证各个电厂需求差异性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软件研发成本,能够快速地响应需求的变更和调整,缩短实施周期。

1 模型驱动技术概述

基于模型驱动架构(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MDA)的技术自2001年由国际对象管理集团(Object Management Group,OMG)提出后,虽未经过大规模宣传造势,但获得了各大厂商的支持和跟进,随着该理论的成熟及其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成功,逐渐成为改进传统软件架构模式的一种有效方法[1]。

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技术将信息系统抽象成计算无关模型(Computing Independent Model,CIM)、平台无关模型(Platform Independent Model,PIM)和平台相关模型(Platform Specific Model,PSM)3个层次。与传统的模型不同,MDA模型具备机器可读,高度抽象,可自动重复,可自动转换为代码框架、测试装置和业务集成代码以及平台部署脚本等特性。

围绕MDA,OMG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元对象机制(Meta Object Facility,MOF)、元数据交换标准(XML-based Metadata Interchange,XMI)、公共仓库元模型(Common Warehouse Metamodel,CWM),通过UML,MOF,XMI,CWM等一系列标准来解决模型的建立、扩展、交换和变换的问题,并通过标准化的定义扩大MDA的应用范围[2]。各个厂商可以在这个可扩展的建模语言环境中实现自己的建模语言以及语言到可执行代码的映射[2]。

在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中,通常有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相关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采用各类的文档(例如需求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文档等)来实现模型的创建和定义。编码工作开始后,这些模型文档和编码很可能产生不同步的问题[3]。在MDA的开发流程中,整个过程是由模型来驱动,模型代替了代码成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核心[3]。如图1所示,分析设计工作由PIM完成,后续与平台相关的PSM和代码都可以借助第三方转换工具完成,这样确保PIM与代码的同步性。

图1 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软件开发流程Fig.1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based on the MDA

使用基于模型驱动的技术,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增强软件的可移植性、协同工作能力和可维护性以及文档编制的便利性[4],基于模型驱动的技术是面向对象技术界普遍寄予厚望的重要方法学。

2 水力发电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水力发电企业在福建华电占据重要的地位,下辖10余家规模不等的水力发电企业,每家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有较大差异性,在管理模式上还包含自主运营、外委运营等多种模式。

2.1 主要业务需求分析

在生产管理领域,根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福建华电的相关规章制度、标准,基本业务需求内容分析如下。

2.1.1 设备管理需求分析

以设备台账为中心,建立企业的设备资产台账,确保发电设备台账的有序化。实现设备台账的多层次编码管理,支持包含电厂标识系统(Arbeitskreis Kraftwerk-Kennzeichen System,KKS)编码在内的多种设备编码方式,利用设备编码实现设备采购、安装、运行维护、退役以及残留价值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的跟踪。通过合理的设备分类和编码可以实现设备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树状展示,使企业资产目录一目了然。

通过信息系统可以方便地查阅设备的基本信息(例如厂家、保修期等)、设备的履历,履历中包含缺陷历史、维修记录(含设备异动、两票等信息)、试验/检验记录、备品备件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的动态信息。同时,通过厂级实时系统可以将设备运行时的监控数据同步展现。设备可以通过更科学的健康状态分析为将来实现状态检修提供决策基础。

在设备的管理上,实现基于设备主人的权限控制,只有对应的主人才能变更相关设备信息,软件系统同时可将设备动态和设备健康信息及时主动推送。建立设备的缺陷管理,实现设备缺陷的发现、确认、消除和验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工作流实现设备缺陷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流程推送。实现设备相关的维护管理活动,例如设备的异动、设备定值、定期维护工作、设备试验检验管理等。

通过信息化技术,使得企业的设备资产管理有序,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设备健康状态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2.1.2 运行管理需求分析

运行管理实现水电厂发电运行部门相关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包含以下内容。

1)值班管理。实现发电运行的班次安排、班次交接、值班日志(包含班前班后会)的管理,实现发电运行的网上交接确认。根据不同管理模式,支持多种类型的值班管理,例如发电运行值班管理、水调值班管理、航运值班管理、防汛值班管理、通信值班管理等。在值班管理中,可以利用厂级实时监控系统数据接口实现对超出正常范围的信号、数据进行预警和警告处理的功能。

2)运行台账管理。实现各专业的相关运行管理工作的专项记录本的信息管理,包含“两票三制”、设备缺陷、设备状态、班组管理等方面的专项记录,便于查询和核对。运行台账实现常用运行记录管理,并可根据具体电厂的管理差异性进行客户化定制。

3)运行报表管理。实现各类运行相关报表的填报,利用软件系统可以通过厂级实时监控数据接口自动接入相关的数据,实现运行报表的自动取数、自动统计汇总。

4)电量计算。实现各类抄表数据的登记、校验和统计管理,各个电厂可根据本厂的抄表项目、抄表计算方式实现自定义。

5)其他功能。例如发电运行各专业的定期工作管理、地线刀闸管理、开停机管理以及其他运维管理等。

2.1.3 两票管理需求分析

根据“两票三制”,实现工作票和操作票的票面管理和流程自动化管理,确保两票制度的执行、跟踪和检查。随着两票的数据积累,可以对两票进行数据分析、提取,形成企业内部的工作知识库(例如建立企业的故障分析系统、故障处理知识库以及风险点控制知识库等)。

根据福建华电的两票管理规范,实现操作票、工作票管理功能,以及对应的3种人(工作负责人、签发人、许可人)的管理功能。其中,工作票包含电气一种票、电气二种票、水力机械票、线路一种票、线路二种票、一级动火票、二级动火票、紧急抢修工作票、消防工作票等。在不同的电厂,同时提供厂内规定的各类现场作业票管理功能。

两票管理还需要两票的相关统计分析功能。

2.1.4 班组管理需求分析

实现企业的班组日常工作和班组建设管理,根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的五型班组建设要求,实现“安全环保型、管理质量型、清洁节能型、学习创新型、人文和谐型”的五型班组建设,并将相关的五型工作体现在班组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2.2 业务需求特点分析

在建设福建华电各电厂生产管理系统过程中,各个电厂核心业务在宏观上呈现出很大的相同性,对于大部分领域的业务功能具备相对普遍性的要求和处理逻辑,但在具体的功能细节上不同电厂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具体业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厂管理模式不同。电厂的规模大小、运营方式不同导致了软件具体功能存在巨大差异,例如装机容量大或历史比较悠久的电厂组织结构、岗位设置相对比较齐全,而新投产企业或装机容量小的电厂往往机构精简、一个人身兼数职。针对这种情况,既要保证业务模型具备一定的通用性,也要能够根据电厂不同进行剪裁和个性化处理。

2)发电企业的多电站模式。福建华电下属的多个发电企业都拥有多级电站,因此在面向运行管理的权限控制中需要确保电站的运行人员只能维护管理本电站的数据。系统设计需要从底层架构上支持多电站的管理模式,能够自动识别用户所在的电站并完成数据过滤处理。

3)业务涵盖领域广、需求变动大。软件系统涵盖了发电企业的检修部门、运行部门、生产技术部门、安监部门、物资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随着应用的深入,将涉及更多的业务领域。同时,由于相关规章制度的变更、管理的需要,不可避免地需要对业务进行调整、增加和优化。这样,就要求系统具有足够的可扩展性,能够快速地响应需求的变更和调整。

3 基于模型驱动的水电管理系统开发方法

根据福建华电各水电厂业务的现状和建设要求,在系统建设中采用了基于面向模型架构的技术并进行裁剪、轻量化处理,实现了具有企业特色的面向模型架构的软件构建方法[5](见图2)。

通过对业务需求分析、建立相关的模型,系统将直接解析运行,不再需要人工地进行模型转换代码的工作。模型定义完成后可以直接在生产环境下运行该模型进行测试和集成,实现了“模型即代码”的快速开发[5]。

图2 轻量级的面向模型驱动的方法Fig.2 The lightweight model-oriented driven method

利用这种方式,在业务层开发实现了“少代码、无代码”的方式,减少了现场实施人员的代码开发、调试工作量,使其能够专业地分析业务,更快速地构建系统,大大缩短了从需求分析到软件实现的过程。

3.1 模型的构成

在开发过程中,涉及的模型包含了软件系统构造的各个元素,主要的模型包括以下2项。

1)数据存储模型定义。数据存储模型定义了业务系统中需要保存在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为了确保基础运行支撑平台的运行效率,充分使用关系数据库的运行和处理能力,目前只针对Oracle实现了业务存储模型自动转换数据库结构的功能。

2)业务对象模型。业务对象模型是系统的核心模型,业务对象模型定义图3所示内容。其中,业务对象的属性/字段定义了业务对象包含哪些属性/字段,以及每个属性/字段的名称、类型、与储存模型的映射关系、值类型、合法性判断识别规则、数据展现方式和采集方式等。业务逻辑操作定义了业务对象可提供的业务逻辑处理单元。逻辑处理方式可以采用运行支撑平台自带的常用逻辑处理方法,也可以直接使用SQL指令来编写定义业务逻辑。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和特殊的业务处理可以利用支撑平台的规范用Java开发实现其特殊的逻辑处理方法。逻辑处理单元可供业务视图模型或其他逻辑单元调用。业务对象视图定义了业务对象的数据展现、采集界面定义。针对福建华电的水电厂,视图定义支持基于Web的自动解析展现。视图可以采用系统内置的默认展现模式,也可以编写基于HTML的页面模板来实现复杂的界面。其他元素涵盖系统运行需要的一些元素定义,例如数据过滤规则定义、工作流映射定义、数据合法性验证定义等。

图3 业务对象模型Fig.3 The business object model

3.2 基于XML的模型定义方法

在这种轻量化的面向模型架构的开发方法中,开发的工作中心集中在模型定义环节,因此模型定义的复杂度将直接决定开发的复杂度和难度。

为了减轻模型定义的复杂度,采用了基于XML的模型定义方式。利用XML替代专用的模型可以降低模型定义的学习成本,同时可为后续开发基于可视化的模型定义集成工具奠定基础[6]。一个业务对象模型的相关内容简单定义如下。

通过模型运行支撑系统的解析可以形成如图4所示的功能模块。

图4 根据XML定义模型生成的页面Fig.4 The page created based on XML definition model

3.3 基于Java EE架构的模型运行支撑系统

模型的运行支撑系统是整个开发方法的基础支撑平台,该平台基于Java EE构建,采用全B/S架构模式,动态解析并运行模型定义文件,直接构成可投入生产的软件系统。

模型运行支撑平台架构如图5所示。支撑平台基于Java EE架构,面向Web设计。数据存储采用大型关系数据,针对Oracle做了特别的优化处理。为了确保性能,内置了经过性能优化设计的福建华电水电厂通用业务逻辑。

图5 模型运行支撑平台架构Fig.5 The model operation supporting platform architecture

4 结语

文章总结了在福建华电水电厂建设研究探索的一种面向模型驱动的轻量化实现方式,通过基于XML的模型定义,可以快速地开发构建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除了模型定义,不需要考虑模型和代码的转换、映射,系统直接使用模型进行解释运行,形成最终投入生产使用的产品软件。实践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完成水电厂生产管理系统70%~80%的功能,缩短了软件研发、实施、部署的周期,提高了软件对需求变更的快速适应能力。

文章提出的方法还在不断的完善改进中,目前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模型定义的完整性不够,一些较复杂、较特殊的需求无法实现。因此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改进模型的通用性设计以提高本方法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何飞跃.基于J2EE的水电厂信息一体化平台研究[J].水电站机电技术,2008,31(1):20-23.HE Fei-yue.Hydropower research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latform based on J2EE[J].Mechanical&Electrical Technique of Hydropower Station,2008,31(1):20-23.

[2]黄伟,凌玉华.基于面向对象建模技术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8-20.HUANG Wei,LING Yu-hua.Using OMT to modify a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e system[J].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6,3(4):18-20.

[3]刘静,何积丰,缪淮扣.模型驱动架构中模型构造与集成策略[J].软件学报,2006,17(6):1411-1422.LIU Jing,HE Ji-feng,MIAO Huai-kou.A strategy for model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in MDA[J].Journal of Software,2006,17(6):1411-1422.

[4]宋旭东,苗宁,刘晓冰,等.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企业信息系统开发[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0,31(1):100-103.SONG Xu-dong,MIAO Ning,LIU Xiao-bing,et al.Modeldriven architecture based 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J].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2010,31(1):100-103.

[5]李长英,曹宝香,杨成伟,等.MDA技术在Web服务开发与集成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18(5):212-213.LI Chang-ying,CAO Bao-xiang,YANG Cheng-wei,et al.Application of MDA in developing and integrating webservices[J].Comp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2008,18(5):212-213.

水力发电厂生产用规程管理 篇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凌津滩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电厂)的技术生产技术规程的管理,明确生产技术规程的编制、修订、审查和使用(发放及对规程学习考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厂(含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生产部),有关施工单位(或部门)的相关工作应符合本制度。

第三条对于本《制度》未能提及的某些细节问题,为进一步明确责任,便于操作,有关部门可依据本《制度》制定相关的管理实施细则。经厂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的“规程”包含:发电及水工规程、检修工艺规程。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安全生产部为生产用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生产用规程进行编写、修编,及发放。第六条安全生产部在规程管理上的主要职责为:

(一)每年七月定期对规程的运用情况进行检查,列出补充修改清单,对于生产管理规程局部修改补充的,当年安排各工区组织有关人员以勘误表的形式进行修改补充,当部分规程内容发生变动超过20%以上时,安全生产部列出规程修编的清单,并负责组织人员对规程进行修编,经审批后执行;(二)定期审查规程在技术方面的准确性,并审查从运行经验或风险分析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是否已在规程中得到体现;(三)组织进行规程的学习与考试;(四)监督生产工区对规程的执行。

第七条生产工区的在规程管理上的主要职责为:(一)执行生产规程;(二)负责生产规程的的培训;

(三)负责对生产规程执行情况的反馈,提出修改建议。第三章管理规定

第八条生产用各类规程根据运用实际情况三至五年进行一次整体修编。当上级颁发新的规程、设备系统变动时,必须按规定程序修改现场规程。

第九条新设备投运前,设备运行部门必须编写出运行规程,投运三个月内设备管理部门必须编写出检修规程。改造设备投入运行之前,应对原规程进行修编。

第十条当规程有缺陷或执行过程被中断以及应急期间不按规定执行时应及时编制说明和应急措施。

第十一条规程的整体修编工作(三至五年一次)由安全生产部组织各相关工区专业人员完成。发电运行规程由运行值长组织运行人员编写,检修规程由机电维护工区组织编写,水库调度规程、水工船闸运行规程由水工船闸工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写; 第十二条在修订年的11月30日前,所有规程必须修订完毕,以电子文档和书面形式,报总工程师或厂长(主持工作的副厂长)批准。第十三条规程的修改补充经安全生产部专责工程师校核,安全生产部负责人审查、总工程师或厂长(主持工作的副厂长)批准后,由安全生产部以通知方式公布并负责存档。

第十四条规程修编后由综合部统一组织重新印刷,修编人员负责校对,并经厂部技术主管部门发文公布,同时废除原有旧规程,各工区专责工程师负责组织新规程的发放运用、旧规程回收废除的工作。第十五条新编、修编的规程首次发放由档案室统一发放。零星领用由使用部门直接与档案室联系。检修单位需借用有关规程,应先向安全生产部申请,同意后档案室办理。规程的首次发放范围如下表:运行工区机电维护工区水工工区安全生产部发电及水工规程人手1册各2套人手1册人手1册+2套检修规程2套人手1册2套人手1册+2套第一条定期对检修规程的准确性进行评价。

每年十二月由总工程师(或主管厂领导,下同)主持,生产技术、安全监督等有关人员参加,对现有的规程进行一次总结、研究,列出有效的规程制度目录,在厂内公布。

第二条规程修编后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并进行考试,考试人员及所需掌握内容如下:

(一)全体运行人员必须掌握运行规程、了解水库调度规程和检修规程的相关内容;(二)全体维护专业人员分电气、机械、继电保护、自动化、监控专业,各专业人员掌握相关专业的内容,闸门操作人员还需掌握泄洪闸门运行规程、了解水库调度规程;

(三)水库调度人员必须掌握水库调度规程的内容,了解运行规程的有关内容;

(四)船闸与闸门运行人员须掌握《发电及水工规程》中水工船闸运行的有关内容;

(五)生产技术主管部门各专责工程师必须掌握与其主管专业相关的规程内容。

第三条安全生产部每年七月负责对全厂生产用规程进行定期检查,列出补充修改清单并督促各工区对规程进行编写或修编。第四章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四条综合部检查监督安全生产部对本制度的执行,安全生产部检查监督各工区对本制度的执行。

第五条对未按本制度进行规程修编、修订、清查、使用的,每发生一例考核部门和责任人当月绩效的2%。

第六条对因违反本制度造成管理不善,按管理事件进行考核;对违反本制度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按不安全事件考核办法加重考核。第五章反馈与修改

第七条本制度应根据执行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一般一年审查一次,三年全面修订一次。第六章附则

第八条本制度未提及的内容,按照中电投集团公司和五凌公司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水电厂生产管理模式 篇6

关键词:生产准备;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P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085-02

1 概 述

目前水电站的建设基本都按照“远程集控、少人维护”要求进行,但全国投产后的水电站基本都无法实现该目标,主要因为电站自动化性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体现在设备资料不全、工作人员缺乏技术、设备试验验收不严格、制度配置不完善、设备控制原理流程不清楚等方面,基于此导致电站投产后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去消缺工作,经统计自动化消缺工作占80%以上,极大降低了电厂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华电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东风发电厂早已实现“远程集控、少人维护”生产管控模式,拥有成熟的管理团队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按照公司“走出去”发展工作要求,先后承接贵州清水河公司格里桥水电站、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沙尔布拉克、达可曲克水电站等投产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及投产后运维管理工作,就此浅谈下如何做好水电厂自动化生产准备工作,以便尽快实现“远程集控、少人维护”模式要求。

2 完整的设备资料库,掌控设备性能

了解设备、分析设备、掌控设备,需查询设备资料及参数,即需要对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在收集资料前,需对全厂自动化设备列出详细的设备、资料清单,确保设备不发生无漏项、资料不齐全现象。详细清单,见表1。

通过对表中列出设备资料清单,逐一进行收集。在电站建设期间,这些资料归属管理单位为工程监理单位,但由于监理人员无法做到实时监管、设备到货及安装情况等,导致很多资料在工程监理单位都找不到,需要到施工现场去寻找,及时跟踪,做好统计及记录,对收集到的设备资料,到现场尽快熟悉设备,了解其特性和功能,争取在电站投产前将资料全部收集到位,以便入档。

3 健全的工器具、备品备件及试验仪器,做好管理 维护的前提

“未雨绸缪,滴水不漏”一直是东风人的安全理念,可渗透到发电厂初期的发展管理理念。电站虽在建设期间,但是要想把设备管理好,则需要先准备好管理设备的工器具,再高的技术能力也要依靠设备和工具具体实施。一把好的工具,更利于设备维护,高精的一台仪器,可显现设备真实的运行水平,优质的一个备品,能确保发电厂整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在电厂自动化维护中,接触较多的就是二次端子紧固、验电(380 V以下)、自动化元器件的拆除等工作,如果螺丝刀规格不符会导致端子螺丝损坏、扳手或螺丝刀规格不符合会导致元器件无法拆除、万用表和实验仪器精度不高导致测量不准确等。因此,选择适合的工器具能大大提高投产后的工作效率。

自动化控制系统遍布全厂,但对自动化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却不多,很多电厂初期为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会购买大批量的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导致很多从未使用过,设备已经换型改造,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控制系统开出继电器,一般控制系统的该类继电器都是有备用的,所以此类继电器无需购买或者一盒足诶;如今PLC已属于成熟稳定产品,电厂都是冗余配置,所以该类备品一套足矣。

对试验仪器的配置,需全面了解该厂控制设备的通道采集精度、自动化元器件采集精度,只有当试验仪器的精度高于这些设备,才能校验出更准确、更真实的数据,才能展现设备的健康情况,便于检修维护管理。此类设备主要有交流采样测试仪、压力校验装置、标准电阻箱、示波器、绝缘电阻测试仪、转速校验装置、三相调压器、电度表校验装置等,应结合厂内生产管理情况进行配置,切勿盲目配置。

4 完善的设备台账,提供设备正确履历

设备台账记载了该设备的名称、型号、编码、投产日期、设备参数、主要零器件、检修维护记录等内容。设备台账需在设备投产之前就建立,完整、详细、全面的设备台账更能体现出设备的健康情况,所以在做台账时需将控制系统内的每个指示灯、二次端子、螺丝等小部件统计入账,以便投产后这些小部件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查找出其型号参数,方便故障分析及管理维护。

5 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快速提高员工技能

企业发展好坏与本企业人才储备息息相关。新建电厂员工,大多数是刚入职的新员工,对水电厂各方面了解甚少,对自动化专业更是了解甚微。自动化专业在水电厂其他专业中算是比较难学的,要想在投产前让员工快速入门,则需大力加强员工培训。

5.1 常规式培训

并不是所有员工都将步入自动化专业岗位,所以对所有员工需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和阶段性测试。首先让“自动化”概念融入所有员工脑海中,其次按照培训计划内容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介绍与结合现场设备进行讲解,最后根据进行阶段性测试。

5.2 开小灶式培训

电厂投产后,每个人都要进入不同的专业岗位,所以投产之前,运维管理单位会根据他们各自的专业情况、兴趣等方面进行签订师徒合同,进行传、帮、带。由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多样化,加大了本专业学习困难程度,所以除了常规式的培训外,还需对将在本专业上岗的员工进行特殊照顾,即所谓“开小灶”。

5.3 现场设备实际培训

现场设备实际培训并不是简单的师傅对着设备讲解,徒弟旁边听。由于自动化专业的严谨性,必须拿着二次图纸,对着控制柜内每个元器件进行认识、每个电缆编号进行核实、每个端子进行查找、每个控制回路进行熟悉了解才能真正意义上从理论转化为实际。

5.4 考评测试

除培训外,还需对员工进行考评测试,考评测试应分阶段性地进行,这样才能加强员工的理解能力,更快地步入岗位角色,此外适当的奖励制度更能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

6 全面的规程、制度、标准,提供设备安全运行的保 证和依据

检修维护规程、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利于电站投运后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更为全厂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和依据。电厂投运之前,需对设备编写相应的检修维护规程,只有这样才能有依据地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管理,才能使新进员工快速了解设备的结构、检修内容、工艺规范、检修周期等,进一步加快电厂投运后进行正轨运行。自动化专业一般需编制的规程、制度,见表2。

7 结 语

水电站起步阶段,都会面对诸多困难险境,为避免在投运后,一方面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还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搞好人才培训、资料收集、工器具、备品备件购买、制度、标准、台帐建立等工作,导致满地忙并且取不到显著成果的局面。笔者应用工作中的经验经历,用以上5点浅谈如何做好水电厂自动化生产准备工作,让水电厂更平顺、更安全、更可靠的从建设期过渡至投产发电期。

参考文献:

水电厂生产管理模式 篇7

1 EAM的概念

EAM (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 是面向资产密集型企业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总称。它以提高资产可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为目标, 以优化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 通过信息化手段, 合理安排维修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通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得以增加收益, 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水电厂是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 确保电力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是电力企业的重中之重, 因此, 水电厂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的重点。引进基于EAM的水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规范企业对设备的管理和实现水电厂状态检修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水电厂的资产管理是以设备为核心, 实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主要有采购、安装、运行、检修、试验、大修、移动和报废等流程, 在状态检修中融合生产、运行、检修和试验等作用。

2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1 开发平台和架构

采用IBM的MAXIMO平台、Oracle 10G数据库的C/S构架。该平台为客户端提供基于Web架构的设备和服务解决方案, 对企业的资产全方位的管理, 实现真正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2.2 水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基于CIM

公共信息模型 (CIM) 是一个抽象模型, 描述水电厂的所有主要对象, 特别是与水电厂运行有关的对象。通过提供一种用对象类和属性及他们之间关系来表示水电厂资源的标准方法, CIM方便了实现不同卖方独立开发的能量管理系统 (EMS) 应用的集成, 多个独立开发的完整EMS系统之间的集成, 以及EMS系统和其它涉及水电厂运行的不同方面的系统, 例如发电或配电系统之间的集成。这是通过定义一种基于CIM的公共语言 (即语法和语义) , 使得这些应用或系统能够不依赖于信息的内部表示而访问公共数据和交换信息来实现的。

2.3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

需求必须围绕水电厂的生产特点展开, 通过开展需求分析定位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实现。在做需求分析过程中, 我们既要考虑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同时也要遵循已经存在的优良的生产业务流程。

3 系统特点

3.1 透明的成本控制

EAM的成本控制是透明的, 系统中所有的流程, 包括审批流程是透明的。任何一个审批, 管理者都知道是谁批的, 什么时候批的, 是批给谁的, 这样责任非常清晰, 不仅领导可以看得到, 而且一般员工也能看到, 因此企业员工都能监督成本的控制。

3.2 先进检修策略减少维护费用

EAM提供了检修策略模块, 为不同的设备设置了不同的检修策略, 四种检修策略如下:故障检修、有准备的故障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EAM的检修策略模块是以RCM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和TPM (全面生产维修) 理论开发的, 它会提出各种问题要求用户回答, 并且设置一些参数和权值要求用户填写, 当用户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过去的检修记录回答问题并且填好之后, 系统根据先进的设备检修理论自动计算出此台设备应该采取何种检修策略。

3.3 降低备品备件存储费用

备品备件模块提供了先进的备品备件管理理念, 其中包括备品备件的基本信息, 也包括备品备件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等, 这些模块的使用都会进一步规划备品备件的科学管理, 同时减少备品备件浪费, 节约成本。同时备品备件模块提供了最低定额储备、最高定额储备和重要性分析等功能, 使备品备件的储存量降到最低点, 从而减少存储费用。

3.4 清晰化的流程管理

在系统中所有的工作过程都设计了相应的工作流, 工作流所经过的部门和角色均能够详细的记录。如缺陷管理, 在缺陷处理过程中, 涉及到运行、生产技术、检修、物资、安监等, 在这个流程中还涉及工“两票”。因此, 系统中的工作流能够清晰的让我们了解缺陷处理的时间点和相关角色。同时, 系统还以优良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 全程实时控制各个流程, 对生产过程中的缺陷、工作票、停复役各种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的实时记录。实现了水电厂的整个安全生产环节可视化管理。

3.5 动态化的自动统计分析和精细化的智能控制

在建设智能化水电厂的大趋势下, EAM水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借鉴和支持。在围绕设备台账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展开, 包含了水电厂设备资产台账的录入、统计分析、自动生成报表、动态数据关联等。另外, 在系统中, 所有的工作流都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参与者划分了不同的角色, 完全按照安规的规定进行操作。

4 结论

智能水电厂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基于EAM的水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了智能水电厂建设中的“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构建一个从调度控制到生产运行到成不控制等全覆盖的水电厂全业务系统。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四夕.EAM在贵州电网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信息化, 2006.

[2]李耀国.基于EAM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 2009.

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生产管理技术 篇8

施工生产管理技术是一个最大而且综合性最强的一个项目, 如何把项目做好、做大、做强, 体现出项目部较高管理水平, 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办法。根据一些工程成功的实践经验和水电工程的特点, 本人主要从部门接口、交接班、施工技术交底等方面对生产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分析。

1 项目部各部门管理工作分析

1.1 决策层和管理层

为保证现场施工调度工作紧凑、有序地开展, 保证工作中的各部门接口不出现脱节, 对工程管理部门相关的接口工作分析如下:

项目部领导下达的各种指令通过项目部领导本人或办公室传达到工程管理部, 工程管理部立即执行, 并迅速传达到相关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并监督、检查, 直到落实为止。同时, 应将指令执行情况及时向项目部领导进行汇报。

1.2 管理层和作业层

1.2.1 现场管理

工程管理部现场施工管理师及调度员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应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进行处理;如现场施工管理师及调度员不能处理, 应及时向部长或生产经理进行汇报, 部长或生产经理应立即解决;如部长或生产经理也不能解决, 应立即向项目经理进行汇报, 并落实好项目经理下达的指令。

1.2.2 现场紧急情况的管理

现场如发生紧急情况, 严格执行项目部下达的紧急情况处理预案, 现场施工、调度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越级向项目部领导反应情况, 同时尽快通知部长或生产经理。

1.2.3 现场与内业管理

内业在接到项目部或相关职能部门下达的文件后, 应立即电话通知部长或生产经理, 同时落实收发文处理;内业于当日必须将文件转到部长或生产经理, 部长或生产经理应于当日对文件进行处理, 并签署处理意见, 内业根据签署意见执行;如是技术文件或紧急文件, 内业应立即复印, 同时电话告知部长或生产经理, 部长或生产经理下达处理意见, 尽快将技术指令或其他紧急指令传达到前方并落实, 然后再履行程序体系。

现场施工、调度人员下班后, 当天必须到内业办公室传阅文件, 认真做好记录, 以便在现场做好交底工作。

1.2.4 管理工作的日常检查

每星期开一次会, 认真总结本周的接口工作到位情况, 并指出存在的不足, 同时指出解决的措施, 由部长或生产经理组织召开, 施工调度及内业应认真向部长或施工经理汇报各自的接口工作开展情况。

1.2.5 技术与部生产的管理

现场存在一般性技术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负责人应立即向技术部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反映, 同时向部长或生产经理进行反映, 同时提出建议措施, 待技术部拿出最终的措施后, 立即组织实施。

如现场存在重大性技术问题, 应立即通知部长或生产经理, 部长或生产经理立即将重大性技术问题转达到技术部, 同时向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汇报。

1.2.6 技术文件管理

接到技术部下达的技术文件或技术指令后, 如是口头指令, 并督促技术部下达正式的技术文件。如果新开的施工部门与相邻标段存在联系, 施工管理部门应提前一周完成上标段的现场资料收集工作, 并及时将资料信息反馈到技术部或相关的职能部门。

1.2.7 质量管理部门的管理

混凝土仓位或土石方部位在部位验收前, 现场施工、调度人员应提前一天以上通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或质量管理部部长, 并落实质量管理部提出的相关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完成后, 督促质量管理部尽快完成部位验收工作。

现场管理人员接到质量保证部的现场质量指令后, 现场施工和调度人员要认真组织落实。

1.2.8 经营商务部门的管理

根据经营商务部的工程量结算规定, 施工管理人员要定期向经营商务部提交相关的工程量签认单或相关的阶段资料。

临建项目或零星项目验收是根据技术要求完建后, 及时通知经营商务部组织工程量验收。

主体工程量验收要根据经营商务部的要求,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协助完成相关的工作。

成本结算是根据经营商务部的要求, 项目部各相关部门协助完成相关的工作。

新增工程量签认是在新增工程项目完工后, 工程管理部及时组织验收。在验收程序完成后, 配合经营商务部完成工程量的签认工作。

1.2.9 综合部门的管理

根据综合部的要求, 主管要定期向综合部提交本部门的会议计划, 以便办公室做好会议准备, 并通知相关的参会人员和单位。

调度会、周计划会由工程管理部进行安排;月计划会由经营商务部根据项目部情况安排时间。

后勤保障要严格执行项目部下达的上下班及接人、送人制度, 如需要增加现场的值班车辆或有紧急事件需要用车时, 及时通知小车队负责人派车。

文件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公司的文件管理体系和项目部文件管理办法。

1.2.10 测量队工作管理

需要放样的部位由部位施工单位或施工负责人填好请测单, 注明放样 (或验收) 的部位、时间、高程、桩号及其他的具体要求。测量队放样 (或验收) 工作完成后, 应向部位负责人交底, 同时测量队需提供放样交样单。

1.2.11 试验室工作管理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 合理组织试验室做好原材料的检测, 配合比试验等工作, 同时做好现场试验配合工作。

2 现场交接班制度管理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通过交接双方共同进行现场检查, 明确责任, 交待情况, 使生产有机地衔接, 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交班人员应事先做好交班准备工作。

交接班必须做到“五清三交接”, 即:五清:看清、讲清、问清、查清、点清;三交接:记录交接、现场交接、实物交接。交接班的内容一律以所填写的交接班记录和现场交接清楚为准。当遇应交待的事项由交班者负责, 凡没有接清楚的事项, 由接班者负责, 双方都未履行交接手续内容, 双方都应负责。

运行班交班人员在交班前30分钟对所辖设备进行一次巡视, 检查各部位的机械设备和文明施工情况, 做到工完场清, 将下一班的工作安排与接班人员交代清楚。

交接班的双方应在规定时间到达现场, 进行现场交接、检查, 以便接班班组能亲自掌握接班情况, 及时明确责任, 以免事后发生扯皮现象。

运行班在交接班过程中如发生事故, 交班人员承担事故处理, 接班人员必须全力协助交班人员进行处理。只有当事故处理结束后或告一段落时才能进行正常交接班。运行班在交接班过程中如正在执行安全措施, 对需要连续执行的内容由交班人员完成;对必须间断完成的内容交班人员对接班人员交待清楚后由接班人员继续完成。运行班在当班期间内出现的设备故障和异常, 除作好记录外, 还应在交班时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运行班在交班时如有未完成或未恢复的操作内容, 应填写在《交接班记录》中并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 必要时交接班双方人员应到现场交接。运行班在接班后有上一班移交的未完成或未恢复的操作, 应根据工作内容继续操作, 对不能确定是否需要操作的内容不允许擅自进行操作, 并及时向生产经理和当日值班领导汇报。对确定无法操作的内容依次向下一班移交。如交接班时间已到而接班人员未到, 交班人员应迅速报告调度部值班人员或上级, 并坚守岗位, 到接班人员或上级指派的代理人员到现场办理交接手续后, 方可下班。值班车每日按时接送上下班。上班掉车人员项目部不再派车接送, 自己搭车前往, 迟到三次按矿工一天处理;因掉车而没有上前方的一律以矿工计;每月矿工三天及三天以上清退出场。

下列情况不得进行交接班。

1) 饮酒后的接班人员。

2) 事故处理或正在进行的重要操作的。

3) 接班人尚未到之前。

3 技术交底制度管理

编制依据是为规范在建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加强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 确保项目施工任务的完成。

技术交底是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技术交底根据项目经理部管理层次, 分级进行。本节主要介绍施工管理组对施工作业队的交底和施工作业队对施工作业作业班长或作业人员的交底。

技术交底应根据不同工程类别, 按专业分别进行。交底必须有的放矢, 内容充实, 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注重实效。

对存在重大危险项目, 在施工期内, 宜逐日交底。

技术交底时所依据资料主要有:有关施工技术, 施工质量的条款, 技术文件和施工图纸, 工程质量验收评定的规范、规定,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标准, 施工质量标准, 安全技术标准,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等。

所有技术交底资料必须以书面形式, 交底和被交底人要履行签字程序。书面交底文件一式三份, 一份给被交底人, 一份附入工程量台帐,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备查, 一份由项目施工组存档保管。交底记录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 施工经理或部长审核、批准。

作业队技术主管人员向班组长、操作人员交底, 可在生产会议或开工前组织专门交底会议;常规的施工工艺、操作要点, 可在“三工”活动中说明。

交底主要内容应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涉及该队作业的部分, 工程量, 工期进度和要求、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质量、安全、环保技术措施, 施工设备调配, 临建构筑物的设置规划等。做到心中有数。

施工管理人员向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有:基准点、标高、测量误差的控制、样桩的保护、施工范围、工程量、施工方法、操作工艺要求、工期时限、材质要求、材料规格、质量、安全、环保防护措施及其他注意事项等。

交底内容应结合工程类型、施工特点、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设计标准和设计文件等要求, 必须细致、具体、有针对性地当面交接, 交细交深, 确认不出后双方签认, 不能流于形式。

生产主管责任人应督促部属切实履行职责, 执行生产指令, 使生产中一切技术活动均处于有效地控制状态。技术交底工作应做到明确、清晰, 使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生产进度有指标、施工工艺、质量验收有标准, 安全生产有措施, 环境保护有责任, 工作优劣有奖惩。

因技术交底不清或技术交底错误造成工期延误、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导致经济损失及不良社会影响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根据项目部的绩效考核办法, 交底项目的特点, 有针对性制定相关考核及奖罚制度。

4 结语

生产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是公司施工管理能力、专业施工能力、合同履约能力在项目管理上的重要体现。生产技术管理主要特征是动态管理, 优化配置, 目标控制, 节点考核。

现阶段施工企业面临严峻的社会竞争形势和强大的市场压力,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就必须加强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的落实与控制工作, 实施科学地领导和管理, 将生产技术管理当做长远和首要的任务,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中, 生产管理技术是依据施工合同、规程、规范、技术标准、技术管理制度, 综合先进的经验和措施, 克服生产中的薄弱环节, 挖掘生产潜力, 分时段、分部位、分工序编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 向施工人员交底, 保证现场施工有据可依的一项管理活动。施工生产管理技术是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生产要素进行有计划、有步骤、高效率地规划、组织、调整和控制, 协调内外关系, 使工程项目在计划工期内, 安全、高效地完成水利水电项目一系列管理活动。

关键词:分析项目,管理技术,环境和条件,管理规划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施工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 2011.

中小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探讨 篇9

关键词: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 电力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缺电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电力工业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 电力行业的资产规模已超过2万多亿, 是整个国有资产总量的1/4。水电站项目作为电力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和主要组成, 一直倍受关注。水电站在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兴利除弊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 在其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 又有潜在的重大安全风险。因此, 采用现代安全管理的手段, 保证水电站水库生产运行和水库调度安全, 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 更关系到国家电网和大坝下游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安全教育要到位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是保证电站安全生产的基础。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 把职工从被动的“要我讲安全”转移到“我要讲安全”。其具体做法是:正面教育, 通过树立先进典型, 以先进事迹为榜样, 使职工自觉增加安全责任心;反面教育, 以常见事故案例为教材, 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 时刻引以为戒;奖励教育, 对工作中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制止“三违”行为、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避免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发生的有功人员, 大力宣传、表彰, 并给予重奖、重用;处罚教育, 对因工作失职, 自由散漫, 或由于“三违”造成事故者, 严格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 使职工感到罚得心痛, 触及灵魂。

2 建立健全设备台帐

其做法是对每件 (台) 设备建立技术档案, 记录设备安装时的技术参数, 运行中发生过哪些异常、故障或事故,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当时是怎样处理的, 更换过哪些零部件, 维修期限, 以及每次大修后的试验记录, 随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查询和分析, 做到心中有数。对备品备件准备充足, 并及时补齐, 做到检修时能快速方便地更换。

3 建立良好的反馈制度

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运行分析会议, 由各班长参加, 共同研究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分析各班上月上报的设备缺陷及检修、检查、维护情况, 并做好记录。缺陷检修实行销号制, 有条件解决的, 及时销号;一时得不到解决的, 记录在案, 并积极创造条件, 缺陷解决后再销号。

4 全体职工参与设备管理

生产设备是电站的主要生产工具, 要保证安全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 就需要现代的管理技术, 维护好生产设备, 保证生产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每件设备都有人专门负责, 要求职工对所管理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必须掌握, 熟悉常见故障及处理, 加强正常巡视、维护。每月必须把当月设备运行缺陷、处缺情况汇总备案, 对缺陷的提出和消缺工作制定奖惩机制。

5 巡视检查要到位

经常性巡视检查是水电安全运行的关键。我们要制定内容详细的巡视检查项目, 包括励磁机、发电机、水轮机、调速器、控制盘、蝶阀室、集水井、空压机、主控室各控制屏、高压开关、主变、电缆、蓄电池、升压站、整流柜、泵等, 要求每小时进行1次巡视检查, 每4个小时进行1次全面检查, 并做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处理不了的要采取尽可能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并及时上报。根据经验, 做好巡视检查必须做到:心到, 就是全身心地投入, 做到心中有数、对设备状况和性能及工作原理熟悉掌握;脚到, 该跑到的地方一定要跑到, 不能靠想象、推理来代替检查, 只有脚到才能查清、查实、查细;手到, 有些地方需要用手触模, 去感受温度, 去加油除尘, 不要怕脏手, 不要怕麻烦, 并要对检查出的问题认真记录, 及时处理;眼到, 一定要仔细观察, 发现细微变化;耳到, 一切机械设备运行时都有正常声音, 要了解这些声音, 并能从声音中听出异常, 及时分析处理, 防止事故发生;鼻到, 一切设备有异味情况时, 往往能闻到;嘴到,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 并逐级上报。

6 督查到位

加强监督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个电站如果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 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监督检查, 促进工作的落实。我们的做法是每月组织由生产主任带队、各班长参加的检查组, 对各班组从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劳动质量、组织纪律、设备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检查, 实行百分制考核, 检查考核记录作为各班组评比和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要求站领导每日到生产一线检查指导工作, 并要进行夜间督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和设备缺陷, 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保证安全生产。

7 加强企业组织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企业对水电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定位, 应以完善预防管理和安全技术支持功能为重点, 充实调整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建设和强化实体机构的技术管理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能力和决策支持机制, 实现安全生产的风险预控。

安全生产监管组织体系的设置, 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包括:现实情况、职责策略、职能分配、人力资源、技术支持能力、监管成本、监管效率等方面。应以完善预防管理和安全技术支持功能为重点, 充实调整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建设和强化实体机构的技术管理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

企业可通过“安全管理部”承担企业法定日常安全生产监管职能, 贯彻执行政府安全生产法规政策, 并负责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协调与联络;同时建立“安全技术支持中心”, 为企业重大经营发展问题和项目的安全预分析与决策支持, 及以第二方地位实施管理体系传递与审核、项目及施工方安全生产绩效测量、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风险的辨识与评价。

8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

企业要重视应急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满足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4个步骤要求的应急管理体系。以各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为推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系统构建包括应急管理工作在内的生产安全组织机构和职能体系。整合各方面资源与力量, 建立、配置、完善与各参与单位条件和生产意外导致的突发事件类型相适应的应急救援组织, 配备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技术保障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宣传普及应急救援知识, 重点培训逃生措施和预案内容, 结合各电站特点定期开展演习活动, 并发现隐患和不足, 及时完善事故预防手段和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同时应针对各电站的特点, 发挥业主的作用, 组织各方参与单位建立保护区域的总体应急预案, 并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实现紧急情况的属地化指挥处置和各相关单位的协同行动。

9 依靠现行制度优化管理

水电开发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发展战略的需求, 依照企业组织机构建设与安全责任的关系、遵循的法制化、制度化、强制化等原则, 从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投入水平及完善、企业管理措施及应急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 优化安全管理框架, 提升管理水平, 使安全生产管理达到科学化、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电厂燃料生产设备特点及检修管理 篇10

1 燃料生产设备的特点

燃料生产设备在运行方式上大部分是间断运行, 始终在燃料系统的设计中遵循单套满足运行出力、一套备用、一套运行的原则。所以, 和主机设备比较, 其自成系统具备相对的独立性, 也正是由于其具备相对的独立性, 所以才在检修上相对具备更灵活、更自由的检修时间。

2 加强电厂设备的检修管理

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的首要原则就是要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要对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制定, 对检修项目和检修间隔进行调节, 制定的设备点检周期要合理, 设备状态检修标准的编制要合理、科学, 而且要加强分析和检测设备状态。

2.1 工作规模和方法的选择

由检修结果评估、检修管理、监测状态、分析状态、设备/系统分类等模块组成了典型的检修设备状态的工作, 形成了一个闭环系统, 这对燃料专业同样适用, 如下是主要的工作流程图。

管理要求高、设备的基础管理好、人员的整体素质较高的电厂可以深入、全面的对包括燃料专业在内的整体状态检修进行开展。

2.2 设备、系统的分类

对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的设备范围进行确定, 对合理的检修各设备的方式及各设备的重要程度进行选定, 这是设备/系统分类的目的。分类标准的制定主要是根据该设备对费用、工期的大小、检修的难易程度、环保、对系统效率和出力的影响及燃料生产安全等的重要程度进行, 还要准确的评估设备及系统的重要性。设备可分成A, B, C三类。要优先考虑对A, B类设备实施设备状态检修。

2.3 点检周期及监测状态手段的选择

监测燃料设备的状态主要以监控常规的设备性能参数为主, 也就是指, 通过点检员、检修人员及运行人员的五官, 定点、定期的监控常规的设备性能, 并且按照被测设备的故障特性, 对适合的点检周期及特征参数进行选择, 对必要的监测软件和设备进行适当的配置。燃料的状态检修也能够对常用的电厂监测技术进行参照配置。

2.4 对设备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对相应的状态检修标准进行制定

具体包括:检修设备状态标准的编制;对有关国家、电厂、公司、行业的规定、规程及标准等进行参考;对同类设备的检修经验及故障信息进行收集;对包含台帐更改、检修记录、故障记录、安装记录、说明书及设备图纸等在内的设备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对设备状态的监测数据即所测各种监测设备的数据进行制定;对常规检测数据也就是点检数据进行规定;对包含运行分析记录、运行巡检记录、运行日志、运行实时数据等在内的运行数据进行收集。

2.5 诊断分析, 提出检修建议和设备状态报告

各级点检人员应该对所辖设备进行点检工作, 内容包括:趋势和异常分析, 设备状态报告的提交及初步的检修建议。各类的状态信息由专业层的人员进行汇总, 然后综合分析, 提出检修建议及综合的设备状态报告, 再由决策层做出检修决策, 为了准确的判断状态, 必要时可以借助专家的力量。一般的状态报告分为以下各项内容:

检修工作的建议和后续的监测工作, 评估产出及投入;临时的处理方法;今后及目前可能被影响的系统及设备, 评估后果的严重性;评价设备的状态;简要描述设备的异常现象;设备状况的分析和数据;采用的监测技术及监测项目。

2.6 闭环运行, 使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水平不断的提高

完成每一个检修项目后, 都要结合检修结果及检修中找出的问题, 对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和管理制度判断是否可行, 分析和诊断状态时与否准确、点检的标准科学与否、点检周期和检测技术合理与否, 所使用的检修方式是否适当, 等重新进行审视, 进行准确的评估。应该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 不断的对设备状态检修进行改进和完善, 另外还应适当的调整原定检修方式、点检周期、监测手段及监测参数等。

结语

为了降低发电成本,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火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必须以结合不同设备的可维修性、可控性及重要性, 对不同的检修方式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 从而形成一套综合的、优化的, 集主动检修、定期检修、故障检修和状态检修为一体的检修方式为前提。本文认为, 从检修的经济性及安全性来考虑, 在燃料专业中适合而且易于推广状态检修。

摘要:发电厂的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 走向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搞好发电厂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也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更科学地管理好设备, 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安全可靠性, 降低检修费用, 已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从电厂燃料生产设备特点出发, 提出在燃料专业的检修管理中同样适用状态检修, 而且与炉、机专业相比, 更加容易实现。然后对燃料专业中实施状态检修的策略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燃料生产,管理模式,状态检修,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栎涛.电厂发电设备状态检修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06.

[2]张聪.基于点检数据的状态检修支持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3]董超.基于点检的发电设备状态检修系统的实施[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水电厂生产管理模式 篇11

关键词:火电厂 弊端 环保技术 应用方向

1、前言

火电厂给环境保护带来的最大危害是排放物污染,就现在的科技来讲,火电厂排放物得到了一定控制,比上个世纪有了显著变化。但是,伴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环保意识的增强,火电厂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问题。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可持续发展经济格局的大背景下,更加精密的检测,更加高精尖的环保技术应用到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将是必然趋势。

2、火电厂排放物的危害

2.1降低能见度

火电厂排放的气体含有大量颗粒物,会降低能见度。颗粒物降低能见度的原因有:吸收和散射光,从而减弱了光信号;由于其散射的作用减小了天空背景与目标物之间的对比度。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能见度的降低与气溶胶颗粒有着密切的关系。能见度降低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的散射,大小与可见光波长相近的颗粒对光的散射影响较明显,能够造成60-95%的能见度减弱,通常认为散射效应主要与PM2.5有关。

2.2改变辐射平衡

火电厂排放的颗粒物里的气溶胶颗粒能够直接阻挡太阳光照射到达地面,使高空温度增加,降低地面温度。特别是直径在0.1-5μm之间的颗粒,通过对地表辐射与太阳光的吸收与散射在大气能量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PM10浓度达到100μg/m3时,可以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75%。气溶胶颗粒同时也可以间接的影响辐射的平衡,气溶胶为云的形成及发展提供了冰核和云凝结核,通过影响云量和云的辐射特征间接的产生辐射强迫,就目前全球范围来说,其作用是负效应,而且不确定性大。

2.3容易导致酸雨

降水对颗粒物的冲刷作用和其作为水汽凝结核的作用都可以使得颗粒物进入到云水中或降水中。当进入云水或降水体系后,颗粒物的各种化学成分会发生一系列的复杂变化,并决定和影响着降水和云水的污染性质。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对酸的缓冲能力和它的酸碱性质。

2.4危害周边群众身体健康

现在的火电厂虽然在选址上都特别慎重,尽量选择人口不密集的城郊地区,但仍然难免会对周围群众造成影响。燃煤发电厂所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中,富集着大量的有毒金属(Cd、As、Cr、Se、Hg、Ni、Sn等)、酸性化合物和有害有機物(PCBs、PHAs等),并且细颗粒物上还粘附着病毒与细菌。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氮易溶于水,95%能被上呼吸道粘膜和鼻腔吸收,可以粘附在可吸入颗粒物上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

3、我国对火电厂环保管理的概况

我国对火电厂烟尘治理工作已进行多年,大部分机组都配备了电除尘器。虽然火电燃煤量持续增长,但烟尘排放量基本得到了控制,有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每年火力发电的煤炭消耗量已超过8亿吨,电厂烟尘排放量约350万吨,占全国工业烟尘排放量的35%。其中,微细粒子(小于10微米)排放量超过250万吨。微细粒子是影响城市大气质量和能见度的主要因素,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于2004年1月1日起颁布执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烟、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都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其中烟尘排放要控制在50mg/m3(标态)。这实际上是对火电机组除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50mg/m3(标态)的排放限值要求采用高效除尘技术,并要求在选用脱硫工艺的同时考虑除尘要求。目前我国火电厂普遍采用的是电除尘器,实践证明,电除尘器对微细粒子的捕集能力有限,这是导致火电厂烟尘排放浓度还不能完全达到新标准的关键所在。

4、火电厂生产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应用环保技术

随着发电用煤技术的提高和新能源的采用,并且受环保要求和行业竞争的限制,煤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逐年下降。尽管如此,煤炭发电依旧起着主导作用,以煤电为主的发电格局仍不会改变。因此,对于火力发电厂排放的颗粒物进行监测和污染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4.1对排放的二氧化硫进行处理

众所周知,电厂排出的气体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危害笔者在此不再赘述,但作为一名在火电厂工作多年的老职工,笔者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过分依赖电力企业,但是绝对不能超过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脱硫技术已经在火电厂应用多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近十几年来,我国针对大、中型锅炉,引进了一批先进的FGD技术与装备,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逐渐形成了我国的电闪电站锅炉FGD适用技术。FGD的目的是用化学方法除去烟气中的SO2而使烟气得以净化。采用化学方法,首先应掌握SO2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在火电厂实际生产中,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团队负责排放物检测和设备维护,基本都能应用国内最新的技术设备,达到符合相关规定的排放质量标准。

4.2火电厂排放颗粒物的回收利用尚需研究攻关

对于火力发电厂的排放的颗粒物的控制,不但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以将捕集到的细颗粒物作为重要的工业材料,从而使得废物利用,创造经济效益。某些行业排放的颗粒物,例如炼铜厂的硅铁电炉粉尘二氧化硅是高级路面的重要添加剂,也是橡胶等某些化工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氧化锌粉尘可以与医药的生产,是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在铁合金冶炼炉中,气态SiO2凝聚生成的硅微粉,这种物质是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多种行业。火力发电厂所产生的细颗粒物,排入大气中可以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能够通过进入呼吸道来伤害到人体的健康,因此,火电厂完全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对捕集到的细颗粒物进行加工,变废为宝,回收利用。

参考文献:

[1]曹长武.燃煤电厂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2]邵龙义,时宗波,黄勤.都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J].环境保护,2000(1):24-29

水电厂生产管理模式 篇12

一、应急管理的内涵和必要性

一般来讲, 我国的电厂都设置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的区域, 一旦发生事故, 救援起来十分困难。但是由于电厂的重要作用 (发电、调峰填谷与事故备用等等) , 它的安全生产又十分重要。二者的矛盾, 最终催生了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应急管理。

对于电厂的生产来讲, 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 因此, 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急管理, 并不狭隘地局限于事故发生之后的各种补救措施, 而是指对于安全事故整个过程的跟踪管理。这一管理过程分为事故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相互关联, 形成了完整的事故应急管理系统。

二、应急管理在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一) 事故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 事故预防既包括防止事故发生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又包括假定事故必然发生时, 应该采取的控制损失之措施和手段。事故预防讲究的是它的预先控制:控制事故的发生, 或者控制事故发生之后的损失。通过这种预防为主的原则, 使企业的预防目标和预防手段更加科学。

近几年来, 发电企业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已经形成了“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 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头, 形成了一整套以事故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和定时的安全培训以及问题排查、问题治理工作, 大大降低了电厂的事故发生几率, 增加了事故风险的可控性。

(二) 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是指在事故发生之后, 为了应对事故, 将事故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 而采取的一系列准备措施。应急准备发生在应急响应之前, 是行动的直接指导, 应急准备工作到位与否, 直接关系着应急管理的成效。

1. 成立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组织机构是应急工作开展的核心指挥部, 一般分为应急管理机构、现场指挥应急中心和应急救援队伍三个部分。应急管理机构一般由电厂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在应急管理开展的过程中, 享有最高指挥权和最终决定权, 一般下设办公机构, 主抓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机构建设。现场指挥应急中心一般位于事故发生现场, 对于电厂来讲, 则位于电厂的中心控制室。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 现场指挥应急中心主要负责现场救援活动的工作安排以及人、财和物的指挥调度等工作。应急救援队伍是进行安全事故救援的最核心力量, 他们直接投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因此要求救援队伍组成人员不只具备专业的知识, 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一般来讲, 救援队伍不只要承担警戒、运输、消防与医疗等功能性任务, 还需要根据安全事故的不同性质负责专业性的救援任务。

2. 落实应急责任。

电厂的安全责任制, 基本上是按机构划分职责, 层层落实, 层层负责, 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根据现场事故情况的不同, 由不同的部门承担不同的责任:综合性的、全局性的与后果严重的事故, 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委员会负责;专业性强的事故, 由相关部门和工作班组负责。只有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每一位员工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事故发生时, 每个人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才能清晰明了。

3. 完善风险评估。

现代企业管理要求采用现代的风险评估技术, 在企业决策之前, 对决策内容进行分析和危险辨识, 确定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防止出现疏漏。在进行风险评估时, 要确保全方位、多角度, 从道路、选址直到生产和装置, 整个过程都要进行分析, 找出危险源, 评价危险程度, 做到不留死角。

4. 做好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在事故发生时, 指导现场人员进行事故抢救的操作指南, 它可以明确告诉现场人员, 什么时候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保护自己和他人, 并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电厂的应急管理中, 应急预案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是对整个电厂及各类突发事件总体上的指导, 是一种共性的方案, 不具有特殊性和指向性。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则是在配合综合应急预案的基础上,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切实解决事故个体性的方式和方法。只有使应急管理中的三种预案类型相互协调, 才能发挥整体应急预案应有的作用。

5. 建立应急保障体系。

为了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时, 能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响应, 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需要建立完整的应急保障体系。第一, 人力资源保障。在安全事件发生时, 建立完整的应急保障体系, 可以确保第一时间派出合适的、专业的人员进行救援, 分别解决不同的事故需要;第二, 物资保障。进行安全救援, 少不了救援物资的准备和使用。有了物资保障体系, 可以及时筹集救援需要的通讯工具、人体防护、消防设施、交通工具以及食物等重要物资, 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 技术保障。电厂的各类工作内容, 技术含量高, 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控。同样, 安全救援时, 也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救援。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可以根据事故的不同性质, 调动不同技术工种的人员协助救援的进行。

6. 进行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准备工作, 通过进行事故演习, 可以锻炼员工的事故处理能力, 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方法。我国电厂从多年前就开始探索通过应急演练的方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降低事故的损失。近年来取得了不错成果, 表现在:第一, 参加演习的人员范围扩大, 几乎各个工种、各个岗位的人员都能参与进来, 整体上提升了电厂的安全生产能力;第二, 事故的假设类型增多, 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洪灾或者火灾事故;第三, 演习方式增多, 除了现场实际演练, 还增加了桌面练习和功能演习等方式。

(三) 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是整个安全事故应对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是遇到突发事故之后企业直接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应急响应做的及时、到位, 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确保人员的安全。

应急响应分为初级响应和扩大响应两个阶段。初级响应是指在事故发生初期, 企业采取的事故处理措施;扩大响应, 是指在遇到企业自身已经没有能力解决的大型事故时, 借助外界力量进行的救援活动。

在进行应急响应时, 一定要把握好时间节点, 第一时间采取行动, 准确判断事故应采用初级响应措施还是扩大响应措施, 只有在“黄金时间”内做好应急响应工作, 才能迅速控制事态, 减少企业损失。

(四) 应急恢复

应急恢复工作是在安全事故救援工作完成之后进行的, 内容包括事故的损失评估、事故原因的调查和事故结果分析等。应急恢复是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总结的阶段, 也是事故反思阶段。在这一阶段, 施工的影响逐步减小, 企业又回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但是, 在以后的长期工作中, 需要在此次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 以便更好地进行预防和事故处理工作。

三、结语

应急管理在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对事故的超前预防和有效控制。只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才能逐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确保电厂的安全生产状态。

摘要:笔者主要通过应急管理内涵和重要性的介绍, 分析了应急管理在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并就应急管理的四个具体步骤, 展开论述, 具体分析应急管理在电厂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应急管理,电厂,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庄德志, 孙晶睿.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分析[J].硅谷, 2015 (1) :241-242.

[2]司鸿飞.如何做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 2015 (21) :1458.

上一篇: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学反思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