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什么

2024-09-20

教育学什么(共12篇)

教育学什么 篇1

科学教育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人类为传承与发展科学、提高人类全体成员的科学素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科学教育就是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的教育活动。通过科学教育活动使学生热爱科学,相信和尊重科学,了解最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规律并学会按科学规律办事,了解科学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观念并据以处理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活动以及未来发展的关系。

学校里最常见的科学教育通过科学课程来实施,这些课程包括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除了这些以围绕学科知识体系开发出来的课程之外,综合实践活动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园地,渗透在所有课程之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精神也发挥了科学教育的功能。此外还有课外科技活动、校内外的各种科普教育活动,等等。

为什么要进行科学教育?

为什么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首先在于科学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于科学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伟大贡献。

科学对人类发展的贡献首先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生活水平方面。科学发现往往导致新的生产技术以至于建立完全新型的工业。特别是在今天,重大的新技术基本上来源于系统综合的科学研究,使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更为密切。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动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物质生产的大发展又直接地影响到人的日常生活。相对于一个世纪之前,今天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因科技的进步而有极大的改善,一旦科技停滞不前,生活的水平就要受到严重的影响。

科学的发展还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一方面,科学的发展需要一种宽容的氛围,要允许不同思想的存在和争鸣,即需要民主制度的保障。当民主失去保障的时候,科学就无法发展。认识到这一点,人们就会努力创造合理的民主制度以保障科学的发展。所以说民主保障了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民主。科学和民主成为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另一方面,今天科学的发展已经远离了小作坊式的运作,任何一个重大的研究项目,都需要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如何调动所有各部分组织的积极性,如何协同它们的工作,如何保证新思想、新发现不被掩盖或扼杀,这些运作制度的问题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科学的发展不断地促进其本身的运作制度的更新和科学化、民主化,也影响到社会上其他组织和制度的建设。

科学对人类文明的第三个贡献在于科学理性的确立和不断完善,直接影响了人类的思想方式。科学是一种以实践为依据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必然影响到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几百年来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使得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成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最重要的准则之一。这种科学理性不仅表现在思想方法上,还表现在行为准则上。尽管不断有人对科学理性的本身及其意义进行挑战,但是这些挑战的结果都以科学理性的胜利而告终。当然,科学理性本身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其价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正如恩格斯曾所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人类必须把长期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方法经验、精神智慧不断传承下去,这就是需要科学教育的首要原因。

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因还在于科学教育是培养新一代专业人才和劳动大军的需要。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教育就成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和劳动大军的重要渠道。随着新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与技术的高度结合,从科学到技术到生产的链接已经非常紧密,科学技术已经直接成为一种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这一形势下,每个从事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人都需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能理解科学活动的技术创造的过程和意义。

实施科学教育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在于科学教育是保证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世纪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已经造成自然资源的快速枯竭,人类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超出了自然本身的制衡能力,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如果放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人类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社会的不公平、不民主以及发展的不平衡,同样造成了社会的矛盾和灾难,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必须在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污染、社会稳定等方面保持平衡和稳定。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人可能的需要的发展。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需要适当的技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懂得相关的科学道理和技术知识。但只有科学技术知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转变人的思想、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重要性,建立起对人类子孙后代负责的观念。需要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价值进行反思,在认识科学技术发展必要性、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技能的同时,明了科学技术所不能超越的规范。后两者均为观念上的问题,解决观念的问题必须依靠教育,在全体学生和公民中普遍树立起可持续发展意识,提供必需的人才。

实施科学教育的第四个原因出于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水平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当代人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适应当代的生活环境,必须掌握起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作为更高目标,人应当能够从生活中获得乐趣和幸福。科学技术所要求和倡导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美好人生的动力和保障。

最后,实施科学教育还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需要。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的思想方法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是人的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精神态度是人所必备的最基本的非智力素质,是人发展的动力来源和保障。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人所能够达到的境界有直接的影响,使人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科学对人类文明和发展的伟大贡献,人类社会生产、社会活动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科学素养和科技人才的诉求,人类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以及人本身的发展需要,要求学校开展科学教育。从19世纪中叶科学教育开始进入学校以来,科学教育的目标逐步明确,内容不断丰富,活动日趋多彩,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

科学教育做什么?

首先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解科学的概念框架。从科学的成果来看,科学的成果表现为一个以严谨的概念框架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对科学知识体系没有基本和必要的了解,就无法理解科学,无法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由于科学知识浩如烟海,一个人即使穷其毕生之力也只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就算学到不少科学知识,如果不能抓住将科学知识组织起来的脉络和纲领,所学到的也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碎片,不能构成对科学的整体的理解,没有多大用处。因此所谓了解科学的基本知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透过科学的细节内容的学习去认识和把握科学的大概念,理解这些概念本身的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科学的知识体系有深入的理解。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知识不是某一个时代、某一个民族、某一个阶级的产物,而是全人类在所有历史时期内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的结晶,繁复庞杂,不断增生,不断变化。只有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从比较肤浅的零散的知识,发展成比较深刻的系统的知识;从比较片面局部的知识发展成比较全面普遍的知识。作为科学的任务,探索自然奥秘是非常艰难曲折而又漫长的过程,只有以前人已经到达的地方为起点,继续前进,才能在自身短暂的一生中,为科学创造做出贡献。正如牛顿所说,他之所以能比前人看得远些,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没有历史上代代相传的知识的积累,今天的科学进步和成就无法想象。因此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承和理解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体系,特别是作为这一体系的框架栋梁的大概念。

科学是一项系统的探索活动,既包括高度抽象的思辨和非常实际的观察测量,也包括海阔天空的想象。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人类在发现科学知识的同时还不断地改变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从基本的立场观点到对事物和现象的抽象和逻辑判断,再到一些特有的窍门和技巧,这些是人类赖以不断发展进步的途径。科学知识涉及的对象是自然,而科学的思想方法不仅涉及自然,还涉及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涉及对人本身的认识。因此,科学教育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就是让下一代认识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的思想方法包含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最普遍的哲学方法。例如,用守恒的观点去研究物质运动的方法,追求科学定律的简约性,等等。第二是一般通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抽象、归纳、演绎、直觉等经验科学方法。第三是专门化的特殊研究方法,即由各学科的特殊规律、知识所构成的方法。例如:光谱分析方法,等等。可以说,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的规律是相平行的,是一种比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这类知识更为稳定、广泛、一般的知识。

科学是一种文化,有着明确的价值导向。科学教育的第三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对科学理性的崇尚,对科学精神的弘扬,对科学伦理的尊重。通过科学的学习使学生承认物质的第一性,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树立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观点。承认自然的可知性,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承认科学理论的相对性,体会到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过程的无穷性,树立为科学而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观点。承认自然界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观点。承认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养成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世界,等等。在逐步认识客观世界的协调性、和谐性,科学理论的简约性与内涵的丰富性的基础上,养成协调、和谐、简约、注重内涵的审美品质。在个人品质上,养成对科学的热情,关注和参与科学实践活动,自信、有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自觉、果断、顽强、自制,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勤奋努力,等等。

科学教育怎么做?

中小学校如何进行科学教育?首先要有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必须打破单一的课程结构,突破课程内容只重知识的倾向,构建包括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活动课程、课外活动的科学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只有在小学阶段采用综合课程模式,初中和高中实行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有利于深入地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培养有意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精英,但对其他学生不利。这是由于分科课程到底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来组织的,难以打破知识中心的结构。第二是分科的课程没有从整体上介绍科学的知识内容、程序方法和思想理念,容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陷。再就是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内容,地理学科的情况最为明显。由于中学把地理纳入文科系列,关于地球和空间科学部分的内容成为空白,这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十分不利,影响到学生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认识,例如:气候变暖,防灾救灾,等等。不管是分科还是综合,科学课程都应该是中小学的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全体学生了解掌握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思维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学生的角度看,科学的学习应该是探究式和发生式的,是逐步建构的过程,应该多实践、多直接经验、自己发现问题、搜集证据和回答问题,实行“做中学”。当然,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事事亲历,也要注意努力学习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从教师的角度看,科学教学应当是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师要创造条件保证学生能够成功地进行探究,不仅是指物质和技术方面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知识和思想方面的条件。例如,介绍必要的基础知识,厘清探究的问题,整理探究的思路,点评学生探究的过程和结论等。许多重点的知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宣讲以保证学生有必要的了解。这时就要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的想法和思路,注意暴露学生可能存在的模糊和错误认识,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对结论的外部关系和内在含义进行讨论。

除了分科的科学课程以外,研究性学习和课外科技活动都是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阵地。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相对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较大的自主权,有许多优势:一是可以让学生走向自然,对大量的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向大自然学习;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和创新;三是进行科学调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科学应用能力;四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会自主地寻找和吸收科学知识的途径;五是通过参观活动拓宽视野,拓展思维;六是对学习效果的考评也不是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主,而是以探究过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为主。所有这些都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课外科技活动就更为灵活和多样,而且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参与的,能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只起顾问指导作用,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了解问题的实质,拟定解决的方案,找寻必要的资源和材料,搞好同学间的互相合作,提高自己的技能技巧,实现预定目标。学生需要真正面对自然世界,真正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使智力和非智力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磨炼。

进行科学教育的途径还包括利用其他学科中隐含的科学问题进行教育,例如光、影、声、电的知识运用和艺术类的课程就结合很紧密;社会调查和社会问题、科普和科幻作品和社科类课程以及语文、外语关系密切。应该让学生真正能够将科学和这些课程的学习联系起来,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找出科学的信息,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展开科学的想象和推断。这种以潜在方式进行的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很有意义。

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离不开考评,包括终结性和形成性的考评。科学课程的考评应注意不仅仅检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要检查学生对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检查学生投入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发挥考评在评价学习效果、诊断学习问题、引导学习进程的作用。考评的方式应当多样化。纸笔测验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应该提倡其他检测形式,例如实验操作测验,表现性测验,真实性的学习活动项目,科技小制作、小论文、辩论会、报告会,等等。除教师主导的考评之外,还应当注意实施融入学习过程的学习化的考评。这种考评主要依靠学生自主进行,学生及时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看是否清楚了解所进行的学习任务,包括目标、内容和方法;看投入学习的动机和态度;看是否有学习的计划,计划是否有效、可行;看学习的策略方法是否有效、合理,学习过程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方法;看是否已经解决了学习的问题,有满意的结果;思考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本文讨论的是一个覆盖面广、含义深刻且与时俱进的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讨论。限于本人的学识,也限于篇幅,只能简要地述说自己的一些看法,请大家批评。

教育学什么 篇2

小学的教学大纲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认字量是2500字。一部《道德经》五千言,不重复的字1800,论语不重复的字1399个,加起来多少?3199个字,是不是,区区两部书就把国家教学大纲计划的小学认字量给灭了。

而我们的孩子多可怜啊,晚上写,认生字,背课文哪一天是晚上八点之前做完的?哪一天不是早上七点起床的?如果我告诉你,你的孩子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六年,只是认了2500个不重复的字,而且这些字没有生僻字,没有高难字,都是以小猫钓鱼为起点的简单字。六年的付出,你...心酸吗?值得吗?

所以,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教育,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迷信学校的教育。再好的老师,也没有四十六颗心,去一一面对每一个孩子。有一天,孩子问题重重的时候,别人从来也不会说这个孩子没有学校教,只会说什么啊?对了,没家教。

《千字文》有一千个字,《论语》是一万六千字,《道德经》是五千个字,《易经》是两万四千字,一年孩子背完了数万字,认字已经不是一个问题。

他们向中国教育学习什么? 篇3

BBC的三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从8月4日开播以来,受到了中英两国网友的极大关注。仅第三集的图文整理,经知名博主刊发后,在5天得到了超过2万条评论,5万条赞,以及6万次转发。

一部关于教育的纪录片得到美剧般的追捧,这个现象极为罕见。而纪录片最终肯定了中式教育、尤其在迅速提高成绩方面的优点,以及其进入英国课堂的可能性。

我们的教育模式真的足够优秀吗?为什么中国孩子前赴后继去留学的国家,突然掉转过头,向中国学习基础教育的方法?他们到底在学些什么?

借鉴中国的数学教学模式

虽然对中国观众来说,请中国老师给英国熊孩子上课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节目创意,但在英国,有关教育改革的讨论已经持续了数年。英国官方对中国数学教学模式的借鉴,在去年就已经启动。

2014年11月,英国教育大臣尼克·吉布(Nick Gibb)推出了他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计划。计划中提出英国学校应该重拾“全班教学”方式,因为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国取得了成功。此外,他主张所有教师都应当给学生一本上海的数学教材,并严格按照课本进行教学,进度与上海同年级的学生保持同步。

尼克·吉布提到的教材,就是上海中小学教辅《一课一练》。2015年2月,英国哈帕柯林斯(Harper Collins)出版社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达成协议,在英国引进《一课一练》。在今年8月的上海书展上,英国版《一课一练》第1册已经面世。根据英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23册的中国版本在进改编和增删后,将一共在英国发行11册。

不仅引入中国课本,英国政府也引入中式的教学方法。2014年,作为英国政府1100万英镑提升数学计划的一部分,上海市第一批29名数学教师远赴英国短期教学,着重帮助提高小学阶段的数学水平,其中包括如何“让学生拔尖”,即不断强化学生有能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有能力取得好成绩的信心,一旦发现学生成绩下滑,及时加以干预,等等。

英国教育部急于向中国取经的原因,是缘于在国际测试中,英国学生的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学生,比如PISA测试。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由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每三年测试一次,主要是评估了学生们在阅读、数学与科学方面的竞争力。

2012年,来自65个国家超过50万的15岁-16岁学生参加了该项目的测试。结果,英国学生数学平均分为494名列第26,阅读排名第23,科学排名第21。更让政府震惊的是,该报告还显示在英格兰和北爱尔兰,有850万成年人的算术能力相当于10岁孩子的水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上海的学生在PISA的三项目排名均为第一,这已经是上海第二次蝉联冠军。

在历届国际奥林匹斯数学竞赛中,中国队也多次获得冠军。一直到今天,和乒乓球一样,在世界比赛中,中国奥数队拿金牌是常规,拿银牌才是新闻。

显然,中国教育中强调与他人竞争、服从权威、统一标准的教育理念,得以使勤奋、聪明、目标性强的学生的竞争力明显高于同龄人。

开始反思自主学习

2014年,丹麦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丹麦9年级Z班VS中国初三13班》,则试图以更科学的方法来比较关于中西教育结果的不同。

摄制组将丹麦奥胡斯地区最好的中学之一同哈尔滨最好的中学之一69中的两个班级进行平行比较,并请丹麦的教育学家出试卷和团队协作的考题进行评估。其中数学测试,分别用丹麦和中国的试卷进行两次测验。

最终的结果显示,中国学生阅读以76比70险胜,数学更以90比30的3倍差距完胜,而且在丹麦教育家和学生引以为傲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测试中,中国学生也因为良好的专注力和思维拓展性而获胜。只有在英语测试中,丹麦学生的成绩有明显优势。

在纪录片中,丹麦奥胡斯地区这所学校每天下午两点就放学了,学校的学生也表现出和博航特中学相同的特质: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对老师没有足够的尊重。在那样的学习环境里,学霸是受歧视的。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在接受采访时哭了,因为她被班上同学质问,“你成绩这么好,还在这里干什么?”这让她觉得委屈,“我只不过是做我想做的事情。”

过去四十年,欧洲多数国家的公立学校一直在鼓励教学从“填鸭式”向自主学习的模式转变,尊重天性,鼓励学生自我探索,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现在,他们却发现,自主学习已经到了要反思的时候。

西方对中国教育的关注和争论,在更早就已经开始。2011年,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蔡美儿引发的关于“虎妈”的争论,至今仍有余温。

蔡美儿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几乎站在了整个西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对立面。但这一次,美国社会对她的行为并非是一边倒的指责。反对者指责她价值观单一,甚至有人指责她已接近“虐待”女儿;但也有不少支持者佩服她的果敢和强权。

西方奉行的快乐教育,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正在逐渐展示出它的弊端。蔡美儿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对我而言,孩子的快乐毫无疑义是第一位的。但问题是,快乐是没有统一公式的。我并不认为对孩子放任自流会让他们更快乐。许多小时候很自由的西方青少年一点也不快乐;相反,在西方,青少年压抑、焦虑和自弃的情况很不乐观。”

四年前,蔡美儿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中表示,现在很多美国学校太过强调“创造性”,以至于完全忽略了记忆和练习。这样的做法是有严重局限性的,尤其是在数学和音乐领域。而现在中国的教育又过分强调“记忆和训练”,忽略了“创造性”的重要。“我个人认为中国教育应该增加创造力的培养,以达到平衡。”蔡美儿说。

西方教育自身面临困境

相比于英国,美国学生在PISA的表现更差。2012年的排名中,美国学生在阅读方面排名24,数学能力仅排名36。数学成绩不佳,是长久以来积累的顽疾。

教师终身制成为公立学校教师不注重教学质量和宽松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公立学校的老师享受着非常特殊的待遇。美国公立学校的老师,包括幼儿园起到高中阶段,除非触犯法律,或者学校裁员(即使裁员也只能裁新进入系统的教师而不是根据能力),否则教师的工作就是一个铁饭碗。

终身制制度和美国教师工会的强大势力,使得学区无法辞退不合格的教师。因为这么做需要面临听证、上诉等冗长的诉讼过程,以及昂贵的费用。据统计,解雇一名不称职教师的法律费用约20万至50万美元。

而英国公立学校,却面临教师短缺的尴尬局面。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全英国的中学目前有5500名数学教师的缺口,主要集中在乡村和沿海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而这一情况导致数学老师的门槛降低,部分学校甚至安排体育或者地理老师给低年级学生教数学。全国校长协会的调查显示,目前有2/3的学校招不到有资质的教师。超过1000名校长中,有62.4%的人在调查中承认招募新教师遇到困难。

教师薪资待遇不高,也是教师流失的原因之一。2014年英国学前与小学阶段教学岗位教师的基本工资加上津贴后,平均年薪为36600英镑,中学教学岗位的教师为39600英镑,相当于有经验的白领平均水平。但和中国教师一样,除了日常教学,教师在课后有大量的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工作压力很大。

英国人要的是什么

很多上了年纪的观众在看完纪录片之后,不约而同表示,这哪里是“中国传统教育法”,分明就是我们的“传统方法”。一位英国网友回忆,在1960年代的文法中学,如果在课堂上捣乱,会被老师扔粉笔,被叫到校长办公室鞭打,然后绕着操场跑20圈。

这个严格的传统至今仍在英国的私立学校执行。以伊顿公学、哈罗公学为代表的顶尖贵族私立学校,一直执行着一套比中国中学更为严苛、竞争更为激烈的教学体系。要想进入伊顿公学,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11岁参加资格考试,13岁参加综合测试。这些最顶尖的私立贵族学校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学生的50%。

伊顿的教育观一直以来都是“崇尚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男孩们来伊顿的第一年,舍监会鼓励他们多参加学校的活动,伊顿公学设有8门必修体育课和27门选修体育课,每周体育课时达23小时。

直到现在,在伊顿公学,每天早晨,身穿白衬衫、黑色背心、黑条西装裤和黑色燕尾服外套,系着白色领结的学生们都要去教堂里读圣经。学生需要全面地学习哲学、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物理、生物、政治和商业等课程。

即使是在公立学校, 2014年出台的《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文件》中,除了强调数学等科目的教学外,之前绝大多数细则没有改变。比如明确了从小学至初一的9门基础课程分别是:艺术与设计、公民、计算、设计与技术、外语、地理、历史、音乐和体育。艺术类课程占基础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

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中,学生将会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参与社区、企业、博物馆提供的活动,接触到绘图、模板、切割、焊接、电路等生活的必备技能,了解机械、纺织、建筑等多方面的基础材料和审美特质,掌握通过计算机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

中式教育在被西方关注的同时,也有教育学者表示担心。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赵勇于去年5月与数十位欧美教育家一起,向“PISA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Andreas Schleicher)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PISA正在摧毁全球的教育和学术,要求废止考试。他认为看一个国家的教育不应该只是看一两个指数。“美国不应当把中国也在努力抛弃的应试教育的垃圾再捧起来当宝贝。”

另一个现状是,在西方高校,这些“不成比例的优秀”的亚裔学生并不受到同学普遍的欢迎,他们被认为是“有很高的SAT分数,能学且好强,但极少参加社会活动”。

事实上,不管是请中国教师到本土讲学,还是拍摄纪录片,英国政府和教育界所做的,是反思自己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弥补的方法。

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学习什么 篇4

职业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分处两类专业之中, 一是计算机技术专业以及信息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二是其他专业中的公共课。近几年来, 随着普通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飞速发展, 职业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明显薄弱。如何面对变革, 寻找自身定位, 突出职业教育的价值呢?

●立足专业价值, 渗透综合素养

现在的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向与定位缺乏灵活性, 要么过难, 要么过易, 常识类的公共课学生学习没有兴趣, 而高难度的专业技术学习又非常困难。以专业CAD教学为例, 课堂教学多数是面面俱到地进行软件介绍、操作演练, 培养目标不明确, 方法规律掌握欠佳。虽然也包含一些计算机专业理论, 比如数字模型、图像格式等, 但知识比较陈旧、理论比较空洞, 学生难以理解。反思职业教育的技术教学定位, 我们认为必须要切合实际、面向技能, 实现其专业价值。例如, CAD教学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运用CAD技术来规划设计、制作图纸, 并能够适当创造发明的技术。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和将来的理想, 把课程内容定位在符合个人就业发展、技能特长的方向上来。可以分组合作, 美工、车工、建筑、园林等不同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 形成团队, 开放教材的选择权和提高学习的主动权。布置定量的任务给学生团队, 让他们深入实践, 学以致用, 最终即使拿出来的不是成熟的作业, 但仍然是十足的专业经历。

基于专业价值, 着眼就业方向, 在教学中要广泛学习普通教育中综合素养的培养。一方面, 借鉴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提倡的信息素养教育,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信息的获取、加工、鉴别、发布的意识, 让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软件、网络、人群等得到更大的拓展;另一方面, 借鉴高中的综合素养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技术课程的同时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文化, 并通过紧密的结合培养相对“完善的人”。在CAD教学中, 结合美工的构图知识渗透透视、比例、搭配等学科元素, 结合车工的知识提高标准化、模块化认识和相应的人文创新服务意识等。即职业化教育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机器式训练, 而要更多地渗透人文素养, 提高学习的动力和价值。

●突出技术应用, 体现方法过程

职业教育从时间和心态上更有利于信息技术这类实用课程的教学。实际上, 让职业教育自豪的也正是专业化、特长化的教育方式, 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技术应用。然而, 近几年随着高职升学压力的提高, 这种特点正在被淡化, 甚至被人为消灭, 很多教师正在把学生圈在教室中, 圈在机房里, 圈在课本上。由此带来的后果与意愿恰好相反, 学生缺乏了动手机会, 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 职业教育的技术应用教学不能丢。例如CAD教学中, 需要针对具体的应用实例来开展, 让学有所成, 学有所见, 最终才能学有所得。

当职业教育的模式越来越模仿普通教育的时候, 我们一方面要留住职业教育自己的特色, 一方面也要虚心地学习普通教育的优势。不可以只学习普通教育的管理, 不学习普通教育的方法。普通教育在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的时候, 非常注重模型化、典型化的范例教学。即使学生不便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 也要通过虚拟的情境、平台进行操练, 并借助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来达到对理论的分解和技能的形成。

●继承专业教材, 突破教条格局

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是分领域进行教材架构, 极具专业针对性, 非常适合就业技能培养。但是, 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本教材往往很厚, 好似从一个个软件的说明书转化而来, 从概念到菜单无一不全。这样的教材, 一般的学生学习了前三章就开始心烦了, 后面章节的教材一直保持“一尘不染”。例如CAD教学, 作为专业课来讲, 是非常实用的。我们没有必要针对一个软件一教到底, 可以选择不同职业领域的不同软件, 每一种软件都要针对其核心, 精讲其要旨。

教育学什么 篇5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其言谆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31日上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就专程到上海,兴业路76号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总书记再次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每名共产党员都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应该不忘什么样的初心。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不忘初心,就是要牢记历史。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历史角度切入,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我们要看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这些历史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历史依据,也正是从这些历史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不忘初心,就要重视从人类发展史、民族进步史、国家奋斗史、社会兴衰史、政党成长史中吸收营养、汲取力量。不忘初心,就要不忘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不忘建党的初衷和宗旨,党所经历的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不忘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和党在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不忘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第二,不忘初心,就要要坚守政治灵魂。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们党的政治灵魂。政治灵魂统摄政党实践,政治主张构建政党理想。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人类社会的未来状态有过许多设想,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之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走出空想,真正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表明,理想召唤现实、现实趋向理想,理想与现实正艰难而坚定地走向统一。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近期目标,还是中国梦这个长期目标,都是《共产党宣言》所描绘的“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阶段性目标。不忘初心,就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忘初心,就要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政治灵魂。

第三,不忘初心,就要敢于担当。当今世界正经历一场深刻变局,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改变世界格局之大,前所未有;当今中国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涉及人数之众、阶层之多,触及利益问题之深刻复杂,世所罕见。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世情与国情,对我们党的胆识、定力和担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何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责任担当。有初心就会有担当,不忘初心才能敢于担当。一个强大的国家背后要有一个强大的政权,一个强大的政权背后要有一个强大的执政党,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又一次走到历史关头的中国共产党要担当如此重任,先进性和纯洁性是第一位要求。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建设风清气正、充满正能量的政治生态。要健体强身,必先祛病疗伤、刮骨疗毒,有自我纠偏、自我疗伤、自我纠错、自我革命的勇气。这是一场始于建党、贯穿党史,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的伟大斗争,也是新时代建党、管党、治党、兴党的重要政治任务。建设一个大而强、敢于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初心。

教育——姓什么 篇6

卖书的说:教育姓“黑”

学期末、开学初,我最忙碌。我靠能把稻草说成金条的嘴巴,闯进学校,用丰厚的回扣敲开当权者的大门。于是,一本本沉甸甸的《名师导学》《同步训练》《高考链接》《模拟试卷》……摆上学生的课桌。虽然老师们总说参考书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内容陈旧,某一章节是十年前某个版本的复制;雷同,几本书某个章节一字不差;张冠李戴,张三的题配上李四的答案;出错,经常性地出现丢字、落字、错别字;还说我打着专家旗号胡乱预测,这是必考、那是热点,其实只要看看《考纲》,就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老师们的嘴很厉害,骂我坑人,骂我的书是纯粹的杂凑。老师说这些我不生气,谁让我本来就不懂这些高深的知识呢。但我最反感他们骂我“黑”。俗话说“无商不奸”,我卖书当然是为了赚钱,但天地良心,我拿的是小头,真“黑”的是那些身不动、膀不摇还一脸忠贞模样的教育领导者们,回扣要得狠呀!等他们“黑”足了,我才有口汤喝!我才是“哑巴让狗咬了——有苦说不出。”这话粗但理不粗,就像杨三姐的那句名言:“这是老高家的银圆在说话呀!”我套用了一下,那就是“白花花的银子让人把垃圾当宝典”。

收废品的说:教育姓“糟”

一定要把废品收购站开在学校附近,这是我的商业机密。因为货源非常充足:老师们有大量的废纸要卖,大量的旧书要处理,几天就能攒一大袋。老师们彼此凑凑卖废纸的钱,就够上饭店搓一顿的。废纸大都来自于学生的作业,翻开这些作业本,只见密密麻麻的字,却不见勾叉,也许老师留作业就是为了卖废纸,要不然里面怎么会经常发现只用了一两篇的、九成新的作业本呢?试卷卖得也奇怪,一罗一罗的,学生根本就没用过。旧书卖得更新鲜,有用了几页的,还有全新的,甚至还有没拆封的。这些肯定是学生花钱买的,因为孩子们经常说交什么资料费。唉!天糟有雨人糟有祸,学校这样地糟,倒霉的会是谁呢?不过,我不怕学校糟,因为糟得越严重,我挣得就越多。

办证的说:教育姓“假”

我是办证的,现在这个行业在教育界十分吃得开。老师们要评职称,论文证必不可少,我也跟着水涨船高,狠狠地赚钱。市级的论文证要价八十元,省级的一百二十元,国家级的二百元。几个大萝卜在手,要什么模样的证书我都能造。荣誉证也很走俏,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政府嘉奖、先进工作者等等,只要有样品,我就能克隆。这样看来,我的业务还是很有前途的,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师们开始和我们造假的打交道了,那学校现在的假事、将来的假事一定少不了……教育假了,我发了。

老师说:教育姓“补”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补课是绝对的真理。我们乐得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们补习功课,当然不是无偿的,每小时五十元还是一百元要视情况而定。一对一的补习价格虽高,但要我们担责任,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升学,于是出钱买分;可是孩子分数不见提高,家长的嘴就不老实了。因此一对一的活,价再高,我们也不愿意。我们喜欢办个小班,每小时五十元,表面看少了一半,但架不住人多,同样口说指画一小时,远比一对一的补课收入丰厚。而且耳根清净,没有家长纠缠。补习之风大兴,最累的是我们,最乐的还是我们。表面上看马不停蹄、气喘如牛,其实只要颠倒一下作息时间,把补课当正事把上班当休息就一切都OK了。况且我们上的都叫课,紧锣密鼓还是清汤寡水全凭良心。上课发张卷子,下课留张卷子,收上来往垃圾袋里一扔,那也叫上课。成绩差,不要紧,加入补课行列,成绩马上提高。当然那些补不起课的大多数学生就惨了,因为教育姓了“补”,研究,探索,恪尽职守就远离了老师的人生字典。

家长说:教育姓“送”

想让孩子分到好的班级,要送礼;让孩子得到班主任的关照,要送礼;孩子的成绩好了,对老师表达感谢,要送礼;孩子的成绩差了,求老师帮助,要送礼;孩子犯了错,更要送礼。高考可以加分的三好学生,就不是靠送礼可以送来的,需要白花花的银子。

学生说:教育姓“焦”

教育,把我们教育得焦头烂额。上小学,错一个字罚抄一百遍;上中学,天天熬夜到十一点;到了高中,简直是人间地狱,每天在题海里泡着。父母逼着我们去补习,老师留的作业堆成了山。看看我们的小身板,经过十二年的折磨,背驼了,腰弯了,眼神也不济了。把我们累成这副模样,国外的教育专家竟然还说“中国的教育输了”,真搞不懂。

当权者说,教育姓“制”

何谓管理?管理就是制,制伏下属,制伏老师,制伏学生。对于下属,不怕他蛮干,不怕他权力大,更不怕他克扣学生,只要不造反,听话的就是好同志;对于老师,不怕他传授错误知识,不怕他教学低能,更不怕他把课上成粥一样,只要顺从、只要轿子抬得娴熟就是模范、就是优秀、就是大家的标杆。

不听话的老师,你书教得再好,也是刺头。不但与模范、优秀无缘,就是课表安排也气死你。如果只上一节课,你的课一定被安排在上午第四节;要是上两节课,一定被安排为上午第四节和下午第一节。你有意见,一句“组织决定”堵死你;你想调动,坚决不放,抻死你;你想迟到早退,按旷工处理,扣死你;你上课瞎糊弄,稀释课堂,随便,反正不是咱自家的孩子,宁可糟蹋学生也要制死你。

教育到底该姓什么,莫衷一是。正在我彷徨之际,恍惚听见教育自己说:在日本,我姓“敬”,全民敬教育,于是我腾飞了;在美国,我姓“人”,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教育,于是孩子成材了,看看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美国人占了大多数;在中国,特别是在乡下,我姓“杂”,懂不懂我都敢跟我扯上关系,于是我成了一锅粥,咕嘟咕嘟,我烂了。

高中教育需要什么 篇7

为高校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高素质”的内涵在新的高考方案中, 虽然通过“学生操行评定”“信息技术考核”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环节有所体现, 但其核心的内容还是体现为“一考定终身”。为了最终的高考成绩, 高中阶段的教育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无原则的耗时效应”在各个高中愈演愈烈, 即使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 向其他先进地区学习来的经验依然是“每天开设十一二节课, 中午又加一节数学作业课”。课表中的“课外活动”“音乐美术”“心理教育”“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实为虚设。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耗时比赛”, 不仅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更重要的是以牺牲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 换来的却是不高的教学成绩和人的成长道德的沦丧。痛定思痛,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高中教育需要什么?我们的教师需要什么?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怎样做?愚人不才, 唯一的答案是:走内涵发展之路是根本。那么, 当前的高中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落实“内涵发展”呢?

一、读书习惯缺失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接受教育是人生之路必须经历的过程, 只不过接受教育的途径因各自的成长环境不同而不一样。爱与智慧是走向孩子世界并引领他们走出这个世界的路径和力量。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只有把读书作为生活方式, 把思考当作工作习惯, 才能垫起生命的高度。读书的生活, 能够让人因读书而安静, 而减少喧嚣, 让人诞生智慧。缺乏必要的营养, 再强的生命力也只能达到有限的高度。作为教师, 知识的宽度最终决定了所能达到的高度, 决定了在教育之路上能够走多远。所以,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反思目前的高中教育, “升学”成为“共识”, 读书成为口号, 因升学而缺乏读书时间成为共同理由。浮躁、功利使很多人仅仅瞄准了“升学”的目标, 偏离了教育的方向。殊不知, 方向意味着无限, 目标意味着行走的终点。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这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共同打造了教师的专业底气, 构成了教师行走的力量。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行走的姿态, 我们就能够找到读书的时间, 我们生活的源泉和行走的力量就不会枯竭。只有广泛地读书, 才能帮助学生不拒绝成长, 更好地去远航。教师的读书不能单凭爱好, 读书要读好书, 夸美纽斯对于好书的定义是“这种书要是可以正当地称为智慧、德行与虔信的源泉的”。陶行知先生在《儿童用书选择标准》中说:“一本书之好坏, 可以拿以下三种标准判断它: (一) 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 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干一个动作的力量。 (二) 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 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 (三) 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 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好书大多都是经典, 经典永远不会过时。选择好书并坚持地读下去, 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是提高教育质量、塑造完美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条件。学校的管理重点应放在发展内涵上, 领导者要大力营造读书氛围, 打造读书校园, 引导师生读书, 同时还要在繁忙的工作时间内留给教师和学生固定的读书时间, 把学生的阅读课和教师的阅读时间固定下来, 把师生的读书作为“必修课”, 从强制、引领发展为自觉和习惯, 让广大师生在不断地读书中人文素养得以提升。作为教师, 无论教授哪门学科, 不仅专业书籍要读, 教育理论书籍和文学、哲学、艺术书籍也要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你会培养悲悯的情怀、心灵的关切、人性的尊重和永不言弃的理想与信念, 你会深深地感到教育是一种信仰;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你会学会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寻求宁静, 把教育当作一种力量, 并不断地寻求这种力量、运用这种力量,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帮助自己;读陶行知的《教学合一》, 你会勇敢地追寻陶行知的教育智慧, 让你身上的教育力量不断地迸发出来;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你会潜下身来探究教育的宗旨和魅力, 用民主和实用去抵抗陈腐的教育观念和对教育功利的追求, 让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更加纯洁、高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你会充分感受到教育之美, 为自己充当美的传播者而感到自豪, 并激励自己在教育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你会学会思考, 学会反思, 用良知施行教育, 用哲学经典丰厚自己的知识宽度;读《贝多芬传》, 你会在心里流出力和感受, 在心灵燃烧的同时, 找到爱和教育的力量;读《梵高自传》, 你会感到读的不是书, 而是梵高的生命历程, 记住的不是他的作品, 而是他的灵魂。你会保持隐士的性格, 让心灵之火不断地燃烧;读纪伯伦, 你会在他笔下感受善良与智慧, 在凝神静听时, 忽然发现你听见的声音就是自己的声音;读大江健三郎, 你会发现当人处于完全放松与自由的状态时, 思想将无限扩大, 达到平时无法到达的境界。读小说, 能见证人世的沧桑;读散文, 能品味生命的隽永;读诗歌, 能超越庸常的人生……读过之后, 你会发现,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是多么幸福!

二、学习方法简单与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育的终极目的, 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的非正常发展, 尤其是目前就业的压力之大, 出现了“考上大学”是高中阶段教育唯一目的的不正常现象。每年的六月, “高考”成为人们议论的最频繁的词语, 坐在考场里的虽然是学生, 而参加考试的实际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功利型的教育早已在尚不发达的我国及望子成龙的百姓中形成共识和“定识”, 因教育的可悲而无奈地锁定在能否通过高考这道“独木桥”上。成材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教育的宗旨被扭曲, 教育行为变得无法理解。我们的高中教育应当教给学生什么?值得深思。

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把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连为一体的维度。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重“知识与能力”, 轻“过程与方法”, 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在教案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罗列, 即使写上“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也常常出现照抄考纲和别人的设计, 至于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教学,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思考得很少。其实, 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学科内容都具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价值, 关键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挖掘和利用。要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必须高度重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只有熟悉了获取知识的过程, 掌握了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生才能真正拥有知识、利用知识。

目前, 高中教育最严重的弊端是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较重视, 对课外知识缺乏;对识记的“死知识”掌握较准确, 对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能力较差;就题论题的能力尚可, 举一反三、结合实际问题的能力太低;对于考纲要求的内容兴趣较大, 对于非考试内容或与考试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太关心;掌握知识出现定势思维, 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较差; 等等。归根结底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所致。就此问题, 不少教师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学习, 但由于高考的指向性及其带来的教学的功利性, 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探索效果极为有限。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和终极指向, 本人体会也颇深。

第一, 学科知识结构的构筑能力, 是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的基本能力。无论什么学科, 其知识内部的逻辑性都是非常严密的, 无论是学习新内容还是复习旧的知识, 都要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脉络化、体系化。零散的知识无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整的体系, 把点和线的知识构筑成面的体系, 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而且掌握的效果比较好。体系的逻辑性, 是知识完整的关键, 学科知识结构的构筑不仅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还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和学习习惯。

第二, 分析探究能力是决定学生掌握知识效果的关键所在。考取高分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目的, 学会分析、探究则是考取高分的主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 任何一个问题都值得分析探究, 因为分析探究的本身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品质。目前比较推崇的“自主学习、学组探究”的模式就是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能力的较好范 例。从问题的提出、思考, 到知识的联系、解决, 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到小组探究, 从教师的帮助、引导到学生的思考、完成, 只要注重探究, 不同的方法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的“独角戏”, 只能让学生接受被动的“灌输”, 而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观察、分析、探究的新发现, 更具有长期性和牢固性。

第三, 注重知识的渗透与拓展是培养学生有效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基本路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 教材的不唯一性, 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取一点而连多面, 融多科为一科, 不仅有利于学科知识的重新整合, 无疑也扩散了思维的角度。通过多角度的思维, 贯通多学科的知识, 让学科知识之间互渗互用, 能够加重学生的知识厚度, 也是融合学生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四, 转变观念, 真正“放手”, 是培养学习方法和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保障。虽然新课改的理念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中已形成共识,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好多教师依然是不愿放手, 牢牢地控制课堂。总喜欢以“导演加演员”的角色出现, 把学生的活动紧紧控制在自己设计好的圈子里。为“防止”学生的出新, 往往以“设问”的方式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甚至吝啬地不愿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时间与机会。整堂课的效果都是预设生成的, 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了, 没有任何发展的空间, 更不用说放飞思维了。尤其是学生的看法与教师的设计不符时, 便严加批判, 导致学生思维僵硬, 没有批判精神。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要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 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教师在帮助、引导的同时必须放手, 鼓励学生探究、合作, 用自己的思维产生新的观点, 发表新的看法, 用批判的思维去学习知识、分析问题。

三、校园生活单一与成长环境的打造

观察高中学生一天的生活, 早已形成了“宿舍—教室—食堂”的基本模式, 运动场成了体育课课堂教学的“专用教室”, 图书馆、阅览室仅仅是装点门面, 长期闲置, 音乐美术课设而不开, “大课间”形同虚设, 课外活动变成了自习课, 就连中午的休息时间也要安排一节数学作业课。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 如蜗牛般背负着父母殷殷期望、老师谆谆教诲和自己美好前程的重壳, 艰难地爬行, 铃声、哨声和班主任另定的作息时间, 让他们天天“急行军”。“痛并快乐着”是老师们对他们的安慰。“读书改变命运, 刻苦成就事业”是他们的自我鼓励。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当今, 他们的精神在高度地僵化, 他们的灵魂无奈地屈服, 再也找不到上辈人少时的生活乐趣。天天与书本为伍, 日日与题目相伴。灵魂如飘风, 不知在何处;灵气似池水, 居于泥堰中。没有体能的竞技, 没有歌声的飘扬, 没有潇洒的谈笑, 没有开心的活动。花季少年的成长环境, 令人发省, 值得反思。

民国时期, 蔡元培首先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方针, 新中国成立以后也制定了“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美育”与“劳动”也曾成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当下的教育, 使“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在高中生活中默默地变成了“健康为了学习的需要”。虽然体育锻炼与学习可以相互调节, 也已在不少学校领导心中成为“天经地义”的理由, 但把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上升”到为了调剂繁重学习的高度, 仍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教育者是否知道:生命中有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 那就是成长;生命中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 那就是对成长的捍卫;生命中有一种永不凋谢的魅力, 那就是对成长的守望。剥夺应有的、必要的体育锻炼, 对于人的成长尤其是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的花季少年来说, 实际是扼杀生命, 侵犯人权。

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 身体成长权力被剥夺的同时, 精神的摧残更是可怕。花季意味着单纯, 意味着快乐, 意味着生机, 意味着强大的生命力, 意味着心情舒畅、精神愉悦。高中学生没有心情去大声喊叫, 没有激情高歌一曲。一声大喊甚至一首流行的歌曲都会引来老师的惊慌和斥责。可是, 从事崇高事业的我们, 是否理解贝多芬在致贝蒂娜的信中的语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 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一振拔的苦难。”对视着梵高的眼睛, 你是否仿佛看到了天真幼稚的婴儿, 又好像看见了一个伟大而孤独的灵魂。没有狂妄的幻想, 你不要试图接近他。看不到孤独灵魂深处跳动的火焰, 你无法理解他的艺术与生活。真正的艺术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的力和感受, 来自神圣的心灵, 来自最优秀的个体。让光阴化作音乐, 让生命的乐章奏起, 人生才充满诗意与活力, 麻木沉寂的人生, 是一种徒劳的消耗。

体育运动和艺术欣赏, 除了能够强身健体和享受美感, 更重要的是能使人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愉悦的心情。枯燥单一的生活情调, 古板无味的生活模式,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予以抛弃, 因为花季少年拒绝接受。身体和心情的健康与愉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愿望, 这种愿望是无法战胜的, 即使强压重管, 也只是短暂的屈服。我们所要思考和努力的是创设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 获取知识, 学会思考, 收获成长的乐趣。

四、意志品质薄弱与健康心态的培养

随着物质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文素养出现相对的缺失。教育体制改革, 高中阶段教育被挡在义务教育之外。缴费读高中的现状, 导致高中学生对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出现误读。对于师生关系、个人自由、同学相处、刻苦精神以及个人信仰等有了新的看法, 尤其是意志品质薄弱成为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特性。社会发展到了今天, 太多的急功近利已经渗透到教育的每一寸肌肤, 最突出的表现是教育目标的单一化和世俗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身没有错, 关键是“龙”“凤”的标准已经面目全非。人应当健康、独立、有尊严地活着, 而要让“活着”更有价值、更有品味、更有创造力, 就必须保持健康的心态, 具有顽强的意志。作为教师, 无论是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还是从工作的内涵来讲, 都必须承担起这个重任。因为, 学生的正常心态和坚强意志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人生的价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人人都有渴望被别人了解的愿望。虽然, 每个学生的智力、家庭、性格、爱好各有不同, 但自由的倾诉可以使人的内心得到满足。通过倾听, 巧妙地了解学生, 可以赢得信任, 可以化解学生心中的阴霾, 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 增强信心, 获得力量。倾听是一种爱的教育, 给予一次表达的自由, 给予一次被倾听的机会, 教育往往会变得很简单。宽容是人类精神上最重要的、人最应该拥有的品质之一, 宽容的人往往比较幸福, 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 怨恨别人, 就是惩罚自己。每一个人生命底色中的善良和受益于师长的“宽容”, 能够使人平心静气, 并最终赢得别人的尊重, 赢得自己的尊严。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讲, 感受的力量巨大, 感受的本身就是培养心态、锤炼意志的过程。感受阳光, 获得成长, 经历挫折, 获取品质, 让生命更健康, 使精神更神奇。感受学习知识的快乐, 领略知识王国的魅力, 会让这种快乐和魅力无限丰富、更加迷人, 能让学习者乐此不疲、浑然忘我。感受一些生活的重压与劳顿, 经历一下人生的冷漠与孤独, 在北风呼啸中学会忍耐和坚强, 在大雪纷飞中收获宽容和信任, 保持风雨之后依然繁茂, 才能穿越时空, 笑看人世沧桑。

当前中国教育最需要什么? 篇8

当当前前中中国国教教育育

教育是中华民族面向未来内在力量。

《布伦迪巴》是20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艺术家创作的儿童歌剧, 它的不平凡在于“二战”中一些被囚禁在捷克特莱津集中营的犹太儿童, 面对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坚持演出这个剧目, 期间不断有孩子被转运杀害, 但也陆续有新的孩子接上来演, 所以此剧一直在集中营演出了55场, 成为大家的精神依托。这是《像自由一样美丽》一书中告诉我们的事情, 该书揭示了纳粹的暴虐和残酷环境中的人性之美, 更无意间展现了犹太民族在儿童教育上的珍贵传统。

我们翻阅《世界文明史》就会发现, 历史上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统治者剥夺、驱赶甚至屠杀犹太人的事件, 苦难中的犹太人都会默念着《圣经·旧约》, 因为那就是他们心中的祖国。“二战”对犹太人来说更是灭顶之灾, 先后有600多万人被纳粹屠杀。然而, 这个民族又是令世人所敬仰的, 无论外部世界多么严酷, 他们始终重视教育、传承文化, 千百年来人才辈出, 几乎涵盖每个领域。即便是在梦魇般的纳粹集中营, 在几乎不具备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情况下, 这种精神依然顽强地坚守和延续。特莱津是捷克的一个小镇, 纳粹将其改造成集中营, 囚禁了大批犹太大人及其儿童, 里面虽然环境恶劣, 却聚集了来自各方面知名的艺术家, 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女艺术家兼儿童教育家弗利德, 她和其他艺术家以特有方式组织孩子们学习音乐、绘画和诗歌, 用光明艺术来驱逐孩子们心中的黑暗, 让这些幼小的心灵尽量远离现实的伤害, 在艺术和知识的氛围中学会表达对善和美的坚持和追求。

弗利德的伟大之处在于她竭力用艺术教育、用可能的一切艺术手段, 使得孩子们保持正常儿童对美的敏锐感受, 她为自己的民族保存了一个个未来。

尽管这些孩子大都在十几岁被送到奥斯维辛杀害了, 但那些画作却历经风雨留存至今, 让人唏嘘不已。一边是天天食不果腹、时时处于生死边缘的牢狱生活, 一边却是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稚嫩图画和诗句, 这种强烈的反差引发了我们对当前中国教育的思考。90后学生钟道然在《我不原谅》书中总结:“中国教育有‘三宝’——背书做题天天考。”可以说是切中肯綮、形象深刻。表面上中国的孩子非常聪明、成绩很好, 可深入地想一下好像恰恰缺失了作为健康人应该具有的东西。弗利德能够在危难中用艺术唤起孩子们对善和美的追求, 而如今的太平盛世中国教育应该带给孩子们什么呢?愚认为:最急需、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两种东西——批判思维和人文精神。

批判思维既不同于标准答案式的思维, 也不是简单的怀疑主义, 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想法去创造。

批判思维就是要打破固有僵化的、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 敢于独立思考、挑战权威, 发出自己可能不全面、不成熟、不正统但却有个性、有锋芒、有新意的声音, 正如陈独秀所言“我愿说极正确的话, 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 但绝对不愿说不错又不对的话”。钟道然认为中国教育就好比一条流水线, 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人型机器”, 一遇到问题就会条件反射似的用固定模式思考, 得出的不是灵光闪现的个体智慧, 而是预设好的标准答案。从本质上来讲, 这不是批判思维, 甚至算不上思维, 当然更谈不上“思考的乐趣”。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激发, 目的就是要点燃孩子心中的激情和火焰, 让他们自己主导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让孩子懂得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人的强大不是肉体而是思想, 思考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每个人生来就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就像每个人的DNA不同一样,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真正的思考就是建立批判性的思维模式, 这是人之为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记得美国电影《Dead Poets Society (死亡诗社) 》中, 那位貌不惊人的基廷老师在上课时突然站在桌子上, 采取另类方式让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 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 被称为“我的船长”。有“美国将军摇篮”之称的西点军校校长戴维·亨通也认为, 21世纪军官成功的核心就是批判思维。

人文精神就是要学习文史哲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常识, 懂得欣赏生活中的善和美, 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修养。

作为一个人, 既要学习实用技能作为谋生手段, 更要追求形而上的东西安身立命。学生搞好学习天经地义, 可只知做题考试惶顾其他固然可以带来出人头地和暂时的优越感, 但却培养不了正常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 也安顿不了内心。如果一个中国人对贝多芬的交响乐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无所知, 他就是精神贫儿。中国古代认为只有具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才称得上君子。现在国内也开始重视学生的人文修养, 但却往往还停留在一种简单化、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 表现为言古典就是《论语》, 言艺术就是考级, 言西方就是英语, 其结果就是舍本求末, 表面上有了技能, 却没有获得表象背后的神韵、艺术背后的浪漫和语言背后的文化, 最终也很难熏陶出那份宝贵的人文素养。常人吃饭要吃“五谷杂粮”, 教育也是如此, 倘能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有意识引导孩子们读一些文学、艺术等“无用之书”, 则能打开另一扇窗, 使他们有心情停下来欣赏平时无暇顾及和体验到的美好, 重新思索和回归到生活的本来意义上来, 这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

教育是为了什么而出发 篇9

不仅如此,每所学校对有残疾、智力或心理障碍的特殊教育的学生也要接纳。这与要让特教儿童能与正常儿童在一起正常生活,以适应社会和让社会关爱他们的价值观念有关。更有意思的是,特殊教育还包括那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比如天才儿童。学区和学校都要想办法尽可能满足,提供相应的课程和师资。

为满足如此复杂的需要,除了不遗余力地配备师资外,信息技术在其中承担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许多学校电脑设备的配置相当先进,同时也购置了高质量的网上学习资源。对于语言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使用平板电脑或台式电脑登录到网站上自主学习,同时与教师的个别或小组辅导相结合。对于特教学生,有专门的教师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辅导,或者也会如英语学习那样采用电脑设备在网上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个别辅导相结合。

如此多样的需求,使得教师的课程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发挥。学区推荐的教材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来说是不够的,教师们往往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加入自己设计的内容。在一些大学教育学院的附属学校,是直接要求教师设计自己的课程的,虽然他们也会选择一本某出版社的教材给学生使用。

在这几年席卷全美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浪潮中,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我每去一所学校,他们都会向我们展示在这方面的特色。在幼儿园,我们看到一位工程师家长志愿者在带领孩子们组装电路。在一所小学,一个教室的门牌就是STEAM(其中的“A”指艺术)。当我们进去时,教师正在播放Discovery的科教片,教室的一侧是20余台苹果电脑,教室外的院子里有鱼菜共生的装置、挂有蝴蝶茧的小植物,等等。一所初中数学教师开发了自己的数学课程,比如让学生观测自然,用数学的方法预测动物数量变化的情况。一所新建高中直接宣称自己是STEM特色学校,我们走进一间生物实验室,学生正在培育一种佛罗里达稀有的植物,有的学生在配置培养液,有的学生用传感器记录光照情况,有的学生正在用Google Docs中的电子表格输入数据以便处理。

学科教育留给学生什么 篇10

1.在语文学科中, 学校根据课程标准, 以培养学生写好字、写好文、会听话、会说话、会朗读等方面的语文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高贵精神、自由思想为出发点, 对语文学科内容进行“主题整合”。主题之一便是金色童年阶梯阅读课程, 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背诵阅读经典, 一年级背诵并践行《弟子规》《弟子执》《三字经》《千句文》;二年级背诵《老子》《庄子》;三年级背诵《论语》《孟子》;四年级精选唐诗宋词元曲;五年级精选《古文观止》部分经典文章和毛主席诗词。同时, 分层次阅读中外文学名著, 并将诗歌诵读贯穿每个年级, 儿歌、童话、神话、寓言、小说等分年级阶梯推进, 高年级以主题阅读为主。此外, 还有读后说写课程、班本课程、晨诵课程、写字课程、作文修改课程等四个主题课程, 采取“典型课文”的教学策略, 对教材进行整合, 做到“用教材教语文”, 节省了部分语文教学时间, 为语文教师实施主题课程创造了时空。

2.在数学学科中, 学校借鉴著名小学数学教育家马芯兰的做法, 用“核心概念”进行“结构整合”, 从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生活与思维四个方面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用具有种子能量的知识生长点串成数学知识链, 并采用“渗透、迁移、交错、训练”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课堂上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让数学课堂彰显思维魅力。

3.在英语学科中, 学校实行“情景整合”, 将教材中的单词和课文按情境进行重新归类, 每一类都拓展补充一定量的英语词汇组成新的情景短文, 英语学习变为情景剧表演、电影配音、场景对话等方式, 借此扩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 同时学习西方文化, 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育是什么 篇11

我以为,在社会转型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是一种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当下,被扭曲异化的教育让一些人认为,升学和赚钱就是让孩子读书的目的。如果教育者也抱有类似的认识和想法,不仅教育会失去方向,教育者也不可能破解孩子和家长们现实中的读书之困。

自有教育以来,升学和赚钱从来就不是教育的目的。那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西方的语境中,“教育”一词有“引导”之意,教育是指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在东方的文化里,《中庸》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之语句,中国古代先哲认为教育是一种“修道”。

再来看看古今中外教育家们的观点吧。皮亚杰认为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在于接受事实,而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斯普郎格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柏拉图说教育是心灵的转向;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梁启超说: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可见,教育的真谛是为了“使人成为人”,是为了“让人寻找他自己”。

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明白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是第一位。当“寻找自己”成为孩子们求学的目的时,就不会有一个孩子放弃学习;当“为了让孩子寻找自己”成为理想和信念时,教育者会意识到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帮助,帮助孩子通过学习来寻找最好的自己。如此,教育行动中才会发生期待与鼓励、尊重与理解的爱的双向互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才会得以实施。

任何目的和方向的迷失都是可怕的,它会演变成一场灾难。在教育中,只有当我们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和朝向,我们才能找到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当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学,不是为了赚钱,教育者才不会仅仅把孩子当作知识的容器,知识才不会重要得超过了人本身;当孩子们明白学会“做最好的自己”是教育真正目的,他们才会明白考试和作业并不是学习的全部,才会体会到教育的快乐;家长们也会明白成人比成材更重要。

当教育者明白,教育是为了“使人成为人”,他们就会发现教育在行动上是一种帮助,在方法上是一种唤醒,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教育是一门心灵的艺术,需要“心灵在场”和“爱在其中”,教育的路上需要“爱”一路同行。但“爱”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和行动,“爱”更是一种能力,“爱”需要修炼。在教育中,爱是尊重、爱是理解、爱是关心和鼓励,爱是真心的微笑和温暖的话语,爱是温柔的眼神和温馨的帮助。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我们说,“寻找自己”不仅是教育的目的,更是每个人一生的事业。在校园,当教育者关注自己生命状态的时候,也是一种自我寻找,这种经常性的自我关注和反思是必须且必要的。教育者只有找到自己,他才能帮助孩子“寻找自己”。

中国教育梦是什么 篇12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

50年前, 在美国有一个叫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领袖, 他的那句“I have a dream”传遍了全世界。“I have a dream”不仅仅是美国有, 在遥远的东方, 在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大地上, 也有一个梦想。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他属于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而它用中文写成“我有一个梦想”。

中国有梦, 中国教育梦又是什么?

2013年3月7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回应政协委员的提问时, 用4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简短的16个字, 诠释了教育的大理想, 简洁而有力量, 这是教育部长的教育梦。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这是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教育梦。

“追随苏霍姆林斯基, 实践平民教育。”这是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李镇西的教育梦。

的确, 教育是理想的事业、志业, “教育需要理想, 人生要会做梦, 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 生命的意义也就结束了, 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冰城教师的教育梦是什么?

“生命是一张弓, 那弓弦就是理想, 就是梦。”

教育之梦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一位冰城教育人, 应该对教育梦有自己的理解和对美丽教育的追求。

2012年, 哈尔滨市启动了“培养万名骨干教师工程”。在2013年4月15日———5月22日, 哈尔滨市新任骨干教师1 584人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远程教育平台, 开始了“我的教育梦”研讨行动, 开始了冰城教师的梦之旅。

冰城骨干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诠释了对中国教育梦的朴素理解。他们的教育追求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他所处的位置, 而是他所朝的方向。不管梦想距离现实有多遥远, 不管梦想究竟有多少实现的可能, 坚持梦想并为之努力就会有收获, 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冰城教师的教育梦的特质什么?

哈尔滨, “大城市, 大农村”是她的特点, 8万教师, 2/3分布在农村。地域的特点为教师的群体理想留下了浓重的烙印。这些教师的七彩教育梦, 虽然质朴, 但它代表着乡村教师的教育信仰, 彰显了冰城教师的理想, 托起了黑土地上生长着的孩子的成长渴望。

这些教育梦叙事的总体特点有三:

1.原创性。通过自身的教育叙事娓娓道来。原汁原味的教育故事真实感人, 小故事中蕴涵着大理想。

2.乡土性。乡土气息浓厚, 地方课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区域教育个性色彩鲜明。

3.朴素性。故事源于真实的教育实际, 情感朴素。正因为朴素, 它才显得那么美丽, 那么可爱, 理想中透着憧憬, 透着艰辛, 透着坚守。

冰城的骨干教师, 他们扎根黑土地, 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 他们是全国教师的缩影, 他们是农村和城市孩子的领路人, 他们是冰城教育发展的正能量, 他们就是中国黑土地的现代版“瓦尔娃拉”———

我们也祝愿每位教师都将“教育国梦”付诸日常教育生活中, 熔铸于“我”的教育实践之中。

上一篇:无补偿敷设下一篇:高档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