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培训市场

2024-11-21

艺术培训市场(共12篇)

艺术培训市场 篇1

随着第五次“收藏热”的来临,中国艺术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遗憾的是,艺术市场在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造假、售假、拍假、鉴假等一系列日益严重的问题,却很少得到学术界的正面回应和系统解答,从而大大影响了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艺术政策的科学制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艺术市场的研究状况入手寻找解决艺术市场问题的思路,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艺术市场的研究现状

尽管从学理层面系统深入地探讨艺术市场的若干理论问题很有必要,然而,国内学术界关于艺术市场的研究成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纯粹探讨艺术品鉴赏与投资技巧的介绍性文章和普及性著作不断问世;另一方面,这些文章和著作大都缺乏学理层面上的深入总结和系统概括。为了全面了解近十年艺术市场领域的研究状况,我们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里关于“艺术市场”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研究,以期对艺术市场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就艺术市场领域的文章而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0年共收录了552条“篇名”为“艺术市场”的文章记录(截止至2010年10月)。具体来说,以“艺术市场”为题的文章数量增长趋势与中国艺术市场的走势可谓大体吻合(见图1)。总的来看,多数文章都具有时效性强和理论性弱的特点。

从近十年出版的艺术市场类著作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书画、瓷器等某种艺术品为对象,分门别类介绍相关知识,例如浙江大学出版社从2004年开始推出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丛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从2005年开始推出的“中国艺术品投资与鉴宝丛书”;第二类是以收藏者的个人收藏经历为线索和基础的经验总结,例如林家治等著《让你价值连城:收藏家发迹的秘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出版)、张丁著《收藏之道:艺术品投资采访手记》(岳麓书社2006年出版);第三类是针对某一时间段的艺术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例如赵力主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湖南美术出版社从2007年起出版)、《中国艺术品市场年鉴》编委会主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从2006年起出版);第四类是系统研究艺术市场的专著和教材,例如章利国著《艺术市场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出版)、李万康编著《艺术市场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正如李万康在《艺术市场学概论》中所说:“近年来,艺术品投资与鉴藏大兴”,“但研究之粗浅,仍可用空白二字形容”。时隔五年,回过头来再看,问题依旧存在且无多大改观。

二、艺术市场学的名与实

章利国在《艺术市场学》中指出:“艺术市场学是对艺术市场的本质规律做全面科学研究的新兴学科,是艺术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这一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名为“艺术市场学”的著作其实既不“全面”,也不见得“科学”。顾名思义,艺术市场显然应该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摄影、电影、电视等诸多领域。但是这些著作大多只关注美术中的绘画,连书法和雕塑等领域都很少涉及,更不用说瓷器和玉器等中国艺术市场上的热门品种。以绘画“概”艺术的艺术市场学著作显然很不全面,更难以回应艺术市场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

从艺术市场学的分析框架来看,存在着貌似科学,实则生搬硬套之嫌。艺术市场学关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简单二分法就是一例。在艺术市场学的分析框架中,通常把画廊称为“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而将拍卖行和艺术博览会视为“艺术品交易二级市场”。这种划分思路显然来自股票市场,即把股票的发行市场称为一级市场,而将股票的流通市场视为二级市场。事实上,这种“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分并非适合艺术市场的实际状况,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生搬硬套,对市场的真实运作并不了解。首先,中国艺术市场的经营机构和经营方式并非只有画廊、拍卖行和艺术博览会,还有古玩摊、艺术品摊、古玩商店、工艺品店等传统的艺术品经营机构,以及艺术品融资、艺术品典当、艺术品租赁、艺术银行服务、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网上交易、艺术授权衍生品等新兴的艺术品经营方式。然而,艺术市场学却对这些传统的艺术品经营机构视若无睹,对新兴的艺术品经营方式置若罔闻。其次,艺术市场学者常以先入之见看待中国艺术市场。与西方艺术市场不同,许多中国艺术家本身就是一个“小画廊”。艺术家不仅是画廊的艺术品供应者,而且常常跳过画廊这个中间环节,直接向收藏者甚至拍卖行提供艺术品。在不少学者看来,这种已有千年历史的中国艺术品“直销”方式大有问题,甚至“严重扰乱了艺术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要么是对这种直销方式视而不见,要么武断批评其扰乱了一级市场,却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这种直销方式的合理性和生命力。总的来看,中国的艺术市场学研究显然存在名不副实的问题。不能直面艺术市场现象,而以先入之见指点市场,当然只能是隔靴搔痒,不能很好地对症下药。

三、艺术市场研究的困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近十年的相当一部分艺术市场研究成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流于表面、深度不足,甚至东拼西凑、错漏百出的问题,更遑论对相关理论问题的规范性和学术性研究,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不少观点和结论的随意性、误导性和危害性非常之大。读者既看不到现象背后的规律,也找不到解释事实的理论。这样一来,不仅无助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甚至有碍于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就目前的艺术市场研究而言,至少存在两大问题:

从研究方法来看比较单一,不够规范,研究范式尚未形成。由于研究艺术市场的学者背景和学术训练以人文学科居多,因此,艺术市场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局限于综合研究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则很少见。不仅如此,许多定性研究严格来讲并不规范:随意性较强、系统性不足、逻辑性欠缺。这就直接导致了艺术市场研究虽然以定性研究为主,但其实并没有充分体现出规范的定性研究所具有的研究优势,对一些重要而基本的理论问题长期未能达成共识。因为艺术市场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局限于定性研究,这就很难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量化描述,从而不利于了解中国艺术市场的真实现状和存在问题,也不能够为中国艺术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主题高度集中,前瞻性的研究不多,解释力强的成果很少。根据艺术市场领域研究文献的性质,艺术市场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侧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比较重视艺术市场的理论建构和学理反思,而侧重应用理论研究的学者则比较关注现实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艺术市场研究还是以应用理论研究为主。但是,在艺术市场的应用理论研究方面,除了存在研究主题高度集中于热点问题外,还存在流于描述现象,缺乏深度分析的问题,很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明显现实意义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答,前瞻性、创新性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最为严重的是,艺术市场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的“两张皮”现象依然十分突出,真正具有跨学科和跨领域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很少。这不仅制约了应用理论研究的深度,而且影响了艺术市场理论的系统建构。

四、艺术市场研究的出路

总的来看,艺术市场理论的发展无外乎来自两种力量,现实问题的拉动和研究方法的推动。到目前为止,中国艺术市场理论的前进主要来自于前者。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在方法推动方面有所突破的话,中国艺术市场理论的发展空间和学术增长点都会大大增加。这是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原因。推进艺术市场理论的研究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按照李万康的观点,“艺术市场学是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与艺术史、美学、鉴定学、考古学、艺术类型学、艺术信息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品消费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但中国艺术市场研究的现状却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方法不够规范。其直接后果就是那些原本具有整体性意义的艺术市场基础理论问题被强行分解成了单一学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学术工具也因此被局限在某个学科的视野内,从而使这些基础理论问题失去了本来的价值或者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而难以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这也使得艺术市场研究由于缺乏方法论的支撑而踯躅不前,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国内高等院校仅有的几个艺术市场研究机构,例如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也都不具备跨学科研究平台的特征。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的建立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和学院(系)的边界,为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相互了解、平等对话和合作研究的开放式实体性研究平台。在此基础上,以艺术市场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为纽带,以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的软、硬件条件为支撑,通过跨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取得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从而逐步解决艺术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第二,推动艺术市场学者跨学科交叉学习。从艺术市场学者的角度来看,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最大障碍就是学者的学术训练比较单一,很多学者只具有某一学科的学科背景,这就使不少学者有心“跨”而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个瓶颈性问题,可以采取几个措施:首先是依托艺术市场研究机构或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开办艺术市场领域的跨学科培训班,鼓励艺术市场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参加跨学科培训计划。从学术训练的角度打开艺术市场学者的学术视野,了解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并接受不同学科的系统训练;其次是鼓励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艺术市场方向的研究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根据他们的学科背景,结合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需要,确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和论文选题,从小问题入手逐步尝试解决艺术市场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此外还可以在一些条件具备的高等院校启动艺术市场跨学科课程的交叉学习计划,鼓励教师和学生主动选修或旁听不同学科的课程,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自觉性和问题敏感性,以便更好地确定跨学科课题,同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如果以上两方面的问题能够得以解决,那么,艺术市场学对中国艺术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解释能力将大大提高。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有的放矢地剥茧抽丝,才有可能最终解决问题。

艺术培训市场 篇2

全面了解行业市场

要做好一个专业的市场,就必须做到信息上领先,充分了解专业市场的发展前景、市场容量、同类市场竞争等。比如在深圳开发皮革市场,首先要了解深圳皮革产业的基本情况,如产业聚集地以及生产量、原材料和辅料的采购量;其次要了解原材料和辅料的生产区域,引进一手原材料供应商;其三要考虑到与广州等地区皮革采购中心的竞争性,在保证皮革和辅料品种的同时,适度控制市场开发规模;其四,针对皮革企业采购的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经营和推广等。完善专业市场的整体配套

完善的专业市场配套是市场经营的基本保证。一个完整的专业市场不仅涉及到仓储、货运代理、分装配送、长短途交通、停车场、展览中心等基本环节,而且还需要银行、酒店、餐饮、行业协会、工商税务、报关、网上交易平台等相关配套服务,这就要求一个好的专业市场必须把物流、仓储、酒店、金融、工商、软件平台等各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同时也为项目后期经营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有的开发商在开发之初没有一个好的商业规划,项目的配套根本无法满足做批发市场的需要,有的项目虽具备下游采购的信息网络,但却缺乏下游采购消费的交通网络,导致开业后大批量的外来商户撤离,市场面临经营严重困难的处境。因此,在建立专业市场时必须做好商业规划,完善商业配套。

开拓新的交易平台

随着专业市场的逐步发展壮大,市场对传统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方式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我们必须开辟新平台,加强市场的网络建设。义

乌小商品城作为中国传统专业市场的领先者,起步较早,但随着义乌小商品专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交易平台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呼之欲出,正是得益于新型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产品足迹几乎已经遍布全球。这种不断创新开拓的精神,使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为了中国批发市场的一种品牌。据统计,在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里,开展电子商务的摊位占60%。义务小商品城的成功,与他们不断创新开拓交易平台,靠多条脚走路的发展模式是密不可分的。

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优势

行业协会往往是一个行业龙头企业聚集的团体,是该行业市场信息动态的先知先觉者,也是行业内部协调及与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沟通交流最重要的桥梁。因此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优势,与行业协会进行亲密无间的合作,对于一个专业市场的建设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很多专业市场都选择和行业协会强强联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信息多、渠道广的优势,为市场未来经营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招商严把商户质量关

很多专业市场开业火爆,但是好景不长,商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快整个市场就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人去楼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虎头蛇尾的现象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批发市场不比零售市场,大部分市场采购人员有选购产品的专业素质,而且每次的采购量比较大,距离往往也比较远。如果市场商户的经营实力有限,经营品种有限,无法最快速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采购人员会很快改变他们的采购地点。其次,每个市场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期,没有经营实力的商户在这个时候就会信心动摇或者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这个时候也将给市场经营管理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招商时,不能为了为凑场而招商,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经营能力且能应变市场风险的商户。

做好一个专业市场,必须满足其专业性的特殊要求,在规划时要做好商业配套,招商过程中把握商户质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上开辟新的平台,以市场为导向,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细节。

2、谨防专业市场分区混乱

专业市场最注重的就是“专业”二字,专业市场不仅在市场的整体经营上要求产品的专业,在市场的定位和经营方面更要求水平的专业。一个专业市场是否能够成功操作,项目前期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前期的调研、定位、规划等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到项目未来的走向,还直接影响到项目未来的经营。在定位和规划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必须重视起来,那就是经营分区。分区经营不规范危及项目成败专业市场的经营分区很重要,它需要非常专业的操作手法,市场的经营分区直接影响到市场后期的经营。目前很多专业市场内都有明显的经营分区,比如电子专业市场内有电器元器件区、安防监控区等;小商品批发城内有百货区、五金区、电器区、化妆品区、针织区、服装区、箱包区等。正因为有了经营分区的存在,才使得整个市场整体经营繁荣。很简单的道理,若市场内

2楼的产品1楼可以买到或者3楼的产品2楼可以买到,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高楼层的将很少人光顾,经营状况将会很糟糕,因此为了整个市场的经营业绩,在市场的规划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经营分区。

如今很多专业市场在前期的定位和规划中经营分区划分较好,比如将一些较易销售的产品放在高楼层从而带动整个市场的人流,将个别相似经营区划分在一起达到互补互利的作用等。尽管前期很多操作手法都做得很好,可是到了后期经营的时候,往往还是有些不尽人意的事情发生。有的跨区经营,比如卖安防的在电子元器件区经营,卖电器的在五金区经营等;还有的跨产品经营,比如茶叶区既卖茶叶又卖茶具,五金区既卖五金又卖电器等,这样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专业市场的整体经营,甚至影响着整个项目经营成败。因为对于跨区经营的商户来讲可能生意会很不错,但是对其他商铺的负面影响极大。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必须前期招商工作须严格控制经营分区

要控制好经营分区,招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招商的过程中不能为了追求招商的速度而不讲究招商的质量,不属于该经营分区的产品坚决不能租赁给该商户,在合同上也需要强调跨区经营的后果。在招商的时候就打乱了市场经营分区,后期的经营管理将会十分混乱。

后期市场管理要保持经营分区

一个好的市场必定有一个好的管理,只有管理好了,市场才有可能持续稳定经营。有的市场开业的时候经营分区控制得非常好,可逐渐就出现了跨区经营或跨产品经营的现象,因为每个商户都希望自己的生意更好,于是就想方设法搬到比原本位置更好的位置去经营,而经营者对跨区经营的危害也慢慢放松了警惕,这时跨区经营的现象也就随之出现了。

显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管理不善所导致,市场管理的水平决定市场经营的好坏,因此开发商应成立专业的经营管理队伍,招聘有经验的专业经营管理人员,为项目的持续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3、信息推动专业市场“进化”

随着商品经济对信息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产业也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市场。信息产业影响专业市场

现行的通信产业主要服务产品为电话业务与网络业务,二者对现今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专业市场来说更是如此。

作为市场卖方,通过网络和电话,可对市场和客户反馈信息进行分析,随时掌握市场信息,了解市场产品的流行趋势与动态,以便做出产品的战略性调整。

而对于买方,实时了解产品信息,可保证自身所购进的产品适合市场的需求,保证自身的经营要求和资金流通环节的通畅,并了解相关产品的价格动态与厂商资料,从而降低进货成本。传统专业市场面临挑战

专业市场是商品集中采购和交易的场所,上游连接生产厂商,下游直接面向销售终端,成为销售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今网络平台高度发达,电话行销流行,更出现了以买卖双方为服务对象的专业的交易平台。厂商已不再只依赖于代理商或批发商,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直接面向销售终端甚至是广大消费者的趋势,这对专业市场自身的发展构成了一定挑战。

销售终端的商家,利用网络平台可直接获取生产厂商的资料与联系方式,更方便地进行订货及定向加工业务,大大地提高了市场销售适应能力;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还可抛掉中间环节,节省层层加码的中间价,降低进货成本。专业市场全面升级换代

随着科技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如今的专业市场已处在升级换代的时期,专业市场已向更专业的产品细分迈进,面对市场虚拟化的发展趋势,专业市场从配套等各个方面提升自身潜力,已发展成为集商务、酒店、休闲、娱乐等多方面服务于一体的专业的商务交易场所。如广州作为专业市场发展较为发达的先驱城市,大大小小的专业市场不胜枚举,辐射范围已到达全国各地和世界的部分地区,其中网上订单已占到订单总量的20%左右。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很多市场一方面在硬件上专门配备了网线及高级网络终端,在软件经营管理方面,它们建立了信息交易中心,统筹网络信息,建立强大的局域网电子平台。这种新形式的网上交易的方式和场所都发生变化,需要配套更方便快捷的物流方式、网上产品展示平台及新的结算方式等,对商业经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专业的人才管理和更多的资金投入。

话题缘起

专业市场是指同类产品积聚于某一场所进行的交易、流通和配送;简单来说,就是相同系列的专业店、专卖店高度聚集的特色商业场所,它所呈现的是特定的客户定位,特定的经营行业定位。随着城市一体化开发脚步的不断加快,当地经济产业的迅猛发展,专业市场在近几年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但是,目前专业市场开发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有的专业市场经营不错,回报丰厚;有的市场却面临困境,给发展商、经营商和投资者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开发商只看到了专业市场的开发利润,没有透彻认识专业市场的运作。

要做好一个专业市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开发商和营销商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专业市场的“专业性”,才能使专业市场进入专业化的开发和运营轨道。

浅谈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 篇3

关键词:少儿艺术;培训;市场

目前我国的少儿艺术培训市场蒸蒸日上。对此现象,忧喜参半。原因我想首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与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构成了他们在子女培养上的价值取向和功利动力。其次,少儿参加艺术培训确实是实施美育、开发艺术潜能的一种好形式。少儿通常参加培训的艺术门类大体是舞蹈、歌唱、器乐演奏和书法、绘画等,此类艺术是一种培养审美情趣与能力的理想形式,对于尚处成长阶段的少儿来说,可以在生动活泼、赏心悦目的艺术活动中受到不知不觉的心灵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1 少儿艺术培训现状

1.1 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增长

近年来,随着市场热度、家长需求的有增无减,全国的艺术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截至目前,全国正式注册登记的少儿艺术培训机构达5000多家。

1.2 少儿艺术培训异军突起

在中国,中国家庭重视子女教育自古有着良好的根基,尤其近几年随着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和独生子女政策下造成众星捧月般“六对一”家庭解构改变,家长对教育的投入可谓越来越早。并且,由于社会越来越浮躁,滋生了家长们越来越多的虚荣心,也加之近年来选秀节目的不断兴起,家长对于少儿的艺术培训也越来越重视,少儿艺术培训行业由此异军突起。

1.3 少儿艺术培训社会基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把孩子送入各类艺术培训学校,通过业余学习一门艺术特长,满足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已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社会艺术培训在理论学习、基本功练习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对现代学校艺术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社会艺术培训培养了大批的专业艺术人才,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了艺术事业和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同时,也存在着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培训收费无据可依、盲目考级、监管缺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艺术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

1.4 少儿艺术培训价格回落

全国各类少儿艺术培训机构多不胜数,但是大多数培训机构的水平很有限,老师素质比较低,办班条件也不十分规范,行业竞争也非常严重,使得行业在发展初期的高价格逐渐开始回落。

2 少儿艺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1 办班随意性大

由于我国少儿艺术培训行业入行门槛低,一些企业和个人看好少儿艺术培训行业的暴利内容,在不够资质的情况下就随意办班,办班随意性非常大大,导致整个行业发展较混乱,问题层出不穷。

2.2 办班条件不规范

我国少儿艺术培训行业中一般培训机构办班条件并不规范,培训教师职业资格不够,培训机构一般规模也都较小,缺乏专业的培训老师,产业也缺乏一定的标准。总体来说,教学硬件环境、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社会效果都存在较大的欠缺。

2.3 教师资质缺乏保障

由于艺术培训行业是一个“轻资产”行业,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行业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艺术培训行业竞争的加剧,情况更是日益恶化,教师流动问题十分突出,几乎85%以上的培训机构都在师资管理上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优秀、专业的教师难找;兼职教师比重太大;好的教师难留住;有经验的教师时刻想着自己开培训中心;教师动不动就将学生带回家去教;教师授课质量很难评估;同行之间互相挖墙脚;家长抱怨教师不负责任等。艺术培训行业的诸多问题,大多数均与师资有关。教师只管培训学生,到点下课,其他都不用操心,就可以轻松地拿走学费的50%以上,而机构则必须支付房租、水电,聘请工作人员招生等,实际所得远不如教师。很多艺术培训机构都抱怨,现在教师太难管了,机构基本上都在给老师“打工”。师资问题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心问题。

2.4 教学内容庞杂无章

今天的中小城镇,少儿舞蹈培训蜂拥而出,来势之快,出人意料。由于现在的舞蹈培训班大都是私人创办,自主教学,缺乏统一管理,更缺少统编的舞蹈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势必出现一班一式、五花八门的局面,教学上也缺少连贯性,因为多数舞蹈培训尚属于季节性办班,效果可想而知。

3 加强少儿艺术培训的有力措施

3.1 加强管理,建立“许可证”制度

对有擅自开办艺术考级活动;擅自跨省设置考场;考级过程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发放艺术考级证书不报备案等行为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要依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予以处罚。同时,教育部门要禁止中小学生参加商业演出活动;物价部门要对艺术培训收费进行监管,制定确实可行的社会艺术培训收费标准,确保收费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文化部门要对社会艺术培训进行总体规划,加强进入市场主体的资格审查,加强社会艺术培训业务指导,制定培训和考核计划,确保培训质量,加强对各类艺术比赛活动的监督管理,强化对社会艺术培训的市场监管。卫生、环保、城管等部门要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真正实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有法可依,社会艺术培训主办者守法经营,促进社会艺术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

3.2 把握教学的关键,切实保障和提高教师的资质

艺术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培养艺术欣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考级或获取证书。考级是促进孩子学习的一种有效措施,但不能强制考级,要保证考级的专业性、权威性,要保证考级的质量。同时,学校取消其在升学上的加分等优惠政策,也无疑是引导艺术教育回归本位的积极举措。

培训机构教师的继续教育平台亟须建立,呼吁相关部门给予优惠继续教育补贴政策,降低教师知识更新的机会成本,建立教师队伍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合理利用培训机构管理软件,科学使用培训学校管理系统。事实上,由于艺术培训行业在全国起点都比较低,发展缓慢。因此,既熟悉艺术培训市场又有现代企业经营经验的人才非常匮乏,亟待培养和引进专业精通和经营管理精通的复合型人才。

3.3 編制教材,规范教学

在我国少儿艺术培训行业,并无统一的学习教材,教学方法也不规范,不同的培训机构所教学的教材都不同,教师的能力也有限,学生接受能力也不同,导致整个行业的培训本质出现偏差。

参考文献:

[1] 梅本红.试谈艺术培训之规范与发展[J].贵州教育,2005(12).

[2] 邱紫鹃.对时下艺术培训市场存在问题的分析[J].音乐时空,2014(13).

[3] 蔡维.浅谈艺术培训机构的发展之路[J].湘潮(下半月),2013(06).

[4] 李晃.加强对艺术培训市场进行监管的分析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02).

[5] 李晶.浅谈对当前艺术培训市场问题分析和建议[J].北方音乐,2013(03).

艺术培训市场 篇4

本课题聚焦南京书画艺术品市场, 在对其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就其存在问题进行研判, 并对完善符合艺术品性和市场规律的南京书画市场体系, 在文化强市基础上打造艺术名城, 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以供决策参考。

一、基本情况

1. 书画艺术品资源丰富

诞生于南京的“金陵画派”和以傅抱石、徐悲鸿、钱松喦等大师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 在书画艺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并产生深远影响。总体上, 南京集中了全省最优质的书画艺术资源, 拥有庞大的书画艺术家群体和众多高水平的艺术大家。以江苏省国画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画院院校, 培养了大批活跃在当代书画一线的艺术家。据不完全统计, 活跃在南京的专业画家 (不包括院校、专业领域) 约5000人左右, 其中, 江宏伟、徐乐乐、薛亮、周京新、徐累等人的作品在艺术界和拍卖界都受到格外重视。

2. 书画艺术品市场初显规模

(1) 市场经营主体初显规模。经多方综合统计, 目前在南京经营书画的机构包括画廊、拍卖公司、书画装裱店, 数量超过300家, 其中画廊约200多家, 年交易额约6000万元。全省最活跃的艺术品拍卖公司近20家, 年交易额约20亿左右, 其中南京有十五六家, 年交易额约10亿以上。此外,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画院、美术馆, 约100多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进入书画艺术品市场。比如, 凤凰传媒集团旗下的凤凰拍卖、凤凰画廊;南京文化产业集团旗下十竹斋艺术品投资公司;以及南京报业集团、苏宁环球、严陆根的利源集团等纷纷投巨资介入艺术品市场。另外, 传媒业也开始深度关注艺术品市场。《扬子晚报》的“扬子鉴藏”、《现代快报》的“艺加周刊”、《南京日报》的“艺闻”等都有大篇幅书画艺术板块出现, 提升了整个城市书画艺术品的鉴赏热度, 也培育了大众艺术品消费市场。

(2) 艺术展览密集, 画廊市场活动频繁。2014年, 南京每周都有数个书画艺术品展览同时举行, 全国范围的大展每月都有。2014年展览超过300个, 并且大部分由民营机构策划举办。2014年10月8日, 南京国际美术展就是由南京布罗德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举办的非商业性、非盈利性国际美术展。这个展览征集了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4507名艺术家的20087件作品, 创下了中国美术展作品征集数量之最, 引起业内震动。同时, 画廊市场活动频繁。古岸、真品堂、赐百年、大美堂等与当代书画家密集签约, 为南京艺术家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多场作品巡展。

(3) 市场交易活跃, 微信拍卖成为新现象。近年来, 政府对艺术品市场的引导和扶持力度逐步加强。总体上, 书画艺术品收藏氛围渐渐浓厚, 收藏队伍不断壮大, 市场交易比较活跃。在南京拍卖界初步形成了江苏凤凰、南京经典、南京十竹斋三驾马车领衔, 江苏盛得、江苏聚德、南京嘉信等十几家拍卖公司齐头并进的局面。以新金陵画派为主导的作品, 市场行情看好, 且还有升值空间。目前, 南京各大艺术品拍卖机构都形成了自己的微拍群, 比如, 扬子鉴藏微拍、艺加微拍、金晚拍卖等交易活跃, 一周一次或两次, 每场交易额十几万到几百万不等。因其操作灵活、交易佣金低, 具有“短平快”特点, 目前风靡南京。当代新工笔、新水墨等书画艺术品类成为全国市场的风向标。在芥墨艺术馆、养墨堂、诸子艺术馆等共同推动下, 南京也成为全国最活跃的艺术交易区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一级市场不发达

山东青州是一个县级市, 其画廊、书画店有760多家, 书画创作人员2万多人, 2012年书画年交易额约100亿元, 拍卖交易额5亿多元。虽然南京的书画艺术品市场初具规模, 与山东青州等书画艺术品市场发达地区相比, 不论市场规模还是销售额, 差距都比较大, 与南京丰富的书画艺术品资源不相匹配。主要问题在于一级市场不发达, 制约了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从市场角度讲, 画廊归为一级市场, 拍卖行归为二级市场。2013年, 南京以画廊为主的一级市场, 年交易额约6000万元。除个别企业外, 大多数画廊资金不够雄厚, 小打小闹;不少画廊思路局限于短、平、快, 造成名家书画卖不出好价钱。不少画廊缺乏长期而稳固的进货渠道, 精品难寻, 以致其经营品种比较单一, 艺术特色不明显。而南京的十几家拍卖公司年交易额却达10亿以上。

2. 品牌培育意识薄弱

南京的书画艺术品投资往往只局限在名家书画上。买家只追求名家, 而忽略年轻艺术家的市场潜力和艺术价值。艺术推广上缺乏长远眼光, 只想靠已经成名的画家赚钱, 造成很多中青年艺术家不信任本地市场。十几年前范扬“出走”, 依托山东市场崛起, 就是典型的例子。同时, 书画艺术市场不良现象增多。由于经营艺术品利润可观, 有些人为谋取暴利, 制作赝品, 严重损害了收藏者的权益, 侵犯了艺术家的名誉, 造成了艺术市场的混乱。另外, 油画作为书画艺术品的重要门类, 在当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收藏价值, 而在南京却没有规范的油画艺术市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油画艺术品市场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 成都、西安等也紧随其后, 向油画市场转型。南京的油画市场主要以家庭装饰画为主, 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收藏, 以致许多南京的油画艺术家转战其他城市, 本地市场缺乏后劲和前景。

3. 缺少高格调的市场推广

南京的书画艺术家习惯于自己卖画、自己宣传, 不注重画廊的宣传, 导致买家从画家手里买画, 画廊没有利润空间, 艺术家得不到高格调的艺术推广, 书画市场失调。加上书画艺术市场的经营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市场里的艺术鉴赏力和推广力都明显滞后。同时, 受消费观念的影响, 普通人群大部分对书画艺术市场, 比如画廊、书画商店及拍卖会等认识不够, 许多珍贵的书画艺术品仅仅在拍卖会或展览会上偶露一面, 更多的则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其文化艺术价值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与体现, 导致社会公众没有显现出应有的购买力。

4. 税收政策严重制约市场发展

在南京, 画廊和普通字画店属于“销售工艺美术品”的批发零售行业, 需要缴纳增值税, 还要缴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画廊从书画家手中取得作品, 大力推广或友情收藏, 最后进行交易。但画廊与画家之间没有一个完善的交易规则, 艺术家无法为画廊提供发票。同样, 画廊的二次交易也无进项税可抵扣, 需缴纳17%的增值税,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相加最高达到30%, 如果再加上企业所得税, 总体税率达50%, 负担很重。艺术品税收改革成为当前艺术品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5. 没有统一的行业协会

由于没有书画艺术品行业协会, 导致南京画廊业大部分都单打独斗, 各自为战, 相互间有益信息绝对封锁。以承接企业软装工程单为例, 一家画廊就算自己的货源和资金难以承担也不会介绍或分拆给其他画廊。更严重的是行业缺乏自律和规范, 艺术品市场的行业杠杆作用不明显, 尤其对品牌机构和画廊的扶持和培育缺位, 内外竞争的格局使南京市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内外交困。

三、发展思路

在南京书画艺术品资源丰富, 市场却“散、乱、小”的形势下, 如何重新构建一级书画艺术品市场, 引导书画艺术品“高雅”地走向市场, 以促进南京乃至华东地区的文化市场繁荣, 成为文化南京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完善符合艺术品性和市场规律的书画艺术品一级市场体系, 必须要明确目标和原则。

1. 构建目标

尊重艺术品生产的相对自主性, 明晰市场导向, 架构艺术品市场各类主体的通联框架, 构建新常态下艺术品市场的新机制, 以促成艺术品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最终为形成金陵书画大品牌和古都文化新地标, 建成华东第一规模的大型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奠定基础。

2. 构建原则

本着艺术产品市场化, 市场文化品格的追求, 南京构建一级艺术品交易市场,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专业化原则:书画艺术品市场体系的建立, 必须走专业化道路。书画艺术品市场需要合格的专业策展经纪人、专业管理人才、专业经营人才以及艺术法律人才等。通过高素质艺术品市场的人才队伍的建设, 推动和规范书画艺术品市场向专业化发展, 并以此引导书画艺术品理性消费、鉴赏和投资, 促进书画艺术品市场良性快速发展, 最终提升艺术品市场的品质和影响力。

(2) 多元化原则:根据南京市书画艺术品市场现状, 建立书画艺术品市场要从多渠道多途径入手, 坚持高端、中端、低端多元发展原则, 倡导理性的艺术品鉴藏投资消费观。逐步改变艺术收藏只属于富人游戏的格局, 通过各类渠道, 引导更多民众关注艺术、了解艺术、喜欢艺术, 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买得起艺术品, 让欣赏艺术成为普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集群化原则:艺术品产业能创造出如此巨大的价值, 完全依赖于强大而完整的产业链。艺术品收藏、艺术品拍卖带动了艺术品保险、艺术品基金的发展, 从而不断挖掘新的产业, 创造更大的价值。南京书画品艺术市场的建立当以书画艺术品市场为中心, 重点发展书画艺术品各类次级市场, 建立金融、投资、保险等要素充分集聚的市场集群。

(4) 制度化原则:南京市有必要由相应机构牵头, 前瞻性地借鉴和吸收海外艺术品市场的各类成熟经验, 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书画市场建设和发展规划, 积极推动和完善艺术品市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加快南京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的制定, 以激活文化市场参与者的创新创意能力, 培育出更多有一定竞争力的艺术市场主体与金融市场主体。

(5) 品牌化原则:品牌化运营的艺术品市场需要根基, 需要土壤。南京应以“金陵画派”“新金陵画派”为品牌根基, 立足文脉传承和品质超越, 艺术上传承递进, 现实中相互提携, 精神上皈依感召, 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书画艺术家、有影响力的知名画廊, 逐步形成书画艺术和艺术市场中的南京军团。

3. 对策建议

2014年南京实现GDP总值8820.75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77万元。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盛世收藏”, 可以预见, 南京市已具备进入书画消费快速增长阶段。

(1) 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一是提高对发展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再认识。书画艺术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其自身的传承与创新, 必然对整个文化事业及产业创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书画载道, 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 可以培育人们的审美情趣;书画艺术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高雅的东方文化, 在对外交流中, 其感染力、影响力也日趋增强。

二是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布局要立足于南京书画艺术市场的发展需求, 根据南京城市发展的现实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由于部分城区的社会文化环境特殊, 比如, 栖霞、大厂的老工业区, 书画艺术店铺、购物街较少, 书画艺术品市场有待开发。

三是要规范管理, 完善机制。要建立相应的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商家注册及相关信息管理登记, 产品及销售统计。建立客户信息等。由于书画市场的特殊性, 书画鉴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政府难以有效管控, 因此, 可授权行业协会, 由协会内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负责名画的鉴定工作。

四是要尊重市场规律。政府不必主导市场, 而是引导书画家、画廊业主等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真正主体, 建立以画廊体制为主导的市场体系, 尊重市场规律, 也尊重艺术规律。

(2) 建立行业协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是在政府的指导下, 按照“自愿发起、自选领导、自聘人员、自筹经费、自理会务”的原则组建行业协会。在人、财、物等方面与政府完全脱钩。协会会长应由德高望重有实力的书画家担任。

二是要加强指导, 简政放权。政府要正确把握行业协会的发展方向, 指导协会建章立制。赋予行业协会必要的社会管理职能。将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维权、行业自律等职能全部交给行业协会执行。

三是建立咨询服务平台。可申请连续性内部期刊 (季刊) 作为书画市场的资讯平台。开设文化资讯、政策法规、书画艺术等专栏。建立网站, 宣传南京书画艺术产业, 推广文化产品和服务, 为画廊、拍卖公司等提供广告信息发布和互动交流。

四是指导开展行业自律和诚信教育。提升书画市场行业形象, 大力推进诚信建设, 开展诚信画廊的评选活动, 举办诚信画廊精品巡回展等活动。

五是建立书画行业等级评定机制。参照对酒店进行星级评定模式, 由行业协会对画廊、专营店进行定级评估, 可将画廊、拍卖公司、展销会分等级, 制定评分细则, 实施分级管理。

六是加强监管。在打击售假制假等方面, 协会在第一时间将掌握的非法经营信息通报给主管部门予以查处取缔。重点是成立书画艺术评审鉴定委员会。提供鉴定服务, 出具鉴定结论。其中必须有能“一锤定音”大师级人物, 这方面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

(3) 做强一级书画艺术品市场。一是做适度发展市场规模。长期以来, 画家习惯在工作室会客交友、销售, 工作室不能偏远。据调查, 超过80%的画家希望有自己的工作室。业内人士推算, 南京要做强一级市场, 至少需要500个画廊 (内设工作室) 。在西方近现代艺术史上, 成功的画家背后大多有成功的画商, 艺术家与画廊可共患难。南京的画廊也要有这样的担当和能力。

二是建立大型的交易市场, 以形成集聚效应。比如, 建立融书画艺术创作、研究、展览、收藏、交流、鉴定、交易于一体的“南京书画城”1至2个。参照台北夜市模式, 打造南北两个书画一条街, 并使之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文化产品聚集地。以每个工作室平均年销售40万元计算, 500间工作室合计年销售额2亿元, 目标规模华东第一。

三是鼓励画廊建立以经纪人制为主体的经营模式, 与书画家形成规范的经纪代理制度。建立以画廊为参展主体的艺术博览会营销模式。要拓展书画交易授权、复制等新兴业务, 承担起发现新人、推介新人的重任, 并培育对书画作品稳定成熟的购藏队伍。

(4) 进行政策扶持。一是改革画廊业税收政策。要完善拍卖业发票管理政策, 激活拍卖企业活力, 促进艺术品拍卖业发展。可参照北京、杭州、潍坊、青州等地的做法, 取消艺术品交易的增值税, 而只缴纳营业税。在艺术品拍卖成交后以总成交额开具发票, 吸引买家回流我市艺术品市场。

二是加强银企合作。书画艺术品经营企业与南京的银行建立合作关系, 推出艺术品融资服务, 对画廊实行诚信贷款。通过协会和画廊间担保以及艺术品抵押获得授信, 授信后随贷随还, 随还随贷。实现合作共赢。

三是在市场选址、土地使用、房屋租赁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目前南京地价房价居高不下 (南京地价房价是青州的4-5倍) , 即使想建设书画城, 投资几十亿元也是杯水车薪。但南京的特点是, 城中许多企业搬迁后, 有不少老厂房可以利用, 比如, 新庄的老电影厂厂房, 经五立交边上的原活禽宰杀厂等。还有一些部队的旧营房, 比如, 大校场机场搬迁后留下的机库, 这些都可以加以利用开发, 但都需要政府出面牵头组织。比如, 江宁方山艺术营为吸引艺术家入驻, 将原来的民兵训练营置换出来作为画家创作基地, 画家只需交纳一定物业费即可入驻。

四是专项扶持, 同城同待遇。南京要设立艺术品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扶持优秀书画艺术品经营企业奖励。对国有和民营经纪公司实行同等待遇, 在场租、有关管理费用方面一视同仁。

(5) 打造时代精品。一是搭建生产平台。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良好口碑和较好经济效益的诚信画廊、艺术品经营公司;建设1-2个在国内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艺术品 (书画) 交易市场;打造1-2个具有全国知名度的艺术品经营街区。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 打造2-3个全省领头, 华东地区名列前茅, 在国内艺术品市场有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龙头文化企业。还可以借助南艺的辐射, 改造南艺后街艺术品交易市场。逐渐形成“精品+拍卖+展销的市场模型”。

二是要打造书画品牌。利用南京地区的书画人才优势, 创作出具有南京地域特色的经典作品。当前应着手的是传承并发扬“新金陵画派”的影响力。树立金陵画派工作室的整体品牌形象, 使之成为南京书画品牌、文化名片、文化新地标;打造金陵画派的书画创作基地, 除沿袭金陵画风外, 更传承金陵画派精神。同时开拓南京油画市场, 完善书画艺术品类, 提升书画艺术品格。

(6) 创新交易模式。一是通过各类画廊、书画店、艺术展销、旅游区销售等多种方式和形式建立多种书画艺术交易平台。画廊可根据当地的认知程度, 把收藏者感兴趣的书画家请来, 进行现场作书作画。可以通过拍卖行, 将作品确定最低价或无底价然后进行拍卖。

二是借助电子交易平台, 实现书画艺术品线上交易。南京文交所交易平台已成功上线运行, 产品可保真, 藏品可保管, 资金风险可控, 税收问题易解决。要为传统交易模式经营者牵线搭桥, 把一切有投资价值的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资源设计成投资者需要的产品, 在南京文交所各类交易平台上进行一级市场挂牌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

三是探索开发文化艺术品手机用户平台、全球市场交易平台和微信交易平台。借鉴证券手机交易平台开发iphone版、ipad版、android版、symbian版、windows mobile版、java版的文化艺术品手机平台。全球市场交易平台可借鉴证券QFII的方法, 通过严格监督管理的专门账户投资南京文交所网上市场, 包括买卖价差等在内的各种资本所得经审核后可转换为外汇汇出。

四是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网站集门户、论坛、品牌营销、网络销售、客服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以各地书画爱好者为主要受众, 以画廊和工艺美术单位或个人为主要客户、网络服务为主营。而电子商务平台 (网上商城) 主要为收藏家、拍卖行等书画艺术销售商家提供网上书画艺术展示、销售及客户网上在线购买和竞价拍卖等服务。

五是探索并完善网上画廊运行机制。由于商业画廊代理的大多是名家作品, 那些知名度较低的艺术家很难得到展示机会, 而“网上画廊”响应了这部分人的要求。网上画廊为艺术家与艺术品购买者搭起了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 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家的作品。

(7) 加强队伍建设。一是高品位、高素质的书画创作队伍。首先是培养大师级名家。对那些已经有相当知名度的书画家, 一方面协助他们进入更高一级 (包括国家级) 的协会组织, 另一方面支持他们办个展、出版作品集, 同时借助各类媒体对其进行包装宣传, 使其成为艺术界有影响力的大师级名家;其次要充分利用南京现有书画艺术品牌在业内的影响力, 通过教学培训、企划策展、签约推广等多种形式, 引导画廊经营者重点扶持中青年骨干力量, 发掘、扶植艺术创作新人, 让更多的书画家进入到作品有润格的阶段;其三要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优秀师资的支持, 并从中发现天分高、有发展前景的苗子, 予以关注;其四对于外地在宁书画家, 依托协会, 加强和本地书画家的交流, 拓宽创作视野, 提高创新能力。

二是懂市场、懂艺术的经营管理队伍。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营销人才尤其是高端书画职业经理人才是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要加强服务技能培训, 从销售、推广等方面自觉提高服务质量。对于高端人才, 既要靠引进, 也要靠培养, 应鼓励其他行业的高端人才转型书画市场。

三是有眼力、有实力的消费收藏队伍。这其中既包括高水平的书画鉴赏家, 有实力的实业家, 还包括已步入小康生活的普通大众。培养壮大这支队伍, 关键是要靠引导。

四是公正客观的鉴赏批评队伍。艺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批评和鉴赏。南京要建成一支以书画名家、大专院校文艺批评家、新闻媒体评论员等为主体的艺术品鉴赏批评队伍, 帮助人们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通过专业品鉴, 形成对艺术创作的良性反馈和艺术作品的高格推广。

(8) 创新宣传推广方式。一是立足文博场馆宣传。利用画廊、文化馆、博物馆等展览各类书画艺术品, 个性化推介名家名作。多举办书画鉴赏、经营收藏等方面的培训讲座, 普及书画知识, 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养, 积极培育懂行的消费者队伍。

二是加强媒介宣传。在专业杂志和地方报刊刊发书画评论文章, 宣传优秀书画作品, 南京广播电视开设类似央视的““寻宝、鉴宝”、《艺术品投资》等节目, 达到宣传造势和引导消费的双重作用。

市场营销培训内容 篇5

一、电话POS概念:

什么是电话POS呢?简单的说就是集电话机功能、POS机功能、ATM机部分功能(除不能存、取现金外)及有着叠加新型增值业务功能为一体的,安装使用便捷的,安全可靠的金融业务机具。

二、电话POS的用户:

它的用户可以是企业(单位或学校)、商户和个人。

三、开展电话POS业务的意义:

1.增加资金沉淀,从而提高存款率。

据上半年我行统计,每台电话POS所带来的资金沉淀有10万元。如果我们网点发展100台,就有一千万元存款。若我们地市有1000个电话POS商户,那么将增加一个亿的存款。

2.增加开户数,有效建立卡的使用环境,促进卡的发行。

3.增加中间收益。

4.柜台业务前移,让用户足不出户的办理建行业务。

四、我行电话POS功能及优势

1、电话POS的功能:

消费(即POS收款):商户可以受理顾客任意银行卡交易。

查询:所有银行卡的余额查询、所有建行卡的明细查询、来帐查询、结

算账户余额明细查询(可支持客户不刷卡操作,直接输入渠道密码就可以查询了,方便客户)

转账:建行行内转账、跨行转账(可转中、农、工、交)、信用卡还款。代缴费:目前可交移动、联通、电信话费。

终端汇总:可汇总客户在电话POS任意一天(但是不能大于今天)的所

刷的所有交易以及交易金额。

2、给客户带来的好处

(1)安全性:避免客户收假钞,减少去银行存钱的风险;

(2)拓展商家的经营活动范围:可以增加用卡的消费群体;

(3)省钱方便;转账比柜台手续费低;操作比网银方便安全;

(4)省时便捷:减少用户去银行排队的时间,不受交易时间约束。

3、与其他行的优势:

五、电话POS营销对象

1.我行贷款户;

2.来我行网点办理业务的商户;

3.利用人脉关系发展熟悉的商户;

4.到批零商户集中的市场、街道去发展商户;

5.让有商务POS的商家,装上电话POS:电话POS可以向他提供银行转账,银行卡金额查询,还信用卡,缴电话费等。

六、营销方法:

⑴ 集会培训法;针对贷款户和有业务来往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

⑵ 功能介绍法;在网点安装电话POS终端,设立大堂经理为前来办理转账业务的客户进行现场演示办理。既减少了客户排队,又进行了生动的宣传和营销。

⑶ 他人推荐法;利用自己的、亲友的、客户的人脉关系进行广泛营销活动,进行重点突破,周围辐射的方法。

⑷ 利益引导法;电话POS可以给商务POS用户,提供转账、信用卡还款、交电话费等功能。

⑸ 活动推广法;组织人员在批零商户集中的市场、街道,进行宣传和现场办理业务,并进行逐一上门营销。

(把银行搬回家,足部出户办理银行业务。)

七、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电话POS业务:

市场环境所趋:我们不发展电话POS商户,竞争对手在发展。那将拉走我们的客户,减少我们的柜台业务。即使有网点,商家来办理的业务也会越来越少。

八、收取押金的重要性?

①商户支付了押金有利于机具的使用和保管。

如果收取押金,商户会更加珍惜机具,真正当作自己的东西,建立正确的保管和使用意识。防止机具闲置不用和随意损坏丢失。

②商户支付了押金使他具有了合法的享有服务的权益。如果收取押金,用户会随时向我们提出要求,如:出现机具故障、业务问题、顾客纠纷、收银员培训等,客户会要求我们即时解难及上门,保证他的正常使用。如果我们是送给用户用的,那机具坏了或不会用,客户就会不好意思向我们提要求,从而大大降低了机具的使用,这也是活动户低的原因。

“授权”掘金艺术市场 篇6

谁来撬动千亿规模市场

“艺术授权”的概念对普通人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但日常生活中,人们其实早已频繁邂逅各式各样的艺术衍生品。诸如798艺术区艺术商店里毕加索艺术衍生品抱枕,印有岳敏君“露齿大笑”的T恤,国画大师齐白石禅意笔触的花鸟虫鱼图案更是遍布杯壶茶具、桌灯、餐盘等日常用品。商品和艺术品联姻的产物无一例外都通过“艺术授权”实现。

“它不同于一级市场的展览展示,也不同于二级市场的拍卖收藏,而是对艺术品版权的深度开发利用。”从事艺术授权代理15年之久的Artkey艺奇文创集团董事长郭羿承表示。在他看来,正是由于版权的高度抽象性,催生了艺术衍生品的N种可能性。他介绍,以前1000种藏品只能做出1000种产品,艺术授权后却可以开发出数万甚至数十万种商品。

据了解,台北故宫博物院如今每年古画限量授权复制品的销售额已超过门票收入,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该院典藏的唐代怀素和尚《自叙帖》,经授权开发,制成售价折合人民币5万元的奢华床罩远销海外。荷兰银行则将获得授权的梵高作品作为企业形象设计元素,从公司的外部装饰到信笺、礼品,梵高俨然成为该行代言人,急剧提升的品牌形象让企业一度创下3个月内300%的高增长率。

在国外,艺术衍生品生产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已经得到了完善的发展,在纽约、伦敦、法兰克福等地,有专门的博览会在做艺术授权的交易。许多博物馆、美术馆也依托各自的馆藏资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创意产业。其中美国和法国做得最好,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其艺术衍生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珠宝首饰,另一类是丝网版画和艺术类书籍。每年来此参观的人数达六七百万,其主馆与周边几家商店的营业额加起来一年达3亿多美元。而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则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着40多家艺术商店,年收入多达几千万欧元。

这些数据对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无疑是一大刺激。拥有绝佳艺术资源的它们完全具备依靠艺术授权盘活馆藏资源的先天条件。

艺术放下身段走进生活

“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在艺术授权。”这是2011年国际艺术授权博览交易会发出的强烈信号。

以郭羿承的Artkey艺术授权中心为例,该中心目前已经成功代理包括齐白石、刘国松在内的全球700余位华人艺术家的数万件艺术作品,并独家获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画作品数码复制权,成为全球最大的东方艺术授权组织。不过其商业模式并不复杂:一个普通水杯,能卖20多元;一幅齐白石作品,估价会在数百万元。若把齐白石的作品翻印到杯子上,杯子能卖到100元,在销量未减少的情况下,生产商、设计者以及享有版权的艺术创作者都能获得收益。

记者在798艺术区走访了解到,购买艺术授权商品的消费者大多了解并追捧这些作品背后艺术家的风格。相比于昂贵的原作,这些商品既能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亲民的价格也在承受范围之内。“艺术品没有变得廉价,艺术授权走的是生产型服务业方向,生产型消费需求替代了‘一锤子买卖’,艺术品成为给相关产业提供的投资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如此解释降下身段的艺术。

有专家分析,作为世界制造基地,中国完全具备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产品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发展授权业的优势条件。”张晓明认为,通过艺术授权提升产品附加值,将给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一条新路径。广州玻璃先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廖仲明对此深有感触。以前由于不了解艺术授权这种商业模式,公司只能借鉴梵高画作灵感,将修改后的“向日葵”呈现在工艺品上。“怎么看都觉得远不如梵高的水平,还一直提心吊胆怕惹来侵权官司。”如今廖仲明已拥有百余位艺术家的授权作品,名正言顺地将梵高的《向日葵》复制到水晶玻璃画上,不仅带动产品提价4成,还为下一步出口欧美打下基础。

以往束之高阁的艺术品正走出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开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频频交集起来。“我认为艺术不能仅仅作为一种投资品,而应该让大多数人有机会接触,最获利的是一般民众。他可以付出他能接受的价格去拥有一个印着价值1个亿作品的杯子。”郭羿承将艺术授权理解为一项艺术推广活动,他认为通过它能培养出一批真正热爱艺术品的藏家。“文化一定要通过商业让一般民众能够接触得到,才会有影响力。而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艺术授权的健康发展。”

开发关键在于创意

英国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曾告诫说:“中国缺的不是创意,而是创意商品。”言外之意,艺术和经济“联姻”,首要就是有人创意策划。将艺术品转换为商品比创意本身更重要,也更难实现。

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早在两年前就建起了自己的艺术品商店,店里销售的大多是他拥有艺术授权的物件。在他看来,时至今日,制造工业已具备高尖复制能力,经济实力增强带来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早已构建起来的销售渠道为艺术授权准备好了一切外部环境。“关键在于转换,也就是对创意的再创意。”孙永增会不定期邀请业内小有名气的画家到馆里切磋技艺,以期获得更多灵感。他认为,艺术家除了被动转让版权外,还应主动介入创意商品的设计环节,帮助技术精湛的手工艺匠人赋予产品新的内涵,实现双赢。

荷兰“Van Riet”设计所旗下有个“Hendrik”项目,专门围绕梵高、博斯等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衍生品创作。特别的是,他们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画作或移植图案,而是以现代审美对画作元素进行提炼、再创造。设计师们将艺术作品“嫁接”到纺织品、陶瓷、照明、墙饰、服装和首饰等各个领域,与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反观中国市场,除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业绩骄人外,内地各类博物馆多达数千家,文化产品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的只有区区5家。“我们的博物馆商店大多还停留在经营旅游纪念品的层面,提供给观众的文化产品品类单调,缺乏特色,销售情况自然不会理想。”南京一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无奈表示。据了解,目前内地只有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等少数几家拥有自己的创意产品设计团队,大多博物馆在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经营产品还停留在艺术附加值较低的文物复仿制品、图书音像出版物等低端层面。

“艺术衍生品不只是艺术与商业的机械相加,而是将艺术品所蕴含的独特艺术精神通过商业营销方式来加以传播普及。”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表示。在他看来,中国艺术衍生品市场未来要长足发展,首先要加强机构之间的合作,带动中国当代艺术衍生品与国际市场接轨;其次,让艺术更生活化;最后,要充分重视快速消费品的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如酒、茶等,市场需求大,潜力也大。

事实上,一个成熟的艺术授权产业,需要艺术家、授权商、制造商、销售商等不同角色携手,而国内目前这条产业链尚未形成,不少艺术家被迫兼任制造商和销售商,授权商则要兼顾授权与设计。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也导致衍生品生产质量不稳定、设计开发环节相对薄弱、产权意识淡薄、盗版严重、市场推广手段单一等现象。

浅议明代艺术市场 篇7

明代的绘画形式多姿多彩,主要从装裱工艺、提款、印章、书法、材质等项。中国书画款式的完美,发展到明代,是一个标志性的阶段。出现了唐、宋、元以来所未见的新现象,这主要就是诗书印与画融为有机的一体。紧跟而对应款题发展的,是印章钤记的变化,出现性格化、多样性的面貌。为后世品鉴提供了依据,也为后来的艺术家开启新法。不过,艺术的发展,往往又是不拘泥于前人的。明代书画用的材料,如在宣纸方面,首开大量使用生宣的是沈周,生纸对于沈的没骨、粗笔风韵之趣,如鱼得水。生宣虽然出现在元代,但并未流行,真正流行是在明代。利用洒金牋作书画,也是明代的特色。明代一些大画家就十分喜欢在金牋扇面上挥毫,如文征明、祝允明等,这可谓是市场短平块的书画商品。手执一把名人书画的折扇,风行于明,流沿至今不衰。不过扇面之用,已延伸向镜框橱窗,对象以藏家为多矣。明代金笺扇面,近年拍卖场屡有露面,行情看好。明代书画装池(潢)的精致和技艺的高超,使书画在市场上更受人青睐。明代卷轴的装池,增加了“引首”与诗堂,形式更完整。江南的“苏裱”款式,是闻名海内的。有《装潢志》一部典籍,装裱业的发达,装裱名师的诞生,从客观程度上反映书画市场兴旺的必然。

相对于研究中国艺术市场比较专业的书籍《格古要论》也诞生与明代,给古物鉴藏者提供了参考的典范,此书于明洪武年间曹昭所著,这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体系相对完备、门类丰富的古物鉴赏著作,全书对书画、青铜器、瓷器、漆器及各类珍奇异宝等十三个门类的古物加以品评优劣和鉴别真伪。[1]内容丰富,体例完整,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对中国美术鉴藏通史的梳理起到了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一个时代艺术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这个时代是收藏热潮和收藏大家的层叠辈出,如董其昌、文徵明、项元汴等,他们将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艺术作品收藏保留,乃至于我们今天依然可以从各大博物馆可以看到他们的收藏印章。他们本身善书善画,或为高官或为商贾,他们对传统艺术有着炽灼的追求,具备广博的学识,有着深固的国学功底,加之他们勤于钻研,精于考据。因此,他们的收藏优绝精湛。

我们知道明代书画市场出现了书画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市场的繁荣总会引起作伪的兴盛。出现在明代书画市场的作伪手段可谓是层出不穷,有如改款、添款、加盖印章、临仿、凭空伪造、代笔等等。不仅假冒前代名家作品甚至连同时代的人也均有所大量的作伪。如模仿同时代的沈周、唐寅、吴伟等人。也可以在市场上卖出好价钱。到明代后期的时候,出现了“苏州片”的说法,原意是指以这一地区专门制作某些或者某一类名家的赝品兜售。

社会的需要,市场的发展,不只推动了书画创作观念、风格流派的多样化,也推动了绘画载体的臻于完美,而这种发展与完美,又满足了公众的需求。这种互动,充分证明,市场对艺术发展的源动力作用。明代艺术品与艺术品市场之所以繁荣异常,来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奢糜享乐之风的形成。明代谢肇淛在《五杂姐》中指出“:今世书画有七厄焉,高价厚值,人不能售,多归权贵,真膺错陈,一厄也;豪门籍没,尽入天府,嶂蠢撕尽,水辞人间,一厄也;射利大驵,贵贱憋迁,才有赢息,即转俗手,四厄也;富贵之家,朱门空锁,榻筒凝尘,脉望果腹,五厄也;膏粱纹绮,口不识丁,水火盗贼,恬然不问,六厄也;拙工装演,而口损失,奸伪临摹,混淆聚讼,七厄也。”[2]既道出了明代艺术品市场的尔虞我诈、唯利是图也道出了明代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昌盛。

摘要:艺术品交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明代艺术品市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活跃初具规模,但是艺术品不同于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品,在过去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形态中,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始终保持着以消费为导向的特点,完全是为了满足达官显贵或文人雅士的精神需要,精美的书画瓷器珍玩中充满了情感的娱乐、梦想的意象与感官的享受。

关键词:艺术品,书画,市场

参考文献

[1]吴明娣,《中国艺术市场史专题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艺术培训市场 篇8

通过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变化, 从最初节节攀升的成交价格, 再到阴云密布的市场环境, 我们应当认清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曾经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场面主要是通过市场资本的运作结果, 中国当代艺术并没有经历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 这也导致收藏家并没有理性慎重的进行艺术品的价值评判和投资估算, 随着资本信任危机对艺术市场的结构调整, 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艺术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从而分析中国当代艺术潜在的弊端, 重新审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每个环节。

一、艺术的价格与价值关系

(一) 艺术价值的特殊性

与传统市场价格与价值所体现的层面不同, 艺术价格是市场中流通货币量的直接体现, 而艺术价值则是艺术本身的艺术性、文化性和思想性。与其他商品相比较, 艺术品自身的独特性, 使得以艺术价格无法正确衡量艺术价值。艺术市场中的艺术价格按照艺术价值来决定, 这也是艺术市场的基本规律。

(二) 艺术市场的价值规律

虽然艺术市场具有独特性, 但艺术市场的本质仍是商品经济的延伸, 因此艺术市场的发展需要遵循相应的价值规律。商品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的基本规律被称为价值规律,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品, 艺术品在市场范围内流通, 体现出艺术品的劳动产品的性质, 但艺术根据本身的独特性, 使其不同于普通劳动产品。艺术产品不具有普通消耗产品的特性, 具备许多文化的附加值, 并且艺术作品无法复制, 与一般劳动产品具有较大差别。而艺术市场的价值规律并不是商品经济内的唯一经济规律, 但艺术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 价值规律的客观性, 使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商品在价值交换的过程中, 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艺术品作为特殊的文化产品, 价值量需要根据艺术品本身的艺术质量和文化元素, 以及艺术家的身份地位等因素综合决定, 因此艺术市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将艺术品的特殊性, 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充分结合。

(三) 艺术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艺术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艺术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多变。当下的艺术市场并未完全按照价值规律而运行, 许多艺术品的高价都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规律进行呈现, 但虽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当代艺术的供求关系并没有按照真正的价值规律, 对艺术的价值和价格进行体现。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高价作品的背后操作手段进行探究,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与艺术市场相违背的人为因素, 大多数的炒作手段, 只是西方国家对游戏规则进行的运用, 将艺术品的解读引导符合西方的意识形态, 并对符合西方艺术形态的艺术作品进行购买, 并通过国际性展览等操作, 对艺术市场进行控制, 将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市场价格进行炒作, 使得艺术品的价值完全背离了市场价值规律, 造成大量资金流入西方国家,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不稳定的艺术市场, 需要进行艺术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 提升艺术家自身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素质, 将中国当代艺术的批判价值加以放大, 从而带动审美价值、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提升。

二、艺术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历程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初步受到艺术市场的影响, 从本质上并不属于真正意义的中国当代艺术, 但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一阶段的中国当代艺术包含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因素, 并对西方艺术思潮的元素进行移植。中国的艺术家对自身艺术态度的认同, 使得艺术市场急于融入国际话语圈, 通过国际展览发掘艺术品的经济效益。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 我国的当代艺术市场认识到当代性的建设问题, 加强对艺术品商业价值的建设, 成功完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型, 创造经济效益的同事, 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随着艺术市场的逐步完善, 使得追求艺术理想的方式产生了变化, 艺术家融入艺术市场, 加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化。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发展过程中, 却受到许多市场潜规则的限制, 西方国家组织的国际性展览, 往往会对游戏规则进行掌握, 将艺术和文化问题纳入艺术形态, 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观念和思想进行影响。而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 也造成艺术家对艺术理想的违背, 以市场价格作为价值导向, 对其他艺术家的图像进行挪用和模仿, 抛弃了艺术的相对独立性, 渐渐失去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三、艺术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作用

(一) 市场攀比心态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完善, 改善了许多艺术家的生活状况, 保证了艺术家的经济基础, 让艺术家的创作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有利于提升艺术品的质量。但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化也使得许多艺术家放弃了原有的艺术理想, 不再保持社会和文化的诉求, 片面的重视市场价格。逐渐将市场价格作为艺术标准, 造成艺术家形成市场攀比心态。只重视市场价格的艺术作品, 并不具备相应的思想和评判精神, 许多艺术家被商业价值所误导, 复制其他艺术家的图示内容, 企图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 却迷失了自身的艺术品格和批判精神。而许多具备创造性的艺术家, 也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 使得艺术创作成为商业产品。

(二) 刺激创作欲望

艺术市场的存在使得艺术家在市场攀比心态中, 失去了对艺术理想的追求。但市场规律机制的建立, 也刺激了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市场成为了艺术家生存的重要手段。艺术家可以通过艺术创作解决生活问题, 艺术作品在市场中获得的经济效益, 能为艺术家提供优秀的创作环境。并且艺术市场的优胜劣汰规律, 也迫使艺术家创作出优秀作品。促使艺术家对社会问题进行思索, 并充分研究自身作品的个人风格, 探究符号的征用和释放意义。艺术价格围绕着艺术价值基础而上下波动, 艺术市场的完善也将刺激艺术家的创作欲望, 有利于艺术家创造出更为优秀的作品。艺术市场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有利有弊, 而艺术市场的发展过程应当与中国当代艺术相结合, 正确的认识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弊端, 完善市场价值规律机制, 保证艺术市场的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当代艺术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中国当代艺术与艺术市场具有多重复杂的关系, 并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分析艺术的价格与价值关系, 从而研究中国艺术市场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艺术市场,价值,商品

参考文献

[1]范伟民.对中国当代艺术及艺术市场的思考[J].雕塑, 2009 (3) .

[2]李倍雷.艺术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J].艺海, 2010 (3) .

低迷市场中的销售艺术 篇9

零售的艺术

47 岁的凯西, 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奇可思女装店 (Chico’s) 的顶级销售员。奇可思女装店在全美约400 家分店。

许多凯西服务过的顾客发现:她们原本只为买一条皮带而来, 但最后却带着满满一袋子商品离开。

以下即为凯西能使顾客“带着满满一袋子商品离开”的技巧:

1.击败冷遇。

许多零售人员对顾客“我只是看看”等冷淡之语一筹莫展、无言而退, 但凯西却继续热情主动地以“那么, 请问您以前在我们这儿买过东西吗?”等问题, 去获取向顾客介绍店内产品的机会。

她总是热衷于分析每一位顾客走进店内的原因。“如果一位顾客说‘我只是看看”, 那么, 你就应该想想什么是她想看的?什么能使她产生兴趣。”凯西说。

2.为顾客着想。

一旦顾客被激发起对某件商品的兴趣, 凯西就开始在试衣间里以那种商品为基础, 为顾客考虑和建议相关配套商品。而奇可思女装店的试衣间里不放镜子, 这也为凯西以顾客为中心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供了机会。

她说:“我从不把自己仅当作一个店员, 而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为顾客着想的着装顾问。”每次销售完成之后, 凯西还要花额外的功夫记录下顾客的信息, 然后打去电话或寄去一封手写的书信, 以询问顾客的意见等。

3.从不满意中看到更多机会。

凯西还能从顾客的不满意中看到更多的销售机会。她仔细倾听和分析顾客的不满意之处, 然后给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另外一种颜色、另外一种尺寸或另外一种款式的商品。

“如果顾客来我这儿买过一次东西, 她们十有八九会再来, 因为我总能帮助她们解决难题。”她说, “比如她们可能首先拒绝了我推荐的价值300 美元的商品;然而我很快了解了顾客的不满意之处, 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推荐, 结果她们最后可能买了500 美元的商品。”

对企业销售的艺术

迈克尔是SAS软件公司派驻纽约的市场经理。加入SAS公司的5 年里, 迈克尔每年都超越了承销任务, 年均销售高达250 万美元, 并赢得了如索尼和时代公司等知名客户。

以下是他在对企业销售中的秘诀:

1.记住:对企业的销售工作关系到对方的职业。

在企业对企业的销售中, 一笔数百万美元的错误采购决定, 也许会导致采购方的某位经理失业。这种担心在整个采购过程中浸透于采购方的潜意识里, 成为对企业销售的一个巨大的潜在障碍。

迈克尔说:“因此你必须坦诚地将采购方拉进整个销售过程, 使他清楚你的业务将如何为他的公司创造价值或减少成本。否则你的业务从一开始就玩完了。”

2.集中力量于第一季度的销售。

“做对企业的销售, 每一步业务进展都得征询客户意见, 销售期相当长, 或许几个月都不能完结一笔业务。”迈克尔说, “但每年的第一二个季度是所有企业效率最高的时期, 所以你必须集中力量在第一个季度里, 把所有关键性的销售环节完成, 这样才能争取在对方的一个财务年度内了结所有的销售工作。”

3.别卖需求, 卖前景。

在对企业销售的过程中, 迈克尔都要分析这样的问题:这位客户的企业是如何创造利润的?什么对他们真正重要?从中何处是我的销售工作的切入点?

“企业客户不会关心你是否能完成销售任务, ”迈克尔说, “他们只关注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所以, 你必须找到对方企业非买不可的原因:你的产品对他们的前景来说哪些方面是有帮助的。”

批发商销售的艺术

47 岁的邦德是明尼苏达州普利茅斯市的COKe M公司的创始人。COKe M公司成立于3 年前, 是软件、电子游戏及相关附设产品的批发商。2002年, 公司销售额已达1.3 亿美元, 且客户包括了像迪斯尼、微软这样的知名企业。

虽然是公司的老板, 但邦德一直亲自参与公司的批发营销业务。他说:“现在市场空间在缩小, 所以你必须去奋力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 并试着去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以下是他作为一名成功批发商的营销心得:

1.想办法知道客户心中所想。

批发商的客户是零售商。而零售商最害怕的是把有限的资金投进了卖不动的货品。因此在每次对某个零售商客户作业务拜访之前, 邦德总是先去瞧瞧与客户类似的零售商商店, 看他们愿意把钱花在什么样的货品上。同时他还要去了解客户周围的竞争对手情况。然后当他最后去访问那个零售商客户的时候, 对客户的心理状况他已有足够的信心。

邦德对此解释道:“一般说来, 规模较大的零售商不会告诉你他们想要什么, 所以你必须自己发现办法, 然后告诉他们‘我的这些货正是你在寻找的’。”

2.为客户采购定制。

零售商之间相互竞争, 所以他们总是想要与竞争对手不同。针对这一特性, 邦德为客户实行采购定制, 在销售时不但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货品, 并且实行不同的产品展示方式。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批发商, 你必须能帮助自己的零售商客户创造利润空间, 或帮助他们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邦德说。

3.给予客户实质性的尊重。

许多客户内心里并不想听营销人员的唠唠叨叨, 所以邦德的业务拜访总是简洁明了, 甚至可能只是与客户在大厅里仅2 分钟的交流。而当他感觉到客户有事烦心、不能专心与他交流时, 他会立即长话短说或重新安排自己的业务拜访日程。

邦德解释道:“应尊重客户的时间, 而不是仅考虑你自己的日程安排。我见过很多营销人员, 实际上仅仅由于只考虑自己的日程安排而导致业务失败。”

销售服务产品的艺术

41 岁的尼克, 是联邦快递服务公司在俄克拉何马城的高级业务经理。在他方圆90 英里的“业务领地”上, 他争取到了500 多家小企业主固定客户。去年, 尼克荣获联邦快递的最高荣誉感销售奖“五星奖”。

他的成功心得是:

1.别说, 去听。

在销售过程中, 尼克比其他销售人员说得少, 而愿花费更多时间去听客户讲。 对此, 他解释道:“为完成任务, 很多销售人员喜欢对客户大谈特谈。事实上你必须按照客户的需求来完成销售。而倾听客户是如此基本的要求, 以至于它被很多人忽略了。但它的确是尊重客户的第一步。”

2.发展信任。

尼克在与客户打交道的时候, 总是直截了当、目的性非常强地问客户诸如此类的问题:你面临什么样的市场竞争?你想在哪些方面把企业做得更好?你可能会把我们的服务用于哪些方面?

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信任。“我把自己想象为客户的一名员工, 而不仅仅是作为付我薪金的联邦快递公司的一名员工。”他说。

3.制造差异。

展望2014年艺术品市场 篇10

一、近现代书画热度不减

2013年近现代书画虽没有之前的火爆, 但秋拍中黄胄《欢腾的草原》冲破亿元大关还是让人感受到了市场的热度依然不减, 买家对精品力作的追求意愿强烈, 让人们对2014年的近现代书画行情充满了几分期待。

展望2014年的近现代书画行情, 相信亿元拍品仍然有机会出现。目前亿元大师已经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黄胄6人, 未来仍有出现新人的可能。今年是齐白石诞辰150周年, 相信齐白石的拍品会有良好的表现。像海派的吴昌硕、谢稚柳, 岭南画派的关山月、黎雄才等都有可能会有超人意料的价格涌现。

二、当代水墨尚处培育期

从2012年开始露出活跃迹象的国内当代水墨拍卖, 经过两年的市场推广目前处于市场平衡期, 由于介入的藏家还不太多, 所以离行情火爆还距离遥远, 目前大多停留在学术展览层面, 拍卖价格还处在市场培育初期。

当代水墨在秋拍中的表现可以说中规中矩, 精品力作都价格不菲。何家英的《孙中山在天津》在北京保利拍出805万元的高价, 贾又福的《铁骨寒月共悠悠》也以862.5万元的价格成交。史国良《母亲的心愿》230万元, 田黎明《村姑》149.5万元, 范扬《瓜洲古渡》120.7万元, 李津《饮食男女》51.7万元, 成交也还理想。展望2014年, 当代水墨会继续小幅攀升的节奏。

三、写实油画小步复苏, 当代艺术有点悬

自2011年陈逸飞《山地风》8165万元刷新中国油画拍卖世界纪录后, 写实油画的行情就一直在走下坡路。2013年秋拍靳尚谊《塔吉克新娘》8510万元的价位, 让人们对今年写实油画行情的转暖重新燃起一丝期待。

当代艺术在2013年也曾诞生天价——曾梵志《最后的晚餐》拍出1.8亿港元, 但市场反应却比较平淡, 对国内当代艺术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等人的价位没有跟着上涨。市场普遍认为, 曾梵志的天价只是个案, 幻想2006年张晓刚天价带动整个市场的繁荣, 多少有点一厢情愿, 不太现实。2014年当代艺术的复苏有点悬。

四、御用工艺品受到藏家追捧

2013年, 皇家御用品行情升温明显。清乾隆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6670万元, 清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花卉开光梅菊图御制诗文柿蒂耳瓶”以估价5倍的价格2702万元成交。

随着买家鉴赏力的提高, 皇家御用品的价值逐步凸显。与宫廷有关的瓷器、宝刀、御玺、家具、玉器、文房都开始受到买家的关注, 由于其制作精美, 材料珍贵, 市场稀缺, 安全性高, 增值性强, 成为藏家眼中的新宠。相信在2014年, 宫廷御用品会继续受到买家的追捧, 个别媲美博物馆藏的顶级御用品甚至不排除有冲击亿元的可能。

五、拍卖成交有望活跃

受国内经济放缓的影响, 近两年的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处于调整中, 但2013年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以嘉德为例, 2013年总成交额65.4亿元, 比2012年的51.6亿元增长了26.8%, 显示成交有了好转复苏的苗头。

艺术品作为奢侈品市场,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较大。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 2013年中国GDP7.7%, 一些海外专家认为2014年中国GDP将恢复到8.0%以上。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2014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力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 表示“未来15年中国经济GDP稳定增长在8%左右”。考虑到国内房地产和股票的收益在降低, 艺术品可能会成为一些资本的选择。展望2014年, 国内艺术品市场总体上会呈现成交活跃、小幅增长的态势。

六、拍卖业竞争加剧

2013年, 国内拍卖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嘉德、保利进军香港市场, 数据显示北京拍卖成交额271亿元, 几大龙头拍卖公司占据了一半以上, 艺术品拍卖业优胜劣汰的速度在明显加快。

春回艺术市场 篇11

艺术市场在上一季随着国内外拍卖行的你来我往,呈现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如何融入国际大经济环境,国内艺术市场各种机构也都在不断尝试和努力。

江湖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现如今最快的我想应该就是变化了吧。大家还在玩滴滴打车微信支付立减10元玩的不亦乐乎,艺术圈又开始在微信朋友圈玩起了拍卖。一个不留神你就out了,只想说:网络改变这个世界还能更快些吗?

去纽约实现“中国梦”

纽约作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如同电影《中国合伙人》的结局一样,是很多中国企业梦想着陆的地方。

在中国艺术市场走向国际化道路上,纽约是很重要的一个点,所以,到纽约去!中国拍卖行协会一定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与美国artnet合作将一场关于中国艺术市场的论坛搬到了纽约曼哈顿举行,并且邀请来自全球艺术市场领域的权威人士参与谈论,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国际艺术市场的互动和交流。

对于中国市场本身来说,国际化重要的是走出去。一个论坛,对市场变化能起到的影响或许微乎其微,但真正的国际化不只是我的拍品设置中加入了多少西方艺术,也不仅仅是我的藏家对西方艺术的购买力有多强大。我们需要被世界所认知的不只是购买力,更重要的还是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哦对,这个论坛有一个很梦幻的名字“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和未来”,呵……又一场“中国梦”的实现。

TEFAF对中国艺术市场踩刹车

就像国内市场渴望能有国际规模一样,在飞速增长的数值、不断刷新的纪录的吸引下,西方市场也渴望与中国内地市场的直接接触。

全球最大规模、最有影响力的艺博盛会——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简称TEFAF)“暗恋”中国市艺术场好多年。2013年随着两大国际拍卖进入中国内地, TEFAF也试图通过与苏富比北京的合作来尝试在中国举办“TEFAF Beijing”。然而到了2014年初TEFAF却暂停了该北京计划。

其原因,在TEFAF代主席艾隆森给出的答案中除了认为北京艺术市场对西方艺术的接收能力还不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的博览会之外,还因为TEFAF参展商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表现出的剧烈变化感到担心。

TEFAF的担心不无道理,虽然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大幅回暖、虽然有王健林花2个多亿买下了毕加索的《两个小孩》、虽然苏富比和佳士得抛砖引玉的几张西方大师作品都卖出了理想的价位。但从整个2013年的市场行情来看,形成内地艺术市场回暖的增长点仍然主要集中在中国绘画版块。

虽然TEFAF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喊停更多的来自于其自身博览会角色对参展商利益最大化的保护,但一直想对中国市场分杯羹的欧洲艺博会对进入内地市场喊停,也从侧面让我们看到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路程还要走的漫漫长路。

保利上市,国际范儿高大上

如果不能在藏品结构上尽可能快的实现国际化,在市场估值上直追国际大牌拍卖行,也不失为一种接近国际化的好方法。要说本月艺术市场最热闹的事情当属保利文化香港融资上市。

2月24日保利文化公开招股,到3月6日将与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募资预计将会在21.93亿港元至25.67亿港元之间,并且有证券所估计,保利文化今年纯利可上升30%至3.57亿元人民币,纯利率达14.5%,估计其市值可达到11亿至13亿美元,相当于今年预测市盈率18至22倍,跟国际同行业“苏富比”市值相若。

在保利文化公开的其招股书上显示,保利拍卖目前在保利文化所占的比值为44%,而招股书也显示,保利文化欲将资金的50%用于发展艺术与拍卖业务,以增加全球客户网。

到截稿为止,获悉保利文化的国际配售部分已经售罄。已经筹备三年多的保利文化在去年遭遇国内IPO停摆后,放弃A股选择在香港以H股上市,或是无奈之举,但现在看来,更是顺应时代的选择。

中国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多的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保利选择H股上市,不仅为保利拍卖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也为国际经济接触中国艺术市场提供了新的渠道,可谓一举多得。而在香港上市,驶入国际经济大浪潮,也让保利拍卖成为第一个真正走上国际化的中国拍卖行,而保利文化显然也有意将保利拍卖打造为“中国的苏富比”。

微信拍卖,草根范儿暗藏机遇

据说现在路上的人只有两种,一种在微信聊天,一种在刷朋友圈。话虽夸张,但微信的盛行可见一斑,那么艺术品拍卖微信平台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

就在近一个月中,微信平台已经举行了几场拍卖。从这机场拍卖来看,微信平台的拍卖主要依靠公共群在进行,拍品多为无底价起拍,买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便可以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留言、评论、或直接打电话给拍卖师的方式参与竞拍。比较麻烦的是,由于公众平台的所有买家留言并非所有人可见,所以在出价前,需要先咨询目前价位后才能加价。

且不说微信拍卖本身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仅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微信拍卖更像是一中营销手段,一种宣传噱头。墙艺术微信拍卖平台的“蔷薇拍卖”,首期拍卖的是一件行为艺术——《拍卖一次力气》。在这件作品中,拍卖被作为一种创作方式运用在了艺术家的行为作品中,竞得者需要同艺术家共同完成这次拍卖的作品,并最终得到一份此次行为艺术的影像照片作为收藏品。最终这件拍品由这件作品的策展人竞得。

这样看来,微信拍卖更像是朋友圈的玩乐,很容易随着激情的退却淡出视线。但其实艺术品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小众游戏,并且在艺术品交易中,很多藏家更倾向私下交易而非公开拍卖。微信的便利和私密性,正可以为私洽提供绝佳平台。

在微信运营如日中天、艺术品市场广受社会关注的当下,微信与艺术品拍卖的结合也不无可能。拍卖公司可以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开设渠道参与拍卖,亦或搭建微信网拍平台,而对于微信来说,开发一个拍卖平台应该也是轻而易举的吧。

艺术市场的几拨行情 篇12

四百年前的董其昌就曾遭遇过一次, 当然, 他的境况要比我等“高尚”得多。并不是因为他的艺术有多厉害, 更不是因为他如何地巧舌如簧, 而是历史, 江南日见兴盛起的商业经济推着他“上位”。

董其昌是位智者, 他的判断也很敏捷。年龄上说, 他与盛名的艺术资助人洛伦佐 • 美第奇只相差几十岁, 他们生活的经济背景, 却有着耐人寻味的相似性。

或就像佛罗伦萨, 当时的苏南尤其姑苏城的内外, 也云集着各方最有势力的商贾, 近则徽皖, 远则福建、云贵;这些客商大把赚钱, 也大把花钱, 寻求物质与精神的刺激与平衡。

史载, 徽州有位老板吴守淮赢了大钱, 故 “挟资豪游江淮吴越间, 斥买重器, 珍藏法书名画……竟以穷死” (《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 ;更有言, 是各路行商、坐商买出了晚明艺术市场的盛况。

斗鸡走马之外, 人们也陶醉于艺术。范仲淹的后人范允临曾怨言:今人“目不识丁, 不见古人真迹, 而辄师心自创。惟涂抹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 即悬之市中, 以易斗米, 画哪得佳耶!” (《输蓼馆集》)

1. 顾炎武, 书赠山史先生, 绫本立轴, 天渡楼藏

2. 九十四龄福星陈云裳女士;三十年代上海滩的流行密码;“阴丹士林”广告画, 杭穉。今春摄于香港 (独家访谈发表)

“一迢直入”, 便成了董氏的利器。他知道自己起步太晚, 正面拚不过“吴门”既在的势力; 连写字, 也是其落榜后的发奋;他却懂得“品牌” 及其价值力量;他与其山人伙伴陈继儒一唱一和, 一时被迷倒者众多。

做买卖的, 又有几个去求学问、真具有审美思辨?

他们要的只是个“壳”, 一个响亮的牌子! 就像今人迷情“LV”一样。

我以前就曾说过:品牌文化是一盏火炬, 稍不留神, 也会殃及自身。

董其昌当然明了这个意思。他构思出“南宗理论”, 一个有点让人绕舌的艺术新品牌;开创了艺术精神的一个新逻辑起点。名正, 方能言顺。

它有没有道理?其实并不重要!

皇帝的新衣也未必不好看!你接受了也就习惯了, 也就自然而然了!现代所谓“接受美学” 应该包括这层意思。

你不信?我随便找一张“毕加索”或“董其昌”, 随便找一张“唐伯虎”或“张大千”, 你能告诉我真伪吗!又“好看”在哪里?

跟着别人接受, 仿着别人吆喝, 就是了!

从众, 才叫大众, 商业经济的基石。

是否能赚钱, 才是重要的。董其昌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仿着米南宫, 也弄了条“书画船”, 装神弄鬼, 主动出击, 四处游说以推广自己的产品;行商之道, 他并不外行, 更懂得现代人的所谓“包装”。平庸的生活似乎离不开花花纸的装扮。

经济 (赚钱) 氛围之浓烈, 在晚明, 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说出来唯恐你不信, 以前读赵俪生先生的《顾炎武与王山史》时才知道:王山史 (弘撰) 病故, 其儿子求请父亲的生前好友、文坛的一位名手撰一篇祭文, 得到的回复竟然是:“待银以润笔”…… 没钱怎么写?他只得找出父亲旧藏的一幅名画以充值。

1. 顾炎武, 画赠山史先生, 扇面, 天渡楼藏

做艺术研究的、我的前辈大多很固执, 坚持认为艺术的行径是纯粹的, 只跟书本上的精神概念相关。因为他们自己是“书呆子”, (以前) 并没有遭遇过那样的经济时代。

在我 (60后) 的印象里, 中国艺术品经济早期行情的出现, 大约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老干部、老红军、 老同志爱好上了艺术品, 人所谓“雅好”;这些“老”字辈是社会的中坚, 拥有口味的主导权;当时的社会还没有出现私有经济的力量;更谈不上所谓个性解放。

在江苏, 老字辈拥戴出了“钱、宋、亚、魏”, 公共大食堂圈养着的一代画画人, 他们有名有姓, 衣食无忧。 北京、上海, 大体亦如此。我称之为“历史的自然延续阶层”。但我愿意相信:这些品牌产品在90后一代人的心目中, 审美价值等于0。

“解放思想”, 其含义之深刻, 远远超越大多数人的生活日常。

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民营经济蒸蒸日上, 私人有了多余的钱, 在他们的心目中“钱宋亚魏”恰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现成品牌……只有他们能代表绘画艺术的一切。故而他们第一次具有了市场约定俗成的牌价。 我记得在八十年代末, 有客问我:一幅钱松岩的山水大中堂, 八万, 是否贵?我回:贵!四万差不多。

中国经济的总量却在快速推进着艺术品的市场。

我以为, 第二拨行情的出现是由海外的力量推起的。

从二十世纪90年代始, 日本、新加坡、港台的商人捷足先登, 他们已有较成熟的市场经验和需求, 只是以简单的包装方式与低廉的现金, 即可换取中国新一代艺人的劳作, 就像现在我们亦有客商去炒作朝鲜的穷人画一样。

2. 17 年前的佳士得

3. 大卫·帕斯基, 英国皇家水彩协会主席

而对于年轻艺人, 最诱人的就是去海外办一次展览, 印本小册子, 卖断一批画, 收获一笔现金。就我所知, 卖出去的这批“小名头”作品, 就成了第二拨行情出现的中坚, 是以海外的资金与趣味为定向的, 因为此时的中国本体经济, 还没能拿到艺术市场的话语权。

此第二拨艺术市场的行情, 塑造出又一批新品牌, 特别是50后、 60后的产品, 出现了所谓“新文人画”, 其实也就是对新的又一批吃官饭的、“院体制”画院或学院艺人作品的统称。

这一拨作品并无多大玄秘与建树, 格局气象往往肤浅而平庸, 小鼻小眼, 或有能者, 眉清目秀, 但大多严重缺乏“造型的能动能力”, 他们的致命伤。皆因其本来就严重缺乏画者的基本功夫;你让他画出点“别的”, 他就变成了软腿虾子, 就只能冲你翻白眼, 不信你试试。

故其创作的意欲严重受限, 而只能在一个狭隘的区间里, 勉强地重复自身所谓的“绘画语言”;普遍琐碎而重复化, 雕虫小技;若与前数代人相比较, 显现出的, 更多是一种目的性的程式化倾向, 白话点说就是:

把绘画的式样当成艺术的价值目的, 艺术的思想, 却迷失在困惑的半真空。

历史需要铭记, 铭记为了学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 中国商业常常被外来资本欺负, 付了学费的中国人学到了 “炒”的概念。

曾有一种火爆一时的商品叫“中华鳖精”, 简单说也就是一种最平常的营养概念型糖浆, 却被爆炒到了家喻户晓!

我们有很多概念都被商家“偷梁换柱”了, 从洗洗头发的各色“水”, 到代一代步的自行车, 都被“洋概念”所欺凌, 我辈最崇拜的“永久”、“凤凰”自行车已“死亡”!

商家, 常常令最憨厚的良民变为傻瓜, 我称之“商业洗脑术”, 却让你心服口服!

那个时代的总体本来如此!艺术作品从来就是时代的活化石。买卖人竟能忽悠出什么 “最后的大师”, 实是对一段历史的嘲弄。 这一拨行情由“墙内开花墙外香”, 又转而为“墙外开花墙内香”的变局。

中国本体经济壮大后, 这批早期外流的作品又走上了“回流”之路, 因为他们的“名气”, 早已大于其他人。“出口转内销”又成了一种时尚, 细数数那些“值钱的货”, 哪一户没有海外资金的故事?这是后话。

无可否认的是, 海外运作艺术市场的模式, 给了我们深刻的影响, 起到了巨大示范作用, 中国新生代一学就会, 以至快速走上了拔苗助长之路。这也是后话。

本体市场的真正形成, 大体在00后的十年间。一个重要的标识是:

市场运作系统开始“自说自话”地去营销本土包装的新品牌, 出现了所谓“新水墨”, 拔苗助长那些生性逆反的一帮小鬼的作品, 一直被严重漠视的古代书画也开始受到“尊重”。

艺术品市场迟到的土财主, 急切期待着从这一拨行情中捞上一票。不料竟成了最后一位买单者, 被深度套牢 (或能为他们的子孙谋福利) 。我称之为艺术市场的第三拨行情。这一拨行情让我惊悚:这世上大概没有其它一国, 能将艺术品的市场爆炒到如此天昏地暗…… 什么“文交会”, 什么“众筹”, 什么“微信圈”。 如此, 洋人远远落后矣!

每当有收藏家眉飞色舞地告诉我:我藏有某某大画家的旧作三百尺, 新作五百尺, 并签订未来三年的作品八百尺。我深深感到的是一种滑稽与困惑: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乎?

这一拨行情的出现是中国本体经济快速增长的体现。各地古玩城、画廊与拍卖会层出不穷, 画店多过米店, 令人咋舌, 物欲横流的心态, 被转化成了艺术欣赏的骚动, 在各路试图抢快钱的资金纷沓涌入下, 快速营造出一个浮夸的繁荣景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郁金香营运模式”再度出现。

其实, 文弱的艺术品市场并经不住资金的重压。强大的诱惑让画画人坡脚在市场与画案之间, 画画人本应在一个平静画室潜心画画, 却偏偏是哪里热闹哪里钻营, 一边是财富的梦想, 一边是画图的草稿, 情急时更令人心碎, 无所适从。故而又出现了代笔、弄虚的诉讼。 历史就是如此。

各地猎头出没, 去打探发现可以被快速包装上市的艺术产品, 新秀的艺人则沉浸在被发现、被挖掘、被包养的美幻中, 以期“稚嫩而新鲜的涂鸦”能在三天内, 摇身一变为能下蛋的金凤凰。

新一代的鼓手也是铆足了干劲, 在现实的迫切中, 挖空心思地编造與论的口实, 为之营建出价值的氛围。

是可忍, 孰不可忍者。

其实, 说客更是多余的。

市场的规律从来是:需求可以营造一时, 但不能忽悠一世。

尼德兰商人, 摄于“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

近几年, 艺术品市场的第四拨行情亦已快速到来, 以我的浅陋之见, 它至少将延续一代人。

但这次, 却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市场, 而是一个颓市。在这个市场, 大多的买家裂变成了卖家, 它是赚钱效应的颓兆。

人们猛然发现:

“小鬼们”的画作虽然天性“新奇古怪”, 却是像春天的韭菜收割不尽!

“小鬼们”的最大特点也正在于“奇”, 在于“快”!

纵有一点欣赏的余地, 其商品的价值也被其不可估量的“量”稀释殆尽;每一季诞出的种子之盛令人大跌眼镜。网上亦见相关言论称:

“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大佬退出了运营市场。我想, 两三年之内, 可能会有更多非专业展览平台不断退出, 到那时候, 已经被他们捧起来的青年艺术家的傲娇之心, 又该往何处安放?”

把戏漏了馅也就变成无趣;大浪退出, 水浅则无大鱼。

新一代艺人最大的特长唯一个“新”字, 新, 却不是艺术价值的全部。如今, 昨日纽约街头的流行, 今日即可在上海滩再见, 即将到来的下一拨艺术市场的行情, 更有待于下一代人, 全球观念的成熟, 新经济的稳定, 更待于退潮后的反思与修复。

因为市场也教会了人们另一个共识:能够编写艺术史、确定艺术价值的, 并不只是几个起哄的买家, 也不只是几个为卖家摇旗呐喊的人。

所谓艺术批评, 真实中曾经存在过吗?

历史, 需要一个隔雾看花的空间与时间。

上一篇:创新资源绩效下一篇:薄板类零件夹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