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饪课程

2024-12-07

中餐烹饪课程(精选5篇)

中餐烹饪课程 篇1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是要直接面向社会的, 因此中职的教学要根据这一特点, 对文化课程进行调整, 要将专业知识加入到语文的课程教学之中, 同时要改革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技术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将学生的潜能有效激发出来。如何有效提高烹饪专业的语文的教学效果, 值得广大语文教育者进行深入思考。

一、目前中职中餐烹饪专业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各个专业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薄弱

一般选择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普遍都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差, 他们的语文基础也相对较弱。据调查, 在实际的教学中, 学生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就算是降低了相应的难度, 学生的语文测试的分数也难以达到及格水平。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除此之外, 他们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并不清楚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 事倍功半的状况屡见不鲜。

(二) 对于语文的兴趣度与认识度不足

一般中餐烹饪专业因其工作强度较高, 学习者基本以男性居多。根据对青春期男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性格分析, 在这一年龄阶段的男生对于语文等纯文科类的学习往往兴趣不高, 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对其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兴趣就是学习的动力, 学生们的兴趣不高, 也会直接导致其在课堂学习时注意力无法集中, 一部分学生甚至会出现厌学等消极的学习心理。除此之外, 很多烹饪专业的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对其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 错误地认为只要是在烹饪课上下功夫, 自己毕业之后的工作就会有保障了。这样的认识误区会让学生更加忽视对语文课程的学习, 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而且就老师的教学而言, 虽然很多中职老师都已经认识到了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但是还是有一些老师忽视了学生的语文教学, 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老师的语文教学方式也过于传统, 语文的教学质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同时也没有实现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的相互融合。

(三) 教学模式没有实现多样化

由于现在中职的教学更加重视对于专业技术的教学和课程改革, 在文化课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小, 导致很多中职的语文教学还是采用原有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学生专业实践运用能力以及综合职业道德品质方面并没有加入到语文的教学之中, 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语文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关联, 这就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 在教学之中老师应该重视到这一点,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专业的知识点加入到语文的教学之中, 让学生认识到两者之间的重要性, 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

(四) 语文的教学课本学习难度较大

现在中职学生使用的语文教学课本比普通高中相对难度系数还是相对较低的, 但对于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难度还是相对较大。而且教学内容并没有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教学结果与预期结果出入较大, 学生的自信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教学计划开展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想要彻底解决这一现状, 并不能只是降低语文课本的难度, 要根据中餐的教学特色对课本进行改革, 编创符合其专业特点的语文课本, 并要达到与学生学习能力相符的标准。即使是使用统一的语文课本, 老师也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一定的改革, 不要一成不变。

(五) 语文课程时间相对不足

因为中餐的学习极为复杂, 刀工、火候以及调味等方面的技能都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 这就间接减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原本学生的语文基础就相对较弱, 再加上学习时间的限制, 更加降低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二、提升中职中餐烹饪专业语文教学效果的应用对策

(一)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化其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想要提高烹饪专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 就需要从教师自身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教学方式入手, 提高教学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要和学生之间进行融洽的互动, 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对语文的喜爱程度, 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强化其自信心。下面介绍几点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1. 借助信息技术教学

因为烹饪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差, 所以在对其进行语文教学时, 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之后再对其能力进行提升培养。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的优势, 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与图片资料, 对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刺激。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会让他们对于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时老师再进行本课的理论知识讲解,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在学生兴趣有所降低时, 教师也可以再次播放一些图片来配合教学, 帮助活跃课堂气氛。

2. 利用学生的喜好来辅助教学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 如果以学生的喜好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教学的效果较为明显。因此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喜好入手, 并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特色, 将两者整合, 加入到语文的教学之中。比如, 现在的中职学生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 而且其内容又与学生的专业技术相关。老师可将其加入到语文的教学之中, 并利用其对学生的吸引, 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投入到老师的教学之中, 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积极进行思考。比如提问:“‘金黄诱人’这个词, 什么食物都可以使用吗?”“‘垂涎欲滴’是什么意思呢?”, 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样就能有效激发本专业学生对于语文课的热情, 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

(二) 利用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餐专业的学生虽然语文学习能力不高, 但因为专业的影响, 他们的动手能力普遍都不低, 因此他们更喜欢任务式的教学方式。语文老师可以根据本专业学生的这一特点, 来设计任务教学的方式。以一节中餐课的语文教学为例,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对菜肴进行艺术化的命名。在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设计了几项任务:首先是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名菜的菜名, 让学生进行鉴赏, 并提出任务, 让学生找出其命名的规律;其次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得出的结论对一些创意菜进行命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们会因为新鲜感而提高主观能动性, 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之下, 提升自身的命名水平。而且因为任务感的驱使, 会有效减少学生厌学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出现, 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 使其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期待。

(三) 灵活使用语文教材

在对中餐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 老师要明确教学是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服务的, 要保持与专业课老师的沟通, 打破教材对于教学的限制, 而是按照学生的专业学习进度配合对其进行语文教学, 这样会增加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在国内, 中餐馆会定期推出新菜, 而这些新菜的语文知识不能被及时添加到学生所使用的语文课本之中;为了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跟上市场的潮流, 老师要与专业老师进行沟通之后, 通过美食杂志以及网络等渠道搜索相关的知识, 并将其添加到日常的教学之中。这样不仅是对专业课程教学文学方面的补充, 同时还能满足学生就业之后的需求。

(四) 加入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学内容

语文这门学科不仅是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用的工具, 同时还能对学生产生德育教育的作用。一名优秀的员工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 更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因此, 老师在对其进行语文教学时, 要加入对学生这一部分的培养内容, 仔细研究语文课本, 找到文章中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 联系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其加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力求使学生在学习文章后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 并在日后的工作之中也能时刻以此为准绳来约束自己。例如通过讲解《劝学》一课, 让学生了解学习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即使是日后工作中也要积极学习, 进而启发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 改善自己的不足, 做人要谦虚的品格。还要选取出一些关于诚信和勤劳以及工作有原则性的文章, 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让其能够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准绳, 进而帮助其在工作中得到长远的发展。

(五) 确保课程的教学时间

虽然中职的语文教学以对专业的教学辅助为主, 但并不代表其只是一项单一的专业教学工具, 它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乃至是日后的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中职院校要对语文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中餐需要大量的时间来保障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也不能压缩语文的教学时间。应该对学生的专业与文化教学课程进行合理分配, 这样才能对其实施有效的教学训练, 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 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 帮助他们摆脱与人交流的害羞心理, 使其能够在毕业之后迅速融入到社会之中。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定要确保其拥有足够的学习课时。

(六) 将课后作业与专业技术结合在一起

对于中餐专业的学生而言, 他们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刀工和食物搭配等多种专业技术练习, 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单一的语文纸质作业对他们而言作用并不大, 而且很容易出现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所以老师应该改变课后作业的布置方式, 并将其与中餐的专业技术相结合, 这样的课后作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产生完成作业的欲望, 从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关于苏轼的文章时, 老师就可以布置让学生去寻找东坡肉的历史典故以及现代的制作过程。在讲解关于荷花的方面的文章时, 让学生去了解荷花应该怎样入菜, 并设计一道使用该食材制作的菜谱等等, 这样既能让学生通过寻找资料, 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之下, 通过写菜谱等相应的训练来提高其语文应用水平。而且, 不一定要限制在文笔方面的锻炼, 也可以布置一些口语方面的课后作业, 比如像中外美食推介会和食品制作过程介绍等等, 老师要让学生按照专题去自己搜索资料, 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 再在课堂之上由老师随机选择进行演讲。这样新颖的课后作业方式不仅会有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同时还能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专业能力进行锻炼, 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束语

中职的教学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专业人员为宗旨的, 因此在教学中要掌握好专业技术的教学与文化课程的教学比例。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 在与人沟通、提升专业的文化底蕴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作用。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要始终将中餐的专业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结合在一起, 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意识, 激发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为其将来的工作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晶, 主编.语文应用能力教程[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2]翟海魂, 编著.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3]田慧生, 主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4]张华等, 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5]韦志成著.语文学科教育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中餐烹饪课程 篇2

【关键词】中餐热菜制作  项目课程  项目教学法  职业能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68-03

一、 烹饪专业教学改革背景及改革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服务于社会,适应餐饮行业的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影响餐饮行业发展与繁荣的诸多因素中人才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从事烹饪行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而市场需要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就是具有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人才[1]。随着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教育部推动全国中职学校示范校的建设等政府作用力下,加上各院校实现自身发展需要课程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深刻变革的阶段。项目课程已经成为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其优势在于实行项目课程明确了工作岗位的任务,培养学生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这逐渐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的认可。改革过程中笔者学校根据目前餐饮业使用人才的要求,开发烹饪专业项目课程,运用项目教学法,践行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教学观。职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1.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基本的发展能力);2.专业能力(掌握技能、知识——基本的生存能力)[2],两方面的内容及关系可以用笔者学校提倡的“三分厨艺,七分厨德”来概括。在教学改革中以培养具有“三分厨艺,七分厨德”的烹饪人才为目标。

二、 中餐热菜制作实施项目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餐热菜制作课程是中餐烹饪与膳食营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最重要的课程,项目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围绕这个课程开展。通过笔者走访调查,在实施项目课程的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没有适合项目课程教学的教材。一门课程的开设必须要有教材,无论是出版成书的、成册的,还是电子版的都可以。由于项目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技能训练课程、任务课程,是一种新开发的课程,加上中餐热菜制作有地域的局限性,市面上合格的教材并不多见,导致很多学校没有用到规范的教材,开设项目课程教学质量就没有保障。建议1:通过查找,直接从市面上选择合格的项目课程教材或引用其他学校的校内教材;建议2:如果条件允许,组织本校专业教师与行业技术能手、专家,编写自己的教材,另外也可以联合其他学校力量编写教材。

2.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项目课程能否有质量地实施教师队伍很关键。目前烹饪专业的教师主要从全国为数不多的院校中产生,也有的直接来自行业,双师型教师少,他们大多数并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不强,对项目课程概念理解不透,加上思想传统、保守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项目课程的实施。建议1、学校要提供条件,制定制度,让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教学业务水平提高的培训,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业务能力胜任教学,成为双师型的教师;建议2、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教师通过观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课,直观认识项目课程的教学方法。建议3、积极引入行业或院校人才加入到本校的课程建设中来,引入的人才可以起到快速有效,立竿见影的效果。

3.中餐热菜制作实施项目课程停留在表面形式,未做实质性的改革。根据笔者调查,目前职校烹饪专业普遍存在学科课程、技术训练课程和任务课程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充当项目课程的问题,这样的课程不能直接对接岗位,与实际工作情景脱钩。究其原因存在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1)思想传统、保守,观念更新意愿不强烈。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年,已经积累较多的教学经验,使用起来得心应手。项目教学法要想在实训课中普遍推广,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施阻力较多。

(2)实施项目课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胜任教学有困难,产生以次充好的现象。在项目课程中教师活动主要是课前准备引导、讲授、扮演角色演示、组织管理、扮演角色引导、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分析学生评价,教学方法更丰富,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岗位,评价手段更全面。同时教师要扮演厨师、厨师长等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所有这些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3)部分教师对项目课程的认识不透彻。项目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和任务课程,是完全参照岗位需要开设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可以直接胜任岗位。实施项目课程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职业能力。中餐热菜制作实施项目课程其优越性很明显,教师需要加强学习、研究。

三、中餐热菜制作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建议

通过调查,在目前中餐热菜制作课程实际教学中,烹饪专业教师普遍让学生单独完成一整套菜肴的制作,没有岗位分工、协作等,这不符合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情景,所学的技能不能直接应用到实际岗位中,学生的综合实战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而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着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3],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中餐热菜制作利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扮演厨房不同岗位的员工,学习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培养学生的配合意识,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反思的能力,具体实施提出以下建议。

1.做好项目设计。对设计出来的项目提三点建议。一是设计出来的项目要来自生产实际存在的活动,如笔者学校采用的宴席的制作、菜单套餐的制作、自助餐的制作、零点菜肴的制作的形式,否则会出现教学内容脱离岗位需要的情况。二是项目的大小要合适,便于学习,便于教学。三是项目涉及面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中国菜肴风味多,数量巨大,选择要科学合理。以笔者中职学校13烹饪班第三学期中餐热菜制作课程为例。笔者学校中餐烹饪与膳食营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定位主要在海南高星级酒店。海南高星级酒店主要是休闲、旅游度假型酒店,因此设定第三学期中餐热菜制作课程学习的项目主要是“旅游团餐”套餐的制作,主要制作粤菜系菜肴,突出地方风味特点。

课程项目设计一览表(截图)

课程项目 课程任务 学时分配

制作“旅游团餐”菜单A

白切文昌鸡

避风塘炒蟹

冰糖木瓜炖雪蛤

小米煮鲍鱼

姜葱焗鱼

三丝烩瑶柱 任务1 白切文昌鸡

避风塘炒蟹 6

任务2 冰糖木瓜炖雪蛤

小米煮鲍鱼 6

任务3 姜葱焗鱼

三丝烩瑶柱 6

任务4  综合训练 6

2.重视教学过程设计与考核方案。

项目教学法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4],这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中餐热菜制作课程教学设计建议主要模拟厨房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更能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优势,而且切实可行。考核可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对学生、教师有促进、反思的作用。烹饪学生课堂制作的菜肴反映的是部分技能的掌握情况,所以建议用对过程的考核与结果的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各占50%进行评价。在本课程中只对组进行评分,不对组员分别评分,强化团队合作的思想。

以笔者中职学校13烹饪班第三学期中餐热菜制作课程项目一中的任务1为例。“制作白切鸡、避风塘炒蟹”教学过程设计与考核方案范例如下:

表1

教学过程 活动安排 教学资源

知识学习 一、教师提问、纠正错误,学生回答:(教学内容已经提前公示,按规定学生应该了解相关理论知识)

1、两款菜肴属于哪个菜系,有什么特点,怎么产生的,市场是否受欢迎?

2、两款菜肴用什么原料,制作过程是什么?

二、教师讲解:

1、菜肴制作方法;

2、原料、技法特点;

3、拓展出类同菜肴。

(1学时) 多媒体

示范与模仿 选三名同学与教师一起完成菜肴制作的示范:

1、第一名同学扮演水台岗位的厨师对原料进行初加工,教师在旁边示范、指导;

2、第二名同学扮演砧板岗位的厨师对原料进行细加工,教师在旁边示范、指导;

3、第三名同学扮演打荷岗位的厨师,协助教师出菜;

4、教师需要扮演灶台炒锅岗位的厨师出菜。

5、教师对整个流程的配合、菜品进行点评,然后组织学生品尝菜品。

(2学时) 厨房设备

能力训练前准备 1、小组分工,完成表1;

2、组长与组员商讨下料单,完成表2、表3部分内容,教师提供必要的建议或咨询

(课外完成) 表3表4、表5、

能力训练 1、每组砧板岗位的同学领自己组的原料,并验收原料;

2、炒锅、打荷、砧板、水台岗位的同学各司其职,分头行动,进行流水线操作,一轮结束后轮换岗位。

3、教师充当厨师长角色提供技术支持,观察每组情况,做记录、考核

(2个学时) 厨房设备、

教师考核记录表

分析、评价 1、各组组长对任务过程及成品自我评价,教师点评、分析,并做考核记录;

2、组员对任务过程及成品自我评价,教师点评、分析,并做考核记录表2

(1课时) 教师考核记录表

课后总结 1、完成表3、表4剩余部分;

2、教师汇总、评分。

(课后完成) 表2、表3表4、表5,教师考核记录表

表2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分值比重

应知考核 1、原料知识; 口述 30%

2、成菜标准;

3、成才特点;

4、制作流程;

5、烹饪原理;

6、操作关键。

应会考核 1、岗位间的配合; 操作 70%

2、操作规范;

3、技术娴熟;

4、善于表达;

5、善于分析、总结;

6、下料单合理;

7、成本核算准确;

8、团结合作;

9、成品达到标准;

10、成品有创新。

表3  小组分工、成绩登记表

分组 人数 组员姓名 组长姓名 人员分工 成绩

过程得分 菜肴得分 总分

第一组 12 初加工、切配:4人(具体名单)

打荷:4人(具体名单)

临灶:4人(具体名单)

第二组 12 初加工、切配:

打荷:

临灶:

第三组 12 初加工、切配:

打荷:

临灶:

第四组 12 初加工、切配:

打荷:

临灶:

表4

原料采购单

班级:        小组:

序号 原料名称 原料规格 原料数量 原料单价 金额 备注

表5

成本核算、总结

菜肴名称 成本 毛利率 售价

55%

55%

总结:(优点、缺点、原因分析、如何改进等内容,由组长组织组员当天晚上进行讨论、总结,最好能体现每个人的细节怎么改进,争取下次做得更好。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情况在前面打分表里加分或减分。)

参考文献:

[1]王蓓.四川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2012.4:64.

[2]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第二届全国餐饮业职业教育发展论坛观点综述.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12(第21卷4期):11.

[3]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2009.7:19.

中餐烹饪课程 篇3

在全球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压力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任何国家都无法置之度外的国际性压力。习主席在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中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文明新时代。一直以来, 我国的餐饮业处于良性发展的态势中, 已由规模小、档次低、贡献少, 逐渐演变成增长势头强劲、规模持续扩大、社会贡献日益提高的重要产业。在餐饮业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 注重环保、无污染、安全营养的“绿色餐饮”已经成为市场新宠。

钱艳 (2005) 提出, 所谓“绿色餐饮”, 可以理解为运用安全、健康、环保理念, 坚持绿色管理, 倡导绿色消费, 以维持生态的平衡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因此“绿色餐饮”不仅仅要求食物本身的天然营养, 还要求食物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绿色环保。具体包括采购环节的绿色化, 生产环节的绿色化, 食品服务环节的绿色化等三方面内容。“绿色烹饪”作为实施“绿色餐饮”的突破口, 应特别重视从选料、初加工到成熟、装盘过程中的节约意识以减轻环保压力。正是在全球和全社会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 我校作为大连市培养和输送厨师专业人才的学校, 着手进行了大连市中餐烹饪教学中体现环保节约理念和行为的现状调查。

二、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10~11月。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大连市烹饪职业中专2012、2013级中餐、西餐、中式面点、西式面点专业18个班的652名学生。

四、调查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环保意识强度, 对环保知识的渴望程度以及实践中对环保做法的总结, 烹饪方法和操作习惯的改变对环保的影响程度等方面,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不记名) 进行调查研究。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 学生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已经认识到实践操作中环保节约的重要性

在调查问卷中发现, 60%的学生了解一些专业实践课中关于环保节约方面的内容;5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讲授中涉及过关于环保和节约方面的知识;55%的学生在实践中已经开始考虑再利用剩余的原料并着手尝试, 只有1%的学生全部扔掉余料。这些调查结果都说明目前已经是一个极佳的时机开始研究实践操作中如何进行环保节约这个问题, 学生产生了解烹饪过程中环保节约这方面知识的需求, 也已经开始在实践中去思考和探索环保节约的重要性。

(二) 学生对于环保节约知识的求知欲望日益迫切

通过调查发现, 51%的学生在专业书籍和杂志中看到过有关烹饪专业课程学习中环保节约的内容, 这说明他们不仅拥有这方面的意识, 同时已经开始主动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来弥补知识的欠缺。而且49%的学生已经了解了具体做法并尝试将环保节约做法用到实践当中。这对于今后适应酒店的工作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三条已经明确规定: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 应当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 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这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更多地介绍关于环保节约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三)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拥有了一些粗浅的想法

调查中, 69%的学生认为节约原料对于专业的学习和餐饮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47%的学生经常考虑食材对环保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 36%的学生发现了一些比较环保的烹饪方式。他们也举例说明了在实践操作中有关环保节约的具体做法。如:节约水电、煤气;节约食材, 用剩余的面团反复练习等;及时关闭水龙头;不乱扔垃圾;少用一次性发泡餐具、一次性木质筷子, 减少一次性毛巾使用量和尽量缩短菜肴制作时间等。教师应适时的在理论和实践中向他们渗透环保节约的理念和在实践中每个步骤所包含的具体做法, 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思考和体会的空间, 让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 多角度地发现和研究菜肴具体做法和操作要领中蕴含的环保方面的知识。

(四) 改进烹饪方法和操作习惯, 提倡“绿色烹饪”

60%的学生认为烹饪方法和操作习惯会对环保节约产生影响。的确, 运用更科学、合理的烹饪方法, 才能烹制出健康、营养的绿色食品, 同时兼顾环保节约的理念, 为实现“绿色烹饪”提供保障。如在烹饪过程中按照要求对原料进行切割, 对主、配料进行合理搭配, 灵活选用烹调方法, 尽量少用烧、烤、煎、炸等方法, 减少对原料营养成分的破坏, 同时力求不用各种添加剂, 尽量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

适当改进烹饪过程中的操作习惯。如不要把油加热到冒烟。因为大部分烹调油加热到冒烟后, 不仅口感变差, 还会被分解形成有害的化合物, 更不利于环保。因此加热时, 只要看到锅中的油开始发出微光后就可以放心烹饪了;锅中食材放得过满, 这样会延缓烹饪速度, 导致烹饪时间过长;清洗烹饪工具适量使用洗涤剂, 既节约水, 减少浪费, 又减轻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坚持精料粗做, 对高档的原料作简单烹制, 菜肴一经成熟立即出锅, 浇上调味汁即可食用。如白灼活虾等。

六、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在中职学校环保节约型中餐烹饪课程的实践研究方面, 我们需要探究的内容是相当多的, 其中“绿色烹饪”是我们探究的重点, 是我国传统烹饪的一个指路牌, 是中国烹饪未来发展的新天地。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始考虑如何开展“绿色烹饪”是十分必要的。

(一) 教师应加强和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环保节约意识

长期以来, 大多数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怎样按照教学计划教会学生基本功以及让学生如何掌握多种烹调方法、学会做多少道菜, 从而忽视了在理论和实践课中对学生节约和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的教师甚至自己从未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一直是餐饮行业比较关注的, 也是学生在进入酒店工作后接受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从餐饮企业的经营理念方面考虑, 环保和节约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给企业的发展, 市场的开拓提供商机。因此, 对环保和节约意识的研究, 也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为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帮助。

(二) 以环保节约的意识加工原料

选料时要摒弃刁、精、尖的用料陋习, 充分发挥原料的作用。对原料进行清洗、摘捡是为了清洁卫生和有利于后期烹饪制作。但要注意合理加工, 减少浪费, 增加出净率。如果过度加工, 就会浪费多、损耗大, 产生更多的垃圾, 对环境污染较大。在菜品制作过程中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尽量达到降低污染, 节能降耗, 循环使用。废弃的垃圾应分类存放, 及时清运, 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 以保障卫生为目的进行烹调

将已经初加工的原料进行烹制时, 应该首先保障食品安全。能用简单方法达到目的, 就少用复杂工艺, 以节约能耗和减少受污染的可能。另外, 烹调产生的油烟等不仅直接危害厨师的健康, 也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用烧烤、油炸方法烹制食物时, 既对营养不利, 又存在威胁人体健康和破坏环境的危害, 应该尽量避免。

(四) 以绿色管理指标控制烹饪过程

崇尚节约, 既是对国家、社会和全人类的责任, 又是对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的理解与实践。烹饪过程中要求学生以绿色管理指标从节约用水、能源管理、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控制烹饪过程。

1. 节约用水。

中国是世界12个贫水国家之一, 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节约用水迫在眉睫。为此, 应采取多种节水措施, 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2. 能源管理。

烹饪过程中采用节能设施, 尽量降低电煤气等的损耗节省能源;厨房的通风设备应强化日常维护及清洁管理。

3. 环境保护。

噪音、油烟等的降低和排放等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垃圾分类处理, 及时清运。

总之, 对学生进行中餐教学环保意识的调查, 不仅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宝贵材料, 保障了课题研究的准确性, 把握了方向, 同时也引起学生对环保节约的重视。一方面使他们在实习和工作中能尽快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和菜品制作流程;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认识到:注重环保节约, 实现“绿色烹饪”, 是开展“绿色餐饮”的关键环节, 是酒店业创品牌、上档次、树形象, 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连市烹饪职业中专6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 对环保知识的渴望, 实践中对环保做法的总结, 烹饪方法和操作习惯的改变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地分析, 同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为课题的研究, 学生在环保节约方面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及开展“绿色烹饪”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中职学校,环保节约,中餐烹饪课程,绿色烹饪

参考文献

[1]黄刚平.对“绿色餐饮”和“绿色烹饪”的认识和探讨[J].中国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 2003.

[2]荆林波, 马彦华, 李蕊.倡导绿色消费探讨中国绿色餐饮的发展[J].市场营销导刊, 2007, (5) .

[3]钱艳.建设节约型社会再谈绿色餐饮[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 (11) .

中餐烹饪课程 篇4

一、调研市场, 明确要求, 弄清走向, 专家建议, 确定目标

(一) 通过调研明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据调查目前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超过2 200万。前两年, 商务部提出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方面, 主要发展餐饮业。据统计显示2010年遂宁市城区共有中西式餐饮3 000余家, 烹饪从业人员达25 000多人。因此, 对遂宁、成都、重庆、北京的数十家宾馆、酒店及大型餐饮企业进行了采访调查, 对其总经理、人事部经理、学校实习学生、见习学生、毕业学生、部分单位员工等进行了调研。目前, 在遂宁、成都、重庆餐饮行业从事工作的人员中, 70%的员工是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的, 20%左右只在民办烹饪培训班经过3个月或1年时间的短期培训, 只有10%左右是经过正规学历教育、系统全面培训的。所以烹饪行业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消费势头持续看好, 预计我国餐饮行业急需大量经过正规学历教育、系统全面的培训的高素质从业人员, 缺口人数达1 000万之多。

从反馈的信息看来, 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就业很容易, 但做好做专比较困难, 在调查中发现:各餐饮企业从业人员中, 70%都属于初级岗位从业人员, 而初级岗位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低文化、低技能、低素质劳动者, 这部分劳动者生产适应能力差, 专业知识少, 技能水平低, 后期发展缓慢, 无论是对企业和个人的长足发展都不具备条件。所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很迫切的事情。要求从业人员除了要具备相应的基本素质, 更要具备相应的核心能力。总的来说, 企业要求烹饪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包括:扎实的基本功、积极的进取心、吃苦的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核心能力包括:专门化的生产能力、了解市场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 分析烹饪专业学生的就业走向及职业资格 (见表1)

(三) 行业、企业专家建议

行业、企业专家认为中餐烹饪专业中职毕业生应该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熟练的基本功;勤奋、谦虚、善于学习, 能够不断提高职业素养;问题意识强, 主动性、责任性强, 执行能力强;具备一定的现代厨房的管理与适应能力”。还认为应缩短在校学习时间, 注重在做中学, 学中做, 特别是要多到企业去实习、实践, 在企业里“做学教”合一, 所用食材无需学生承担费用, 既可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又有可观的经济收入, 且技能提升很快。不要认为这是随意缩短课时, 节约教学成本, 而完全是从实际出发, 至于在企业的实习, 也不是放手不管, 可以由企业师傅或兼职教师指导, 也可以安排带队的专业教师适时衔接一些专业知识, 也可以在现场直接辅导学生, 在紧张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尽快学到谋生的本事。

(四) 确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旅游、餐饮企事业单位, 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中餐 (锅工、刀工) 、面点 (中点、西点) 制作工作, 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和劳动者。

二、“1.5+X+1.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一) “1.5+X+1.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有培养模式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与沱牌大酒店、北京眉州东坡集团的校企合作, 构建“1.5+X+1.5”的人才培养模式 (见图1) 。

(二) 校内“教学做”结合阶段 (1.5)

第一、二、三学期在专业教室和实训室, 以“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专业基本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 重点培养中餐烹调基础、中式面点制作、冷菜冷拼基础、火锅制作、四川名菜等基本技能。其中在第三学期进行中式烹调和中式面点的专门化培训。

在专业课教学的具体操作上, 我们将教学实训过程变通为生产过程, 实现“做中学, 做中教”, 完成“做学教”合一。一方面取舍和精选最有价值且满足掌握技能“必需、够用”要求的知识来学习, 即在任务驱动过程中与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知识, 本着“精要好懂”的原则, 或先懂后做, 或先会后懂, 或手脑并用, 只要有利于有效完成学习与实训任务, 便可适时采纳之。另一方面, 针对部分学生厌学专业理论的实际情况, 除了做相应的思想工作外, 还可以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练习结合起来, 先将某项专业技能划为一个个子项目, 下达技能项目后, 学生有了兴趣, 在动手之前或动手之中, 心中茫然, 因而发现了“知”的不足, 从而产生求知欲, 于是在任务 (项目) 的驱动下学习相关理论, 再进行有效的训练, 在评讲纠错阶段, 教师引导他们适当衔接某些专业理论知识或相关专业背景知识, 这样便能启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思考。

(三) 工学结合见习提高阶段 (X)

所谓“1.5+X+1.5”中的“X”, 即是在校内外实训基地采用“工学交替渗透”模式, 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 包括刀工、面点成型、调味技能、菜品开发能力等, 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X阶段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企业实践为基础, 利用学生寒暑假时间和节假日实施教学计划, 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学校作为农村职业学校, 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 大多数学生的家长都在外打工, 学生放假后基本无事可做, 反而容易沾染上不良社会风气。据我们对2008级和2009级两届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 96.7%的学生, 98.6%的家长希望放假休息几天后学校能给学生安排一些见习、实习的工作。对学生来说既让假期过得充实, 又可以增长技能、了解社会, 还可以给父母减轻负担;对家长来说学校帮助管理了学生, 他们也能安心在外工作。同时, 为了保证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 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时数, 我们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中餐烹饪专业应有4-6个月到企业参加实践的时间调整为节假日 (双休日、寒暑假) 、课外活动、晚自习 (即X) 。将市场或企业食材引入学校实际生产, 在企业与学校共同出资建设的实训室里动手做成半成品, 再在教师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 (晚自习、节假日等) 到县内的校外实训基地、到企业完成深加工, 成为产品 (商品) , 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也可以根据能力要求和就业需要, 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餐烹调或者面点技术进行强化培训。

凡是校方安排到企业参加节假日实践活动的学生, 由学校与实践企业根据“校企合作“的相关规定签订协议, 明确双方各自的责权利。同时, 学校与家长或监护人也签订了协议, 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不能说子女到了企业实习了, 作为家长的就不问不管了。成立以校区负责人为组长、学校招办负责人为副组长、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为组员的节假日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制定节假日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安排实践活动日程, 做好思想动员和各项准备工作;编订节假日实践活动小组, 选派实践活动小组长, 配备指导师傅;全面领导中餐烹饪专业学生节假日实践工作, 协助中餐烹饪专业实习基地企业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和后勤工作。学校还制定了学生参加实践的责任书、签到表、成绩册, 学校还吸收企业的意见, 制定参加节假日实践活动的带队领导与教师必须遵守的工作手册, 促使他们对参加节假日实践的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与管理, 配合岗位师傅做好学生实践期间遵章守纪、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任务完成等方面的考核与评估工作。学校还制定了节假日实践指导教师的管理办法, 从工作要求、待遇、考核细则与奖励等方面进行规范, 突出管理的实效性。同时还督促企业成立相关领导小组, 制定指导教师职责和相关的企业管理考核细则, 做好学生的实践指导和鉴定 (见表2) 。

上列关于对学生的考核细则是根据学籍管理办法和实习课要求而制定的, 每生节假日实践学分设定为40分, 每月实行一次学分考核, 每月考核之和即为该生节假日实践得分, 再将该项得分乘以在实习总分中所占比例, 即为该生节假日实践实际得分。带队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实施考核并记入学籍, 达到规定学分才能颁发毕业证。

(四) 实践活动阶段 (1.5)

学生在最后一年半到企业实践, 通过岗位锻练拓展和提升专业技能, 养成职业习惯,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 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在操作上是这样安排的:2012年在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的基础上与沱牌大酒店、连天红餐饮名店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常驻在企业进行教学和管理的专职教师2人, 班主任实施全程跟踪, 指导教师按岗位分组管理, 全天候跟踪学生实践实习情况;学校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及“订单班”班主任到企业实践活动、挂职锻炼, 并兼管2-3名学生;同时聘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 每期一次到校开展讲座。实习的前0.5年实际上是将学校课堂搬到企业, 半年内学生轮流实习6个工种以上, 每周一次定点专门教学;在整个实习过程中, 每4-5名学生有一名师傅专门指导其实习。通过校企互聘互请, 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 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现校外实习学生186人, 校内指导教师8-12人;企业兼职教师8人, 实习指导师傅63人。

三、实施“1.5+X+1.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利条件

(一) 专业教学团队结构趋于合理

该专业已有专兼职教师10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 “双师型”教师8人,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专任教师中有企业生产一线经历的达到了90%以上。有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3名, 1人曾担任四川省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技能裁判;1人担任社区厨艺大赛专家评委。近几年来, 多名专业教师在企业兼任各种技术职务, 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9项, 使企业新增产值1 000余万元。

(二) 课程结构有利于完成前1.5年的校内教学实训任务 (见图2)

(三) 与本地餐饮企业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

建立了沱牌大酒店等企业的校外实训基地, 每年有100余人次学生到企业见习。与北京眉州东坡集团等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订单”培养, 为企业量身定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双方优势形成了“一次培养二次培训”模式。比如连续5年开办了“眉州班”。近3年来, 该专业教师与联办企业联合进行了6项技术攻关, 为企业解决了4项关键技术难题;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100余人次。

(四) 围绕餐饮企业后厨实际, 建成并完善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做合一的面点、红案实训室

建立了包括面点实训室、刀工实训、红案实训室等4个实训室。与沱牌大酒店、北京眉州东坡集团等企业按校企共建模式建立的红案实训室、面点实训室、烹饪演示室在西部同类学校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四、实施“1.5+X+1.5”工学结合模式后,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得到提高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加强与沱牌大酒店、北京眉州管理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餐饮企业的合作, 校企联合建设专业。依据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 确定面向餐饮产业培养“知理论基础、能分析创新、熟练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自成立之初即实施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进一步确定了“1.5+X+1.5”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了“公共平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法进行了改革, 通过生产企业的核心实例展开一门或相近几门课程的模块化教学, 增强了学生实践技能,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并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式面点制作》。

坚持立德树人、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 实施文化的校企结合模式。吸纳优秀企业核心价值观即团队协作精神、客户至上理念和创新意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养成始终体现企业要求, 开设企业文化课程, 成立各种课外小组, 结合各类专业大赛与为企业实际生产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技能, 加深了学生对行业的认识, 学生在市级以上大赛中累计获奖超过30人次, 其中2012年全市中职技能大赛, 该专业学生分获第一名和第二名。近3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98%, 其中为眉州集团输送人才超过毕业生总数的95%, 北京眉州集团已将该专业毕业生作为首选, 不少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普遍受到欢迎 (如眉州集团面点厨师长姚兴旺) , 近两年学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

摘要:中餐烹饪专业实践性强、操作性强, 办学适应市场需要才是硬道理。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在烹饪专业建设中为了让学生适应市场岗位需求, 在充分吸收行业、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不拘常规, 大胆改革, 打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提出了“1.5+X+1.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通过阐述该模式产生的逻辑根据, 论述该模式中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及实施的有利条件, 总结了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

中餐烹饪课程 篇5

陕西省子洲县职教中心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 进一步落实《陕西省教育扶贫实施方案》, 进一步提高本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更好地发挥本校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陕西省子洲县职教中心在办学中多方举措, 优化教育资源, 挖掘办学潜力, 凸显特色职教, 做出了多方努力和成绩。

教育扶贫功在当代

2016年8月上旬,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建利、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马万清带领有关处室负责人和专家, 到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调研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参加调研的陕西旅游学校校长、党委书记张君升代表学校与子洲县职教中心校长安源达成了开办旅游类专业的合作办学意向。

8月中旬, 子洲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省教育厅教育扶贫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经陕西旅游学校与榆林市子洲县人民政府协商, 决定以在子洲县职教中心设立“陕西省旅游学校子洲分校”的形式, 开展教育助学扶贫。

张君升和安源代表双方合作学校表示, 决心把教育助学扶贫项目扎实推进, 使教育助学扶贫项目落地生根, 发挥在扶贫攻坚战中的独特作用, 真正实现“输出一人, 脱贫一户”的目标。

2016年10月20日上午, 子洲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安源、副校长张峰、校办主任李毅等人前往陕西旅游学校就2016年教育助学扶贫项目情况进行对接、交流。

对于子洲县职教中心定点包扶的定边县砖井镇黄湾村, 学校决定在该县开展教育助学扶贫项目, 2016秋季共有54名定边籍教育助学扶贫受助生到学校报到入学。另外, 延川县旅游局还输送了1名教育助学受助生。在子洲开展教育助学扶贫项目, 是继定边县教育助学扶贫项目、延川县教育助学扶贫项目后的第三个教育助学扶贫项目。

联合办学特色职教

2016年11月4日, 陕西省旅游学校子洲分校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榆林市子洲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隆重举行。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席建中和子洲县委书记方虎城共同为子洲分校揭牌。

签约仪式上, 子洲县委宣传部长李万昌代表子洲县委致辞, 陕西省旅游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君升介绍了子洲教育精准扶贫项目情况, 子洲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安源介绍了子洲分校教育精准扶贫运行情况, 张君升校长和安源校长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教育厅职成处处长韩忠诚、副处长田争运和子洲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师生代表千余人出席典礼仪式。

根据相关协议, 陕西省旅游学校子洲分校成立后, 由陕西省旅游学校出资, 在子洲县职教中心建设餐饮实训教室、中西餐实训教室和客房实训教室, 并由陕西省旅游学校提供相关专业教学指导、专业师资和专业实训设施建设等指导和帮助。

据了解, 子洲分校于2016年秋季已经正式开始招生, 计划招生100名, 设置专业有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西餐烹饪等三个新专业。此教育扶贫计划优先招收初、高中应、往届毕业贫困家庭学生, 受助学生在校期间将全员享受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 陕西省旅游学校对学生相关费用也会实行减免, 表现优异的受助学生将享受企业冠名订单班的“企业奖学金”。陕西省旅游学校是由国家旅游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于1987年共同投资兴建的西北地区惟一一所全日制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是全国首批10所重点建设旅游学校之一。1987年至2011年, 该校由陕西省旅游局管理, 2011年8月划归陕西省教育厅管理, 现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陕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据陕西省旅游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君升介绍, 在子洲县职教中心设立“陕西省旅游学校子洲分校”, 标志着陕西省旅游学校在子洲的教育助学精准扶贫工作正式启动。实施教育助学精准扶贫, 是陕西省旅游学校依托自身旅游职业教育良好的师资、实训资源和广阔的就业平台, 实施点对点的精准扶贫, 将扶贫工作彻底落到了实处, 让贫困家庭的学生通过教育, 学习到在社会上立足的技能和本领, 改变自身的命运, 最终走出贫困。

高端就业潜力再现

据了解, 陕西省旅游学校的学生考试成绩合格者, 按规定完成学业和实习, 颁发陕西省教育厅验印的毕业证书和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放的就业报到证。

学生毕业后, 学校会安排每一名学生就业。据统计, 陕西省旅游学校学生未毕业即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 每位毕业生有4个可供选择的就业岗位。学校多次被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根据陕西省旅游学校的办学理念, 子洲分校将采取的办学形式为招收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初中专学制3年, 采取1+2模式, 学生第一学年在子洲县职教中心学习, 第二学年在陕西省旅游学校校本部学习, 第三学年安排实习、就业;高中专学制1.5年, 入校直接到陕西省旅游学校校本部学习一年, 第三学期安排实习就业。

学校开设的专业有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省级示范专业) 、喜来登酒店管理班、豪享来温德姆至尊酒店管理班、大唐西市酒店管理班、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中餐烹调师班、西餐烹饪、西餐烹调师班、米旗西点班、王品西餐班。

子洲县职教中心决定招收教育扶贫资助生100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学费全免;初中专第一、二学年、高中专第一学年期间:学生享受助学金, 每生每年2000元;初中专第三学年、高中专第三学期实习期间:由企业发给学生实习补贴,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和中餐烹调师班、西餐烹调师班, 实习期间食宿全免, 省内实习每生每月1400—1600元补助, 省外实习每生每月1800—2000元;米旗西点班每生每月1700—1900元;王品集团西餐班食宿全免, 每生每月2800元。同时, 子洲县符合贫困建档立卡家庭, 每名学生一次性发放补助3000元。

继往开来书写华章

脱贫先治愚, 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陕西子洲县职教中心是陕西省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帮扶学校。该院党委书记何树茂曾到子洲县职教中心调研当地职业教育开展情况, 商讨职业教育对口帮扶工作, 并与子洲县副县长那梅、县教育局工会主席高登铎、县职教中心校长安源等进行座谈交流, 分析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困境和实际情况。何树茂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 要明确办学定位, 构建特色专业群,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第二, 要提升师资水平, 欢迎选送教师到陕西省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师资培训,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三, 发挥陕西职院教育资源优势, 实施中高职衔接, 两校联合办学, 也可以派送学生到陕西职院进行短期集训。双方还就“对口帮扶工作三年工作计划”进行了商讨, 明确了今后帮扶工作的重点。那梅表示, 县政府会高度关注并支持子洲职教中心的建设, 协助两校间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上一篇:凝血功能指标监测下一篇:办公室运动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