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地区(精选12篇)
忻州地区 篇1
为客观、全面反映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 中国统计学会根据《综合发展指数编制方案》, 对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 (CDI) 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 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西部地区增速最快, 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均有所提高。
四大区域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西部地区增速最快。2000-2010年期间, 中国四大区域的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其中东部地区由2000年的44.88%提升到2010年的65.32%, 中部地区由2000年的35.93%提升到2010年的54.13%, 西部地区由2000年的33.72%提升到2010年的52.23%, 东北地区由2000年的38.96%提升到2010年的56.35%。2001-2010年, 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3.82%、3.76%、4.18%和4.47%, 在四大区域中, 西部地区增速最快, 中部地区次之。
综合发展指数由“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五大类分项指数组成。2010年, 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类指数分别为73.29%、67.49%、57.91%和58.72%;“民生改善”类指数分别为73.21%、63.04%、61.33%和55.54%;“社会发展”类指数分别为67.32%、68.28%、66.93%和66.12%;“生态建设”类指数分别为65.90%、54.52%、57.73%和55.31%;“科技创新”类指数分别为38.37%、15.16%、14.72%和13.54%。
31个省 (区、市) 综合发展指数普遍提高, 差距有所缩小。2000-2010年, 31个省 (区、市) 的综合发展指数普遍呈现向好的趋势。2010年综合发展指数排在前10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和重庆。2000-2010年, 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排在前10名的地区分别为贵州、新疆、重庆、山西、四川、江西、西藏、安徽、宁夏和甘肃。
需要关注的是, 全国31个省 (区、市) 综合发展指数的变异系数, 自2004年后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
与2009年相比, 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均有所提高。2010年, 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比2009年分别提高4.65%、4.03%、4.55%和5.85%, 在四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增长仍然最快。
2010年, 31个省 (区、市) 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都有所提高, 近一半省份增幅达到5%以上, 其中, 贵州、青海、西藏、宁夏、海南、甘肃、陕西、云南、新疆和重庆增幅位列前10名。
(来源:中国信息报)
忻州地区 篇2
【发布日期】1992-10-15 【生效日期】1992-10-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忻州地区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奖励办法的实施细则
(忻地行发〔1992〕104号1992年10月15日)
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推动我区经济尽快上新台阶,现根据地委、行署〔1991〕19号文件《关于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奖励办法的暂行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一、奖励申报程序及说明
(一)凡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申报奖励者,均需由本人详细填写审批表(附后)。由受益单位详细签注意见并盖章,企业主管部门审查盖章,证明单位加注意见后,技审批权限报行署经协委或各县(市)经协委(办)审批。
(二)引进技术者,要先由地、县科委就引进技术的可行性、难易程度,技术经济预测等进行综合评估,加注意见后才能申报奖励。
(三)奖励引进资金者,审批表证明单位一栏内必须由收款银行核实盖章。
(四)对引进入才的奖励,要由受益单位详细写出证明材料。
(五)奖励费从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的受益企业自有资金中支付。属于合资、合作企业、奖励费由我方自有资金中支付;属独资企业项目由同级财政专项列支。
(六)农转非奖励指标的办理,应经由地区计委从申请指标或调剂指标中给予解决,公安部门办理转户手续。
(七)招工及奖励工资凭审批表到劳动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八)地区及各县市经协委成立评审小组,全权受理有关奖励评审工作。
二、二、奖励具体办法
(九)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的奖励条件,以忻地发〔1992〕19号文,第一、二、三、四项执行。
(十)安排子女、亲属就业,调动工作和晋级的奖励办法:
1、凡符合19号文件第三条第六项规定条件者,劳动部门可照顾其两名子女、亲友参加工作或给予调动工作。
2、安排子女、亲友就业的走向,一般在受益企业,如果本人要求跨企业安排或者其子女、亲友已参加工作,要求在企业之间调动的,都要自找接收单位,劳动部门协助并积极予以办理。
3、对发展我区经济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劳动部门可优先解决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在全民或集体企业就业。经地委、行署授予“振兴忻州经济”特等奖的上浮二级工资,一、二等奖的上浮一级工资,浮动期一般为二年。到期后,经企业推荐劳动部门批准,可占用企业3%奖励晋级指标将浮动工资转为固定工资。
(十一)优先解决农转非的奖励办法:
1、凡引进资金在30万元以上者解决一名农转非户口。
2、在开发区或在城市规划区兴办企业投资在20万元以上者解决一名农转非户口。
3、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获省级科研成果一等、二等奖者解决1-2名农转非户口。
4、凡引荐外商投资办企业,外商投资金额在20万元以上者(包括20万元)解决一名农转非户口。
5、引进技术、人才开发新产品,年创税利20万元以上(包括20万元)解决一名农转非户口。
6、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者解决1-2名农转非户口。
三、三、审批权限
(十二)行署经协委和各县市经协委要成立奖励评审组,负责办理有关评审事宜。
(十三)凡县级以下单位(含县级)引进项目、技术、人才,奖金在3万元以下的,由各县(市)经协委审批,报地区经协委备案;奖金在3万元以上和其它重大奖励,需报各县(市)分管县(市)长审批。
(十四)区级单位,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奖金在3万元以下的,由行署经协委审批;奖金在3万元以上优先解决农转非指标和其它重大奖励,要报行署分管令员审批。
(十五)本细则由行署经协委负责解释。
(十六)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忻州地区 篇3
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全国318个地市州盟(地区17个,市268个,州30个,盟3个)中相对富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有42个,占总数的13.21%;人口1.77亿,占全国地市州盟总人口13.41%。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具体是:东部地区26个,中部地区5个,西部地区8个,东北地区3个。全国相对富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前十位是:广东东莞市、新疆克拉玛依市、广东佛山市、江苏苏州市、广东珠海市、江苏无锡市、广东中山市、浙江舟山市、浙江温州市、江苏常州市。
全国相对发达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呈网絡分布,在其他地区呈点状分布。全国相对发达地区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东部沿海率先发展型、区位优势综合发展型和资源优势综合开发型。
全国相对落后地区有108个,占33.96%,比上届少24个,主要分布在西中部,西部80个,中部24个,东北部3个,东部1个。
全国地区相对富裕程度呈现“洋葱头”形状,不是“橄榄形”,相对发达地区数量少,相对落后地区的比例很大。
全国地市州盟相对富裕程度监测评价采用人口、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地区发展和财政统筹等五类三级22个公开客观数据,将指标分为居民富裕集合(居民收支类、公共服务类)和统筹发展集合(地区发展类、财政统筹类)等二个集合,使用综合指数分析和分类坐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地区相对富裕程度分A+、A、A-、B四个等级和Ⅰ、Ⅱ、Ⅲ、Ⅳ四个类型。监测评价是一个比较客观实用、以人为本、以人均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要调控手段的监测分析体系。根据地区相对富裕程度的等级和类型,可以非常直观地考察出地区相对富裕程度的差异性,并为区域统筹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导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时要根据公共服务水平的全国差异性分成不同等级和标准,确定基本的保障性等级标准并进行保障性财政转移支付,消除绝对落后现象。
全国地区相对富裕程度与统筹发展监测评价工作是针对地区富裕程度而进行的比较全面系统分析,为各地区的“强国富民”工作提供坐标,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统筹区域发展机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系统的、量化的导向。
关注地区富裕程度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地区富裕程度的差异性也非常大。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五个统筹”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强有力机制保障。
统筹区域发展必须建立统筹区域发展的机制。在全国区域统筹发展的“4+4+1”格局中,基于全国4个大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的4个主体功能区建设是组织资源开发,形成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区域供应管理机制。这还不够,基于以人为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地区富裕程度建设是统筹发展的区域目标管理机制。以地区相对富裕程度为尺度的区域发展差异性的监测分析体系建设是统筹区域发展机制建立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不同区域建立对应的政策,进行统筹发展。
忻州市北部地区抗旱措施浅议 篇4
一、首先做好防旱、抗旱的宣传工作
要大力宣传当前农业生产旱灾的普遍性、多发性、持续性, 宣传抗旱减灾科技知识, 提高对长期抗旱的认识。本着自力更生、民办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 采取多渠道筹集人畜饮水工程资金, 加快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做好农民群众的宣传、组织、引导工作, 帮助农民兴办自己的事业。
二、做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
忻州市地处晋北, 大部分耕地为旱地, 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做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墒情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可以为防旱、抗旱提供科学依据。农田水情、土壤墒情作为农业生产管理对策中最重要的农情信息之一, 对农业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是指导农田灌溉, 根据土壤含水量亏缺情况, 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量, 避免过量灌溉,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指导农业抗旱减灾, 根据农田土壤干旱和作物缺水状况, 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 使农民适时采取补充灌溉及农田蓄水保墒措施, 缓解和减轻旱灾威胁, 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三、根据天气预报、气候分析、气候区划等合理安排农事
活动,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为农业防灾抗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布局、引种改制、种植方式、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等提供依据
本地区降水量的年变差大, 全市的年降水量一般在350~580毫米左右, 最低的1972年降水仅有160~260毫米而且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 降雨量占到全年降雨量的70%, 春季降雨仅占10%左右, “十年九旱”“十年十春旱”是长期以来制约忻州市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不同农事季节的气候特点对土壤墒情变化的影响也不同。秋末和冬春一般为少雨季节, 但却是土壤水分变化调整的时期。冬初大地封冻后, 深层的土壤水分向温度较低、饱和水汽压较低的冻土层移动, 所以, 封冻前灌水可使土壤表层结冻, 减少耕作层土壤水分蒸失, 从而使深层移来的水分保持在冻土层和冻土层下方, 这对于抗春旱是非常有利的。春季中后期, 土壤解冻以后, 土壤水分被蒸发、渗漏, 墒情很快变差。在我国北方就有“看天时定播种比例”的经验, 比如在雨水偏少的年份, 多种些谷子、玉米等耐旱的作物, 在正常年份则多种豆类和需水多些而产量高些的作物;根据雨情确定播种顺序, 春季雨后及时种豆类等发芽需水量大的作物, 后播谷子等需水量小的作物。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条件之一, 而土壤水分要随着季节发生变化, 因此, 初春墒情最好时播种需水最多的作物, 当墒情变差播种需水量小的作物。
由于忻州地区自然降水量少, 所以在关键季节, 要抓住有利天时, 适时采用人工增雨措施, 果断决策, 及时增雨, 充分发挥现代化科技手段, 采取切实可行的抗旱自救措施。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及田间灌溉井建设, 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一步加大推广水利节水灌溉技术, 加强后续设施完善配套, 发展节水灌溉,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
四、大量增施有机肥, 合理使用化肥, 改良培肥土壤
在地形起伏, 高低不平的条件下, 降水产生的迳流量大, 不但大量水土流失, 直接影响土壤本身, 还会带走大量的可容性养分, 因此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依据地形、地貌状况, 把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沟壑建成台田坝地, 平川区划整治实现园林化。对于丘陵坡地的林木、果树可以“鱼鳞坑”或“水平条”等进行种植, 蓄水种、养, 还可用来浇灌邻近的田块。这些措施都可以保蓄水分, 减少水土流失, 培育保水保肥的土壤, 增强土壤抗旱能力。
合理施用农家肥、绿肥以及秸秆还田等都可以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 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增强土壤肥力, 从而增大田间持水量, 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经过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分解与合成, 能稳定地释放出农作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种类齐全的营养元素, 另外一部分有机质在土壤中变成腐殖质, 能调节土壤养分, 能把矿物质、土粒胶结起来, 形成团粒结构, 使土壤结构性能稳定良好, 增加了土壤的储水功能, 既能满足了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还能把夏秋之雨蓄积起来, 满足春季的需要。
五、造林种草, 增加绿地面积, 保护和开发水资源
根据本区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 选好树种、草种, 按照不同的土壤肥力、湿度、地形、坡向等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大规模地植树造林、种草, 增加绿地面积, 可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 增加地表物和土壤水分的蓄存量, 促使气候湿润, 有利于抗旱, 大面积种草也有防治荒漠化的作用。
灌溉农田、建造水库, 能改变局部气候环境, 起到减小气温的日、年较差, 提高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 增加湿度和降水量的作用, 最终得到抗旱的目的。
六、实行抗旱耕作技术, 科学合理运用现有水资源, 选育优良抗旱品种
根据农作物的类型、发育期、需水关键期和需水量等, 在作物生长期把有限的水分用在关键处。例如, 在玉米的抽雄关键时期灌水, 郊果最佳, 因为作物一般在生殖器官形成与发育的时期对缺水最敏感。因此, 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 应选择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灌水, 还要根据地块的墒情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 做到既节约用水又不降低产量。
农作物所需之水, 主要来源于土壤, 通过深耕可加厚活土层, 增加透水性, 减少地面径流, 又可促进作物根系发育, 增强抗旱性;中耕, 可切断通向地表的毛细管, 减少耕作层及其下层的水分散失, 根据干土层厚度进行不同深度的耕作可有效控制土壤水分, 所以有“锄头有水又有火”之说。另外, 进行地膜覆盖和施用土壤增温剂都可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比如, 根据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预报, 安排不同地块农事活动;培育健壮植株;有些作物生长后期可打老叶、中耕, 以减少水分消耗;喷施磷肥, 促进成熟等等。
依据当地气候干旱的情况, 选育和引进耐旱作物和耐旱品种。对种子的抗旱处理办法, 常用的有浸种、催芽和浸种催芽结合坐水点种;以高分子吸水树脂等给种子包衣, 播种后可吸收大量水分;药物拌种和浸种, 如以阿斯匹林浸种可增强抗旱和抗御干热风的能力。
七、W膜盖集雨增墒技术
“W”膜盖技术在忻州市推广有较好的基础。五台县根据晋城市W膜盖集雨特点, 结合该县地膜覆盖种植模式和耕作特点, 进行了W膜盖技术创新, 变手工为机械化, 在铺膜机具后加两个开沟器, 将40厘米种植带上开沟为宽10厘米、深7厘米的W膜集雨沟, 不增加任何投资, 亩增值30~50元, 起到真正集雨效果, 变小雨为大雨, 无效雨为有效雨。
八、渗水地膜推广
普通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应用使旱作农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和提高, 而渗水地膜的推广又是该项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以其降水利用率高、增效明显等优点必将带来旱作农业技术上的又一次突破。
九、输水节水和田面节水为一体的灌溉节水模式
渠道防渗水地面灌水技术, 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 可节水20%左右。在习惯大水漫灌或大畦大沟灌溉的地方, 推广宽畦改窄畦, 长畦改短畦, 长沟改短沟, 控制田间灌水量, 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 是节水灌溉行之有效的措施。
管灌。即管道输水灌溉, 是把低压管道埋设地下或铺设地面, 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
喷灌技术。该技术是将灌溉水加压, 通过管道, 由喷水嘴将水喷洒到灌溉土地上。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 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 喷灌一般能节水50%~60%。
旱井旱窖集雨补灌节水技术。在干旱缺水区, 建设旱井旱池, 积蓄汛期雨水, 实现丰蓄枯用。集雨窖池的修建不仅减少了水土流失, 又蓄集了降雨, 实现了旱时补充灌溉的目的。在田间节水灌溉技术中还有关键期灌水, 膜下灌水等方式。如关键期灌水就是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 选择作物一生中对水最敏感、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灌水, 如禾本科作物拔节期至抽穗期和灌浆期至乳熟期, 大豆的花芽分化期至盛花期等。在关键时期灌水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此外, 除了有灌浇条件的旱田采取灌浇水措施以外, 不具备灌浇设施的旱田, 要结合除草铲地。俗话说“铲一遍地等于浇一次水”。铲地不仅除草、松土, 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 而且切断土壤毛细管, 防止下层土壤水向表层移动而蒸发损失。同时, 降低杂草蒸腾作用和杂草与农作物的水分竞争而引起的水分损失。应用滴灌和微喷等技术, 不仅高效节水, 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工效, 改善灌溉质量, 增加作物产量, 增进作物品质。滴灌可将灌水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 适用于茄果类、葡萄等有固定株距的经济作物, 属于局部灌溉, 水利用率在90%以上;微灌还可结合灌水施入可溶性的肥料溶到作物根区, 及时补充作物所需水分和养分, 增产效果好, 微喷则适用于如小白菜、芹菜和木耳菜等蔬菜生产, 也可用于蔬菜育苗;而渠灌、管道灌溉等方法是传统的简易方法, 但很容易浪费水资源。
总结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2)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技能。
(4)在众多纷繁的资料中,要学会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鉴别有用资料,要做到取其精华,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5)对所用资料可以大胆批判、怀疑、探索、交流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南、北方地区各有利弊)。
(6)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小组进行分析、研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辩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x k b1.c o m
(1)感受我国南北方人民的智慧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谐之美。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选择、取舍、整理、分析、概括,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课前)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最后通过辩论赛展示出来。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如教学活动之前的准备、指导和策划,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在网上或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查找、选择、阅读和整理地理材料,并把这些材料提供给辩论赛的正反双方;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学法指导
把本节内容改为“是生活在南方好还是生活在北方好?”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选择南北方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加以研究,考虑每个学生都能参加,重点放在辩论人选的选拨过程,在最后辩论时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对比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难点:对比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原因及优劣。通过学生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教学准备xk b 1.com新 课 标第 一 网
课本第9页图5.12和图5.13 授课学时:1学时。教学流程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大家回忆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和划分依据?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季风区的区域有哪些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是什么呢?
尽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季风区,但是两地区也存在很大差异。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走进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首先,我带领大家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农村去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读图:课本第9页图5.12和图5.13 回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环境有哪些差异?
(注明:由学生观察景观图片比较差异,并总结属于哪方面的差异。例如北方地区以旱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这属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延展: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发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文环境有哪些差异?(南矮北高(身高)、南繁北齐(语言)、南轻北重(工业)、南拳北腿(武术)、南甜北咸(饮食)、南软北硬(姓名)等)
设疑: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文环境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教师引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影响因素: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学生活动探究:前后桌为一个讨论小组,任选一个方面,利用教师提供的图表和资料,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利用资料进行验证)
(学生根据需要,选择教师提供资料和图表)
资料一: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课本第7页图)
① 四个城市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 ② 比较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③ 根据上面的比较,总结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④ 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气候对人文环境的影响。资料二:地形图
①读图,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形的差异。②地形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通过探究,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文环境的差异。请大家总结,自然环境有哪些差异呢?列表格进行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图片和图表,分析河流的流量、植被的差异。
北 方 地 区 南 方 地 区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植被
河流的流量(大或小)„„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环境的差异也较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板书: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北地区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地形、气候 河流、植被
二、北地区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耕地、作物、熟制
交通、住房、主食、爱好
巩固练习:
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作业:填写下表
1、必作题:
主要地形 一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干湿区 河流流量 河流结冰期
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2、选作题:
作物熟制
它作物 传统民居 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植被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传统运输方式
耕地类型
油料作物 气候类型
糖料作物
忻州地区 篇6
关键词:产业联动;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
一、区域间产业对接模式
按照产业对接的方向和对接环节可以把产业对接模式划分为垂直、水平型、市场型产业对接,在每一种产业对接模式下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目标的对接模式,具体内容视研究对象而定。
1、垂直型产业对接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相同产业可以建立垂直型产业联动,是基于产业链垂直联系而发生的产业联动过程。产业垂直联动的基础是产业内垂直分工,即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过程中,按照价值链或生产环节上的比较优势,从生产组织上把技术密集工序与劳动密集工序在空间地域上分开。产业分工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是区域联动的原因,这种联动模式是位于价值链和生产链上不同环节的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联动,其基础是地域分工。
2、水平型产业对接模式。
水平型产业对接是指企业之间基于相互信任而在技术、信息、市场等水平层面上形成的的合作与联动,其中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分享、邻里关系共建和社会文化根植是其核心内容。在水平型产业对接中,虽然产业的互补性仍然得到体现,但区域之间基于信任的合作竞争和技术扩散与共享是这一联动类型的主要特征,而这些特征是基于产业链合作的垂直型产业联动所缺乏的。水平对接是相对高级的联动模式,产业联盟是水平型联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3、市场型对接模式。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发达地区企业通过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销售网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创立了数量较多的产品名牌,企业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能力已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欠发达地区企业可主动挂靠发达地区的企业集团,或与其合作,借用其销售网络与品牌运营经验,把自身具有地区特色或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逐步培育成品牌产品,实现开拓外部市场的目标。
二、区域间产业转移模式
(一)按照产业转移的类型分
1、成本导向型转移模式。
成本导向型转移是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企业的经营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具有不同流动性的要素成本,地区间转移是在比较成本优势的诱导下,进行异地发展。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后,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上升,土地、劳动力、资本、能源配置等要素供给不足,集聚负外部性日益增大,阻碍产业进一步发展。因此,不论是从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还是从成本增加的外部压力来看,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出口加工型制造业都有必要向内陆地区转移,实现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而从承接转移地角度来看,承接这部分产业可以有效地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为本地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2、扩张性产业转移模式。
在这种产业转移模式中,向外转移的产业在原区域仍属于成长型产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由于该产业技术水平低,导致其资源集约度不高,产业增长必须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为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政府鼓励企业以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或充分利用目标区域的投资、技术等生产要素等为目的,进行产业转移。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一般集中在目标区域的传统优势产业,因为相较于目标区域其他产业,转移的产业技术梯度更高、更具优势。
3、配套衔接型转移模式。
配套衔接型转移模式是一些产业通过引进其龙头企业,建立起产业集聚效应,从而吸引大量相互配套产业链企业来投资落户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这类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加工企业出于与大企业集团形成更加紧密联合体的需要,按大企业集团扩张发展的要求,到大企业集团生产基地投资办厂、就近配套,从而有利于及时获取生产信息、调整产品结构。与此同时,配套衔接型企业也节省了运输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按照转移的空间组织形式分
1、转移园模式。
转移园模式是准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或土地总规确定的建设用地中,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规划建立转移园区,并把转移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对接当地的优势领域。大多数转移园区按照“政府主导、商会组织、企业实施、市场运作”的原则,实现产业集群或产业链的转移。从广东省的转移园建设经验来看,主要有三种建设模式,一是转出地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如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二是以转出地政府委托开发的合作模式,如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三是以转入地政府为主导、转出地政府支持的合作模式,如和平县福和产业转移工业园等。
2、共建园区模式。
共建园区模式是在政府层面由共建双方政府根据各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约化发展,利益双赢的前提下,做好产业转移布局规划,有序引导产业转移。从实践来看,这一模式的另一特征是建立企业化运作机制,引入社会民间资本在产业承接园区所在地注册成立联合开发公司,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负责共建园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这种合作模式突出政府牵线搭桥与发挥社会资本共建产业发展平台的作用。例如江苏的江阴—靖江园区主要由江阴经济开发区出资在靖江成立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操作,园区经济事务由江阴经济开发区负责,社会事务则由靖江委托园区管理。
(三)按照产业转移的空间距离分
1、渗透式产业转移模式。
渗透式产业转移主要是指产业发展存在梯度差异、地理位置相邻的区域,通过梯度高的地区向梯度低的地区逐步转移成熟产业,实现各自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它一般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边界接壤,产业转移空间较近,转移半径一般在一小时车程左右;二是转出地与承接地存在较大的经济落差,一旦交通等瓶颈障碍被打破,就会引发产业转移;三是转出地区产业发达并出现一定程度的饱和。
2、跳跃式产业转移模式。
跳跃式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地理位置不相邻的地区,由于产业承接地创造出具有吸引产业移出地企业的有利条件,使得高梯度地区企业跃过相邻地区而向产业承接地转移产业的现象。跳跃式产业转移的特点是产业转移半径较长,往往要跨越若干行政区划,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空间跳跃的特点。一般来说,传统产业主要采取梯度转移方式,主要着眼于与地理邻近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跳跃式产业转移则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型产业、市场开拓型产业转移为主,更注重承接地的交通区位、资源、技术、人才、研发能力、市场潜力等综合条件。
三、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产业联动模式选择
1、具有工业基础、市场潜力大的欠发达地区县,可以采取水平对接与市场对接的模式,与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关系。
1)产业联盟模式。
产业联盟通常是大量相同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为了追求产业间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以及其密切相关的支撑机构自发联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结的联盟。随着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与后工业化阶段,原有的工业尤其是轻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下降,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技术创新、贸易、金融服务等中心,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减弱,梯度转移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可在欠发达地区的新兴工业集群的发展基础上,与欠发达地区在区域产业间的技术、物流、金融服务等水平合作上增强合作,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关系。
2)品牌—制造扩展模式。
品牌—制造扩展型模式主要是拥有品牌产品和销售网络的发达地区企业把产品生产基地向其他地区扩展,以品牌为核心资产实施资本扩张,创建大公司或企业集团,在欠发达地区新建或收购产品制造企业。随着发达地区制造业进入品牌与制造分离的时代,“外包生产”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型方式,欠发达地区企业可与大品牌建立“品牌+制造”的合作方式,把品牌、资金和先进的管理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与劳动力优势相结合,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这一对接模式主要适用于已经形成较大影响力品牌效应,且在区际分布上具有明显梯度的产业之间的合作。
3)“销地产”对接模式。
“销地产”模式主要是在产品的销售区域组织生产,然后在当地销售的模式,它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简化销售环节,增强企业的供应链能力。欠发达地区可以积极吸引发达地区优势企业直接在欠发达地区县建立生产基地,生产当地市场所需要的产品。通过这种形式的合作,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运输费用和劳动力成本,实现市场拓展和低成本扩张,而且可以增加商品供给,满足当地的消费需求。目前,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轻工业领域中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制造加工业,由于受到技术、资金等影响,这些产业的生产大多集聚于东部发达地区。
2、具有一定农业、工业基础,交通区位条件较好,但规模较小、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可以采取与发达地区产业垂直对接的模式,形成产业内分工的协作格局。
1)特色农产品对接模式。
欠发达地区县往往农业基础好,农产品资源丰富,蔬菜、畜产品、食品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基本形成。可以通过向发达地区推行订单农业、会展农业及直供直销、连锁配送、网上交易等多种营销方式,培育经纪人、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加大对发达地区的农副产品输出,促进农产品销售网络逐步覆盖发达地区。组织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发达地区设立窗口,通过采取有效的运营措施,让农副产品成为名牌商品。
2)零部件生产基地对接模式。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为集中精力研发核心技术,部分拥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地区企业将把自己的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向内陆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县可以利用发达地区企业生产基地转移的机遇,寻找产业链的衔接点,建设发达地区大型企业的零部件产品配套基地,促成企业与龙头企业之间建立直接配套关系,加强与发达地区企业的合作。从产业来看,零部件生产基地转移型对接模式可以应用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的合作上,如汽车、计算机和机器设备制造、家电等产业的合作。
3)委托加工对接模式。
委托加工是对外贸易发展中出现的一种贸易方式,主要表现为来料加工和来样加工,具体方式为由委托方提供原料或样式样品,加工方负责组织生产但不负责销售,将加工后的产品全部返还给委托方,委托方向加工方支付加工费。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发达地区的支柱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往往在发达地区具有发展历史久,产品质量高等特点,对劳动力存在大量需求,欠发达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劳动力资源,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从产业来看,委托加工型对接模式可以应用在两地区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接上。
4)产业与科技成果对接模式。
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的方式多样,如正式与非正式对接、长期与短期对接。既可以是研究人员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创办新企业,也可通过专利技术许可和技术转让实现成果转化,还可根据自己的技术要求与高校联合开发或要求高校提供咨询服务等。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在产学研合作上缺乏基础和经验,可采用委托开发、寻求科研机构咨询服务等对接模式,对适宜引入欠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成果,通过市场化方式实施技术嫁接,改造本地区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如福建漳平市总投资5亿元的天守(福建)超纤科技项目,对接引进水性创新型绿色优质环保生态合成革、功能性无纺过滤新材料生态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建成后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鞋面超纤合成革生产基地,大大提升了该地区纺织产业发展层次。
3、土地资源丰富、工业建设用地面积较为宽裕、交通区位优势比较良好的欠发达地区县,可以采取共建园区模式,承接发达地区因土地限制不能落地的大型工业项目。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共建园区模式具有多个优点:一是突破了以股权关系为纽带的企业产权制度的局限,转为技术合作、外包、战略联盟等非产权合作关系的本地化与属地化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二是突破了传统的“全能”型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的分工模式,转为社会化的专业性分工,是一种富有效率的资源跨行政区整合的组织制度创新形式;三是共建园区产生的产值、税收,由所在地政府和引资方按比例分成,可以避免地方政府间为争夺税收资源而妨碍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共建园区”的实践已在国内的地区间经济合作中取得成效和经验,形成委托包干合作模式、援建模式、托管模式、股份合作模式、产业招商模式等多种模式。
4、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县,可以采取成本导向型转移与配套衔接型产业转移模式相结合的思路,承接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加工型等传统产业。
目前,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制鞋、家具、陶瓷等产业的转移虽然正在进行,但步伐却较为迟缓,其主要原因是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在集群内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分工,存在“区域粘性”,导致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推力不足。另一方面,从制度环境方面来讲,欠发达地区制度发展滞后于发达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低,对外开放程度小,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制约了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县的转移。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成本导向型产业转移时,欠发达地区县要着眼于发达地区传统产业的集群整体转移,立足于承接发达地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整体搬迁目标,建设转移产业基地及相应的产业配套设施。二是要寻找与发达地区优势互补的对接点,确保特色突出、功能清晰,实现错位发展。可根据发达地区各类主导产业的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发展相关的配套产业,提高配套产业的水平和规模,加快形成与发达地区垂直层面的产业关联。
5、与发达地区相隔较远的欠发达地区县,宜采取转移园与跳跃式产业转移模式。
随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道路、机场、邮电、通信、电力等互联成网,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完善,跳跃式产业转移的空间可行性已大为增强。目前,不少欠发达地区县已成功实施跳跃式产业转移模式。例如福建长汀县在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的情况下,紧紧围绕制度创新,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积极承接泉州、石狮、晋江、南安等地的纺织业转移,引进南祥、利郎、安踏等一批知名企业,全力打造具有长汀特色的纺织区域品牌,基本形成以纺织产业为主导的纺织企业集群。长汀纺织产业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近6成,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产业龙头。漳州诏安县通过通过整合资源,以国道324线为中轴,两头开拓,整合成占地15平方公里的闽粤边界经济协作“经济走廊”,初步形成以亿元项目为龙头、千万元项目为支撑的承接转移经济带。截至2010年,已有6个投资上亿元的粤商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在投资上千万元的53个重点工业项目中,由粤商投资的项目就占了32个。
综上所述,欠发达地区在进行区域产业联动模式选择时,应根据自身在不同要素方面所拥有的区位优势,适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对接模式,在与发达地区经济的联系中进行区位优势组配,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在模式选择上,既可以通过劳动力资源与发达地区的科技、资金要素和产业进行整合,也可通过产业整合,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专业化生产,以发挥各地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叶森,区域产业联动研究——以浦东新区与长三角地区IC产业联动为例[D],2009,华东师大博士学位论文。
(2)徐洪水,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与动因分析[J],西部金融,2011年第5期,50—51
(3)林平凡等,产业转移: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博弈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33—37
(4)《龙岩:科技支撑,红土地迎来新跨越》[N],福建日报,2010年11月2日
忻州地区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南充市和雅安市管辖的各四个县(区)农村地区为调查点,在每个县(区)中随机抽取一个乡镇,随机抽取150名4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高血压病调查。
诊断标准:高血压病采用WHO/ISH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 mmHg。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根据调查目的设计编制统一的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址,联系电话。(2)饮食习惯等行为危险因素:饮食钠盐摄入量(引用标准化的连续3s24h回忆法,以每人食盐量大于10g/d为高钠饮食)饮酒情况:以每周至少饮酒一次,每次不少于50ml白酒判为有饮酒史,以每周饮酒在四次以上,每次饮酒在在100ml以上判定为过量饮酒;吸烟情况:以每天抽烟2支以上判为有吸烟史;被调查者是否超重肥胖:测量计算体重指数以BMI<24计为体重正常,以BMI≥24计为超重肥胖[1];过去一年中精神压力状况:是否长期性或者有时感到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
1.2.2 调查方法
(1)血压为被调查者休息5min后以标准水银式血压计测得。具体测量方法为:被测者休息5min后,间隔2min重复测量2次血压,取血压的平均值,如2次测得的收缩压或舒张压相差>5mmHg,相隔2min后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平均值[3]。(2)其他内容采用询问法,由调查者询问后填写调查表。
1.3 主要指标定义
(1)知晓率:知晓自己患高血压的人数占高血压总人数的百分比。(2)治疗率:服药高血压患者人数占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百分比。(3)控制率: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人数占高血压总人数的百分比。(4)血压控制标准:既往或调查时血压<140/90 mmHg(若为自测血压则为135/85 mmHg)为血压控制正常。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对调查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双机双人录入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1.5 质量控制
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用集中调查和深入样本户面访的方式,调查者在对每个被调查问答完毕后,调查人员都要对填写的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如有疑问则重新询问核对,及时查漏补缺,并进行逻辑检错校对更正。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当地中老年人1152人,有效应答1113人,应答率为96.61%。年龄段为40岁至88岁,其中男性643人,女性509人。血压测定情况,收缩压(210.0mmHg-77.0mmHg,129.9±19.0mmHg),舒张压(146.0mmHg-44.0mmHg,79.2±12.4mmHg)。南充市高血压患者165人,患病率为30.78%;其中知道自己为高血压的患者有69人,知晓率为47.25%;雅安市高血压患者184人,患病率为29.85%;其中知道自己为高血压的患者有250人,知晓率为40.53%;因为调查南充市中老年人人数为535人,雅安市中老年人人数为为617人,所以雅安市调查高血压人数高于南充市。
2.2 吸烟
南充市被调查者中吸烟者291人,其中92人患高血压,患病率31.61%。雅安市被调查者中吸烟者395人,其中127人患高血压,患病率32.13%,由此可见南充市与雅安市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比整体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的患病率高。
2.3 高钠饮食
南充市被调查者中172人饮食为高钠饮食,其中78患有高血压,患病率45.34%。正常饮食363人,其中87人患有高血压,患病率23.97%。雅安市被调查者中183人饮食为高钠饮食,其中82人患有高血压,患病率44.34%。正常饮食434人,其中96人患有高血压,患病率22.26%。可见高钠饮食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正常饮食者。
2.4 过量饮酒
南充市被调查者中过量饮酒者179人,其中75人患高血压,患病率41.84%;无过量饮酒者为356人,其中高血压患者为86人,患病率24.04%。雅安市被调查者中过量饮酒者197人,其中84人患高血压,患病率42.57%;无过量饮酒者为420人,其中高血压患者为106人,患病率25.13%。可见过量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无过量饮酒者。
2.5 精神状态
南充市被调查者中长期存在有精神紧张者23人,其中15人患高血压,患病率64.29%;偶有精神紧张者428人,其中143人患高血压,患病率33.41%;没有精神紧张者中84人患高血压,患病率30.95%。雅安市被调查者中长期存在有精神紧张者45人,其中26人患高血压,患病率57.78%;偶有精神紧张者459人,其中131人患高血压,患病率28.54%;没有精神紧张者中27人患高血压,患病率19.71%。可见长期存在精神紧张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偶有精神紧张者;偶有精神紧张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没有精神紧张者。
3 讨论
3.1 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
本次调查表明存在吸烟,饮酒,高钠饮食,超重肥胖,精神压力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与其相关文献报道一致。说明当地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的自觉防治意识较差,对防治自身高血压积极性不强。
3.2 防治策略
南充市和雅安市农村地区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控制率低。说明中老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卫生管理部门尚需加强及提高对中老年人的血压监测工作,提早对高血压进行诊断及治疗。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6]。农村中老年人高血压防治工作急待加强,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加强健康教育是有效的手段。重点开展控烟,戒酒。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等活动,以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开展监测与评价和提高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技能,指导病人积极预防,合理用药,正确防治。提早对高血压及高血压前状态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与干预治疗,减少高血压患病率和高血压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复生.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0,20(1):4~6.
[2]高慧阳,张艳梅,王永琳.白银市周边农村高血压病诊治情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1):136.
[3]顾东风,Jiang He,吴锡桂.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
忻州地区 篇8
一、日喀则地区扶贫概况
日喀则地区的扶贫历史悠久, 从解放时期至今已经过了六十多个年头。按时间顺序大体可以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一) 从和平解放到自治区成立前的扶贫情况
解放时期, 十八军带动群众开荒种地发展生产。解放后, 为了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 主要以贷款贷粮和无偿发放 (农作物、牲畜和资金) 促进生产。五十年代后, 中央无偿赠送生产器具达十万余件, 以工代赈修建公路改善交通, 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大, 各地支援不断。兴教育、建医院, 调拨医疗器械, 促进了日喀则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 1966年至改革开放前的扶贫情况
七十年代初向日喀则地区发放办
社基金款850万元, 继续无偿捐赠先进的大型农机设备。内地省份选派优秀技术人员推广农技, 提高兽防水平并控制疫病蔓延。与此同时, 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得到推动, 内地发达省份选派优秀教师、毕业生以及医疗队援助日喀则。
(三) 改革开放后的扶贫情况
改革开放后, 除了扶持政策外, 农业部在日喀则援建了多个农具厂、拖拉机站和农机供应站, 加快了日喀则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第二次藏谈会确定了43项工程, 涉及到能源、文化、卫生、商业以及旅游等方面。尤其将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点, 选派优秀毕业生定向对日喀则中学教师进行培训, 缓解了师资匮乏的矛盾。
(四)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后的扶贫情况
座谈会确定上海市和山东省对口支援日喀则地区。通过人才援助, 改善干部队伍的结构;免费接收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党政干部进行岗培或挂职锻炼;专设援藏基金, 积极落实援藏项目, 包括日喀则地区体育场、日喀则山东大厦以及日喀则市贸易市场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一度成为日喀则地区新的增长点。
(五) 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的扶贫情况
在总结上届座谈会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 确定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以及宝钢、中化粮集团对口支援, 不断加大项目数量和资金支持力度, 吉林路、日喀则长白山幼儿园、旅游宾馆以及青稞啤酒厂等项目纷纷落成。在对口支援有力的推动下, 日喀则地区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
(六)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的扶贫情况
座谈会明确将对口支援政策延长到2020年, 并同时完善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和科技援藏格局, 明确了铁路建设、能源工程、产业布局、区域协调和城镇体系等未来的工作方向。
二、扶贫工作的成效分析
(一) 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六十年前, 日喀则98%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财税数字几乎等于零, 人均GDP只有133元。六十年来, 其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高达86.4亿元, 常住人口70.33万, 人均GDP已达到12285元。
(二) 财政收支得到改善
1978年, 日喀则地区财政收入仅有0.04亿元, 2010年的财政收入达到3.35亿元, 短短三十年增长了82倍, 年均增长14.8%;地方财政总支出从1978年的0.6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9.87亿元, 增长了62倍, 年均增长13.9%。
(三) 各项产业蓬勃发展
2010年日喀则地区工业总产值是6.9亿元, 同比增长1.7%。旅游部门接待游客110.67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高达8.5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621.62万元, 是1959年的141.99倍, 邮路总长度达到2760公里。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39亿元, 是1958年的1.3万倍。
(四) 民生事业得到改善
六十年前, 日喀则地区只有不到10%的人口拥有自己的住房。尤其是“十一五”规划以来, 该地区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投入四十多亿人民币建设农牧民安居工程, 解决了43万农牧民的住房问题, 人均住房面积从原先的10平方米提高了1.5倍。2010年全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1.57万人, 是1958年的196.1倍。全地区医院252家, 是1958年的50.4倍;有专业卫生人员1841人, 是1958年的25.4倍;病床1889张, 是1958年的53.89倍。
三、扶贫工作的问题分析
(一) 强化依赖性
办理低保的公共部门, 其收支与低保内容不挂钩, 这就从制度上强化了责任链条的断裂, 甚至会将输血式扶贫资金用于偏离原本政策意图的对象上。这样, 中央政府不惜资金代价来对待稳定, 以谋求最大政治效益;地方政府没有强有力的动力机制去检查监督申请者的真实性;申请者通过各种渠道“满足条件”并办理相关手续。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种扶贫方式不仅会扭曲扶贫对象, 而且会加强扶贫对象自身的依赖性, 一旦停止输血, 返贫现象立刻发生。
(二) 挤出效应
2011年自治区加大了机关事业单位的招就力度, 对政治过硬、学业合格以及公务员考分过关的考生实行“零失业”就业政策。但这种就业政策, 进一步导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臃肿, 效率低下, 从而只能加强新老交替在养老方面对财政的依赖。大幅扩招公务员的公共政策对私人部门存在严重的替代效应, 良好的公务员就业政策导致本来流向其他产业的优秀人才, 被公共系统所垄断, 进一步打击西藏私营经济。
(三) 沉没成本
道路建设无疑对当地资源开发有重要作用, 然而这种外部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并未能从根本上使农牧民脱贫, 还需要水电、通讯等一系列基建项目的连续实施, 这无疑是在追加沉没成本;而且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对基础设施毁坏异常严重, 每年维护费相当可观。许多项目建设不久, 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病开始凸显, 设施的维修往往需要大量资金, 中央政府原有投资已经沉没, 难以自拔, 只能继续跟进。
(四) 规模不经济
上万人的县域工程项目往往需要耗资千万, 而惠及的用户不过百人。由于地广人稀居住分散, 即便对生产生存条件不断改善, 只要规模人口无法形成, 就难以形成规模性经营与消费。即使是基建设施自身所形成的行业, 其所能吸纳的劳动力也相当有限, 加上工程本身的非连续性以及劳动力自身的技术特点, 直接决定了基建不能显著拉动就业。
四、扶贫工作的未来方向
(一) 扶贫新战略
尽管之前的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不同的是,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解决“绝对贫困”的基本温饱问题, 而是巩固现有成果、重视环境保护、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等问题, 使经济发展惠及所有人, 旨在2020年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穿, 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和住房为基本工作目标, 实现人民更有尊严地生活。
1. 新的扶贫对象和目标。
改变以往的局限于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员, 而是授权地方根据实际制定地区扶贫标准, 凡标准之下的所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均为动态扶贫对象, 并且更突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
2. 新的战略内容。
以往的内容主要围绕发展特色种养殖业, 运用科技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 基本解决水电路邮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内容。而新《纲要》的主要任务突出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饮水安全、交通、危房改造、公共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内容, 每项内容都有具体的分项目标, 可以看出, 这是对更高一个需求层次的扶贫。
(二) 扶贫新思路
1.健全社会保障相关机制。日喀则地区的社会救助系统比较发达, 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孤品制度、灾害救助以及各种专项救助制度等。努力完善日喀则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避免资源浪费。努力做到资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以及中央与自治区监督, 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去监督检查申请者的真实性。
2.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公共政策在维稳的同时, 应更多关注对民营经济的挤出效应, 应当加大对专业人才在民营经济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快提升第一产业的特色优势, 壮大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等西藏特色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和西藏文化特色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强化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 促使特色产业拉动就业。
3. 优化造血式扶贫的经济效益。
讲求效益的扶贫战略, 要求将扶贫责任、资金管理以及部分项目审批权下放, 而影响到自治区长远科学总体投资规划的重大项目, 应当由部委带领能做出客观科学的投资需求规划的专业人才进驻日喀则地区了解现状和成因, 从扶贫开发项目的总体规划与设计上入手对项目进行全面论证后, 再制定资本效益最大化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日喀则调查队.日喀则地区统计年鉴2010年[M].日喀则地区统计局, 2002.
[2].张亚庆.珠峰脚下谋跨越——西藏日喀则地区60年发展综述[N].西藏日报, 2011-07-20.
[3].王杜银.日喀则:扶贫农发惠泽万千群众[N].西藏日报, 2010-11-09.
[4].顾正纲.西藏提前退休政策的影响分析[J].时代经贸, 2012 (9) .
忻州地区 篇9
1.1 地质概况
X地区过渡带位于Y地区背斜构造南部的东西两翼, 各包括三个条带。从断层发育情况来看, 东部断层较多, 其中钻井证实有25条, 均为正断层;西部断层不发育。过渡带油水分布受背斜构造控制, 西部油水界面变化较小, 东部油水界面受断层影响变化较大。
1.2 开发简况
1 9 8 1年过渡带一条带基础井网投入开发, 采用500m井距四点法面积注水井网。1988年对一条带一次加密调整, 同时西部二条带投入开发, 调整井网与基础井网共同组成250m井距四点法面积注水井网。1997开始按原井网井距、排距向外均匀布井, 一、三排油井, 二排水井, 四排油水井间注间采, 注采井数比1:1.7。1997年开展了二次加密调整试验, 2004年二次加密井相继投产投注。截至2009年12月X地区过渡带综合含水达到93.48%, 其中基础井网综合含水95.73%, 一次井网综合含水93.67%, 二次井综合含水91.48%, 扩边井综合含水88.22%。
2 油层地质特征
根据X1井岩芯资料分析, 储层的岩性、物性及含油性变化范围较大, 非均质性较严重。细砂含量平均14.72%;粉砂含量平均72.77%;泥质含量平均12.35%。平均空气渗透率0.025um2;平均孔隙度21.35%;含油产状以油斑、油迹为主, 两类产状厚度合计比例76.81%, 油浸厚度比例12.04%, 含油厚度比例9.44%, 油砂厚度比例1.72%。
3 储层剩余油潜力分析
3.1 储层非均质性形成的剩余油
在已建立注采井网区, 采用合采合注, 由于层间非均质的作用产生干扰, 注水井多层合注时, 不同油层启动压差不同, 相同注水压力下, 各层的吸水指数相差较大, 大部分油层注入水只注入了少量的水, 或根本未注进水, 造成储量动用不好或基本未动用, 形成剩余油;另外受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 在平面上水驱程度弱, 甚至未水驱, 形成剩余油。
3.2 单一成片分布薄层剩余油
过渡带地区位于油藏开发边部, 在边部AⅠ组发育水层, 只有BⅡ发育油层, 纵向开采层数变少, 只有部分小层砂体连续稳定分布, 其它层均发育较差, 且为零星分布, 用直井开采经济效益差。
3.3 井间滞留区、绕流区剩余油
由于注水井间压力平衡造成的注采滞留区以及注采井网的非主流线上的滞留区、绕流区存在一定的剩余油。
3.4 未射同层存在剩余油
同层在过渡带地区大面积分布, 主要在A I组油层, 由于油水同层含水饱和度较高, 动用难度大, 多数井未射孔。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 有些同层开采价值较高, 存在剩余油。
4 储层剩余油挖潜应用
4.1 储层非均质型剩余油挖潜
根据X地区过渡带储层的特点, 通过细分调整提控结合挖潜, 减缓层间矛盾, 提高吸水厚度。对细分后, 水嘴仍控制不住层间矛盾的, 采取层段调剖;对于细分后注水状况差的层段, 采取措施增注, 优化调整注水剖面, 改善层间水驱动用状况, 提高油层动用程度。2009年共细分水井16口, 对比细分前后平均单井日注水量上升6m3, 注水压力稳定。
4.2 利用水平井技术挖潜单一成片分布薄层剩余油
水平井较直井和常规定向井能大大增加泄油面积, 从而提高单井产能, 使薄油层、低渗透层具有开采价值。
Z地区过渡带二条带以东地区, 仅发育BⅡ组油层, 为三角洲外前缘席状砂沉积, 水动力条件较弱。只有在Z地区三排到四排东部的BⅡ15a层砂体以表内层沉积为主, 其它层均发育较差, 且为零星分布, 不能用直井经济有效地开采。在该区利用水平井开采, 发挥水平井的优势, 避免“舍层”问题。
4.3 利用周期性注水挖潜滞留区型剩余油
周期注水改变地下渗流场、扩大波及体积。通过大幅度调整注水量, 控制地层的升压和降压过程, 促使低渗透油层中的原油排入高渗透孔道内。
2009年X地区过渡带执行周期注水方案11口井, 停注周期为180天, 单井日减少水15m3, 全年少注水3.3×104m3。统计周围未措施23口油井与2008年同期对比日产液量下降了50t, 而日产油量增加0.3t, 综合含水下降0.3个百分点, 流压下降了0.04MPa。
4.4 通过补孔挖潜同层剩余油
X地区过渡带共有568口井有同层, 其中未射孔同层中小层有效厚度大于0.5m的还有219口井 (油井165口, 水井54口) , 平均单井1.95个小层, 砂岩4.66m, 有效3.72m。剩余未开采的同层, 因含水较高未开采, 但随着油田含水饱和度不断增高, 这些同层仍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但挖潜难度大。
X地区东部过渡带的X 3井靠近3 1 5#断层, 且位于上升盘, 从构造上看位于构造高部位, 有利于油气聚集, 具有剩余潜力。其中发育较好的AI21a砂岩厚度2.4m, 有效厚度1.3m, 分析认为该层含水饱和度较低, 可能为偏油同层。2006年4月对该井A I组进行了同层补孔, 共补开6个小层。补孔前后, 日增液12t;日增油4.3t;含水下降23.8个百分点;流压上升1.39M P a。折算补层含水64.17%。截至到2009年12月, 该井日产液14t, 日产油2.1t, 含水85.2%, 流压5.15M P a, 累计增油量3001t,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结论
(1) 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 进行注水井细分的同时结合措施, 能够更好改善层内、层间水驱动用状况, 改善高含水井区的开发效果。
(2) 水平井在薄差油藏中的成功应用, 为开发难动用的低渗透薄层油藏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3)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 利用周期性提高和降低注水量的办法, 可以控制含水上升速度, 提高注入水驱油效率。
(4) 同层挖潜应兼顾考虑砂体发育情况和储层微构造, 同时结合动静态资料等多种手段, 综合分析判断, 才能避免挖潜的盲目性, 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永胜, 李凤林, 黄伏生, 等.油藏动态系统辨识及预测论文集[M].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11[1]赵永胜, 李凤林, 黄伏生, 等.油藏动态系统辨识及预测论文集[M].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11
忻州地区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高原组在2011年1月—2012年8月住院分娩总数326例, 其中产前曾经检查过的有35例, 占总分娩数的10.73%;发生胎盘早剥8例 (均未进行产前检查) 占总分娩数的2.45%;年龄在17~33岁, 其中有两个17岁;初产妇2例, 经产妇6例;孕周在20~39周, 其中28周以下的有3例;有合并症的有2例, 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另1例肾性高血压。高原组1例发病在1月份, 另外7例均在挖虫草季节 (5~7月份) 。平原组的2011年1月—2012年8月住院分娩总数是2116人, 其中产前定期检查有2046人, 占总数的96.7%;发生胎盘早剥6例 (2例未进行产前检查) , 占总数的0.28%;年龄在20~31岁;初产妇4例, 经产妇2例;孕周在34~41周;有合并症的2例, 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另一例妊娠胆汁酸淤积症。平原组发病没有季节性。
1.2 临床表现
高原组患者持续性腹痛3~4 d入院的3例;腹痛伴阴道流血1~2 d入院的2例;腹痛1 d入院的3例;8人中有5例入院时处于休克状态;一般状况均差、均有子宫压痛;胎儿已经死亡的7例。平原组持续腹痛伴阴道流血0.5~1 h入院2例;没有任何症状的4例 (分娩时检查胎盘时发现胎盘早剥) ;胎儿均成活。
1.3 胎盘早剥分度
I度多见于分娩期, 胎盘剥离面积小, 患者无腹痛或者腹痛轻微, 贫血体征不明显。腹部检查见子宫软, 大小与孕周相符, 胎位清楚, 胎心正常。产后检查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即可诊断。II度:胎盘剥离面为胎盘面积的1/3左右。Ⅲ度: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2。若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属Ⅲa度, 有凝血功能障碍属Ⅲb度[1]。
1.4 辅助检查
高原组入院时B超检查发现5例Ⅲ度胎盘早剥, 2例Ⅲa度, 1例是II度;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异常的2例;重度贫血2例;中度贫血4例;轻度贫血2例。平原组的入院时B超检查发现有2例II度胎盘早剥, 4例是产后检查发现胎盘面有小血块及压迹而诊断;有一例入院时轻度贫血。
1.5 治疗方法及转归
高原组8例全部急诊行剖宫产术, 其中发生DIC的2例经输血后治愈;产后出血2例, 其中1例 (没有条件输血) 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另一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例17岁的行子宫全切除术;只有1例新生儿成活, 其余的全都是死胎。
2 结果
通过高原组与平原组两者的胎盘早剥相关因素的比较发现:高原组的产前检查率10.73%, 明显低于平原组的96.7%;胎盘早剥的发生率2.45%, 明显高于平原组0.28%;胎盘早剥度Ⅱ~Ⅲb度 (有2例胎盘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伴凝血功能异常) , 高于平原组的I~II度;剖宫产率100%, 明显高于平原组的33.3%;围生儿死亡率87.5%, 高于平原组的0死亡率;产后出血、DIC发生率均为25%, 均高于平原组的0%;孕产妇死亡12.5%, 高于平原组的0死亡。高原组产妇产前后血色素明显低于平原组, 出院时仍然是重度贫血4例 (除外死亡的术后只有25g/L) , 中度贫血3例。
3 讨论
3.1 胎盘早剥的原因及预防
3.1.1 血管病变
妊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时, 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 引起远端的毛细血管变性坏死甚至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层与胎盘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 致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现两组共14例有合并症的4例, 占总数的28.57%, 考虑为血管病变所致胎盘早剥。
3.1.2 机械因素
高原组8例胎盘早剥, 其中1例发病在1月份, 另外7例均在挖虫草的季节 (5~7月份) , 考虑与挖虫草是匍匐在地腹部受到挤压有明显的关系。在高原上应大力宣传孕期保健知识, 孕妇避免挖虫草的劳动。
3.1.3 其他因素
孕晚期尽量左侧卧位避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时, 最好在宫口开大2~3 cm宫缩间隙以小针人工破膜, 让羊水缓慢流出, 预防突然破膜致宫腔压力突然降低致胎盘早剥;双胎第一胎娩出不要操之过急。临床严格执行缩宫素使用指证及使用常规。
3.2 对高原地区胎盘早剥临床诊断治疗体会
胎盘早剥是危及母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能否及时诊断和治疗直接危及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 防治至关重要。轻型胎盘早剥或症状不典型者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若不及时发现可能发展为II、III型。高原地区的孕期产前检查率才10.73%, 多数孕妇不知道孕期保健知识, 出现腹痛、阴道流血不及时到医院就诊, 一旦到医院已经病情很重, 所以根据病史及症状及明显B型超声图像, 临床医生诊断不困难。一旦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治疗, 胎儿成活的尽量争取胎儿成活;胎儿已经死亡的也要尽快剖宫产, 尽量争取挽救孕妇的生命, 提高其以后的生活质量。高原地区应普及妇幼卫生知识,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 积极防治产科并发症, 提高医疗技术及加大必要的人员及设备投入, 建立血库 (或紧急情况下的用血制度) , 是提高高原地区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摘要:目的 对高原与平原地区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探讨, 以期寻找高原地区胎盘早剥发病率高等因素的原因, 并设法提高高原地区的产科质量。方法 选择甘孜州巴塘县人民医院的胎盘早剥为高原组, 新都区人民医院的为平原组;分别收集并总结两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的住院产妇的临床资料就孕期保健、胎盘早剥发生率、早剥的程度、产妇及围生儿的结局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高原组的产前检查率10.73%, 明显低于平原组的96.7%;胎盘早剥的发生率2.45%, 明显高于平原组的0.28%;胎盘早剥度为ⅡⅢb度 (有2例胎盘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伴凝血功能异常) , 高于平原组的ⅠⅡ度;胎盘早剥的剖宫产率100%, 明显高于平原组的33.3%;围生儿死亡率87.5%, 高于平原组的0死亡率;产后出血、DIC发生率均为25%, 均高于平原组的0%;孕产妇死亡12.5%, 高于平原组的0死亡。高原组的产妇产前后的血色素明显低于平原组的, 出院时仍然是重度贫血的4例 (除外死亡的术后只有25g/L) , 中度贫血3例。
关键词:高原与平原,胎盘早剥,孕产妇及围生儿转归,预防
参考文献
忻州地区 篇11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
中图分类号:F127.8;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94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点,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发展农村经济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社会稳定的必要举措。在新形势下,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长期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农村经济也成为了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同时,加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这个举措为建设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带来的新思路。
1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含义
农业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生活管理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沟通方式带来了巨变,这种变化也适用于农业领域。作为信息化的一部分,农业信息化更多的是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技术手段和终端提供给需求方,实现了农业市场信息的及时流通。当然,实现全面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所要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如通讯、微电子、物流等领域,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在本质上盘活了整个农村经济,特别是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但是从层次上看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一次变革,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历史意义。
2 农业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2.1 农业信息化建设体现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途径
新时期,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国家发展经济的新思路,特别是对于农业发展而言,信息化第一次从国家层面与农业发展高度融合[1]。這一决定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纵观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瓶颈,预示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大发展。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信息缺乏,是本地区农业的优势一直没有得到发挥,信息缺乏也一度成为脱贫的最大障碍。从国家层面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对长期存在的发展劣势进行的深入变革,打破信息流通的不畅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2.2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农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在我国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本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现代化水平是普遍不高的,同时在农民业务素质及农业知识获取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本身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进行。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在于农业发展更多依赖于现代工业技术及其他相关管理方法,不仅如此,在农业信息的驱动下,全体农业发展参与者已经不但是农民这一传统范畴,相应地,在现代农业要求下,农业参与者更多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群,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是高度契合的。当然,要实现这一观念的转变,相关的农业知识宣讲与政策的落地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称谓的转变只是一个表象,其内涵实质在于在农业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逐步淘汰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展市场化、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现代农业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与传统农业单一的发展模式不同,现代农业与工业与市场是紧密相连的,这就意味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都是遵守市场规则的,所以,市场信息的流畅性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在现代农业欠发达地区,通过一系列改革,市场信息的流通性仍然处于低水平,那么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也就不高。
总之,现代农业不但是农业技术的普遍推广及运用,更重要的是使农业能够参与到市场中来,无论是市场信息还是技术信息,都会影响本地区农业发展的规模。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民族特殊性,农业信息化会可能更加复杂一些,现代农业,信息化和技术既是推动其发展的引擎,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无疑,结合到中国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现状,完全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有显而易见的,当然,这些地区也有者自己独有的发展机遇。现代农业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健康的农业发展生态,它的要求是符合地区实际和农业发展规律。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形态有可能会和其他地区不太一致,因为注入了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发展特殊农业,能够拓展现代农业的外延。
2.3 农业信息化能够带来农民增收
长期以来,农业问题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这势必会降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与国家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在过去,农业生产也主要仰仗着天气的好坏,看天吃饭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显著问题,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农业耕种技能培训,人们的家庭收入只依赖于农田的耕种,非常单一,同时风险也非常高。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央不断加大对农业问题的关注和投入,大部分地区农业发展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模式,并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但在广大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是非常滞后的,带来的突出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微薄,无法支撑起持续性的农业产出[2]。
前文提到的农业信息的闭塞是引起农民收入微薄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的多年来的特性,所采取的农业形式与内地相比是有所差别的,这就需要一套符合当地特色的农业特色才能支撑起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较为薄弱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信息的闭塞,加之偏远地区往往路途遥远,本地的特色产品无法及时外销,外面的产品也无法销往本地,使本地区的需求信息无法及时与外界形成沟通,无法有效组织农业生产。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冲破市场信息滞后的瓶颈,实现信息互通,为农民增收带来迅捷的市场信息。
2.4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
城乡发展,是有差距的,在曾经一段时间,这种差距甚至是在不断扩大的,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倾斜在发展的早期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城市内部的信息流通带来大发展时期,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带来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社会现象,农村人口也在这次人口迁移中开始减少,那么从长远看来,农村人口减少及意味着农村劳动力也在向城市转移,慢慢地,留在农村的往往就是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不良后果。农民工现象,甚至是90后农民工也是这个现象的延续,大城市的就业机会肯定会强过农村,究其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原因。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打破信息壁垒的同时,对城乡二元结构的修正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让偏远地区的农村生产力得到再一次解放,盘活整个农业生产的活力,增强农业信息服务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缩小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使外出务工的生产力能够回家创业工作,这将是一次劳务的回流,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2.5 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
农业信息化建设,在于把先进的农业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让技能信息管理信息能够充分在的在农业生产领域进行流通。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受到地域的限制和专业农业专家的缺乏,没有能在当地实现创造性的农业生产,这就导致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时间内农业建设并没有取得长时间的突破,特别是在农业人才的引进方面,该类地区一直没有优势,不少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不愿深入到特殊农业产区进行科研工作,专业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基于该地区的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提供诸多服务,如产区农业基本概况,相关领域技术、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与仓促、农业就业等各方面的信息,能够為需求方提供各种有用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产品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与最快时间覆盖到目标人群,特别是在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上,不少地区能够成为最佳的测试平台,为本地区布局相应的科研项目提供支持。
3 关于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地域、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农业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城市周边地区,这也是脱贫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特殊农业或者农业旅游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信息化建设中,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就需要充分调动不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1 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明确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那么在强调共同富裕的大目标下,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极其必要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本身的实际情况,需要实现自己的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合理化流通是实现此类地区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盘活农村经济,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最终才能实现地区脱贫,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3]。
3.2 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布局,打通最后一公里
农业信息化需要依托于基础布局,以农村电商经济为例,农村市场的消费力和农业产品供应之前的需求矛盾是决定农村电商规模的最终指标。事实证明,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村电商经济提供了一系列的契机。路网的改善,降低了商品运输的效率,仓储和物流板块的加强以及回溯机制的建立,能为健康安全的产品提供一个质量监测系统。此外,农村信息发布平台的上线并运用,使农业供给侧得到了更为精确的市场,更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
3.3 提升农业生产参与者的素质
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农业参与者专业素质较高,在目前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所以,首先组织涉农专家深入基层,了解当地的农业概况,根据当地情况发展特色农业。其次,组织学习最新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深入农村企业,提高和完善农产品加工、储存知识;同时,对于一些畜牧区的企业,强调动物疾病防控意识,提高防控的能力。
3.4 依托当地,建立农业信息大数据库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也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殊优势,在环境保护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农业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需要依托强大的农业信息大数据的支持,通过合理调度,健全信息资源建设,保障农业信息化能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欢.农业经营主体分化视角下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2]丁亮.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王云娣.政府农业信息网站影响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各省政府农业信息网站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16):102-109.
忻州地区 篇12
关键词: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互动关系
民间体育是指非官方的在民众中开展的体育活动, 它不一定具有世代相传和延续的特点, 可以在某一时期出现, 又可能在某一时期消失。按照“民间”是指民众中间、非官方, 存在于广大中、下层民众中的几个定义来理解, 那么“民间体育”就包括了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 甚至包括外来的西方体育[1]。康巴地区是指包括西藏昌都、四川甘孜、青海玉树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康巴地区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在世代的演变和传承中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康巴文化。康巴地区的民间民俗文化构成了康巴文化的主要成分, 康巴民间体育资源是指在康巴地区民间流传和推广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它具有康巴地区的特有的内涵, 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游人到此参观游览。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人们对旅游这一休闲娱乐方式变得不再是奢望和梦想, 在游历完全国知名景点后, 把游历的足迹瞄准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地区。康巴地区因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路线, 康巴地区俗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随着交通日益方便, 人们出行不再受阻, 不久的将来康巴地区也将失去吸引游客旅游的自然条件因素,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该不断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资源, 通过与本地区旅游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方式, 在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得到发展的同时, 本地方的旅游业得到发展, 地方经济也取得效益。
1 研究方法和对象
1.1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对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1.2 研究对象
据资料显示, 康巴地区境内主要有藏族、彝族、羌族、回族、纳西族等诸多少数民族。康巴地区涵盖了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的一部分、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西藏昌都地区、青海玉树州和云南迪庆州等地区, 是中国第二大藏区。从各民族人口数来看, 康巴地区少数民族主要以藏族、彝族为主。千百年来, 康巴地区各族群众在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历史继承中, 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 众多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体系, 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宝库。
2 结果与分析
2.1 康巴地区各个民族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分类
在康巴地区长期流传着许多具有浓郁民族风格或地方特色的、深受游人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在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 有表现生产的、生活的, 有反映宗教、祭祀活动和军事武技的, 如藏族的转经轮、庙会、马上的藏戏, 羌族的舞麻龙、跳盔甲;纳西族的东巴跳等等;有表现民俗风情习俗的, 也有满足民族群众文化娱乐的, 内容十分丰富, 如藏族赛牦牛、晒佛;回族的武术等等 (如表1) 。根据康巴地区传统体育的内容及活动性质, 可将这些民族体育划分为竞技类、游戏类、舞蹈类、表演类、节会类和养生类等六大类型。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 为建设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旅游市场奠定了基础。从资源分布来看, 康巴地区各个民族的民间民俗体育资源集中在甘孜州的川藏线上, 从泸定、康定、川藏线连线上, 呈线形分布, 较集中, 且资源组合状况良好, 特色鲜明, 有利于综合开发, 实施“以泸定或康定地区为突破口, 采取重点开发, 以点促线, 以线带面”的战略思想。
2.2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发现状
2.2.1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不被外人所知, 面临濒临失传的威胁
在商品经济社会, 没有利益价值的产品是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康巴地区民间体育在挖掘和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体系, 同时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开发的力度不够, 人们对某些项目了解仅限于图片和宣传图片, 亲眼目睹项目风采的机会较少, 这就给民间项目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项目跟大多数的传统体育项目一样, 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但因为受到先进生活方式特别是体育项目的冲击, 使得民间民俗项目受到频临失传的威胁。
2.2.2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展现形式单一, 宣传力度不够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跟大多数的传统体育资源一样, 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这些民间民俗体育项目成为一定民族或是特定地区的人们参加锻炼、表达某种思想内涵的方式, 使得这些展现的方式只能是在节日、纪念日或是某种庆祝活动时的展示活动。
3 结论与建议
3.1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发现状存在较多弊端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跟大多数的传统体育资源一样, 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但因为受到先进生活方式特别是体育项目的冲击, 使得民间民俗资源受到频临失传的威胁。同时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展现形式单一, 宣传力度不够。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被本地人所认识和接受, 受到他们的喜爱。这些民间民俗体育资源成为一定民族或是特定地区的人们参加锻炼、表达某种思想内涵的方式, 使得这些展现的方式只能是在节日、纪念日或是某种庆祝活动时的展示活动。
3.2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与本地区旅游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机整合。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作为本地方文化内涵的结晶, 是人们生活、生产劳动的结果。作为该地区的特色应该通过旅游业这种渠道得到推广和传播, 同时本地区旅游也应该通过这一结合得到发展。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通过旅游景点的宣传、加上节目表演、旅游产品、旅游活动等等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 使体育项目和本地区旅游都得到提升。
3.3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发与本地区旅游互动关系的途径
3.3.1 转变观念, 努力挖掘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康巴地区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转变现有的靠自然条件吸引游客的营销模式, 使旅游管理部门和投资商充分认识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巨大价值, 充分认识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深挖资源。对现已开发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对未使用或未发现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一方面, 不能抛开民族内涵资源优势去寻找其他的所谓特色, 另一方面, 不能只着眼于现有的资源, 要科学地、事实求是地对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进行评估筛选, 真正弄清其潜在价值并推断出它的发展前景, 然后设计出多层次、高质量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开拓市场, 加大对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全方位宣传, 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参观游览。最后还应注意重视人才, 筹措资金, 保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2]。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只有转变现有的依靠自然条件吸引游客的营销模式, 以川藏线为基准线, 以泸定或康定地区为突破口, 采取重点开发, 各个突破, 以点促线, 以线带面的战略思想, 充分挖掘和整理康巴地区现有民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与本地区旅游互相作用, 协调发展促进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和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
3.3.2 通过动静结合的展示, 加大对康巴地区其民间民俗体育资源的宣传
在康巴文化的发源地甘孜州建立康巴地区民间民俗文化陈列馆, 馆内的资源凝聚了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相关“视频”和“物品”的精华。在陈列馆内, 利用民间民俗体育进行动静结合的展示:如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项目的“3D”放映室, 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展现出活态的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运动场景;或是将民间民俗体育的器具进行静态展示;或是进行真实的表演, 与游客互动, 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其中的乐趣;或是将康巴地区丰富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通过制作成各种式样的旅游商品, 向游客进行推销, 可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这些措施可达到使康巴地区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向人们展示康巴文化的内涵, 更能促进本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目的。
3.3.3 结合康巴地区本土资源开发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
有效利用康巴地区的本土资源促销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包括在已建立的民俗村寨中举行民间民俗体育的展示活动, 它可与各个少数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建筑、民族礼仪等一起进行集中的展示, 让游客在参与娱乐中领悟到康巴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另外与自然风光结合, 利用康巴地区天然的民俗村寨举行民族体育表演活动。旅游者在游览完自然风光后, 可参与到民间民俗体育活动中, 自然风光和民族体育得到完美结合, 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附带型民族体育旅游产品, 附带型的民间民俗体育旅游产品是指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在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组合中所占的地位较弱, 起附带性的作用。如导游在讲解的过程中, 掺入民族体育活动的知识, 或者是组织游客进行民族体育活动表演, 均是一种可资利用的开发方式。
3.3.4 康巴地区民间体育资源建立“挖掘—包装--宣传—促销”产业链
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 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 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有着内涵的复杂性, 供求关系与价值的传递性, 起迄点的一致性和路径选择的效率性四个显著特性。康巴地区的民间体育建立“挖掘—包装--宣传—促销”产业链, 包括首先成立康巴地区民间体育的挖掘和整理机构;其次, 康巴地区民间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进行包装和宣传, 达到促销的目的;最后, 康巴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在“挖掘—包装--宣传—促销”产业链的基础上建立“品牌”, 让其走出康巴地区这一区域环境, 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实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陈红新等商榷[J].体育学刊, 2008, 15 (9) :101-104.
[2]陆元兆.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06, 42 (3) :65-71.
[3]张冰松.康巴藏族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9) :108-110.
[4]杨志强, 孙德朝.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路径选择——以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138-141.
【忻州地区】推荐阅读:
忻州市图书馆10-15
忻州师院附中高中部05-22
忻州煤销——2014年新春贺词05-14
忻州市基层社会管理12-11
忻州公司召开出省站站长会议08-11
忻州建筑资质代办 山西建筑企业资质核准11-10
忻州师范学院顶岗扶贫支教总结-梦钰篇09-30
忻州煤销—安全生产大调研、大讨论10-21
忻州煤销——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之我见11-30
忻州师院五指山水满支教小组三月份工作汇报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