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学改革

2024-12-22

欧洲大学改革(共5篇)

欧洲大学改革 篇1

在新公共管理哲学的影响下, 欧洲大学建立在国家权力和学术自治相互作用之上的传统治理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一、宏观层面: 从边缘机构到社会轴心

欧洲是大学的发源地之一, 最早的大学如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都诞生于欧洲。早期的大学被称为“象牙塔”, 意指大学超脱于现实, 独立于社会的高贵精神。欧洲大学因其拥有最悠久的历史传统, 也因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典大学的纯正血脉。然而, 随着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的兴起, 在工业经济时代还处于社会边缘的大学开始走向社会中心, 这一趋势为许多学者所捕捉。研究者大多以“大学作为研究高深知识的机构”为基点, 论述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民族国家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一点上, 欧洲大学也不例外, 因此不再冗述。事实上, 大学变成社会的轴心机构并不完全是一种“被动迫使”的过程, 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主动融入”。这种“融入”不仅仅体现在大学参与知识生产, 也同样可以从社会发展中大学发挥的世俗作用上可以看出。当然, 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趋势, 欧洲仅仅是这种趋势的一部分。

Meyer和Schofer从历史纵向发展的角度对欧洲高等教育的这种“社会融入”进行了实证测量, 证明了大学不断融入社会的背景下学生主体多样性的增加, 尽管这种多样性与学生的阶级背景紧密相关[1]。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欧洲工人阶级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不断增加[2], 但这并不能否认社会不平等是镶嵌在高等教育系统里的一个明显特点。大学的“社会融入”不仅与社会等级有关, 还与性别有关系。Ramirez和Wotipka的历史研究表明, 100 年前, 欧洲大学还不允许女子入学, 1862 年法国率先允许女子接受高等教育, 随即获得欧洲其他大学的效仿。如今绝大多数欧洲大学里男女比例均衡, 甚至某些大学里女生人数超过了男生[3]。然而, 就女性职业轨迹来看, 欧洲大学里的性别不平等依然存在。有人用“玻璃天花板”来暗喻女性在学术生涯中受到的不公待遇, 而这种限制女性向高级职位晋升的无形壁垒也确实在欧盟的“她数据” ( She Figures) 中得到证实[4]。

大学的“社会融入”还体现在其开设的各种专业上。欧洲古典大学曾经一度抵制自然科学和人文应用科学的研究, 这种非实用主义还受到了美国批评家Abraham Flexner的称赞: “在美国的大学中, 新闻学、公共卫生和商业管理这些学科已经被制度化了, 而这些在大部分欧洲大学里还是不可想象的。”[5]如今, 这种趋势已经彻底被改变。欧洲大学中的工程学、社会服务、师范教育等这些以前不在大学里设置的专业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剑桥大学1990 年成立贾奇商学院以及牛津大学在2000 年创建沙依德商学院, 表明商科成为欧洲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David Frank和Jay Gabler在他们的著作《大学重建: 20 世纪学术界的全球变革》中论述了全球范围内的“学科融入”, 认为整体社会的科学化和学术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6]。在欧洲, 博洛尼亚进程加速了这一转变, 研究者发现许多传统的学科研究变得日益精细与专业。大学的使命也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发生转变。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已不仅仅是教学和研究, 对经济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成为大学的“第三使命”, 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的任务获得合法化, 大学因此成为地区、国家和全球创新系统中的重要构成。欧洲各国制定许多政策来加强大学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联系, 以促使欧盟成为“里斯本战略”中的“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

二、中观层面: 从大学自治到遥控监督

欧洲大学治理在中观层面的变化可以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中看出端倪。近些年来, 在OECD国家尤其是欧洲大陆, 人们对学术自治逐渐失去信心, 而公共领域强大的政府监管也备受诟病。在高等教育领域, 建立在国家权力和学术自治相互作用之上的传统治理模式遭到质疑。新公共管理哲学带来组织间操控模式的变化, 大学的治理模式因此找到变革的方向。尽管各国以及他们的大学之间存在诸多差异, 大学与政府以及社会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新的治理体制正在建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观察到欧洲高等教育治理的变化, 它们相辅相成且在多样化的欧洲国家变得日益重要。

首先, 国家管理大学的传统模式正在变化。与传统的对大学较为直接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不同, 现在政府越来越多地采用监督和“远距离操控”的方法, 借用私有领域企业管理的概念和工具来间接管理大学。目标管理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频繁运用。政府确定目标, 或者与大学商议目标, 而达成这些目标的方式和途径则由大学自主选择。但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的控制并没有减少, 仍然扮演重要角色, 这一点已经在Amaral对博洛尼亚进程的分析中得到了证明[7]。其次, 大学治理过程中的参与者数量在急剧增加, 已远远超过了传统欧洲高等教育中国家治理和大学治理“二元互动”的时代。例如, 近二十年来欧洲高等教育系统中关于教学和研究的认证和评估体系不断增长, 效仿美国的董事会系统也在各个大学不断建立。再次, 整个欧洲正在成为大学治理的一个系统性截面, 博洛尼亚进程作为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框架, 甚至标志了“高等教育欧洲化”的出现。尽管有研究者认为它缺少理性政治决策, 但其象征性价值赋予了欧洲大学多样行动的合法性, 而这些行动并不直接源于政策文本中显性的目标或要求。最后, 竞争作为一种治理方法变得日益重要。大学同行之间的竞争使得教育供给效率提升, 企业或者潜在的学生则作为需求方来间接影响竞争行为。在欧洲, 大学的评价是部分基于同行之间的学术评价, 这种竞争过程与一些稀缺资源如金钱和特权相联系。虽然科学社会学家已经证明了几百年来科学家之间的竞争一直根植于科学生活之中, 但是这种通过排名、评估和各种指标的竞争行为近些年有加剧之势。在整个欧盟一体化框架中, 竞争对促进卓越研究至关重要。2009 年, 来自17 个欧盟国家的代表组成的开放式协调工作小组一致认同通过多种方法 ( 包括标杆管理和经验分享) 来促进竞争的重要性[8]。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从一个松散联接的机构向有目标、有组织的战略行动者的转变。

三、微观层面: 从松散耦合到战略组织

大学是一种松散耦合的组织, 随着学科和专业领域的日益分化, 遵循的是一种学科、专门知识和专业化无序状态的逻辑[9]。这种说法曾经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认同。自博洛尼亚大学建立以来, 欧洲大学作为最古老的组织一直存在, 但在国家权威和学术寡头分治的格局中, 作为组织的大学没有获得决策和管理的合法空间。这段缺乏内部治理的历史可以在几个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中看到。根据传统德国模式的概念, 德国大学同时受制于强大的国家权威和学术寡头力量。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很少有独立决策的合法空间。虽然终身教授作为大学主体来集体决策, 但传统上讲席教授可以合法地拒绝组织内部自上而下的管理。虽然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终身教授的权力逐渐下降, 但德国大学作为真正的组织行动者出现得更晚一些。法国大学更加疏远有组织性的内部治理。Christine Musselin的研究称法国大学内部根本没有组织支柱, 大学教授很少与大学组织保持一致, 而政府在管制大学的时候也把注意力放在学科上面, 而非有边界性的组织, 大学没有被当作一个整体[10]。乍看一下, 美国模式似乎很独特。Henry S. Pritchett早在1905 年就观察到: “美国大学管理的模式越来越符合公司管理的方法。”[11]但仔细观察, 美国大学内部其实也没有形成一个发育完全的组织行动者模式。相反, 许多学术研究都很关注美国大学的社团属性, 将其称为“松散耦合系统”。概括地说, 传统大学作为组织集中的权力非常有限, 强有力的内部治理也几乎不存在。与国家官僚和商业公司这些强大的组织行动者显著不同, 大学挣扎在内部 ( 系部、教授) 和外部 ( 政府) 两股力量之间, 这已经得到Max Weber的证明[12]。

这种态势在欧洲已逐渐改变, 大学正在不断尝试变革, 测试自己的管理性能, 努力转变成为具有固定组织属性的战略行动者。大学甚至衍生成一种战略组织, 是一个整体的、以目标为导向的、慎重采取行动进而为自己负责的实体。这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看到: 第一, 相对于松散耦合的组织形式, 不管是在系部层面还是整体大学方面, 欧洲大学的决策结构具有了明显的等级性。第二, 问责制是这种转变的第二个核心特征, 学术工作必须经由标准化的计算和审计。第三, 欧洲大学正在日渐明确界定自己的合法目标, 即大学是一个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战略组织者。第四, 欧洲大学细致缜密的组织结构正在不断扩展和分化。第五, 职业化的大学管理正在兴起。

四、结语: 欧洲大学的“美国化”

欧洲大学治理在上述三个维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全球趋势, 在一些国家发生得较早, 另一些国家则晚一些。很显然, 美国大学无疑是这种趋势的先锋。自19 世纪开始, “融入社会”就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特征之一, 赠地学院就是这种理念的直接产物。美国大学在不同的学科、形式以及使命等方面比传统的欧洲大学更加开放, 大学治理方面同样如此。如今欧洲大学的董事会制度仍然备受争议, 但却早已在1642 年的哈佛大学里出现。同样, 作为一种治理机制的认证制度和竞争制度也是在美国大学里发现得较早。理论上来说, 美国大学也是最早将自己定义为组织行动者的先锋。但我们能否简单地把现在欧洲大学正在发生的转变贴上“美国化”的标签?

事实上, 大学不应被简单的视为民族国家边界内孤立的存在, 大学之间频繁的交流至少从19 世纪早期就已出现, 而且民族国家的式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加剧了这种互动。很显然的是, 目前欧洲大学做出的转变受到美国模式的触发。但两者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美国及其大学并不仅仅是一个“独立变量”, 同时也是一个“因变量”。大学的这些变化是一种全球性特征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民族国家体系之内。此外, 即使美国大学是这种全球趋势的领导者并最终影响了欧洲大学, 但它们在一些非常核心的问题上并没有产生共鸣。在欧洲, 公立大学占主导地位, 而私立大学则发挥的作用有限, 后者大多注重教学而非研究, 且一般情况下都规模较小。因此, 欧洲的私立大学不能与在美国享有较高声誉的、研究型的、非营利性的“私立大学”相提并论[13,14]。此外, 美国高等教育的公共经费急剧下降, 欧盟则不然。德国大学有70% 的经费来自于联邦政府, 而加州伯克利分校来自政府的经费只有10% 左右。反过来看, 历史上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创建其实深受英国和德国大学的影响。由此可见, 影响只能是相互的, 美国大学单方向的“完整同化”欧洲大学的现象几乎不可能出现。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 所有国家的大学采取的应对措施可能是趋同的, 但对不同国家的影响是绝对不会标准化的, 因为这种适应或者变化终究是给予不同的时空概念之上的。

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与影响 篇2

一、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例1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①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②否定基督教③废除天主教会的等级制度 ④反对专制王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④ D.①

解析 关于马丁·路德的思想,课本上说得很明确:“(1)人的灵魂只要依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就可得救,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预;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制定的神学。(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3)教会从属于国家。”再看题目提供的4个选项,其中①选项的说法符合马丁·路德的思想;②③④项说法与马丁·路德的思想不符合,所以凡是有②③④的选项,都要排除掉。再加上对材料意思的分析,发现材料正体现了马丁·路德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的思想。

答案 D

点拨 这道题目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它的特点是每个选项一般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合而成。面对这种题型,同学们可采取筛选法,通过肯定或否定某个选项进行排除,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例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

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解析 这道题考查同学们对“宗教改革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这一历史概念的把握程度。其中C选项“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体现马丁·路德“自我信仰得救”的思想,使人们获得了心灵的自主权,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所以选C;B选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的名言;A、D选项都体现了教会的主张。

答案 C

点拨 这道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这种题目往往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它要求同学们必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基本概念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能够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对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三、宗教改革的实质

例3 英国作家赫·乔·韦尔斯在评价宗教改革时说:“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解析 同学们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赫·乔·韦尔斯这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对人们进行精神独裁的、欧洲最大的封建主——罗马教皇。其中A选项没有体现宗教改革的实质;B选项错误,因为宗教改革不反对君主;C选项也是错误的,宗教改革本身并不反宗教而是反对天主教,它自己也创立了新教。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以及所学的史实“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皇神权统治的政治和思想解放运动”可知D选项“反封建的政治斗争”是正确的。

答案 D

四、宗教改革的影响

例4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解析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不是要反对基督教和耶稣,他反对的是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他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是要建立一个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俭教会,他思想的核心是“自我信仰得救”,所以A、B、C选项都符合他的思想,都是正确的;他不是要清除宗教的影响,而是要清除天主教的影响,所以D选项错误。

答案 D

点拨 这道题目属于否定型选择题,也就是要求同学们选出不符合史实或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这种类型的题目,在题干中往往有“不是”“不正确”“错误的”“无关的”等提示语。同学们在解答这种题目时,可以采用的解题方法有:①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或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②推理法,如果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然后再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结论是否符合史实或历史逻辑关系;③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或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练习

1.“新教徒”“Protestant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rotestari”, 意指 “抗议”和“宣称”,其抗议的主要对象是( )

A.世俗君主 B.罗马教皇

C.封建领主D.天主教徒

2.对下图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揭示教皇的荒淫无度

B.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C.应出自天主教会之手

D.揭露人性的虚伪贪婪

3.马丁·路德主张“君权神授”(君权直接来自于上帝),提出“国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权力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这体现了马丁·路德( )

A. 否定教皇的权威

B. 思想出现了倒退

C. 主张教会高于国家

D. 与其“因信称义”的思想相矛盾

4.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B.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C. “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D.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5.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年~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里,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漫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以上材料表明( )

A.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参考答案

1~5 BCABA

欧洲大学改革 篇3

在宪政国家, 政府和公民的行为都是有边界的, 不能互相僭越。宪政制度在西方从产生到完善经理了数百年的时间, 它的形成与西方的宗教传统尤其是宗教改革以来的基督教文化是分不开的。

一、宗教改革概述

16世纪开始于欧洲的基督教宗教改革运动对整个西方近现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西方宪政主义政治体制的影响同样极为深远。

中世纪末期, 欧洲经济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精神获得了新生;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获得了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天主教会日益腐朽昏暗, 教会和教皇的神圣地位受到信徒的怀疑;世俗的专制王权逐渐强大, 对教会的势力发起挑战。基督教的宗教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

宗教改革者们的初衷或许是挽救腐朽堕落的教会, 重新树立它的神圣地位, 但改革运动客观上却实现了欧洲的信仰自由、思想自由以至言论出版自由。这种宗教领域的自由主义倾向随后又演变为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自由主义, 继而促进了西方宪政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是15世纪末神圣罗马帝国的一名神父, 也是这场宗教改革运动的首创者, 开创了路德宗教派。他面对教会的腐败堕落感到痛心疾首, 决心改变这一现状。路德援引圣经内容“义人必因信得生” (罗马书1:17) , 提出“因信称义”理论, 认为教会及其制定的繁文缛节不是使人得救的方法, 只有个人内心虔诚地信仰神才能得到上帝的救赎, 和教会并无直接关系。此外, 路德还认为只有圣经才是上帝话语的唯一呈现, 教会不能随意地向民众“假传圣旨”,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圣经以及祈祷来和神进行沟通, 无须通过天主教会作为中介, 这一观点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和重要性。他还发表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痛斥天主教会的腐败。由于当时印刷术已经发明, 他的学说很快就被传到欧洲各地, 引起了巨大反响。天主教会视他的学说为洪水猛兽, 开除了他的教籍, 并且要求将其押送罗马进行审判, 后在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的保护下, 路德才避免被审判和处死的命运。虽然路德的观点受到天主教廷的严厉镇压, 但由于他的理论观点符合了当时的时代潮流和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 其学说还是得到了广泛传播。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神学思想中充满了平等和自由的精神, 为西方宪政体制种下了平等和自由的种子。路德首先强调信仰的自由, 认为基督徒只要信靠耶稣基督, 它在属灵的国度里应该是全然自由的, 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干预这种自由。而由信仰自由继而推导出平等观, 因为信仰自由意味着不能有人凭借自己的权势去压迫他人的信仰,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实现人人平等。尽管这种平等和自由是宗教意义上的, 但至少它在人们心中种下了自由平等的种子, 有助于政治自由和平等的实现, 继而促进宪政主义制度的产生。

但是, 路德宗的教义中多少还是体现了它对世俗权力的依赖, 比如它教导人民在世俗生活中要尽量顺从政府的统治。这是因为路德宗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地诸侯君主的庇护与支持。因此路德宗的思想中多少还存在着不够“革命”的因素。而这种状况在另一重要改革派加尔文宗那里就有了更大的改善。

三、加尔文宗对宪政主义的贡献

加尔文出生于法国巴黎, 他开创的另一改革教派──加尔文宗, 被视为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改革教派。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甚至认为以加尔文宗为代表的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主要原因。

加尔文最著名的观点是先定论, 认为人的得救与否完全是神所预定的, 一个人在出生之时就被上帝定为选民或弃民了。但它又不赞同宿命论, 他认为虔诚的信仰与完美的德行是每一个基督徒的义务, 而且鼓励人们努力做工、勤俭节约、积累财富, 以此来荣耀神并证明自己的选民身份。加尔文的教义受到许多工商业者欢迎, 成为新教主流, 在欧洲广泛传播, 并产生许多分支流派。

在涉及到政治治理和教会管理方面, 加尔文的一些观点也非常进步。不仅反对天主教会的专制和堕落, 而且把矛头对准了那些不义的世俗政府。加尔文首先强调了民主和自由的重要性, 认为上帝是通过人民来选举自己在地上的代言人即世俗君主。为了证明着一观点, 加尔文从旧约圣经中引用典故, 他在关于《旧约·弥迦书》的注释中写道:“民众用大众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的牧羊人……如果有人天生就具有君主的身份, 那么这与自由也不相符……上帝不仅让教会自由呼吸, 而且让他的子民有自由建立一个明确的、治理良善的政府。建立这一切的基础是全民都具有选举权。”为此, 加尔文宗首先自己做出表率, 在教会中实行集体管理的长老制以取代天主教的主教制, 倡导建立教职人员与信众之间的平等关系。苏格兰和荷兰等地的加尔文宗的教会通过更广泛的代议制来管理教会。这为世俗政府实行民主和宪政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在教会与政府的关系上, 加尔文反对教会对政府的过度依赖, 主张实行严格的政教分离以及教会与政府内部的分权制衡, 尽管他的教会本来有机会也有能力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在强大的加尔文宗的支持下, 瑞士的日内瓦市建立了独立的共和国, 该国虽面积不大, 却成为新教徒向往的天堂, 而且加尔文宗还将其教会中的民主管理模式推广到世俗政治的治理中。虽然加尔文的民主模式带有浓厚的贵族制或长老制色彩, 但依然起到了抑制独裁和暴政的积极作用。

在如何对待世俗政府的暴政问题上, 虽然加尔文认为基督徒应该适当忍受世俗政府的对民众的压迫, 但这种忍受是有限度的, 对于政府无休止、无限度地暴政则应该予以反对。在他看来, 统治者的暴政不仅践踏了人民的正当权利, 而且也违背了上帝的意旨, 从而使自己也丧失了执政的合法性, 毕竟上帝是爱惜自己的子民的。因此民众反对一个过渡压迫自己的君王就不再是违法的造反行为, 而只是去惩罚一个普通的坏人。他写道:“地上的君王违背上帝的时候, 就是他们失去权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断然地向他们挑战而不是顺服他们。”这种反抗精神为资产阶级革命和随后建立的宪政体制提供了神学上的依据。

此外, 加尔文从“人具有原罪”这一基督教核心命题出发, 强调平等观念和对政府实行限权。与一般的平等观不同, 他认为“人人平等”不是因为人同属于上帝所创造, 而是因为“人都是有罪的”这一命题。加尔文强调任何人都无法逃脱犯罪的命运, 而掌握世俗权力的统治者更是如此。因此他提出必须限制统治者的权力, 而且应该施行某种‘控制与均衡’系统, 其实质就是对政治权力实行分权制衡。显然, 就人性的最恶性和制衡权力的必要性而言, 加尔文的思想对于宪政理念更具可行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因此说以加尔文宗为代表的新教伦理和政治学说是现代宪政理论的滥觞并不夸张。

由于加尔文宗的思想符合了时代要求和新兴的资产阶级理念, 因此该教派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并在各国形成了很多分支派别, 如法国的胡格诺派、英格兰的清教徒派、苏格兰的长老宗等, 其信徒还广泛分布在瑞士、荷兰、北欧以及当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尽管他们受到天主教、路德宗以及英国国教等宗教派别的排挤和迫害, 但加尔文宗的教徒丝毫没有放弃他们坚守的教义原则, 他们顽强的斗争也促进了欧美政治的现代化进程。

加尔文宗的思想为宗教改革运动增添了强烈的政治色彩, 资产阶级革命又深化了社会变革, 斗争矛头由新教派反对天主教转而以民主共和反对封建专制, 客观上鼓励了资产阶级去夺取政权。影响世界历史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又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就因为信奉加尔文宗教义的清教徒在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革命的成果之一就是确立了英国的宪政制度即君主立宪制。清教徒影响世界历史的另一重要举动, 就是他们为了躲避英国国教的迫害, 大批前往美洲新大陆定居。他们在那里获得了信仰自由并按照加尔文宗的教义实行自我管理, 为随后诞生的美国宪政主义和共和政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第4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2]列奥·施特劳斯.政治哲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3.

欧洲大学改革 篇4

关键词:欧洲双语教学改革高职英语教学

我国的双语教育发展的比较晚,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是提升教育改革最直接的方法,如何使国外的教学经验为我们所用,真正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从我国国情的角度出发,欧洲双语教学理念比较适合应用于高职教育当中,现在课程的学习不仅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是为加强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职业素质。为了培养实用型的人才,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的。

一、欧洲英语教学理论概念

欧洲英语教学(CLIL)即语言和内容结合起来的一种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学习到专业课本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外语的学习和熟练,比如说化学,历史,政治等,把多种语言用在不是外语专业的学科教育当中。在教学的时候,语言和课程结合起来一起让学生吸收知识,跟平常用学生的母语教学方式不同的是,这种模式更加强学习者外语语言的学习,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发挥多种效果,因此体现了欧洲教学理念效率高的优势。这种教学模式在欧洲起源的比较早,发展比较成熟,而且受到很多国家的推广与应用,得到教学界专业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应用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学习者的外语基础打的牢,因此要加强对学生日常语言的教学,并且选取能熟练应用英语并且多国外文化熟悉的教师团队。

二、分析欧洲教学理念实施的可行性

根据教学教师,学习者来分析欧洲教学理念和现在我们国家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总结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进而来讨论CILI理念来改革高职教育行不行得通,用专业来区分,教师包括行业专家和语言类专家,根据课程教学所达成的目标和学习对象来选择老师,欧洲是根据课程体系来对教师做出选择,所以要分析不同国家拥有的师资和各种模式所需要的师资的情况。在学习者方面,教育本身是围绕学生为主体的,因为教学对象能力水平的不同,所以每种学生适合的教学体系不同,把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来进行划分,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去安排教师。这也是需要比较也决定欧洲教学理念的可行性的。

三、如何应用欧洲双语教学

(一)欧洲双语教学的教学手段

总结成三种形式:第一,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老师可采用简单渗透型,比如说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部分的环节使用英语来讲解,用简单易懂的表达手发法来进行,第二,使用穿插型的方式,比如说,用全外语的教材,用全外语来教学,但是在专业性高,难度高的部分用口译的方式来解释,让学生能够全部吸收。第三则是全程用外语来讲解,这种应用于专门开设的课程,学生的外语熟练,达到一定的程度,这样以来,就可以使外国的文化更好的融入进来,达到中外文化贯通的效果。

(二)欧洲双语教学的体系

首先双语教學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跟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设置教学的进度,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要加强教师灵活运用教材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高职教学的方法

3.1既然谈到的是高职教育,而高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差异比较大,跟外语专业的学生不一样,高职高专学生在结业的时候能拿到双证书是很实际的一个问题,以此来帮助其更好的参加工作,所以,英语最主要是能够运用到实际职场和生活中,如今社会上有很多需要涉外的工作,而得到这些机会的基础就是语言能力,并且还是实际的对外交流而不是仅限于专业资料的读,译。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让其多有机会跟外国人进行交流。来加强他们的应用能力。

3.2有一个比较难的地方是学生学习的词汇量不多,所以课堂教学要抓住学生薄弱的地方来强化练习,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去锻炼,多提供学生互相用英语交流讨论的机会,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准备某些主题的演讲,可以包含各种范围比如说跟专业领域相关的或是非专业领域但能扩充学生知识面的题材。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主角,真正参与进来,这样才能达到实际意义。

3.3学习环境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为营造一个放松,自然的环境,学校可以设置一个英语角之类的区域,然后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设立演讲,游戏这样的一些环节,参加的同学必须全程用英语来交流,可以请外教加入进来,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氛围当中,体会各国文化的不同。

3.4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对高职高专院校来讲,终极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运用能力,双语教学是语言跟专业相结合,专业能力的提升就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投入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进去,中心不要一味的偏向那一部分,而忽略有些知识的强化。职业核心能力是学生在踏入社会所必备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包含职业沟通,团队间的合作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欧洲双语教学就是把不同的技能结合起来,跟学生学习的目的相符合,这种理念还让学生有自主学习和体验学习的动力。

3.5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根据当天学习的内容给学生安排一些作业来强化以及更好地吸收知识,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作业。另外,在专业考试的环节,也可以把外语融入进去,比方说标题,问题之类的用英语的形式体系,但是考试不是评定学生能力的唯一方式,平常学生参与讨论,论文及设计的环节同样重要。

四、总结

在国外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有益的教学方式,欧洲双语教学便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式之一,并且发展历史久远,根据专家的研究和在其他国家的推广,现在已是越来越成熟,并且为欧洲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的目标便是打造适合社会发展的职业性人才,所以将语言和专业结合起来,提升高职教育的效率,更加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忍冬.应用欧洲双语教学理念改革高职英语教学[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119-121+128.

[2]赵芝英.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4:108-109.

[3]李轶琳.双语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2:92.

欧洲大学改革 篇5

该计划的重点和欧盟发展的总体目标都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的社会作用,并得到政策制定者和社会的认可。

由此,欧洲大学协会在今后两年的工作中,将促进和加强以高校为重点的社会行动,应对欧洲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促进大学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欧洲大学协会的目标是证明高校成果的目的和价值,尤其是在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欧洲大学协会会长罗尔夫·塔拉沙(Rolf Tarrach)教授说:“我们不会忘记价值的多样性。欧洲大学协会代表了47个不同国家的800多个高等教育机构。欧洲大学协会将努力支持成员完成各自的任务以及作为一个整体代表欧洲高等教育部门。”

就政策工作而言,该政策议程将包括对现代化议程(Modernisation Agenda)、即将到来的新的技能议程(Skills Agenda)、伊拉斯谟+(Erasmus+)中期回顾和展望2020(Horizon 2020)的审查。该协会也将继续促进开放科学与开放访问(Open Science and Open Access)领域的政策和实践的发展。

上一篇:防静电措施下一篇: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