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特性

2024-09-01

会计特性(精选4篇)

会计特性 篇1

随着市场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法规不断与国际接轨, 制定会计法律法规, 规范会计行为, 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 会计工作提供了对决策、控制、业绩评估等方方面面的有用信息。但是, 是谁在使用会计信息, 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信息如何被利用, 会计数据的用途是什么, 会计信息解读也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的针对目标及会计自身固有的特性, 才能有效地从会计信息中发掘出有用的信息。

会计信息反映会计行为, 在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真实 (可靠) 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一致性、实质性、重要性、完整性、谨慎性、及时性和权责发生制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只能是基于达到上述要求的会计信息进行解读, 但同时使用者也要根据会计的特性来理解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

一、会计行为有时间性, 要根据时间性因素来看待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信息反映的只是某个时期和某个时点的经济活动的情况, 它的真实性是以一定的条件为转移的, 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 呈现动态性。经济活动经常变化, 会计信息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是相适应的, 这种反映可能是真实的, 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对会计的理解逐渐深化, 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也不断完善, 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要求也会发生变化, 原来被认为是不正确或不可能的做法可能会得到承认和支持。所以要客观的看待会计信息,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 市场条件, 法律法规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变化以及当时的经济业务在该阶段的特征, 并剔除了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 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之间才能可比。通过同一主体的前后期数据对比或不同主体同一时期的数据对比, 才能真正反映出会计信息的变化与会计实质的体现, 会计可比性才能有依有据, 才能更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本身具有一定模糊性

由于会计对象在形式上千差万别, 在类型上种类繁多, 所以会计信息在质和量上都难以用完全客观和精确的词语或数字来表示。鉴于此, 会计上往往通过假设、估计、预测来解决, 加之会计核算方法上的多样性和程序上的可选择度等等, 这就形成了会计信息模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导致会计信息模糊性的存在。具体说来有以下情形: (1) 会计对于资金运动采用货币计量方法, 计量往往以物质价值为轴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所以以价格为基础、以货币为尺度记录的物质形式下的资金运动, 不是价值量的准确运动, 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现有会计系统采用的历史成本不能完整反映资产的真正价值。 (2) 会计主体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是持续的绝对性连贯, 而反映资金运动的会计形式——会计信息却是期末的汇总在时点上的连贯, 会计信息的连贯性是相对的, 间断性是绝对的, 由此也产生会计信息的模糊性。 (3) 对于某种经济业务或会计要素项目理论上存在着多种处理方法, 实践上应用着多种核算选择, 如存货计价有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法等, 固定资产折旧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其他各种加速折旧方法等, 不同的方法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 人们只能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方法, 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模糊性。 (4) 会计处理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 很多参数需要估计和预测, 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残值、或有事项等, 预计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5) 会计所运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如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 这就使会计反映的当期利润与当期实现现金净流入可能不一致, 从而使利润缺乏实际货币保证。经济业务发生与会计核算处理时间上的差异, 导致核算滞后于实务, 产生会计信息的模糊性。

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决定了会计信息不可能存在绝对精确, 所以我们应该辨证看待会计信息的模糊性。解读会计信息, 具备一些基础的会计知识是必要的, 不同行业采用的会计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但是根据会计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采用了某一会计方法, 执行了某一会计政策, 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随意更改的, 前后的信息也是可比的, 不同行业了解该行业特征, 其会计特性也是可分析的。虽然会计信息的绝对精确不会存在, 但我们可以采用相对正确和比较可靠的方法、手段、形式来核算、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言,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在更大程度上有助于其正确决策, 而不在于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绝对精确性。

三、会计信息的发布, 会因针对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

企业在收集、加工、处理、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 要考虑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的不同特点, 以确保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符合投资者、经营者、政府部门的需要。会计信息有供给方和需求方, 会计信息的载体为现行的会计财务报告。供给方为提供会计财务报告的会计主体, 需求方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报送也会根据各个部门不同的侧重报送, 向税务机关的报送的报表会要求详细的各税产生明细状况说明;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的报表则要求数据简洁着重增加值等说明;上级接收的报表, 会比较年度任务的完成情况, 而债权人、审查的报表, 更侧重各个指标的良好性。所有需求者都试图从财务会计报告中获取所需的信息, 用于决策, 那就必须获取广泛的会计信息真实的企业资料。一个刚刚债务重组完的企业, 它的指标必定相对良好, 此时要通过信息了解企业状况, 就必须结合企业以前的经营效果和企业的政策变更, 而不能单独看会计信息反映的表象。会计信息使用者要充分分析不同的报表所体现的信息, 才能把握和理解会计实质。

四、正确看待会计信息的公正性

会计信息往往具有非公正性,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和监管。财务报告不仅仅是个经济有效或最优化的问题, 它会影响到收益和财富的分配, 这必然会成为一个超越会计领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会计准则作为会计管制的一部分正是为了均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的利益而产生的。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准则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利益协调过程。管理当局通过道德规范作用于会计从业人员, 实现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信息时的中立性、公正性, 使会计信息符合重要性、谨慎性以及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达到基本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的要求。在对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披露作出规范时, 也应保持中立、客观、公正的立场, 合理确定企业披露足够的相关信息, 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均衡、协调企业管理当局与使用者双方的利益以及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不同利益, 从而使有关各方的正当利益得到维护。这是从维护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出发, 财务会计应均衡利益关系, 缓解利益冲突, 这也是会计的一种特性要求。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正确看待会计信息的公正性, 以把握和理解会计信息的相关内容。

五、当前应大力培育我国的会计信息需求市场

随着电脑网络、电子货币和日新月异的核算及审核软件的出现, 会计核算更加明晰快捷, 更具有透明度, 会计监督更加直观。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管束, 压缩盈余管理空间, 减少法律法规中的模糊条款, 保证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拓展财务信息披露, 充实会计信息形式与内容, 揭示更多的分析性信息, 更加充分客观地反映由于不确定性引起的信息混淆。丰富报告的形式和数量, 更好地满足更多信息使用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会计信息披露应灵活, 不仅披露财务信息, 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披露定量信息, 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披露确定性信息, 还要披露有关的风险信息, 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发挥网络传输数据优势, 发挥信息使用效益。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而且方法一致, 保证信息的可比性, 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了稳定稳健的会计信息市场, 信息使用者就能更好地利用会计特性来解读会计信息。■

会计特性 篇2

Presentation

定义:作者阐释说明自己的观点、方法或主张。

Argumentation

定义:作者对别人的观点、方法或主张进行评论,如果持反对意见,就会进一步给出自己的方法、观点和主张。

了解写作文体特性的用处:

会计特性 篇3

在我国, 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财务报表上。企业会计的平时工作大都集中在简单的财务循环上, 比较注重财务会计上的惯例问题, 而很少站在企业经营目标战略的角度上去钻研和展开管理会计。虽然也有各种口号要提倡管理效益、岗位责任制, 但都只停留在号召层面, 并没有和责任权利原则紧密的整合起来。企业管理层多还是比较看重近处的利润, 从而放弃长远利益, 最终致使管理会计的旁落。纵观世界经济的大势, 全球经济联系愈来愈紧密, 这种情况下, 管理会计的优势会越来越显现。因此, 面对经济大环境的变化, 我国的管理会计也要重新定义。

二、管理会计的特性

管理会计, 这一名词的初次出现是在《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书中。这本书由奎因·坦斯著写, 解释了企业工作中财务会计和会计管理二者的联系。随后, 企业会计不断成长, 最终形成了战略管理会计, 其主题为企业组织怎样应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管理会计注重企业的内部经营, 这个职能本身就依附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当时的市场大环境而展开。对管理会计特性的体现, 主要是以下三个层面:第一, 管理会计引入“人”的因素, 是管理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职业判断的体现。经过责任权利的操控, 获得最大化的效益。第二, 管理会计的运行的会计大环境很特别, 它的政策运用需要一个高度灵敏的、能够公平竞争的经济市场。第三、管理会计自己具备的属性, 它是一种多学科交织渗入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 是动态的:首先, 它的会计方针是企业内部, 能够为企业内部管理者供应与预测、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其次, 它具备自由选择的性质, 没有强制性;再次, 它是一种指南, 可以规范会计实际活动, 通过会计假设, 来达到一种更有效的预计和决策, 促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三、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从管理会计引入至今, 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 当前我国的管理会计还仅仅在部分企业、部分地区有一定的应用, 管理会计的体系还很难形成。详细来看, 大抵有下面几个问题。

(一) 理论支撑薄弱

作为上世纪70年代引入的一个学科, 管理会计本身和实践的整合就不够紧密, 再加上我国长时期的忽略, 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体系依旧阻滞在简略的方法介绍层面。管理会计的运用不是强行规定的, 完全是企业的自行意愿和需要, 再加上企业的常年忽视, 致使管理会计没有研究价值, 从而就导致其严重的先天缺失。且大部分研究者都把精神注重在财务会计方面, 很少会拓展管理会计范畴的运用, 这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现实中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再加上管理会计的内容很多与各类其他学科交织, 作为一门边缘学科, 其钻研对象也没能很好的确定, 由此, 就需要大力融合, 对内容进行全面的革新, 构成自身特别的理论系统。

(二) 法律环境艰难

从法律层面来看, 我国的法律总体框架还不是很完美, 不能使市场经济环境显现一个公平竞争的状况。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类组织形式的企业划分不一样的税率, 从而造成一个杂乱、不平等的法律地位, 法制的短缺使得管理会计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加有用的经营决策信息。再加上法律具体执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形时常出现, 也大大制约了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例如我国的“破产法”, 2007年施行至今, 已有十多年的时间, 很多国企经常是严重亏损, 但却很少有破产的。这就大大的违反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 使得管理会计没有一个合适发展的环境。

(三) 经管人员素质的限定

一门学科、知识的运用始终需要人来实施, 管理会计想要运用到具体的企业经营中去, 就必须要经由会计工作者的实施。因此, 会计人员的基础学识、会计价值、知识系统等素质都会影响管理会计的现实运用。由于它本身的特性, 就要求会计人员成为知晓经济学、现代管理科学、统筹学、行为学等层面知识高新型人才, 这对企业的财务人员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可实质上, 我国财务人员的整体质量偏低。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只有不到10%的财会人员接受过大学专业教育, 在国有企业等事业集体中, 600万的会计人员只有20%左右接受过大学教育。且我国考取了中高级的会计人员, 年龄层次偏高, 很难联系实践来应用管理会计。

四、推广管理会计的应用

我国整体上与西方国家国情区别很大, 所以, 我们需要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会计发展模式, 需要建立有自己特点的管理会计体系,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会计理论, 促进我国管理会计的成长,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层面来设计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和推广。

(一) 应用行为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 它的产生就和行为科学紧密联系, 从个体行为慢慢成长, 发展成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最终演变成社会行为。从根本上来讲, 管理会计的“人”即管理者, 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他们是制定计划、进行决策的执行者。因而, 要正视人才超前性的培育, 提升学习积极性, 让员工的方针与企业的方针到达同等,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增添企业活力。社会的各个部门也应当加强管理会计的运用, 在各类职称检测中都应加入相应的内容。同时, 企业领导也有必要加强自身和员工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一个企业, 只有领导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他才会考虑在预测、计划、决策层面的会计人员能够发挥的能力, 才会促进管理会计的成长。

(二) 法律制度的完善

管理会计是通过规划控制经营过程来达到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 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这也就决定它的法律约束力的薄弱。但是在我国, 会计工作老是习惯性的遵守法令规范。因此, 我们需要在法律层面制定有引导性质的法律制度, 指导企业管理会计的运行。从法令的层面晋升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知, 增进管理会计的成长和推行。

(三) 推行战略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由来已久, 传统的管理会计是经由计划、追踪成本等方式调控组织的运作, 比较预算标准和实际成本提升效率, 可现阶段管理会计的趋势是为主顾创造价值。因此, 就需要把战略与管理整合起来, 从外部、内部两个层面增进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的实际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开展:第一, 认识到管理会计应用的底子是成本战略导向;第二, 抓住推广的切入点, 也就是市场机制管理会计的利用;第三, 认准方向, 经由动态的战略管理进入应用的高档层面;第四, 明白最终目标, 从目标出发, 清楚企业应用上的困难和需求。最终将各个层次进行优化结合, 形成企业自身特有的长久的优势。

随着21世纪全球化竞争的到来, 管理会计必然会成为我们企业的内在需求。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和推广必须顺应当下的市场经济大环境, 必然会展现出更专业、更职业的发展趋势, 势必会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成长,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崔锡斌.从管理会计的特征看管理会计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马雪.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会计特性 篇4

1. 会计确认的涵义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有关的信息需求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会计核算程序。在这一核算过程中,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是十分重要而又密切相关的步骤。其中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的前提, 是整个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会计确认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 判断某项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加以记录并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把会计确认定义为“是将某一项目, 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正式记入或列入某一主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表达某一项目, 其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中。通常情况下, 对于一项资产或负债, 其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 而且要记录随后所发生的变动, 包括导致该项目从财务报表上予以剔除的变动”。

因此, 可以认为, 会计确认是整个会计核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对于资产要素的确认又是会计确认中的重点内容。一般而言, 资产的确认是指将符合资产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项目纳入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的过程。

2. 会计确认的作用

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 会计确认贯穿了整个会计工作的始终。众所周知, 企业在对其日常经济活动进行会计处理时, 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数据, 而这些经济数据并非全部属于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对象的范围。会计系统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各项经济业务。那么, 究竟某项经济信息或数据是否引起了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 以及该经济信息是否能够作为会计信息加以记录并列入相关的财务报告中, 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会计确认来判断。也就是说, 企业进行各项经济业务所产生的数据是否应当在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账簿中加以记录, 以及怎样把会计账簿中所记录的经济信息和相关数据通过整理筛选后记载到相关的财务报表中去, 都必须经过会计确认予以辨别和认定。如果没有会计确认, 一般的经济信息就难以转变为会计信息, 并纳入会计信息系统, 更无法包含在会计报表这一会计信息的最终载体之中, 从而成为会计信息需求者决策时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可见, 会计确认在会计核算系统中的作用重大。

二、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确认的条件

1. 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定义

可定义性是会计确认的一个首要标准。因此, 要进行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确认, 就必须要求消耗性林木资产是可定义的。关于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定义, 会计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我国财政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将消耗性生物资产定义为:因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消耗性林木资产是生物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可以将消耗性林木资产定义为: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木材或薪柴的林木资产, 如生长中的用材林和薪炭林等。

2. 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确认的条件

我国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章第22条明确规定:“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 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 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 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这一规定明确了是否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是能否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予以反映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 也对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该准则明确指出, 同时满足下列几个条件的才能作为生物资产予以确认: (1) 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 (2) 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 (3) 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

此外, 生物资产准则还明确指出, 林木资产属于生物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执行生物资产会计准则。而消耗性林木资产作为林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应执行生物资产会计准则。正因为如此, 针对于一般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也同样适用于消耗性林木资产。但应该特别指出的是, 由于消耗性林木资产是一种特殊的生物资产, 因此, 与一般的资产相比, 其在确认上既有共性, 也有一些特殊之处。目前, 我国学者对于包括消耗性林木资产在内的林木资产总体的会计确认方面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 其中对于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确认的观点大体上是一致的, 即与前述生物资产会计确认的条件相类似。由此可见, 将消耗性林木资产作为一项特殊的资产进行会计确认, 已得到了会计学术界的普遍认同。然而, 应该特别说明的是, 关于林木资产会计核算问题虽然在我国以往的会计制度中都有相应的规定, 但以会计准则的高度在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重要环节上加以规定, 这还是第一次。这一举措使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对于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核算研究和具体处理都有了一个准则层面的依据, 这对进一步规范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消耗性林木资产的特性

消耗性林木资产作为一种重要且特殊的生物资产, 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性, 而这些特性导致其在会计确认上也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资产的特殊性。

1. 消耗性林木资产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

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绿色植物, 消耗性林木资产具有的生物转化能力导致其自身的质量或数量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通常表现为生长和繁殖等。由于林木是一种能够自然生长的产品, 因此, 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 随其生长、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企业从事林木资产的培育与经营, 仅仅是对林木的生长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即起到增强林木资产的生物转化能力的作用, 从而达到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木材及其他各种林产品的目的。那么, 在这种情况下, 是否应该对消耗性林木资产的这种生物转化结果在其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出来?即是否应将其自然增值情况予以确认和反映?关于这一问题, 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讨论。

2. 消耗性林木资产成本核算的阶段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资产, 消耗性林木资产的生长具有长周期性。从造林抚育开始, 直到最终的采伐利用, 短则几年, 长则十几年、几十年。在整个林木资产的培育过程中, 成本核算贯穿于其生长经营的全过程, 但其成本支出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在消耗性林木资产不同的生长经营阶段, 其所投入的成本也各不相同。其中成本总额中的绝大多数主要集中在林木生产的初期, 即幼林郁闭前。在这一阶段, 各种相关的成本投入较多, 主要包括林地清理费、整地挖穴费、种苗费、栽植费、抚育费、施肥费用、调查设计费、管护费用等。在幼林郁闭后至林木拨交采伐期间, 其成本费用开始下降, 一般情况下, 每年仅支付一定的管护费 (包括病虫害防治费、森林火灾预防费及护林费) 和林地租金等其他费用即可。

3. 国家对消耗性林木资产实行采伐限额制度

相对于其它一般的资产而言, 消耗性林木资产有其政策上的独特性, 即国家对其实行限额采伐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资产的自由处置权, 使企业对林木资产的控制权受到了限制。林木限额采伐制度是政府主管部门依据法定程序和方法制定的, 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具有法律效力, 规定了特定行政区域或经营单位每年以各种方式采伐消耗的森林资源蓄积最大限额, 是国家对森林和林木采伐限定的最大控制指标。依照我国现行的《森林法》,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 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年采伐量。林木资产的所有者或经营者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 并严格按照许可证的相关规定进行采伐。

四、对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确认特殊性的思考

1. 薪炭林应区分不同情况以确定其所归属的类别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类。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 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而生产性生物资产则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至于公益性生物资产则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 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以上的分类相对于林木资产而言, 也可以相应地区分为消耗性林木资产、生产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资产三类, 其中薪炭林全部被列入生产性林木资产的范畴。但这种分法实际上并不完全符合我国林业的实际情况, 也与上述的消耗性林木资产和生产性林木资产的概念不相符合。因为在我国, 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 其对薪炭林的采伐方式也各不相同。在广大的南方集体林区, 由于光热条件较好, 林农对自己所种植的薪炭林大多采取一次性采伐的方式, 即将整棵林木予以砍伐, 而只留下根部让其再次萌芽生长;而在北方的许多地方, 薪炭林的采伐方式往往采取保留树干但收获柴薪的方式。可见, 南方集体林区林农所采用的这种一次性采伐方式使薪炭林从其属性而言更接近于消耗性林木资产。而北方地区对薪炭林所采取的采伐方式使其更为符合生产性林木资产的概念。因此, 在我国, 各地不宜将所有的薪炭林资产全部纳入生产性林木资产的范畴, 正确的做法是应根据薪炭林不同的采伐方式, 分别将其纳入消耗性林木资产和生产性林木资产予以核算。

2. 天然林资源的确认条件说明

消耗性林木资产的确认条件之一是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的该消耗性林木资产。一般而言, 一项消耗性林木资源要作为某一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 按法律规定, 该企业应该拥有这项消耗性林木资源的所有权。但按照会计上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如果某一企业虽然不拥有某项林木资源的所有权, 却能够实际上拥有其控制权, 即可以长期控制着它的经营和使用权, 在会计上就应当将其视同企业自己的资产予以确认和计量, 并将其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加以核算和监督。如按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天然林资源的所有权归国有或集体所有, 但这些天然林往往由国家或集体以一定的形式委托给特定的经营主体进行经营和管理, 那么, 实际上这些单位对天然林资源长期享有经营和使用权, 因此,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这些天然林资源即可作为各个经营单位的资产加以确认和计量, 并将其纳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反映和监督。

实务中, 还有些企业的天然林资源是通过政府补助的方式取得的, 如政府向企业直接无偿划拨天然林资源等, 或者政府向企业无偿划拨土地, 企业间接取得天然林资源。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所拥有的这部分天然林虽然不是企业因过去交易 (或进行相关的林业生产) 而形成的, 但是也是企业所拥有的, 是企业由于过去的事项 (接受补助、捐赠、无偿划拨等) 而拥有的, 并能对其实施实际上的控制, 因此也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 可以将其作为资产确认入账。可见, 对于消耗性林木资产而言, 经营主体能否将其作为自己的资产入账核算, 是否拥有其所有权并不是必要条件, 只要能对其实施实质意义上的控制便可。这一条件对天然林资源的确认十分重要。

3. 应该进一步放开消耗性林木资产的采伐政策

目前, 我国政府仍然对消耗性林木资产实行较为严格的限额采伐制度。在限额采伐制度下, 社会资金投资所形成的林木资产也仍然要受到采伐限额的约束, 投资者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整地行使自己的所有权, 任何经营主体采伐林木都必须经过层层的指标审批。有的林业企业或林木资产经营者所拥有的消耗性林木资产已经处于成熟阶段, 并有很好的市场价格, 但是因为采伐指标的限制, 导致其无法及时地将林木顺利地砍伐出售。在这种情况下, 很大程度上使林木资产经营者对林木的处置权受到了限制, 其在经营期间受到了采伐限额的严重影响。林木资产经营者不能通过对林木的采伐、销售取得经营效益, 显然将妨碍其投资林业的积极性。

一般认为, 企业对林木资产拥有所有权或控制权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实际上体现在对林木资产的处置权上, 也就是企业可以自由地处置其所拥有或控制的林木资产, 并使与该林木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能够顺利地流入企业。而目前国家对消耗性林木资产实行限额采伐制度, 这与消耗性林木资产的确认条件产生了矛盾。

那么该如何更好地体现消耗性林木资产经营者对其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使之更好地体现和符合会计确认的条件呢?其答案是十分明确的, 即应该进一步放开消耗性林木资产的采伐政策。根据我国当前的林业实际, 消耗性林木资产应区分公有和非公有并采用不同的采伐管理制度。

对于公有消耗性林木资产部分, 由于其产权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 政府对其在资金、人才、配套设施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程度的支持, 所以政府出于特定生态保护的目的, 有理由对公有消耗性林木资产继续实施限额采伐制度, 但应促进现行的采伐限额制度的改革。

对于消耗性林木资产中的非公有林部分, 从所有权的层面考虑, 社会资金投资林业所形成的消耗性林木资产应当属于投资者所有, 其投资者理论上应享有包括采伐权在内的完全的林木产权, 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 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处置自己的林木。这是所有权的本义, 也是市场经济的本义。但考虑到我国当前的森林资源现状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 对非公有消耗性林木资产还不宜全盘放开, 而应该区分原有林和新造林分别予以处理。首先, 对于原有林部分, 建议按照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 实行采伐限额5年总量控制, 年度间允许调剂的方法。也就是说, 政府相关部门对经营者5年的采伐总量进行限额规定, 但不对5年内的各个年度的采伐量进行硬性规定, 经营主体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和供求状况自行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消耗性林木资产经营者更大的自由处置权。但政府应该对这部分非公有消耗性林木的经营者予以必要的经济补偿, 作为对其产权进行限制的补偿。其次, 对于非公有消耗性林木资产中的新造林, 为了有效地激发各方投资造林的积极性, 政府应该采取更为宽松的采伐政策。建议建立采伐申报制度, 即由经营者在采伐前直接向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采伐计划, 而政府对这类非公有林木资产经营者申报的采伐计划, 原则上都应予以批准。如果国家出于生态安全的需要而不能给予批准的, 政府就应该及时地给予足额的经济补偿。

4. 应该兼顾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价值可计量与实物可计量

众所周知, 可计量性是会计确认的另一重要标准。消耗性林木资源要作为会计核算中的一项资产予以确认, 就要求该资产的成本或价值必须能够可靠地计量。也就是说其价值能否用货币形式表现是进行会计确认的一个先决条件。当然, 对于消耗性林木资产而言, 除价值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之外, 其实物计量也要求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 而且这与其价值计量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 消耗性林木资产的确认还与可靠的实物计量有关系。如果新造的林木因不能郁闭成林而无法计算其蓄积量, 则其仍然无法作为消耗性林木资产入账核算。因此, 蓄积量的可靠计量也是会计确认的重要条件之一。

5. 应该把消耗性林木资产的自然增值纳入会计确认的范围

在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中, 自然生长所引起的增值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 消耗性林木资产经营主体的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只是对消耗性林木资产的生长并最终形成林产品起到辅助的作用, 其经营活动的结果仅形成林木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同时, 一般的资产被生产出来之后, 其形态和价值都比较固定, 通常不会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其所投入的历史成本可以相对较为公允地反映该资产的价值。而对于林木资产而言, 由于其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 而且这种能力导致林木资产的质量或数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其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不对这部分的自然增值进行确认, 那么, 就无法反映林木资产的实际公允价值, 而且不能真实地反映林木资产因自然生长而形成的真正的使用价值。综上所述可知,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应该尽可能地把林木资产的自然增值纳入会计确认的范畴, 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公允地反映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实际价值, 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相关性较强的有用信息。当然, 在努力争取将林木资产的自然增值纳入会计确认范畴的过程中, 也要充分地考虑自然增值数据的科学性和可得性, 并要切实注意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只有在所费小于所得的情况下, 这种方法才是现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22~27

[2].于小镭, 徐心恩《.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讲解 (中小企业类)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55~59

[3].邹继昌.收获现值法在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财会, 2006 (8) :33~35

[4].李锴, 张明.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EB/OL].[2007.03.10]http://www.studa.net/nonglin/070310/13315317.html

[5].魏远竹, 张春霞, 林玲.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的产权问题浅析——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研究之三[J].林业经济问题, 2006 (6) :495~499, 569

[6].刘洪迅.也谈森林资源资产的会计确认——兼谈学习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体会[J].绿色财会, 2006, (7) :6~7

【会计特性】推荐阅读:

电动特性07-14

拉伸特性07-17

路面特性07-18

显示特性10-15

移动特性10-17

传播特性10-17

材料特性10-19

制粉特性10-20

同步特性05-09

放大特性05-13

上一篇:人员比对论文下一篇:平面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