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作文写作本源

2024-08-04

回归作文写作本源(精选12篇)

回归作文写作本源 篇1

摘要:中学生作文写作, 在得高分的功利导向下, 存在求新求奇和求稳求妥的倾向。这些错误倾向, 偏离了作文写作本源, 扼杀了作文写作生机。为了正本清源,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积累作文写作元素, 写出真性情, 让作文写作回归正确轨道。

关键词:作文,本源,性情,积累

一、作文的基本功用

传统意义上的作文, 是指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 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属于动词词组。而名词化和一般意义上的作文, 则是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习作作品。正所谓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所有体裁的作文, 包括以客观叙事为特征的说明文, 都是作者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认识的文字化, 都能反映出作文者的感情态度和逻辑思维。作文对青少年学生的意义, 除了训练学生思维、增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交际等工具作用之外, 更重要的, 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的道德人文素养, 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正因为作文承担有如此重要的工具功能和教化功能, 所以作文教学和作文写作在整个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比重。国家教育部门为了引起学校对作文课程设置的重视, 在语文试卷中加大作文分值的比重, 使作文成绩占据整个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作文质量还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历史、政治、地理等人文社科知识水平。作文, 可以说成为了解学生人文素养, 窥测学生精神世界的窗口。

二、作文写作的误区

作文所承载和投射出来的重大意义和重大价值的回应催生出广大学子也包括部分教师对作文写作的高度重视, 以至于“剑走偏锋”“无所不用其极”。一个最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 作文一味求新求奇, 以追求轰动效应, 博取批改作文教师的赞许, 获得高分。新概念作文的标新立异, 高考作文中的文言文写作、甲骨文写作、藏头诗写作……不一而足。客观地讲, 在林林总总的新奇作文现象中, 确实出现了一些有才气、有分量、有价值、让人耳目一新的好作文, 让一些学生成功脱颖而出, 甚至“一举成名天下知”, 但其不良导向也很明显, 甚至是主要的:学生的投机心理得以滋生和助长, 致使他们不注重平时作文能力的培养, 不是靠“人有我优”的质量作文取胜, 而只打“人无我有”的牌, 挖空心思搜刮生僻材料、极端观点、华丽言辞, 作文动辄微言大义, 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有部分教师受教学政绩驱使, 将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押题上, 平时为学生准备下几套万能方案, 逢考则将思路开阔的话题作文朝着自己预设好的狭窄话题上生拉硬靠, 打作文对题和跑题的擦边球, 以不变应万变。作文写作中求新求奇和求稳求妥的这两种错误倾向, 是由于揠苗助长和故步自封作祟, 都是没有处理好作文写作中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忽略或者忘记了作文写作的初衷与本源, 而希冀直奔作文成功的结果。希望破灭之后, 带给学生的是迷惘和困惑, 还有对作文写作的厌恶, 学生的想象力和思想感情被扼杀。任以上两种错误倾向蔓延发展下去, 对学生身心的戕害, 对教育事业的贻害, 都将是巨大的。

三、作文发端于真性情

作文写作, 从本质上讲应该是写作主体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写作者运用已经具备的语言文学知识, 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 按照一定的作文规则, 进行系统化、连贯化和修饰化。但无论如何, 思想感情始终是作文的灵魂, 是作文的生命力所在。而语言文字则是思想感情得以表现的载体, 属于工具性的东西。古人作文的法则讲究“信达雅”三个字。“信”排在第一位, 要求语言文字一定要忠实反映作文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能够称其为作文的根本;“达”则是要求文字对思想感情的表现, 在忠诚的基础上, 要尽量准确, 不能词不达意, 削弱思想感情的表现程度;“雅”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 对表现思想感情的文字进行修饰渲染, 使其富有文采和鲜明性。一个人思想感情的丰富程度, 一般同他的语言文字的丰富程度、表达能力是成正比的。什么样的思想见解, 总是通过与其相匹配的文字表达出来。《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科学定理、真理名言, 总是以严密理性客观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方能显出其神圣权威;而处世道理、为人心得, 则更适合以平实朴易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学生作文, 是一种“我手写我心”, 只要是真性情的流露, 无论其文风是老成还是清新, 无论其立意是深远还是稚嫩, 其见解不管是出于公论还是一家之言, 其文必定都有闪光之处, 有可圈可点之处, 有吸引打动读者之处。相反, 正处于人格成长期、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年学生, 在作文中鹦鹉学舌, 将并不属于自己的现成思想理论甚至语句照搬过来, 然后以自己稚嫩的笔触组织布局成一篇“四不像”东西, 即使其下笔洋洋洒洒, 论述鞭辟入里, 观点振聋发聩, 结果却仍不能打动人, 只会制造出一种不伦不类的让人发笑感。一味求新求异的作文, 炮制出的是外强中干的作文空壳, 作文者自己也不知所云的声嘶力竭的呼喊背后, 是灵魂的丧失和思想感情的削足适履。而求稳求妥的作文, 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 实则是对作文立意的偷梁换柱, 对思想感情和思维能力的自我设限, 在动笔之初就决定了作文水准的平庸和逊色。以上两种作文写作倾向, 均是对性情的矫饰和扼杀, 也就导致了写出的作文没有生命力, 得不到读者的欢迎, 不受作文评判者的青睐。

四、作文的基础在于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之树长青, 精神之花长开, 因而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文字作品才能长有生命力。作文的源泉在于生活, 离开了对生活的观察, 生活中的积累, 作文便成为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作文的生机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并通过写作者的生活阅历、生活感受表达出来。缺少生活阅历的作者不是好作者, 其作品也不是好作品。有了生活阅历, 不懂珍惜和尊重, 一味玩世不恭的人, 也写不出好的作品来。要写出好的作文, 就要拥抱生活, 热爱生活, 从生活中汲取作文写作素材和营养元素, 写出成功的作品。作为中小学生, 虽然生活经历、人生阅历不够丰富厚重, 但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的心, 同样可以写出带有闪光性的、吸引读者的好作文来。

“板凳须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字空。”作文写作, 还需要对间接经验、对知识有深厚的积累和储备。功夫在诗外, 缺少了文学素养和知识底蕴, 无论写作者如何挖空心思, 推敲提炼, 作文的质量都难以达到上乘。青少年学生兴趣广泛, 记忆力强, 正是好好读书的黄金时期。因此,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摒弃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思想, 潜心阅读, 特别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对文学大师思想、语言文字的含英咀华、揣摩推敲, 来反复磨炼提升自己的写作思想、写作思维和文笔, 将文学精华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1]宋燕.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真情[J].吉林教育, 2008 (25) .

[2]杨秀.作文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07 (11) .

[3]倪学勤.生活作文教学“情趣”是怎样“炼”成的[J].教育科研论坛, 2009 (5) .

[4]张翼.对中学生作文失真问题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5 (8) .

回归作文写作本源 篇2

作者:***

工作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镇中心学校

邮政编码:464148

【摘要】学习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该削去浮华,回归阅读,回归文本,回归简单。让学生真心回归,真情流露,喜欢语文,学好语文,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诉求。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文本简单

2012年9月22日至23日,我有幸去郑州参加了第九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高效课堂与新课标导向培训会”。满满的两天时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郑桂华、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杜郎口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史金凤、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韩军、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李卫东等五位来自教学一线的语文教育专家共讲授了六节观摩课,并作了五场精彩的专题报告。通过近距离聆听专家名师的课和报告,我强烈地感受到,这的确是一道道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场及时雨。它带给了我深深地思考。

一、让语文课回归阅读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素养。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己静心读书的时间,少一些喋喋不休的讲解,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回归原滋原味的阅读教学上来。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学习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绝非是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就能够实现的。学习语文和学习数理化绝不一样,数理化要靠学生动手练,而语文水平是要靠学生动口读的。我所在的学校,是豫南一个偏僻的农村中学。近几年来,我们也在尝试着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然而,我觉得我们除了盲目的学习别人好的教学经验外,并没有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课堂上,往往是教师的讲解多、学生的阅读少;集体讨论多、个人阅读少。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很长时间回答不上来。学生为自己不会急,教师为学生不会急,没办法,老师干脆代劳,把答案说出。老师私下里还埋怨学生笨。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今天的老师们反而不懂了。

语文新课标(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而在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上,仍然是老师自以为精辟的讲解和透彻的分析,殊不知,却把原本文质兼美的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结果让学生学得沉重、疲劳却无所得。

我认为,好的语文课堂一定是书声琅琅,妙趣横生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

1终生受益的。同时要提倡自然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有目的地读,带着问题读。说白了,语文课就是读书课而非讲书课,应该让学生的声音代替教师细致入微的讲解,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悟语言美、积淀文字美,从而能很好的运用文字表情达意。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文学内涵自然丰富,文学素养必然提升,语文能力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二、让语文课堂回归文本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地方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异化的情况:课件炫目多样、课堂热闹非凡、学生快乐异常、效果却不怎么着。尤其是,各地、各校开展的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很多老师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明明每人手里都有课本,却偏要把课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读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动不动就让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一堂课,热热闹闹,却看不到扎实的书写训练,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在众多的语文教学资源中,最根本的就是语文课本。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通过与教师、文本、作者、生活等对话过程中,品味语言,解读文本,触摸作者心灵,感悟人间真情,学会语文真知。任何超越文本的语文教学,都是背离了语文教学之本质的。

在第九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高效课堂与新课标导向培训会”上,所有的专家的示范课都可以称之为“素课”,他们几乎没有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电效果来渲染自己的课堂,而是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中体会交流,自然而扎实地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当然,语文课堂并不反对多媒体的应用,关键是要适当,要用的恰到好处,要切实体现其对文本解读的辅助作用,切不可喧宾夺主。

第三,让语文课回归简单

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我们学校的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课堂容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庞杂了,花样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学校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时,更是突破教学常规,有的甚至是几节课才能学完的东西,却放在一节课内搞定。短短的45分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一堂课下来,教师满头是汗,学生也紧张兮兮。所以,每次评课时,我都要问我们的作课教师:我们的课堂为什么不能简单些呢?。

语文学习本应该是一件简单而有趣的事情,然而,现实是很多学生却不喜欢语文。究其原因,与我们很多语文老师复杂化的教学不无关系。事实上,很多时候,学生会因为老师的疑难问题而恐惧,会因为老师的繁琐而厌烦,会因为老师的滔滔不绝而困倦。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并不是面面俱到,他们设计的任务简明,教法简便,过程简约,语言简洁,导学助学,学生学得有兴趣,有实效。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许多独特感受,很多时候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们又干嘛要逼着学生按照老师自己的想法去探究来探究去呢?因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只有整合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的把握,简简单单求真知就行了。

新课改实施十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的语

回归投资本源 篇3

2011年,我国股票市场经过连续两年的下跌后又重新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市场为什么会跌成这个样子,接下来会怎么走?对此,我们认为市场的持续下跌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投资者担忧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过去三十多年,在出口和投资两大主要动力的推动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成绩斐然。随着美国次债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渐次爆发和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不断加大,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峻考验,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环境压力达到极限;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垄断、贫富分化和腐败等问题竞相凸显,经济转型和改革步履艰难。

其次,股票市场制度建设进展缓慢,正在逐渐沦为一个融资和投机的平台,投资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未能充分体现。股权文化未形成,分红意识淡薄,无退市机制,对欺诈上市和其他违法行为缺乏应有的惩罚,进一步助长了投机炒作之风,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处于弱势的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

第三、在供需严重失衡的状态下,股票市场难有起色。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融资规模巨大,2010年接近10000亿元,2011年也有近8000亿元,大小非已基本解禁,在指数十年没有上涨的情况下,我们通过不断扩容,总市值已位居全球第二位。扩容过快导致股票供应远远大于需求,股票市场缺乏赚钱效应。

对于上述问题客观存在着,但没有必要过分担忧和紧张,很多东西都是中长期的因素,有些问题监管部门也正在着手解决。

尽管短期内存在这样那样不利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仍旧充满信心。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有比较大的腾挪空间,没有必要过分悲观。

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认为股票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也会得到改善。对于一般商品而言,价格上升必然刺激供给增加,需求减少,而价格下降也会带来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股票是企业股权,它作为一项资产也概莫能外。到了一定阶段,随着股票的估值水平趋于合理,泡沫消除,股票供给必然下降,需求开始上升,其供需会逐步达到平衡。

对于中国股票市场而言,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缺乏对投资者的重视和保护,投资功能的缺失必然导致投机盛行。现在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已是全球第二,如果说过去二十年中国股票市场只重视融资,今后则应更加重视市场的规范化、投资者的利益,通过完善制度、加快改革、加大打击内幕交易、强化分红意识、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等措施,以不断加强市场的投资功能,为投资者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创造条件。

回归本源才是直达心灵的写作 篇4

一.淡化功利, 回归作文本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告诉我们, 学生作文是出于日常生活的需要。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学生作文却完全变成了应试作文。不少老师的目光完全盯在考场上, 只要学生能把作文写完, 够字数, 不离题, 达到平均分就心满意足了。这其实完全背离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的宗旨, 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这样,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一些学生到了高三, 写作水平还和刚进高一时没两样, 甚至有可能更糟糕的现象了。

大家都知道, 语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种人生最基本的能力, 而作文正是这四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由新《课标》精神, 我们应明确, 作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情感, 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应当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 达到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作文教学还要从“终身教育”的目的出发, 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人的一生, 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习”。

语文老师必须淡化功利, 去掉应试作文的束缚, 转化思想, 一切从学生出发, 牢记教学宗旨, 并在教学中回归本源, 切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回归到因所见、所想、有所说的写作本质, 让他们体会到作文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意义, 必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淡化技巧, 让学生挖掘、利用生活素材

俗话说:文章人人会写, 各有巧妙不同。强调的无非是“巧妙”对文章的重要, 这巧妙说到底就是技术。

过分看重技巧, 应该说是由来已久, 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作文章法之学就本是我国一门历史悠久的大学问, 至于作文教学讲技术更不必说, 诸如命题的艺术、指导的合度、批改的得体、讲评的功力等等, 研讨会的讲座, 报刊的论述, 无形中体现出技术决胜一切的力量。如此运作便必然使学生作文求技术, 因为太求技术也带来了不少作文是僵化的结构, 类同的情节、相似的模式、套用的语言……如此不一而足。

作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升华。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美好的心灵。作文本就是用书面语言表现自我精神, 抒写心灵体验的行为, 因此, 比技术更重要的应是自我精神的张扬与升华。这是作文的灵魂所在, 失去了这个灵魂, 作文也不过是一具没有生命活力的躯壳罢了。技巧并非不需要,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无话可说, 无感可发, 写作往往只能胡编乱造, 无病呻吟, 再多再好的技巧也无用武之地。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怎样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怎样让学生有话可说呢?古人云: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心。前人对作文早就作出了最朴实的阐述。作文其实就是把想说和要说的话用文字表述出来。要让学生写, 就应该是写他们感兴趣、想说的事物。人们总结出来的种种写作技巧其实都有一个前提, 就是学生要先有话可说。有了这个前提, 才有技巧可言。而我们在实践中却把学生写作后期才需要的写作技巧、经验一开始就拿来训练学生, 自然是吃力不讨好。作家只有写自己熟悉的领域才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同样学生也只有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才会有话可说。中学生学习负担重, 阅历少, 不善观察, 写作素材自然少。故此到处去找各种作文题目来训练学生, 往往反而会限制了学生。年轻人喜欢新鲜, 充满好奇, 接触到的事物和彼此交流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并充满了时代感和信息感。他们思维的活跃, 感兴趣和了解的事物往往超乎老师的想象, 所以只有让学生写他们的身边事, 写他们愿意聊的话题, 才能让他们更关心生活, 去观察生活, 去积累素材。

故此, 我尝试改变一贯做法, 把写作的内容全部交给学生,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写什么, 让他们自然作文。所谓自然作文, 摒弃过分的技法和套路, 跳开现行作文教学中急功近利的陷阱,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自然而真实的生活, 用心去感悟自然而真实的人生, 让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自然地流露于纸间, 健康地做人, 自然地作文。构建以人为本, 以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为内容, 以学生的自主参与、创意表达为中心,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为目的。

具体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来按照个人想法先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及练笔的题目, 并上交老师, 然后由老师按照一定的类型、顺序再让学生选择写作。结果学生上交的写作内容, 关注社会的材料多了, 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多了, 写社会问题的多了, 写个人心理感受的也比较多, 有对社会的关注和应有的责任意识, 有鲜活的新闻事件, 新闻人物材料, 富有时代气息、新颖、极具代表性, 令人耳目一新。题材无论是大至国家大事, 还是小至个人情感, 都反映了他们这一代青年人的思想及性格特征。在正式的作文课中, 笔者还会让一个学习小组讨论大家近期喜欢谈论的话题, 并定出写作内容, 接着让他们在课堂上介绍为何写这个内容, 他们如何构思, 并计划怎么处理, 然后大家再就这个话题各抒己见, 老师仅是稍作指导, 之后大家动笔。这种学生根据兴趣自我决定的写作, 有着现实生活中他们喜闻乐道的素材, 也就下笔有文字, 有情感, 有思想, 并真实地还原了生活。这样的操作, 尽可能地挑起每个学生听说读写的欲望, 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笔者认为是接近了作文教学的本质。而作文技巧, 只要老师指导中稍加点拨, 学生就能理解并加以自然运用。

三.展示成果, 激励深度写作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排列, 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需要层次越高, 越能反映出人类的特征, 越具有长远的价值和意义, 越成为更稳定、持久的动力。按照这个理论, 我们可以调动学生不断写作的积极性。写作是个苦差, 就算学生有话可说, 乐于网络, 但真正要写成赏心悦目的书面文字, 学生往往还是缺乏恒心和毅力。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苦差变为乐事, 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享受成功的愉悦, 把写作转化为自觉行为, 体验自我实现的需要。

《课标》也在不同的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了激励学生, 笔者主要是让学生互相合作和展示写作成果。如此一来, 学生就有了内驱力。这种内驱力除来源于学生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外, 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比如练笔, 学生定下所喜欢或感兴趣的写作内容后, 先是个人写作, 写完后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互相批改, 然后选出一篇来再进行二次创作、修改。正式的作文同样操作, 但在讲评课上, 由该组的主创者和成员分别就写作及修改过程做详细说明。不论是练笔还是正式作文, 每个小组每次都要把推出的作文作为范文在教室展出, 并且规定在一个学期里, 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必须至少要推出一篇主创文章, 学期后集结成册。学生在这样由个人的单独写作逐渐转入多向写作的交流中, 学会多向评议、学会欣赏、学会修改, 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教师此时要做适时指导和抽查, 促使学生变知识为技能, 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良好习惯, 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阅读与收集资料和写作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促使他们形成技能技巧, 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同时教师应积极并向校刊及各类报刊推荐发表学生作品, 让学生得到更大满足。这其实是教师从劳累的作文指导和批改任务转向重在引导和激励学生写作的方向上来, 学生真正的回到“我想写”“我要写”的写作本质上。

作文应是精神活动, 作文的开始应建立在学生内心精神需要的基础上, 而在作文的过程中也应让学生的精神得到一种或多种满足, 在作文中产生快乐感, 成就感。因此,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不应把目光仅仅聚集在“文章”上, 而应将目光投向正在精神探索的学生。通过平等对话, 使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帮助学生建立对作文的自信, 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 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

回归作文写作本源 篇5

许绍连发表于2012-04-19

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00天,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和执行主席雷顿在伦敦英国皇家植物园举行的庆典活动上宣布了本届奥运会的口号:Inspire a generation!这是一句并不难理解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后看上去也是相当的简单——激励一代人。不过,细品之下,便不能不佩服英国人对奥运会精神的理解。原因同样简单,说到体育人们自然便会想到精神,而翻开体育的史册,扑面而来的,又无不是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因此,将伦敦奥运会“定位”于“激励一代人”,可以说短短的三个单词,便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伦敦奥运会的用心良苦——让体育回归本源。

为何要让体育回归本源?因为伴随着奥运会的日益商业化以及高度政治,其最初的“GAMES(游戏)”的功能可能说已经几乎被消磨殆尽。顾拜旦先生所倡导的广泛参与以及业余性,也已经被精英参与及职业性所广泛取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奥运会虽然已经被视为现代奥运会的延续,但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与最初的宗旨相去甚远的新阶段。奥运会的这种变化固然可以理解为这是时代进步的一个结果,但事实上,不能不承认的是,自从1992年萨马兰奇主席公开表态“欢迎奥运会商业化”之后,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已经并简单只是一个体育的盛会,甚至已经上升为一个全球性的以体育为载体的巨大商业活动乃至政治活动!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奥运会便一定不好,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并面对的是,如果奥运会持续这么发展下去,在巨大商业利益以及巨大的个人名利的双重乃至包含其它因素的多重作用之下,奥运会势必会变成一个交易所或名利场。而很显然,尽管这样的奥运会看上去可能更“红火”,但它与体育的本质却是相去更远的。

于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口号尽管应该并不能现实中对奥运会的返璞归真产生多少实质性的影响,但它却至少唤起了人们对于体育最原始也是最质朴的记忆:体育本来就是要给人带来快乐、带来激励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即将第三次举办奥运会的伦敦,无疑显示出了其对奥运会文化的更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值得钦佩。

值得一提的是,7年前伦敦在申办奥运会时,最早提出的设想便是办严正声明年轻人的奥运会。这设想听起来似乎有些难以理解,因为这些年来的奥运会又有哪一届不是年轻人在唱主角呢?其实,伦敦方面提出这样的概念,是有其深意,而其深意便恰恰在于:办一届奥运会,眼中盯着的并不应只是那些年轻而又职业的直接参加者,而应该是所有热爱体育者的广泛参与,甚至是本来认为自己与体育无缘者也能够通过奥运会受到感染,得到激励。之所以强调“年轻人”,则是因为年轻人不仅自身充满着活力,而且代表着未来。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伦敦奥申委以及后来的奥组委在更早的时候便已经为本届奥运会定下了基调,“激励一代人”这个口号不过是厚积薄发且顺理成章的自然结果而已。

肯定伦敦奥运会口号对奥运精神以及体育本质的理解之深邃,便不能不顺便说一说我们好多时候对于体育的理解之浅薄——在我们的身边,很多“专业人士”对于体育的理解往往只是金牌,甚至只是奥运会金牌。显然,这种态度看上去是对体育与奥运会的极度重视,实际上却恰恰是对体育的本质以及奥运会的初衷的高度漠视,甚至几乎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体育不能没有锦标,奥运会也不应只是像最初那样只给冠军发一个橄榄枝编成的花冠,但如果参与的目的就是名与利,那么参加奥运会与做一笔生意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分别。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一举夺得51金,让老百姓在兴奋之余突然又觉得有些索然无味,全民健身的呼声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越来越高。但,“专业人士”对于金牌的痴迷至少现在看来与4年前并没有什么改变,而这种痴迷对于中国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不仅没有什么帮助,甚至还将一些人的思维引向了歧途。于是,一方面是中国拿到的奥运金牌越来越多,一方面却是中国人的整体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体育与健身,精英与大众,本来应有的和谐统一,一不小心变成了高度对立。

回归教育的本源 篇6

高杨:王校长,您好!河南城建学院坐落于煤城平顶山,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也是依托着城建与城市规划的行业性院校,那么结合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您是怎么看产教融合的呢?

王召东:作为新建本科、地方院校、行业性学校,随着转型的纵向发展、横向拓展,河南城建学院已经深深地、充分地认识到转型势在必行,并且河南城建学院的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转型,而是要从内涵上深入地转型,立足行业,立足区域地方经济,精准地转。对此,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认识是一致的。

从一定层面来讲,河南城建学院和洛阳理工学院比较相似。洛阳理工学院最早是依托建材行业起来的,我们学校是依托城建行业建立起来的。河南城建学院是做城市建设的,在建校初期学校的定位就很明确,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这样的大行业。所以建校伊始,无论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还是服务的面向都围绕地方经济、产业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可以说,河南城建学院就在转型的路上。

技术的进步,材料的升级,人们生活的方式转变、提升,共同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升级和创新。越是传统的行业越有必要加强转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为新兴行业本身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而传统行业基本上就是依据最成熟的体系往前推,因此这也无形中抑制了传统行业的创新。这不单单是个别行业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

以城市发展为例,原来的城市发展都是零星插建,现在则是区域性更新。各种交通方式的组合集成,对城市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学校肯定要随之创新,搭建新的工作系统,建构一系列的平台。目前,学校的大学科技园、产业研究院都在起步阶段。而在做基础工作的同时学校也搭建一些平台,像新能源、智慧城市等。不掌握创新、没有新技术,以后学生事业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都会受很大的制约。我们希望能通过搭建一系列的平台,如艺术创意、规划设计、智慧能源、智能建筑等让学校的教育和职业标准更加近距离地对接。此外,在保证教学基本质量体系的基础上,学校还要从教师、学生两个层面和工程实现零距离对接。

高杨:屈校长,目前转型发展在高校中存在有不同的声音,我想听听您对部分地方高校在推进转型发展中的体会和看法。

屈凌波:首先,“转”和“型”二字是对立统一的。现在高校的转型发展主要是在“型”上做文章,而不是在“转”上。学校要先定好“型”,明确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新生力量和有用人才,明白学校的使命是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机会和前程,这是学校的“型”。学校要先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定型概念,再去转变办学方式、办学理念,优化办学资源,构建良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体系。

其次,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但是教什么、让学生学什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对现在学校体系来讲,创新是每一个人基本的素养,也应该成为永恒的主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完整的人格才是当下学校要做的。当学校不能够适应社会时就必须要转型,内涵的转型比形式的转型更重要。

内涵的转型需要三个转变。第一,办学的中心要从学校和教师转到学生和社会上来;第二,办学的指挥棒和立足点要从学校的生存和教师的生存转移到“学校、学生今后的生存”以及“为社会服务”上来;第三,要把教育的出发点从学校已有的资源、已有的实力转到社会的需求、社会的人才发展上来。

当然,由于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学科类型、不同的历史使命和不同的区域空间,因此,学校需要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所在区域的需求以及所依托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模式。

高杨:广西科技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试点城市——柳州,是一所位于西南边陲的综合型高校。李校长,您能否给我们谈一下转型发展工作在贵校的推动情况?

李创第:广西科技大学也是一所地方本科高校,立足柳州,面向广西,为当地的行业、企业服务。学校学科的核心是柳州的核心产业——汽车、机械、化工。毫无疑问,地方性院校必须利用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作为发展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有限的市场范围内形成自己局部的优势,化整体劣势为局部优势,取得生存。近两年,我们学校从学科体系、专业设置也一直在调整、转型。

诚然,现在有些教育供给是无效的、低级的、浪费的,这与我们国家经历过一段长期的封闭有关。但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十年来,全世界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学以致用关系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以前,我们大家认为,科学技术是沿着“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应用研究”这么一条路径来发展的,但事实上是社会的需求引领科技的发展。

尽管教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但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教育的首要功能是生存。现在大学教育的转型,与其叫转型,不如叫升级。因为从本质上来讲,大学转型跟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是完全相吻合的。如今回到教育的本质来看,是我们能不能为学生的生存、为民族的生存、全世界的生存提供有效的教育供给。教育部提出的转型政策是非常及时的。

“双创”工作是真正地回归到教育的本源

高杨:我曾多次在高校采访,据了解,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似乎有些滞后、教材也有些陈旧、授课模式吸引力也不强。屈校长,针对这种现象,在双创教育背景下,学校该怎么解决呢?

屈凌波:有些人说,现在的学校就像一条流水线,学生进来时是一团土,出去是一块块整齐的耐火砖。虽然有的土并不适合做耐火砖,但是没办法,学校的生产线就是这么运作的,学生就必须按照生产线上的要求走。

学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大的选择空间和一个能让他们发挥个体能力的机会。当然,由于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学科类型、不同的历史使命和不同的区域空间,学校需要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所在区域的需求以及所依托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模式。洛阳理工学院有“一校、三区、四园、五基地”,可以给学生提供真正融入真实社会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实行“2+1+1模式”:“2”就是统一的技能课,指的是板块中的德育和智育,也即通识教育;中间的“1”是能力教育;最后一个“1”是职前教育,由学生自己选择是就业还是去创业。学生可以在大学科技园或者企业里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然后再回学校进行职前大学后的培训,寻找合适自己发展的路子,这样将传统的生产线式的教育和我们新的教育理念有机地结合、衔接起来。

高杨: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现在提倡的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双创工作,就是真正地回归到教育的本源——学以致用?

王召东:学校的创业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更强调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因此双创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业是一种眼界、一种精神,要让学生能见到创业本身是什么样子的,至于成功、失败,这不重要。学生有创新的意识、创业的经历、创业的见识就足够了,而并非说学校要把他们培养成成功的商人。这不是学校培养的根本。

在高校转型发展以及双创教育工作大背景下,学校以及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主动地融入市场、融入产教融合之中。培养人才是一个大的工程系统,需要合作、协调、共生。不同学校的创新理念、创新厚度和创业隐含的本源,在于学校的厚重和培养人才的复杂性以及人才成长规律的系统化和深刻性。

高杨:应用科技大学(学院)联盟新材料专业协作会在洛阳理工学院的成立,是不是意味着洛阳理工学院在新材料专业领域内具有引领作用?或者说协作会的成立将为学校的材料专业带来更多资源?

屈凌波:学校承办应用科技大学(学院)联盟新材料专业协作会的成立大会正显示了我们在积极主动地融合到国家整体转型发展中,但目的不是为了引领,而是搭建一个服务同类院校的平台。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同时也把我们的体会告知大家。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每年出台一个材料学科的蓝皮书,做一些相关论证,找准转型发展过程中材料学科应用的需求。第二,打造一个与材料学科以及相关专业的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各有各的特长,未来我们可以共享实验室、实习企业、实训片段、建材装备等。第三,搭建一个共建互享的实训平台。比如说,我们学校是搞建材的,河南城建学院是搞城市建筑的,我们可以去他们的工程实训基地开展合作,同时也欢迎他们来我们的建材实训基地合作,这也是融合共享的一种形式。

让勾兑回归工艺本源 篇7

要是你是一家酒厂的技术人员, 往酒里加香精是你的工作, 那当然就没问题了———酒厂本来就是造酒的, 资质有;关键是你的身份是“技术人员”, 这决定了你“往酒里加香精”的行为就成了一种技术活, 术语叫做“勾兑”。不管是茅台、郎酒, 还是汾酒、董酒, 酒厂里都少不了干你这种活的人。这么说吧, 凡酒, 普天之下, 莫非勾兑, 率土之滨, 莫非调配。

说到这里, 相信有不少人的疑问就来了:这几天古井贡酒“勾兑门”事件炒得正欢, 人们对古井贡勾兑之举多有微辞, 你怎么现在替它说话, 为勾兑开脱呢?其实, 古井贡的真正问题在于它隐瞒了真相, 而人们都把矛头对准勾兑说事, 委实有点打错板子了。只要人们肯花点时间点几下鼠标, 就可以从网上找到关于勾兑的相关资料, 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而现在“人们”在勾兑一事上跑偏, 就跟此前对待食品添加剂的态度一样, 是“成见”作怪, 代替并左右了理性判断。

本义上, 勾兑是个中性词, 在技术层面上甚至比添加剂还要多一点褒义。这从一般科普资料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勾兑是白酒酿造的一项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艺”。用二十个字概括, 这项工艺就是:去除杂质, 协调酒香, 平衡酒体, 统一口味, 保持风格。在酿酒界, 有“生香靠发酵, 提香靠蒸馏, 成型靠勾兑”的说法, 而勾兑技术也被称为酿酒的画龙点睛之笔。名酒五粮液其实就是勾兑技术的产物和典范。据悉, 五粮液用来勾兑调味的酒属于特级酒, 来自明代沿用至今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窖池, “酒味丰富全面, 对基础酒有固其本、辅其弱、扬其优、克其短的奇效, 体现出一种综合美感”, 确保了消费者喝到的每一口五粮液的口感和品质都是一致的。现在五粮液拥有计算机勾兑和人工尝评相结合的独一无二的先进技术, 被业界誉为“勾兑双绝”,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事实上, 不光国产白酒, 国际上知名的蒸馏酒如威士忌、白兰地、金酒、朗姆酒等都是用高品质的基酒勾兑出来的。再进一步讲, 像葡萄酒、食醋、酱油等酿制类产品其加工过程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勾兑技术。看来, 勾兑寻常见, 不足以为怪。“门”事一时起, 定有误读在。由于部分媒体在报道事件时不恰当地使用了“勾兑”这个词, 让许多人在勾兑与假造之间建立起了某种逻辑关系, 对白酒企业的勾兑工艺进行不正确的假想推断;而有些企业的勾兑工艺并不是特别好, 或者将勾兑术“发挥”得太过, 以弥补产能不足, 压缩生产成本, 这种兑了水的勾兑工艺当然就见不得人了, 所以要想办法遮掩, 但越遮掩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 误读也因此产生。

让习作语言回归生活本源 篇8

一、运用生活语言,树立习作自信

在语言主义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习作教学呈现出技术化和系统化倾向。这样的习作教学虽然为习作提供了一定的方法,但学生习作质量明显下降,难以形成个性化习作,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习作自由,阻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教材中有许多典型范例,作者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在学习完这些文本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语言的主要特征。

以《北大荒的秋天》的教学为例,在分析完小河的美后,笔者这样引导学生:“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找到小河的特点:清澈见底和静静地流淌。然后继续引导学生:“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北大荒河流的静谧和美好,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写一个小片段,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河流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积极参与。有的学生写道:“家乡的小河跟我一样,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小河每天静静地流淌,它高兴的时候,激起浪花,像是在欢呼雀跃;不高兴的时候,独自流泪。”还有的学生写道:“家乡的河流是我的乐园,每到夏天,我总是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河里抓小鱼、抓小虾,河水很清,一眼就能看到河底。如果你运气好,还能碰到螃蟹呢!”在习作时,学生使用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展现了不同的语言风格。

习作是真情实感的表达和体现。但当前,很多学生完成习作是为了应付教师,每次习作学生总是抓耳挠腮,不知道写什么好。学生在每个成长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教师不能进行模式化的习作教学,要让学生运用生活语言,自由发挥,充分展现年龄特点及个性特征。

二、利用生活素材,培养习作兴趣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的许多例子都能成为学生的习作素材。生活中的事例,可以是学生的心情、经历,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还可以是学生与父母、教师之间发生的事情。这些生活中的经历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

如在学完《黄山奇松》一课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学生交流讨论后,有的说:“黄山松树千姿百态,神奇秀美。”还有的说:“黄山松树最有代表性的是迎客松,它枝干遒劲,姿态优美。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笔者接着引导:“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黄山秀丽的景色触动了每个人的神经,你一定也想写一写你爬过的山川吧,就让我们写一写。”学生认真构思、书写。有的学生写道:“去年暑假,我们全家去爬泰山。泰山真是太雄伟壮观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泰山十八盘,它是泰山最险峻、最陡峭的地方,它与地面几乎垂直。往上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快要立起来了,惊出一身冷汗;下山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腿都快不听使唤了,吓得直哆嗦。”学生通过自己游览泰山的经历,写出来的习作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部分小学生讨厌习作,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如何将生活中的事例表述出来。学生的亲身经历为学生习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透过生活中经历的事,学生不仅能够用生活化的语言将事情表述出来,还能表述得非常生动、活泼、富有感情。

三、注重方法指导,激发习作动机

让习作回归生活本源,实现习作表达的自由,并不是要放弃教师对习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而是要强化教师对习作语言的指导。小学阶段的教材中大部分是记叙类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活泼,是学生习作的样本。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本内容为参照,深入思考,学习文本习作的表达技巧和方法,并学会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如讲完《爱如茉莉》后,笔者进行拓展训练:“茉莉的幽香是一种气味,不可能钻进我们的心底。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爱。因此,爱如茉莉般纯净。爱如茉莉,茉莉是香的,给人带来温暖、愉快的感觉。生活中还有什么能够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学生高兴地说:“阳光、暖流。”笔者接着引导:“阳光和暖流能钻进我们的心底吗?”学生思考后,有的说:“应该是阳光照进心里,暖流涌进心底。”在课后的习作中,一名学生写道:“一天晚上,我发烧了,爸爸抱着我往医院跑。到了医院,爸爸顾不上休息,排队、挂号、拿药。当我喝着爸爸递给我的热水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不仅仅是一杯水,还是爸爸的爱啊!爱如暖流!”

在文本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剖析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在习作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表达,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四、进行实践训练,激发习作欲望

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实践是关键。习作既是学生对生活感情体验的反馈过程,也是对生活体验整理表达的过程。小学阶段,学生还不能对习作语言有很准确的认知和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习作语言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习作实践训练活动,让学生体验习作语言的精巧。大多数小学生在听完教师习作技巧的讲解和剖析后会恍然大悟,明白了习作技巧,学生就会产生习作欲望。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学习完《海伦·凯勒》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身体的残疾和生活的不幸,海伦·凯勒有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笔者接着引导:“面对身体的残疾,海伦·凯勒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努力学习,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会怎么做?是放弃还是坚持?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题,写一篇习作。”有学生在习作中写道:“这次考试我没有考好,心里感到非常难过,我不知道怎么开口跟妈妈讲,妈妈肯定会骂我的。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可是当我想到桑兰遭受不幸时竟然没有掉一滴眼泪,我这点遭遇又算什么呢?想到这里,我擦干了眼泪,背着书包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下次不再出现失误,妈妈一定不会责怪我的。”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语言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能够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不能将二者孤立起来,要在习作教学中将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边学边练,学练结合,实现习作教学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回归教育本源, 促进全面发展 篇9

关键词:教育的责任,回归教育本源,学生成长,促进全面发展

一、教育的责任

教育的责任是什么呢?是把该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把学生的品德培养好, 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好, 思维锻炼好, 特长培养好, 养成良好的习惯, 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回归教育本源, 关注学生成长

现实中的教育已经成了社会生活的一个僵化的运作环节, 教育内容由知识拥有者和国家制定, 教育理想被搁置, 教育成了手段和工具, 教育成了一种束缚。要想摆脱这种束缚, 我们必须回归教育本源, 关注学生成长。

(一) 回归教育本源

由于考试制度没有改变, 使得很多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学生的目标也只是能考上大学就行, 都忽视了情感教育, 从而导致出现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因此, 我们必须要回归教育的本源,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回归教育本源就是把该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把学生的品德培养好, 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好, 思维锻炼好, 特长培养好, 养成良好的习惯, 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重新认识教育的问题上曾明确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 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二) 关注学生成人成长

关注学生成人成长,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能力是教育的第一要义。而实际生活中, 校园生活活力不足, 课堂教学生机不够, 题海战术、成堆作业、各级各类辅导班兴趣班、频繁考试考级成了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的精神、情趣、人格这些生命本质的东西被冷落和忽视了, 他们的理想、志趣、爱好、个性发展、审美情趣等都被剥夺了。对生活失去热爱的人, 也就失去了生活的能力。

传承民族文化, 培养有“魂”的人, 是教育的第二要义。我们学校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文化传承, 不仅仅是传承知识, 更重要的是传承思想、智慧、情感。即让学生在经历知识获得过程中, 体验文化给人带来的生命尊严。人生绝对不是为知识而学习知识, 或为了获得知识所代表的符号, 相反, 获取知识是为了获得知识背后所隐藏的智慧和文化, 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经历了几番教育理论变化之后, 我们也都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当我们对学生成长理性思考时, 我们的教育追求也许才有了真正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感。

三、实现学生的成长、成人, 促进全面发展

当教育者将“关注学生的成长、成人”作为己任时, 学校的办学就“眼中有人”了。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拥有高质量的人生, 就需要具有高效的课堂、创新的课程、自主式的评价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高效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驿站。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 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生成。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 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情绪。同时, 教师还应关注课堂, 重塑行为, 同课异构, 采用多教多评的研究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促进了“有效课堂”的形成, 基本实现“课堂革命”。

创新的课程是学生成长的七彩摇篮。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来有多聪明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变聪明, 在某些方面更聪明。因为学生的自信、规则意识、人际交往等能力和意志品质, 都是在课程的学习中练就的。因此, 学校只有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 才能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和体验中, 实现生命个体的成长。

自主式评价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因为自主、自立是人实现生命成长的核心要素。因此, 培养学生具备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是我们开展自主式评价的重要教育活动。而学生的自主式评价需要来自学校、教师和父母的帮助, 通过记录成长的评价体系, 开展系列活动,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比如, 在“家有孝儿女”活动中, 学校和家庭共同评价学生, 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发展的能力。再如, 通过“我是交通协管员”这项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责任, 使学生加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特有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 它在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发展平台, 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学生的成长。如教师可以组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电视台、走进博物馆馆等场所, 在学生参与、调查、了解社会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成长打下了精神的底子。

关注了学生成长这个话题, 我们才能回归教育的本源。只有关注了学生的发展, 我们的教育教学才找到了根本和核心。关注了学生成长, 就是全体学生的发展, 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发展是一种和谐发展, 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发展就要聚焦人的发展, 我们不能再成为寓言中的“农夫”, 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

回归本源的历史教学浅议 篇10

这里的“历史教育”指的是狭义的历史教育,即在学校教育中,以历史学科为依托,以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师生共同探究、成长的教育活动,通常也称为历史学科教学、历史课程教学等。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历史学科在中学相对边缘化。在与教师们的交流中发现,大家对于历史教学都存在不少困惑,我先谈谈感触较深的两点。

困惑一:中考要求与认识间的矛盾

中考作为重要的评价手段,是对初中阶段教学的综合考核,也是学生未来求学的重要参照。中考的总分为750分,历史只占50分,而且是以开卷、与政治合堂分卷方式呈现。由此可见,在考试指挥棒“指点江山”的现实下,历史学科的现实地位多少有些尴尬。

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许多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种认为反正考试可以翻书抄,所以平常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没关系;另一种则认为不管怎么考,我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只要将知识点背熟就行。所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存在问题,忽视了平常教与学的积累,把希望寄托在考前背书、考中翻书。真的可以这样吗?纵观2007年以来的中考试题,我们发现,中考关于历史的考察有明确的要求:立足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能力立意、彰显学科知识传承与资鉴明智的功能、注重育人价值、进行综合考察。从这个角度看,考试本身与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吻合的、不矛盾的。但是,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没有构建起学科清晰的知识框架和脉络,没有掌握恰当的学科学习方法,没有深刻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价值,他们很难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近几年重庆市中考历史平均分都在33分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问题。

困惑二:学生喜欢历史与不喜欢历史课的矛盾

大多数初中生对历史是感兴趣的。他们喜欢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传说,他们爱看历史剧、历史小说,他们愿意听易中天、袁腾飞……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他们并不爱上历史课!这是为什么?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我们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许多人看来,历史教学就是讲过去的事情,在旧纸堆中翻找陈旧的知识,并将其分割为时间、人物、背景、经过、结果、影响……于是,历史的丰满与美感被肢解,原本灵动的历史成为生硬的知识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罗列课本知识;有的教师偏离主题,讲故事说闲文;有的教师对照考点勾划要点,要求当堂背诵……这样的教学,学生怎么会喜欢?当然,也有似乎很不错的教学:课件精美、资源丰富、活动频繁,课堂气氛热烈。然而刻意的热闹之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东西并没有多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淡漠了。对此,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历史教学怎么了?我们到底要进行怎样的历史教学?我们的教学到底该给学生们什么?

这样的困惑许多一线教师都有,当然也包括我。要走出困境,肯定需要改变,怎么做?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课堂、改变自己的教学。遵循历史教学的价值准则,回归教育本源,实现学生真正需要的历史教学。

二、回归学科本源,做有价值的历史教学

历史的本源和价值是什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述往事,思来者。”在他看来,历史贵在启示后人,启发人生智慧,资鉴明智,进行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引导。这就是对历史本源的表述。“真正的史学,必须是以人生为中心的,里面跳动着现实的生命。”[1]历史的价值在于能服务人生。历史的本源和价值就是:以史启智,服务人生。

作为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就必须从历史本源入手。教师要常追问自己:这节课我要干什么?这节课的灵魂和主线是什么?它的教学价值到底是什么?教师通过深入思考,把握知识学习与思想价值的关系,用思想价值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用思想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历史教学对学生才更有意义。

1. 遵循历史之“道”,用智慧引领课堂

所谓历史之“道”,就是历史学科的智慧、素养与价值,它隐含在历史事件之中。教师要分析、感悟并提炼历史之“道”,在设计教学时,做到立意高远、讲求主旨,从历史意识的角度入手,引领学生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取汲取智慧。这就是专家所言:课堂的灵魂就在于价值引领![2]

历史的价值与智慧无处不在,认识原始文化不仅在于知道有哪些原始人类、他们怎么生活,还在于了解认识他们的过程体现了“探索永无止境”的精神;古代的卓越工程,其“卓越”不在于建造了多少宏伟工程,而是在于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古今中外的改革,其价值不仅在于能学习、善借鉴、敢创新,更在于它遵循规律从国情出发……历史的智慧还在于它不是孤立的点而是延续的线。例如,该怎么看待中国近代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3]中国近代史的基调是痛苦的,那学习中国近代史就应当立足于中华民族如何在悲苦中不断地抗争、探索、突围、解困……一节课、一个主题、一段历史,只有按这样的立意去思考、建构,三维目标才能融为一体而生成有灵魂、有智慧的课堂,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历史的无穷魅力,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人生智慧。

2. 追求教学之“术”,用精彩助推学习

所谓教学之“术”,一般指为实现教学意图而采用的策略、技巧、方法等。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特点、初中生的思维认知发展水平决定我们的教学一定要以精妙的“术”为依托,通过“术”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活与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获得历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得到真正的发展。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学中,我们能采用的“术”有哪些?结合学科特点常用的有情境创设、进行讲述、问题导学、材料教学、播放影视、实物展示、角色扮演、口述历史、辩论探讨、实地考察……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要注意一定的原则,不能就“术”论“术”,“术”的采取是为了“道”的实现;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保存、激活学生学习的欲望,挖掘学习的潜能;是为了教会学生辨别历史知识、懂得如何学习与思考。“术”的选择要符合教学内容、要使课堂跌宕起伏、要体现教师特点、要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在积累知识、锻造技能的同时,也生成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课堂不是戏场,但要有戏剧的情景和高潮;课堂不是书店,但要有书店的广博和养料;课堂不是茶馆,但要有茶馆的自由和平等。”[4]只有“术”与“道”有机结合,才是理想的课堂,才能使我们与学生共成长。

结合实际,我们常采用材料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符合历史学科“重证据重逻辑”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更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感悟历史本身的智慧。

在进行《张骞通西域》教学时,通过大量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对学情的调查,我将教学主旨聚焦在透过张骞“壮士十年归”的人生传奇去感悟他的忠贞坚毅、为国建功立业上。教学过程以递进的三个环节展开:为赴西域募良臣,张骞胜出(出使西域的背景);苍茫西域“迎”远客,张骞勇往(出使西域的过程);“凿空”西域创伟业,张骞扬名(出使西域的影响)。最后,再以“我为张骞来颁奖”的课堂活动实现情感升华。其间,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图文材料,适当补充《史记》《汉书》等专业书籍中的相关史料,节选电视剧《汉武大帝》的视频片段,并选用西汉疆域图等丰富材料,带领学生畅游历史长河,了解、认识、感悟张骞,最终在对人物强烈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交融、完成了有“灵魂”的历史学习。

我们的教学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在进行活字印刷术的教学时,可以安排学生动手实践,自己雕刻、排版、印刷,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古人的智慧;在学习改革开放时,可以安排实践性学习,让学生收集重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果并在课堂上展示,帮助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用心观察与感受生活;我们还进行大型实践学习活动“我们的家谱,我们的全家福”,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拍摄影像、现场演示讲述等,了解家族过往,感悟现实幸福,展望未来精彩。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学校的历史学习”,就“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上,而是“重在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上了。这样的历史学习,才是对学生真正有益的历史学习,也才是我们教师能做到、走出困惑的历史学习。

3. 修炼内心之“魂”,用笃行追随理想

困惑始终是存在的,但并不可怕。面对种种教学中的困惑,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坚定对历史的热爱和能够教好学生的信念。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要以学科启迪智慧、服务人生的本源来强大内心,做一名自信的历史教师。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考试本身与教育教学并不矛盾。只要我们的教育教学是真教育真教学,能引起学生共鸣、打动学生内心,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在收获良好素质的同时也获得实实在在分数的过程。

回归践行以人生为中心的教育本源是我们作为教师应有的追求与担当,在现实的压力与迷茫中,要坚持这样的追求无疑是一种考验。我们需要修炼自己的内心之魂,用坚定的行为追寻理想,做一名不仅能钻研教法技术,更能研究人和育人的优秀历史教师,让我们的教学能造就时代需要的“人”。

参考文献

[1]余英时.余英时文集(第一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任鹏杰.价值引领是中学历史教育的灵魂[J].陕西教育(综合),2013,06.

[3]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浩腾 回归本源,勇于探索 篇11

浩腾创新基金(OIF)创立于2014年,专注于数字营销领域的创新,最初是针对90后的员工而成立。因为90后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常规工作方式,有自己的梦想,所以浩腾媒体创立OIF帮助公司内部员工拥抱自己的创业梦想。2015年,我们将OIF拓展到整个行业,投资了一些初创的公司,联合初创公司和我们的客户一起做一些创新的项目,例如,我们投资了帮助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即时服务的Magnet,重塑线下消费体验;还投资了内容营销服务平台Oz Content,解决广告业“营销内容”这个难题,以及提升候机体验的移动广告平台Face8(脸吧)。

从大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两位数的增长已经成为过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客户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他们对代理公司的要求也更高。在中国,互联网和媒介变化很快,代理公司需要对市场有很好的把握,要非常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同时要用好的方式、案例以及价格,帮助客户实现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在这个背景下,传统的媒介、策划和购买越来越难以生存,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多样化、有弹性地与客户合作,并不断地尝试内容营销、大数据、程序化购买等新的模式。

所以,在2016年,浩腾媒体会专注三件事:大数据、数字化和内容。无论是员工的培训还是与客户的合作,都会朝着这三个方向努力。此外,程序化购买也是我们比较感兴趣的领域,就目前来看,程序化购买在中国还没有完全成熟,未来,程序化购买将不仅只是在PC端或者移动端,在户外、电视等媒体都会有很广泛的应用。

随着我们把重心放到“大数据、数字化和内容”这三个方面,人才就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尤其是数据和数字化方面的人才,很多公司都有同样的需求。因此,在2016年,在代理公司行业会继续出现“人才战”。

2016营销关键词

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因为它是用一种非常有创意的模式与消费者沟通。消费者对硬广有一些抵触,而内容营销形式多样,可以通过电影、冠名赞助等众多形式,让消费者以娱乐或者是游戏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接收到品牌和产品的信息。

内容营销的挑战,在于如何用内容让消费者对客户的品牌、价值和产品产生偏好度,了解到产品的不同点、卖点是什么,这是最重要的。

2015营销感悟

不只是2015年,在未来,关键是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即与不同的公司做不同的探求。因为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我们要回到自己的本源,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我们首先是一个媒介代理公司,因此我们要回到原本的角色,强化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但同时,我们需要与不同的公司进行合作,比如内容营销公司、大数据公司以及一些科技公司。不同的公司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不同的强项,一起合作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回归教育本源,深化课程改革 篇12

从2004年新课标的颁布, 新课程改革就与老师们牵手、结伴, 人们从守望、困惑到“摸着石头过河”, 继而坚定、执着地践行、反思、提高, 一路走来, 时至今日课改已历经七八年时间。这是否昭示着老师们在新课改征程的历炼中不断走向成熟, 从“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转向“冷静的反思”“深入的思辩”、不断“提升与总结”的过程?事实上, 新课程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我们对课改的决心更加坚定, 课改的步伐更加沉稳与矫健, 课改提升着教育教学质量, 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担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另一方面, 人们深恶痛绝地与传统应试教育宣战。“五严”新政的出台, 规范办学行为,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规范办学已成为当下的教育的最强音。这是可喜的变化, 更是对我们每个教师的考验。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清晰, 行动才有方向。制约我们教育行为的绊脚石仍然还是既定的习惯性思维以及思想观念。也许有人会说, 新课改背景下, 我们并不缺少思想与理念, 我们常常处于众多理念的“包围”与“侵袭”之中。其实, 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就真的拥有了先进的理念。我们只是“被理念”“被思想”了, 而失去了我们对课改本身最基本的认识与理解。教育是什么?什么是“课堂”“教学”……对这些看似熟悉的词汇, 是否真正地有所理解与感受呢?教育的质量, 不仅仅指的是分数, 而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面向全体、全面、全方位的发展, 更并不是功利、短期的发展, 教育的实质是“慢”教育, 有时候, 等待也是一种美丽。谈到小组合作学习, 并不是指“大家围坐在一起”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了。

道德经中讲, “太上, 不知有之……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句话, 正好点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应该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不知有之”的状态, 教师应“贵言”“少言”, 在课堂中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点拨者。

回归教育的本源状态, 冷静、客观地看待教育现象, 不断地反思, 提升理性思辩能力, 是我们今后需要不断锤炼的基本素质。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视野出发, 提升理论修养, 加强业务提升, 让自己的教育行为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与新时代先进理念、先进观念相符合, 才能真正地拥有“以生为本”的理念与行动, 才能真正地规范教育行为,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和谐发展。

那么, 什么是教育的本源?我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一是, 课改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师永远是课改的弄潮儿。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就可以成为生成研究的话题与课题。学生质量的高低、学生文明的程度, 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师的人格, 主要取决于教师文化。优秀的教师, 易于蹲下身子, 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和学生平等交往, 与学生共同发展。因此, 作为学校管理者, 要本着学校教育“教师为本”的观念, 要充分尊重教师、相信教师的智慧, 积极调动一线教师课改的热情,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多谋化, 多提供相应的成长平台。

二是, 课堂改革是深入课改的主阵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课堂。要深入研究课堂各个关键环节, 优化教学各个流程, 认真研究师生“导”与“学”关系, 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型发展、高位发展。像邗江实验学校积极构建“先学后导、问题导引”轻负高效的和谐课堂, 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聚焦课堂、攻坚课堂, 向课堂要质量的一种具体行动。

三是, 校本教研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 以学校内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研究内容,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要以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以及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 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 来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 拷问自己的教学思想, 提高教学的技艺。教师从事的实践——教学就是研究。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合一, 在实践中开展研究, 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展开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为改善自身的行为而不断反思的过程,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因此, 结合学校的实际, 加强校本教研, 形成本校特色的教学研究氛围, 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校本教研, 使广大教师在学习与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与研讨中引领, 在引领与促进中发展, 不断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品位, 同时, 也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更能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 实现学校师生双赢共惠。

上一篇: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下一篇: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