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播小麦论文

2024-10-03

条播小麦论文(共3篇)

条播小麦论文 篇1

旱地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栽培技术, 是山西省在旱地小麦上推广的一项突破性技术, 2011年—2014年垣曲县累计推广2 000 hm2, 每0.067 hm2产量268.2 kg, 较未盖田增产57.1 kg, 增产率27.1%, 增收140元。该技术无论是在丰水年、平水年还是干旱年, 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优势, 增产幅度高达20%~40%, 推广前景广阔。

1 形式及效益

1.1 形式

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以55~60 cm为一带起垄, 垄底宽30 cm, 垄高8~10 cm, 垄顶成圆弧形, 用幅宽40 cm厚0.008~0.01 mm的地膜覆盖, 两侧各种植1行小麦, 种植沟宽25~30 cm, 两行小麦行距15~20 cm, 播幅4~6 cm。即实行小麦宽窄行种植, 宽行40 cm, 窄行15~20 cm。

1.2 产量及效益

该技术在2011年—2014年累计推广2 000 hm2, 每0.067 hm2产量268.2 kg, 较未盖田增产57.1 kg, 增产率27.1%, 按每1 kg小麦2.45元计, 每0.067 hm2增收140元, 产投比达2.8∶1。在不同类型年份增产幅度也有所不同:如2012年—2013年度为干旱年份, 每0.067 hm2产量231.6 kg, 较未盖田增产64.7 kg, 增幅38.7%;2013年—2014年度为平水年份, 每0.067 hm2产量247.6 kg, 较未盖田增产48.9 kg, 增幅24.6%;2014年—2015年度为丰水年份, 每0.067 hm2产量311.1 kg, 较未盖田增产52.5 kg, 增幅20.3%。

2 增产机理分析

2.1 改善了麦田水分条件

通过地膜覆盖, 减少了麦田土壤水分蒸发, 起到了保墒作用, 可实现土壤深层水分向表层移动, 起到了提墒作用;通过覆盖垄的坡度, 可使降在膜上的小雨集中流到膜侧根部, 变无效降雨为有效降雨, 起到了聚墒作用;通过精量播种密度, 减少了麦田群体, 减轻了叶片蒸腾引起的水分损失。据4年来对长直乡鲁家坡村示范点调查, 覆盖麦田各阶段土壤含水量均明显高于未盖田, 如2013年返青期 (2月26日) 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6.3%、17.2%、17.7%、18.2%, 高出未盖田1%、1.2%、0.6%、0.4%;拔节期 (4月6日) 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土壤含水量分别为9.9%、14.2%、15.5%、15.2%, 高出未盖田0.8%、3.1%、2.7%和1.8%。

2.2 提高了地温

通过地膜覆盖, 0~10 cm地温较未盖田提高1℃~1.5℃, 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繁衍, 并使得土壤水、肥、气、热更加协调, 和未盖小麦相比, 覆盖小麦越冬期推迟10 d, 返青期提前10 d, 实现了带绿越冬, 延长了穗分化时间, 有利于提高成穗率, 增加千粒质量。

2.3 利用边行优势, 植株生长健壮

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技术, 变常规小麦的等行距 (20 cm) 播种为宽窄行播种 (宽行40 cm、窄行15~20 cm) , 小麦通风透光良好, 植株发育健壮, 抗病抗倒伏性能增强, 据2013年3月22日调查, 覆盖小麦株高34 cm, 较对照高8 cm;单株分蘖3个, 较对照多1个;次生根7.4条, 较对照多2.4条, 而且根长根毛多, 叶色浓绿, 茎秆粗壮, 优势明显。

2.4 充分发挥了个体的增产潜力,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小麦覆盖后, 植株发育健壮, 穗粒数、千粒重较未盖田显著增加, 用个体的增产潜力弥补了群体不足的缺陷, 因而表现出点点增产、年年增产, 如2013年在长直、古城、皋落等乡镇测产, 覆盖小麦每0.067 hm2穗数27.4×104穗, 较对照多1.9×104穗;穗粒数25.5粒, 较对照多2.7粒;千粒质量39 g, 较对照多2.5 g;每0.067 hm2产量231.6 kg, 较对照增产64.7 kg, 增幅38.7%。

3 存在问题

从4年来的推广实践看, 部分农机手、农户由于播种及田间管理措施不到位, 影响了增产效果, 也对农田造成新的污染。

3.1 播前整地不精细

主要表现为播前不耙耱, 杂草及秸秆清理不到位, 导致覆盖播种时根茬、秸秆、坷垃过多过大, 覆盖后破膜严重, 影响了保墒增温效果。

3.2 压土护膜不到位

覆膜播种后对覆盖不严的地方不及时压土, 冬前不检查破膜情况, 引起冬春大风揭膜。

3.3 品种选用不当, 播量偏大

主要表现为部分农户在肥水条件好的沟峪旱地选用晋麦47等植株偏高的品种, 加之播量偏大, 达10~15 kg, 引起后期倒伏。

3.4 后期不及时揭膜

部分农户在灌浆中期揭膜不及时, 甚至个别农户把地膜用于玉米等下茬作物, 一方面导致覆盖小麦早衰, 另一方面导致地膜到下茬作物收获后因破碎或变形而无法整条揭起, 留在土壤中或飘在田间地头形成了农田污染。

4 配套技术

针对以上问题, 特提出配套技术措施如下。

4.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的肥厚旱地, 对正茬麦田要趁墒搞好深耕或深松, 秋后耙耱。休闲期化学除草, 播前旋耕后耙耱;对回茬麦田要在前茬秸秆的基础上进行深翻、旋耕和耙耱, 并对秸秆、根茬进行清理, 以达到无根茬、无明暗坷垃, 上虚下实的临播标准。

4.2 施足底肥

地膜小麦由于土壤水分条件改善, 底肥施用量要相应增加10%~20%, 一般每0.067 hm2施纯氮 (N) 8~10 kg, 磷 (P2O5) 6~8 kg, 钾 (K2O) 3~5 kg, 秸秆还田地块, 每0.067 hm2增底氮2 kg。

4.3 选用优种及种子处理

选用抗旱性好、株高中等、茎秆坚韧、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增产潜力大的品种, 对肥水条件好的沟峪地可选用烟农21、洛旱6号等丰产性和抗倒性均好的品种;对中等肥力旱地可选用临丰3号、运旱20410等品种, 不要选用晋麦47等植株偏高的品种。由于采用了精量播种, 要求采用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 防治地下害虫, 可用质量分数4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防治腥黑穗病, 可用2%戊唑醇按种子质量的0.1%~0.2%拌种。

4.4 确定播期、播量、播深

由于地膜小麦地温提高, 故播期较常规麦田推迟5~7 d, 垣曲县播期宜在9月28日—10月10日, 播量5~8 kg, 播深4~6 cm。

4.5 覆膜播种

采用手扶或四轮拖拉机带覆膜播种机, 一次性完成起垄、覆膜、播种和镇压, 播幅4~6 cm, 机械作业速度不大于3 km/h, 注意在地头和垄上每隔3~5 m打一横土带压膜, 防止大风揭膜。

4.6 搞好补苗及冬前护膜工作

出苗后行内10 cm以上无苗, 应及时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催芽补种, 播后发现膜上有损要及时压土护膜。禁止畜禽进地啃麦, 防止踩踏地膜。

4.7 及时回收地膜及收获

为降低地温, 防止早衰, 要在小麦灌浆中期及早人工揭膜, 及时将地膜回收清理, 寻找变卖出路, 严禁地膜堆挂在地头形成农田污染的错误做法。蜡熟末期及时收获。

条播小麦论文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大田试验于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5 月在湖北省京山县三阳镇三王城村2 组进行, 试验田块土壤为水稻土, 土壤p H值为4.77, 有机质含量26.03 g/kg, 全氮含量1.26 g/kg, 有效磷含量7.86 mg/kg, 速效钾含量94.36 mg/kg。供试小麦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郑麦9023, 前茬作物为中稻。小麦播种机为黄鹤牌FQ-6 小麦联合条播机。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播种量 (A) 和行距 (B) 2 个因素, 播种量和行距分别设置3 个水平, 其中播种量分别为150.0 kg/hm2 (A1) 、187.5 kg/hm2 (A2) 、225.0 kg/hm2 (A3) ;行距分别为20.0 cm (B1) 、22.2 cm (B2) 、25.0 cm (B3) ,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共9 个处理, 3 次重复, 共27 个小区。小区面积为66 m2 (2 m×33 m) 。

1.3 试验实施

于2014 年10 月18 日播种, 2015 年5 月23 日收获。全生育期施纯N 135 kg/hm2、P2O575 kg/hm2、K2O 75 kg/hm2, 其中磷、钾和60%的氮肥作为基肥于播种前结合整地施用, 40%的氮肥作为分蘖肥和拔节肥追施。病虫害防治同一般大田管理。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每小区随机以中间1 行连续2 m为样本, 定点调查各处理小麦基本苗、冬至苗、立春苗和有效穗数, 并取样进行室内考种。收获期各小区单打单收, 并按照标准水分13.5%折算计产。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量和行距对小麦苗情的影响

比较不同处理小麦基本苗、冬至苗及立春苗 (表1) , 结果显示, 处理A2B2基本苗、冬至苗及立春苗均表现最高, 分别达到320.7 万、530.3 万、589.5 万株/hm2, 处理A1B3最低, 仅为120.3 万、290.3 万、371.3 万株/hm2。分别计算不同播种量和不同行距下基本苗、冬至苗和立春苗的平均值 (表2) , 可以看出, 随着播量的增加, 基本苗、冬至苗和立春苗呈现增加的趋势, 而行距则无此变化规律, 当行距为22.2 cm (即第2 水平, 每厢9 行) 时, 平均基本苗、冬至苗和立春苗达到最大值。

(万株/hm2)

2.2 播种量和行距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小麦齐穗期调查各处理株高、穗长等农艺性状, 结果表明, 当播种量相同时, 穗长和剑叶长随行距的增加而增加 (表3) ;当行距相同时, 穗长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少, 株高及剑叶宽等指标与行距或播种量则无此变化规律。从平均值来看, 当播种量为第2 水平 (即187.5 kg/hm2) 时, 穗长、剑叶长及剑叶宽分别为8.6、18.3、0.16 cm, 均高于其余2 个播种量 (表4) ;当行距为25 cm时, 穗长和剑叶长均值明显高于行距20.0 cm和22.2 cm, 而株高和剑叶宽则表现相反。

(cm)

2.3 播种量和行距对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5 可知, 当行距相同时, 有效穗数随播种量的提高而增加, 而穗粒数随播种量的提高而减少;当播种量相同时, 穗粒数随行距的增加而增加, 有效穗数随行距的增加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行距为20.0 cm和22.2 cm时, 小麦理论产量随播种量的提升而表现降低趋势, 当行距增加到25.0 cm时, 理论产量随播种量的提升而表现增加趋势。比较不同处理间各产量结构因子的差异, 结果表明, 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最高的分别为463.5 万穗/hm2 (A3B2) 、33.2 粒 (A1B3) 、46.9 g (A2B2) 和6 182.5 kg/hm2 (A2B2) , 最低的分别为358.5 万穗/hm2 (A1B3) 、26.1 粒 (A3B1) 、45.1 g (A3B3) 和5 134.9 kg/hm2 (A3B1) 。

(cm)

从不同播量和行距下小麦各产量构成因子平均值来看 (表6) , 有效穗数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再增加、随行距的增加而减少, 穗粒数和千粒重随播种量的增加有减少趋势、随行距的增加有增加趋势。理论产量随播量和行距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2.4 播种量和行距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表7 为不同处理各小区及其平均实际产量, 可见, 处理A2B2实际产量最高, 达到5 356.5 kg/hm2, 较最低处理A3B1的4 109.5 kg/hm2高1 247.0 kg/hm2, 增产率30.3%。统计结果表明, 处理A2B2、A1B2与处理A1B1、A1B3, 处理A1B1、A1B3与处理A2B1、 A3B1, 处理A2B3、A3B2、A3B3与处理A2B1、A3B1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结合表8 可知, 不同行距条件下, 产量随播量的变化趋势不一。在行距B1 (20.0 cm) 条件下, 随着播量的增加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且播量A1 (150.0 kg/hm2) 与A2 (187.5 kg/hm2) 、A3 (225.0 kg/hm2) 未达到显著差异;在行距B2 (22.2 cm) 和B3 (25.0 cm) 条件下, 3 种播量的产量无显著差异。

运用SPSS软件对产量结果统计分析, 表明播种量对应的sig值为0.569>0.05, 说明不同播量间无显著差异;行距对应的sig值为0.047<0.05, 说明不同行距间有显著差异, 其中B1与B2、B3有显著差异, 但B2和B3无明显差异;播量×行距对应的sig值为0.108>0.05, 说明播量和行距间无明显交互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总体上看, 在试验设置的播量和行距条件下, 小麦基本苗、冬至苗和立春苗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行距的增加显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湖北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指出, 湖北中南部稻茬小麦适宜基本苗和冬前苗分别为270 万~300 万、750 万~975 万株/hm2。本研究结果显示, 除行距为22.2 cm时3 种播量 (即150.0、187.5、225.0 kg/hm2) 下的基本苗能达到或略高于此标准外, 其余处理基本苗均未能达到此标准;各处理冬前苗 (冬至苗) 均表现不足, 这与试验当年小麦生长季雨水较多等因素有关。

栽培措施通过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或直接作用于植物体本身而对其产量产生影响。行距和播种量作为小麦栽培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机条播稻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当播种量一定时, 穗粒数随行距的增加而增加, 有效穗数随行距的增加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行距一定时, 有效穗数随播种量的提高而增加, 而穗粒数随播种量的提高而减少;小麦产量随播量的增加而降低, 随行距的增加表现先提升后下降的趋势。

根据本研究结果, 在湖北中南部稻茬麦区, 机械条播推荐播量为150.0~187.5 kg/hm2, 行距控制在22.2 cm左右。

参考文献

[1]程顺和, 郭文善, 王龙俊, 等.中国南方小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13-22.

[2]《湖北农村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湖北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3]高春保, 刘易科, 佟汉文, 等.湖北省“十一五”小麦生产概况分析及“十二五”发展思路[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50 (11) :2703-2705.

[4]郭子平, 羿国香, 汤颢军, 等.大力提升湖北省小麦生产能力的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 2014, 53 (24) :5928-5930.

[5]薛盈文, 于立河, 郭伟, 等.行距与肥密配置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08, 28 (5) :873-876.

[6]冯永祥, 杨恒山, 李志刚, 等.行向、行距对小麦田间光照及产量的影响[J].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 2000, 10 (1) :21-24.

条播小麦论文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巴扎结米乡1村1组一农户责任田进行, 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 肥力中等, 前茬作物为玉米, 播前施磷酸二铵450 kg/hm2。试验地总面积600 m2。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2种种植模式, 即膜上穴播和膜下条播。其中膜上穴播设5个播期, 分别为10月25日、10月31日、11月5日、11月10日、11月15日, 2个重复;膜下条播设7个播期, 分别为10月25日、10月31日、11月5日、11月10日、11月15日、11月20日、11月25日, 共19幅膜。

1.3 试验实施

试验地于10月18日浇水, 10月24日犁地, 整地达到“六字标准”。于10月25日开始播种, 处理A用播种机播种, 处理B人工条播后铺膜, 各处理按设计的时间顺序播种。全生育期浇3次水, 翌年4月2日浇头水并追施尿素450 kg/hm2, 4月24日浇二水, 5月7日浇三水。3月24日揭膜。生育期内记载小麦生育性状, 6月13日进行取样测产[1,2,3], 每幅膜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麦植株, 数出83 cm长的4行 (膜上穴播小麦83 cm长的4行等于36个穴) 。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通过各生育期的调查记载, 膜上穴播和膜下条播各生育期相差不大, 前期各生育期膜下条播要比膜上穴播提前, 但基本上都能在6月中旬成熟 (表1) 。

2.2 生育性状

生育性状调查结果表明, 膜下条播各生育期的农艺性状普遍较膜上穴播的要好, 无论是基本苗、总茎蘖数、叶片数、等膜下条播表现更为明显一些。株高后期相差不大。不同播期膜下条播的分蘖情况要好于膜上穴播。但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 分蘖数也随着降低, 单株分蘖数基本上保持在1个以上 (表2) 。

2.3 产量

测产结果表明, 膜下条播小麦的基本苗和有效穗数要高于膜上穴播, 但膜上穴播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要比膜下条播的高, 最终决定了膜上穴播产量较膜下条播要高。膜上穴播小麦前3个播期 (10月25日、10月31日、11月5日) 的产量基本一样, 后2个播期 (11月10日和11月15日) 的产量基本一样, 但前3个播期和后2个播期产量的差别比较大。膜下条播小麦的11月5日前播种的产量比较高, 11月10日后播种的产量比较低 (表3) 。晚播产量低, 主要是出苗率低、分蘖率低导致收获株数少造成的[4,5,6]。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膜上穴播和膜下条播各生育期之间相差不多, 一般在3 d左右。整个生育期综合来看, 膜下条播基本苗和总茎蘖数要比膜上穴播要高, 返青期叶片数也比较高, 到后期基本上叶片数变化不大。冬前分蘖膜下条播分蘖要比膜上穴播要高, 随着播期的推迟, 单株分蘖数也随着减少, 但最终保持在1个分蘖以上。膜下条播和膜上穴播的成熟期差别不大, 虽然膜下条播的基本苗、有效株数较高, 但由于膜上穴播穗粒数、千粒重都较膜下条播的高, 这就最终造成了膜上穴播产量比膜下穴播的要高的结果。膜上穴播小麦前3个播期 (10月25日、10月31日、11月5日) 的产量基本一样, 后2个播期 (11月10日和11月15日) 的产量基本一样, 但前3个播期和后2个播期产量的差别比较大。膜下条播小麦的11月5日前播种的产量比较高, 11月10日后播种的产量比较底。由于此试验只进行了1年,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立明.旱地地膜冬小麦适宜播种密度和播期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03, 10 (1) :121-123.

[2]韩保全, 王红.冬小麦地膜覆盖模式播期密度研究[J].小麦研究, 2000, 21 (1) :14-16, 20.

[3]李粉茹, 李岗, 韩思明.地膜沟播冬小麦高产栽培的播期播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4, 32 (3) :420-421, 426.

[4]王长年, 苏仕华, 成英, 等.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2) :161-162, 164.

[5]贾树顺, 姜占荣.赤峰地区冬小麦适宜播期, 播深的初步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9 (2) :12-13.

上一篇:铜鼓艺术下一篇:虚拟企业伙伴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