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精选12篇)
小麦赤霉病 篇1
小麦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3.33万hm2。小麦赤霉病在2002年以前在我市属偶发性病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很小,从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水肥条件的不断改善,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病程度逐年加重,特别是2003年,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致使该病在我市暴发流行,发生面积达26.67万hm2,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平均病穗率11%,最高病株率67%,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都造成较大影响。为防止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结合我市实际,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防治对策。
1 搞好植物检疫,杜绝人为传播
小麦赤霉病虽然未列入检疫对象名单,但在小麦种子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中增加对小麦赤霉病的检测内容,对发现有小麦赤霉病粒的种子,应经必要的灭菌除害处理或不允许留作种用。
2 加强病情测报,适时指导防治
由于小麦赤霉病发生受气候影响较大,因此,各主产麦区在做好对该病监测的同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根据天气预报,特别是小麦扬花期阴雨天多少等状况,及时发布小麦赤霉病发生情报,指导农民搞好防治。
3 选用抗耐病品种
根据育种专家和植保专家共同研究的结果,一些具备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期短,残留花药少,
到孕穗期,便进入需水临界期,此时期短水,就会影响有效分蘖天性细胞的形成,结实率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到抽穗开花灌桨时,需水量达到最大值,如果这时期缺水,就会影响青稞的花粉受精天穗粒数的形成,进入灌桨后耗水量逐渐减少,根据这些规律,应看苗、看田灌水,保证生长期水分的供应。
6 做好青稞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青稞中后期指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桨期、生育时期为60~70d,此时期易发生病虫害,应集中防治。
6.1 病害防治
青稞病害主要是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三种,在防治措施上采取预防为主、早期防治,在拔节孕穗期,用立克锈100~150g,对水25~30kg/亩全田喷雾,也可以用25%粉锈宁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
6.2 虫害防治
青稞害虫主要有蚜虫、红蜘珠、粘虫,一般情况下以蚜虫危害最为严重,抽穗前就开始危害叶片和幼茎。抽穗后集中在嫩茎上取食,到青稞乳熟期蚜量呈现高峰期,危害最为严重,对以上三种虫害均可用40%的乐果乳油或1000倍液或40%杀灭菊脂10ml对水60kg,或用其它杀虫剂农药选晴天进行喷雾,每隔7d喷一次,连喷3~4次。
耐湿性强的品种,对小麦赤霉病耐性较强。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选择具备以上特征、特性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目前,我市广泛种植的小麦品种良星99、济麦22、科农199、石新828、邯7086、衡5229、邢麦4等都有较好的耐病性。
4农业措施
一是清除初侵染源。把带病的玉米根茬及秸秆经堆沤腐熟或烧毁后还田;二是小麦收获后要深耕或焚烧灭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尽量使小麦扬花期避开遇雨;控制播量,建造合理群体结构,利于小麦通风透光,促进光合作用,抑制赤霉病的发生发展;提倡施用酵母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忌过量施用氮肥,防止小麦徒长,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排灌,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5化学防治
在小麦扬花始期至小麦扬花株率达10%时是喷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在此临近期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如遇3d以上连阴雨天气,就要尽量抢在雨前喷药预防,连阴雨时间长的年份应抢在雨间隙及时用药。
预防用药和施药方法:每667m2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g,或30%戊唑醇乳油20ml,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0g,对水50kg全田均匀喷雾。
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应在第一次用药后隔5~7d再用药一次。
7 防止倒伏
倒伏是影响青稞产量的一大因素,倒伏的原因:一是品种本身不抗倒;二是密度过大,施肥过多,组织梯软,产生倒伏;三是灌水过多而引进倒伏,生产上对密度大、生长旺盛的田块,在拔节孕穗期应合理灌溉和施肥,喷施矮壮素浓度为0.1~0.25%,每亩用药液60~70kg喷雾,可控制青稞茎杆细胞伸长,节间缩短,叶片短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植株矮化抗倒。
8 搞好青稞良种的提纯工作
为经济有效地繁育推广现有的青稞良种,就必须把现有的青稞良种进行就地保纯,清除杂穗和病株,搞好去杂去劣工作,就地扩大供应良种,使之对江盘乡今后青稞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9 做到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获得青稞高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过早过迟收割都对产量和品质有影响,适时收割应是腊黄末期,全田90%以上由茎杆叶片绿色转为黄亮色,籽粒干浆,此时期,选晴天及时收获,脱粒保管。
综上所述,青稞种植在舟曲县将对高半山地区农作物结构的优化调整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无疑对提高半山地区作物的产量和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小麦赤霉病 篇2
盐城市盐都区农业委员会
近年来赤霉病持续流行,对我区夏粮生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各地要认真总结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克服侥幸麻痹思想,消除厌战情绪和惜工惜本心理,立足赤霉病大流行,坚持预防不动摇,全面打胜赤霉病防控总体战。
一、充分认清今年小麦赤霉病防控的严峻形势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和省、市植保站的预测,结合本地调查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区小麦赤霉病将呈大流行的态势,防控任务艰巨,形势十分严峻。一是品种抗性普遍较弱。我区种植的小麦品种有郑麦9023、扬麦
23、镇麦10号、宁麦13等10多个品种,其中郑麦9023为易感染赤霉病品种,扬麦、镇麦、宁麦系列虽有部分品种对赤霉病有一定的耐性,但大发生年份仍然不同程度的发病。二是田间菌量充足。从近10多年的病菌调查资料与病害发生程度关系看,我区田间菌源量完全满足赤霉病大流行的条件。我区主要以旋耕麦、稻套麦为主,土壤表面裸露的稻桩是赤霉病菌的主要寄主,近年来秸秆还田基本全覆盖,田间裸露的稻桩面广量大,赤霉病菌源充足。3月底调查,稻桩子囊壳枝带菌率平均达1.63%,高于特大发生的2012年同期1.06%。随着时间推移和气温回升,田间稻桩带菌率将成倍上升,具备大流行的菌源量。三是易感病生育期长。去年秋播后遭遇持续干旱,加之冬季低温时段持续时间长、雨雪天气多,麦子生育期参差不齐,整个抽穗扬花期拉长,不同地区、不同田块生育期的差异较
大,初步预计早的在4月18日左右进入齐穗期,迟的将在5月5日后才齐穗,大面积4月25日左右抽穗扬花,按常年一块田扬花期7-10天计算,全区从4月中旬末到5月中旬都有抽穗扬花的田块,易感病生育期幅度达30天左右,增加感病几率和防治难度。小麦抽穗扬花期越迟,后期气温越高,赤霉病大流行的危险性越大。四是气候条件极易满足。小麦感病品种扬花期只要遇到1-2天20℃以上的暖阴雨(或雾露)天气,即可造成赤霉病大流行,我区常年气候条件均可以满足其发病大流行的条件。根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降水量正常偏多0~2成,降水呈阶段性变化特征,共有3次明显的降水过程,主要发生时段为:4月上旬中期,4月下旬前期和4月下旬后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1℃。温暖多雨(高湿)天气与我区小麦扬花期极度吻合,极易造成大流行。五是农民防控积极性不高。受粮价走低、农资价格上涨,以及防控补助药剂不足的影响,农民对防控赤霉病的热情明显受到影响,会有不少农民习惯等药防控,容易错失防控适期,严重影响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切实抓好防控关键技术
今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控策略,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立足两次用药不动摇,大力推行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努力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60%以上、赤霉病病穗率控制在5%以内、病粒率在1%以下、穗期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确保打胜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硬仗。具体要抓好以下关键技术:
一是适期用药,两次防控。小麦齐穗见花,主动用药进行第一次预防,见花一块防治一块。小麦齐穗扬花期间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趋势,如果有连续的降雨天气,可在雨前齐穗期突击用药,防止降雨错失防控适期。全面开展两次防控,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用第二次药。生育期偏迟或感病品种或灌浆初期遇高温高湿天气的还需要第三次用药。
二是优选药种,用足剂量。为提高防控效果,降低麦粒上多菌灵的残留,大力推广氰烯菌酯、戊唑醇或咪鲜胺等复配剂,用足剂量。科学合理轮换用药,提高防病效果,各地要按照推荐农药的有效剂量,指导农民用足药量。
三是正确施药,确保效果。选择机动弥雾机或电动喷雾器喷雾,有条件的地区可选用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开展统防统治,要用足水量,弥雾机用水量20公斤,电动喷雾器和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用水量30公斤。可在防控赤霉病的药剂中添加助剂如有机硅、激健等,增加药剂渗透性和粘着力,以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病效果。
四是统筹兼顾,病虫兼治。根据麦子穗期病虫发生情况,统筹做好白粉病、叶锈病、蚜虫、灰飞虱、粘虫的防治工作,病虫兼治不失误。
五是药肥混喷,保粒增重。在防控小麦赤霉病用药的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或代代红、硝钠·萘乙酸等叶面肥或生化制剂,实施药肥混喷,抗倒防衰,保粒增重,提高小麦产量。
三、全力做好防控的服务指导工作
一要强化监测预报。植保部门要按照测报规范,定点进行监
测,并进行大面积普查,掌握病害发生发展动态。同时要与栽培、种子部门会商分析小麦生育进程,及时与气象部门沟通,了解天气变化情况,综合分析,科学判断赤霉病发生态势。
二要强化政策调整的宣传。今年中央下达财政农业生产救灾及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偏少、覆盖面不广,小麦“一喷三防”资金仍未明确,要向广大农户讲清讲透,要动员农户不等不靠,主动购买对路药种,积极预防。
三要强化技术指导。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农信通、明白纸、条幅、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将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送到千家万户。防控关键时间,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把握适期,选准药种,科学施药。
四要强化专业化统防统治。要充分用足用好购买植保机动药械补贴政策和区政府奖补政策,积极扶持、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麦子赤霉病等穗期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保证防治质量,提高防治效果,确保小麦穗期以赤霉病为主的病虫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0%以上。
小麦赤霉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篇3
1 症状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穗腐是小麦扬花时,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形成枯白穗。茎基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气候潮湿时病部表现可见粉红色霉层。
2 病原 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有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称禾谷镰孢,F.avenaceum (Fr.) Sacc.称燕麦镰孢,F.culmorum (W.G.Smith) Sacc.称黄色镰孢,F.moniliforme Sheld.称串珠镰孢,F.acuminatum (Ell. et Ev.) Wr. 称税顶镰孢等,都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优势种为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其大型分生孢呈镰刀形,单个孢子无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红色黏稠状。小型孢子很少产生。有性态为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称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寄主组织表面,梨形,顶部呈疣状突起,紫红或紫蓝至紫黑色。子囊无色,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两端钝圆,多为3个隔膜。
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菌量、作物生育期和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有关。首先,小麦赤霉病病菌只能在小麦扬花、灌浆期侵染部分小花,然后扩展到整穗。真正能够引起病害的是一种叫做子囊孢子的传播体,它们是从上一年遗留下来的病残体上产生的,包括病麦穗、稻桩和玉米秸秆。近些年,赤霉病在北方有所增加,可能和小麦—玉米轮作制有关。其次,它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只有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遇到阴雨天气,气温保持在15℃以上,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土表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子囊壳产生快,菌量多。小麦抽穗前,病残体内的子囊壳发生率上升到20%以上时,就达到流行发生菌量水平,空气中又有大量病菌(子囊孢子)时,病害才可能大发生。由于年年都会存在大量的病菌,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的天气,特别是降雨量和降雨次数就决定了赤霉病发生的轻重。不同小麦品种花期不一,给赤霉病菌的侵染提供更多机会,且农民防治病害的积极性不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 防治方法
4.1 深耕灭茬,消灭菌源 小麦播前要深耕细耙,把前作留在土表的残体翻埋土下,对未掩埋的残茬秸秆,应清除烧埋或沤肥。
4.2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赤霉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各地已培育出许多较抗赤霉病的良种,可因地制宜选用。如郑麦9023、偃展4110、西农979、豫麦70-36、周麦22等。
4.3 进行种子处理 在小麦播种前,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进行种子处理。
小麦赤霉病发生及防治 篇4
1小麦赤霉病发病原因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菌属(Fusarium gra minearum Schw)真菌引起的世界范围内流行性病害,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1]。该病菌不仅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还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主的赤霉毒素对人畜有较大危害作用[2]。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南方麦区的主要病害,其危害面积超过667万hm2,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大流行时几乎使小麦颗粒无收,是南方麦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
2小麦赤霉病发病的危害
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无疑是治本方法。但是,目前能用于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抗的品种较少[3]。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是最易感病期,如遇3 d以上连阴雨天气,极易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小麦赤霉病一旦流行,不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而且病麦不能食用[4]。
3小麦赤霉病发病的特点
小麦赤霉病具有周期性流行的特点,一旦病害流行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将会造成较大的影响[5]。小麦在生长各个阶段都能受害,苗期侵染引起苗腐,中后期侵染引起秆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危害最大;一般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赤霉病侵染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渍状褐斑,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赤霉病菌致病能力极强,分布范围极广,赤霉病菌在田间小麦、玉米秸秆作物残体上越夏,以菌丝体状态越冬,翌年春季形成了囊孢子,经气流传播至小麦穗部,从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小麦不同生育期病菌侵入难易有很大差异,扬花期最易感病,抽穗期次之。在有大量菌源存在的条件下,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若遇3 d以上连续阴雨,气温在15℃以上,则赤霉病将大流行[6]。其流行程度在地区、年际间有差异,不仅与菌源量有关,更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7]。10月中旬—11月中旬,即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日平均气温≥12℃日数、降雨量、降雨日数、平均相对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17%的日数以及日照时间等气象要素与小麦赤霉菌原体的数量呈正相关[8]。
4实证分析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
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黄泛区暴发,农场发生尤为严重,因为农场管理精细,水肥投入充足,小麦群体大。同时,由于4月下旬—5月上旬降水偏多,光照偏少,气温明显偏高,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全场0.67万hm2小麦发病率10%以下占31.0%,20%以下的占26.0%,30%以下的占18.0%,40%以下的占12.0%,40%以上的占14.0%。表现为西华分场种重于扶沟分场。西华分场发病率40%以上的面积占22.6%,扶沟县则为0。说明西华县明显重于扶沟县,也说明赤霉病为气候病害,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减产量各品种分别为:郑麦9962,146.3 kg/667 m2;丰德存麦1号,132.3 kg/667 m2;泛麦5号,117.3 kg/667 m2;郑麦7698,95.2 kg/667 m2;泛麦8号,52.6 kg/667 m2;郑麦9023,24.5 kg/667 m2。说明目前小麦品种抗赤霉病能力存在差别,但总体上缺乏抗性品种,品种群体抗病能力弱,且较抗品种主要集中在春性品种,存在抗寒性弱、丰产性差的缺点。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发病重的品种有泛麦5号(44.9%)、丰德存麦1号(43.7%)、郑麦9962(32.0%)、郑麦7698(33.3%)和泛麦8号(24.7%),较轻的品种为郑麦9023(7.6%)。
不同茬口也存在明显差异,玉米茬平均病穗率28.7%,减产88.3 kg/667 m2,大豆茬平均病穗率13.7%,减产35.2 kg/667 m2,玉米茬明显重于大豆茬。原因有:一是玉米茬秸秆为病菌的越冬寄主,玉米茬秸秆还田后,由于掩埋不彻底,造成病原菌菌源量大,是造成玉米茬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二是玉米茬肥力水平高,玉米生长期间施肥量明显高于大豆茬,造成小麦长势旺,群体大,田间阴蔽重,也导致赤霉病重。
赤霉病的发生还与气候有明显的关系,据2012年度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与赤霉病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全场16个分场)结果表明,赤霉病的发病率与10月下旬、11月上旬、3月上旬、3月下旬、4月中旬和5月下旬降水量呈明显相关性,特别是玉米茬相关性大于大豆茬相关性。2012年度,麦播后出现了长时间明显降水,田间湿度大,有利于菌丝繁殖及越冬,3月上旬、3月下旬明显降水能促进孢子生长,4月中旬降水有利于孢子壳破裂和弹射释放孢子。
5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间为初花期,预防重于防治,一般年份防治一遍时,选择初花期施药,感病品种或气候条件有利于赤霉病流行,需进行二次防治,可在初花期和盛花期防治。如果花期出现3 d以上降水,需进行3次防治,在雨前或雨后补防一次。667 m2用阿立卡(22%噻虫·高氯氟SC)15 m L+43%戊唑醇SC15 g+48%氰烯·戊唑醇SC 70 m L+水15 kg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韩青梅,康振生,段双科.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7);40-44.
[2]叶滔,马志强,牛芳胜,等.戊唑醇、百菌清及其复配对禾谷镰孢菌的生物活性[J].农药,2012(3):225-227.
[3]欧仕益,何觉民,唐国廉,等.赤霉灵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2(3):63-66.
[4]张波,汪海萍,孙利忠,等.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效果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11):175-178.
[5]洪素娣,史志清,吴玉平,等.25%氰烯菌酯与常用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比较[J].农业装备技术,2011(4):35-36.
[6]贲秀兰,赵海红,苏兴海,等.小麦赤霉病不同药剂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2(6):128-129.
[7]霍治国,姚彩文,姜瑞中,等.我国小麦赤霉病最大熵谱预报模式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6(2):117-122.
小麦赤霉病 篇5
二00八年四月二十一日
同志们:
当前,小麦的生产季节已经过了三分之二,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这一个多月很关键。关键就在于抓好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尤其是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这也是今天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刚才通过看现场,听发言,我认为,古沛镇防治工作很扎实,尤其是植保专业化防治,很值得各地借鉴学习;市植保站对当前小麦病虫总体发生趋势和防治技术作了介绍,希望各地认真消化,并结合当地实际,把防治措施抓实,把防治工作抓好。在此,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小麦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常年产量占粮食总产近40%。从2005年秋种开始,我市连续开展了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今年是第三个年头。确保小麦高产攻关目标的实现,是省委、省政府、滁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是我们的工作责任,也是夺取午季粮食丰产增收,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去年我市粮食增产5076.4万斤,其中小麦增产部分就达2969.4万斤,占58.5%。实现今年午季粮食生产的新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好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尤其是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这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关键措施,也是小麦产量形成期最重要的奏效措施。因此,各地要进 1 一步提高对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病虫防治的宣传、引导、发动和督促,狠抓以赤霉病为重点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工作;要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要努力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提高病虫防治技术到位率,为夺取午季丰收,实现高产攻关任务目标打好基础。
二、坚决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硬仗
1、抓好宣传指导。各乡(镇、街道)、市农业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病虫发生情况与防治技术传递到广大农民手中,引导和动员农民及时、适时投入防治;要把需防病虫种类、防治适期、防治指标、用什么药剂和如何进行总体防治等信息,向群众讲清楚。面向农民的宣传一定要大众化,让农民一听就懂,听完就能用。市农委已把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防治适期、防治药剂、防治方法在电视上滚动播出,各地要及时提醒农民收看;同时,市植保站印制的防治技术明白纸已发到与会人员手中,请各地会后迅速翻印,及时送到农民手中。
2、抓好技术服务。一是要做好病虫情监测工作。这是防治的基础。市植保部门技术人员、各乡镇农技人员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把病虫测报作为第一要务,监测工作要超前、要到位,有时光靠点上监测还不行,除了系统监测以外,还要到面上看,到田间地头去实地调查,这样才能提高监测和技术指导服务的质量;二是要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信息发布要及时、要准确,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发布,努力当好政府和农民参谋;三是要搞好现场技术指导。2 防治期间,农技人员一定要在第一线,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现场服务,看防治效果,防效不好的地方要及时提醒农民,组织补治。
3、抓好专业化防治。早在去年,国务院就下发了一个关于发展服务业的意见。其中有一个方面是农村服务业,要求大力推进种子统供和病虫统防统治。我们可以以乡镇农技站、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为载体,开展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提高防治的组织化程度,这是解决好外出农户病虫害防治的现实需要,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市植保站已为每个乡镇配备了机动喷雾器,用于植保专业服务队的建设,开展统防统治服务。已组建的专业服务队要把电话号码、服务内容等信息要迅速发布出去,便于农民及时取得联系;没有组建专业服务队的,要抓紧组建,没有思路的要抓紧理好思路,有好的思路就赶紧付诸实施。市植保站要为各地组建植保专业服务队,开展统防统治等工作做好服务,对机手开展机械使用、维修、用药方法等技能的培训;同时,要深入了解各地专业化防治服务队的具体运作机制,对好的运作模式和机制,要及总结,加以推广。
4、抓好防治示范。今天开这个会,是现场会,也是动员会。会后,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迅速拿出行动方案。明天,各乡(镇、街道)都要召开现场会,要开到村、组干部、种植大户和当地农户。通过现场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支持各地现场会的召开,市农委已向各地无偿提供了现场会所需的防治药剂。3 各乡(镇、街道)要用好这批药,开好现场会,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各示范现场面积不得低于100亩,重点乡镇的示范现场面积不得低于500亩。
5、加强农药市场监管。防治效果的好坏,除了用药方法以外等,关键是农药。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管,如多菌灵、三唑酮等是现阶段防治中的主要药剂。要加大市场检查力度,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假冒伪劣的农药要及时查封,向各地通报,并依法处置,确保防治药剂对路、货真价实。
三、统筹安排好当前农业上的其他工作
1、关于水稻产业提升行动。这项工作,我们的文件也发了,以前的会上也强调了,责任状也签了,但能不能取得好的成效,关键在于在座的同志的努力。目前,全市10万亩的核心示范区供种工作已基本结束,但对整个行动来讲,只是一个开始,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这里我强调三点:一是做好点。示范点,一张脸。各有关乡(镇、街道)务必要搞好指挥田建设,争取村村都有指挥,村村都有一张脸;市农业部门要集中精力,抓好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和良种良法配套竞赛田,当地政府要紧密配合;二是驻好点。市农业部门要安排农技人员,开展驻点指导工作,搞好技术指导服务;三是发好钱。主要是水稻良种补贴、核心示范区良种良法配套示范户补贴资金的发放。各地要严格规定操作,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2、关于灾后农业恢复重建项目。主要有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三大类项目。目前,省财政已将补助资金拨付到我市。各地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保证建设进度,强化施工质量,确保灾后农业恢复重建项目如期建成,如期投入使用。
3、关于农业结构调整。要一如继往的抓好甜叶菊、山芋、西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业的发展,主攻产业化经营,实现生产环节的调整向产业升级的转化。
4、关于畜牧业生产。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重大疫病的防治;二是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规模养殖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小麦赤霉病 篇6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防治措施;宣州区;2015年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5-67-02
宣州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以南地区,与江苏、浙江2省毗邻,是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结合部,有广阔的平畈区,也有丘陵区。2005年以前午季作物主要以种植油菜为主,随着该区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宣州区小麦种植面积由2005年前的4 000hm2左右,逐年逐步扩大,进入2010年后,小麦面积进一步扩大,近5a全区小麦种植面积每年均稳定在2万hm2左右,2015年小麦夏收面积为2.23万hm2。种植的品种以江苏育成的品种为主,如扬麦系列、镇麦系列和宁麦系列,以及少数其它品种。小麦赤霉病一直是该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不但对小麦造成的产量损失较大,而且影响小麦的品质。由于气候原因,宣州区小麦赤霉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2010年中等偏轻发生,2011年轻发,2012年大发生,2013年轻发生,2014年中等发生和2015年中等偏重发生。
1 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因素分析
宣州区地处长江以南,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以种植红皮小麦为主,小麦开花高峰期主要集中在4月7~15日。近6a(2010—2015年)种植的主要品种及小麦主体抽穗开花高峰期见表1。2015年3月23~25日分别调查休闲田和小麦田内稻桩,平均枝带菌率为9.17%,比2014年同期多22.76%,比近3a同期多34.26%,是大发生年份2012年同期的2.63倍(表2)。由图1可知,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y=0.1223x2-1.9356x+9.6255,R2=0.280 9,R=0.53,说明田间稻桩带菌率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是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轻重的充要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综合分析1983—2015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轻重程度与田间稻桩带菌率的关系,得出当田间稻桩枝带菌率达到1.2%,若其它条件能够满足,就可以使小麦赤霉病达到偏重发生程度至大流行的风险。
2 2015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
2.1 系统田调查 初见期较常年偏迟,前期病情发展慢,后期病情发展快。系统田调查,4月21日初见小麦赤霉病症状的病穗,比2014年迟17d,比2013年迟12d,比大发生年份2012年早6d,比2011年早21d,比2010年早6d。4月21~27日定点定株调查,田间病穗未发现有增加现象,4月27日至5月4日田间定点定株调查,田间病穗增加快且多,平均病穗率从0.12%增加到2.3%,平均病指从0.06增加到0.69;5月4~13日田间定点定株调查,田间病穗增加的更快更多,平均病穗率从2.3%增加到15.38%,平均病指从0.69增加到8.03。
2.2 大田普查 病情稳定后,大田普查,病穗率较常年高,病指较常年低。5月12~13日分别在宣州区小麦种植区的水东、孙埠、沈村、洪林、五星、朱桥乡镇等地调查,病穗率平均为12.8%(1%~57.3%),比2014年同期多20.75%,比近3a同期均值多4.06%,比大发生的2012年同期少50.77%;病指平均为5.48%,比2014年同期高25.40%,比近3a同期均值低5.68%,比大发生的2012同期少57.62%。2010—2015年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详见表3。依据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分级标准,宣州区2015年小麦赤霉病自然发生程度应属中等偏重的发生水平。
3 2015年的气候特点对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影响分析
2015年4月1日至5月10日总共有6个时间段降雨过程,分别是4月1~7日(165.2mm),4月12~14日(8.8mm),4月19~20日(21.6mm),4月29日(0.3mm),5月2~5日(18.5mm)和5月8~9日(32.6mm),而降雨最多的是4月上旬和5月上旬,4月上旬降了7d的雨,5月上旬降了6d的雨,4月中旬降了5d的雨。宣州区早播小麦在3月28日至4月4日开花,开花期正遇连阴雨天气;宣州区2015年主体小麦开花期在4月7~13日,遇连阴雨的天数较少,4月中旬后期天气晴朗,不利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前期可能小麦赤霉病已经侵入,但由于条件不适宜,未能表现出来,是2015年该区小麦赤霉病前期发生轻的主要原因。后期5月份雨日天数多,条件适宜,十分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造成该区小麦赤霉病病穗集中表现,应该是小麦赤霉病潜伏侵染造成。
4 防治对策
4.1 选育抗病品种,适时早播 将小麦抽穗开花期与小麦赤霉病孢子释放的高峰期错开,与后期的连阴雨天气避开。在当地一般耐湿性的品种,较抗小麦赤霉病病菌的侵入。4月下旬是农历24节气中的“谷雨”,雨日天数较多,适时早播,避开小麦在此期前后抽穗开花。
4.2 提高整地质量,清除地面稻桩残留秸秆 实施秸秆还田的地块,要充分粉碎,深耕(25cm以上)掩埋,耙耱压实,使土壤达到松紧适度,以利于小麦出苗和根系下扎,确保壮苗越冬。小麦播种后,彻底清除地表的稻桩秸秆,以减少田间病菌基数。
4.3 科学肥水管理,提高小麦抗逆性 适时、合理施肥和排、灌水,避免晚施、重施氮肥,防止小麦贪青晚熟;及时防治病虫害,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于赤霉病发生的生态环境。
4.4 把握防治适期,及时开展化学防治 病菌侵入小麦的最佳时期为抽穗—开花期,其中开花期最敏感,其次是抽穗期,到乳熟期后病菌侵染明显降低,糊熟期后病菌基本不能侵入[2]。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手段仍是化学防治,遵从早抽穗、早开花、早施药的原则,一般正常年份在小麦开花期施药防治,抽穗开花期若遇间隙式阴雨天气,应在小麦抽穗期防治一次,开花期再防治一次。防治药剂主要是选用复配剂为主,如戊唑·咪鲜胺,苯甲·多抗,多菌灵·三唑酮等。
参考文献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91-197.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7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生,防治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 烂麦头, 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 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该病不但影响小麦产量还引起小麦籽粒腐败变质, 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 一般年份可造成减产1~2成, 大流行年份减产5~6成, 甚至绝收, 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根据河南省2010年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河南省2010年小麦赤霉病中度发生, 发生面积100.00万~133.33万hm2, 如果小麦抽穗后遇连阴雨天气或持续高湿天气将偏重流行。
1 危害
我国重要麦区都曾经遭受赤霉病的危害。黄淮地区近几年来赤霉病发生的频率高, 对小麦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赤霉病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单端孢霉毒素中的B族毒素是一种致人呕吐、动物流产的毒素, B族毒素有2种:镰刀菌烯醇 (NIV) 和脱氧镰刀菌烯醇 (DON) 。因此,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的问题, 也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问题。
2 病原
针对小麦赤霉病的致病菌种群问题, 很多专家认为无性态是禾谷镰刀菌种 (Fusarium graminiarum) , 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随着研究的进展和种的概念的扩张, 禾谷镰刀菌不再是1个种, 而是一个具有11个种的族系, 并且其他多种镰孢如燕麦镰孢、黄色镰孢等也能引起赤霉病。
3 流行因素
3.1 气象与栽培因素
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病菌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4~28℃, 最低8℃, 最高32℃[2]。在相对湿度80%~100%时发育最好。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是20~25℃, 分生孢子产生速度最快的气温25℃[3]。一般小麦抽穗后的温度条件可满足病源菌发育生长, 流行的关键是阴雨天气。小麦赤霉病流行与栽培管理和种植方式也有密切关系。地势低洼, 土质黏重, 排水不良, 造成麦田湿度高, 降低小麦根系呼吸和抗病能力。玉米小麦轮作地, 翻耕不深, 玉米秆还田量大和带菌残渣为小麦生长后期赤霉病流行提供大量菌源。
3.2 品种与农艺性状
目前, 赤霉病的抗病育种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没有真正获得理想的抗病品种, 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类型有抗侵染和抗扩展两类抗性。除了品种抗性外, 农艺性状与赤霉病流行也有关系。一是植株高矮。矮秆品种接受土表弹射到穗层的子囊孢子比适当株高的品种要多得多。二是抽穗整齐与否, 齐穗时间长短。如果抽穗整齐, 齐穗时间短, 遇到降雨的机会就少, 可以减轻流行。三是花药残存时间长短。花药对病原菌的入侵起到一种协助作用, 可能残存的花药能给病原菌提供像培养基那样的营养, 从而帮助病菌侵入。四是灌浆速度快慢与否。灌浆速度快, 降低病菌的扩展范围。五是小穗密的品种容易感染赤霉病。
4 防治技术
4.1 农业防治
深耕灭茬是减少菌原的重要途径。通过深翻土壤, 可以使表面的菌原翻入土壤深处, 减少地表菌原密度和小麦感病几率。基肥为主, 平衡施肥, 足施底肥, 尽量少追肥。如需追肥, 应该早追。追肥晚容易造成贪青晚熟, 延长了病菌侵染的时间, 增加了侵染机会, 另外还造成无效分蘖多, 加重流行。尽管目前还没有抗病性突出的小麦品种, 但品种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特别要选择抗扩展的品种。除了抗性外, 选择品种还要考虑如下原则:株高适当;抽穗一致;穗层整齐;花药残留时间短;灌浆速度快;小穗分布均匀。
4.2 药剂防治
由于气候条件不同, 麦株抽穗扬花时期和快慢亦有不同, 故施药日期、次数要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和小麦生育期变化而灵活掌握。当抽穗期间天晴、温度高, 麦子边抽穗边扬花, 在始花期 (扬花10%~20%) 施药最好。抽穗期低温、日照少, 麦子先抽穗后扬花, 在始花期 (10%扬花) 用药。抽穗期遇到连阴雨, 应在齐穗期用药。要抓住下雨间隙时机进行用药。药械要能保证弥雾, 压力和喷孔口径要符合弥雾要求, 有连阴雨天气时适当高浓度喷雾。因为赤霉病发生在多雨季节, 弥雾和适当高浓度能防止雨水冲刷, 可以带来药剂的二次稀释而不造成药剂浪费和流失。特别在下雨间歇时用药更要强调弥雾和适当高浓度。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1.8kg/hm2, 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05 kg/hm2防治赤霉病[4]。如果有多菌灵超微粉或多菌灵胶悬剂, 最好用超微粉和胶悬剂, 其效果比可湿性粉剂好。另外,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发现新型杀菌剂戊唑醇和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有显著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在生产中应逐步加大推广使用力度。
参考文献
[1]王向阳, 黄咏沧, 刘升, 等.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气象指标分析及在测报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1) :35-36, 38.
[2]吴春艳, 李军, 姚克敏.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的预测[J].中国农业气象, 2003 (4) :19-21.
[3]罗巧燕, 曹远银, 宋慧君, 等.小麦赤霉病菌固体培养基产毒条件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5) :94-96, 100.
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篇8
赤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可引起穗腐, 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和方式的改变, 小麦赤霉病不断蔓延扩展, 常常造成小麦减产、品质降低, 且受侵染的小麦籽粒中含有真菌毒素, 可引起人畜中毒和严重疾病。因此, 国内外一直高度重视小麦赤霉病的寄主抗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1,2]。
小麦赤霉病也是困扰我国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华南冬小麦和东北春麦区, 受害面积超过666.67万hm2, 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1/4。因此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病害[3]。
几十年来, 小麦赤霉病在很多国家经常大流行, 科研人员对该病的防治研究也从未间断, 但至今尚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我国研究小麦赤霉病已有半个多世纪, 据不完全统计, 在国内外多种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 在与赤霉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长期以来, 在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病害鉴定技术、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防治, 抗源的征集、筛选和抗源利用, 赤霉病抗性遗传及抗性改良等方面, 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过去, 江苏省农科院以品种间杂交育成的苏麦3号、宁7840等品种 (系) , 抗赤性好而稳定, 已被全世界公认为小麦赤霉病最佳抗源之一;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扬麦5号、扬麦158是推广面积最大的丰产中抗赤霉病品种;运用生物技术育成的丰产中抗赤霉病新品种生抗1号和扬麦9号, 曾在江苏、湖北、安徽、上海等省市大面积应用[4]。在小麦赤霉病研究领域, 江苏省农科院走在前列, 已经形成了病理学、遗传学、育种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结合的队伍。近几年来与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在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推动了小麦赤霉病研究的深入[5]。另外, 康振生主持完成的国家科技项目“小麦赤霉病防治基础与应用研究”成果, 围绕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治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采用了细胞学、化学与分子细胞学等方法, 揭示了小麦赤霉病在小麦穗部侵染点、侵染方式和扩展途径, 较完整地提出了赤霉病在小麦穗部的侵染及扩展摸式, 确定了毒素在寄主组织中的分布及细胞内的结合位点, 同时揭示了赤霉病菌对小麦穗部侵染初期病菌产毒的起始时间, 阐明了赤霉病毒素在致病中的作用, 明确了寄主的病变与病菌扩展和毒素分布的时空关系, 为赤霉病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6]。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作为世界性难题, 很多国家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仅以美国为例, 赤霉病已成为美国最重要、最严重的小麦病害。过去的10年, 赤霉病在明尼苏达州、伊利诺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等暴发, 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目前,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实验室正在探索控制小麦赤霉病菌的对策。第一, 拟分枝镰孢 (F sporotichioides) 菌是禾谷镰刀菌的亲缘种, 它用自身的毒素来保护自己。该实验室正探讨对拟分枝镰孢 (F.sporotichioides) 抑制作用的机制, 以用于抑制毒素。第二, PRD5基因存在于用于制作面包的啤酒酵母中, 其能将毒素泵出它的细胞之外。Alexander et al正在将PRD 5基因重组在植物体内并让其表达, 以用于排除毒素。该实验室正在研究可以破坏病源菌的小麦基因, 该基因控制产生的蛋白质能阻止另一种与禾谷镰刀菌有关的尖镰刀菌 (F.dxysporum) 。第三, 将抗性鉴定方法所有试验中抗性表现最好的品系参加赤霉病联合区试, 发现只有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 才能培育出高产、高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第四, 在镰刀菌侵染小麦穗时, 胆碱和甜菜碱会自然出现, 当真菌从小麦雄蕊到达它能侵染的子粒时, 胆碱和甜菜可为真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科学家们正在深入研究大约700种微生物, 以检测这些微生物吞并胆碱、甜菜碱的能力。目前正在完善液体发酵培养基以便廉价生产最有效的微生物, 这些培养基可在开花期喷施[7,8,9]。
总之, 在小麦赤霉病防治领域中, 抗病品种选育、抗性基因库建立、抗性基因改良、抗性分子标记的筛选、抗原利用以及防治药剂的筛选研制等许多工作在世界各地展现了蓬勃生机, 为挽救全球粮食损失正在做更大的努力。
2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与现状
小麦赤霉病, 主要引起茎基腐、苗枯、穗腐和秆腐, 以穗腐影响最严重, 气候潮湿时粉红色霉层显现于病部。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我国科学家明确了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的主要致病菌, 而在西北地区黄色镰孢F.culmorum占有较高的比例 (30%~50%) , 在自然界和实验室内均观察到病菌菌株频繁发生变异的现象, 变异体在形态特征、培养性状、DON毒素产量和致病力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另外, 还有燕麦镰孢F.avenaceum、串珠镰孢F.monili forme和锐顶镰孢F.acuminatum等, 优势种为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10]。
小麦赤霉病遍布我国各地, 其中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发生最为严重, 东北麦区也常重发生。在北方冬麦区, 小麦赤霉病病菌则以菌丝体在小麦、玉米穗轴上越夏、越冬, 次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壳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侵染。在北部、东北部麦区, 小麦赤霉病病菌在麦株残体、带病种子以及稗草、玉米、大豆等其他植物残体上以菌丝体或子囊壳越冬;在中、南部稻麦两作区, 小麦赤霉病病菌在棉花、水稻、玉米等多种作物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越冬外, 还在病残体上越夏。翌年, 小麦赤霉病病菌在这些病残体上形成子囊壳, 作为主要侵染源, 子囊孢子成熟正值小麦扬花期, 借风雨、气流传播。气候是引发病害的最重要因素, 其中尤以湿度最主要。如降雨和空气潮湿的气候, 遇上小麦抽穗扬花盛期, 病害可一触即发, 形成赤霉病的流行[11]。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 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 经花丝侵染小穗就可发病。在土壤偏黏、地势低洼、氮肥过大、排水不良、田间郁闭的田块,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会加重。
3 小麦赤霉病的综合治理现状
防治小麦赤霉病因为缺乏有效的根治办法, 主要依靠预防, 除选用抗病品种、农业辅助措施以外, 如果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及时喷洒杀菌剂, 在病害流行的年份, 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对错过了最佳防治适期的地区或田块, 产量损失同样严重。
3.1 品种抗病性的利用
我国是小麦抗赤霉病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如皖麦27号、苏麦3号、湘麦1号、宁7840、辽春4号等是耐病品种。长江流域地区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已有较大的提高, 由20世纪60年代高感品种当家过渡到了目前以中感-中抗品种为主的局面, 生产上常用的具有中等抗性的品种如扬麦5号、扬麦158等, 对减轻赤霉病的危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品种[12]。
3.2 农业生态控病
通过健康栽培, 减少田间菌源, 提高小麦抗逆性, 可以明显控制赤霉病的危害。由于小麦赤霉病菌在前茬作物残体上形成子囊壳, 因此要深耕灭茬, 减少菌源。合理排灌, 尤其湿地要开沟排水, 控制田间湿度。所用堆肥应经过酵素菌沤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科学施肥, 忌偏施氮肥, 提高植株抗病力[13]。注意适时播种, 避开扬花期遇雨。
3.3 化学防治
在准确预测赤霉病发生和流行的时候, 应用药剂保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 也是防病保产的重要措施。20世纪70年代初, 国内诸多农业科研院所与农药科研、农药生产企业通过生物测定筛选出苯来特、灭菌灵、多菌灵和托布津等对赤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多菌灵防治效果稳定、成本低, 在有效浓度下安全无害, 因此多菌灵及其多菌灵的复配剂在短短数年内就在全国小麦赤霉病发生地区广泛应用, 并沿用至今。
小麦开花灌浆期是麦穗最易感病的阶段, 也是药剂保护的关键时期。多菌灵不同生育期喷雾试验结果表明, 在齐穗—开花期用药的防治效果最好, 喷雾过早或过迟效果均不理想。由于不同品种抽穗—开花的进程有所不同, 而且温度条件直接影响小麦抽穗—开花的进程, 因此喷雾防治的适期因不同地区和品种而有差异。一般根据短期天气预报, 以开花灌浆期可能遇雨的田块作为防治对象田, 第1次喷药应在始花期 (10%麦穗见花药) 至盛花期 (50%麦穗见花药) 之间。其防治次数取决于天气情况和小麦品种特性, 在第1次用药以后7 d内, 如遇连续高温多湿天气, 必须防治第2次, 以控制病害危害。
20世纪80年代初, 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提出了赤霉病低容量弥雾防治技术, 即采用0.7 mm喷孔的新型喷片或机动弥雾机, 用水量减少到225 kg/hm2, 能显著提高药剂在麦穗部的有效沉积。由于弥雾防治减少了大雾滴的流失, 在小麦上部的雾点分布明显增加, 从而提高了防病效率[14]。
3.4 生物防治
对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不多, 进展不太大, 尚未有田间大规模应用的成功报道[15]。
4 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4.1 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的选育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是世界性的难题, 至今未能育成既丰产又高抗的品种。迄今为止在小麦及其亲缘植物中未发现有免疫类型, 但不同小麦品种间的抗性都存在差异。小麦赤霉病抗源缺乏、抗源单一、抗性遗传基础狭窄、抗性鉴定结果不稳定、抗性创新效果欠佳、育种技术路线不科学等都给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带来了限制[16]。
4.2 化学药剂的应用
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流药剂为多菌灵及多菌灵复配制剂, 一直沿用数年。但是近年来周明国等报道了小麦赤霉病对多菌灵产生了抗药性, 并且抗性频率逐年上升, 多菌灵抗性菌株对甲基托布津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表现出交互抗药性, 抗药性菌株适合度高。因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日益增强, 在部分地区已面临防治失败的风险。另外多菌灵在控制赤霉病的同时, 还会提升麦粒中的DON毒素含量, 加剧食品安全威胁[17]。
4.3 生物防治
用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生物防治小麦赤霉病, 如有益拮抗菌的研究, 已经取得一些成果。由于细菌等微生物, 在不同生态环境下, 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且同种细菌中, 不同菌株的拮抗性和防病效果也有差异, 所以获得高效的生防菌株是生物防治的成功的关键。生防菌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上有巨大的作用, 但是离商业化生产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这是因为:首先, 能商品化生产的生防菌, 必须具有对营养要求简单、遗传性稳定、防效能与化学杀菌剂媲美、低浓度下有效、在廉价培养基上能发酵生长、对寄主无致病性等特点, 然而现代的技术水平尚不能满足生防菌的商品化生产。其次, 商品化生产的必要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市场, 在预测生防菌的市场不足以获取应有的利润时, 投资者就不会对此冒然投资。第三, 由于研究历史短, 防效程度不确定, 且防治成本较高, 所以近期内生防菌不会取代化学杀菌剂[18]。
5 今后小麦赤霉病的治理策略
5.1 加强小麦抗赤霉病的育种进程
面对小麦赤霉病抗源筛选、抗性遗传、抗性改良及育种路线等诸多问题, 小麦育种与植物保护工作者应该集思广益, 寻找对策, 加强合作, 集中人力物力, 联合攻关, 才有可能解决目前赤霉病防治所面临的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抗性鉴定方法或程序, 针对每种抗性类型, 设计不同的接种和鉴定方法, 达到统一的抗性评价标准。二是常规和生物技术相结合进行抗源的创新, 通过各国各地区的协作, 从常规材料中筛选和创造新抗原。三是赤霉病抗源的综合利用, 根据抗源的遗传特点, 制定适当的育种方案;将抗 (R) 、中抗 (MR) 、中感 (MS) 类型抗源的改良与利用及耐病 (Tolerance) 类型抗源的充分利用, 以达到预期效果[19]。
5.2 加大赤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力度
以微生物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等) 防治小麦赤霉病将是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20]。刘伟成等[21]研究结果表明, 供试拮抗菌株作为小麦赤霉病的生防材料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由于赤霉病菌的侵染时期严格, 所以化学防治应适期。利用拮抗性芽孢杆菌研制开发对环境友好的高效多功能生物农药, 对开辟小麦赤霉病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 持续控制其流行为害, 保证小麦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22]。
5.3 合理利用化学药剂, 加大小麦赤霉病与其他病害兼治药剂的筛选
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在2010年11月上海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风险评估与对策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上停用多菌灵及多菌灵复配剂, 获得与会领导、专家的认同。因此, 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亟需转换药剂, 同时顾及到兼治白粉病、纹枯病等多种病害及尽量延长使用寿命, 并且在我国农药混用更加切实可行的情形下开发新型复配剂势在必行, 以提高控制赤霉病及其他小麦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的效果。目前可以替代多菌灵的品种如咪鲜胺、氰烯菌酯、苯醚菌酯等都对赤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比如氰烯菌酯, 据李恒奎等[23]室内测定了新型杀菌剂氰烯菌酯 (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 试验代号:JS399-19对20个小麦赤霉病菌 (Fusarium graminearm) 的毒力, 结果表明氰烯菌酯对所有野生型敏感菌株和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均表现极高的抑制活性, 平均EC50分别为 (0.090±0.021) μg/m L和 (0.097±0.035) μg/m L。离体麦穗上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500μg/m L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但不能被小麦穗颈吸收或是在小麦穗颈中的输导性较差。进一步研究氰烯菌酯在田间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及对多菌灵抗药群体发展态势的影响, 结果表明:氰烯菌酯有效成分为375 g/hm2施用1次, 防效达到72.2%;施用2次, 防效达到86.1%;氰烯菌酯有效成分用量为562.5、375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与多菌灵有效成分用量为562.5 g/hm2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同时发现使用多菌灵处理的小区, 抗药性频率从对照的2.91%上升到14.81%, 而氰烯菌酯处理的地区, 多菌灵抗药性菌株出现的频率只有0~1.39%。由此可以看出, 氰烯菌酯可以作为一种治理小麦赤霉病的替代药剂, 尤其在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
在未来的防治研究领域应该以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阻止或延缓抗药性群体的形成、发展, 其基本原则是降低选择压、及早治理, 在了解影响抗药性发展的因子、抗性机理的基础上, 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 开发新的作用机制的杀菌剂。目前各科研院所及部分农药生产企业正在利用咪鲜胺与氟环唑、咪鲜胺与己唑醇、咪鲜胺与戊唑醇、氰烯菌酯与三唑酮等等一系列的复配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 某些配组甚至取得了较好的结果[24], 有可能在将来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小麦病害防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6 展望
多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研究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
①40%多酮WP (江苏三迪化学有限公司) ;②40%戊唑多菌灵SC (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③60%咪锰多菌灵SC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④42%甲硫咪鲜胺WP (江苏绿盾植保农药试验有限公司) ;⑤25%氰烯菌酯SC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⑥48%氰烯戊唑醇SC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⑦20%氰烯戊唑醇SC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⑧40%戊唑福美双SC (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⑨30%戊唑福美双WP (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⑩28%烯肟多菌灵WP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 ;輥輯訛50%多菌灵WP (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輥輰訛43%好力克SC (拜耳作物科学 (中国) 有限公司) 。
注:a为茎部表现;b为麦穗表现;c为麦粒表现。
1.1.2 试验田概况
试验设在洪泽县朱坝镇马棚村一农户 (朱荣鹏) 家的责任田内, 试验田为一年两熟制, 前茬为水稻, 面积3 100 m2。于2012年10月26日机械收割, 10月30日施45%高效复合肥540 kg/hm2加300kg/hm2尿素, 浅旋入土作为基肥, 后撒播麦种300 kg/hm2, 再浅耙一遍, 确保麦种顺利萌发出苗。全田小麦生长正常, 长势平衡。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13个处理:①40%多酮WP 1.8 kg/hm2;②40%戊唑多菌灵SC 1.05 L/hm2;③60%咪锰多菌灵SC 0.45 L/hm2;④42%甲硫咪鲜胺WP1.05 kg/hm2;⑤25%氰烯菌酯SC 1.5L/hm2;⑥48%氰烯戊唑醇SC 0.75L/hm2;⑦20%氰烯戊唑醇SC 1.5 L/hm2;⑧40%戊唑福美双SC 1.2 L/hm2;⑨30%戊唑福美双WP 2.25 kg/hm2;⑩28%烯肟多菌灵WP 0.9 kg/hm2;輥輯訛50%多菌灵WP1.5 kg/hm2;輥輰訛43%好力克SC 0.36L/hm2;輥輱訛空白对照。试验不设重复, 共计13个小区, 每小区面积为100 m2, 各小区顺序排列。
1.2.2 施药时间与方法
试验于2013年5月3日上午施药, 当日天气晴好, 东南风1~2级, 平均温度16.5℃。按示范设计配好药液后, 用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用水量750kg/hm2。用药时小麦处于扬花初期。
1.2.3天气情况
试验当日天气晴朗, 东南风1~2级, 试验期间 (5月3—28日) , 日平均温度在16~25.3℃, 共计7个降雨日, 总计降雨量为73.7 mm。
1.2.4 调查方法
药后25 d小麦赤霉病病情发生稳定时, 于5月28日各个处理平行跳跃取样6点, 每点100穗, 共计600穗, 记载各点的病穗数及病穗严重度, 以便计算病穗率、病指和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的安全性
通过药后1、3、7 d对小麦的目测, 所有试验药剂对小麦生长较对照区无明显不良影响, 表明这些药剂对小麦安全。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比较
药后25 d调查, 60%咪锰多菌灵SC 0.45 L/hm2处理的防效最好, 达到78.48%;40%多酮WP 1.8 kg/hm2、40%戊唑多菌灵SC 1.05 L/hm2、20%氰烯戊唑醇SC 1.5 L/hm2、28%烯肟多菌灵WP0.9 kg/hm2、50%多菌灵WP 1.5 kg/hm25个处理的防效均达到60%以上;42%甲硫咪鲜胺WP 1.05 kg/hm2、25%氰烯菌酯SC 1.5 L/hm2、43%好力克SC0.36 L/hm23个处理的防效也接近60% (表1) 。
3 结论与讨论
(1) 供试的12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其中以40%多酮WP、40%戊唑多菌灵SC、60%咪锰多菌灵SC、20%氰烯戊唑醇SC、28%烯肟多菌灵WP、50%多菌灵WP 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表现较好。
(2) 2013年江苏省洪泽县小麦赤霉病呈中等偏轻发生, 在5月26—27日雨后病情发展迅猛。该试验示范能初步表明, 一般年份可选择60%咪锰多菌灵SC、40%多酮WP、40%戊唑多菌灵SC、20%氰烯戊唑醇SC、28%烯肟多菌灵WP等其中一种在小麦齐穗扬花期按示范剂量对水750 kg/hm2手动均匀喷雾1次即可。但遇到品种感病, 生育期不整齐、扬花期长且有连阴雨等情况, 在第1次用药后需再喷1次。
摘要:[目的]选择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较好、能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杀菌剂。[方法]通过对40%多酮WP等12种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对比, 探讨出最佳的杀菌剂及其用量。[结果]结果表明, 参试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其中, 60%咪锰多菌灵SC、40%多酮WP、40%戊唑多菌灵SC、20%氰烯戊唑醇SC、28%烯肟多菌灵WP等几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在今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当中可以考虑推广使用。[结论]研究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小麦赤霉病 篇10
关键词:小麦,药剂,赤霉病,筛选
小麦赤霉病 (Head Scab) 又名烂麦头, 是麦类作物上的一种气候性疾病, 是由多种镰孢属 (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 真菌侵染小麦而引起的一种流行性小麦疾病, 多发生在穗期多雨季节和气候潮湿地区。在江苏省赤霉病不仅是淮南地区的主要病害, 近年在淮北地区也发生较重。据省植保部门统计, 2010年江苏省赤霉病受害面积约140.98 hm2, 危害程度仅次于21世纪以来重发年份的2003年, 淮安、宿迁、盐城以及扬州北部地区发生较重, 病穗率、严重度有高于淮南麦区的倾向。小麦赤霉病流行与小麦品种也有重要关系, 改变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难以解决病害的侵染和蔓延, 该病有逐年加重趋势。
为了寻求防治小麦赤霉病高效药剂及其配方, 笔者于2015年对相关农药进行田间防效筛选试验[1], 为大面积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40%多菌灵悬浮剂 (盐城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40%戊福悬浮剂 (南京南农农药科技有限公司) , 25%氰烯菌酯乳油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白马湖农场农科所良繁田进行, 小麦品种为华麦4号, 共设7个处理:①25%氰烯菌酯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②25%氰烯菌酯5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③40%多菌灵100 m L/667 m2、40%多菌灵100 m L/667 m2;④40%多菌灵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⑤25%氰烯菌酯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⑥戊福9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⑦清水对照 (CK) 。试验设3次重复, 共21个小区, 小区面积30 m2。
1.3 施药时间与方法
小麦生长处于扬花初期, 扬花率在10%左右喷1次, 小麦扬花率在80%左右喷第2次, 每处理区兑水30 kg/667 m2均匀喷雾。
1.4 调查方法
施药前每小区定点50穴作好标记, 调查发病基数, 药后病情稳定期调查发病情况, 记录病穴率、病株率、病情分级数, 计算病情指数, 与对照相比计算防效。分级标准和计算病情指数如下:
以单个成穗为对象逐个记载, 0级为健康;1级为病粒数占全部穗粒数的1/4以下;2级为病粒数占全部穗粒数的1/4~1/2;3级为病粒数占全部穗粒数的1/2~3/4;4级为病粒数占全部穗粒数的3/4以上。
病株率 (%) =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 (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 ÷ (调查总穗数×4) ]×100
防治效果 (%) = (CK-PT) ÷CK×100
式中:CK—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PT—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
由表1可以看出, 25%氰烯菌酯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防治效果最好, 病穗率26.59%, 病穗防效68%;其次是25%氰烯菌酯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 病穗率37.87%, 病穗防效55.4%;25%氰烯菌酯5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 病穗率48.63%, 病穗防效39.95%, 比二次戊福防治效果略好。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用量不宜减少, 二次多菌灵防治效果较好, 病穗率40.01%, 病穗防效51.4%, 本地区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菌数和频率不是很高。
2.2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指防效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 25%氰烯菌酯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防效最高, 达到70.93%;其次是25%氰烯菌酯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 达到59.75%, 25%氰烯菌酯5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的防效达42.82%, 两次多菌灵防效较好, 达56.06%。
2.3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穗损失率比较
由表3结果可以看出, 实粒数、千粒重、单穗产量其中健康穗变异系数较小, 分别为1.21、1.78、2.67, 而病穗变异系数较大, 分别为14.25、7.81、16.15;产量损失率平均达31.94%, 变异系数46.81%, 表明不同药剂防效有显著差异。产量损失率主要表现在病粒数增多、千粒重下降, 尤以千粒重较为明显, 比正常穗千粒重减少19.99~25.04g, 对产量影响最大, 单穗减产达到61.63%~77.96%;以40%多菌灵100m L/667m2+戊福90m L/667m2、戊福90 m L/667 m2减产最少, 为59.65%;但最终损失率以25%氰烯菌酯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最低, 达17.6%。
3 讨论
(1) 从本次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参试各处理中尤以25%氰烯菌酯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m2、戊福90 m L/667 m2病情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 但25%氰烯菌酯100 m L/667 m2、戊福90 m L/667 m2产量最终损失率最低。
(2) 氰烯菌酯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小麦赤霉病防治试验表明, 在病菌侵染前后进行药剂处理, 对赤霉病均可达到突出的防治效果, 氰烯菌酯可提升作物产量13%以上, 并在防病增产的同时大幅降低小麦穗粒中毒素 (烯醇类毒素) 及衍生化毒素含量, 从而提高小麦品质。而多菌灵等成分不能降低毒素含量。
(3) 重点抓好抽穗扬花期的喷药预防。一是要掌握好防治适期, 根据小麦扬花期和天气情况, 及时主动用药防治, 遇雨防治时间应提前至抽穗到齐穗期, 抽穗不整齐注重早期抽出穗层的保护。进行2~3次防治, 大发生年份或遇连阴雨时可施药2次, 力争防2次, 用药间隔期7~10 d。二是要掌握好喷药方法, 兼治白粉病、锈病等, 应全株喷药。
参考文献
小麦赤霉病 篇11
一、病害发生概况
1. 发生频率高 小麦赤霉病在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大流行频率不断增加,1971~2014年在东台市中等流行3年、偏重流行4年、大流行9年,中等以上流行概率36.4%,平均3~4年就有1次偏重以上流行,1971~1992年的22年中等以上流行概率22.7%,1992年后的22年中等以上流行概率50%,尤其是近年来连续重发,流行概率显著增加。
2. 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大 东台市种植的小麦品种较多,宁麦8号、宁麦13号等宁麦系列约占80%,另有农户自由选种郑麦9023、豫麦等,品种选择上的不同往往直接导致田块间和地区间的发病差异。总体来说,郑麦、豫麦、济麦、淮麦等北方白皮品种发病常年普遍重于扬麦、宁麦系列,重发年自然病穗率90%以上,严重度30以上。穗形结构一般大穗形品种重于中、小穗形;有芒品种重于无芒的;宽形穗品种重于纺锤形品种。
3. 暴发流行速度快 如大流行的2012年,该病4月下旬在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游部分麦区陆续发病,5月中旬集中显症,5月份以内流行面积逐周成倍增加,最终涉及12省份927万公顷,为1987年有植保统计以来最高。东台市4月23日始见病穗,此时小麦刚刚进入抽穗期,病部麦芒湿腐,红粉明显,5月3日始见小穗发病,随后病穗率不断上升,5月7日大面积上普遍查见病穗,部分田块病穗率已达10%以上。2013年即便到小麦乳熟腊熟期,由于5月16~19日、26~31日的两次连续降雨(总降雨量达27.4毫米和53.9毫米),大面积赤霉病病情仍迅速上升。
4. 为害严重 2012年最终调查,本地扬麦13、郑麦9023、扬麦16等高感品种未治田平均病穗率88.6%~100%,病情指数51.5~74.0;同期普查,防治田平均病穗率30.9%,病情指数11.77。东台市2002年、2003年、2010年、2014年自然病穗率分别为86.6%、86%、20.75%和58%,病情指数分别为30.4、77.83、7.48和27.5,发生程度及病害损失都很大。同时,镰刀菌可产生十分庞杂的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便是其中之一,DON毒素含量达到百分之几时即可造成人畜中毒。
二、发病原因分析
1. 高温高湿气候是导致赤霉病流行的重要条件 本地地处南北过渡地带的长江下游,春季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变化多端,4、5月份常年温度、降雨适中,病原菌易于萌发入侵,据研究只要小麦敏感生育期内有一定降雨量的阴雨天气连续3天以上,即可造成赤霉病流行。而东台市近十年气象资料显示,4月中旬至5月中旬40天内平均雨日16.5个,雨量91.36毫米,这为小麦赤霉病的流行提供可能。
2. 种植布局和现行栽培方式加大了发病概率和指导防治难度 一是品种的高度感病是导致赤霉病大流行的内在原因。本地小麦品种多样,由于农户对丰产目标的一味追求,郑麦、豫麦等北方高感品种虽不占主体,但仍有相当的种植面积。二是轻简栽培技术的应用,直播水稻的大量种植,导致水稻迟熟小麦迟播,由此小麦抽穗扬花时间较20世纪90年代约晚10天,从而增加了遭遇高温多雨的概率。三是生育期的迟早不一,抽穗扬花期拉长,也增加了感病机会。
3. 菌源充足满足了发病要求 由于长期实行稻麦连作,赤霉病菌在病残体组织内越夏越冬。近十七年4月上旬本地稻茬穴带菌率、枝带菌率平均为17.18%、3.88%,大流行的2003年、2010年、2012年3年中只有2010年穴带菌率、枝带菌率超过常年水平,分别为39.39%、8.69%,而2003年、2012年穴带菌率、枝带菌率均明显低于常年水平,表明赤霉病菌源充足,只要遇到合适气候条件,便足以引起该病流行。
4. 抗性上升降低了防病效果 抽穗扬花期喷施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措施之一。然而江浙等地检测均发现病原菌群体比例迅速上升,本地2010~2014年抗性菌株分别为6.7%、7.3%、22.6%、41.5%、43.4%,已达较高水平。
5. 防治不到位也是影响防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是农民心存侥幸,晴天不想打、雨天打不下。二是时间把握不准,存在提前或延后喷药现象。三是用药剂量不足,喷施不匀。四是不少农户外出务工田块漏治失治。
三、综合防控对策
1. 做好预测预报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一旦全面发生便很难防治,因此要立足于主动出击,积极预防。既要结合本区域气候特征、品种布局特点、菌源情况和病害流行规律,做出中长期预报,又要重点关注抽穗扬花期温、雨、雾、露,尤其是结合本地当年4月中下旬雨日雨量做好短期预报工作。
2. 重视抗(耐)病品种的筛选和推广 目前市场上小麦品种多,基层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品种筛选,加强引导,加大统供力度,推广相对抗(耐)病品种,控制田间品种多而杂和生育进程严重不一的现象,如此既可降低监测预报和防治指导难度,还有利于实施统防统治。
3. 强化行政推动 一是防治关键时段政府要牵头召开会议,明确职责,促进面上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强化宣传指导。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农信通平台和东台农业信息网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强化督促检查。通过成立督查组分赴镇村督查指导各地宣传发动、技术培训、政策落实、统防统治和农药市场情况。
4. 把握化防关键技术 一是适期防治。首次用药掌握在小麦扬花10%左右时进行,隔5~7天用第二次药,生育期迟的品种或高感病品种要立足二次药,看天用好第三次药。药后遇雨水冲刷要及时补防。二是选准药剂。生产上尽量减少多菌灵单剂及相关复配剂使用次数,加大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福美双等新型高效药剂的推广应用力度,并注意交替使用。具体可每亩每次选用25%氰烯菌酯120毫升,或40%多·酮150克,或42%咪鲜·甲硫灵120克,或30%戊唑·福美双150克。三是用足药量、水量,确保防效。四是改进施药技术,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要杜绝药械“跑、冒、滴、漏”现象发生,药液要对准麦穗喷施。
5. 实施统防统治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年总有不少农户反应迟缓、行动拖拉,有效的防治措施迟迟不能到位,一旦赤霉病流行便一筹莫展。而从大面积生产实践看,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地方,小麦赤霉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其平均病穗率均明显低于分散防治的区域,因此实施统防统治非常必要。
小麦赤霉病 篇12
1 防治策略
按照赤霉病发生危害规律, 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等小麦赤霉病常发麦区, 必须坚持“主动出击”, 全面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在黄淮中北部、华北南部麦区, 要坚持“预防为主”, 一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 应立即组织施药, 严防病害发生流行。
2 防治技术
2.1 坚持“见花打药、适期防治”
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的最佳时期, 见花打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遇连阴雨、大面积结露和雾霾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 应在第一次用药5~7 d后再次喷药防治, 切实做到雨前预防和雨后控制相结合。
2.2 坚持“科学选药、轮换用药”
优先考虑耐雨水冲刷的剂型, 保证用药效果;需二次用药的田块, 推荐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 以延缓抗药性产生。尤其是在出现多菌灵抗性问题的地区, 建议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三唑类药剂及其复配制剂, 确保预防控制效果、降低毒素污染风险。
2.3 坚持“强化田管、改善环境”
要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运筹肥水, 防止小麦群体过大造成植株郁闭,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沟理墒, 降低田间湿度, 避免形成适宜病害流行的环境条件, 以减轻病害流行危害。
此外, 应当以赤霉病预防控制为重点, 兼顾白粉病、蚜虫、黏虫等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控。同时, 坚持防病治虫和控旺防衰相结合, 分类指导、科学防控、药肥混用。
3 防治方式
要适应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时效性强的特点, 坚持统一组织发动、统一技术方案、统一药剂供应、统一施药时间、统一防控行动的“五统一”原则, 做到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常规防治和应急防治相结合, 提高防控组织化程度。
4 保障措施
4.1 强化组织发动, 确保防控责任到位
各级农业部门应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及早安排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督导检查, 确保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4.2 强化监测调查, 确保预报预警到位
各级植保机构在加强监测调查、准确掌握苗情病情的基础上, 主动与气象部门沟通,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及时分析会商发生流行态势, 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明确重点防控区域和最佳防控时间, 科学指导防控行动。
4.3 强化指导服务, 确保防控技术到位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 以及召开现场会、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 宣传赤霉病防控的重要性。在关键时期, 组派技术力量进村入户、包片驻点, 及时指导农民做好防控工作。
4.4 强化统防统治, 确保防控效果到位
【小麦赤霉病】推荐阅读:
番茄灰霉病07-12
番茄灰霉病防治分析09-16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试验10-16
葡萄霜霉病防治方法06-15
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09-28
水地小麦05-11
机收小麦05-20
旱地小麦06-24
高产小麦07-09
有机小麦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