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题的研究

2024-09-23

开放题的研究(精选6篇)

开放题的研究 篇1

教育部指出, “思想政治课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 考试以主观题为主, 适当控制客观题比例, 应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如何适应试题开放的趋势, 使学生胸有成竹, “顺藤摸瓜”, 取得佳绩, 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好基础, 回归书本, 注重知识内在联系

政治课试题是题在书外, 理在书内。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吃透每一个知识点,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复习巩固知识, 这样才能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 根据材料这条“藤”, 密切联系课本找出与书本相应知识点这个“瓜”。一条藤可以长几个瓜, 一则材料也可与多个相关知识点挂钩, 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注意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教师要允许、鼓励发挥发散思维和多角度思维, 但不能读懂了题意, 根据自己的见解, 泛泛而谈, 因为政治课的开放题, 不管内容怎样变化, 都必须要求在书本内找到它的“根”。因此, “顺藤摸瓜”, 有的放矢, 根据材料回归教材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关键。如我班开展研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 同学们在议论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时, 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方坚持“市场上物美价廉的商品是可以买到的”;另一方则坚持“好货不便宜, 便宜没好货”。双方各自列举了大量的事实, 以试图说服对方。

提出问题: (1) 你对这两种意见有何看法?请说明理由。 (2) 你参加这场辩论后有何哲学启示?

首先要对号入座, 回归教材。物美价廉可以买到 (藤) →价值, 使用价值, 供求关系 (瓜) ;便宜没好货, 好货不便宜 (藤) →价格由价值决定 (瓜) ;不同的意见哲学启示 (藤) →意识能动作用, 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瓜) 。再联系教材、联系材料、联系现实, 展开论述, 精心组织答案。

解析: (1) 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首先, 价廉物美的商品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买到的。“价廉”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低于价值, “物美”则表示某种商品使用价值好, 质量高。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可能有几种情况:一是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在淡季或供过于求时, 可以用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到;二是如果个别企业率先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那么, 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其产品在市场上就有降价销售的空间, 从而使消费者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其次, 说“便宜没好货, 好货不便宜”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商品的价格毕竟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格总是围绕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 不可能背离价值太远。 (2) 第一,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但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对同一事物如果限定了认识的角度, 不同角度的认识虽然不同, 但又可以都是正确的, 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第二, 矛盾是对立统一, 要学会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分析事物。价格和价值、价值规律和规律的表现形式、物美与价廉、现象与本质等都是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又相互排斥的, 看问题应该用两分法、两点论, 不应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 用一种现象去否认另一种现象, 这都是不可取的。要破除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思维定势, 学会辩证思维。

二和谐教学, 鼓励创新

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作为教师, 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大胆发言, 鼓励学生持不同观点, 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不明白问题不应责备, 而应多给予肯定和鼓励, 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迸发出新奇的思维火花。教师要善于营造这种教学氛围, 尊重每一位学生。要鼓励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那些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急躁, 更不能指责, 要肯定其敢于发言的精神, 使学生消除“说不好”挨批评的顾虑;对那些解题思路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同时, 不能武断地予以否定, 而应课后再和学生共同探讨;要发扬民主, 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勇敢地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善于引导学生从正面、逆向、纵向、横向等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思考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灵敏性, 实现创新的目的。

三关注热点, 理论联系实际

开放式命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增强, 这就很有必要扩大学生视野。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 注意小课堂与大社会、大环境的结合。可让学生走向社会, 作调查研究, 关注社会, 关注国家大事。在平时教学中, 老师应利用教材或生活中生动典型的事例、素材活化知识, 通过给学生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 在范例中展示知识, 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开放题是政治教学中的一种新题型, 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 同时它也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正如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开放题的研究 篇2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放题的解答指导不够到位,学生对此类题目存有畏难心理,考试时得分率普遍低下.分析成因,主要是开放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据此,教师可采取灵活有效的`开放题课堂教学指导方法,充分发挥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作用,熏树学生的自信,切实提高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比较可行的指导方法有以问入题、集思广益、就地取材、主客相融、因人而异等.

作 者:许昌如  作者单位:台州市黄岩区平田学校,浙江・台州,318024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633.3 关键词:阅读教学   开放题   指导方法  

★ 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 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

★ 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 《开国大典》的拓展阅读教学设计

★ 内容,还是形式?──阅读教学的人文思考

★ 从解读到真情写作的有效拓展

★ 策期策划代理合同范本

★ 古诗文阅读教学

★ 阅读教学设计

基于数学开放题的开放性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开放题;开放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40-03

【作者简介】毛庆华,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43)教师。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对学生素质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其中数学习题教学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的数学习题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教学样式往往过于统一,基本上是学生先看例题,期待其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找出解决办法,然后教师示范,得出结论,进而由教师精选练习让学生“实战演练”乃至多遍巩固。应该说,这种传统的习题教学理念,即“记公式定理、套题型解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因为常规练习可以加强学生 “双基”能力的提升,然而一旦遇到那种非常规的求异思维问题时,学生往往会一筹莫展。特别是面对对未知领域的较深刻程度的探索问题时,学生更是无从下手。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发展必然严重受滞,创造性活动更无从谈起。

例如,笔者曾经让学生解决这样一道题目:

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则下列四个论断:①m⊥n; ②α⊥β;③n⊥β;④m⊥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还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但大部分人在解题时容易“避难就易”,深入思考的偏少,还有的学生对解题方向的把握和调节水平较低,以致最终呈现出来的可引起深层次研究的答案凤毛麟角,令人遗憾。

由此可见,突破常规的,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数学解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基于此,作为近些年日渐热起来的数学开放题经常被搬进课堂,以数学开放题为载体的数学开放性教学也风生水起,方兴未艾。

一、了解数学开放题,准确理解并把握开放性教学本质

所谓数学开放题教学,是指以一个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作为教学内容载体和背景,它可以是条件开放、策略开放或者结论开放,也可以是综合开放。开放题所给条件和得出的结论之间并不存在固有的充分必要的联系,答案也可能具有丰富性多样性,提问方式的设置上也更多地考虑让学生进行角度不同、层次各异的探索。

开放性的教学无疑会极大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开放题以什么形式开展和呈现,如何收放自如,如何让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达到最大化,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当然说到数学开放题教学,很多人会与当下流行的开放性教学联系起来,那么二者到底有何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否将其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呢?

实际上我们认为,起码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才能开展数学开放题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有适合的、确切的数学开放题。其次,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当数学活动的主体这一点是根本前提。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开展开放题教学的最终归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特别要注重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式,循序渐进同时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而设置有区别的教学。更合适的情况是,教师是引导课堂师生有效互动以及资源和过程生成的有力促进者。

开放性的数学教学则强调的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习过程、学习评价和学习反馈等方面的开放性。教师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去获得数学概念、法则,了解定理,乃至最终实现再创造。日本学者桥本吉彦曾定义:所谓的开放性的数学教学,就是在学生和数学的互动活动中,促进多种问题解决方式的生成,就是让学生能用他们很有信心的一种方式去深入观察并细致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到相应的促进,乃至最终还有创造性的发现和认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开放题的教学和开放性的数学教学在很多地方都大同小异,比如,开放都是主旋律,教学过程中都特别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共同探索,相互合作,从而不断丰富数学思维方式,不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前者更多的是强调以数学开放题作为载体来丰富教学活动,后者更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只有题目,而未赋之于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就不可能真正成就有效的数学开放题教学,数学开放题教学所能体现的教育价值和效果也就成了一句空谈。反之,只有形式,缺乏教学内质,特别是没有适切的数学开放题,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也会成为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因此,深刻理解数学开放题的本质,领会开放性数学教学的理念,并在课堂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开放性数学教学。

二、立足数学开放题,真实有效地开展数学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卓有成效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与开放题有关的教学呢?

1.正视学生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因实际情况所限,现行教学基本以大班课堂为主,学生之间一般也有较大的差异,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开放题教学初始阶段,一般以简单的封闭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宜,以便基础稍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其中,理解和接受。当封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后,教师可以将封闭问题改编成开放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展开,逐步深入研究。这种策略下,既有中下层学生以愉快的心态参与学习,而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会对此饶有兴趣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2.凸显教学主线,明晰探究主题。

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呈现要脉络清晰,探究的主题要明确简练,每一节课尽量只解决一个或两个中心问题,切忌铺陈太大,过于杂乱,教师兴趣所指,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杂乱、含混,也容易导致学生精神不济,注意力分散。

3.切忌买椟还珠,注重按名责实。

开放题教学中常常发现,由于教师容易受自身传统教学的惯性影响,对开放题也用注入、灌输的方式来教学,以至于最终其实是上成了一节封闭课。基于此,以数学开放题为载体的开放性教学势在必行。这种开放性教学不是对学生单一解题模式的训练,而是最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进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实上,模式训练仅仅促使个体被动接受。而能力的培养则是促进个体以主动的态度进行同化、顺应、顿悟,从而让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名副其实。

4.创设良好氛围,促成自主学习。

在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问题的分析思考、求解论证的进程中,学生应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教师是问题解决的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提示、引导、评价和激励上。

(1)首先数学课堂环境应该轻松愉快。教师可以尝试多种呈现题目的方式,如实物演示、动画展示,或直接让学生通过操作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去探究问题。

(2)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出问题,激发其探究问题的欲望,真正使学生的主动参与行之有效。

(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留白”,拿出相对充裕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由发言、讨论,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种做法可以改变教师习惯性的根据预设来控制课堂进程的格局,更多地是根据学生课堂的即时反应来调控教学过程。

(4)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尝试让大班教学与小组合作、个别指导相结合。通过合理分组,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主动参与,并因人而异,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解决不同水平的问题。

5.正确定位角色,教师重在指导。

在开放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吸收各种信息,并进行有效整合和重组,时刻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反应,教师还要经常去收集学生的反应,如现场采访、问卷调查等等,主要是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从而有效调整实际的教学。

笔者就前面提出的问题在探索课堂上开展开放性数学教学作出一些尝试。

附:基于数学开放题的数学开放性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引入高考试题,加强探究,激发学生研究数学开放题的兴趣和欲望。

2.在问题解决、改进拓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意图

本题作为高考题,同时也是一道数学开放题,但开放度比较低,探究的层次和深度远远不够,教学中尝试将此开放题作一定的拓展处理,变更题目的部分或全部条件,然后去探究组成新命题的真伪,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题目呈现见前文内容。

2.问题解决。

(1)分析:本题从形式上来看,条件和结论都是开放的,但它们却是相关的,只要条件(或结论)确定了,结论(或条件)也会随之而确定,从而组成一个命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开放度不是很大。

学生在独立思考、组内交流之后,一般都能得到组成命题的四种情形:①若m⊥n,a⊥β,n⊥β,则m⊥a;②若m⊥n,a⊥β,m⊥a,则n⊥β;③若m⊥n,m⊥a,n⊥β,则a⊥β;④若n⊥β,a⊥β,m⊥a,则m⊥n。

(2)将学生得到的四个命题呈现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辨析命题的真伪,不难得到①②两个命题是假命题,③④是真命题。

3.拓展延伸。

(1)如果把上述问题中的垂直都改成平行的话,那么,同样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能得到什么正确的命题?

学生继续探究和解决,充分体会到数学开放题的特性和魅力,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可以得到①②两个命题是真命题,而③④是假命题。

(2)如果把上述问题中的“部分垂直”改成“平行”,那么结果又会如何呢?

(3)如果任选其中的三个论断作为条件,还能得到与题中相异的另外一个论断,使之成为真命题吗?

可以让学生自己修改命题,并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放在课后继续探究。

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认为基于开放题的高中数学开放性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创设情境—导学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推广”的基本流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延伸”的认识过程,也完全符合“定向—内化—发展”的心理活动规律。

其实,不仅是开放性数学教学,创新教育、发散思维的培养、探究教学等,都可以以开放题作为载体,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戴再平.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日]桥本吉彦,等.数学教学中的开放性教学——创造一种课堂数学文化[J].数学教育学报,2002(01).

[3]陈晶.新课标下中学数学开放性教学模式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4]韩春见.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08(12).

[5]王凝,蔡金法.中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法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1988(02).

探讨初中数学开放题的解题技巧 篇4

一、什么是数学开放题

数学开放题, 其实就是开放性的数学问题, 开放性问题最大的特点就是答案不唯一, 促使学生发散思维, 多方面的思考问题。因为初中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相对较少, 深度也相对较浅, 所以初中数学开放题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初中数学开放题一般是这样定义的: 问题的条件设置不完整, 或者是其可以得出多种的结论, 即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进行观察、分析、猜想, 从而能够完善问题条件或得出确定的结论。

二、数学开放题的特点

数学开放题作为应国家素质教育而生的产物, 其对学生对于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和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数学开放题具有新颖性、多样性、发散性等特点。特别是多样性, 数学开放题存在着由易到难的各种各样的题目, 其可以考察的知识点也很多, 像是函数、几何、方程等, 这些都是可以设计数学开放题的知识点内容。简单的函数方面的数学开放题: 写出一个图像经过点 ( -1, 1) 的函数关系式。这道问题看似简单, 但是其以小见大, 考察了学生关于函数知识的问题, 这个题目学生的答案可以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或是反比例函数等。

三、把握数学开放题的常见类型

由于初中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知识面还不够宽泛, 深度也相对较浅, 分析其特点, 初中数学开放题大都分为两类, 一类是条件不完整的条件开放类, 另一类是结论不具确定性、唯一性的结论开放类。

条件开放类, 条件开放类的数学开放题在出题时, 往往会给出确定的结论和不完整的条件, 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分析可以得出此结论的条件, 但是此条件还要受到其他已给出的条件的限制。此类问题要求学生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 善于探索。如在多项式1 + 4x2中添加一个单项式, 使这个多项式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这个题目就是典型的条件开放类的数学开放题。

结论开放类, 结论开放类的数学开放题在出题时, 会让学生根据已给出的条件, 写出符合条件的结论, 通常这个结论都是不确定的、不唯一的, 学生给出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此类问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其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像上文有关函数的数学开放题, 就是一道结论开放类的数学开放题。

四、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方法

针对数学开放题新颖性的特点, 我们要从数学开放题的基本出发, 使学生认识、了解此类题目, 把握此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首先为学生分析此类题目, 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此类新的题型, 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升初中数学开放题的解题技巧。

数学开放题涉及知识点的范围较广, 综合性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熟练运用, 但是, 对于单一知识点的掌握是不能满足数学开放题的解决条件。综合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才能满足数学开放题解决的基本条件, 在满足这一条件的基础上, 分析题目, 对涉及的知识归纳简化, 然后再进行探索证明, 从而为解决数学开放题奠定基础。

数学开放题还具有发散性的特点, 针对这一特点, 教师就要注意在日常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才能适应和习惯数学开放题, 提升自身对于初中数学开放题的解题技巧。例如, 上文所提到的“在多项式1 + 4x2中添加一个单项式, 使这个多项式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这个题目考察的是完全平方式a2±2ab + b2= ( a±b) 2, 所添加的单项式可以是多项式中的首项、中间项或是末项, 学生可以根据平方式公式的中间项2ab来直接判断, 从而得出结论。

五、数学开放题的解题技巧

对于条件开放类的数学开放题, 像上文所述, 此类题目一般都是给定结论, 通过结论来让学生探索应给与的条件。此类题目通常都是从结论出发, 逆袭思考问题, 假设、猜测出条件, 得出条件后一定要对题目中的结论进行验证, 验证所假设的条件是否正确。此类题目通常简单, 但“陷阱”较多, 学生做此类题目时一定要仔细, 切不可因为题目的简单而掉以轻心, 把应得的分丢掉。

对于结论开放类的数学开放题, 由于条件都已给出, 学生可根据常规题目的做法, 由给出的条件开始探究, 逐步得出结论, 由于结论通常都是不确定的、不唯一的, 探究过程中必然存在假设, 所以在得出最后结论时, 一定要再次从条件开始验证, 保证结论符合条件。

解题方法多样的数学开放题, 此类数学开放题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是多样的,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 对于此类题目, 切忌以课本内容生搬硬套, 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灵活性, 要积极思考, 敢于大胆创新。

类别类的数学开放题, 此类数学开放题通常需要根据已给的结论得出新的所需的结论。这类题目还是出现过的, 比如, “已知等边△ABC和点P, 设点P到△ABC三边的距离分别为h 1 、h 2 、h 3 , △ABC的高为h。此时, 若点P是AB上的点, 此时h 1 = 0, 可得结论h 1 + h 2 + h 3 = h。利用这一结论, 试着解决: 当点P在△ABC内, 点P在△ABC外两种情况时, 结论是否还成立? 若成立, 请给予证明; 若不成立, 那么h 1 、h 2 、h 3 与h的关系又如何呢? ( 不需证明) 。”

再一类就是归纳型的数学开放题, 这类题目要根据已有的规律探讨最终的结论。这类题目多运用的是数学数列知识, 这一知识点为高中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 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讲解。

上述几类是特殊数学开放题中已出现过的问题, 但是初中数学开放题绝不是只有这几种, 具体的题目还需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本文就不再多做介绍了。

六、数学开放题的价值和意义

数学开放题新颖性、多样性和发散性的特点, 对培养、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考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其应教育改革而生, 对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数学开放题运用的知识点范围广, 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锻炼学生在解决具体题目时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归纳简化,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内容, 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师也可以在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中,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 使得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凤云.中国教育创新.2010.

[2]殷惠琴.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 (下旬) , 2012, (07) .

[3]郜昌民.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策略举隅[J].新课程研究, 2010, (07) .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语言运用题的开放与限制 篇5

1. 话题的一致性。扩展语句、仿用句式是语言运用试题中的老题型,也是常考题。这类试题看似随意,但实际上有明确的要求,题干中往往包含关于扩展或仿写内容限制的信息,有明确的扩展重点或仿写方向,在答案中一定要彰显出来。

例1 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要求语意完整,句子通顺,字数在50~60之间。

来源广 一个月 入选口号 千余条 “我运动,我快乐”

分析 本题是一道新颖的扩展语句题。试题中所给的词语是扩展后的语段主干,题干中的“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是此段的中心,写作应围绕“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来进行。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可根据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和语意完整的要求,彰显“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结果”这一中心。

示例 全民健身口号征集活动在一个月里收到应征口号千余条,稿件来源广,参与人数多,经过评审,最终入选口号为“我运动,我快乐”。

2. 结构的一致性。句式是语言运用试题中考查的一个热点与重点。在组织答案时,如有句式要求,句式的结构一定要体现题目的要求,或与例句相同,让仿写的句子或扩展的句子与原句在结构上、音节上或字数上保持相同或大体相近,语言素材、涉及的角度可有别,做到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完美统一。

例2 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

我是雪/我被太阳翻译成水/我是水/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分析 例句的结构是:我是……我被……翻译成……;我是……我把……翻译成……。内容上三个事物要有一定的联系,修辞是暗喻。

示例 我是植物/我被春天翻译成花朵/我是花朵/我把秋天翻译成果实//我是雨/我把大地翻译成新绿/我是新绿/我被春天翻译生机

3. 内容的规定性。近年的语言运用试题中,有很多试题是课文的延伸,如扩展教材诗句,概括教材人物形象,给课本剧写串词,介绍教材中的相关意象等。这些试题,它的内容是有规定的,我们的答案必须能够体现人物或意象的主要特点,能准确传达教材内容,不能张冠李戴,胡乱组织答案。

例3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分析 拟写颁奖词是近年来常考的题型。在拟写颁奖词时一定要结合课文,知道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和人物的主要事迹,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用生动、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示例 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盛,“奋然而前行”!

4. 修辞的同一性。在试题中,如对修辞作出了要求,就一定要让修辞在答案中凸现出来,在组织答案时,体现题干中对修辞手法的要求。修辞手法要规范贴切,体现修辞手法的基本样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追求语言的生动、丰富。

例4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分析 内容要合理,比喻贴切,句式相同。具体做法:①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化仿写为填空。②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仿写材料。③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做到内容符合要求,尽量写得新颖,有深意,带文采。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总之,句式仿写要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

示例 平凡是山石,孕育着宝藏,只要你肯锤炼;平凡是大地,孕育着生机,只要你肯创造;平凡是种子,孕育着生命,只要你肯播种。

5. 语脉的通畅性。在情感的表达或抒发方面,所仿写的句子也应与例句相吻合,如果例句的情感表达很含蓄,仿句也就不能太直白,如果例句中包含了讽刺的语气,那么仿句也应该来点讽刺意味,尽量与例句协调一致。

例5 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分析 例句出自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描写的对象是“荷花”,综合用了比拟、比喻和排比三种修辞手法,我们在关注题目的要求是“句式基本一致”外,还应注意,例句中营造的优美、清幽的意境,在仿写的句子中也应该体现出这样的氛围,而且尽量与例句协调一致。

示例 悠悠白云中,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从一道试题谈开放题的有效解答 篇6

如果从这四种水果中选择三种,搭配成一个售价是60元的果篮(不考虑篮子的价钱),可以怎样选择?分别写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整千克)。

【数据链接】

这是四年级数学练习中的一道开放性习题,符合题意的答案不唯一。试题要求并不高,只要写出一种可能即可,从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仔细对全年级所有学生的考卷进行梳理、统计后的结果令人振奋:全部12种答案学生均有涉及,充分展示了开放题教学实验后,学生的思维品质明显提升,思维的广阔性得到有效的锻炼。

【数据分析】

瑕不掩瑜,学生在不同算法的选择上表现出较大差异。从思维的精确性看,四年级各班级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2班和4班均达到了100%,1班和3班整体情况较好,而5班仅64%,7班也仅为69?郾4%,6班为77?郾6%,由此可知不同班级开放题教学的实效性存在较大差距;从思维的广阔性看,不同班级也表现了较大差距,其中7班出现了10种不同算法,4班出现了9种不同算法,6班仅出现了4种不同算法,3班出现了5种不同算法;1班出现了6种不同算法;从思维的独特性看,差异表现更强烈,全年级选择第一种方案的仅有1人,令人遗憾的是第一、二、三、四、十二等五种方案,1班、2班、3班、6班完成的学生人数均为0人,选择第七、十、十一种方案的人数则分别达到了84人、50人、66人,由此亦能反映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任重道远。(数据见附表)

【教学思考】

综合上面的统计信息,结合个人日常对开放题教学的实践及思考,笔者以为要帮助学生有效解答开放题,需要关注下面几个维度。

一、问题情境要善于诱发直觉思维

数学开放题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需要学生深刻、主动地思考,从纷繁的信息中筛选有用条件,调动自己已形成的全部知识储备来设计方案,通过不断尝试、探索、否定、重组、再试,直至捕获直觉念头。小学生囿于年龄的限制,其思维更倾向于形象思维,故开放题的情境设置须有助于诱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帮助学生激活特定的认知结构,从而有效实现问题的解决。

题中橙子的有关信息是“4千克28元”,其余水果都是单价。题目要求由三种水果组成水果篮,这种条件呈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给了学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他们会主动寻求后三种水果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不难发现菠萝和荔枝的单价和为20元,而哈密瓜的单价为5元,由此可轻易得到两种不同的方案,即菠萝和荔枝的数量均为1千克,哈密瓜的数量为8千克;菠萝和荔枝的数量分别为2千克,哈密瓜的数量为4千克,这两种方案完全是一种类型的两个分支,相互联系在一起,得其一就能知其二。学生的解答也恰如我们所预测的,给出上述解答的共有116人次,占全年级正确答案的41?郾34%。这也正如波利亚所说:“在你找到第一个蘑菇时,继续观察,也许就能发现一堆蘑菇。”

二、相关数据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数据建模

数学开放题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编制时要充分体现这一核心要义,重点关注问题内容所包含的对思维深度、广度、严密性、灵活性与批判性的考量。四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有余而抽象思维较弱,在数据处理上常常受现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更多地从四则运算着手。为了贴近学生实际、凸显训练重点,开放题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题意的理解难度及相关数据的繁琐程度,把着眼点聚焦于对学生思维变化的观察,思维习惯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提升上。

以本题为例,各种水果单价的数据都比较小,这就为学生数据建模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当学生明晰了橙子的单价为7元后,接下来要做的是从7、5、8、12这4个数中选择3个,累加后和是60,从而引发4种建模趋向,即7、5、8;7、5、12;7、8、12;5、8、12(前文已讨论过)。从学生答题的统计数据来看,“7、5、12”这组条件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方案二、四、七、八均是由此延伸而来,相应答题的学生人数为7、3、84、35人,合计占了全年级答对总数的45?郾75%。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于“7、5、8”这组条件似乎有一些思维方面的障碍,延展出的解答方案一、三、五、六的人数仅分别为1、3、4、5人,总计仅占全年级答对总数的4?郾61%。特别是前三种水果的单价和为20元,每种各买3千克这种方案全年级仅有5人,学生对这一显而易见的数学现实的漠视,其背后潜藏着的思维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三、问题解决评价不能唯方案数量论

数学开放题解题思路的多样化特征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题答案的不唯一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别是部分学困生也能从开放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积累数学解题经验,渐渐找回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开放题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要降低门槛,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要求,考查时明确只要得出一种正确结果就得满分,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学习开放题的热情和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再逐渐加大对问题答案呈现数量的要求。

本题中,考虑四年级学生才开始系统学习数学开放题,并且试题没有明确问题的答案数量,只要写出一种正确答案就能得满分。经过梳理,学生共给出了281人次的正确答案,占总人数的80?郾29%,仅有5名学生主动给出了两种以上的答案,这也说明小学生在没有明确要求时主动呈现多种答案的意识尚未清晰。

开放题讲评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自己在解决开放题时的进步,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历程,聆听他人与众不同的见解,碰撞彼此的观点,擦出智慧的火花,借此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同时鼓励更多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主动给出开放题的不同答案。

上一篇:发动机罩下一篇:智能开关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