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知识(通用9篇)
探求知识 篇1
“知识分子”这个词在中文里最早出现在上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是从俄国intelligentsia一词翻译而来的。在俄文中, intelligentsia原指19 世纪下半叶俄国社会的一个知识阶层。这个词在俄文中最早于1860 年首次出现, 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被广泛使用。现在英文中intellectual这个词, 就是从俄文中借鉴过来的。根据学者考证, 大概是由法国总理克雷门梭在1898 年开始首次使用的。[1]余英时认为, “西方近代和现代的知识人是启蒙运动以后才大批出现的。”[2]张朋园也认为, 知识分子这个词在1860 年在俄文中首次出现, 后来在传播到世界各地而被广泛地接受, 而成为一个专门的名词。也就是说西方的知识分子概念是近代以后才出现的。[3]
这三种观点虽然各有侧重, 但他们也有共同的基础。第一个基础就掌握“知识”, 这是成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首先最起码的要求。在“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中, 核心范畴是“知识”。知识是人人都有的, 并不为知识分子所独有。费孝通就说过:“世界上岂能有毫无知识的人呢?如果没有人能毫无知识而继续生活, 知识也决不能成为一部分人所特具的了。”[4]那么在这里, 是不是依据对知识掌握的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是否为知识分子的标志呢?如果肯定地回答, 那么在古代, 生产领域积累起来的知识更多地掌握在农民、手工业这手中。“就自然知识而言, 每个劳动者都有一些生产知识, 没有一定的知识做基础, 是无法从事任何一项简单的生产活动的。”[5]他们也掌握了“知识”, 是不是农夫、工匠也是属于知识分子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以说, 人人都有知识, 但是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其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 而应该关注其掌握了具有怎样性质的知识。费孝通在《论知识分子》一文中, 把知识区分为自然知识和规范知识两种不同性质的知识。他认为:“在人类所知的范围里本来可以根据所知的性质分类, 一是知道事物是‘怎样的’, 一是知道‘怎样去处理事物’。前者是自然知识, 后者是规范知识。”[6]他进一步认为, “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一部分是从规范知识的性质里发生出来的。”[7]根据费孝通的分析, 自然知识往往是关于“是什么、怎么做”的知识。规范知识却不仅仅停留在此处, 它还要研究“为什么”的问题。这就解决了经验的直接感知描述的自然知识的局限, 进一步将其提升到理性人士思考的规范知识方面来。这是一个质的区别。
文字的出现是知识性质区分的一个重大的事件。在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过程里,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人类祖先慢慢地积累起了大量的关于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但在文字出现之前, 这些知识是通过口对口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的。但是, 随着人类组织的日益社会化, 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组织也越来越复杂化, 相关的知识急剧增长。大量的知识传播已经不能仅仅依靠口对口的人际进行传播了, 必须产生一种新的媒介, 记载并传播知识。这种内在的驱力使得人类发明了记载知识的符号——文字。文字符号在记录传播知识方面大大优越于口头传播。这种新的媒介可以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知识用符号的形式固化下来, 并使其在更大空间和时间上不走样精确地传播。最初掌握了文字的人, 因为掌握了一种特殊的语言, 而成为了显赫的阶层——文士阶层。早期的知识阶层, 主要符号象征系统是“文字”, 主要社会功能是从伦理和次序方面为社会提供“规范”或从事管理。但是,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 在中国古代, 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区别在于其是否掌握了“文字”掌握了文字符号系统的人就是知识分子。
知识给知识分子带来了他人所未有的特权, 而深入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就是专业化。韦伯就指出“只有严格的专业化能使学者在某一时刻, 大概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时刻, 相信自己取得了一项真正能构传之久远的成就。”无论就表面还是本职而言, 个人只有通过最彻底的专业化, 才有可能具备信心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真正完美的成就。专业知识给知识者带来的荣耀, 同时, 这种专业领略的荣耀会给他增添一种特别的符号价值。在专业领域越是成功, 就越能获得权威的身份。“一般来说, 某个知识分子集团的名誉和声望, 它影响政治辩论和政治决定的能力就越大。”可见, 知识对于知识分子是何等重要。
因此, 要成为一个知识分子, 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要掌握“知识”, 而且这种知识应该是理论的、观念, 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获得成果, 取得权威的声音。所此, 知识分子的第一个条件是:他必须要“以继承和创造某种规范性学术性、观念性的知识体系为志业的知识者。”
注释
1[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第3页,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
2[2]同上, 第608页。
3[3]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M].第1页, 南昌:百花洲出版社, 2002年。
4[4]费孝通:《论“知识阶级”》, 载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
5[5]邓也夫:《论知识分子》[M].第1~2页,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年。
6[6][7]费孝通《论“知识阶级”》, 载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
探求知识 篇2
2) 科学赐予人类的最大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
3)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4)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
5)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
6)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7) 据主宰当时的观念去判断佐证的科学家,最有可能认识某种确属新东西的潜在意义。
8) 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
9) 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
10) 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
11) 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
12) 研究真理可以有三个目的:当我们探索时,就要发现到真理;当我们找到时,就要证明真理;当我们审查时,就要把它同谬误区别开来。
13)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14) 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
15) 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
16)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17) 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
18) 在科学工作中,不愿意越过事实前进一步的人,很少能理解事实。
19) 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
探求知识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 生活常识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再只满足于应试,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及对日常现象的感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生活化要求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将生活常识融入知识尤为关键。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专注于将晦涩的现象规律说明白,以考纲为主教学生如何进行问题解析和传输答题技巧,并没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尽管费心尽力,但学生并不买账,这对深入学习地理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地理学科具有文理兼容的特殊属性,其辐射的范围从人文知识到天文自然,若以常识带动知识的传输,教师的教学难度将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得以有效提升,那么该如何实现高中地理生活化?我在实践中探索出以下三个步骤。
一、实例导入新课
地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将自然现象、人文现象进行总结归纳,探寻出解答生活中地理事件发生的谜底。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脱离实际看问题,认为某些新知识有难度但考试的概率低、范围窄,不具备“深入挖掘”的教学意义,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定律应付考试即可,导致教学与实际生活的严重脱节。这样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都是功利性的。事实上,我们追求的是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考试只是其中一种检验方式,不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且应该让他们带着疑惑寻找答案。在实际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实”因。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高效地进入课堂学习,我通常会寻找与本课时相关的生活原型进行新课导入,以常见的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宝盒,随后的知识呈现便可水到渠成。
在《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关于锋面气候的课堂导入环节,我以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做导入。在以前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直接呈现冷锋过境与暖锋过境的示意图,再教会学生如何解析,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将示意图及解析方法死记硬背,脱离实际的知识便很快被遗忘,更谈不上运用到生活当中。在课堂上,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报了沈阳某地12月份的天气预报,以天气播报、记者互动形式,引发学生讨论,随后将其五天内的气候情况以图表形式进行展示。学生眼、耳、脑并用,以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一下子就能发现该地区气温骤降,但天气却逐渐晴朗。此时天气预报员说到了“冷锋过境”一词,学生立刻回想到平时观看天气预报时也经常听到这一词,同时那几天的天气也是“晴冷”。趁热打铁,我将冷锋示意图展示出来,学生茅塞顿开,未经我的解析他们大部分都明白了冷锋过境时会是怎样的天气。通过联系生活来感知天气的方法,将原本抽象的地理名词转化为生动的生活现象,以灵敏的天气感知,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以此提高学生们对“冷锋过境”这一现象的理解与识记。以生活现象的感知与探讨,作为课堂导入的素材,能有效地强化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纽带,促进学生们的理解与应用。
二、动手验证知识
高中地理虽被归为文科,但其理科属性显而易见,甚至其实践性和实验需求都是非常明显的。常识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而知识则源于实践的结果。科学家用实验得出结论,而我们在课上也可以用小实验验证知识,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与勤于动手的精神,这对构建立体化的地理课堂,大有帮助。
关于“锋”的认识是教学中的难点,历届学生在学习中有这样一个矛盾:已经知道冷暖锋过境的天气情况,但是“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移动?他们却有些迷糊。为了化抽象为具体,解开学生的疑惑,我做了个小实验,工具是塑料盒子、防水卡片、同等体积的染红热水和染蓝冷盐水。操作步骤很简单,防水卡片平均隔断红蓝水,再向上抽出卡片的数秒中,当出现倾斜面时,红水跑到蓝水之上。这个实验模拟了冷暖空气由于密度差异而导致的锋面移动,学生在动手实验之后终于明白了“锋”的由来,这比起教师重复解释轻松而有成效。可见,在解析一些抽象化的地理现象或地理名词时,借助一些生活化的小实验,远比教师反反复复、絮絮叨叨的讲解来得更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是那些平日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聚精会神地盯着老师的双手,迫不及待地想动手试试看,如此一来,教学化被动为主动,地理教学显得更加接地气了。
三、解惑生活难题
我们以常见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又运用实验对疑惑知识点进行验证剖析,而我们所学所得都将回归生活,让它的生活性落到實际问题中。这时候,就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与知识相关的真实环境,让知识“看得见,摸得着”。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学生:地理成绩非常优越,对每个知识点掌握得相当稳固,甚至都可以将课本倒背如流,但是他却不懂得用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外出旅游不懂得根据气候增减衣物,买了地图却不会用……因此,我们会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收集疑惑问题进而转入课堂针对学习,另外又可以将所学知识恰当用于解决生活难题。
举个例子,“一场秋雨一场寒”“一阵春风一阵暖”,说的都是锋与气候的关系,在学习这块知识之前,学生并不理解这些常识从何而来,学完之后他们就可以与他人解释,也感慨中国文化处处蕴藏着地理知识。可见,基于生活常识的难题解析,对于帮助学生深化地理知识、解答地理困惑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最为直接的运用,应该就是观看天气预报了,学生说,以前看天气预报就是听听气温多少,现在也会根据地图显示的图标进行分析,得出今后几天的气候变化,这样就可以在暴雨来临之前提醒妈妈记得关门窗,在气温骤降之前备上厚衣物。为了能让学生的问题得以收纳,我们每周都有半小时的“常识小分享”环节,让学生把最近累积的生活常识进行分享,也尽可能地用地理知识解释,同时,如果有不理解的现象,我们马上进行讨论解答。学生很喜欢这个设置,参与度很高,甚至对教学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个生活常识的答疑解难中,班级的学习小组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当学生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笔者总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平台寻找材料,并以采访的形式,向生活中的老者们取经,以小探究的汇报形式解决问题。通过这些生活中具有探究性的“疑难杂症”,学生向地理学习又迈进了一步,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有实践、有合作、有分享,激活了教与学之间的循环互动。
总之,现代地理教学已经摆脱了应试的束缚,我们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让生活更简单、更便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仅要以常识带动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知识,学会用知识去解释常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秉着让课堂“返璞归真”的教学态度,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让学生在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生活气息,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探求知识 篇4
一、生物教学应回归生活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 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 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 其认识结构才能得到保障。 因此, 在教学中应把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从实际生活出发, 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 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习生物学知识。 如在讲“生物间的相互影响”一节时, 我就举了学生熟知的 “鲨鱼和牙签鸟的故事” 及生活中最平常的例子“人吃菜”、“人浇花”。 而在讲 “蒸腾作用”时, 为了让学生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能降低叶面的温度”这一知识点, 我就举了“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一实例。 讲 “植物吸水、失水”时, 我就引导学生回顾“糖拌西红柿”及“菜农常给菜洒水”等现象。 这样, 一个个平常可见的生活例子, 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重温, 使学生在“同化”中很快理解、掌握文中知识, 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生物教学应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强调:必须制定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分解、贯彻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由此可见, 结合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生物教师紧迫的任务。 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 应该从生物学的特点出发, 认真发挥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点, 寻找知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点, 在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在上“我国的植物资源”一课时, 我首先借助各种资料, 有感情地介绍了地大物博的中国资源是何等丰富,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随后利用资料及课本内容讲述我国资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以危机感激发学生更深的爱国情感,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 爱护祖国的紧迫感和为我国生物科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的责任感。
当然,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 必须从具体事例入手, 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围绕教学目的, 使生物科学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生物教学应注重氛围地营造
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乎于情。 ”因此, 在教学中,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在“实验法的步骤”中, 我先以一个响尾蛇捉老鼠的故事引入, 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 不会感到“实验法的步骤”知识点单调枯燥。 而在讲《我国动物资源及保护》时, 我以《猎人与藏羚羊的故事 》引入, 学生的感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积极地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 当然, 生物教学大多内容还是实验为主, 因此营造“参与”氛围, 让学生动手实验, 也是实验教学中应注重的一点。 因为中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观察等直接感受, 会进一步要求亲自参与实践, 渴求以自己的操作活动对所感兴趣的事物加深理解, 这是真正将兴趣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开端, 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 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参与”氛围, 让学生自己动手, 亲自试验。 比如让学生动手解剖鸡翅膀, 动手鉴定骨的称谓, 了解骨的结构, 动手检验淀粉酶的分解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 使生物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在“参与”情境中, “问题”情景的适当结合,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应遵循教材内容, 特别是在直观教学、启发观察、动手实验的基础上, 不失时机地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创设“问题”情境, 层层设疑, 步步紧扣, 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 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四、生物教学中应渗透美育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后形成的教育。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其中蕴涵丰富的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生活美的内容。 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也是必需的。 如在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就可让学生体会到凯巴森林的和谐之美。 而在讲人体的结构时, 肾、肺、眼睛、四肢等这些人体具有的左右结构的对称就可引导学感受其中的对称之美。 同样, 《植物的生命史》中从植物的开花、传粉、受精并产生种子、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到幼苗发育成为成熟植株并繁衍后代。 在这一过程中, 就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其中的美妙变化及当中的韵律之美。 再如, 讲到《心脏的结构》时, 可出示模型演示给学生看,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装置、拆卸、亲自操作, 让学生体验其形象之美。
当然, 生物教学中的美育不是为美而美, 而是要贯穿生物教学全过程, 并对生物教学的智育、德育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因此, 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美育, 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美育合理渗透的重要课改任务。
探求报纸生存之路 篇5
热词:报业 电子报纸 转载收费 媒介融合
如今报纸到了寒冷的冬季已是不容置疑之事,因为我们的报纸实在是太多了。
我国共有报纸一千多家,期刊近万家,在广告被互联网媒体大幅度分流的今天,效益普遍偏差。即使按照一城一报来计算,我国也仅能支撑几百张报纸生存,而三分之二乃至四分之三的报纸都是过剩的。因此,从美国近些年来已经有近300家报纸停刊的事实来看,我国本就过多的、过于同质化的报纸也必将迎来休刊大潮。
既然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必然的趋势。那么,怎么才能不被淘汰,才能胜出?很多媒体人都在一边思考,一边探索,一边总结。
第一,发行电子报纸
大家都知道,纸质报纸要经过印刷和发行环节才能到达用户手中,这两个环节都需要费用支出,这在报纸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大,而电子报纸就不存在占用这两笔固定费用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电子报纸在信息传递速度上还有着突出的优势。传统报纸在编校完毕后,还要通过印刷和投递程序,才能到达用户手中,而电子报纸只要编校完成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上传到网络上,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点击浏览。《人民日报》电子版就有先于纸质报纸出版的特点。在纸质报纸到达用户手中之前,受众已经可以通过网络对《人民日报》电子报纸进行阅读。
目前的电子报纸存在着收费和免费两种。从媒体的操作实际看,免费的比较普遍。收费电子报纸需要订阅,通过注册登录来进行相应的阅读或浏览。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很少有人去花钱订阅,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免费的电子报纸。报纸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电子报纸的出现可以拥有更多读者,实际上是增强了报纸对广告的吸引力。
对于电子报纸的订阅收费的探索,国外同行走在了前面。
默多克旗下的新闻国际集团的《金融时报》是提出阅读收费的领头羊。《金融时报》网站作为全世界访问量最高的网站之一,2002年起开始对读者收费。想要访问《金融时报》的所有内容,每年需缴纳299美元的年费,由于费率的提高,《金融时报》的阅读订阅费收入也在不断攀升。在他们的报纸网站,非付费用户每月可免费阅读10篇《金融时报》网站上的文章,超过10篇则会被要求付费。新的支付模式,如针对单篇文章开发的微型支付模式,也已投入使用。有数据说明,到2012年底,美国1/5的报纸对数字访问收费。《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名气大、专业性强的报纸早已开始对在线内容收费,而这种趋势已经逐渐蔓延到美国的一些地方报纸上。
日本报社不仅推出了收费的终端版网络新闻服务,如应用程序“朝日新闻Digital”和面向iPad推出的“产经新闻HD”,还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检索媒体,建立数据库供用户查阅。
数字报刊收费能成功吗?我们先来看一看美国的数字化传媒业。2011年3月,《纽约时报》的网络阅读权限收费,迄今为止,该报已有38万网络版付费订户,相当于其日发行量的一半。《纽约时报》曾宣称,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广告主变成了订户——而这当中贡献最大的当属电子版用户。由此可见,在美国,数字报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在国内,2010年1月,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和人民日报宣布实行订阅收费,前者并没有对旗下的所有报纸收费,收费阅读的《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只是当天报纸收费,往期内容依然能检索、查看到。《人民日报》数字版一年的订阅费用是28元,是纸质版的1/10。物美而价廉,如此一来个人订户大幅度上升。
第二,新闻转载收费
百度新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新闻搜索平台,每天发布众多条新闻,据其公布,新闻源包括500多个权威网站。什么网站?大多是来自报纸,少数来自电视台的视频。有人点击某天的搜狐新闻,分析出这样的数据:报纸作为材料来源占到了86.7%。也就是说,报纸作为网站素材提供者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上没有免费的蛋糕,可是为什么报纸的记者编辑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就可被众多网站免费转载?网络转载报刊作品是否需要付费?
国家版权局版权司曾对媒体表示,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报刊上已经发表的作品,只要作者不做“不能使用”的声明,网络可不经作者同意转载作品,但同时要支付报酬。
因而,网站随意转载报刊稿件并不付费的时代,该结束了。如果继续容忍网站无偿随意转载报刊稿件,报刊花费代价获得的成果都会从这个豁口流失,从而把报纸的路挤压的越来越窄。
中国的几大超级门户网站都不收费,是免费阅读的。它们的首页每天的浏览量均过了一亿人次。通过早期的免费转载纸媒报纸内容等方法,他们成为某种程度上蚕食中国报刊业所创造财富的“寄生蟹”。
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依法执法的力度,来保障报纸的这块利益。完善转载报纸新闻收费制度,无疑给报纸的生存增加了一个空间。
第三,媒介融合之路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然成为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报纸只有与时俱进,学习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与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虽然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手段来看,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较快,但是网络新闻和报纸新闻相比,在报道的深度和权威性上依然是有差距的。
考虑报纸和网络的各自优势,可以推动“报网互动”的资源整合。建立报纸、网络、手机等全方位的新闻报道体系,实现新闻信息报道的实时滚动发布。如,新华网与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联合,推出《新华手机报》,以免费赠阅的形式发送到手机用户的手中,既扩大了报纸新闻的受众面,也改变了报纸新闻的编辑方式和传播方式。
尤其是要推进各种媒介的多元化互动,形成传播合力。如今流行的是全媒体的概念,不仅包括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还包含互联网、卫星通讯等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选择最适合的传播方式,使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2014年年7月22日,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11月17日,澎湃新闻2.0版上线。“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有网页、Wap、App客户端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对此,一位资深媒体人说的好:“澎湃”有点理想,冲一冲总是好的。无论成败,对中国媒体转型都是一种有益尝试。所谓,勇气大于失败。
探求知识 篇6
知识经济是继农业、工业经济后的新趋势。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逐步进入后工业转型升级时代, 其产业呈现特点是轻工业、产业集群发达, 知识含量不足。以广东为例, 到2014年, 经认定的381个省级专业镇实现GDP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约占全省30%。经过多次市场洗礼、优化目前各个专业镇涌出一批品牌制造企业, 以这些笼头为核心带动区域集群发展。一个笼头企业可以带动几十家配套企业、实现上百亿的产值, 因此网络组织升级实质就是地区产业升级。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沿海地区专业镇、区域集群网络组织知识含量和技术竞争力, 是业界和学界都关注的问题。
网络组织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企业界“业务外包”与日本精益生产模式。它介于企业与市场间, 网络型组织内成员的交易是长期关系。建立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上的网络组织 (network organization) 更具有快速、复杂、多变的特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成为了组织学领域的新课题。Ronald H.Coase首先指出市场交易需要成本, Williamson (1975) 进一步强调一笔交易的成本决定了一个组织的交易是在内部还是在市场[1]。网络型组织交易成本介于市场与企业间, 它既不能用科层权力也不能用市场来运作。关系和信任在交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后工业化时代, 融入知识对传统工业的转型、引导、替代和优化, 增加产品的知识含量、塑造世界级优秀品牌是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知识管理视角下“网络组织”更需要注重知识共享、积累和创新, 多变复杂的环境让网络组织时刻面临新的机会与威胁, 要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地位和优势, 传统网络组织作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就必须顺应环境, 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动态能力, 是其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一、知识管理视角下“网络组织”动态能力理论
1. 跨组织的“知识管理”
学界将知识界定为显性 (explicit knowledge) 和隐性 (tacit knowledge) 两类。前者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 具有清晰、规范的特点;后者隐晦不可言传, 依附在特定组织中。网络组织下知识转移包含了知识在网络组织之间获得、开发、传递、使用。Singley&Anderson (1989) 认为, 知识转移可以发生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网络组织等。Gilbert&Cordeyhayes (1996) 提及当人们认知到不同组织存在“知识落差”, 需要将知识引进来, 这个过程有取得、沟通、应用、接受、同化五个阶段。近年来研究者开始逐步关注到知识管理与网络组织的结构特征和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虽然大量的研究表明知识在网络组织中是通过多种机制进行转移, 对于知识转移过程及其发生机理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解释。不过知识转移的嵌入性与组织的结构特征研究, 结果表明, 网络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是与连接强度相关联的[2]。弱连接往往只适宜于简单知识的转移, 复杂、隐性知识是通过强连接来传递的, 学者们还在深入研究网络组织知识转移的深层机制和原理。网络组织核心企业与其他成员还存在知识的吸收、释放双向互动过程。
2.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组织”动态能力框架
学界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 大多仍然停留在定义、性质、效应等方面, 而关于动态能力如何形成或构建的研究很少, 通过查阅研究资料如Teece (2007) 将动态能力分为感知能力、攫取能力、转化能力;焦豪等 (2008) 则认为动态能力由环境洞察力、变革革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组织柔性力组成[3]。从竞争理论角度学者们总结:企业动态能力就是企业根据环境变化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能力。网络组织成员产权多元化, 他们具有目的和主动性, 是具有复杂适应性的主体。这个复杂自适应系统有向环境学习以适应环境的能力。它的一个特点是整体涌现性。成员拥有各自的核心能力, 又缺乏进一步发展潜力。成员资源具有依赖性与互补性, 系统的构成产生了质的飞跃和提升。该系统产生整体涌现, 类似协同效应、化学发应。一旦系统分开这些整体特性不复存在。因此网络组织动态能力内涵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动态能力是各种资源和具体能力整合一起, 是网络组织形成的对外部环境的自适应能力, 这是多元化与专业化能力的均衡[4]。互补创新是网络组织动态能力的核心, 通过知识联盟之间的学习补充企业内部知识, 创造新的竞争力。网络结点将自身的核心资源与能力贡献于知识系统之中, 形成任何单个组织难以比拟的综合核心资源和能力。
二、网络组织案例:LB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
1. 家具行业和LB集团介绍
据中国家具协会数据:我国家具产业2013年突破11 300亿元, 占全球家具总产值的25%, 成为了世界家具第一生产大国。其中出口家具总值337亿美元, 是世界家具第一出口大国。广东家具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拥有家具企业约8 000家, 形成了佛山乐从、东莞厚街等家具专业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家具行业内有60%以上的厂家在接近亏损的边缘, 20%严重亏损, 仅仅20%企业盈利。作为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和家具行业惟一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LB集团成立于上世纪初, 是国内知名家具企业。业内有句话“欧洲有宜家, 中国有LB”就说明了该企业的实力。最早6个原始股东按股份制创业, 股东之间以“分享、契约、合作、信任”构筑了LB企业精神元素。集团以“LB家私”作为国内品牌, 主要产品包括民用中高端实木家具、软体沙发、床垫、定制壁柜、酒店家具、办公家具等;拥有几十家配套工厂;LB集团销售额超过50亿元, 其中出口业务贡献了50%以上, 创造利润则超过六成。现有员工6 000余名, 1 000多家特许加盟店、800多位中高级专业人才。“以人为本、以诚信为先、以创造价值为荣”是企业核心价值观。LB集团分为国内公司和LB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
2. LB国际进出口公司“网络型组织”SWOT分析
LB国际进出口公司是家具出口业务佼佼者和领先者, 是个典型的网络型组织。该公司六年前引进用友ERP供应链管理系统, 拥有多项国家产品设计专利。公司知识管理先进, 其中信息管理尤为突出, 与专业咨询公司合作共建网上商学院, 供员工学习深造。拥有近20家配套工厂, 出口产品包括各类办公家具, 民用家具沙发等, 国际市场涵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带动配套产值超过百亿元, 主打产品就是办公转椅和沙发, 销售区域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东南亚、中东、南美地区等等。国际公司下辖有转椅业务部、沙发业务部、国际物流部、供应链管理部、质检部、设计部等, 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与集团共享, 运用SWOT分析集团出口公司竞争力:
优势: (1) 产品供应充足:办公转椅供应商有A1、A2、A3、A4、A5、A6……A12等, 其中A1为全资控股制造厂, A2为家族成员控股工厂, 其他为没有任何投资关系的外协厂, 月生产达200个货柜以上; (2) 品种齐全:品种有小椅、大班、中班椅, 沙发供应商有B1、B2、B3、B4……B10等工厂, 其中B1为集团全资控股, 其他为没有投资关系的外协厂; (3) 可以满足不同价格档次客户需求, 产品定位中档, 价格不贵, 有相当竞争力; (4) 生产水平优良:积累多年多个地区客户生产高中低档产品经验; (5) 关键零部件质量稳定, 指定优秀零部件配套工厂转椅气杆厂C1, 五星脚厂D1, 脚轮厂E1等等;
劣势: (1) 质量参差不齐, 协调多个供应商, 品质难以统一, 高中低档在同一生产线生产; (2) 交货期长, 对客户承诺在三十天以上, 大班皮椅在四十天左右, 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3) 价格无优势, 相比独立企业管理协作、协调成本高; (4) 新产品推出慢, 各个加工厂无核心产品, 国际市场自由品牌不到20%; (5) 知识资本少, 专利涌现少。
机会: (1) 欧、美、日潜在市场巨大, 亚非拉新兴市场正在崛起。 (2) 中国经济持续迅猛发展, GDP位居全球第二, 居民收入增加, 前景看好。 (3) 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 家具产业属于生活用品, 永不过时。
威胁: (1) 国内华东地区办公转椅制造商价格低, 生产水平高;中小家具企业低价冲击; (2) 其他新兴国家如越南、墨西哥家具发展迅速。
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LB国际公司下属供应链制造工厂既有全资工厂A1和B1, 也有家族工厂A2, 成员的来源复杂, 资本所有权和行政隶属关系复杂, 缺少资产血缘纽带,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交货期长, 专利少等等诸多缺点。由于网络组织缺乏足够的凝聚力, 遇到对产品质量和供货时间要求苛刻的欧美日发达国家时, 利润虽高却往往力不从心。配套工厂认为生产质量要求高的产品, 投入亦高而赚不到钱, 没有积极性去改造企业和流程。比如日本大客户每个月都有投诉反馈, 问题一直很多, 从产品的原材料配件、生产流程、工艺、过程控制、螺丝配件包、包装、运输等一系列的问题。其验货程序相当复杂, 除了30%的成品验货外, 还有零配件环节的验货, 甚至QC长期驻厂全检, 但由于配套工厂老板并不愿意配合, 态度消极, 让人难以看到成长的希望。网络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和创新不足, 成员在订单、采购、物流方面虽然采用同一套软件, 但在技术、信息、协同创新合作方面远远不足, 同国际一流家具品牌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注:A为转椅制造厂;B为沙发制造厂;C为气杆厂;D为脚轮厂;E为五星脚厂。
三、知识管理视角下LB网络组织动态能力提升对策
LB国际公司要完成传统家具制造业升级, 必须要成功塑造顶级强势品牌。作为家具行业的一家颇具成长型的公司, 产品面临转型高端化、品牌化。当前LB国际公司应该与网络组织成员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过加强知识管理进一步提升网络组织动态能力, 本文从知识管理、构建认同型信任关系提出如下对策:
1. 加强战略导向的知识联盟管理
网络组织的竞争优势始于战略, 涉及到新的能力的形成。应充分认识到, 知识对动态能力以及长远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但知识的学习、吸收、创造、转化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 成员企业要注重各种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淡化短期利益指标。注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协调发展, 隐性知识是真正稀缺的, 它一般是在企业长期经营实践中积累、摸索出来的“诀窍”知识。面对竞争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任何企业的知识与能力都显得不足。LB作为网络组织的核心企业需要构建外部的知识网络, 包括客户知识网络、供应商网络、专家网络、政务知识网络。构建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系统联盟, 加强与成员间的知识共享, 通过联盟集中自己的精力于最擅长的领域, 达到优势互补, 共同创新的目的。网络组织形成命运共同体, 一起发展。
2. 构建基于认同型信任的紧密型网络组织
LB作为一家创立有近三十年的家具企业, 有非常好的企业文化, 6个原始股东之间就以“分享、契约、合作、信任”构筑了LB精神, “以人为本、以诚信为先、以创造价值为荣”核心价值观, 内部员工认同感比较强, 具有较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员工离职率不高。这都是集团非常好的理念。要扁平化管理、整合资源向合作伙伴传递。网络型组织成员所有权和目标各不相同, 通过企业文化, 特别是认同共有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文化认同才能克服短期效益和目光, 超越计算型和关系型信任, 构建基于认同型信任联合体。文化认同可以建立强的连接, 成员间建立强的连接才能完成隐性知识转移, 否则只有共享显性知识, 对提高成员动态能力帮助不大。
3. 核心企业发挥知识创新的独特优势
向网络成员开放共享独有的国家级技术实验室。LB集团作为家具行业领军者, 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广大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 提升竞争力。自身拥有家具行业唯一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内一流的技术检测中心, 从知识共享角度对成员可减少收费或者免费, 网上商学院课程可以向成员开放, 提升成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使成员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 构建知识创造的动力机制
通过共同协作以促进销售, 适应市场的变化,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减少产品的交付时间, 提升制造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1996年美国通用电器 (GE) 开创性地率先在它下属的照明事业部使用外部网, 组织外的人员能使用的网络, 这个事业部建立了全球性的网络, 这样供应商可以在网络上通过安全、加密的外网与总部对话, 有效地缩短了采购流程, 生产和库存管理的效率也更高了。通用电器公司的供应商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密切合作、相互信任的团队, 之后被其他七个事业部推广使用, 效果卓越。LB国际公司拥有性能强大的知识库系统, 可以考虑加入其他成员, 知识共享提升成员, 同伴发展后反过来逆向知识转移提供专业知识, 建设一个网络组织下的知识创造机制。实现集体涌现, 推出更多专利技术和创新产品。
小结
综上所述, 在知识管理视角下提升网络组织成员动态能力, 进一步增强网络型组织凝聚力和认同感, 达到强联接和高效的目的。展望未来网络型组织需要进一步关注动态能力模型建设, 网络型组织的社会资本、知识管理等等。
摘要: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制造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加强对“网络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界定网络组织、知识管理的含义,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组织动态能力内涵, 以LB为例深入分析了其网络组织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知识转移视角下LB网络动态能力提升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转移,网络型组织,动态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春花.组织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250-351.
[2]张雪平.知识管理视角下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J].企业经济.2012, (10) :30-33.
[3]张军, 许庆瑞, 等.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组织机制[J].科学学研究.2012, (9) :1405-1415.
探求紫砂艺术 篇7
关键词:紫砂,艺术,技艺
1989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姚迁等编著《宜兴紫砂》, 页20, 紫砂制器既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品, 又是工艺美术品, 但在古代文献中, 往往找不到确切的记述。现在能从书本上看到的只是诗文描写“其一︰“小石冷泉留早味, 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 诗琢无玉瑕”。其二: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云“喜共紫瓯吟且酌, 羡君潇洒有余清”。还有宋人作《满庭芳.试茶词》云︰“香生玉尘, 雪溅紫瓯圆”。上述诗、词句中所描写的“紫泥”、“砂罂”、“紫瓯”等都指的紫砂茶具, 可见紫砂茶具已为饮茶珍品, 而得到名人的赞赏了。1992年, 三联书店 (香港) 有限公司出版的顾景舟主编《宜兴紫砂珍赏》, 页12, “紫砂陶瓷艺术的创始, 根据对一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古窑址的发掘, 可以追溯到北宋中叶”。以上《江苏紫砂工艺的发展》《宜兴紫砂珍赏》等认为宋代已有紫砂茶具, 均是延续了谈溶的说法。上述已成定论的观点, 以为宜兴紫砂器 (壶) 创始于宋代, 均是引以梅尧臣的“紫泥新品泛春华”, “雪贮双砂罂”, 欧阳修的“喜共紫欧瓯吟且酌”等为其依据, 并以羊角山紫砂古窑址出土的紫砂残器来证实。这里有一点尚需解释, 当代有些研究紫砂陶器的专家以为, 宋代已有紫砂器, 因而宋代就有了紫砂壶。这是将紫砂器与紫砂壶相混了。紫砂器应是指用紫砂陶材料做的器皿, 称为紫砂器。紫砂器中可以包括紫砂壶, 但不可以认为宋代有了紫砂器便就有了紫砂壶。紫砂的壶的出现应与泡茶法的出现与普及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对泡茶方式的适应理解和认识, 有了这种生活基础, 才逐步产生了紫砂茶具。
为什么宜兴的紫砂壶好?这可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 它是艺术品, 形制优美, 颜色古雅, 可以“直侪商彝周鼎而毫无愧色” (见张岱《梦忆》) 。另一方面, 它又是实用品, 用以沏茶, 茶味特别清香;“用以盛茶, 不失元味”。明人文震亨说:“茶壶以砂者为上, 盖既不夺香, 又无熟汤气。”许次纾也说:“以粗砂制之, 正取砂无土气耳!”《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 涤拭口加, 自发暗然之光, 入可见鉴。”在林古度《陶宝肖像歌》里也有“九且色泽生光明”的诗句。这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特点, 使紫砂壶的身价“贵重如珩璜”, 甚至于超过珠玉之上。
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 紫砂茗壶以其雅玩可爱, 古朴稚纯, 加之间或显现的名家书画艺术, 成为人们竞相收藏的珍品, 非但古人之作, 当代名家之作也是炙手可热。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的, 这种成型工艺与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都不相同。这是宜兴历代艺人根据紫砂泥料特殊分子结构和各式产品造型要求所创造的。清末时期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艺。不论圆、腰圆、四方、六面、侧角、高矮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同时还为造型的平面变化提供条件, 这就形成紫砂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等工艺特点。壶盖的制作最能显示出其工艺技术水平。圆形壶盖能通转而不滞, 准合无间隙摇晃, 倒茶也没有落帽忧;六方壶盖, 无论从任何角度盖上, 均能吻合得天衣无缝。所有这些独特的高难度的成型技法, 是其他陶瓷产品无法比拟的。
作为造型艺术, 紫砂茗壶有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和收藏价值, 而要真正能体味到鉴赏中的精粹, 就不是对其自身的特性和名家名作的特征, 以及其他衍生价值的一知半解可以做到的, 这需要方方面面的文化和艺术学识的积淀, 需要对紫砂历史、工艺、名家、名作的全面了解, 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认识, 只有做到较全面、较系统地完善自己的欣赏和鉴定水平, 才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紫砂艺术。
现在紫砂学界有一些学者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 即把紫砂茗壶进行划分归属。第一类是具有传统的文人审美风格的作品, 讲究内在文化底蕴, 追求“文心”, 提倡素面素心的清雅风貌, 在壶体上镌刻题铭, 切壶诗、切茶诗、切景诗出为三绝称之为“文人壶”。第二类是有富丽鲜亮、明艳精巧的市民趣味作品。在砂壶上用红、黄、蓝、黑等泥料绘制山水人物, 草木虫鱼做纹饰, 或镶铜包银, 此类称“民间壶”。第三类作品是将砂壶进行抛光处理, 镶以金口金边, 造型风格迎合西亚及欧洲人的审美趣味, 有明显的外销风格, 称“外销壶”。第四类是不惜工本精雕细琢, 讲究豪华典雅的宫廷御用紫砂茗壶, 称“宫廷壶”。而此类器物则代表了当时紫砂制陶的最高成就。
参考文献
[1]范俊龙.紫砂物语[M].东方出版社, 2008.
[2]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华龄出版社, 1980.
河西教育:探求发展真义 篇8
河西区全面建设区域现代教育体系, 探索促进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各项举措。综览河西教育, 记者感受到的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传统”、“亮点”、“成果”、“精神”, 它们构筑起教育的深厚内涵, 支撑起教育工作先进区的过去、现在、未来。
传承发展篇———“传统”奠基利发展
“河西传统”之一:发挥政府职能, 加强对教育事业的规划领导
河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该区着眼长远, 精心制定教育发展规划, 把教育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 明确全区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区委、区政府完善教育工作的沟通、协调机制, 区主要领导坚持参加教育工作有关会议, 建立联系学校、定期调研制度, 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区人大、区政协发挥职能, 实行民主监督, 积极建言献策, 合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区政府各部门提高对教育发展的认识, 强化社会各界的教育责任, 注重发挥各自职能, 加强协调配合, 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治安、各类文化场所的综合治理与整顿, 完善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 强化学校收费、资金使用的监督与指导。全区形成了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河西传统”之二:采取有力措施, 建立教育发展物质保障机制
河西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十一五”期间,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年平均增长21.16%。2010年达8.44亿元, 是2005年的2.79倍。专项投入, 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适应城区建设, “十一五”期间撤销学校9所, 新建学校8所, 改扩建学校9所。二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示范校、历史名校等重点项目建设, 新建总面积达193776平方米。实施名校带新校、名园办分园策略, 提升新建学校园所的办学水平。三是高标准配置教学装备。2004年以来投入7500余万元用于学校配置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修建运动场地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00%的中小学校建成了校园网, 完成校校通工程;拥有体育馆18座、游泳池5个、塑胶或人工草坪运动场地44块。
“河西传统”之三:多措并举, 彰显教育公平性、公益性、普惠性
以政策保障家庭困难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2004年以来, 河西区投入1913.65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投入384.1万元为非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3401人次减免学杂费, 投入20.7万元为特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投入100万元作为资助困难学生的专项助学资金。1997年首创“坚强孩子俱乐部”, 每年筹措7万余元, 先后资助了23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 6663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河西区接受义务教育。
河西区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依托天津市第一所专门招收智障青少年的特殊学校———河西区启智学校, 成立特殊教育中心, 发挥早期康复、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指导等服务功能, 保障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建成特教中心网站, 开展送教入户、送教入站服务。2005年, 河西区承办香港匡智会“香港与内地智障儿童教育”交流会, 教育部李天顺司长出席会议并高度评价河西区的特教工作。2009年, 河西区启智学校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 国务委员刘延东亲自颁发奖牌, 表彰该区、该校为特殊教育所做的贡献及取得的成绩。
努力体现教育普惠性。2009年, 该区面向低收入外来人员及经济困难家庭子女, 选取2所优质幼儿园在全市率先兴办普惠性分园, 提供低价格、高质量学前教育服务。2010年, 河西区教育局、教育中心与河西区新闻中心联合,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开办了“优质·共享·公益·普惠———名师讲堂”电视教学栏目, 整合区内名师与新闻媒体资源, 提供优质精品课程,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制定《关于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管理办法》, 目前, 面向社会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馆有30余所, 占总数60%以上, 开放报告厅、信息技术教室等设施设备, 开放时间达15776小时, 接待社区市民达367325人次。河西区代表天津市在“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河西传统”之四:强化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河西区教育局胡英江局长指出:“近年来, 人们对教师、学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必然要求我们不断改进、规范工作, 提高工作水平, 大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为此, 河西区重点抓实三项工作。一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各校健全校内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民主管理, 坚持校务公开;加强招生管理, 严格规范招生秩序, 科学制定招生计划, 保证招生公平公正;规范收费, 科学编制预算,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主动接受审计, 发挥国有资产的最大效益。二是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 丰富活动载体, 着力营造领导班子、党群干群、师生员工、学校与社会彼此和谐的良好发展环境。开展学校周边综合治理专项整治, 提高师生自护意识与技能, 确保师生在校安全健康。维护系统稳定格局, 及时掌握校园舆情动态, 强化学校重大决策、项目与活动的大局意识, 加强前瞻性判断, 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化解力度, 维护广大学生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精心培育学校文化。以中央教科所“学校文化战略纲要建设研究”为引领, 审视学校历史, 挖掘文化底蕴, 形成办学特色;开展特色活动, 激发师生积极奋发的内驱力, 将学校建成富有人文关怀、师生共享和谐的精神家园。
创新发展篇———“亮点”闪现看发展
“河西亮点”之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河西区早在2002年就确立了均衡化、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终身化的教育发展目标, 2003年, 实施天津市“双高普九”规范化学校建设, 2004年, 实施河西区“现代化学校先进校”建设, 2006年将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 2009年高水平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项目, 使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 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个性特色更加鲜明, 育人质量更加优化, 队伍建设更加完善, 教育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2009年, 河西区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2010年4月, 教育部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区现场座谈会在河西区召开,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视察了实验中学和平山道小学, 对该区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第一, 建立区域校际联合发展机制。2006年, 制定《河西区小学建立“教育发展联合学区”的实施意见》, 组建5个教育发展联合学区, 发挥中心校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 带动周边校共同发展。通过开展专家讲座、课例研究等活动, 举办“同课异构”、“情境创设”等专题论坛, 强化校际合作、交流与共享, 使联合学区成为学校发展的共同体。2008年, 深化联合学区模式改革, 选取第四教育发展联合学区为试点, 将河西区中心小学与学区内2所学校进行教育资源整合、重组和共享, 建立起“总校统筹协调、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 统一教学要求, 统筹人事管理, 共享优秀教师、校园网络等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了3所学校的共同提高。2009年, 在做实小学联合学区的基础上, 实施“名校带新校”策略, 在区内相对偏远的东部地区建立师大二附小分校, 让新建学校高起步、高水平、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 将联合学区经验向中学辐射, 创立一对一互助机制, 将区内7所优质示范校与7所普通中学结成对子, 在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教科研、师资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 不断缩小校际差距, 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联合学区建设经验获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首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提名奖, 一对一互助机制被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誉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智慧之举”。
第二, 建立教师柔性流动和培养机制。河西区把优秀教师的流动作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多方给力, 有效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提升整体素质, 优化队伍结构。一是实施教师柔性流动机制。出台和实施《教师流动实施方案》与《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柔性流动管理暂行办法》, 规定凡具备优秀骨干资格的教师在人事、工资福利待遇关系不变的基础上, 3到6年间至少参与一次为期1到2年的区域内柔性流动, 承担教学任务、参加教学研究、上研究课并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采取定向帮扶、双向互派、整体轮换等流动方式, 打破学校界限, 实现了学区内优秀教师资源的均衡与共享。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行教师全员业务能力水平定期考核, 制定《教师业务水平考核实施意见》, 修订考核与评鉴办法, 加大培养力度, 促进全区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全员参与区域内培训的基础上, 选派200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其中74人次参加国家级培训;选派近300名骨干教师到该区设立的8个境外基地培训。“十一五”期间, 该区教师中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有市级特级教师48人, 10人纳入教育部“国培计划”, 22人入选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 7人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 155人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
第三, 建立学片教研机制。制定《中学学片教研实施指导意见》, 在“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的校本教研模式下, 将全区分为三个“区域教研联合体”, 发挥区、片、校三级教研网络的联动作用, 重点突出学片教研, 整合区域资源, 达到“一片教研、多校共享, 一片教研、多片受益”的效果。自2004年起, 河西区在中学设立每年一个主题的教学节, 在小学举办特级、小中高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专场和实施高效教学论坛, 形成教研活动的载体与品牌。全区干部教师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 集思广益、商榷研讨, 极大地促进了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第四, 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机制。河西区实施目标管理, 激励校长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确保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促进均衡发展。1998年起, 该区实行校长三年任期目标责任制, 将学校总体发展与特色、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办学质量与效益等纳入任期目标, 确立校长办学的主导地位, 自主办学, 内驱发展, 促进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同时, 加强过程管理, 实施中期与届满督导评估, 确保目标实现。校长在一所学校满三个任期后进行轮岗交流, 有力地促进了优质教育管理资源的均衡。
河西区教育局在总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时强调:“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河西区委、区政府将教育优先发展纳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 不断强化教育公共服务职能, 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这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遵循规律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科学方法。抓住教育发展重点, 突破体制机制建设的难点, 在发展目标、思路措施、资源配置等方面下工夫, 做到统筹兼顾与特色发展并重、宏观调控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健全机制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探索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 解决制约均衡发展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以健全完善的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河西亮点”之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不断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机制。河西区在全市率先成立财务中心、教育产业管理服务中心和校舍建设管理中心, 整合教育资源, 发挥统筹、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整合, 从抓后勤队伍建设和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入手, 着手建立现代化后勤保障体系。实行校舍建设、修缮、管理一体化模式, 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校舍修缮专项资金, 确保校舍设施安全运转, 提高校舍的使用效益。河西区这一系列举措得到张俊芳副市长等领导的肯定, 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 成为同行观摩学习的典型范式。
二是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作为全国8个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验区之一, 河西区进行民主管理、文化建设等实践研究。形成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和主渠道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 积极推行“阳光校务”, 完善实施项目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街道文教科及社区居委会的作用, 建立学校开放日等制度, 发放社区居民与家长问卷, 进行满意度调查, 家长、社区、学校形成合力, 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将安全工作列入校长三年任期责任制的刚性指标,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排除各种隐患, 确保师生安全。挖掘学校优秀传统, 凝炼办学理念, 培育学校文化, 形成“一校一品位、一校一特色”的良好局面。该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经验在全国会议上推广, 受到中央教科所原所长朱小蔓同志肯定。
三是创新教育督导工作。1995年河西区政府下发《关于建立河西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通知》, 将督导室升格为河西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主管教育的副区长任督导室主任。老中青相结合、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专家相结合的专、兼职督学队伍为高质量地开展督导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 创新优秀青年干部到督导室挂职锻炼机制。2004年, 创新督导机制, 引进社会评价机构, 政府、专家、社会评估相结合, 使评估更加公正、客观、权威。制定《学校现代化建设先进校评估实施意见》, 对各校的课堂教学工作和社会满意度进行整体评估, 真实反映河西区教育发展状况。这些举措得到第七届京津沪渝教育督导工作研讨会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高端发展篇:“成果”检验促发展
“河西成果”之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 是天津市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2008年年底, 河西区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工作, 21所学校成为首批申报校。区委、区政府结合教育发展实际, 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积极筹措4000万元专款, 专项用于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区教育局本着安全、实用、够用、节俭的原则,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重点将教学装备、运动场地及体育卫生器材、信息技术设备、校舍维修四个方面确定为办学条件建设项目, 有针对性地对首批申报校分类推进办学条件建设和改善, 成效明显。在创建过程中, 教师主动、自觉承担工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广大教师努力践行师德规范, 在课堂教学和主题班会上, 与学生民主、和谐、平等对话。在教师发展的同时, 学生也得到充分的发展。许多学校在创建后, 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们由衷地表示, “学校变得越来越美, 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好的教育。”到2010年, 河西区已有38所中小学校高水平通过市级评估验收, 达标率达86.4%, 居全市前列。2011年河西区将加大投入, 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中小学全部达到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全部完成校舍设施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提升, 美化校园环境, 提升办学整体水平, 使教育更加优质均衡。
“河西成果”之二: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
重视学前教育发展, 优化学前教育格局。创立名园办分园模式, 5所优质幼儿园开办分园。体现普惠性, 2所幼儿园专门招收低收入家庭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建立社区早教发展中心, 32个早教资源中心和2个特殊教育早教机构形成网络, 实现全区0到6岁儿童早期教育全覆盖。在全市率先推行“早教卡”和“教育代金券”, 开发《0-3岁儿童发展档案》, 对全区29名残障儿童进行一对一早期康复训练, 成效显著。
优质特色发展高中教育。各高中校积极开发丰富的选修课程, 开设微型课程超市, 深化有效性教学研究,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开展通用技术教育, 整体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 办学特色鲜明, 育人质量领先, 社会认可度高, 满足了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现有市级示范高中校6所, 天津市首批历史名校1所。高质量承办内地新疆、西藏高中班, 首届新疆高中班学员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领导予以好评。
职业教育形成品牌优势。以社区学院为龙头, 以2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 以民办职业学校为补充, 带动职业教育规模和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电子计算机职专成为国家级计算机应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统计职专成为天津市数控应用技术实训基地, 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研发3类特色专业, 打造10门特色课程, 7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重组河西职工大学、电子计算机职专、社区教育中心资源, 成立了河西区社区学院, 探索中职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提供行业培训服务。发展社区教育网络, 创建“政府统筹、部门配合、街道管理、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市民教育模式, 每年投入75万元, 抽调百余名干部教师承担专、兼职工作。2002年启动“512”市民教育工程 (12个街道依托中小学建立12所市民学校, 由12个职能部门, 每年12个月开展12个主题教育活动) , 现已形成由1所市民学校总校、15所街道市民学校和168所社区市民学校分校组成的三级市民教育网络。建立35个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中心, 以“贴近百姓生活, 满足群众需求”为原则开发课程16大类、116门, 其中5门课程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2004年以来河西区参加学习的社区居民达482万人次。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 建立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中心, 发挥青少年宫、亲子阳光书屋、家庭教育基地及家长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阵地作用。同时, 积极促进学校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
“河西成果”之三:拓宽育人途径,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 坚持德育为先, 创新活动载体。作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 河西区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紧紧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 将思想道德教育纳入教学指导、研究、评价的全过程, 渗透到新课程改革框架下的学科教学中。在各学科教学中, 细化德育要求, 按照学科特点, 确立德育目标体系, 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形式, 将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习惯结合起来, 引导广大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学生基础道德培养为目标, 创新德育活动载体, 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分别以礼貌、劳动、诚信、理想信念等为主题, 连续7年举办“河西学子节”, 近12万名学生参加活动, 成为德育活动品牌, 获天津市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优秀奖, 并得到中央文明办等部门的高度评价。加强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 开展“廉洁清风满校园”活动, 得到中央纪委副书记刘峰岩同志重要批示, 《中国教育报》在头版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成为德育特色项目, 举办首届中学生国学论坛, 孔子后裔柯兰出席;举办“论语进课堂”活动, 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到场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承办天津市首届中华美德论坛, 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开通完善河西德育网, 推进德育信息化。河西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成为全国区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 出台《中小学心理咨询室、活动室建设评估标准》, 加强心理辅导。2007年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重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 打造100个“社区青少年快乐营地”, 其中17个被评为天津市未成年人快乐营地、26个通过区级认证, 形成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级工作体系。社区教育办公室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以来, 河西区先后有36名学生被授予全国“好少年、好儿童”等称号, 其中1名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等奖 (全国仅有10人获此殊荣) ;3842名学生被授予津门童星、“十佳”中学生等市级荣誉称号。
第二, 推进阳光体育, 促进身心健康。河西区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 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和“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 动作快、行动早, 率先在全市召开了阳光体育运动推动会, 率先在全市召开了阳光体育运动阶段性展示活动;教育局通过文件引领、竞赛带动等形式, 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契机, 进一步抓实根本, 从提高日常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体育传统项目、群体活动的质量着手, 保证100%的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 使河西区的每个学生真正走到阳光下、走向体育场。该区因此荣获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区荣誉称号。
第三, 加强艺术教育, 培养健康情趣。河西区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每年组织10场艺术展演或演出, 培育出50余个精品社团, 多次在全国文艺展演中荣获金奖, 参加天津市文艺展演获奖数量位居全市前列。举办“打开音乐之门”系列演出、“银河读书节”系列活动, 免费举办各种知识讲座、书画展等, 以高雅文化陶冶学生情操。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祖国万岁”歌咏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高标准建成21000平方米的河西区青少年宫, 为开展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提供了最佳阵地。
第四, 培育创新精神, 激活创造个性。开拓空间、留足时间, 为学生思考与实践创造条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落实劳技和通用技术课程计划,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北师大天津附中代表队分别在第八、九、十一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摘金夺银, 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近三年河西区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21项, 6名学生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务实发展篇:聚“精”会“神”谋发展
“河西精神”之一:咬定“队伍建设”不放松
河西区抓住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实施人才战略, 注重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 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 以师德建设为核心, 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 以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和专家型教师为带动, 构筑河西教育“人才高地”, 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抓实师德建设。出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估标准》, 以“师德建设年”为载体, 连续多年开展主题教育, 通过征文、演讲等形式,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取得显著成效。该区涌现出朱兆林、袁滨渤、周瑞、魏新宇、徐英杰等一大批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代表。
抓实培养过程。2010年, 全面启动实施《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计划 (2010-2013年) 》 (简称《三年计划》) 和《教师队伍提升行动计划 (2010-2015年) 》 (简称《行动计划》) 。促进计划落实的教师业务水平考核、新任职青年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管理、教师柔性流动、名师工作室建设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相继出台。《三年计划》中提出实施“12345”干部培训工程:一是强化100名继任干部提高培训, 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经验交流、案例研究、学访考察等方式, 全面提高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二是落实20名新任职干部岗位培训, 组织任职3年以下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岗位培训, 重点进行教育理论、政策法规、现代学校管理、党务工作和廉政要求等内容的培训, 安排富有管理经验和指导能力的领导干部对新任职干部进行传、帮、带, 促进发展, 尽快提高。三是重点培养30名正职后备干部, 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 进行专题培训。四是注重400名后备干部培养, 每年调整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 加强后备干部动态管理, 建立系统和学校两级后备干部成长档案, 跟踪培养过程。五是注重50名机关科级干部学习培训, 推进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行动计划》中提出四项工程:一是全员教师提高工程。自2010年起, 各单位每年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校内培训考核, 全区每3年进行一次全员业务能力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竞聘上岗、奖励分配等方面的依据。二是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制定《河西区新任职青年教师三年培养方案》, 本着指导性、操作性、实践性原则, 确立“一年起好步、二年立住足、三年渐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制定新任职青年教师三年培训计划;建立入职3年后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教研员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辅导。三是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出台《河西区学科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 按照学校规模重新认定区、校级学科带头人, 确定市级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 实施动态管理;对重新认定的各级学科带头人 (后备人选) , 学校帮助其建立个人三年发展计划, 逐年制订成长目标, 采用学习、交流、展示、观摩等形式, 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的形成, 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四是名师发展工程。建立学校、教育中心、教育局三位一体的名师培养体系, 确保培养目标层次合理、培养工作落实到位;开设名师讲堂、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 增强名师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形成深受学生欣赏、家长信任, 在教育界有影响的名师群体;发挥名师工作室研究效能, 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同时, 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河西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柔性流动工作的意见》, 促进区域内教师有序流动, 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区域共享。
“河西精神”之二:提高质量, 形成特色
河西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 开设1000余门校本课程,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中学以“集思广益、商榷研讨、共同解决课改中的问题”为目的, 创新教育活动品牌, 自2004年起以校本教研、创建学校特色、探索评价改革等为主题成功举办七届“河西教学节”, 编辑出版《三维联动·诠释新教研》等四本文集, 课改经验成果在全市推广。大力实施高效教学, 出台《高效教学指导意见》等文件, 通过专题论坛、示范课引领及课题研究等, 努力使高效教学常态化,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2004年制定《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2005年提出“一减三增”的创新举措, 即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增强学生道德素养, 增进学生身体素质, 增加学生课外活动。2006年牵头市内六区签订“减负共约”, 确保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指标体系, 实施综合素质多元评价, 开展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质性评价的行动研究”, 完善小学学生成长记录袋等评价工具, 逐步建立学生电子评价档案。河西区的“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改革”构建了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 突出了学生个性发展, 创新了多元评价的方式方法, 做到了评价目标多维、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评价时空开放, 形成了具有河西区特色的评价操作模式。
河西区积极开展学校特色创建工作。分三个阶段梯次推进:选择特色项目———各校结合现代教育理念, 从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科技活动开展、兴趣特长培养等方面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优势的项目, 重点培养, 重点发展, 打造学校特色项目。建成学校特色———学校在选定特色项目的基础上, 把特色项目做实做细, 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 从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校本培训、学生活动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统筹规划, 拓展特色项目的外延, 丰富特色项目的内涵, 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形成特色学校———学校特色全面拓展为个性发展、优质发展、内涵发展的学校整体性特色。目前, 河西区湘江道小学的乒乓球、京剧, 中山小学的网球, 平山道小学的“小蜜蜂文化”已成为特色品牌项目, 并正在形成学校特色。
内涵发展篇:教育局长话教育
河西区教育局胡英江局长概括到:“河西教育走出了一条开拓进取、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内涵发展之路。”在工作和生活中, 他热爱阅读, 勤于思考, 政治学科的专业背景赋予他深沉与智慧的职业精神, 多年从事校长工作的经历使他具有了实干家的本色, 这也为他实现“教育家办学”的理想铺平了道路。对于大多数教育局长而言, 做好区域教育更多的是承担起一份责任, 正像胡局长所说的, “干教育就得踏踏实实, 坚定、坚持、坚守, 克服浮躁, 静下心来;必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 拼搏进取, 克难求进……”
记者:河西区教育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您认为得益于哪些方面?
胡局长:成绩的取得, 是全系统广大干部教职工凝心聚力、无私奉献、努力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对此, 我有几点深刻的体会。一是领导重视、多方支持是河西教育发展的有力保证。多年来,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纳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 提供了思想政治、组织领导和政策法规等全方位的保障, 给予了财政经费、学校布局和师资配备等多方面的支持。二是上下一心、顾全大局是圆满完成工作的重要前提。全系统广大干部教职工自觉置身于“推动河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大局之中, 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认识到位, 思想统一, 步调一致, 通力协作, 政令畅通, 确保了各项工作目标的推进与落实。三是求真务实、扎实苦干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广大干部教职工牢记责任与使命, 把思想集中到干事业上, 把精力聚集到抓落实上, 把才华施展到创佳绩上, 扎实工作, 埋头苦干, 无私奉献, 踏踏实实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 卓有成效地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巩固发展了河西教育的优势。四是传承发展、开拓创新是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激烈的竞争与新的形势要求, 只有坚持高标准, 追求高水平, 创建教育品牌, 完善工作机制, 在各项工作中创新思变、谋求发展, 才能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记者:您在一些场合经常强调:“教育要注重内涵提升”, 您能否予以具体阐述?
胡局长:我想, 从总体而言, 内涵提升主要是指教育软实力的提高。达到内涵提升的目标, 首先要抓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关键在于提高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好校长才能带出好队伍, 才能培养造就好学生。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 “校长要在文化自觉的理念下办学”, 这是社会对教育者回归教育本质提出的新期待, 是时代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新要求。我们通常会说, 学生有了问题可以从教师、家长身上找到原因, 同样的, 教师有了困惑和问题, 也可以从校长身上找到根源。这时校长要反思自身, 是否担当起了重大的教育职责, 是否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是否从“办校”的基础层次提升到了“办学”的较高境界。作为教育局长, 则应该深入到校长群体中去, 深入教育一线, 了解校长和教师们的心理和愿望, 满足他们的职业需求, 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提高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其次要抓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必须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引领师生形成核心的、持久的、不断积淀的价值观, 并最终形成办学特色。学校文化有着丰厚的内容, 如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教研文化、课堂文化、“三风一训”等。“文化育人, 特色发展”, 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再次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提倡学习和思考。教育是一门科学, 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容不得半点浮躁。因此教育者必须静下心来, 主动、深入地学习和思考, 特别是管理者, 更要坚持“学而后思、学思结合”。最后, 实现内涵提升的重要一点是增强责任感、事业心和爱心, 全情投入, 全力以赴, 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
记者:目前各项事业发展已进入“十二五”规划时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城区建设和人口变化对教育布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那么, 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新问题, 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应对?
胡局长:我认为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教育规律, 注重思考和研究, 科学办教育。教育是科学, 办好教育必须尊重规律。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要尊重教育活动的特殊性。这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二是振奋精神, 强化责任, 奋发有为干教育。当前, 教育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 要求越来越高, 难度越来越大, 没有责任感和追求是做不成事的。要发扬艰苦奋斗、创先争优的精神,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干事创业。三是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 踏踏实实干教育。教育的特殊性表明教育是慢工, 不可急躁;教育是实事, 不可浮躁;教育事关学生的前途、国家的命运, 不可掉以轻心。我们一定要做到静下心来办学, 俯下身来干事。
人物访谈:河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国胜寄语河西教育
记者:刘副区长, 您好!首先请您谈一下河西区在发展教育过程中始终秉持的主导思想。
刘副区长:多年来, 河西区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 明确提出了“要创办一流的教育”, “要让学生在河西区受到最好的教育”的目标。我理解“一流的教育”就是站在天津市前沿、位居全国前列、在国际上有知名度并形成特色和品牌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采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 优化教育全过程, 让每名学生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品学兼优、富有个性, 潜能得到激发, 获得最大的、全面的发展与最佳的发展机会。可以说, 创办“一流的”、“最好的”教育, 就是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就是河西区始终秉持的发展教育的宗旨和主导思想, 也是河西区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记者: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区长, 您对河西区教育有一个怎样的总体评价?
刘副区长:总的来说, 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传承发展、创先争优和拼搏进取, 河西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和经验。从在全市的发展位次来看, 河西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近年来通过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 应该说, 实现了“创办一流教育”的目标。从在区内的贡献作用来看, 教育已成为河西区的一大区位优势、一张“软名片”, 不仅促进了我区的社会进步, 带动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而且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直接和间接贡献率逐年提高。从社会认可程度来看, 河西教育在人民群众中拥有良好的口碑, 赢得了区内百姓的满意认可, 成为人民群众的向往。我认为, 上级的肯定评价和群众的满意认可是对河西区教育工作的最高奖赏。
记者:您主抓教育多年, 在此期间您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刘副区长:我自1980年到河西区教育局工作, 2008年起到河西区人民政府任职并分管教育工作, 30多年来, 我始终钟情于河西教育。我为河西教育挥洒了汗水, 为河西教育发展的每个喜讯而欣慰。我强烈地感受到河西教育的今天来之不易, 深深地体会到教育良好局面的形成与以下几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一是坚持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历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对教育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在财力上予以保障, 在改革发展中提供平台, 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并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追求高水平、拼搏争先的精神。全区上下凝心聚力, 高标准自我要求, 为了目标不懈奋斗,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不断超越自我, 形成了强大的内驱力。三是坚持牢牢把握教育方向。多年来, 我们以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为目标, 始终抓实素质教育, 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 重视体育、科技、劳技、艺术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四是坚持真抓实干、拼搏奉献。在抓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效益、达到目标, 必须严格管理, 锻炼队伍, 带领干部教师艰苦奋斗, 顽强拼搏, 发扬敬业奉献精神, 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同时, 注重发挥情感效应, 关心、凝聚干部教师群体, 理解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重视情感交流, 用“办好河西教育”的情结把大家联系起来, 积蓄发展后劲。五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办好教育必须尊重教育发展规律, 讲究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一方面把握教育关键环节, 创新思路与招法, 取得突出成效与优势;另一方面客观正视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破解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寻求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科学路径。
记者:未来, 河西区教育有何新的思路和关键举措?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下, 河西区教育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副区长:“十二五”期间, 河西区提出了新的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率先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区, 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形成完备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 形成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形成显著的教育人才发展优势, 形成多元开放的教育合作格局, 形成合理优质的教育资源布局,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普惠优质的教育服务, 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的教育强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特色多样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整合优化发展职业教育, 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终身教育, 努力办好特殊教育, 扶持引导民办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育引领发展, 坚持能力为重、深化课程改革, 坚持多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同时, 我们将实施五项具体策略, 包括实施人才强教策略, 助推全员素质提高;实施科研先导策略, 提高科研质量效益;实施对外开放策略, 提升国际交流水平;实施信息化带动策略, 变革学习工作模式;实施和谐校园建设策略, 创设良好人文环境。未来, 河西区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要遵循这样几条发展路径: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走均衡发展、高端发展、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记者:感谢您借助《天津教育》的媒体平台, 贡献了办好区域教育的宝贵经验。祝愿河西区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混沌中探求理性 篇9
[摘要]山西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器大楼是一个特殊的题目。如何树立这块特殊三角地形的标志形象,树立留学生创业园区的龙头形象;如何反映作为留学生创业园应体现的科技性,文化性,前瞻性,创新性;如何让人有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感、归属感,向心感;如何塑造作为孵化器所喻意的生产,孕育的基地特征和破而未破与向上与发展相交织的混沌感,这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希望它是现代的也是未来的,是地域的也是国际的。这是一个科技人才向往的乐园,是筑巢引凤的基地。
[关键词]留学人员:孵化器:混沌:理性:科技:文化:地域:国际
1、概 述
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器大楼位于太原市郊,晋中愉次中间过渡区,西邻108国道,东靠愉太公路,南与晋中民营科技园区毗邻,距太原武宿机场70m。规划用地一期为200亩,建筑面积为4万余m2,其中主体孵化器大楼为13800m2,其余项目分别为Ⅱ类标准孵化单元5幢,Ⅲ类标准孵化单元1幢,公寓楼1幢,Ⅳ类标准孵化单元2幢及其它设备用房。
规划用地为三角形,东临太愉路有50m绿化带,南面有30m的绿化带,其中主体孵化器大楼位于三角形东角,处于整个园区的龙头地位。孵化器大楼主体的塑造是整个园区形象塑造的重中之重,是关系整体规划形象的关键环节。
2、孵化器的概念
企业孵化器(BUSINESSLNCUBATOR或IN-NO-VATIONCENTER)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源於美国,是新生中小企业聚集的含有生存与成长所需的共享服务项目的系统空间。它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产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一个成功的孵化器离不开五大要素:共享空间、共享服务、孵化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扶植企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提供综合服务,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帮助新兴的小企业迅速长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中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开始于1987年。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孵化器在全国各地形成,如:综合技术创业中心、专业技术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行业孵化器、企业孵化网络等。
3、总体规划思想
在此次规划设计中,我们从城市空间,基地形状,建筑性质人手,强调建筑与周围的城市功能相协调。建筑与三角形场地相呼应,建筑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使主体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共融共生,实现建筑“生于环境,融于环境,超越环境”的有机建筑理论。主体孵化器大楼设计在体现强烈的时代感的同时,要起到整个园区乃至个愉次的标志作用。
基于规划用地是极富挑战性的三角地形,我们结合环境,在基地东南角龙头位置布置孵化器大楼,在基地西北沿太瑜路斜边错落布置2,3,4类孵化厂房单元,西侧布置生活服务区及设备区,分区明确,流线清晰,既相对独立且联系方便;空间层次丰富,富于变化,且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其中在基地东南角龙头位置布置孵化器大楼采用三角形态,顺应地形采用南向办公楼和东南向办公楼围合共享中庭的处理手法,合理地满足了使用的要求,创造了优美的空间形态,动态地塑造了东西南北的景观效果,以较小建筑面积创造了宏大的建筑形态和气势,塑造了其建筑形态的标志性。
4、建筑设计
4.1空间布局。如何以特殊的地形结合建筑形态,创造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独特的空间形态,使每一个入住的留学人员和外来人员都能感受其合理的办公分区和流线,感受其动静相宜的空间组合,耳目一新的动态空间,创造一种集科技、文化、展示与交流共享为一体的现代化办公气息,塑造留学生创业人员的乐园,这是我们设计追求的目标。
办公楼在南区设计采用内廊式布置,相对安静。同时争取了更多的办公用房。北向为部分辅助办公一至四层面向中庭,可感受中庭的共享气息;五至九层面向室外。北向房间较少,但灵活的空间提供别样的办公氛围。东南向为外廊式办公区,相对开敞,一至四层单廊面向中庭为会议室及休息展厅,五至八层冲出中庭为办公区。整个办公区空间独特,变化丰富(见平面图)。
从南或东步入南办区和东办公区相围合形成的大堂,下三个踏步便步入一个四层高的下沉中庭,中庭呈近三角形布局,匠心独具,尺度恢宏。西向为透明玻璃幕,光线均匀;北向为一面砂岩黄的厚墙,透明玻璃观光电梯垂直上下穿越中庭,富于动感;西南为商务中心,靠近南人口,方便快捷;大厅的北角为休息茶吧,可提供休息茶座,商务洽谈,职工快餐等,茶吧空间为流动的三维玻璃弧墙围合,空间现代。大厅以展示休息为主,富于韵律的透明廊道与实墙形成鲜明对比,大堂中设有一标志性雕塑,喻意科技进步(见中庭室内效果图)。
4.2立面造型。立面造型上我们选择纯粹的几何符号表达建筑的雕塑感,简洁的三角形结合地形,形体稳定富予动感,极具雕塑感和震撼力,整体造型大气、凝重、简洁、现代,让留学人员创业园这一充满希望的环境流露着朴素的优雅、新鲜的活力、简洁的美感;建筑采用虚实对比,功能体块有机穿插的手法,产生步移景易的时空效应,有力的塑造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科技实力感;色彩取意晋中传统民居的灰色,以深灰、浅灰、跳白的对比穿插为手法,破而未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塑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人文感,有力体现了文化园区的标志性。
5、结束语
【探求知识】推荐阅读:
探求能力08-04
策略探求10-24
探求网络安全技术08-12
传统工艺美术发展探求06-09
探求塑造学校员工精神之路论文05-23
探求电子档案企业管理意义论文11-03
优化教学设计,探求数学高效课堂何超07-25
“全球化”给中国教会培训事工带来演变与“本土化”探求07-24
水表知识培训知识10-08
地理知识的知识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