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老年高血压防治

2024-07-31

重视老年高血压防治(精选9篇)

重视老年高血压防治 篇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40例老年高血压病历资料。结果年人发病高、预后差、并发症多、降压药物使用具有特殊性。结论重视加强老年高血压防治, 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顺应性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来我院治疗患者, 男26例、女14例, 年龄60~69岁20例, 70~79岁12例, 80岁以上8例。高血压史30年以上者5例, 占12.5%;11~20年者15例, 占37.5%;10年以下者5例, 占12.5%;时间不明者12例, 占30%。否认高血压史3例, 占7.5%。

1.2 临床资料

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 SBP≥140 mm Hg DBP≥90 mm Hg为高血压。按诊断学测定血压。老年高血压分三型, 血压180/100 mm Hg为典型高血压17例占42.5%;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 (90 mm Hg为单纯性高血压19例, 占47.5%;舒张压100 mm Hg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4例占10%。

1.3 临床表现

头晕 24 例 占 60 %, 头痛 21 例 占 52.5 %, 心悸 12 例 占 30 %, 气促 20 例占 50 %, 心前区疼痛9 例占 22.5 %, 无症状6例占15%。

1.4 40例患者并发症

高心病 12例占30%, 冠心病 8 例占20%, 脑血栓形成 7例 占17.5%, 心律失常 5 例占12.5 % , 心力衰竭 2 例 占5 %。

2讨论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及组织器官代谢改变, 长期血压增高, 大动脉弹性减退, 顺应性下降, 脉压增大, 致左室肥厚。因此, 有效使左心室肥厚消退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重要目的之一[1]。

2.1 发病率高、病情重、预后差

国内调查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率远较成人高血压高。高血压是缺血心脏病三大危险因子之一, 并发脑部病变以缺血性和出血性变化为多见, 是老年人致残和死亡主要原因, 所以血压升高严重意义不在于血压升高引起的症状, 而在于可能突然出现心脑意外。

2.2 病程长、症状少

本组多数病程长达10~30年, 因老年人感觉迟钝, 对血压升高有耐受性, 往往在血压达到相当高水平而没有症状, 这提示老年人定期检查血压对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异常重要。

2.3 单纯高血压多

临床诊治过程中清楚看到, 随着年龄增加, 几乎40%~50%中老年人有不同程度高血压, 而这种高血压主要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以主动脉为主大动脉硬化, 使左室收缩射血时动脉壁不易被扩张, 使动脉压缓冲作用减小。因此, 出现收缩压明显升高。收缩压升高要比舒张压升高危害更大, 更能预测心、脑血管病并发症[2]。

2.4 血压波动性大

本组3例患者因发生口角致血压上升超过180/100 mm Hg, 安慰及休息后, 血压下降接近正常。这是由于老年人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比年轻患者有较大波动, 就是在24 h内波动也大大超过年轻患者。

2.5 体位性低血压多

老年人压力感受器官敏感性减退, 对血压调节功能下降, 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 尤其在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时要密切观察。

2.6 合并症及并发症多

本组有并发症34例, 占85%。以高心病、冠心病、脑卒中、心律失常多见。合并症23例, 占57.5%。曾有2例口服利血平引起抑郁症。提示对此应引以为戒[3]。

2.7 降压治疗具有特殊性

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 药物降解及排泄延缓, 对降压治疗比年轻人敏感, 易造成血压大幅下降。为此, 起始量宜小, 逐渐加量, 避免发生灌注不良综合症。降压药物不宜晚上使用, 因夜间血压降低和心率缓慢致脑血栓形成, 老年患者最好不用对中枢神经抑制利血平及甲基多巴, 禁用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胍已啶、哌唑嗪。利血平则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诱发隐性高血压糖症和急性痛风、β-阻滞剂在心功收缩力和窦房结功能降低时慎用, 老年高血压宜选用钙拮抗剂, 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对并发心血管患者, 首选硝基地平或硝苯吡啶控释片, 既有效降低血压, 减轻左室重量, 逆转左室肥厚, 提高患者依从性, 同时防治心肌梗死及缓解心绞痛, 对一般降压耐药的患者仍有较好疗效。总之,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坤平.中国实用内科杂科, 2002:12 (22) :32.

[2]陈文瑞, 鲍先彪.中国社区医师, 2003, 19, 1, 24.

[3]祝惠民.内科学全国医学高等专科教材, 2001, 9 (4) :134.

老年高血压防治有高招(上) 篇2

一、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特点是:

(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在老年患者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半数以上,其余为混合性高血压,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逐渐增多,混合性逐步减少。而成年患者则混合性高血压占绝大多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少见。因此,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不仅比成年人多见,而且是老年人高血压的最常见类型,也是老年高血压最重要的特征。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比舒张压更能准确地预测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收缩压每升高l毫米汞柱,死亡率几乎增加1%。

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不仅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且舒张压可以不变甚至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脉压增大可加速动脉壁和内皮功能损害,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血压波动大

随着年龄增长,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血压调节功能减退,致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范围明显大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天内血压波动范围可以在40/20毫米汞柱以上,个别达90/40毫米汞柱,且血压的昼夜节律常消失。

(三)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1.“白大衣”效应 这是指个别患者面对医务人员所产生的反应性血压升高,通常在家测血压正常,而在诊室测血压升高(一般升高10~15/5~10毫米汞柱)。部分的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评估时应多次测量在家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①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

②连续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 ≥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③要排除假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④老年高血压病的分级分层与成年人相同。基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特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脉压差增大。

二、高血压的治疗,分为非药物和药物2种:

(一) 非药物治疗

1.限制体重: 适当加强运动,体重越高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越大。

2.控制饮酒: 饮酒量越大血压越高。

3.低盐饮食:钠摄入量每增加100毫摩尔, 血压相应升高4/2毫米汞柱,而钠的升压作用是随增龄而增强。所以,高血压病人应坚持低盐饮食。老年人低钠饮食的疗效相当于利尿剂的一半,而且能减少降压药的用量。

有研究表明,单纯的限制钠盐、运动、减肥方案能使老年高血压降低6/5毫米汞柱。

(二)药物治疗的几个原则

1.不宜使用的药物

老年人血压波动范围大,不仅影响了血压总体水平和治疗效果的评价,而且药物选择时需特别谨慎。

老年人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慎用强利尿剂、α1-受体阻滞剂、神经节阻滞剂,以防止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也不宜应用利血平、可乐宁、甲基多巴等中枢性降压药,以免引起健忘、多梦、抑郁等症状。

2.小量开始、缓慢增量

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自身调节功能低下、对药物敏感性改变,在使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或半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使血压缓慢下降,达到目标水平。老年人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容易导致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3.联合用药

①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如依那普利);

②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 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洛尔);

③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如氯沙坦);

④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

重视老年高血压防治 篇3

老年便秘病因及分型:一是继发性便秘, 老年人此类多见, 包括: (1) 由个人长期生活习惯引起的便秘; (2) 某些疾病如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全身性疾病、神经性或精神性、肛直肠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 (3) 服用药物引起的便秘:如麻醉药 (吗啡、阿片类) , 抗抑郁药, 铝制剂, 钙通道拮抗剂, 抗组胺药, 利尿剂, 抗震颤麻痹药等;老年人常有骨质疏松和贫血, 长期使用铁剂和钙剂亦可导致便秘。二是原发性便秘 (特发性或功能性便秘) , 无明确的继发性因素或疾病导致的便秘, 占慢性便秘的50%。

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便秘, 依据排便动力学机制分为3型: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糖尿病、硬皮病和药物引起的便秘多为慢传输型, 肠易激综合征 (IBS) 便秘型和腹痛腹胀有关, 可表现为以上3型。

老年人便秘重点了解: (1) 报警症状 (贫血、便血、发热、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消瘦、腹块、明显腹痛等) 或肿瘤家族史; (2) 便秘的特点 (便次、间隔、便意、排便困难或不畅、大便颜色、量和性状及排便习惯等) 及病程; (3) 其他胃肠道症状; (4) 既往病史:如肠道解剖异常、全身性疾病、用药史等; (5) 治疗过程及用药情况等。老年人尤需注意器质性疾病和药物性因素, 需注意综合健康状况、饮食结构、有无摄食和活动障碍、认知功能及精神心理状态等; (6) 体格检查:需注意老人口腔检查 (牙列不齐、损伤而影响摄食) 、腹部检查 (腹痛、腹块、疝及肠鸣音等) , 要排除急性或亚急性肠梗阻, 所有老年患者均应行肛门直肠指检 (粪便嵌塞、肛门狭窄、痔疮、直肠脱垂和直肠肿块等) , 并了解肛门括约肌状况。

老年人便秘的检查:粪常规及隐血试验, 血常规排除贫血, 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甲状腺疾患, 血糖、血钙、血电解质等除外代谢性疾病。肠镜或钡灌肠:排除肿瘤、炎症等肠道病变。重度顽固性便秘疑有假性肠梗阻者监测腹部平片。老年人重度难治性便秘, 还可选择胃肠转运试验、肛门直肠测压、球囊排出试验、排便造影, 这些检查对治疗有指导性作用。

老年人便秘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排便习惯。治疗原则为个体化、早期、综合治疗及避免滥用泻药。

(1) 继发性便秘:去除病因, 如调整药物。治疗高血压时可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替钙拮抗剂, 治疗抑郁症可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代替三环类抗抑郁药, 无法替代或停用 (如抗震颤麻痹药、严重慢性疼痛的阿片类药) 时, 可间断使用缓泻剂。

(2) 原发性便秘 (或功能性便秘) :①膳食结构调整:老年人多有牙齿疾患, 进食少或太精细, 对结肠刺激减少。鼓励多饮水, 增加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 每日纤维素含量应达20~25 g (特发性巨结/直肠和肠梗阻者禁用) 。②多运动:老年人骨关节病、中风后偏瘫等慢性病较多, 影响活动和肠蠕动, 尤其住院老年病人中很常见。应鼓励每天步行或慢跑10~30 min, 有利于排便。③恢复正常排便行为:胃结肠反射在餐后0.5~1 h最活跃, 借此时训练并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和规律。同时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时间和隐私空间进行排便。④心理治疗:对由焦虑、抑郁引起的便秘应用心理疗法和精神药物。⑤生物反馈治疗:一是直接影响盆底肌运动, 二是通过影响大脑对肠道功能的调控, 三是通过治疗师与患者交流达到心理治疗目的。但生物反馈不适用于有认知缺损的患者。

老年人便秘药物治疗应注意:常用膨松剂或渗透剂, 如麦麸皮、魔芋粉、琼脂、欧车前等, 可影响老年人常用药如华法林、地高辛、阿司匹林等的吸收, 故慎用。渗透性泻剂对于不能增加纤维素摄入的老人较安全、易耐受。不提倡使用刺激性泻药 (蓖麻油、番泻叶、大黄等) , 一是易致水电解质紊乱、丢失蛋白质、损害结直肠肌丛;二是蒽醌类物质导致结肠黑变病。灌肠或者栓剂, 仅用于粪嵌塞或慢性便秘的临时措施。促胃肠动力药、微生态制剂可试用。Lubiprostone是一种新型选择性氯通道激活剂, 已被FDA认可用于成年慢性特发性便秘者, 对于≥65岁患者亦有效。

浅谈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防治 篇4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44-01

老年高血压病在历代医学书籍中记载大多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等篇中。由于常见测得血压升高,而临床并无眩晕等症状,1993年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断术语·疾病部分》将高血压病称之为“风眩”,是以眩晕、头痛,血压升高、脉弦等为表现的眩晕类病。

在高血压的防治中,中药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内经》中:“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学预防疾病的总则。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饮食,运动,起居,情志调适等许多独特的预防保健方法。目前中药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综合治疗,可使老年高血压病人提高生活质量,逆转终末器官损伤,防止心脑血管意外。

1、中药治法与方药研究

老年高血压病的产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虚、瘀作为疾病形成中的一种病理改变,得到人们的重视。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阴阳气血衰弱,气血弱则血脉易瘀阻,补虚化瘀应当作为其基本治法,可以予以育阴潜阳、温肾壮阳、阴阳双补等治法,调补气血阴阳,配合活血化瘀,通补共用,使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可以用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大定风珠、右归丸治疗,结果降压明显,总有效率高达90.1%。活着运用补肾和络方(杜仲、桑寄生、女贞子、生黄芪、淫羊藿、黄精、泽泻、怀牛膝等)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达90%,补肾和络方能平稳降压,作用持久,减少血压波动,改善微循环,保护内皮,及对降低血管事件、减少心血管死亡率等方面带来益处。

2、中药食补防治老年高血压的几种方法

许多患者认为,患上了高血压就要吃降压药。其实降压的方法有许多种,如合理的饮食,特别是药膳,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

芹菜性味辛甘而凉,能清肝明目。可以防治高血压。可选择芹菜半斤,榨汁,纱布滤出,再加入等量蜂蜜,混合均匀,每次引用40毫升,每日3次,不仅能够降血压,还有降血脂、通便的作用。对于老年人尿路感染、头痛、失眠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天麻母鸡汤是体质虚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补的良好药膳。主料为老母鸡一只、天麻50克、钩藤30克。将鸡剔除内脏,洗净;天麻和钩藤用纱布分别包裹,放入鸡腹内,加入适量生姜、大茴香、大枣、食盐等调料。小火焖炖2小时,挑出药渣,喝汤吃鸡肉,佐餐用,3天服完。

经搜集整理,防治老年高血压的其他常用食疗方法有:

(1)山楂决明汤山楂30克,决明子6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明党牛膝汤 明党参、怀牛膝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3)决明海带汤 海带20克,草决明15克,水煎饮汤、吃海带。

(4)双耳粥 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早晚食用。

(5)罗布麻叶6克,山楂15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6)菊槐茶: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3、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

老年高血压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用中成药来治疗。中医把高血压分为寒、热两种,属热的有头晕目眩、口苦口干,容易上火等;属寒的平时怕冷,手脚发凉等。治疗原则是热证要清,寒证要温。热证的高血压可用杞菊地黄口服液、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寒证的高血压可用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

4、老年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1)情志的调养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保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让自己情绪处于平稳状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当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对忧郁患者,要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如钓鱼、书画、音乐等,从而维持稳定血压。

(2)起居调摄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坚持适度的体育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动作和缓,切忌使猛劲;保持心态平和;注意气候变化,防寒避暑;尽量少去拥挤、嘈杂的地方。

(3)清淡饮食,避免 “三高”食物,坚持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摄盐应控制在每天4克以内,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天低于3克。此外,有研究证明,烹调时用钾盐代替钠盐,及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紫菜、土豆等,有利于体内钠盐的排除。

(4)吸烟饮酒与血压升高有直接关系。吸一支烟可使血压上升25mmHg。同时应当不饮高度烈性酒,绝对禁止酗酒。

(5)按摩保健。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擦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按摩头部可以清头目,平肝阳,使头脑清新,胀痛眩晕消减,头部轻松舒适,血压随之下降。此外还有擦腰背、点血压点等法。如擦腰背是用两手握拳,用力上下按摩腰背部位,每次3-5分钟,具有补肾强腰,舒通经脉,降低血压的作用。血压点在第六颈椎两侧5厘米处,点穴按压可以通经活络,降低血压。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老年高血压病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提出新的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观点,推出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复方,并对其降压机制进行了研究。只有提高中医药防治研究地位,通过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学研究,提高中医药防治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才能使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坤根,李亚平.高血压中医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朱乐夫.高血压保健三个三[J]中华养生保健, 2011,1,1.

[3]孙三妹. 原发性高血压的保健指导[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2.

[4]时梅莉.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探讨[J].河南中医学院报,2003,18(2): 45-46.

[5]穆广梅.高血压辨证体会[J].中国医药报,2004 ,19(1): 59.

[6]王桂娟编著.《高血压最佳生活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 P55-61

[7]马卞梁主编.《高血压自然疗法》.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P14-34

[8]郭豫涛编.《专家讲解高血压之实用药疗》.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年P30-43

[9]时梅莉.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探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18

重视老年高血压防治 篇5

重视老年重症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循证医学提示, 老年重症肺炎的发生与诱发危险因素休戚相关, 主要包括基础疾病严重程度、气管插管和 (或) 机械通气、胸腹部手术、昏迷 (尤其是闭合性颅脑损伤者) 、大量误吸、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性制酸剂、留置胃管、抗生素长期使用等。及时评估老年重症肺炎发生的危险性, 重视高危病人,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对于老年重症肺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古人云: “用药如用兵”, 由于高龄、机体抵抗力降低、病情危重等特点, 强调老年重症肺炎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给予确当 (approprciate) 或足够 (adequate) 初始经验性治疗 (empiric therapy) 和后续靶向性治疗 (target therapy) 两个阶段的连续策略, 即“重锤猛击 (hitting hard) ”与“降阶梯治疗” (de-escalation therapy) 策略[2], 强调时机早、覆盖广、剂量足三原则。同时还要立足于老年药代学特点, 密切关注最新医学动态, 以国内外权威指南为参考, 以循证医学为指导, 重视“超级细菌”、真菌、军团菌以及H1N1病毒等病原体, 提出老年重症肺炎合理治疗方案, 以达最佳临床和细菌学疗效。另外, 老年人大多患多种疾病, 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 应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重视呼吸支持、营养支持、免疫功能重建和并发症的处理:部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尤其是伴有呼吸衰竭、基础病情重、免疫抑制、营养不良和败血症者, 应及时进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支持治疗, 若痰液潴留, 必要时行纤支镜吸痰。另外, 老年病人多合并基础疾病, 且多已经存在营养不良, 加之重症肺炎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更易出现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 如果得不到及时、足够的营养补充, 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质消耗, 影响器官结构和功能, 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死率增加。同时, 营养不良还会减弱呼吸肌强度, 降低呼吸肌力和呼吸肌耐力, 使呼吸肌疲劳, 加重病情。因此, 临床营养支持是老年重症肺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发现,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大量凋亡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致免疫功能下降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免疫防御功能的提升日益受到重视, 强调除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积极抗菌治疗外, 还需使用调整病人免疫功能的药物, 增强免疫保护机制[3]。另外, 胸腔积液是老年重症肺炎常见并发症和治疗难点之一, 强调一旦病人因胸腔积液出现呼吸困难, 应尽早进行胸穿排液, 减少其对肺组织的压迫, 促进肺泡复张, 必要时可借助床旁超声定位穿刺引流。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 老年重症肺炎时多注重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表现情况, 常忽略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旦出现电解质紊乱直接影响预后, 甚至是致命的, 因此强调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和维持器官功能的同时,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甚为重要。

未来可能的方向:除以上综合措施外, 近年来其他治疗方法, 如肺表面活性物质、活化蛋白C、糖皮质激素应用以及抗内毒素抗体等值得深入研究。同时强调, 在众多措施中, 严格评估风险与获益更是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Piette F, Bornand A, Cotto E. Care pneumonia in the elderly[J]. Rev Prat, 2011, 61 (8) :1085-1089.

[2]Thiem U, Heppner HJ, Pientka L.Elderly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optimal treatmentstrategies[J].Drugs Aging, 2011, 28 (7) :519-537.

重视老年高血压防治 篇6

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都证实了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期望寿命降低。Cooper 等在回顾性研究中发现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5 年生存率低于髋部骨折患者。Kado 等学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与同龄的对照组相比, 病死率上升了23%。可以认为, 病死率的增加是由于脊柱骨折后, 疼痛、卧床休息、活动减少, 骨量进一步丢失, 再骨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而使其陷入恶性循环, 最终由于脊柱严重畸形, 肺功能下降导致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迅速缓解疼痛, 打断恶性循环, 恢复椎体高度, 尽可能矫正后凸畸形是治疗的关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问世, 使这类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髋部骨折主要为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部骨折, 30%髋部骨折患者可因长期卧床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如静脉栓塞、肺部和泌尿系感染等) 而导致死亡, 而即使幸存者, 也有半数留下残疾, 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治疗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防止全身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主要有:牵引治疗、外固定器疗法、闭合复位髓内钉或多钉固定以及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具体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骨折类型及骨折移位等情况而定。

腕部骨折也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桡骨远端骨折一般经手法复位石膏托或夹板外固定即可;对于手法复位不满意者, 也可考虑手法闭合复位后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或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 所以不管是否接受手术治疗, 都不应该忽视积极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以及适当的运动。有效的药物不仅能明显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而且可以显著增加骨密度, 改善骨质量, 预防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性。

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社区管理 篇7

1 概念

威胁老年健康的高血压病有四大诱发因素:血压高、高脂肪的饮食、高胆固醇的血症、吸烟酗酒。老年人常见的一些症状,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主动脉瘤、肾功能衰竭及糖尿病等, 均与高血压病有密切的联系。老年高血压病是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的类型, 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 Hg和 (或) 舒张压≥90mm Hg, 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与中青年患者相比, 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更为多见, 血压波动幅度增大, 脉压增大,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常与多种疾病并存, 并发症多[2]。

2 病因

2.1 生理功能退化

目前众多的研究调查显示大动脉硬化和 (或) 粥样硬化是老年高血压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小动脉发生血管重塑、内膜增厚, 中膜发生玻璃变形, 管壁和管腔直径比值降低, 管腔变窄, 外周阻力明显增加。老年女性因绝经后失去雌激素保护, 发生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高。

2.2 遗传和环境因素

过多摄入钠盐, 肥胖, 缺乏体育运动, 中度以上饮酒, 吸烟, 工作压力大等均可能导致高血压。

3 治疗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降压目标值<150/90mm Hg, 若患者能耐受可将血压降至140/90mm Hg以下, 若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 则需控制血压<130/80mm Hg, 均须避免出现收缩压<120mm Hg, 舒张压<65mm Hg的情况。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应包括非药物治疗 (即改善生活方式) 与药物治疗两部分。

3.1 改善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减少钠盐的摄入, 适量地增加含钙和钾盐的食物, 减少脂肪的摄入, 戒烟, 限制饮酒, 加强运动锻炼, 减轻体质量。

3.2 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控制老年人血压的主要措施。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 (CCB) 、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TⅡ) 及β受体阻滞剂等。

3.2.1 CCB:

代表药物有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及硝苯地平控释片等。CCB降压起效迅速, 降压疗效和幅度相对较强, 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 与其他类型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能明显增强降压作用。相对于其他降压药物, CCB具有以下优势:对老年患者有较好降压疗效;高钠摄入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不影响降压疗效;对嗜酒患者也有显著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长效二氢吡啶类CCB不良反应较少, 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外周水肿、面色潮红、便秘及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等。此类药物不仅可显著提高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达标率, 更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被视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用药。

3.2.2 利尿剂:

代表药物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呋塞米、螺内酯。利尿剂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良好效果, 不仅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卒中的发生率, 还可降低病死率, 因而也被推荐为老年人降压治疗的基本用药。由于长期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可显著增加电解质紊乱、糖及脂代谢异常的风险, 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利尿剂应从小剂量开始, 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如低钾血症与高尿酸血症等。保钾利尿剂可引起高血压, 不宜与ACEI、ARB合用,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2.3 ACEI:

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等。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循环和组织ACE, 使ATⅡ生成减少, 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 起效缓慢, 3~4周时达最大作用, 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使用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强。主要不良反应有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血钾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血肌酐超过3mg/dl患者使用时需谨慎, 应定期检测血肌酐及血钾水平。

3.2.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坎地沙坦等。该类药物降压作用起效缓慢, 但持久而平稳。低盐饮食或与利尿剂联合使用能明显增强疗效。多数ARB随剂量增大降压作用增强, 治疗剂量窗较宽。最大的特点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较少, 一般不引起刺激性干咳, 持续治疗依从性高。

3.2.5 β受体拮抗剂:

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该类药物降压起效较强而且迅速, 不同β受体拮抗剂降压作用持续时间不同。适用于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 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和慢性心力衰竭者, 对老年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主要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β受体拮抗剂对心肌收缩力、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均有抑制作用, 并可增加气道阻力。急性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3]。

4 社区管理

长期以来, 社区模式对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作用在全球诸多国家或地区均得到了证实。而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进行管理的方案, 旨在达到最终帮助社区高血压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并提高生活质量。

4.1 对辖区内及门诊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由社区责任医师团队服务模式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 并与患者签约家庭医师, 由家庭医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发放高血压防治知识资料和健康处方, 让患者认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最主要的是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而行为生活方式的调整必须由患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同时指导患者使用血压计及监测血压, 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依从性[4]。

4.2 分级管理

高血压分层分级管理内容:1级管理:血压≥140/90mm Hg、低危患者, 按照健康处方, 改变不良行为, 要求患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并记录, 由社区医师观察3个月, 如达不到降压效果, 则指导患者服药治疗;2级管理:血压≥140/90mm Hg、中危患者, 及时开展合理、规律用药的干预, 每2个月随访1次;3级管理:高危患者,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血压降至目标值, 每月随访1次。各级高血压均定期进行相关器官检查[4]。

综述所述,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及戒烟戒酒对血压控制具有促进作用, 开展社区健康体检和诊断, 从一级预防入手, 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 尽快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推进二、三级预防, 保护高发人群, 进一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负担, 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 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组.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 2008, 47 (12) :1046-1050.

[3] 杜丽君, 白廷军.宁波市江东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对高血压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4) :405-407.

重视老年高血压防治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老年高血压诊断和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 根据1999《WHO/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防治指南》,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 mm Hg和 (或) 舒张压≥90 mm Hg, 则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 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 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关闭不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药物性高血压、中度以上贫血等方可诊断。

1.2 临床资料

老年高血压510例, 男314例, 女196例, 年龄60岁~93岁, 平均年龄67岁, 60岁~70岁312例 (61.2%) , 71岁~80岁186例 (36.5%) , 大于80岁12例 (2.4%) 。老年前期 (老前期) 高血压192例 (38%) , 老年期高血压318例 (62%) 。老年前期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98例 (62.3%) , 混合型高血压120例 (37.7%) 。

伴有心血管病变50例 (9.8%) , 脑血管病48例 (9.5%) , 肾脏损害66例 (13%) , 脂肪代谢紊乱194例 (38%) , 糖尿病71例 (14%) 。

心血管病变50例中, 高血压病史<10年的20例 (40%) , >10年的30例 (60%) 。其中老年前期高血压23例 (46%) , 老年期高血压27例 (54%)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8例 (76%) , 混合性高血压12例 (24%) 。

脑血管病变48例中, 高血压病史<10年的12例 (25%) , >10年的36例 (75%) 。其中老年前期高血压36例 (75%) , 老年期高血压12例 (25%)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0例 (62.5%) , 混合型高血压18例 (37.5%) 。

肾脏病变66例中, 高血压病史<10年的14例 (21.2%) , >10年52例 (78.8%) 。其中老年前期高血压18例 (27.3%) , 老年期高血压48例 (72.7%)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6例 (54.5%) , 混合型高血压30例 (45.5%) 。

2 防治体会与分析

2.1 将高血压的三级预防、健康教育贯穿高血压防治的始终。

改变生活方式:所有患者包括需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适时采取改变生活方式的措施, 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同时得到专家支持和定期强化。笔者体会除一年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外, 还需增加电话随访次数, 医生要将电话随访做成电话关怀, 可明显促进患者的依从性。健康教育内容数据化:例如减轻体重, 许多研究都证明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减轻体重可降低血压水平, 体重指数 (BMI) ≥28为肥胖, BMI≥24为超重, 指导患者科学减肥, 使BMI逐渐降至正常范围。限制钠盐, WHO建议每天氯化钠摄入量不超过5 g, 据统计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膳食钠盐入量大大超过这一标准, 北方15~19 g/d, 南方7~12 g/d。增加钾盐,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钾与血压之间呈负相关, 钾对血压的作用独立于钠,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摄钾量应为每日4 g, 我国一般为每日2~3 g。增加钙摄入量, 钙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钙摄入量应为800 mg, 而我国成人每天钙摄入量300~500 mg。

2.2 治疗目标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总体危险, 降压的同时应治疗所有的可逆性危险因素, 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各种并存的临床疾患。控制血压目标值:高血压病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高危患者 (冠心病、糖尿病、肾病) 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 mm Hg以下, 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2]。鉴于舒张压过低有害, 舒张压应保持在60 mm Hg以上。

2.3 选药原则

从药物依从性和降压的平稳性考虑, 老年人最好选用长效制剂。同时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合理联合用药可有效降压, 同时可以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注重个体化原则, 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

2.4

随访药物治疗483例, 至2013年3月底统计, 用钙拮抗剂 (CCB) 治疗达标377例 (78.1%) , 其中单用钙拮抗剂达标208例 (55.2%) , 需加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ACEI) 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 和β受体阻滞剂69例 (44.8%) 。单用ACEI达标106例 (21.9%) 。

3 讨论

本文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 说明老年高血压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老年高血压的发病高峰年龄在60岁~70岁 (61.2%) , 老年期高血压明显多于老年前期高血压, 老年前期高血压以混合型占绝大多数, 老年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62%, 与文献报道相仿。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病基础是血管顺应性下降;周围血管阻力增加;水钠潴留;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活性增高;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降低;肾素系统的改变;血小板释放功能的增强。

本文老年高血压并发心血管病变为9.8%, 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力衰竭等;脑血管病 (脑出血、脑梗死、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 9.5%;肾脏病变 (高血压肾病、肾功能不全) 13%。说明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肾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文心血管疾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76%, 脑血管病变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62.5%, 肾脏病变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54.5%。说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肾病变的重要因素, 并且高血压病程>10年的并发症显著多于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说明并发症的发生与高血压病程长短呈正相关。

本文随访药物治疗483例, 78.1%的患者用CCB治疗达标, 说明CCB为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有效药物。少数患者有面部潮红、心动过速或足踝部水肿, 加用小剂量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可对抗其副作用, 仅少数患者需停药。ACEI在理论上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从而降低血压, 但在实际应用中, 因老年人往往伴有肾血管退行性变, 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特别是并发糖尿病时有糖尿病肾病的存在, 在应用过程中需行肾功能监测, 以防高血钾症的发生。β受体阻滞剂虽可降低血压, 防止心脏意外事件发生, 但因老年人中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存在,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也是心、脑、肾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同时进行调脂和降糖治疗也很重要。

总之,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心、脑、肾病变的危险因素, 也是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积极发现和有效控制高血压可减少或延迟并发症发生, 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成蓓, 刘承云.老年病科疑难问题解析[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7.

重视老年高血压防治 篇9

在过去数十年中, 我们对于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一直存在诸多误区。传统上我们曾认为老年人血压升高是一种代偿机制, 有助于增加动脉硬化性靶器官的血流灌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显示, 高血压对于老年人群同样有害, 并且其危害程度显著超过中青年人群。由于缺乏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 多年以来对于≥80岁老年人的高血压是否应该积极进行降压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新近揭晓的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HYVET) 表明, 对于老年人实施降压治疗同样可使患者显著获益。这一研究结果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将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日渐提高以及新型降压药物的不断问世, 目前由高血压所直接导致的急性死亡 (如高血压脑病) 已较少见,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动脉硬化性靶器官损害, 特别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减退以及外周大动脉疾病。与中青年人群相比, 老年人的血压水平 (特别是收缩压水平) 与脑卒中以及冠心病的关系更为密切。加强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的关键环节。

虽然老年高血压具有更大的临床危害, 但长期以来其防治工作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老年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满意控制率均显著低于中青年人群。老年高血压有许多特殊性 (例如多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幅度较大等) , 使其降压达标的难度显著增加, 这固然是老年人血压满意控制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导致这一现状最主要原因在于医生与患者对老年高血压的重视程度不足。

上一篇:国家理性下一篇:电力测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