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效应

2024-08-22

多元效应(精选4篇)

多元效应 篇1

喜欢游戏, 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也是孩子们认识自然和社会, 融入社会的必要过程。小学体育教学要做到体育与保健相结合, 实践为主、发展体育为主, 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取乐, 达到趣味性与游戏性相结合, 从而达到健体的目的。

一、体育游戏的意义

1. 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锻炼的有效前提

体育课中的游戏都具有投、跳、跑等特点, 属于综合性的体育活动, 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基本的活动能力、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发展。比如立定跳远用 “青蛙过河”的游戏; 40米短跑用 “迎面接力”的游戏进行等。

2. 体育游戏为进行德育教育提供路径

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 学生表现得更加强烈和充分的各种作风与品质, 给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比如, 在竞技比赛的游戏中, 学生会因为好胜心, 而违规、作弊、不讲究团队合作等,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情况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指正,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不骄傲不气馁等竞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3. 体育游戏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一般体育游戏都具有竞赛性, 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和名次, 就必须各种不断变化的情况, 克服困难, 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才智去较量、去努力。比如, 在游戏 “播种与收割”中, 就必须要求学生通过想办法、动脑筋, 用简单有效的办法来收种庄稼, 谁的主意最好谁就获胜。

二、小学体育游戏的编创原则

1. 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不仅要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 还应具备思想教育的价值。比如,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可编创 《障碍跑接力》 《文撑跳跃》 等游戏;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可编创 《两人三足》 《背部运球接力》等游戏, 使学生之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增长人际交往知识和经验。

2. 趣味性原则

在体育游戏中, 趣味性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 是检验体育游戏是否成功的重要方法, 只有具备了趣味性和娱乐性, 才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使之得到长足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综合能力、智力水平来创编有趣味性的游戏, 如在 《喊数抱团》中, 学生沿圆圈跑步或做行进间操, 根据教师喊出的2、3、 4等数字, 立即与邻近的同伴抱成一团, 最后剩下没有抱团的人表演节目; 还有 《猫抓老鼠》 《丢手绢》等, 都是趣味性很浓的体育小游戏, 只有游戏内容新颖、独特, 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促进体育游戏的良好发展, 提高教学的效率。

3. 锻炼性原则

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时间、地点、人数来进行合理的编创。 比如, 尽量编创一些游戏规则简单、方便, 活动方法比较实用的; 人数较多的时候, 要避免轮流式的比赛游戏; 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有趣、活泼且带有竞争性的游戏中来, 在编创的过程中, 以简单的规制、丰富的内容、活泼的动作等为原则, 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4. 安全性原则

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创编时要特别重视游戏的安全性能, 对于一些动作幅度较大的游戏要制定出肌肉拉伤等应对措施; 规制制度方面是否完善? 比如, 跑道的路线要严格划分, 避免学生在同一跑道发生碰撞引起伤害事故; 在场地的安排上是否合理? 有无外界因素和障碍物的干扰? 在使用运动器械时要注意防止因学生操作不当而发生安全事故等。严格检查每一个细小环节, 贯彻落实安全原则。

三、小学体育游戏的多元效应

人们生活中有积极、消极和负面的情绪情感, 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 就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体育游戏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让学生缓解心里紧张、减少忧虑, 使他们变得自信、愉快。在充满情趣、轻松和富有竞争性的体育游戏活动, 如 “拼摆五环图” “猫抓老鼠” “老鹰捉小鸡”中, 既能弘扬奥运精神,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又能体会妈妈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结合体育教学内容适当加入、穿插一些体育游戏, 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主动的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因为体育游戏中有大量适合小学生参与的形式和内容, 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在进行枯燥、单调的素质学习时, 体育游戏就体现出了巨大的作用, 不仅改变了单调的学习内容, 让它有趣生动, 而且还使学生在主动、快乐、轻松的状态下锻炼身体, 增强体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合理的运用和精心的创编体育游戏, 不仅激发了学生训练、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还充实了教学内容。体育游戏的开展与实施给小学生如何在其中学会处事、学会做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身心, 又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受到了更广泛的教育。

摘要:体育游戏, 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 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看, 体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因此, 体育游戏拥有的多功能性直接体现了游戏的多元效应。

关键词:体育游戏,创编原则,多元效应

参考文献

[1]魏俊.小学体育游戏的创编及多元效应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 2014, (23) :412-414.

[2]周业飞.对小学体育游戏的创编及多元效应的相关思考[J].读与写, 2015, (10) :239-240.

[3]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04) :111-113.

多元效应 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创编;多元效应

一、创编体育游戏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仍然有一些教师比较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只重视对知识和技能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只能满足应试教育的要求,而忽视了学生是否得到真正的发展。而体育游戏的创编,则能够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发展和需要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现阶段,一些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此外,学校也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教育。长期下去,虽然学生的成绩上去了,但是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了。面对这样的问题,创编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第三,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差,此外爱玩也是小学生的天性,而体育游戏则正好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体育游戏创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创编方法

1.体育游戏创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创编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意到的是游戏的创编要以体育游戏为基础。在创编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游戏要遵循趣味性、锻炼性、安全性、技能型以及启发性的原则,将知识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新颖的游戏动作以及游戏场景,采取比赛的形式让水平相当的学生进行比赛。在比赛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比较有趣的游戏规则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着辅助作用,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有趣的上课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游戏的创编中,还应该对每个游戏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避免在游戏中发生事故。

2.体育游戏的创编方法

在创编游戏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创编。创编体育游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在创编游戏之前,创编者必须要明确教学目的,如增强学生的体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某种技能等。第二,选择的游戏器材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不能选择难度较高的游戏器材。第三,游戏方式和游戏规则简单。创编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小学生理解能力较低,所以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要做到简单。第四,游戏名称要具有吸引力。一个有趣的体育游戏名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所以,创编者在创编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游戏的名称。

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多元性效应

首先,小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活动行为,但是受其身体局限性的影响,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那些较为复杂、难度较大的活动。而体育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游戏中的实施,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如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度等,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爬、掷、跳等,而且可以促进其身体各系统功能的提高。

體育游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技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成绩,而且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对体育游戏的创编及多元化效应的研究仍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徐梓林.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的多视角分析与创编建议[J].科技信息,2011(25).

多元效应 篇3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在众多行业中属于高利润行业。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高盈利空间引来众多投资者的青睐,而目前中国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主要是利润引导型,因此,各行各业的企业纷纷踏足房地产业务,企图从此分一杯羹。企业因进入房地产行业而实施的多元化战略会对企业产生怎么样的效应呢?

自20世纪60年代Ansoff将协同理念引入企业管理领域以来,协同理论就成为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所谓协同,是指实行业务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通过各业务单元的相互协作,可以使企业整体的价值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2+2=5”是对协同效应最通俗的解释[1]。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人力、设备、资金、知识、技能、关系、品牌等资源的共享来降低成本、分散市场风险以及实现规模效益。Kanter甚至指出:多元化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获取协同效应[2]。因此,多元化协同效应研究也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3,4]。

实施多元化有着各种不同的动机,但无论是哪种动机,都不可忽视主营业务的发展。普遍的研究认为:成功的多元化经营是建立在成功的专业化经营基础上的。主营业务,也即企业的核心业务,其左右着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5],是构建企业文化、积累剩余资源、培养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基础。从业务层面看,无论是Penrose的资源决定论,还是Chandler的组织能力决定论,企业主营业务都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企业在主营业务上的优势可以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资金、管理、市场和技术的优势,有利于多元化经营的成功[6,7]。因此,在实施多元化战略过程中,多元化业务与企业的原主营业务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是否能够产生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使企业获得长期成长,是多元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最核心、也是最有价值的内容。

目前,多元化研究的角度有很多,内容涉及组织结构、多元化程度、业务相关性、行业选择、多元化风险与绩效等诸多方面。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的成长有其独特的历史轨迹,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中国企业如何实施多元化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要问题。现有多元化效应的研究文献大多出自西方,主流的观点包括多元化折价论[8,9,10]、多元化溢价论[11]和多元化无关论[12,13]三种。对中国企业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国内对多元化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元化与绩效的关系上,如多元化程度与绩效[14,15]、不同多元化类型(相关和不相关多元化、主导与相关业务型多元化等)与绩效[16]等等。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与原主营业务的关系,多元化经营的协同效应,在实证研究中并不丰富。由于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是建立在企业主营业务优势的基础上的,即使多元化业务的盈利情况良好,但如果造成对企业原主营业的损害,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本文立足于企业的主营业务经营绩效,从业务相关性角度研究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同时探讨不同的企业涉足房地产行业的多元化战略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的差异。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业务相关性、协同效应与主营业务绩效

Davis指出,业务相关性是指多元化企业不同业务单元的经营活动互相联系、互相支持、互相补充的程度[17]。战略管理学派从业务相关性角度对多元化进行分类的研究有很多[1,18,19]。根据业务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可以将多元化经营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两大类型。相关多元化是指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进入与企业原来经营业务在某种程度上有关联或者相类似的新业务,包括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相关,这种多元化表现为新业务可以共享企业的核心资源与能力,或者新业务向企业所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非相关多元化是指企业进入与原有业务没有任何关联的新业务,即新业务与原主营业务之间在经营上既不能共享核心资源与能力,也不存在上、下游关系。

Porter认为,业务间的相关性是多元化战略的核心,通过利用业务相关性,多元化企业的业务组合能实现范围经济,获得“1+1>2”的协同效应[20]。实行相关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双重优势,通过在多个产业领域、多个产品市场上经营,共享资源、能力,发挥核心资源的优势,占领其原料供应和市场领域,把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交易,减少了交易成本[21],从而实现一种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战略协同性,取得比执行单一战略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更大、更稳固的绩效。因此,能有效构建和利用业务相关性的多元化企业能够战胜单业务竞争者和业务单元间相关性弱的多元化竞争者。

相关的产品有“共同的技能、资源、市场和用途”,相关多元化业务能产生协同效果,对业绩有积极作用。Rumelt通过实证证明相关多元化战略比其他企业经营战略更好,实行相关多元化的企业其绩效高于一般企业,而实行不相关多元化的企业绩效最差[19]。大量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都支持了他的观点,认为在研究多元化战略时,应该分别检验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与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也认为相关多元化战略比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具有更高的利润增长率[22,23,24,25]。国内的大多数学者也沿用国外的定量研究范式,通过对多元化战略和绩效关系的研究也共同证明了以下两点:相关多元化战略比非相关多元化战略更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盲目的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一定造成企业价值的损失。[10,26,27]

综合前人的研究,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能够给企业带来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不仅体现为企业绩效的提高,同时通过各业务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支持和互相补充,也能够促进主营业务的共同发展;而对于业务相关性不大的多元化业务之间,由于不能获得业务间相互支持、相互补充,难以产生与主营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a:主营业务与房地产业务有相关性的企业涉足房地产行业的多元化战略通过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主营业务经营绩效。

假设1b:主营业务与房地产业务没有相关性的企业涉足房地产行业的多元化战略难以产生协同效应,不利于提高主营业务经营绩效。

2.2 多元化程度与主营业务绩效

根据战略管理的资源基础理论,多元化经营可以充分利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双重优势,分摊固定成本,提高变动投入生产率,减少存货,提高产能,获得营销经济性、购买经济性,共享研究与开发,实现财务协同,节省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绩效水平[28]。而根据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由于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问题等的存在,多元化程度的增加则会逐步提高企业的治理成本,降低运行效率,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绩效水平的下降[29]。两种理论分别阐述了多元化经营的利与弊。在Hopkisson等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基础上[30],Palich证实了多元化程度与绩效关系曲线图[31]。该曲线表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多元化程度与绩效之间存在倒U字型曲线关系,也就是说,随着企业相关多元化程度的增加,企业效益逐步增加;随着企业非相关多元化的增加,企业效益逐步减少,即相关多元化与绩效正相关,非相关多元化与绩效负相关。同时,相关多元化程度增加也意味着业务之间协同效应地增加,所以对企业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而随着非相关多元化程度的增加,企业的资源更加分散,当剩余资源不足的时候,企业有可能因资源分散而造成对原主营业务的投入不够,因此,当非相关多元化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主营业务绩效的负向影响更大。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对于主营业务与房地产业务有相关性的企业,房地产业务占比高的企业比房地产业务占比低的企业涉足房地产行业的多元化战略对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

假设2b:对于主营业务与房地产业务没有相关性企业,房地产业务占比高的企业比房地产业务占比低的企业涉足房地产行业的多元化战略对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负向影响更大。

3 研究设计

为了验证以上假设,本文选取涉足房地产行业较多的三个行业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别检验各个行业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检验房地产业务收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衡量房地产业务占比(房地产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以下用REP表示)不同的企业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企业主营业务影响的差异,本文以房地产占比为指标对样本进行分组。证监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规定:“如果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其业务涉及不同行业,则应对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含)的经营活动及其所在行业分别作出介绍。”本文以此为参考,在分组中,将REP超过10%(包括10%)的上市公司分为组1,REP小于10%的上市公司分为组2,并分别对分组以后的样本组进行多元回归检验。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沪深两市零售企业、餐饮、旅游、旅馆服务企业以及机械、装备、仪表制造企业中2000~2010年11年间涉足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零售企业、餐饮、旅游、旅馆服务企业和机械、装备、仪表制造企业是进入房地产行业较多的三类企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同时,房地产中的商业地产业务为零售企业提供商场、超市、百货大楼等购物场地,也为餐饮、旅游、旅馆服务企业提供餐馆、酒店、娱乐场地等服务场所,是这两类业务的场地供应商,因此,零售业务和餐饮、旅游、旅馆服务业务与房地产业务之间存在纵向一体化相关关系,而制造企业与房地产企业之间业务不存在相关关系,选择三者进行研究便于比较相关性不同的企业协同效应的差异。

在筛选样本过程中,将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分行业营业收入中房地产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超过1%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数据整理,最终获得110个零售企业样本,48个餐饮、旅游、旅馆服务企业样本以及88个机械、装备、仪表制造企业样本。本文用于研究的数据来自上市公司年报和CSMAR数据库。

3.2 变量定义

(1)主营业务经营绩效

为了检验房地产业务的进入对企业原主营业务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主营业务利润率(OPE)的增长(即△OPE)来衡量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变化。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反映了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及获利水平。同时,考虑到战略效应的滞后性,本文同时选取滞后一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增长来考察多元化战略对企业滞后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影响。

(2)涉足房地产的程度

进入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其业务资源配置中包括主营业务、房地产业务及其他业务,分别用主营业务收入、房地产业务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表示。在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收入结构中用房地产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REMB)来度量房地产业务涉足程度,该指标值越大,说明涉足房地产的程度越高。

(3)控制变量

除了房地产业务的涉足程度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参照既有文献,本文选取以下三个常用的控制变量。第一个是公司上市年龄(AGE),公司上市时间越长,那么经营持续的越久,企业管理制度化就越明显,企业内部管理者对公司业务的管理将会按照制度进行,协调各个部门的成本也就越低。在变量设计上从公司上市时间算起直到样本选取当年。第二个控制变量是杠杆系数(LEV),定义为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经营受债权人影响的程度,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第三个是上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有研究表明,企业以往的绩效能为企业的经营战略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影响[32]。

3.3 模型建立

为了检验以房地产为对象的多元化战略资源配置对当期及滞后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多元化回归模型来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模型(1)是房地产涉足程度对当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影响的回归模型,用于检验各个行业总体及分组后房地产涉足程度对当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影响;模型(2)是房地产涉足程度对滞后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影响的回归模型,用于检验各个行业总体及分组后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下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影响。式中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STATA 11统计工具,对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以上两个多元回归模型,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各个行业总体样本和分组后的样本组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4.1 零售企业回归结果分析

表2为零售企业总体及分组后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企业当期及下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从总体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零售企业中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企业当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有正向影响,而对滞后一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都没有影响,这说明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不具有滞后性。这一结果表明,零售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多元化,有利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发展,这主要来自于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因为房地产业务中的商业地产业务为零售企业的零售业务提供场地(如超市、商场、百货大楼),两者之间存在纵向一体化关系,零售企业通过进入房地产业务,自建商场,通过改租为建的方式实现纵向产业链上的整合,有利于将市场交易转化为内部交易,节约交易费用;同时,不受房地产商场地租金变动的制约,能够节约成本,降低风险,提高利润率。两个相关业务的结合产生了协同效应,促进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提高,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1a.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对样本进行分组后,通过对REP≥10%和REP<10%的组的回归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EP高的组房地产涉足程度与当期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与下期主营业务利润率没有显著关系;而REP低的组房地产涉足程度对当期和下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都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当REP较高时,房地产业务与与主营业务产生的协同效应才会显著;而REP较低时,房地产业务与与主营业务之间难以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两组的协同效益有显著差异,且REP高的组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企业当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这一结论符合Palich[31]的研究结果,与本文的假设2a相符。

4.2 餐饮、旅游、旅馆企业回归结果分析

表3为餐饮、旅游、旅馆服务企业总体及分组后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企业当期及下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从总体上看,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企业当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对企业下一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餐饮、旅游、旅馆服务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这种资源配置会对当期主营业务利润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没有滞后效应。这也主要来自于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房地产业务中的商业地产业务为餐饮、旅游、旅馆服务企业提供餐馆、酒店、娱乐场地等服务场所,是餐饮、旅游、旅馆服务业务的场地供应商,两者之间存在纵向一体化关系,餐饮、旅游、旅馆服务企业涉足房地产业务,自建酒店、娱乐场所等,由进入前的租用形式变为进入后的自建形式,将市场交易转化为内部交易,节约成本,也可以实现纵向产业链上的整合。这两个相关业务的结合同样产生协同效应,促进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提高,这一结果也支持了假设1a.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从分组结果看,REP高的组房地产涉足程度对当期和下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REP较高时,这种资源配置对主营业务绩效的影响具有持续性;REP低的组房地产涉足程度对当期和下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当REP较低时,房地产业务与与主营业务产生的协同效应并不显著,而REP较高时,房地产业务与与主营业务产生的协同效应显著,两组的协同效益有显著差异,且REP高的组房地产涉足程度对当期和下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因此本文的假设2a得证。

4.3 机械、装备、仪表制造企业回归结果分析

表4为机械、装备、仪表制造企业总体及分组后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企业当期及下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总体回归结果显示,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企业当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对滞后一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制造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短期内没有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资源配置会对主营业务利润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因为制造业务的产品和房地产业务的产品之间联系不大,而不相关多元化会使企业分散资源,同时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进入房地产企业,不仅不能产生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而且会造成对企业资金的较大的占用,多元化的负面效应显现。因此,长远来看,企业的主营业务失去资源的支撑,最终造成对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因此假设1b成立。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从分组后的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总体上机械、装备、仪表制造企业房地产涉足程度对当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没有显著影响,对下一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分组后发现,REP高的组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下一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REP低的组房地产涉足程度对当期和下一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没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于REP高的样本,由于房地产业务占比较高,而房地产行业又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所以其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会比较显著,由于战略作用的滞后性,所以它对企业的下一期主营业务经营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而对于REP较低的组,由于房地产业务所占的比例不高,利用企业的剩余资源进行适度的多元化,对企业资源的占用相对较少,因此没有对企业当期和下一期主营业务造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REP不同的企业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且REP高的组房地产涉足程度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负向影响更大,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2b.

5 结论

本文选取零售企业、餐饮、旅游、旅馆服务企业以及机械、装备、仪表制造企业2000~2010年涉足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主营业务与房地产业务相关性不同的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差异。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证实了多元化业务之间的相关性所带来的协同效应的存在。这一结果告诉我们,虽然房地产行业是高利润行业,但是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业务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协同效应,从而促进业务之间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在实施多元化过程中,重视主业,促进主营业务的发展。而如果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因为短期利益的驱动而贸然进入与原有业务完全不相关的行业,最终因资源分散,造成对企业主营业务的损害,即使房地产业务赚钱盈利,但因此造成企业的主业受损,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对于多元化行业的选择,则更多地要考虑其与企业的主营业务之间的相关性及由此带来的协同效应,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发挥多元化协同效应的优势。

多元效应 篇4

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创新模式是湖北省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的重要模式之一。人文社科学院大胆借用唐代瓷器“唐三彩”色彩理念, 创造性地提出了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创新模式, 其实质是引用其色彩丰富、相互交织的内涵代指人才培养中确立素质全面、技能全面又有鲜明特长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简而言之, 在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上, 树立“以工科、艺术设计为底色, 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色, 以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为亮色”的理念。“多元集成”则是为培养“唐三彩”式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即在教育过程中, 要求集多种新闻业务技能 (采访、写作、编辑、制作等) 于一体, 集多种媒介 (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 传播业务于一体, 集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现代的传播技能于一体。培养的学生不仅熟悉新闻制作流程的所有环节, 熟练掌握新闻的采访、策划、写作、编辑、制作等技能, 还具有跨媒体能力, 能适应不同媒介的需要, 既能在广播电视行业生存, 又能从事平面媒体工作, 还能在网络等新兴媒体施展手脚。六年来, 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从最初的“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萌芽, 到“一主多元”的培养方向的尝试和“1+1+1”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 再到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的新发展, 人文社科学院的诸多老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让人欣慰的是, 这种独特的教育创新模式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不仅获得校方的有力支持, 而且得到湖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具体来说, 武汉纺织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创新模式在增强学生竞争优势、推动湖北新闻事业、新闻媒体的发展、推动中国的新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丰富中国新闻教育思想和理论等方面正产生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应。

一、多学科、多媒介融合形成学生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在教育日益产业化和市场化的21世纪, 一个学校新闻教育的成功, 就意味着该校新闻专业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能有效适应中国传媒市场的需求, 具有别的学校难以比拟的市场竞争优势。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在对传统新闻教育模式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的前提下,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摸索, 针对21世纪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 提出了一套多元集成式“唐三彩”的教育创新模式。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模式相比, 我院的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竞争优势是明显的。

其一, 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既有多而广的知识背景, 又有专而深的理论功底。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是2003年开始创办的, 它完全是基于理、工、管理、艺术等学科背景下创立的专业。从办学历史和教学积累上讲, 我院的新闻学专业起步晚, 与老牌的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 以及与专业和特色取胜的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的新闻教育显然不具有可比性, 但我院在近几年的教育与教学实践中, 找准自己的定位, 确定新的教育理念, 以大传播的视野, 将人文社科、管理、经济、电信及计算机等学科进行交叉, 营造一种独特的文、理、工、管相交融的氛围, 并科学地制定培养计划, 即:培养具备较高的广播电视新闻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有宽广的文化知识, 坚实的工程和艺术背景, 掌握高科技传媒技术, 能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 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网络传输、媒介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充分体现上述理念和目标。一方面, 基础课程的设置体现多学科的交叉;另一方面, 专业课程的设置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确定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方向, 即以广播电视新闻为主, 将选修课程分为报刊新闻方向 (英美报刊选读报纸、编辑与排版、马列新闻理论原著选读、西方新闻理论、报纸与名报人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方向 (电视广告专题研究, 电视纪录片, 电视文化,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研究, 电视新闻报道专题研究, 电视解说词写作) 、网络新闻方向 (数据库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络广告网页设计与制作C语言) 的三个系列, 实行差异化教学, 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一主多元”型人才。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旗帜下, 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跨媒体工作的综合能力。[1]

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多而广、专而深的网络纵深式的知识结构。多而广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为专而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不仅使学生在媒体市场上具有强劲而持久的竞争力, 而且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竞争优势正在逐年显现, 尤其在2008年、2009年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越来越高, 2007届学生获得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屈指可数, 而2008届学生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学生数量增长到12名。2008年、2009年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一次性就业率逐年攀升;2008年、2009年毕业生考研捷报频传, 2008届学生李雪考取北京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研究生, 实现了广电新闻专业学生考研历史性的突破, 2009届学生朱灿欢、李欢、何辰3名同学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 另外多名同学考取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这是我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办以来前所未有的光辉战绩, 更是对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的社会效应的完美的诠释。

其二, 严谨的教学和严格的实训让学生练就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 跨媒体的工作能力。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当中的“一主多元”教学模式和毕业设计“1+1+1” (一篇论文, 一个栏目策划, 一个DV作品) 模式正是在利用我校理、工、艺术、管理等学科优势, 让学生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着重训练和培养学生在新闻传播环境急剧变化的21世纪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跨媒体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近几年来, 我院为保证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 多方筹措资金, 争取学校的资金支持, 争取日元贷款, 加大对实践环节所需设备的投入 (总价值近3百万元人民币) 。目前, 我院已经拥有国内先进的实验设备, 设有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非线编实验室等以保证学生实践训练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技能, 我院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一方面, 依托学校的新闻网、广播台、校报、校刊、简报等各种媒体,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让学生边实践, 边学习, 边工作, 全面接受完整的专业训练, 学院领导和专业老师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武汉纺织大学宣传部的重要宣传活动, 拍摄、编辑、制作宣传

———新闻教育与媒介素养

片、纪录片、专题片等。由2008届、2009届学生主要采、摄、编、制作的武汉纺织大学“党员标兵”先进个人宣传片、武汉纺织大学50周年校庆纪录片、武汉纺织大学2008年十件大事专题片、武汉纺织大学更名专题片等均获得学校领导高度评价。另一方面, 在校外、省外广泛联系实习基地, 如湖北电视台、楚天音乐广播台、《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楚天金报》、湖北文视广告公司、武汉零点广告公司等媒体或传播公司, 为学生提供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的真刀真枪、实战演练的机会。到目前为止, 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已经送走三届毕业生共200多人, 他们分别服务于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或广告公司、公关公司, 他们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和跨媒体工作的市场竞争优势正在慢慢凸显出来。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传媒欢迎

中国传统的新闻教育在近90年的艰难历程中确实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壮大输送了大量的新闻人才, 甚至在某些时候显得有些供不应求。但是,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 高校新闻教育的人才供给和新闻行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严重错位, 即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并不受新闻行业中各大媒体的欢迎和重视, 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张反而使广播新闻电视新闻人才的供给和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需求之间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一方面体现广电新闻毕业生在数量上供过于求, 即广电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 而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所需求的从业者却没有呈相应比例增长;另一方面体现在广电新闻毕业生质量上供不应求, 即广电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理论功底、知识背景、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跨媒体工作的能力等方面并不能满足广播电视新闻单位的需求。面对如此尴尬的困境, 自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开设新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和新闻院校纷纷粉墨登场, 使出浑身解数, 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又满足社会需求的新闻教育新模式。在诸多的新闻创新模式之中, 有一类教育模式让人耳目一新, 那就是立足于理工科背景独具特色的新闻教育模式, 这一类教育模式的代表学院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而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探索出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则是在后者基础上的重大创新。武汉纺织大学是湖北省属的一所高校, 虽有50年的办学经验, 但在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办学经验方面, 与湖北省老牌重点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相比, 还有明显的差距。但我院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创办及对学生的培养上却能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办学之路。

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探索出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 能权衡传统新闻教育模式的利弊, 立足湖北省各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办学实际, 参考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办学先进经验, 准确把握湖北省乃至全国新闻行业实际需求, 形成的一种基于理工、艺术设计背景下的新型的广电新闻教育模式。该模式从教育观念上和培养目标上进行根本变革,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组合学历、年龄、职称、学科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加大新闻教育的投入力度, 尽量避免传统新闻教育模式的弊端。按照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理论素质扎实, 知识面广, 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强, 因此, 受到包括湖北电视台、恩施电视台、湖北广播电视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媒体的欢迎。他们既有跨媒体工作的综合能力, 又具有自己的专长。通过课堂教学、实战训练、专业实习以及毕业 (设计) 论文的训练, 他们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很快上手, 大大缩短磨合期, 迅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实现经济效益。到2009年6月为止,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已经毕业三届学生, 共200多名毕业生, 他们纷纷走向社会, 投身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广告、公关等新闻传播领域, 从专业方面支持、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尤其是湖北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而这些传媒精英走上工作岗位后, 更是取得了让学院引以为傲的可喜成绩。在已经毕业的三届学生中, 已经有不少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 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 倍受各类媒体和传播机构的欢迎。

三、“唐三彩”新闻教育新模式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创新成果, 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

从世界新闻教育的发展、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到每个学校新闻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没有创新, 就没有世界新闻教育的起步, 就没有美国新闻教育的飞速发展;没有创新, 就没有中国新闻教育的健康发展;没有创新, 就没有我校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教育创新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教育创新模式的提出和创立为中国高校的新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 为全国兄弟院校提供了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思路, 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将做出重要的贡献。

到2009年, 湖北省有14所本科高校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武汉市共有8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在这8所中, 我校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背景比较接近, 华中科技大学1983年开始创办新闻学专业, 是湖北省最早的新闻教育, 也是全国最早开始在理工科院校进行新闻教育的学校, 该校1995年逐渐形成新的办学思路:以人文、社科为基础, 实行人文、社科与电信、信息等自然科学学科的大跨度交叉, 实行传播文化与传播科技的紧密结盟, 培养既有扎实人文、社科功底, 又能掌握现代传播工具的现代化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2]多年来, 该校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新闻教育改革和创新之路。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紧随华中科技大学办新闻教育的步伐, 充分借鉴其新闻教育创新的先进经验, 提炼自己专业特色的新模式即“以工科、艺术设计为底色, 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色, 以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为亮色”的多元集成式“唐三彩”的教育创新模式。该创新模式在观念和认识上显然冲破了以往认为新闻教育是技术教育、廉价教育、孤立和僵化的教育、速成教育等旧观念的束缚。可以说, 该教育创新模式在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属于首创, 几年来, 一直受到武汉纺织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 并且在2006年的武汉科技学院本科教育水平评估中获得湖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因此, 该模式的提出、创立乃至形成将对中国高校的新闻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将从新的角度丰富和充实中国新闻教育的理论, 也必将在新闻教育实践中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做出突出的贡献。

在萌芽———提出设想———形成模式———新发展的全过程中,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育创新模式在逐渐得到充实并走向成熟,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专业点正在努力申请成为“从学校多元集成创新到融合传媒 (电视台、广播台、报业、网络)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以便更好地为湖北省的新闻教育和新闻行业服务, 同时, 给全国兄弟院校提供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思路。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未来发展将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新闻人才。中国新闻媒体跨媒体跨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将会为更多高素质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顺应传媒发展新趋势, 承担起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式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自2003年创办以来, 已形成较稳定的办学规模, 每年平均招收73名学生, 目前学生总人数为266人, 到2009年6月止已成功向社会输出222位毕业生, 他们或走向各类媒体、文化传播公司从事新闻传播工作, 或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学专业继续深造, 或进入与自己专业相近的行业。未来,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模式将会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尤其是湖北广播电视事业输送大量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高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精英。

参考文献

[1]原武汉科技学院人文社科学院2008年广播电视新闻学培养计划.

上一篇:三维解读下一篇:数学课预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