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城镇体系

2024-08-17

优化城镇体系(共12篇)

优化城镇体系 篇1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人口学的角度看,城镇化是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的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1 广西城镇化发展现状

广西作为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处西南与华南的接合部,沿边、沿海、沿江,是祖国西南出海大通道,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的颁发,国家给予了广西较多的优惠政策,广西已经迎来了城镇化发展的春天。

据2010年《广西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广西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的15.1%提高到2009年的39.2%,市镇人口达到1 904万人。

2009年,广西108个设市城市和县城中,南宁市城区人口达136.89万人,成为特大城市;拥有50到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柳州、桂林市2个,城区非农业人口分别达到88.75万人、63.7万人;拥有20到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达到5个,小城镇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首府南宁市为核心,以柳州市、桂林市、北海市、玉林市、钦州市、梧州市、贵港市等城市为支柱,其他设市城市和县城为骨干的城镇体系框架。

2 广西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

2.1 总体水平偏低,城镇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

据2010年《广西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广西城镇化水平为39.2%,与全国平均水平46.6%还有较大距离,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中排名25名。拥有的特大城市及大城市较少,南宁、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虽有较大发展,但与全国同等规模的城市相比,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较弱。中小城市较多,一些新设地级市的经济实力不能辐射到相应的行政管辖范围,缺乏大城市龙头带动作用。

2.2 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城镇服务功能不完善

大部分市县财政困难,缺乏对道路、排给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必要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偏低,城镇的集聚力较弱;城镇服务功能不完善,特别是小集镇服务功能不齐全;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低下,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2.3 城镇特色不明显,文化品位不高

2009年9月以来,广西开展的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使一些城镇重要交通干线沿路及主要出入口的建筑风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广西的部分城市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建筑风貌还是在形象的塑造上,仍没有充分发掘自身的内在要素,千篇一律的城镇建设形式,已逐步丧失其内在的竞争力。并且,还存在城镇文化与娱乐服务设施不足,城镇人口素质不高,城镇景观较差,部分城镇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现象。个别城市在处理招商引资、运用现代科技与延续历史文脉的关系中,破坏了宝贵的历史遗产,空间资源和城市风貌遭受破坏,使城市特色丧失。

2.4 城镇化政策缺位,政策落实不到位

虽然自治区政府颁布了《广西“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等文件,提出了城镇化发展要求,建立城镇专项建设资金,但很多地区并没有按要求设立和提取,对政策的落实只是停留在文件上。进城农民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在城镇征地、户籍改革、城市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没按要求执行,造成了城镇就业条件和劳动力保障机制不足及城镇化拉动力不足的现象。

2.5 城镇化质量不高,规划设计不到位

城镇规划的经费不能保证,导致规划工作薄弱、滞后,忽略了小城镇的整体规划布局,缺乏协调统一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存在部分城市对提高城镇化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城市发展观念滞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力。

3 目标和导向

3.1 发展目标

按目前全国和广西的城镇化发展速度综合测算,广西城镇化发展要保持年均增加2%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再用5~10年的时间达到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

3.2 发展导向

广西必须坚持把城镇化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优化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优化的发展方向为城乡网络化发展。城乡网络化发展是指城乡之间多种社会解决活动主体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互动系统和运行过程,并通过此过程获得一种最大化的空间组织效应,旨在使一定地域内的城乡之间的网络设施更完备,产业间的内在联系更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并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

因此,广西应该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坚持走符合广西区域特点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建设北部湾城市群,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城和重点镇,努力建设职能明确、功能互补、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等级有序,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北部湾经济开发区、西江经济区等区域有较强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能力,促进广西开放合作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4 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4.1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4.1.1 确立“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总体发展思路

优化广西城镇体系的网络结构,通过大城市带带动国际城市的建立。国际性城市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世界或世界某一大区域的经济枢纽作用的城市。培育广西的国际性大都市,应积极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城市发展战略模式,通过大城市带带动国际城市的建立。以重要的交通干线和重大流域为轴线,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加强经济区内城市间的相互联系,构成合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通过这些城市群和城市带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培育广西的国际性大城市——南宁,并以此增强大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的能力。

广西城镇化水平低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规模大、实力雄厚、辐射带动力强的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大中城市,继续强化南宁、柳州、桂林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南宁市重点加快五象新区建设,向南发展,起到国际性城市的带头作用;柳州市突出加快柳东新区建设,向东发展;桂林市着力加快临桂新区建设,向西发展。同时,大力扶持北海市、玉林市、钦州市、梧州市、贵港市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改造旧城,建设新区,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4.1.2 依托城市群的发展,大力培育重点经济带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1个或2个大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核心,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综合运输网和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广西中小城市比较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途径是培育城市群、建设城镇带,形成以“群”扩张、以“带”延伸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主要培育以南宁市为核心的南北钦防城市群;以柳州市为中心的桂中城镇群;以桂林市为中心的桂北城镇群;以梧州市、玉林市、贵港市为中心的桂东南城镇群;以河池地区、宜州市为轴心的黔桂走廊城镇带;以百色市、平果县为轴心的右江走廊城镇带;以贺州市、钟山县、富川县为轴心的桂东北城镇带;以凭祥市、崇左市、宁明县为轴心的桂西南走廊城镇带的空间轮廓。

4.1.3 优化广西的区域经济结构

广西各地区的经济基础差异较大、发展极不平衡,应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区经济合理布局。

以产业发展为中心,立足于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提高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重点扩展城镇的交通运输、贸易流通、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

大中城市要在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和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及其他都市型工作。高度重视产业单一、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替代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发展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为中心城市配套的工业,积极接替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加工业。

4.2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过程中,围绕服务多区域合作,编制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专项规划和技术导则,建立健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协调机制,例如,坚持地下设施与地上设施,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同时规划建设的原则,同步进行旧城镇改造和新区建设;以整体的观念,协调水、电、气、电信等有关部门的规划建设;要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城镇公共交通,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快公共客运场站(公交始末站)和停车场站的建设,有效缓解和预防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现象;建立以污水、垃圾处理为中心的环境保护系统和以防洪、排涝为中心的防灾统以便更好地发挥城市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基础设施的功能质量和寿命,延长维修改造周期。

4.3 建设特色性城镇,走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4.3.1 建设特色性城镇

特色性城镇是以特色产品、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现代工业、农业技术为依托,以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为手段,综合开发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传统产业,具有鲜明地域性,不可替代、可持续发展性和竞争性,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发展前景广阔,能生产满足公众需要特色产品体系的城镇。例如,广西东门镇依托甘蔗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广西还有特色工业带动型城镇如南宁横县六景镇、柳州鹿寨雒容镇;边境口岸城镇:广西硕龙镇等特色城镇。

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广西农村人口比重大,必须注重小城镇的发展。推进城镇化,必须彰显特色,展现独特的建筑风格、景观风貌、民族风情,树立城镇形象。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重点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以及重要文物等历史文化遗存,使悠久深厚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辉映。

4.3.2 大城市走出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

根据广西的区情,大城市的发展也应走各具特色的道路。南宁作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和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南宁市应该利用这一契机向国际大都市化发展,明确“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的双城特色定位。其他城市如柳州市以山环水绕、工业名城的特色定位;桂林市以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定位等。

4.4 创新机制,改革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统筹城乡和谐发展

从政策上重点扶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重推进吸纳和安置外来迁移人口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努力消除农民身份变更和居住地变更的体制性障碍;同时,政府要让农民进城后,能切实受到城市文明的熏染,能享受完善的公用设施,得到更稳定更好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享有更高水准的科技文化教育和公民教育,自身素质得到迅速提高,让他们充分感受城镇化所带来的好处。

4.5 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加强对城镇发展的规划指导

重视城市的规划工作,从大城市、中型城市与小城镇建设相互结合的角度,确定好城市的产业、建筑、设施和生态布局,避免因城市建设布局不当所造成的功能不全、“瓶颈”制约等问题。一方面,城镇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合理安排全区的城镇与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另一方面,要改进规划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城镇发展的规划指导,与时俱进,加强规划的审批,规划的修编、调整必须经审批部门认定;规划编制必须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必要时还要进行听证,并按法定程序报批,保障城乡规划的法律性和权威性。

摘要: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广西的城镇化水平总体略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文章就这一问题对广西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在广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的目标和导向,并提出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优化城镇体系,城乡网络化发展,城市群

参考文献

[1]施岳群,庄金锋.城镇化中的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品质的意见[EB/OL].http://www.gxzf.gov.cn/ gxzf_zwgk/zwgk_zfwj/zzqrmzfwj/201102/t20110222_278319.htm. 2011-02-22.

[3]刘水源,陈德荣.广西城镇化发展刍议[J].大众科技,2010(9).

[4]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优化城镇体系 篇2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发展和建设条件

历史背景:分析区域内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以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域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区域基础: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涉及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结构、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

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案比较,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方向。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以上等级的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虑与集镇关系。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市人口资料。

3)确定本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依据公平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区域内城镇和地区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起得作用,承担的责任。通过收集区域内各个城镇经济结构的统计资料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明确各城镇之间只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对城镇现状职能加以分析,制定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区位优势的专业化与有机结合的新只能结构。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其规划性质,使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有多依据。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包括:

分析各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和行对地位的变化,预测今后的动态

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分布的特点

分析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包括某些农村集镇的普升和因基本建设可能新建的城镇

结合城镇的人口现状、发展条件评价和职能的变化,对新老城镇做出规模预测,制定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规划,形成新的、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包括:

分析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

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结合,带动全区域的发展提供地域组织的框架

综合评价区域城镇的发展条件

综合各城镇在职能和规模的网络结构中的分工和地位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的城镇的规划建议

让金融体系助力城镇化 篇3

移民城镇化是指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就业与生活。

对于国内来说,移民的城镇化不能仅靠移民个人的力量,需要由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保障和政策条件。比如说在北京,如果要让移民而来的人拥有安居之所,仅靠农村移民个人的存款、工资等都是解决不了此问题的。这就意味着,移民的城镇化需要相应的制度改革,需要政府来支持。因为在促进和完成移民城镇化的路径中,制度、政策保障与政府支持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种途径。

原地的城镇化问题,刚才各位都从宏观角度阐述了观点,在这里我就不重复了,我主要从微观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目前农村原地城镇化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与质量问题。二是就业问题。三是农民创业资金问题。四是农民的素质提高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有效解决的瓶颈都是资金问题。原地城镇化要解决的资金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农民进入城镇生活的资金、主要解决就业的中小企业发展投资,以及刚才仇部长提出的发挥创业精神所依赖的创业基金。

要解决这些和“钱”有关的问题,我们就必须研究金融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该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

中国在城镇化的模式和路径选择上,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走出一条高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路径,但同时也可以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这里我只介绍一下美国的农村城市化的模式。我国可能并不适合借鉴美国的模式,但我认为,美国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下,建立和发挥金融体系作用这个方面,还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

美国经验最主要是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主要是指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和金融制度方面的结构创新。在金融结构创新方面美国主要是制度创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法律的保证和规范。美国不但在金融方面进行制度的创新,还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以及出台各种优惠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如美国依据1916 年的《联邦农业贷款法案》建立了联邦土地银行系统。

还有美国根据《农业信贷法》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配合协调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和其他服务。这个体系主要包括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和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农民家计局主要是配合政府农业农村的政策,把政府提供的资本金、预算拨款和贷款周转基金通过贷款和担保方式投入到农业农村的建设中,帮助主要是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农民解决信贷问题。当农民家计局自有资金无法满足贷款需求时,它甚至会通过为农民借款人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担保,并补贴由此而产生的利差的方式,帮助农民借款人融资。商品信贷公司的主要任务是运用金融工具干预农产品销售体系,帮助政府缓和市场农产品过剩,应对农业危机。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则主要是为了改善公共设施和提高技术应用而建立的。其为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主要用来架设电线、组建农村电网、购置发电设备、发展通信设施等。但这几个机构的相同之处就是,其资本金部分或全部直接来源于政府拨款,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鲜明的政策性金融特征。

小企业管理局是美国国会1953 年拨款建立的一个联邦政府贷款机构,专门为那些不能从其他正常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的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美国的农村城市化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过程,但在自发的基础上还是需要政府在金融政策上的支持和主导。对比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和农民一直是“输出者”,现在已经到了我们回馈农民的时候了,但这种回馈不可能依靠某个大型企业或者单独的金融机构来进行。我们的城镇化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进行的,应该将之前的改革红利反馈到城镇化中,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应由国家财政来负责。另外可以通过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的最大效用。如不能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就可以借鉴美国进行金融制度与金融机构的创新,如美国农民家计局的做法,由政府为农民提供担保。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仔细研究,吸取像美国这样的先行国家的经验,做到制度在先,政府支持,从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角度助力城镇化。

在资金解决问题上,除了借鉴经验外,我们也应该考虑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进行金融机构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前者主要是针对目前国内实行“总分行制”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近年来提出要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其重要性越高,面临资本要求就越高。目前中国银行已经成为这个名单上的全球25 家银行之一。如果国内的银行继续走现在这条总分行的路子,也许未来中国会有更多的银行被圈进名单,对国内银行业是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应该将目前很多大型商业银行内较大的地方分行独立出来,成为地方性的独立法人的机构,在现有框架下,这样的机构创新成本是很低的。另外,金融工具的创新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增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同时,真正放开金融业的准入,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使现在处于灰色地带、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地下钱庄、民间借贷阳光化,给民间资本更多的投资选择路径,从而减少类似这两年温州、鄂尔多斯等地民间融资危局的发生。

优化城镇体系 篇4

1 宿迁市城镇体系现状

1.1 宿迁概况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 市域面积8 555 km2, 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至2013年年底, 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及宿豫区、宿城区, 市域常住人口约481.9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1 706.3亿元, 位列全国前百强。

1.2 城镇体系情况

目前, 市域辖104个乡镇、1 442个行政村。其中, 省级重点镇8个、市级重点镇15个 (见表1) 。

1.3 存在问题分析

1) 中心城市地理位置较偏, 空间结构布局分散, 综合吸引力有待提升;2) 中心城区对三县城的辐射力、带动力明显不足, 对乡村辐射力不足;3) 市级以上重点镇数量较多, 但综合服务功能不强、发展成效不明显;4) 城乡二元平行发展的现象明显, 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

2 现行城镇体系规划分析

2.1 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宿迁市现行城镇体系规划于2012年编制完成, 规划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点镇—一般镇”五级等级体系 (见表2) 。

2.2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极、两副、三带”的城镇空间格局, 根据区域发展不同特点差别化引导。其中, 一极即以中心城区与沭阳县城为核心组成城镇发展极化地区, 是宿迁城市竞争力集中体现的区域;两副是以泗洪、泗阳县城为市域城乡空间发展副中心, 加强与周边城镇的协调, 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成为统筹周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带即东南带———沿淮徐综合交通廊道, 由中心城区、洋河新城、泗阳县城、晓店镇、中扬镇、新袁镇组成, 是最具宿迁特色的市域城乡空间发展主轴, 东北带———沿宿连综合交通廊道, 由中心城区、沭阳县城、大兴镇、陇集镇、华冲镇组成, 南向带———沿宁宿徐综合交通廊道, 由中心城区、泗洪县城、龙河镇、归仁镇、梅花镇组成。

3 空间结构优化原因分析

3.1 对接区域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一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因素的出现, 宿迁快速发展环境受区域的影响日益突显。对接区域发展态势, 特别是呼应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沿宿连、宁宿、徐宿淮三条发展轴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见表3) 。

3.2 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需要

城镇化是宿迁发展的机遇和重点, 更是宿迁发展自身独特的红利所在。目前, 宿迁城镇化率为51%, 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关键时期。需要科学的城镇体系规划来指导全市城镇发展, 才能够少走弯路。

3.3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要实现全面小康,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只靠中心城区和县城拉动是不够的, 而靠面广量大、重点不突出, 人力、物力、财力相对缺乏的乡镇拉动也是不够的。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要抓住城市结构中的重要节点, 分层拉动, 梯度带动, 以适度的中心强化和适度的均衡带动来实现城乡发展的新突破。

4 城镇体系优化研究

4.1 空间结构优化

结合市域空间发展政策分区引导, 规划在宿迁市域范围内构建“一轴、两副、九市、多点”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根据各区域发展不同特点差别化引导城乡空间集聚。

一轴即以中心城区、洋河新区与泗阳城区为核心组成城镇发展轴, 强化城市功能、产业布局、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衔接;两副即以泗洪、沭阳为副中心, 加强与周边城镇的协调, 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九市即来龙、贤官、马厂、韩山、王集、新袁、双沟、龙河、界集为空间集聚的小城市;多点即若干一般镇。

4.2 等级规模优化

根据城镇发展战略, 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市—一般镇”四级体系 (见表4) 。

4.3 职能结构优化

结合市域空间政策分区建议, 合理规划市域城镇职能, 强化中心城市, 差别引导, 促进市域城乡快速发展。

1) 宿迁中心城区:长三角北部地区新兴工商城市, 辐射带动千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 滨水旅游城市。2) 洋河新区:中国白酒产业基地;现代生物科技和临港临空产业集聚区;中心城市发展轴中部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3) 泗阳城区:长三角北翼的绿色产业基地, 市域东部核心城市, 生态宜居城市。4) 沭阳城区:沿东陇海城镇轴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交通枢纽型城市;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以及专业服务业。5) 泗洪城区:滨水工贸旅游城市, 带动市域南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城市;以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为主。6) 小城市:根据区位、发展基础等条件, 规划贤官、韩山、马厂、新袁、王集、来龙、龙河、界集、双沟等9个小城市。具体职能详见表5。7) 一般镇。一般镇是推动宿迁市域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市域空间促进发展的重要载体, 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发展。特色镇的职能定位以农产品加工、无污染工业、涉农服务和社会事业服务为主, 成为适度规模的人口居住中心、镇域农村地区的服务中心。

摘要:针对以快速城镇化地区的阶段性问题, 以宿迁市为例, 基于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结合区域协调、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等发展要求, 对市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职能结构等进行了优化, 以期促进宿迁市的快速平稳发展。

关键词:城镇体系规划,优化,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崔功豪, 魏清泉, 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 纲要[Z].2011.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篇5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主要内容为: 1.城镇体系的概念

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见第二条)。

2.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

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是: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订区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与布局;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见第三条)。

3.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

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见第六条)。4.城镇体系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职责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审批。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见第十一条、第十七条)。5.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

10)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11)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见第十三条)。

6.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

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文本、附件和主要图纸。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附件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包括综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主要图纸有:城镇现状建设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图;城镇体系规划图;区域社会及工程基础设施配置图;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见第十五条)。

三、《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1995年6月29日建设部发布了《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自1995年7月1日起施行。

1.适用范围

制定和实施建制镇规划,在建制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和房地产、市政公用设施、镇容环境卫生等管理,必须遵守该办法。本办法所称建制镇,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不含县城关镇。

建制镇规划区,是指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因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建制镇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建制镇总体规划中划定(见第三条)。

2规划管理

(1)制定和实施建制镇规划,在建制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和房地产、市政公用设施、镇容环境卫生等管理,必须遵守本办法(见第二条)。

(2)规划原则。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见第五条)。

(3)规划编制。建制镇规划由建制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见第九条)。

(4)规划审批。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详细规划报建制镇人民政府审批。建制镇人民政府在向县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建制镇总体规划前,须经建制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见第十条)。

3.建设管理

(1)建制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建制镇规划,服从规划管理(见第十二条)。

(2)建制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项目在报请计划部门批准时,必须附有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见第十三条)。

(3)在建制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向建制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由建制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并提出规划设计条件的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发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依法申请办理用地批准手续(见第十四条)。

(4)在建制镇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档向建制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申请,由建制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施工图进行审查,并提出是否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见第十六条)。

四、《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建设部于2000年2月14日发布《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村庄、集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可以按照本办法执行,农场、林场的各基层居民点的规划亦可以参照本办法编制(见第二条)。

2.规划阶段

村镇规划的编制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阶段,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第三条、第四条)。

3.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

(1)在编制村镇总体规划前可以先制定村镇总体规划纲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编制村镇总体规划的依据(见第十三条、第十五条)。

(2)村镇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1)确定乡(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明确长远发目标;提出调整村庄布局的建议;预测人口的规模与结构变化,重点是农业富余劳动力空间转移的速度、流向与城镇化水平;

2)提出各项基础设施与主要公共建筑的配置建议;确定建设用地标准与主要用地指标,选择建设发展用地,提出镇区的规划范围和用地的大体布局(见第十四条)。

(3)村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评价乡(镇)发展条件;确定乡(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乡(镇)行政区域内的人口规模和结构;拟定所辖各村镇的性质与规模;布置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指导镇区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见第十六条)。

(4)村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对现有居民点与生产基地进行布局调整;确定各个主要居民点与生产基地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确定乡(镇)域及规划范围内主要居民点的人口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安排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公共建筑(见第十七条)。

(5)村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年至20年(见第十八条)。

4.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

(1)村镇建设规划可分为镇区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见第二十条)。

(2)村镇建设规划的任务。以村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镇区或村庄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进行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安排主要建设项目的时间顺序,并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见第二十一条)。

(3)镇区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1)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用地总量,再确定各项用地的构成比例和具体数量;

2)进行用地布局,划清各项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

3)对市政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

4)确定旧镇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5)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和控制点坐标标高;

6)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

7)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见第二十二条)。

(4)镇区近期建设规划的深度。应达到直接指导建设或工程设计的深度,建设项目应当落实到指定范围,有四角坐标、控制标高,示意性平面;道路或公用工程设施要标有控制点坐标、标高,并说明各项目的规划要求(见第二十三条)。

(5)村镇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年至20年,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3年至5年(见第二十四条)。

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1994年9月5日,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1.基本要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在调整或修订总体规划时,应同时补充或完善保护规划;原城市总体规划中没有包含保护规划的,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补充编制完成。

主编制原则

(1)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编制和落实。

(2)应当分析城市历史演变及性质、规模、现状特点,并根据历史文化遗存的性质、形态、分布等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原则和工作重点。

(3)应当从城市总体上采取规划措施,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要注意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

(4)应当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继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保护重点

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对于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手工业、居住以及其他性质的街区,需要保护整体环境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集中连片的地区,或在城市发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等,要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特别要注意对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不使继续破坏;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

4.保护规划文本的内容

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概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和保护工作重点;城市整体层次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措施,包括古城功能的改善、用地布局的选择或调整、古城空间形态或视廊的保护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各类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界线,保护和整治的措施要求;对重要历史文化遗存修整、利用和展示的规划意见;重点保护、整治地区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规划实施管理措施。

六、《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1999年4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建设部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其主要内容如下:

1.规划审查的主要依据

(1)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

(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5)当地经济、社会和自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发展条件。

2.规划审查的重点

城市性质;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城市综合交通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等。

3.规划审查的程序与时限

(1)前期工作。有关城市人民政府在拟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之前,应书面报告建设部,由建设部作出应属修编或调整的认定。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先组织编制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完成后,由建设部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查复核,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2)上报要求。有关城市人民政府根据规划纲要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上报材料包括:规划文本、报告、图纸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的意见、技术评审意见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审查意见。

(3)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设部按国务院交办文件后,将报批的城市总体规划连同有关附件分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4)协调意见。建设部组织召开部际联席会议,讨论、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

(5)报批。建设部依据协调意见,起草审查意见和批复代拟稿,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书面意见一并报国务院。

七、《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国家于1992年12月4日制定、发布了《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并于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1.适用范围

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必须遵守本办法(见第二条)。

2.主管部门

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的指导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的指导工作;

直辖市、市和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规划管理工作(见第三条)。

3.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规划和计划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城市规划实施的步骤和要求,编制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和计划,包括地块数量、用地面积、地块位置、出让步骤等,保证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有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使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投放量应当与城市土地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应当与建设项目相结合(见第四条)。

4.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规划控制

(1)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应当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详细规划提出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必须附具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

(2)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出让方和受让方不得擅自变更。在出让、转让过程中确需变更的,必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已取得土地出让合同的,受让方应当持附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的出让、转让合同,依法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土地使用权属证明。

(4)通过出让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再转让时,仍应遵守原出让合同附具的规划设计条件。

(5)受让方在符合规划设计条件外为公众提供公共使用空间或设施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给予适当提高容积率的补偿(以上见第五条、第七条至第十二条)。

5.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设计条件和附图内容规划设计条件应当包括:地块面积,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停车泊位,主要出入口,绿地比例,需配置的公共设施、工程设施,建筑界线,开发期限以及其他要求。附图应当包括:地块区位和现状,地块坐标、标高,道路红线坐标、标高,出人口位置,建筑界线以及地块周围地区环境与基础设施条件(见第六条)。

八、《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对开发区的规划管理,促进开发区的土地合理利用和各项建设合理发展,根据《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发布了《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自1995年7月1日起施行。

1.定义

本办法所称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见第二条)。

2.开发区规划的主要规定

(1)开发区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开发区规划可以按照开发区总体规划阶段和开发区详细规划阶段进行编制。开发区所在地的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开发区的规划管理工作。

(2)开发区的立项和选址工作必须有开发区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开发区报请批准时,应当附有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

(3)开发区总体规划由开发区所在城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开发区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应当报送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开发区详细规划由开发区所在地的城市人民政府审批。(以上见第二条至第五条)

3.开发区建设的主要规定

(1)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开发区规划,服从统一的规划管理。

(2)开发区内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必须以建设项目为前提,以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开发区内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必须附具开发区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在出让、转让过程中确需对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变更的,须经开发区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已经取得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的,受让方必须持合同向开发区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在开发区内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属证明及其他法定文件,向开发区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建设。

(4)在开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开发建设单位必须遵守已经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等各项规划技术指标,确需进行变更的,必须向开发区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变更。

(5)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开发区内未取得或者擅自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开发区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以上见第九条至第十四条)

九、《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2002年建设部制定了《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要求各地依据《办法》和《规定》,切实抓紧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和明确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工作。

1.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1)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2)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3)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

设市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见第四条)

2.编制近期建设规划遵循原则

(1)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4)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5)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五年,原则上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其中当前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期限到2005年(见第五条、第六条)。

3.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2)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3)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见第七条)。

4.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性内容

(1)根据城市建设。近期重点,提出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2)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

(3)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4)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决定增加近期建设规划中的指导性内容(见第八条)。

(5)近期建设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以及必要的图纸和说明(见第九条)。

5.近期建设规划的审批

(1)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2)城市人民政府批准近期建设规划,批准前必须征求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意见。

(3)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其中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报建设部备案(见第十条)。

十、《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定义

本规定所称强制性内容,是指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见第二条)。

2.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基本要求

(1)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必备内容,应当在图纸上有准确标明,在文本上有明确、规范的表述,并应当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2)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必须明确强制性内容(见第三条、第四条)。

3.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区。

(2)省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区域性电厂和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天然气主干管、区域性防洪、滞洪骨干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水工程等。

(3)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见第五条)。

4.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

(2)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主干道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5)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6)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近期建设用地的具体位

置和范围;近期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的具体措施(见第六条)。

5.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

(2)规划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

(3)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

(4)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

(5)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

(6)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建设控制指标(见第七条)。

6.有关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调整

(1)调整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强制性内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必须组织论证,提出专题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规定的程序重新审批。

(2)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城市人民政府必须组织论证,提出专题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总体规划,必须依据《城市规划法》规定的程序重新审批。

(3)调整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就调整的必要性组织论证,涉及公众权益的,应当进行公示。调整后的详细规划必须依法重新审批后方可执行。

(4)历史文化保护区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原则上不得调整。因保护工作的特殊要求确需调整的,必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依法重新组织编制和审批(见第九条至第十一条)。

十一、《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建设部制定的《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3年11月15日建设部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1.定义

本办法所称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本办法所称紫线管理是划定城市紫线和对城市紫线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2.主管部门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紫线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紫线管理工作(见第四条)。

3.划定紫线应当遵循的原则

(1)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

(2)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风貌协调区。

(3)控制范围清晰,附有明确的地理坐标及相应的界址地形图。

(4)城市紫线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划定,依据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见第六条)。

4.城市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1)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除、开发;

(2)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

(3)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4)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5)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

(6)其他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见第十三条)。

5.紫线的调整与撤销

(1)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提出专题报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调整方案。调整保护规划审批后应当报历史文化名城批准机关备案,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已经破坏,不再具有保护价值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专题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撤销相关的城市紫线。撤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城市紫线,应当经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见第八条、第十一条)。

6.紫线范围内建设的要求

(1)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各项建设必须坚持保护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维护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的原则。历史建筑的维修和整治必须保持原有外形和风貌,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建设不得影。向历史建筑风貌的展示。

(2)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确定各类建设项目,必须先由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保护规划进行审查,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公示后核发选址意见书。

(3)在城市紫线范围内进行新建或者改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对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进行修缮和维修以及改变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性质,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行。

(4)城市紫线范围内各类建设的规划审批,实行备案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在城市紫线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见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至第十七条)。

城镇人口

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镇的人口,主要依据人群的居住地和所从事的产业进行归类。“城镇人口”的特点所从事的产业为非农业生产性产业(自然经济)为主的人群及其家庭;一般认为城镇人口占有率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或城市化水平。在中国大陆,“城镇人口”自1990年代前后在统计学领域渐渐使用较多的用语,以代替之前非农业人口。

国际上关于“城镇”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联合国将世界各国采用的定义与方法归为5类:①以行政上自治的市、区为准;②以聚居的人口规模下限为准;③以具备某些城市特征,如良好的道路、成排的建筑、公共服务设施、供电、法庭、警察局等为准;④以当地政府所在地为准;⑤以从事非农业劳动人口的百分比为准。城镇人口的划分标准,随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而有所变化。

1955年和1963年,中国规定:城镇人口均指市和镇中的非农业人口。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把市和镇的总人口(包括其中的农业人口)作为城镇人口(但市辖县不计算在市的总人口内)。因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职业特征等差异,城镇与乡村人口有着较显著的差异。如城镇人口趋于晚婚,生育率及婴儿死亡率低,文化和技术水平较高,职业构成复杂,以及流动性较强等。城镇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北京市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研究 篇6

关键词:住房保障 保障规模 配套措施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 (2011) 02-66-03

住房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和需要,保障居民“居住权”的社会公平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政府为解决家庭收入和住房条件低于规定标准的城镇居民基本居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其实质是政府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行政手段解决居民住房困难。近年来,随着北京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情况日益凸现,原有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也不断暴露,构建完善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业已开始。

一、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北京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历程与国家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息息相关。住房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商品房市场的迅速繁荣,与之相适应,传统以政府直接调控和非商品化为基础的住房福利分配模式也逐步向以政府间接调控和商品化为基础的住房保障模式转变。

2006年,随着房价过快上涨问题日益凸显,国家进一步加强楼市调控力度,核心内容是督促地方政府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此背景下,北京也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丰富保障性住房种类、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依据2007~2009年北京住房建设计划,3年共计划新建和收购保障性住房面积达到2530万平方米,超过2006年之前保障性住房建设总规模,达到同期住宅竣工面积的50%以上。

目前,北京已基本形成了由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等多种政策性住房组成的、保障对象梯级分布、保障方式多样的住房保障体系。

二、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体而言,北京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但住房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运行机制、配套基础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实际保障效果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未能得到有效满足,集中体现为“三弱三过”。

(一)住房保障制度的设计基础弱

从北京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看,除廉租房制度在最初制定前,北京进行过最低收入群体的情况摸底外,其他各项制度的构建都是顺应住房体制改革的步伐而进行,保障制度建设成为改革的附属政策。保障对象界定相应较为随意、模糊。例如,为推进商品房市场化进程,扩大市场需求,北京建立了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在缺乏对市场走势和居民收入状况的深入分析基础上,确定了6万元家庭收入的购买标准,直接导致部分中高收入群体“混入”保障体系。此外,保障房建设目标不明确,主要由年度计划确定导致市场预期混乱,开发商不知道政府未来会建多少保障房,居民也不知道未来是否能纳入保障范围,如何被保障,进而严重削弱保障性住房作为商品房市场有效补充的积极作用。

(二)保障制度与市场机制的协作性弱

一方面,某些制度运行中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作用不够重视,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例如,两限房多采取配建方式,而政府对工程进度缺乏严格监督机制,使得开发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通常放缓两限房建设步伐,更快推进小区内商品房的建设销售,这也正是近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实际形成供应的保障性房源并不多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方面,在一些方式上对市场力量利用又不足,制约了保障供给能力的增长。以廉租房制度为例,实物配租或租金补贴方式都受房源短缺制约,国内已有部分城市尝试采用房地产中介组织提供廉租房房源信息交流平台,而北京仍主要依靠政府力量,使得廉租房源很难实现快速增长。

(三)制度运行的配套基础弱

第一,房地产二级、三级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居民解决住房的主要渠道是购房,梯级住房消费没有形成,使得中低收入群体多样化的需求对应单一化、断档式的供给,对住房保障的期望相应较高。

第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与保障制度运行的要求相差甚远。住房保障标准的核心在于划定收入线,但在当前的信用环境下,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很难掌握,直接导致部分高收入群体“混入”保障范围,保障退出机制也很难实现。

(四)保障对象过于模糊

一方面,覆盖面过于宽泛。当前的住房保障对象界定为中低收入家庭,而没有严格区分出不同阶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障方式,使得政府投入的大量资源被“低效”享受,真正最需要解决住房困难的群体往往没有得到最有效保障。

而另一方面,覆盖范围又有遗漏。“保租”与“保买”之间存在“夹心层”家庭,既无力“优惠买”,又不能“廉价租”。

(五)保障方式过于简单

当前,北京针对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仍存在大规模实物保障(也称“补砖头”),如限价房和经济适用住房;而针对低收入家庭,虽然政府已提出加快建设公共租赁房,但实际运行中,仍以现金补贴方式(也称“补人头”)为主,廉租房实物配租比例明显较低。然而,深入分析这两类保障方式的利弊,可以看出,“补砖头”方式中,财政补贴直接投向生产者,有利于直接形成供给,在住房短缺情况下,能实现有效保障。但这种方式对政府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对于中等收入群体,以限价房或经济适用住房进行实物保障,政府监督成本远大于保障群体从市场获取住房的成本,不具可持续性。而“补人头”的方式能避免政府对住房市场的直接干预;财政补贴直接面向消费者,也不会被生产者挤占;节约政府监督成本。但这种方式对市场要求更高,需要有完善的梯级供应体系与居民不同层次的保障需求相适应。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在北京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明显滞后的背景下,根据现有的租金补贴水平,通过市场获取租赁房源的难度较大,政府应承担更多责任。

(六)保障管理过于松散

保障机构比较分散,涉及了较多的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缺少一个统一的执行机构,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和实施效果的弱化。

三、构建合理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通过对北京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历程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北京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仍有待完善,保障谁,如何保,如何管,仍需要进行更细致、全方位的设计。

(一)理论框架

1.主要原则

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应首先突出“公平性原则”。即无力通过市场途径解决住房问题的居民都可享受住房保障,保障力度也因收入水平不同有所不同。其次是“多样性原则”。不仅应做到制度安排模式多样化,以便适应不同社会群体并满足需求;同时,水平结构也应多样化,即对不同收入水平群体在保障力度上要有所区别。三是“适度保障原则”。应根据财政的承受能力决定保障规模,政府承担有限责任,而非无限责任,住宅保障应重点倾向保障低收入家庭。四是“动态调整原则”。住房保障的广度和深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消费结构等密切相关,应随客观变量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2.总体框架

构建住房保障体系框架的核心是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保障谁:理论上看,无力通过市场途径解决住房问题的居民都应成为住房保障的对象,其中又以城镇低收入家庭为主。从广义上说,住房保障不应仅限于本地居民,但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又应绝对倾斜于本地居民,适当考虑非户籍常住人口。

第二,谁来保:地方政府是住房保障资金支付的绝对主体;中央支持作为补充,主要体现于制度创新及政策扶持;有效利用非营利机构、中介等市场力量。

第三,如何保:针对不同收入阶层采取不同保障方式,核心思想是“保居住,不保财产;保使用,不保所有”。对于无力购买商品住房的中等收入群体,基于缩小贫富差距的出发点,以现金补贴为主,适度保障;对于无力租赁商品住房的低收入群体,以实物配租方式为主,确保“住有所居”。

(二)保障规模测定

按照上述框架设计,根据居民收入水平、住房价格水平、租金水平等数据资料,可测算出保障对象的具体规模。

1.保障标准

面积标准。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29平方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规定,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60%。综合考虑,将保障标准定为人均20平方米。

收入标准。根据一般商业银行住房贷款要求,月还款额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居民按照上述面积标准从市场上购买住房,如果还贷支出超过了收入的50%,则应被纳入住房保障范畴,政府给予一定现金补贴。2010年北京商品房交易均价为17782元/平方米,据此价格,按当前公积金贷款利率、首付30%计算,购买家庭人均20平方米住房的年还款额约为4.2万元。因此收入标准设为家庭年收入不高于8.4万元。其中,按照保障面积标准从市场上租赁住房,租金支出超过了同期收入50%的家庭应视为低收入家庭,作为“实物配租”的重点保障对象,据“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数据,2010年北京城区普通住宅租赁均价为2335元/月·套。据此计算,“实物配租”的收入标准设为家庭年收入不高于6.1万元,

2.保障总规模测定

根据已经划定的保障收入线和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布,可以推算出住房保障的总体规模。

受数据资料限制,在此采用区间百分比法进行估算,假设收入分布是均匀的,利用5分法中各组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推算低于保障线的人口比例。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需要住房保障的家庭户数比例,ri是城镇居民分类家庭年收入线区间比例,Is是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家庭收入保障线;Ii是城镇居民分类家庭年收入线。

以家庭收入不高于8.4万元为保障线,根据对2010年各收入群体家庭年收入的预测数据,计算需要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的居民应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为61%。其中,以家庭收入不高于6.1万元为“实物配租”的保障线,计算需要得到实物配租的居民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为25%。

(三)配套措施

1.完善住房保障的进入、退出机制

建立严格的审查、登记制度,加强公示力度,建立严厉的惩罚机制,防止住房保障对象认定出现偏差,保障政策落在实处。同时,建立保障家庭收入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一方面,保障收入线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调整;另一方面,建立复审制度,定期对原保障对象进行重新认定。

2.培育住房租赁市场

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主体运作行为,归并住房租赁税费种类,建立行之有效的房屋租赁协管机制。落实租赁登记备案制,促进租赁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全面放开公有房屋转租行为。组建或者扶持大型房地产公司成立房屋租赁公司,活跃租赁市场。

3.加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北京市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和使用的管理办法,加快建设个人信用基础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组织成立专门从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从重点群体和重要领域入手,逐步建立个人信用系统。

■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月报,2001~2009年。

[2] 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情况,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010年12月。

[3] 《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优化城镇体系 篇7

1 研究简述

公共服务研究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研究视角主要是广义的公共服务, 如医疗保障、城市交通和公共政策等领域, 涉及到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则刚刚起步。通过文献梳理, 可分为三个逻辑主线: (1) 注重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现实感知。旅游公共服务作为公共物品的一种形式, 涉及到众多利益主体, 居民和旅游者等需求方对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现实感知是评价区域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 相应的认知情感模型、评价体系和感知评价的研究成果较多[2,3,4]。 (2) 构建旅游公共服务的信息平台。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较完善, 相关研究也较丰富。除了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外, 一些学者研究了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产业框架, 特别是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中的旅游信息服务方式和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5], 旅游专业网站的旅游信息传播作用和效果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6], 一些专业旅游信息数据库建设方案和运作模式也在探索中[7]。同时, 西方发达国家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 英美等国旅游服务系统有着非常完善的电子化政务公开、旅游信息服务和旅游预警功能[8]。 (3) 探索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由于旅游公共服务的公共物品性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应由政府来提供。随着公共物品理论的不断完善, 一些学者认为市场也可进入旅游公共服务领域, 且供给效率比政府供给更有效[9]。在某些领域, 政府完全可采取多元化的供给模式[10], 如公私部门的合作供给、第三部门的供给等。

我国关于旅游公共服务的学术研究文献较少,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辨析、内容组织、体系构建和供给模式等方面。如李爽等[11,12]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内涵、属性特征、内容构成和系统划分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服务内容构成、供需主体、供给模式等方面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重新架构。同时, 关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证研究也有突破, 一些学者对不同空间尺度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应对策略和保障措施[13,14,15]。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是我国学者关注的重点。如不少学者讨论了节事活动中旅游公共服务的政府和第三部门供给模式[16,17], 并强调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18]。尽管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理论研究才刚刚开始, 但相关实践活动已在一些旅游发达城市开展, 如厦门2007年就完成并通过了我国首个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0年我国首个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在桂林成立等, 标志着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进入了新阶段。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 相应的供给模式和运行模式单一, 无法充分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旅游公共服务需求;运行体制不完善、资源配置效率低、空间分布不合理,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千头万绪, 需要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寻找合适的突破口。

本文试图以旅游型城镇———南岳镇为例, 利用区位商计算模型分析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各要素的比较优势。通过实地调查, 分析旅游公共服务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结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空间布局存在的若干问题, 提出旅游公共服务空间优化的对策, 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提供基础性资料。

2 公共服务体系集聚水平与空间布局

2.1 公共服务体系各要素的集聚水平分析

旅游公共服务内容体系庞杂, 分类方法各异。本文立足于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分为旅游公共交通、旅游公共信息、旅游公共安全、旅游公共休闲和旅游公共环境等5个构成要素。利用区位商的数学模型, 对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各要素在衡阳市中的空间集聚度进行比较分析, 便于找出旅游型城镇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基于资料的可得性和分析的简便性, 本文利用人均旅游公共服务占有量作为资源空间集聚度评价标准。由于旅游人口为流动人口, 本文区位商计算旨在求出各要素的人均占有系数, 前提是满足当地常住人口的需求, 故计算时以两地常住人口为准。计算公式为:

式中, Q指区位商数值;S0为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要素Si的组成值总和;n为要素的组成值个数;i指要素组成值的序列号, 且为正整数;T为衡阳市相应要素Ti的组成值总和;P0为南岳镇人口总数;P为衡阳市人口总数;两地人口数量均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旅游公共交通系统不仅包括交通基础设施 (如公路建设、停车场) 、交通运输市场, 还需考虑城区交通营运。基于数据的有效获取, 本文试图从交通线路、专线站点和大型停车场3个方面说明南岳镇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根据《衡阳六十年》统计数据, 截止2008年南岳镇境内旅游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主要过境线路有国道G107线、省道X037线、X038线、X042线和X061线, 全长约42.2km;高铁站点1个、专线汽车站点2个、公共停车场10个, 其中包括中心停车场和万寿生态停车场等。相应的衡阳市公路里程为17671km, 长途汽车站24个、停车场127个。根据式 (1) , 即可得到南岳镇人均公路里程的区位商值为0.632、旅游站点区位商值为22.042、停车场区位商值为20.827。区位商值说明, 就旅游公路里程数而言, 南岳镇旅游交通网络服务并不占优势, 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 由于南岳镇旅游中心地的区位条件优势明显, 相应的旅游交通节点服务功能较强大, 这也是构建现代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近年来南岳镇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 开通并完善了南岳衡山旅游网站, 成立了信息自动化验室办公室, 建成了高质量、全覆盖的通信系统及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络。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信息服务两部分。非物质信息数据难以统计, 故本文以物质信息为主, 以旅游交通指示信息、旅行社和邮政局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南岳镇旅游公共信息进行信息采集筛选、实地考察与补判得知南岳镇主要旅游交通指示信息14处、中大型旅行社12家、邮政局6家, 相应的衡阳市相关数据分别为468处、59家和186家。根据式 (1) - (3) , 南岳镇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区位商值为11.871, 大大超过了衡阳市的整体水平, 反映了作为旅游型城镇的南岳镇近几年在旅游信息化建设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旅游公共安全服务:旅游公共安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旅游交通事故、旅游食品安全、景区治安状况、景区自然灾害事故等。由于相应的数据缺失, 我们用旅游地公安局派出所数量、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来间接衡量旅游公共安全服务能力。通过统计可得, 南岳镇共有派出所4处、医疗卫生机构9家。但就人均比值而言, 南岳镇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均比值是衡阳市的5.764倍, 空间集聚水平较高, 有利于旅游型城镇的专业化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

旅游公共休闲服务:旅游公共休闲要素是人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 体验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根据大众旅游休闲方式和南岳镇的地域文化特色, 从星级酒店、综合文化中心 (包括图书馆、电影院、歌舞厅、体育馆) 、购物中心 (包括超市、百货、香行) 、广场公园4个方面搜集数据, 见表1。根据式 (1) - (3) , 可计算出南岳镇旅游公共休闲服务的区位商值为7.218, 在人均占有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注:**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旅游公共环境服务:旅游公共环境很难用数据衡量, 它只是旅游者的一种感性体验, 可用旅游者的满意度和重游意愿来衡量。通过100份问卷调查, 在1%的置信区间, 旅游者满意度和重游意愿的相关系数高达0.9以上 (表1) , 这表明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 各个旅游服务要素的建设必须要同步进行, 增强旅游者的整体体验质量, 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重游率。

2.2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空间格局

按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五大要素, 利用ArcGIS线状要素叠加、CAD矢量数据合成等手段, 将相应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叠加在同一底图上, 即可看出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千”字形布局 (图1) , 分别集聚在省道X037线、X042线和X061线。进一步分析发现, 酒店和旅行社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服务设施空间集聚程度较高, 主要分布在X037线与X061线交汇处以及沿X042线。主要原因是, X042线距离核心景区较近, 便于旅游者出行, X037线与X061线交汇处交通便捷, 空间可进入性较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管理机构或供给主体部门基本上沿X061线布局, 沟通较方便;而休闲娱乐服务设施空间分布较广, 但也基本上沿主干道或次级主干道布局, 能覆盖整个南岳镇的旅游需求。

3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空间布局差异特征

3.1 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集聚水平差异明显

通过计算各类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区位商, 测度了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集聚程度。结果表明, 旅游公共服务各个要素空间集聚水平差异明显。在旅游公共服务要素的内部差异上, 旅游公共交通服务要素内部人均公路里程空间集聚水平仅为0.632, 是旅游公共交通要素内部各组成部分集聚水平最低的;而相应的旅游站点服务设施和停车场服务设施区位商值较高, 集聚水平分别为22.042和20.827, 是人均公路里程集聚水平的35倍和33倍, 表明在旅游交通服务要素内部, 相对南岳镇的人口规模, 其旅游公共交通服务配置水平差异显著。不同类型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同样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医疗卫生机构区位商值为5.764, 空间集聚水平最低;旅游公共休闲服务次之, 空间集聚水平为7.218;旅游公共信息服务配置的空间集聚水平最高, 这意味着南岳镇在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与旅游市场需求最为匹配, 而相应的医疗保障服务则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3.2 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集聚水平空间差异明显

从图1可见, 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呈“千”字形布局, 进一步用圈层结构分析揭示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要素的圈层分布分异特征。以X061线与X037线交汇点为圆心, 以0.25km为半径作圈层分析结果表明, 在小于0.5km半径范围内旅游公共服务要素数量占总数量的34.8%, 在0.5—0.8km半径范围内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占总数的18.1%, 0.8—1km半径范围内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占总数的47%, 圈层分异特征明显。从中可见, 南岳镇1km半径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高低峰值, 0.5km范围内是旅游公共服务要素集中的第一个峰值, 集中密度较大, 主要是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星级酒店和汽车服务站点等。随后进入了相对低谷区, 在0.5—0.8km范围内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较少, 零散布局一些购物超市和政府公共服务部门, 主要原因是这一区域主要是居民区, 配套的公共服务基本上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在0.8—1km范围内出现一个最高的峰值, 旅游公共服务要素比值达到47%, 主要布局有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环境监测部门、旅游交通指示信息服务设施等, 主要原因是该区域距南岳核心景区较近, 是一个较大的旅游集散中心区域, 与旅游运行管理、旅游活动和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要素集聚较多, 符合旅游景区管理和旅游活动规律。

圈层结构分析说明了旅游公共服务要素空间分布的区位集聚差异性, 而扇形分区则重点阐释旅游公共服务要素空间布局的方向性差异。同样以X061线与X037线交汇点为圆心, 将南岳镇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大区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亚区。对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要素空间布局进行扇形分区分析表明, 南岳镇西北方向是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分布的主要扇形区, 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占总数的41.7%;东北方向扇形区集中了36.4%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 而东南方向旅游公共服要素占总数的13.6%;南岳镇西南方向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布局最少, 仅占总数的8.3%, 且要素类型单一, 基本上是政府公共服务部门。从扇形分区的分析结果来看, 旅游公共服务要素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方向性差异。

3.3 公共服务体系要素空间集聚时序差异

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要素的空间布局形态是随着南岳镇的空间结构发展而形成的, 因此在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建设的时序和等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首先, 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在时序上呈现明显布局不均衡, 以X061线与X037线交汇点为圆心, 半径约0.5km范围内的老城区开发时间长, 人口分布密度高, 长期积累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较多, 约占总数的35%。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 以X038线 (金沙路) 为主体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建设迅速发展, 吸纳了众多的旅行社、星级酒店和环保服务部门布局于此, 约占总数的47%。近几年,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旅游业的持续增长, 南岳镇核心城区旅游交通系统压力增大, 城区人口增加, 旅游公共服务要素人均拥有量不足, 出现季节性和持续性的供需矛盾。因此, 南岳镇政府在X061南部 (祝融南路) 进行了总体规划, 对旅游公共服务要素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引导, 吸纳了部分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布局于此。其次, 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在等级上也呈现明显的非均衡特征。同一类型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 由于存在服务规模、服务能力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可分为高低不同的级别, 等级越高, 旅游体验质量越高, 旅游公共服务要素的正外部性就越大。南岳镇老城区建设时间较早, 旅游业还未充分发展, 旅游公共服务需求不旺盛,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处于一种零散、混沌的状态, 此时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基本上局限于政府公共服务部门, 高等级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较少。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旅游业飞速发展, 各种旅游服务需求持续旺盛, 旅游公共服务要素的规模和等级不断升级, 但参差不齐, 鱼龙混杂, 在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同时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随着旅游消费结构管目前该地区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布局较少, 但发展趋势较好, 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起点高, 将形成高等级的旅游公共服务要素集聚区。

4 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空间引导措施

4.1 以祝融南路为轴线, 建设旅游服务综合体

结合南岳古镇的改造和保护, 城镇发展方向以向南为主, 以祝融南路为轴线, 建设南岳新城, 置换旧城用地, 将部分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吸引到南岳新城, 组建一个全新旅游服务综合体。所谓旅游服务综合体是在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上延伸而来的, 是通过区域内集约型建筑物实现旅游服务功能空间上的相互组合与价值互补, 在强调旅游咨询、集散、中介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基础上, 有机组合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型服务功能, 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功能复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为旅游业提供一个高效集中的经营平台, 为政府提供旅游公开管理的集中载体, 开辟了旅游服务中心建设的新模式, 实现了从旅游服务中心到旅游服务综合体的转变[19]。南岳镇应抓住旧城改造、新城创建的有利时机, 通过市场、行政等多种手段, 吸引和引导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向旅游服务综合体集中, 政府旅游服务机构可先行迁移, 以此带动相关服务链向新城发展。南岳镇旅游服务综合体除了常规的信息咨询和交通集散等辅助性服务外, 应结合南岳建筑风格、养生文化、特色美食、历史文化等, 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体验式旅游项目, 构建一个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服务综合体, 使旅游服务综合体本身成为一个旅游吸引物。在旅游者消费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和旅游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的关键阶段, 旅游服务综合体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消费层次的旅游者提供可供选择的细化和差异化服务, 实现信息咨询、线路安排、安全预测、车辆维修、休闲娱乐等综合式服务。

4.2 结合镇区旧城改造, 实现旅游服务功能分区

南岳古镇南起107国道、北至朝阳峰, 东起茶亭子, 西至白龙潭, 面积1.8km2, 以寺庙建筑、古镇老街为主要景观特色, 以游览观光、朝拜进香、民俗庙会为主要游览内容。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现代化旅游公共服务要素的进驻, 南岳古镇特色逐渐流失, 功能特点削弱。因此, 为了更好配合南岳镇旅游服务综合体的构建, 南岳古镇应利用古镇改造的机会, 严格控制古镇人口, 将部分旅游公共服务要素和服务人员迁出古镇区域, 恢复南岳古镇原貌, 突出宗教文化特色和旅游景观形象, 提高旅游者古镇体验的质量, 将南岳古镇打造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和展示“寿文化”的重要场所。同时, 为了满足当今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和便利化的消费需求, 在旧城改造的同时, 新建南岳新城, 适当调整旅游公共服务布局。在衡山路和祝融路交叉区域新建大型的旅游交通综合服务区, 构成连接新城和旧城的交通网络;在衡山路以南片区规划南岳旅游服务综合体, 从旅游者感知体验角度, 对服务场景和服务设施进行风格包装和气氛营造, 从旅游者参与体验角度, 设置极具南岳特色的文化体验馆、参与式活动体验项目和实时性旅游信息咨询馆等, 实现旅游公共服务的合理分区。

4.3 实施旅游信息化工程, 提升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2006年以来, 南岳镇为申请世界遗产, 对区域内旅游公共服务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新建和改善, 但相应的软件服务有待推进, 如南岳镇的旅游信息化、标准化、数字化滞后, 部分旅游企业未形成网络经营, 不能满足当代旅游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因此, 南岳镇应努力推进旅游信息基础服务建设,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资源中英文网站建设, 实现旅游企业与政府的网络资源共享。重点构建旅游咨询信息系统和自助游信息平台, 进一步完善网上预订系统, 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提供互动性的在线咨询和预定、投诉处理系统。针对南岳景区旅游者的持续增长, 旅游求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应提上日程。完善应急救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 通过应急系统可迅速预报、监测和发布, 让旅游者了解各种安全信息, 增强旅游安全应急能力。

摘要:基于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的实地调查, 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分析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优化策略。结果表明, 南岳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千”字形布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集聚水平的类型和空间差异明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空间集聚的时序差异显著;提出应以祝融南路为轴线, 建设旅游服务综合体;结合镇区旧城改造, 实现旅游服务功能分区;实施旅游信息化工程, 提升旅游接待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

优化城镇体系 篇8

一、城镇灾害的形成与特征

(一) 城镇灾害的形成

小城镇灾害的形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 要有灾害孕育的背景, 即要有灾害源, 而且不同地区的灾害源背景是不同的。比如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台风、北方严寒地区的雪灾, 还包括我国五大地震区的23条地震带等。第二, 要有承灾体, 即要有灾害承载的对象, 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灾害, 只有危险源没有承灾体形成不了真正的灾害, 所以这两个条件必须要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灾害, 产生破坏作用和影响。

(二) 城镇灾害的特征

小城镇灾害的种类很多, 我们在做小城镇防灾减灾规划的时候, 首先要分析这个城镇所面临的灾害背景和灾害源产生的条件。比如平原地区与山区的灾害源是不一样的, 山区的灾害源可能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平原地区的灾害源可能是火灾、地震、水灾等, 所以我们要去寻找灾害孕育的背景。

灾害造成损失的程度与两方面有关。一方面与致灾因子有关,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强度, 比如说台风、雪灾、地震影响性是不一样的。一个城镇的致灾因子本身很强, 造成灾害的损失就会越大。另一方面与城市的承灾体相关, 城市承受灾害的载体应对灾害的能力越强, 造成灾害的损失也会越低。所以, 我们做城镇防灾减灾体系就是要寻找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在城市已经具备一定应灾环境的条件下, 不断完善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以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城镇灾害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灾害具有突发性。对于很多种灾害是难以提前做出具体预测的。从国内发生的地震灾害来看, 比如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 根本就没有办法预测, 海城地震是因为之前发生了一系列小震, 然后作出了某种程度的预测。从国际发生的灾害来看, 包括地震、崩塌、泥石流等等很多种灾害都是难以预测的。当然我们现在对于某些灾害是可以作出预测的, 比如说气象灾害、台风等, 但是大部分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2. 灾害具有复合性, 一种灾害会诱发其他多种灾害的产生。比如说311东日本大地震, 由于地震灾害引起了海啸, 同时地震灾害对城镇承灾体的破坏引起了核泄露。再比如说汶川地震, 由于汶川地震引起很多大滑坡体, 滑坡又导致江体堵塞形成了堰塞湖。也就是说灾害具有一个连锁效应, 一种灾害可能会引发多种次生灾害的发生。所以, 当我们做城镇防灾减灾规划的时候, 不仅要分析城镇直接的孕灾环境, 而且要分析这个城镇中直接孕灾环境发生一定水平的灾害条件下可能导致的次生灾害。

3. 灾害具有放大效应, 小城镇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十几年前我国一个城镇的建设用地可能只有五、六平方公里, 发展到现在很多的城镇建设用地已经达到三、四十平方公里, 发达地区甚至要达到七、八十平方公里的规模, 在这种财富、基础设施、建筑物等等各种承受灾害载体非常聚集的情况下, 发生一次小的灾害就有可能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比如说2001年北京的一次小雪, 很小的一次小雪就造成了北京全城交通大瘫痪。我们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 考虑到有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 那么在做城市整体规模分析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城市要有安全的承载力和边界承载力?城市承载力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它的各种基础设施相互交错复杂, 一个灾害可能会影响这类基础设施, 会影响到建筑物, 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基础设施, 因此, 灾害具有一个放大效应。美国学者曾经做过预测, 比如说1903年旧金山地震, 如果发生在100年以后, 它造成的损失将是原来产生的经济损失的数十倍, 这里面不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所以, 城市的规模效应造成的灾害放大性不是呈线型增长, 而是呈指数的增长效应, 基于灾害这样的背景, 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城镇各方面的特点, 对城镇的灾害有基本的对策思路。

(三) 城镇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

当我们要做一个小城镇防灾减灾体系时, 首先要去了解这个城市的孕灾的环境和城市承载力的现状。将这两个条件综合起来, 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去评估, 假定这个城市在发生某一水准的灾害条件下可能造成的损失, 使用这种方法去模拟或推断。

二、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的思考

曾经在做总体规划改革办法课题调研的时候, 发现很多城市的总规中涉及到防灾减灾章节时, 内容相差并不太多, 基本都罗列了一些类似的总体要求和标准中条条框框的规定, 而没有针对这个城市的特点去做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我们应当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提出城镇防灾减灾相应的对策, 这才是做小城镇防灾减灾的正确思路。

(一) 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的思路

风险包括四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城市灾害的危险性。每个地方所孕育地震发生的危险性是有差别的, 比如沿海地区台风的影响程度跟内陆地区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所以, 要了解这个城镇灾害源的危险性。第二个要素是承灾体, 或者叫做直接承载力暴露程度。比如2001年在新疆昆仑山口发生了8.1级地震, 这是二十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虽然比起汶川地震的8.0级只增加了0.1, 能量却放大了两倍左右, 但是由于不是发生在城镇密集区, 也就是说承灾体、承灾点的暴露程度比较小, 所以他不一定会造成大的灾害, 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第三个要素是承载力的脆弱性, 或者叫做易损性。有的城镇抗灾能力很强, 有的城镇抗灾能力比较弱。第四个要素是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 包括城市空间布局的完好形态、应急救灾能力、医疗救护能力、物资救援能力、疏散通道配置能力、消防能力等等。因此, 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我们做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风险分析基础。

(二) 城镇灾害风险评估是城镇安全的基础

城市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向一些蓄滞洪区、水库的下游、崩塌滑坡地段等不利地段要地。比如当时汶川的东河口镇, 其中部分做三峡工程时的移民, 选址的时候就选在了滑坡体三角下, 并没有对周边孕灾的环境做风险评估, 导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山体大滑坡, 整个东河口镇都消失了。因此, 在做城镇用地选址适宜性评价时, 土地防灾适宜性是城镇防灾减灾的体系的基础。

三、城镇防灾减灾基本对策和思路

(一) 要确定与城镇发展定位相适应的总体综合防灾目标

第一, 综合防灾目标要与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定位相适应。曾经在调研的时候发现各个城镇目标基本都一样, 没有针对自己城市的具体经济发展水平, 或者是这个地方可接受能力的差别化目标。当GDP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人们对安全需求才会更高, 所以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针对灾害的综合防御目标应该是有相应的细微差别的。

第二, 综合防灾目标要与这个城市灾害发展的背景相适应。比如这个城市某种灾害发生的危险性高, 那么防御目标肯定要不同于其他地方, 不能千篇一律的设定为同一个目标。

第三, 综合防灾目标必须是多层次多水准的防灾目标。对于超水准灾害, 对一般建筑物的要求不是减少破坏而是要求外部救援可以进入, 内部严重受伤的人员可以运输出去。综合目标要保证一般的正规设计的基础设施, 承灾体多数不发生大的破坏, 都较为完好。

(二) 预防为主, 防抗避救相结合

我们做城镇防灾减灾体系要贯彻这八个字“预防为主, 防抗避救相结合”, 既然灾害是突发性的、不可预报的, 那么首先最核心要做的工作就是预防。“防”是指包括一般工程设计要纳入正规的设防体系, 有国家标准保证, 还包括城市良好的空间布局, 一个好的空间布局形态可以大大减缓城市灾害的蔓延。一个好的社区应该有自己的一套防灾减灾的设施;有自己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自己的消防体系;有自己的应急避难场所;有良好的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跟周边建筑之间又有良好的灾害隔离带。我们城市就要形成这样一个一个的生活避难圈。

“抗”是指要提高城市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目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是比较重视的, 除了村镇体系还没有纳入到设防体系之外, 现在做加强避灾体系建设。

“避”是指:一要避开城市的不利地段。当前城市快速发展, 在要地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安全因素的考虑。二要避开城市的重大危险源, 比如油库、核电站、上游的水库等等一些次生灾害的危险源。

“救”是指构建城镇避灾疏散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

(三) 多道防线

构建应急救援体系要多道设防, 小城镇相较于一般城市经济水平要低一点, 在有限的政府的投入下如何去构建这样两道设防体系?第一道防线是所有的工程都要纳入到正规的设计程序, 在设计中要有防火设计、抗灾设计和防洪设计。第二道防线是指构建应急救援体系, 一旦发生超越城市基本设防水准灾害的时候要保证重要机构的供给。比如说供水, 大灾发生之后城市的供水断了, 震后很多人都去疏散场所避难, 医疗救援医院需要用水, 政府消防机构需要用水, 对于通往这些机构的供水设施应当采用一些好的柔性接头, 采用更高性能的管材, 以及在管道穿越不利地段的时候采用一些好的柔性接头和高性能的管材, 这样保证城市的供水管网有一部分在发生大灾的情况下能够完好无损, 保证使用功能。

(四) 点线面结合

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中的“点”指的是需要重点保障的工程基础设施。比如, 城市的指挥中心、消防中心、医疗中心、避难场所、通讯以及交通中心等等。“线”就是指链接城市关键节点重点要保证的基础设施, 这一套体系中10%要重点保障, 是所需保障的关键节点, 共同形成小城镇“面”上的防灾减灾空间的布局体系。

构建城镇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在城镇孕灾环境背景基础上针对城市承灾体做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再提出“预防为主, 防抗避救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小城镇防灾减灾体系。

重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研究 篇9

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 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内生动力,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 经济增速趋于放缓,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显著下降, 消费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对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至关重要。城镇居民消费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结构的优化程度及变化方向, 不仅关系到消费本身的发展, 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 经济水平发展相对滞后, 但后续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对重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深入把握, 对于调整重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并对西部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政策溢出效应。

二、相关文献回顾

消费作为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以及消费本身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根本体现, 长期以来吸引了大批学者对消费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广泛考察。

关于消费结构的理论内涵, 林松 (2006) 指出, 消费结构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类似的, 周金环 (2006) 、李娅玲 (2007) 等研究认为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及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就需要消费各种各样的资料, 这些资料的数量或者价值的比例就是消费结构, 譬如在家庭总消费中, 食物、住房、衣服、水电、教育、文化等支出所占的比例。

关于消费结构的重要意义, 袁志刚等 (2009) 指出, 居民消费结构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问题, 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结构是否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发展, 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陈海波 (2012) 指出, 消费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事实上向市场发出需求信号, 这必将扩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促使技术升级, 形成消费结构优化和产业优化的良性循环, 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性发展。苏筠等 (2002) 研究了消费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认为消费结构的优化对生态环境也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石瑶 (2007) 认为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较大。蒋云飞 (2008) 研究了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情况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动情况, 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偏低, 虽然消费倾向高但总体消费能力偏低, 东部的消费能力强但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这与我国阶梯式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常静娟 (2006) 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 发现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科技进步和居民消费偏好。

在如何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方面, 李静 (2012) 认为当前重点需要做好的工作是全面提高收入, 合理控制收入差距, 调整产业结构, 满足发展型消费需求, 扩展享受型消费需求, 同时健全社会保障, 促进即期消费和完善信贷市场。龙志和 (2001) 认为完善消费结构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市场化社会保障制度,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郑浩杰 (2008) 建议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加快信贷步伐和稳定房价等四个方面提升消费能力, 优化消费结构。

三、重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历史演进

居民消费是一项多维度多层次的行为, 包含多种消费选择。根据理论与实际工作的一般性界定, 消费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等8个方面;消费结构就是上述8个方面各自在总消费支出中的占比。

为了实证考察重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历史变迁, 本文借助各年《重庆统计年鉴》, 收集并整理得到各年各项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表1) 为了直观考察居民消费结构的历史变迁, 根据表1, 做出堆栈面积图以反映消费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 如图1所示。 (图1) 由表1和图1可知, 从1997年直辖以后, 特别是2012年以来, 重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的变化特征。

1、食品支出占比即恩格尔系数在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直辖之初, 恩格尔系数为45%左右, 其后大数年份在40%以下, 2013年、2014年下降到35%左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在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这表明, 重庆城镇居民整体上已处于富裕阶段, 生活质量水平较高。

2、2012年以前,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占比较小 (10%以下) 且基本稳定;2013年、2014年这一指标迅速提高, 达到20%左右, 呈现出直线上升的发展态势。说明居民对于家庭用品及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

3、文教娱乐支出方面, 综合看在2005年文教娱乐支出占比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6.1%, 此后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 2013年、2014年仅为9.4%。文教娱乐是居民消费的较高层次内容, 其数值大小反映了居民消费层次的高低。综合看, 重庆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偏小, 消费层次相对较低。

4、住房支出方面, 自2004年达到峰值之后, 此后逐渐趋于下降。2013年、2014年其数据值在6.5%左右。这可能得益于重庆推广实施公租房制度、大大降低了居住成本。

5、其他各项消费支出, 其占比保持了相对稳定性, 例如交通通讯, 在总消费支出中占比基本上在10%左右, 自2000年以来, 未见有大的波动变化。

四、优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政策建议

消费作为生产之目的, 直接决定了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同时,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消费水平的高低与消费结构优化的程度, 对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 既是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 更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确保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现实需要。

1、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居民消费力。

消费结构的优化, 需要在消费水平提升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为进一步促进重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完善与升级, 首先需要充分奠定促进消费结构优化的宏观基础, 最根本的在于努力提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提升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特别是提升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加大向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 不断扩大中产阶级规模, 有效培育和扩大中产阶级消费;通过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缩小收入差距, 形成居民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有效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大力增强消费意愿降低预防性储蓄, 促进即期消费, 不断提升居民消费力。

2、全面深化改革, 促进消费结构优化。

不断深化与居民消费意愿具有密切关系的各项改革, 重点是推进住房、医疗、养老、教育、保险等各项改革, 使各项支出趋于合理。特别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稳定住房价格, 倡导理性住房消费理念, 重构住宅市场价值体系, 确立科学合理的市场结构, 实现住房消费多元化的新格局。同时,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切实保障人们的各项生活需要, 切实实现消费结构优化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步发展。

3、加强舆论引导, 引导合理消费。

注重舆论导向作用, 倡导文明的消费行为、科学的消费方式、适度的消费水平和合理的消费结构。一方面需要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 由于传统上崇尚节俭, 使得多数居民习惯于省吃俭用, 不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 使得消费需求长期偏低, 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正向的舆论引导, 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既反对铺张浪费奢侈享乐型消费主义, 也改变传统的过度节俭的消费模式, 引导居民适当合理的消费需求。

4、加强重点领域的消费激励。

从前述实证研究中, 发现重庆近年来在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出现持续下降的态势。而教育竞争力正是区域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和源泉, 教育竞争力的下降可能成为重庆未来的发展瓶颈, 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人均教育文化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 积极鼓励居民合理而科学地进行精神文化消费。另外, 还应促进居民在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支出, 提升居民的消费档次, 促进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

摘要: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而消费结构的优化既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内在需要, 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效率的客观需求。本文通过对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历史变迁的实证考察, 梳理其演变特征与规律, 并从增加收入、深化改革、舆论引导及重点领域消费激励等方面, 提出消费结构优化策略,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消费结构,历史变迁,城镇居民,重庆市

参考文献

[1]蒋云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及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 2008.3.

[2]李静.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学术论坛, 2012.7.

[3]龙志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 2001.2.

浅谈城镇土地资源集约优化配置 篇10

开展城镇土地集约优化配置研究, 不断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 不仅是贯彻土地利用基本国策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地管理决策系统不可缺少的依据。土地作为主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是人类生产的必备物质基础, 也是其他自然资源的基本物质载体。土地利用水平是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尺度。因此, 转变城镇土地利用方式, 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及优化配置, 对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城镇土地集约优化配置的意义

2.1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的资源、能源日益紧张, 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而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浪费过于严重, 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极低, 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构建节约型发展模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我国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己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发展循环经济, 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如何实现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2.2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就

要改变城镇建设用地粗放的现状, 不断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 促进城镇由外延扩展向外延扩展与内涵挖潜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促进城镇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优化的城镇布局。

2.3 根据城镇扩展和城镇现代化进程中对土

地的客观需求, 预测在土地集约利用条件下城镇扩展和城镇现代化过程中对建设用地的客观需求数量和结构, 以期对当前不顾城镇发展对建没用地实际需求的指标分配方式的变革有所促进, 为建设用地指标分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2.4 为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

提供科学依据。在两种规划编制之初, 可以参考城镇总体土地集约优化配置水平评价结果, 测算出城镇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理论潜力的大小, 通过比较用地需求与挖潜能力, 可科学地推断城镇今后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合理规模甚至范围。对于己完成的城镇规划的审核, 通过计算城镇土地总体土地集约优化配置水平, 可以提高对城镇规划审核的科学性, 为城镇规划的多方案优选提供参考依据。城镇土地土地集约优化配置水平的评价结果, 可以直观地反映各个城镇总体土地集约优化配置水平的相对高低, 为国家制定总体规划, 平衡各个城镇用地指标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也为各级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 确定城镇用地规模提供科学的依据。分类型的集约用地标准还可直接作为城镇规划的编制依据。

3 城镇土地资源集约优化配置原则与程序

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深入研究, 城镇土地资源集约优化配置原则可分为系统性原则、区域性原则、综合效益最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动态发展性原则、局部配置机会成本最小原则、替代性原则。

3.1 程序设置思路

城镇土地集约优化配置, 主要依据城镇土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自然性质及其对于土地的某种合理利用的限制程度, 就土地在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对其做出等级划分, 并按照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分配到空间上。因此, 城镇土地集约优化配置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广泛调查, 对影响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可用于评价的指标, 并以国家颁布的标准、行业规范和地方标准为参考, 建立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合理值或期望值, 按评价目标, 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 进行适宜性区划和优化配置, 划分集约利用等级, 测算潜力值和潜力分布, 并对挖掘土地潜力和土地合理利用提出应用分析的方案和建议, 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有效地支持。

3.2 程序设置

依据程序设置思路, 建立研究的工作程序:

3.2.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总体思路、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几个部分。

3.2.2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分为资料调查、技术处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指标选择与标准设置、土地优化配置、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数字地价模型、成果应用分析。

3.2.3 总结阶段

对研究的理论、方法、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技术、系统和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提炼, 肯定成功。

4 城镇土地资源集约优化配置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城镇土地资源集约优化配置是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 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土地、工程等众多方面, 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城市土地集约优化配置的因素、因子很多, 有宏观的、微观的有静态的、动态的有直接的、间接的, 且因素、因子之间相互连系、相互影响。城镇土地集约优化配置是通过对影响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自然等各项因素的综合分析, 揭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 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镇土地集约优化配置进行评价。因此, 在进行城镇土地集约优化配置的指标分析时, 其思路应为从影响城镇土地集约优化配置的背景资料入手, 进而对影响整体集约利用的资料进行分析, 再针对具体的土地利用用途进行研究, 分析影响其集约利用的因素, 筛选出具体的指标体系。反映集约利用的因素以正向影响为主, 即对集约利用的效果起正相关, 如单位用地面积的资金投入等反映潜力评价的因素以反向影响为辅, 即对集约优化配置的影响是负相关, 或称限制因素, 如规划限制、用途限制、自然条件限制等对动态影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相关或负相关, 选择那些灵敏度较高的因素。

4.2 指标选择的原则

4.2.1 主导因素原则

因素、因子的选择, 主要把对土地利用起主要性作用的主要因素作为必选因素。影响土地质量的因素、因子有多种, 但其作用不同。

4.2.2 全面性原则

城镇土地利用是城镇土地质量的综合反映, 因此要求所选因素能涵盖全研究区, 适于城镇各类用地。

4.2.3 可操作性原则

由于数据收集和计量方法方面的限制, 并不是所有指标都可用数据精确表达的, 如土地利用信息, 一是该数据难以获得, 二是即使获得的数据由于统计口径不一, 也不具有实用性, 统计指标难以反映, 对有些指标虽然有一定重要性, 但并不是所有样本城镇的数据都能在年鉴或其他资料上查得到的, 还有, 对于因各城市的年鉴的统计口径不统一而调整起来又比较困难的也应该舍弃掉, 以免给结论带来误差。

4.3 指标选择的方法

4.3.1 定性分析法

城市总体规划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两类, 分别是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 常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

因果分析法: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中牵涉的因素繁多, 为了全面考虑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往往先尽可能多排列出相关因素, 发现主要因素, 找出因果关系。例如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城市特点的分析, 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时城市功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等等。

比较法: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还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常常用比较法。例如新区或新城的各类用地指标的确定时常用参考相近的同类已建城市的指标。

4.3.2 定量分析法

对定性得到的因素体系对应的统计资料、调查资料等进行数量化处理, 采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结合, 利用张文彤, 王苏斌进行统计处理, 找出相关程度较高的因素作为初选因素。

参考文献

[1]陈述彭.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评价体系※ 篇11

2015年初,《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正式启动[1],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地的62个市(镇)被列为综合试点地区,国家发改委将对综合试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和年度评估考核,并在评估考核的基础上,建立试点动态淘汰机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评价是引导、调控、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试点地区(包括自主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如此就更谈不上对建设规划的科学评价,从而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处于盲目大上和失控状态。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各地新型城镇化自身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需要对规划进行更加全面和更加系统地评价。那么,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评价?本文从概念、内容、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地探讨。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概念和内容

规划不是编制好了就算完事了,重要的是在于实施[2]。新型城镇化建设先有规划编制,然后根据编制成果进行实施,从而产生实施结果。本文认为,基于系统观和过程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不仅应该包括对规划编制阶段规划文本、规划方案的评价,而且还应包括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评价,以及对规划实施后效果的评价。如果单从实施的角度讲,前者是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可以称为规划实施的“预”评价;后两者则分别是针对实施中和实施后的评价。评价不仅与规划体系相关,而且还要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和系统评价,从而科学有效地指引规划工作。

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按照规划时序),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评价。规划编制成果是对新型城镇化未来状态的描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引。规划成果内不仅应包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还应包括达到目标的方法。第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以往的规划评价大多侧重于对规划编制成果和实施效果的研究,忽略了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评价,所以应综合考量规划实施的执行性和规划实施的进程。第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规划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对比分析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最终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所以还需要与发展效果相结合,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概念和内容进行解读,可以提升对这一重要管理机制的认知。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的评价体系

(一)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体系

一般来讲,规划编制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方案等。这里,对规划方案的评价不是本文的关注点,本文强调的是对规划文本即规划本身的评价。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评价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并且将其运用到了各种规划文本的评价中。表面上看,这是对规划文本质量的评价,实质上则是在回答“什么才是一个好的规划”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内在有效性评价和外在有效性评价两个方面[3]。

内在有效性指规划文本自身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一般来讲是由基础事实、远景描述、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四项要素组成;外在有效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垂直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接应程度的评价,二是“平行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配合程度的评价。内在有效性包括规划的核心要素,如规划目标、远景描述、基础事实、内容和格式、政策(为实现规划中的各个目标制定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性;外在有效性涉及范围和覆盖面问题,反映的是上下层规划之间的承接关系,以及左右规划之间的一致性。鉴于目前我国规划评价的基础和水平,基于简明和可操作的原则,本文尝试给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体系(表1)。

规划文本评审条目评价体系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四点考虑:规划目标的合理性评价;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规划成果的表达和内在逻辑性评价;规划外在有效性评价。前三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内在有效性,最后一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规划文本的内在要素包括规划目标、规划依据、规划策略和规划行动,以及规划成果的表达和结构逻辑。值得一提的是,现今的规划编制大多注重目标,忽略了策略和行动。策略是为实现规划中各个目标制定的具体措施;行动常常以计划形式出现,又被称为行动计划或实施计划。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策略和行动,新型城镇化最终走向何方可想而知。

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是不可忽视的。以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为例来说明,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与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相衔接;另一方面要考虑市县、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承接性,尤其是同一层次的“多规协调”问题,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际上涉及多个规划部门,而这些部门各自又有相关的规划,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交通规划、环保规划等,所以要进行协调统一。

(表1)是针对规划评价邀请的专家而言。即: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是依据这个明细单,确定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遗漏了一些规划要素,从而判断规划质量的高低。(表1)采取计分方法,作为初期处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素赋值的技术指引,直观呈现评估的定量结果,就是由熟悉、掌握评分原则的专家,对文本条目逐条进行评判赋分,根据评价后的总得分结果,可以评判规划文本的质量即规划的优劣水平。这种由专家打分的方法简便易行。由于新型城镇化规划是一项实践性要求很强的学科,所以要求专家要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相当的判断能力,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较深入的研究。这种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中深入考虑规划中各要素的完整性及逻辑性,加强规划间的协调。

(二)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体系

以上简要介绍了规划实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两部分内容。这里不准备详细划分实施过程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其原因主要是考虑到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加之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复杂性所导致的规划实施的不确定性,所以把规划的实施和规划的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即把对规划进度的评价和对规划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跟踪和定期反馈,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体系(表2)。

几点说明:

第一,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重点内容分为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和对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两大部分。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主要是针对规划执行情况进度进行跟踪、对规划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评价。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评价。

第二,关于规划实施程度的评价。一般来讲,应该包括规划实施的执行性和实施的进度两方面。国内往往只关注后者,以年度报告的形式提交。而实际上,规划实施的执行性评价更为重要。因为如果规划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那么规划也就失去了意义,规划编制成果中的策略和行动也就没有了价值。而规划实施的进度只是规划执行情况的表现结果。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指标,而且要把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上升为约束性指标,并从战略高度确定社会人文指标,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考虑到与规划实施效果的指标相对应和弹性与刚性控制的结合问题,规划实施的执行情况设立了“引导性”和“控制性”两类衡量指标。引导性内容用于对中长期发展方向的引导,控制性内容用于对近期建设项目的监督和制约。

第三,关于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付诸实施后,新型城镇化进展如何?会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规划目标推进?这些都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和系统地评价。由于新型城镇化是正在进行中的规划,所以这里主要是指规划年限内的阶段性效果评价。考虑到指标不仅应该与发展目标相一致,而且指标应该反映公众参与的状况,评价结果要使公众能够接受,所以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基于规划目标的指标和公众满意度这个附加指标。在这里,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目标确定为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生态发展目标,以及城乡统筹目标(最能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征的目标)。这四个目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通过参照相关的研究成果[4],比如城乡统筹目标,以城镇化水平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来测度;社会发展目标以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来测度;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主要是体现公众参与规划这一新鲜事物方面,收集公众的满意度对规划作用进行衡量也是一种最能直接反映规划效用的方法[5]。

第四,关于如何给指标赋分。规划的执行情况可按实施、未实施、违反建设三类进行划分,实施得1分,未实施得0分,违反建设得 -1分。也可以按照实施完成率来考量,即以实施情况占规划情况的百分比来测度。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价,主要是起到引导、监督和控制作用,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直接按达到目标的百分数计算。具体地说,本文对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评价主要评价是否达到了规划目标,定性评价主要是考虑公众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满意程度。这两种方法各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又因为两者的区别和互补关系,在现有评估条件和价值评判的标准下,是国际上目前最为通行并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6]。

综上所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实施程度进行评价,可以选取一些指标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跟踪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向预定目标发展。这些指标可用于监测新型城镇化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的程度。此外,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定期进行评价,可以动态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与规划目标之间的差距,了解公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意见,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调整和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监督管理。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起步时间短,经验不足,特别是针对规划评价的方式方法,需要尽快进行规范,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是一项需要从上到下共同配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对评价工作进行科学组织和有效执行,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如下参考。

第一,组织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从各地的发展情况看,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一般由政府部门组织。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涉及城乡一体化的方方面面,需要在体制上保障规划评价的权力和职责,具体可成立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机构。第二,执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执行规划评价的具体方式可以由主管部门(一般由发改委负责)作为评价实施的主体进行评价,也可以在政府统筹组织的基础上,委托第三方如学术组织、咨询机构,作为评价的实施主体进行评价。第三,在执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产业发展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等,都应给予相应的支持配合。第四,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应重视专家的意见,通过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修正、完善规划,保障规划实施。第五,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政府组织开展评价工作需要给予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保障。同时,为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本身的评价工作也要进行评价,并以此建立规划评价机制,即评价实施方要对评价成果负责。第六,关于评价成果的反馈。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规划的全面实施,指导下一步规划实践。评价成果的有效反馈是评价工作是否圆满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提高对评价成果运用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的通知(皖政〔2015〕15号),2015年4月22日.

[2]仇保兴.科学规划,认真践行新型城镇化战略[J].规划师,2010-7:7-12.

[3]宋彦,陈燕萍.城市规划评估指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4-39.

[4]杜栋,苏乐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4-6:8-10.

[5]潘书坤,蔡玉梅.日韩国土规划新进展及对我国国土规划的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10:33-35.

[6]沈山等.城乡规划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46-48.

优化城镇体系 篇12

一、城镇燃气管网概述

燃气管网系统是城镇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 其建设效果代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 同时更是在根本上决定了居民生活质量。对于城镇燃气管网来说, 为满足实际需求, 现在系统结构越发复杂, 涉及到的部分更多, 在对其进行设计时, 需要确定关键部分, 有侧重点的采取措施优化。

一般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 低压、中压以及高压等不同压力燃气管网, 其中低压燃气管道压力小于0.01MPa, 中压B燃气管道压力为0.01MPa~0.2MPa, 中压A燃气管道压力为0.2MPa~0.4MPa, 高压B燃气管道压力为1.6MPa~2.4MPa, 以及高压A燃气管道压力为2.4MPa~4.0MPa。第二, 储气站。第三, 城市燃气分配站或者压送机站、调压计量站以及区域调压室。第四, 电讯自动设备, 以及电子计算机中心。

二、城镇燃气管网设计原则分析

1 自动化原则

为满足城镇发展实际需求, 必须要基于现代化以及自动化要求进行研究, 从自动化角度出发, 针对燃气管网实现自动化控制。想要有效实现自动化控制, 下一控制单元操作需要经过上一控制单元运行情况决定, 这样在进行管网设计时, 就需要严格按照专业规范来进行, 做好各项参数的计算与控制, 提高设计方案的技术含量。尤其是要重点分析操作单元运行参数, 在满足管网输送工艺要求前提下, 将整体费用作为目标, 对调压站入气口流量、压缩机数量以及调压站出气口流量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2 目标化原则

城镇燃气管网的设计, 还需要遵循目标化原则, 即在进行结构设计时, 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 综合分析燃气管网运营、建设费用以及结构运行可靠性等因素, 取代传统余量设计方法中忽略成本的做法。由原有的校对分析, 转变为多目标化的综合优选, 提高资源利用率, 将管网热力能耗指标、管网投资成本指标以及管网动力能耗指标等调整到最佳状态, 同时确保系统运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强度以及刚度, 在整体上提高系统建设综合效益。

3 速度化原则

如果城镇燃气管网因为设计不当而出现泄露、火灾甚至爆炸等事故, 势必会对居民乃至社会带来重大不良影响, 产生严重损失。因此, 在对燃气管网进行设计时, 除了要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 满足基础功能需求的同时, 根据管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设计阶段结合实践经验, 建立快速反应与处理安全事故机制。同时, 还需要确定专业工程技术措施, 选择用快速可靠性的优化算法, 提高管网设计综合效果。

三、城镇燃气管网优化设计措施分析

1 合理选择设计算法

算法是影响燃气管网设计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实现管网系统布局的全面优化, 需要保证所选算法的合理性。目前所用备选算法为Prim算法与受限最小生成树算法, 对应的实际需求不同, 相应的最终实施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以某新建居民小区燃气管网设计为例, 首先选择用Prim算法,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 此算法重点分析管线长度因素, 对节点度分析不到位, 最终导致节点度较大, 会对管段流量产生一定限制。为确保燃气管网正常运行, 最终选择用扩大管径施工技术, 比设计超出项目费用。其次选择用受限最小生成树算法, 在考虑管网长度的同时, 也可以分析节点的度问题, 具有更高的可实施性。

2 重视设计参数优化

城镇燃气管网设计时, 会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现在城镇建设速度加快, 管网系统设计时很容易与其他专业产生交叉, 这样务必要保证各项参数的合理性与专业性。燃气管网设计基本参数包括管网内径、压力差以及节点输出流量等, 同时还包括管网路径主要城镇街区参数以及燃气管段途经区域参数设计等。对于各项参数的选择必须要合理、科学, 且与实际情况相符。例如在确定管网途经城镇街道参数时, 应包括实际街区面积、街区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密度等, 且各项参数要真实有效。通过对各项设计参数的优化, 来提高燃气管网设计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3 管线选材与布置优化

所选管线性能必须要满足实际运行需求, 因为燃气管道施工后需要长时间处于地下封闭状态运行, 很容易受地下水腐蚀。为避免出现腐蚀泄露问题, 在选择用钢管作为基础管道时, 需要对其进行全方面防腐处理。为降低设计成本, 应尽量选择用新型管材, 如PE管, 可以有效减少腐蚀问题, 延长管道服务寿命, 在根本上降低维修难度与工作量, 缩减施工成本。另外, 在布置管线时, 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充分分析工程所在地资源分布情况, 使得管线布局最优化, 控制管网建设成本。

结语

现在居民生活燃气需求量不断增加, 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对燃气管网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优化分析。对于城镇燃气管网的设计, 应以满足实际需求为目的, 做好工程当地资源分布分析, 确保应用最少的成本来完成最优的配置, 提高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经济性。在满足管网工程基础功能运行的前提下, 控制建设成本, 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范君来, 王敏, 胡涛, 冯宇涵.城镇燃气管网优化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石油和化工设备, 2013 (02) :69-70.

[2]邱帆.城镇燃气管网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26) :141+283.

上一篇:小学生健康与音乐教育下一篇: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