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编制研究

2024-08-29

工程预算编制研究(精选12篇)

工程预算编制研究 篇1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具有真实性、权威性等特点, 是了解施工单位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 因此,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必须严格按照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采用合适的编制方法进行编制。

1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概述

从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定义来看, 是指在合理使用材料、合理劳动组织和合理使用机械的情况下, 企业生产出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各项材料、费用、劳动力以及机械设备等数量[1]。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是一个计划消耗量, 定额是衡量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准。

2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原则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首先应严格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 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 遵循市场经济原则, 使建筑工程施工能够朝着规范化和有序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预算定制编制应清楚明晰, 量价分离。通常情况下, 建筑工程定额中的消耗量是较稳定的, 但是价格却不是稳定的, 而是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发生较大波动, 所以在进行工程预算定额编制时, 应注意将价格与消耗量分离, 即量价分离, 重点编制工程的消耗量[2], 只要能够将消耗量登记得清清楚楚, 就可以根据现行价格进行有效的工程预算, 而且可以保障预算的准确性;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还应遵循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偏袒任何一方, 合理确定定额水平。定额标准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会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较大影响, 如果定额编制不当会导致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失控, 从而给单位造成巨大亏损;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应简明准确, 在满足各方面使用需要的同时, 应尽量做到层次分明和简明扼要。

3 建筑工程定额编制的步骤

建筑工程定额编制工作的开展可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前期准备阶段, 成立编制机构、明确编制项目、收集资料以及制定编制方案等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二阶段即编制初稿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收集了工程定额编制所需的资料后, 进行定额的分析和测算等工作, 并完成编制初稿。在进行初稿编制时, 应仔细计算工程量, 确定工程施工的典型图纸, 并明确工程预算定额的项目都有哪些。另外, 还应分别测定材料、人工以及机械的消耗量指标, 以这些数据作为依据进行定额项目表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还应适当使用文字进行说明;第三阶段是审查、修改和审批阶段。就是相关人员在完成初稿后, 应测定定额水平, 实际工作中, 用于定额水平测算的方法主要有预算造价水平测算、单项定额测算等方法, 以测定定额升降程度。将测定的定额水平与原定额进行比较, 了解定额水平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 总结规律, 并适当对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确定了初稿的各项内容后, 应将其送至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4 建筑工程定额编制主要方法

在建筑工程定额编制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方法众多, 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经验统计法

在建筑工程定额编制中应用经验统计法可以有效提高编制的效率, 经验统计法就是采用抽样统计的方法, 选取与该工程类似的其他工程的设计图纸、竣工结算资料以及成本核算等资料, 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分析和统计不同类型工程项目中成本降低情况, 并通过计算得出同类工程的平均成本值或者平均先进值, 从而为建筑工程定额编制提供参考。通过不断增加典型工程数据量, 完善数据资料, 使其更加真实可靠[3]。经验统计法需要较长的积累过程, 但是在使用时简单便捷, 很受工作人员的喜欢。经验统计法也尤其不足, 由于该方法所考虑的因素较少, 不能满足实际工作中各种变化情况的需要, 且准确性不是特别高,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4.2 现场观察测定法

一直以来, 现场观察测定法都是建筑工程定额编制中用的最多的编制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将现场施工组织技术和工时消耗情况联系在一起, 观察测时是其主要手段, 采用粗放抽样和密集抽样等形式, 确定机械台班和人工消耗等定额水平。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为工程预算定额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还可以改善施工工艺和组织管理, 提高施工效率, 减少不合理工时损耗, 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4.3 比较类推法

顾名思义, 比较类推法就是与同类工序和定额项目比较, 从而类推出其项目定额的方法。比较类推法通常又称为典型定额法, 主要是通过技术测定同类型工序各典型定额项目的定额水平, 在此基础上, 类推出同一组定额中其他项目定额, 比较类推法的优点就是工作量小, 而且操作简单易行, 所以在同类型、多规格、小批量施工中的应用较广泛[4]。

4.4 定额换算法

与上述几种方法不同, 定额换算法根据工程预算的计算方法, 首先算出工程造价, 然后进行成本分析, 综合分析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设备状况、现场条件以及材料储备等具体施工现状, 适当增加或减少定额水平, 从而确定工程的实际成本。定额换算法操作简单, 而且准确率较高,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较多。

5 结语

总而言之,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可以反映一定时期的生产水平, 企业在进行工程预算定额编制时应严格遵循编制原则, 结合企业自身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编制方法,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对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和经济效益都有较大影响, 本文就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概念、编制原则以及编制步骤等进行了解, 总结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的常用方法, 以提高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编制原则,预算定额,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梅芳琴.浅谈如何提高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J].知识经济, 2015, 11 (24) :90.

[2]程晓玲.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内容及编制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6, 6 (7) :110.

[3]黄虎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浅谈[J].科技创业月刊, 2016, 29 (11) :128-129.

[4]赵晓伟.工程概预算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质量提升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6, 13 (2) :100-102.

工程预算编制研究 篇2

一、摘要

1.工程研究中心名称

2.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法人概况

3.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4.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提出的主要理由

5.工程研究中心发展思路与计划

6.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内容、规模、地点

7.工程研究中心具备的主要建设条件

二、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中心所在产业领域是否符合我省相关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及技术瓶颈,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中心所在产业领域发展状况与市场分析、国内外技术发展方向、趋势预测。建设本中心对我省相关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将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建成后在同行中所处的地位和水平。

3.中心所在领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三、承担单位概况和建设条件

1.主要承担单位及主要合作单位概况。

2.主要承担单位相关的科研、工程化等现有基础条件,产学研用的工作基础。

3.主要承担单位取得的相关重大科研、行业标准制定、工程化、产业化成果与水平。

4.相关合作单位在行业发展中的贡献、影响和作用情况。

四、建设方案

包括目的功能和试验研究内容,建设内容和规划,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配置方案,配套条件,投资估算,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等。

五、主要任务与目标

1.主要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2.发展战略与经营思路。

3.近期和中长期建设目标。

六、管理与运行机制

1.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责。

2.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队伍情况。

3.运行和激励机制。

七、附件

1.主要承担单位法人营业执照。

2.主要承担单位及合作单位的合作章程及相关证明材料。

3.前期科技成果证明文件。

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研究 篇3

关键词:预结算;编制;工程量;套价

一、结算超预算的成因分析

1.两者编制的依据不同

预算和结算两者的依据不一样,前者的依据是施工图,这是一种纯理论角度、理想状态下实施编制的产物,具体的形成过程是综合分析施工图纸及其说明,依据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材料预算价格等参数编制出来的;而后者,在编制结算的依据增加了很多,包括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修改或变更、图纸会审纪要、材料价差、隐蔽工程记录、现场签证等等工程实施中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

2.两者编制的时间不同

预算和结算两者编制的时间上跨度较大,前者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之前编制的;而后者是在工程实施竣工阶段完成编制的,工程阶段性因素构成两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3.监督管理不善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目前的工程项目通常较大,尤其是工程的实施阶段,看似设计阶段已经将工程的发生费用有了一定的预计,但是动用资金最多的是施工阶段,加上工期较长、场面较大、工序繁多,涉及到很多的细节,需要对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并及时反馈施工实际,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监控和管理上的缺失,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有时甚至会给工程留下一定程度的质量隐患,直接对工程造价构成影响。

二、对预结算的有影响的因素分析

1.工程具体实施的阶段性因素构成对预结算的影响

工程实施的外围环境是市场经济,工程所涉及的建材价格随行就市,是市场即时值是动态变化的,而预算材料价格却是一个定值,是结合工程造价站定期公布信息价和调查价而定的,具体的一项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决策、设计和施工三个主要阶段,预算是形成于设计阶段中,而具体的材料价格则是在具体的实施阶段,这样的时间差极有可能材料价格有明显的差异,如此注定了预算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阶段性影响可以分为: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材料价格的波动对预算的影响。2)由于工程具有阶段性因素,而国家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进行宏观上的政策性调价,这势必对预算构成影响。3)预算没有特殊施工技术措施。从统计学数据和工程实践经验来看,工程成本主要有两大部分决定,即工程实体性消耗和措施性消耗两部分。其中前者通常是按施工图及说明所描述的工程实体部分计算,影响有限,差异性不大;而后者则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由于施工的环境、手段工艺和方法不同产生较大的差异。

2.设计变更的因素构成对预结算的影响

工程设计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说地质勘察的资料、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设计的手段、建筑材料等等,在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只要有客观原因导致建设计划需要发生变化时,设计为了适应建设的需要也必然要相应地变化,但是在设计阶段做预算的时候不一定能将所有的可能情况预见到,由于不具备这种预见性,势必对预结算结果构成影响,常常超出预算。

3.工程量计算误差構成对预结算的影响

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工程量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施工图纸编制的质量,工程前期的准备情况,设计的水平高低,施工过程中变更的多少,现场签证的多少,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如何等等这些因素都将直接作用于工程量计算误差的大小,构成对预算与结算之间差距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严格控制预结算编制的措施分析

1.力求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1)计算工程量必须遵循的原则

在计算工程量时,必须确保计算的规则性;必须与定额的分项工程的工作内容一致,同时“工料单价”计价中工程量计量单位也必须与定额分项相一致。

(2)在工程量计算完毕后一定要先实施自查,通常情况下,要分项逐项自查,防止重复计算和漏算。

当然从目前的建筑形势来看,通常一个企业业务量都比较繁重,如果遇到的项目非常紧急,我们从效率和准确性角度考虑,对工程量的自查,切忌面面俱到,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应抓住重点,重点将工程量主体中的量大、价高的分项逐一地核查,例如基础、砌体、混凝土屋面及主要装饰和门窗工程。将几个大的、重点的分项核查之后,再进行一定的测算,对预算的准确率(%)进行评价,对本预算编制水平及可信度进行科学的评价。

2.分项套价并对号入座

在套价中我们要特别重视3个易错点:1)在实践中,计算口径不一致时容易出错,此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不能套高不套低,或随意套价。2)要注意有些项目套了综合分项,有时又套单项分项,进而形成了重复计算。3)、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分部分项的合计价、总价一定要复核。因为,我们在实践中有可能会遇到分项工程量、单价和合价都是正确的,不过可能由于分部小计的合价错了或分部价错了,导致整个预算前功尽弃。

3.正确计算各项取费

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各项取费的准确计算离不开以下以下几点的:

(1)做什么工程用什么直接费定额;

(2)直接费定额与间接费定额配套使用;

(3)正确地界定相关定额的适用范围。

4.价差调整并顾及正负

价差的动态调整,应该是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市场调节价与定额中预算价格的差价调整。工、料、机的市场调节价一般是只由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价格,或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的由投标人自行调研的市场信息价,或招标人的暂定价格。进行价差调整的重要依据是工程发包人的招标文件或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凡招标文件或合同中已明确的调差范围、材料目录均按规定办。

企业预算编制松弛研究综述 篇4

最早对预算松弛进行研究的是Cyert和March,他们认为预算松弛产生的路径是源于谈判。Schiff和Lewin(1970)的研究发现如果组织中下级成员的绩效或薪酬会因为超出完成自己制定的预算目标而更高时,那么他会尽可能的参与到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去,并且利用自己掌握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信息的优势,将预算目标制定在自己的实际水平之下,从而期望获得多的报酬。Merchant(1985)在其研究中将预算松弛界定为在配置资源时,完成某项任务索要预算资源超过其真实需要部分的差额。Nouri和Dunk (1998)综合了以上学者的相关研究,将预算松弛定义为针对组织制定的预算任务去有意低估收益而高估任务完成所需的成本。

Chow、Cooper和Waller(1988)在其研究中将预算松弛分为两种情况预算编制松弛和预算执行松弛。预算编制松弛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下级有意低估预算任务完成的收益而高估预算任务所需要的成本。而预算执行松弛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当能够按时完成预算时,为了防止棘轮效应,即防止下一期因为本期预算目标完成较好而导致下期加码,从而照着预算目标干而不超过预算目标;另一种是指当预算完不成时,不是想办法采取措施努力完成目标而是放任不管。

二、预算松弛成因的主要研究理论

(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对预算松弛影响因素的研究。

郑石桥等(2008)认为预算松弛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委托代理问题,阐明了在企业的不同层级中存在着多层委托代理关系,预算松弛存在于不同的预算层级中。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预算松弛的实现路径主要基于:

1、预算参与

通过参阅相关文献,预算参与对预算过程中的松弛问题到底是有抑制作用还是有着增强作用,至今在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有学者认为,预算参与可以通过组织中成员参与预算的制定过程而降低组织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使得预算的编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表现出较低程度的松弛行为。Onsi(1973)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预算参与和预算松弛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Cammann(1976)认为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可以拉近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下级对上级的抵触心理,进而更愿意将自己的真实信息提供给上级,这样就会降低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松弛行为。Antle和Eppen(1985)认为在预算的制定过程中,下级参与预算的制定提高了预算松弛的概率,因为一旦预算的执行结果与绩效考核存在正向关系,那么下级就会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将自己的指标定在自己实际水平之下,以增加下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松弛行为。

2、预算强调

预算强调是指企业以预算执行的情况作为考核的标准,以此来确定相关部门和预算执行人的薪酬水平。学者们在预算强调能够增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松弛行为的观点上比较一致。Schiff和Lewin(1970)的研究表明,如果下级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知道自己的薪酬取决于预算的执行情况时,那么,他会将会很乐意参与预算的编制过程。而Onsi(1973)的研究表明当经理人意识到自己的薪酬将以预算的执行结果作为考评依据时,他便会制造预算松弛。

3、信息不对称

Young(1985)为了考察信息不对称对预算松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助于抑制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松弛行为。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预算松弛,但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上下级的沟通交流能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上,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Baiman和Eans(1983)研究发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上下级通过相互交流,上级可以有效的获取私人掌握的信息,这样便会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减轻预算松弛行为。Waller(1988)认为虽然预算编制中上下级的交流能够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但是当下级意识到预算的执行结果将会影响到自己的绩效或者与薪酬水平挂钩时,自己在提供私人信息时就会隐藏相关信息。Chow(1988)通过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在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境时,企业无论实施的是松弛导向的薪酬方案或者是真实导向的薪酬方案,其预算松弛的程度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而存在信息不对称时,真实导向的薪酬方案和松弛导向的薪酬方案相比,预算松弛的程度要低。

(二)基于权变理论视角对预算松弛影响的研究

所谓权变理论是指组织的发展要与组织所处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人文地理等等)相适应,并且能够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更好地完成组织所制定的目标。Bourageois(1981)认为预算松弛可以提供一种应对未来风险的缓冲,能够减轻人们实现预算目标时的压力。Merchant(1985)指出为了应对未来组织环境的变动,应允许一定程度的预算松弛行为。Kren和Liao(1988)认为当企业或者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很高时,企业在预算编制的实践中,往往难以区分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必须的预算松弛与为了“偷懒”或者是取得更高的报酬而产生的预算松弛这两种完全不同动机的行为。Stede(2000)研究认为企业如果采取不同的战略时,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松弛程度也不相同,如果企业正在采取差异化或者是进攻型的经营方针,那么其和正在采取成本型以及防御型经营策略的企业相比往往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松弛行为。

(三)基于心理学相关理论对预算松弛影响的研究

1、声誉和道德对预算松弛的影响

Tsui(1984)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声誉能影响一个人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人在满足了基本生存的需要之后便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对声誉的需求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较高层次的需要。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理论拓宽了预算松弛研究的视角,Webb(2002)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预算责任人出于对于自身声誉维护会降低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松弛行为,并且如果在组织中存在着预算差异调查机制的话同样也能够抑制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松弛行为。Douglas(2002)研究发现在参与式预算中正是由于道德和声誉因素的存在,才会对预算松弛这一机会主义行为形成潜在的抑制。

2、预算公平感对预算松弛的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组织公平性的感受会影响到组织中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对组织的认同度以及对组织的忠诚度,进而影响到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学者们通常将预算公平分为预算程序公平和预算程序执行公平,前者是预算编制时所遵循的程序是公平的,后者是预算程序的实施时是公平的。Little(2002)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肯定了预算程序执行公平对于预算松弛的抑制作用。Staley和Magner(2005)认为下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能否体会到预算公平会影响到他们对于组织和上级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而这种心理状态又会影响到预算松弛的倾向。

3、风险偏好对预算松弛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组织和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其采取的行为方式。Onsi(1973)提出了预算编制者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应对未来出现的不确定性情况会增加预算编制中的松弛行为,以此来降低预算目标的实现难度。Merchant(1985)从人对风险厌恶的程度分析,认为风险规避者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会有增加预算松弛的倾向,降低预算目标。

4、研究小结

国内的对于预算松弛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也是从三大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并且国内的研究逐步向国外对于预算松弛行为研究的方向和视角靠近,开始注重从人的角度结合行为科学理论和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前沿去探讨诸如组织和人的风险态度、声誉和道德、预算公平感、预算文化认同感等等心理情境因素对预算松弛的影响,高严(2011)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实证检验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组织成员对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的认同感的强弱程度与预算松弛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研究方法上也形成了突破,国内一部分学者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对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例如潘飞和程明(2007)在《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委托代理理论对预算松弛有较强解释力,郑石桥(2010)在《股权激励预算松弛研究》中利用上市公司147个样本检验了股权激励与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郑石桥和谭康在《资本预算编制松弛研究》中利用沪深两市223个完工的资本投资项目的项目预算数据和实际发生额的实证研究,考察了资本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郑石桥,谭康.资本预算编制松弛原因研究[M].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2]吴大军,牛彦秀.管理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工程预算编制研究 篇5

现阶段公路工程设计行业存在一种不规范的现象,设计只对业主负责,而质量却由设计单位负责检验,政府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的审查没有确立一个评价标准,忽略了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虽然我国颁布了多条工程设计招标法案,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必须通过招标进行,而实际情况并不与之相符,一些高速公路类大项目的设计招标项目非常少见,仅能够达到总项目的10%。建设投资力度在不断扩大,致使设计单位的任务呈饱和状态,而为了能够获得设计任务,设计单位必须要以最大限度的赶任务,这很有可能造成设计出现差错。还有一些业主缩短建设周期,使设计不具备深度,导致工程造价失控。公路工程设计所涉及的相关专业越来越多,一些设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和经验知识,无法深度考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设计人员没有较强的交流、协作能力,导致矛盾产生,从而影响工程造价控制。业主对设计单位的费用是根据工程造价比例进行计算,忽视了工程投资的节约因素和质量因素,因此,设计单位推动了对设计方案反复优化的动力,为了达到高标准而形成浪费,还有一些单位为了能够提高中标率降低投资,之后在设计中以多种手段增加工程造价,从而谋取额外利润。如此会导致设计深度不够,施工阶段不断出现变更,为后续施工埋下隐患。

1.2设计阶段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

工程预算编制研究 篇6

[关键词]新财务规则;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控制方法;要求;问题;概况;检察事业

现阶段,我国各级检察院主要由政府对其经费开支负责,其主体为财政预算拨款,并以财政补助、财政返还罚没款为辅助。该机制已经成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其问题集中体现在基层单位经费不足、地区保障水平差距大、执法不严等。伴随新财务规则的出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检察机关经费保障体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提高预算、财务管理水平,为检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务支撑。在预算编制控制方法运用中,应对检察机关预算、财务管理工作加强所获得的成效加以肯定,但也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对依法理财理念进一步强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财务管理措施及较高专业水平的财务队伍,达到全面提升检察机关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及资产管理水平的目标。

一、预算编制的概况

我国《预算法》对预算编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定义为各级政府、各部门、各预算单位制定筹集和分配预算资金年度计划的预算活动,是预算法必须规范的主要内容。预算编制必须对国家编制预算原则加以遵守,依据编制方式与程序进行编制。在预算编制中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坚持量入为出原则。按照收入、财力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安排,做到量力而行,收支平衡。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实时做好收支工作,确保计划的合理性,杜绝瞒报、虚报情况的发生。

3、坚持综合预算原则。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的实施。

4、坚持零基预算的原则。作为一个单位总预算,部门预算包括单位全部资金收支预算,如本级预算又涵盖其下属单位预算等。

5、坚持基本不予调整预算原则。确定部门支出预算后,除特殊情况(突发性事件等),其他支出项目不能追加当年财政。

二、新财务规则下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控制的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1、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控制要求

广义预算控制与狭义预算控制为检察机关预算控制的两种含义,广义预算控制是指通过对预算各个环节(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考核)实行全过程控制,如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狭义预算控制是指通过预算控制经济活动整个过程。作为广义预算控制的事前控制,预算编制是预算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检察机关预算控制作用发挥至关重要,要求预算编制前期,必须对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编制依据、编制方法、编制程序等加以明确。同时必须对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全面分析,在对其有关基础数据准确掌握的前提下,对制约、影响预算期收支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以此对预算编制要求进行正确把握。并要求参考定员定额管理制度与固定预算、弹性预算等不同编制方式进行检察机关预算的合理编制。

2、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控制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因现行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与部门预决算编制软件系统的制约,通常选取2种方式进行预决算报表编制,如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检察机关内部执行应用。但预决算上报只与上级部门审核要求相符即可,这种情况下将导致预算可执行性差、决算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的大量出现,进而影响到检察机关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严重的工作失误,阻碍检察事业的发展。

(2)预算编制方法不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改革,使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方法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从“增量预算”法转换为“零基预算”法,并实现相互融合的新预算编制方式,该预算编制方式在检察机关预算编制过程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伴随近年来,检察机关资金量的不断增加,仅仅选取该预算编制方法,已无法适应检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此,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预算编制原则,如收入预算等,对非经常性的、不确定因素的收入不作为预算收入。同时,因检察机关属于行政单位,其预算编制往往较为保守,尤其是专项资金方面,常常只对保留性、常规性专项资金进行预算,导致实际资金收支与预算资金存在极大的差距,进而严重影响检察机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三、新财务规则下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控制方法分析

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财务规则下,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工作也逐步完善。预算编制作为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其预算编制控制方法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水平。为此,相关会计人员必须重视预算编制与预算编制控制方法选择,在充分了解其相关含义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其内容,并找出相应措施,以此达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

1、明确预算编制目标

在高检院党组高度重视下,必须对预算编制、管理工作加大改进措施,并进行预算编制委员会的成立,实施“开门编预算”。增强预算保障能力,提高预算保障能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同时对2015年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总体部署进行认真落实,将预算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为目标,落实有序高效、公开透明、重点突出、争取有力的工作要求,落实2016年预算编制工作。尤其应对修改后刑诉法相关规定,对办案经费进行研究,对各个项目预算进行全面编制,为提升预算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2、推进综合预算管理,不断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

(1)从预算编制分析,规定各级部门必须遵循上级提前告知金额在预算全部编入转移支付资金,将年初预算、决算差异进行有效降低。检察机关财务部门还应加大财务资金统筹力度,对其资金整体使用效益进行最大限度地提升。

(2)在细化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如年初预算项目支出细化程度必须达到该部门项目支出85%,只有这样相关部门才能批复。

3、完善预算编制制度建设,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为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必须对有关制度建设进行不断完善,进行工作规范、责任制度、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同时,应对职责分工加以明确,在岗责体系完善的基础上,充分了解管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进行相关措施的选用,以此对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执行力进行有效增强,提升财务管理效能。以河南省为例,目前出台的预算编制政策包括《河南省省级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河南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等。以此实现框架体系完善,提升财务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是公开、公正、公平预算管理的重要措施。

4、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素质

检察机关应将其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现,做到思想高度统一,提高依法理财意识,建立与健全预算编制制度,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作为检察机关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编制工作中,其编制工作人员素质高低对检察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培训,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相关规章及自身管理能力,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确保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满足预算编制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对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水平进一步提升,达到财务管理目标,相关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进行检察机关预算编制工作。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责就是追究刑事责任,提起公诉和实施法律监督。为此,必须重视检察机关预算编制工作,及时对各方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并遵循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对预算编制控制方法加以规范,达到财务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的目的,并对检察机关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检察机关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潘爱香.预算编制、预算宽余与预算文化:基于战略管理工具视角[J].财政研究,2009(02)

[2]谢俊翔.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绩效评估模型及指标体系设置研究——基于公诉部门的实证分析[J].云南社會主义学院学报.

[3]贾路平.新形势下湖南省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与政策研究[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4]张丽华.我国的财政改革:改良还是革命?——对我国近期推出的财政改革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03)

[5]曾维林,万义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预算管理目标体系的构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06)

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关键技术研究 篇7

从铁路工程概、预算的第一部分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上看, 主要是由材料价格 (包括人工单价和机械台班单价) 、设计工程量、施工方案和定额指标等四大要素构成。因此准确地取定材料价格、正确的计列工程数量、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及编制补充定额就成为概、预算编制的关键。本人结合几年的工作历程并根据铁路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步骤, 对如何做好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谈一谈体会。

1 概、预算编制工作的几点关键

1.1 概、预算资料的调查

在整个概、预算编制工作中, 资料调查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 是概、预算工作的第一步。该项工作的优劣、深浅直接影响概、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工程造价的高低, 甚至还影响了下一步工作的进行。

如果不对材料原价、运距、运杂费等进行详细调查和详实的分析就无法进行材料的预算价格计算, 就不能真实反映相应材料的价格, 也就无法进行分项工程计算;也就难于体现其合理性, 更谈不上真实体现不同地域项目的特殊性和区域性。概、预算资料调查的内容一般分为: (1) 工程所在地自然条件调查。 (2) 工程所在地施工条件调查。 (3) 工程所在地工资标准调查。 (4) 工程所在地材料原价调查; (5) 工程所在地运输条件调查。 (6) 工程所在地土地、青苗补偿费及安置补助费调查。 (7) 工程所在地拆除建筑物、拆迁电力、电讯线路等补偿费调查。 (8) 工程所在地路线交叉调查。 (9) 工程所在地供水、供电调查。 (10) 工程所在地临时工程调查。另外, 该工程的建设工期、资金来源、资金使用计划、贷款额度、大中桥的常年最大水位等水文资料都需要进行详细逐一地调查。只有掌握了这些资料才能顺利进行概、预算编制工作。

1.2 材料价格的取定和计算

工、料、机单价是概、预算文件的计费基础。一般情况下, 根据外业调查的资料 (包括人工费、材料的供应价格、供应地点、运距、装卸费、运输方式、运输道路状况、铁路通行费、机械使用费及燃料费、用电价格、机械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标准等) , 按照编制办法, 计算工、料、机单价。

但是,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 材料的供应尚未形成专业化、系列化, 往往出现材料的供不应求, 以及国家政策对主要材料价格的宏观调控, 都给确定材料价格带来很多困难。这就要求概、预算编制人员对所需材料价格进行多方询价, 并对询价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掌握的材料价格信息资料和对主要材料价格情况及供求发展趋势的了解, 确定询价时效和可能发生变化的趋势, 使材料的取定趋于合理。在机械台班计价时, 电价应根据工地和工程实际情况考虑部分自发电和采用电网电相结合;燃油价格也是影响机械台班单价的重要因素, 因此, 也要提高其单价的准确性。.

1.3 熟悉设计图纸查对工程量

查对工程量时, 首先应熟悉设计图纸, 包括总体布置图和设计工程量清单。概、预算编制人员应根据定额拟定符合概、预算编制要求的工程量清单, 明确所需的内容、深度和质量, 要具有自己计算工程量的能力。不清楚的地方, 要查阅图纸, 并求设计人员帮助。铁路建设工程技术日趋复杂, 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日益被广泛应用, 概、预算编制人员要认真阅读设计图纸, 理解设计意图, 要精雕细琢地处理好每一个工程细节, 力求做到工程量完整不漏项, 与设计人员密切配合, 确保概、预算编制质量。

1.4 熟悉并掌握施工工艺和工序, 正确套用定额

在定额的总说明、章节说明中, 对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一些特殊规定都有详细描述。要在弄清定额项目所综合的内容和适用的范围, 以避免重复或漏算, 并注意单位与定额一致, 避免重大错误。另外, 定额中有些项目是允许调整的, 可根据工程的工艺要求和结构特点等因素进行, 以提高概、预算的准确度。

合理地选用定额是为工程定价的过程, 因而它是概、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正确套用定额就要求概、预算编制人员熟悉并掌握施工工艺和工序, 因为它是影响工程单价和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如在路面工程中, 对于沥青路面的设计如果造价编制人员不掌握路面的施工工艺, 对于数量表中没有体现的透层、粘层数量经常会漏计, 影响造价;而对于桥梁设计中, 如果不熟悉施工工序, 也因此会漏计, 诸如预制场地、张拉台座、轨道铺设、金属结构吊装设备以及现浇结构中支座、临时基础的设置与拆除等数量, 所以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 不能一概而论。

1.5 造价分析

为保证概、预算编制质量, 还要进行造价分析来加以验证。在工程方案的优化方案比选时, 造价分析可提供技术经济分析结果。造价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本身各部位间造价关系是否合理;二是与其他相同或相类似结构工程的造价相比是否合理。具体做法是:将完成的概、预算结果, 按结构部位计算出各自的经济指标, 分析这些指标与相对应的工程条件和工程量是否符合, 把这些指标与其他项目同类结构的指标进行横向比较, 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其合理性, 发现突变, 要及时查找原因, 属于工程量的问题, 要向设计人员反馈信息, 核对工程量;属于其他原因, 要查对材料价格或选用定额等方面是否有误;根据查对结果及时修正并反复分析对比, 直到满意为止。

1.6 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

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 在完成概、预算文件后还应进行资料整理, 做出造价指标, 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分门别类地统计, 归纳出各项经济指标的经验值, 为做好工程造价打下基础, 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造价分析的效率和效果。只有不断地收集, 科学地整理工程造价资料, 才能为今后的概、预算编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结语

工程预算编制研究 篇8

高校属于财政补助事业单位,高校预算是国家财政预算体系的组成部分,国家财税体制的一系列改革必然对高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高校传统的预算编制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 高校必须在国家财政收支管理改革的大潮中顺势而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因此,高校的滚动预算编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滚动预算的概念界定

滚动预算区别于传统的定期预算,它将预算期间与会计年度完全分离,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并结合国家财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不断延伸补充预算期间,使预算期间保持固定不变,进而形成以预算基期为起点,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滚动一次的预算编制和管理方法。 表面看来,滚动预算与传统预算的重要区别仅在于预算期间是否固定,实则体现出现代预算管理理念和方式质的提升,能够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因此,高校应将滚动预算改革作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 当然,滚动预算的编制相对复杂,在编制的初期阶段,可以将滚动期间适当延长,随着预算的执行再逐渐缩短滚动期间。

二、现行高校预算编制的普遍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高校预算编制的普遍做法

目前, 高校普遍要编制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两套预算,部门预算用于财政管理,校内预算用于内部管理。 原则上讲,两套预算应该一致,但由于编报口径和侧重点不同,且在编报的方法和时间上也有所差异,造成高校预算“两张皮”。 目前,高校部门预算普遍实行“二上二下”的编制流程,一般在预算年度前一年的6月份就开始了“一上”预算的编制,启动时间较早。 各个高校每年按照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具体编制要求编制预算,分析本年度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结合学校下年度的工作安排, 草拟下年度部门收支预算,“二上”则一般要到预算年度前一年的12月份,根据财政部门批复形成最终的预算。 而校内预算的启动时间或早或晚,早的一般在预算年度前一年的9月份,晚的则可能在预算年度的年初。

无论是部门预算还是校内预算,收入的测算方式基本相同,根据经费的来源途径与相关业务处室进行沟通,测算学校的总体收入能力。 当前,高校的收入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其中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受政府的拨款政策影响较大,而财政补助收入中的专项资金尤甚。 事业收入中,教育事业收入根据学生人数和收费标准进行测算,科研事业收入根据往年实现情况和本年申报情况进行估算。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根据上年实际收入和主要影响因素变动进行调整。

支出预算的测算, 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是有所区别的。部门预算中的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类,其中基本支出又从人员和公用两个维度进一步细分,所有支出均按照经济分类科目编制;项目支出则根据财政政策,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项目批复编制。 校内预算中的支出预算由基本支出和发展性支出组成,均以项目的方式管理,基本支出也分为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两类, 其中人员支出分为工资、津贴、社会保险费等,与部门预算差别不大;公用支出则不同于部门预算按照经济分类科目编制, 而是拆分为部门运行经费、后勤运行经费、校级专项等众多项目;发展性支出立足于教学质量和学科水平的提升,一般根据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性安排。

(二)目前高校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1. 部门预算与年度发展计划脱节。 部门预算编制分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四个阶段,往往需要提前半年编制,而下一年度工作规划一般在年末制定,导致部门预算和下一年度工作规划不一致,必须对部门预算进行适当调整,否则工作规划难以有效执行, 但现实情况是预算调整流程繁琐、审批严格,为保证年度发展规划的有效执行,高校往往会在未经财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变更预算,造成预算执行与预算批复的不一致。

2. 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 “两张皮”。 由于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填报口径和侧重点不同, 部门预算适用于财政管理,校内预算适用于内部管理,同时两者在编报时间上也有较大差异,部门预算“一上”比校内预算启动时间要早,而部门预算中“二下”批复财政拨款数额的时间又比较晚,造成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无法有效衔接,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两张皮”。

3. 预算编报质量有待提高。 无论是部门预算还是校内预算,名义上采用零基预算,在实际预算编制中并没有完全基于部门实际业务需求核定其预算支出水平,缺乏对项目需求的充分论证,仍简单地采用“上年基数+本年变动”的编制方式, 部门预算指标核定数额受原有项目和数额影响较大,难以有效改变部门间资金分配不合理的局面,预算缺口越做越大,影响高校稳定发展。

4.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高校作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更加注重公共服务职能,没有成本核算的内在动力,运营成本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持补偿,长此以往造成高校“重争取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预算管理局面,支出行为缺乏责任意识和绩效意识, 没有建立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影响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实施滚动预算的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落实事业发展规划

通过实施滚动预算, 打破传统年度预算的时间限制,形成跨年度预算平衡理念,培养学校领导层的战略意识,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统筹学校各项工作,始终保持对未来几年的全盘考虑和规划,时刻关注所制定的事业发展规划能否有效推动学校预期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旦发生偏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二)有助于提高预算编报质量

高校编制滚动预算应以学年度为单位选择预算基期,并始终锁定该预算期间,根据国家教育改革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延续预算,使得预算与实际基本契合,各项工作的不确定性不断降低,原有预算由粗变细,并加入新的预算,经过不断地滚动与调整,使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三)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

实施滚动预算能够充分利用沉淀资金,显著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通过建立预算项目库,根据轻重缓急原则对项目进行分类和排序,在年度收入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整合并激活存量资金,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框架指引下,集中财力着重解决事关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进一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能。

(四)有助于推动绩效评价工作

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框体系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也是高校滚动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滚动预算能够有效改善“重争取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预算管理格局。 滚动预算通过加强预算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建立跨年度绩效评价机制,待项目结束时开展全面绩效评价。 这种绩效评价模式动静结合,更加全面、准确、客观。

由此可见, 滚动预算的编制方式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动态是指预算期间的延续性,弥补了定期预算在制定学校长期发展规划方面的不足;而静态则指年度预算的稳定性,通过零基预算的方式编制本年度详细工作计划。 滚动预算通过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全面提升了高校管理工作。

四、推进高校滚动预算编制工作的路径

(一)提高滚动预算重视程度

预算编制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能够更好地推进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但预算编制工作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是依靠全校力量才能做好的,而滚动预算的编制更是将预算这个面推向纵深。 对于滚动预算工作,学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按照跨年度预算平衡理念,成立中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协调滚动预算编制工作,确保滚动预算真正落到实处。

(二)确定滚动预算编制周期

目前高校的滚动预算编制工作刚刚启动, 缺乏管理经验。 与此同时,宏观经济进入常态化调整期,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此背景下,高校滚动预算的编制每三年作为一个周期较为合适。 科学细化本年预算,在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粗略编制后两年预算,在调整当年预算的同时也要考虑后两年的预算调整。 这样能够保证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统筹安排资金,将各个院系、部门的工作目标和计划都纳入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预算的动态指导性。

(三)建立滚动预算项目库

滚动预算编制的核心工作是项目支出的编制,高校必须规范和加强预算项目支出管理,建立三年滚动项目库,全周期滚动管理。 项目库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预算安排和预算额度,只有纳入项目库的项目才能予以安排预算,否则不予安排预算。 项目入库必须经过严格审核评议,要做到立项依据充分、实施期限明确、预算需求合理等;要设定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并量化为具体的考核指标,将其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正确编制高校滚动预算

对于收入滚动预算的编制,首先根据收入总量与财政政策之间的相关性,合理估算下一年度的收入总量,建立收入总量预测模型,并充分考虑未来几年的学校发展、经济形势及学生人数等因素的变动情况, 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论证,对模型不断进行修正,实现学校收入总量滚动预算。 其次根据收入结构与财政政策之间的相关性, 建立收入结构预测模型,并充分考虑影响收入结构的各项指标的变动,实现学校收入结构滚动预算。

对于支出滚动预算的编制,首先要根据学校收入总量滚动预算,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统筹安排项目支出,并且严格控制项目支出限额,量化支出的变动幅度,实现学校支出总量滚动预算; 其次要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确定财务支出结构,协调各个部门、院系在资金供给端的矛盾,实现学校支出结构滚动预算。

五、结束语

高校应深刻认识到,编制滚动预算是国家政策法规明确规定的,是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预算体制改革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高校要积极主动适应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新常态,准确把握中期财政规划编制的内涵,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认真组织编制学校滚动预算并科学论证,提高预算编制的连续性,增强收支安排的科学性,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绩效,推动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霞.滚动预算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会计,2015(5).

[2]王莹,梁清泉,苑春雷.高校实施滚动预算编制的思考〔J〕.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2015(10).

[3]王永华.中期财政规划背景下高校预算管理对策研究〔J〕.会计研究,2015(24).

[4]杨志红.高校预算管理问题探讨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5(12).

工程预决算编制问题研究 篇9

1 预决算编制需求和意义

分析检查出相关记录的问题和原因, 根据有效的对策标注怒, 衡量有效提高预决算质量控制标注, 确定质量目标。过去对人和工作实际的质量管理不足, 决算一旦部分修改, 就会直接影响单价。如果工作不够细心、费率计算不准确, 数据位置不准确等问题, 就会直接影响据算的制定, 造成工程费用交付时间降低。在预决算的编制过程总, 需要加强新材料、新标准的管理, 对新方式、新技术水平进行提高, 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内容, 不断发现总结完善决算工作任务标准。以科学化的规范标准, 对相关的技术科学成果进行判断分类, 实现经济政策技术的规范性管理。另外, 预决算工程编制过程还需要对设计方案、设计内容、施工技术标准、施工项目管理标准、法律法规规范、计算机规范标准等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具有丰富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实践经验, 融合实际的施工技术标准, 将技术与经济融合到一起, 建立符合市场需求标准的完善性经济多元化管理标准, 迫切提高施工项目的投资依据, 实现科学化的工程造价管理。

2 工程造价的计算机应用标准

工程造价的计算机编制工作是一项具有连贯性工作任务的工作, 其涉及应用计算机完成工作量巨大。传统的计算机工作编制中预决算工作人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施工时间和精力, 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因为计算失误造成错误, 实际施工的效率较低, 施工成本较大, 耗费资源多, 施工时间长。根据工程行业实际规范的标准, 为了更好更快的占有市场, 工程预决算工作需要采用高品质的设计成果和设计标准, 提高自身的信息关键作用。工程建设施工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招投标方式, 尽可能的确保建筑单位的基本造价标准, 按照实际的投标报价内容, 合理的编制实际的预决算。采用计算机编制可以有效的解放双手, 提高编制的准确性提高编制的综合效率。这对于预决算编制工作而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 数量使用计算机和工程造价软件, 可以很好的提升工程造价预决算设计标准, 确保设计效果, 保证预决算计算标准的合理性。

3 编制方法及施工程序方案

3.1 了解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内容

编制预决算前需要对施工图纸和施工使用内容进行准确的分析, 按照实际的设计图纸设计标准, 确定施工说明, 对相关施工工程的配套项目进行准确的分析。如果选用的实际施工材料不同、工程标准做法不同, 会对实际的施工工程造价造成严重的影响。

3.2 搜集丰富的施工编制材料

按照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在施工预决算前完成施工图纸的分析, 确定施工定额、门窗构件、图纸标准等, 根据相关的文件内容技术完成数据的记录, 将资料综合搜集起来, 方便备用和查找。需要对设计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 其中包含对设计图纸的设计问好、设计构件、配件、图集、材料等内容的分析。确定预决算资料, 其中包含对现有的工程决算定额的分析, 对材料预算价格、台班费用定额的分析, 及时对建筑安全工程的预决算定额文件进行汇编和判断。熟悉链接施工组织的相关设计内容,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标准, 对施工工程的施工特点, 施工现场条件、施工编制方案进行准确的分析, 确定不同施工方案对应的不同工程造价标准。需要根据决算组织施工设计标准情况, 逐步提高施工编制预决算方案, 提高施工质量标准。

3.3 确定定额标准

根据施工预决算定额标注怒, 对预决算定额、单位股价相关文件内容进行编制, 这是有利于施工预决算标准分析的。按照施工建筑行业的材料标准、技术工艺水平不断的拓展使用水平, 确定掌握施工预决算的定额量和使用方案, 弄清楚项目规划的相关施工特点, 根据施工适用范围、计量标准、工程计算规范原则进行合理的分析, 确定符合施工项目调整的方法和方式, 提高项目工程预决算管理的各个方面。

3.4 明确施工计算量

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计算量, 对施工工程量进行决算标注。在工程实际的规划中需要确保施工的齐全合理, 对施工工程量的准确程度和影响标准进行准确的编制。合理的划分项目实际的施工标准, 熟悉施工定额, 确定施工工程内容。另外, 需要保证计算单位的统一性, 按照施工图纸的工程定额进行严格的规范, 保证计算标准不高不漏。

3.5 按照准确的定额编制决算书

按照计算好的施工数量, 对计算施工定额进行顺序性划分, 确定工程决算的施工表内容。根据施工定额估算但进行合理有效的查找和分析, 确定工程定额编号, 根据定额材料量将工程单价、材料、定额总量进行相乘, 得出符合施工各个分项的参数, 确定符合实际施工标准的材料用量。按照施工分部分项的标准原则, 完成对施工工程费用和材料用量的调整。

3.6 计算各种其他费用

预决算中除了施工工程造价外, 还有相关的分料表。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费用进行汇总分析, 确定符合实际工程计算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税金、利润值等, 确定最后的工程综合总造价, 及时对施工程序的规范性进行统一, 保证程序计算标准的合理性。工程总造价按照这些内容进行统计汇总, 采用统一的规范性标注计算实际的额编制程序内容, 计算出来后需要对各个单位的工程平方建设内容指标进行造价数据的分析, 编制符合实际编制标准的工程料分析表。

4 工程决算编制控制管理

4.1 加强预决算的编制控制

按照工程预决算的管理控制标准, 严格的分析预决算标准标准, 建立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 对工程预决算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进行细致的掌控, 确定各个环节的管理标准。从思想上需要预决算技术人员树立清晰的技术标准, 加强各个施工阶段的精心管理, 确保工程高度的统一性。在项目施工计算管理中, 需要按照实际的运算标准, 对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仔细的查询。

4.2 造价的控制

预决算的控制管理中重点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操作和控制, 采取有效的决算编制标准确定造价管理内容, 建立符合灵活多变的管理机制。采用全面细致的管理标准, 对工程项目的材料几个、设备标准、市场规划范围进行结合, 提高市场动态化调整水平, 确定工程材料的有效计费, 加强工程造价规划水平的有效提高, 保证工程造价标准控制的合理性。建立起科学有序的管理标准, 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决算。

5 结语

综上所述, 工程预决算编制的管理需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施工、竣工、监理等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 研究工程预决算管理中的相关重要内容, 合理的规划实际的标准, 确定符合工程预决算编制的管理办法, 提高工程预决算管理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徐阿英.关于提高工程预决算水平的有效方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2 (05) .

[2]魏皓华.刍议如何做好工程预决算审核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5) .

[3]何伯松.提高工程预决算准确性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19) .

[4]康琦.提高工程预决算水平的有效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 2015 (07) .

[5]覃淑冰.建筑工程预决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科技创业家, 2014 (08) .

工程预算编制研究 篇10

市政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我国城市建设的好坏,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 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相关建设程序, 贯彻执行相关概算制度, 并结合工程预算, 对工程投资资金的使用做出明晰合理的评价, 以便充分掌握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情况, 这一点对市政工程建设十分重要。有效的市政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有助于工程建设各方科学合理的管理施工投资活动。

1 市政工程概预算概述

市政工程概预算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管理活动, 其贯彻于整个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概预算工作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市政工程各项施工目标及要求能否顺利完成, 影响着工程施工组织的合理性以及工程建设程序的正确性。加强工程概预算质量建设, 同时能够收获较好的财政审计和投资资金使用监督的效果。

一般来讲, 根据工程施工建设的阶段不同, 市政工程概预算可以大致划分为施工图纸预算、设计预算以及施工预算三个大类。其中, 施工图纸预算是在具体施工活动开始之前, 依据已获得批准的施工图纸, 在国家及工程各项预算配额和支出标准约束的前提下, 计算得到的工程造价文件, 工程图纸预算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和评价工程施工经济绩效的依据。设计预算又被称作为初步预算, 这是整个概预算文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该部分文件的制成综合了设计单位的技术说明、项目费用定额以及各项设备材料的预算。设计预算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投资项目计划的编制、施工图纸预算的控制依据上。施工预算是指施工单位的内部预算, 它是在施工图纸预算和设计预算的约束下制定的, 该部分预算主要结合了具体的施工组织、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法条件等而制成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经济核算和企业管理的加强上, 能够为施工单位有效的指挥和组织生产提供有力工具。

2 提高市政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2.1 反复阅读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

反复阅读工程的设计图纸, 核定工程量, 是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保障的必要工作, 工程数量是预算编制的基础资料, 各个工程数量是否准确, 直接影响到预算文件的编制质量, 对设计图纸的意图理解透彻, 反复阅读设计图纸一直到对其有了透彻的理解, 是编制好预算设计的第一步。工程量是工程概预算的关键性因素, 其计算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工程安装费用计量是否能够反映实际支出情况。为了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工程量审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工程量审查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一下内容;首先审查的过程中应当反复审核, 以确保其在预算偏差允许的范围之内。其次, 工程结算审查的过程中应十分注意审查工程造价申报中是否存在夸大工程施工难度、虚增工程量等扭曲事实的事件存在。最后要做的就是检查工程项目申报的真实性。防止分包商重复申报或者多个施工组同时申报一个项目的现象出现。

2.2 强化工程材料与工人薪酬费率的审核

工程材料与工人薪酬是构成工程概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分费率审核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概预算编制的质量, 制约着其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工程建设材料和工程人员薪酬是形成工程造价的主体, 一般来讲, 工程在预算阶段都会对工程所涉及到的建筑材料以及人员工资薪酬有一个计量的基础和标准, 这些基础和标准通常都会以费率的形式存在。这样一来通过前期工程量计算结果的确定和审核与工程材料以及工人薪酬费率相乘便会很容易得出工程造价的准确数值。在工程量的正确性得到审核确定之后, 对工程造价正确性的影响便集中到了对于费率的确定上来了。因此在审核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审核项目内容的实际性, 特殊情况下或者定额缺失的前提下, 应及时的对费率进行编表补充。存在单位不能直接使用的情况时, 要注重换算信息的重点标准。除此之外, 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市场行情变化的关注也十分的必要, 因为额定费率一段时间内是不变的, 而材料的市场价格确是在不断变化, 这就会存在一个价差的问题。加强对材料价差的审核是确保工程造价计量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复核时必须事先对材料的市场行情变化有一个清晰的掌握, 做到心中有谱才能够对造价审核做出正确的决策, 从而为概预算编制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2.3 加强在预算编制中的计价模式

概预算中的工程量计价模式是在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期间, 招标人按国家的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提供出相关的技术说明和工程量清单, 投标人根据自己的管理能力、财务、技术进行报价, 招标人根据评标细则进行选择, 这种计价的方式是市场的定价体系的表现形式,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 施工项目工程量的清单计价法是很常见的, 随着我国的建设市场的发展和成熟, 工程量计价法也会越来越规范和成熟。

2.4 加强各项费用标准的执行度审核

在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 工程造价的审核是影响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造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中存在较多不同的类别, 审核标准的准确性必须依据工程类别的审核来进行划分。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是对工程造价中形成的管理费用、辅助生产费用等各种费用的概括性划分。直接费用因为能够直观的找到支出的收益方, 从而能够被计入工程收益部分的造价成本, 而间接费用由于常常由多个收益对象, 因此这部分费用的分摊往往不能够直接获取。对于间接费用我们常常采用百分比法和人工费用法进行系统的分摊, 从而获取各个收益对象的工程造价成本。在审核的过程当中, 应依据工程的不同类别套用相应的费率, 参考相应的间接费基数。对于市场单价、面议单价应格外注意, 一般情况下, 这些费用不宜收取, 从而避免混淆错算的现象。税金应按照国家及省税务相关部门规定和施工地点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税率。只有这样, 才能期待造价核算和控制的客观性, 从而确保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

2.5 把公允的态度贯穿到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全程中去

当工程结算审核完毕之后, 发现存在高套、多估定额时, 应依据审核的结果给予核减, 对于漏算、低估的部分, 也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给予增加。招投标工程应以施工合同、招标文件、预算书等作为结算与审核的依据。对于招投标形式包干的造价工程, 其工程量应以工程量的核算清单为准, 当设计存在现场变化或需要变更时, 在经甲方确认后, 方可适当增减工程量。

3 总结

总而言之, 市政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技巧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市政工程项目中, 概预算不仅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 对于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用管理和评价作用巨大。因此,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概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造价控制、资料收集和分析工作, 以便编制出的工程概预算能够准确、客观的反应工程的实际情况, 从而为投资资金的合理利用确立调控依据。

摘要:本文从市政工程概预算的概算入手, 针对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工程概预算问题提出提高市政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质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概算,编制,质量

参考文献

[1]万婷婷, 李向光.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 2011 (15) .

[2]戴辉.浅谈市政工程的概预算编制和项目前期工作[J].科技资讯, 2009 (13) .

怎样编制家庭预算 篇11

家庭预算收入就是属于家庭或归家庭支配的全部收入的总和。家庭对这些收入进行预算,就是要预算这些收入的来源,组织这些收入的实现。家庭预算支出则是家庭对它的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总和。家庭收入在各种用途上的支出比较复杂,因而这种支出的预算也比较复杂,它要求从总体上确定家庭必须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各种支出项目,并分别确定这些项目的大致数额。

对家庭收入和家庭支出实行预算,首先表现在预算的编制上。编制家庭预算,各个家庭的具体做法和预算的具体内容不会完全一样,甚至差别很大。但基本的步骤还是相同的。一般来说,编制家庭预算的步骤是:

⒈确定预算期。预算期宜与家庭收入的周期发生时间相一致。因为在我国的城镇职工家庭,由于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采取月工资形式,预算期一般为一个月。农民家庭则以一年、半年或一季为预算期。如果家庭收入的发生没有明显的阶段性,也可以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为预算期。

⒉进行预算准备。主要是对本月、本季或本年的家庭收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参照历年来家庭收支的一般规律、结合今后家庭经济变化发展的基本趋势,确定下一个月、下一个季度或下一年家庭收支的基本指标。

⒊设计预算科目和编制预算表格。预算科目的设置应该根据预算的具体内容而定,要求简明实用,便于进行分析和管理。一般可以分为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中还可以进行细分。

工程预算编制研究 篇12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涵义与特征

(一)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涵义

国有资本预算包括国有资本变现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两部分。国有资本变现预算是5至10年的中长期预算, 国

"!!!!!!!!!!!!!!!!"

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年度的短期预算, 短期预算要服从中长期预算。学者们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行了探讨:一种观点认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反映政府出资人以资本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和用于资本性支出的预算[1]。另一种观点认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就是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要求, 由各级政府在其权限范围内, 以国家资产所有者的身份, 依法拥有或支配的货币资金和资产, 用于资本性投入及国有资产管理支出的收支计划[2]。第三种观点认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国有资本经营性收支活动的反映[3]。第四种观点认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以国有企业投入产出和经营收益为对象的政府预算[4]。第五种观点认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每一预算年度内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支出和平衡的计划, 是国家以资产所有者身份获取收入和国家用于资本性投入、发展国有经济的专项预算[5]。第六种观点认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以国家投资者身份对国有资本实行存量调整和增量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6]。第七种观点认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政府以资产所有者身份, 围绕国有资本经营收支编制的预算[7]。第八种观点认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据政府授权, 以国有资产出资人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的专门预算[8]。

(二)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特征

一种观点认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实施内容, 是国有资本有进有退, 包括国有资本再投资和产权转让等, 以及国家分取的税后利润或红利;二是实施主体, 是政府及其部门、机构, 而不是各种投资公司、企业;三是实施手段, 是国家对国有资本进行的宏观调控;四是实施目的, 是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另一种观点认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现的是出资人职能, 这种出资人预算具有五个特征:一是中观性, 即出资人预算是出资人对所辖范围的国有资本经营状况的收支预计。二是可操作性, 即出资人预算是一种可执行的具体预算。三是法律约束性, 即国家立法机构制订的“国有资本出资人法”、“国有资本经营政府预算法”对出资人及其预算进行法律约束。四是独立性, 即出资人是独立的预算主体。五是可监管性, 即接受同级具有法律效力的“国有资本经营政府预算”规范性监管而不是行政性管理。第三种观点认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具有以下六个特征:一是宏观性;二是总量性;三是指导性;四是规范性;五是政策性;六是独立性。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系统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不仅仅是一个方面一个角度, 只有从系统的角度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体系, 这样才能明晰国有资本预算编制的目的性和整体性。

完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系统应该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 整体性。任何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和目的, 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应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 局部服从整体, 使整体效果最优。 (2) 集合性。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 (即要素) 构成, 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非几个子系统的简单归集。 (3) 层次性。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每一个复杂的系统都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 而子系统又包括若干更小的系统。 (4) 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表现为子系统同系统之间的关系, 系统的发展是子系统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表现为系统内部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关系, 某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些要素的变化。 (5) 环境适应性。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 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并不都是被动的, 而是能动的, 系统可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环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过程, 不仅表现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能够在国有资本监管中发挥有效作用, 需要编制、执行、评价和激励等程序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而且表现在国有资本预算编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它具有明晰的目的, 即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谁来编、按什么步骤编、根据什么编、如何编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这些问题相互之间又具有密切关系。概言之,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系统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具有整体目的性和内在联系性的综合体。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系统的基本要素

(一)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体系的基本要素构成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体系应该按照系统的要求构建, 既重视目标, 又重视整体。一个完善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系统应该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预算编制主体, 即解决谁来编制预算的问题。二是预算编制程序, 即解决按什么步骤编制预算的问题。三是预算目标, 即解决根据什么编制预算的问题。四是预算编制方法, 即解决采用什么手段如何编制预算的问题。五是预算编制内容, 即解决编什么预算的问题。最后是预算编制报告, 即解决预算以什么形式表现的问题。

(二) 国有资本经营编制遵循原则

首先, 重视整体性。在设计系统时要从整体考虑国有资本预算编制问题, 不仅考虑系统基本要素之间相互关系, 又要考虑国有资本预算整体目标;不能片面强调某一要素的最佳选择, 而忽视整体效果的最优化。其次, 强调完整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系统涉及若干问题的解决, 在设计时不能仅考虑一个或几个要素, 而要全面考虑所有基本问题的解决。第三, 考虑层次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系统由若干基本要素构成, 而每一基本要素又涉及许多选择, 因此设计系统既要考虑要素的完整性, 还要考虑要素本身的选择问题。第四, 关注相关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系统内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因此要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角度出发考虑系统的设计。最后, 突出开放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在整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中是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在设计时既要考虑与执行、评价和激励之间的关系, 同时要考虑我国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和各地国有资本营运的实际情况。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系统构成要素的选择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构成要素在理论上存在着多种的选择, 因此需要了解这些构成要素包含哪些选择, 每一种选择具有什么样的利弊, 应该如何进行选择。

1、预算编制主体

这一问题本质上是预算编制的组织体系或组织体制的问题, 具体涉及到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企业以谁为主的问题, 它们是都成为预算编制主体还是其中一方或者几方为主体;如果都是, 那么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企业各自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又具体起到什么作用, 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权责又应该如何界定。

2、预算编制程序

这一问题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算编制的一般程序, 即是按照自上而下、还是按照自下而上, 抑或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步骤编制;二是预算编制的时间进度安排, 即每一层级的预算编制主体应该在预算年度的什么时间开始编制预算, 什么时候完成, 什么时候汇总, 什么时候获得批准。

3、预算目标

国资委通过预算编制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应该首先明确从管理角度而言, 又会涉及到国资委对于国有资本管理的战略目标和对于国有资本营运主体的定位。这可能会存在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国资委目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目标和国有企业目标等类型之分。由此又衍生出各种类型目标之间应该如何协调的问题。从表现形式而言, 国有资本预算目标包括预算指标 (控制变量) 选择和预算标准 (控制标准) 设置两个方面。预算指标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标准又应该如何设置等, 这些都是复杂的问题。

4、预算编制方法

编制企业预算具有多种方法,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势也都有其局限性。适用于企业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否同样也适用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 应该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在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技术在企业预算编制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又应该如何结合信息技术。

5、预算编制内容

这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范围问题, 即那么些收入、支出应该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中;二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具体内容, 即需要编制哪些预算。

6、预算编制报告, 即解决预算即解决预算以什么形式表现的问题

需要如何设计预算表格, 这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上述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预算编制首先需要明确预算编制主体及其职责, 这是前提。预算编制程序实际上是对预算编制做出时间安排, 从时间维度将其他各个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预算目标是预算编制主体编制预算的依据和目的, 如果没有这一输入, 那么预算编制主体就会无所适从, 预算编制就会不知所终。有了预算目标, 就需要通过利用预算编制方法, 设计预算编制报告, 反映预算编制内容, 否则无法产生输出, 预算编制就没有最终的成果。

五、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建议

(一) 尽快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相关法规

我国应尽快出台《国有资产法》, 同时修改《预算法》,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性质、地位以及编制、审批、调整和监督的相关规定, 都应在新的法律中加以明确, 并对预算编制时间、内容和程序作出更为科学和细化的规定。在当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的情况下, 建议市人大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加以规范。

(二) 是尽快理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政府公共预算的关系

我国应该明确界定财政与国资部门的权责边界, 财政部门负责公共预算的编制及政府预算的汇总, 国资委负责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

(三) 重新构建与企业会计制度相衔接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报表体系

这一体系主要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损益预算表、国有资本权益变动预算表、资产负债预算表、现金流量预算表、非现金收支预算表、国有资本社会责任预算表、专门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报告等方面。

(四) 推进国有资本投资与经营体制的市场化

上一篇:现代物流管理下一篇:调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