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化管理

2024-11-13

集群化管理(精选12篇)

集群化管理 篇1

一、虚拟组织

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虚拟组织, 正在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深刻影响。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 它是围绕核心能力,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 与全国乃至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 合作目的达到后, 合作关系随即解散。以此种形式, 能够快速获取处于全球各处的资源, 为我所用, 从而缩“从观念到现金流”的周期。不仅如此, 灵活的“虚拟组织”, 可避免环境的剧烈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目前, 欧美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公司引进了虚拟组织模式, 竭力实施敏捷制造等实践活动。

但是虚拟组织是一个复杂的契约混合体, 伙伴的独立性、分散性与合作的动态性使得协作的难度大, 由此带来系统内部运作的高风险。同时虚拟组织中的信任、沟通与跨组织文化问题也成为了虚拟企业的发展障碍, 阻碍了这种新型组织方式的发展。

二、虚拟组织集群化管理模式

虚拟组织的性质决定了虚拟组织是一个临时的、动态的组织, 而其成员本身的经营是长期的、持续的,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使企业连续的形成虚拟组织成为新的难题, 由此引出了集群化管理模式。

1. 集群化管理能够提高虚拟组织的整体竞争力。

通过集群化管理, 虚拟组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 提升整个组织的竞争能力, 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也就是说,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 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集群加剧了竞争, 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2. 集群化管理能够保持虚拟组织的相对稳定性。

虚拟组织具有临时性、敏捷性的特点, 这是虚拟组织无与伦比的优势所在。但是, 又正是由于虚拟组织之间相互独立的关系, 无法保证形成长期的供应链, 并且在技术创新项目中, 各自项目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大, 加之各系项目开发成功后, 又可能为了形成技术垄断而打破供应链的平衡, 因此, 企业合作中的机会主义问题突出。虚拟组织产生的利益不能长期维持。通过集群化管理, 可以加强虚拟组织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 群内组织之间密切联系, 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 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倾向, 降低合作的风险和成本。因此其合作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增加, 在集群内部虚拟组织能够长期稳定的被组建。

3. 集群化管理有利于虚拟组织长期持续发展。

集群化管理从整体出发挖掘虚拟组织的竞争优势, 突破了虚拟组织的边界, 着眼于一个特定范围内中, 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这样使他们能够从一个集群整体来系统思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来考察可能构成特定邻域竞争优势的虚拟集群, 考虑整个集群的竞争与合作, 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虑一些个别虚拟组织和成员的利益。当整个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时候, 虚拟组织的向外扩张力将大大的增强。

三、虚拟组织集群化管理的环境建设

1. 集群平台的建设。

集群平台是集群中组织进行信息交流的场所, 平台可以是非正式组织, 例如论坛, 也可以是正式的组织, 例如协会。集群平台的构建能够减少虚拟组织成员寻找伙伴的时间与费用;降低了构建虚拟组织中的交易成本 (包括谈判、签约、执行等成本) ;创建了成员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的氛围与合作机制;减少了不同企业的文化与运作方式的冲突;减少了信息在跨组织传递中的技术与标准障碍。

2. 信息网络的建设。

网络技术是实现虚拟组织集群化管理的最强有力的保障虚拟企业是建立在当今发达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企业合作, 因特网及其相关的IT技术是虚拟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地理上的分散, 成员企业之间信息交流与传递主要通过网络, 这就要求成员之间在技术上要统一标准、相互兼容, 充分的利用网络完成各成员之间的交流。

3. 诚信机制的建设。

诚信是社会公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 在虚拟组织集群化管理建设中尤为重要。在虚拟组织中, 成员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就成了知识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因此, 成员间合作的基础是信任而不是契约。没有成员之间的深刻信任, 任何形式的契约都难达到合作的预期目标。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便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因此诚信机制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诚信变成一种标准, 虚拟组织的集群化管理模式才能健康的生存下去。

4. 集群化管理下政府的定位。

虚拟组织在集群化管理模式下要求政府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减少甚至消除政策、体制的制约对虚拟组织集群化管理的影响。政策制约主要就是由于国家缺乏关于虚拟组织的法律规范, 这要求政府不断制定, 以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制制约的根本在于各自为营的行政狭隘观念, 实施集群化管理必须打破这一障碍才能打下稳固的基础, 形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平台、统一运作的虚拟组织集群网。集群化管理的观点更贴近竞争的本质, 要求政府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 强调通过竞争来促进集群产业的效率和创新, 从而推动市场的不断拓展, 繁荣集群经济。

凡事有其利, 必有其弊, 任何企业网络组织形式都有其不可避免的优势与劣势。虚拟组织协作的难度大、机会主义倾向严重等弊端已经一步步地显现出来, 虚拟组织集群化管理的提出, 较好地解决了虚拟组织的矛盾, 适应了虚拟组织发展的要求, 对虚拟组织能够长期、和谐的发展必将是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建华:全球虚拟业务框架与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1 (12) :71~72

[2]易军:虚拟科技园组织结构与模式探析[J].中国软科学, 2002 (8)

[3]孙耀吾韦海英贺石中:虚拟集群:经济全球化中集群的创新与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2)

集群化管理 篇2

一、株洲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资源共享实现最大化

全国职教会议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株洲职教园区涵盖了中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不同类型和层级的职业教育。因此,在职教园区构建中高职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模式,在职教科技园区内的职业学院之间实行学分互认,企业培训和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可以学分置换,即打造“职业教育立交桥”可以实现。[1]职教园按照“优化资源、合理布局”原则,围绕职教改革的总体目标,并充分结合株洲职业教育现有基础,实现原有各院校的集中办学,集聚了资源,已投入试运行的湖南(株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能够为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公共实训、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提供广阔平台。彻底解决困扰职业院校的设备问题,从而实现实训基地设备的共享。

(二)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

石伟平教授曾提出,“职业教育本身应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服务”。株洲职教园完整对接株洲产业,整合重复专业,发展骨干示范专业,通过建设焊接中心、机械制造中心、自动化控制中心、汽车制造中心等实训中心建设,促进株洲经济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功能。当前,职教园正积极推进湖南保险职院的进入,作为国内惟一的保险类职院入驻,不但可以占领我国保险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制高点,而且可以引进中国人寿企业大学、中国人寿养老养生基地、后援服务中心等落户园区,这将会把株洲迅速打造成长株潭城市群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和保险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将极大地推动株洲市的产业大发展。

二、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的策略

(一)加快推进职教园的建设

其具体的思路设计为:

(1)转变建设观念。株洲职教园从启动到目前只有4所院校建成开学,速度较慢,原因主要是建设重点放在“建城”。株洲职教园可以将建设重点放到“建校”方面,加快推进学校入园,发挥企业的聚集效应;

(2)理顺管理机制。剥离株洲市教投公司管理职能,并明确其职责。完善园区管理机构,职教园管理办公室作为园区教学业务和日常事务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职教园的管理、协调等综合改革工作;

(3)尽快推进院校建设。落实政府的工作要求,指定时间进度表,尽快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已签约院校尽快开工建设。

(二)构建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

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20在全国职教会议上,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学制完全有发展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向本科、研究生等高层次教育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本科、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多层次衔接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北京、上海、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率先举办了四年制技术教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株洲市可以利用职教园优良的职业教育资源,在支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做法可以借鉴:

(1)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根据省情及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支持高职院校选择高职精品专业与本科高校开展联办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面向本省生源,以本科二批次录取,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支持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联办成人教育本科专业;

(2)开展联合培养专业硕士试点。在工学、农林和艺术类等领域,支持校际联合开展“3+2+2”(三年制高职+两年本科+两年硕士)、“5+2+2”培养专业硕士试点(五年制高职+两年本科+两年硕士),联合开展“3+4”(三年制高职+四年本硕连读)、“5+4”(五年制高职+四年本硕连读)专科起点本硕连读试点。

(三)发挥政府部门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集群化改革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1)政府要高度重视,将职业教育推动城镇化发展,对接地方产业产业发展的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

(2)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教育资源,结合产业集群对人才需求的稳定性,批量性和同质性的特点,统筹高职院校的建构,规划布局和发展,科学合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杜绝重复建设,避免无序竞争,创建优质高效的全市职业教育一盘棋的新局面;

“乐器产业集群”化大势所趋 篇3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乐器产业集群”的概念是近几年才提出的,目前产业集群的地区主要在农村,当一个地区的乐器生产形成规模,就具备了形成产业集群的条件。例如,北京平谷区东高村镇3万人口中有3000人在从事提琴制造行业,占全镇人口的1/10。当地工人的工资水平从1500-5000元不等,一个提琴产业基地能够安排这么多就业岗位,已经相当可观。

一个地区被授予乐器产业基地后,将会使这个地区乐器产业列入本地區重点发展项目的目录之中,从而享受到国家或本地区的各项扶植政策。同时也可以产业基地为名向国家或者地区立项申请某科技项目,从而得到国家的项目经费或贷款。现在一些地区政府为了鼓励建立产业基地出台了土地购置、银行贷款等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资金和土地的支持。

【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除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比如上面提到的泰兴市溪桥镇和北京平谷区东高村镇,由于提琴制作产生的影响,当地很多农民的孩子从小也学习小提琴,而且这些地方都建立提琴培训班、艺术中心甚至音乐厅,东高村镇的小学甚至每周安排一节小提琴课。这些孩子从小接受音乐教育,接受音乐的熏陶,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整个地区在思想文化方面所得到的收益,是不能用钱来估量的。

正因为看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有许多地区都在积极申报乐器产业集群,如天津静海、河北衡水、浙江湖州洛舍镇等。命名产业基地的规格也不一样,有镇、县、市,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产品,主要看这个地区的产品特色。

【提高内涵是当务之急】

从目前国内乐器生产总体状况来看,中国乐器的产量巨大,但品质内涵却有待提高。以提琴为例,中国提琴生产主要分布在江苏、北京、广东、上海、营口等地区,总产量约占全世界提琴总量的70%左右。但中国提琴生产主要以普及提琴为主,现在世界普及提琴制作中心已经移至中国。中国高档专业提琴目前还处于少量生产的状态,因此未来应以提高中国乐器品牌内涵为重点。

集群化管理 篇4

1基层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现状

2006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会议”, 确定了首批以中央党校为主体、由全国15家副省级以上党校图书馆联合参与的15个具有党校基础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大型数据库的共建工程[1], 但对于省级以下图书馆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 加之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 许多基层党校特别是区县级党校图书馆的业务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 数字资源还是空白, 笔者就烟台区域内13个区县党校2013年图书经费进行调查, 最多的3万元, 最少的只有0.5万元, 其中只有1个党校实现了图书的业务自动化管理, 并购买了知网充值卡和超星读书卡, 大多数党校电子资源的购置费为零, 教师的教学科研主要依靠网上资源以及零星的几本期刊和报纸, 有急需下载的文章只能到他馆寻求帮助, 存在着严重的资源缺乏、供给不足的状况。而对于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明显优于基层区县级党校的市级党校, 也存在着资源闲置与不足的矛盾。一方面囿于单个党校的培训规模以及师资规模, 已购的上万甚至十几万的数字资源其有效利用率还是较低, 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较为严重。以烟台市委党校购买的中国知网为例, 知网可同时检索和下载文献的标准并发人数为50人, 该校共有教研人员50余人, 每天同时在线的人数不超过10人, 大多并发数是闲置的, 未能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而另一方面一些对党校教学科研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特色数据库如统计年鉴、国研网等因单个馆资金有限而无力购置, 无法满足党校教学与科研的深层次需要, 因此基层党校图书馆的集群化管理变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2基层党校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的优势

第一, 具有同一系统的组织优势。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在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下进行整体建设, 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 各级党校属于同一个系统, 2008年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上级党委党校负责对下级党委党校进行业务指导”, [2]这种上下级党校在业务上的指导关系便于进行集中的组织、协调、管理, 为共建共享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第二, 具有服务客体的同质性优势。党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党校教职员工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 尽管各级党校所培训的学员层次不同, 但所培训的目标和方向是相同的, 因此党校的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科研内容大致相当, 图书馆的资源配置相近, 这种服务客体的同质性便于集各党校图书馆的资金、技术、资源于一体, 集中采购、联合共建、开放共享, 有效地实现区域内党校系统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 以群体优势和规模效益解决单个党校图书馆势单力薄的现实问题, 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于区域内党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干部教育培训以及党的建设工作的大局。

第三, 具有畅通的网络环境和开放的集成管理平台优势。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 为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提供了设备基础和技术支撑, 而基于B/S模式的第三代图书馆集群化业务管理平台的应用, 为区域内各个独立分散的党校个体图书馆依托网络而形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虚拟整体图书馆提供了统一的业务支撑平台。同时由于许多基层党校特别是区县级党校还未搭建自动化业务平台, 避免了因异构平台对接而产生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和重复建设的浪费, 使信息化基础薄弱的基层党校图书馆在集群的技术、资源支撑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这是一条现实而又经济的可行途径。

3基层党校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的策略

第一, 实现基层党校图书馆业务的集成化管理。将区县级党校图书馆的全部馆藏资源 (包括书目数据、馆藏数据、读者数据、流通数据) 统一集成到市级中心馆的自动化业务平台中, 建立全市党校系统图书馆的中心业务数据库;针对党校的学科设置, 各馆有所侧重地进行协调采购、联合编目;读者通过浏览器登录OPAC即可检索党校系统的馆藏资源数据并凭借“一卡通”在集群内任意馆都可以预约或借还图书, 在方便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最大效能地利用党校系统文献资源。

第二, 实现基层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联合采购。图书馆集群管理可充分发挥联合体优势, 通过开展联合议价, 以团体优惠价格组织引进数据库;对一些利用率高而价格不菲的数据库, 基层党校图书馆可以共同出资, 在中心馆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站点, 各馆通过VPN访问中心馆服务器即可共享, 实现各成员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共享成本最小化。

第三, 实现党校特色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基于同一业务平台的图书馆集群管理, 有利于党校系统间的协调沟通、统一规划, 在标准化、规范化、可扩展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分工合作、联合建库。由于党校图书馆服务客体的同质性, 联合建设具有党校特色的党校文库和教学参考资料库, 特别是与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能反映当前干部教育特点、适应干部教育需要、并能紧密跟踪学科研究前沿方向的数据资源[3], 不仅可以汇聚系统整体合力, 达到以强带弱、联动发展, 而且可以极大地避免“你有我有、你无我无”的重复建设和人、财、物的浪费。

4基层党校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的保障

第一, 必须要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党校图书馆实行集群化管理, 必须要从党校事业整体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 从培养党的各级各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总体需求出发, 依靠各级党校主管部门和校委的行政推动, 以确保政策落实、资金到位。

第二, 必须建立以中心馆为核心的组织和协调机构。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制度是保证集群内各成员馆高效运行和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市级党校图书馆在资源、人力、经费、软硬件环境等方面都领先于市域范围内的区县级基层馆, 在集群管理的组织、协调、引领等方面理应发挥核心作用。

基层党校图书馆的集群化管理, 不仅解决了基层党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规模小、藏书少、业务弱、资源匮乏、服务能力差等问题, 也标志着区域党校系统图书馆整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形成虚拟化的区域“大党校”格局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干部教育数字化平台, 为将来横向上与区域内公共馆和高校馆构建区域性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纵向上汇入全省党校系统乃至全国党校系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摘要:本文对基层党校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的优势和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基层党校图书馆,集群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青, 胡利勇.论党校系统信息生态体系的良性构建[J].图书馆, 2007 (5) .

[2]光明网.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EB/OL]. (2008-10-30) / (2014-09-20) http://www.gmw.cn/01gmrb/2008-10/30/content_854074_2.htm.

集群化管理 篇5

关键词:广西传媒产业 产业集群 产业制约 集群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广西传媒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品牌基础和人才基础。但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广西传媒产业总体仍然比较落后,与全国传媒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根据广西传媒产业的现状,采取集群化的发展方式,将有利于增强其活力和能量集聚,实现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和形成传媒产业增长极,促进广西传媒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传媒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是一种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所谓传媒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媒介实体所形成的集合体,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广告业、网络业等几大产业。在传媒产业集群中,由于大量与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这些企业按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一种竞合关系。传媒产业集群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分工协作效应、竞争自强化效应、规模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可以形成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北京CBD地区和湖南长株潭地区等区域的传媒产业已出现了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

广西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广西共有图书出版社8家,音像电子出版社6家,报纸71种,期刊184种,出版物交易市场3个,新华书店93家,出版物发行网点4196个,各类印刷企业4253家,光盘复制企业3家,磁介质复制企业1家,广播电台9座,电视台8座,广播影视制作机构68家,数字报纸14种,电子书超过8000种,传媒集团5家。

世博会与上海会展产业集群化发展 篇6

[关键词] 世博会 会展产业 产业集群

会展产业已成为上海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促进社会建设的新兴产业。而随着我国加入WTO过度期结束和CEPA的全面实施,上海对外交流和重大活动日益广泛、参与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资源重组和配置更加深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接的需求不断增长,这都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加快发展会展业是贯彻上海市政府所提出的“两个率先”和打造“四个中心”的重要举措。

一、上海会展产业发展现状

上海会展产业呈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会展数量、面积飞速增长,质量大幅提高

在2004年全市5大展馆均告满座,其中规模达到5万平方米的展览会16个,比2003年翻了一番;全年上海会议、博览、体育赛事、文化节庆共有360多个。2004年第一季度召开的国际性展览会达到68个,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

2.场馆建设大型化、智能化

2004年3月,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6、7号馆和室外场地扩建工程完工后,其展览总面积超过了12万平方米,成为亚洲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展览馆,这就为上海地区举行大型展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硬件支持。

3.基本形成了华交会、工博会、跨采会、模具展、汽车展等名牌会展

其中中国国际模具和设备展览会、国际林业展、国际包装展、国际食品展、国际家具展、国际酒店展和上海汽车展等8个展会已通过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

4.会展项目移植活跃

外国会展企业充分利用世界性业务网络,将一些国际名牌会展项目移植到上海。德国法兰克福、慕尼黑、汉诺威、杜塞尔多夫等国外知名展览公司在上海先后举办了199场展览会,其中50多个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国际展事。

5.经营主体壮大,结构多元化

24家主办展览公司成为行业中坚力量,资质开放后,一大批民营展览企业从后台走向前台,涌现出一大批中外合资展览公司、外商独资展览公司等。至2003年底,全市在工商局登记的、经营范围包括“会展”、“展览”、“展示”或“展销”的公司有近8000家。

此外,为了提升会展产业。2000年,专门成立了推进会展产业发展的PCO组织——“上海国茂会议服务有限公司”。并在此基础上,2001年在软件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政企联动,拓展公司业务能力,使其影响力不断扩大。2002年,又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提供会展企业配套服务,组织能力不断提高,此时的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之一。

二、世博会上海会展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助推器

会展产业集群可理解为大量会展企业及相关企业(或组织)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形成具有地方根植性的区域集合。会展产业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会展集群并非简单的会展产业集中,而是由分布在某地及周边城市、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展企业共同组成的网络组织。

1.世博会促进上海会展产业集群的形成

按照波特的理论,产业集群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社会、地理和经济条件,以及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上海会展产业发展基础上,世博会的举办将为上海会展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①世博会为会展产业提供了集群化的契机和空间条件;②世博会提供了上海会展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市场条件;③世博会为上海会展产业的集群化提供人才、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知识条件。

2.世博会加速上海会展产业集群的繁衍扩张

上海会展产业集群的繁衍就是集群的成长、扩展和“集群效应”的积累过程,也是吸收“世博效应”的辐射过程。世博会的举办将加速对上海会展产业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吸引新的企业加入,延伸上海会展产业边界,促使众多会展企业或边缘企业基于共同利益和目的,形成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和互相信任的集群组织。上海会展产业集群的繁衍扩张可以根据上海会展产业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地理位置上的临近性实现与长三角会展产业的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充分利用世博会带来的辐射效应,既方便上海会展产业享受集群规模增加而放大的外部效应,又带动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

3.世博会推动上海会展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发展

上海会展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发展就是突破产业集群的地理空间限制,利用稳定的合作关系和现代技术(如电子商务等)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会展产业集群网络。上海会展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发展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世博会,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会展产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带;(2)上海会展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与世界著名会展集团和跨国公司合作,参与国际会展产业价值链分工,开通国际会展绿色通道,提高国际会展与上海会展合作效率,引进国外金融资本、知识资本、管理经验、会展产业竞争机制等增强上海国际会展市场的开发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基于世博会的上海会展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根据世博会不同阶段和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理论,上海会展产业集群应该采取以下发展模式:

1.世博会举办之前,选取政府主导模式

上海会展产业发展须满足世博会规划要求,由政府统一规划协调,避免规划无序、竞争恶化和错失发展良机等弊端。政府在举办世博会前的较短时间内有效地促使大量会展企业集聚,形成以世博会为核心的上海会展产业集群区域。

2.世博会举办之中,选取政府引导和产业自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刚形成的上海会展产业集群较稚嫩,协同基础不牢固,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正确的集群发展战略,产业协会组织和行业标准也不成熟,需要政府指导和协调。此外,会展产业集群的延伸和集群“亚中心”的建立,也需政府的规划和指导。上海会展产业与浙、苏等地协同发展,同样需要政府扶持,打破行政区的禁锢。另一方面,上海会展产业集群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应积极与国内外会展企业合作,参与国际竞争,走自主发展道路。

3.世博会举办之后,选取产业自主发展模式

此时上海会展产业已完成了世博会的各项服务,形成了产业自我发展的机制和集群氛围,政府应转变职能,成为“服务者”的角色,减少行政干预,把工作重点放在为会展产业集群创造优良的法律和政策环境,让上海会展产业集群自由组织发展,以有效提升产业的竞争力,顺利完成产业集群的升级。

四、“世博效应”和“集群效应”的共赢

会展产业的“世博效应”包括:(1)世博会给上海会展产业带来的经济收益;(2)促进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相结合,形成现代都市会展旅游业,并沿着旅游产业价值链推动会展产业收益的扩散,“行波效应”(Ripple Effect)显著;(3)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无法估量;(4)世博会对于建设上海会展品牌,提高会展企业素质,降低会展产业商务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都有不小的贡献。

能量的释放和发挥作用都需具备一定条件,“世博效应”也是如此。会展产业获得“世博效应”的条件:(1)创造“世博效应”辐射的渠道,并减少效应释放的阻力;(2)会展产业充分吸收“世博效应”的能力;(3)会展产业向其他产业传递和放大“世博效应”的联动能力。

而上海会展产业集群发展能保证上述条件。首先,集群促使会展企业相互靠近,建立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和相应的行业制度,使会展产业形成一个要素配置合理、畅捷、舒适的高效整体,能与世博会各相关业务领域在大范围、深层次和高水平上结合,形成“世博效应”的联网辐射格局。其次,不同会展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专业技术和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生产成本,促进企业之间的高度分工,提高生产灵活性和竞争能力。产业集群溢出效应非常显著,围绕世博会开发出系列化、特色化的会展产品,可以吸引国内外参展者和刺激会展消费,有利于新企业、新商机的形成。最后,会展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能凸显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会展集群产业关联性强,可以实现“世博效应”在不同产业间的传递,获得连锁收益。

上海位于长江之首,世博会与会展产业集群的相互切合,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华东,辐射全国。

参考文献:

[1]陈来生:《会展经济》.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2]龚平赵慰平:《会展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

[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 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

集群化管理 篇7

一、价值链协同管理的定义

价值链管理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 如R.拉罗德认为, 价值链协同管理是指:“通过采购到消费的有形的物质流及其相关的信息流动同步化的管理, 来实现增强客户价值的传递”。而P.伊文斯的看法是:“价值链协同管理就是通过前馈的信息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 将供应商、分销商、零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结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尽管表述的方式各有差异, 但学者们对价值链协同管理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却是共通的, 对价值链协同管理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进行把握: (1) 它是一种业务流程管理, 集群内企业的所有职能都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形成一个整体; (2) 它是一个综合的战略管理思想, 它是通过协同管理的功能将群内企业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系统。所以, 价值链协同管理就是运用协同的基本原理, 以链内企业相互合作为基础, 以实现集群整体效率最优化为最终目标, 对价值链的相关环节实施协调、组织、反馈、控制等的管理活动。

二、价值链协同管理模式的优势

协同管理关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 把整个价值链作为一个整体, 以实现整体效率最优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作用, 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它强调整合和协调, 强调链内企业的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共享。相比传统管理模式, 协同管理具有如下优点:

(1) 组织形式方面, 传统的管理模式因其以单个部门为主, 容易导致部门间利益不协调、信息不集中、管理职能交叉重复甚至矛盾, 不易产生最佳整体效率。同时, 价值链协同管理是一种集成业务过程管理, 它打破各部门资源 (人、财、物、信息、流程等) 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 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 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和增值, 使整体管理效率达到最优化。

(2) 管理理念方面, 传统模式以部门自我为中心, 而协同管理则是以为最终客户创造价值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更能推动信息的收集与传递、交易成本的控制或降低, 以及企业潜在优势的挖掘。

(3) 管理手段方面, 传统模式注重单个企业的孤军奋战, 特点是面面俱到、大而全、小而全。协同管理则是全过程战略管理, 通过最高管理者实施战略管理, 形成协同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三、以价值链协同管理促进产业集群化

1.价值链与产业集群的本质联系

价值链与产业集群的主体都是企业, 这种一致性是我们研究二者本质联系的逻辑起点。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企业, 通过价值链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就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实质就是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及与其发展相关的各种组织, 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产业集群和价值链及价值链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在构成实体上, 由于产业集群不仅具有地域根植性特征, 而且具有集群内部各相关企业联结模式的价值链特征, 因此, 企业、集群、价值链就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要素组合。企业是价值链和集群的构成实体, 价值链在空间位置上的延伸便形成集群, 区域性质的集群是多条价值链在一定地区集中交汇的结果, 集群的实体是价值链。价值链协同管理是产业集群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产业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价值链协同管理的核心是从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 到组织产品的生产, 再到把产品销售给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中相关企业的分工协作, 最后达到管理最优化、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价值链相关环节的这种逻辑关系, 为管理者提供了利用协调、约束、激励等手段, 有效调控各环节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最大限度发挥资金链、信息链、物资链的潜能, 每个企业根据价值链的专业化分工, 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在整体管理中实现协调运作, 从而实现集群整体效率最优化。

(2) 在组织形式方面, 产业集群与市场机制和官僚机制都不同, 它是处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并由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的组织体系。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外部分工和由此产生的垂直指挥协调、控制, 来规范各自的生产活动的。产业集群能提高群内企业的生产效能, 同时需求空间也被创造出来;更为重要的是, 群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会大大地降低, 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企业之间的合作会不断扩大, 相互之间的依存度会更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会不断提高, 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竞争优势会不断增强。价值链协同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群内核心企业为第一服务对象, 协同各环节点企业的决策, 以便在追求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过程中, 使整个价值链避免组织结构的内部矛盾, 提高集群组织的灵活性。所以, 完善的产业集群组织形式乃是一个通过价值链协同管理来实现对群内企业的协调和控制的经济实体。

(3) 集群价值链的一体化趋势。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企业之间协作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会大大降低, 大型企业以往具有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这使得群内企业更集中精力致力于挖掘和发展自身的核心能力, 而把非核心的价值链的某些部分进行外包, 使其组织结构更加专业化、精细化。随着价值链的延伸扩展, 企业更加注重加强与当地经济主体的横向联系, 在价值链中的有关企业、机构, 集聚在某一特定区域, 于是便出现了价值链的一体化或称为集群的柔性化, 其本质是价值链的重新整合。价值链一体化可以划分为内部一体化及外部一体化, 前者是指企业内部所有的经营业务都统一进行协调、运营、管理, 统一在同一价值链中;而后者则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延伸和发展, 它面向全行业或相关行业, 形成各相关企业相互协作的价值链网络体系。很显然, 不管是哪种形式, 都毫不例外地体现价值链协同管理的理念, 在产业集群中, 每个企业都是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必须就近与众多的供应商通过多种营销渠道开展广泛的合作, 以便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质量最优化。在价值链协同管理这一动态化协同中, 协同的实现程度决定了企业之间竞争性协作关系广度和深度。因此, 每个企业都要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个性化市场需求为导向, 实现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匹配和互补。

2.价值链管理一体化的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利用价值链协同管理, 可以有效整合群内企业, 并有效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促进交易成本降低, 使企业连结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相互依存的、价值链整合的企业集群, 从而使整个集群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1) 降低成本。

一个好的价值链管理可以减少采购、库存和交货的时间, 加速原材料和半成品产品在各企业之间的流动速度。同时, 采用价值链协同管理方式, 有利于企业合作倾向的更快形成, 增强相互信任, 鼓励小组成员的忠诚度, 提高运作效率。此外, 集群具有知识、技术外溢与共享特性, 在获得规模经济的同时也产生了专业化柔性化的优势, 使企业的管理参与成本及核心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伍琴 (2005) 把协同管理称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 即降低资源消耗, 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协同管理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交易成本、代理成本, 以及一体化管理成本。

(2) 促进组织结构的优化。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 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庞杂, 容易出现“大而全”或者“小而全”的现象, 而价值链协同管理则能够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 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益效率。由于市场具有复杂性, 而信息却具有封闭性, 所以, 集群内部各企业仍然会出现盲目性和心存侥幸的现象。价值链协同管理的基本点在于信息技术, 每一个环节均在协同管理理念的指引下, 展现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 按照专业化分工, 在合作研发、生产销售以至售后服务等方面, 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不断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同时, 在协同管理过程中, 可以更好地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交流融通, 建立起集群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就可以把自己的次核心竞争力外包给比自己做得更好的企业, 而自己就可以集中精力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以及培育自身潜在的核心能力, 从而大大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优势。

(3) 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是由供给和需求连环构成的, 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满足顾客或市场的需求而购买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生产产品, 然后为客户提供商品或服务, 并提供售后保障。所有环节都有“供给”和“需求”的对应关系存在, 上游企业是其直接下游客户的供给方, 下游客户是其直接上游企业的需求方。在整个价值链协同管理中, 由于每一个供需环节都紧密相连, 供给方就能很方便且迅速地了解到需求的变化状况, 并围绕市场变化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从而能及时调整产能及产品供给结构, 不断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 提高对需求方的应变能力。

摘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企业要走集群化发展之路。实现产业集群化有多种路径可供选择, 比较而言, 价值链协同管理是其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它可以提升集群和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

关键词:价值链,协同管理,集群化

参考文献

[1]向世聪.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 2006, (1) .

[2]伍琴.整合供应链管理推进产业集群化的优势与对策分析[J].系统工程, 2005, (4) .

[3]汪敏.苏南模式在发展中的反思[J].江南论坛, 2001, (4) .

集群化管理 篇8

目前, 江苏省一共拥有四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 即:南京、苏州、常州、无锡。以四大产业基地为载体, 省内动漫产业逐渐向产业集群化模式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管理, 导致了诸如产业链断裂、集群内部企业合作互补欠缺、集群产业结构雷同等问题的出现。本文旨在通过对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探究适合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管理模式。

1 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在全球动漫产业的格局之中, 美、日、韩三国一直都是“世界三大动漫国”。纵观三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史, 我们不难发现, 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及相应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三国的共同特点。可以说, 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及相应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 因为国家的相应政策、基本经济制度、动漫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动漫产业发展基础等有所不同, 所以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1.1 美国——动漫市场为主导, 以动漫龙头企业为带动力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作为全球动漫产业的发源地、动漫产业的先行国, 美国的动漫产业政策从一开始就是以规范性政策为主[2]。也就是说, 美国政府只是在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消除障碍、疏通关系、保护知识产权等服务者的角色, 并没有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或指导意见等。动漫产业融入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之中, 其产业发展, 顺应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同时, 因为美国动漫产业是具有集中化、大批量、流水线和垄断性等特征的集群化模式, 所以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以动漫市场为主导、以包括迪斯尼、皮克斯、梦工厂等在内的享誉全球的动漫龙头企业为带动力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美国这一独具特色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不仅推动了其动漫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推动了众多动漫相关产业的发展, 使得美国动漫产业在世界动漫产业中长期处于霸主地位。

1.2 日本——“官、产、学”一体化, 并围绕动漫产业链为发展中心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由于日本是以动漫产业链集群化为特点的动漫产业集群化模式, 而本国众多中小动漫企业之间又是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因此, 形成了“官、产、学”一体化, 并围绕动漫产业链为发展中心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也就是说, 在日本, 学术研究的内容是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南, 动漫企业是动漫市场的产业主体, 而政府主要承担着连接、调节“产”、“学”二者间的关系的作用, 恰到好处地发挥设立专门机构、保护知识产权、设立公共支持制度等作用。在这种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下, 日本动漫产业迅速发展,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动漫大国。

1.3 韩国——以政府扶持为主导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韩国的动漫产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本国既没有美国那样发达的动漫电影, 也没有日本那样发达的漫画产业, 本国的漫画和动画片市场几乎是被日本的漫画和动画片所占据。然而, 韩国家庭宽带网的普及率高达75%, 居世界首位[3]。因此, 韩国动漫产业利用这一优势, 以数码计算机以及网络为基础、动漫制作技术为着力点, 实施特殊的动漫产业发展战略。由于本国网络的普及以及特殊的动漫产业发展战略, 所以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动漫网络游戏的开发上。而在动漫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韩国政府将动漫资源集聚起来, 肩负着主导动漫产业发展的责任, 为动漫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 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 韩国动漫产业成为了政府主导型的动漫产业集群化模式。为适应这一产业集群化模式, 韩国形成了政府扶持主导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也就是说, 政府肩负着设立专门职能机构、给予资金扶持、提供技术支撑、帮助开拓国际动漫市场等职责。韩国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使得其在短期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动漫大国。

2 江苏省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的建立

动漫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和创新密集的特征, 动漫企业的创新激励和创新能力决定了区域动漫产业竞争力的高低[4]。在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建立之后, 动漫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将得以加强、相互合作也更加密切。这有利于降低动漫作品制作成本、有利于积累动漫专用人才资源、有利于建立和推广区域动漫品牌、有利于推动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 江苏省要建立适合本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即: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省内动漫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动漫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群, 并充分发挥市场对动漫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管理模式。

首先, 政府应当发挥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也就是说, 在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建立初期, 政府应当从资金、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在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 政府应当完善法律法规来保护知识分产权、规范动漫产业市场, 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成熟期, 政府完善公共交流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 让动漫市场来自发地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

其次, 动漫龙头企业应当根据动漫市场的实际需要, 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龙头企业往往利用分层转包、战略联盟、技术合作、组建虚拟企业等形式, 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合理的“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结构, 提高专业化与协作的效率, 克服内在的缺陷, 促使产业集群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 提高整个集群的生命力和竟争力[5]。因此, 通过动漫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动漫企业,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周末资源, 还可以将中小动漫企业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同时还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群, 从而推动动漫产业链的完整化, 进而推动动漫产业集群化的成熟与发展。

在南京、苏州、常州、无锡这四大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中, 南京鸿鹰动漫娱乐有限公司、江苏天堂卡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杭州漫奇妙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慈文紫光数字影视有限公司等动漫制作公司每年产出多部优秀动漫, 已具备了龙头企业的内涵, 能够吸引大量的中小动漫企业与之合作, 在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不断推进省内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江苏省动漫品牌的建立与发展。

最后, 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经济生活中, 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 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 充分发挥动漫市场对动漫资源的配置作用, 不仅能够使实现动漫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而且能够使动漫企业根据动漫市场以及受众群体的实时需求, 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能够适合各个群体的动漫作品, 进而不断地占据动漫市场、扩大动漫产品受众范围, 最终推动江苏省动漫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整体来说,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省内动漫产业集群化模式决定了江苏省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是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应该是具有江苏特色的管理模式。江苏省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的建立, 定会对省内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要:被称为“绿色产业”, 即“无资源消耗产业”的动漫产业, 早已倍受各国的重视与关注。它已经渗透于传媒业、图书出版业、制造业等许多行业当中。现如今, 我国动漫产业虽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是由于缺乏管理, 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本文将以江苏动漫产业为例, 旨在通过对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探究适合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彭民安.论促进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 2007 (4) .

[2]郑明海.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中美日三国为例[J].发展研究, 2007 (8) .

[3]杨永安.基于原创的合肥动漫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1.

[4]周雪松.沈阳市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09 (17) .

广西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篇9

一、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性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较早提出“集群”的概念, 认为“集群即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 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 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以产业集群角度审视动漫产业, 有利于我们从整体出发分析特定区域内该产业的竞争优势。具体而言, 产业集群视角让我们将广西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思考。在这个特定区域内, 动漫产业链间的竞争与合作, 不仅仅局限于个别产业端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

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 为更好地推动广西动漫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健康、快速发展, 2011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文化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区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明确指出的发展思路之一就是“鼓励企业向园区聚集,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明晰了政府在广西动漫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强调政府对广西动漫公平市场的构建, 进而吸引动漫产业内企业的竞争, 通过竞争来激发企业的效率和创新, 促使广西动漫市场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 最终达到繁荣区域和地方经济的目的。

二、广西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

(一) 政府主导集群模式, 产业园结构发展

2001年起动漫产业被正式纳入国家“十五”规划中, 此后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针对动漫产业制定了大量的支持政策。广西在执行国家法规政策的同时, 于2006年在《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要“繁荣动漫等文艺创作, 办好创作基地, 造就领军人才, 建设高素质队伍, 创造更多更好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文化产品和艺术精品”。此后广西关于动漫产业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政策开始激增。

广西动漫产业集群模式以政府大力推动为主。2011年9月, 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广西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任务为“建设南宁动漫城、柳州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桂林动漫研发制作基地, 充分发挥基地孵化、提升、集聚、创新四大功能, 培育新兴企业, 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 推动本地资源与外来企业、资金、项目相结合, 促进动漫产业‘产、学、研、服’一体化发展”, 故广西的动漫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南宁、桂林、柳州三个城市。其中南宁市高新区软件园、桂林高新区创意产业园被命名为自治区级动漫试验园区。柳州尽管没有自治区级动漫试验园区, 但2009年奠基的蓝海动漫游戏产业园是广西首个动漫产业园。

此外, 广西其他地市的一些动漫项目虽然没有列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 但也在推进着动漫产业园的建设。如北海2010年动工兴建北海国际科普动漫产业城, 来宾2012年启动由香港海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千年传说动漫影视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的“千年传说——来宾国际动漫产业园”项目。

(二) 产业初具规模, 整体实力不强

广西动漫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围绕着几个产业园区进行建设, 抓住产、学、研三个层面的重点单位强化实力, 已初步形成集创作、研发制作、加工、出版发行、教育和培训、播出和衍生产品开发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如南宁依托1个自治区级动漫试验园区:南宁市高新区软件园, 重点建设4家自治区级动漫骨干企业:南宁市平方软件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九金娃娃动漫有限公司、广西卡斯特动漫公司、广西桂能软件公司, 培育了6家自治区级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华侨学校, 连续8年举办大型动漫冬季盛典。

但是与动漫产业发达省份相比, 广西的动漫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创新能力差、品牌动漫产品少等不足。如在国家认定动漫企业指标上, 广西起步晚, 数量少, 差距悬殊。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启动国家级动漫企业的认定工作, 通过认定的企业方可申请“有关优惠和扶持政策”。由于三部委认定动漫企业有详细的标准和严格的程序, 通过该认定的动漫企业数量多寡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动漫企业规模的重要指标。自出台《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试行) 》以来, 通过认定的国家级动漫企业已有四批500家, 国家级重点动漫产品66个, 国家级重点动漫企业34家。目前广西仅有南宁九金娃娃动漫有限公司、桂林云尚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广西蓝海世纪数码传媒有限公司、广西千年传说动漫影视有限公司、广西卡斯特动漫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通过国家动漫企业认定, 无国家级重点动漫产品和国家级重点动漫企业。

(三) 少数领域有亮点, 知名品牌产品有待形成

广西动漫产业整体实力不强, 但在少数领域也已拥有一定优势。如广西动漫游戏出版产业方面, 依托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四大出版传媒集团发展。其中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下辖的接力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发行大型动画图书《神脑聪仔》丛书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图书奖。2011年9月,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讲谈社在动漫领域签订战略协议, 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一系列与动漫相关的创意合作项目。2012年5月, 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株式会社讲谈社共同策划, 使用原《漫迷》刊号的《劲漫画》正式创刊。《劲漫画》比日本角川集团控股公司与湖南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共同合作的动漫杂志《天漫》晚几个月创刊, 未能夺得第一家中外合作出版发行动漫杂志的头衔。但《劲漫画》为中国市场率先引入日本的漫画编辑技术, 着重“培育漫画新人、开发原创漫画作品、打造民族漫画品牌、提升原创漫画水平”, 为中国动漫市场增添了新要素。《劲漫画》创办不到一年就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原创漫画新人奖”, 在积聚杂志人气的同时, 也使一批漫画家有机会崭露头角并获得赴日学习动漫技术的机会。

遗憾的是, 虽然广西动漫产业偶有亮点, 但是至今并未拥有诸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蓝猫虹猫》、《芭芭拉小魔仙》等知名度、美誉度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品牌产品。有学者指出:“目前广西动漫产业内的相关城市、行业、企业对品牌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 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各地市动漫产业园或产业基地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同时, 广西动漫企业大多仍以在区域性传媒渠道直接售卖品质较低的动漫产品为主, 产品的传播范围小、影响力较小, 且绝大多数动漫及衍生品制造企业还自行设计动漫形象及品牌, 没有形成品牌建设积累。”

三、广西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策略

广西发展动漫产业集群的目标是明确的, 当下最重要的是落实广西“十二五”规划中各项关于动漫产业发展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广西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一) 完善集群产业政策,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在制定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时, 要抓住培育动漫企业发展壮大这个核心, 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鼓励优秀项目上, 而不是一味地简单支持企业规模做大。重点完善内容原创、市场营销到衍生授权的广西动漫产业链建设。在制定新政策时, 应有前瞻性, 选择部分领域重点突破。当前特别是要抓住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机遇, 出台有效激励广西动漫企业进入新媒体动漫领域的相关保障与措施。

政府还应当搭建广西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对动漫产品制作和销售两个环节的支持。动漫产品制作过程中, 部分设备费用相对较昂贵, 这对整体规模较小的广西动漫企业来说是发展的瓶颈。应尽快整合区内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区和高等院校的现有资源, 推动“广西动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动漫企业提供大型开发工具、开发软件、后期制作设备和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动漫素材库,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共享机制。通过设备租赁、联合研发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 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从而推动广西动漫产业发展。

广西动漫产品的销售渠道有待拓宽。结合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可以考虑通过加强产权交易所的建设来促进动漫产品产权的流转。广西虽然于2011年成立了广西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 业务范围也明确涉及动漫产业, 但目前挂牌交易的多是书画作品, 至今尚无广西动漫产品产权成交的案例。广西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可以参考其他省份文交所的经验, 细化动漫产权交易规则, 降低交易成本, 认真筛选项目, 主动寻找买家与卖家。譬如成都文交所运营初期都是免费服务, 动漫项目都经过筛选与审核, 再向意向双方推荐, 成都文交所成立不久就促成了多笔动漫项目的签约。

(二) 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交流机制

动漫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目前广西有近20多所院校开设了动漫相关专业, 并与动漫企业开展建立实习基地等合作形式, 初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广西教育界不乏有漫画天赋的教师, 如2012年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的潘丽萍老师以绘本漫画作品《踮脚张望》获“第五届日本东京国际漫画赏”银奖, 是中国“十大新锐女漫画家”之一。但目前广西教育界尚缺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动漫领军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更灵活的政策, 依托广西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 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 不断优化实训环境, 走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齐发展的道路。

在加强人才培养、人员培训力度的同时, 也要创设人才引进、人才交流的新机制。鼓励广西动漫企业引进动漫领军带头人, 引导企业培育懂文化、精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鼓励并创造条件推动广西动漫产业集群内各动漫专业人才多参与国际、国内各项动漫大赛, 通过比赛锻炼、激励动漫人才的成长。深化体制改革, 完善激励机制,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为动漫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体制与机制, 从而实现人才兴业战略。

(三) 优化产业链, 打造符合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动漫产品

动漫产业集群的优势就在于更合理高效地配置产业链上的各家企业, 调动和发挥各个动漫企业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广西动漫企业应立足于企业规模整体偏小、竞争力有待加强的现实, 加强动漫企业间的合作, 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最终达到多赢的局面。

广西动漫企业间的合作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动漫企业间针对具体的动漫项目, 进行合理的人、财、物三者合理的配置。这意味着每个动漫企业没必要求全、求大, 而是将自己有优势的领域夯实。第二个层面是动漫企业跟非动漫企业间的合作。一方面是利用目前国家给予动漫产业的优惠条件吸引其他产业加入自己的事业, 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其他产业的成熟条件, 重新梳理整合动漫产品, 走更集约式的发展道路。

动漫节等会展平台对地方经济的带动明显, 各地举办动漫节的热情高涨。但广西动漫会展会存在办展主体实力不强, 整体规模小, 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不足。广西的动漫节应首先加强其专业性, 而不是将活动的重点过多地放在动漫作品展示和动漫角色扮演上。要提升动漫产业发展和经验交流的研讨会的层次, 密切动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企业与中介结构、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要结合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 争取国家层面对广西动漫产业的支持, 进而将广西动漫节的举办纳入到国家动漫发展的战略层面。

广西动漫企业应力求出精品, 加大原创动漫资金投入。因为只有卓越的原创动漫画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份额的扩大让后期营销推广计划与衍生产品开发计划得以开展。一方面是扎根广西本土文化, 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多民族传统文化资源, 如花山文化、铜鼓文化、龙母文化、布洛陀史诗以及大量的民间传说和神话等。另一方面是向纵深挖掘在当代中国文坛独树一帜的广西作家群作品, 将已经成熟的深入人心的文学作品形象进行漫画的二次开发。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两个条件, 广西动漫企业应能打造出有别于其他省市的优秀动漫作品。[本研究为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立项项目“广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SK13LX179) 阶段性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002.

海运集群电商化发展路径分析 篇10

海运是各国战略性资源进出口的通道,也是沟通国内与国际经济往来的重要路径。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港口已逐渐成长为现今的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货物和信息双重流动的物流服务中心,并向着大型化、信息化、集群化等方向发展。在海运业务中结合电子商务,既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海运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

海运集群电商化是指一系列聚集在港口区域,从事与海运服务相关的独立企业,以信息管理为基础,通过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一体化运营,完成全信息共享和运输各环节资源优化的经济现象[1,2]。海运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现象率先出现在国外,比较典型的就是以伦敦港为核心的海运产业集群、以鹿特丹港为核心港口与港口服务业集群以及以奥斯陆港为核心的航运与航运产业群[3]。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崛起,中国海运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沿海港口设立运用了十几个EDI中心,其中,上海、宁波、天津、青岛等几个港口的EDI中心已颇具规模[4]。

尽管我国海运引入电子商务技术所取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其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5]。我国EDI的运用还处于基础设施完善和简单的数据传输阶段,技术含量高的增值服务还属于萌芽阶段。由于海运EDI的运用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设备,对于那些计算机管理水平较低和规模较小的航运企业,海运EDI的投入成本将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此外各个港口的业务流程不规范,很多港口数据不能共享,造成大量的港口资源浪费。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协调和商业运作整合现有的各电商平台,形成政府、有关企业共建统一海运电商平台的局面,实现海运产业集群与电子商务联动发展。

2 海运集群电商化发展动力机制

2.1 内在动力

1)收益驱动力。企业以谋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同时这也是推动海运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产业一旦选择集群就会有着明显的优惠政策和完备的配套基础设施,对比加入集群电商化前后的成本与收益,海运企业会毫无疑问的加入集群电商化发展模式。

2)文化影响力。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海运集群内大部分企业所认可的价值观就是一种集群文化,这种文化是在集群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规范和原则。它激励着各个企业之间的互助合作和不断进步,它不仅是集群协作发展的催化剂,而且也影响着各个企业的实践行为。

3)合作吸引力。能否获得合作剩余是各企业之间是否进行合作的主要判别标准。所谓合作剩余,是指经过合作获得的纯收益(减去合作成本后的收益)与不进行合作获得的纯收益(减去竞争成本后的收益)之间的差额。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在合作剩余是正值时才会选择进行合作。通过合作,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将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共赢的局面。

4)价值体现力。企业往往会比较关注自己在产业集群中所体现的作用。大部分企业都非常愿意在集群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自己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其他企业个体,从而体现自身价值。而目前海运电子商务还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产业,能够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和新团体,在这个产业中能够更加明显的展现企业价值[6,7,8,9]。

2.2 外在动力

1)市场竞争压力。在海运产业集群内部,拥有着大量相同类型和提供类似服务的竞争对手,使得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复制和模仿,这无疑加剧了集群内各企业间的竞争。当然这些压力也会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不断改革,从而带动海运集群电商化的全面发展。

2)政府支持拉动力。随着电子商务交易额的不断上升,电子商务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府也将港口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指引、规范市场等宏观调控手段,为海运集群电商化的发展创造公平、合理、有序的基本环境,拟定恰当的海运集群发展规划。同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优惠。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信息系统,形成一个多功能、全方位、开放型的电子商务平台,指引集群内企业分工合作,推动海运产业集群高速发展。

3)市场需求拉动力。市场需求是海运集群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和根本保证,需求可以刺激供给,进而影响产业组织和结构的变化。社会需求的不停变化能够为海运集群电商化的发展提供更为辽阔的空间,同时海运集群的形成及发展又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需求,逐步变为“需求变化———集群发展———需求再变化———集群再发展”的螺旋式发展模式,促进了海运集群电商化的滚动式发展。

4)科技创新推动力。产业集群是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温床。波特说过,不甘落后的自尊,会促使集群企业一直进行技术创新与组织管理改革。因为地理位置的邻近,业务联络的密切及信息交互的便捷,市场上出现的任何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科技创新,一般都会被集群内的企业同步消化、吸纳。集群内的企业便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实现自我的更新及升级。当然,一些技术间的互相融合,又会创造出更多更为先进的技术,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实现集群的良性发展[10,11,12,13]。

3 海运集群电商化发展模式研究

3.1 海运集群发展一般产业布局

拥有功能强大的港口,对于一座城市开展海运经济、提升竞争优势,会起到“一港带全局”的扩大效应。依托港口发展海运产业集群,使城市经济提升为集群经济、科学延伸集群产业链、构建集群市场势力,实现区域比较优势与企业比较优势的有机结合。那么如何对海运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呢?

海运主导产业及众多相关产业集聚在港口区域附近,其产业布局有据可循。因此,可将海运产业集群依据地理位置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是集群核心区。海运产业集群主要依托于港口便捷的交通条件,其核心区域便是货物集散的作业地区———中心港区。该区域主要有船舶停靠、货运装卸和转运等业务。集群核心区一般位于港口周围,是集群效应最强的地区,同时也是海运竞争力的基础。

其次是集群次核心区。海运产业集群的次核心区主要进行的是物流活动、制造活动和贸易活动,主要集聚的是大量海运相关产业,能够为海运主导产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这一区域的企业大多数处于港口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完善集群中的结构关系的作用。

最后是集群延伸区。随着海运产业集群核心区和次核心区的逐渐发展和日益完善,那些向港口主导产业或相关产业供应原材料和提供服务的产业以及依托于港口运输的产业,也会渐渐聚拢在港口城市的边缘甚至是港口腹地城市,在海运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下,享受集群所带来的低成本、高质量及便捷的服务优势。如图1所示。

3.2 海运集群与电子商务联动发展

海运产业集群作为推动我国海运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已逐渐受到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也由于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干扰,一些区域海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太明显。所以,需要海运产业集群同电子商务联动发展,展现出应用电子商务的优势,促进传统海运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3.2.1 海运产业集群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海运产业集群从四个方面为电子商务成功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海运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能够为电子商务提供巨大的客户来源。电子商务发展的快慢与否取决于其客户量的多少,而集群的聚集效应恰恰为其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成为其依托的重要根据地。二是海运产业集群的信用优势能够为电子商务营造诚信的交易环境。由于网上交易诈骗情况时有发生,极大地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而集群内的信用优势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三是海运产业集群的临近效应有助于促高效物流服务体系的形成。四是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能够为电子商务实现和谐的创新环境。集群中各企业相互学习,不断革故鼎新,也推动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更新换代。其影响关系如图2所示。

3.2.2 电子商务对海运产业集群的影响

电子商务从三个方面带动了海运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一是电子商务的资源整合平台能够实现海运产业集群内的资源整合。集群内的生产要素、资源相对比较集中,但集群企业自身的人工资源整合能力尚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电子商务恰恰具备这样的能力,促使整个业务链更加高效、快捷,提高集群的竞争力。二是电子商务促进了集群企业市场拓展能力的提高。电子商务突破了地理位置、企业规模的约束,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的经济贸易方式,为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做大做强的机会。三是电子商务能够挖掘集群企业的融资潜力。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难以从银行融资成功,大大地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但电子商务能够提供诚信的交易环境,解决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其影响关系如图3所示。

3.2.3 电子商务和海运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机理

通过以上电子商务与海运产业集群相互影响的作用分析,能够得到电子商务和海运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原理框架模型(如图4所示)。海运产业集群效应所产生的巨大的客户群体、诚信的交易环境、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和谐的创新环境所构成的虚线发展圈影响电子商务,促使电子商务的实线发展圈逐步放大,也就是电子商务的应用程度和水平的提升;同时电子商务所构成的发展圈又会从整合集群资源、开拓集群市场、挖掘集群融资能力等方面影响海运产业集群,以至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圈逐步放大,也就是产业集群核心优势的提升。随着相互影响推动彼此圈子的变大,进而实现了电子商务和海运产业集群的良性联动发展。

3.3 海运电商平台———产业集群信息系统

3.3.1 整体框架

港口集团应该发挥出自己在海运产业集群中的龙头地位,在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完善现有功能,拓展增值项目,搭建连接各种资源的产业集群信息系统平台。本电子商务平台担当海运产业集群内企业信息沟通的桥梁,进行各种港口业务,促进港口城市的“数字化港口”建设。

本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如图5所示。

该海运电商平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拥有着各种用户群体,主要包括:

1)政府监管部门。如海关、税收、海事局、外事局、口岸办、检查检疫等部门。其中,有些部门通过本系统直接与其他用户进行商务往来,如检查检疫业务、海关报关业务等;有些部门没有直接的业务关联,但却对本系统起着监督维护的作用。

2)物流运输企业。如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及货代船代报关公司等。他们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他们一般是本系统物流服务的供给方,同时也是进行货物交易的最终操作方。物流运输企业是本系统最重要的用户之一。

3)货主企业。如货物生产企业、加工企业、贸易企业和批发零售商等。这些企业利用港口产业集群信息系统开展电子化、标准化的商务活动,可以方便快捷找到合适的物流运输企业,尽快将货物运出,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运用本系统的在线支付功能,便于完成货物交接,降低交易成本。

4)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等。本系统与金融部门存在业务上的关联,可以寻求合作,实现共赢。本系统增加金融服务,使商务活动更加完善,形成体系,达成一站式服务目标。同时本电商平台与金融部门系统完成对接,更便于处理来自港口的众多事务。

3.3.2 各子系统构成

海运电子商务平台是进行港口业务一站式服务的窗口,需要多个子系统支持协作,共同完成港口商务作业。下面对海运电商平台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分拆,使业务更加清晰易操作。

1)数据交换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是进行集中监管和运作的无纸贸易数据处理平台。一般由商务部、海关局、检验检疫局、工商局、公安局、国税局、外管等部门联合协作。该系统主要负责单证传输、缴税退税、检验检疫、网上报关、特殊监管等业务的数据交换。系统将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港口与海关局、检验检疫局等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一体化,使港口业务变得畅通、便捷,提高“大通关”效率和提升港口服务水平。系统功能如图6所示。

2)交易系统。本系统根据专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相应的设计了提供货物买卖双方交易信息的功能,同时还将提供仓储、运输、订舱及集装箱的供应和需求信息。各用户群体都能够从系统中了解到本行业最新动态的供需信息。此外,本系统还有供求匹配、电子拍卖、智能谈判、电子订舱、雇佣代理等业务,不仅能快速完成供需对接,促成交易实现,还提供了多种交易方式,方便客户选择,实现了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系统功能如图7所示。

3)金融系统。本系统完成了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对接,能够与他们进行实时交流。本系统提供了网上银行、保险、结汇、支付保障等功能。本系统只作为第三方中间媒介,以协作的方式沟通相关业务方,便于各用户间的业务办理。系统功能如图8所示。

4)物流服务系统。港口是最大的货物集散地,需要大量的物流服务。本系统将分散的航运和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能够满足港口业务所有实体如货源企业、船舶公司、代理公司、物流企业等各用户之间信息交流的需要,各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恰当的物流服务方式。本系统提供网上订舱、货物跟踪、托管服务、运输配送、保税物流、仓储管理等业务。其功能如图9所示。

5)信息服务系统。本系统是港口各相关单位发布信息的公共平台,能够实现统一的管理、维护和升级服务。系统能够及时的更新货物和物流企业的供需信息,这是达成交易的基础。海关、海事局等政府部门将本系统视作发布政策法规的窗口,而各相关企业也能够通过本系统公布企业信息,以此达到宣传推广企业实力的目的。系统功能如图10所示。

6)安全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资质认证、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担保承揽、信誉评价等安全保证措施,确保各用户群体放心进行重要数据交换和进行在线支付。保障了港口产业集群内各用户群体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安全流动。系统功能如图11所示。

4 海运集群电商化发展对策

4.1 管理体制调整与改革

电子商务这一行业时刻都弥漫着激烈竞争的味道,海运产业主体应积极开展体制机制的调整与改革。只有拥有科学灵活的运行机制,才能够高效的促进电子商务这一行业的壮大及人才的成长。所以各企业应该转变管理理念,不断建设合乎市场规律与行业特点的管理体制与考核激励机制,降低成本,改善组织运行机制,从而形成特有的竞争优势。

4.2 加快网络资源整合

政府及相关企业应该对现有自我封闭运行的口岸信息系统进行资源整合,降低网络节点,加强口岸信息服务能力、提升通关管理效率。同时,对口岸通关信息发布和数据传输进行有效监督,集中人力、资金及技术力量,在不断改善现有网络功能的基础上,开发新的网络运用技术、应用系统及服务系统,早日完成“无障碍通关”。

4.3 进行大数据挖掘

大数据,又被称作巨量资料,充分恰当的管理和运用大数据被认为是一种转变企业经营策略、创造利润及实现价值的重要方式。将这种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港口电子商务平台中,能够对产业集群内所涉及到的海量数据在短时间内进行攫取和处理,并进一步处理成对企业运营决策有实质性辅助的信息。这种创新不仅能提高本平台的处理效率,增强本平台的功能,而且能够深化与客户的关系,从而提升企业的盈利空间。

4.4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电子商务是高新技术型行业,其快速健康发展与人才的数量和层次结构有直接关系。因此,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建设港口电商产业集群的重中之重。政府部门应当主张设立电商人才培养机制,使其能为企业源源不断的提供各个方面的人才。可根据企业具体用人需求,鼓励各当地高校定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与此同时,也可以考虑依托高校或培训机构,建设电商人才培训基地。

5 结论

1)本文对海运集群电商化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分析了海运集群电商化发展的内外动力机制。

2)通过对海运产业集群与电子商务相互影响的作用分析,得出了海运产业集群与电子商务联动发展的机理模型,对我国海运产业集群运用电子商务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3)本文对海运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简要的设计,并对其各子系统结构进行了规划和论述。

集群化管理 篇11

为了更好地向茶企、茶商传达,进一步落实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在201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抓好信阳浉河茶叶产业集群试点”的指示,本报记者采访了信阳市浉河区茶叶管理局局长张广成,张局长长期奔走于浉河区茶叶发展的最前端,言语间流露出对浉河区未来茶业发展的憧憬与肯定。

记者:请问张局长,目前浉河区茶产业发展处于一个怎样的现状?

张广成:浉河区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具体表现在:1.全区茶园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省第一位;2.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中心城区、主产地镇区各类茶叶门店300多家,省内外大中城市各类茶叶门店600多家;3.龙头带动明显增强;4.品牌建设成效突出;5.技术研发取得突破;6.先进技术推广应用;7.茶文化进一步繁荣,茶文化正逐步融入城市发展,融入市民生活。虽然浉河区茶产业前景可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区茶产业种植规模虽然很大,但产业链不完善,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企业协作、创新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为此,加快我区茶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茶叶产业集群发展是目前最重要的一步路。

记者:对浉河区茶产业的明天,您是信心满满,请您简单谈谈浉河区茶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条件?

张广成:我们的资源、区位、文化、政策都是浉河区发展茶叶产业集群最大的优势。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浉河区列为茶叶生产加工核心带,给予政策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饮茶的需求明显地从生理性需求发展至精神享受需求,茶文化与休闲消费需求也日益凸显。浉河区生态绝佳,茶文化底蕴深厚,极具休闲旅游优势,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对提高浉河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综合竞争力作用巨大。

记者:地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正确领导,在这方面市政府有没有制定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张广成:首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一个主题(茶叶产业集群建设)、紧扣两个抓手(打基础、促龙头)、建设三大功能区(生态种植基地与观光体验区;集中加工、仓储物流与文化创新园区;高端研发、人才培养与产品展示交易区)、实现四大目标(建成桐柏大别山山地生态示范区、全国茶叶产业发展先锋区、中原“三化”协调发展引领区、华夏茶文化传承创新体验区),发挥五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引领全国茶产业发展、促进茶产业人才培养、形成涉茶产业集聚效应、推进茶叶科技创新示范),从而大力促进浉河茶叶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其次,以发展生态茶园为方向;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快茶产业集聚发展、茶农集中安置;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产品创新、观念创新和链条创新是我们在发展茶叶集群产业时所必须遵循的几大原则。

记者:请您谈谈浉河区最终希望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并具体介绍下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关于实体建设方面的分区功能以及主要的一些建设任务。

张广成:总的目标就是我们希望能够建成桐柏大别山山地生态示范区、建成引领全国茶叶产业发展的先锋区、打造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引领区、打造华夏茶文化传承创新体验区,最终建设别具特色的浉河民居,开发风格独特的浉河茶饮食,展示引人入胜的茶乡风情,建成游客休闲体验最向往的目的地。

功能分区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大力推进生态茶叶核心基地与观光体验区建设。主要建设任务是打造60万亩生态茶园基地与生態观光园,建立茶园生态系统,开展有机茶、绿色食品认证,建设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体系等等。二是积极推进集中加工、仓储物流与茶文化创新园区建设。建设的重点是打造茶叶机械制造园区,建设“中国信阳红茶文化大观园”,建设省级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推进农民进城安居工程建设等等。三是加快推进高端研发、人才培养与产品展示交易园区建设。主要建设项目和工作任务是推进信阳国际茶城建设,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升格设立涵盖茶产业产前、产中、产后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推进五云茶叶蒸青绿茶机械加工项目、年产5000吨红茶机械加工项目和年产100万吨茶饮料加工项目等。

高层建筑集群化发展趋势探析 篇12

一、高层建筑的集群化建设

在城市聚居密度日趋增高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城市各种功能,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空间的凝聚力,高密度、大容量和综合性的开发项目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0世纪后半叶,作为城市中心区的大型建设项目,高层建筑开始朝着使用功能的综合化和建设方式的集群化方向发展。

不同于城市规划中划定的高层建筑区,集群式建设的高层建筑是将若干栋高层建筑相连结,统筹组织各单体建筑的功能结构、建筑空间和交通流线,是整体性极强的建筑群。所谓“一体化”的设计建造,是指将一组高层建筑群体进行统筹设计和施工,将其作为一幢建筑物来对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将它们视为是多层次、多种要素复合的建筑单体。

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The Rocleefeller Center,1973年竣工)是早期进行一体化设计建造的高层建筑集群的代表,它包括8个街区、14幢高层大楼,除了办公用途之外,还设置了游乐场所、商业、餐厅、滑冰场、电影院、音乐厅等公共项目,同时该中心还设计了一个地下交通网络,将许多大楼和火车站、公共汽车站等连成一片,并在地下通道内设置商业,形成地下商业街,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活空间。该中心自建成以来,便深受人们的青睐,成为后期众多高层建筑集群的蓝本。

这种大规模高层建筑集群的建设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概念,是从城市设计的层面进行设计,并从城市空间塑造的高度建造的。它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城市生活空间,不仅有效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空间意识,使城市环境更加富有生气。“高层建筑集群”与以往的“高层建筑区”的最大差别在于:“高层建筑集群”是一体化设计建造的产物。这种一体化的设计并不局限于从城市景观和外部空间造型的角度去规划和限制单体建筑,而是强调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和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空间要素的整合。一体化的建造则避免了规划与实施之间的落差,可以比较顺利地将整体设计意图贯彻始终,其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美国纽约的“世界金融中心”(World Finacial Center,1988年建成),日本横滨的“皇后广场”(Queen's Square,1997年建成),东京的“六本木山城”(Roppongi Hills,2003年建成),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2003年建成)(图1)。

二、高层建筑集群使用功能的综合化

使用功能的综合化是当今大型开发建设项目的共同发展方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那些早期规划的高层建筑,在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和与城市功能互动的关系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受到多方面的批评。单一的使用功能不能适应人类的多样化需求,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同时会导致建筑空间趋于自我封闭。而多种功能相互补充,不仅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增添空间的凝聚力,使建筑空间更加开放,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收益。因此,高层建筑的建设,在经历了一段单一功能发展期之后,很快便转向使用功能的综合化。当今正在建造的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塔”(Burj Dubai,818m,预计2009年完工)就是一座非常典型的综合性多功能建筑,它集购物、金融、餐饮、酒店、娱乐及住宅于一体,无异于一座“垂直城市”(图2)。

从建筑群体的规划建设情况来看,欧美各国那些早期明显受到现代主义功能区划影响的高层建筑集中之地,往往把居住功能和大规模的商业、娱乐和服务业排斥在外,高层建筑区就是单纯的商贸办公区。因而,这些空间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在节假日和夜间“空洞化”、“无人化”的问题十分严重,是发达国家城市中心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这方面的批评经常见诸媒体和专业著述之中。而且在高层办公区中,建筑之间缺乏空间和功能上的有机联系,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街接也比较生硬,公共活动空间和步行系统的组织更是各自为政、相互独立。

例如,20世纪60,70年代规划建设的法国巴黎拉·德芳斯和日本大阪的OBP商务中心区,每到节假日,各个公司纷纷关门休息,整个街区成了无人间津的地方。这就表明,当时高层建筑群的规划建设,在城市功能要素和城市空间层面整合得还不到位,功能区划过分单一。

而到了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城市开发和高层建筑群的建设明显地转变了方向。为了增加城市中心区的活力、提高经济收益,高层建筑群的建设开始注重大规模的多种功能混合开发的“共生”效应,朝着建筑群体组织上的综合化方向发展。所谓“综合化”,就是将住宅、旅馆、办公、商业、餐饮业和娱乐服务业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多座建筑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以发挥它们之间的互补作用和相乘效应,提高建筑群体的整体竞争能力。于是,将多幢不同使用功能的高层建筑整合在一起、进行统一开发建设的“高层建筑集群”便应运而生。

由于这种高层建筑集群接纳了多种城市功能,同时在整合城市空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也会被认为是所谓“城市综合体”的一种。当然,“城市综合体”并不一定是高层建筑,它强调城市空间的建筑化和功能组织的综合化。所以,在集中多种城市生活空间这个层面上,高层建筑集群与城市综合体存在共同点。近年来,由于大型综合项目在整合城市经济活力方面的成功运营,人们关注“资源共享”与“聚众效应”,使得高层建筑集群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趋向也是越发凸显。

三、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

城市综合体的最大特征就是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也就是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相互融合。其实,这种情况在大规模的高层建筑集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由于高层建筑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尺度,城市空间的距离感增大,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减弱。因此,为了改善这些不利因素,使城市空间更加适合于人的活动,更加“人性化”,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的设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过去的高层建筑往往强调自身系统的完整性,空间组织内向性很强,城市空间被相对封闭的一栋栋高层大楼分割得支离破碎,因而城市的公共空间缺乏连续感。人们行走其中,从一幢建筑穿越城市空间至另一幢建筑时,便会感到空旷乏味,步行系统混乱且不方便使用。

近些年来的高层建筑,特别是大规模的“高层建筑集群”的开发建设,在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往往会将多幢高层建筑接近地面的几层和地下几层统一考虑,将城市空间纳入建筑内部,更多地从城市街区的层面进行建筑空间上的整合;用建筑手段去塑造城市空间,使建筑空间更加开放,城市空间也因此而立体化,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在地面、地下和空中多个层面对接,形成城市步行系统,增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连续性和趣味性。

此外,高层建筑使城市空间尺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改变了传统的街道、广场与周围建筑之间的比例关系,人在其中显得格外渺小。因此,高层建筑集群在处理城市空间的大尺度整体结构之外,还应该参照建筑室内设计的做法,注意公共空间、联系空间中的小尺度。建筑设计也应该在城市、街区、组群、建筑这些不同尺度的层面上,参与城市景观和街道景观的空间构成,这就是所谓的“多重尺度”设计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高层建筑群体设计开始注意到这些问题,在大体量的高层建筑的下部通常会设置架空层、商店、公共活动空间,并使之与街道小广场等城市空间一起形成正常尺度,而在人所直接接触的范围内,进行细部装饰、小品等小尺度设计,使城市空间变得更加亲切,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在设计上更加统一和谐。这样,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创造,成为高层建筑整体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总之,随着设计理念的变化、建设经验的积累,现代的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融合;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界面的弱化;城市空间立体化,空间的层次增多,空间的连续性增强;城市空间尺度的细分化,多重尺度概念的出现;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建筑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城市空间的节点

高层建筑集群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相互融合,使得城市的功能组织和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其中既有经济利益的催化作用,又有设计理念更新的背景。高层建筑集群接纳了更多的城市功能,规模庞大且形象突出,所以这种高层建筑成为名符其实的城市空间节点,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还是城市生活和信息流通的中心。

2003年建成的东京“六本木山城”(Roppongi Hills)就具有城市空间节点的典型特征(图3)。“六本木山城”最初的策划始于1986年,总建筑面积75.91万m2,共分4个街区,由森大楼株式会社(MOLI BUILDING)牵头,约400家企业和个人参与共同开发。整个建筑群由一幢54层、238m高的办公大楼、一幢21层的凯悦酒店、二幢43层的住宅、一幢18层的住宅与大型购物中心和多层裙房组成。融汇了商业、餐饮业、办公、酒店、电影院、剧场、美术馆、教育设施、健身设施和电视台等等,多种使用功能和城市资源使城市生活在空间上变得更加紧凑,在时间上变得更加宽裕。“六本木山城”的地下还有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地面上的大楼与地铁站、停车场连成一片,并在地下步行街区中设置商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六本木山城”自建成以来,已成为东京最为吸引人的地方。作为商业设施,它拥有4万m2的超大规模;作为文化艺术中心,它拥有美术馆、图书馆、六本木山城学院和森艺术中心;作为娱乐活动的基地,它还配备了THX最新音响系统的8个日本最大的电影厅和可以容纳2 000人的露天剧场。每到节假日时,来这里购物、休闲、娱乐的人流都超过了30万人次,即使在平时,来这里逛街的人数也会超过10万,可见“六本木山城”在东京已经成为人流的汇聚中心。“六本木山城”中所有公共设施都安装了最新型的网络服务设备,人们可以坐在咖啡店中上网,也可以在各个公共活动场所免费上网,随时随地进行网上交流,这里实际上也是新时代的人际交流的信息汇聚中心。

可见,这种新型的高层建筑群的空间组织主要是要处理好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和娱乐。建筑设计策略从追求城市空间的制高点和强调天际线的起伏变化,转为更加注重利用各种城市资源去营造生活场所,协调物质环境与公共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适应新型的城市生活方式。

过去高层建筑的设计多考虑它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认为高层建筑会对城市空间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现在看来这种观念有些偏激,实际上在超高密度的城市中,作为城市空间节点的高层建筑集群在某些方面对于城市功能具有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周边地区的环境整合,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也可以把高层建筑集群看成是一种“城市核”,核是可以带动周边的,可以通过整合各种城市要素和城市资源来提高整体效益。从总体的发展趋向来看,高层建筑集群在信息时代高密度的多中心网络城市中,将成为可以创造出城市活力的地方。

五、城市交通的枢纽

以往的高层建筑主要解决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以及垂直交通与水平交通的交接问题。但是,随着高层建筑集群的出现以及建筑规模的增大、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趋势的确立,建筑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的直接连接,高效合理地解决人流集散、换乘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以入口大厅作为空间的过渡、把建筑内部交通的集散作为首要问题的做法和利用室外广场组织交通转换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了。取而代之的是把城市交通直接引入到建筑的内部,多层次、立体化地组织各种城市交通的接驳转换,以及它们与建筑内部交通系统的衔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城市“空间节点”的高层建筑集群,还起着城市“交通枢纽”的作用。

大规模的高层建筑集群容量极大,犹如一个立体化的城市街区,许多摩天大楼每天进出的人流可以多达10余万人次,而且这些进出大楼的人们所乘用的交通工具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缩短人们出行的时间,直接与目的地建立联系,将城市交通引入到高层建筑的内部,便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高层建筑与城市交通相结合,多采用地面、空中和地下分层连接的方式,立体化、合理地分别组织汽车、人行和轨道交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流通量、方便衔接,而且可以促进城市交通网络的立体化。

现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地的大规模高层建筑群,多在地下与地铁相连,地面组织汽车与人行的出入,2~3层则通过人行天桥与周围的建筑连接,在不同的层面上解决建筑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网络的连接。甚至一些地铁车站就建在高层大楼的底层或是地下层之中,高层建筑的底层空间,起到车站换乘大厅、城市交通枢纽站点的作用。

香港“圆方广场”(Elements Plaza,2007年建成)的地下是港铁九龙站,地面几层是大型商业,上部是数幢高层大楼。轨道交通的站点在这里被设计成多层通高的大厅,从地下层一直贯穿商业部分的各个楼层,人们在商场的任何一层都可以看到地铁站,可识别性极强,使用效果和空间效果都非常好。该建筑的底层还设有一个交通中心,设置大巴站、小巴站、的士站、机场巴士、过境巴士等,而且与轨道交通的换乘也十分方便。而在日本,很多重要的交通站点与高层建筑相结合,交通客运站的上部加建高层办公楼与高层旅馆,下部有多条轨道线路交汇,整座客运建筑就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著名的东京站、新宿站、大阪站、JR名古屋站、横滨站等就是这一类建筑的代表。

为了整合这种多层次、多种类的城市交通与建筑内部交通的接驳,现在很多高层建筑的底部都会采用一个贯通各个水平交通层的中庭,并以此来处理建筑内部的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衔接与转换,容纳来自各个方向的人流,使城市交通非常顺畅地与建筑内部的交通立体化地结合在一起,日本横滨的“皇后广场”(Queen's Sguare Yokohama,1997年建成)则是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横滨的“皇后广场”在地面层设置步行通道,二层设置架空人行天桥,地下设有地铁车站,近临地铁车站建有一个巨大的中庭,以整合各种交通,天光可以通过大中庭的玻璃顶直接照射到地铁车站的内部。这种有流线整合作用的中庭,取代了传统交通建筑的站前广场,它不仅可以为交通流线的接合点提供足够空间,使使用者免受风雨的侵害,而且有效提高交通的交换能力、改善空间的环境质量。这种立体化、多层分流,将城市交通引入建筑内部的做法,有利于人流的大量集散,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城市交通的流通量和交换的便捷程度,同时使得高层建筑的底层空间服务于城市(图4)。

六、城市公共空间的室内化

现代集群式建设的高层建筑,在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部,引入了多种城市功能,在底部将各种交通的联络通道、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有关休闲、娱乐功用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等,都统统纳入其中。以往高层建筑内部的入口大堂被巨大中庭所取代,交通站、商业街、画廊、餐饮店成了空间主角,公共活动区域还设有可供人们休息的长凳,室内的绿化四季如春,喷泉叠水环境诱人,一派立体化的城市景观。这种城市公共空间的室内化,或者说,是建筑底部空间的城市化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以至于一些大楼底层公共部分的内装修,都是采取室外装修的做法。人在其中所体验到的,也完全是城市空间的感觉,所以有人说这是“在建筑内部设计城市”。这种将室外的城市活动空间变为室内空间的做法,可以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使人们的空间感受更加丰富、舒适,使功能组织更加紧凑、方便。将城市空间纳入建筑内部,主要表现在城市广场和商业街两个方面。高层建筑群底层室内的公共活动大厅,起到城市广场组织人流的作用,同时也提供举行仪式活动的场所。而室内商业街同样是建筑综合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的购物环境更加舒适,而且还是整体建筑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把城市休闲广场和步行商业街引入高层建筑的底层,是促进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既加强了建筑的社会属性,使建筑空间更加开放,又可以不受天气变化影响,将不同气候地区的绿化景观纳入室内,丰富环境,满足人们的猎奇审美需求。实际上,这种建筑与城市一体化的“复合空间”设计,有别于传统的单体建筑设计。它注重的是从建筑的角度强调城市环境中的整体效益,在建筑空间内部整合城市要素,使建筑空间的个性由封闭变成了开放。而此时建筑设计的侧重点,也从外部造型转向了建筑内部,以致于建筑内部的空间活动可以与外观立面完全分离,各自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效果,彻底改变传统的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空间设计理念,在国外近些年建成的大规模的高层建筑集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预示着今后城市建筑综合体的设计方向。

高层建筑空间的这种城市化,实际上是设计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同于以往的仅从二维的城市规划的角度,或是仅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而是整体的城市概念和开放的建筑理念相结合,是一种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段,利用建筑空间三维地整合城市要素,在建筑设计的同时设计城市空间的一种方法。

七、结语

上一篇:岗位匹配人力资源管理下一篇:文学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