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组装

2024-07-20

微机组装(精选8篇)

微机组装 篇1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这段话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虽然是对中小学的通知,但也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下面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微机组装及维护课程中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用以变革课程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对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分成三个层次:初级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教学中知识呈现和个别化教学的工具;中级整合,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各学科教学中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熟练地从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获得并提练各自所需的知识;高级整合,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技术素养提高的过程中,促进教学观念的变化,从面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需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需学习环境主要指数字化学习环境,它总体上可分为三个系统:校园网络教育系统、地区信息教育系统和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应用较广泛的是校园网络教育系统,它主要包括课内学习环境和课外学习环境两部分,其中课内学习环境包括:多媒体屏幕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基于Internet的Web教室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Inte rne t),课外学习环境包括: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微机室;多媒体PC机。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3.1 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

把课程学习内容与生活和社会相联系,综合其他学科知识,提出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在主题任务基础上进行任务分解,确立各个子任务,然后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把学生置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

3.2 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利用网络作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利用多媒体与网络的情境创设功能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利用网络的通讯功能作为协商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工具;利用网络中的信息平台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利用网络中测评系统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

3.3 教学结构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信息技术与课程合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是有意义问题的设计者;教师是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教师是学生情境探究的指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学生是协作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是问题的解决者;学生是知识的意义建构者。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学习模式

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学习模式有很多,但要因学科而异,教师应结合各自学科特点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主要应用以下几种学习模式:

4.1“情境———探究式”学习模式

这类整合模式主要适用于课堂讲授型教学之中,多数课程的理论教学都通过这种学习模式来完成。

这一学习模式的教学步骤如下:

Ⅰ利用数字化的共享资源,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Ⅱ指导学生观察情境,提出问题并发表;

Ⅲ在数字化学习资源所展示的学习情境中,指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探索性操作实践,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和规律;

Ⅳ借助信息加工工具进行意义建构;

Ⅴ借助测评工具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获得反馈信息。

4.2“主题———合作式”学习模式

这类整合模式需要校园网络环境来支持,课程内容通过网络以主题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合作学习模式来完成。

这一学习模式的实施步骤如下:

Ⅰ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具有实际价值的学习主题;

Ⅱ根据课程学习需要,选择并确定学习主题,制订主题学习计划(包括确定目标、小组分工、计划进度);

Ⅲ组织合作学习小组;

Ⅳ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网上教学课件、资源目录、网址、资料收集方法及途径;

Ⅴ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源,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分析;

Ⅵ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合作学习活动(如竞争、辨论、设计、问题解决、角色扮演等);

Ⅶ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报告的形式可以是文本、电子文档、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展示;

Ⅷ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目的。

4.3“专题———网课式”学习模式

这类整合模式主要适用于在校园网及因特网环境下,对某一课程的某些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借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一学习模式的实施步骤如下:

Ⅰ根据课程学习需要,将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从主干教学中分离出来,作为研究专题供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研究;

Ⅱ教师提供网络课程,并提供研究专题,对学生学习提出目标要求及提供学习资源、辅助学习工具、网上协商论坛、网上自我测评;

Ⅲ学生或学习小组浏览专题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

Ⅳ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并完成自我测评;

Ⅴ学生完成作业或作品(电子文档、网页等),并进行展示;

Ⅵ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或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5 微机组装及维护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情境———探究式学习

微机组装及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这类课程属于信息技术内嵌性课程,即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本身都是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这类课程中容易成功。

改革关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

教学策略:以主题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

教学结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学习模式:“情境———探究式”学习模式或“主题———合作式”学习模式。

教学学时:从64学时改为48学时。

教学地点:微机组装实训室。

教学实施:

Ⅰ确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微机组装及维护的能力。

Ⅱ教学需要分析与学生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微机结构基本常识,学生的主要需要在于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技能。

Ⅲ教学内容分析:根据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将与微机组装及维护能力培养无关的What类知识安排在课外进行,让学生自主学习。

Ⅳ教学目标分解:确定主题~任务,并制订教学计划。如下所示:

从表中可看出,在学习模式中还应用传统的“讲授———演示”学习模式,这是适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不独立使用这种模式,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模式,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探索与创新能力培养。许多主题———任务放在课外由学生通过“主题———合作”的学习模式去自主学习来完成,通过知识与能力测试来检验。

Ⅴ课堂~实践教学

这里只对主题~任务为《微机组装》的教学过程进行说明,主题~任务分解与学习模式对照如表1所示。

A创设情境:在微机组装维护实训室,教师利用屏幕教学系统或校园网双向教学系统呈现微机组装教学内容,即教学课件。

B讲授演示:教师利用屏幕投影系统或校园网双向教学系统进行启发式讲授,内容为:微机组装的必要设备,微机组装的基础步骤。

C问题呈现:利用屏幕投影系统或校园网双向教学系统对微机组装过程的有关问题进行呈现:如何拆卸机箱→如何安装电源→如何安装主板→如何安装CPU→如何安装内存条→如何安装驱动器→如何安装显卡、声卡、网卡等板卡→如何连接机箱内部信号线→如何连接外部设备→如何接电试机。

D思考探索:在校园网机器上提供有对问题进行解答的共享资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电子教案、网站资源等),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思考探索以上问题并进行相应操作。实训室提供20台(或更多)校园网机器,并设有20台(机器量多少可根据学生人数来定)机器散件(也可由学生自己购置),思考探索可一个人单独进行,也可以2~3人一组互相研究进行。学生在思考探索及操作过程中可随时向教师请教,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探索、操作过程中的集中性问题再次进行讲解。

E意义建构:学生利用Word或Pow e rpoint等信息加工工具进行意义建构。

F自我评价:对本次教学的主要问题可通过简单的测试课件进行学习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M].电化教育研究,2001.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M].电化教育研究,2001.

[4]黄惠兰.信息技术在构建“情景——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03.

[5]何清.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J].教育信息技术,2003.

微机组装 篇2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二〇一四年六月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1.能够将零散的硬件部件组装为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2.能够分析微型计算机常见故障并迅速排除故障; 3.掌握系统软件和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

4.对安装系统软件时所出现的问题能够分析原因并解决。

二. 实训要求

1.根据购机目的制定一个虚拟配机方案,确定装机配置清单,列出清单内容 2.配置要协调合理,做好准备工作,按照硬件安装流程进行装机,注意安装事项 3.对计算机进行BIOS设置,对各部件性能进行最优化设置 4.安装操作系统软件,使计算机正常运行 5.安装硬件驱动程序,使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三.装机必备工具

螺丝刀,尖嘴钳,镊子,硅脂,防静电手环

四.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1.常用工具

(1)一个比较宽敞的工作台,要求桌面是绝缘体,最好在桌面上铺一层绝缘胶。(2)带磁螺丝刀一套,包含大小、长短不同的十字口和平口的螺丝刀。(3)镊子和尖嘴钳各一把,用于纠正各种变形接口和器件的针脚、调整主板上的各种跳线,安装和拆卸机箱挡板等。

(4)存放螺丝的小盒子,用于临时存放螺丝、跳线帽等。(5)硬件使用手册及驱动程序。

(6)组装时所必需的软件,制备系统启动盘、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等。

五. 装机步骤和注意事项

1、硬件安装

(1)首先安装机箱里的电源;

(2)在主板上安装CPU,并在CPU上涂抹一层很薄的硅脂,并安装CPU散热器;(3)在主板上安装内存条;

(4)把插好CPU、内存条的主板固定在机箱底板上;(5)连接主板的电源;

(6)安装、固定硬盘驱动器;(7)安装、固定光盘驱动器;

(8)连接各部件的电源插头和数据线;(9)安装显示卡;(10)连接显示器;(11)安装键盘、鼠标;(12)开机前做最后检查;(13)开机观察微机在基本配置下能否正常运行;

2、系统安装调试

1.首先,打开电脑机箱上的光驱,直接按上面的打开按钮即可,打开之后,放入系统光盘,然后再关上光驱。此时电脑会自动重启。

2.在电脑重启之前,要先进入bios,然后设置开机启动的方式。即我们要从光盘来启动系统,以便来安装系统。进入bios的方式,不同的电脑有不同的方式,一般的方式是按电脑键盘上面的delete键。当然现在有很多的主板进入bios的方式很多样,有按esc键的有按F12的等等,具体你的电脑怎么进入bios你需要参考说明书或者挨个试。要注意一定要要开机前不停地按。

3.进入bios之后,要选择启动项,如果你不熟悉英语,可以找这样一个单词,即boot,只要出现此单词的选项,一般来说都是选择启动项的。找到这个选项,然后再找first boot这个选项,即首先启动的设备。找到之后,再选择CD-ROM这样一个选项,这就是光驱,我们要从光盘启动,就要选择这个选项。

4.设定好了之后,我们还要保存bios设置,按键盘上面的F10键,就会出现一个保存的确认对话。点击OK,系统会再次重启。

5.系统再次重启的时候,就会从光盘进入了,此时如果你的系统盘奏效的话,就会出现一个系统安装的界面了,只要点击一下这个开始安装按钮,就可以开始安装操作系统了,整个过程是全自动的,无须任何手动的操作,所以,你只要看着就可以了。

6.系统重新装完之后就是安装驱动,找到机子带的驱动盘安装声卡、网卡、显卡等驱动。如果找不到了光盘可以去官网下载驱动程序并安装。

7.到这里基本的重装系统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下载安装自己常用的软件,如输入法、听歌、看视频、办公、游戏等软件。

3、常见故障排除

1)显示器黑屏,显示器数据线接触不良,开关是否打开

2)电源问题(电源风扇是否在转,CPU风扇是否在转)3)内存(灰尘,接触不良,用橡皮擦擦一下,重插)4)显卡(灰尘,接触不良,损坏)

5)CPU(温度过高,超频,接触不良或损坏)

6)主板(灰尘,接触不良,短路,电容损坏,兼容性问题,BIOS受损,清除BIOS设置)

八.实训总结(心得体会)

微机组装 篇3

1《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主要以硬件的基础理论知识,硬件组装,BIOS基本设置,计算机的维护等几个方面为重点,它不仅要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各种组件、熟练安装、调试、维修、体验装机全过程,还让学生学会如何跟踪计算机的最新技术,怎样获取攒机资料,识别假冒产品等,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该课程实际上是一门综合能力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既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又能动手解决计算机在日常使用中常见的故障。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微机组装与维护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此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1 微机各部件性能参数

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结合当前市场流行的产品,介绍主板、CPU、内存、硬盘、光驱、显卡、声卡、网卡、显示器、音箱、机箱、电源等部件的性能、技术指标和价格,使学生对这些部件有基本认识,提供相关网站网址供学生课余时间上网查询有关资料。

1.2 微机各部件的拆卸和组装

这部分是基本技术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能够熟练地将主板、CPU、内存、硬盘、光驱、显卡、声卡、网卡、显示器、音箱、机箱、电源各部件正确的连接到一起,并对掌握跳线、开关设置等基本技术和技能。

1.3 操作系统、驱动程序以及常用软件的安装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是BIOS参数的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网络配置、应用软件安装设置等。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双操作系统的安装。

1.4 操作系统维护和故障的检测及排除

要求学生能够利用Ghost和其他软件对系统进行备份、恢复、优化;能够为微机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了解注册表的设置,备份、恢复;掌握磁盘检测,数据恢复的方法和工具。

2《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现状和问题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分离,从而导致学生学不能致用,过分强调微机各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学生学习困难,缺不实用;实行统一目标的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抹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各门课程自成体系,缺乏沟通和综合,不能实现课程、专业间的融合,教学效益低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材编写周期长,知识陈旧繁琐,新技术、新工艺难以渗透,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在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从而导致学生还没学就已经被淘汰了;实训条件跟不上,落后实训条件满足不了课程的教学要求。

3《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

3.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舍弃那些元件工作原理等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对于以后实际工作很少或者根本用不上,只要教授学生各部件重要性能参数即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辨别部件质量和性能的优劣。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基于实际的工作流程,按照微机组装的实际工作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如下安排:

(1)微机各部件的认识和熟悉;

(2)微机各部件的正确连接方法;

(3)BIOS的设置;

(4)硬盘分区的方法;

(5)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的安装;

(6)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

(7)系统的备份和恢复的方法;

(8)系统性能的检测和优化。

3.2 教学方法的改革

考虑本课程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使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的结合,从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3.2.1 现场教学法

讲授维护、维修等课程内容时,结合计算机实验室日常的维护任务,就具体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指导学生进行处理。讲授软件安装与调试内容时,老师直接使用与学生机完全一致的计算机进行同时操作,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

3.2.2 实物教学法

讲授硬件安装及硬件参数设置等内容时,我们直接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CPU、主板、硬盘等计算机配件,通过实物展示台和投影机,将各种参数设定及硬件安装过程清晰地展现给学生。

3.2.3 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计算机维修从组装入手,不论是硬件安装或是软件安装,不正确的装法就导致了故障的出现,同一故障现象可能来自于不同的错误安装,在讲授安装过程的同时也进行了故障分析,并经常采用启发式提问,给学生创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3.2.4 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的原则来组织教学,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项目任务,组内学生共同讨论、形成解决方案、实现解决方案;同时考察方案的可操作性、局限性、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教师最后对每个小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在考核时,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能力为标准,重点考核方案质量的优劣,侧重对动手能力的检验。采用这一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职业道德,为学生毕业后成为“准工程师”打下了基础。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确保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我们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学习的良好环境,经过众多职业教育学家、学校的管理者和广大的职业教师积极的理论研究,广泛的实践探索,不但可以动用现代教学手段对知识进行综合演练,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多大幅度的提高。职业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变化,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3.3 实训环节的改革

现行实训安排与《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训特点有很多相悖之处,由于到微机组装与维护过程的连续性,对教学时间安排上也应该做了相应调整,整个教学活动中安排一个技能实训单元专项时间。实训专项时间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模拟市场流程,从最初各类硬件选购与组装开始,到操作系统安装,到硬件性能测试与维护,故障排除,从整个系统性能优化到最后整个系统安全隐患的防范等,都纳入实训内容,让学生亲历完整过程,通过系统性强化训练使技能得以提升。

另一方面,配合教学进程安排实训项目,使教学和实际真正容为一体,提高动手能力。在校内利用计算机硬件实训室所拥有的各种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进行如计算机组装连接、BIOS参数设置、硬盘初始化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等模块的操作,做到人人动手,使理论和实践真正融为一体;也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到电脑市场去参观,实地观察各种设备的种类、外形、结构、性能以及价格,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及与商家的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市场行情和动向,根据不同的需要,列一份电脑配置清单,比一比哪一种性价比高,哪一种兼容性好,哪一种功能更强,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考核方式的改革,技能和证书相互融通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门专业课程。因此,课程考核要打破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主导的笔试的考核方式,突出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采用校内技能考核和社会证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校内技能考核采用平时考核、阶段性考核和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方式。平时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考勤与纪律情况、课堂提问与平时练习情况抽查,平时各个实训项目训练检查,实训总结报告质量等,阶段性考核可以分成四个阶段进行:(1)微机各部件正确的连接阶段;(2)硬盘分区格式化以及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的安装;(3)系统的备份,恢复和优化;(4)系统故障的检测和排除。综合考核是在实训结束后,进行BIOS设置,系统调试,教师预先设置一些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因,排除故障,使其能正常运行,根据其熟练程度给出综合技能考核的成绩;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通过市场调查针对不同的用途选择主流或者性价比比较高的计算机配置,教师根据设计方案提问,学生进行答辩,根据主要考核学生设计配机并优化配置的能力。(下转第5334页)(上接第5330页)

另一方面,如果只有单纯校内技能考核,教师教学没有压力学生学习没有动力,往往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目的难以达到。为此,本课程中可以引入了劳动部的“计算机调试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后,学生学习有了目标,动手能力的训练也有了检验的标准,教学效果也就更好。劳动部的职业技能鉴定分为应知考核和应会考核两部分,学生在通过两项考核后会获得“计算机调试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为高职高专“双证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及新络技术提高,而且现代学生计算机专业水平的也较之提高,教学内容也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随之调整,更新,从而使得微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体系也是一个动态的体系,从事该领域研究的老师也进入一个不断的探讨和提高的进程。

摘要:《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时效性都很强的专业课。文章对其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技能考核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微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宋青龙.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槐彩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陈国震.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教改对策[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微机组装与维护的学习总结 篇4

在没有接触计算机之前,只是知道大概的游戏怎么玩,键盘及输入法的调换的一些操作,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病毒,什么是硬件等等,有时候甚至连基本的维护都不会,真的很让人觉得很悲催。不过还好,高考之后学习的是软件技术,渐渐的接触到计算机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了很多的计算机知识。

微机组装与维护是这学期开始的,之前是没有这一门课的,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的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加深以外的同时,对计算机的各项构造有深刻的了解,不至于出去以后什么都不了解,特别是我们这个专业的,由为重要,什么东西都要懂一些,了解一些。

微机组装与维护的分节课程有很多,首先是BIOS的设置,BIOS是计算机系统的开始,开机都是必须先经过他,才能完成第一的输入输出,BIOS的功能有很多,有系统读取方式,定时开关机设置,时间设置,查看当前系统的配置,二级缓存 系统内存 视频控制器

液晶屏型号 音频控制器 调制解调器 主硬盘 模块托架 服务标签 资产标签 BIOS版本 启动顺序(系统搜索操作系统文件的顺序)软盘驱动器 内置硬盘驱动器 软驱设备 硬盘驱动器 USB存储设备 光驱 模块化硬盘驱动器

总线网卡 板载网卡,还有给系统设置密码等等,结构也是很复杂,但是学起来也是很简单的,只要你英文过关,一切都不是什么问题的,不过也有些要注意的,就是设置系统的密码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否则以后电脑出什么问题了,BIOS就设置不了,计算机也就动不了了。

启动盘的的安装,首先是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个U盘,以方便启动盘的安装,学习启动盘的目的主要在于应用系统安装上,现在的系统安装比较的智能化,并不像以前系统的安装的步骤是要一步步的手动进行的操作,启动盘的安装其实还是比较的简单的,首先是在网上下载一个启动安装软件,比较热门的有老毛桃、大白菜,我的是老毛桃的启动盘,也装过几次系统,感觉还不错,蛮好用的,在启动盘安装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虚拟镜像的制作比较难一点,其他的应该也是没有什么的。

启动盘弄好了,就是进行系统安装了,在实训的过程中,系统安装应该算是这门课的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了,计算机一旦出来什么问题,第一件事想到的大多数是重装系统,既是简单又是快捷的,计算机系统的安装首先第一步是BIOS的设置,将第一启动程序设置为你安装的那个盘上,比如说U盘或者软盘光驱什么的,甚至之后再次的启动,就可以进入到你要装的那个界面上,进行原本的那个系统盘上的格式化,在系统安装之前,必须将你在系统盘上的重要信息拷贝走,因为格式化后,系统盘的东西将会全部的替换掉甚至什么都没有了,格式化完后就进行分区,分区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实际来划分,分完之后,就是一键安装了,装完也就是进行驱动的安装,这样也就完成了一个系统的安装,因为现在是智能花的安装,所以相对的比较以前会简单很多的。

系统的安装完成计算机的第一步骤,接下来的要进行系统备,为了防止以后再装系统的麻烦可以在安装完系统之后就进行系统的备份,既简单有快速,不过如果你要在还原之前,必须将所以的重要的东西拷贝下来才行,系统的备份都是将系统之中重要的东西放在放在不同的一个盘上,一边以后的恢复,或者说重装什么的,这样方便快捷,还有就是将系统的东西进行修复,将残损的东西恢复到原来的那个样子,这也是备份的好处。

计算机最怕的就是数据的丢失,一旦不小心东西不见了,就很难的找到,必须借助软件才可以找回来,一般这些软件都要考虑到自己的自身的情况,一般常用的都有这些,FinalData,Disk Genius,EasyRecovery,不过呢有些是收费,所以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软件,这样用起来会舒服一点,数据的恢复,必须要找到文件的前提下,所以,首先第一不的是进行查找,查找结果是红色和前面有#的一般是没有在计算机上的,寻找到自己要的东西恢复之后就可以进行恢复了。

计算机的性能跟运行是成正比的,所以我们必需了解计算机的性能,我们要对计算机的性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必须就行检测或者测试,一般的检测软件有鲁大师, EVEREST等等。我比较喜欢的是鲁大师,因为是中文的,而且,可以检测到很多东西,想CPU温度之类的,也可以进行性能的检测等等,操作起来也方便。性能的测试可以让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将他的性能发挥到最大,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利用他的资源,不浪费可用资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最重要的当然是维护,往往说安装一个系统很简单,但是,维护起来就不简单了,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像蓝屏、黑屏、卡机、病毒,这些都是很常见的问题,计算机就是个易感染体,如果不对它的东西进行设置,就容易被人肉或者被黑,中病毒之类的,所以,计算机的维护是最重要的,我们遇见问题的时候要有解决的方法,这就是维护的问题,不过呢,很多维护都是有他的解决步骤的,就像一个医生一样“望闻问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情况,才能将行维护,不能盲从的,而我最喜欢的也是维护这方面的问题,总感觉跟自己很多的成就感和渴望,当初学软件这个专业的时候,并没有想到那么多的事情,毕竟都没有走过这条路,当我接触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以前自己很浅薄的只是学了那么一点点的知识,甚至都不算呢,就是后来看到那些病毒,那些故障,自己才发现对那些真的有兴趣,其中在后面也接触到同学给我的很多的出故障的电脑,更接触到了电脑的优化、蓝屏、密钥、上不了网等等的问题,总之,计算机的维护是关于计算机的综合性的问题,会遇到比自己想象要复杂的东西,如果自己不专心,或者不专研,那是很难学懂的,他会涉及到网络信息,网络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等等的问题。不过我喜欢这个课程,虽然平时无聊了一点,但是,如果学好,还是有一番大作为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除了实训,还有理论,他们是一半一半的,不过纵观一个学期下来,都是在学组装的,还有一些基本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上理论的时候,主要的是要学会如何配备一台计算机,根据主板、CPU、显卡、显示器、电池等等的配合,如何根据我们的实际需求来配置一台,还有根据各种部件的各种品牌性能进行了解,以更加合适的方式进行配置,各取所长,以补其短,理论课上所以的接口,插槽,主板上的内存条针数,北桥南桥,网卡插槽,基本输入输出的电池,显卡插槽,不过也讲了很多计算机的由来及发展的时间,目前我们是在第四阶段,计算机由屋子那么大发展到手掌那么大,这个信息时代发展的那么速度,也给这时代带来了飞跃性的变化,同时,这个计算机安全与维护也成了一个热点,所以,计算机的维护也越来越重要,不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将配置和信息安全的,虽然不是全部的都能听懂,但是都听得很认真。

微机组装 篇5

一、课程改革理念

依据专业实际岗位的能力需求,我院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技能培养为核心、任务驱动为载体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了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增强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灵活性,实现了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

二、教学模式改革

我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教学中以实践为本,把项目式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我院对《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进行了项目课程改革,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着眼于职业行动能力,主要突出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我院将经典与现代有机结合,体现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及时将教改、教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

三、教学方法改革

我院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通过实训手段,引入项目教学法,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提供培养空间。

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我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明确提出:软件与硬件并重,安装与维护并重。按照认知规律,我们将《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为:1.先硬件安装后软件安装。2. 会基本安装之后,再学习各功能部件的参数设置、各种变化、故障现象、处理方法。3.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突出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校内除负责实训室的实验设备的维护之外,还兼有维护全院办公电脑的维修、维护任务,这样很好地完成了校内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结合。另外,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在创业园中的电脑公司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有实践与市场观念,如:市场配件调查、计算机各部件行情调查、行情预测、人才需求调查、知识结构调查等相关内容。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1. 虚拟实验。

我们采用了网上比较流行的虚拟软件:Virtual PC,该软件能完整、真实地模拟实际的安装及运行环境,学生可以反复、完整地体验从分区到安装操作系统的每一步操作,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真实地体验和感受安装操作系统的每个步骤,真实地理解领会每步操作的原因和意义。

2. 在线系统。

在线DIY平台培养了学生关注市场、了解行情的习惯。

3. 硬件实训室。

供学生亲自动手组机(两人一机)。

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缩短了授课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法改革

考核是《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核应按照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进行。由于本门课程是以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因此在考核时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考核。

我们一改以往的“授课、复习、笔试”的方法,将考试分成两大块:单项技能考核和综合技能考核,全部以实际动手能力作为考核的主要手段,结合学生平时练习、实习效果、上课纪律等相应情况,使考核结果不再是“高分低能”,充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自我发展能力。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没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是不可能跟上市场的发展速度的。同时,教师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当前的最新技术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速度作为主要依据,争取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主要内容。

我们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改革,使学生对计算机各个部件从性能、外观、报价等各方面有了深刻的了解,提高了鉴别、组装的能力,丰富了社会经验,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大为提高,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就业的竞争能力。

摘要:本文基于构建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对《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的教学理念、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计算机应用技能

参考文献

[1]丁洁, 姜庆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 2009, (4) .

[2]傅晓锋.电脑维护全能王[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微机组装 篇6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组装,实训

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程定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对应于计算机维修员、计算机销售员、计算机系统维护员, 是计算机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培养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 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 并能理论联系实践。

二、计算机组装实训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设备有限, 影响微机组装实训课的正常开展。

计算机组装是一个以硬件设备为基础的实训项目, 计算机硬件设备种类繁多, 要想建设一个紧跟计算机硬件发展, 实训内容完整丰富的实训室有一定的难度。另外, 计算机整机的组装拆卸过程并不复杂, 但是却需要足够的细心与耐心。无论是CPU还是内存等都是高科技产物, 一个不小心, 一点小损伤便可能丢失大量的数据, 甚至导致这个部件的损坏。

2. 资金不足, 实训设备不能及时更新。

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资金不足造成硬件设备不齐全或硬件设备不达标, 影响实训课的正常开展;硬件设备无法及时更新, 也造成学生无法接触到最新的硬件设备。

3. 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影响微机组装实训课的效果。

微机组装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覆盖专业面广, 由于学生多, 而实训室与实训设备有限, 大大限制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难以保证按质按量的开展实训, 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受到限制, 影响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4. 组装实训内容单一, 不易操作。

现实的实训室设备少、种类单一, 开展的实训内容不太丰富, 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有限, 由于设备管理等因素, 学生在操作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实训效果不理想。

5. 组装课程考核模式比较单一。

传统的微机组装课程的考核主要以理论知识考查为主, 实训环节的考查比重不够,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在教学中的应用

1. 模拟微机组装实训的应用背景

(1) 微机组装实训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的实训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实训内容给出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相关器件, 针对每个器件做相关的剖析, 然后讲解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组装的过程及有关的注意事项, 最后分组由学生完成计算机的硬件组装实训。但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实训室设备不足或实训设备多为一些淘汰设备, 实训条件远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2) 计算机的设备更新较快, 学生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硬件情况, 因而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现有的环境下, 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训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建立一个虚拟现实的微机组装环境以弥补和解决组装实训中的不足。

2. 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在教学中的应用

模拟微机组装利用虚拟环境实现微机组装, 将种类繁多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虚拟化, 以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 多角度、多方位展示繁多的硬件设备。虚拟设备储存在动态的设备数据库中, 并及时更新虚拟实训室的硬件设备, 学生可以按品牌或型号组装微机, 将实训环境虚拟化、网络化, 实现多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实现装机操作, 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有效辅助教学方式。

(1) 应用模拟微机组装视频教程, 对于初学者没有实践操作过的学生来说, 是一位非常好的课外教师, 学生可以对照教程熟悉和了解计算机组装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2) 遵循高职院"理论够用, 实践为重"的原则, 通过虚拟实践环境弥补现实课程中受硬件设备条件、时间、地域等限制所带来的实践操作上的不足, 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 改革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 实现即演即练即查的教学模式。由于组装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 如不能及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学生很难将空洞而抽象的理论消化, 模拟微机组装软件可以让学生在学会理论之后马上进行实训操作, 并通过完成相应的试题加强知识的巩固。

(4) 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有效利用课后时间学习。模拟微机组装实训, 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和操作外, 同样可以在课外通过网络使用软件, 实现在课外继续进行组装及测验操作, 将课上、课下有机结合。

3. 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 丰富教学手段和实训内容。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将目前市场上各种主流的计算机硬件如:CPU、主板、内存、硬盘等虚拟化, 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可供选择性的展现, 并提供相应的使用说明, 可弥补因缺少实训设备造成不能正常完成实训的缺陷。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硬件设备不达标, 硬件设备无法及时更新, 使得学生无法接触到最新的硬件设备现状。

(2) 节省实训室建设成本, 弥补现阶段实训室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计算机硬件种类繁多, 因而配置方案也是多样化的, 将硬件虚拟化, 学生在虚拟的实训环境中可以对提供的硬件进行任意的配置与组装, 并给出相应的反馈信息, 提示学生组装的正确与否。减少了财力、人力、物力的消耗, 降低实训室建设成本。将真实操作环境模拟到软件中去, 减少或降低组装实训室的建设成本。

(3) 脱离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 学生不用在实训室就可以随时实现计算机组装的模拟操作, 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虚拟操作环境可以不受次数限制, 且硬件种类多样化, 丰富实训内容, 满足学生实训多样化的需求, 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 操作上更加简单、直观, 更方便地掌握计算机组装的过程和方法。

(4) 形成一套完善的微机组装实践教学体系, 集教程、演练、指导为一体, 进一步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通过虚拟实践环境弥补现实课程中受硬件设备条件、时间、地域等限制所带来的实践操作上的不足,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为自己制定一套配置方案, 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组装计算机的乐趣。

(5) 改革传统的微机组装课程的考核方式, 进一步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综合考查。传统的微机组装课程的考核主要以理论知识考查为主, 忽略了实训环节的考查, 模拟微机组装实训改革传统的组装课程考核模式, 使考查方式更简单更全面, 改变传统的偏理论知识的考核方式。

四、结束语

微机组装 篇7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顺序,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三个特性:(1)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2)认识过程的同步性;(3)认识形式的交错性。

2 为什么要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时,缺乏直观的操作展示,以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缺乏感性认识;而且在进行技能训练时,一方面由于时间上滞后,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忘记较多,另一方面由于师资和实践课时的限制,实践教师讲授内容过少,因此学生往往没有掌握技能操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最终致使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技能,不能学以致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信息的传递上具有同步性,理论指导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紧密结合,相互印证。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融于一体并进行有机组合,保证了教学信息的同一性。

3 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

3.1 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设置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课程的设置,要在岗位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将知识和技能重新整合,理实结合,讲练结合。因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考虑课程的性质,即哪些课程是一体化课程,哪些课程是以理论讲解为主的基础课,哪些课程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课。只有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才可针对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来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微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重点突出学生的操作和应用技能,将其设置为理实一体化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效果会更佳。

3.2 明确课程培养目标,确定针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

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将实际工作所用知识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了整合、序化,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全过程为目标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采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能根据项目任务书或企业相关方案,配置、安装和调试微型计算机,达到预定指标;(2)看懂中英文微型计算机硬软件使用说明书;(3)能处理微型计算机常见软硬件故障;……

教学内容:(1)微型计算机外观和部件识别;(2)微型计算机体系与软硬件结构;(3)微机主要部件的基本原理、组成、参数、选用及发展动态;(4)微机外部设备的基本原理、组成、参数、选用及发展动态;(5)微机的硬件组装和加电自检;(6)微机CMOS参数设置;……

3.3 充分利用教学设施,项目化设计学习情境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是教学场地的一体化。要有与专业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教学环境。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配备2个实验实训室,分别承担硬件识别、组装和软件安装与调试,利用实训室的良好环境氛围代替原有教室的单一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按照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并在情境中采取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微机组装与维护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1: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微机配置方案(12学时);

子情境1:微机部件识别(主机和外设)(6学时);

子情境2:微机部件选购(6学时);

学习情境2: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微机装配服务(14学时);

子情境1:微机部件组装(主机和外设)(6学时);

子情境2:微机COMS参数设置(4学时);

子情境3:微机硬盘分区格式化(4学时)……

3.4 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特点,精选教材内容和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知识点分解成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教、学、做三合一的思想,学生将来做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下面具体通过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硬件组装来具体说明一体化教学过程。

首先由学生自己观察计算机硬件的外观和内部组成概况,让学生有个感性的初步认识,并让学生在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记录学生自己的疑问;其次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并配合演示操作,先简后难,提出在操作应用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如CPU的安装、主板信号线的插接等;接着让学生自行操作和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次操作完成后,讲解并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同时指出正确的操作方法;然后,学生再次进行实践训练,教师同时参与到学生的训练和讨论中,及时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往此反复,学生就更加深入的掌握了该环节的操作技能。最后,教师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再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紧密结合。总之,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全面把握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

4 教学过程中的几点问题与思考

4.1 教学设施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保障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一体化场所,这就对教学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表现在设备的质量上,还表现在设备的数量上,这成了一体化教学难以开展的瓶颈之一。

4.2 教学质量评价是对理实一体化课程的促进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应注意通过平时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作业,学习任务等综合评价学生,注重关键能力方面的考核,评价不注重学生的最后成绩,而是引导学生注意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应该做什么,重在促进学生工作技能和工作品质的共同提高。

5 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谭卫泽.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探索[J].上海:应用科学学报,2006(6).

[2]王皖陵,陈小平.计算机组装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上海: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

微机组装 篇8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 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 办学时间的延长,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本文仅就我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尚未摆脱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教师习惯于以课堂教学为主, 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只作为辅助手段, 甚至必要的实验实训课未能开出。习惯于布置作业、批改作业, 解答问题;

二是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高等学校, 职业院校毕业的师资占少数, “双师型”教师偏少, 理论教师偏多, 不少教师只会教不会做, 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

三是考试方法单一, 考试制度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期末考试、毕业考试仍以理论考试为主。这和教学做课程体系改革模式不相适应;

四是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不适应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

五是缺乏与本专业相配套的教学设备和实验设施。

二、我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措施

一是任课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最常用也是最普通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不可否认, 这种教学方法在普通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 由于培养目标定位在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上, 其根本任务在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彻底摆脱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从思想行动上真正转变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上来。我校《微机组装与维护》任课教师多次召开教学模式改革会议,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安排授课, 以理论教学为辅, 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做一体化。

二是《微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操作性很强课程,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会教, 还要会做, 不仅口头传授, 还要亲自带领学生动手设计、操作、练习、实践。针对上面的问题, 我校本课程任课教师组织听课, 跟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 课余时间, 老师们多次进行交流, 讨论教学方法。

三是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实行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增强考试的选择性和多样性, 通过学生现场展示、模拟训练、动手操作、产品制作等手段, 评定学生成绩, 评价学生能力, 减少纯理论性试卷考试。我校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随机对同学进行考核。比如, 我在授课时讲到内存这个硬件, 我就给同学们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同学去网上查内存的相关资料, 然后问他们关于内存的一些知识, 如最新型号, 价格等, 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网络了解一些新知识。

四是改革目前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显然就目前的课程内容来看, 大部分缺乏相应的技能训练内容, 许多知识实用性不强, 理论过深, 容量过大, 公式推导过多, 课程结构不合理,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占的比重过大, 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过多, 制约了学生思路的开发。教学计划中, 必修课占的比例过大, 选修课比例偏少。虽然人们口头上强调加强实践教学, 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但由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计划的安排造成课程多、课程紧、无法开展教学实践, 更谈不上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上一篇:烧结砖生产线下一篇:水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