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角解读诗经

2024-09-17

人类学视角解读诗经(共3篇)

人类学视角解读诗经 篇1

一、诗经《采葛》篇的文本初探与文化语境重构

诗经《采葛》篇出自《诗经·国风·王风》, 共三章, 章三句, 短小精悍, 脍炙人口。“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1

清人皮锡瑞强调了对于诗歌的把握必须要回到诗歌原有的语境中去。诗经《采葛》篇的文本理解其实并不难, 但是由于本诗只是表现出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而没有具体内容, 因此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就众说纷纭。不同时代对于此诗的不同解读其实并非文字、音韵等训诂学意义上的分歧, 也非词句、语法等语言学意义上争论, 真正推动诗经《采葛》篇解读流变运动的是加之于历代文人身上的文化思想印痕。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讲究诗旨解读、千人异面, 理通圆赅的自当胜出。这种解读方法强调了读者主体在面对文本时的独立性, 面对同样的诗歌文本,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但强调诗歌解读的千人异面, 却不能忽视历代诗歌解读的共性归纳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思考。一首诗歌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解读为什么会带着同样的解读痕迹?这点值得我们去揣摩和玩味。毕竟, 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暗淡的, 我们对于诗歌的把握也不能因为得出了看似公允的结论就放弃了对于诗歌王国的艺境求索。保持持久和稳定的艺术追求是我们历代诗家的责任。本文将以诗经《采葛》为例, 仔细梳理从汉代的《毛诗序》到钱钟书的《管锥编》这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 中国文人对于此诗主旨的解答演变并运用文化诗学的有关理论来分析历代的这些解读背后所呈现的“中国式问题”。

二、诗经《采葛》篇的解读流变梳理与分析

有关本诗主旨的理解, 首估《毛诗序》。《诗序》有言:“《采葛》, 惧谗也”。郑《笺》云:“桓王之时, 政事不明, 臣无大小, 使出者则为馋人所毁, 故惧之。”2毛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说道:“《传》《笺》并以采葛、采萧、采艾为惧谗者托所采以自况。”3王逸《注》:“葛藟恶草, 乃缘于桂树, 以言小人进在显位。”4

凡此种种诗评, 皆可归类为一类:那就是将诗歌的文化语境放在了封建君臣之间, 将遥望捡拾艾草的人生硬地比作君王。对于此,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毛诗正义》中提出了明确地怀疑态度, 他认为这是穿凿附会的解释, 把情侣之间的想念的情感错误地解释为旧日官场上朝士的心理状态, 不符合诗歌的主旨, 但是这种解释却反应了古代社会官场上的一种普遍心态。5

后世对此解读一直到了朱熹之时有所改变, 他提出了“淫奔说”。朱熹在《诗集传》中云:“采葛所以为絺綌, 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 而言思念之深, 未久而似久也。”6这种诗意解释有利地攻击了“惧谗说”, 将诗歌的文化语境从高高在上的王臣之间拉回到了普通人的生产生活之中。然而朱熹诗评中的淫邪之意是从何处看出的?后世学人对此多有疑义。究其原因也似乎不难理解: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其部分思想在后世逐渐演变成为压抑人性的三纲五常等具有教条性质的封建官方哲学。在那样一种文化背景下, 人们是无法祝福那些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男女爱情的。个人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终究敌不过人伦天理包裹着宗法观念。李易安的晚年改嫁令时人对其诗词才华和人品多有微词, 而陆放翁的一首千古绝唱《钗头凤》则成了对此的最好注解和深沉抗争!

朱熹将此诗的主旨从君王臣子之间拉回到了普通人的生产生活之中, 开始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宣告着从王性到人性的回归, 但是却将男女之情解读成为男女淫奔之事, 足见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思想对于人伦常理的禁锢的抹杀。

关于诗经《采葛》的解读到了清代以和许多诗家的观点趋于一致, 如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 并驳《毛诗序》、朱熹《诗集传》, 将诗意解读为思慕亲朋。7闻一多在《风类诗钞》里所言:“怀人也。采集皆女子事, 此所怀女者, 则怀之者男。”8傅斯年在《诗经讲义稿》里称本首诗为“男女相思之歌”。9钱钟书在《管锥编之毛诗正义》中也认为本诗的主旨是反应男女之情而非君王臣子惧馋之事。

总而论之, 本首诗的主旨可以概括为男女极言相思、怀远之作。

三、诗经《采葛》解读流变的人性回归论思考

诗经《采葛》篇的解读流变史是一部人性回归史。

首先, 古人对于此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把诗歌所要表达的主体放在了君王和臣子之间, 这说明在专制社会中, 普通人的情感是很少被人提及的。在古代社会, 每一个独立个体都被绑在了所谓的“家国”这样一个概念之上。在那个时候, 每个人的生产生活都必须围绕在忠君爱国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惧馋”说能够持续如此之久, 并且得到如此众多的附和之语。当公共的关注对象始终是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个集团时, 那么每个人的主体性作用就会被消解掉。在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文化里, 我们能找到的要么是“处庙堂之上则忧其君,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这样具有自我安慰性质的失意者, 抑或者是隐居山野、著书立说的避世哲学家。但无论是哪一类人, 都始终没有摆脱掉群体的种概念加在每个人身上的枷锁, 而属于个人的类属性总是被显性或隐性的群体运动所遮蔽!原有秦火, 中有梁武, 近有文革, 在那种狂飙突进的氛围内, 每一个人都几乎已经停止了思考, 理性认知被体内分泌旺盛的荷尔蒙所取代, 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毁灭性的。于是乎, 朱熹的“淫奔说”便有了存在的市场和空间。因为封建伦理的种概念是统制于个体的追求自由的类概念之上, 所以男女情爱如果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便可将其定义为淫邪。

人之所以为人, 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独特的灵性, 一旦这种灵性被掏空, 那么恐怕我们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了。所以, 诗经《采葛》的人性回归解读流变给我们树立了一种观点:我们对于诗歌的解读不能用群体的种概念去抹杀掉每个人的类概念, 每一种独立而自适的生存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采葛的可以是王孙贵族, 也可以为芸芸众生, 面对那采葛的男女, 我们应摒弃心中的那些偏见, 用包容的心去接受所有的可能。

诗经《采葛》篇的主旨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不同的解读, 而这些解读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值得后世学人不断去思索。以古典诗文为切入点、运用文化诗学的理论方法加以研究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和民族的心理状态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一部诗经《采葛》的解读流变史是一部人性回归史, 透过其解读流变, 我们能探析到中国文学逐渐向人本化和常态化发展的倾向特征。

摘要:在中国诗歌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 有关诗经《采葛》篇的主旨解读先后出现了“惧馋说”、“淫奔说”、“男女慕情说”等不同的解释。诗歌的解读总是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从文化诗学的视角来探讨诗经《采葛》篇解读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语境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诗歌主旨具有重要意义。诗经《采葛》篇的解读流变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人性的常态化回归, 这也为我们真切地理解和关照古人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发展历程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诗经《采葛》,文化诗学,解读流变,人性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2]毛亨传.郑玄笺, 孔颖达疏, 毛诗正义 (十三经注疏标点本)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马瑞成.毛诗传笺通释[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2

[4]许子滨, 王逸楚辞章句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5]钱钟书, 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78.

[6]朱熹, 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58.

[7]张海宴, 姚际恒《诗经通论》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年02期.

[8]闻一多.闻一全集[M].上海:三联书店, 1982.

[9]傅斯年, 诗经讲义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人类学视角解读诗经 篇2

关键词:《菊与刀》,心里人类学,日本文化,生态人类学

前言

《菊与刀》是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文化的一部作品, 是二战时期, 美国政府委托人类学家对日本文化研究, 并根据研究的报告对日本进行制裁的依据。这部作品便产生于那个特殊的时代。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 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无疑, 历史证明这样对日本的管理更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发展。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也完成了获悉日本文化的任务, 解析了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 展现了日本的历史、信仰以及行为方式。这是应用人类学在研究跨国文化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应用人类学的视角在解决其他国家问题、了解其他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显得尤其重要。从《菊与刀》的研究视角可以看出作者在研究文化时更注意文化载体的行为, 以及行为所体现的主观意义, 因此, 可以得出作者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诠释日本文化的。

而生态人类学则是通过环境的特殊性来分析当地文化的多元, 从中找出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因此, 笔者从生态人类学视角下重新解读《菊与刀》, 是在前人的研究成就上, 以及《菊与刀》中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 用另一种视角来分析日本文化形成的原因, 从日本特殊的地域环境, 以及在近现代以前, 在文化、科技、教育上等受邻国影响 (主要是中国) 情况下的对其文化形成的特殊性进行具体分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 往往是通过这个民族的物质建设以及国民的行为来表现, 国民的行为又反映了国民的性格, 因此, 国民性格是最能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特点的。于是, 在介绍民族文化时, 就要解读该民族的性格以及性格的形成原因。在《菊与刀》中, 介绍日本民族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等等, 这些矛盾的性格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而日本民族从出生到死去都面临沉重的家庭及社会的压力, 森严的等级制度、苛刻的家庭制度、“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都要无条件地遵从, 因此我认为日本的文化形成了日本民族的复杂性格, 也就形成了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性。但为什么日本会有如此独特的文化特点呢?为什么等级制度如此苛刻?为什么感恩教育如此繁杂以及对责任义务的灌输教育那么等级分明?下面则从生态人类学视角逐个分析这些文化的特点及意义。

一、严格的等级观念的意义

日本民族等级观念之强、波及范围之广在东亚国家可谓是独特的。在日本要遵从皇权, 无条件地服从天皇, 向天皇效忠是每个日本国民的义务。关于皇权思想则在其他帝国国家也所展现。但日本国民从一出生就要教育有等级观念, 拥护天皇, 服从父母。至于日本家庭内部的等级, 每一等级都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每个成员都要严格遵守自己的等级, 不可逾越!上自天皇, 下至贱民, 日本封建时期的极为明确的等级制在近代日本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严格的等级观念是日本在东亚独有的文化特点。为什么日本会形成如此严厉的等级制?它引进中国文化、学习中国官僚制度, 却没有引进科举制, 这可是保证下层人士向上流动的唯一渠道, 也是其他传统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日本如此注重等级, 用生态人类学来解读, 这是与日本独特的地域环境条件有关, 日本土地面积约37万多平方公里, 境内多山,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因此, 日本平原面积狭小, 耕地十分有限, 人口生理密度大。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 特权人士为了保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采取等级制, 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的利益, 也可以避免因资源的争夺而发生战争。这有点像欧洲的封建城邦, 都属于地理狭小, 人口众多。因此, 苛刻的等级制反而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和平以及在苛刻的等级制度下, 日本人民安于本分, 能更好地利用自然环境, 而不至于环境过于利用, 达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来看, 苛刻的等级制是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和平的, 也有利于日本民族在狭小的空间内生存, 因此也就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等级制文化。

二、恩与感恩文化的意义

在日本文化中恩就是指承受的负担、债务、重负。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 就等于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 并且把这位债主、施恩者称作“恩人”。我认为日本人对“恩”如此敏感, 与其森严的等级制有很大的关系。比如, 日本第一位和最大的恩情是“皇恩”, 日本每个人必须以无比感激的心情来恭受皇恩, 让他们自己认为有幸生在这个国家, 安居乐业, 万事称心, 就不能不想到天皇所赐的恩典。这对于巩固等级制, 让人们安于接受等级有很大的作用, “恩”要服从领导, 服从上司, 服从父母, 也避免了内部战争的频发。在整个日本历史上, 为了维护等级制, 日本人一生中的最大恩主就是他那个生活圈内的最高上级。这个人物随着时代而变化, 曾经是各地的地头、封建领主或将军, 现在则是天皇。这是为了维护日本等级制所做的努力, 进而形成了日本的“感恩文化”。

7世纪以来, 日本从中国引进孔家的道德伦理体系, 但是并没有接受中国的忠君爱国的思想。中国的忠君是有条件的忠君, 忠君的同时君主要施仁政, 爱护百姓, 实行仁义,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仁者无敌, 君王的义务与权力是平行的, 是有条件的遵从, 有条件的“忠”与“爱”。而日本文化, 关于感恩是无条件的, 是单向的, 是义务, 是债务。我认为日本之所以没接受中国的“仁”, 这是与他的严谨的等级制有关, 也就是为了维护等级制, 无条件地接受“恩”, 感恩天皇, 感恩上级, 感恩父母, 感恩师长, 感恩朋友, 这一系列的“债务”让日本人勤勤恳恳, 做好自己, 回报天皇, 回报父母。自从有了等级制文化, 当权者为了维护等级制的存在, 就强加于日本国民恩与感恩的意识, 从而形成了“恩”及“感恩”文化, 这独特的文化不过是为了维护日本等级制而已, 但在另一方面却也显示出了日本选择这一文化的意义所在。

三、日本的自卑情结

日本人常说“情义”最难接受, 一个人必须报答情义。这“情义”到底是指什么, 日本文化中有两种不同种类的情义, 一种是“对社会的情义”, 可以理解为“报答情义”, 亦即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另一种则是指对名誉的情义, 即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日本在感恩文化的影响下, 对人际关系中的“恩惠”分得如此之细, 这在中国或是西方是没有的, 这种现象也表明了长期在无条件的感恩文化中成长的日本人深怕情义的负担。至于“名誉的情义”倒是一个疑问, 如此关注自身的清白本身就显示了自己内心的自卑, 如果是单个个体是这样, 那倒不足为奇, 但成为一种民族特质、一种文化, 就令人十分不解。这种奇特的文化, 难道就是与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生长环境等有关吗?如果有关, 为什么形成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生长环境呢?通过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 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探析, 一是独特的地理环境、狭小的空间, 这些环境所给予日本民族的营养, 所创造的文明远远不及邻国中国文明的辉煌。因此, 很早开始, 日本民族就向中国学习教育、农业、医学、经济、天文等知识。可以从大国及小国这两个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看出这些环境所形成的文化, 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在两个民族所表现的文化和物质优势造就了日本民族本身对其文化的自卑性。再者, 日本独特的等级观念所造成的“恩”与“感恩”思想, 是严厉苛刻的行为准则, 也是社会规范的指标, 是社会衡量日本国民的行为准则, 所以, 对于行为方面的“名誉”关乎个人的道德好或坏的关键, 也是关乎是否能被国家、社会、家族接受的关键, 如果失去行为方面的名誉, 将会受到国家的审判、社会的惩罚、家族的排斥。因此, 名誉在日本民族中就等同于生命一样, 没有它, 就无法生存。这也是独特的日本环境下, 形成苛刻的等级制下产生的副产品。因此, 日本民族就有了如此独特的自卑情结。

四、日本人重视享乐的意义

日本民族很重视饮食, 他们很注重食物的美感以及食物的鲜美。他们喜欢洗浴, 温泉在日本很有名气。我认为日本享乐的民族文化是日本民族在感恩、义务、情义的束缚中的解毒剂, 他们喝酒、享乐来摆脱自己身心巨大的负担, 偶尔的放纵能释放心里的压力, 让人健康地生活。日本比较重视精神的锻炼, 认为“恩”“义务”“情义”的偿还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忍受苦难是日本文化的另一种方式, 注重精神的磨炼, 这看起来与享乐矛盾, 不过都是在森严的等级制、苛刻家庭制、“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中的产物, 都是面对种种“回报义务”“自我约束”的精神胜利法, 享乐是压力过大的情绪“释放剂”, 精神磨炼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责任, 并减轻道德约束的痛苦。其实这两项并不矛盾。

五、结语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提出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是因为儿童教育时的不连续形成的, 即幼儿的纵情恣意, 一切欲望都能得到满足, 童年开始的感恩文化、行为束缚、必须履行的义务, 以及做不好整个家庭的反对, 造成了他们长大成人后, 既可以沉溺于罗曼蒂克的恋爱, 也可以一变而绝对顺从家庭安排的婚姻;既可以沉缅于享乐和安逸, 也可以不计一切而承受极端的义务……本尼迪克特从心理角度来诠释日本民族复杂的矛盾性格, 认为教育的不连续是造成矛盾性格的主要原因。单方面地认为从幼儿早期的意识, 与童年开始的苛刻的文化教育这两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日本的矛盾性格, 这有点夸大早期的幼儿的影响, 那幼儿的恣意玩乐是否是形成日本成年沉溺于罗曼蒂克、沉湎享乐和安逸的原因呢?其实人类本身都有沉湎享乐和安逸、追求快乐的生活、趋利避害、追求自由的需求, 这并不是只有日本人才有的行为, 这是人类的共同爱好。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日本民族的复杂性格, 恐怕难以站住脚。因此, 笔者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 由日本独特的地域环境所形成的苛刻的等级制观念出发, 来诠释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 从另一种角度解释日本民族的国民性, 对于海内外的研究做一参考。还有, 二战结束已经将近七十载, 日本在这些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那沉重的家庭及社会的压力、森严的等级制度、苛刻的家庭制度、“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是否还存在, 那教育的不连续性是否还在继续, 如果不存在, 那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是否还如以前一样激烈?他们的电影、电视剧、动漫产业以及服装、电子产品已波及全球, 得到各个国家的喜爱。如今很多国家的学子都去日本东京大学深造, 这是否可以看成日本的价值观在与世界接轨, 或者是日本的价值观已不再是那么令人不可琢磨, 无法理解。日本现在的民族性格、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行为与传统相比, 变化了什么?保留了什么?笔者的这篇文章, 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解读日本文化, 也为以后的同仁研究日本现代文化做一铺垫。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好吃——食物文化之谜.[1]马文哈里斯.好吃——食物文化之谜.

[2]马文哈里斯.唯物人类学.[2]马文哈里斯.唯物人类学.

人类学视角解读诗经 篇3

库切从小生长于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行并盛行的时代。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 库切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生活, 以自己的方式解读人生。对社会的种种现象, 对人类命运的思索与担忧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示给读者。

小说《耻》也是处于一个殖民主义渐次消退、新时代逐渐开启的时期。库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名誉扫地的大学教授卢里的困惑与挣扎。作为一个学者, 卢里教授很清楚历史是不可逆转的, 但他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无法摆脱白人殖民者几百年来形成的种族主义观念。当今殖民者统治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但其对人们的伤害却根深蒂固, 曾被压迫剥削的黑人报复心理依然很强。于是无尽的耻辱在统治者的后代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卢里一直在抗争与维护他那所谓的尊严。小说的主题是作者一直关注的中心问题:面对历史人到底应该怎么做, 是逃避还是勇敢面对?哪里才是人类的最终归宿?库切试着通过教授女儿为我们寻求答案。本文将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

生态女性批评是当代西方由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汇流而成的一种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的文化思潮。它把关怀、爱、友谊、诚实和互惠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 为文学批评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批判尺度。生态女性主义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 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 它反对那些能够导致剥削、统治、攻击性的价值观, 目标是建立一个遵循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原则的乌托邦。库切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并试图寻找一条解决社会种种矛盾的途径。

一、逃离生活

《耻》的主人公是一位大学教授卢里, 52岁, 离过两次婚。随着岁月的流逝, 他吸引女人魅力的消失, 让他觉得生活突然失去了乐趣。再加上工作上的消沉, 他迷茫、惊慌失措, 于是匆忙地解决自己的生理需要。在他眼里道德似乎失去了色彩, 消失在他那一次又一次的空虚中。但他仍没有得到想要的满足感。

偶然一天, 他碰上了自己的一个漂亮的黑人女学生梅拉妮。卢里不顾梅拉妮的反对, 一次又一次地利用他作为一名教师的权力勾引梅拉妮。在这里卢里是一个强者, 而可怜的梅拉妮却显得无可奈何。这和《耻》后半部分所描写的卢里女儿露茜被强奸有着呼应的关系。在对这次性关系的反思中, 卢里这样想:“不是强奸, 不完全是, 但不情愿是肯定的, 从骨子里的不情愿。尽管她决定不再反抗, 她好像情愿在那个过程中去死, 那种感觉就像一只小兔被狐狸钳住了下巴。” (2)

在这位教授眼中, 女人就是供男人享用占有的。他曾对梅拉妮说过女人的美丽不属于女人, 应该与人分享。这里他并没有把女性作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个体对待, 而是作为男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藐视女性的行为, 是父权社会的典型产物, 是男性玩弄女性、压迫女性的突出表现。小说中有个名为“女性反抗强暴”组织的反抗体现了维护女性权利的觉醒。

由于他没有给女性足够的尊重, 被社会所不容。在人人指责抨击时, 他带着那所谓的自尊来到了女儿露茜住的乡下, 逃离了自己的城市生活, 逃离丑闻。

一开始他并不喜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乡下生活, 更不欣赏女儿选择这样的生活:自己劳动, 靠狗棚、卖花和园里面的产品过活。在父亲眼中这是新一代的拓荒者, 认为历史在温柔地重复着。但女儿却很满足, 与邻里处得很好, 一切都很和谐。对动物的感情也很淳朴, 平等对待给它们无私的爱。当女儿在对她父亲谈到名叫“凯蒂”的一条老年母狗时说道:“可怜的凯蒂……谁都不要她……最有讽刺意味的是, 她的子女在这个地区肯定到处都有……可它们却没有邀请她的权利。它们成了人类家具的一部分, 是报警系统的一部分。它们尊敬我们, 把我们当神来对待, 可我们对它们的回报却是把它们当东西”。 (3) 在这里女儿指责人们对动物的不平等待遇, 同情他们, 并像大自然母亲一样, 照顾关怀着这里的生灵。

生态思想认为, 西方现代科学打破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 使得人类把世界上万物分为不同的等级。在这个集权的、等级制的社会里, 两性关系成为压迫性等级关系的范例:凡是居统治地位的都被划为男性的, 凡是被统治的都被划为女性的。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中, 自然与女性一样, 被视为被统治的对象。生态女性主义者把对动物的压迫视为更大的对自然压迫的一部分, 并力图把这个运动与妇女、动物和自然的解放运动联系起来。

当卢里劝说女儿露茜去做一些更高层次的事情, 不要总是和贝芙·肖 (贝芙·肖经营着一个动物保护站, 整天和动物打交道) 这种不会把她带进更高层生活中去的人交朋友时, 露茜激动地反驳道:“根本不存在更高层次的生活。生活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那是我们同动物共同拥有的生活。这就是像贝芙这样的人努力做出的榜样, 这也是我试图学习的榜样”。 (4) 这里库切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美好属于整个生灵, 人类并没有特权, 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

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 并无上下高低的等级之分。我们的社会状态是种族分隔、性别分隔的。人们都接受了这样一种世界观, 甚至没有感觉到它是一种错误的意识形态。而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反对对生命做等级划分。生态女性主义者将生态运动、女性运动结合起来, 致力于建立新的道德价值、社会结构, 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 希望通过提倡爱、关怀和公正的伦理价值, 尤其是对于社会公正的提倡, 最终可以以相互依赖模式取代以往的等级制关系模式。

小说中女儿不仅在生活上支持父亲, 也在思想上指引父亲, 提议再婚, 继续生活, 不要再逃避生活。父亲在女儿的感染下似乎也有所改变。他去动物诊所帮忙, 给黑人佩特鲁斯搭帮手。在这淳朴的自然气息的乡下, 父亲似乎找到了一丝平静。

二、逃离历史

简单的乡下生活固然平静, 但天有不测风云。父女俩遭到三个黑人的意外袭击。女儿被轮奸, 父亲被烧伤。这一事件对谁来说无疑都是一次可怕的打击。父亲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骄傲。“他平生第一次有了老之已至的感觉。” (5) 对于女儿的伤害, 他根本想象不到也无法理解。但让他更无法理解的是女儿并不想把这件事说出去, 即使报警也只是为了拿回保险费。“那是泄私愤” (6) 是历史原因。恩格斯曾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灾难为补偿”。当年殖民者对黑人所犯下的那些滔天罪行显然在女儿身上遭到报复。女儿深知报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父亲又想让女儿离开, 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又一次遭到女儿的拒绝。父亲认为不可能从哪里出了事就从哪里开始。但女儿并不这么认为。女儿不想逃离生活, 也不想逃避历史。面对着父女无法交流的困境, 面对这个历史问题的后遗症, 父亲又一次选择了逃离。

在生态女权思想看来, 女性与自然关系源远流长, 妇女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某些本质上的共同特征, 那种认可性别压迫的意识形态同样也认可了对于自然的压迫。人类对于自然的侵犯等同于男性对于女性肉体的侵犯。在这里, 父亲卢里对于学生的侵犯和三个黑人暴徒对于女儿露茜的侵犯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男性对于女性肉体的侵犯, 体现父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与控制, 人对于自然的藐视。

在这场袭击事件中, 受伤的不仅是人类, 连露茜的狗也没能幸免。三个黑人对狗的枪杀有如仇恨白人一样。那么狗狗们的无处可逃是否暗含着白人的处境呢?父亲同情那两只为黑人佩特鲁斯举行宴会准备的羊, 觉得羊被宰割的命运与他们相连。这里动物的命运与人的密切相连显示大自然是与人类息息相关存亡与共的。生态女性主义者号召我们不仅要争取人与人共处的权利, 还要争取动物受人尊敬的权利。

三、最终归宿

父亲又回到城市, 回到家里。但这一次却没有回家的味道。家里早已被人洗劫一空, 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子;咖啡店里的伙计假装没认出他来;邻居也背对着他;商店碰上同事也是不愿同他说话。这个城市似乎早已抛弃了他, 家对他来说已是陌生得不能再陌生的地方。这里早已不属于他了。

既然已被抛弃, 再留恋也无意义。不久他又回到了女儿的乡下。发现女儿怀上了那伙暴徒的孩子, 而暴徒之一就生活在她的附近。父亲简直无法忍受但他却改变不了什么, 所以他感到耻辱。女儿放弃一切甚至不惜做黑人帮工的小老婆来换取生活的保障。她要生下这个孩子, 她要重新开始。她用一个简单的信念来化解矛盾, 当她同卢里谈到因暴受孕的未出世的孩子时这样说道“爱会滋长起来, 得相信大自然母亲”。 (7) 女儿告诉父亲她要接受新的生活, 以新的勇气化解仇恨。

历史不可逃避, 那么如何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呢?图图大主教曾说过:“没有宽恕, 真的没有未来”。 (8) 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 要想拥有真正的未来必须学会宽恕。历史不能遗忘但也不能让历史的仇恨蒙蔽现在人们的双眼, 看不见未来。活在仇恨中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对于现在的南非, 人们只有选择宽容, 选择理解才能共创美好的未来。白人不要继续逃亡, 因为最后会发现生活是无处可逃的, 只有面对。黑人继续选择仇恨也不会幸福。

女儿露茜的选择是对的。她得到了其他人的理解和赞同。“她是个向前看的女人, 而不是向后看”。 (9) 通过黑人之口的赞美, 她获得了当地人的同情、接纳。她就像大自然母亲一样, 虽受尽折磨与凌辱, 但她仍会包容一切, 以爱和温暖化解一切。腹中的婴儿是两个种族的融合, 她要让孩子也生活在爱的沐浴下, 要让恨停止。“要相信大自然母亲”, (10) 露茜对父亲说。其实也在对世人说, 大自然母亲孕育一切, 要相信自然, 相信爱能使一切化解。我们要选择不分种族、共处, 也许那才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四、结语

鲁枢元曾指出“和谐的社会应当包含三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自己的和谐。”11我们应如何建造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篇文章在现在种族斗争、殖民斗争激烈的今天, 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对待历史的态度将决定全人类的发展。各国人们、各种族都应像大自然母亲那样, 选择宽容, 选择谅解, 选择以爱为纽带连接彼此。历史是不可更改的, 但未来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现在是由你我实际行动组成的。让我们以母性的爱来化解一切吧。不要让历史重演, 让罪恶重生。理解宽容是我们惟一的选择, 也是全人类最终的归宿。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党建工建下一篇:防雷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