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教学

2024-07-23

主动性教学(共12篇)

主动性教学 篇1

一、问题提出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往往是先由教师讲解、教授作文写作知识, 然后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唱主角, 学生当配角或者看客, 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虽然教师呕心沥血, 沫星四溅, 而学生却收获甚微, 导致学生对作文课情绪低落, 对作文不感兴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如何, 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来。为此, 本人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和研究, 设计了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并把它命名为“主动性作文教学模式”, 现在大胆地写出来, 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模式流程图

三、操作方法说明

1.目标引入阶段

(1) 出示病文

为增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 教师把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某些不足, 通过病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比教师单纯地讲述要直观得多, 也容易启发学生对照自身, 积极思考。

(2) 学生评议“病因”, 教师引导点拨, 共同得出学习目标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就要告诉学生学什么,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努力方向。要想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就必须让学生清楚目标是如何产生的, 让学生参与目标引入的过程。学生通过老师出示的病文的讨论分析, 经由教师引导点拨, 共同总结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就能明白“为什么要学”, 这样更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方法学习阶段

(1) 出示范文

通过欣赏范文,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明白自身作文中的不足, 还要告诉学生如何去弥补, 教给他们方法。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给学生提供写作示例或者叫“葫芦文”。因为但凡好的文章就能让学生“依样画葫芦”, 在作文时有所凭借。提供的范文要切合学生的作文实际, 让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说了一大篇, 不如做个样子给我看”, 这样才能对学生有最得力、最实惠的指导。

(2) 学生讨论学习, 教师引导总结, 共同得出写作知识

传统作文教学中, 学生作文知识的获得往往是来自教师的讲授,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领会老师所教的内容, 自然收获甚微。让学生参与到写作知识的总结过程, 让学生对范文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讨论学习, 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 自己分析范文好在哪里, 体会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效果, 掌握该怎么写。这样让学生由“读”到“悟”, 学生必然对所学的作文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 必然有所得。

四、巩固实践阶段

1.及时练习, 展示成果

在学习了作文知识之后, 要及时训练、趁热打铁,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训练的效果。以范文阅读学习为榜样, 学什么就训练什么, 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及时在作文中运用, 使所学的作文知识及时内化为学生的写作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成果, 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这样既能增强学生作文的兴趣, 又能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一举两得。

2.学生评价, 教师引导评价, 完成作文

学生以所学的写作知识为指导, 对展示的习作进行自评和互评,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并积极参与评价,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深化对所学作文知识理解的过程, 也是直接显现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教师应当注意聆听学生的发言, 看学生是否已能真正领会作文知识, 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赏析;如有偏差, 教师可以及时加以引导。最后学生根据评价修改完成作文。

参考文献

梁英.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4) .

主动性教学 篇2

一、导之以案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自主学习不应该是盲目的,而应该是有计划、有方案的。导学案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逐步摸索出了充分体现导学功能和学科特点的导学案体例。导学案设计新颖,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富有创造性和感召力,能够指导学生学习、诱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情绪。我把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命名为“青鸟之旅”,青鸟象征青春、幸福、快乐,我们希望我们的每一堂课都能给青年的学子们以幸福与快乐的感受。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的一个生命,他们历经时间的陶洗而弥新、而鲜活,让我们去亲近、去感受,因此,我们把每一篇课文当作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赏文的过程,就像是和这样一个人交谈,聆听他的言语,欣赏他的风范,汲取他的思想,进而丰富见闻,提高能力,以一个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审视我的周围的一切,我的世界,我的人生。因此,我们把对文章的教学过程与知人的过程结合在一起,设计了情动高山、胜日寻芳、曲径闻香、围炉夜话、他山攻玉五个环节。

二、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十分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自主思考能力。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或条件下)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以达到教学目的。在讲课过程中适时、适量、适度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注意听、认真读、多思考,在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得以加深,广度得以拓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以提高。例如,教学《鸿门宴》一课时,在《鸿门宴》的教学中设计关于项羽有“妇人之仁”还是有“君子之度”的辩题,设计新颖,视角独特,一石激起千层浪,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由此不难发现,利用课堂设问是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好办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由不学转为愿学,由愿学转为乐学。

三、激之以趣

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兴趣是人的一种精神力量,那么它就可以成为推动学习的一种动力。叶圣陶在谈阅读时曾说:“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兴趣和智力是嫡亲姐妹,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兴趣的培养对于中学生和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意义,并且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主动性至关重要。要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兴趣不可少。

四、赋之以权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要充分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讨论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重在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变“讲堂”为“学堂”。一堂课,学生听、说、读、写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30分钟,教师应在“导”字上下功夫,在“精讲”上动脑筋,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上,使学生始终保持自觉、进取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师只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容易忽略或理解不透的地方适时、适度地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主动构建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学习的正误、优劣的评价权交给学生,用“你认为他的看法对吗”等问题把学生推上评判席,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专心地听、认真地读、大胆地说,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学生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朗读、答题、练习等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等同样可以提出异议,发表看法。这样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直抒胸臆的“自由天地”。此外,单元测验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出题、交叉考试、交叉阅卷,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另外,经常利用日记、周记指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自我回顾、自我总结,也是自我评价的一种有效形式。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只有构建自主性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其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主动性教学 篇3

一、创设情境的主要方式及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中需注重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良好互动。在教学实践中,以下创设情境的几种方式是较为常用且具备一定效果的。

1.创设故事情境带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及积极思考

在化学教学中,将一些更贴近学生生活或者学生思维方式的小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带动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内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对故事进行演绎,这是目前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重要方式。

例如,我在教学酸碱性实验时以一个故事为开端创设充满悬念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故事:有一种神秘的无色无味白色液体,看上去是水,但是在目前饮品安全比较复杂的环境下,我们不能够直接饮用。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辨别这一液体是否可以饮用呢?这一堂课中,我将为同学们介绍两种神奇的物质,利用它们对这种神秘液体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知道这一液体的化学属性,进而辨别这个物质是否具备水的特性。

在这个小故事中,学生对只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辨别液体与水的神秘物质非常好奇,这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将学生带进酸碱pH值的测试及学习中,并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对酚酞和石蕊等基本的化学辨别中介物质进行学习。

2.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实践与复习

化学实验是在情境创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其作用也非常显著。尤其是化学实验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化学反应流程,为学生创设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情境,能够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全面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我非常注意运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复习理论知识,例如,在主要的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我只通过一个简单的操作,将少量浓硫酸倾倒在一个黑色布料上,利用布料迅速被灼烧漏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我配合以语言表述,对学生说: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在使用的各种液体,实际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当然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可以饮用各种水,当然这可能只是一种理想,但是如果我给你一种酸,你能不能毫无顾忌地饮用呢?估计同学们不太会给我肯定的回答。那么,我们现在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对我的这句话进行验证。我将一种看上去是水的液体倒在一个干净的黑色布料上,请大家看布料的变化(在这个小实验中,黑色布料迅速被烧出一个洞)。

在这个实验情境的创设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氛围变得轻松和刺激,师生的关系比较融洽,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明显更容易。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实验,几句简单的语言,也能够达到教育学生硫酸等特殊浓酸腐蚀性高的化学特性,并达到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的教学目的。

3.以现代化设备创新情境

在一次偶然的教学中,学生提到一个问题:“老师,我看电视节目,人家台湾的学校都用网络布置作业,学生也能够在网上回答作业,那多方便啊。”当时,我微笑着说,“如果我这样做了,你不就有理由上网无限制了吗?”但是在这次简单的对话后,我开始思考网络、手机等这些现代初中生接触非常多的事物,它们的吸引力明显大于课堂知识,如果我能将网络等现代化的设备与化学教学结合起来,那么是不是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呢?

于是,在为学生讲述物质除杂的知识时,我先展示一部旧手机(手机后盖已经有铁锈出现),然后对学生说:“这部手机可能大家比较陌生,毕竟这手机的年龄几乎不比你们小多少。但是我这个手机的后盖是铁制的,在经历了岁月浸染后,你们长大了,我的手机却生锈了。同学们,你们说我的手机如何能够恢复如新,或至少使其表面看上去干净呢?”就这样,在比较轻松的氛围和问答中,我和学生实际上已经在交流固体除杂的一些问题了,这为除杂这一知识的教学营造了浓郁和轻松的学习和讨论氛围,同时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我还会经常用到幻灯片、邮件、QQ等同学生接触比较多的现代化工具,对化学知识进行理顺和传播,为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提供帮助。在创设情境后,应加强对知识的理顺和完善,为学生知识结构的日益丰富提供更好的教学和辅导帮助,这在目前教学工作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回报,学生的化学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有了一定的改善。

二、创设情境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纷纷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为学生提升学习主动性创造了条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教学中,在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该更加关注初中生特性

初中生的性格比较活跃,在目前现代化工具增多的情况下,学生的活动更多,分散学习精力的可能更大。要提升初中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就需要在情境创设教学中更多地关注现代初中生的特性,结合其特性设计更符合初中生心理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升学生专注学习的程度,为化学教学效果打下良好基础。尤其是对于固定的教学方式及考试模式,当前初中生学习的主动性一般不高,因此在化学教学和创设情境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思考和设计多样的、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改变单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提升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效果。

2.应该更多地考虑自由和平等的教学方式

在目前的化学教学中,很多著名化学教师及经验丰富的教师都对单一的应试分数考核制度提出了质疑,并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实验课与一般考试等的分数进行重组,将更能够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实验课作为学生日常学习评价的重点,这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应做课堂自由、平等互动、全面尊重学生。在情境创设中,也应该更多地考虑自由和平等的原则,将学生看做主体,提升教师与学生平等、自由交流的程度,为学生与教师在平等氛围下全面地交流学习创造条件。尤其是应该考虑将单一的试卷评分模式,改成由多种评分制度构成的评价体系考核学生学习成果,尊重学生在学习化学中的主动性及其成果,将态度、反应、效果等更多的因素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付出,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营造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这是当前初中化学教育中的重要追求。通过故事、实验、现代设备等多样手段促成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对于现代初中化学教学十分重要。在后续教学中,应该更多地结合学生特性,考虑自由平等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张先飞.巧用情境激发兴趣——初中化学有效情境创设例谈[J].学生之友,2010(10):66.

[2]周长顺.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1(28):77-78.

[3]白庚.浅谈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J].科海故事博览,2010(4):218.

主动性教学 篇4

一、“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1. 言语、情景真实性。

任务的设计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 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语言形式等要符合交际的功能和规律, 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2. 以学生为主体。

设计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 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选材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结合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任务活动,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3. 在做中学。

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 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 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 学生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外, 还应了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因此, 设计任务时努力做到融英语语言与思想品德、社会、自然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为一体。

4. 阶梯型任务链。

任务的设计应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层层深入, 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并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有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 应当先输入后输出, 遵循先听、读后说、写的设计顺序, 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

5. 激励性。

我们所设计的任务要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使学生能通过完成特定的实际任务来品尝成功的喜悦,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 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应及时给予评价, 并将结果以各种成果的形式公布出来, 以达到更加持久的激励效果。

根据“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一般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诸如游戏型任务、介绍型任务、调查型任务、扮演型任务、解决问题型任务、创造型任务等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 完成相应的任务, 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选取适合的任务设计

1. 猜测性任务设计。

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任务设计。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是这种任务的目的, 它适合教学的各个环节。这种任务设计能在较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设计猜测性任务时, 要注意任务目的的针对性, 不要单纯地为烘托课堂气氛进行猜谜游戏。

2. 表演性任务设计。

小学英语教材趣味性强, 趣味的对话和阅读部分安排的任务是阅读结束后进行表演。教师一上课就告知学生本节课的任务, 学生马上开始自觉地阅读文章, 有的学生还会举手提问题, 这时教师不立即解答, 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 然后教师再讲解。接着自由分组, 准备练习。到了角色表演的时候, 每一小组都上台表演, 下面的学生就是评委, 对每一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3. 调查性任务设计。

用英语做调查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小学阶段所学内容不多, 但仍然可以设计简单、易操作的调查。

4. 竞赛性任务设计。

英语竞赛不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而且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学习单词或句子时, 一开始就布置任务, 让全班开展小组竞赛。明确任务以后, 学生积极练习, 组内成员互相帮助。这样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活动。

5. 交际性任务设计。

英语交际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在小学英语中一般采用模拟交际, 假设情境, 如在商场购物、在街上问路等。学生先学习有关的句型对话, 然后在假设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如果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 效果会更好。

主动性教学 篇5

1、课前期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课前布置观察作业。以《发霉》一课为例,让学生找一些曰常食物,把它们放入塑料袋或玻璃瓶中,几天后观察这些食物有什么变化。巧设了这个悬念,正迎合了学生急于想知道结果的迫切心理,从而引起学生兴趣,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课上期盼。引导学生对观察活动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出问题。还是以《发霉》课为例,我在课上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即食物发霉需要哪些外部条件。根据课前实验和生活经验,学生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即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食物最容易发霉。

另外,从对一种事物的研究点出发,可以引出对其它事物的认识,从而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在 《发霉》课上,启发学生知道了食物发霉的条件,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注意过其它物品像食物一样也发霉了吗7它们的发霉是在什么环境中?从而引发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主动思考和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月的主动者。

主动性教学 篇6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把传统教学中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平等融洽的关系。为此,教师要在开学之初,想好第一句话,上好第一堂课,塑造好第一印象,让学生从上课一开始就喜欢上自己,为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打牢基石。平时以朋友关系和学生相处,多与他们一起活动、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课堂上,教师要掌握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自身的教学艺术,要少批评、不挖苦、多尊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多提问、多讨论、敢于争论,以此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民主和融洽的课堂气氛里,不必为自己不太成熟的言行而羞愧和自卑,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伴随着浓厚的兴趣,教师正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有创设情境、提问题、造悬念、开展智力竞赛或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等方法。如我教《荷花》第四段时,让几个学生分别戴上头饰,扮演荷花、蜻蜓、小鱼、青蛙等进行对话表演。我建议他们先选好自己喜欢的角色,再根据角色发挥想象,想好要说的话和要做的动作。结果全班同学都非常有兴趣,都争着来表演,并且演得很好。这样既促使他们自主地学习,还开发了他们的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学法指导,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启发引导学生之外,还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字词的辨析、句段的理解、篇章的分析等方法。我们在进行学法指导时,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要研究如何教,又要研究如何学,变教法为学法,把学法指导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我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把自己的教学思路转化为学习思路并使学生“学而即用”。我所设计的学法是“读懂写景段落”的方法。我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描写春天景物的段),接着师生共同小结出刚才学习的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划出段中描写的景物,体会景物的特点;第二步是找自己喜欢的词句;第三步是说说全段讲什么;第四步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这种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最后放手让学生运用学法自学第四、五自然段,并逐一检查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重视学法指导,体现“扶——放”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方法可依,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课堂上,我们要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勤于开口、感情朗读的习惯;养成读课文时边读边想、勤于动笔的习惯,如把遇到的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句用符号画出来,读到感人的地方,学会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及时批在旁边,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下来。可是仅在课堂上学习是不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延伸到课外。如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预习时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不懂的字词的习惯等。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一旦养成,他们便能自主地学习。

五、感受成功的喜悦,维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最大乐趣在于经过艰苦的努力而获得成功。当小学生某一方面获得了成功,又得到老师的表扬,便发生十分喜悦的情绪。他们便会向着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前进,从而形成稳定深刻的兴趣,更加自主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信任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给他们设计难度适中的课程与作业,给他们提供个别指导与帮助,以减少他们在学习上的挫折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实现学习目标。当小学生表现出某种爱好时,老师要把握机会,想方设法助其成功,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主动性教学 篇7

近年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技工学校逐年增加专业课的课时数, 减少了基础学科的课时数, 使得数学课的课时不足.加之, 各技工学校的生源大都基础薄弱, 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及障碍较多, 导致学习兴趣低、成绩不理想等.此时授课教师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方式, 以授课为主, 这种填鸭式、被动性的学习策略恐怕难以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积极主动、团结协作、不断探索的学习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可在数学教学中, 采用项目教学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课改, 最终实现数学教学的合理化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原理和结论的运用, 减少或不进行理论推导, 重在为专业服务, 以够用、实用、适用为度, 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 将需要掌握的问题及本领通过项目的方式传达给学生,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 自主安排项目计划及分工, 最终完成该项目.在学生亲自参与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他的创造性、计划性、合作性等能力得到了多方面锻炼, 在实践的过程中, 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培养及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出真知, 项目教学法比教师不断耳提面命地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操作, 试图用枯燥的理论说服学生要更有吸引力.

由此可见, 项目教学法有如下特点:

1.学生为主体

项目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学习主动性放在第一位.在项目操作的过程中, 学生亲自制订计划、设置操作步骤、方案落实、项目评估等, 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当然, 整个项目的完成需要教师的指导, 但是授课教师只负责疑难问题的解答及相关咨询, 处于辅助地位.

2.专业性强

一般情况下, 项目教学法中下达给学生的项目均与所学专业紧密相关, 譬如说我们探讨的数学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 势必与数学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通过此次实践, 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项目内容中, 从中若发现问题, 学生就会自主的学习相关知识, 提升专业技能, 这就比被动的接受知识要好得多.

3.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项目教学法以任务为依托,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 旨在提高学生包括数学专业能力在内的多方面综合素质, 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若实在无法解决, 就促使学生回到课本中去, 寻找并查询相关资料, 通过任务分工、团队合作等方式, 学生多方面能力, 包括抗压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等, 均得到有效锻炼及提高.

4.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在目前数学教学改革的浪潮中, 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增强劳动者素质, 已经大势所趋, 若只依靠数学教育方式, 难以实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改善人才素质,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 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式来达成.项目教学法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能够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数学教学改革,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引领我国数学教学走入新纪元.

三、结合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数学教学改革进程浅谈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2007年秋成立项目教学数学课改小组, 尝试在电类专业中以项目教学的形式开展数学教学.数学课改小组由电学专业骨干教师和数学教师组成.

数学课改小组中的电学专业骨干教师将数学与专业结合起来, 编写《电学应用数学》校本教材, 课改小组的全体成员于2007, 2008, 2009学年共同将其用于数学教学并在教改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对该教材提出了大量的宝贵意见, 提供了与各项目内容相关的练习、习题使教材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和充实.

作为课改小组成员, 笔者分别在2007~2009三个学年中对2007电子2、2008电子2、2008电气2、2008计算机1、2009计算机2这五个班级进行课改实践, 在逐年的对比和统计中发现, 学生对与所选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较有兴趣, 课堂气氛相对活跃,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2007至2009三个学年学生数学成绩的合格率和优良率呈上升趋势.通过合理的项目教学法设计, 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理论上,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通常由五部分组成, 即任务、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评价.

参考文献

[1]杨黎明.项目教学方法[J].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6.

主动性教学 篇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记忆来代替思考, 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钝, 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因此, 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 自由发展”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改中, 扎实工作、开拓创新, 认真搞好主动学习课改课题, 我侧重于抓好语文阅读的“主动性学习。”实际教学中, 我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学生的阅读教学。

一、营造浓厚的气氛, 激发阅读的兴趣, 增强学生主动阅读意识

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基础, 帮助学生强化主动阅读意识, 让他们真正懂得阅读的重要意义。通过多种形式创造适宜的阅读氛围, 让每个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需要, 是一件愉快的事。

(1) 利用课堂、图书室让学生自觉参与阅读, 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构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2) 教师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探索新知。 (3) 以活动为载体,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1) 开展“我与好友交朋友”主题会。通过学生生动形象的介绍, 为其他同学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信息。 (2) 开展“成语接龙赛”。通过比赛, 丰富学生词汇, 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意识, 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另外, 还可开展“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心得交流会”“名言警句交流会”“手抄报赛”等精彩的活动,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获的成功的喜悦和快感, 从而不断增强主动阅读的意识。

二、抓好课堂阅读, 教给阅读方法, 提高感悟能力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时间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分角色读、赛读……”让学生有所感悟, 培养学生的语感, 受到情感熏陶。

比如,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中, 《桂林山水》一课图文并茂, 教学这篇文章, 我借助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进入画中, 通过图文对应, 达到以图会文, 以文识图, 深刻领悟课文的诗情画意, 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又如, 峻青的《第一场雪》, 这篇文章, 极富文采, 极具美感。无论遣词造句, 修辞手法的运用, 形、声、色的描写, 静与动的结合, 都足以给读者以美感。让你仿佛置身于冰雪世界之中, 让你陶醉, 让你喜悦, 让人在读后无不遐思真正在雪中玩耍、嬉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读、多思、多悟、多交流, 读中悟美, 增强语感。同时, 教师再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让学生身临其境去品味, 去感悟, 在优美的乐曲中去达到情感的共鸣。再如, 《群鸟学艺》这篇文章,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 让学生进行表演,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语言, 感悟角色。通过亲身感受、参与, 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感悟,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减轻课余负担, 还学生自由阅读空间

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只识记一些死知识, 机械重复记忆。这样将会培养出一批“书呆子”。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因此, 教师除了减轻学生课余负担, 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外, 还应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在语言世界里自由呼吸, 自悟自得, 自主发展。

当然, 鼓励学生主动阅读, 不是放任自流, 不是对学生的阅读不闻不问。如果让学生阅读一些不健康的书籍就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 学生的主动阅读必须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例如, 对低年级学生, 应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科普作品等, 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读物。高年级推荐书要宽, 量要大, 让学生有广泛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另外, 还可结合课文推荐书目。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 推荐《安徒生童话》, 学习《草船借箭》后推荐《三国演义》, 学习《景阳冈》后向生推荐《水浒传》等。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把他们引向名著的海洋, 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主动性教学 篇9

1.1 高职学生人数激增, 学习状态不同

现在随着高校扩大招生, 考进大学学习的学生文化课基础一般比较差,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 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 上大学就是为了能够混一纸文凭。由此这些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不很明确, 自信心不足, 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普遍存在厌学情绪, 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影响自主学习, 造成学习积极性不够。认为化学与自己专业无关, 重视不够, 学习积极性不够。

1.2 高职老师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单一, 填鸭式教学方法。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授课方式仍旧是老一套, 一人在讲台上讲, 学生在底下听, 记笔记, 习题、作业再巩固, 只是单一知识传授, 也就是“填鸭式”教学, 只注重知识的灌注, 没有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是被动的接受, 没有一套适应现在高职学生特点的体现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因而势必造成教与学的严重分离, 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效果不显著。

2 主动学习概况

2.1 主动学习的内涵

主动学习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即自觉自动的学习, 是学习者以一种积极而主动的心态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而不是被动的吸收教学内容。自主学习是一种通过后天培养的能力。

2.2 主动学习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 它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最佳保证。任何教育都不能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一个人仅仅依靠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每个人的学习都必须是终生学习, 因而通过教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至关重要。一旦学生掌握了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假设没有老师也能自己学习新知识, 实现终生发展。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包括认识的活跃程度、情感的兴奋水平和努力的强度。主动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这个内在的动力,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关键, 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若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如何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建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高职化学教学过程中建立新颖师生关系, 创设愉悦、和谐教学环境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且有效的教学手段, 对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教学观念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作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应改变观念,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主动参与主动交流。而对教师来说, 主要任务是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造成一种情绪高昂, 愿意学习的意境, 使同学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 同时让学生学会聆听其他人的建议和想法, 再重新考虑自己的想法。从而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只有清楚、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真正地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从而提高且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2 联系生活实际, 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重视学习化学

化学是自然科学, 化学源于生产实践, 又要为平常生活实践之用。人们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如果学生能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化学, 了解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 并能用所学化学知识处理生活中的有关化学问题, 学生就会感到化学就在身边, 感到学有所用。在教学中关注生产生活与化学的联系, 建立应用意识, 使学生学中用, 用中学, 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价值, 就会增加参与化学教学的热情和进一步学好化学的决心。提高课堂教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重视化学的学习。

3.3 改进教学内容, 适度、够用、实用为原则, 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学习化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而是为了应用。为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不同专业的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本着“适度, 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针对这一点, 应在内容和体系上对高职化学教材做出对应的调整, 按照需要决定内容, 使内容和专业相符, 突出实用性, 删减大量在实际生活很少用到的理论、原理, 尽量花繁为简, 少讲和不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选取和构建学生发展最需要的化学知识, 帮助他们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当他们了解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其专业目标之间的关系时, 则更容易领悟这些知识;当所学的知识在现实得到证实、得以应用时, 则更乐于学习,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加强。

4 创设建立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4.1 创建多媒体平台,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又有趣的教学情境。它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化静为动, 由无声到有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的直观、交互、虚拟等特点给化学教学提供了更新、更宽广的平台。将一些课程中用讲授、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向学生展示, 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解, 从而使突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 突破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使学生在听觉、视觉上受到直接的刺激, 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又加深了理性认识, 改变枯燥乏味课程教学,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用化学实验入手, 自主体验,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化学实验鲜明现象最能吸引学生注意, 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实验的教学方法上看, 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实验,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利用实验可以设计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 有层次、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亲自实验实现并提高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实验中发现问题有效地引起疑问,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多种教法结合,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法, 调动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 在新课导入时, 一般采用启发式提问, 制造问题悬念, 启发学生的思维, 采用启发法;将内容相近的或具有规律性的知识点, 将它们总结在一起进行讲解归纳, 采用比较法, 培养学生拓展、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些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的内容, 可以使用讨论法, 尊重每一个学生, 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较差的都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自主学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探索能力、创造能力;而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内容, 则应选择“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时, 则可以使用实验演示法;另外,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要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如资料、时间及空间, 促使学生真正能做到主动学习。

总之,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 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构建“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会学生不如教学生会学,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学生一旦真正具备了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就能参与学习,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枯燥乏味的化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是提高化学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冯洪江.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人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 .

[2]周光勇, 宋全政等.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主动性教学 篇10

一、用激情感染学生,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交谈, 学生要以教师为长者, 敬重教师, 虚心向教师请教, 构建师生间容易沟通交流的朋友关系, 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教师要把学生当做朋友, 同时要认识到学生毕竟是孩子, 是教育培养的对象, 他们每天都在成长, 长身体、长知识, 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每天都在改变。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要营造宽松和睦、学生敢于争辩、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氛围, 教师的职责就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以语言、行为等影响学生, 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达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教师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在课堂教学中, 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 设置问题, 布置作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潜能, 让他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 学生都有被他人肯定的需求, 教师要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 适时地表扬, 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民主氛围, 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 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的办法, 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技巧, 富有满腔的热情, 用激情感染学生, 使学生萌发创新的意识, 学习主动性得到培养。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发挥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很愿意上课, 很喜欢语文, 那么学生自然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发挥主动性。 教师上课时, 对教学内容的描述要注意语调、语速, 要渗入感情地讲授, 调动适当的体态语言, 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用自己的情感、行为深深地影响学生, 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 促使学生集中精神学习语文, 置身于课文呈现的内容情节, 提高探求知识的热情。 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 对课文中作者提供的背景深入剖析, 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全面的认识, 准确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感情发展状况等。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 我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了解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从有关语句描述体会作者和山里的朋友感情的深厚。 让学生关注语句中渗透的感情认真阅读, 理解文中采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表达感情的方法。 由课文中所描写的内容的感受, 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 这样, 学生想象思维的空间得到拓宽, 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容易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根据课文的内容情景适当地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 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 给予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如果教师能以小组探究方式开展教学, 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这样的课堂教学留给学生较多的学习活动时间和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空间, 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技巧,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的导入对一堂课的开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新课之前,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与学生知识水平, 跟学生进行适当的过渡衔接, 让新旧知识得以承上启下的呈现, 对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进入新课教学有良好的功效。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 通过提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理解问题的深度和回答问题的呈现的语言表达能力。 所以, 教师提出问题时要体现出对学生的殷切期待, 注意提问的声调与表情, 像朋友间平时聊天的语气, 运用鼓励性语言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让学生放松心情、 消除紧张感, 使学生愿意发表意见, 喜欢回答问题, 教会学生敢于质疑, 勇于向教师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讨论的作用,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教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为学生创设能发表观点的情境, 营造民主、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使学生的智慧潜力、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除了让学生愿意学外, 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让学生会学, 善于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技巧, 培养学生思考、发言的能力, 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这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高, 才会主动获取知识, 特别是加深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理清课文中的线索, 从各方面、多角度积极思考问题, 主动探求知识,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拓展思维的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主动性培养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阅读;兴趣性阅读;补充性阅读;英语语言视野

高中英语阅读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建立在英语兴趣与对英语理性认识基础上的内容学习动力。对于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与解决学习中的疑惑等,具有内源动力支持作用。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展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主动性培养的研究。

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主动性培养的积极作用

高中英语阅读主动学习,就是“对所学阅读内容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并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

1.1 拓寬学生英语语言视野

从学习开卷有益的基本认知出发,高中生在阅读学习中,会在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的基本框架内,对文章中的故事、观点、道理与知识等获得基本的了解,随着其阅读文章数量的增多,他们英语语言知识视野与文章内容中的知识视野都会得到拓宽。如在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在各种相关文章的阅读中,拓宽学生两个方面的语言视野:语言性知识视野。如英语在英国与美国的发音区别、语法运用区别、词汇意义区别与时态变化区别等,进而在英国与美国的英语文章中,去发现其中存在规律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英语语言国家相关知识视野。如英国、美国、南非、新西兰、印度与其他说英语的国家等,关于他们的国家、民族、种族、地理位置与风俗习惯等知识的了解,随着学生阅读的英语文章的增多,其知识视野也就越宽阔。

1.2 推动学生提高成绩起点的英语语言学习

高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与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而,在学生的主动性阅读学习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会实现润物无声地提高,也就为他们的英语学习创设了不断提高的起点。如在 Living Well的Revise the Infinitive的教学中,学生单纯地自学或教师对不定式的教学中,总会有些情况难以理解或出现错误,若以不定式为主要表达形式的短文,把各种不定式情况都运用在内,让学生全面地见识不定式的类别、用法、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等,会提高其英语运用的能力起点,在特定阅读理解题目的训练强化中,推动他们在成绩不断提高基点上的英语语言学习。

2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主动性培养路径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推理判断、赏析、提问与评价、探究和质疑等活动,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探究、分析、判断、推理与评价等主动学习能力。”

2.1 应试专项训练任务型阅读

这种专项训练是以阅读理解类型题目为基本的载体,以文本语法或词汇知识等为基本内容,展开的综合型的专项训练,对学生的阅读主动学习具有切实性的提高作用。主要有两种形式:单元性知识训练结合性阅读。即运用某单元知识专项训练的阅读理解,来实现对单元知识学习的检测与阅读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Healthy eating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以本单元核心单词与词汇的阅读理解文章,如包括balance、lie、amount等词汇及其相关词组或短语,以及情态动词+have+done的用法等,让学生在题目的练习中不断地接触此类的知识,实现习得性的掌握,进而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专门性语法知识训练阅读。如在上述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关于情态动词+have+done用法的阅读理解专项性语法训练,在文章中大量应用该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见识各种具体的用法,强化他们对此类知识具体运用语境的理解,实现学生在主动情况下的对知识学习的灵活性。

2.2 兴趣内容引导性阅读

即教师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内容作为阅读训练的突破口,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阅读文章的兴趣,实现他们良好英语文章阅读习惯的养成。在教学实际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时事性兴趣内容引导。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需要,在保持与教学内容关联性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精选那些与时事关系密切的题目或文章来制作题目等,让学生带着对相关时事的关切性兴趣去开展阅读活动。如A healthy life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选择那些关于社会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与各种安全压力的时事文章,让学生通过时事文章的阅读对造成当前人们健康威胁的各种现象作出全面地了解,实现对该单元的核心词汇与it用法的了解,达成主动学习的知识掌握。时尚性兴趣内容引导。主要是各种时尚新闻,如明星事件、服装、艺术与其他方面的时尚内容等,让学生从关心自己的切身追求出发,通过文章阅读来在丰富时尚知识的同时,获得必要的英语知识。如针对上述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如何减轻压力获得健康的时尚文章,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并掌握转化或发泄生活中压力的正确方式,如时尚体育运动(健美操、瑜伽等)。

2.3 补缺补差性阅读

根据学生日常学习与检测中的表现,教师有意识地开展学生英语知识性的补缺补差。这种主动学习培养的阅读教学,主要以语法性知识的缺陷为主。教师可以在与教学进度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对学生开展此类的语法知识的强化训练,尤其是注意把题目中的句子以相关语法形式出现,只要学生能正确地运用语法知识,就能把相关题目做对。通过这种阅读教学可以实现两个目标:语法知识及其运用多样性的了解,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法运用语境做参考,实现知识学习与运用的灵活性。如在Making the news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开展关于倒装句的专项语法训练;在A healthy life单元中开展it用法训练等。

3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主动性培养原则

虽然学生主动性能力培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与教改中以阅读教学为媒介展开了各种有益的探索,但需要注意运用的频率与时机。因而,要注意两个运用原则:教学进度一致性原则。即要确保教学内容保持一致,确保教学的时效性与实效性,既要强化通过阅读复习旧知识如词汇等,也要注意新知识的训练。学生知识强化针对性原则。即在阅读训练中要针对哪种或哪些知识开展训练,如词汇或语法等,以此确保阅读教学的直接与高效。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阅读文章知识的综合性、能力要求全面性,对教师的教学运用与学生的学习运用,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要积极地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逐步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效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田雪莲,叶爱忠.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23):36-38

[2]宗凤昌,徐静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输出性拓展活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5):19-23

主动性教学 篇12

关键词:美术教学理念,思维创新精神,主动性,审美能力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体制中, 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以授课为主要目的。在这种“填鸭式”教学体制中, 长期以来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得不到重视。随着新一轮美术教育改革的开展以及进一步的深入, 以美术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学模式已被淘汰。建立以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加强培养学生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审美能力方面培养的新型美术教学模式成为必然。美术教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一、重视素质教育, 课前准备充分

在以往的教学中, 不难发现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一直是以技法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线的, 简单地认为美术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一些绘画技能, 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这是对美术学科的片面认识。它还是人文科学组成部分, 是一门研究美术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研究美术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美术理论及其批评的科学。换句话说, 美术学要研究美术家、美术鉴赏、美术活动等客观现象, 同时也要研究文艺思潮、美术理论。故而美术教学不仅承担实施美术教育的作用, 而且还承担着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 使学生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与艺术评价的能力的责任。因此,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 应以全新教学理念探索出一套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因此, 美术教师课前充分备课, 掌握好美术教材中内容。课前准备大量素材, 可以在课堂上讲大量的有关图像创作的文化艺术背景、历史时代背景、作家创作思想及其内涵, 配合图像的情况下也会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出该时期或某一画派某个作家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和作品的形式、风格、内容进行品析、批判揭示其内在的艺术思想, 使得学生更能比较深刻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

二、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共建和谐氛围

融洽的师生情感, 可以在情感上使得学生“减负”。首先教师要尊重、爱护、关心学生, 通过讲道理教导学生, 决不能言辞过激, 讽刺挖苦, 要为师生间架起良好的情感的桥梁。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 教师不但要耐心并且要认真,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辅导, 并利用生动的语言调动学生热情, 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学生在教师良好情绪的感染下, 不但愉悦了身心还学到了知识, 一举两得。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学中多用积极鼓励的语言, 如学生遵守课堂纪

律, 认真做作业的, 教师可当堂表扬这位同学, 以示赞同;当学生绘画水平有所提高时, 教师可以当众鼓励, 并将其作品当成样板展示给大家。学生可以从教师的各种表情中得到被欣赏的信息, 从而产生精神上的慰藉并得到情感上的支撑, 在学习中体会自己的价值所在, 开始循序渐进良性进步。

2. 对学生重视与监督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我们不仅仅是他们的教师, 更是他们的朋友。课堂上教师不能忽视学生, 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 尤其绘画能力较差的学生, 更要倾心、诚心和耐心帮助。我们教学同时要注重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既要严格要求他们, 还要尊重个体差异。在教学中,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有责任心, 一切从学生的利益、需求、兴趣出发, 寓教于乐, 充分体会美术课的乐趣。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就会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我们的美术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进步的教材及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各具特点, 教学的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 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适合此学生不一定适合彼学生, 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选择适合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 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变“厌学”为“乐学”的关键。学生自身主体意识的强弱取决于他们自身自知、自控、自主程度。这种程度越高, 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强, 在美术教学中就越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而他们能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并能主动地学习。如果课堂上采用“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 就会出现“两头翘”的现象。每个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进行分层管理。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心理障碍和负担的目的, 这样的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到学有所得, 学有所成, 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由于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及其特点不尽相同, 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地了解他们在这方面的个性差异, 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提出较高的学习目标, 并时时给予提醒和鼓励, 培养他们踏实、专一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 帮助他们形成自制、坚韧的品格。同时还要要热情鼓励、积极引导, 允许他们充分思考、悉心探索, 帮助他们逐步形成主动、灵活的学习习惯。

四、结论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利用风趣精彩的语言和具有艺术信息的作品, 巧妙地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根据美术教材的特点, 挖掘教材中非智力因素是教学的重要方法。新奇的刺激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仅要注重艺术技能, 更要培养艺术创新能力, 使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具备与时俱进的艺术创新能力, 同时更要培养出有审美, 会审美, 能带领时尚潮流的新式艺术人才。因此, 在美术教学中, 我们应该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 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 在课堂上适当地给学生“自主权”和“自由度”, 让他们学会绘画技能, 提升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回任人员论文下一篇:地方性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