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运动

2024-10-06

汉服运动(精选8篇)

汉服运动 篇1

我国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 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现今, 我国共有56个民族, 其中55个少数民族。然而除汉族外的所有民族, 都拥有自己民族的特色服饰, 而汉族作为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 却没有传统的民族服饰。近年来, 网络上的汉服不断走红, 新式汉服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被不少网友誉为汉族的民族服饰。

一、汉服的起源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 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秦国“兼收六国车骑服御”, 创立了许多制度, 其中包括衣冠制度。公元前207年秦灭亡, 汉王朝统治中国, 但在服饰制度上仍继承了秦代的精髓。

汉代男子服饰以袍服和单衣为主要形式, 女子则多穿上衣下裙和曲裾深衣。这些服饰也成为如今汉服文化的基础

二、汉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汉服运动是汉服复兴运动的简称, 是通过汉服复兴传统服饰的方式进而推广汉族传统文化的方法。近代曾出现过汉服运动, 但真正的大规模的汉服运动实在本世纪初期。

2003年, 民间人士王乐天先生在郑州的街头上穿着着宽袍大袖的服饰, 此次的服饰大大的引起行业里的人士关注其中波及到中华人士在世界的范围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与汉族服装的理解程度。不久在网络媒体中出现王乐天对于汉服的理解与访谈, 服饰飘逸洒脱, 极具现代与传统的韵味, 不同的情感中诉说着传统的文化内涵。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把这一情况写成一篇报道, 文中重点描述汉族服饰的特色性与传统性, 同时在这篇文中的叙述中也成为了国外对于汉族服饰的第一次详细的描述, 并且在国内与新加坡同时掀起了一股汉族服饰的潮流, 王乐天的举动因此广为流传, 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响应, 并在全国掀起了汉服复兴的浪潮。

三、汉服运动的实践形式

“汉服运动”的主要依托为网络, 但随着我国国力的发展与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 “汉服运动”也逐渐向社会实践的方向发展。其实践方式有以下几类:

1.穿汉服上街

汉服爱好者们经常会组织穿着汉服上街的活动, 他们成群结队穿着各种款式颜色的汉服在闹市中行走, 赢得众多人的目光, 为汉服做“活招牌”。

2.举办汉服秀、汉服春晚等活动

爱好者们身穿汉服利用各种节假日在城市空间中 (如公园、广场或展厅、舞台等地) 进行汉服的时装表演或节目表演等。

3.复兴传统节日习俗

爱好者们穿着汉服组织、参加各种民俗游艺以及远足、春游等民俗活动。如立春写春幡、放风筝、寒食节踏青郊游、中秋赏月祭月等。

4.民间教育机构的宣传

许多以“国学”“蒙学”为基本教育宗旨和内容的民间教育机构偶尔会把汉族作为制服来用, 在这种情况下汉服便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穿汉服、拜孔子成为热潮, 公立学校以及国外都可能看到这种情况。如抚顺市育才小学从2002年起织实施“让经典诗文走进校园”活动, 要求小学生着古装, 诵读圣贤经典和古代诗文, 学做传统游戏了解传统习俗等。

5.媒体与网络的宣传

如在网络上现代文化展示中一直在提倡中国式服装, 还有的提出在今天中国的大型化世界级别运动会中建议中国队员穿着上以中式汉服为主的服饰入场的建议, 并未次还设计了大量的图片与展示效果。虽然, 汉服是民间的一种穿着习俗, 但是汉服中任然有一大部分的人把其作为现代服饰中的一种潮流的展示, 并且对于痴迷者来说非常强调的是每天与官方对于汉服的报道与反应, 在上海市繁华街道举行的“汉活动被中央电视台作为一条新闻报道, 就曾令汉服爱好者们兴奋不已。

四、汉服运动的意义

汉服作为文化符号, 其传承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对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促进民族精神崛起有着重要的作用。汉服为华夏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又称“华夏”, 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 大国曰夏。”《 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 中国有礼仪之大, 故称夏;有章服之美, 谓之华。”中华民族是讲究礼仪的民族, 孔子讲“克己复礼”其中服饰制度就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民族服饰也是民族传统的重要象征。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 从北魏至辽金元 “凡改汉衣冠者, 无一不再世而亡……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 所谓礼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说, 至辽金元诸君浮慕好名”一旦从习汉俗, 如“待他人割肉而后食”。因此满清政权下令全国剃发易服, 以此巩固统治、削弱民族反抗意志。加之近现代掀起西化风潮, 从而导致汉服逐渐式微, 许多人对汉服十分陌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民族, 汉族失去了自身的民族服饰是不可想象的。因而, 复兴汉服, 推广汉服元素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从艺术的角度看, 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族服饰作为文化象征, 不仅在中国有着重要作用, 也在全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 世界艺术界对中国传统元素的索求如饥似渴, 特别是汉服的华美造型吸引了诸多世界级设计大师的关注, 以求从中寻找能提供设计构思灵感的中国元素。值此良机, 我们更应当研究汉服、推广汉服。

五、汉服运动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 随着社会上服饰文化复古思潮的出现, 一些汉服爱好者自发组织汉服QQ群、汉服吧、汉服爱好者俱乐部等。而一些服装生产厂家看到了这种商机, 提出“汉服产业化”, 生产、销售汉服。目前, 汉服虽然逐渐流行, 但是, 它的消费群体还是比较窄, 主要是汉服爱好者和一些动漫爱好者。此外, 汉服的做工、用料都比较讲究, 便宜的要两三百元一件, 贵的要几百上千元, 价格较高, 也使汉服暂时难以大众化。

据了解, 目前, 一些汉服爱好者除了在爱好者群体内组织各种提倡汉服和汉服文化的活动外, 他们还倡议把汉服作为我国的“国服”。 “一些人倡议把在我国流传了上千年的汉服作为‘国服’, 在一些节假日或活动中, 大家都来穿。”不过, 也有不少人反对这种做法。

虽然目前汉服的消费群体比较窄, 但是, 现在有些服装厂已经开始请设计师来研究汉服了, 这一行里已有专门研究汉服的顾问、服装设计师, 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生产汉服, 随着人们对汉服的认同, 或许, 改良后的汉服会成为一种新时尚。

摘要:近年来“汉服运动”这一词汇在国内走红, 许多人痴迷于汉服文化。汉服一夜之间在网络上走红, 近日更有“汉服萝莉”等网络热词在网友之间相传。汉服运动通过汉服复兴传统服饰的方式进而推广汉族传统文化。现代汉服文化的研究与改良是传承汉族文化的方式之一, 也是展现汉族文化魅力的载体。

关键词:汉服,文化,汉服运动,汉服改革

参考文献

[1]付丽娜.汉服运动形式及意义研究[J].江苏丝绸, 2012 (1) .

[2]李春丽, 朱峰, 崔佩红.基于亚文化视角的青年“汉服文化”透视[J].当代青年研究, 2015 (1) .

[3]宋玲敏.中国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运用[J].中国轻工教育, 2008 (4) .

[4]叶珊, 豆豆.禅语豆豆:为中国服饰注入禅意 (英文) [J];Womenof China, 2010 (10) .

[5]武小森.千年时尚解读——读《中国服饰美学史》[J].出版广角, 2002 (9) .

[6]蔡子谔.关于中国服饰审美文化的审美价值[J].社会科学战线, 1999 (3) .

汉服运动 篇2

1、简单概述汉服的概念,基本形制。教授简单的日常汉服礼仪。

2、通过文字和图片对【汉服】有直面观感,请助教同袍帮助,通过互动游戏来演示简单的汉服礼仪。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无到有,形成一个具体的【汉服】概念雏形。

2、在展示过程中,灌输礼义思维。课堂互动是重点。教学难点:

1、学生的集中力不长,兴趣方向不了解。侧重点选择难啊!【汉服】理念太广大,怕不能浅显易懂。

2、低龄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在游戏中教学的同时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过于散乱

教学准备:

教学用PPT课件、汉服的实体展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PPT打开,我打算从小学生所能理解和耳熟能详的诗词开始,然后联想到作者。把作者的画像放在诗词一边,从作者引入服装的问题。《静夜思》,从太白的画像开始引入服饰的话题。【邀请小同学独立朗读或者齐声朗读】

在诗词后面穿插一个诗人和金陵有联系的故事,打开话题。增加趣味性。李白跳月【冬月:农历十一月份】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李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白赏月的地方。

二、介绍时间 继续播放PPT。

介绍汉服的基本概念、基本形制。根据到场同袍的衣着可以有实体的介绍。中间穿插小故事过渡汉服和礼仪部分,故事定为《孔融让梨》。【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先问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如果有就请听过的同学来复述,如果没有就自己讲。讲完故事就把故事的道理讲一遍,然后请同学们举例回答自己日常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的事例。

从而引出下面一节。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在我国的古代,穿着汉服的小朋友和大人们都要注意什么礼仪规范么?

介绍男生、女生不同的着装礼仪【简单介绍两到三个】看情况增加

三、游戏时间

1、讲解完毕之后,邀请同学至台上。根据刚才的介绍和助教们一起完成礼仪动作。【大约3-4组,看同学们的热情程度?】

2、利用之前展示的汉服图片请同学来看图回答汉服的各个部分【或者利用之前的汉服图片来分辨正确的穿着方式】*可否借一件中衣或者其他交领的汉服

3、带领同学再次复习汉服各个部位的名字。五:结语:

最后用我很喜欢的一位同袍的话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解——

让更多人熟悉汉服,并乐于亲手触摸属于自己的文化。为纵使经漫长黑夜亦无法忘记的光芒,献忠诚与梦。生生不息。踏云而来,而终归故里。与同学们共勉。

汉服运动 篇3

一、汉服的定义

汉服, 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 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主要指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 (约公元前21 世纪) 至明末清初 (公元17 世纪中叶) 的近4000 年的时间中, 在华夏民族 (汉后又称汉民族) 主要居住区, 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 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熏陶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对服饰制度格外重礼, 可以说汉服的基本精神往往源自儒家思想。

二、汉服的形制

漫长的历史发展, 汉服形成了不同的形制特点。主要可分为上衣下裳制、深衣制和襦裙制。

上衣下裳即上衣和下裳分开, 分为上身和下身穿的衣物, 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形制, 且有规定“衣正色, 裳间色”, 即上衣用“正色”, 下裳用“间色”。中国传统服饰的配色以《周易》中的五行学说为核心, 将五行所对应的青、白、赤、黄、黑五种颜色视为正色, 而由五色调和而成的其他颜色如紫、绿、蓝等则为间色。这种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黄”, 因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 所以用纯色, 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 所以用间色。在不同形制发展过程中, 衣裳制始终受到重视, 其中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坚持衣裳制是遵循黄帝制冕服、“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古制, 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儒家“法先王”的思想。

深衣制在衣裳制基础上发展而来, 上下连属, 体现“天地合一”的思想, 穿着也更方便。经上古儒家的整理和意义赋予, 其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深意”。《礼记》载:“古者深衣, 盖有制度, 以应规矩, 绳权衡”, 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具体而言, 可概括为:袖口宽大, 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相交, 象征地道方正;背后直线“中缝”贯通上下, 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 象征各行权衡。上衣下裳两部分, 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 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 象征十二个月。宽大的圆形衣袖应规;方形交领应矩;衣带下垂到脚踝, 代表正直;下襟齐地, 象征权衡公平。可以说, 深衣制最典型地体现了华夏民族着衣的礼制思想。

襦裙制是出现稍晚的形制, 是衣裳制的另一种发展。将上衣改短, 称为“襦”, 与下裙一起称为“襦裙”。由于穿着和活动更加方便, 一般为常服, 并一直保留到近代。

不同形制的汉服有一些共同特征, 主要为:交领右衽、褒衣大袖和系带隐扣。

汉服领型中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 衣襟在胸前相交叉, 左侧衣襟压住右侧衣襟, 外观为“y”形。衽, 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 将右襟掩覆于内, 称右衽, 反之为左衽。这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 也是分辨“汉服”与“胡服”的重要区别之一。汉族传统习俗, 寿衣左祍, 以示阴阳有别。

褒衣大袖是汉服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在剪裁用料上远大于覆盖身体的最小需要, 衣袖大都比手臂更长, 最常见的深衣规定要比手臂长一手的距离, 而礼服袖宽可达四尺, 垂手时几乎及地。但穿着时却会依人的身体结构, 形成优美的流线, 显出游刃有余的哲学思想, 有种轩敞自然的典雅之美。

另一重要特征是系带隐扣, 即用系带固定, 无扣或隐扣。汉服一般用左右两组系带分别固定, 同时在腰间加以大带和长带。这一定程度上受儒家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的人文思想影响。腰间大带在具有装饰性的同时也是权力的象征, 是礼仪制度的体现。

三、汉服的发展

随着王朝更迭和岁月流转, 汉服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征, 其中的发展变化与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商周时奠定了汉服“上衣下裳”的基本形制。周吸收夏朝出现的象征王权的十二纹章, 配合分封的等级制度, 已有完整的冠服制度, 与国家的礼仪等级相互呼应。

历史一转进入春秋战国, 一个诸侯争霸兼并的混乱时代。王室衰微, 礼崩乐坏, 衣冠异制, 前代形成的服饰等级制度遭到破坏。诸子百家蜂起, 各自不同的政治观念也体现在服饰上:道家隐世, 衣衫简朴;法家关注法治革新, 疏于谈论服饰;墨家节用节葬, 不重复杂的冠服……只有儒家以克己复礼为己任, 赞扬夏商周的冠服制度, 宣扬“道协人天”的思想, 把服饰看作礼制的重要内容。

秦统一六国后, 也统一了包括衣冠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服饰整体呈现厚重古拙的特点, 以层层叠绕的深衣和富丽沉厚的纹饰为主旋律, 极有气魄, 体现出空前的气势。

进入汉朝后, 经由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对冠服制度的影响格外明显。汉时依据四书五经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 “深衣”作为礼服的礼制地位最终确立。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后各朝在礼仪制度方面大多宗周法汉, 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

魏晋是另一个乱世, 一个思想动荡的时期。儒道释思想相互影响, 玄学兴盛。人们追求潇洒飘逸的素淡自然之美, 衣裳日趋宽大飘逸, 衣袖也变为敞口, 汉服褒衣博带的特征在此时突出地表现出来, 衣带当风间一举手一投足尽显那个时代独有的风度。

南北朝时汉服与胡服诸多交流, 相互影响。骑射生活中便于劳动的胡服如裤褶、裲裆、半袖衫等在中原民间流传, 后又影响了汉族官服。北魏孝文帝为加快鲜卑政权汉化, 进行改制, 改变鲜卑族的衣冠制度, 史称“魏孝文帝衣冠改制”, 同时学习儒学及汉族政权的各种礼仪制度吗, 对民族融合有重大意义, 为隋唐多元文化的发展与空前繁荣奠定了基础。

统一的隋唐王朝是自汉以后的另一座高峰, 国力空前强盛。尤其是唐朝, 以开放的姿态鼓励多元文化交流, 佛教等外来思想文化大量传入中国, 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互交流融合。服饰上也趋向开放, 布料轻薄舒适。女子着装以襦裙为主, 群腰系得较高甚至系到胸部以上, 衬托出丰腴曼妙的体态, 呈现出雍容的美感。

空前强盛之后是不可避免的衰败。宋明时理学兴盛, 强调封建伦理纲常, 强化对人思想和行为的控制, 服饰文化趋向朴素保守, 用色纯朴淡雅, 崇尚“清水出芙蓉”之美。同时主张“恢尧舜之典, 总夏商之礼”、“仿虞周汉唐之旧”, 统治者的冠冕衣裳华丽异常, 重装饰, 尚繁丽华美, 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各种社会矛盾危机悄然蕴藏其中。

清军入关以后, 要求汉族人民剃发易服。为巩固政权, 实现对汉人的统治, 清朝统治者着重对汉人进行文化方面的同化影响。以“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政策和铁腕手段使“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千年的汉服制度由此终结。

近现代以来随着儒学复兴的不断发展, 民间自发兴起“汉服复兴运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人们加入其中, 研究传统汉服衣冠形制, 致力于使汉服这一民族服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推进汉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新生发展。

四、汉服的精神内涵

总结而言, 不同时代、不同形制的汉服中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儒家思想文化的浸染。主要可归结为:

宗法等级和礼仪制度。对等级和礼的重视贯穿整个汉服的发展史。重礼的思想体现在服装形制、配色装饰、着装礼仪等各方面。

尊天法地的思想。如前文已提到的服饰不同部位象征天地人、一年四季、十二月等, 体现出天地人统一的思想追求。而五行理论则深刻影响了汉服的色彩, 不仅有“衣正色, 裳间色”的规定, 不同的朝代依“五德始终”说各有崇尚的色彩。

仁爱与德行。儒家思想不仅重礼和等级, 更强调为人德行与对人仁爱。这种理念灌注在服饰设计中, 不同的形制中均体现“规矩绳墨”的象征寓意, 生活中对于着丧服、戴礼帽等人的尊敬与礼让则是仁爱精神的实际体现。

汉服节目策划 篇4

体现中国清代以前各朝代汉民族服饰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人文气息。

二、衣服准备(不一定都能借到):

1、曲裾(这个目测最好借了)

2、圆领袍

3、襦裙

4、道袍

5、袄裙

以上几身,圆领袍估计不好找,道袍的话其实就是现在和尚和道士穿的,禅者叫海清。如果能借到其余的衣服,更好了,可以再加入一些环节,到时候你灵活应变即可。

三、顺序:

以先秦时代为起点,按历史朝代顺序,分别展示秦汉唐宋明的服饰。两个思路:

1、模特走秀和解说词穿插。

在解说词中加入和衣服有关的小故事。不过模特在台上干什么需要思考一下。

2、编排小故事。(你说只有5分钟左右,我觉得没啥小故事可以编排。。)

四、解说词思路:

1、余莺女士为2001年APEC会议设计的“唐装”已经成为了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印象,同时,民国时期改良的经过改良的展现女性曲线美的旗袍,也被众多国际知名的女星钟爱。但以上两者是清代满族服饰的改良,在清代之前,也有着一套传承不断的服饰体——汉服。

2、从曲裾开始,在先秦和汉时期的中国,人们更多的穿的是这种服装。作为最重要的礼服,各种宴会中,华丽的曲裾一定是贵族们的最爱。直到后世中,在皇帝出席最隆重的国家典礼的时候,也一定会看到曲裾影子。

3、及至唐宋。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民族,从圆领袍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民族政策开明的唐代,圆领袍被北方的游牧民族带入了中原,经过中原人的改良,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衣冠体系内最具亮色的一点。窄袖、无领,是为了更方便的生活作息。此时女子上街,也常会穿着一身圆领袍,或男扮女装,或戴着长长的幂蓠。同时,女子们钟爱各种颜色艳丽的襦裙。这也是一个最能反映中国盛世的历史时期,广袖飘飘,四海来朝。

4、明代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又一个巅峰。在明代,随着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声令下,“衣冠皆如唐宋制”,但创新的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改良和创新,最终产生了道袍和袄裙等服饰。处于中华文明辐射圈内的朝鲜,今日的民族服装,即被印上了深深的明制汉服的影子。

五、小故事提议

1、为了展示礼服的华贵,贵族们的曲裾下摆常做的非常宽大。

2、在明代,为了展现“汉官威仪”,所以官员的圆领袍需要做的很宽大,为了撑起来这么宽大的圆领袍,需要周长很大的腰带。后来戏剧中像呼啦圈一样的腰带,其实是历史的真实反映。

汉服:让18岁也很古典 篇5

无论古代的青春还是现在的青春,“成人”永远都是一种期待。

5月,阳光,柳绿,花红,这也是很多学校的“成人季”。如果你不太喜欢从松垮的校服衣袖里伸出拳头的感觉,也腻味了奶油蛋糕和可乐的味道,今年这个季节,不妨来一回“穿越”,在一件千年前的汉服里,为自己的青春找一个安放的地方。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正成为必不可少的时尚符号时,很多人的青春也因此而被浸染得慢慢古朴素雅起来。当你身着一件汉服“冠礼”时,越过观礼者头顶的目光,也许会在阳光灿烂的天空里,邂逅一瓣汉唐的飞花,这样的“成人节”,也就会特别的内涵和古典起来……

《课堂内外》高中版:为什么会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穿汉服,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吗?

陆居士:因为我提倡中国式生活,向往魏晋士大夫的闲散。

《课堂内外》高中版:中山装也是中国式的服装啊。

陆居士:中山装和旗袍一样,只是民国时装的衍生物,汉服才是中国人的礼仪传承。

汉服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爱好者日众,在他们中,已是一种“圈子生活”。

云南束河的正福草堂,是全国汉服同袍的活动聚集地,一年四季不间断地有雅友前来抚琴、品茗。草堂有客栈,也有素食馆,“老板”和“小二”都穿汉服,慕名而来的“客官”也大多自备汉服。居雅室,琴声缭绕,花草飘香,隐秘的生活,清淡却流畅,没有过多的功利,没有浮躁的作秀,心平气和。

青年节,草堂还会在石莲精舍院子,为入住的少年旅客举办成人礼—一冠、笄之礼。

每年中秋时,草堂都会举行祭月活动,一般在深夜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进行。其时秋高气爽,皓月当空,草堂的堂主陆居士率领一千人等,在庭院中设一案几,摆上月饼、柚子、莲藕、花生、萝卜以及雕成莲瓣形的西瓜等进行祭供,然后焚香拜月。有时候,还会去湖上施放荷花灯,潋滟波光里烛火闪烁,美不胜收。

陆居士说,举行这一仪式,是为了提醒这些即将成人的年轻人,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胜任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

行走在风中的白衣少年

行者是一位行吟诗人,同时也是一个资深的汉服爱好者,从大学起,就开始了穿草鞋、汉服流浪的经历。这是一个行走在风中的白衣少年,每一次的行走都成为他的创作源泉。

在云南的一个古镇,行者穿过一个星期的汉服。当地的纳西族和藏族朋友问他我的是哪个民族的衣服。答曰汉族。他们感慨好美,原来汉族也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可在他居住的城市穿汉服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次是被当做拍电影,另一次则是被一个好奇者跟随了20分钟,非要弄明白他是干什么的,令他啼笑皆非。

《课堂内外》高中版为什么喜欢穿汉服,是为了耍帅吗?

行者:我比较随性,喜欢汉服的流线型,希望生活也能那样自然舒展。

《课堂内外》高中版:照你这个说法,西装四四方方的,岂不是代表西方人很规矩?

行者:中国人俊朗秀逸,穿上汉服会很飘逸,而西装需要立体感强的人穿才好看。

《课堂内外》高中版:有没有因为穿汉服而尴尬过?

从汉服中窥探宋朝民俗 篇6

关键词:汉服文化,宋朝,民俗

汉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 所谓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汉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发展到宋代, 宋代的民俗当然也包括人们穿衣打扮在内, 所以汉服也成为了宋代民俗的一部分, 因此, 我们可以从丰富多彩的汉服文化中找到宋代民俗的倩影。

一、宋代汉服的姿彩

汉服是汉民族的服装打扮, 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显示出时代的特征。汉服在宋代称为宋服。唐人服装相对奢华多彩, 思想开放, 以露为美[1]45。而在宋代, 受程朱理学的思想专制的影响, 宋代人强烈的伦理道德观念约束了宋服的开放多彩。因此, 在宋代, 维护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渗透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其中在服饰方面的影响较为突出。所以, 在这样的氛围下, 宋朝的服饰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每个阶层的服饰打扮都有一定的规定。因此, 宋服也显示出拘谨和质朴的特点。皇帝乃天子, 位居至高位, 穿黄袍;而为皇帝服务的那些官吏们则按等级高低而穿不同颜色的衣服, 自上而下, 分别为紫、朱、绿、青;民间庶民百姓只许穿白、穿黑等颜色不可太鲜的粗麻浅色的简易衣服。

但规定是死的, 人总是活的, 随着中央统治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 社会商品的丰富发展, 海上贸易的发展, 变化中的审美观点, 人们大胆地冲破各种制度的约束, 追求丰富多彩, 追求美和多样性, 百姓也敢于穿官吏才有资格穿的衣服, 尝试各种美的设计, 特别是在后来的南宋。具体说来, 宋代的女人一般的服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 下身是长裙搭配, 然后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长袖的小褙子, 即现在的背心。为了美观, 它的领口和前襟都会绣上各种美丽的花边。除此之外, 还有一种被称为“玉环绶”用于腰间环绕的玉制圆环饰物。带上了“玉环绶”之后, 整个人看起来就比较舒适得体, 温婉端重大方, 而且它还可以压制裙幅, 可使在走动的时候不会随风而乱起舞。还有的就是宋代的贵族妇女穿的礼服, 有大袖衫, 长裙, 披帛。一般说来, 为了讲究美观, 除了一身着装之外, 女人们也会佩戴一些首饰, 头饰等。而在宋代的男性社会里, 一般老百姓穿的衣服是不显丽的黑白两色为主, 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 这种衣饰比较方便干活, 干活时直接将衣服塞到腰带里面去就可以。而一些官员的服装又有几种不同的划分, 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 有朝服、公服、祭服、时服、戎服和丧服。朝服一般是官员朝会时所穿, 而公服则是官员的常服, 以颜色区别官级身份, 以圆领大袖袍衫为主, 头戴直角幞头。文人士大夫更是以裹巾为雅, 并对之进行改制, 比较流行的是苏轼所戴的“东坡巾”, 我们仿佛又看到文人士大夫的雅兴和当时追求儒雅的审美观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宋服发展到南宋时, 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穿衣打扮更加注重审美, 所以妇女的衣服变得更多姿多彩, 佩戴的首饰更加新奇美妙, 特别讲究时尚。

二、汉服中的宋代民俗的影子

由于受程朱理学的约束, 宋代的服装具有阶层性, 所以宋服的分类特别仔细。虽然这种区别反映了贵贱之分, 高低之别, 但在某种程度上, 也给汉服的多种样式做了一定的贡献。行行出状元, 行行出异装, 所以从衣服上就可以判断出人的行业, 有利于同行之间的交流和亲近沟通。比如说, 从事医药, 算卦买卖的商人衣冠带, 店铺的掌柜穿黑衫角戴不顶帽子。所以, 宋代的人们便有认服识人的习俗[2]33。

宋代出现一种体育运动, 当时称为“蹴鞠”, 现说是踢球。由于统治者喜好, 所以在民间这种运动也蔚然成风, 百姓也跟着喜欢, 所以宋代踢球的人相当普遍, 这也是一种文娱活动。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 所以, 在踢球的时候, 肯定是穿比较宽松舒适的衣服。因此, 受此运动的影响, 宋代人开始穿休闲便装。而从休闲服的普及程度上就可以看到喜爱“蹴鞠”的程度。

宋代人喜欢各种花饰、戴花的图案。宋代的小褙子, 它的领口和前襟都会绣上各种美丽的花边, 说明当时的妇女们心灵手巧, 喜欢刺绣。除了女人爱花外, 让人觉得奇异的是男人也爱花, 头上簪花, 而且这种情况遍而普之, 上至皇帝朝臣, 下至普通老百姓。从这可看出, 宋代男子有簪花的习俗, 并且深受喜爱。在宋之前的男子也喜欢簪花, 但没有那么流行, 只是在重阳节时才佩戴出门。而到了两宋时期, 簪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除了头插鲜花外, 还有的男子将一些巾帛剪成各种花饰的佩带。女子爱花更不用说了, 她们喜欢赏花、养花, 将花做室内的装扮, 喜欢头戴花冠, 衣服和鞋子上都可以看到花的痕迹。宋人在结伴出游时, 会去赏花, 簪花。而且在春暖花开的季节, 会有好兴致出去探春, 散心, 其中赏花就是一个重要的节目活动。由于花深受人们的宠爱, 所以一些聪明的商人就找到赚钱的契机, 开始各种鲜花的贸易, 江南地区还出现了很多花市, 例如洛阳、扬州、成都等比较发达的地方, 随时在街市上看到叫卖的花贩子。

宋代的人们喜欢佩戴香囊和各种珠玉首饰, 头上也插着各种发簪, 而当时宋代人们的手工业是以织绣为主, 那香料和首饰就可能是舶来品。从人们的这种喜好, 我们知道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 交通比较便利, 对外贸易也很频繁。所以, 一些商人到了外地, 以金属、丝绸、陶瓷换取外商的香料和各种精美的饰品, 然后带回宋代的瓦市出卖。因为这些东西新奇巧妙, 深受当时人的喜欢。同时, 经常在外族活动的人们受到那里服装的熏陶, 回到家乡后也会仿制, 其中“褙子”就是受契丹族的影响下流行而发展起来。

宋代由于手工业的发展, 出现了各种家具, 太师椅、椅子、凳子、梳妆台等等, 人们因为有各种坐具的出现, 就不再席地而坐, 以榻而坐, 开始垂足而坐。除家具的变化之外, 各种乘坐工具也有了改观, 由坐马坐轿车到坐牛车、串车、太平车、独轮车等其他车类。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的服饰也随之变化, 这可以在裤款的改变上反映出来。宋代上层社会的贵族妇女穿裤子, 外面又用长裙遮住, 不会露出脚和大腿。而普通的老百姓穿比较宽松的长裤, 方便于下地劳动或在家干各种农活。当时的裤子无裆裤, 是为了方便私溺, 穿着便利, 而且可以遮羞, 无后顾之忧。

比较有意思的是, 宋代人相亲时, 如果男子相中女子, 就“插钗子”, 如若不如意, 就留一两段彩缎, 既礼貌又可以委婉拒绝女子。还有的是女子的鞋底有木头, 走起路来发出响声, 竟然是为了防止妇女私奔, 鞋子的声音有利于觉察妇女的出走。

宋代的女人每逢出门, 要带上盖头, 既可以遮太阳又可以遮面遮羞。特别是在公共场合, 妇女更要注意戴上盖头, 不以明面示人。若出门以真面目示人便是不守家规或者是“出格”的表现, 是会受人鄙视和辱骂的。这种规定说明宋代的社会道德和舆论的落后性, 对女性的个性有很大的束缚。女人就不应该抛头露面, 应该保守。在成婚时都要戴上红盖头, 而后由夫家人挑开盖头, 方可露出真颜容。所以, 宋代的民间流行妇女出门带盖头的风俗。

宋代有“宜男俗信”的风俗, 也或多或少反映在宋服上。“宜男”在宋代有几种意思, 其中一种是爱情之草。若看到宋代的女人佩带“宜男”, 说明人家已名花有主, 已经有了所爱的男人。

除了盖头外, 宋代女人们的鞋子也很有讲究。当时的女鞋小而翘, 风头状的鞋尖,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名字”三寸金莲”。从鞋子的设计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妇女脚很小, 因为有“缠足”的习俗。当时对女人脚的审美观是尖小, 巧而美。女鞋的设计相对小但却精美。

三、汉服对宣传宋代民俗的重要意义

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 往往是以战争的方式来结束的。而战争又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必定会毁坏许多当时很有价值的文物建筑, 但对衣服的破坏性相对较小, 所以汉服得以相对较完整地流传下来。因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不同时代汉服的流传轨迹[3]80。也正是通过这些轨迹, 我们寻到了它所代表的意义和某种用途。通过观察汉服, 就可以了解到当代人们的社会观念、风俗习惯、道德约束等其他一些较细微的东西。在宋代, 宋服成为我们了解宋代民俗的一个活生生的标本。比如, 我们从宋服中的休闲服可以知道当时的统治者乃至下层百姓喜欢户外活动, 喜欢体育生活。另外, 花冠的盛行, 可以看到人们喜欢赏花、簪花的习俗。此种例子举不胜举。总之, 汉服是我们了解宋代民俗的一面镜子。

虽然历史已经走过, 但因为它出现过, 所以总要留下点什么。宋代已经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但因为它生存过, 所以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某些它流传下来的东西中找到它曾经的影子。而且某些事物得以在朝代存在, 肯定有它的意义, 那既是它的特色, 也是时代赋予它的, 所以看到某个时代的事物, 我们可以沿着这条线索, 顺藤摸瓜地找到它的渊源及其特殊的意味。宋代早已陨灭在历史的风云中, 大浪的翻滚里, 但它却以另一种形式永远地活在世人的脑海中。宋代的人们虽然已残留在历史的画卷中, 但他们所穿过的某些汉服我们至今可以看见。正是因为如此, 我们当代人才有幸品味经典, 品读历史中的宋服, 就可以读出宋朝人们的生活习惯、民间风俗。历史被淘洗过后, 总会留下一点沙子。现在汉服已经成为古时人们的服饰, 但从中依稀看到民俗的影子。

参考文献

[1]吴旭霞.宋代的服饰与社会风气[J].江汉论坛, 1998 (3) .

[2]竺小恩.审美与传统的文化整合[J].大连大学学报, 2007 (10) .

中学汉服文化教育初探 篇7

据了解,从2005、2006 年左右出现汉服文化的复兴之势,经过十年的发展,汉服逐渐从 “网上” 走到 “网下”,从小众走向大众。汉服复兴的突出特点是以青少年为主力。全国许多大学、中学都开展过汉服活动,有的还成立了汉服社团。但是由于华夏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属于 “专业”而且 “冷门”的领域,大量宝贵资料尚未 “走入寻常百姓家”。很多热心人士主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如早期的 “天汉民族文化网”、“百度汉服吧” “汉网”,现在的 “汉服北京吧”等。“80 后” “90 后”乃至 “00 后”青少年作为汉服复兴的主力,使传统服饰文化呈现出生机勃勃的面貌,但是也存在缺乏权威性,思想活跃而杂乱,甚至存在错谬误解等情况。同时,除了极少数社团实力强劲以外,大部分活动局限于汉服志愿者集会、服饰展示、走秀等,缺少服饰文化理论、汉服设计制作等专业知识的支撑,以致活动影响面小、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根据服饰史的专业研究,总结十年来的汉服复兴经验,组织设计适用于中学生的汉服文化选修课程,从而更好地发挥华夏服饰文化的育人作用,又通过青年人的成长更好地弘扬传承中华文化。

结合近年来北师大实验中学汉服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在中学推进汉服教育,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关于教育目标的设置

中学汉服文化教育应以 “文化育人”为主旨,以传统服饰在现代的继承和传播为切入点,针对中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认同和掌握传统文化,同时又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是认识汉服的文化性。汉服在中华文化中地位极其重要,绝不仅仅是一件服装,而与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关。正所谓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是与礼仪并称的中华文化标志,中国不仅是 “礼仪之邦”,还是 “衣冠上国”。由传统服饰延伸开去,几乎可以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所以,帮助学生理解汉服,不是寻找可有可无的文化 “碎片” “元素”点缀,而是必不可少的完整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环节。这是汉服文化教育的灵魂,是最核心的理念。

二是理解汉服的继承性。汉服是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以来,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推崇礼仪、象天法地而形成的衣冠体系。之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总是陷入“朝代论”的误区,从而忽略了传统服饰文化的一脉相承,从而导致文化理解的 “零散化、碎片化”。因此,应帮助学生树立起汉服是 “一种服饰和文化体系”,而不是 “各种服饰的堆积”这一理念。同时,这一体系又与时俱进,随着人们审美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三是了解汉服的民族性。汉服不是 “古装”,而是如和服、韩服、藏族服装、蒙古族服装一样的民族服装,这就意味着它不仅生活在过去,也可以生活在当下,并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在未来。汉服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汉服不仅是汉族的民族服装,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也深受其影响,并辐射到整个东亚文化圈的服饰,可谓源自汉族、代表中国、辐射东亚。

四是感悟汉服的美学特点。庄重、大气、飘逸、灵动是汉服的突出风格。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线条柔美流畅,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汉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五是学习汉服制作技艺。要学习汉服制作技艺。笔者在我校开设的汉服选修课上,曾学习过汉服设计裁剪基本技能,制作汉服纸样、发簪配饰、传统节日用品等。并且在组织汉服社团活动时,带领同学们制作簪子、汉服纸模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关于教育内容体系

概括起来,汉服教育有三大指向: 文化、审美、技艺,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汉服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可按照 “汉服理论—动手操作—汉服活动—文化融合”的逻辑结构设置教育内容。

汉服基本理论方面的介绍,主要包括文化和审美意义。一是从学生最熟悉的影视剧服装出发,调动学生既有的生活体验和文化资源,初步感悟 “汉服是什么”; 了解 “影视剧服装”与 “传统服饰”的不同; 以及掌握汉服的基本类型,从而避免用 “朝代论”看汉服。二是从汉服的民族性、人文性出发,引导学生感悟汉服的重要性; 结合汉服传承的历史曲折以及今天的传承,感悟汉服的生命力; 从而认同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汉服复兴在当代的意义。三是从服饰面料、纹饰、配色的发展历程出发,帮助学生掌握赏析传统服饰应该知道的基本知识,理解技术中蕴涵的审美和文化意味。例如对 “葛” “麻” “裘” “丝” 等面料的介绍、对“日”“月” “星” “龙”等配饰的文化解读、服饰颜色背后的五行哲学思考等,都唤醒了学生脑海中的相关诗句、名言、图画的记忆,从而发现原来熟知的未必真知,那么多熟悉的文化元素背后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四是通过历朝历代汉服实物照片或当时绘画的展示,帮助学生梳理汉服的发展历程,感受汉服文化一脉相承中的因时而变,以及每个时期的审美特征、风土民情。

动手操作方面,应着重从尝试裁剪和制作服装、编制宫绦和中国结、巾冠簪钗等配饰、荷包制作等简便易行的角度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操作学习汉服试制,包括汉服剪裁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如交领上衣、裙类、深衣等。为便利操作,可以将制作成衣改为制作模型,还可以指导学生给毛绒玩具制作 “汉服”等。此外,作为中国服饰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些配件,如中国结、宫绦、巾、冠、簪、钗、荷包等的制作,也应加以介绍。介绍过程应明晰制作步骤、要点,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汉服活动方面,着重结合传统节气指导学生开展相关民俗、游戏、汉服文化交流展示等活动。服饰的生命在于穿着,现代汉服活动最重要的平台是礼仪和民俗活动。一是向学生介绍传统节气、节日和礼仪的时间、内容、含义和基本规范; 二是指导学生掌握汉服活动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学会活动策划、方案制定。如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宣传媒体、自愿者、互动交流方式、前期准备、预期效果等等。活动内容可以包括分发香囊,系五彩绳,兰汤拔禊,画额点朱砂,刺五毒、饮雄黄酒,以及蹴鞠、投壶等游艺。

文化融合方面,重点是引导学生把学习的汉服文化知识,逐步融入现代生活,丰富内心世界,激发民族情感。汉服文化的衰微已久, “各族服饰相斗艳,唯汉不识祖宗衣。”在传承过程中,要避免学生用激进的言论来表达自己对汉服复兴的诉求,要争取大众支持,而不是引起社会反感。同时也应认识到,汉服有常服和礼服之分,在不同的场合如何穿着,在不同的领域如何弘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应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的点滴,体现汉服文化的精髓要义,探索汉服文化要素融入现代社会的途径方法,通过对现代生活的适当改造,逐步扩大汉服文化的影响,吸引更多的群体关注。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汉服文化的元素改造现代中学生校服,在重要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组织周围的亲人朋友着汉服聚会、行传统礼仪等。

3 关于教育的实施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为一种服饰的汉服是 “器”,但背后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则是 “道”。要实现由 “器”入 “道”,应做到实践性、系统性和文化性的紧密结合。

实践性,即通过 “做中学”来把握 “形而下”的器物。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实践,一个是生活实践。结合中学生的实际,以 “做中学”的理念安排内容,从穿衣吃饭、岁时节令开始,渐进式地安排传统文化中的服饰、饮食、民俗、娱乐等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与参与课程的所有同学分享传统服饰、饮食、节日等文化元素,体味传统生活方式中的智慧和乐趣,唤起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第二是动手操作。引导同学动手制作汉服模型和相关配饰等传统手工作品,并学会开展汉服活动,特别是礼仪和节日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认同和掌握传统文化。

系统性,即理解 “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强调系统性不是要求对汉服文化进行面面俱到的介绍,而是择其要点,按照 “理论—制作—社会活动—文化融合”的逻辑结构加以组织和展开,让学生感悟到以往接触的服饰知识背后有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在支撑。从而解决以往传统文化教学中存在的 “零散化、碎片化”的问题。

文化性,即把握 “器物”背后的文化之 “道”。文化性既是汉服的特点,也是汉服课程的特点。马一浮先生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 抓住这个核心,传统文化教育才有了灵魂。学习汉服知识是为了准确的、完整的把握中华文化之 “道”,并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所以,无论是理论阐述、操作过程还是活动方案中,都要体现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周天.中国服饰简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方文山.当代汉服文化活动历程与实践[M].北京:北京方道文山流文化传媒,2014.

[3]蒋玉秋,王艺璇,陈锋.汉服[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4]张灏.汉服审美[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5]中华艺文梓辑小组.新古典美学·汉服女装篇[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

谈汉服形制特点与文化内涵解读 篇8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 大国曰夏。”另有《左传》中有:“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 谓之华。”故有自先秦上古时代至今被称为华夏民族。可见华夏民族自古就拥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据《辞源》中汉的解释, 直至清代与满族对称, “汉族”的称谓才定下来。汉族的族源以华夏民族为主体, 然后又融合了其他的民族, 所以汉族是一个单元性的综合体。

“汉服”的称谓虽在历史上的文献中有记载, 但出现的频率极小, 往往是对应民族属性的。汉服现在的主要解释有两种, 一种是对整个汉民族服饰的统称, 另外一个是特指汉朝的服饰。为了表述的一致性, 本文所指汉服为汉民族服饰的统称, 强调民族属性, 是汉民族5000年的历史中, 通过自然演化形成, 区别于其他民族并且具有一定连续性的传统服饰。

2 近400年重大时代变迁对汉服的影响

2.1 第一次时代变迁

在清代前, 尽管服饰制度作为行政制度的手段之一, 各朝各代都会有变革。但是没有一个朝代像清朝时期统治者所采取的剃发易服的手段严苛。时称“留头不留发, 留发不留头。”由于矛盾的激化, 尽管清政府颁布的“十从十不从”中“男从女不从”, 使得汉族劳动女子的服制还保留了部分传统特点。但是汉民族服饰整体形制体系已经不复存在。

2.2 第二次时代变迁

民国时期“剪辫易服, 西服渐进”是这一时期男装的特点, 女装以体现女人曲线美、简洁美的改良旗袍和直线条的西洋女装盛行。这次变革同西方文化一起深刻地冲击了中华民族的着装。在这个急切需要新鲜空气的时期, 从里到外变革的声音愈演愈烈, 中山装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孙中山先生提出, 并流行开来。

2.3 第三次时代变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经历过连年的战争后, 轻工业发展落后, 粮食和基本生活用品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 普遍都是黑、灰、蓝粗布服装。总体来看, 一直到改革开放前, 由于物质匮乏、社会主题等方面的事实, 服饰多样化的发展受到制约, 此时的服装正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最真实的反映。

2.4 第四次时代变迁

1978年的改革开放, “现代时尚”的新气息涌入了刚打开大门的中国。同时这次改革所带来的西方文化, 也冲击了还在疗伤期的中华文明, 西方的大众传播及教育理念左右了很多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百姓日常生活的西方服制服饰已经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 而不自知。

3 当代中式服饰现状

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一个创意节目———《锦绣》, 但观众将旗袍误读为汉服时, 对汉民族服饰特点的归纳和区分显得必要。中式服装、华服、“中国风”服饰这些词语包含很广泛, 凡是带有中国历代、民族风格特点的“改良”服饰均可以归入这一列。新名词的出现, 部分原因是这些名词的包容性更强, 部分原因是大众无法对传统服饰做出分辨, 而专业的分析推广又存在很大的难度。“中式服装”这些字样的款式中, 出镜率最高的便是旗袍、唐装、中山装以及“新中装”。

3.1 旗袍

现在所提到的旗袍, 是经过改良过的服装, 传统的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 在其发展历程中也有过很多次演变。由史料记载, 女真族自古衣服大部分是左衽、四面开衩、窄袖, 便于在马上的活动。随着与其他民族的往来沟通, 尤其是明代汉族文化对其巨大的影响, 才出现熟悉的传统旗袍的特点:立领或圆领、右衽、以盘扣为结、左右两侧开衩。辛亥革命后, 旗袍的工艺由清末的烦琐趋至简洁, 尤其是造型上逐渐收紧腰身, 突出人体曲线美。

3.2 唐装

唐装, 并不是中国唐代的服饰, 是海外华人对过节时所穿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服饰的一种称谓。从具体细节来看, 它更多的带有清代满服马褂的痕迹:立领、对襟、盘扣。

3.3 中山装

现在中式男装的基础是中山装, 而中山装的来源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日本学生制服。日本制服的源泉有两个, 唐宋时期中国服装的因素加上西方服装的因素形成了现代的制服。并且日本人的体形和中国人相似, 孙中山先生发现这种日本学生制服符合中国的文化审美和需求, 所以就引进、创新成为了中山装。中山装一度成为国人的礼服应用于国际交流中, 并且为中国的外交家赢得了颇多喝彩声。

3.4 新中装

新中装即2014年中国APEC峰会领导人服装是一系列展示中国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装。从款式上, 融合了中国历代经典款式。如男领导人服装“立领、对开襟”的款式, 就是一次创新。立领对襟是中国自明清以来就有的服装式样, 而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已经有了开襟的服装式样, 它们的结合, 也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在同一件衣服上的展现。

4 汉服基本形制特点解释

4.1 汉服基本形制特点

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形制主要有两种。

4.1.1“上衣下裳”制

是中国传统服制中最古老的和最符合规范的。上衣和下裳是分离的, 上衣为有袖、交领右衽、前开的服装;下裳为多幅布缝合围成桶状, 类似现在裙装的服装。它们最主要的形制特点就是:上衣短, 下裳长, 以帝王穿着的冕服、女装的襦裙为代表 (见图1) 。

4.1.2“深衣”制

男女均可穿着, 有曲裾和直裾 (裾即为衣襟) 两种 (见图3) 。特点是:交领、右衽、上衣和下裳分裁又相连缝制, 并且自汉代以后成为汉民族的主要服制形式。

作为中国传统汉服形制的突出特点:“交领右衽、绳带系结、宽衣博袖”, 也蕴含有丰富的美学和礼仪内涵。

4.2 汉服形制特点的解释

总的历史脉络来看, 宽衣博袖是中国传统汉民族服饰的显著特征。上衣下裳的冕服和深衣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上窄下宽、深藏身体的特点体现了汉族人特有的雍容端庄、保守含蓄的风格。汉民族服饰平面剪裁、线条绵长, 以肩、臂、腰、臀、膝等为支点, 展示了人体的曲线美和整体美。静态时, 由于良好的遮蔽性, 尽显雍容端庄;动态时, 布摆与人体动作相结合, 又能展现人的飘逸风姿。

在东亚各国大都有交领的服制特点, 但是对左右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交领右衽是汉民族自古未变的习俗, 因为汉民族一直有方位和阴阳之说。左为天为阳, 右为地为阴, 由左襟盖右襟, 天和阳在上, 地和阴在下, 这也是遵循自然法则的体现。《礼记·丧服大记》中有“小敛大敛, 祭服不倒, 皆左衽, 结绞不纽。”也表明在世者服饰右衽, 阳盖阴, 右侧系活结, 便于右手解开;逝者服饰左衽, 阴盖阳, 左侧系死结, 永不解开, 从此安息长眠。

5 汉服的多样统一性

5.1 汉服的多样性

服饰在“礼”的范畴中, 不仅在横向上使服饰本身体系完备、种类丰富、配饰繁多, 在竖向的历史变革中各个朝代又会制定出与前朝相承担以示区别又相异的服饰着装体系, 所以汉民族服饰具有明显礼仪特质的多样丰富。在“上衣下裳”和深衣这些基础形制上的各种变换和创新, 再配以图案、色彩、花纹等装饰, 更是显得多姿多彩。

5.2 汉服的统一性

汉服的款式从来就不是一种, 这些款式都体现了历史悠久的汉民族服饰应有的多样统一性。不仅在于“上衣下裳、交领右衽、绳带系结、宽衣博带”总体形制的统一, 还在于华夏5000年文明延续的礼仪之邦的中国意蕴。

服饰之所以是一种文化, 是因为与人的结合。尤其是平面裁剪的汉族服饰, 才是真正的“人穿衣服, 而不是衣服穿人”。《论语·雍也》中“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既要有内在学问和品格, 也要重视礼仪修养, 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君子, 也可解释为“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这与儒家文化基本理念:以“仁”为核心, “礼”为外观的为人之道的精髓“天人合一”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也是汉民族服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之所在。

6 现代汉服发展趋势

在2008年北京举办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前, 文化界曾提出选择汉服中的代表“深衣”作为汉族的民族服饰出场。深衣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交, 象征地道方正等, 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笔者认为, 在汉民族自身还对于自己的传统服饰不甚了解的时候, 突出一款代表性的服装是必要的。依据费孝通老先生的“文化自觉”论中提到的:有深厚底蕴的民族文化, 总是作选择性地接受, 且必然会加以改造, 也因此出现“多元的现代性”。换言之, 是文化的自我觉醒, 自我反省, 自我创建。以深衣作为出发点, 了解它所表达出的历史和文化, 促进对民族本身的传统服饰和文化的探索意识。

正如白川静《汉字百话》中提到,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查理·尼斯贝德说过, 现在世界上有超过10亿人在享用古希腊先知的遗产, 但有超过20亿人在继承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汉服的特点和礼仪内涵, 体现了汉民族的价值取向。而如此深谙普世之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定会促进汉服的回归。但服饰本身是融合在现实生活中的, 不能像搭积木一样的拼接式地思考, 而是将传统礼仪服饰与当代设计语言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蒋玉秋, 王艺璇, 陈锋.汉服[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7.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3]吴欣.中国消失的服饰[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0.

[4]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10.

[5]马舒舒.传统汉服平面结构特征在现代服装设计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 2013.

上一篇:初三英语试卷讲评下一篇:《生命生命》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