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博士研究生(通用12篇)
科学博士研究生 篇1
博士在拉丁语中是知识占有者的意思。按照我国学位条例对博士学位学术水平的要求, 我们可以看出博士应具备如下几个基本能力: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要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此外, 博士还应具备敏锐的学术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 能把握科学发展的脉络、理清科学问题的所在、预见科学发展的前沿[1]。
目前, 我国的博士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确实还有差距, 这主要表现在创新性指标上。我国博士生的创新大多数属于次级创新, 或者微创新, 也就是已经有一个创新在先了, 我们在他人创新的基础上做了个小发展、小进步。这虽然是创新, 但不是原始的创新, 我们博士论文的原始性创新较少。相比之下, 国外一流大学的博士论文在开辟一个很新的领域、进行原始性创新方面比我们强。可以说, 在博士论文的创新方面, 我们是以微创新取胜, 而真正的原始性创新是我们的弱项[2]。这与培养制度有关系, 我们在制度上有诸多限制, 此外还有心态、科研政策的导向问题。我们常常希望看到短平快、见效快的成果, 所以学生在选题时不大会去选择一些大问题、难问题, 导师也不鼓励这么做, 宁愿选做一个在三年四年之内就能完成的课题, 同样可以在SCI上发表, 也算有创新。所以我们的博士生论文就常常会集中在这些短期能拿出成绩的课题上面[3]。
其实, 我国的博士们对自己的处境、学校、导师、社会的境况会有理性的认识, 他们承认自己追求学术并非读博的唯一原因,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学问为乐, 学生专注于学问本身, 甘心坐“冷板凳”, 向往在简单的生活中拿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第二种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这种人读博, 更多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 以读书做人为乐, 实现一种学问以外更高层次的理想[4];第三种则是为个人创造更多利益, 希望以读博为跳板或敲门砖, 获取体面的收入和职务。在当前社会环境下, 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进入文化、经济和政治领域, 对社会的良性发展必然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这是一种很好的趋势。但是, 我们更需要甘于寂寞、志存高远, 能够潜心钻研学术, 致力于原始创新的“专家型”博士, 去完成常人无法企及的科研创新工作。
德国既是博士生教育大国, 又是博士生教育强国, 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与问题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5]。德国博士生教育被归纳为“学徒式”培养模式, 其特点是导师对博士生进行个别的指导和培养, 大学中没有专门负责博士生教育的机构和系统的博士生课程, 指导教师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像一种私人关系。德国博士生资助有以下几个特点[6]。
其一, 科研报酬是资助的主要方式。博士生通常从两种渠道获得工作报酬:一是帮助教授从事教学工作。例如, 授课、批改作业、负责带领学生实习、指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 以及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设计等[7]。二是参与校方安排的或自己联系的科研项目。德国博士生教育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在大学中的兼职, 担任助教或助研, 这样就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助教或助研博士培养体制。
其二, 资助水平较高, 基本能满足博士生的生活需要, 属于中等收入水平。德国的博士生不用交学费, 而且还享受生活费用和奖学金的资助, 获得的资助基本上能满足学习期间的生活所需。就博士生的生活费用而言, 约有14%的博士生能够享受到奖学金, 60%~70%的博士生在大学里工作。工程类专业博士生在校工作的机会较多, 每个月领取大约4000马克的工资;如果博士生不需要供养家庭, 那么, 维持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8]。
中国储运网Http://www.chinachuyun.com115
其三, 博士生是导师的助手, 定位为科研人员。在德国, 博士生培养阶段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博士生受雇于学校, 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从事课题研究, 作为研究员在研究所工作, 边工作边写论文[9]。博士生与研究所签定雇佣合同, 由研究所提供资助。有的博士生在校外谋到一份职业, 职业之余进行论文工作。可见, 德国大学把博士生看作是大学雇佣的科研人员, 博士生享受教师的工资与福利, 通过获取工资解决经济问题。因此, 所谓的博士生资助, 其性质是工资或劳动报酬,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资助。
相比较而言, 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我国近年来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急剧扩张 (大幅超过教育经费增长的速度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速) , 已导致博士生教育的师资“捉襟见肘”, 平均研究经费亦有下降之虞, 这将对博士生培养质量构成重大的现实威胁[10]。
第二, 很多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学位课程仅设几门, 并且外语和政治理论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而有的学校博士生的业务课是“与硕士生混编在一起上课”。从课程设置上, 不能完全保证博士学位获得者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第三, 我国博士生的科研工作, 很多是在追赶当前世界流行的高精尖课题。由于科研时间和条件的限制, 博士论文的研究仅能就别人所提出的方向做一点补充的工作, 创新也往往局限在小聪明、微创新的范围。
第四, 优秀生源不足, 缺乏淘汰机制、评审制度不严格而导致评价失真, 同时, 博士生受社会需求的指引导致“博士不博”[11], 扼杀了博士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针对以上问题, 有关行政部门和高校不妨从严格控制博士生招生规模与增幅、适度延长博士生教育年限和适度加大淘汰力度等方面来强化博士生教育的规模约束和质量保障, 自觉地克服各种功利动机的驱使, 严格遵循博士生教育的内在规律, 严守博士生教育“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发展原则[12], 以切实保证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准。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为保证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同国际水准的“对接”, 可以考虑在制定博士生培养质量标准的过程中, 吸纳国外专家参与。在博士生毕业论文盲审、抽检以及博士点的质量评估等方面, 亦可尝试吸纳国外专家参与评审。对经评估后认为质量不达标的学科和单位, 应本着从严的原则予以撤销。
第二, 考虑到博士生教育师资的重要性和师资建设的周期性与复杂性, 为有效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质量, 应大力倡导国内大学加强同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合作, 通过师资共享、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拓展合作领域, 加大合作力度, 提高合作水平, 大胆尝试“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博士生教育新思路[13], 千方百计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第三, 鉴于我国现有的博士生教育规模已相当可观, 应该
将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立即转人“严格控制规模、努力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可以考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适度延长博士学位授权的审批间隔期, 提高相关的“准入门槛”, 从严审批, 确保博士生教育规模的相对稳定。
综上所述, 我国博士培养工作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博士期间的训练上来, 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思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上。我们应该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 提高全社会对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的认识, 将博士生教育纳入国家及地区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等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 改革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充分发挥研究课题对博士生培养的资助的功能, 大幅提高博士生基本生活补助;此外, 还应建立科学的培养体制, 如实施弹性学制制度、招生方式由笔试成绩为主向综合考察为主转变、强化学术训练、完善淘汰机制、调整专业设置、促进跨学科博士生培养等方面。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21世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重任, 涉及到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 我们应在培养博士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 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 确保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科学博士研究生 篇2
1. 智能监控及信息化工程研究意义与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广泛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各行各业都希望通过一系列信息监测和调控措施,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调查,全面的深入的监控各区域的工作信息;通过监控对系统的工作情况,故障问题,建立起快速信息通道,对了解系统的健康情况和即时处理系统的故障提供可能。
需要监控的区域广、监控的对象种类繁多,因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设备的维护。
特定的领域采用不同的具体信息监控方法,在此基础上智能监控的方法发展为通过有线传输获得数据的.方法和通过无线传输获得数据的方法。
在存在许多条件恶劣、人们不易到达或相距距离比较远的地方偶然采集一些现场数据的场所,采用GPRS的远程监控系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更扩大了系统的监控范围。
在可进行大量的布线工作场所,现在很多采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技术,CAN总线使用串行多主站控制器和局域网通讯协议,它具有很高的网络安全性、通讯可靠性和实时性,简单实用,网络成本低。
2.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根据具体需监控的特点,分析具体的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实现方法,然后利用芯片作为子节点,构成局域网络控制器(CAN)总线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提供一个故障或事故分析提供数据协助的电子记录装置。
记录仪中不仅保存有系统的特征和工作状态等实时信息,而且能长期信息有效。
在完成数据记录的同时并进行初步分析监控,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实时反馈控制和实时提醒,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降低系统事故的发生。
并在以上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与上位机相连,还可实现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速、驾驶员疲劳驾驶自动提还嵌人了GPS定位、GSM/GPRS远程 。
配合车辆管理中心的建立,可使管理部门方便地进行车辆远 程管理,从而提高驾驶员责任心,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 已 具 备CAN总线的车辆上使用基于CAN的车辆行驶 记录仪,可大幅降低系统复杂度,并降低成本。
即使应用于未具 备CAN总线的车辆上,也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电缆的使用,提高 系统可靠性。
科学博士研究生 篇3
长假第五日,诺贝尔奖揭晓第一日,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诺贝尔医学奖。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授予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创新蛔虫疗法方面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在治疗疟疾方面的贡献。
屠呦呦是谁?她的研究到底怎样的?
相比中国很多名教授名科学家名院士,屠呦呦从来不是媒体的宠儿。钛媒体编辑整理了近年关于屠呦呦各个渠道都并不算多的信息,帮你认识一个完整的屠呦呦。
屠呦呦生于1930年,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资料显示,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曾培训中医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前后分别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早已获得有着国际医学界诺贝尔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大奖
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在2011年9月23日,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在讲述青蒿素发现的意义时说。夏皮罗表示,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屠教授的工作为世界提供了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方案。
屠呦呦说,她要终身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将中医药研究推向更高潮
看到这个,中医黑们会不会不高兴了,但是屠呦呦真的是这么坚信的,这是中国传统中医药对世界对人类的贡献。
在发表“拉斯克奖”获奖感言时,屠呦呦仍然中气实足,她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她呼吁开展全球性合作,使中医药和其他传统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连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也认为,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据科学网报道,2015年6月4日在屠呦呦获得诺奖前,她曾因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哈佛大学医学院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颁发的荣誉。迄今为止,该奖已授予51位学者,其中7人后又获得诺贝尔奖,而她是首次获此奖的中国学者。
阿尔波特基金会颁奖委员会的科技顾问,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免疫学和传染性疾病研究中心主席戴安表示,“如果讨论科学发现的成功转化,青蒿素可以称得上是一百年来最重要的典型案例之一;这项工作是基础研究转化为药物并成功挽救生命的经典案例”
研究的抗疟疾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疟疾可以说是人类所遭受的一大酷刑,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仅在2013年,就曾出现2亿相关发病案例,导致了584000例死亡案例。
屠呦呦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523工程的带头人,该项工程由中国政府设立,旨在寻找有效的抗疟药物。她和她的团队对能退烧降温的植物提取物进行了检测,并确定了其中能够抗击疟原虫的有效成分。
在发现该提取物能消除老鼠和猴子血液中的疟原虫后,屠呦呦教授和她的同事们不顾安危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确保该药有效安全。该团队最终成功研制出青蒿素药物,至今该类药物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抗疟药物,成功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事实上,每年有4亿人份的青蒿素被使用于抗疟的综合治疗。
对人类的贡献不可取代
2009年,世卫组织在柬泰边境发现部分疟疾患者体内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抗药性,这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忧虑,担心疟原虫的抗药性使青蒿素这种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失效。为此,世卫组织在疟疾治疗推荐方案中特别提出,要在确诊后节制使用青蒿素复方药物,以免疟原虫增长抗药性。林瓦尔德认为,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青蒿素类药物对全球抗击疟疾的重要作用。
疟疾是与结核病、艾滋病并称的全球最严重传染病之一,以致死率高著称。据世卫组织统计,2008年,全球有2.47亿人感染了疟疾,其中100余万人死亡,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约每30秒就有一个幼儿因疟疾而死亡,而传统的抗疟药物奎宁因疟原虫的抗药性早已失效。
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疾事业带来了曙光。世卫组织说,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仅在赞比亚,由于综合运用杀蚊措施和青蒿素类药物疗法,2008年疟疾致死病例比2000年下降了66%。
据悉,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而在2005年,仅有5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为50%至100%。
多次落选院士,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然而过去这几十年,屠呦呦在中国的命运却似乎并未与其贡献相符。
因文革历史条件所限,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也无留洋背景;另据了解,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她因此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据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叙述,屠呦呦不善交际,性格直率,也不会拍马屁。比如在会议上,她赞同就马上肯定;不赞同就直言相谏,并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第一位获奖者是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他的主要成就是对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在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32岁,最年长的87岁,平均58岁。其中还有11名女性获奖者。
如今,屠呦呦成为了第一位中国获奖学者。
屠呦呦自述:成功来自于190次失败之后
屠呦呦之前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很少。最近,她一篇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论文,在世界最著名的科学月刊《自然》上发表。宁波一位赴美留学的生物化学博士翻译了全文刊登在中国媒体上,才得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中国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以下内容都来自这篇论文中屠呦呦的自述。
她说,提取青蒿素的成功,是在190次的失败经历后姗姗来迟的。
中药西晋葛洪的处方给了屠呦呦灵感。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
屠呦呦曾说,“我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参与研究中国草药。从1959年到1962年,参加了为有西医背景的医生准备的中医培训班,这引导我走向中药那些美丽的宝藏。”
“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在屠呦呦看来,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用中国医药帮助世界各地人们战胜危害是她最大的梦想。
责任编辑/卓琳
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创新机制研究 篇4
一、建立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的意义
社会科学博士学术论坛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在于为博士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多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 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 激发博士生的创新思维, 增强博士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当前经济形势发展迅速, 全球经济一体化更加明显。经济与全国经济、全球经济间的对接越来越重要, 如何从学者的理论层面与实体经济的实践层面与全国甚至全球对接, 是现在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凝聚高层次人才, 提高竞争力
在党中央和省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加强全省社会科学人才建设、队伍建设、学科建设, 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事业,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又好又快发展, 是社科理论界面临的新课题。广泛联合具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的专家和学者, 为我国的科技进步、文教繁荣、举贤引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通过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凝聚高层次人才, 积极发挥人才作用, 提高软科学竞争力;
2、举办社会科学博士论坛, 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举办社会科学博士论坛, 立意高、创意好, 是社科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创新社科工作机制的重要举措。作为联系党委政府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 社科联搭建“社会科学博士论坛”这样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 对加强学术交流, 凝聚人才, 促进社会科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组织社会科学博士沙龙,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休闲活动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及时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建议, 为会员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积极发挥会员群体优势, 有计划地组织会员参与决策咨询、科研攻关、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展示会员单位的科研成果, 为推动其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用化搭建平台;
4、积极对外联络, 扩大国内国际影响
吸引更多的海内外社会科学博士来我国工作和创业;加强与国内、国外的博士间的交流与沟通, 可就我国有关发展问题与国内或国外的博士进行研讨, 共商兴邦之策。
5、博士与企业实现对接。
通过社会科学博士论坛还可以与企业相对接, 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也促进博士们把自己的理论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 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为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前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存在的不足
传统方式的博士论坛在运行中, 对提升博士理论水平,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其自身无法避免的因素使其存在着诸多不足:
1、筹备时间长。
一般每次博士论坛开始前, 各有关单位都需要成立专门的论坛筹备组, 专人专责。一次成功的集体活动, 好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执行团队必不可缺。在达成论坛举办的初步意向后, 从领导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在专门教师切实指导, 组建一个专业涵盖全面、技术操作熟练且责任心强、行动高效迅速的筹备小组。论坛所需要的文案撰写、图片处理、论文集排版、会务流程、后期制作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在具体执行中, 又需要实行专人负责与集体协作的工作方式, 保证各项事务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样需要时间长, 花费精力大。
2、会务工作繁杂。
一次大型的会议, 会务工作必须做到事无巨细, 其中的每一步都会影响到论坛本身的举办。因而, 会务工作尤为必要。筹备组除了精心制作会务手册, 使与会人员能详尽的了解论坛议程的每个环节和注意事项外, 还需要对筹备组成员在论坛举办期间的职责做了细致的分工与部署, 力图使每一项工作做到有备无患、环环相扣。同时, 还需要对论坛举办地点进行前期的勘查和协调工作, 确保论坛的顺利进行。而这一切与会议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其实又与论坛水平高低没有太大关系。换言之, 论坛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博士本身水平的高低, 其发言或文章有没有与社会接轨, 有没有理论深度和广度等因素。如果这一点不能得到解决, 则会议形式组织的再漂亮, 再新颖, 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大, 甚至劳民伤财。
3、花费资金多。
以60位博士参加的两天论坛计算, 从组织, 会议费用, 食宿, 交通, 资料, 礼品等, 总费用不会低于三万元。各举办单位往往把这一项费用计入科研费用内。尽管这其中大部分费用并不是直接用在科研负责人本身!而是用在会议接待等费用上, 其费用的投入产出比并不高。
4、参加人员少, 影响力小。
每次举办论坛, 由于时间、场地和经费等因素的限制, 参加者不可能太多, 第个博士以发言15分钟计, 每次举办论坛最多几十个博士参加。其他博士很难有机会参加, 无形中很多优秀的博士失去了平等的参预权, 其优秀成果也不容易被展示。参加人数少, 自然影响力也不会太大。
5、举办次数少, 不能及时沟通
由于以上诸多原因, 博士论坛只能每年举办一、两次, 不能让博士及时交流和沟通。特别是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博士论坛不能及时就该事件发表意见, 为党和政府献言献策。如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 省委省政府立即采取了坚决有效的措施, 但学术界对此却鲜有言论。该事件的发生不论是从行业经济管理还是微观企业管理还是法律层面都应该认真反省, 并有一定的措施保障。但这次事件后很显然学术界的作用发挥的不太明显。
近年来, 我国的社会科学有了长足发展, 基础研究不断深化, 应用研究不断拓展,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 用崭新的方式使博士论坛势在必行!立足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现有资源, 用INTERNET等现代网络交流手段, 使博士论坛时时更新, 大大克服了传统模式的博士论坛的不足:给博士论坛赋予了新内涵, 同时可以此为平台, 搭建学者与企业的对接, 直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三、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
1、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重点, 精心策划重大选题。
组织社会科学博士深入研究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新要求、新目标, 着力推出一批有说服力、有影响力、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开展重点课题立项。紧紧围绕增强沿海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节能减排、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等问题开展重点课题立项。打造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的品牌。解放思想, 深化主题, 力争把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办成国人最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 办成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库!博士论坛要坚持创新, 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围绕挖掘历史内涵, 增强做大经济社会的外延, 进行广泛研究和宣传。组织社会科学博士进行成果发布、专题研讨和观点交流, 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加强管理的规范性。抓紧名称注册、建成实体组织, 制定出台章程、实行会员管理, 设立组织机构、健全配套制度, 使论坛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建议成立社会科学博士论坛专业机构, 设立论坛秘书处。具体负责论坛的重要工作, 组织有关人员, 对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的活动组织, 人员安排等重要工作负责。
2、力推学术精品, 拉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社会科学博士论坛要在办出特色提升水平上作文章。要以首次论坛成功举办为契机, 乘势而上、全面扎实推进。增强研讨的学术性。通过强化论坛主题、议题的针对性、理论性、前瞻性, 邀请著名专家作学术报告, 与会代表提交高水平学术论文等措施, 不断增进论坛研讨深度、浓厚论坛学术氛围、提高论坛准入门槛, 切实把博士论坛办成一个高规格、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社会发展或国家的需要,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博士对重大经济、文化、法律问题进行讨论、讲座或研讨。可以是专业性的, 也可以是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3. 组织社会科学博士沙龙,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休闲活动。
加强会员内部的交流与合作。除正常的学术研讨之外, 社会科学博士论坛还可以组织非正式的休闲式沙龙活动, 也可以由各专业分论坛负责人发起, 每次确定一个主题, 以此为中心举办一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博士的视野, 加强博士与博士之间的交流。在办好一年一次论坛的同时, 还要有计划的开展如组织相关学科博士专家进行重大课题联合攻关、联系博士专家参加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安排博士专家赴境内外学习考察等一系列活动和创办以博客、MSN、QQ群为载体的博士专家经常性联系交流的网络平台。努力为这一群体施展聪明才智、提升创新能力、拓宽信息渠道、发挥智库作用, 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效服务。
4、创刊《博士论坛》杂志或与其他杂志联合出专刊
博士们每年或每月提供的论文, 经论坛秘书处审核, 达到一定要求的, 可集中到核心期刊发表, 或单独创办杂志, 但其水平显然要高于一般杂志水平。这样既保证杂志的质量, 同时也让博士们有荣誉感。
5、注册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网站
整个论坛具体分为文学博士、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金融学博士等分论坛, 各分论坛有自己的空间和管理人员 (可由注册的博士中选出热心会员为分坛主) 各分坛主经总坛主批准可发起本领域内的讨论, 组织讲座, 甚至安排其他活动。如管理学博士论坛还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具体分为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各小组;法学博士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分为刑法、民商法、合同法、法理学等小组, 各小组也可以同时组织活动, 发起讨论。针对热点问题或中央、各省委省政府要求, 总坛主根据需要可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讨论。如三鹿奶粉事件出现后, 对经济乃至全国相关行业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但该事件对于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少, 如何解决?则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很多人只看到这一事件会对乳品行业影响很大, 但对于其他行业有没有影响或者有多大影响, 研究的人就比较少, 另外, 从企业管理和法律层面研究的可能更少, 有深度的文章不多, 面对这一问题, 总坛主就可以以此为题, 组织大家讨论, 并拿出报告, 要求相关专业博士开展论坛, 并写出有水平的文章或建议, 经论坛秘书处审核后可以公开发至论坛, 这样对于中央决策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贵州博士网:http://www.guizhoudoctor.com/
[2]中国博士网:http://www.chinaphd.com/
科学博士研究生 篇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甲方)与(乙方)就博士后期间的研
究工作,签订如下协议:
一、乙方申请到甲方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甲方经考核后同意接收。乙
方在站期限为两年,自年月至年月,一般不得提前、延期离站。
二、乙方在进站前需向甲方提交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检查证明,对检
查不合格者,取消进站资格。
三、乙方在站工作期间,享受甲方提供的与本单位同岗位、同条件在职职工相同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四、双方协商,确定乙方在站期间科研课题的主要内容以及预期目标:
1.研究主要内容:
2.预期目标:1
五、甲方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合作导师应根
据具体情况提供乙方在站工作期间的科研条件,包括科研经费、仪器设备
等。保证乙方进站后即可开展工作。
六、乙方在站期间完成甲方对乙方提出的要求:
1.在站期间,应自觉履行协议的规定,努力工作,完成规定的科研
项目和预期目标。
2.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3个月内须做开题报告;进站满一年左右
时间须做科研工作进展报告,其报告作为中期学术考察的内容。
3.在站期间,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不少于2篇以上与在站研究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院”),其中至少1篇被国际三大文献检索(SCI、EI、ISTP)收录学术刊
物上发表或录用或取得经相关权威专家鉴定通过的高水平研究技术成果。
4.乙方在站期间的科研成果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有关规定享受
应有的权益。
5.在站工作期满前两个月,应向甲方提交书面研究工作报告。甲方
组织院学位委员会召开评审会议,听取乙方研究工作汇报,检查验收乙方
研究工作的学术水平是否达到了本协议提出的要求,并写出书面鉴定意
见。
七、在站期间的科研成果应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办理。
八、在站期间,因工作需要,可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赴国外从事短期学术交流活动,但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
九、在站期间,因病连续请假半年以上者,终止其研究工作,待恢复健康后,由本人提出申请,经院领导批准,可适当延长在站时间,但最长不超过半年。
十、在站期间,要严格遵守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和甲方的有关规章制度,如有违反行为的,或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十一、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双方保证遵守执行。本协议一式四份,甲方、乙方各一份,导师单位一份,一份交气科院研究生部备案。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
浅谈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篇6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32-02
一 博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地位作用
就世界而言,博士研究生培养教育起源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上升时期,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比西方社会晚了几百年。从我国科技队伍人才结构的全局分析,博士研究生是研究型人才、高端人才、精英中的精英。综观历史,我国六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如“两弹一星”的发射升天,“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都与我国老一代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和张光斗等世界级精英人才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密不可分。今天,以博士为首的尖端科技人才仍然承担着国内尖端科技研发的重大责任。国内的众多疑难问题和正在攻克的科技难关与重大社会风险也主要是依靠以博士研究生领头的尖端科技人才来支撑和完成的,这是伟大时代赋予博士研究生及其主管部门、单位伟大而神圣的使命。
二 对目前我国博士研究教育培养现状的分析
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真正建立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国家百废待兴,万象更新,解决和满足国家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成为当务之急。我国设立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比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晚了许多年,经验不多,硬件、软件和资金都缺乏,困难和问题的确不少。博士研究生是研究型精英人才,它要求起点高、条件充裕,育人环境优越,要特别注重教育培养质量而不能单纯去追求数量。然而几十年下来,我国当前的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多多。许多学者将其主要问题称之为“滥”,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博士生教育的学位点“泛”
我国博士生教育学位点数量成千上万,有的单独设点,有的联合招生,有的挂靠,形式五花八门。如今,稍有办学历史的大学都获批准设有博士学位点。事实上,这些大学中很多都不具备开展博士生教育的师资条件,其中有部分就属于“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经过拼凑审批下来的博士点。除了大学外,科研机构、党校系统、干部培训单位、大型厂矿企业,等等,都纷纷获批设点招生,这种“天女散花”般的博士学位点设置,直接造成管理难、监督检查难,博士研究生质量参差不齐,是广受社会诟病的重要原因。
2 部分博士生导师学识低
众所周知,在读博士生的知识水准与道德情操,通常与博导的科学素养关系极大。社会常有“名师出高徒”之说。当前,我国博导群体的构成参差不齐,实在难如人意。如一些博导却多处、多点挂名带徒传艺,由于科研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博士点教学,致使师生之间互不相识,感情淡漠。以至现在社会上出现“贩猪肉博士”“摆地摊博士”等反常现象。[1]这都从某一方面反映和暴露出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然,也有学者对此不以为然,著文说什么是“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标志”,笔者却实在难以苟同。
3 博士生本身起点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的博士(含在读)队伍,数量庞大,累计大约超过百万之众。这支队伍中确实有真才实学者,成为我国各条战线的专家骨干。同时,也有知识平庸者,观其言谈举止或科研教学能力,还不如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人才。细究起来,有部分博士头衔是靠家庭关系或社会背景获得的,也有一些完全把博士当作一种晋升和捞取名利的手段,这都损贬了博士群体总体形象。
三 对改进与加强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意见与建议
当然,江河奔流,泥沙俱下不足为怪。但关键在于要重视问题,解决矛盾,而不能遮掩回避,以无谓态度敷衍待之。大力整顿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环境与秩序,大力改革和完善其体系制度,实在刻不容缓。如何整顿和改革,笔者提出“砍、收、强、变、导、严、细”七项建议。
1 “砍”——弃芜取精,去伪存真
著名教育家,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教授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现状作了一个中肯的评价“博士生教育太滥太乱,即主张双‘砍”,即将现有博士教育学位点和招生人数都砍掉一半。[2]笔者认为,这是完全符合实际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在六七十年代还是“一穷二白”,而不过短短40余年,我国博士生教育学位点就发展至数千个,招生人数也以万计,从数量来看均为世界第一。这种快速增长客观上导致学位点教学秩序混乱,学习质量难以保证,有违精英人才办学初衷,故实行一定程度的缩减政策是必要的。
2 “收”——收权精审、集中管理
鉴于目前博士学位点存在诸多滥乱无序的问题,建议国务院学位办办公室严格整顿验收,将留下来的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暂时(如五年)一律收回,改由国务院学位办直接管理,所在地区和单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只有支援协办权力,随时接受国务院学位办的监督检查。包括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均由学位办审核决定,并将保持五年左右的相对稳定。
3 强——强固基础理论,强化社会应用
科技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导致学科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以至今天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课程门类众多,教材内容繁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其结果是导致基础学科薄弱,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牢,严重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研能力。博士教育学位点设置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目录为参照,不能过细过散。有必要继续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博士学位点的建设,并继续加强国际关系,国防军事、农林水利、畜牧水产、地质矿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化学化工以及工程机械等应用学科专业博士生学位点,努力提高通识和应用技术型高级人才的质量水平,以适应世界时局的发展变化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 “变”——变革招生录取方式,注重能力水平测试
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录取,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在测试操作过程中,通常更重视笔试成绩。相对而言面试所占的份量严重不足。为此,笔者建议可改考国文、外语、数学和专业理论四科,试题内容应在深度、广度与难度上适中,着重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外语运用与信息交流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面试时,学生应能迅速回答本学科的发展现状、水平和趋势,要能简述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国内外最有名的两位以上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并用外语回答两个以上专业问题。面试过程可由两位以上的著名学者主持,集体评价讨论,将考生全面素质在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真正为国选才。
5 导——名至实归,在位谋事
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博士研究生质量水平如何,与导师直接相关。如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李四光、黄汲倩、陈国达等所以世界闻名,除了其自身努力,也是其拥有世界级科学泰斗的导师辛勤培育出来的。综观这些前辈大师们的教书育人成才的成功经验,有着以下几个共同点,(1)德:德是人格人品,是奋斗方向和成功动力,“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都是衡量德的最高境界;(2)严:严肃态度,严厉作风,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带头垂范,真正做到“严师出高徒”;(3)奇:方法奇特,上课以引导为主,注重启发与答疑,变顺向思维为逆向思维、线性思维、多向思维、形成敏捷有序的网状思维,集思广益,求真改讹;(4)实,科学求实,注重实践,倡导“实践出真知”,切勿投机取巧、速成速胜。总之,在位谋事,名至实至是当前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对于博士生导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迫切要求。
6 “严”——严格章程,照章办事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无论文官武将都是靠政纲法纪治国理政治军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亦不例外,必须建章立制,循规蹈矩,严格管理与育人。在博士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也要像大庆人那样,做到“三老四严”:即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肃作风、严明纪律、严谨办事、严格管理。为了提高博士学位点的办学质量和诚信,建议参照钱伟长教授主张,国家应不吝财力、物力和人力,将所有博士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包括答辩,博导指导意见,参与答辩专家的评审意见,统统出版,交由同行审阅评议,对事不对人,评议结果在教育网上公布,严格实施择优汰劣政策。
四 把加强博士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的横向联系作为重要的改革举措
目前博士研究生学位点教育培养目标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办学经费投入日益昂贵,而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也倍感难以适应,标准要求和现实条件落差日益增大。这就需要主办单位与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和超大型的公司企业通力协作联合办学,建立学、研、产联合体,把创新思维、科技研究、新产品开发和高端人才教育培养融合成新的官、学、研、产四位一体的联合体,开拓一条学干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快速成才之路。诸如国外的一些大型公司、企业,纷纷与博士学位点联合,搞“订单培养”,“借脑袋”发财、“科学园区”、“技术走廊”、“硅谷”、“光谷”、“咨询公司”、“公司办事处”等等,都相互整合,互为依托。大学和公司企业的这些举措,均都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正在由世界向中国扩展,我国知名大学也纷纷效仿且成效卓然。如我国知名高校集中的北京中关村、上海漕河泾、武汉东湖、广东珠三角、浙江杭州和长沙岳麓山等地,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如“三一重工”的掌门人梁稳根,就是其中杰出代表。这种新型办学模式对于我国博士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的一代杰出人才,可能在这一办学模式中大批地茁壮成长。正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所说:“大学科学园是‘孵化厂,不但要在这里孵化出小鸡,而且要使其中一些成为能下金蛋的鸡”。
参考文献
[1]罗华陶.“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大学生研究素质的培养策略探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2):127-130.
[2]范兆雄.钱学森之虑与“钱学森之问”[J].教育发展研究,2012(18):0001-0001.
科学博士研究生 篇7
经历厚重, 成果丰硕
单秀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 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学位, 2008-2010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3-2014年加拿大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客座副教授。作为“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团队成员, 2014年获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联合授予“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入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批“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2015年入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青年拔尖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科研团队、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 (PICES) 气候变化工作组 (S-CCME) 成员。
主要从事渔业资源动态和种群动力学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973计划专题、863子课题、UNDP/GEF项目、省优秀青年科学家项目等12项, 作为科研骨干参与了CCICED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专项、APN项目等1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其中被SCI收录论文20余篇, 参编中英文专著16部 (副主编3部) 。获得国家各级奖励4项。协助完成了中国工程院、科技部、渔业局、海洋局等渔业资源战略研究和规划10余项。
解析主要渔业种类种群动力学, 丰富渔业生态学研究内容
解析了黄渤海主要渔业种类的种群动力学特征并建立资源评估模型, 对我国近海 (黄渤海) 及典型水域 (长江口缺氧区、中陆架水域、浙闽产卵场水域、黄河口水域、东南沿海主要河口) 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交替规律以及渔业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食物网结构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全面探讨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近海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浮游生物生态学的影响, 研究了多重压力下长江口水域水母生态灾害与渔业资源结构和资源量动态的关系, 探讨了水母在夏季的生物量分布及其爆发机制;同时对主要渔业种群包括小黄鱼、高眼鲽、大头鳕、细纹狮子鱼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的长期变化进行了序列分析。该部分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2011, 12) 。该项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渔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为多重压力下海洋渔业种群动态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基本参数, 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管理及典型水域渔业资源的养护和修复提供了科学基础;
关注领域研究前沿, 创新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影响的研究
创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渔业资源演变趋势预估的研究, 成果为近海渔业资源的适应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气候变化是近年来各领域研究的焦点, 单秀娟博士主持完成的973专题“气候变化下典型水域渔业生态系统演变趋势和应对策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黄鱼种群对黄海水域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系统分析了典型水域 (黄渤海、长江口和黄河口) 近50年渔业资源结构演替过程、资源分布的迁移规律;优化和完善了DBEM模型, 首次预估和量化了不同气候情境下 (RCP2.6、RCP6和RCP8.5) 我国典型水域鱼类资源的资源变动趋势, 如黄河口鱼类资源密度递增程度和增量的重心分布范围呈现出RCP8.5>RCP6>RCP2.6, 在未来30年, 渔业生态系统RCP2.6情景下的健康水平明显高于RCP6和RCP8.5情景, 其健康评价值分别是RCP6和RCP8.5情景的2.8倍和2.2倍。该部分结果在科技部973项目评估时被评为研究亮点。该成果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2015年首届年会获得墙报展示二等奖 (获奖比例为6/121) 。该成果为解析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一个范例, 为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寻求保护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 为近海渔业资源的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基础。作为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 (PICES) 成员, 积极推动了国内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影响的相关研究, 同时扩大了中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
评估资源结构与动态, 支撑国家渔业管理和渔业权益维护
针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普遍衰退的现状, 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分析了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重要渔业种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栖息环境的长期变化;对中韩暂定水域的渔业资源结构、主要渔业种群动态及渔业生产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估了黄海中方一侧、中韩暂定水域和中间水域渔业资源种群组成及资源量动态变化;分析了过度捕捞和水产养殖发展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策略;评估了放流前后套子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区的资源量动态和分布及增殖生态效应;评价了休渔期前后和休渔区环渤海沿岸水域的渔业资源状况和休渔效果;该部分成果获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5, 14) 。作为主要参加者协助完成了CCICED“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大型水利工程和过度捕捞对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影响的分析, 综合评估了过度捕捞和养殖活动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 为下一步国家实施海洋保护策略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以及UNDP/GEF大海洋生态系国际合作项目渔业资源的评估、增殖放流和禁渔期的效果评估等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得到了外方专家的充分肯定。该项研究积累了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基础资料, 为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家伏季休渔、海洋捕捞减船等政策制定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对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降低了盲目性和生态风险, 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 为下一步国家实施海洋保护策略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也促进了黄海渔业资源的共同管理和养护工作的开展;相关研究成果在中韩渔业协商中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的渔业权益和渔民利益, 为争取较高捕捞配额、增加渔业收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也为中韩渔业协商提供基础分析数据。
解决产业技术基础问题, 推动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揭示了鱼类早期的生长存活过程及对胁迫条件的反馈机制, 为鱼类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基础。系统阐述了鮸鱼早期阶段的发育、生长和存活过程;研究了鮸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异速生长方式及其生态学意义;揭示了鮸鱼在胁迫条件下形态、生长、生态及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应对胁迫的生态对策。该项研究不仅丰富了鱼类早期生活史的内容, 而且为评估自然海域中仔稚鱼的营养状况、仔稚鱼的存活率, 解析渔业资源补充机制及种群数量变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为鮸鱼早期育苗、开口饵料的研发提供了科学基础, 促进了鮸鱼养殖的产业化及福建沿海一带养殖产业结构的调整;研究成果在鮸鱼大规模苗种生产、开口饵料的研发、管理模式等方面已经推广应用, 推动了鮸鱼养殖的产业化, 促进了福建沿海水产产业结构的提升, 增加了渔民收入, 在福建沿海一带新增产值7500万元, 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单秀娟博士还积极关注国际渔业动态, 为维护我国渔业声誉和提高学科国际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针对Science杂志2015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水产养殖和世界野生渔业”的文章进行了评论, 客观阐述了中国水产养殖的真实情况, 有力的反击了文章“中国水产养殖注定削减世界野生渔业资源”观点, 相关内容刊登于中国水产 (单秀娟等, 2015) 和Science杂志网站 (Han Dong, Shan Xiujuan等, 2015) , 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和支持。
科学博士研究生 篇8
多年来, 一直致力于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微生物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DNA生命条形码, 以及微生物资源的信息化研究。承担科技部“973”课题,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年, 在权威期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可分为甲 (A) 、乙 (B) 、丙 (C) 三型, 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 传染性大, 传播迅速, 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翟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对流感病毒的形成和防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流感病毒的危害不容忽视
刘博士介绍说, 流感病毒看似平常, 但是却也有致命的危害。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范围的流行性感冒, 1918年暴发的横扫世界的大流感, 据现在的流行病学家估计大约有5000万—1亿人丧生, 这个数字远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 但这场被称为“全球性世纪瘟疫”的大流感也带来了美国医学研究、人才培养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巨大变革。自此之后, 又发生过几次类似的大流感, 同样造成了很严重的公共卫生危害, 导致很多人死亡。到了最近流行的“甲流” (甲型H1N1流感) , 虽然死亡率不高, 但是全球有几千万人感染, 也造成了多人死亡。
对于中国人来说, 记忆深刻的当属2003年的那场非典病疫, 现在谈起来仍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2013年, 我国首次出现H7N9禽流感病毒, 使得国内国际上都感到非常紧张, 当时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病例增加, 国家相关部门也采取紧急措施, 控制病例的增加和整个病情的蔓延, 甚至关闭国际市场, 限制国际间的活禽贸易。可以说当时全国上下都处于一种恐慌状态, 这种恐慌甚至蔓延到全球。可见, 流感病毒的治疗与预防研究迫在眉睫。
刘翟博士所在的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主要的研究工作分为几个方向, 简言之, 就是一部分研究有益微生物, 另一部分研究有害微生物。研究有益微生物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利用, 让它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而研究有害微生物则是为了更好的预防它的发生, 而有害微生物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病毒。刘博士说:“对于我们而言, 人类的疾病很大一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 所以病毒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种造成疾病的病源。对于中科院的研究人员来说, 强项是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H7N9禽流感病毒的一些基础问题, 比如说这个病毒到底从哪儿来的?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病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病毒……通过这些问题, 我们进行实验分析, 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找出病毒来源, 为防控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刘翟博士表示, 他研究的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很广泛, 需要与电脑、数据、算法打交道, 力图通过大量的生物学数据来诠释生物学问题, 为生物学领域的其他学科提供重要的补充与技术支持。利用生物信息学来研究微生物, 充满了无数的挑战。随着生命科学步入大数据时代, 生物信息学成为必要的工具。谁能够尽快发展, 谁就能占领科技制高点。
科学阐释禽流感的来源与防治
凭借着丰富的生物信息学知识, 刘翟博士深入的研究了感染人的H7N9病毒的由来, 并且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他说, H7N9病毒完全是源于自然界的病毒进化出的一种新型的流感病毒亚型。到目前为止, 人类的科技还无法人工创造这种很微小的生命。
刘翟博士带领科研团队通过对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研究, 发现整个禽流感病毒里面的基因有的包含了来自于候鸟的基因, 有的来自于家养的水禽和陆禽的基因片断。于是, 他判断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是野生鸟类, 作为鸟类的病毒已经和鸟类共生了很长的时间。鸟类感染禽流感病毒, 很多时候没有病症表现;有时也会出现发病的症状, 但是绝大多数情况都会康复, 就像人类得了流感。由于物种的差异, 野鸟中的病毒是很难直接感染哺乳动物的, 因为它们无法适应哺乳动物的宿主环境。即便存在有个别的病毒能够勉强存活于哺乳动物体内, 由于野鸟与哺乳动物的接触机会非常少, 这种传播发生的概率也基本可以忽略。
然而, 由于家禽是由野生禽类驯化而成的, 在生理构造上非常相似, 因此大部分禽流感病毒都能够感染家禽, 尤其是家鸭。由于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家禽散养, 因此经常会有家禽和野禽共享一片水域共同觅食的情况。这种“密切接触”也就造成了病毒从野鸟进入了家禽。而家禽养殖的规模化使得病毒可以快速感染多个个体。由于家禽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 有些病毒能够造成个体发病, 而很多时候即便感染了禽流感病毒, 家禽本身也没有病症表现。病毒入侵和家禽免疫系统对抗的最终结果, 就是病毒在家禽中以一种较低的存在率与家禽共存。而家禽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让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和它们接触, 家禽特别是活禽市场, 在禽源新型流感病毒的出现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感染的危险性主要来自处理活家禽的菜市场。
刘翟博士及其合作团队做了大量的生物信息学工作, 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方法, 得到了分析结果。但是, 由于宿主屏障 (人和禽的生理差异) 的存在, 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些病毒无法在我们体内存活、会被我们的免疫系统直接杀死, 只有少数人由于一定的原因而真正被感染。
找到了真正的病毒来源, 人们提出了更深一层的质疑, 禽流感是否会演变为人传人的病毒呢?刘翟博士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个直接的证据证明禽流感可以人传人, 因为我们对呼吸道疾病, 或者对流感来说, 如果它会人传人就会大规模的传播, 而目前禽流感还不具备这种条件, 也就是说不具备‘持续性人传人’。”但是, 刘博士同时表示, 像其他流感病毒一样, H7N9不会突然消失, 由于其对于家禽的低致病性导致其具有极高的隐藏性。一旦时机合适, 又会大量繁殖扩增, 造成危害。毋庸置疑, 了解病毒来源以及传播动态对于病毒的防控和制定必要的管理措施都是至关重要的。
刘翟博士说:“随着夏季的到来, 禽流感病毒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很多人以为禽流感会像SARS一样, 在5月份之后就会消失并且不会再出现。甚至我们去做市场调查时也发现夏天市场上的病毒非常少, 很难发现。但是,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 流感病毒一定会重新活跃起来, 并且重点就是活禽交易市场。因此, 必须加强防范, 而防治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家禽中禽流感的监测工作, 定期进行活禽市场消毒工作, 并加强对活禽交易的监管。”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 刘翟博士表示, 他将带领科研团队继续了解包括H7N9、H10N8等在内的流感病毒的跨种间传播, 了解流感病毒跨种传播间哪些关键因素是可以控制的, 它的分子病毒是怎样的, 变异和传播之后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有没有方式进行提前预防, 并从科学角度给予更多的指导性建议。
发表学术论文, 引起国际关注
2013年5月1日, 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了刘翟博士等人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溯源的科学论文。2014年1月24日, 他们又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探讨H7N9病毒如何在鸡群中动态成活的现象的研究论文。2014年2月26日, 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再次发表了刘博士与泰山医学院史卫峰教授和微生物所高福研究员 (院士) 共同撰写的文章。
三篇文章中, 第一篇指出了造成这次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的重配病毒;病毒基因片段存在多样性, 原因很可能与家禽的运输有关。同时, 这次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至少有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 它们在宿主选择性与“达菲”耐药性等方面存在不同。第二篇阐明了H7N9病毒在家禽中的动态重配模式, 科学地解释了活禽交易市场和活禽运输在H7N9蔓延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篇则是针对2013——2014年在我国出现的新发人感染H7N9和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提出了新的科学观点。指出这些病毒都来源于野鸟与家禽中禽流感病毒的混合重配, 而携带有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就像一个“孵化器”, 能够使得来自野生鸟类的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存活和传播, 并最终造成人感染。文章特别建议要切实加强活禽和禽类产品检测以及家禽饲养环节疫病防控工作, 强化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切实抓好产业服务指导。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发现。
文章中, 刘翟博士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包括他们目前在该领域的成绩, 并希望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预警预测, 预测出下一个会是什么?能否把病毒扼杀在摇篮之中, 让它减少对人类的危害?这是刘博士团队未来研究方向之一。另外, 他们还会继续关注我国的家禽交易这种生态和整个病毒之间产生的关系, 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非常合理的解决方式, 能够保证家禽交易和生态的正常运行, 同时保障这个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科学博士研究生 篇9
与此同时,我国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模逐步扩张、人口数量急速增长、产业布局不断调整、工商业发展模式日趋多元以及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现代消费方式加快升级、电子商务技术广泛应用,衍生出大量的城市配送需求,尤其是小批量、多品种、高频次、时效性强的“门到门”配送需求日益增长。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华光说,未来十年,我国城市配送业务每年将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同时,我国物流链条中“最后一公里”货流不畅问题日益突显,导致配送成本高、运作效率低、环境影响大,已成为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制约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
集约化的趋势
华光认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压力直接要求城市配送实现集约化运作。据有关方面按国际可比方法测算,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终端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4%左右、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总量的12%。从能耗结构上看,交通运输行业是油品消费的大户,占全社会油耗比重接近40%。其中,有测算表明道路货运约占交通运输能耗和碳排放的1/3。
近些年,我国在工业节能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运输的刚性需求持续较快增长,运输的能耗和碳排放占比稳步上升,尤其是道路货运已成为综合运输系统内节能减排的突出薄弱环节,应当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城市配送的运输组织与效率,会对城市交通环境、交通拥堵、资源综合利用、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等产生重大影响。有研究表明,城市货运交通量约占城市总交通流量的30%左右,城市货运车辆排放约占城市交通排放总量的40%左右。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有三个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将城市配送纳入城市交通规划甚至城市整体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将改善城市配送系统作为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三是高度重视城市共同配送模式的推广应用,并集中体现在政策引导和鼓励城市共同配送模式的不断创新。由于城市共同配送是一种高效、集约的配送组织模式,从日本、欧洲等国的实践看,发展共同配送可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可减少城市货运车辆30%左右、单车车程60%左右、城市干道交通量10%左右、总货运车程72%左右,根据共同配送的不同运作模式,总体节能减排量可达30~74%不等。
共同配送的探索
我国已有部分城市正在积极探索共同配送的发展模式,北京和成都就是其中的典范。
这也充分说明在推进城市配送过程中政府把其当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在进行。
其中北京市积极支持超市发、京客隆等大型连锁企业,通过建立大型配送中心,实施对数百家门店的统一配送,推动东方友谊、快行线、和众奥顺达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与商贸流通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了城市物流末端共同配送和农产品物流共同配送示范工程。
北京市作为“十二五”期间物流重点工程试点,城市物流末端“共同配送”示范工程启动。该工程以进社区、进校园为试点,通过搭建共同配送网店和信息平台,整合末端物流配送资源,提高城市物流末端配送效率,以便利百姓生产生活。
在北京,城市物流末端共同配送在一个社区或学校、以一公里为半径,设立共同配送站点,承接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以及专业物流配送等各类企业的终端配送业务,统一配送货物,提高配送效率。末端共同配送采用政府引导、协会协调、企业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以中通、圆通、申通、汇通、韵达等主要快递企业为骨干、以合作共赢为宗旨,推动组建了“北京城市一百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共同配送的运营主体。以保证统一、规范化服务,各共同配送站点统一形象、统一服务标准,搭建共同配送信息平台,实现上游企业和配送站点的数据对接。
与此同时,北京市支持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8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农产品直销采购联盟。联盟依托信息化服务交易平台,整合农产品产业链资源,构建新型农产品直采直供服务体系。农产品直采直供以农产品物流共同配送模式作支撑,为集团客户提供集约化的物流服务,并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商、流通服务商和需求者的规模化对接,是“农超对接”、“直营直供”等流通组织模式的典型应用。
目前,北京市已建成了100多个共同配送站点,服务覆盖500个社区、100多万户家庭。末端共同配送和农产品物流共同配送优化了配送流程和整合利用资源。
成都在城市共同配送的探索,早在2009年成都市便率先启动了共同配送研究与试点工作,形成了城市共同配送发展的基本思路,之后与德国邮政(DHL)合作形成了《成都市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近期拟上报市政府审定后全面启动。
在成都这是一个分步实施的过程。第一阶段从2013年起引导发展集中配送模式,2015年起逐步推进向共同配送模式过渡。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城市共同配送发展目标,届时中心城区大型商贸企业供应商80%的货物在共同配送示范区内集中存储和配载分拨,并通过标准化配送车辆配送至商贸企业及各门店。
为此,成都市已启动城市共同配送示范区建设,按照已制定的城市物流配送车辆运营技术规范的要求投放标准化的配送车辆,加快建立城市共同配送车辆监管平台,并计划出台一系列配套管理政策。预期城市共同配送将为成都市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包括:一是减少城市交通拥堵。通过优化车辆配载和配送路线,入城货运车辆总数将由目前的3万辆逐步减少到6000~10000辆左右,可有效减少市内30~40%的货车流量,显著提高城市交通路网通行效率。二是减少货车尾气排放。通过统一投放节能环保性能好、标准化程度高的配送车辆,单车可有效降低10~15%的尾气排放,城市整体综合降低尾气排放30~50%。三是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物流企业通过集中仓储管理、提高配载效率、减少空驶里程,可有效提升30~40%的物流效率,降低15~35%的物流成本。
交通运输的支点
华光认为,为提高城市运输组织效率,降低城市货运污染物排放,实现配送集约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交通运输在推进城市共同配送发展中有着重中之重的位置。
首先特大型、大型城市要推进构建城市配送三级网络。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结合自身产业布局,整合现有仓储、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引导市场形成层次清晰、衔接有序的城市配送物流服务三级网络布局。一级网络主要是重点园区的分拨中心,即在城市内的重点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分拨中心,集聚龙头配送企业,贯通城市交通枢纽和对外节点,搭建面向全国、辐射周边的物流平台;二级网络是公共专业配送中心,通过城市主干道和高速公路通道,引导支持企业建设公共配送中心,完善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的有效衔接,强化采购、集货、分拣、储存、理货、加工、送货、信息处理等一体化服务功能;三级网络是城市末端配送网店,在社区、商务区规划设置一批公共货物装卸点和货物集散点、货车停车泊位,充分利用现有商业零售终端网络,增强城市末端配送的装卸、分拣、暂存功能,满足商业区和生活区消费者的商品配送需求。
与此同时,研究共同配送先进组织模式的节能减排贡献,将其纳入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补助范围。研究探索共同配送等先进配送组织模式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将其列入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补助对象,推进建设快速消费品、水果蔬菜等不同类别的专业性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和连锁超市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集中利用第三方城市配送专业运力资源,加大对开展共同配送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或企业探索夜间配送模式,积极推动商业机构完善夜间卸货条件以保证夜间作业的顺利实施;对实施“夜间配送”的城市配送企业和商贸企业,在妥善解决“扰民”等问题前提下,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
值得一提的是开展城市配送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建立城市中心区货物运力投放机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城市配送交通影响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联合建设规划部门明确城市配送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方式和审批程序,将城市配送交通影响评价作为新建、改(扩)建项目规划阶段的强制要求。
同时,建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城市配送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对城市道路、商业区、居住区和大型公共活动场地等城建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全面施行城市配送交通影响评价,并适时提出整改措施和优化调整方案。
更要建议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定期开展中心区货运需求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城市中心区货运需求量和分时段、分车型等的需求特征情况,为货运需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科学确定并向社会公示城市配送运力投放标准、规模和投放计划。适时建立城市货运车辆运力投放机制,并积极会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城市货运车辆运力投放机制作为城市货运车辆通行证发放的重要依据。同时,针对目前货运市场中货运需求方与供给方在运价方面的矛盾,不定期地进行货运成本专项调查,把握运输成本的趋势及构成,为进一步强化城市货运市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在城市配送难的问题上,城市配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不可或缺。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当地城市配送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GIS、GPS、WMS、RFID等信息技术在城市配送中的应用,加快城市配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配送信息资源的共享、互联互通,实现“一站式”的物流信息服务,为城市共同配送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对运用国家已有标准进行相应物流信息分类编码和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并在技术上形成相应规范和标准的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科学博士研究生 篇10
冀志江1988年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 1994年获得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专业工学硕士, 随后在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物理系任教, 2000年他毅然放弃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物理教研室主任的稳定工作, 考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进行博士深造, 师从生态环境建材研究开创者金宗哲博士, 从此开始了他在生态环境材料研究领域辛苦卓绝的求索。
求索创新 科研硕果累累
冀志江的博士课题是有关环境矿物电气石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当时几乎所有关于电气石方面的中外文文献、专利他都查到并研究过了, 对国内各地的电气石矿进行了收集、理化测试、环境性能研究等实验工作, 采用新手段表征了电气石材料的自极化现象、红外性能、对水的作用等, 研究成果得到行业专家的认可。博士期间他发表了5篇一级学术刊物文章和1篇SCI收录文章,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 到博士毕业时申请并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在行业内已成为知名的电气石材料专家。
冀志江博士毕业后留在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主持环境与健康材料研究室工作。虽然平台搭建了起来, 但老师退休了、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没有人才队伍…一切还需从新开始。冀博士很快从学生转入室主任的角色, 组织完成了3项在研国家863课题、2项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十五攻关课题、3项科研成果转化课题、10项建材国家或行业标准课题;协助老师金宗哲教授对一直从事的“抗菌净化及产生负离子功能材料和建材应用技术”申报并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在研究室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冀博士并不满足于已开展的研究方向, 在分析研究国际上生态材料及建材的发展动态、关注相关学科交叉点的学术问题基础上, 他的目标更加广阔。在与科技部、建设部等领导的充分沟通后, 主持申报并获得了10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持计划课题和子课题的科研任务。
在科学创造中, 勤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怀疑、善于总结, 既能高屋建瓴、又要脚踏实地, 这是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又是科研迈向成功的保证。目前十一五课题研究已进入第5年, 虽然有些课题研究基础较薄, 但在冀博士的正确带领下, 在研究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多项课题新技术新成果陆续推出。突出的新技术成果有: (1) 由冀博士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居住区与室内环境噪声控制与改善关键技术研究”课题, 现已完成了课题立项时的全部指标任务。2008年下半年研究推出的“新型金属隔声屏障技术”在河北京秦高速上进行了示范工程应用, 目前已通过了工程验收, 设计的T型顶部吸声新型隔声屏障技术产品在与国内及日本专家交流中得到肯定。由冀博士主持研发的“高效室内外用吸声涂覆材料技术”, 采用特殊处理的吸声棉与水性乳胶涂料体系结合, 解决了吸声吸收达0.4dB且能够厚涂施工的实际问题。 (2) 在研究室承担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电磁辐射检测与防治材料研究”子课题研究中, 冀博士指导2位研究生系统研究了建筑物电磁屏蔽材料, 开发的电磁屏蔽吸波砂浆和吸波板材经试验测试, 常规性能都达到各自产品标准性能指标要求, 在2.0GHz~40GHz频率范围内吸波效果达7dB以上, 最大值可达29dB, 对多频段电磁波能够有效吸收。 (3) 由冀博士主持的“建筑室内湿环境改善材料和无机有机复合相变调温建材研究”子课题研究工作, 自主创新的相变材料包覆技术解决了相变材料在砂浆墙材中的应用难题, 独创的相变材料温差测试装置解决了大物料的相变温差测量问题, 填补了国内外在测试技术方面的空白。 (4) 承担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功能型环保建筑涂料的研究”子课题研究中, 冀博士创造性的提出利用环境矿物材料研究吸尘涂料, 以减少或降低空气中的悬浮尘埃, 经清华大学测试, 做出的吸尘涂料对直径小于5μm的尘埃有较好的吸附降尘作用。此外还推出改善室内舒适度的调湿功能涂料、热反射隔热功能墙面屋面涂料、混凝土石材自洁防护涂料等功能涂料技术。
冀博士总是告诫研究室的年轻人“科研是基础, 一定要沉下心来把基础打好, 这关系到研究室的生存, 也关系到每个人在研究院事业的发展”。在做好在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 冀博士还在构想着未来几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而且带领大家开始着手了十二五预研课题的探索研究工作。2008年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建材研究总院建立“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冀博士率领的研究团队整体进入重点实验室, 冀博士受聘为生态环境建材领域学术带头人。
严谨务实 推进科技产业化
科技的产业化是科研的终极目标, 也是转制成科研型企业的研究院对下属研究室生存的实际要求。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产值指标, 更为了实现生态环境建材的产业化, 冀博士以务实的精神始终将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放在首位。
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要经历一个艰苦的生产实践过程, 而建材产品要高质量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上并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更需要严谨的实验和全身心的投入。2008年北京奥运城市美化项目中, 在院所领导及熟悉工程的技术人员的引领下, 冀博士主持通过近3年的努力将自主研发的道桥防腐蚀涂料涂刷到了北京四环路上。自2006年上半年开始冀博士搬来实际道路用的路缘石防撞墩进行无数次涂料匹配实验室实验;跟随所里道桥工程专家郭工进行了多次实际路面施工实验:健翔桥30m实验段——初步摸索, 长虹桥实验段——技术改进, 大郊亭至四惠桥2公里的实验段——大型考验;经过一次次实验室实验和实际道路施工实验, 技术产品得到了北京公联道桥管理领导的认可。实际施工时, 道路施工只能在夜间零点到六点间进行, 冀志江博士经常夜间监督指导施工, 白天又到办公室做好材料生产调度等工作。在冀博士及各方人员严格把关及带动下, 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确保了高质量产品和高质量施工, 完成四环路全长58公里、四面边道共计240公里的涂刷任务, 整个工程应用防腐涂料近百吨, 施工完的四环路得到北京市领导的认可。
除了道桥涂料产品, 冀博士带领的研发团队通过近10年的努力, 陆续将多种技术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如作为国内最早研发薄型隔热保温涂料技术的部门, 隔热涂料产品在厦门、重庆、江苏等地多个工程上大量应用;空气净化涂料、负离子涂料、抗菌净化材料等研究室早期技术成果也形成了产品, 每年有固定的产品销售收益。正在进行的十一五课题研究, 冀博士更是把研究同实际工程紧密结合, 研发的隔声屏障产品在京秦高速上进行了350米的工程示范, 研发的吸波砂浆在河南两栋受电磁波污染的民居进行了改善治理工程示范, 与河北知名板材企业联合开发吸波板材产品, 防污自洁涂料在张家口3座新建大桥上大量应用。
在实际工程应用和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 在一次次实验-调整-再实验过程里, 冀博士及其研究者们真切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际工程考验的成果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成果。为此冀博士经常告诫自己和身边的人, 要严谨务实、不懈努力、以过硬技术产品经受市场考验。
锐意进取 引领行业发展
在与冀博士的交流中, 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生态环境材料及建材行业的发展。如果说科研和产业化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那么行业的发展就是高层次目标。冀博士的思路是做一个科研项目, 不仅要有材料研究成果, 还要留下检测、标准等实在的东西, 要起到真正推动此领域整体发展作用。如抗菌建材课题研究过后, 建立了建材行业首家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抗菌防霉检测室, 先后承担完成“抗菌陶瓷”、“抗菌涂料”等4项行业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空气净化负离子课题研究后, 建立了国内唯一采用静态法测试材料负离子量的检测室, 制定的空气净化涂料标准解决了此领域一直没有标准可依, 产品功能判定较混乱的问题;制定的离子测试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成为国内该领域广泛采纳的标准。调湿功能建材课题研究中建立了材料吸放湿性能测试室, 该项测试能力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认可, 承担制定了2项调湿方面行业标准, 都是解决了统一测试技术难题和企业市场急需的标准。目前在相变、吸波、吸音降噪等方面, 测试技术和行业标准制定都在紧张进行。
检测和标准是从技术上促进产品和行业发展, 那么行业分会组织的建立将会更加促进生态环境建材的行业发展。为了推动生态建材的发展, 2005年冀博士向上级组织提出成立生态环境建材分会的设想, 2007民政部批准了该分会组织的成立, 冀博士任生态建材分会秘书长。经过几年的运行, 目前分会已发展会员70余家, 举办生态环境建材及环境功能材料专题论坛7次, 组织与国外生态建材方面企业专家的考察交流活动, 建立生态环境建材网站, 一系列工作使国内生态环境建材方面企业和专家找到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冀博士总体规划的“科研-产业-标准-行业”的实施, 在行业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促进了生态环境建材行业的整体发展。
勇挑重担 培育研究团队
进入不惑之年的冀博士主持着研究室的全面工作, 研究室由最初成立时的2人发展成为有9名正式员工、6名外聘员工组成的平均年龄在33岁的年轻技术团队, 研究室产值也从最初的十几万元增长到五百多万元, 成为研究所发展速度最快的科室。冀博士的观念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 要组成研究团队, 形成合力而集体发展。冀博士作为导师及协助其他导师, 先后培养毕业了7名硕士、2名博士, 很多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室里工作, 因此研究室的特色是年轻人多、学历高但工作经验少。冀博士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员工:“干科研要沉下心耐得住寂寞, 没有上下班区分, 要心里时刻装着所从事的研究内容, 知识技能掌握在自己手上谁也拿不走…”。在行动上冀博士更是身体力行, 晚上、周末经常看到他在办公室工作的身影, 6点钟下班经常要干到7点才回家吃饭, 辛苦的工程施工也总是冲锋在前。正是在他的言传身教下, 在对每个员工的合理安排下, 研究室每位员工负责一个研究方向, 多数员工克服了年轻人常有的浮躁、眼高手低等毛病, 逐渐沉下心来进入角色, 推进了各自研究领域的工作, 在专利、学术论文、产品等方面做出了贡献。2009年冀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荣获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
工作之余, 冀博士也非常关心周围年轻人的生活, 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带领大家游泳、唱歌, 年轻人的找对象、业余时间看的书等都是经常交流的问题。如今研究团队在冀博士带领下, 为生态环境建材的科技发展而努力奋斗着。
“路漫漫其休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科学博士研究生 篇11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博士研究生 英语听说教学
博士研究生听说技能的特点
1.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良好的英语听说技能,实际上是集英语能力各方面之大成,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目前的博士研究生,多数听说能力较弱。
2.思维能力。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和练习口语的机会,博士研究生在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时,很难在短的时间内想出答案并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无法把最为简洁明快的回答反馈给对方。
3.心理素质。要想真正具备英语听说技能,除了宽厚而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以外,还需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部分博士研究生由于练习得不够,发言之前忐忑不安,发言时前言不搭后语。
4.文化素养。英语听说技能的提高,需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同时要求知识面广阔。在这方面,博士研究生还要了解本专业以外的文化、科学、社会等方面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摄取以母语为主,还存在将这些信息通过英语口语表达的困难。
博士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英语综合技能不均衡。调查发现:超过60%的研究生因其时间和精力有限,课外读物多为考试用书[1];除了顺利毕业、拿到学位以外,其他方面无暇顾及。由于博士研究生偏重学术论文的阅读和书写,进行出国访问交流的机会有限,导致他们对口语学习不够重视。
2.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落差较大。很多博士研究生满腹话语不知从何说起、怎样去说,难于有效地组织英语语言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高级的口语交际需要研究生进行批判性的探讨,能够就反对意见进行辩驳,这就要求研究生从“能说”转向“会说”,对他们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重视不够。目前的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不够多样化。教师有时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就造成研究生的英语应用技能较差,不少人虽然能听明白,却羞于说得不好,常常因为紧张焦虑而失语。
4.多元化、包括本土化的文化素养不足。目前对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中关于文化知识的介绍停留于单一输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忽略了对本土文化的内容输入,部分教材内容老化,这种单一、不具时效性文化的传授已不再适合教育国际化时代的英语教学。
问题的成因分析
1.以应试和“考级”为目标的学习观念根深蒂固。这样背离了英语教学的目标,更与教育国际化的现实需要很不一致,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不足在所难免。
2.教师缺乏行动研究。有学者认为,“项目化生存”是中国大学的“重病”之一,不断有老师对付着去做一些没有多少学术价值的项目,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源[2]。教师应该利用课堂开展英语听说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实际研究提高听说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3.学生听说水平差异大。博士研究生出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学校背景,口语水平的差异成为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的主要障碍之一。
4.单向式文化输入不适合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要求。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英美文化,忽视母语文化,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和文化比较的缺失[3]。英语听说教学中应强调的是跨文化意识,包括本土化意识。衡量一个人英语听说水平的高低,应如威多森所谓的“真正掌控这门语言使其为你所用[4]”。
教学策略及建议
1.创造适合博士研究生听说互动的语言环境。努力创造听说互动的语言环境,以利于研究生在情景对话的环境中提升表达与交流能力。
2.中、外教结合体现各自优势。中、外教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博士研究生听说教学水平。
3.在博士研究生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面对本科外语教材层出不穷,博士研究生的教材却逐渐老化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应开发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研究生听说教材。
4.进一步改革关于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的考核与评估。有些省市已经采用人机对话形式进行听说技能二合一的测试[5],这种英语口语自动化考试的经验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卜小伟.禁忌语比较教学[J].出国与就业,2012(1):146.
[2]温儒敏.中国大学的五种“重病”[J].读者,2012(6):20-21.
[3]肖龙福,肖笛,李岚,宋伊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6.
[4]闫艳.从“标准英语”到“中国英语”——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学观的转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257-259.
[5]于琴娣.浅谈如何利用人机对话契机提高学生听说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0(12):212.
科学博士研究生 篇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建站来累计招收博士后150多人, 为全院及社会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但是, 与高校及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系统相比, 省级农科院在博士后队伍建设和发展上, 还有一定差距。本文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为例, 就进一步加强省级农科院博士后队伍建设, 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博士后的科研价值体现
(一) 博士后是选拔科研人才的后备力量
博士后是一种临时性的合同制科研工作, 在美国, 博士毕业生如果想进入高校、科研单位工作, 必须有1~2年或多年的博士后工作经历。通过博士后期间的高强度和高质量的训练, 年轻博士在综合素质能力上得到很大提高, 为正式进入科研机构工作并快速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而对用人单位来说, 通过1~2年时间的培养和使用, 可以全面考察了解博士后的人品、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因此, 博士后现已成为各设站单位培养与选拔优秀科技人才的后备人才库。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出站90多人, 其中58名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并留院工作, 现已成为全院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 其中6人获得研究员职称资格、31人获得副研究员职称资格, 17人已成为相关学科带头人。
(二) 博士后是充实科研队伍的有生力量
对科研单位来说, 博士生和博士后均是充实科研队伍的有生力量。而博士后较博士生而言, 在招收指标、招收手续及管理模式等方面更具灵活性, 受到单位和导师的青睐。更重要的是, 博士后在经过三年左右的博士培养之后, 形成了科研思维、掌握了科研方法, 能够更好地配合合作导师开展创新工作, 攻克科学难题。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人均培养在站博士后2名, 通过招收博士后, 极大地缓解了博士生短缺的问题, 为改善科研团队人员结构、补充年轻科研力量以及激活团队创新活力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博士后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博士后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 处于创新能力最强的黄金年龄段。博士后在推动科技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美国, 实验室的具体研究工作主要是在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由博士后来承担完成。博士后一般按照合同制, 单位对博士后在站期间有严格考核要求, 因此博士后的产出率较高。据《Science》杂志2008年统计结果显示, 在《Science》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中, 博士后占到了4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站博士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及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计划等项目共计133项, 累计取得经费961多万元;累计发表研究论文320多篇, 其中SCI论文60余篇;申请及获得授权专利30余项;有7人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博士后科技创新成果中多项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二、省级农科院博士后的限制因素
(一) 国家日常资助经费为零
根据博士后研究人员日常经费有关政策, 国家对于博士后流动站有稳定的日常资助, 现行标准为每名博士后在站两年期间提供10万元资助。而在省级农科院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得不到国家给予的这部分日常资助, 且工作站由于需要挂靠流动站的原因, 还需向流动站支付一定的培养费。由此可见, 作为省级农科院博士后工作站, 招收博士后的费用完全需要单位自筹解决。
(二) 国际学术交流机会不多
人社部从2012年起实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 主要面向985高校、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以及综合评估为优秀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 而作为省级农科院博士后工作站, 很少有机会申请国际交流计划。大多数博士、尤其是优秀的博士对进站后是否有机会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十分关注, 严重影响省级农科院博士后的优秀博士生源。
(三) 招收工作依赖高校
据了解, 全国省级农科院中目前除浙江、山东和江苏等个别几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备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 大多数都需要挂靠高校流动站才能招收博士后, 自身没有独立招收资格。挂靠流动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是因高校与省级农科院在学科设置上的差异, 导致省级农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某些学科领域无法招收博士后。二是招收手续需要经双方单位逐级审批, 程序繁琐, 过程冗长, 影响招收效率。三是大部分省级农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挂靠高校期间, 还需向高校支付培养费, 增加招收成本。
(四) 自身吸引力不强
单位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人才的选择。省级农科院受制于职能定位和单位的规模, 与经过985、211建设的高校和承担国家基础学科建设的国家级科研机构相比, 在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上仍有一定差距。同时, 省级农科院因科研硬件平台立项渠道不畅, 投入不足等原因, 在科研硬件设施条件上普遍不强, 以国家级涉农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 目前已立项建设的有102个, 但是依托省级农科院承建的仅有18个, 不足总数的五分之一。因此, 从高校刚刚毕业的博士生, 在选择博士后单位时还是会优先选择高校, 或者向国家级科研机构集结, 而对省级农科院关注较少。
三、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适当增加博士后经费
省级农科院大部分是国家全额拨款的公益类事业单位, 博士后的日常资助经费也应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同时, 可将博士后纳入本单位人才规划, 设立博士后专项经费, 鼓励博士后合作导师投入配套经费, 用于改善博士后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自2012年设立1 000万元人才专项经费, 其中每年用于博士后的经费占二分之一左右。在招收博士后时, 要求合作导师与单位按照1:1的比例承担博士后培养费。
(二)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据科学网2005年的博士后调查数据显示, 对于博士后工作满意度影响最大的不是薪酬, 而是正式的科研训练等因素, 其中国际学术交流是科研训练中的重要组成。建议在“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中, 给予优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定比例 (如5%左右) 的支持。同时, 积极发挥单位自身优势, 与国外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开辟联合招收博士后新途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秉承“联合招收, 以我为主”“费用共担, 成果共享”“规范管理, 明确目标”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2012年起先后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田纳西大学、泰国农业大学以及加拿大农业部南方作物保护与食品研究中心等国外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招收博士后13人, 有效吸引了国内外优秀人才, 充分利用了国际科技资源, 深入推进双方单位国际合作交流,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 争取独立招收资格
在博士后招收方面, 有条件的博士后工作站积极申请并争取独立招收资格。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经历了建站十多年的发展后, 于2012年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独立招收博士后的申请, 并在2013年获批取得了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 简化了招收手续和程序。取得独立招收资格后的第二年, 博士后招收数量有了明显增长, 据统计, 2014年实际招收博士后人员数量已达到2012年时的两倍。
(四) 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吸引力
1. 制定优惠政策, 增强吸引力。
加强对博士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为博士后配备良好的科研设备、优越的住宿条件, 同时在博士后个人待遇上, 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工资待遇是对博士后最直接的吸引力。博士后进站首先直接关注的就是薪水, 这是博士后在比较和选择设站单位的主要考虑因素。适当提高博士后工资待遇, 有利于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博士来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充分利用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 制定博士后考核优秀标准, 对于出站考核优秀的博士后, 给予直接调入设站单位工作的机会。
2. 加强在站管理, 提高产出率。
在站管理是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关键。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工作站—用人单位—合作导师”三级协同管理, 以合作导师管理为核心, 明确合作导师培养和使用博士后的责任, 激发合作导师的积极性;以用人单位管理为抓手, 将博士后纳入用人单位年度业绩考核, 发挥用人单位的责任心;以博士后工作站管理为保障, 制定管理考核机制, 建立激励措施。对在站期间特别优秀的博士后, 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面上) 、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发表一区SCI论文以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实现转化取得重大效益等博士后人员, 配套给予相应的奖励, 以促进博士后科研成果产出。
3. 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影响力。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向社会发布博士后招收启事, 明确招收计划与招收条件, 大力宣传博士后待遇条件等有关政策。利用现场招聘会、人才推介会等各种机会宣传介绍博士后工作。调动博士后合作导师的积极性, 鼓励导师利用各种学术交流研讨会等机会, 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宣传博士后政策, 主动寻找优秀的博士生从事博士后工作。
摘要:博士后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青年群体, 是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通过阐述博士后群体在科研单位的重要价值, 分析目前省级农科院在博士后工作中存在的限制因素, 提出加强省级农科院博士后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以期为博士后管理单位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博士后,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农科院
参考文献
[1]王文渊.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反思[J].学理论, 2014 (8) :246-247.
[2]张晓波, 王秀华.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博士后, 2014 (1) :33-35.
[3]Bhattacharjee Y.Postdoctoral training.NSF, NIH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mentoring[J].Science, 2007, 317 (5841) :1016.
[4]Christie Aschwanden.Professionalizing the Postdoctoral Experience[J].Cell, 2006, 124 (3) :445-447.
[5]景强, 赵亮.浅析美国博士后训练与制度体系探析[J].南方医学教育, 2012 (1) :10-11.
[6]戴成林, 马开剑.高校引进人才的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 (1) :11-14.
【科学博士研究生】推荐阅读: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培养要求07-24
202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分数线09-14
博士研究生申请书08-01
博士研究生的自我鉴定08-24
博士研究生培养协议书09-29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计划07-14
博士预期的研究方向08-20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计划08-25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计划10-09
于博士研究生的自我鉴定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