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精选12篇)
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 篇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 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 工业设计作为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创意产业, 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前发展的有力助推。各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是培养设计人才的基地, 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 我国有近500所高等院校开办了工业设计专业,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设在理工院校的机械学院 (系) 里, 生源为普通理科学生[1]。本文针对理工类生源的具体特点, 通过对工业设计基础课程的研究, 总结基础课程群建设的相关问题, 为理工类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工业设计经历了从单一化到综合化的巨大变化, 内涵和外檐也在不断扩大, 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也不能继续以前的套路, 而应与时俱进, 从学科交叉和综合化的角度, 调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课程群的理念作为体现综合性的有效手段, 近些年来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 对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所谓课程群, 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 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2]。传统的工业设计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设计速写等和造型基础相关的课程, 对于理工类和艺术类的学生在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中并无明显区别, 针对性不强;另外, 在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高校都提倡知识的多元化和学科的交叉, 但在基础课程群的课程设置方面却无明显体现。
二、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依据
1.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思路。原有的教育模式指的是三段式, 即把设计学科分为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三部分, 每部分中包含了若干课程, 课程与课程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往往要靠学生自己的悟性把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理工类的工业设计提倡艺术与工程的结合, 开设了艺术类和工程类的课程, 但是课程之间缺乏联系、艺工难以沟通, 各自为政。传统的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设计速写等, 但是各门课的知识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2.以能力培养为依据, 整合并重构基础课程之间的知识内容。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群建设的依据主要指的是:把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已形成的课程体系或知识全部分割、打散, 重新组成若干具有系统性并相互联系的整体, 并把学生某项能力的培养作为各个系统内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时除了应具备基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相当的理论修养外, 还应具备对工程基础知识的了解。根据这些能力的需求, 把相关课程的知识打散, 然后重新组合。例如, 三大构成、素描、色彩, 设计速写几门课程在授课内容上都包含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如平构、立构中的点、线、面构形与素描和速写中用线条对形体的表现;色彩构成和色彩写生中的色彩原理;还有构成课程中对于构型的创意方法等。把这些课程中具有相似内容的部分提取出来, 然后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重新组织形成系统, 构建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体系。
3.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体现“模块化”理念。外国已有部分大学采用模块化的理念进行课程系统的组织。模块式教学是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成若干教学模块, 以利于相近课程的融合。同一模块可以有不同的层次, 供不同年级的学生选修[3]。按照这一理念的思路, 在基础课程群内部建构不同的模块, 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各模块内部互相联系的基础。可分为:基础造型模块、理论修养模块、创新能力模块和工程基础模块, 每一个模块的内容安排基础课程中相应的知识作为支撑, 模块与模块之间按照内容的深浅组织前后顺序。
三、在艺、工交叉的前提下, 突出工程特色
1.根据理工类学生特点, 合理安排教学目标。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招收的是没有绘画功底的工科背景学生, 相对艺术类而言, 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强, 文化课基础扎实, 但发散思维能力差, 缺乏基础的造型能力和美学素养。针对理工类学生的这些特点, 在制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时, 以准确的表达和严禁的表现、表现融合创意以及功能的创新为目标, 调整教学内容。例如, 在素描课的教学中以结构素描为主, 静物从原有的水果、石膏等变成小家电或工业产品, 引导学生着重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并激发想象, 从注重表形到注重表意。
2.打破艺工壁垒, 在设计基础课程群中加入机械制图等基础课程。以往对于理工类工业设计的基础课程设置与艺术类并无明显差别, 在技术类与艺术类课程上也只是机械相加, 缺乏交流, 原有的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先进制造技术等工程技术类课程作为单独的模块没有很好的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因此, 应该在入学之初的基础课程学习中, 就把工业设计艺工结合的特点强调给学生, 向建筑工程制图学习, 在基础课程中规范基础造型的比例与尺度关系, 为更好的向工程实际过度打好基础。
3.在本科实行双师制的基础上, 把熟悉工程应用的老师加入到工业设计的导师队伍中。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 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的核心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 要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4]。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 本科生质量有所下滑, 为了更好地配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 国内高校已在本科生教学中实行导师制。导师一般由本专业的任课教师担任, 工程技术背景不强。但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应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 把熟悉工程应用的老师加入到导师中, 指导学生更好的把设计知识与工程实践进行衔接。
四、增加综合训练阶段, 课程群与设计课题相结合
若干基础课程围绕一个设计课题, 就是在基础课程末尾加入综合设计实践的环节, 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基础课程中学到的知识, 进行设计表现,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衔接。
1.创新综合训练的教学形式。在基础课程群的全部课程结束之后, 拿出一周时间以工作坊的形式加入综合训练的阶段, 有益于学生更好的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工作坊也称专题研习工作坊, 英文简称Workshop, 最初主要是指一种基于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发展至今逐渐演变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式[5]。工作坊最早起源于包豪斯设计学院, 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宗旨, 在基础课程综合训练的环节导入工作坊制, 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并能在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基础课程综合训练阶段并不一定要是来自企业的实际课题, 而应针对基础课程的特点, 选择能把基础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 并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课题。如通过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 学生对造型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并具备了创新能力和基本的机械图学常识,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在工作坊中进行以图形构成为基础的简单的产品造型设计并配合图学知识画出可用于生产的产品平面图和三维图,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们会不自觉地把基础知识形成系统并综合运用。
2.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在综合训练的过程中, 聘请企业的一线设计人员或者高校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讲座, 讲座主题可以以实际项目为依托, 为学生讲解基础的设计知识在实际项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前沿的设计动态或理论为讲座内容, 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把理论问题和实际相接, 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总结
基础课程群的建设是把基础课程按照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将基础知识打散并重构的过程, 体现了综合化的设计教育发展趋势。基础课程群的建设对高校的设计专业认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 并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学生来说, 通过课程群的学习, 可使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更具连贯性和系统性。工业设计专业是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专业, 理工类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工类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应发挥自己的优势, 寻求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摘要:工业设计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主要分为艺术类和理工类, 二者具有不同的教育特色, 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也存在不同。通过对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的特点及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依据;在艺、工交叉的前提下, 突出工程特色;增加综合训练阶段, 课程群与设计课题相结合。并深入探讨了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峻霞, 赵俊芬.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体系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 2005, (3) :51-52.
[2]吴开亮.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江苏高教, 1999, (6) :70-71.
[3]何人可.走向综合化的工业设计教育[J].装饰.2002, (4) :14-15.
[4]王鑫.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一个文献综述[A].刁孝华.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C].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5]林书兵, 田榕.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探析[A].魏信.岭南论坛2009[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399
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 篇2
(一)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要求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对于量具要求掌握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并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机械识图》
第一章 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 1、制图基本规定、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简介
3、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和线段分析 重点与难点:
(1)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内容。
(2)会画常见的几何图形,掌握长仿宋体字、数字和字母的写法。
(3)掌握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会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和和步骤。
第二章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 重点与难点:
(1)种视图名称、配置及主视图的选择。(2)
正确理解投影规律。第三章 几何体的投影
1、平面体的投影
2、回转体的投影
3、简单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组合体的三视图
4、尺寸基准、定型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的含义 重点与难点:(1)面立体(棱柱、棱锥);(2)曲面立体(圆柱、圆锥);
(3)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要求尺寸标注,所注尺寸能满足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4)
读组合体的视图。第四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1、视
图
2、剖
视
3、断
面 重点与难点:
(1)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规定的各种视图、剖视、剖面的画法。
(2)了解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达到投影正确、尺寸完全、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第五章 常用件的表达方法
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2、键和销
3、滚动轴承 重点与难点:
(1)用螺纹紧固件(螺栓、双头螺柱、螺母等)的连接画法和规定标记及螺纹紧固件的装配画法。(2)销和键连接的画法。第六章 零件图
1、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2、读零件图
3、公差与配合
4、粗糙度
5、形状和位置公差
6、零件测绘概述
重点与难点:零件图是机械图中的重点,除讲授课程内容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之外,对零件测绘要有一定训练,能正确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零件测绘至少要有两个基本视图和两个其它视图(辅助视图),尺寸数量约20个左右,视图选择与配置恰当,尺寸标注要完全、清晰符合标准,掌握常见工艺结构(如退刀槽、沉孔)的尺寸标注,能根椐已知条件注写表面粗糙度符号,确定技术要求。
《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
1、概述
2、金属材料的性能
3、常用金属材料
4、热处理
5、非金属工程材料 重点与难点:
(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 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
(2)、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硬质合金)的主要性能和具体应用。
(3)、了解热处理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热处理方法(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4)、了解各种非金属工程材料(工程塑料、橡胶、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量具的使用》
1、游标卡尺
2、千分尺
3、其它常用量具 重点与难点:
(1)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读书原理、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来测量零件以及正确维护保养。
(2)了解其它常用量具的种类和特点。
三、考核要求与形式
1、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及其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在较短、较集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能对后续课程有所帮助,并对今后的考工打下一定的基础。
2、笔试。
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 篇3
关键词:基础平台课 课程标准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57-01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社会、企业需要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必须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查清楚,针对企业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指导文件和直接实施性文件,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主要确定课程的性质、目标、课程内容,是指导老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指导性文件,根据企业需求制定课程标准,才能为高职教育质量的稳定提供可靠的保障。
专业群是以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联合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内的各个专业由于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也就是专业群建设中的平台,平台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其中平台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以土建专业群建设中的平台基础课程《建筑识图与绘图》为例,简述一下平台课程标准的制定步骤。
1 平台基础课程《建筑识图与绘图》的课程标准的制定步骤
1.1 确定知识点
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在制定标准的第一步首先对毕业生的需求就行调查,该课题特别制定了毕业生调查表,重点调查1-2年、3-4年、5-6年的建筑工程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对各项专业能力的重要性的认可,调查结果显示各专业平均98.3%的学生认为在毕业的1-2年内的工作中识图与绘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建筑识图与绘图》是土建专业的一个真正的基础平台课程,这也证明了专业群建设中对课程的定位是准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点,我们又针对1-2年的毕业生进一步进行了课程知识点的调查,对该课程中总共56个知识点进行了调查,其中95.2%的学生认为36个知识点是重要的,15个知识点是一般,5个知识点不重要,为课程标准中知识点的涵盖提供了依据。
1.2 确定课程教学方式与载体
该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综合建筑工程的行动领域,按照教学法转化为学习领域,进一步按照企业的工作任务到工作结果进行相应学习情景的开发,通过设计工作任务、虚拟项目等手段构建学习场景,通过完成系列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过程中,根据对毕业生知识点的调查选择了如下几个训练项目:(1)绘制形体投影图;(2)绘制框架结构建筑施工图;(3)绘制框架结构建筑详图;(4)标识单层工业厂房构件等典型的工作任務进行归纳,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依据实际的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其中(2)、(3)项目是课程的核心部分,项目(2)主要通过绘制建筑施工图对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进行识读,项目(3)则主要是对建筑各节点位置、作用以及原理的理解。
课程的项目均以实际工程图纸为载体,经过调查,该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初接触到的建筑类型主要为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因此课程可选择框架结构建筑施工图作为课堂教学载体,并辅助一套框剪结构建筑施工图作为课外练习载体。
在确定了课程的载体和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项目进行分解,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然后根据任务再来确定包含的知识点,以项目(1)绘制形体投影图为例,可以设置基本形体的投影图、较为复杂形体的投影图、其余形体表达方式等若干个小任务,整个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完成若干个任务使学生最终能完成绘制形体投影图的目标。
1.3 考核方案
作为专业群建设中的基础平台课程,在考核上可以统一制定一个标杆,也就是统考,考核的内容可以紧紧围绕课程载体。同时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应该注重课程的过程考核,统一考核的标杆是课程的最低标准,过程考核则是区分学生学习差异度的主要手段。
2 结语
该文通过对高职土建类专业群建设基础平台课程标准的过程探究,探索高职院校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方法,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项目,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自主完成项目,并针对具体项目进行考核方案的制定,更加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的质量提升,也为毕业生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华英.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嬗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
[2]姚小英.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J].江西教育,2009(33).
[3]梁嘉慧.基于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构建研究[J].时代教育,2012(9).
备注:该文章属于下列项目的阶段成果
1、201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课题名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研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课题编号:B-a/2013/03/021,课题主持人:徐秀维,主持人工作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
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 篇4
关键词:电类技术基础,课程群,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从来都是“车之双轮, 鸟之双翼”, 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必要途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基础, 拓宽口径,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形势下实验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们教研室承担了全校13个电类专业五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电路析分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这些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具有鲜明的工程特点, 所以, 加强实践环节, 进行严格的工程训练和技能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但多年来这些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着一定不足, 主要表现在各门课程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 其次是实验设备不足, 这些都制约着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改革措施
1. 在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实验中引入仿真实验, 弥补硬件设备的不足。
上述课程实验教学的特点是:学时少, 实验资源有限,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应用EWB仿真软件开发出了三十多个仿真实验, 既有验证性试验, 又包括大量的综合性、设计性试验, 弥补了硬件实验的不足,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性、创造性能力。
2. 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例, 加强各门课程的紧密联系。
把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优化组合, 使学生通过这样一个实践环节把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目前“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主要是应用MATLAB研究信号的分解、合成及研究信号频谱特性。我认为仅仅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实验是不够的, 这样很难使学生建立起真正的系统的概念, 了解信号与系统的特性。我们应改革实验方针进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 例如可充分利用学生在“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所学知识, 在部分实验中让学生自行用硬件设计并实现信号处理系统, 用软件配合进行系统分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给出的是学生在“采样定理”实验中用硬件电路及软件仿真得到的实验结果。图1为用硬件电路对正弦信号进行过采样后重建的信号波形与原波形的比较。图2为利用软件仿真对抽样信号进行过采样后重建的结果。
3. 改革实验时间安排,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
传统的实验课, 一般是由教师统一安排并以班级为单位, 实验时间规定为两课时。这种实验时间的安排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由于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方法和方案不是唯一的, 学生需要在实验中通过各种途径来验证自己的设计, 在实验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学生去思考、研究、讨论。现在我们采用两步走的思路, 验证试验在实验课内完成,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时内不能完成的鼓励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课下进行, 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或是实验室预约的方式自行选择实验时间来做实验, 疑难问题可向老师请教。通过实行开放式教学后, 无论从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次数上都具有弹性, 学生可在开放宽松自由的实验环境下, 独立自主地进行实验。
三、结语
以上是我们在电类技术基础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上的一点体会。我们的教学改革与重点院校和省、国家级精品课程还有一定差距。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 需要全体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长期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晓萍.应用型本科电工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 2008, 15.
[2]俞承芳, 龚昌国.理科电子信息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22, (3) .
电大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说明 篇5
1.本课程的性质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机械制图、数学等机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奠定专业知识基础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工程常用材料的性能、用途,冷热加工和热处理基本知识;具有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和相互配合的知识;掌握金属切削原理和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加工的方法和常用机床的基本知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其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在学生进行独立操作的同时讲授相关的机械制造实践基础;二是在实践基础上辅以专题讲授的机械制造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使之对机械制造系统有一个初步而又是完整的,比较清晰、系统的认识。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零件的切削过程、机械加工的工艺装备、工艺方法、零件几何精度的公差标准以及先进制造方法等方面问题。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器零件切削加工原理,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加工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获得机械制造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掌握零件几何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及选用,具备制订机械加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了解特种加工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 篇6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72-02
一、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信息检测和控制领域有关精密机械设计及测量技术、传感器与工业参数检测技术、过程控制与智能化仪器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主要的业务培养要求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训练,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仪器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过程控制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本专业发展的前沿和主要趋势;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本专业所需的仪器设计、分析计算、实验测试等基本技能。测控专业涉及到的主干学科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与测控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有光学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电子信息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学科等。由于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知识点多,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结合各个学校自身的特点,有所侧重。由于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所以办学特色侧重于精密仪器及机械。
二、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建设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教育中都包括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下面就介绍一下精密仪器及机械的课程群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科基础课,涉及进行仪器设计和精密机械设计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仪器设计;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课,涉及进行精密仪器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层次为专业必修课,涉及进行精密测量和仪器设计的专业知识,包括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检测技术及综合性专业课精密仪器设计;第四层次为选修课,作为精密机械与仪器课程群的有益补充和深层次延伸,包括精密加工技术基础、“CAD/CAM技术”、专业前沿讲座、测控专业创新性设计等,讲解现代设计、制造、测量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等,特别是在本科教学中增加学科前沿讲座是本课程群建设的一大特色。
以精密仪器设计为例,在总结前续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仪器设计的理论和相关技术进行总结和综合运用,通过对仪器的精度设计理论与工程设计任务分析,让学生掌握仪器主要结构参数、技术指标的设计方法,掌握仪器的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技术。同时,课程设有课内实验,包括精密导轨实验、光电检测实验、坐标测量实验等。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体系清晰、完整,群内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保持了很好的继承性,前期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后续课程是前期课程的深化和应用,彼此之间没有重复和疏漏,突出夯实学科基础课,强化整合专业课,并将学科前沿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渗入到了各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升华。课程群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要求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通过不占用学时的课外大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重点在于工程设计、分析、计算、绘图、实验操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采用读书报告、资料查新、自学知识点总结及PPT专题汇报等形式进行学习效果汇报和交流。
三、实践教学的拓展与深化
课程群的建设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在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中高度强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践环节,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我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185,其中实践学分为55,课内实验和独立实践占全部总学时的30%。图1所示各门课均设有课内实验,其中基础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10%,专业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20%;独立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其中工程制图、精密机械设计和精密仪器设计都有课程设计,实习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毕业实习。前者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验证,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后者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我们建立了创新训练体系,从大一开始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训练,开展暑期夏令营,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建立了大二打基础、大三做实战、大四带大三参加科技竞赛获奖的基本模式,将毕业设计与竞赛无缝衔接,本科生在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的获奖比例达到全部学生人数的50%以上。启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意识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使得学生在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创业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建立了完备的教材、教案、课件、作业等数字化资源和教学網站,通过设计具有开放性、研究性、综合设计性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近三年的学生考研率逐年递增,就业能力显著提升,获奖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都证明了我们课程群建设的教学效果十分好。
参考文献:
[1]刘文文,吴晔,洪占勇,等.测控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33,(1),2001:13-16.
[2]林玉池,毕玉玲,马凤鸣,等.测控技术与仪器实践能力训练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隋修武,杜玉红,岳建锋,谢望.提高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效果的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60.
[4]隋修武,桑宏强,李大鹏,张建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42-43.
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 篇7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医学基础课程以各自为阵的教学方法学习, 由于死记硬背的内容太多, 在学习桥梁课程时, 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的细节都已经忘却了很多, 我们以基础医学课程为群体, 在护理专业开展了开放式教学和病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以解决各课程间的脱节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顾此失彼的问题。
一、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一) 形态学课程中大量教学内容需要死记硬背, 多数同学仍然感到枯燥难记。机能学课程主要研究正常机体与疾病时代谢、功能方面的变化, 其与形态学内容和临床知识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但没有接触过临床的低年级学生很难把正常结构与患病时器官的形态学表现和机能代谢以及临床症状联系起来。
(二) 基础医学课程与桥梁课程之间有着相互依托、相互交叉甚至不断重复的问题, 目前各课程之间相互独立, 没有充分交流和互相讨论的平台。
(三) 近年来公共课程平台不断加宽,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被压缩, 基础医学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正常人体器官的解剖和组织学结构, 充分理解疾病时机体出现的形态学变化和机能代谢改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联系。
所以, 改革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
二、开放式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一) 建立基础医学课程群的学习平台体系
基础医学课程群网络平台体系面对所有医护学生, 为新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 为高年级学生创造复习、应用、讨论的环境, 可以形成以新促老、以老带新的积极学习气氛。通过授课教师的充分讨论, 按照系统进行内容整合、提炼, 编写循序渐进的病例讨论案例, 放在学习平台的病案讨论专题,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应的理论内容。建立学生互动讨论区、教师学生互动区以及疑难问题解答区。基础医学课程群网络平台体系面对所有医护学生, 为新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 为高年级学生创造复习、应用、讨论的环境, 可以形成以新促老、以老带新的积极学习气氛。
(二) 理论教学
继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 (PBL) 与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结合课程的进展, 先编写、选择与器官结构和功能相关的简单病例, 针对病例提出相应问题, 进一步扩展理论内容。后续课程则选择比较复杂的病例, 对照理论内容, 在每个系统的教学中, 设置案例讨论和临床病理讨论会。《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选择与器官结构和功能相关的简单病例, 针对病例提出相应问题, 进一步扩展理论内容, 比如讲肝脏可以选择肝炎伴肝功能障碍, 提出问题:为什么静脉血中可以检测到转氨酶升高?转氨酶是如何产生的?升高的转氨酶是通过那些途径到达全身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则可以选择比较复杂的病例, 对照理论内容, 在每个系统的教学中, 设置案例讨论和临床病理讨论会, 让学生仔细分析病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逐步强化临床案例教学和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的基础医学教学[2]。
(三) 拓展实践教学环节
开展第二课堂是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形态学课程有着循序渐进的内在联系, 开放实验室, 引导学生走出课程限制, 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观察正常标本和病理标本的区别, 越好奇就越有收获。每次实验课抽出15—20分钟时间进行病例讨论, 关键是教师利用这个集中时间进行答疑和综合分析, 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机能学实验的综合实验包含了从生理到病理生理学的过程, 结合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 在教师和实验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过程,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 开展临床病例讨论会
按照各系统内容进行班级范围的临床病例讨论会, 病例可以选择经典病例, 也可以由学生根据理论内容自主选择。讨论过程包括:两周准备时间, 先按小组或寝室进行讨论, 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班级讨论, 指导教师答疑、总结。
(五)
从新生开始进行社会实践教育, 鼓励学生早日走出课堂, 利用社会实践机会, 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 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引导学生提前进行临床见习, 达到学习基础、服务临床的最终目标。撰写临床观察报告, 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提高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六)
提倡并鼓励高年级学生开展研究型实验专题讲座、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和开题报告,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激发创新欲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领导能力, 接触学科前沿。
三、开放式教学结合病案讨论的综合效果
(一) 循序渐进的过渡学习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研究遵循从宏观到微观, 从形态到机能, 从正常到异常, 从基础到临床过渡的理念,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应用性, 建立基础医学课程群的网络学习平台, 既有独立的课程内容供新生系统学习, 又有关联课程的内容供高年级学生前后联系、复习, 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课程内容编写由浅入深的病案讨论, 通过病案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3], 通过推断症状和体征中的病变基础从而记忆形态学的内容, 从患者的临床化验指标推断患者器官、组织发生的机能和代谢变化[4]。
(二) 病案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多学科合作, 建设基础医学课程群的学习平台, 将形态学科与机能学科有机融合, 开展由浅入深的病案讨论式教学, 引导学生积累疾病的相关知识, 培养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学习基础服务临床的、全面发展的医护学生。
(三) 走出课堂, 在社会实践中巩固知识
鼓励低年级学生早日走出课堂, 接触社会实践, 在为社区、敬老院老年人服务中逐步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 利用假期对亲友进行健康调查并书写调研报告。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加深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小结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基础医学课程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授课形式, 建立新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 通过病例讨论加强协作性学习,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娟, 余丽君.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 2009, (16) 19:13-16
[2]王崇宇, 丁国芳.病例讨论结合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147 (3) :112-113
[3]王峥.病例讨论教学法在药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广西教育, 2010, 33 (11) :102-103
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 篇8
但是,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即使完成了大学阶段的相关课程仍很难适应工作学习中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同时,由于计算机学科知识更新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群体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建设都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1.1 明确课程定位,调整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计算机文化基础》一直是高校中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概念与理论,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简单的网络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教育类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和普及,原有的计算机课程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都已不再适用目前高校学生群体的状况以及社会工作岗位对毕业生信息技能的需求,必须改革和创新。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设计的,具有学生基数大,非零起点,专业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要求知识性与应用性兼备,使学生在知识中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最终获得信息素养的提高[3]。课程的定位和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和应用,更重要的是注重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专业发展,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需要以强化学生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突出实用性,构建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系统化、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1.2 计算机基础课群建设
1.2.1 课程群介绍
课群建设是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1+X”课程设置模式的实践,对过去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作了系统化的丰富和扩充,应用性更强。课群是指多门属于同一学科的课程组成的课程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所学专业选择某个课群中的一门课程学习。[1]根据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和我校(山东政法学院)专业设置的情况,以及计算机学科自身的规律和发展设计了以下五个课程群(见表1),每个课群覆盖一个计算机知识领域。
1.2.2 教学组织与安排
基础课群在知识上和技能上是对中学信息课程的延续,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需要突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后续课群学习的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将取代现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放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就是“1+X”模式中的“1”。
软件课群和多媒体课群是学生进入大学二年级的限选课群,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在两者之中选择其一,作为自己专业应用中的工具课程,才能完成教学计划中对其计算机课程的学分要求。软件课群覆盖程序设计领域的知识,将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掌握一门适应自己专业学科需要的编程工具语言。同时,软件课群也包含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和软件系统开发、软件工程知识领域,以理论+实践的方式教授软件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内容。多媒体课群的设计主要体现计算机在媒体应用方面的技术如三维动画设计、动态网页设计、计算机图形处理等,既考虑到某些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要,也兼顾了学生的兴趣发展。硬件课群覆盖计算机硬件知识领域和网络技术知识领域,本课群以硬件及网络为主要内容,介绍主要的硬件设备、设计原理以及应用情况。应用课群,是一些与专业结合比较密切的课程适合在高年级时由专业教师和计算机学科的教师实施联合教学,全面体现专业领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
课群的建设将是一个动态过程,设计和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我们需要不断的根据学生专业和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发展对课群系统进行周期性的调整和管理,使其设计更加合理、应用更强,才能真正有效的推动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效果。
1.2.3 特色建设
计算机课群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仅是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也是学校特色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计算机课群的建设是以高校的专业设置为基础和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只有紧紧的围绕专业需要设置相应的计算机课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专业背景下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以突出专业建设的特色化。特色的体现,不仅是在课程设置的选择上,也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是实践教学的设计。例如,针对我校法学专业的学生将来文案性工作多是法律专业文档,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无论是课堂实例还是实验练习都采用规范的法律文档,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技术更重要的积累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1.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要正确认识计算机教学规律,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为体现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性和应用性,需要有效的统筹规划计算机教学,在进行基本的基础教学的同时注重与专业相联系,把计算机教学贯穿整个大学过程,加强计算机技术与具体专业相结合,实现“面向应用、结合专业、注重能力培养”的目标。
1.3.1 创新教学模式
在课群系统的应用上,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专业需要打破专业限制,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机课程,改变过去被动安排的状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某些课程中通过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组合,组建完成较大项目的团队,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各尽其长,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由于具体专业方向和基础不同,在教学要求上也不要再“一刀切”,可以根据具体是文科还是理工科,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安排上,可以根据课程需要理论教师搭配实验教师,计算机学科教师搭配应用专业教师共同完成上课过程,帮助学生更系统深入的学习课程,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提高效率。
1.3.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实验教学是整个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导致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对计算机失去学习兴趣。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有机结合需要做到课上课下同步走。
首先,教师在授课时要避免“照本宣科”,不只是告诉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用”,掌握“什么时候用”,“怎么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任务驱动,研究型学习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综合度和难度,既要解决大多数学生计算机知识普及的问题又要照顾到一部分学生提高计算机技能的要求。例如,对于软件类课程,可以通过项目型作业,让学生得到从分析问题、收集资料、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实际方法、实际操作反复调试直至问题最终解决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第二,建设“课上课下结合”的全开放型实验环境。考虑到课堂实践课时有限的情况,校内计算机实验室开放是有效的解决方法。近一年,我校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了大胆的开放尝试,实验室安装了丰富的教学软件和实验素材,如:Office、Visual c++、Visual foxpro、Visual Basic、Photoshop等,以及应对各种计算机考试的模拟环境、模拟题库,方便了各系学生上机实验,节省了学生下载安装软件的时间,避免了实验环境与课堂教学不匹配的情况,学生利用开放时间上机作为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计算机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开放实验室的模拟考试系统,同样的系统、同样的环境,学生通过仿真的模拟考试,提高了应试能力和考试通过率。[5]
第三,建设专业实验室。不同的计算机课程对机器配置、软件环境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所有的实验室都采用统一的安装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可能导致机器过慢、系统冲突运行不稳定,因此根据课程需求建设专业实验室是非常必要的,如在网络实验室安装网络仿真软件,多媒体实验室可以加强机器的显卡、显示器配置以配合图像实验、视频类实验,针对硬件课程建设单片机实验室等,为学生创造更专业、先进的实验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1.4 考核测试方法改革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测试考核上,也应更具公平性和科学性。实验课程的考核可采用设计型作业和网络考试的形式替代过去的传统考试形式。设计型作业重在考查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组合,设计2-3个学期中作业,要求学生独立或者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网络考核以学校的网上课程中心平台为基础,实现计算机题库出题、改卷,真正实现教考分离,既考查了学生的上机应用能力,增强了考试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结束语
教学研究和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推动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建设具有特色的立体化教学资源,锻炼和提高教师队伍仍将是我们今后课程建设和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春华,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于课群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2008(15):58-59.
[2]傅向华,王志强,李延红,杜文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9):64-66.
[3]李勇帆,廖瑞华.基于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为例[J].计算机教育,2009(12):68-70.
[4]马金凤.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大众科技,2008(6):170.
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 篇9
核心能力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是人们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的技能,它强调的是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和资源。核心能力的培养,必然要求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对于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来说,核心能力的形成,特别是适应社会能力的形成,是需要通过指导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这必然就要求学校能够为生物制药的同学构建出一个有效的课程体系,通过这个课程体系,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各种门类和在这些领域内探索的形式,使学生能够获得不同的分析方法并使引导学生朝着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知识、智力技巧和思维习惯的方向发展[1]。
1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建设目标与原则
生物制药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掌握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基础医学、药学及现代生物制药知识、具备生物药品生产、设计和研发能力,熟悉药品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的,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现代生物制药企业中从事前期研发、成果转化、生物药物知识产权、生产技术、质量检验和产品销售的研究应用型人才[2]。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就要求在课程的开发上,又必然要求相适应的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室的有效跟进,有满足学生对技能学习、培训的各种门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和一定的技术指导队伍,这必然要求学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一定的发展规模。从一定程度上讲,建立以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满足学生个体对技能的需求为出发点。
2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建设思路与内容
生命科学学科是生物制药专业的基础学科,主要课程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生物学及相应的实验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由于培养方案学时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对课程的重点章节进行浓缩提炼,课堂讲授少而精,部分章节指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同时,注重实验教学改革,增大开放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例,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设置一些综合性实验用以突出生物制药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以生物药物制品轴线,利用各种原理和技术方法完成实验[3]。有机整合各自独立的相关实验项目,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并对专业知识有更加系统的了解。总之,实践教学必须依托理论教学。
生物制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因此,要在学生学习专业课之前学好生命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打好基础,目的是为做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在打牢基础的同时也不会完全脱离专业,在讲授基础课的同时适当联系相应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即掌握了基础课的知识,又对专业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3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建设的基本要求
3.1合理设置课程:不设置重叠课程,力求精简,详略得当,打好基础。有些课程与课程之间有很多重叠部分,可与各科教师沟通合理设置教学大纲,并酌情删减冗繁内容,如生物化学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就可简略介绍,并且可以播放一些专家讲坛,涉及一些分子生物学内容作为引子,而在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这门课程讲解的时候再详细介绍,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使学生学习起来不枯燥,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新的内容。
3.2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职称及年龄结构要合理,加强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自身的生产实践科研能力和师德的培养;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只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第一步,为有效将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贯彻下去,师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课程设置要有有效的指点讲解,使学生不仅掌握课本知识,理解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其中就承担着很重要的作用。
3.3课程内容安排: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指导思想,是把核心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的,是以核心能力的培养来构建课程体系,而且是围绕着以核心课程体系为主导来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拓展与专业课相联系的内容及药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精选具有代表性、能引起学生广泛兴趣、与应用关系密切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
3.4选用获奖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选择面向21世纪教材、国家十二五或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基础课程讲义,对涉及与医药应用部分作细致介绍,拓展学生专业学习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制作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来参与感知活动。
3.5教学方法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讨论式教学[4]、网络教学、微课教学[5]、专题讨论、拓展专题等多种教学方法,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学生为本,增加与临床知识和生命科学最新进展的相互渗透。遵照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邀请各级管理部门随时检查课程体系实施情况并且及时听取反馈意见,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结束语
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建设将会给生物制药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只要合理课程设置、优化师资结构、多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突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之合理的教材选择,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群建设的成功将指日可待,到那时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必定成功。
摘要:本文对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基础课程的建设与规划作了积极探索,从建设的目标、原则、思路、内容以及建设的基本要求方面作了概要分析。以此来实现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生物制药人才。
关键词:核心能力,生物制药,课程群,建设与规划
参考文献
[1]文淑美.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1):92-96.
[2]夏焕章,倪现朴;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现状及培养对策探析[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4,4(1):34-37.
[3]张志国,李铭,张虹,张丽霞,秦姝冕.生物制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3):376-377.
[4]吴云舟,尹杰超,齐云峰,苍晶.课堂讨论在生物制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4,11(12):171-172.
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 篇10
“课程群”打破了课程内容的归属性, 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 组成一个“群”, 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教授。 “三电”基础课程群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三门, 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但电类基础课程有丰富的理论性和较强的逻辑性, 含有较多数学知识, 所以它的概念理论比较抽象, 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产生明显的感官认识, 与工程实践联系比较困难。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来理解掌握电类基础课程的基本原理, 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它显得尤其重要。因此, 如何使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电类课程, 并将其广泛应用于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1]。
CDIO工程教育模式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 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是它的基本载体, 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是它的主线, CDIO《教学大纲》将工程师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作以分解, 设计出专业培养标准, 要求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技术基础知识, 能领导新产品、过程或系统的开发与运行, 能理解专业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与战略影响[2,3]。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1) CDIO工程教育理念, 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思想, 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制定属于本专业“三电”基础课程群的CDIO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 总结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系统工程。
(2) CDIO模式下“三电”基础课程群体系建设, 注重知识体系的融合。《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 并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各种放大电路、稳压电路以及电子电路的读图方法和电子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能够定性分析电路功能, 定量估算电路参数, 实验调整电路性能指标;《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主要涉及逻辑代数运算规则、TTL门和CMOS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脉冲的产生与整形、半导体存储器以及数/模、模/数转换等内容。
CDIO工程教育模式, 对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具有全面的开发能力, 学生也可以达到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三电”基础课程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 打破课程的界限, 按照知识的体系、内容的关联性融合为若干独立的教学模块, 例如《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的变压整流、《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功放振荡电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计数译码电路就可组合成“数字钟教学模块”。
(3) 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及过程考核方式。
1) CDIO工程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设计。大学教育应从书本内容的传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内容为载体, 启发学生领悟知识, 实践知识的过程。学生以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来完成教学的实践。
2) 采用创新形象化课堂教学方法, 将Matlab仿真研究引入课堂。将Matlab仿真研究引入课堂, 对于重点、难点的数学公式推算, 抽象的知识点, 可在课堂上进行Matlab编程计算, 并将仿真结果直接显示出来, 课后也可开展仿真实验等多层次的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领会和深化课堂上学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及自我实验的操作。
3) 课堂教学中设置让学生采取主动学习方法的手段。教学中可设置不同的的学习手段, 比如疑点卡、新思路、小组讨论等。授课疑点卡通过在课堂上收集学生的问题反馈来了解他们的学习疑点。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广泛性及延展性, 教师可及时通过网络为学生答疑, 也可以在下次课程为全班学生一起回答。而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授课, 比如让学生提前预读, 在课上采用分组讨论、学生讲解、教师总结, 达到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4) 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 重点强调实验教学案例。教学案例能从新技术和科研及教学改革成果上体现先进性;有些案例在正文中加以说明, 有些则通过例题以及习题等方式给出;但有一些比较复杂、综合性更强的实例, 对开拓学生的思维更加重要。实验教学案例是精心设计的一整套实验内容、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学生可亲自运用技术手段独立完成实验,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 自主操作实验, 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 对综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有较显著效果[4]。
5) CDIO教学模式下学生进行项目式探究式学习, 增强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工程教育的CDIO教学常用的方法是基于项目的学习, 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增强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增加相应课程的应用项目的内容, 如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 如在“中频自动增益控制数字电路的研究”及“放大电路的失真”项目中等通过项目讲解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 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另外, 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 有些学生很主动, 积极参与, 发表一些论文。这样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和应用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品质。
6) 过程考核方式:CDIO工程模式的考核, 主要指开发产品的工程能力, 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素质, 主要是和CDIO的教学大纲相对应, 是一个过程性的评估。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和其他能力, 采用平时综合评定分、理论笔试、实验考试及CDIO创新课外学习的综合评定方式。
(4) CDIO工程教育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融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 以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方法为改革主线, 以单门课程基础实验的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为基础实验平台, 课程群系统综合实验的仿真软件和硬件环境结合的综合实验平台, 课外创新实验中的课外科技活动、竞赛以及教师科研项目转化为学生实践的创新实验平台, 形成CDIO工程教育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其中电子竞赛包括选题, 收集资料, 器件采购, 软硬件设计, 样机调试和撰写设计报告, 过程和实际工程非常接近, 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5) 信息化技术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动。教育信息化可以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 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手段自主学习并查阅资料, 培养学生自我提升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提高教学学术, 打造具有CDIO工程能力的教学团队。教学学术是一种聚焦教师教学优化、追求教学绩效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教与学的学术”。为了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通过讲课比赛、专题项目讨论学习、研修班、经验交流会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通过到企业中实践学习、合作研发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教学科研相互融合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5,6]。CDIO模式下, 教师具备学科知识能力, 还要具备工程能力, 变为学生的引导者, 对学生进行全程观察的评估者, 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的增多。
(7) 建立高效务实的质量监控体系及毕业生反馈跟踪制。建立特色的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考核标准, 对学生的在校学习能力以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的调查, 同时关注最新学科前沿信息, 根据电子信息专业的发展, 及时调整和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促进“三电”基础课程群体系建设, 推动专业建设的持续稳步发展。
三、总结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对“三电”基础课程群融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 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 结合工程案例教学, 重点实现了CDIO工程教育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对学生进行项目式探究式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明良, 王朋, 郭松林.基于CDIO模式的电类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02:158-159+163.
[2]李美莲.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5:135-136+144.
[3]卢慧芬, 马皓, 杨敏虹, 陈欣.电气类专业课程探究性实验教学队伍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 10:132-134+248.
[4]詹华伟, 张瑜, 高金辉.基于CDIO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实验室科学, 2016, 01:6-9.
[5]马衍坤, 刘健, 刘泽功, 彭伟.基于CDIO理念的安全管理类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教育导刊, 2016, 04:57-61.
如何上好机械基础课程 篇11
一、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低:中职学校教学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以前教学对象都是初中毕业生中较为优秀的学生,而现在则是初中毕业生中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基础较差,而且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2.传统理论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机械基础传统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理论学习较为抽象,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的话,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并且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往往都是死记硬背,因此学习积极性不大。
3.配套实习实训设备缺乏:由于经济问题,很多学校机械基础这门课的教学设施以及实验实习器材相对比较短缺,没有相配套的实习实验,这门课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少,自然学生难以理解,也没有很高的学习兴趣。
二、对于《机械基础》教学模式的新探究
针对以上问题,我对于机械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先实践教学再理论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职学生大部分没进过工厂,对于机械方面的各种名词概念从未听过,也几乎没有见过机床设备。而传统教学模式一开始就是理论教学,学生对于没听过、没见过的各种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理解,在课程教学的初期就不会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对以后的学习更是没有积极性了。而在理论教学之前,先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去实习场地参观或者直接参加拆装实训,则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且由于有新奇感,很容易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2.理论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上课时如果仍然按照书本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无法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对于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小,最后产生厌学情绪,破罐子破摔,“反正听不懂,也就不学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想办法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相结合,让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平时所见的东西相关联,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例如,在讲解齿轮轮系时,讲到轮系的传动比的变化,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坐公交时经常可以看到司机师傅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为什么随着拨杆位置的变化,汽车行驶的速度会时快时慢?然后让学生讨论,因为学生对汽车的兴趣一般较大,所以讨论会比较激烈。最后让学生说出讨论的结果,教师再告诉学生,司机拨动拨杆是在调整汽车变速箱里齿轮轮系中的齿轮位置,从而改变轮系的传动比,从而改变汽车行驶的速度。经过这样的过程,课堂上的气氛就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大不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学习知识。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板书结合挂图以及少量的教具模型,进行课堂讲解分析。教学手段较为单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抽象并且较为枯燥,课堂气氛一般也不够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于这些传统教学方式产生的问题,可以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利用板书、模型、实物以及挂图进行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靠的是老师的仔细讲解,利用挂图和模型来比划机械零件的构造、作用和传动机构运动、传动的原理。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很卖力、很详细,但是学生在讲台下却听得云山雾罩,完全没明白这个原理是怎么回事,效果很不理想。
多媒体教学则能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因为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各种零件的外形以及内部结构、传动机构中各个零件的相对运动通过FLASH等计算机软件演示给学生看,学生能够通过这些三维动态的画面演示,很容易地理解各种机构的运动原理。这样可以使教材上的内容更为生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进行“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与机械的接触不是很多,有些学生更是对机械一无所知。而在机械基础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也没有什么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学生一般会有强热的好奇心,并且有十分渴望动手操作的心理,因此可以尽量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进行“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例如,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这一章节时,因为内容较为抽象,职校生一般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给他们一些长度不一的竹片,让他们用螺栓螺母将竹片组装成简易的四杆机构,然后针对课本上的四杆机构的类型以及运动原理,让他们用自己组装的四杆机构进行观察、讨论。最后,将各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展示,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3)课堂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因为职校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时,应根据不同基础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别提出要求。例如轮系这个章节,就可以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周转轮系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而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不做要求,他们只要掌握定轴轮系的知识就可以了。
4.完成理论教学后,应转入实习教学。进行完理论教学后,应当进行实践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教学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一些机械机构的拆装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到校外的实训基地或者工厂進行参观或者直接参与生产,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也能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
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 篇12
集微电子、机械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于一身的机械电子工程是一个新型的边缘学科,其中还包括有关控制的知识和信息科学。在70 年代中期,发展微电子技术最为迅速的非日本莫属、集成电路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微妙地结合甚至还涉及精密工程,迅速地开发了一系列的以微电子、计算机为一体的新型机器。传感器技术就是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灵魂,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因此,机械电子结合传感器技术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如今,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国内能够用单片机完成机电产品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工程能力的人才十分缺乏,急需机械电子方面的人才,不仅仅精通理论知识,也能将不同知识进行交叉,并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可以做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设计。
利用单片机来完成机电设计及控制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第一,被控制的对象必须是机械系统,其中包括传动控制以及液压控制;第二,单片机控制属于典型的由弱电作为输入端:第三,想要完成精确地控制,需要设计诸多方面,如单片机知识、数字信号理论、传感器控制以及软件编程等。所以用单片机来完成自动控制,仅仅学习单片机知识不足以完成项目。2006 年,部分高校开始引进CDIO工程教育理论,并着手培养适合在机械电子工程中发展的人才,并开始做有关实践单片机课程群的设置的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单片机的能力。
1 CDIO单片机课程群知识体系
CDIO教学大纲技术体系主要分为3 个部分,即基础学科部分、核心知识部分和高级理论部分。根据这样的一个理念,可以将单片机的学习内容具体的分为基础、核心工程以及高级工程3 个知识体系。三者有各自的特点,相辅相成,层层递进。
1.1 基础知识体系
作为基础知识体系就是要求精通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单片机,就是以80C51 为主,从而设计电路板。80C51 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单片机。 MCS-51 系列的单片微机虽然仍然是8 位的单片机,但是它的品种全,兼容性强。对于基础知识中要求做到设计电路板时要同时掌握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的知识。对于编程的要求,要同时掌握汇编语言以及C语言编程软件。编程要求采用通用的KEIL集成开发环境,硬件设计是使用包括CPU电路以及外围电路来进行设计,由于外围的电路设计通常使用的是大规模的可以惊醒编程的逻辑器件来实现的。
1.2 核心知识体系
对于核心工程知识体系,其难度自然是在基础体系之上的,其中要求学生要初步掌握如何使用单片机完成许多控制系统,例如调节控制系统等。设计者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是一个考验诸多能力的综合过程。其中涉及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气工程、软件编程等知识。同时,要做到建立一个被控制对象的模型,用来确定各种条件下不同情况造成的突变问题以及参数的设定,寻求一个满足该参数的函数来限定、来表达。核心工程知识体系单片机课程群其中模电、数电的应用理论也是重要学习的部分。其中模电包括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数电中包括单片机的系统扩展知识,还有EDA中的时序电路,时序电路也是机械制造过程中较为基础的部分,掌握电路中脉冲频率,正确理解上升沿与下降沿,可以有效地设计时序电路。同时,例如接口技术、I 技术理论、汇编指令都是需要学习的内容。
1.3 高级知识体系
如今,嵌入式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对于毕业生的高要求衍生出了单片机高级工程知识体系。与初级和中级的理解不同,高级知识体系的建立在于培养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创新性人才。高级工程体系是在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不同定位有选择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进行单独开课的。
1.3.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在机电控制中使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同时,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从而使程序便于修改和维护。因为考虑到单片机的存储空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各项工程的开发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
1.3.2 网络技术
学习CAN总线技术的设计思想,学习联合网络技术,提高智能嵌入式开发的技术水平。对于仿真电路设计,重要的是对于总线的设计在PROTUIS99SE中有详细的学习与讲解,这个软件的使用与学习可以很好地提高对于仿真技术应用。
2 基于CDIO理念的单片机实践教学的优化
以Keil和Protuce为基础软件工具来学习构建仿真环境。PRO单片机试验箱,机电液综合实验台相结合单片机实验环境。这种课程的设计安排分为实验、课外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主要环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及指导老师会统一安排,协调部署。对于单片机,学校大多要求学生自行购买,网络中不少商家会专营各种单片机的售卖,同时还有电路板也是十分廉价的。这样,很多的课程设计,由教师部署下去,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在设计完成之后,连同实验报告书一起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报告的完成程度给予学生等级评判。这样的循环往复,有利于培养和创造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2.1 基础实践能力
采用单片机虚拟试验环境,将设计图与试验箱相结合。试验箱其实是一个较大的集成电路板,多个接口的设计使试验箱用途十分广泛。例如,高电平的接口就会分为+5 和+12 两个不同数值的输入端。在Keil和Protuce构建的虚拟环境下完成由单片机为主的各项设计。对于中断控制,在于地址的正确选择,而且不同的中断所造成的实验结果也是不相同的。有的中断会再次循环,而有的中断不会循环。
通过仿真和实物实验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单片机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解决了实验室资源不足的问题。
2.2 核心实践能力
对于综合机电计算机以及各个学科的知识,单片机课程设计以及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相结合,来完成液压控制、气动控制的设计和实验。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机电液综合实验台中,通过学习交流电的变频控制,理解与研究高电频电子线路,对于自动控制可以更加深刻地进行理解。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中重要的技术基础科目,例如小信号选频放大电路,高频功率放大器以及正弦震荡波等都是具有深刻意义并且需要深刻研究的课程。通过双作用气缸的速率调节回路,双缸连续循环控制回路等气动系统设计,从而学习单片机气动控制的方法。
在实验研究中,有时也会遇到不同的困境。当遇到机电液试验箱实验台数量不足以供给所有学生的时候,就会选择采用单片机实物制作的方法和单片机虚拟仿真的方法予以解决。同时,作为教育机构,要学会研究人的心理,研究不同人的不同性格,建立有效可行的奖励机制。同时,也要学会使用单片机仿真系统来完成例如数据采集、数据检索、数据整理的系统设计和仿真。
2.3 高级实践体系
通过对于毕业设计的考核,来培养学生高级实践能力。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要求单一性人才而是多方面综合发展的创新性人才。所以,在高级实践体系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不断地构思,让学生自主设计创造课题,不再遵循原有的设计课程,充分发挥创新的能力。
3 结语
国家及政府目前在单片机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有许多专业的奖项设置。目前,单片机的学习已经进行了优化,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是势在必行。
摘要:单片机又称为是微控制器,是许多机械制作的基础。如今全世界的产量已经达到了100多种。单片机所涉及的产业不仅有仪器仪表,还有玩具、家用电器等更加大众化的物品。文章通过国外的CDIO先进的教育模式,研究了有关单片机的课程教学,通过指出单片机课程群的教学体系以及实践体系的方案,旨在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机电控制的学习水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机械电子,单片机课程群,CDIO模式
参考文献
[1]洪华杰,柯冠岩.关于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新教育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4):64-66.
[2]赵俊生,张宝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10(1):53-55,94.
【机械设备基础课程群论文】推荐阅读: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论文07-29
机械类课程群09-15
过程设备机械基础08-23
机械基础课程11-07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11-03
机械基础课程改革06-17
机械基础课程趣味教学08-11
《化工机械基础》课程10-24
基于四位一体精密机械学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7-25
机械电子基础课程教学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