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感悟真知

2024-08-12

实践感悟真知(共10篇)

实践感悟真知 篇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说”“做”并行,在“说”“做”中获得真知。

一、实践课要实实在在的做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做”。但这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其中必然包括一定的文本知识学习。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实际上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关系。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实践的深度,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达到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

如我校开展了一次《家乡变化的寻访》综合实践活动。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我们安排了参观、访问、摄影、绘图等,将语文、数学、美术、品社、家乡环境调查等诸项知识与见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后,大家又展开了“如何保护家乡环境”大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们对污染家乡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慨,以及要求保护的请求和愿望。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得到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启蒙教育,培养了综合素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还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大自然的情感。如“家乡小吃部的寻访”、“蔬菜大棚”、“给乱扔垃圾居民的一封信”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主动创造、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二、实践课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交叉活动,通过“发展”途径进行“提高再创造”的训练,使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如二年级老师设计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寻找秋天》:老师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秋天,寻找秋天;然后组织学生说秋天,画秋天,写秋天;最后在班里举行秋季果实展示会。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同时,也感悟到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硕成果和幸福的生活。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陶冶情操。

三、实践课运用贴近生活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乐趣

游戏是儿童自由表现最明显的形式,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百折不挠的认证,自由表现和游戏是一致的。心理学家福录倍尔甚至认为,游戏在儿童方面是人类发展的最高表现,因为只有游戏才是儿童心灵的自由表现,是儿童最纯洁且纯精神上的产物。所以,利用游戏是学生产生兴趣的最佳途径。

在低年级进行长度测量实践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的方法,让学生用尺子丈量自己的课桌、书本的实际长度,特别是量量自己的手掌长和宽,结果同学们的情绪空前高涨,原来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测量物体的能力大大提高,课后很多同学说:“这样的课真有趣。”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出发,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体验中,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做”———动手与动脑。当然,“做”的前提就是“说”,“做”了之后还要“说”———交流、感悟。“做”与“说”的统一,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课之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为沉闷的教改带来活力,让学生感受到了开放自主的痛快,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因此,我们只有让孩子们走进生活,才能在做与说中收获真知。

实践出真知 篇2

考试了,小明一看卷子,就得意起来:“这太侮辱我的智商了!”

第二天,卷子发下来时,小明一看就张大了嘴巴……

小明:有没有搞错,这怎么可能?

老师:唉,真担心这孩子的学习!

老爸:这熊孩子,缺乏实践经验啊!

老叔:我们的眼睛可都是雪亮的。但

是错在哪儿了呢?等着小伙伴

们下期来帮你吧!

亲爱的小读者,你知道小明错在哪儿了吗?根据下面的联系方式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告诉我们吧!把你平时发现的一些比较有趣的、典型的错题拍下来,让大家一起来帮你品评、纠正。我们的地址是:541004 广西桂林市普陀路广西师范大学报刊传媒集团《数学大王》编辑部。投稿邮箱:sxdw34@126.com。你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博、微信“广西师范大学报刊传媒集团”,与小伙伴们一起将纠错进行到底。

我很喜欢看《数学大王》,我想给你们提点儿建议。

1.《数学大王》的故事都离实际有些远,可不可以多介绍些和课本、生活有关的内容呢?

2.每期《数学大王》的互动小明星照片都是证件照,每个人看上去都十分死板,一点儿生气也没有。

实践出真知 篇3

X射线的发现, 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创新来自实践;二是相关理论的验证与丰富, 依赖于反复实践。这正是科学的精神与基本特征。

如今, 我们应用的大型医疗装备早不局限于用X射线进行诊断, 但伦琴在科学上认真探索的精神价值却没有改变, 即实践出真知。

当前, 医院影像中心建设已成趋势, 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却依然落后, 使得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显得更为迫切。

本期影像中心建设专题, 汇集了多家医院的实践心得, 例如:解放军总医院院务部部长杨洛渝提出了“统分结合”, “形散神不散”的建设方式, 以及“先招标装备, 后设计建筑”的实用办法;首都医科大学影像学系教授孙国强总结出医技楼中的影像中心要独立布局、集中安置、安全第一、走廊要宽等建议;同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基建科副科长赵小贤, 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卢金山, 也各自分析了“放射中心”实施经验和“大影像科”的规划要求。这些来自实践的心得, 也许还显得零散, 不够系统, 但却是可贵的引路之光。

事实上, 不仅没有现成的标准规范指导时, 要从实践中得真知;就算有, 也少不了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因此, 国家标准年限才一般定为5年, 之后, 就需被修订或重新制定。所以,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才是寻觅真理的正途。

说到X射线, 其实遇到“神秘闪光”的绝非伦琴一人, 同样的实验条件在当时很容易达到, 因此有不少十九世纪末的物理学家都曾懊悔没有去追究实验室内的“走光”现象。这也说明在实践中善于发现, 并进一步总结提高是多么重要。

实践出真知 篇4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首先,“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所以,把“建构”设计为本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启动和研究都是指向这个环节并为这个环节获得好的效果打基础的。建构的成果达到比“起点”更系统全面,甚至超出教材预期的效果时,才能显现出这节课的价值来。

其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协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因此,交流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过程中,全班或小组合作交流就是在执行“必须与他人协商并达成一致”,以便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建构。小组交流为胆小和不自信的学生提供了初步协商与共享的机会;而全班性交流则给善于交流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这时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提炼成果和建构成体系的成果。

其三,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来代替。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鼓励他们带着课题任务独立思考和积极交流认识并研判他人的成果等,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建构所必须的。这里阅读和思考是交流合作的前提,否则合作探究将是无效的;合作交流是对阅读和独立思考的完善,否则独立思考的结果可能是片面和不准确的。

其四,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教学者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在启动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注重“调动学生对要研究问题的现有认识和体验积累,找到学生在这一领域的基础起点”,从而为新知生长奠定基础。

二、实践探究

在启动环节,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找准起点,确定研究方向。在教学《运动之前要热身》时,教师请学生说说经历过或看到过的各类运动,从而引出“运动可能给运动者带来伤害、造成安全事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证运动的安全”的问题。在学生踊跃的发言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出可以研究的三个子课题,即对“运动之前要怎样”“运动之中要怎样”“运动之后要怎样”及其相关问题等进行研究。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激活学生对要研究问题的现有认识和体验积累,找到学生在这一领域的基础起点,让学生对要研究的问题熟悉起来,从而进入本课的研究情境,确定研究的课题。

在研究环节,主要是带着课题,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此环节分为两步:教师先安排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要求他们至少完成两轮阅读,即一轮通读教材和一轮反复选读教材。教师鼓励学生对要研究的三个子课题先进行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然后开始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和补充修正。教师在此阶段主要是安排学生独立阅读和选择阅读的内容,提示学生每个阶段的时间进程,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小范围讨论交流,展示自己研究的初步成果。

在建构环节,主要是全班交流,提炼整理,形成体系成果。小组内学生发表研究成果后,大家共同修改和补充完善,形成共识。接着,再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让每一位听众随时准备进行修改、补充和点评。最后在教师的主导下,提炼整理,形成具有一定体系的完整的成果,如建构思维导图。这个体系成果跟刚开始上课时学生心目中的凌乱、不完整的“起点”比较,要更加系统、全面。

三、且行且思

精心提炼知识点。精心提炼知识点,就成了建构中的“优质材料”。所谓精心提炼知识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加工提炼,把安全知识明朗化清晰化,这样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以“运动之前要热身”为例,把课文58页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提炼成“热身的意义”,来回答为什么运动之前要热身;把59页“议一议练习题”提炼成“不热身的后果”,来补充回答为什么运动之前要热身;把58页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以及随后的三个独立自然段提炼成“热身的方法”来回应怎样热身;把58页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的前半部分提炼成“热身的原则”,后半部分提炼成“热身的标准”,来把握热身活动的启动以及热身到什么程度才算热身到位。这些“提炼”整理犹如画龙点睛一样,点明了知识的“题眼”。

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在研究成果思维导图形成之后,让学生开动大脑扫描搜索,再次对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学生又提出了很多有新意的并非来源于本教材的成果,如“饭后半小时之内不能剧烈运动”“运动之前不能吃的过饱”“生病了最好不要参加运动量很大的运动”“运动受伤之后,不能按自己的想象进行错误的处理”等等。最后,生成了思维导图的另一个分支——其他安全常识。

有效利用资源。生命安全教育不像语文数学等学科那样有比较充足的教学时数,教师也不能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课堂内的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借鉴“启动——研究——建构”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充分调动学生间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此外,本套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适合学生阅读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从教材中读出更多“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了阅读教材,知道了怎样阅读教材。从利用思维导图及后续研究展示出来的成果来看,教材“平安故事”“平安指南”“平安演练”“平安广角”等板块都做出了“贡献”。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小学)

实践出真知——记体验式数学教学 篇5

一些学者认为,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关注的不是教师应以什么方式最有效地传递信息, 而是教师应如何提供互动的、鼓励性的活动方式, 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并使这种学习兴趣和需求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优化学习环境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对学生认知特点的研究结果可知, 通常情况下, 儿童认识事物是遵循“直接感知———表象———概念系统”的规律, 获取的信息中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所以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快速地、主动地、心甘情愿地参与教学的有效手段。而组织学生实践数学活动是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信心的有效途径。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的要素之一是使学生先处于真实的情境, 并对情境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后在情境中产生真实的问题, 刺激思维, 从而激发学生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强烈欲望。这就告诉我们,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思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数学与我们同行》就是讲了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存在的地方还隐含着许多小奥秘和有趣的规律。我清晰地记得讲到公民身份证号码的时候, 全班同学都表现出了趣味盎然的样子。其中快人快语的小磊同学还咕噜了一句:怪不得我表哥能把他一长串的身份证号码背得一个不差。最后的结果是大家满怀兴奋一口气阅读自学了教材上关于商品条形码的介绍。这一内容的安排, 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增强了数学的吸引力。

利用生活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 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 为接受新知识打好基础;另一方面, 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数学问题。

案例一:七年级数学第二章《代数式》一节中, 要学习商品销售的售价、打折、原价 (或标价) 的三者关系。这是小学生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碰到的一个必须掌握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在预习作业中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题:放学后请父母去商场或超市买一件打折商品, 并记录下所买商品的原价、打了几折、最后的售价是多少, 比较发现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准备明天课堂上交流。

到了第二天, 一上课, 便有不少同学迫不及待地说了自己昨晚的收获。

W说, 昨天他爸爸买了一件T恤衫, 原价是180元, 打了8折, 最后买下来是144元。

我问:“怎么算出商品最后的售价?”

“180元×0.8=144元。”

X说, 昨天他爸爸买了一条领带, 标价是148元, 商场搞活动, 打6折出售, 最后花了89元买下。

“那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嗯, 用148元×0.6=88.8元≈89元。”

这样的话, 大家想想, 原价、折扣、售价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原价× (折扣÷10) =售价”, 同学们很容易就得到了答案。于是我趁势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 供学生讨论:

问题1:已知商品的原价和折扣, 如何计算售价?

问题2:已知商品的售价和折扣。如何计算原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3:已知商品的原价和售价, 如何计算折扣?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待学生把上述问题一一讨论解决后, 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问题4:商品打折出售是“加价出售”还是“降价出售”?

“降价!”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问题5:“那么商品打8折出售, 其实是降价了百分之几?”

“降了20%!”W反应快, 脱口而出。

问题6:那么如果某商品原价为m元, 降价30%出售的售价是多少?

思索片刻后, S举手回答:原价× (1-30%) , 所以售价是 (1-30%) m元。

那降价10%、25%呢, 等等, 以此类推。这时我的话锋又一转:

问题7:商品改为加价20%后的售价是多少?

m× (1+20%) 即 (1+20%) m元。

问8:如果商品加价20%后的售价是a元, 那么它的原价是多少?

有的同学先是一愣, 仔细一想后就反应过来了:用a除以1+20%, 也就是

在这一段的教学中, 我用一个实物调查体验为基石, 引导学生自己突破了“售价、打折、原价”三者关系的难点, 进而又顺水推舟, 把“加价、降价出售”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学生因为有了事先的实践体验, 对这一段的内容兴趣大增, 概念理解也更为深刻, 学习效率也相应提高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话告诉我们, 人都有一种需要, 那就是希望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都喜欢自己有成就感。成就感是在经过亲身努力, 最后完成某一项任务或工作后产生的一种自我认可、自我实现的深刻体验。

所以, 在数学课堂上, 让学生亲自经历某种知识的形成过程, 巩固和应用过程, 通过实践探索形成知识的技能和方法, 这也是培养学生“会学习”的一种手段。

案例二: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中教科书上有这样一道题:用相同的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小鱼:

问搭n条小鱼需用多少根火柴棒?

题目亮出后, 我便组织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火柴棒动手摆搭, 并提出了以下问题供参考:

问1:搭1条小鱼需要__根火柴棒;

问2:搭2条小鱼需要__根火柴棒;

问3:搭3条小鱼需要__根火柴棒;

问4:搭n条小鱼需要__根火柴棒;

问5:把n条小鱼换成n个正方形, 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搭第一条小鱼时, 教室里一时显得有点混乱, 下手快的、慢的、东张西望的都有, 最后总算摆搭完毕, 找到了演变的规律, 经过分析最终得出了n条小鱼、n个正方形的火柴棒数, 解决了问题。就在问题结束的时候, 快人快语的小磊又说话了:我不搭也能把它做出来!第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 第二个再需要3根, 那就是4+3;第三个再添加3根, 所以是4+3+3;以此类推, 搭n个正方形便是4+3 (n-1) 根火柴棒。

我及时地肯定了小磊的分析, 也表扬了他的聪明伶俐, 然后又给出了一个“剪绳子”的问题:

(1) 将一根绳子对折1次后从中间剪一刀, 绳子变成__段;

(2) 将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一刀, 绳子变成__段;

(3) 将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从中间剪一刀, 绳子变成__段;

(4) 将一根绳子对折n次后从中间剪一刀, 绳子变成__段;

显然, 这个问题要用语言来分析的话, 比小鱼、正方形可抽象多了, 同学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思索片刻后还是选择到讲台领绳子做实验, 很快答案就出来了。

在这段内容的教学中, 我利用火柴棒搭图形和剪绳子两个操作过程, 同样是寻找规律的例子, 一个直观性较强, 便于分析, 另一个略显抽象模糊, 没用太多的言语解释, 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动手实践的好处, 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总结经验教训, 积累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很有兴趣地投入实践活动, 并展开讨论, 这样学生经历了直观的动作思维过程和直观表象过程, 最后又把它上升为抽象思维。没有这些过程是学不好数学的, 更谈不上学会学习。从火柴棒到剪绳子, 学生体会到了该怎样去面对这类实验题, 怎样去解决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问题, 怎样把教学中的难点分解掉。教师决不能用自己所谓精彩的、周密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亲自经历这些过程, 这些过程是宝贵的, 是数学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 也是一个体验成功的过程, 更是自信心一点一点增强的过程。学生的数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自己“做”会和“悟”会的, 中学数学教学最突出的就是“导、做、悟”, 而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做好“导”这一步。教师要“导”得自然, “导”得顺理, “导”得操作性强, 才有学生“做”得顺利, “做”得准确;才有学生“悟”得出“之所以然”, 才能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创设问题情境,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 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体验活动,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让一些“难以启齿”的教学难点、复杂问题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简单化, 一点一点被瓦解, 被吸收, 从而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好课——初中数学

实践感悟真知 篇6

一、在化学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分组实验通常是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讨论空间以及相互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群策群力,取长补短,高效地完成实验设计与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做“高锰酸钾制氧气以及氧气性质的检验”实验,过程复杂,步骤较多,涉及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搭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移走导管熄灭酒精灯等步骤,还要利用制得的氧气验证其性质。若小组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协作、合理分工,分别做好制气准备、集气准备、搭建装置、清洗仪器、清理实验台等工作,并通过讨论明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关注实验中的核心环节,这不仅有助于高效成功地完成实验,也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积极参与的快乐。

教师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彼此间的分工协作,高效地完成准备工作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衔接。例如,小组安排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完成复杂的实验核心环节,推荐表达能力好的同学代表小组描述实验现象、总结实验感悟。在实验中,学生不仅体会到相互协作、为共同目标努力的团队精神,也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体现个体在团队协作中的价值,这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在化学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分组实验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严谨的实验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实证的精神。而实验结果也并非个个现象明显,实验过程也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知识的局限、条件的变化、试剂的浓度、失误的操作往往会使实验结论偏离预设,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多得的生成性学习资源。例如,做“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学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有的学生因没有及时撤去导气管,却发现变浑浊的液体又变澄清了。又如,在做“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时,有同学将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却没有发现立即有气泡产生。再如,有学生发现用教材中提到的实验装置制氢气不能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或随时停止,而做“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时也较难收集和检验氢气。学生从自身实验过程产生的异常现象、实验失败中发现了问题,由此激发他们进一步查阅资料、改进装置、进行探究学习的热情。

质疑是创新的前提,也许学生的发现微不足道,但学生在质疑中逐渐学会了发现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为他们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化学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时,按药品规定的用量和浓度进行实验,有些药品取最小量或采用微型实验,既方便操作又便于观察。如,液体药品取1-2ml、固体药品只须盖满试管底部等遵循这样的基本实验操作规范,既培养了学生珍惜资源、节约药品的习惯,同时也能减少污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物,一般是残渣、废液、废纸、火柴梗等。正确处理好这些废弃物,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化学的理念至关重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随意丢废弃物,如,把未反应完的大理石、火柴梗等扔到地上,把仪器中的酸液、碱液直接倒入水池中,等等,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残渣、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统一处理,并激励学生思考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参与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环境问题。

教师借助分组实验的有效形式,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主动承担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增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四、在化学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

化学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分组实验灵活性大,突发因素多,教师不仅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过程中的指导,更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明确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实验事故。

例如,用药过量发生事故:用小苏打和浓硫酸反应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时,如果小苏打和浓硫酸用量大,产生气压过大,就会冲开胶塞,喷出酸液,发生烧坏衣服、腐蚀操作者皮肤的事故;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如果学生取用钠块过大,或将钠块随意丢弃,一旦与水接触而剧烈反应,将造成液体飞溅,引发事故。

又如,违反操作顺序发生事故: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产生的热量会使酸液沸腾飞溅,造成伤害;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先撤去了酒精灯,还没来得及取导管,水就会沿导管流入反应器,引起仪器炸裂。

再如,违反操作规定发生事故:没有检验可燃性气体的纯度就将气体点燃,引起仪器爆炸;在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没有加入碎瓷片,加热时,就会发生液体喷出的事故。

此外,药品中混入杂质、实验室空气不流通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注重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教育学生一旦发生意外不要惊慌,让学生掌握处理事故的正确方法。

同时,分组实验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良好契机。走进化学实验室,清洗实验仪器、清洁实验台、清理废物缸、保持实验室卫生等一系列工作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卫生习惯。而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不仅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基础,更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它延伸到课堂之外,贯穿于生活之中,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实践感悟真知 篇7

2013学年的第一学期, 受区“智慧教育”的熏陶和深入, 我校语文教师早早做好了新学期的教学活动计划, 并在第二周就拉开语文教师轮流上一节“六要素”教学模式的公开课序幕。这几周以来校的语文公开课可以说搞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的, 充分展示了教师和学生的智慧。

谈到课堂智慧, 自我整理了一下, 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爱莲说》的课前、课中都展现了教学智慧的光芒, 因此我把它记了下来, 跟大家分享分享。

课堂智慧之一:不拘一格灵活善变

这两年,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 积累我们伟大的祖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我在语文课前嵌入了语文教学的创新设计, 特意安排了学生在课前背诵一些古训、古诗和“成语接龙”等。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论语》……它们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 毕竟“诵读经典, 传递正能量”的使命能否完成也取决于语文教师的认识。这天刚好是我的语文公开课, 预备铃刚响起, 学生就如常背诵“成语接龙”, 为了让同事见证我们的收获, 我让学生“开火车”, 一人接一个成语。一下子学生就一个接一个有序地站起身来背——别开生面、面命耳提、提心吊胆、胆战心惊、惊天动地、地大物博、博学多闻、闻过则喜、喜出望外、外愚内智、智小言大、大智若愚、愚公移山、山摇地动、动心忍性

我听得津津有味地点头、拍手称好, 并给他们打拍子伴奏。正在得意时, 接龙的声音戛然而止, 我的兴致一下子没了。究其原因, 原来是班上的调皮鬼小毅同学劲顾着玩, 把背成语一事给忘了, 前面的同学背完了“动心忍性”, 按计划应该是轮到“性命攸关”的, 他却记不住也就接不上了。在众目睽睽之下, 大家都为他着急, 他也唯有怯怯地站在那, 站也不是, 坐也不对, 一双大眼睛向我投来求救的目光。当然, 我——萧老师是仁慈的。此刻我也要让他好下台, 我就安慰他说:“没事, 没背老师给你的成语, 那就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他们另外接一个吧, 同音字也行。”他扑闪着眼睛, 想了一想, 说:“我接兴致勃勃”, 我拍手点头表扬了他, 最后的几个同学都临时换了说法, 让脑筋转了个小弯。

瞧——一开始上课就让人捏了一把汗, 不过还好, 大家最后都能做到不拘一格, 思想活跃, 灵活善变, 让我们的课堂得以正常开展, 避免了难堪。

课堂智慧之二:读、译、背、析相结合

紧接着我们一起步入了课堂的正轨, 这堂课我讲授的是文言文——《爱莲说》。我认为, 古诗文——是悠悠岁月中的钟鼓琴瑟;古诗文, 是苍茫大地上的汩汩清泉;古诗文, 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新课程标准》针对各个学段的学生特点, 对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古诗文的要求。面对如此璀璨的民族文化, 应该如何让学生爱上古诗文, 并能长久地记忆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让我欣喜的是, 由于受到萝岗区“六要素”教学模式的影响, 我转变了教学古诗文的传统方法, 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法:读——译——背——析。以前很多学生在背诵时只是一味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想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强化记忆。这种方法虽有效果, 但很不明显。我提倡边读边译, 即读一句翻译一句, 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以《爱莲说》为例, 在教学“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时可以这样做:读一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然后重点译:予, 我;而, 表转折, 却;不染:不沾染;濯, 洗涤;清涟, 清水, 妖, 端庄而不妖媚。

另外, 这里强调:“之”字的用法, 这里的“之”可理解为“取消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独立性, 不译”。但很多学生不理解。我觉得这个句子比较复杂, 特意举了给了现代汉语的句子, 如:我欣赏你。再把“我欣赏你”扩展为“我欣赏你用心做好这件事”, 让学生明白第一句宾语是“你”, 而第二句宾语却是一个主谓式的短语“你用心做好这件事”。这相当于英语知识上常说的“宾语从句”, 相当于用整整一个句子来做谓语的宾语。因此我们文中的文言句子就可理解为“我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这里的“莲出淤泥而不染”又是一个主谓式的短语, 主语是“莲”, 谓语是“出淤泥而不染”, 古文为了取消主语和谓语的独立性, 古人就在“莲”和“出淤泥而不染”之间加了“之”, 因此这里的“之”只是起一定的作用, 它是无义的。听到这, 学生恍然大悟, 昔日对语文和英语主谓宾这方面的难以理解的疑团一下子解开了, 结果, 学生越学兴致就越高。

这样我们边读边译, 译, 加深了文句的理解, 理解又有助于记忆、背诵。这种方法从背诵的速度看比较慢, 但“一举两得”, 而且背下来后不易忘记。

另外, 我在引导学生背《爱莲说》时, 也借用了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方法, 把第一段以段中两层为序进行背诵。前面一部分借菊花和牡丹来衬托出“予独莲”, 后一部分把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整体姿态和观赏的角度一一剖析。学生记住了这些, 不用5分钟学生就把这文段给一字不漏的背出来了。

可以说, 背诵是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引导学生做好语文背诵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以及个人品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 很多一线老师未能认识到这些, 也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背诵的有效指导。

课堂智慧之三:思维拓展之光

其实, 作为语文教师, 每一节语文课, 每一篇课文我们都必须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设计课堂问题时应考虑学生整体的学习状况, 做到有的放矢。如何通过设计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有益的收获?在此, 本人还是以《爱莲说》这一智慧课堂作为例子加以论述。

1.巧妙地设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动力

用提问来指导学习学习课文, 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现在更常用更有效的是, 通过两篇文章或两首诗歌来比较它们的异同, 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更有利于学生用辩证思维来分析问题。故而言之, 课堂上问与不问, 问什么, 怎样问, 这些都关系到教学的成与败。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 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会弄巧成拙, 破坏课堂气氛。因此, 我们上课前必须用智慧来分辨问题的选择。

在《爱莲说》一课中, 学生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已把握了文意, 背诵了课文, 分析了这文言的写作特色, 到最后的思维拓展环节, 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陶渊明“独爱菊”, 周敦颐“独爱莲”, 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学生立刻联想到陶渊明和周敦颐两人不同的生平以及他们对生活追求所持有的态度, 理性地分析了这个问题的关键要点, 把握了分析问题的窍门。

2.有效的引导会使学生思维更活跃

在前面本人曾提到有效的提问会活跃气氛、启发思维, 在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之后, 我又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一起来探讨人生追求的问题。当问学生宁愿像陶渊明一样选择归隐、选择逃避现实, 还是宁愿像周敦颐一样选择坚定自己的立场、洁身自好, 还是自己另有想法时,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说:在那封建黑暗的环境之下, 我会选择像陶渊明一样回归田园, 过自由自在的逍遥生活;有的说:老师, 可能你会说我心无大志, 但我就是欣赏《论语》中的那句“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我选择安逸的生活, 这样不用活得太累人;有的说:我很欣赏在那种条件之下, 周敦颐还可以保持那种处事不惊, 立场坚定的君子态度, 我崇拜他……他们的回答着实让我惊喜。最后我总结道:其实有着怎样的人生追求并没有什么对与错, 关键要适合自己;选定了自己想走的或要走的路就应坚定不移地前进, 希望从这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懂得的道理能供你们的人生选择作一参考……言语中, 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了精彩的火花, 也产生了智慧的火花……

总的来说, 路遥知马力, 实践出真知。我希望在我以后的语文课堂上能碰撞出更多的智慧之花,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的学生成就智慧人生, 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 在经典著作中获得更多的真知灼见, 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摘要:语文学习其实是一个语文知识积累、情感体验和能力发展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解决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 也需要我们用智慧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文本内容, 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智慧教育,灵活善变,思维拓展,活跃气氛

参考文献

[1]王定铜.素质教育的真谛在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余映潮.这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实践感悟真知 篇8

一、微课堂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石, 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从现在的教育状况看, 有关课堂教学的校本研修不可谓不多, 从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集中授课培训、比赛展示或基于网络平台的观课议课等, 都给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 因为农村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不够, 加上学习机会少, 参与名额、硬件条件的限制等原因使得这样的课堂教学培训收效甚微。与这些大型的课堂教学培训相比, 内容更具体、时间更短暂的“微课堂”渐渐显现出它的优势。

“微课堂”是依托校本研修平台开展微型课堂教学的一种研究方式, 一般课堂教学时间在20分钟以内, 教学内容较集中。授课时可以有学生授课, 也可以无学生授课;可以是一课多议, 即教研组一人上课, 全体教师听课, 并参与评课, 就教学研究主题进行研讨, 也可以是同课异构, 在甄别比较中取长补短, 受到启发。

“微课堂”研修的操作流程如下。

1.确定内容。每次研修都立足课堂教学, 确定重点研修的某一项或两项课堂教学技能, 包括导入、板书、提问、组织讨论、讲评、结课等教师的各项教学基本技能, 然后选择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个环节作为授课内容。如我校语文组已进行过的一些微课堂尝试:不同体裁的课文导入研究、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研究、课堂作业设计研究、课堂有效提问研究、前置性学习单的运用研究等等, 都让教师受益匪浅。

2.课前研讨。组织教师进行交流, 这一内容“假如让我上, 应该如何做”, 每人简短陈述自己的设想, 以便集思广益, 形成最佳方案。

3.设计方案。上课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编写“微教案”, 设计“微课件”“、微习题”等。教案中除了说明该技能实践构想外, 还要注明设计理念、操作行为、时间分配等内容。

4.观摩展示。授课教师按教学详案进行课堂展示, 在展示之前要对本次研练作简要解说, 阐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以便观摩者作评价。

5.反思评析。展示教师课后进行自我分析, 反思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找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全体教师各抒己见。

6.修改再练。授课教师综合集体意见进行修改, 进行第二次课堂研练。

“微课堂”的研讨活动目标明确, 互动深入, 耗时少, 见实效, 扩大了教师参与的广度和效度, 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效益, 自然深得一线教师的青睐。

二、微课题

课题研究一直是校本研修的重要抓手, 但长期以来课题研究的高理论性、高专业性让许多教师产生了类似“教育科研太深奥, 我们不是那块料”、“课题研究太繁琐, 耗时耗精力”的感觉, 从而对课题研究敬而远之。特别是农村学校因为缺少研究的专业引领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师对课题研究更是望而兴叹。而微课题研究正弥补了这样的缺憾, 它是一种切口小、周期短、过程简的教育科研方式, 更是一种普及性强、基于实践的草根化研修方式, 为一线教师架起一座从课堂走向科研的引桥。

1.研究文化做铺垫。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所以微课题研究首先需要营造校园研究文化, 如我校每周二的晚上都会组织“青年教师读书会”活动, 让青年教师就教学经验、读书心得、教育困惑等进行交流、讨论、分享, 促使大家养成乐于分享自己的困惑、思考、经验、所得的习惯, 同时渗透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的学习, 奠定研究基础, 使学校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

2.研究方式张个性。首先课题的选择要兼顾教师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兴趣, 又要符合研究规范, 更要彰显教师的个性理念。可以是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惑, 可以是借鉴别人的经验做法在课堂中的实践思考, 也可以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如我校已经进行的一些课题《一年级学生上课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提高小学生数学笔算正确率研究》、《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案例研究》、《阅读教学中 随文练笔的研究》等, 就凸显了学科和学生的特点, 也明确了教师的研究指向。同时课题的研究方法不唯一, 可以是行动研究、案例剖析、实践反思等等;课题成果呈现方式不单一, 可以是课堂教学展示、语言陈述成果、现场评价等等, 目的是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

3.研究过程重引领。既然是科学研究, 教师就需要了解自己所研究内容的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 熟悉1至3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等等。为尽快引领教师走上正轨, 在研究初期, 微课题申报评审书、研究方案均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在降低难度的同时让教师了解基本的文本撰写要领;研究中期, 开展研究咨询、研究回眸、研究展示、研究博文交流等活动, 为教师提供科学的辅助, 增强教师微课题研究的信心和积极性。

实践证明, 微课题研究作为农村学校校本研修的一种崭新模式和有力抓手, 虽然研究范围小, 成果也小, 但相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服务教育教学的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视的。因为它几乎具备一般意义上研修模式所具备的全部特点, 如集体充电、个人研修、专业引领、团队合作、沙龙研讨等内容, 因此更利于农村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农村教育科研的整体推进。

三、微论坛

专家讲座是教师研修中常见的培训方式。在各级培训中不乏朴实而生动的专业阐述, 对教师的理论提升和实践操作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于农村教师来说, 与专家面对面的机会毕竟很少, 而且切入教学实践的细节且有针对性的讲座更少之又少, 教师常常是“听时激动, 听后不动”。我们启动的“微论坛”研修, 旨在缩短研修周期, 拉近互动距离,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微论坛”不同于专家讲座, 主要是通过短小精悍的教育教学现象来揭示教育教学规律, 它一方面考验了教师的表达能力和精炼主题的能力, 一方面激起了教师的思维碰撞, 达到分享共赢的目的。一般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集中时间, 每次耗时5分钟左右。主要操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论题。论题可以是全校教师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中筛选确定的话题, 也可以是读书心得的微交流, 还可以是现场话题, 如看一小段新课导入教学视频或一个教育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等等。我们曾进行过的微论坛主题有“学习单的设计构想”、“个性作业, 你怎么看?“”面对这样的学生……“”新课导入之我见”等等, 这些话题取自于教育教学一线, 贴近教师生活, 教师有话可说, 有兴趣参与, 效果自然能得到保障。

2.确定主讲。主讲教师可以是对这方面有一定研究的骨干教师, 也可以是临时“点将”。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所有教师都参与研究, 保证了论坛的实效性。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仅训练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提炼概括能力, 也训练了即时表述能力, 同时心理素质也得到了锻炼。

3.互动跟进。“微论坛”与集中的专家讲座相比, 优势在于教师不需要带着仰视的目光, 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倾听, 大家都是一同研究一同实践的“战友”, 彼此的亲近让大家可以心无旁骛地参与论坛交流, 真正探究教育教学的真问题、实问题, 在论坛中即时互动, 常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次微论坛结束后, 将论坛的发言记录于校园网, 供教师继续研讨交流。

“微论坛”已成为一种短小精悍的研修模式, 在促进教师研究、思考、实践的专业发展道路上体现出迅捷、有效的特点。

四、微反思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在各级教育部门制定的文件中, 对于教学反思都有明文规定, 如我县“有效教学”推进过程中就提出“每学期20篇教学反思”的硬性规定。在学校教学内务的例行检查中、在各级教学视导等活动中, 这也是必查项目之一, 有时候还会将反思内容作字数的最低限制。与之相携而来的是教师为了体现“反思”过程, 更看重“量”的多少, 而忽视了“质”的存在。如何使反思落到实处呢?这首先要重新认识“反思”的本质。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不在于字数的多少, 不在于问题的大小, 而在于它是否促进教师反观自己的教学得失,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从“微反思”的角度, 鼓励教师一课一得, 一人一博, 一周一梳理, 一月一交流。

一课一得:这“一得”可以是一句话, 也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个词语的教学灵感, 也可以是一道习题的解法发现;可以是一句过渡语的新思考, 也可以是一个小环节的再反思;可以是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萌发的灵感, 也可以是听课、评课的活动中突然受到的触动等等, 不求多求广, 只求有所悟、有所得。这样“一课一得, 得得相连”, 如积跬步, 必能行千里。如我校教师的《一得录》所收录的教学一得《“暂时”应该等一等》、《美丽的“错误”》、《方言“秀”课堂》等, 既让人耳目一新, 又令人读有所悟。

一人一博: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 我校每个教师都申请了自己的微博平台, 它是记录教学反思的有效载体, 可以利用网络优势使“微反思”的记录更便捷, 互动交流也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更好地提升反思的效度。

一周一梳理:鉴于教师每天工作量都比较大, “微反思”常常因为没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反刍”、整理、归纳而停留于简单的现象描述或问题陈述阶段。利用双休日回顾每周的反思, 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如何改变现状。

一月一交流:每个月学校以网络和文本的形式将教师的“微反思”做一个简单的归类汇总, 设置相应的栏目, 如“课堂随想”、“心灵小语”、“创新方舟”、“案例点击”等等, 再装订成册, 或制作成电子简报, 供全体教师学习研究, 将“微反思”的效应进一步放大。

正所谓“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聚小溪, 无以成江河”, “微研修”于微见大, 于微见卓, 于细微处求真知, 正如一缕春风吹进了校园, 给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参考文献

[1]袁玥.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实践中的真知 篇9

关键词:田野工作;情感交流;实践;人文关怀

萧梅老师的著述《田野的回声》并不是民族音乐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在方法论层面做出过多阐释,此书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朴实自然,是作者多年田野经验的一些体验和感受。我之所以没有强调本书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因为其研究成果不深入,而是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作者在田野工作中的方式和态度。笔者的田野工作尚浅,在阅读此书之后对民族音乐学研究和田野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在田野中敏锐的嗅觉

田野工作是民族音乐学学者的研究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成果的优劣往往取决于田野工作的深入程度。诚然,田野工作越久,其研究成果通常也就越深入,但是,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田野工作,如何有效地利用宝贵的田野时间呢?所以,田野工作是一件对时间和精力都有着一定要求的工作。

《田野的回声》一书中,作者的几次田野工作时间都不是特别长,但却总能抓住特有的细节进行推敲,得到让人惊喜的成果。例如,在“森林的启示”一章中,作者无意间的问话却发现了鄂伦春、鄂温克人生存环境被硬性改造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引发出作者对不同民族原生环境重要性的思考。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田野中同样如此,本身存在很多美的事物需要我们去探究,但我们往往缺少的是善于发现问题的敏感。萧梅老师在此书中充分地展示了作为一名学者的学术敏感。在“音响的记忆”一章中,作者在采录音响资料的时候并非单纯的采集音响,而是将工作开始后的所有内容都采录下来,包括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对话,研究对象之间的交流以及现场的情况等等,这些细节看似没有价值,实际上却非常重要。笔者认为,这正是对调查对象全面深刻调查的组成部分,在田野中,研究者的聚焦点往往会集中在音乐事项本身,从而忽略许多细节,结束田野工作之后,凭借记忆弥补田野中的空白并不可取。首先是记忆的准确性值得怀疑。其次,田野中某些瞬间的体会而引发的问题也不能靠后续记忆弥补。真实的记录田野中的每个瞬间会使研究工作更加真实并有可能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对于刚刚进入研究领域的人而言,最困难的恐怕是挖掘研究对象中需要阐释或者解决的问题。问题意识成了一道瓶颈,抓住问题便如同得到线索,自然可以深入,反之则难以得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田野工作的细致程度或许是寻找问题的关键,尤其对“菜鸟”而言,学术敏感度相对较低,更应该忠实的记录田野中的每个细节,并反复查看获得的资料,发现可延伸的学术点。笔者认为,《田野的回声》一书在写作方面非常重视细节,这也是此书的一大特色,许多有价值的问题都是通过细节展现的。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细节化,使理论知识变得具体而生动。例如,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对音乐的不同概念;研究对象生存环境对音乐风格的影响;局内、局外人的目的等等,都通过作者在田野中的见闻得到合理的解答。

2 实践中的理论应用

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传入中国已经许多年,其精神要义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但是对刚刚开始进行研究工作的人而言,方法论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依然是主要问题之一。诚然,亲自到田野中必然会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和理解,《田野的回声》却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田野的气息,明确了田野工作的目的。

本书虽未提及方法论知识,但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作者的调查始终建立在对当地民族和民俗的认识基础之上。例如,在采集苗族飞歌时,作者首先注意到的是“飞歌”名称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歌若能“飞”与当地山峦叠嶂的自然风貌有关,山与山之间的交流建立在嘹亮的呼喊之上,原始的呼喊声在长期传播过程中渐变为“飞歌”,这或许是对“飞歌”起源最真实的解读。把音乐事项放置在当地原生的文化环境中不正是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重要观点吗?

笔者认为,理论指导实践需要研究者对理论知识有足够的认识,即研究者需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并能在田野工作中灵活运用。缺少理论基础的田野工作往往效率不高,因为研究者在进入田野后通常是盲目的,不易抓住关注点。面对纷繁多变的田野情况,如果研究者本身具有扎实的理论框架作为指导,那么在实际进行田野工作时便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了。

个人理论框架绝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堆积,而是结合个人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认识,并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工作的深入而不断整理和调整的。个人理论框架的重要性在于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和视角都将在此基础之形成,并直接影响所取得的成果。建构个人理论框架,一方面需要充足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修改理论问题,如同“打铁磨刀”,二者缺一不可。

3 言语中的人文关怀

作者在此书中自始至终以关怀的姿态进行田野工作,体现了一种特有的细腻。作者非常注重与调查对象进行感情交流,这也是田野工作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研究的问题重点是各民族的文化及音乐,这方面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尤其对于知识背景与研究者不同的当代音乐持有人,在交流方面本身就存在障碍。因此,情感上的联系也就成为一条纽带,不仅便于交流,更重要的是,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中“局内人”、“局外人”的研究视角也暗含着某些情感交流的需要。

“局内人”视角要求研究深入到田野之中,此“深入”不仅是身体力行,而且是身心投入,否则有些文化内涵则难以理解或理解出现偏颇,这必然会影响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认识的准确性。笔者认为,“局内人”视角在技术层面不是不能完成,但其内涵是无限延伸的,深入的程度与情感交流存在直接联系。有些学者妄图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采风获得某地区长期流传的文化内涵且没有任何情感的交流,那么这个目的就很难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流于表面,无法深入。情感交流即可看作人文关怀,即尊重研究对象。绝大多数研究者在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等方面都优于研究对象,这种身份的差别很容易使研究者以高姿态审视研究对象,如果抱有这种不虚心不谦卑的态度去进行田野工作,会使研究无法取得最大的收获。在《田野的回声》中,作者首先就把自己放在了很低的位置上,谦虚的向研究对象求教,展现了自己对研究对象的绝对尊重,这种方式不仅是情感交流的手段,也是研究者自身“体验”田野的重要部分,许多文化行为必须亲自参与才会获得极为深刻的观点。

目前,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中有的学者推崇阐释人类学方法,既然需要阐释,则不可回避个人对研究对象的理解,这种独特的理解如何获得?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体验”。正如笔者上述观点,人文关怀看似单纯,却蕴含着极为重要的民族音乐学方法和观点。

4 结语

通过阅读《田野的回声》,笔者发现,田野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理论方法在田野中的运用如同“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者,在不断的实践和理论学习中,民族音乐学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对研究者而言,《田野的回声》给了我们很多实际的经验和理论方法运用方面的成果,值得每一位初入此行业的学习者阅读。

参考文献:

[1] 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民康.民族音乐学与文化人类学: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3] 萧梅.面对文字的历史:仪式之“乐”与身体记忆[J].音乐艺术,2006(1).

[4] 萧梅.谁的声音——以田野工作的视角[J].音乐艺术,2009(1).

[5] 布鲁诺·内特尔.音乐教育与人类音乐学:(通常的)和谐关系[J].中国音乐教育,2010(10):9-12.

实践感悟真知 篇10

一、微课堂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石, 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从现在的教育状况看, 有关课堂教学的校本研修很多, 从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集中授课培训、比赛展示或基于网络平台的观课议课等, 都给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 因为农村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不够, 加上学习机会少, 参与名额、硬件条件的限制等原因使这样的课堂教学培训收效甚微。与这些大型的课堂教学培训相比, 内容更具体, 时间更短少的“微课堂”, 渐渐显现出它的优势。

“微课堂”是依托校本研修平台, 开展微型课堂教学的一种研究方式, 一般课堂教学时间20分钟以内, 教学内容集中。授课时可以是有学生授课, 也可以是无学生授课;可以是一课多议, 即教研组一人上课, 全体教师听课, 并参与评课, 就教学研究主题进行研讨, 也可以是同课异构, 在甄别比较中, 取长补短, 受到启发。

“微课堂”研修的操作流程如下:

1. 确定内容。

每次研修, 都立足课堂教学, 确定重点研修的某一项或两项课堂教学技能, 包括导入、板书、提问、组织讨论、讲评、结课等教师的各项教学基本技能, 然后选择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个环节作为授课内容。我校语文组已进行过一些微课堂尝试:不同体裁的课文导入研究、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研究、课堂作业设计研究、课堂有效提问研究、前置性学习单的运用研究等, 都让教师受益匪浅。

2. 课前研讨。

组织教师进行交流, 这一内容“假如让我上, 应该如何做”, 每人简短陈述自己的设想, 以便集思广益, 形成最佳方案。

3. 设计方案。

上课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编写“微教案”, 设计“微课件”“微习题”等, 教案中除了说明该技能实践构想外, 还要注明设计理念、操作行为、时间分配等内容。

4. 观摩展示。

授课教师按教学详案进行课堂展示, 在展示之前, 要对本次研练做简要解说, 阐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以便观摩者进行评价。

5. 反思评析。

展示教师课后进行自我分析, 反思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找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全体教师各抒己见。

6. 修改再练。

授课教师综合集体意见进行修改, 进行第二次课堂研练。

“微课堂”的研讨活动, 目标明确, 互动深入, 耗时少, 见实效, 扩大了教师参与的广度和效度, 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效益, 自然深得一线教师的青睐。

二、微课题

课题研究一直是校本研修的重要抓手, 但长期以来课题研究的高理论性、高专业性让许多教师产生了类似“教育科研太深奥, 我们不是那块料”“课题研究太烦琐, 耗时耗精力”的感觉。从而对课题研究敬而远之。特别是农村学校因为缺少研究的专业引领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师对课题研究更是望而兴叹。而微课题研究正弥补了这样的缺憾, 它是一种切口小、周期短、过程简的教育科研方式, 更是一种普及性强、基于实践的草根化研修方式, 为一线教师架起一座从课堂走向科研的引桥。我们的做法是:

1. 研究文化做铺垫。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 微课题研究首先需要营造校园研究文化, 我校每周二的晚上都会组织“青年教师读书会”活动, 让青年教师就教学经验、读书心得、教育困惑等进行交流、讨论、分享, 促进大家养成乐于分享自己的困惑、思考、经验、所得的习惯, 同时渗透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的学习, 奠定研究基础, 使学校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

2. 研究方式张扬个性。

首先课题的选择要兼顾教师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兴趣, 又要符合研究规范, 更要彰显教师的个性理念。可以是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惑, 可以是借鉴别人的经验做法在课堂中的实践思考, 也可以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我校已经进行的一些课题有《一年级学生上课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提高小学生数学笔算正确率研究》《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案例研究》《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研究》等, 既凸显了学科和学生的特点, 也明确了教师的研究指向。同时课题的研究方法不唯一, 可以是行动研究、案例剖析、实践反思等;课题成果呈现方式不单一, 课堂教学展示、语言陈述成果、现场评价等等, 目的是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

3. 研究过程重引领。

既然是科学研究, 教师就需要了解自己所研究内容的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 熟悉1~3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等。为尽快引领教师走上正轨, 在研究初期, 微课题申报评审书、研究方案均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在降低难度的同时, 让教师了解基本的文本撰写要领;研究中期, 开展研究咨询、研究回眸、研究展示、研究博文交流等活动, 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的辅助, 增强教师微课题研究的信心和积极性。

实践证明, 微课题研究作为农村学校校本研修的一种崭新模式和有力抓手, 虽然研究范围小, 成果也小, 但其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服务教育教学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视的。因为它几乎具备一般意义上的研修模式所具备的全部特点, 如, 集体充电、个人研修、专业引领、团队合作、沙龙研讨等内容, 因此, 更有利于农村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农村教育科研的整体推进。

三、微论坛

专家讲座是教师研修中常见的培训方式。在各级培训中, 不乏朴实而生动的专业阐述, 对教师的理论提升和实践操作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于农村教师来说, 与专家面对面的机会毕竟很少, 而切入教学实践的细节且有针对性的讲座更显得少之又少。教师常常是“听时激动, 听后不动”的状态, 我们启动的“微论坛”研修, 旨在缩短研修周期, 拉近互动距离,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微论坛”不同于专家讲座, 主要是通过短小精悍的教育教学现象来揭示教育教学规律, 一方面, 它考验了教师的表达能力和精炼主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 激起教师的思维碰撞, 达到分享共赢的目的。一般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集中时间, 每次耗时5分钟左右。具体操作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论题。论题可以是全校教师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中筛选确定的话题, 也可以读书心得的微交流, 还可以是现场话题, 如, 看一小段新课导入教学视频或一个教育案例, 谈谈自己的看法等。我们曾进行过的微论坛主题有“学习单的设计构想”“个性作业, 你怎么看?”“面对这样的学生……”“新课导入之我见”等, 这些话题取自于教育教学一线, 贴近教师生活, 教师有话可说, 有兴趣参与, 效果自然得到保障。

二是确定主讲。主讲教师可以是对这方面有一定研究的骨干教师, 也可以是临时点兵捉将, 促进所有教师参与研究, 保证了论坛的实效性。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仅训练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提炼概括能力, 也训练了即时表述能力, 心理素质也得到锻炼。

三是互动跟进。“微论坛”与集中的专家讲座相比, 优势在于教师不需要带着仰视的目光, 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倾听, 大家都是一同研究、一同实践的“战友”, 彼此的亲近让大家可以心无旁骛地参与论坛交流, 真正探究教育教学的真问题, 实问题, 在论坛即时互动, 常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次微论坛结束后, 将论坛的发言记录于校园网, 给教师提供继续研讨交流的平台。

“微论坛”已成为一种短小精悍的研修模式, 在促进教师研究、思考、实践的专业发展道路上体现出迅捷、有效的特点。

四、微反思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在各级教育部门制定的文件中, 对于教学反思都会有明文规定, 我县“有效教学”推进过程中就提出“每学期20篇教学反思”的硬性规定。在学校教学内务的例行检查中、在各级教学视导等活动中, 这也是必查项目之一, 有时候还会将反思内容作字数的最低限制。与之相携而来的是教师为了体现“反思”过程, 更多的重“量”的多少, 而忽视了“质”的存在。如何使反思落到实处?这首先要重新认识“反思”的本质。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不在于字数的多少, 不在于问题的大小, 而在于它是否促进教师反观自己的教学得失,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从“微反思”的角度, 鼓励教师一课一得, 一人一博, 一周一梳理, 一月一交流。

一课一得:这“一得”可以是一句话, 也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个词语的教学灵感, 也可以是一道习题的解法发现;可以是一句过渡语的新思考, 也可以是一个小环节的再反思;可以是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萌发的灵感, 也可以是听课、评课的活动中突然受到的触动等, 不求多求广, 只求有所悟, 有所得。这样“一课一得, 得得相连”, 如积跬步, 必能行千里。我校教师的《一得录》所收录的教学一得《“暂时”应该等一等》《美丽的“错误”》《方言“秀”课堂》等, 既让人耳目一新, 又令人读有所悟。

一人一博: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 我校每个教师都申请了自己的微博平台, 它是记录教学反思的有效载体, 可以利用网络优势, 使“微反思”的记录更便捷, 互动交流也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可以更好地提升反思的效度。

一周一梳理:鉴于教师每天工作量都比较大, “微反思”常常因为没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反刍、整理、归纳而停留于简单的现象描述或问题陈述, 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回顾每周的反思, 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如何改变现状。

一月一交流:每个月学校以网络和文本的形式, 将教师的“微反思”做一个简单的归类汇总, 设置相应的栏目, 如, “课堂随想”“心灵小语”“创新方舟”“案例点击”等, 再装订成册, 或制作成电子简报, 供全体教师学习研究, 将“微反思”的效应进一步放大。

上一篇:荷兰豆种植技术下一篇:育肥猪精细化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