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构筑

2024-10-12

理论构筑(精选7篇)

理论构筑 篇1

一、绪论:浮现中的数码构筑

构筑(tectonics)一词源自希腊语tekton,原指木匠或营造者,后来延伸到具有制作过程(process of creation)的意义,并且泛指艺术创作,涵盖技艺、方法、材料以及观念。19世纪Botticher开始在建筑领域中谈及构筑的角色,认为建筑具有“中心”及“包覆”(nuclear and cladding)两部分,同时提出“局部与整体”(part&whole)的观念。之后,Semper继承自Laugier的论点,将建筑由构造方式分成4种类型:基础、火炉、屋架与屋顶、封闭的表皮(enclosing membrane)。20世纪,研究者基于上述经典的构筑理论,继续提出他们的观点,其中Sekler以实际案例区分出“结构”(structrue)、“构造”(construction)及构筑三者间的关系。Vallhonrat依据Sekler的看法,讨论结构与构造技术对构筑的影响。Gregotti认为“细部”(detail)是材料与构造的准则,同样,Frascari也指出建筑意义来自构造的发展,反对以技术控制细部,而主张细部设计是一种创新的思维、一种判断力的运用。除此之外,Frampton更延伸批判地域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的论述并继承Semper的学说,强调结构中的“连结”是最根本且最小的元素单元,他更将构筑定义为构造的诗性(poetics of construction)。

1. 前数码、数码与后数码

建筑的历史发展可视为一种构筑的发展,根据Botticher、Laugier、Semper和Frampton等学者的观察,构筑的概念是从久远的古典时期到晚近的后现代主义逐渐成形的。如同先前的权威论述所言,主要的构筑范例(exemplars)皆建立在史前时期、古希腊时期(图1)、中国古代(图2)、哥德及文艺复兴时期、现代与后现代等时期。

从微观的历史观点(micro-historical)来看,构筑的发展表现出另一种生动活力,按照Mitchell、Cache和Leach的论点,数码应用历经了前数码(predigital)、数码(digital)与后数码(postdigital)三个阶段。当绘图和建模工具与设计媒材的使用还停留在前数码年代时,Antoni Gaudi(图3)、Rudolf Steiner(图4)、Le Corbusier(图5)和Jorn Utzon(图6)挑战操作形体(making forms)和思考空间(thinking spaces)的传统方法,颠覆了传统的构筑方式,虽然当时的设计媒材尚未数码化,但设计方法与思考迫切需要数码的设计方式来解决,换句话说,它们正是前数码作品。

自从Frank Gehry(图7)、Peter Eisenman、Greg Lynn、UN Studio、FOA、dECOi等建筑师的作品涌现后,构筑才真正进入新阶段。数码媒材成熟地应用到建筑的构筑技术,为设计思考带来了完全解放,这也得力于建筑师、工程师(如Ove Arup)等在数码时代的实验与研究,他们使得大部分的数码技术与数码过程,在建筑实践中变得愈来愈标准化。而在后数码时代中,许多知名建筑师,如伊东丰雄(图8)、Renzo Piano、Richard Meier、Zaha Hadid等,开始运用数码媒材,建筑的数码构筑正逐渐走向普及化。

2. 古典与数码

为了得到涵盖更广泛(domain-general)的分析结果,本研究案例的选择需满足两个前提:第一,挑选出大量的精选案例;第二,需包含更具经验的建筑师的数码作品,他们依据传统构筑训练所建造出的作品,可用来比较新旧因子、整合新旧因子。因此,本文选择了10个案例(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新竹数码艺术馆(Peter Eisenman,美国)、爱宾艺术与科技博物馆(Greg Lynn,美国)、东京地铁饭田桥站(渡边诚,日本)、新宾士博物馆(UN Studio van Berkel&Bos,荷兰)、爱宾办公大楼(MVRDV,荷兰)、下代基因建筑艺术馆(Zaha Hadid,英国)、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伊东丰雄,日本)、台湾大学社科院新馆(伊东丰雄,日本)、水墨狂草(新竹交通大学刘育东研究室,台湾)、大连电子深圳总部(新竹交通大学刘育东研究室,台湾)。

本研究试图从古典构筑论述中延伸新的数码构筑现象。因此,我们从前述历史可归纳出连结(joint)、细部(detail)、材料(material)、物件(object)、结构(structure)、构造(construction)、互动(interaction)等7个古典构筑因子。但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大量的数码科技被视为辅助设计过程的一种新媒材,如动态的操作过程、非物质性以及无重力状态的环境,改变了建筑设计和营造过程与方法;而多向度的数码科技,如3D建模软件、衍生系统与演算法(generative system/algorithm)以及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 fabrication),也促进了这些变化,因此我们可考虑将4项新数码构筑因子定义如下:动态(motion)是设计概念与形体演化运作中的一系列动态操作过程;信息(information)是以数码讯号作为任何建筑皮层或表面的材料应用,是一种新的表现材料;演化(generation)是应用软件衍生系统或演算法,自动产生形体或概念的过程;制造(fabrication)是在CAD/CAM技术辅助下制造出(fabricating)设计构件与构造方法的过程。

二、数码构筑思考

虽然古典构筑在数码时代中势必扩增,但4项新数码因子已经应运而生。然而,笔者希望以更严谨的态度来探讨这个议题,根据4个新数码因子(动态、信息、演化、制造)的分类,讨论10件作品的构筑议题,进一步检验4项数码因子隐含在这些作品中的意义、用法、含意、贡献,相信这些数码因子能反映出数码科技在设计、制造与建造(design,fabrication,and construction)过程中的角色。

1. 动态(Motion)

新竹数码美术馆(Hsinchu Museum of Digital Arts):在敷地构想分析时,利用电脑模拟基地的网格及轮廓线,然后进行渐变来获得设计形体(图9)。将显示不同年代的都市纹理叠合出网格,然后加以扭曲变形,最终得到的敷地设计范围与配置,同时也明确出基地的高差关系。

爱宾艺术与科技博物馆(Eyebeam Museum of Art and Technology):设计创意来源于“Bleb”的概念,塑造类似疱疹的自由形体。表皮设计通过电脑软件Maya的指令与操作获得,利用线段的Bleb作用产生动态过程获得此形体(图10)。

下代基因建筑艺术馆(Next-Gene Architecture Museum):建筑表皮采用镂空样式,并将不规则的孔洞与内部空间结合设计。为了呈现空间及时间变化所产生的交互影响,本设计利用动态影像,模拟美术馆内部的光影变化,让人们藉此感受到时间的推移,并使感知扩展至外面的自然环境中(图11)。

2. 信息(Information)

爱宾办公大楼(Eyebeam Institute):该项目是呈现艺术与媒体完美结合的博物馆。建筑师采用冲孔造型的外墙,并藉由电脑控制百叶窗的开合,既调整室内光线变化,营造出不同气氛,也使建筑外观成为信息呈现的舞台,投影出不同的动态信息。室内墙面与地板均采用聚氨酯材料,以作为最佳投影信息的媒介(图12)。

水墨狂草(Calligraphic House):该项目的开窗借鉴东方卷轴与西方光影绘画元素(图13),并将周围的建筑作品作为艺术收藏品,使建筑表面不只是传统的玻璃帷幕,而是包含一幅幅可供人欣赏的艺术画作。画作内容来自于附近的其他建筑作品,随着环境的变化,会呈现出丰富多变的信息。观赏者也会由于站立角度不同,而欣赏到不同画作。

大连电子公司深圳总部(Headquarter Office of Great Link Corporation):这是一间生产电脑电缆的OEM公司,为了反映公司在数码化下的科技发展,建筑表皮成为数码信息传播的媒体介面,藉以展示公司作品,并在主要建筑物的正立面运用了多媒体和虚拟科技影像,以捕捉所谓的电子连结(人造建筑物的电子连结)设计概念(图14)。

3. 演化(Generation)

东京地铁饭田桥站(Subway Station/IIDABASHI):地铁站形体是由电脑自行演化而成(generate),建筑师将此概念称为“建筑种子”(the Architectural Seed)。主要设计过程是利用电脑人工智能系统,自动生成设计形体(图15)。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Taichung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基地方格中反复依循定出的规则,画出无数个方格子,并运用复杂的工程技术演算法,随机地回转、动摇、曲折,在推动方形几何不断旋转的过程中,找出推演准则,确定结构元素,并构成表皮(图16)。由此种演算法演化出的设计形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呈现连续性,形成流动结构,摹画出一个各个方向都积极参与周遭环境的开放性结构,因此,项目名为“声音的涵洞”(Sound Cave)。

台湾大学社科院新馆(New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NTU):项目的建筑结构来自螺旋几何概念。一系列规律的螺旋线,交叉演化出圆柱位置和天花板的型态(图17)。此螺旋运算使用“Voronoi”的演化程序计算产生。随着天花板型态的自动生成,也自然地延伸至地坪,将建筑成功隐身至周围环境和自然之中(图18)。

4. 制造(Fabrication)

新宾士博物馆(New Mercedes Benz Museum):该建筑采用双螺旋结构,在三角形的空隙周围,沿垂直方向旋转成6块水平展示台。为了精准地建构此流畅的表面,设计初期运用电脑参数式设计,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佳可行性,上百张平面图及剖面图,由3D数码资料自动产生(图19)。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在设计过程中,除利用快速成型(RP)技术来制作许多小型的模型(图20),不断了解并修正此高度复杂的结构;同样也在设计后期,制作出一个可容纳半个人的大型建筑模型。此大比例的模型是由CNC milling技术,分多组单元制作后,再接合成一个整体,主要为了研究设计形体、空间感以及结构等问题(图21)。组装过程中,每单元之间的结构补强由设计师们自行安装完成。

大连电子公司深圳总部:概念设计初期,该项目大量利用CAD/CAM技术辅助设计模型的制作,使用快速成型技术分段制作1:50的RP模型,再结合成一个完整的形体,以此探讨自由形体的空间关系及3D骨架的呈现效果(图22);利用镭射切割机来制作比例1:8的局部模型,主要研究建筑形体局部复杂的结构及可能的制作方式(图23)。最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金属骨架及表皮主要以镭射切割输出单元,而3D曲线等较为复杂的结构支撑骨架,则由滚弯机来制作;当这些元件切割及制作完成后,先在工厂进行预组装,经过组装测试完毕之后,再把元件拆解下来,运送至现场施工(图24)。

三、迈向新构筑

建筑理论随着时间而一再演变,构筑理论(tectonics theories)也随之发展,反映出人类文明与各学科的理论发展—包括哲学、美学、历史、物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研究、科学、心理学、设计方法、认知科学、电脑科学等。数码科技已为建筑师带来新的解放,形体、概念、材料,甚至是设计媒材和设计本身之间的关系,都已到了一个划时代的阶段。在这样的新思维下,建筑元素与建构过程已相当不同于我们从前所认知的建筑。建筑不只包含7个古典构筑元素,同时也包含4个新的数码构筑元素。

要在丰富而又精辟的古典构筑理论中增加新要素,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显然,本文仍受限于许多分析方法,收录的许多案例尚未提供足够的图文资料,因此本研究所提出的数码现象与数码因子,应该有更系统、更直观、甚至与设计者更互动的研究方法,对本文的结论再检验一次。这些案例分析也说明了两组构筑因子的某种一致性—材料与信息(material and information)、构造与制造(construction and fabrication)、互动与动态/演化(interaction and motion/generation)。

目前数码设计的类型有很多种,一方面是实体的(physical)、虚拟的(virtual)以及虚实混合(hybrids)的建筑,另一方面则是建造完成的(built)、未建的(unbuilt)与无法建造(unbuildable)的建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设计标准与目标,在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强烈影响了构筑思考与策略。然而,当前所选择的案例素材,尚无法触及构筑实体性与虚拟性(tectonics physicality and virtuality),这方面需要在未来研究中继续探讨。

摘要:数码科技的发展推动传统建筑构造模式的剧烈改变,时至今日,我们迫切需要有系统地整合一些数码时代元素与古典建筑符号及新的构筑想法,以便继续发展建筑数码理论。一些数码构筑所产生的重要建筑现象,显示出动态、信息、演化和制造方面的新特征,在新构筑的初期理论中,笔者总结七个古典因子和四个数码因子,将其整合,形成完整而彼此互动的结果。

关键词:构筑,数码科技,数码建筑

参考文献

[1]Botticher,K.The Tectonics of the Hellenes.Postdam,1852

[2]Semper,G.The Four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and Other Writing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1

[3]Laugier,M.A.Essay on Architecture.Santa Monica:Hennessey and Ingalls,1753

[4]Sekler,E.F.“Structure,construction,tectonics.”In Structure in Art and in Science,edited by G.Kepes,89-95.New York:George Braziller,1965

[5]Vallhonrat,C.“Tectonics considered:between the presence and the absence of artifice.”Perspecta,Vol.24:122-135,1988

[6]Gregotti,V.“The exercise of detailing.”In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AnAnthology of Architecture theory1965-1995,edited by K.Nesbitt,494-497.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83

[7]Frascari,M.“Tell-the-tale detail.”In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An Anthology of Architecture theory1965-1995,edited by K.Nesbitt,498-515.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83

[8]Frampton,K.“Rappel a l'ordre:the case for the tectonic.”Architectural Design,Vol.60:19-25,1990

[9]Frampton,K.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Cambridge MA:MIT Press,1995

[10]Mitchell,W.J.“Antitectonics:the poetics of virtuality.”In The Virtual Dimension:Architecture,Representation and Crash Culture,edited by J.Beckmann,205-217.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8

[11]Cache,B.“Gottfried Semper:stereotomy,biology and geometry.”Architectural Design,Vol.72:28-33,2002

[12]Leach,N.“Swarm tectonics.”In Digital tectonics,edited by N Leach,et al,70-77.Chichester:Wiley-Academy,2004

理论构筑 篇2

——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

世纪星实验学校小学部刘育康

寒假,谭校长给我们中层领导布置了一个任务: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这本书,要我读完以后就《新教育的理想课堂》这一章节结合我部的实际向全体教师作读书报告。为了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我重点研读了《新教育》第85—105页,读完以后还是有一定的收获,今天把我的读书心得与大家交流,我演讲的题目是《构筑理想课堂》。

一、什么是理想课堂?

我从教已有16年,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光环,在别人眼中我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师,但有一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而且将伴随我们教师人的一生,即使直到我们退休还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个问题就是: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16年来,我上过的数学课不计其数,但我自己认为比较理想的课也是微乎其微,而且这些课绝大部分是我的比赛课、送教下乡的课。这样的公开课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打磨出来的“课堂表演秀”,实际的日常教学中并没有按照这种公开课的模式在进行。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什么样的课才是理想的课呢?朱教授在《新教育》里面对理想课堂提出了“六个度”和“三重境界”。朱永新教授提出了六个度是可作参照的理想课堂标准:

一是参与度。理想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参与是激发其思维的基本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我主张一般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发言与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二是亲合度。理想的课堂,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上可能是愉悦、欢乐和合作的,也可能是紧张、沉默和不快的,“情不通则理不得”,良好的合作是课堂成功的基础。

三是自由度。理想的课堂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我们的课堂如战场,强调是严明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几分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几许神采飞扬。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与师争辩,是违背自由原则的。

四是整合度。理想的课堂,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把完整的知识支离为鸡零狗碎,如语文老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

五是练习度。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六是延展度。理想的课堂,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朱永新教授提出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分别是: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了教学目标、预习作业和教学板块。他认为预习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构建新知的过程,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可以体现于预习的水平上。另外,他认为传统的教案书写只是教学中教师教的部分,而将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事情——每个学生的学习——忽略不计。因此他提出有效的教学框架中教学板块里还要有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通过阅读后反思,我觉得我们学校提出的“高效课堂模式”是这几个环节与朱教授提出的有效教学框架是非常吻合的,他提出的撰写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与我们学校提出的撰写导学案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他认为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应该是这样的:师生围绕着一个“问题——知识——文本”展开一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旅程。在这段旅程里,将充满怀疑、困惑、挑战,也不能完全没有机械记忆、挫败感、羞辱感,但是,它的核心永远是致力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新的理解时的豁然与顿悟。

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他认为我们可以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灵魂深处的共鸣,同时实现课堂与社会生活、人类命运息息相通。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

我是难以达到朱教授提出的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的,我认为理想课堂是没有一个明确界定的,不同的人理想课堂的标准是不同的,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理想课堂的标准也是不同的。我觉得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前每名学生都做了积极充分的准备,课上每名学生都做了自己最满意的展示。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激情飞扬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充满尊重与赏识、充满诗意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生成的课堂。就像肖主任跟我交流的那样,上完一堂课后你感觉特别舒心,学生特别愉悦,那么你的这一堂课就达到了你的理想课堂!

二、怎样构筑理想课堂?

下面我结合我们的实际谈谈第二个问题:怎样构建我们的理想课堂?

1.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要达到朱教授提出的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就必须要求我们教师自身有丰富的知识,自身要能感悟到知识的魅力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怎样加强自身的学习呢?

(1)多读书。谭校长总是逼着大家读书,寒假过年还要给大家布置读书的任务,起初我是有反感的,可是通过逼着我读《新教育》,我觉得收获还是挺大的。所以,希望大家体会谭校长的良苦用心,做教师的不读书,何以为教师?我们要多读与教育有关的理论专著,《新课程标准》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要读的,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把这种理念消化和吸收,并转变为教学行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明确学生是主体,是主角,教师是主导,是配角。“观念超前步步领先”,转变观念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学习新课改理念,就必须毫不犹豫的屏弃旧观念,转变旧思想,改变旧做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长的更快。

(2)积极参加学部组织的教研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

由于我部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比较多,教育教学经验欠缺。为了迅速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狠抓教研教改工作势在必行。

语文教研在落实学生的书写,抓好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管理的基础上,创设作文教学品牌,以吴立刚的素描作文为研究的蓝本,重点研究作文教学。数学教研以教材研究为重点,把1—6年级的教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着手,重点研究教什么的问题。创设具有世纪星特色的数学教学研究形式。品德教学研究依托株洲市小学品德名师工作室的平台,让全体品德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其它学科按照去年的模式进行教学研究。每个专业学科的老师每个学期必须上一次公开课。

本期各教研组还要举行以下活动:

语文教研组本期要举行一二年级写话比赛,三至六年级举行命题作文竞赛,对获奖的学生进行表彰,对学生优秀作文利用校报、展板的形式进行宣传。数学教研组举行了“我是神算手”速算比赛活动,对获奖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细心、快速、准确地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英语教研组要开展单词听写比赛和“每日一句英语”、“每周一段英语”活动,形成学生爱英语、用英语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综合组要举行了“六一文艺汇演”、“优秀书画作品展”和“体育技能竞赛”活动。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强力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我的学习和反思,我感觉我校推行的“高效课堂”模式与朱永新教授提出的理想课堂有很多相似之处,是有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做后盾的,是与新课改理念相吻合的。因此,青年教师上课必须体现“高效课堂”模式,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灵活改进课堂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

3.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学生的准备—预习和教师的准备。教师的准备包括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标准、集体备课、书写教案和导学案、制作教具和课件、听有经验教师的课等等。这个学期,我们在排课的时候特别注意保证同年级同科目的老师有集体备课的时间,另外每周五下午的2:00—4:00仍然是我们学部集体备课的时间,希望大家好好利用这一时间。我们大家都有体会,只有精心准备,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龙鑫良老师是新教师,教学经验还很欠缺,但他上个学期的教学成绩还是令我满意的,这与他平时认真钻研,虚心学习,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

4.课堂上要激情飞扬,要尊重、赏识学生,要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要抓住生成性的课堂资源,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的教师用他那一成不变的沉闷的嗓音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三四十分钟,学生只是一个乘客,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你说他难受不难受呢?你怎么能怪学生上课开小差?你怎么能怪学生上课不听话呢?我们应该试着把课堂中讲的时间缩短一点,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孩子,孩子会高兴的,孩子会快乐的。江苏的洋思中学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学校,他们的校长规定每人每课所讲时间不许超过15分钟。他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孩子们的学习不但没有受影响,而且大有进步,在全县考试中取得第一名。从洋思中学成功的案例中,我们的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充分相信你的学生,我们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课堂实施目标教学、讲练结合。

“有目标的教学,如百米赛跑;无目标的教学,如饭后散步”。制定恰当准确地教学目标,就能有效地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确定学习目标时,认真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整体考虑了教材的编排、教参的建议,从实际出发,将课后思考题、《随堂检测》、单元过关等相关的练习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让学习目标“简”却“精”,“少”而“实”。而且学习目标制定要合理、科学,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明确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及时间,使学生学有目的,思考有方向。课堂上教师要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行方法的指导。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精讲,讲练结合,当堂训练,检测目标实施情况,以便于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学环节要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教师讲解时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课堂上讲练结合最大的好处是做到了堂堂清,能够从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入手,提高课堂效率。

6.关注后进生。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应立足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虽然十个手指头不一样长,但是每一个学生我们都不能放弃。医生是

从来不抱怨病人的,相反,医生总是根据病人的病情一次一次地修改自己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所以,教师对后进生要多些耐心、多些方法和策略,多关注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后进生的转化应更多的放在课堂上。只有抓住了他们,使他们对只是理解和消化了,其他学生也就都会了。对后进生实施“五优“政策:发言优先、质疑优先、辅导优先、训练优先、测试优先。

7.养成反思习惯。

子曰:“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反思能力是衡量教师素质的一把尺子,只有敢于否定自我,才能更好地超越自我。教师要注意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反思。通过坚持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业务素质逐步提高,逐步达到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

构筑引资“磁力场” 篇3

就在此次洽谈会上,来自韩国的50余家企业和山东省内的200余家企业就信息通讯、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电子产品及家电、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等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项目进行了洽谈,签订合作协议92份,合作金额6.5亿美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性经济合作与集团化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鲁韩企业高新技术项目洽谈会,是中国、山东和韩国双边企业界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一次成功的交流与合作,是双方寻求经贸合作共赢的又一次成功实践。这次洽谈会的成功举办为促进中韩两国在经济、技术方面的合作产生了更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古以来,山东就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北亚国家和地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现代化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进入新世纪,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山东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致力于打造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的合作平台,明确提出了“加快山东工业化发展步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方针,积极寻求与世界各国、特别是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经济与技术合作。

从山东的基础条件看,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诸多优势。

从区位条件看,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北邻北京、天津,南与“长三角”相望,西面是广阔无垠的中原大地,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上,在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方面,区位十分优越。

从资源条件看,山东矿产资源丰富,石油、煤炭、天然气产量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海岸线长达3100公里。劳动力资源达6800多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14万人,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山东本省连同周边地区,共有3亿多人口,市场潜力巨大。

从基础设施方面看,山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全省17个市和重要物资集散地之间均由高速公路连接;铁路纵穿南北、横贯东西;航空业发展迅速,已建成济南、青岛、烟台三个国际机场;沿海港口众多,同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通航;山东电网是全国六大电网中惟一的省级独立电网,电力供应充足。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山东成为中国比较发达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居全国前三位,已形成能源、电子、机械、纺织、冶金、食品、化工、建材等一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势强劲。农业增加值和农产品出口额多年位居全国首位。

从投资环境方面看,山东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著名的“齐鲁之邦”、“礼仪之乡”,山东人民素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年来,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从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突出抓了“诚信山东”和“平安山东”建设,努力创造更加优越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治安环境、人文环境,让来山东投资的国内外客商感到特别安全、特别实惠、特别能发展。

从历史文化看,山东与韩国毗邻,双方在历史文化和地理上有许多相似和相近,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对山东和韩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山东和韩国不但在守信重义等社会道德方面遵有同规,而且在生活习惯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山东利用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了一批面向韩国常驻人员的医院、学校和公寓,为韩国客人在山东生活营造了便利的条件。目前在山东常驻生活的韩国人已近8万人。

理论构筑 篇4

一、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逻辑起点

构筑公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符合“四个全面”的理论逻辑, 符合江苏思想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符合江苏公民道德建设的创新逻辑。[1]

1. 习近平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思想引领

2014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时首次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 并在考察中嘱咐江苏干部群众围绕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 在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要求江苏文化建设体现“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指示精神, 江苏将“四个全面”贯穿于深入创新工作的各个方面, 在2015年制定的《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中, 提出“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再出发, 把江苏建设成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 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 即“三强两高”的奋斗目标。提出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 就是要紧扣文化建设主题,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 广泛宣传教育, 广泛探索实践, 引导人们自觉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两个率先”的精神动力。

2. 江苏“两个率先”形成的公民道德建设优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 江苏提出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核心的“两个率先”目标。多年来, 围绕实现这个目标, 全省上下广泛动员、积极行动, 有力推进了江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 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宣传思想文化部门高度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形成了强大的组织优势;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为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江苏集聚了社会科学研究英才, 为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保障。多年来, 江苏把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当作一项战略工程加以推进, 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发挥了群众主体的创建作用, 构筑了道德教育的常态机制。专题研究, 江苏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理论先行;激励创新, 江苏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异彩纷呈;良法善治, 江苏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管建结合。打造形成了道德教育的“江苏样板”, 道德领域专项整治的“江苏经验”, 文明城市建设的“江苏高度”, 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的“江苏现象”。江苏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 书写了江苏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新篇章, 打造了江苏公民道德建设的强大优势。[2]

3. 江苏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传承与创新

江苏精神文明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95年10月, 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 张家港“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先进经验闻名全国, 被《人民日报》誉为“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2001年国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下发后, 江苏制定出台了《江苏省文明乡镇创建管理规定》《江苏省文明村创建管理规定》《江苏省文明行业创建管理规定》《江苏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江苏省文明社区创建管理规定》以及相应的《测评标准》等, 规范和管理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现代社会文明程度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在服务人民群众、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更加鲜明有力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 大力增强先进模范的示范力、城市文明的牵引力、农村文明的攀升力、行业文明的辐射力、社区文明的渗透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塑造力和社会志愿服务的带动力, 使城乡一体文明成为江苏的显著特色。

二、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理论阐释

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是江苏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 深刻领会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内涵、要求和基本属性, 对推动江苏实现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主要内涵

风尚, 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风尚是通过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风尚会带给人们一种愉悦的心情和优雅、纯粹与不凡感受, 赋予人们不同的气质和神韵, 能体现不凡的生活品位, 精致、展露个性。道德风尚是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道德观念、善恶标准、道德行为模式和道德心理习惯的综合表现。道德风尚是比较稳定的社会道德状况, 通常反映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道德追求、道德活动和道德水平。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人们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逐渐形成的。高地一般是指高出平地的地方。军事上, 高地特指地势较高能够俯视、控制四周的地方。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 旨在通过道德建设, 引领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道德评价和道德认同, 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进而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 主要是指培育江苏公民道德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打造江苏公民道德建设的品牌和经验, 创新江苏公民道德建设的载体和方法。就是要占领道德建设的制高点, 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在全社会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2. 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核心内容

江苏省文明委2015年年底出台《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行动方案 (2016-2020年) 》, 部署推进公民道德培育、社会诚信建设、志愿服务普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文明创建提升、网络文明建设、政策法规保障等“七大行动”, 力争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 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有温度的人文之地、有显示度的文明之地、有感受度的精神家园。“七大行动”构成了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核心内容。[3]概括起来, 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 一是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要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和研究, 保证江苏公民道德风尚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4]二是发挥道德培育作用。以构筑江苏公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为切入点, 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进一步创新江苏公民道德风尚建设的载体方法, 进一步培育和打造各级各类典型, 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三是发挥文化涵养作用。巩固和发挥江苏文化建设优势, 深入推进江苏文脉建设, 在促进江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结合中, 以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涵养江苏公民道德风尚建设, 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

3. 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基本属性

构筑江苏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符合党和国家以及江苏整体发展的需要, 服务江苏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大局, 具有鲜明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基本属性, 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增强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信心和动力。政治属性:构筑江苏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与中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延续和拓展。经济属性:构筑江苏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是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 是推动江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 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精神动力;文化属性:构筑江苏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是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构筑江苏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与构筑江苏思想文化高地统一于江苏“三强两高”的目标要求;社会属性:构筑江苏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宗旨是促进实现江苏社会文明程度高。把构筑江苏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更能彰显构筑江苏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实践要求

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是江苏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创新, 明确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目标指向、建设原则和创新路径, 是实现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必要保证。

1. 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目标指向

江苏提出实现“三强两高”目标以来, 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深入研究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从不同侧面探索了公民道德风尚建设目标。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更加广泛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 更大范围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公民道德风尚建设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指导。二是公民道德实践更加自觉。发挥江苏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传统优势, 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加公民道德风尚建设, 认真研究创新引领公民道德风尚建设, 努力推动公民道德风尚建设活动自觉, 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江苏人民自觉自愿的行动。三是社会文明风尚更加浓厚。打造一批有影响的道德建设载体和工作品牌;清理整治旅游、交通等领域不文明现象;使城乡公共场所文明有序, 社会生活充满人文关怀, 人们生活方式绿色健康。四是道德建设制度更加健全。不断完善道德典型发现、推荐、评价机制和礼赞道德楷模、鼓励凡人善举、褒奖身边好人机制。让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及提名奖、“中国好人”等各类先进人物数量持续居于全国前列。[5]

2. 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建设原则

构筑江苏道德风尚建设高地首先必须明确原则, 在整体推进中突出重点, 在宏观把握中注意微观, 在创新发展中形成特色, 在总结完善中积累经验。 (1) 坚持统一规划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坚持全省统一规划设计实施江苏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 努力形成江苏公民道德风尚建设合力。坚持激励江苏各基层组织创新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活动, 努力打造区域特色、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在上下结合中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2) 坚持组织发动和群众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 精心组织开展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工作。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让人民群众在自觉自愿中发挥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的主体作用。 (3) 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围绕江苏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整体设计开展活动, 保证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一致性。重点培育和打造江苏公民道德风尚建设的特色和品牌。在点面结合中培育江苏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亮点。 (4) 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结合。要科学制定江苏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注意区分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既重视当前, 又谋划长远, 既重视建设成绩, 更重视建设效果, 达到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的最佳境界。[6]

3. 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创新路径

构筑江苏公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需要结合党和国家建设目标, 需要体现时代要求, 需要突出江苏特色。只有积极探索构筑江苏道德风尚高地建设创新路径, 才能保障江苏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长抓不懈, 才能保持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热情不减, 才能保证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持之以恒。[7] (1) 通过整章建制, 促进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化。在全省制定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施意见》《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的基础上, 2015年, 省文明委出台《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行动方案 (2016-2020) 》。各地各部门要在此基础上, 制定本地、本部门的制度和实施方案, 推进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 (2) 通过严格考核, 促进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规范化。各级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管理部门要依据相关文件制定实施细则,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并加强考核评价工作, 规范引领全省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 (3) 通过健全保障, 促进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务实化。出台相关政策, 积极培育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典型;组织研讨活动, 总结交流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经验;增加经费投入, 保障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需要;完善考核机制, 推进公民道德风尚高地建设常态化。

摘要: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奋斗目标, 目的是提供江苏公民道德建设的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 推进江苏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创新和成果转化, 增强江苏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信, 引领江苏公民道德建设。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符合“四个全面”的理论逻辑, 符合江苏思想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符合江苏公民道德建设的创新逻辑。深刻领会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内涵、要求和基本属性, 明确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目标指向、建设原则和创新路径, 是实现江苏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江苏,道德风尚,建设高地

参考文献

[1]杨明.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发展的历史与逻辑[J].道德与文明, 2014 (3) :10.

[2]罗志军.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为江苏提供动力[N].新华日报, 2015-10-16.

[3]任松筠.江苏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七大行动构筑道德风尚高地[N].新华日报, 2016-04-05.

[4]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 2014-03-05 (6) .

[5]王燕文.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社会精气神[N].人民日报, 2013-10-18 (7) .

[6]王小锡.系统工程视角下的我国公民道德建设[J].江苏社会科学, 2014 (6) :15.

构筑诚信道德平台 篇5

构筑诚信道德平台

诚信道德平台因诚信道德建设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道德托举作用而得名,它具有完整性、具体性和稳固性的特征,以及基础性道德托举和支持性动力两大功能.在诚信道德平台对公民个体、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这三个具体层面的构筑中,思想政治工作被赋予了一系列特殊的使命,其中主要是建立和完善诚信道德平台理论体系,为诚信道德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注重诚信问题的实证性研究等.

作 者:邹维平 作者单位:中共鹤壁市委党校科研部 刊 名:学习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TUDY 年,卷(期): “”(12) 分类号:B825 关键词:诚信   诚信道德平台   道德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美元构筑震荡箱体 篇6

今年美元指数的开盘价为83.46,至1月26日,冲高创出年内高点85.43后受阻回落。至5月1日,下探至81.25的年内低点后获得支撑,展开反弹。于6月13日反弹至85.43~81.25下跌波段的50%一线时,在83.27处受阻。

最近两周,美元指数再度回调,于6月26日在82.20处获得初步支撑。回调幅度恰好是81.25~83.27上升波段的50%左右。

复苏动力存在疑虑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仅增长0.6%,在七大工业国中处于末位;主要货币国家一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德国3.3%、英国2.9%、瑞士2.4%、日本3.3%、加拿大3.7%、澳大利亚3.8%。这是造成美元在一季度至二季度初处于探底走势的主要原因。

但因为美国4、5月份的经济数据大多表现良好,比如,5月零售销售大增1.4%,显示内部需求将拉动美国经济增长;4月贸易逆差大幅缩减至585亿美元,显示外部因素也将对经济复苏作出贡献。而且,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制造业指数在4月和5月连续回升,5月达到55.0,为去年4月以来最高水准,显示美国制造业已经复苏,将为美国经济增速回升奠定基础。所以,美元得以从5月起展开为时约1个半月的反弹。

当然,目前市场对美国经济在二季度及今年余下时间的复苏力度还存在疑虑。因为美国房屋市场仍令人担心。5月份,美国成屋销售和新屋销售双双下降,其中,成屋销售下降0.3%,为连续第3个月下降;新屋销售大降1.6%。房屋市场低迷可能羁绊美国经济复苏的力度。因此,最近美元丧失了进一步冲高的动能。

市场风险扑朔迷离

美国房屋市场不仅将对美国整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加剧已经问题成堆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即次优债券市场)的风险。最新爆出的消息是,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因在次优债券市场的投资方向失误,可能遭遇破产的窘境。贝尔斯登已经决定对其中的一只对冲基金提供32亿美元的资金援助,使其免遭清盘。

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投资长葛罗斯表示:“困扰美国金融市场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并不是孤立事件。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将会在未来12至18个月抑制消费和新屋营建。”但是,对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市场看法也存在分歧。

比如,美国抵押贷款机构房贷美财务主管表示:“美国房市的动荡仍大体上限于次级抵押贷款领域,次级抵押贷款领域的违约情况大体聚集在少数几个地区,由于多数债务由大型机构持有,投资者能够消化一些亏损,其影响可能有限。”

日线、周线指标相互矛盾

上述基本面因素的不明朗,使汇市投资人暂时不愿意布局后市看涨或看跌美元,这可能导致美元后市陷入箱体震荡格局。

由技术面来看,目前美元指数日线MACD指标在0轴上方呈现死又下行态势,而周线MACD指标则为O轴以下金叉上行态势。日线和周线趋势性指标发出相互矛盾的信息,也意味着美元后市将构筑震荡箱体。

构筑网络新商圈 篇7

阿里巴巴(www.alibaba.com.cn)的功成名就让B2B成了一块美味蛋糕,诱惑着一家家电子商务企业为之神魂颠倒。然而这股汹涌的效仿潮流,却并非一帆风顺:有的因观念陈旧止步不前,有的却因盲目模仿溺水身亡。而那些头脑清醒的聪明者则在隔岸观火后试图寻找出一条不同的路。

重拳出击

在电子商务网站纷纷玩起了B2B的时候,“一大把”网站却从中跳出,寻求到了另外一条路。而这条路或许将为电子商务网站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在依靠无数小规模客户,由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发展到跻身中国IT服务业(市场)10强,并拥有包含销售和代理两项业务的相对完善的线下渠道后,中国数码集团开始考虑其全盘业务的转型。在总经理林娟如的带领下,“一大把”网站应运而生。

“如果我们同时拥有销售渠道和代理渠道后,又有了一个网络渠道,我们认为集团针对中小企业的战略布局才是相对比较全面的。”在B2B迅速走俏市场的时候,“一大把”网站并没有简单地跟风,而是着眼于整个集团的布局,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大把’网站是一个独立的渠道,与集团其他两个渠道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林娟如看来,如果网站发展良好,可以为集团找到更多的潜在客户。“一大把”网站无疑是中国数码集团打出的一记重拳。

不一样的商圈

林娟如说,当初网站规划的时候就不以B2B供应求购为主,这项业务并不是“一大把”经营的重点。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多问题,无论是人民币的升值,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还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大力提倡,以及市场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些都对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这正是“一大把”网站所关注的。给予中小企业有效帮助,提供更为完整的服务是“一大把”的宗旨,这个服务包括了资讯平台、网络商圈和应用服务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

对于信息,很多中小企业是非常迟钝的。林娟如认为,几乎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或是一个现象的产生,都会经过一个酝酿的过程,但很多中小企业并不能及时意识到这些政策或现象可能会影响到自己。针对这样的问题,“一大把”的资讯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网站把跟中小企业有关的新闻按照重要与否进行筛选,再加上有关专家在行业和服务方面的解读,让中小企业可以在“一大把”看到与其息息相关的资讯。

然而,仅仅做一个类似于新闻资讯中心的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一大把”网站结合实际需求,推出了第二层服务,亦即网站的定位:中小企业的网络商圈。“我们的概念是,中小企业来到这里,除了可以看到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新闻动态之外,还可以认识同业人士,或者找到合作伙伴,然后一起交流、讨论、分享经验。这个社区的部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在这个网络商圈里,“一大把”网站设定了三个圈子。第一个圈子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圈”。因为每一个进入“一大把”网络商圈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他们在商业行为上最重要的需求是与同行的商务沟通,也迫切需要与同行一起谈论彼此所关心的事情。“生意圈”的部分可以让企业展示推广自己,并通过搜索其他企业找到合作伙伴,然后进行交易,这是属于B2B的部分。而“行业圈”就是“一大把”网站着墨最重的社区部分,注册后的“一大把”会员用户可以在这个圈子里充分地交流。

应用服务是“一大把”网站推出的第三层次的服务。对企业来讲,他们不仅仅要知道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还要能够应用一些东西。在这层服务中,网站设有“商问”、“专家”、“案例”等栏目,建立了全面实用的商务知识管理体系,帮助用户解答各种商务难题。

“融资有道”

经历了粗放型发展的我国中小企业,如今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林娟如说:“如果说中小企业遇到的难题是一座冰山,那么关于经营策略如何制定和竞争优势如何加强等等虽然重要,但目前来讲还只是这座冰山未露出水面的部分。现在最受关注的,仍然是中小企业的投融资,这个问题已经露出了水面,亟待解决。”

可是,中小企业的投融资困境到底如何解决?如果只靠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针对此难题“对症下药”,这需要专业机构的合力。专注于满足企业在网络上的全面需求,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一大把”网站,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们协同北京中小企业联合会举办过融资沙龙,也邀请过大量专家来做在线访谈,为中小企业提供互动交流机会。我们还跟银行等融资单位建立了友好的联系,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林娟如透露,在这些活动影响力的推动下,目前“一大把”网站已经受到了中小企业的广泛关注。

未来的路

如果说“一大把”有着一定的知名度,那么其总经理林娟如自己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形象宣传:在女性不占优势的IT界,有着恬静的面容、轻柔的话语的林娟如,总会让人眼前一亮。

“一大把”网站始终致力于呼唤和培育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而这也为它赢得了普遍赞誉。汶川地震发生后,“一大把”联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举办了“十家协会、百家网站、千家企业、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活动,并号召大家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支援灾区。

上一篇:成都女鞋下一篇:高血脂/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