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探讨

2024-08-23

意义探讨(精选12篇)

意义探讨 篇1

1 我国高校传统录取方式及其存在的弊端

我国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 一直致力于探索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的建立, 其间历经了5次比较重大的改革, 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框架。虽然我国的高考制度在一直发展, 但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社会发展目标的变化, 创新型国家的建立, 高校大众化的加快, 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 现行的高考制度仍旧受到诸多的责难。特别是在高考招生录取方式上, 除少数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和接受保送生等特殊类型考生外, 基本模式是由国家计划部门制定年度招生计划, 然后分解到各省市计划部门、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 高等学校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前提下, 依据考生所在地的录取分数线, 以学校、专业为单位, 按照考生高考总分, 从高分到低分, 德智体全面考核, 择优录取, 这种录取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唯分数论”录取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我国现行的以高考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唯分数论”录取方式的弊端逐渐凸显:

(1) 现行录取方式对考生而言, 极大地限制了考生对高校的自主选择权。考生在基本条件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前提下, 高考分数成为其能否接受高等教育、接受何种层次的高等教育的唯一决定因素。考生无法依靠除高考分数以外的其他诸如综合素质能力强、某些学科具有优势等有利因素选择心仪的高校。

(2) 现行录取方式影响高校自主权的发挥。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而言, 目前其招生考试的自主权均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能自主决定是否采用统一的入学考试, 不能自主决定采取什么方式、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等等, 从而使学校难以选拔出符合自己办学宗旨、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才, 不利于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与自主管理。

(3) 现行录取方式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由于目前我国高考招生主要看重的是考试分数, 这就导致中学为追求高分和升学率而在教学中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的。教学内容围绕高考“指挥棒”转, 高考考什么, 中学教什么, 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2 多元录取的涵义及实施意义

多元录取, 简单而言就是指不唯分数录取, 具体来讲就是:普通高校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 注重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突出、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 依据面试或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 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 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 建立专门程序, 破格录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 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 政府宏观管理, 专业机构组织实施, 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学生多次选择,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我国现行录取方式已不适应《纲要》的要求, 亟待完善和改进, 多元录取方式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程中, 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其意义如下:

(1) 高校多元录取机制的改革, 顺应了社会对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多元录取方式打破了“唯分数录取”的传统方式, 全面考核、综合测评、按需录取等因素是多元录取的核心内容所在, 全面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进步和人才选拔的多元化。

(2) 多元录取将为高校自主办学提供更大的空间。在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之后, 高等教育系统更趋复杂多样, 系统分化导致了各种类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 而各类型、层次高校基于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用现行单一的考试形式和录取标准来选拔从研究型大学到高职高专众多专业的学生无疑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 从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顺利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来看, 多元录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多元录取将极大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采取多元录取方式, 实质上就是打破了“唯分数录取”的现状, 高考录取由“独木桥”变为“立交桥”。多元录取的方式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发展等方面, 中学可以以此为平台, 不再一味地“考什么, 教什么”,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不断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途径。

3 我国高校多元录取可采用的模式

目前, 多元录取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催生物, 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国国情, 综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 高校多元录取大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将分类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依据。我国在新出台的《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以采取不同的考试办法, 高校可根据本校选拔人才标准来对应相应层次、类型、内容的考试, 把此类考试的成绩作为高校录取考生的依据。

(2) 将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考招生评价机制的改革趋势是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合考查评价, 除了分数这一重要评价手段外, 还要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 这两项实际上也是对学生更全面的评价。高校可以设定较低的考试分数门槛, 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 以此作为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

(3) 加强自主招生力度。高校可在制度健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 制定有利于本校选拔所需人才的选拔制度, 形成相应的自主招生评价体系, 按照“学生申请—高校测试—高校认定—录取信息公示”这样的环节来综合选拔符合要求的人才, 进一步增强学生与高校间的双向选择力度。

(4) 实行推荐录取。部分在中学阶段有突出表现或在某一领域成绩突出的学生, 经中学推荐, 高校可在一定的条件下, 录取被推荐学生。这种录取方式让更多的学习成绩不太拔尖但有个性特长或突出能力。

摘要:我国高校现行录取基本方式是按照考生高考分数进行录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目前的“唯分数论”的录取方式的弊端已逐渐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要进行多元录取制度改革。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传统录取方式的弊端和多元录取的意义, 结合我国现行高校的现状, 提出了高校实行多元录取的意义及可采用的几种模式。

关键词:高校,多元录取,模式

参考文献

[1]戴家干.制度创新是高考改革的键[J].中国教育报, 2007, (11) :17-18.

[2]李松林.国外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7, (6) :9-14.

[3]张学峰.高校招生改革的理性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3, (4) :43.

[4]张继明.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审视高校自主招生[J].湖北招生考试, 2005, (8) :20-21.

[5]戴家干.制度创新是关键——从恢复高考30年大型公众调查看高考改革[N].中国教育报, 2007-11-14.

[6]张华, 李雁冰.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10) .

[7]胡启迪.把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愿景锁定好[J].考试研究, 2006, (3) :4-14.

意义探讨 篇2

我在想知道生命是什么?它的意义又是什么?

有一次,我在攀登泰山的过程中看到一株野菊花,它的生长环境十分恶劣,周围乱石成堆,既没有肥沃的土壤又没有合适的水源,但它仍然坚持着不屈向上,破石而出,茁壮成长。在乱石堆里显得那么傲然挺立。虽然它十分柔弱但是它仍然坚强的活着,我想生命的意义在于你怎么勇敢地坚持着生长。

生命是坚强的,但是同样也是脆弱的。

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地动山摇。不到一分钟房屋倒塌,大地破裂。地面上流出了一道道缝隙,无数条鲜活的生命被掩埋在了瓦砾之下,十几万人就这样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大灾面前英勇无畏的武警战士、可亲可敬的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救援人员他们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他们不顾自身安危用双手抬起了沉重的石板,救出那些幸存者们。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保驾护航,幸存者们在瓦砾堆下的坚持才变得有意义。

在运动之后,我最期待的就是那砰砰的心跳声,那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声给我了极大的.震撼,我从来没有觉得哪种声音会令人激动,这就是我的生命,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

小说对话性意义探讨 篇3

一、悬念迭生,静思妙答

当简·爱以家庭教师的身份和她的主人公罗彻斯特第一次相见时,简·爱的学生请求罗彻斯特送给简·爱一份礼物,罗的态度不得不使善良的读者为简·爱担心——

“谁说的礼物?”他粗暴地说,“你盼望过礼物吗?你喜欢礼物吗,爱小姐?”

这显然是个尖刻、无礼且充满蔑意的问题。与主人初遇,既要维护自尊,又要顾忌罗彻斯特的情面,简·爱不卑不亢,冷静沉着——

“我对礼物没有经验,先生。人家一般认为礼物是个可爱的东西。”

简·爱从小倍受欺凌,在别人的冷落和歧视中,从没有体会过享受礼物的欢乐,她的回答,既机智恰当,又含蓄地道出了自己的辛酸。

可是,罗彻斯特却雪上加霜,更进一步——

“别拐弯抹角了,爱小姐,你不如你的学生坦率,她要礼物可不像你。”

面对着这个错误的、令人难堪的判断,简·爱娓娓道来,入情入理——

“因为我不像她那样相信自己配得到礼物。从熟识这个角度,她有权提出要求,从习惯这个角度,她能够向你开口——因为她说你习惯送礼物给她,而我是个陌生人,又没有做什么使我有资格要求礼物。”

一番话,使得罗彻斯特哑口无言,只好“低下头默默喝茶”,当然,也能从对话中窥视出罗彻斯特的心灵世界。

二、弦外有音,含蓄深沉

通过人物对话,揭示话中的言外之意,挖掘潜在的意义。

罗彻斯特为了进一步了解简·爱的内心世界,在看完她的画后,问道:

“我看得出这些画都是出于一个人的手,那只手是你的吗?”

“是的。”

“你从哪儿找的摹本呢?”

“我自己的腦袋里。”

“就是现在你肩上的那个脑袋吗?”

“是的。”

“里面还有其它类似的东西吗?”

“我想也许有,或许还会更好些。”

这段对话看似幽默,其实有着丰富的潜台词。罗彻斯特通过看画已经感受到简·爱有着丰富的感情和深沉的心灵。这段对话正是双方的初步试探,从此他们心中有了一种奇特的召唤、共鸣和默契。

三、迂回曲折,攻深守紧

为了探测简·爱是否对自己产生了爱情,罗彻斯特乔装算命女人,算命时他故意把话题引到婚恋问题上,他问简·爱是否对屋里的绅士有好感,简·爱说她不认识他,然后他话锋一转——

“关于你的主人,你也能这么说吗?”

“他不在家。”简·爱逃避。

“深奥的回答,巧妙的遁词!——凭这个你就能抹杀他的存在吗?”——一个尖刻的反问。

“我看不出他与我有什么关系。”——简防守很紧。

“你没发现他眼里盛满那么多动人的微笑吗?——并且他有幸获得了最动人的一位姑娘。”——一个狡猾的问题。

“他有权享受那种欢乐和幸福。”——简·爱滴水不漏,罗彻斯特却穷追不舍:

“你从他脸上发现了感激与爱了吗?”

“没有。”——简·爱脱口而出。

“那么,你观察过他了!”……罗彻斯特棋高一着,欲乘胜追击:“既然……”

“我是来算我自己的命的,不是来算先生的命的。”——简·爱一个有力的反驳,言外之意:你不要离题太远,我对罗可不关心!

一攻一守,机关巧妙,攻守之中见情致。

简·爱,在罗彻斯特的攻心术刺激下,步步防卫,心中对罗彻斯特的压抑爱情使她极度痛苦,自尊心又不允许她流露软弱。几句对话,再鲜明不过地揭示了她那颗受着煎熬的心灵。

四、字少意长,句短情深

作家在对话的设计过程中,还在于通过语言文字的巧妙表达来突出人物的情感,加深内在的隐痛。在自由、平等、尊严三者和爱情的严峻抉择中,简·爱毅然舍弃了后者,准备离去,当她最后跨出房门时:

“你走了吗,简?”

“我走了,先生。”

“你离开我了吗?”

“是的。”

短短四句,一双爱侣极痛苦的心情跃然纸上,我们不难体会出,那字字句句,皆是刀尖刺于心上!

在书中最后,简·爱终于回到了罗彻斯特的身边,罗彻斯特已经残废失明,无权无钱,当简·爱同意作他的妻子时,有一段话——

“一个到哪儿都得由你搀扶的可怜的瞎子?”

“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由你侍候的残疾人?”

“是的,先生。”

“真的吗?”

“最真不过了,先生。”

这段对话,没有任何渲染和修饰,却鲜明地暴露了罗的不安和犹疑,显示了简·爱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定。至此,简·爱的形象已达到了光彩动人的顶点。

对这部小说中的对话分析,只是一个简要的探讨,而真正要全面理解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还需要我们作出全面的剖析和理论阐释,正如有的评论者在评论中国现代小说时,认为:“在人物之间的对话中,在实际的对话之外存在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深层的对话。这种对话虽然是在人物之间展开的,但在人物的背后却存在一个历史文化和道德伦理的话语体系。”[1]这中国现代小说如此,这部小说亦然,正印证了这部小说建构对话话语体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注释:

[1]刘雨.巴赫金对话理论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对话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探讨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意义 篇4

一、语法教学与教学语法

在我国的语法教学历史中, 很早以前就有人发布了关于语法的文章, 比如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及后来也发表许多的文学著作如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等等都是语法教学发展的基础。但是, 虽然语法教学的起源历史悠久, 但是在今天, 语法教学的运用却不是那么的广泛。

语法界的最初时代是在20世界50年代, 当时第一次被使用“教学语法”这一词。称之为“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也可以理解为汉语教学的语法系统或者汉语的教学语法的系统。这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一个重在教学, 一个重在语法。所以就有了语法教学跟教学语法这两个不同的称呼。

二、语法教学的现状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知道语法是什么, 在教学课本当中也已经没有了语法的教学, 偶尔在教学中提到语法, 学生们一片茫然, 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要不要讲语法也只是看教师的权利, 语法的教学就处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教也很奇怪不教也很奇怪。很多高中教师是有这个心想要教学生们的, 奈何学生们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 导致就出现了一个弊端。学生会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教学方法, 或者在高中才能学到的方法。但是随着学生们的学习阶段不断的提高, 对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习到的东西就不够用了, 所以就会想要去学习语法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高中生加强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一) 加强语法教学就能增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也许, 你会觉得我们并没有一生下来就有人教我们学习语文的语法, 但是我们仍然会说话,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会很好的运用语言。虽然我们的确会运用语言, 交流沟通没有问题,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 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是悠久的, 我们不能因为时代的进步一味的追求沟通, 学习的语文的语法, 我们能更好的表现出汉语的魅力, 更准确的表达出我们的感情, 或者换一句话说能表现出我们语言的艺术性。语言语法也是一门艺术。马克思曾经提出过“淡化语法”这一说法, 实际上并不是要我们去减少语法的教学, 也并不是否定语法的作用, 只是让我们打破说话的规律, 打破一些固有的错误规律, 让真正的语法指导我们正确的去学习语言。

语法在语言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只有学好语言的语法才能真正的学好语言。而真正的学好了语言就表现在平时的交际当中。别人说你说话大方得体。那就是对你语言能力的赞扬。高中生在训练语法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对话或者平时的交际当中。在面对不同的时刻不同的人我们应该说什么样子的话, 如何去反应。这都是必须去学习的。

(二) 加强语法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跟古文学习能力

近几年, 外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外语能力不仅仅使一种特殊的技能, 而转换成了一种在社会上基本的技能。而在学习外语语言中, 免不了的还是有语法的学习。甚至比中文中语法的重要性占的比重更大。而在历史发展的今天, 我们中国的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学习起来就更加有难度, 但是语言的魅力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学习语言的方法是相通的。不管是学习外语还是古文文言文都必须学习语法, 这就更加体现了语法的重要性。现代的汉语都是由古文演变而来的所以都是相通的, 这就表示了我们在学习上要懂得变通。懂得变通又能很好的掌握语法, 那么你学习起来就会非常容易。

四、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规则

(一) 学习语文语法的规则

张志公先生提出“精要、好懂、有用”的“六字箴言”, 这六字箴言在1980年被写进中文语文教学大纲, 以后历次大纲都保留着这一提法, 从而成为汉语知识编写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成为了高中语法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精要”总的来说就是要抓在点上, 抓住重要的。作为基本知识是对学生有实用价值的作用。“好懂”是对学生来说通俗易懂的。能很快的吸收并成为自己的东西。“有用”从字面上来说就是对学生有用的, 学生学习了以后能实际的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来, 从交际当中去体现出来。

(二) 学习语文语法的具体实践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当中, 有很多的赏析文章。而选择的文章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千变万化中, 对语法的整体性是不变的, 学习了语法就能很快的从一篇文章找到具体的文章语法结构, 从中去分析。语法是文章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体系。是文章的中心, 运用语法也能更好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提升了自己的语言水平或者写作水平。

在语法越来越不受到重视的时代, 语法教学的提升是必须的, 也是支持着学生的语言知识提升的动力, 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的题目提出主干或者压缩一段文字, 这些都是语法的基本, 主语副词都是基本要学习的。很多时候我们对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窍不通的, 顽固的认为文言文的考试就像是固定的题目, 那么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死记硬背。某一篇文章中的某一句, 应该如何去表达, 就死记下来, 不会自己去分析, 考试的时候就生搬硬套。对于理解文言文没有真正的明白其中想要表达的意思。记住的只是一些在文言文中常常出现的字眼。比如, 在真正的高考当中会出现问你某一个字在文中充当状语, 是名词活用。学生们不明白什么事状语, 就根本无法答题。

总之, 在学习语法中, 语法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是不可抛弃的存在, 在教学中也应该被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学习语法遵守语法的原则。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多的感受到学习语法的好处, 从中获益。掌握就基本的语法原则,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能够快速更好的理解文章, 在写作的时候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更规范更流畅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语法是无处不在的, 学习语法是我们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王先霈.培养对汉语的知和爱[J].中文语文教学, 2010 (12) :1.

关于绩效考核目的与意义的探讨 篇5

――Cotsco创始人兼CEO吉姆-悉尼格(Cotsco位于西雅图,如今已在全世界8个国家开有50家商店,拥有员工近12万人,年销售额高达520亿美元)

知人、善任、激励人应是管理成功所需要的全部技能。

因为,无论是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营销总监、技术总监,还是运营总监,除了一部分与专业领域有关的知识之外,其实其他部分的工作就是人的管理工作,就是保持沟通顺畅,化解冲突,建设团队;就是让员工感觉到工作的意义,感觉到自己的贡献对公司的价值……感觉到自己的不断进步;就是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把每个员工身上最优秀的品质发掘出来,让他们乐意主动地开发创新,为公司创造价值。

然而,有多少公司及其员工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呢?

比如,对于“绩效管理”,为什么有30%~50%的员工认为企业的绩效考核是无效的呢?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考核是走形式”呢?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绩效管理”只是薪酬体系的规划设计呢?为什么考核往往产生员工不满意、部门经理不满意、高层不满意的“三不满意”现象?……

追根溯源,往往是由于企业在设计、实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时出现了各种问题所致。笔者粗略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绩效管理:

一、影响绩效管理几个因素

1、不知道为什么要绩效考核

目前多数企业的考核目的不明确,有的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有的甚至是为了发奖金或扣减员工绩效工资和奖金而考核,企业考核方和被考核方都未能充分清楚地了解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本身并非是管理的目的。

同时,绩效考核体系的非科学性还表现为考核原则的混乱和自相矛盾,在考核指标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不科学合理,随意性突出,常常仅仅体现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且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严肃性,任意更改,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一致性。

2、缺乏绩效考核标准

目前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如指标体系还不够科学,表现为标准欠缺、标准走样、难以准确量化等形式。以欠缺的标准或不相关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引致不全面、非客观公正的判断,模糊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

一方面,是由于某些公司绩效考核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和能力,不知道怎么考核?考核标准不科学、合理,缺乏依据。

另一方面,有的公司考核目的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钱为本”: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福斯特商学院终身教授陈晓萍女士在其《幸福的决定因素》第二章“管理的悖论”中说:“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善待员工,关心照顾员工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健康保险还是休闲设施,无论是带薪休假还是托儿服务,无论是免费饮品还是弹性工作时间,无论是技术培训还是学费报销计划……都体现出企业管理层对员工成长发自内心的关怀,并希望员工因此更加热爱工作,敬业守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绩效,对工作有更多的创意和思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价值,

“以钱为本”的经营理念导致的行为则是对员工各方面待遇的极度克扣:工资往底线上靠,加班常常不付加班费;上班打卡,迟到一分钟也要扣钱;完不成任务要扣奖金。培训很少,一旦轮到,则要签署合同:若在培训后数月内离职,就得如数上缴培训费用,一分不得拖欠。如果在合同期满内提出辞职,也得上交罚款。总而言之,通过各种手段减少人工开支,节约成本,从而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然而,企业管理层如此苛刻的举措,只会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反感,而在内心深处拉开与企业的距离,清楚地认识自己与企业的关系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要处于如此心态的员工尽心尽力为企业工作,充满激情地为企业创造价值,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完全不可能实现。

3、员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缺乏理解

有的企业在制定和实施一套新的绩效体系时,不重视和员工进行及时、细致、有效的沟通,员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导向不明晰,常常产生各种曲解和敌意,并对所实施的绩效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客观公平性表现出强烈的质疑,对体系的认识产生心理上和操作上的扭曲。

当然,影响绩效管理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考核过程形式化、考核方法选择不当、错误地利用考核资源、考核结果无反馈等等。

二、绩效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绩效考核的目的以及实际意义是为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不单纯是为了薪酬体系的规划设计;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组织和员工的绩效能力,除了作为薪酬奖金分配依据之外,还有更丰富的用途:

1、通过绩效管理实现公司目标

绩效管理是连接员工个体行为和组织目标之间最直接的桥梁。比如,我公司在黄山市黟县要达到一个亿的销售额,我公司总共有五个销售人员,那么,分解之后就是人均二千万的销售指标。要完成这个销售指标,销售人员起码得售出一百套商品房(平均约20万元/套)。如果一般情况下,一个客户只购买一套商品房,那么,每个销售人员就得联系至少一百个客户才可能达到目标。假定一年三百个工作日,那么,他们平均每三天就得搞定一个客户,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行为必须时刻围着客户转,打电话、发短信、与客户沟通等等。否则,无法完成个人的销售指标,而公司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考核个人销售指标的完成与否,就能够将个体的行为导向客户,从而建立起个体行为与公司目标之间的联系。

2、通过绩效管理改善公司整体运营管理

对于公司整体而言,可以作为公司整体运营管理改善的基础。通过整体绩效管理,可以发现公司运营状况,及时了解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修正策略,跟踪行动计划和绩效结果,从而保证发展战略的实现。

3、通过绩效管理提高员工培训、职业发展规划

对于个人而言,可以作为员工培训发展、职业规划的基础。持续的建立绩效档案,可以了解员工长期的绩效表现,因而可以针对性的开发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绩效能力。并且作为员工职业发展过程中,选拔、轮岗、晋升的参考依据。当然,在绩效管理中,一定要保证对员工绩效过程的跟踪,而不仅仅关注结果,只有全面了解员工绩效过程的表现情况,才能准确评估员工的职业发展趋势。

因此,1)考核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薪酬体系的规划设计,不仅仅是得到一个奖惩的依据,因为奖惩只是强化考核功能的手段;2)考核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调整员工的待遇,调整待遇是对员工价值的不断开发的再确认;3)考核是为了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改进工作绩效,提高员工在工作执行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进而作为员工培训、职业发展规划的有效依据,为公司不断创造价值。

4、通过绩效管理实现“共赢”

绩效考核必须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由企业与员工各取所需共同赢得这场“游戏”。其一,企业赢得管理与效益。其二,员工则赢得自我的认识、改进与发展。

5、为下一期的绩效指标完成做准备

绩效管理的关键在于持续改进(continuousimprovement),包括对于绩效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因为,一个绩效考核体系的真正成功同时需要加与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成功公司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认为,绩效考核体系在实施中经历一、两年后才能真正完善起来,尤其是管理者的绩效管理能力和技术才能培养起来,相应的考核文化和氛围才能成熟。

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意义探讨 篇6

关键词:诗歌教学;高中语文;美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学生在高中语文诗歌的学习中可以对古代的历史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还能有效提高他们对诗词歌赋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审美能力。学生学习语文诗词歌赋不单单是为了简单的应对高考,更重要的意义是使他们的阅读品位得以提升,加强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培养文学内涵。诗歌与现代文不同,无论是用词还是意境对于学生理解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如何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阅读诗歌来增加学生对于美的认知,需要高中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拿自己的亲身经验与学生分享,使学生自己感受到诗词的美好,使他们能感受到诗词的美。

一、高中诗歌的教学对语文教学产生的作用

高中对诗歌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也能让同学情操得到更好的熏陶,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想象能力,提高同学的写作水平,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通过高中诗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积累到一定的文化底蕴,学会鉴赏文化作品。在诗歌鉴赏的方面同学们要学的就是两方面:一是鉴赏它遣词造句的用词技巧;二是客观的评价它的中心思想与对不同时代的认识。所以,笔者认为学生在诗歌鉴赏时应该注意下列问题:

(一)诗歌背景与中心思想

诗歌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诗歌的中心思想与背景,才是诗歌的灵魂。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当时所处的背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所以,想要对诗歌有充分的理解,就要彻底了解时代背景和诗人自己所处的情境。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对从这点出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所处的情境与背景,让学生自己对诗歌有所理解,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枯燥讲解。

(二)遣词造句的技巧

诗歌之所以能够广泛的流传,是因其工整的对仗和押运,朗朗上口。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诗歌更是千百年来的诗歌精华,具有高超的遣词造句的技巧。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细细品味诗歌中的句子,使得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习诗句中的各项修辞手法和遣词造句的规则,不断积累语言素材,从而使得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特色。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分析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让学生在卷面上有漂亮的成绩,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提高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帮助他们打下对于国学和美学学习的兴趣。“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想教好高中课本上的诗歌,教师自身首先要对诗歌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对对学生进行诗歌的教育,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有自己的理解,并且能够积累一定的词汇量与文学素养。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浅见。

(一)做好背景介绍,体会诗歌创作内涵

诗歌的表达形式往往言简意赅,光是从诗歌的短短几行字中很难看出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内容。对于更加简短的古诗词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就更加强调了要充分的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这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与写作的用意。例如曹操的《短歌行》,教师上课如果就单一的告诉学生当时的曹操求贤若渴,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的话,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肯定是一知半解的状态。在进行诗歌背景介绍时,应该将三国时期“诸侯割据,三国分立”的情况介绍清楚,将曹操所处的政治大环境分析到位,才能明白诗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求贤若渴的心情。这样的讲解学生就会很容易的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二)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内涵

古诗词中就有强调朗读的总要性的诗句:“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充分的感受诗人当时写作的情景就应该让学生大声并且富有感情的把诗歌朗读出来,使学生感受带诗词的优美与神奇,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遣词造句的背后的情感流露,在诵读中反复品味诗歌的美感。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要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告诉他们诗歌的技巧与基调,这样学生就能给对诗歌有整体的理解。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你如果没有朗读的技巧就读不出那种秋天美好的景象,也读不出作者想要立足于天地间的豪情壮志。

(三)诗歌的意境理解

诗歌最吸引人之处就是诗人通过短短的篇幅营造出来的意境,学生美育培养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意境的美好。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体会其中“赴”字所包含的深刻意义,作者就仅仅通过一个“赴”字表达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对佳人的赞叹,也表达出了对佳人已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之情。

(四)知識的扩展创新

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发挥诗歌美育的功能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为了能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的掌握,让学生做课外的训练是必不缺少的。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总结在课堂上学的新的知识来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以知识相结合到一起。还能让学生效仿课堂上所学的诗歌进行创作,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讨论,互相交流意见,这样才能使班级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在高中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投入其中,教师只能起到指导的作用。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的体现自己的重要性,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体会、领悟,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使他们对课堂产生兴趣,通过诗歌的美育功能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

[1]朱士钊.唐诗宋词鉴 赏 [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 社,2oo3 .

[2]文建忠.浅谈诗歌中的诵读教学[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1).

[3]周庆元.语文教学研究概论[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 00 5 .

意义探讨 篇7

关键词:旅游法,积极意义,权利保护规制

改革开放之后, 《旅游法》曾是最早的国家立法项目之一;1982年国家旅游局曾着手起草《旅游法》;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旅游法》列入立法规划……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业的起步晚、立法条件不完善等限制, 《旅游法》最终未正式出台。1998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旅游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制定《旅游法》的呼声随之高涨, 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在2013年4月25日下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旅游法》出台至今, 其实施状况和效果备受关注, 长期酝酿和众望所归下的《旅游法》的确为我们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改变, 注入了新的风气。

一、国家与政府角度

(一) 从法律层面明确国家和政府的职责

《旅游法》第一章和第三章明确了国家和政府的目标和责任, 将其上升至法律层面来进行规制和约束, 一方面, 体现了国家发展旅游事业、规范旅游市场的决心;另一方面, 也是在向地方政府、监管部门施压, 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监督问责的法律依据。

(二) 初步规划了国家旅游业的监管体系

将纵向监管与横向自律相结合, 纵向包含国务院的综合协调、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具体实施, 横向主要是指发挥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的作用。

二、旅游者角度

(一) 保障了旅游者作为旅游合同当事人的权利

《旅游法》中要求旅行社和旅游者订立旅游合同, 保障了旅游者最基本的自主选择权、知情权、求偿权。自主选择包括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 不得强制安排旅游者购物等;知情包括“包价旅游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并且明确了其必须要包含的具体内容, 使得消费更加透明化。[1]

(二) 保障了旅游者作为社会经济法保护对象的权利

旅游者相对于旅行社, 处于较为弱势的一方, 其权利更容易受到侵犯。《旅游法》具有一定的公法性质, 明确旅游者的求助权, 以及弱势群体的特殊权利, 通过制度的倾斜从而实现实质的公平。

(三) 明确了旅游者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保障旅游者的权利是《旅游法》的重点, 但法律上的权利永远是相对的, 以不干涉和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旅游法》明确规定旅游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未尽义务的后果, 保障了旅行社、旅游景点及相关人员的权利。

三、旅游经营者角度

(一) “零负团费”揽客现象得到抑制

《旅游法》规定, 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 诱骗消费者, 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随着《旅游法》的明确禁止, 旅游经营者“零负团费”的招数会有所收敛, 旅游者也会提高警惕, 共同抵制。[2]

(二) 旅游消费市场进行重整

《旅游法》通过禁止强制消费、提高收费透明度等规定限制了旅游市场强制购物、乱收费等行为, 进一步影响了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 “购物游”变成了“品质游”, 相应地倒逼消费市场提供特色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从而提升旅游体验, 促进旅游经营者向高品质方向调整服务策略。

(三) 保护了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尽管旅游经营者处于社会经济法中相对优势的一方, 但我国《旅游法》在约束、规制其行为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 如在对旅游者的义务规范中、旅游经营者的免责条款中、旅游纠纷解决机制中都有所体现。[3]

四、导游人员角度

(一) 保障导游作为劳动者的权益

《旅游法》规定, 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避免旅行社以业绩为借口拖欠、压缩导游的劳动报酬, 甚至通过让导游向旅行社缴纳一定保证金的方式变相压榨。

(二) 导游的收入结构将有所改变

导游和领队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 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这使得导游人员的很大一部分灰色收入将面临法律的高压。

五、景区角度

(一) 景区门票价格得到严格控制

景区门票价格提高的程序得到了严格规范, 听证会与提前六个月的公示程序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二) 倡导景区保护、文明旅游

《旅游法》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爱护旅游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引导旅游者更加理性、有序地参加旅游活动, 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传统武术传承现实意义的探讨 篇8

1 对传统武术的认识及其现状

1.1 传统武术的认识

对于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 有很多不同的界定, 其大多的阐述都从传统武术的起源及传统武术的技击内容、运动形式, 以及其传承的方式和价值功能等方面来定义的。

通过总结前人对传统武术的概念的界定, 我认为: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 在中国近代以前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以攻防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散手和功法练习为运动形式, 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途径, 注重内外兼修, 融教育、技击、健身、养生等于一体的各种拳种的总和。

1.2 传统武术的现状

传统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 由于我国在科技、经济等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们一直在学习西方的各种文化。然而, 遗憾的是, 我们在学习西方的同时, 逐渐远离了我们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对武术的继承, 我们采取了削足适履的方法, 大力发展了符合西方文化的竞技武术, 对传统的中国武术弃之不理, 甚至打压其生存空间, 这不能不使人为之心痛。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已接近濒危状态。已有人呼吁把传统武术作为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写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传统武术后继乏人、武功失传、传统本色丢失、理论研究成果不足、多项价值未被利用、与竞技武术相比处于劣势。在人类行为文明化程度已有大幅度提高的现代社会, 传统武术还有其存在的必要吗?我认为在现代社会, 传统武术的传承还是有很大的价值值得我们探讨。

2 传统武术传承的现实意义

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武术历经几千年的磨砺,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渗透, 蕴含了哲学、医学、健身养生、军事、美学及体育等要素。传统武术除了在强身健体、修德塑人、防身自卫、美学价值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之外, 对于一个人的修养、精神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2.1 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

传统武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蕴含了我国众多的思想和文化, 全面的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 也是民族心理个性在健身自卫领域的合理反映。众所周知, 儒家、佛家、道家都非常重视“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等思想, 这些思想在传统武术中得到充分体现。“天为一大天, 人为一小天”, 人的身体是一个“小天地”, 与宇宙大地相结合, 这样才能“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从养生的角度来看, 人体与天地相结合, 人的阴阳才能均衡;从技击搏斗的角度来看, 把握人体的上、中、下, 即天、地、人三盘的整体性, 善于运用自己的头、肩、肘、手、胯、膝和足, 才能克敌制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古典哲学强大的渗透力和传统武术作为民族文化所蕴涵深刻的哲学理念。

2.2 修德塑人锻炼意志品

武德, 即传统武术道德。传统武术注重武德, 而不是简单的技击格斗、套路动作。可以说套路动作是传统武术的形, 而武德是传统武术的魂。

2.2.1 修德塑人

拳谚:“未曾学艺先学礼, 未曾习拳先习德。”“练武先练德, 教人先教心。”中国传统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 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美德。“习武以德为先”充分说明了习武历来重视武德教育。习武者一般在初学阶段就要受到严格要求, 必须做到“尊师重道”、“讲理守信”、“严于律己”、“抑恶扬善”等武德, 因此, “武德教育”在习武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社会习武之人中不乏有逞强好胜, 打架斗殴, 这些都严重影响传统武术武德的传承。尚武崇德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传统武术人以天下为己任, 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行侠仗义等等, 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为社会的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武德的教育内容中不乏带有历史的局限性, 如带有封建色彩的“为朋友两肋插刀”等, 在现代我们要坚决摒弃那些体现封建宗法观念的糟粕, 继承和发扬传统武德中的精华, 把习武同弘扬民族文化联系起来, 培养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形成以弘扬民族精神, 激发爱国热情的武德思想。

2.2.2 锻炼意志品质

“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这是传统武术练功历来讲究的。习武之人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而且要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传统武术对意志品质的锻炼是多方面的, 初习者在练基本功的时候要克服很多的疼痛。比如在柔韧练习和力量练习中, 要有顽强的心志来克服, 在习武过程中要克服的还有疲劳、枯燥和胆怯等困难。这对培养一个人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2.3 强身健体与防身自卫

2.3.1 强身健体

传统武术具有强身健体的特点, 注重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它不仅可以使人的形体得到锻炼, 同时也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对外能强筋骨、壮体魄;对内通经脉、调精神。通过练习能够使练习者收到壮内强外的健身效果, 对人体的反应速度、力量、灵敏、耐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期练习, 还可以改善人体机能, 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 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资料提高的前提下, 更加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在人们健身方式的选择上, 与西方体育健身项目相比, 传统武术显现出自己的巨大价值优势, 通过传统武术的练习, 更容易缓解各种压力, 在健身娱乐、增进健康和祛病延年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如带有民族传统文化的“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健身套路, 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季节的限制, 可以适应广大群众对健身方法不同的需求, 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习惯和健身观念。

2.3.2 防身自卫

中国传统武术最原始的本质, 就是防身自卫。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底下的社会条件下, 人们为了生存, 在与猛兽搏斗和部落之间的斗争中, 不得不靠拳打、脚踢、躲闪等动作来进行防身自卫。做为健身自卫的体育项目, 传统武术的内容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实战格斗技术, 通过练习, 还能强化人们的防卫意识。长期的武术锻炼, 不仅可以掌握各种踢、打、摔、拿等技击方法, 还可以提高身体灵活性与反应能力, 增强自我防卫的自信心。现代很多人都热衷于练习跆拳道与散打, 用来防身御敌, 但跆拳道和散打都是在一定的规则进行, 在真正御敌防身时, 歹徒是不会跟你讲规则的, 所以很难发挥其制敌的效果。传统武术是集健身防身为一体的, 其追求的是不断提高攻防技击能力, 具有强烈的攻防意识, 即传统武术不仅注重身心的修炼, 更重视“临阵实用”“一招制敌”的技击内容, 如“四两拨千斤”, 其技击方法中表现出的“巧劲”来克敌制胜。

3 结论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斗争实践中慢慢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对于精神文化日益丰富的今天, 人们对传统武术缺乏理性的认识。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哲理基础, 无论是对人体神经系统还是血液循环、内分泌系统等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对现代紧张快节奏的生活的人们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强生健体、修心养性、保健抗衰的理想手段和内容。同时, 它有利于培养现代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审美意识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功效。为了更好的传承传统武术,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传统武术更好的为现代社会生活需要服务, 首先要把传统武术自身原本的功能价值加以挖掘, 使其更加成熟完善, 并逐渐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当中, 从而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传统武术的发展是社会需要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要从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 选择其发展的方法。只有这样, 传统武术才能与时俱进, 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武术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2]王言群, 赵贵彬.关于传统武术的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2) :38~40.

[3]康戈武.传统武术期待腾飞之日[J].中华武术, 2002 (11) .

[4]马文国, 邱丕相.文化的流失:传统武术的痛楚[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 .

[5]李俊, 卫志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价值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 2005 (8) .

[6]陈青山.中华武术美的本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 .

胜任特征在面试中应用意义探讨 篇9

胜任特征与胜任能力同义,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中能将卓越绩效者与普通绩效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胜任特征的概念使用最为广泛的是Spencer McClelland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概括了胜任特征的用途——记录区分高绩效者与一般绩效者的核心因素和胜任特征的一大特点——可以通过可信的方式度量,以及胜任特征的几大重要内容——动机、特性、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知识、可识别的行为技能和个人特质,这也是本文定义参考的基础。

从系统性、相关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来看,胜任特征结构包括:

(1)个体特征,它表明人所拥有的属性,是一个人个性中深层和持久的部分,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能够预测多种情景或工作中的行为;

(2)行为特征,可以看作是在特定情景下对知识、技能、态度、动机等的具体运用;

(3)工作的情景条件,在不同的职位、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胜任特征模型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将胜任特征概念置于人——职位——组织三者相匹配的框架中。

2 胜任特征模型的类型

目前常见的胜任特征模型一共有三种:

(1)单一工作胜任特征模型。单一工作胜任特征模型是最常见的胜任特征模型。一个典型的单一工作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一般包括:由任职者、其直线经理及组织外从事同样工作的人完成的胜任特征评估问卷;为解释胜任特征模型召开的专题会。数据来源通常包括工作小组调查、对任职者、其直线经理以及对工作的直接观察。一般来说一个单一工作胜任特征模型通常有10—20项胜任特征,每一项都有一个定义和一系列行为描述。

(2)通用胜任特征模型。通用胜任特征模型的一般建立步骤为:第一,确认模型所针对的对象,通常一个层级建立一个模型,比如:所有的经理;第二,与单一工作模型的数据来源不同,在通用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中,参与的工作小组通常是从已有的胜任特征模型中收集素材(建立胜任特征一览表),或者从咨询公司获得一个模型样板,再由高层管理者进行修改,以保证模型用语符合组织的使命、价值观、企业文化及其未来的发展。

(3)多种工作胜任特征模型。已经建立了很多单一工作胜任特征模型或者拥有建立模型专家的组织可以使用多种工作胜任特征模型。这种胜任特征模型与通用胜任特征模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同样需要首先建立一个胜任特征一览表。在建立一览表之前,组织可以通过使用适合的组织语言描述和加入可以反映组织持续发展需要的技能或特质。不同之处在于针对不同的职能工作,其行为描述的语言是“个性定制的(customized)”,概括其特点可以表述为:通用胜任特征,不同的行为描述。

3 胜任特征在招聘面试中的应用

胜任特征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在企业招聘中,胜任特征模型提供了招聘的依据和标准,以各个胜任特征为基础,将胜任特征的识别方法与招聘应用角度以及对任职资格的影响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将胜任特征模型融于招聘的核心环节中。

就企业招聘系统来说,胜任特征模型的意义在于:

(1)提供完整岗位需求。通常的招聘注重岗位的是一个比较狭窄的方面,比方说销售知识和技巧,没有考虑到可以取得优秀销售业绩的其他重要因素。基于胜任特征的招聘系统,为完成招聘工作提供了完整而有效的需求图画,保证招聘面试中考察的是完全胜任岗位需求的技能、知识、特质等。

(2)增加招聘成功的可能性。在企业招聘过程中,并不能保证每次招聘都能顺利的招聘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这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招到了一个不能胜任岗位的绩效差的主要人员,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使用胜任特征进行招聘可以让面试人员容易分出哪些是企业所需要的关键人才,提高招聘的效率。

(3)降低企业成本。雇佣了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员,会对企业的生产率和获得利润的能力产生消极影响,而重新培训这样的人员又成为成本的支出,解雇这样的人重新招聘又增加了企业的招聘成本。用基于胜任特征的招聘可以节省时间、金钱,降低成本。

(4)保证面试系统化。招聘面试的时候有很多主观因素的影响,胜任特征能为面试提供一个考察的方向和标准,有利于面试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萧剑科.赵曙明.国内胜任特征研究之元分析[J].新经济与新管理,2008,(10):73-78.

灾难仪式的历史记录及其意义探讨 篇10

一、灾难和政治的灾难仪式

通常来说, 灾难指的是生活中遭受的关于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也可以指对物理空间造成破坏的巨大灾害, 或者是由于人为暴力所导致的大量死亡的事件。比如在2008年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 带来了极多的人员伤亡, 再比如印尼海啸、南京大屠杀等等, 这都属于灾难的范畴。灾难既可能是自然直接引起的, 也可能是通过人和自然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或者也完全由人为因素所引起的。

在政治用语中灾难就被赋予了不同意义, 自然界范畴中的灾难含义较为清晰, 界限容易鉴定, 但是对于某些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生命财产损失能够划入灾难的意义一直都有着争议, 甚至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观念。换句话说, 有些在政府眼中是灾难的对象可能在民众或者当事人的观点中却不是, 比如“911”恐怖事件, 对于美国政府美国人民来说显然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但是站在恐怖主义分子的角度, 这毫无疑问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灾难在政治范畴中能够根据立场的不同而产生理解差异。国家政府以及其他政治势力都能够通过灾难来攻击对手, 从而进一步否认对手的合理性。当然没有任何的政治势力会认为这种造成巨大伤亡的变化不是灾难。而在灾难的环境背景下, 人民群众在生理和心理双方面受到了伤害, 他们容易接受外来言论的理解和指导, 更加容易凝聚起来, 从而成为政治势力进行社会动员的重要资源[2]56。

二、灾难仪式的历史记忆

在目前的很多国家, 都喜欢在曾经发生过特殊灾难的地方进行设计, 建构成一种仪式性的场所。就如上文提到的美国, 曾经通过“911”恐怖袭击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人们现场参与这些活动, 现场气氛无疑会对参加的人员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 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情感方面的共享, 并且通过对惨状的回忆以及对受难者的缅怀, 通过对于救灾英雄的赞扬和歌颂, 非常容易在群众心中产生一种凝聚力。通过情感方面的共鸣, 能够实现情感的升华, 变成神圣不可侵犯, 这种升华对于民众的政治、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认同感培养都有非常良好的效果[3]36。这种类型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犹太人纪念纳粹大屠杀的纪念活动和展览纪念馆等等, 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组织举办一些仪式性的活动, 他们所缅怀的纪念的并不是他们对于这个世界作出的辉煌成就, 而是他们在历史上曾经遭遇的巨大苦楚。排除宗教信仰的影响因素, 犹太人自身的认同感和他们自身曾经的悲惨经历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除了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之外, 对于自然灾难发生的场所, 也能够进行建构, 从而形成具有灾难仪式意义的空间。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 在救援行动的后期, 也有这样的场景。民众处于这种环境之中, 非常容易受到周边人群的情绪所影响, 由于巨大灾难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和生理双方面的伤害, 还有灾害带给民众的深深的恐惧感, 都为这种悲壮情绪的凝结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和空间。

将灾难发生场所建设成仪式现场, 长期以来都是很流行很常见的方式, 二战时期纳粹对于犹太人的屠杀就是灾难仪式的场所, 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地区也单独保存了残存的建筑, 将其作为博物馆, 使得人们能够进来凭吊和缅怀。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在某种意义上说, 由于某件特殊的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场所都能够被称为仪式场所, 通常这种场所也会逐渐发展成为增强人民凝聚力, 培养民众爱国精神和国家崇拜的方式。这样的建设方式不仅在西方国家很流行, 更多的还存在于专制集权的国家, 这种类型的国家更加需要通过这样的场所来表现其统治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在国家的管理方面, 如何能够保证民众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一直都是统治阶层考虑的重点所在。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政治活动变得仪式化, 但是人们也需要认识到的是, 仪式所能够激起的只是人民的情感, 而不是思想层面。在合理逻辑上, 人民的信念是能够培养的, 但是本质上仍然是属于个人的思想, 旁人是较为难以理解的。因此, 在政治势力的眼中, 通过仪式来提高人民的忠诚度, 维护自己的统治远远比培养民众的信念有效率得多[4]23。

三、灾难仪式性建构的意义

仪式研究一直都是人类学和社会学中研究的热点, 早在上世纪初期, 已经有着大量的研究和谈论。相当多的仪式都是一种集体性的行为, 民众在这个仪式的过程中是经历相同的模式, 开展类似的行为, 参与人员通过仪式来相互分享情感和经验, 这种共享状态能够促进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和谐, 能够起到整合社会的功能。所有对于仪式的研究终会落到社会心理方面, 这是由于仪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最终还需要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才算是起到作用, 对于仪式意义的理念会因人而异, 但是整体上人们理解认知的方向还是大体相同的, 虽然不能够像算术一般绝对, 但是具有相似性[5]79。比如, 基督教徒对于十字架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是具体的指向理解是相同的。在仪式场所需要调动就是这种共同的指向。通过灾难仪式, 人们能够通过此过程恢复信息, 重燃必胜的信念。灾难仪式的建构还能够起到爱国教育的作用, 并且能够围绕该仪式在学校、社会中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由于灾难仪式化特性, 无论是政府, 还是普通民众, 都愿意在面对灾难处理灾难的时候进行良性合法的宣传教育。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 需要积极地组织救援工作, 全力救灾。而且灾民在灾害之后受到的心理伤害和情感冲击同样需要得到尽快的治疗, 在这个时候, 灾民非常渴望能够受到社会和他人的鼓励和关怀, 而且受灾地区内人民的相似遭遇, 也可以在他们之间形成群体效益和认同感, 从而在某种感召的引导下, 能够更好地集体化团结化[6]33。

由于灾难能够有效调动人们的情感和意识, 这也使得灾难仪式成为各种势力需要争取和利用的对象。在我国历史上, 很多起义暴动都是发生在自然灾难之后, 由于灾害的影响导致民不聊生, 这种情况下灾民之间就很容易形成共鸣, 聚集起来, 而这种群体一旦被刻意地动员, 就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当然, 大多数情况下民众也需要被调动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抗灾, 无论对方是自然界还是人为的力量。在这个动员的过程中, 仪式的建构能够有效地将单独的个体汇聚起来, 也就是社会动员的过程[7]45。这样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大多数的政治宣传中, 需要通过特定的仪式来开展活动。在灾难发生以后, 第一时间内举行相关仪式, 在全球很多国家地区都有着类似的做法, 就像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在现场活动之中, 参与人员的情感浓郁得好像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够从容赴死, 虽然人们在悲痛中看似茫然和失落, 但是他们心中的力量是最容易被聚集起来的, 而在这样的场合之中政府有关负责人也会亲临现场。虽然在本质上说, 政府的救灾行动是应尽的义务, 但是国家领导人总是会通过这种仪式过程来进行演说, 来加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而领导在救灾现场的出现也会给受灾人们和救灾人员极大的心理鼓励, 他们对于领导的印象也会变好。

灾难仪式的建构说到底, 就是在构建人民共同的宗教, 政府能够将灾难产生的日期设置为法定节假日或者是纪念日, 在政治活动中, 仅仅依靠理性正规的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人都有着丰富的表演欲, 对于情感的外露有着一定的需求。而灾难仪式就为这种表演提供了场所和空间, 能够利用人们的情感来增强凝聚力。

灾难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和无措, 需要及时地得到关心和安抚, 这种现实给政治势力以及宗教势力提供了社会动员的平台, 他们能够采取一系列的救援工作, 充分地利用灾难仪式中聚集的力量, 加强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加强国家的凝聚力[8]62。

参考文献

[1]马岚.春晚展演中的民族国家形象建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2 (2) .

[2]赵延东.社会网络在灾害治理中的作用[J].中国软科学, 2011 (8) .

[3]赵延东.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J].社会学研究, 2007 (5) .

[4]余成普.灾后献血中的个人、集体与组织[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 .

[5]夏冰月.人死众人哀, 不请自然来[J].剑南文学, 2011 (2) .

[6]李一员.儿童在灾难中的分享行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

[7]陈琳.灾后大学生心理重建的社会支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0.

英语教学幼小衔接意义的探讨 篇11

金秋九月,金桂飘香,当你走进刚刚开学的一年级新生的教室,你除了看到一群“小不点儿”那天真烂漫的笑脸,你更会听到一年级老师那沙哑的声音。是的,从开学第一天开始,老师们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为的只是让这群刚刚从幼儿园升上来的孩子们,能安静的坐上10分钟,更别说是40分钟了。

这些情况在英语课上也同样不例外。有的在幼儿园学过一些英语,来到小学,活蹦乱跳的,激动的快跑到了讲台上,可是你让他认真读一个单词,才发现他只是“半壶水”,读的稀里糊涂,发音不准。而且,他们对待学习是一种好玩的心态,如果在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就立即打了退堂鼓。而有的同学在幼儿园没学过英语,自信心严重不足,上课不敢开口,更不敢举手,老师请他回答问题,他支支吾吾的,声音小到连他自己都快听不到了……

的确,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很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学习和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逐渐下降,自尊心和自信心越来越低。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他们很有可能转化为小学阶段的学困生和后进生,这将对他们的小学学习,甚至是一生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笔者认为,帮助一年级新生实现成功的幼小衔接,最重要的莫过于帮助他们建立和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才不会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迷惘、不知所措。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我在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收效不错。

一、训练灵敏的耳朵

1.根据口令做出相应的回应。在我的英语课上,有很多的英语口令,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的倾听,并对不同的口令做出不同的回应。比如:我说“one, two”,学生要回答“three, four”,同时,把两手放在桌面上,背打直,腿放好。等这个训练熟悉之后,我就会稍微调整,改说口令为“three, four ”,学生要能反应过来,立即说出“one two”。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倾听和辨音的能力,方法既简单,又有效,还很有趣。

2.制造神秘——用变幻莫测的声音抓住学生的耳朵。除了这些口令,我还注重声音和语调的变化。我常常在课堂上用讲故事的语调来上课,讲到关键的地方,突然停顿,然后很神秘的声音将降到很小,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听力。

二、训练伶俐的嘴巴

1.读唇语,观察嘴唇的变化——“看我72变”。有的学生不喜欢看着老师,他们眼睛看着某个地方,嘴巴却跟着老师读,读出来的单词当然是“不伦不类”,所以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能仔细观察我嘴唇的变化。

为了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我会在教某些单词的时候,故意不发出声音,只作出嘴唇的动作,让学生观察,然后再小声的读出单词的发音。这样,学生就能把观察到得嘴唇变化和听到的声音结合在一起,说出正确的发音了。

2.小小演员,模仿达人。能够正确地发音,这还不够,还要求学生把单词和句子赋予情感。那就是带着感情模仿,带着语调模仿。

在学习课文时,我总是要求学生能读出每个角色的特点,比如,玲玲从中国来到英国,还不够适应学习英语,所以,她在说英语时的特点是有一点害羞,而艾米本来就会说英语,所以她说英语时是很大方的,声音也会比较大声。根据每个角色的背景不同,我要求学生读出每个角色的差异。

三、训练专注的眼神

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注意力的发展上,低年级儿童易受外在环境的改变影响而分心,直接表现为好奇的外显反映,因此注意力集中的水准较低,亦不适合长时间又缺乏变化的课程与教学。

在课堂上,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要通过视觉的不断变化,动静结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

1.巧用评价方式让每节课都充满新鲜感。在我的课堂上,我努力让自己每节课对学生而言都充满新鲜感。除了丰富多彩的PPT图片,趣味横生的课堂活动,我还巧用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每天,每一个小组都是不同的代表,都有不同的使命。有时,他们每组代表一个热气球,这时,我会剪出三个不同的热气球,涂上颜色,把他们贴在黑板上,看哪一组的热气球最快飞到天空上方;有时,他们每组代表一只小猫,负责钓鱼,看哪一组钓到的鱼最多……这种方式极大的提高了他们对课堂的关注度。注意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有意的训练眼神。每节课上课之前,我都会有一些仪式。第一步是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桌面,第二步是静息,第三步坐端正,最后一步是要求所有的学生把眼神投向老师,面带微笑,保持5-10秒。

在这一系列的仪式之后,学生逐渐把刚才在课间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把状态调整到上课模式。

笔者从开学的第一节英语课开始,便从以上三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表达习惯和专注力。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学生从幼儿园的英语学习模式,逐渐转化为小学的英语学习模式,他们从中习得的不仅仅是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更是从好习惯中受益匪浅!可见,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真的可以解决幼小衔接中,学生面临的许多问题,从而开启小学生的学习之门,让他们在小学学习中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刘东.对幼小衔教育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公共利益的涵义与实践意义探讨 篇12

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公共利益。”2004年3月宪法修正案中也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和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从法律条文的字面上分析,公共利益是限制私人利益的条件,私人利益在碰到公共利益的时候就应该让步,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从宪法的立法精神来重新分析这些法律条文呢?试想一下,如果说忽视公共利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的功能会造成社会的无秩序的话,那么忽视公共利益对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宗旨,则会使公共利益成为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危险源”。实践当中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首先是立法对公共利益定义的界定,然后是如何对公共利益进行合宪合法合理的判定。

2 立法对公共利益的界定

2.1 现在有关公共利益界定的研究情况

因为实践当中“公共利益”的概念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土地征用和城市房屋拆迁中引发的一系列的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后,人们才意识到:公共利益不再是简单的道德说辞和空洞的口号,而是作为具体行政决策的法律依据,并直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其特性表现在:

首先,由于公共利益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因而在表述上难以采用常规的方法对其进行定义。一般认为,公共利益往往涉及国家行为的正当与否,而国家行为总是与主权代表者的特殊身份紧密相连,只要国家出现某种需要,主权代表者就可以利用其特殊身份而赋予公共利益一个特定的含义。这样,社会生活中的任何领域都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成为公共利益的潜在外延,使得这个概念的外延在理论上硕大无比,难以把握。

其次,由于公共利益的内容往往都是具体的,即具有多样性的统一,因而难以用抽象思维的放大加以绝对化,同其他利益分开。公共利益所具有的这种多样性的统一,使它既区别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同时又蕴涵在这些利益之中;它既不是游离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之外,也不是私人利益、集体利益简单的相加,而是社会共同的、普遍的利益。

另外,由于公共利益还是一个具有开放性、运动性的概念,难以机械的拟订一个静止的标准,生硬的规范各个社会领域的实际操作。毋庸质疑,公共利益在实体法上是一个广泛存在的概念,但是它的内涵往往在不同的领域表现为不同的侧重点和构成要素。其实这种特性也可以表述为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包括:“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这使得公共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描述而不能定义。

2.2 立法上对公共利益的界定

通过上面对公共利益性质的分析可以看出,法律中对于公共利益的表述都是一种概括性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会导致权力滥用的情况。的确,要科学的界定公共利益的定义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为了满足社会实践的制度需要,为了防止政府权力的恣意扩大,切实保障公民和集体权益不受国家的不当侵犯,上述原因并不能成为阻碍我们界定公共利益的理由。

我们试着通过确定以下两个原则在立法上对公共利益的概念加以界定,具体表现为:一是关于公共利益的判定标准与程序,只能由法律根据宪法来科学界定。确立这个原则的目的,在于充分体现现代法治社会的控权理念。这样,立法者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将成为控制政府的行政权力行使的重要依据,以保证政府成为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忠实的“奴仆”。二是采用分散立法的模式,由各个部门的基本法各自界定本部门的公共利益。就我国法制体系建设的情况来看,宪法是规定国家权力和人民基本权利的根本大法,如果宪法不能界定公共利益,那么,只能由各个部门法分别根据自己所需要公、私权益的实际情况,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建立立法标准。由于各个部门法所调整的对象是特定的,所设定的公共利益也就有各自的特殊性。由于各个部门的调整对象基本上是确定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因此,从这个层面上界定公共利益成为可能。

3 对公共利益的判定

如上所述,立法上将公共利益在不同的部门法中分别进行合法合理的界定,这是权力保障权利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公共利益这个最终目标的必要条件。对立法上所界定的公共利益判定的任务就部分的落到了行政机关的身上,为了防止公权力机关利用其主权代表者的身份随意对法律规定的公共利益进行界定,所以属于公权力机关组成部分的行政机关在进行决策时特别是为牵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时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3.1 对公共利益的判定要符合主体标准

主体包括供给主体和受益主体。首先,公共利益应当是由公共组织提供的供公众享用的公共服务,这里的公共组织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经法律规定或者授权的享有行政职能的组织。这些主体在为行政行为时应当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提供公共服务。以营利性为目的的主体进行的营利性行为虽然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促进公共利益的作用,也不能定性为公益性活动。其次,公共利益的受益主体则是开放性的,没有什么特别条件的限制。比如城市环境的美化、公益设施的建造,其享用的主体都是开放性的。

3.2 对公共利益的判定要符合范围标准

前面谈到说各部门法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各自领域的公共利益进行界定,这种界定的方式我们也阐述了应该属于一种列举加反面排除式,对于这种立法界定的方式,行政机关在为具体的行政行为时,出于追求公共利益和保障私人利益的考虑,应该要严格限制在这个范围之内,并且我国相关的立法也可以参照国外很多已经很成熟的做法具体掌握不同部门法中不同利益标准的范围,对此严格进行适用。

3.3 行政机关在对公共利益进行解释和裁量时应该遵守比例原则

诚如翁岳先生所说:“国家为追求公共利益而限制人民自由权利时,不能逾越必要的限度,尤其人性尊严已经成为‘宪法’之基本理念,行政与实现国家目的时,更须予以尊重。”在行政机关为行政行为时,对公益的追求和公民基本权利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比较利益的大小,如果选择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则这种限制必须合乎比例,并且限制必须是必要的,即符合“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包括三个分原则: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在行为时对个人基本权利的限制应当能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二是在多个可以选择实现公共利益的手段中,所选择的手段侵害应当是最小的,三是所侵害的利益与所保护的公共利益之间合乎一定的比例,也就是前者应当大大小于后者。

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即比例性原则当中利益大小如何比较的问题,德国学者拉仑兹归纳出以下几个原则,列举一下以供参考:第一以基本法的价值秩序,一种利益较他种利益是否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二,当涉及位阶相同,所涉及的权力有歧义,一方面取决于所受保护的利益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假使某种利益让步时,其受害程度如何。第三,选择最轻微侵害手段或可能最小限制的原则。

3.4 对公共利益的判定应当遵循程序的正当性原则

笔者认为,确立关于公共利益判定的程序正当性原则,就是利用程序的正义来保证公共利益实体上界定的定义的正确运用,其内容至少应当包含两个方面:

(1)行政机关的程序要求;包括以下几点:①引入听证制度,根据自然正义原则对于正义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理解,一个理性的公共利益判定的过程应当能够听到代表不同利益之呼声。听证制度就是将这些呼声有机融入公共利益判定机制的制度化选择。②明确举证责任承担规则,凡是权利争讼的问题,与此相伴的就必然涉及到举证责任的承担问题。鉴于程序的发动者以及个体权利的保护等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在公共利益的判定过程中,权力机关应当对公共利益承担举证责任。③建立说明理由制度,权力机关必须对其最后作出的有关公共利益判定的结论——尤其是对行为作出过程中不同意见的取舍问题说明理由。这使得权力机关的行为也是以一种物理的状态呈现于社会公众,权力的行使也必将因其透明度的提高而受到无形但却极为有效之监督。

(2)确立一套关于公共利益的司法审查的标准;使司法机关的裁决在平纷争方面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在法治社会,司法保障之所以具有终局性的权威,主要在于这种制度安排能够为当事人提供充分的举证权和话语权,能够通过法庭审理而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依法形成各利益主体都能接受的博弈平衡,在公共利益的判定机制中确立这种程序制度,需要打破现行诉讼制度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人民群众拥有公益诉讼的权利,以便建立实体加程序的双重约束机制。

4 总结

以上是笔者对现在学术界讨论较多的有关公共利益问题总结的观点,主要是从公共利益立法上的界定以及其实践中的判定展开来说的,立法对其分部门多层次的界定是解决学术界普遍认为的无法定义问题的应答,通过列举加反面排除的方式确定其范围,这是解决“公共利益问题“的前提,而本文接着就对定义好了以后的公共利益的判定问题进行了说明,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论述,对现今的“公共利益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至于其作用何在,还有待立法、行政、司法等公权力机关的实际运作的检验。

摘要:公共利益是法学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但又极富探讨价值的概念,在当今的中国对公共利益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虽然因其特性而很难界定其内涵,但开辟新路径进行探讨,对其在立法上进行了大致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解决实践当中权力机关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问题,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公共利益,公权力,基本权利,立法界定,判定

参考文献

[1]杨建顺.公共利益辨析与行政法政策学[J].浙江学刊,2005,(1).

[2]韩春晖.认真对待私益——全面认识现代公法的利益基础[J].公法研究第五辑.

[3]韩大元.宪法文本中“公共利益“的规范分析[J].法学论坛,2005, (1).

上一篇:四字结构下一篇:污染防治环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