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

2024-09-03

透过现象看本质(共12篇)

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1

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经历了从“三元”到“二元”,从“二元”到“一元”的转化过程,体会到了“消元”“化归”等思想方法,学会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懂得这些是为了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难点是找出其中蕴涵的等量关系,建立合适的方程组求解.

例1若(a-2)x|a|-1+3y=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______.

【分析】本题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含有两个未知数;(2)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据此就可求解.

解:由题意得:.解得a=-2.

例2写出一个解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给未知数添加一定的系数就可得到一个方程,要注意的是确定一个方程后,第二个方程的系数要和第一个方程的系数不成比例,否则化简后将是同一个方程.

解:

例3 若是方程组的解,则

【分析】根据方程组解的定义,将代入方程组后便可得到关于未知数a、b的新方程组,即可求出a、b的值.

解:将代入原方程组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例4已知方程组的解满足x+y=3,求k的值.

【分析】本题有4种解法:

(1)由已知方程组消去k,得x与y的关系式,再与x+y=3联立组成方程组,求出x与y的值. 最后将x,y的值代入方程组中任一方程即可求出k的值.

(2)把k当作已知数,解方程组,再根据x+y=3建立关于k的方程,便可求出k的值.

(3)把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得到3(x+y)=2k-7,把x+y=3整体代入即可求出k的值.

(4)把三个方程联立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出k的值.

解:(解法一)将x+y=3记为3.

2-1得 x-y=-7,4

3+4得2x=-4,∴x=-2.

把x=-2代入4得y=5,

把x=-2,y=5代入1得k=8.

(解法二)1×2-2,得y=(k+7)/3,

2×2-1,得x=(k-14)/3,

把x、y代入3得,∴k=8.

(解法三)1+2得:3(x+y)=2k-7,

把x+y=3代入得3×3=2k-7,∴k=8.

(解法四)解方程组

例5已知方程组由于甲看错了方程1中的a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乙看错了方程2中的b,得到的解为若按正确的a、b值计算,求原方程的解.

【分析】甲看错了方程1中的a得到的解不影响方程2,同样乙看错了方程2中的b得到的解不影响方程1,运用方程解的定义重新组成新的方程组,这样可以求出待定系数a、b,重新代入可求出方程组的解.

解:由题意得,

例6某班级组织学生做游戏,男生脸上都涂蓝色油彩,女生脸上都涂红色油彩.做游戏时,每个男生都看见涂红色油彩的人数比涂蓝色油彩的人数的2倍少1人,而每个女生都看见涂蓝色油彩的人数是涂红色油彩人数的3/5. 问男、女生各有几人?

【分析】本题关键是结合生活实际,知道每个男生看到涂蓝色油彩人数不是题中男生数,而是除了自己之外的男生数.同理,女生看到的涂红色油彩的人数也是除自己之外的女生人数.

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

答:男生有12人,女生有21人.

例7某校组织学生到100千米之外的湖边夏令营. 汽车只能坐一半人,另一半人步行. 先坐车的人在途中某处下车步行,汽车则立即回去接先步行的另一半人. 已知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汽车每小时走20千米(不计上下车的时间),要使大家下午5点钟同时到达,问需几点出发?

【分析】我们从行程问题的3个基本量入手,可以发现速度已明确给出,只能从路程和时间两个量中找出等量关系.

由题意知,先坐车的一半人与后坐车的一半人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应根据时间来列方程组 . 图1是路程示 意图,正确使用示意图,有助于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

解:设先坐车的一半人下车点距起点x千米,这个下车点与后坐车的一半人的上车点相距y千米,根据题意,得:

答:需要早晨7点钟出发.

通过以上例题不难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往往有很多,因此,要善于结合实际问题,联系已学知识,寻求简捷的解决方法.

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2

这一年,包拯上任,哑巴又来献棒。包拯想,此人定有冤情,不然,每次都挨打,为何还来献棒。但是这个哑巴既不能说,又不识字,更不会书写,无法得知其中的缘由。

于是,包拯嘱咐手下,无论哑巴如何折腾都不许打他。这天,哑巴又来献棒,包拯让手下人把猪血涂在哑巴身上,做出一副打得很重的样子,然后把哑巴绑了拉去游街示众。随后吩咐手下人,若有人替哑巴喊冤,就带回来问话。

果然,在哑巴游街时有一老人大喊冤枉。于是老人被带到了知府大堂。

老人说:“这个哑巴是我们村的石哑子,他自幼不会说话,但可以听见。他哥哥石全吞并了他的万贯家产后把他赶出了家门。哑子每年都用献棒的办法到衙门告状,但每年都被杖责,今天又被打得浑身是血,我今天实在看不下去,故此替哑子喊冤。”

包拯马上传石全到衙内,但石全死活不认这个弟弟。包拯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包拯便心生一计。他先放走石全,然后教给哑巴说:“以后你撞见哥哥就去打他。”哑巴吃惊地望着包拯,又是眨眼,又是摇头,一副很害怕的样子。包拯说:“不要怕,你只管打,有本官为你做主。”

几天后,被打得头破血流的石全前来告状,状告哑巴不尊礼法,殴打亲哥。

包拯问:“若是亲弟殴打亲哥当然不能轻饶,不过若不是亲弟弟则另当别论。”石全不知是计,一口咬定:“他真是我的亲弟弟。”

包拯听后,厉声高喝:“既然是你亲弟弟,为何你独吞家财,不分家产给他?”石全这才明白上了当,原来这一切都是包拯安排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3

[关键词]答题技巧 现象 选择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113

《辞海》认为:“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方面,现象是事物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由事物的特殊矛盾构成。本质是现象的本质,隐藏在现象背后并表现在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决定现象,现象依赖本质。本质和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本质要靠思维才能把握,现象用感官即能感知。”而实质是指事物所固有的性质和特点;事物、问题等的实际内容或关键所在,比如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一般情况下,在做历史试题时,我们把本质和实质当作意义相近的词语对待。

甘肃省兰州市 2015 年高三实战考试文综试题中的一道选择题(即下文的例题一)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争论。无独有偶,笔者上网查了相关的试题,又有了新的发现,还有两道与其相关的题,题干一样,选项不同。试题如下:

题干 “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上利归公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

例题一

A.削弱兵权

B.加强皇权

C.权力制衡

D.弱枝强干

例题二

A.防止“陈桥兵变”的再现

B.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C.防止分裂割据

D提高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

例题三

A.剥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分裂割据

C.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D.加强中央集权

题干的涵义: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自留一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和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关于例题一,有两位教师认为答案可能不对,应是D项,但我坚持选B项,并征求了兰州一中的袁妮老师。经过分析一致认为,答案应该是B项。A项在题干中无体现;C项反映的是现象非本质;D项弱枝强干,是军事方面措施,守内虚外,是表象或现象;只有B项“加强皇权”是实质。例题二中,A、B两项是现象,D项是错误项,只有C项“防止分裂割据”符合题意。例题三中,A、C两项是现象,B、D两项防止分裂割据和加强中央集权,都是实质,但相比较而言,“加强中央集权”更符合题意,更能反映出题干的实质所在,而“防止分裂割据”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之一。

这三个例题选项各不相同,分别是加强皇权、防止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都属于所在例题的实质。特别是例题二和例题三都有“防止分裂割据”选项。例题二选了“防止分裂割据”,而例题三却选了“加强中央集权”。假如选项中“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存在,哪个选项更符合题意?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的两个主线: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当然,最后权力肯定是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还是加强皇权符合题意。因此实质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选项而言的。

通过三道题的分析,笔者深深地感到在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准确区分历史问题“现象”与“本质”,要让学生了解清楚本质(实质)类选择题的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其他选项有一定的道理,但因是现象、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要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的要求,确定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通过排除找出最佳答案。比如: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其实质是( )

A.使根据地度过严重的经济困难

B.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C.建立抗日战争的物质基础

D.限制农村的封建剥削

本文只谈了本质(实质)类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当然在历史主观题中也会涉及本质(实质)类题型。历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做题时有一双慧眼,才能使其不被现象迷惑,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4

1 正确认识进气歧管真空度

真空度是低于大气压的压力, 测量单位是“k Pa”, 发动机运转时, 在进气歧管内便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真空度的大小随着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的变化而变化, 真空度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检测发动机的重要参数, 性能良好的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的真空度最高在57~71kpa之间, 当迅速开启和关闭节气门时, 指针应相应随之摆动在7~86kpa之间, 当排气系统产生堵塞的话, 则排气反压力增加, 会导致进气管的真空度降低。

2 真空度在电控发动机控制过程中的实际运用

1) 利用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变化作为传感器或者执行器的动力, 对汽车各系统进行自动控制。例如:燃油压力调节器、真空膜盒式进气压力传感器、PCV系统、EVAP系统等;底盘部分的自动变速器真空式节气门阀;旧款奔驰车上的空调风门调节装置等都是利用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变化实现控制的。2) 可以模拟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变化, 有利于汽车故障的判断。例如, 通过堵住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 人为地制造混合气浓状态;拔下一根发动机的真空软管, 人为地制造混合气稀状态, 同时利用示波器或者数字式万用表检测氧传感器。在富燃状态时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为800mv以上, 而在稀薄燃烧状态下输出电压为200mv以下, 则表示氧传感器正常, 能够正确反应尾气中的残留氧;如果氧传感器信号电压不发生这种变化, 说明氧传感器有故障。3) 用真空表测量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变化, 也可以方便地分析不少故障, 而且它对故障的诊断范围比采用测量气缸压缩压力的方法更加广泛。通过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变化情况, 可以判断有一个或者几个气缸密封不良, 因而造成气缸压力下降等故障。4) 汽油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好坏, 大都以动力性, 经济性, 净化性来衡量。对于汽油机来说, 进气系统的密封性, 点火性能和空燃比的好坏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三大因素。读取发动机怠速真空表数值, 就可以判断进气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密封性, 例如气门导管、气门弹簧、液压挺柱、喷油器密封圈、节气门体垫、进气软管等的好坏, 从而找出故障点所在。

3 结合故障实例进行分解讲述真空度在维修案例排查过程中应用案例1

故障现象:丰田佳美5S-FE发动机怠速游车, 加速正常。故障分析:引起怠速游车故障一般有两种原因:1) 怠速工况但怠速触点断开, ECU认为目前是加速工况。此时的怠速不受控制, 易出现怠速不稳, 转速过高或怠速游车。2) 断油功能起作用, 怠速工况 (怠速开关闭合) 转速大于1500~2000r/min。故障排查:检查怠速开关闭合, 稍踩油门, 怠速开关打开, 说明此开关正常, 排除第一种可能。踩下油门同时, 发现游车现象消失, 从而证明断油功能启用。为了证实这点, 拨下一个喷油器插头, 接入试灯, 发现试灯随着转速有规律闪亮。说明判断正确, 是怠速过高而引起断油功能。导致怠速过高的原因很多, 漏气是较常见, 随后检查各真空管及接头, 均无问题。用化油器清洗剂, 向各段接口处喷射, 当喷到节气门体与进气歧管接合处时, 游车停止, 发现此处冒泡漏气。拆下节气门体重新换垫涂密封胶后, 故障排除。

故障小结:D型燃油喷射发动机的一个特点, 就是采用了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 (MAP) 间接检测空气量。在正常情况下, MAP传感器信号反映进气量, ECU根据此信号作为控制喷油器的主控信号。怠速工况, 节气门全闭, 空气只从怠速控制阀的旁通道进入气缸, 进气量不会很大。歧管内真空度较高 (怠速下真空度一般为60~80k Pa) , MAP信号电压较低 (怠速下其信号电压一般为0.8~1.3V) 。

造成案例1的原因是内漏, 内漏是指经过空气流量传感器测量的多余空气量。从故障现象看是怠速不稳、游车, 而其故障的实质却是怠速过高。D型发动机进气歧管漏气时, 歧管内真空度下降, 表明进气量增大, MAP传感器将这个变化以电信号形式输入ECU, ECU增加喷油量, 发动机所需的燃油混合气基本没变化, 怠速时不会抖动, 只是转速提升。漏气量较小时, 怠速转速只是提高到某程度;漏气量较大时, 虽有怠速控制阀的自动调整转速功能, 但怠速控制阀将失去调整作用。若漏气过大, 转速进一步提升, 当转速升高到一定转速时 (1500-2000r/min) , ECU将启动断油功能, 使转速限制在一定转速下。ECU间歇性地增油、断油 (减油) 使转速忽高忽低, 形成游车故障。

案例2

故障现象:丰田佳美3VZ-FE怠速不稳, 加速无力, 故障指示灯亮。故障分析:因为故障灯点亮, 所以读取故障码及内容为45—混合气过稀、12—空气流量传感器 (MAF) 信号不良。读取数据流MAF信号电压0.6V左右, 偏离标准值 (1.1~1.5V) 较多。MAF信号低, 造成喷油量减小, 混合气过稀。造成MAF信号偏低的原因大致有两点:1) 真空漏气;2) MAF自身故障。故障排查:从漏气查起, 没有明显泄漏处。接入真空表测其怠速下真空度为52.63k Pa, 歧管真空度正常。说明节气门后的歧管不存在漏气, 最大可能是节气门前漏气。仔细检查发现主气道与节气门接口松动, 重新紧固后, 发动机工作性能明显改善, MAF信号变为1.2V, 故障排除。故障小结:由于空气道漏气, 所漏部分的空气没有经过MAF的测量, 故使叶板转动的角度变小, 即信号变小, 造成混合气过稀。怠速时, 节气门是全关闭状态, 进入歧管的空气只能经过怠速控制阀旁通气道, 节气门前漏气与歧管内真空度无关。若发现真空度较低, 应重点检查节气门之后是否有漏气部位。

L型燃油喷射空气流量传感器为直接测量型。而D型燃油喷射的是进气压力传感器, 属间接测量型。它们同属空气量的检测部件, 但它们的检测方法却有本质的不同。当歧管真空漏气时, 发动机故障的表现形式也大不一样。造成案例2的原因是外漏, 指未经空气流量传感器测量的多余空气量。由于此多余的气体未经空气流量传感器测量, 喷油量未增加, 而空气量增加造成混合气过稀, 将导致发动机怠速不稳, 加速无力, 以致熄火。

4 小结

市场研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5

但众多的企业虽有关注市场的意识,但对市场的认知却偏于主观,并流于表面,也正因为多基于表面与主观的判断,以至产生错误。如此,不但未能通过对市场的掌握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利,反而因错误决策造成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阻碍与损害。

最普遍的也最明显的,莫过于许多初步有了市场关注意识的企业,因为对市场认知流于表象的缘故,产生了诸如“存在即是合理,甚至于存在即是正确”的观念。以此观念来看待市场势必造成了许多对市场认知的误导,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出现重大失误。

有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一家从事了多年酒店用品贸易的私营企业,碍于行业特点及自身的局限性,企业的发展产生停滞,但是积累了一定的资金、配套资源、渠道资源及客户资源,企业主有意向寻求业务范围的拓展以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我通过对企业情况的全面分析,建议他结合原企业经营的相关资源优势,把企业新增项目定位在相同的酒店客户方向上,新增产品系列打破了原来产品线的低技术含量、难营造竞争优势、品牌关注力度不强的旧有格局,定位在行业内技术含量较高的通讯、电子类产品上。从而便于形成竞争力、进行品牌运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战略定位与规划被企业主接受了,但在产品的开发方面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依照我对市场的全面把握也了解,酒店用品市场通讯电子类产品一方面由于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门槛较高,但由于属细分市场,容量不大,总体竞争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几家先入企业基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对产品在酒店行业的专业适用性上已经做得很好,要想与先入者对比竞争在技术上、功能上、品质上营造明显的竞争优势对各方面都从零开始的初入企业是很难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在产品上营造竞争优势上,通过分析发现,此类专业细分市场的产品一直在专用方面下功夫,但由于时间短,竞争尚弱,各企业的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对专业适用功能及配套技术上,酒店也更多地在这两点上进行采购比较,市场处于行业专业产品的偏实用性的初期阶段,

但客户正逐步超越原来对产品的解读,在实用的基础上越来越强化了对产品美观、经济的要求,但由于供选择产品的开发理念的滞后,客户在采购时的更高要求根本无法实现。基于此,我建议企业主不妨一开始就在功能、技术及品质上紧跟先入企业,保持同质化,但在美观与经济两方面着手下些功夫,从而一开始就形成对需求变化的照应,从而推动行业此类专业产品走出初阶市场阶段。具体规划为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外观开发、通过对高中低多阶产品线的开发照应不同的客户选项、通过降低成本满足客户的经济型需求特征等。但此企业主却基于对市场的表象认知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既然竞争对手以一些陈旧的产品外观能做得很好,说明酒店认可这些产品外观,我们何必再去做自主的外观设计;既然竞争对手一直在中高端,通过高售价可以获得高利润,我们又何必去照应多层次的需求,又何必在经济需求层面进行考虑。于是企业主决定一切紧跟着先入者走,产品照抄、价格紧跟。

却不料在本企业开始按这一思路进行运作时,又有几家企业因查觉此一细分市场的高利润而介入进来,其中不乏有产品创新意识的企业,先入者查觉客户需求及发展竞争变化后,也不得不改变以技术功能为核心的产品开发格局,开始重视美观与经济层面。在这种情况上,本企业已按既定的战略思路运行一段时日,投放颇多,产品逐步上市,却发现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最终吞下自制的苦果。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存在即合理,存在即正确”的市场认知观,致使企业战略决策失误,为企业埋下的失败的种子。

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6

一、解读视野狭窄——方法需要多样化吗?

特级教师沈重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教材上每个章节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例题中的每一个要求、问题,其背后都蕴涵着特定的意图。同样,各道练习题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与目标。因此,仅仅看了表面内容就不假思索、大刀阔斧地变更教材,不是一个智者的教育行为。”他的话反映了不少教师解读教材的现状,发人深省。

【现象一】以三年级下册“连乘解决问题”为例。

原主题图:

变动后主题图:

某教师将原主题图“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改为“每个方阵有5行,每行4人”,并将3个方阵全体呈现。学生在反馈“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时,给出了许多方案:先求1个方阵有多少人;先求3个方阵一大行有几人;先求3个方阵一共有几大行;先求3个方阵一共有几大列;等等。学生想法多种多样,且分不出优劣,教师还以此自诩。试问,教材是这样的意图吗?

分析:原主题图乍看之下,多数教师很容易受以往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追求方法多样化的思想的影响,疑惑教材为什么不直接呈现3个完整的方阵,而且每个方阵的编排人数那么多,这些细节不是都在阻碍学生得出另外两种解法吗?因而在一些公开课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教师为了寻求解题方法的多样化,追求表面上热热闹闹,如“现象一”所呈现的那样,自作主张地将主题图进行改动,把所谓的“障碍”清除,让学生顺利说出另外的方法。事实上,一旦用这种惯性的思维去解读教材,反倒会陷入自己设定的误区,那么整节课的全局构想就肯定会与教材本意背道而驰了。

建议:其实只要我们深入研读教材,联系知识前后就会有所感悟。在学习“连乘解决问题”之前,学生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是有意将选材范围扩大,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细细查看教材中每一幅插图,每一个对话框,每一组习题后,能够发现教材之所以呈现不完整的方阵图,增大数据,就是为了突出“先求部分,再求整体”这个基本方法,所以主题图无需修改,在教学时教师应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该法。至于“方法多样化”不是目的,学生能出现,幸也,不出现也不必强求。

教材呈现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个脉络图,处处显示着一种知识,牵引着一条线索,指引着一种方法,隐含着一种思想,千万不能用狭窄的视野、人为的认知去想当然,只有通过解读,好好去揣摩、去追溯、去挖掘,我们对教材的把握才能准确到位。

二、解读方法单——一定得静态学习吗?

教材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很多时候,教师虽然能够做到研究并明确教材的主要意图,但是在教学中仅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怎么安排就怎么教,更有甚者嫌实践内容操作麻烦索性将它变成静态教学。究其原因就是教师解读教材方法单一,缺乏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对教材灵活使用的意识。

【现象二】以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为例。在学生对人民币有了初步认识后,教材多次安排换币活动和付币练习。如下图:

不少教师为了便于课堂的调控,略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全权代劳,通过课件或者展台呈现货币兑换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一些原本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经常随家长出去购物),面对问题可以侃侃而谈;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教师的一次演示还未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当下懂了,过些时日又忘记了。

分析: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而生活实践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现象二”中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这些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教材之所以多次出现“换”这个动词,就是在给教师导向,让教师明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不仅认识这些人民币的币值,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限于完成教材编排的每一道题,而没有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动起来,那么学生的体验是肤浅的,更不用说感受付币策略的多样化和简单生活经验的积累了。

建议: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换钱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思考过,才能在活动后更有效地理解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和1元、1角的币值的大小。如果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持,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学而无味,而没有实践检验的知识,也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被遗忘。

教材为我们实施数学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活动的线索。如果教师只是凭着以往教学的经验,自以为是地照搬过去的教法,那么就很容易误导学生。只有多方位地理解教材,才能用好教材,才能让教材这一根本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才能使学生的收获不再是“墙上的芦苇”——腹中空,根底浅。

三、解读程度肤浅——仅仅掌握规律吗?

不能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不深不透,理解内容只是浮在表面犹如蜻蜓点水、雾里看花,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学生遇到新问题不能进行融会贯通。endprint

【现象三】以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为例。

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关于“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分,即所谓的“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将“规律的发现”(例如,棵树=间隔数+1)作为教学重点。在“应用模型,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常听到教师不厌其烦地反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属于‘植树问题中的哪个类型啊?”更有人为此设计了专门的练习题:“想一想下面每一题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哪一种情况:(1)广场上的钟声;(2)街道两旁的路灯;(3)锯木头……”在现实中这也是诸多不同教案的主要区别所在:“究竟应当同时引入所说的三种情况,还是应当首先重点研究其中的某一种,然后再过渡到其他两种?”如果只是如此“就事论事”地对教材进行解读并授课,往往导致课上学生能记住规律并能运用,但课后一旦失去教师的言语引导,学生虽然规律仍存在于心,但“该出手时却不知道出手”。

分析:翻开人教版配套的教学参考建议,它是这么写的:“……本册主要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由此可知,“规律的应用”并非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才是主轴。只有真正理解了“一一对应”这样的数学思想,即在“间隔”与“树”之间所存在的一一对应关系,就会明白所谓的“加一”、“减一”等法则只是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适当变化而已。

建议: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教学时就应当区分出这样两个环节:第一,突出“分隔问题”,即如何能以“植树问题”为背景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构相应的数学模式;第二,明确引出“间隔数”与“所种树的棵数”这两者的关系,突出“一一对应”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适当变化以求解各种变化了的情况。对于“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三种情况的区分则不必过于强调,更不应将相应的计算法则看成是重要的规律乃至要求学生牢牢地去记住并能不假思索地加以应用。

教材是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精心选择的典型教学材料,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应该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挖掘其内涵与本质,然后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材进行正确的解读,教材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和学的基础,是教学过程的支架。如果说课程标准是“罗马”,那么教材就是“道路”,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了,教材才有可能被用好、用实。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了,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发教材, 把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真正顺畅地到达“目的地”。

透过高中数学的现象抓本质 篇7

1. 高中数学的现象与本质

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目标是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对数学题目的解题效率,即证题能力及运算能力。而这些现象的本质要求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是要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并进行交流,能够用数学思想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养成数学应用和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进而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

1.1 现象制约着本质

在新课标前的历年高考试题中,为了考察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首先是如立体几何中的较为繁琐的理论证明,在解析几何中应用方程求解过程中的复杂运算,往往思维一步出错就前功尽弃。所谓的在关键题目上显差距,实质是学生思维的禁锢。这种在数学的深研究方面有一定的贡献,但数学实际应用没有多大作用。还有一些边缘化的知识点考查,其次是如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和差化积运算”,在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轴的转换公式、复数的开方运算等,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极端。最后是解题中“人为技巧化的障碍”,特题特解法,往往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误入岐途。如数学归纳法中与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的放缩法。这些题目表面现象是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实质上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数学的最本质的内涵。

1.2 数学思维的本质要求

高中数学的思维包括运算能力与运算技巧。数学是棵参天大树,但它离不开细枝根叶,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它必须掌握的内在必然联系。数学蕴涵技巧,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是数学解题的根本所在。现代教育理念对常规教学的挑战,主要对常规教学中“基础淡化、强化接受、机械求快、重复训练、技巧总结、类型划分”等实际问题评析,并及时提出了新课理念,调整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出发,抓往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本质,进一步揭示数学思维方法。我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特点(“注重基础知识,关注知识间的联结、注重思想方法,关注学生的思考、思维容量增大”),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函数方程、分割与极限、概率统计、向量、化归、分类讨论)与数学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善于运用书本知识,善于发现隐蔽的条件,善于把复杂、具有难度的问题化解为直观、简单、基本问题),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如“函数、不等式、向量”等开放性内容与其它知识结合充分培养,使得学生的解答更具思想性)。

2. 从数学的思维本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高中数学教学首先要夯实基础、加强概念的教学。知识是基础,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丰富是相互伴随的过程,我们要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抓住基础知识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探讨概念间的关系,展示概念间的联系,把诸多概念有机地串接起来,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利于“辩证、普遍联系”的认识观念的形成,有利于探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

其次是体现学科特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符号形式化、概括公式化、数量精确化”等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把研究的问题形式化、把问题的内在用数学算式表达出来、通过推理论证及运算得出准确的结论,是用数学方式解决问题的、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途径。掌握数学语言和数学的表达,思维的逻辑、灵活、缜密和准确等,是数学素养的表现。数学学习在于掌握书本知识,更在于养成数学的思维习惯;要求学生通过书本散碎知识点“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学习来探寻、总结、验证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形成学生思维递度。我们还要正确地对待技巧问题。这些技巧虽然是数学的方法,但上升不到思想的高度,数学技巧中的“巧”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表现于活跃的思想和丰富多样的方法,因此数学思维的技巧积累将丰富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 从数学的思维本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从数学的思维本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学观念现代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素养,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为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探究先进的教学理念,要热忱地期待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学习的智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标,在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重视学生的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要求,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从而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锂电池产业:透过资本幻象看本质 篇8

当然, 资本市场从来都是争分夺秒的, 自从我国把新能源汽车列为“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对象之后, 上半年新能源电池同比增长128%。在比亚迪锂电概念股的带领下, 锂电产业上下产业链也均高歌猛进, 涨势喜人。在这看似喜人的锂电产业热潮下, 到底是资本膨胀的虚假繁荣, 还是经济市场的真实需求, 都需要我们理清思路, 透过表象看本质……

最具吸引力的资本数据诱惑

低碳经济时代, 我国在新能源及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 锂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及更具有环保性, 已经开始全面取代传统的铅酸、镍氢和镍镉电池, 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储能元件。其发展的技术水平快慢将直接影响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随着HEV混合动力汽车、3G手机和其他电动工具的快速发展, 国内锂电池市场份额将快速增长, 其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01年以来, 我国锂电池产业随着深圳比亚迪、邦凯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企业的迅速崛起开始而步入快速发展期。2006年至2009年, 我国锂电池产业每年都在以20%-30%的速度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

尚普咨询发布的《2010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分析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 锂电池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目前国家已提出了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随着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即将出台,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十二五”期间将快速发展, 届时将带动锂电池行业快速增长, 并向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拓展。

按照即将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些数据显示, 到2020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其中, 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主要是以锂电池等动力推动。因此, 锂电池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逐步市场化而具有强大的盈利空间。”

电池材料也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占据着锂离子电池成本约30%的正极材料销售趋势, 能很大程度的反应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据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调查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 我国正极材料的销售基本上每年都有增长, 除了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2009年的增长速度较低外, 基本上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11年预计增长速度将会达到25.8%。作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 在如此大环境的支持下, 锂电池企业驶入上市快车道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 锂电池的快速发展还将带动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一块手机用锂电池只有4克电解液, 但一辆大型城市客运轿车的动力电池的电解液将高达20公斤, 这折射出, 一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从事电解液的相关企业将面临着爆发式的下游需求。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锂电池产业已然吸引了不少外资的眼球。尤以近年来国际众多风险投资、券商及投资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锂电池产业, 并发布了大量行业分析报告, 一致看好锂电池产业。巴菲特注资比亚迪, 带动整个行业空前火爆就是个很好的开始。

还待挖掘的市场和技术缺陷

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 新能源产品不是努力就能做好的, 没有上下游环节的协同作战, 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国加入“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的城市数量已经超过25个, 每个城市都宣布了少则百辆、多则上千辆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计划。但这个宏伟的计划却因为新能源汽车成本高、技术不够成熟、充电站少等原因面临尴尬。真正上路运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远不如规划的数量, 已经在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也是故障频出, 运行效率和传统汽车不可同日而语。除了外在因素, 新能源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和电力供应商、电池生产商之间的利益纠葛也是“剪不断、理还乱”。与此同时, 一些全球混合动力系统制造的执牛耳者, 尽管已经把最先进的技术都带到了中国, 但却被泼了冷水。

相比普通的铅酸电池, 锂电池的身材虽然已是相当“轻盈”, 相同的电容量, 锂电池的重量只是普通电池的1/3, 但它的寿命却比普通电池长4-5倍。“但由于生产成本高, 锂电池要比普通电池贵, 一块10安时的电动车用的普通电池, 售价大概500元左右, 而同规格的锂电池约要1000元, 而且这种锂电池不怕丢, 普通的电动车装不上, 若没有原厂配套的充电器, 也充不上电。”锂电相关人士介绍。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开发刚刚起步, 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 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而这直接导致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少人问津。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比亚迪为例, 其宣称在电动汽车领域申请专利200项, DM (混合动力) 领域的专利在300项左右。但是比亚迪面临更多的还是质疑:“比亚迪举世闻名的‘磷酸铁锂电池’, 连学名都扯不清, 也不是独家专利;插电式混合动力F3DM去年只卖了365辆, 纯电动汽车E6卖了53辆。”

与民营企业比亚迪在纯电动方向上的执著相比, 一些合资企业在混合动力方面做得更为优秀。据了解, 丰田旗下混合动力的明星产品普锐斯, 在全球累积销量超过了300万台;本田方面也表示, 旗下两款主打混合动力车CR-Z和In-sight, 将于2012年以进口的方式引进中国;作为德系和美系车的代表, 大众和通用在混动方面也都有充分准备。

伴随着大量民间资本涌入锂电池行业, 以及地方政府对于锂电池产业乐此不疲的同时, 非汽车领域电池生产企业、锂电池上游材料生产企业纷纷进入动力锂电池生产领域。专业人士表示, 目前锂电池市场已经趋向饱和, 盈利空间日渐缩小。现在全国有约300家锂电池厂, 再过2年, 可能还会再多200多家, 然而10年后也许剩下的只有20家, 或者更少。

实际上, 低水平重复建设是包括锂电池在内的很多行业的症结所在, 现在各种电池厂家产能是很大的, 但都处于一个低端的水平。2009年上汽集团和美国A123的合作, 就能充分说明国内的大部分锂电生产企业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所以, 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可能需要5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要想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则可能要等到石油等化石资源消耗殆尽之时。

巨大的锂电浪费催生新产业

锂电池商品以其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能量密度大的优越性能, 迅速大规模地进入市场, 逐渐取代传统充电电池。由于锂电池性能日臻完善, 应用范围还将不断拓宽, 2010年我国锂电池产量达13.5亿只, 并以年均15%的增长率持续增加。目前, 我国已成为锂电池最大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国。

然而, 巨大的消费之后是惊人的废弃。据统计, 2010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59亿户, 如果平均每个用户两年以内更换一部手机, 每年会有2.86亿部手机被淘汰。按1部手机配2块电池计算, 就意味着我国每年大约会有5.72亿块手机电池废弃。我国锂电池废弃量由此可见一斑。

分析表明:锂电池平均含钴12%-18%, 锂1.2%-1.8%, 铜8%-10%, 铝4%-8%, 壳体合金30%。以钴为例, 一个重约40克的电池, 含金属钴约6克, 按每年报废1亿只计算, 即可回收大约600吨钴, 废锂电池中的钴含量比钴精矿含量还高!实现废锂电池的资源化回收, 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短缺, 还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也是推动废锂电池回收处理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虽然锂电池比起一次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小些, 但是它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仍然有很大的危害, 美国已将其归为各类电池中包含毒性物质最多的电池。我国对大量废弃锂电池的处理方式主要还是填埋, 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原因, 目前锂电池回收率不足2%, 既给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和污染, 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锂电池寿命再长也有废弃的那一天, 使用越广泛、销量越大, 废锂电池也就越多。大量报废的锂电池若不进行合适的处理, 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包括占用大量的堆放空间、造成环境污染等。废弃的锂电池虽然不含对环境有危害的重金属, 但长期堆放可能使外壳受到腐蚀, 造成电解液泄露, 进入环境的有机电解液也将造成污染。因此, 减轻对环境的危害是目前处理废弃锂电池所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废弃的锂电池中含有大量不可再生且经济价值高的金属资源, 如钴、锂、镍、铜、铝等, 如果能有效地回收处理废弃或不合格的锂电池, 不仅能减轻废锉电池对环境的压力, 还可以避免造成钴、镍等金属资源的浪费。因此, 开发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工艺与相应设备对废锂电池中的有价成分进行分离回收,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的迫切需求。

到2020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500万辆。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

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9

一、从数学教学看数学课程改革

1. 数学学习的内涵

数学学习的实质包括学习的对象和数学作为一类学习活动的实质.就高中生而言, 其学习数学是按教育目标在数学课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主要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

2. 数学课程改革

本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历史表明, 不管社会存在什么样的需要, 只有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心理规律的课程体系, 确定全脑开发的数学教学, 确立个性化的数学教学、人文教学、社会教学于一体的高中数学教学, 才能取得预期的改革效果.新的数学课程标准, 体现了数学教育的目标, 充分考虑了学生达到高中时段时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数学认知发展水平、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与特点, 从而帮助学生从数学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命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发展走向成熟.

3. 课程改革应从数学教学本质中改起

数学学科具有自己的高度抽象性、广泛应用性和逻辑严谨性的特点, 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 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具体包括如下两方面: (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是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过程中思维活动的驱动力, 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渗透, 逐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应用, 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思想方法体系的构建. (2) 加大数学史在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受高考的影响, 基本上所有的教师都只教高考所涉及的相关内容, 凡是高考不考的, 老师不教, 学生也不学, 从而停止一些对教学任务有着潜在促进作用知识的传授.久而久之, 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就被“库存”了, 忽略了数学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数学新课程标准已把数学史作为理解数学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 作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的材料,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改革

1. 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标准

从上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学问中心数学课程, 到70年代将学生数学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统一起来的人本主义数学课程的目标, 再到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都逐渐建起各自的数学课程体系, 直至到21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已接近尾声, 各国都在总结历史, 展望未来.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 数学课程必须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心理规律, 即学生的适应性, 它与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应性共同决定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研究表明, 初中二年级是我国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之后, 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 数学课程标准的确定应充分到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初步定型或成熟的特点.

2. 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数学课程内容.对于数学课程的编制, 不仅要依据数学科学的基本结构制定内容, 体现数学的结构化、形成化、统一化和现代化, 而且课程内容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发展和全貌, 增加广泛的背景知识, 体现不同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还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相适应, 其难易程度必须让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能接受, 做到难易适中.如果数学课程内容过于直观易懂, 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机制的发展;如果内容过难, 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只有难易适中、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才能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 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

3. 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的体系编排

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应该关注学生的感情和思考过程,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信心的激发和培养, 也要关注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的揭示, 在这一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 尽可能保持数学科学所具有的严密性和统一性.尤其是要考虑到学生不同阶段的数学认知方式、认知结构、学习过程的心理特征, 注意学生自学能力、数学意识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 从而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如果学生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 应以螺旋式进行课程编排;如果是属于某一区段的, 可以从低向高, 依次以概念、原理、运用、问题解决学习为序列, 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以北师大版为例, 新课改对高中教材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教材编排成了模块的形式, 五个必修模块, 选修分成文科和理科.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非高深莫测、抽象和难以理解.

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10

我们知道, 圆有以下性质:

(1)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图1) ;

(2) 圆心与弦中点的连线垂直于弦所在直线 (图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图1中直线PA, PB和图2中直线OP, AB的斜率 (存在) 之积等于-1, 相应在椭圆中:

(1) 设AB是过椭圆中心的一条弦, P是椭圆上任一点 (不在弦AB上) , 如果直线AP、BP的斜率存在, 那么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

(2) 设AB是椭圆的一条弦 (不过中心) , P是弦AB的中点, 如果直线AB、OP的斜率存在, 那么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

事实上,

(2)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m, 建立椭圆方程, 消去y, 得, 整理得到 (b2+a2k2) x2+2a2kmx+a2m2-a2b2=0 (*)

我们发现, (1) (2) 圆中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 对应椭圆中两条直线斜率之积等于, 这些结论有内在联系吗?

【探究】

根据坐标变换, 我们还可以由圆的下列性质类比得到椭圆的性质:

(3) 从圆外一点向圆作两条切线, 该点与圆心的连线和两切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从椭圆外一点P作椭圆的两条切线PA、PB, A、B为切点, 如果直线OP与直线AB的斜率存在, 则它们的乘积等于。

(4) 过圆x2+y2=r2 (r>0) 上一点P (s, t) 作圆的切线, 则切线方程为sx+ty=r2;

从椭圆上一点P (x0, y0) 作椭圆的切线AB, 则直线AB的方程为。

(5) 圆x2+y2=r2 (r>0) 的参数方程为, θ为参数。

椭圆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证明方法同 (4) ]

我们还可以从圆的性质挖掘到椭圆更多的类似性质。

【推广】

类比以上椭圆的性质, 我们还可以得到双曲线的性质:

(1) 设AB是过双曲线中心的一条弦, P是双曲线上任一点 (不在弦AB上) , 如果直线AP, BP的斜率存在, 那么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

(2) 设AB是双曲线的一条弦 (不过中心) , P是弦AB的中点, 如果直线AB, OP的斜率存在, 那么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

(3) 从双曲线外一点P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PA、PB, A、B为切点, 如果直线OP与直线AB的斜率存在, 则它们的乘积等于。

(4) 过双曲线上一点P (x0, y0) 作双曲线的切线AB, 则直线AB的方程为。

(5) 双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透过现象看本质,审清题意找方法 篇11

例1 若(a-2)x↑a-1+3y=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______.

【分析】本题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 含有两个未知数; (2)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据此就可求解.

解:由题意得:a-2≠0,

a-1=1.求得a=-1.

例2 写出一个解为x=1,

y=2.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给未知数添加一定的系数就可得到一个方程,要注意的是确定一个方程后,第二个方程的系数要和第一个方程系数不成比例,否则化简后将是同一个方程.

解:2x+y=4,

3x-2y=1.

例3 若x=1,

y=-1.是方程组ax+2y=b,

4x-by=2a-1.的解,则a=______

b=______.

【分析】根据方程组解得定义,将x=1,

y=-1.代入方程组ax+2y=b,

4x-by=2a-1.后便可得到关于未知数a、b的新的方程组a-2=b,

4+b=2a-1.,即可求出a、b的值.

解:将x=1,

y=-1.代入方程组ax+2y=b,

4x-by=2a-1.得a-2=b,

4+b=2a-1.解这个方程组得a=3,

b=1.

例4 已知方程组x+2y=k,①

2x+y=k-7.②的解满足x+y=3,求k的值.

【分析】本题有4种解法:

(1) 由已知方程组消去k,得x与y的关系式,再与x+y=3联立组成方程组,求出x与y的值. 最后将x,y的值带代入方程组中任一方程即可求出k的值.

(2) 把k当做已知数,解方程组,再根据5x-y=3建立关于k的方程,便可求出k的值.

(3) 把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得到3(x+y)=2k-7,把x+y=3整体代入即可求出k的值.

(4) 把三个方程联立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出k的值.

x+y=3,③

解法一:

②-①得 x-y=7,④

③+④得2x=-4,

∴x=-2.

把x=-2代入④得y=5,

把x=-2,y=5代入①得k=8,

解法二:①×2-②,得:y=k+73,

②×2-①得:x=k-143,

把x,y代入③得k+73+k-143=3:

∴k=8.

解法三:①+②得:3(x+y)=2k-7,

把x+y=3代入得

3×3=2k-7

∴k=8.

解法四:解方程组x+2y=k,

2x+y=k+7,

x+y=3.得x=-2,

y=5,

k=8.

例5 已知方程组ax-5y=15,

4x-by=-2.由于甲看错了方程中的得到的方程组①的a得到方程组的解为x=-3,

y=-1.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得到的解为x=5,

y=4.若按正确的计算,求原方程的解x与y.

【分析】甲看错了①中的a得到的解不影响方程②,同样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得到的解不影响方程①,运用方程解的定义重新组成新的方程组,这样可以求出待定系数a、b,重新代入可求出方程组的解.

解:由题意得方程组:

-12+b=-2,

5a+20=15.解得a=-1,

b=10.代入原方程组得-x-5y=15,

4x-10y=-2.

解这个方程组得x=-1,

y=295.

例6 解方程组 x+y=3,①

y+z=4,②

x+z=5.③

【分析】有三种解法:(1) 直接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2) 用代入消元法;(3) 用整体代换的思想.

解法一:③-②得,x-y=1,和①组成方程组解得x=2,y=1,再把y=1代入②得z=3.

解法二:由②、③得,y=4-z,x=5-z,代入①得,z=3,所以y=1,x=2.

解法三:①+②+③得,2(x+y+z)=12,所以x+y+z=6④,④-①得z=3,④-②得x=2,④-③得y=1.

例7 某班级组织学生做游戏,男生脸都涂蓝色油彩,女生脸都涂红色油彩. 做游戏时,每个男生都看见涂涂红色油彩的人数比涂蓝色油彩的人数的2倍少一人,而每个女生都看见涂蓝色油彩的人数是涂红色油彩人数的. 问男生,女生各有几人?

【分析】本题关键是结合生活实例,知道每个男生看到涂蓝色油彩人数不是题中男生数,而是除了自己之外的男生数. 同理,女生看到的涂红色油彩的人数也是除自己之外的女生人数.

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

根据题意,得

y=2(x-1)-1,

x=35(y-1).

解之得x=12,

y=21.

答:男生有12人,女生有21人.

例8 某校组织学生到100米之外的湖边去夏令营. 汽车只能坐一半人,另一半人步行. 先坐车的人在途中某处下车步行,汽车则立即回去接线步行的一半人. 已知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汽车每小时走20千米(不计上下车的时间),要使大家5点钟同时到达,问需几点出发?

【分析】我们从行程问题的3个基本量去寻找,可以发现速度已明确给出,只能从路程和时间两个量中找出等量关系.

由题意知,先坐车的一半人,后坐车的一半人,车之间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根据时间来列方程组,如图所示是路程示意图,正确使用示意图,有助于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

解:设先坐车的一半人下车点距起点x千米,这个下车点与后坐车的一半人上车点相距y千米,根据题意,得:

x20+100-x4=100+2y20,

x-y4+100-x+y20=100+2y20.解这个方程组得x=75,

y=50.100+2y20=10.

答:需要七点钟出发.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不难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往往有很多,因此,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结合实际问题,联系已学知识,寻求简洁的解决方法.

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12

关键词:钱云会,现象真实,本质真实

2010年末, “钱云会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村长、上访、征地、身首异处等标签让这起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网络上流传的“村主任被人抬起, 扔在工程车前轮下轧死”的传言更是引发了人们对钱云会死因的种种猜想。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而在对这起复杂离奇的事件进行报道时, 个别媒体出现了新闻失实, 主要表现在对新闻源主体 (本事件中主要指乐清市寨桥村村民及附近村庄村民) 话语“有闻必录”, 未经过调查证实即加以引用、报道。概括来说, 就是缺少“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必要过程, 停留在现象真实的层面, 没有做到本质真实。

提出假设:个别媒体报道失实

2010年12月25日上午, 浙江乐清市寨桥村, 原村委会主任钱云会在村口被一辆工程车碾断脖子, 当场死亡。钱云会此前一直就征地问题代表村民上访, 坐了四次牢, 三次与上访有关。由于人物身份的特殊性, 这一事件迅速搅动网络漩涡, 引发新浪微博、天涯论坛等论坛的激烈讨论。网民还提出工程车倒行、死亡姿势、现场监控设备只能浏览不能存储等五大疑点, 舆论几乎一边倒, “故意碾死”、“蓄意谋杀”的言论充斥网络。

截至12月27日24时, “天涯社区”、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及温州当地网站“703804”对该事件的访问量高达400万人次, 网评网议超20万条。

相较于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具有更强的权威性, 其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是人们获取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对“钱云会事件”的报道中, 个别媒体的报道出现了新闻失实, 使原本错综复杂的事件变得更加离奇。其中, 尤以《南方日报》12月29日刊登的题为《1名女村民称目睹钱云会被三名男子按到车轮下》的报道为代表。

在该篇报道中, 记者称采访到了一位新的目击证人李海燕 (化名) 。记者在报道中写道:李海燕用夸张的手势配合着颤抖的声音……“三个男人, 都戴着白手套、黑口罩, 其中两人反扭着他的手, 另外一个人掐住了脖子”……被掐住脖子后, 钱云会有点昏迷。她曾上前好心劝阻, 却被人一把推开, 她只好怯怯地缓步离去。但当她回望之际, “一辆停在五六米远的卡车慢慢地开过来, 三个人推着他背过去的双手, 将其脖子推向车轮下”。

此报道一出, 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雅虎网等网站纷纷转载, 《河南商报》、《长江商报》、《半岛都市报》等也刊登了《南方日报》的报道, 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一些网民对南方日报记者高度赞扬, 称其“敢于说真话”;另外一些网民则对报道内容产生质疑。一位福建的网友称, “应该对李海燕测谎, 大白天3个人按着开车碾压, 如此高难度的动作、如此愚蠢的杀人方法, 怎么可能?”

对新闻真实性进行验证

新闻失实, 简单来讲, 是指具有新闻事实根据, 但却没有全面、正确、恰当报道新闻事实而形成的新闻。 (1)

本文拟采用逻辑分析证实法、对比证实法以及权威证实法对以《南方日报》为代表的媒体报道的真实程度进行验证。

逻辑分析证实。逻辑分析证实法, 主要是看新闻是否“合乎叙事结构的逻辑, 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逻辑, 合乎人们实践行为的一般逻辑” (2) 。人们拥有一定的常识、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 能够对此事件进行逻辑分析。

《1名女村民称目睹钱云会被三名男子按到车轮下》这篇报道中, 对女村民及其所说的证词有以下几点值得推敲。

首先, 很多网友认为该村民进行的描述不合常理, “三名男子将钱云会脖子推向车轮下”, 动作难度较大。其次, 当地村民与钱云会感情特殊, 且有经济利益诉求, 其所说的证词可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感情色彩。最后, 报道中这位女村民的名字“李海燕”为化名, 其为所说话语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弱, 这就更需要记者加以“把关”。

对比证实。《齐鲁晚报》12月29日刊登了《钱云会死前有预感目击者称四人围攻有人捂嘴》的报道, 报道中提到这一细节:钱云会家属称他们有一个智力有缺陷的家属 (即李海燕) 称, 曾看到四人围攻钱云会。如果其报道的是事实, 那么《南方日报》则显然忽略了李海燕“智力有缺陷”这一要素, 且《齐鲁晚报》报道的“四人围攻”与《南方日报》报道的“三个男子”有出入。

权威证实。12月29日22时30分许, 温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称其对目击证人钱成宇和网民提出的“第二目击证人”黄迪燕进行了询问, 确定并无“谋杀”行为被直接目击。

《京华时报》、《法制日报》、《羊城晚报》等刊载了“两目击者称未看到钱云会死亡过程”的相关报道。第二目击者黄迪燕称有人教其作证, “我没看到, 有几个人让我说看到了, 去帮他作证, (官司) 如果赢了, 女儿 (的病) 也会好起来。”

在央视播出的对黄迪燕采访的视频中, 黄迪燕说话零零碎碎, 前言不搭后语。南方日报的记者选择这样一位智力有缺陷的“证人”, 而且刻意隐瞒其有智力缺陷的事实, 其报道动机值得推敲。

美国新闻教育家梅尔文·门彻曾说过:“当记者只依赖人的消息来源, 而忽视了要求消息来源对其陈述提供证据时, 他有时会误入歧途。”《南方日报》的报道仅仅真实记录了目击者的话语, 但没有对其话语背后的事实是否真实进行求证。由此, 笔者认为可以认定该报道仅仅停留在现象真实, 而没有做到本质真实。

确保新闻真实维护传统媒体公信力

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及时、大信息量、互动性强等优势, 然而, 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 真假难辨。常常是先发布, 然后在传播过程中求证。例如在此次事件中, 新浪微博上的一张标注了乐清标签并被广泛传播的图片, 其实是2006年5月4日韩国防暴警察在驻韩美军基地附近镇压示威者的图片。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而公信力是建立在新闻报道真实性基础之上的。

凤凰网对15000多名网民进行了“关于钱云会的死亡真相, 你更愿意相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有1.8%的网民相信官方给出的说法, 10.8%的网民相信媒体的报道, 25.6%的网民相信微博上的传言, 超过一半的网民寄希望于公民调查团的调查结果。

这项调查表明, 在这起事件中, 人们对传统媒体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是有所怀疑的。其中的因素是复杂的, 然而媒体在这起事件中的失实报道无疑起到了负面作用。个别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一味迎合受众的心理, 抢“独家新闻”, 追求时效性, 忽略了新闻之本——真实性。长此以往, 其结果必然是要遭到群众的抛弃。

本质真实——高层次的要求

新闻真实是有层次的。准确引用新闻源主体的话语, 做到“有闻必录”, 只是做到了现象真实、低层次的真实。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 需要记者加以分辨, 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仅仅停留在现象真实层面, 记者很容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散播假信息的“传声筒”, 影响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在西方新闻写作中, 有一条基本规则: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与所报道的事件或人物“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的来源证实”, 才能被认为“大致准确”、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引用。这条规则也叫做“三角定位法”, 即“无关”、“独立”、“两个以上”都具备了, 才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3)

因此, 记者有义务对新闻源主体话语背后的事实的真实性进行证实。新闻工作者要以本质真实新闻观指导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表面现象迷惑,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而全面、准确地反映事实, 揭示真相。这不仅要求新闻工作者有负责任的态度, 还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注释

1 (2) 杨保军:《新闻真实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56页, 第328页。

上一篇:双目视觉下一篇:高校部门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