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教学(精选12篇)
投影教学 篇1
1投影口诀提出的背景
投影理论是工程界最基础的知识, 也是行业入门的必经之槛。现代工程图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通用“语言”, 就是基于共同的对投影规律的种种探讨和假设。
作为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 学习投影理论的目的, 是为进一步的制图和识图训练做准备。制图的开始是线条, 识图的起步是空间思维。所以投影理论的学习, 不是最终参透投影的种种规律, 而只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线条绘制的训练和空间模型建构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 才是考虑掌握必要的投影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 由于本课程同时负有专业启蒙的教学任务, 故重点还在于启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兴趣的培养方法很多, 比如适当的演示, 激发其对投影形成之前的假设的种种探讨、对光的纯粹与影的唯美的种种追问等。而口诀的产生, 就在于将这些光怪陆离的想象归于简单定律下的平静。然后, 在真正面对具体的问题时, 不易继续陷入无穷无尽的猜测或N种可能的原创之海, 而能够迅速运用简单的口诀所蕴含的基本定律求解。
当然, 口诀仅仅是方便起见, 并不能代替投影理论及基本训练, 也不宜试图去寻找一种永恒的、一劳永逸的万能定律来满足暂时的惰性引起的错觉。所以, 口诀可能改动, 也可能重新编得更好, 关键是能否引人不断深入事物的原理之中去。
2投影口诀的具体内容
当教学进度推进到第3节“点的三面投影及其规律”之时, 发现问题出来了。讲原理时, 学生似乎已经听懂, 但真正作题时却发现并不乐观, 可以说漏洞百出。
比如:明知“不可见点加括号”, 却将可见点括号起来, 如c (b) , 写成b (c) , 甚至出现这一次做对了, 下一次不小心又错了的情况。又如:c’写到了H面上, d”写到V面上等。
还有关于“点到面的距离, 等于点在另两个面上的投影到相应坐标轴的距离”, 通过演示似乎是理解了, 但在求解时, 实际上不少学生把点在该面上的投影到坐标轴的距离当成是点到面的距离。
还比如:“三等”关系:长对正、高平齐、深相等, 前“二等”不易出错, 后“一等”却成了难点, 线不在45°对角线上拐, 而是想怎么拐就怎么拐。45°对角线法是一种方便的作图法, 事实上, 还不如老老实实用圆弧法, 虽然使用圆规要麻烦点, 但不易引起误解。
还比如:W面上投影的前后问题, 也算是难点。为了解决这些具体的又充满创意的误差, 教到此时, 临时作了一个口诀, 试图拧一下, 以保证后面内容的训练, 具体是:
重影加括号, 三等长深高, 距由影轴定, 正飘侧飘飘。
这一届的学生喜欢将点在正面即V面上的投影a’等的一撇读作飘, 个人感觉很形象, 又顺口, 正好纳入口诀中。
3投影口诀的第二层意义
在教学进度推进到“直线的投影”之“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时, 难度又加大了。此时, 可进一步挖掘出口诀中蕴含的第二层意义, 其中较关键的是“距由影轴定”。
把空间线段AB看成是两个点A和B的连线, 设实长为L, 实际上线段的实长即是A点与B点的空间距离。
设A点和B点在H面上的投影间的距离ab=l, 在V面上, a’b’=l’, 在W面上, a”b”=l”, 在这里, l, l’, l”都是可以在各自的平、正、侧面上直接测量出来, 但实长L就没有办法直接测量, 只有比如借助计算机模拟才能直接测量出其长度。
所以实长L只有通过其它的已知条件才能求出来, 以间接的方式求解。
仔细观察实长L与l的关系, 发现如果设A点和B点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之差为Δz, 此时根据勾股定理, 可知L2=l2+Δz2, l可求, 那么只要再知道Δz, 则实长L可求。
Δz实际上可以通过V面或W面直接求出, 这里, “距由影轴定”又有了另一层的意义。即在H面上, 无法直接判断出来的A点与B点的高度之差, 实际上即是A点与B点到H面的距离之差, 这个“距之差”, 也由其他面上A点与B点的“影轴”之差Δz而定。
同理可得L2=l’2+Δy2、L2=l”2+Δx2。此时, “三等长深高”亦进一步拓展为:长之差Δx, 深之差Δy, 高之差Δz。并且, 在坐标轴上, 强调越靠近原点O则对应的长、深、高越小, 因为原点即零点, 是最小的, 以此进一步明确YH、YW轴对应的投影所表示的前后关系。
另外, 用l’、l”表也进一步拓展了“正飘侧飘飘”的内容, 可表示点的投影, 亦可表示线的投影, 此时还可进一步设疑, 假设两直线在投影面上重合, 可如何表示?以此拓展“重影加括号”的内涵。
4投影口诀的运用举例
当口诀的内容得到拓展以后, 学生对口诀所蕴含的投影规律已了然于胸, 初步的基础功夫已建立起来。
具体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时, 光靠口诀也渐渐显得不够了, 还要掌握必要的方法。同时, 还涉及另一重要的教学任务, 即“空间思维”的训练, 或者更清楚、简化地表达, 就是“空间模型建构”的训练。而这种方法本身, 当然也可再编口诀, 以方便为目的, 但先不着急, 免得把口诀用滥了。
所谓更复杂的问题, 是指与原理讲授过程相反的问题。讲原理时是已知l及l’或l”, 求实长L, 现在如果反之, 已知实长L, 反过来求点、求角度怎么办?而且角度可能是γ、β, 而不单单是α。这时, 单凭口诀则容易引起大乱。或者, 打个比方, 状态好的时候可以求解出来, 但心情差一点时又犯迷糊了。
那么,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不妨借助于手掌, 辅以铅笔等文具, 将正投影图所表示的空间模型先建立起来, 构想出来, 然后将其中以实长L为长边的直角三角形取出来, 并快速用铅笔描绘出草图, 之后即是根据勾股定理的规律进行进一步的图解工作而已。
这种方法的好处还有一个, 即取出的空间直角三角形的摆放方向可以基本与凭空构想出来的相一致。而教材里的通用作法则是直接在投影面上进行图解, 从教材的例题上可以看出, 其直角三角形的摆放方向是任意的。两种方法相比, 取出直角三角形的作法更直观, 从根本上解决了思维与图解的混乱问题, 只不过要多一个步骤, 即将投影面上已有的线段用圆规量取出来, 多画一根线。这种作法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意义, 就是真正进行了空间思维的训练。
5投影口诀在课堂教学中的安排
鉴于口诀在文字上的简化性, 为避免以偏盖全, 教学安排宜放在在小结、总结时。教学中也不必过于强调口诀的重要性, 更没有必要要求学生一定要背诵等等, 而仅是以一种轻松的方式随口而出, 以辅助的方式出现, 特别是一碰到解题的困境时, 脱口而出, 而问题迎刃而解, 这种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其实, 口诀如果真的有帮助, 学生自然会使用, 如果学生不使用的话, 显然只是说明口诀并没有什么帮助, 可能编得不好, 有待改进。口诀从本质上来说, 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自学方法, 好的口诀甚至可以达到终生不忘的效果。特别象投影理论, 实际上, 要不是从事教学工作, 还有谁能记得住当初所学的投影之基本规律?随便一道正投影的小习题可能都不得其解。而假如曾经有一个熟记的口诀, 则很容易回忆起来。
然而, 口诀不能算是好的教育方法, 原因有多方面, 比如过于简化, 容易以偏概全, 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等等, 这也是正规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很少见的原因。
6结语
这次将口诀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的尝试, 也是因学生实况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 从这个变通的思路上看, 有些借鉴作用,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 应该会较少套用, 至少, 这种尝试不能代替、影响正常的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过程。 [ID:6181]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工程制图投影理论的课堂教学中, 运用口诀进行教学尝试的具体过程, 肯定了其积极的一面, 也提出了其可能存在的消极的一面, 可作为自学的一种参考, 也可作为丰富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
关键词:制图,识图,投影,口诀,空间,勾股定理
参考文献
[1]莫章金, 毛家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朱福熙, 何斌.建筑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投影教学 篇2
太阳光与灯光的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在生活实践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物体在太阳光下或灯光下形成的影子的有关知识,因此,借助图片介绍投影,投影线,投影面,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等概念.在教学中,学生对于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改变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的理解并不一致,所以借助实物的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不同情况下影子的方向和大小的特点.在介绍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时,通过介绍日晷,皮影等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投影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投影与视图是反映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也是画三视图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分析空间图形问题时还不能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更多的是采用观察抽象,演示操作,直观推理等结合的直观思考,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实物的投影来画视图,当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时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物体的正投影称为物体的视图,通过实物的讲解,学生的了解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对于这节课,我觉得自身还有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有些知识是相当专业的,怎样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深入浅出的讲解本课内容,不仅要认真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授课方式让学生能融入技术的世界,以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把枯燥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乐趣。
投影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生动 篇3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教学时,利用投影仪将与课本有关的主题画放映出来,画面大,色彩鲜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留下很深的印象。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在投影仪上用小棒摆图形:5根小棒摆1个五角星,摆了3个,用了多少根小棒?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得出1个五角星需要5根小棒,3个五角星就是3个5,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乘法的意义。又如在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使用投影仪进行演示后,让学生推出1個6是几?2个6是几?从而推出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等口诀,既帮助了学生背诵口诀,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并对后面的乘法口诀的学习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学生的计算做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在第三册教材中,第二单元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重点,教学时需要反复练习。使用投影辅助教学,能有效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大量练习。
每节课前,我都把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写在玻璃片上,通过投影进行练习,这样,既节约了老师抄写题目的时间,又让学生一目了然。例如:可以把一种形式的练习题分别写在两块玻璃片上,教学时,移动其中一块玻璃片进行练习。(如:第一块玻璃片上写23,下面的玻璃片可以写出一串两位数,让学生分别用23同下面各数进行加、减计算)这样,形式新颖,有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而且更深地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
由于使用投影,课上减少了板书时间,加上课堂教学注意精讲多练,就可以把节省的大量时间用在练习上,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除了学生多动口、动脑,让他们多动手,更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在投影仪前用小棒表示5个3或者7个2,全班同学根据所摆的小棒来写出乘法算式,不但人人都争着上前来,没上来的同学也比赛将算式写出来。这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把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完全吸引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中来了。
四、有利于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
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认真备课,订出每堂课的教学计划,制作上课的教具,可是制作教具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现在使用投影仪,只需要投影片、胶片和一支写投影片的笔就行了,不用再花费大量时间在教具的制作上,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备课上。
使用投影辅助教学,课上时间安排紧凑,课堂练习密度大,大大提高了课堂40分钟的利用率,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在课堂上使用投影仪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
教学投影机的使用与维护 篇4
一、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
1. 投影机使用后应及时关闭, 要注意得是投影机是
否关闭不能以屏幕上有无投影来确定, 因为输入信号中断一定时间 (一般为5分钟) 后, 投影机会自动关闭灯泡, 所以投影机工作状态应以指示灯为准, 具体可看投影机说明书。投影机如长时间不用, 务必取出遥控器电池。
2. 使用笔记本电脑连接时要特别注意连接和断开的操作。
如果笔记本电脑与投影机电源没有接同一电源, 这时带电插拔线缆插头, 会在插头插座之间发生打火现象, 极易损坏投影机信号输入电路和笔记本电脑输出电路。在此提出二种安全措施:在投影机与笔记本电脑间线缆全部连接好后再启动投影机和笔记本电脑;或者在笔记本电脑与投影机之间装一个分配器。带电插拔线缆插头造成接口电路损坏是常见的故障, 通过对教师培训可有效减少此类故障发生。
3. 在白天教室环境下使用, 液晶投影机的亮度、清
晰度离实际应用需求尚有差距, 使用时尽可能降低环境光线对投影光线的干扰, 如关掉正对投影屏幕的灯光。如果投影屏幕靠近窗口, 外部光线照射到屏幕上会造成投影亮度相对不足, 影像不清晰, 应该用深色窗帘遮挡, 以提高画面质量。
4. 滤尘网要做到定期清洁, 一般安装高度越高积尘
越少, 一楼教室更易积累灰尘, 所以一楼教室每个月至少清洁一次滤尘网。主板、液晶片最好每年清洁一次, 光路通道相对积尘较少, 可视具体情况处理。
5. 使用时要注意投影机的放置位置, 机器使用时尽量安置在通风好的位置。
吊装时一般通风较好, 如果不能采用吊顶安装, 放置在桌面上时, 切忌有物体挡住投影机的通风口。
6. 关掉电脑的桌面屏幕保护功能, 以免投影时出现屏幕保护。
如果短时间不需要投影时, 不用关闭投影机, 可按遥控器上的“no show”键 (无显示键) , 这时变为黑画面。
7. 观察液晶板积灰程度的方法:
打一个白色画面, 将焦距调离成像面, 屏上杂色斑点越多, 表明液晶板积灰越严重。
8. 检查灯泡老化程度的方法:
观察投影灯泡反光碗内灯芯柱, 若有细小龟裂和鼓胀, 说明灯泡使用时间较长已老化;若灯芯柱鼓胀严重, 灯丝变细, 亮度很低, 说明灯泡寿命已到, 应及时更换。
二、常见故障现象的分析处理
1. 不能开机:若电源指示灯不亮, 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有电, 电源插头是否插好, 若正常, 主电源有故障。
如果电源指示灯亮, 则检查投影机风扇是否转动, 是否因刚关机或滤尘网堵塞散热不畅而处于热保护状态。若能开机、风扇也正常转动, 但灯泡不亮, 则应检查灯泡是否损坏, 如灯泡正常, 可能是灯电源或主板的问题。在电压不稳定的环境中, 电源故障较多。若有相同型号的投影机, 可用替换法确定故障部位。
2. 遥控失灵:
使用时遥控器是否对准投影机或距离过远, 遥控板电池是否正常。若是刚维修或清洗过, 检查遥控接收管连线是否插到主板上。当多个投影机一起工作时, 为避免遥控操作混合, 有些投影机可设定遥控编码, 对此类机器应检查遥控器与投影机遥控编码是否匹配。
3. 正常开机, 但无图像:
检查信号连线、线缆插头。若无问题, 调整计算机和投影机的分辨率使它们相互匹配。以上正常, 检查投影机输入源是否选错, 一般有电脑1、电脑2、视频等选择。再检查笔记本外部视频端口是否被激活, 通常用同时按下“Fn”和有显示器图标的对应功能键设置。以上都正常, 可能是电脑输出端口损坏。
4. 图像偏色、缺色、无色:
首先检查连接线缆和RGB端子有否因频繁插拔导致线缆折断、断针等, 如果是焊接的RGB端子看是否脱焊, 如有应更换线缆或重新焊接。还有可能是连接线缆过长, 导致传输信号衰减严重;用VCD/DVD等播放视频时无彩色的情况也是信号衰减的原因, 对此可加装视频放大器或缩短线缆长度。
5. 文字、图片显示正常, 笔记本电脑播放视频时电脑上显示正常, 屏幕上只有一个黑块:
可按以下方法一试, 在电脑“运行”中键入dxdiag调出Direct X诊断工具, 在“显示”选项卡中把“Direct Draw加速”禁用。
6. 图像有重影、拖影、网纹干扰等:
原因可能是连接线缆过长或质量太差, 或线缆经过多个环节的转接后连接点过多, 连接线缆局部短路, 周围有电磁干扰源等。
7. 图像不稳定, 有抖动、条纹等:
检查投影机电源与信号源电源是否共地, 线缆插头针脚有否脱焊或短路;电源插座内地线零线是否短接, 周围有否电磁干扰源。
8. 突然黑屏或自动关机:
可能是灯泡已经到了使用寿命, 灯泡亮度极低, 投影机的感应电路自动断电关机, 需更换灯泡;或室内温度过高, 通风口堵塞散热不畅启动保护电路自动关机, 应清洁滤尘网。
9. 图像局部有阴影、色斑:
液晶板、光学镜片上灰尘沉积较多, 需清洁。投影机内部液晶片、偏振片或分光镜局部损坏, 如果色斑不大, 图像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可以凑合着使用, 否则只有更换。
投影机出现的故障现象不一定是孤立的, 综合考虑配套设备设置、连接线缆状况和应用环境等因素, 才能确定故障原因和部位, 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三、投影机的清洁
投影机光路通道、液晶板总成上镜片多、安装精度高、价格贵, 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 清洁时必须耐心细致, 谨慎操作。
清洁前需要准备的器具:磁性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内六角、尖嘴钳、镊子、防静电软毛刷、吹风机或吸尘器、棉签、擦镜纸等。
先清洁好外壳, 然后打开灯泡仓, 将灯泡拆下, 以免清洁过程中损坏灯泡。
液晶板总成清洁:打开投影机上盖, 断开控制键与主板连接排线, 卸下上盖。断开其它电路板与主板的连接排线, 拧出主板固定螺丝, 卸下主板。用内六角拧出液晶板总成的固定螺丝, 取出液晶板总成。用吹风机或吸尘器排除机体内和主板表面灰尘, 同时清除液晶板总成安装通道处的灰尘。由于液晶板与偏振片之间间隔很小, 可以削一根扁平的细竹条, 并在竹条上折叠几层擦镜纸 (或缠上脱脂棉) 蘸少许清水伸进液晶板和偏振片之间轻轻擦洗, 其它镜片用棉签蘸少许清水轻擦, 然后风干即可。擦洗时严禁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
光路清洁:打开光路通道上盖, 首先用吹风机排除光路通道中的灰尘。液晶投影机光路通道镜片较多, 排列放置有固定的位置和方向, 用擦镜纸擦拭时可以擦拭一片放置一片, 擦拭时注意不能用力来回磨擦, 以免镜头表面镀层损坏, 放回时注意位置、正反面不能有错, 否则会出现图像模糊、颜色错位等不正常现象。然后装好光路通道上盖, 再按拆卸时的相反步骤装好液晶板总成、主板、插好连接排线。
镜头清洁:投影机镜头结构复杂, 由于暴露在空气中, 镜头表面灰尘附着较多, 可选择擦镜头用的麂皮或镜头纸擦拭;若镜头上有不易擦去的污渍、指痕等, 可涂少量非研磨性的照相机镜头清洁剂, 擦拭时切忌不要来回磨擦或转圈擦拭, 也不要用力挤压镜头表面, 以免造成镜头镀膜的损伤。
参考文献
[1]周渡生.从技术原理看LCD投影机的使用与维护[J].教育技术资讯, 2008, 5:48~50
视图与投影的教学反思 篇5
一、合理恰当的引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这节课中我设置了学生谈手机自拍像的感受引出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可以得到不同图像,从而引出三视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顿时产生了兴趣。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的闪光点。
二、基础知识的教学采用了学生组内自学的方式完成。
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我又设置了几个问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合理利用几何模型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几何模型画三视图直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组合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摆几何体画三视图和通过看三视图摆几何体的小组活动即培养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极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在生生互动中有效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最后我对本节课有几点困惑和困难:
一、基础知识部分采用学生自学完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对于公开课的听课老师们基础知识不够明了,这个困难我没有得到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
谈地理多媒体图像投影教学的应用 篇6
一、运用多媒体导学的依据
多媒体辅助教学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时代召唤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素质决着教育水平。因此,实施多媒体教学,能够改进教学手段,全面推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活动的质量。初中学生的思维尚处于经验型的逻辑水平,他们在学习活动、理解抽象概念、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仍需具体形象的支持。初中地理教材中丰富的图像资料,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从看图、读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世界和祖国各地异彩纷呈的地理景观和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不是用简单的文字可以叙述清楚的,因而教材中大量的图像、图表成为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的源泉,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桥梁。可见运用多媒体图像投影导学,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效益。
二、运用多媒体图像投影导趣引入,激发动机
兴趣是一种情感性质的因素,它是能力发展的最早征兆。运用图像投影导趣引入,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大脑皮层兴奋中心的形成,激励学习动机,从而创设“我乐学”的心理需求。下面仅举几例:
1.多媒体图像投影设疑引入。教材中有许多图像的内涵与学生原有认识之间存在着矛盾,教学中可以运用投影片展示图像,巧妙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疑问的产生,进而激发探求的欲望,自然地引入新课。如在地形的变化一节,上课开始,投影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其海洋生物化石》示意图,提问:“你了解这座山脉吗”?学生纷纷回答:“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接着提出:“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该山中,可能吗?为什么?”促使学生内心矛盾冲突,激发学习动机,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漫画投影激趣引入。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多幅发人深思、寓意深刻的漫画,在教学导入中运用,最能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森林资源”一节,上课伊始,展示投影片《小鸟的悲哀》,学生立刻被漫画中的人物和小鸟吸引,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教师及时提问:“小鸟为什么也要飞走呢?”森林被砍光),紧接着投影展示漫画《骆驼涨价了》,提问:“骆驼涨价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兴趣更浓,教师只需点拨引导,自然引出“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这个主题。
三、运用多媒体图像投影导学导思,发展能力
地理图像中浓缩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在一定意义上说,图像是地理知识的主要载体。充分运用图像投影导学导思,不仅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图像导学导思,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例如,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一节教学中,依次演示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投影片,引导学生据图分析、思考,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归纳。学生对纬度、海陆和地形诸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作用,会产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这样教学,改变了“满堂灌”的教法,发展了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图像投影导结,强化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最终都要落实在图中。运用图像导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综合,既能强化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又能培养概括、综合的能力,使技能综合化、熟练化。图像导结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用投影图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综合,又可以用漫画、示意图深化主题,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一节的课堂小节;可以用投影展示《世界三个主要人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三大宗教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综合归纳,从而强化教学目标。
地理图像系统的功能是多角度多层面的,本文只是从多媒体图像投影导学的角度浅谈其运用和作用。地理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看什么方法更适合自己的学生,是我们地理教师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投影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一、视声并茂, 省时高效
投影手段可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 有多样的演示手段, 如果再结合课堂中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那么, 投影教学的课堂将会出现有声有色的场面。比如, 初中物理讲到应如何正确使用量筒进行测量时, 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不注意听讲, 后来我们制作了这样一投影片问学生:“像他那样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对吗?如有错, 请指出共有几处错误。”许多学生看了以后, 都津津有味地议论起来, 气氛十分热烈。最后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指出正确的测量方法。这样上课, 不但使枯燥乏味的说教转化为趣味横生的探究, 而且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甚至终身难忘。
二、运用投影手段模拟物理实验, 揭示物理规律, 强化物理教学的实验性
对初中学生来说, 大多数缺乏较高的物理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这也是造成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困难的原因之一。因此, 教师能否做好每个演示实验, 对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讲“惯性应用”一课时, 应用惯性解释日常惯性现象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往往由于物理现象瞬时性变化, 又涉及力学和运动学中的几个概念, 情况较复杂, 难于理解, 因而回答不清或回答不完整, 感到难学。针对这一具体情况, 在教学中, 在实物演示的基础上, 运用一抽拉活动片模拟演示小车遇到障碍物的阻力而停止运动, 而小车上的木块没有受到障碍物的阻力, 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向前运动。但是又由于木块底部与小车面的摩擦, 使木块底部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的作用不能继续向前运动, 因而木块倒向前方。这一物理现象虽然非常简单, 但是解释清楚确不容易。我们就利用投影教学图像的可控性、分解性、再现性的功能, 把这一具有瞬时变化的物理现象放“慢镜头”。
同时对小车、木块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逐个分析, 由于图像清晰, 模拟逼真, 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观察、理解, 因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投影将其他几个有关应用惯性解释现象的题目投影出来, 进行演示, 并让学生照前面的讲述进行分析, 进行解释。通过举一反三的强化训练, 使学生很快掌握应用惯性解释物理现象的方法。
还有些物理实验, 虽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但是由于教具小等原因, 不便于全班学生观察, 特别是复习阶段的重复演示, 这时运用投影进行模拟物理实验, 可以加强物理教学的实验性。
比如,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是一节使用多种电学仪器的实验课, 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往往由于学生平时对实验仪器接触较少, 一节课使用多种电学仪器进行测量, 有的学生就感到不知所措, 经常出现电路连接错误, 还出现忙了一节课连一个实验数据还没测量出来的情况。为了减轻学生实验的难度, 让学生按步骤顺利做好实验, 我们设计制作了一测小灯泡电功率的抽拉、复合模拟实验过程的投影片, 课前教师结合实物实验, 分步演示, 讲清仪器使用方法和实验步骤, 省时省力, 直观性、可操作性强, 因而大大加快了学生实验速度, 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
三、运用投影教学加强信息反馈, 教与学双向交流, 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学表明: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和控制过程, 而控制过程又是通过信息反馈来实现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加强信息反馈, 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在讲完“阿基米德定律”一节课之后, 教师运用一抽拉、复合投影片演示: (1) 当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密度液体之中, 决定浮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 当体积不同的物体浸没在同一密度液体之中, 决定浮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 当同一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的不同深处, 浮力大小变化如何? (4) 当一物体在逐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 浮力大小如何变化?围绕不同体积的物体浸没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 浮力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的辩证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这时教师紧紧抓住阿基米德定律及公式, 从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两个关键因素出发, 借助投影的直观形象, 将各种情况板书对比、比较、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阿基米德定律的内涵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从而让学生彻底明确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由于投影片的抽拉变化形象具体, 启发思维效果良好。
四、运用投影进行实物演示, 增强实验效果, 扩大观察视野,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需做大量的演示实验, 以具体的事实说明抽象的理论, 或从中得出物理规律, 这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有的实验教具小, 或变化不明显, 实验不便于全班学生清晰地观察, 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 做实物投影实验, 效果明显增强。
比如, 在讲“电流的磁性”一节课时, 以往奥斯特实验是在讲桌上展示, 由于小磁针发生的偏转, 不便于全班学生观察, 而影响教学效果。现改用实物投影做上述实验, 将所发生的现象直观地放大投影到银幕上, 学生看得一清二楚, 从而增强了演示效果, 同时这种新颖的方法, 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引起学生注意, 比观察实物还认真, 因而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电教事业的发展, 投影手段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适时、适量、适度地使用投影手段,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 不断完善, 创造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水准。
投影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8
一、放大现象, 体现化学之美
有些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 坐在后面的学生较难观察到现象, 为了提高实验的可视性, 这些实验可在投影仪上放大。例如, 碳酸钠与盐酸的分步反应原理, 许多学生不易理解, 把这一问题设计成投影实验:在一小烧杯中盛放少量碳酸钠溶液, 放在投影仪上, 然后逐滴加入盐酸, 开始时每滴盐酸的滴落处只能观察到极少量气泡 (盐酸局部过量) , 盐酸继续滴加, 突然, 一滴落下, 大量气泡瞬间冒出。学生顿时理解了盐酸与碳酸钠的分步反应原理: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当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碳酸氢钠后, 再加入盐酸, 盐酸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学生从投影实验中感悟量变引起质变的同时, 更能体味出化学不仅现象美, 理论更美, 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讲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时, 将“饱和硝酸钾溶液冷却,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实验进行实物投影:当把热的饱和硝酸钾溶液 (小烧杯盛放) 放到盛有冷水的大烧杯里时, 银幕上开始是无色透明, 接着不断有较暗的小颗粒 (硝酸钾晶体) 逐渐下沉至小烧杯底部。这一清晰反映硝酸钾晶体析出的过程是常规实验无法实现的。
二、节约药品, 倡导环保思想
在投影仪上进行实验, 与传统实验相比有着操作简便、节约药品、污染小、效果好等优点。如镁、铝、铁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 在井穴板上投影演示, 药品用量少, 现象明显。
若能在投影仪上进行微型实验, 既能提高实验的可视性, 又能体现绿色化学之精神。如探究实验“氯水与氢氧化钠酚酞溶液反应”, 先将红色的氢氧化钠酚酞混合液滴在井穴板上, 放在投影仪上投影, 再滴入氯水, 看到溶液褪色后, 为了验证红色消褪的原因, 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学生从银幕上看到溶液仍为无色, 即得出是次氯酸的氧化性破坏了酚酞的成分, 而使溶液红色褪去的结论。该实验操作简便, 易控制药品用量, 污染小, 实现了实验的微型化, 体现了实验设计的绿色化意识, 倡导了节约、环保的思想。
三、设计投影实验, 体现创造性精神
一些有毒气体, 如:氯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等, 其制备或性质实验是高中课程的重要部分, 但它们的毒性和危害却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最大障碍, 因此许多学校不愿进行这些实验。如能对这些实验进行绿色化设计, 创造性地使之能投影完成, 则能大大降低有毒气体对室内的污染程度。例如氯气的性质实验可设计为:在一直径为6厘米的培养皿中, 如下图分别滴入下列物质, 再盖上一直径为8厘米的培养皿作为盖子, 即可在投影仪上完成Cl2与Fe2+、I-的反应和Cl2的漂白性实验。教师教学上的创造性精神, 必将影响着学生,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 合理科学地选择投影仪演示化学实验, 可以节约药品, 放大现象, 克服某些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 提高实验的可视性和科学性。投影实验与微型实验的合理结合, 往往会产生良好效果, 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一些实验创造性地进行绿色化设计,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解守宗.中学化学教学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芝莲.化学课中现代媒体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辩证关系.化学教育, 2004 (5) .
投影教学 篇9
一、翻转课堂, 夯实基础
三视图的形成首先要建立三投影面体系, 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 教学中往往一带而过, 不够重视, 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 三投影面体系中的“ 三面、三轴、一点”概念不熟练往往会造成学生后续学习的困难。 我任教班级为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 基础薄弱、概念不清, 但他们乐于动手、好胜心强, 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方法。 通过微课教给学生三投影面体系的制作方法:首先作一张正方形图纸, 两次对折后, 去掉其中的四分之一, 折起后即得一个简易的三投影体系的模型, 然后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标明V面、H面、W面, 以及X轴、Y轴、Z轴以及原点O, 让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制作方法;其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小组成员分组合作动手制作模型, 同组交流后推选一名学生在课堂上讲解并进行评比;最后, 编写导学案, 学生自学后完成三投影面体系这部分内容。 通过翻转课堂, 不仅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夯实基础, 而且使课堂上教师的时间被释放, 可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增加了课堂互动,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本节课的引入, 采用视频短篇《 题西林壁》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画面为从不同角度观赏庐山的不同风景和配乐朗诵及相关知识的介绍。 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到“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然后展示两个图片:一为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我国先进的115 海军驱逐舰;一为学生非常熟知的字典,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一般是从哪几个角度去观察物体的? 这样更接近学生的生活,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 结合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
首先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三个学习任务:三投影面体系的形成;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新知探究。 每一个任务的探究过程中, 再通过导学案或提出问题的方式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 使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在任务驱动下进行, 层层深入, 直达目标。 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 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激发自信心, 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充分利用动画, 直观形象, 使学生充分理解三视图的投影关系及方位关系, 使难点得以突破
三等关系中的“ 长对正, 高平齐”这两点, 直观上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投影联系, 学生较易接受。 但有些初学者往往只会注意视图的等量, 而忽视其对齐规律。 三等关系的难点在于“ 宽相等”。 通过观看动画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的展开使学生对三等关系有一个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 而不仅仅是枯燥的背诵。 方位关系的难点是前后关系, 为突破这个难点, 除了用实物进行对比讲解外, 可以通过动画进一步讲解前后关系的判断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 将抽象的三视图与立体对照, 视图中的某一图线在立体中找到其位置, 前后关系显而易见, 难点迎刃而解。
总之, 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使学生乐学、易学, 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投影教学 篇10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除经常注意向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幻灯、投影的特点之一就是具体形象、生动直观,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生动、明晰的视觉形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量角器的认识和使用”一节教学内容,如照书本插图或模型教具讲解,由于可见度太低,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假如把透明量角器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通过投影进行讲解,则能满足学生视觉直观需要,使学生聚精会神、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所谓智力,一般认为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者说是认识能力的总和。人的智力主要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而能力是指人们认识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智力与知识、能力的关系是:智力是获得知识的前提,而知识又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是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
幻灯、投影教学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上有着独特作用。这是因为它能加快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提高智力和能力的质量。
注意是学生认旧事物、获得知识的前提。形式新颖而生动有趣的幻灯、投影能激起学生大脑的兴奋,引起注意。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若运用活动而色彩鲜艳的幻灯片,再辅之以简单明确的表达,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切割、拼凑方法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同时搞清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打下良好的基矗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世界,增加知识的重要能力。幻灯、投影不仅为学生提供从未涉及过的事物或现象,而且为直接感知观察这些事物或现象创造了条件,并且把间接知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既突出了事物的重点和本质特性,又便于学生观察,形成表象,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观察力。如讲“圆柱体表面积”一节内容时,投影圆柱体和圆柱体表面展开后的复合幻灯片,学生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圆柱体的表面积是由“两个相同上、下底圆面积和一个侧面积组成”。而侧面展开后恰好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上(或下)底面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起源于观察,观察又给思维提供资料。幻灯、投影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有助于教师凭借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师来讲,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讲,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实践证明,用幻灯片代替板书、板图,可以有效节省教学时间,利于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优化教学过程。据统计,小学数学口算练习,如果教师在黑板上写一题,学生回答一题,一般每分钟只能练2—3题。采用幻灯、投影进行教学,每分钟可练10-15题,练习容量扩大五倍。用幻灯、投影来辅助教学,每节课可节省5-10分钟时间。这5-10分钟时间如能合理用于学生思考、练习、拓宽知识面上,不仅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巩固,而且还能减轻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
利用幻灯、投影教学,具有声形结合的特点,能较好调动学生视听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得到较好成绩的可能性增大,从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如果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还注意幻灯投影与其它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如模型、标本、实验、录音、录像、电影等手段,那么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转化是大有裨益的。
摘要:幻灯、投影作为常规教学的辅助手段,越来越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这与它的积极作用是分不开的。本文浅谈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幻灯投影的作用。
投影教学 篇11
【关键词】机械制图 组合体 教学
组合体是《机械制图》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前面所学章节的大汇总。组合体顾名思义是多个基本体的组合,根据组合方式,分为叠加式组合体和切割式组合体两部分。其中叠加式组合体是以搭积木的方式将基本体组合到一起的,分析这种组合体的时候,都是采用的形体分析法,即这个组合体是由几个基本体组成,以及这几个基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时还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组合体是一个整体。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刚刚学完的基本立体的投影特性的基础上的,学生相对容易理解。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还是能够掌握的。另一个重点是切割式组合体,它的组合方式是在一个基本形体上切掉一些基本几何体。例如:一个长方体上切去一个三棱柱,开一个梯形槽,挖出一个圆柱孔等等,分析这种组合体的时候,不能再使用形体分析法,而需要使用线面分析法。对于这种组合方式,学生能理解,但使用线面分析法来解题,学生就感到困难了,因为前面所学的线的投影和面的投影有很多种情况,大部分学生容易混淆,较难掌握。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这里介绍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投影面平行面法(它的投影特性就是两线一框)。下面以题目为例,说明这个方法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例: 已知主、俯视图,求作左视图。(如图1)
分析:该形体为切割式的组合体,基本形体是一个长方体,左侧切了一个台阶,上部和中部被两个斜面截切,共有两个正垂面一个铅垂面和四个侧平面。
解题思路: (1)首先画出左视图的外部轮廓。
因为该形体的基本形体为长方体,所以左视图的外部轮廓为长方形,根据视图间的投影规律(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作出外部轮廓。如图2。
(2)其次画出三个侧平面的侧面投影。
根据侧平面的投影特性可知: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积聚为直线,并分别平行于相对应的坐标轴,侧面投影反映真形。该形体上的三个个侧平面(A、B、C),根据主俯视图的两条线,即可确定侧面投影。如图3。
(3)再次求取三个垂面的交线。
该形体上共有P、Q、R三个投影面的垂直面,其中P面和Q面为正垂面, R面为铅垂面。我们知道两个不同投影面上的垂直面的交线是一条一般位置直线,在三个投影图上都为斜线。根据视图间的投影规律(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依次求取P面R面和Q面R面的交线. 如图4所示
(4)检查、验证、描粗。
到此为止补画的左视图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要检查一下所作的图形是否正确,检查的方法是利用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两线一框)来进行的,如图5所示。首先看P平面,因为是正垂面,所以在主视图上为一条斜线,俯视图和左视图为相类似的七边形。同理Q平面, 主视图上也为一条斜线,俯视图和左视图为相类似的五边形。然后再看一下平面R,因为是铅垂面,所以在俯视图上为一条斜线,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呼应为相类似的多边形。由此可以证明,此图做法完全正确。
归纳一下:这个方法的重点是解决切割式组合體视图二补三,解题思路非常清晰明确。补画俯视图就用水平面的投影图形,补画俯左视图就用侧平面的投影图形,补画主视图就用正平面的投影图形。道理就是利用投影面平行面“两线一框”的投影特性,然后再利用两个不同投影面的投影面垂直面相交,其交线为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出交线,即交线为斜线,接下来用投影面垂直面“一线两框”的投影特性来进行图形正确与否的验证,在所作图形中找出与已给出的图形相呼应的图形来,找到了就正确,没找到就不正确了。如果是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有关图形相呼应,应将两视图中的有关图形旋转90°去观察。若是主、俯视图或是主、左视图的有关图形相呼应,则不需要旋转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此方法教给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去解决这类切割式组合体的相关问题了。
显微投影仪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12
一、运用显微投影仪解决实验课的难度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教学应用较多的仪器。在设计时着重提高放映镜头的结构和鉴别率, 既能做投影光源又能直接投影切片。它的主要用途有二:一是做高倍显微镜投影光源用它的出口照度达250000~300000勒克斯, 对非常难观察的切片 (需放大500~1500倍时 ) , 用此光源和高倍显微镜配合 , 投影到毛玻璃上能取得非常清晰的效果, 可供多数学生同时观察。二是对一般生物切片 (放大倍数在20倍左右时) , 不用显微镜, 将切片直接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 投影在屏幕或白墙壁, 可供全班学生同时观察。指导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 学生初学使用显微镜时, 虽然教师详细讲解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 边讲边示范操作, 但仍有不少学生对“放大的物像”等缺乏认识。有的学生把放大的水泡、杂质当做物像观察, 用显微投影仪指导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 可较快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实验标本。学生制作的装片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取材过大, 超出盖玻片的12;材料放在载玻片的一侧 ;制作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 往往会看到许多小气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只需利用显微投影仪把老师亲自制作的装片投放到大屏幕上, 通过和学生自己制作的装片对比, 使学生掌握制片的要求, 既强化教学效果又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
二、运用显微投影仪强化实验课的实际效果
在实验中, 学生在大屏幕里能观察到实验的清晰明了、色彩真实艳丽的图像。学生在显微镜里观察到的对象常常是图像很小, 而且不很清晰, 有的甚至根本看不到。例如: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如果利用显微投影仪把实物投放到大屏幕上, 能清楚地观察到小西瓜般大小的血细胞, 更能轻而易举地找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区分颜色、体积大小、细胞核特点、形态结构等, 一般显微镜是很难观察得到的。老师能很清楚地讲解同学们看到的内容。它像一幅活的真实挂图, 学生能更好地明白自己要怎样动手做、怎么观察、达到怎样的效果。还可以在显微投影仪里展示学生的成果, 让他们共同欣赏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自豪感。运用显微投影仪大大强化了实验课的实际效果。显微投影仪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开拓了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新途径, 极大地增强了实验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改革实验课教学, 使实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有比较好的效果。教学要服务于社会, 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本位, 就必须不断吸纳新的知识和新技术。在教学中, 我们从信息网上收集有关资料;从生产第一线收集资料, 制成课件增加新的知识点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更好更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完善教学工作,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坤莲.显微投影仪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1999, 4.
[2]李莉.显微投影仪在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 1994, 2.
[3]段稼祥.显微投影仪的设计与应用[J].教学仪器与实验, 1984, 12, 1 (3) :107.
[4]范红霞.浅谈生物显微投影仪的充分利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4, 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