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

2024-10-12

北京人艺(共12篇)

北京人艺 篇1

《中国文化报》报道, 继刘恒原创话剧《窝头会馆》创造了一票难求的佳绩后, 北京人艺再度请名家出山。日前, 人艺今年首部原创话剧《我们的荆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该剧是作家莫言的首部大剧场话剧作品。莫言表示, 《我们的荆轲》取材于《史记·刺客列传》, 人物和史实基本上忠实于原著, “但对人物行为的动机却做了大胆的推度”。导演任鸣说:“《我们的荆轲》关键不是荆轲, 而是我们。‘我们的’代表一种现代性, 我们的语言, 我们的解读, 我们的思想, 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角度。通过历史题材, 引发观众对当下生活或自身命运的联想与思考, 是这部戏的创作动因。”谈及这种解读是否会带来争议, 他自信地表示, 好的作品永远不乏争议。

北京人艺 篇2

北京孔庙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又称先师庙,现在是首都博物馆所在地,孔庙始建于元代大德六年(13),至今已有 600余年历史。光绪三十二年(19),祭孔升为大祀,进行大规模修缮,原来正殿原来正殿七间三进,改为九间五进,工程到民国五年才完成,

资料

在百年话剧长廊中看北京人艺 篇3

攻博期间,徐健有过在北京人艺创作室挂职的经历,这使他对北京人艺的发展历史和创作现状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当他提出要将北京人艺作为学位论文选题的时候,作为他的老师,我是非常支持的;但同时也提出,一定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要带着问题意识进入自己的研究对象,要避免简单的史实梳理和剧目分析。为此,我们曾经有过两次长谈,初步确定了戏剧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即侧重从戏剧符号学的视域探讨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演剧艺术的流变。至于具体说到究竟应该如何切入、如何搭建研究框架的问题,我能感到,徐健当时的底气并不是很足。我心里很清楚,这个选题的挑战性和难度其实是很大的。

在选题初定之后,徐健有了赴慕尼黑大学戏剧系访学的机会。我建议他利用这次访学,对戏剧符号学的相关著作进行全面的研读,尤其是要注意汲取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看看这种研究方法在国外有了怎样的进展,在研究过程中又有哪些成功的实践,能否找到其与中国话剧实践之间的契合点。同时也提醒他,在理论研修的过程中千万不可忘记“文本”,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上演的所有剧目,只要有影像资料,都应该一一拿来观摩,一定要从中国演剧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和分析。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努力,徐健把他思考和写作的成果摆在了我的面前。尽管尚有一些疏漏和不足,但我认为,这种研究实践在总体上是有意义、有特色的,当然也是成功的。

在我看来,这部专书的学术特色主要有三:

首先,它是剧院研究的一次新尝试。中国当代戏剧研究在编剧、导演、表演、剧目等方面成果颇丰,但对剧院,尤其是系统性的剧院演剧艺术研究,仍然较为单薄。而在剧院研究方面,目前看来,成果相对集中、丰富的,首推北京人艺。北京人艺是中国当代舞台艺术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也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对象。近30年来,对北京人艺的研究更多集中于焦菊隐时代,其研究成果之丰硕厚重有目共睹;但在北京人艺演剧艺术新时期以来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全面而系统的、理论性较强的学术专著并不多见。徐健的这部新作将新时期以来的北京人艺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同时也为北京人艺的研究提供了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的新思路、新方法。

该书从时间(剧本)、空间(导演)、身体(表演)角度切入北京人艺的演剧创造,阐释了北京人艺近30多年发展变化的内在基因,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比照中揭示北京人艺研究的特殊性所在,为读者较为清晰地展示了后焦菊隐时代北京人艺“困守”的艰难与“新生”的愿景。同时,在写作方式上,该书避免了狭义的“就事论事”、将北京人艺研究同新时期以来文化生态相隔离的偏颇,而是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大的文化格局之下进行审视,将其作为“百年中国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戏剧人探索话剧民族化道路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来定位。作者由此认为:“它遇到的诸如如何认识斯坦尼体系,如何看待话剧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形成话剧的中国学派、民族风格等理论与实践课题,都是中国话剧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必须破解的难题。”这就使全书的立论、分析站在了一定的学术高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徐健在书中提出的难题不仅是中国话剧赋予北京人艺的历史使命,也是作者本人在写作中努力去思考和探讨的。

阅读该书,不难发现,徐健的北京人艺研究具有强烈的当下性,他注重的是理论研究与当下美学实践的“对话”,用戏剧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去观照现实问题。作者在分析了历史上北京人艺演员身体动作的美学意蕴之后,强调了这种历史传统的重要性,指出:“在美学观念驳杂、审美趣味多元的今天,重新审视北京人艺传统的当代价值、重提表演艺术的精髓所在,尊重观众,尊重表演艺术的本真,无论对北京人艺,还是对中国话剧未来发展来说,永远都不是过时的话题。”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文化需求随时代而变,剧院的演出不能轻视或落后于观众对舞台的判断。北京人艺的艺术创造需要变化,但不管怎样,如何“表现”人,如何“表演”人,是剧院发展中始终需要回答和探索的课题,这也正是徐健北京人艺研究的现实关怀所在。在我看来,这一问题能否得到较好的解决,不仅关乎着中国话剧的未来,也考验着渴求“新生”的北京人艺。

其次,它是戏剧符号学理论方法与本土戏剧实践的一次有机融合。中国当代戏剧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和总结。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戏剧理论大量进入中国,不同流派、不同主张的戏剧理论书籍,既开阔了从业者的艺术视野,也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创新与舞台实践的探索。然而,西方戏剧理论的产生,大都依托特定的戏剧实践和文化土壤,与20世纪西方戏剧舞台变迁和实验思潮紧密相连,并非都可以照搬到中国话剧的舞台实践和研究中。但如今,不少研究者往往以西方的戏剧理论为尚,喜欢套用、挪用时髦的西方戏剧理论经典著作;在分析中国话剧的美学问题时,言必引某某国外戏剧理论大师、导演的话,使得国内的话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本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该著作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是戏剧符号学。这一理论方法发端于20世纪初,上世纪80年代曾被译介到中国,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显得较为沉寂。徐健分析了戏剧符号学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原因,指出这种研究理论的核心在于它的“实践性”,即如何利用这套原理和方法,在借助多种学科理论工具的基础上,研究具体的文本意义。他尝试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北京人艺研究中,实际上,是借助这种方法提醒人们,研究还是要回归戏剧本身——关注文本内部的隐秘构成;促使人们重返剧场。对于前者,作者从剧本符号系统和舞台符号系统中选择了时间、空间、身体三大元素进行分析,探究北京人艺演剧艺术的现代性和民族性;而对于后者,作者则力求从现场演出的还原中,重新审视导演、演员的创作,揭示演出意义的生成过程及交流方式。徐健认为,我们过去总是习惯于用一种既定的理论框架去分析不同类型的话剧,用文学性的思维定式去衡量戏剧演出的成败得失,恰恰“忽视了戏剧作为舞台艺术生成的现场感与交流的互动性”,以致使得“丰富多彩的戏剧演出变成单调的文本分析材料”。该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从抽象、僵硬的理论出发,而是在现实问题的考量与分析中发现这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践价值,将戏剧符号学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中国话剧实践及民族戏剧审美原则相结合,探索总结适合本土戏剧创作和演出的戏剧符号学研究方法及框架。这种研究思路,不仅拓展了当下戏剧研究的方法和路径,而且有助于读者从时代、文化乃至世界戏剧发展的视角,考察中国话剧遭遇的问题,进而找到可能的解决途径。

nlc202309081002

最后,它体现了作者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由于无法亲历现场观看或者缺少相应的影像资料,话剧舞台创造中导演、表演美学的研究很多时候是滞后于剧本的,这其中,前人舞台研究留下的观演经验、得出的结论还时常影响着后人对演出的直接感知和判断。徐健主张带着问题回到“现场”,从影像“文献”中寻找论据。为此,他利用在北京人艺挂职的机会,不惮烦劳地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观摩了可以搜集到的所有剧目,这使该书的写作建立在了丰富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书中,我们能够读出作者对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演剧艺术发展的宏观审视,也能够看到作者敏锐捕捉到的微观视角和独特发现,而这些“发现”往往是过去研究中所忽略的。比如书中提到,以往谈论演员的表演,最常见的便是孤立地分析表演风格和特色,从演员的角度出发探讨演员如何创造角色、如何进入戏剧情境等,而对演出中演员的身体表现以及作为接受者的观众对身体信息的反馈则很少予以关注。徐健从戏剧符号学中受到启发,强调了身体符号在观演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个细节的动作、姿势往往最能体现出观演双方之间的默契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演剧风格”。他通过身体符号产生的意义,发现了这些意义与北京人艺观演交流模式之间的深度关联,为我们思考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该书叙事严谨,结构清晰,论证详实,语言如同徐健的为人,朴实、真诚,不花哨、不艰涩、不浮躁,但正是在这些质朴的文字背后,可以看到作者清晰的审美判断和价值立场。他将自己对于话剧的热爱投入到写作中,也把自己的焦虑和期盼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如何让传统的‘光晕’不再仅仅作为历史辉煌的表征,而是体现着当下的活力、当代的审美趋向;如何让创新不再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任性为之,而是真正成为遵循舞台艺术规律,具有现代性、开放性、前瞻性的美学实践。”徐健的这些困惑与思考,体现了可贵的反思意识和治学态度,对于今天重新省察北京人艺演剧艺术的发展不无裨益。

当然,作为第一部运用戏剧符号学对北京人艺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专著,该书难免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作者对戏剧符号学的分类标准及其理论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的厘清和深入;对舞台演员身体符号系统中“表情”、“姿势”、“语言”的分析亦有所欠缺,话剧是语言的艺术,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确立离不开演员精湛的台词功力,这方面显然尚有进一步发掘的空间;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上演的国外剧目众多,但书中能够列为阐释对象的却很少,对这些剧目演出特色的总结与评价,是应该在研究中有所反映的。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北京人艺 篇4

一、大量优秀的人才共同铸就了今天的北京人艺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的精诚协作, 而且必须是优秀的团队。北京人艺有一大群老一辈的艺术家, 他们是我们这代耳熟能详的大师, 甚至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过、读过他们的作品。当然, 随着时间的流逝, 北京人艺也不断有新的人才出现,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 才使得北京人艺拥有辉煌的成就, 同时也成就了这些人。所以我认为, 如果没有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为北京人艺所做的铺垫指导, 就没有今天的北京人艺。同时, 如果没有北京人艺, 也就无法发挥这些人才的才能, 无法使他们实现更大的价值。所以, 北京人艺和艺术家们是互相成就彼此的。

(一) “郭、老、曹”的创作对北京人艺的巨大贡献

北京人艺在过去被称作“郭、老、曹剧院”, 这是因为在北京人艺成立的前十年间里, 光上演郭沫若、老舍、曹禺的戏就有16 部, 而且这些作品个个都是经典, 让北京人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所以说, 这三位大师为北京人艺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 老舍的作品成为北京人艺的奠基石

老舍是中国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1]。他的作品《龙须沟》在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 并且一炮而红, 这是北京人艺的奠基之作, “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也是由此而来。由于老舍自身的经历、诗意的人生, 他可以深刻体会到建国初期政府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以及底层人民生活的状况, 创作出了《龙须沟》这样一部反映北京当时社会现状的作品。老舍熟悉北京市井生活, 他的作品都富有北京文化特色, 对北京人艺擅长演“京味话剧”起了重要作用[2]。《茶馆》也是一部具有中国传统京味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戏, 这部戏描写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的历史命运, 它是中国话剧的一座里程碑, 它的成功演出让北京人艺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老舍作品的排演, 不但使北京人艺走上了正规化道路, 许多演员也是从这部戏开始进入了正规的训练, 这对演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老舍的剧本让我们记住了王利发、程疯子、丁四嫂等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 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与老舍戚戚相关, 不可割舍的。

2. 曹禺的作品是北京人艺成熟的标志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 是北京人艺首届院长。曹禺是一个极其认真、极其好读书的人, 《雷雨》中表达的情感的细腻程度和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让读者读起来都觉得枝枝交错、难以捉摸, 而曹禺却可以写出这样一个剧本, 真不愧是“中国的莎士比亚”。所以不难看出, 有这样细腻情感的人当北京人艺的院长一定会对北京人艺演员的培养与要求细致入微。许多资料表明, 曹禺在很多剧目排演的过程中都会给演员进行创作过程的讲述, 而且还会根据演员的现场演出对剧本作进一步的修改或删减添加, 有时还会跟演员、导演、幕后工作人员等谈自己的想法。尤其是教演员了解人物塑造时错综复杂的内心情感更是细致入微。例如曹禺在1936年为《雷雨》写的序言中, 谈到了周萍这个人物:“周萍是最难演的……演他的人要设法替他找同情 (犹如演蘩漪的一样) , 不然到了后一幕便会搁浅, 行不开。”他对每一个细节都详尽分析, 这样对艺术精益求精的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 都是很难得的人才。曹禺除了对北京人艺演员演技的培养有极大帮助外, 还对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形成做出了很多贡献。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曹禺, 戏剧演出几乎都是在对斯氏体系的学习、模仿和借鉴中进行的, 并初步在话剧舞台上创造和确立了曹禺戏剧的现实主义演出风格。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现代戏剧和文学关闭了向西方学习的大门, 主要向苏联学习与借鉴, 并把斯氏体系奉为圭臬。在这样的背景下, 北京人艺关于曹禺剧作的演出自然是在斯氏体系指导下排演的, 并最终形成了人艺的现实主义演剧风格[3]。

3. 郭沫若的作品对人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他的历史剧在解放前被广泛上演, 起到了很好的鼓舞人心的作用。1956年4月, 北京人艺决定排演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写的历史剧《虎符》, 同时结合了周总理和焦菊隐导演的想法, 在其中加入了一些民族化的元素。《虎符》的实验排演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得到了戏剧界一致的肯定, 虽然只是初探, 却让北京人艺从此有了走向民族化道路的大门。此后, 郭沫若又为北京人艺创作了一部五幕历史剧《蔡文姬》, 并成为了一部“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达到深刻完美的境地”的戏。另外, 他创作的《武则天》也是北京人艺辉煌的剧目之一。这些戏里面不但凝聚了郭沫若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及他本人的思想, 而且还有北京人艺的共同协作。如果没有郭沫若, 北京人艺就失去了一部部好戏, 同时如果没有北京人艺的排演, 郭沫若的作品也不可能得到升华, 两者互相依存, 彼此成就。

(二) 著名导演对北京人艺的影响

1. 焦菊隐对北京人艺演剧民族化道路的贡献

焦菊隐是中国著名戏剧家和翻译家, 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和艺术上的奠基人之一。他从青年时代起, 就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 在话剧舞台艺术实践中, 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他的导演创作方式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焦菊隐在成为北京人艺总导演之前曾在法国留学了三年, 广泛学习了西方的文学艺术, 观摩了欧洲各种著名的戏剧流派演出。回国后, 焦菊隐创办了北平艺术馆, 还筹建校友剧团, 无论是抗战期间还是解放后, 都导演了很多部优秀作品。以《武则天》这部现实主义戏为例, 它在以话剧为本体的基础上又吸取了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精髓, 使其成为了与民族化结合的最成熟的话剧作品。焦菊隐导演的几部戏都非常成功, 他的民族风是传统美学和西方话剧演出原则的融合, 这在当时成为了话剧的一个导向, 对北京人艺进一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也让北京人艺对现实主义有了新的理解, 对于北京人艺的成功与辉煌, 焦菊隐先生功不可没。

2. 林兆华独特的表演美学与表演方法让北京人艺在现当代又有了新的突破

林兆华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导演, 可以说他是“后人艺时期”的代表符号。林兆华起初是作为一名演员进入北京人艺的, 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担任北京人艺导演, 至今已导演约70 部舞台作品。观看过林兆华大导演导的戏后, 都会感觉到一种独特的空灵美感, 因为他的很多作品都打破了传统戏剧和现代戏剧与不同类型艺术间的界限。有的人会质疑人艺的传统是否还存在, 在我看来, 如果他的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可以被观众接受, 并且可以揭示内在的“真实”, 可以让人们有一些思考时, 那么它就算成功了。林兆华导演的作品都是具有强烈反响的, 而且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实他依然沿袭的是焦菊隐的现实主义, 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

(三) 演员自身素质极高

在北京人艺, 不但有一群顶尖级的导演, 而且还有一群优秀的演员。经过老一辈艺术家们的言传身教, 以濮存昕、冯远征、何冰、宋丹丹、徐帆等为代表的新生代演员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成为了荧屏上的巨星。北京人艺有很多经典剧目在各大院团都被上演过, 但是观看时的感觉却很不一样, 只有北京人艺才可以演出其中的精华。这不是因为导演不一样, 也不是因为舞台不一样, 而是在于演员的表演不一样。演员在创造一个角色时, 需要经过漫长的沉淀、揣摩过程, 这不是光靠导演的指导就可以完成的, 演员必须有着深厚的自我修养和对角色深刻的理解。早在20 世纪50 年代, 于先生就曾经说过:“演员们不想演的角色并不一定是配角!”[4]北京人艺的演员们都对自身有着严格的训练要求, 每一个演员都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断揣摩, 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 无论是大角色还是小角色, 甚至连服装道具都要求十分精细。在《我爱我家》中饰演居委会大妈的金雅琴, 2005 年凭借首部电影《我们俩》连获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金鸡百花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5], 而当时的她已经81 岁了。金雅琴曾在话剧中扮演的都是些小角色, 但却能在第一部电影作品里就连获两个奖, 这也说明了北京人艺演员自身专业素质是极高的。

二、北京人艺的整体风貌

北京人艺的整体风貌可以用北京人艺演剧学派来概括, 它不是讲某个演员、某个剧作家, 也不是讲某个导演, 是讲整体呈现的艺术面貌, 这其中沉淀了北京人艺的艺术精神、艺术风格、艺术方法、艺术原则和艺术经验。

(一) 北京人艺舞台的艺术风格

什么是北京人艺的艺术风格?一直以来, 北京人艺在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上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现实主义、民族化和完美的整体感。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北京人艺也在此风格的主导下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我想, 北京人艺的艺术风格不仅仅是这些文字所能完整表达的, 北京人艺走了这么多年, 早已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个专属于北京人艺的风格, 有些东西可以用文字来表达, 但有些东西是只能用心去感受的。

现实主义是北京人艺在建院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创作原则, 在开头讲到的《龙须沟》就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这些年来, 北京人艺创作的剧目中虽然没有《龙须沟》那么现实主义, 但大体上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题的。

民族化, 这更不用说, 这是北京人艺话剧鲜明的特色。在前面我也谈到过焦菊隐先生有意尝试在话剧中加入民族化的元素, 后来我们在观看北京人艺话剧的时候也能发现无论是戏曲, 还是舞蹈、音乐、美术里, 只要是存在民族化的东西都要拿来一用。在这里, 我还想强调一下“京味儿”, 有人说“京味儿”是北京人艺的特色, 其实不完全是, 只能说老舍戏剧充满“京味儿”, 老舍的戏剧对造成北京人艺擅长演“京味话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要注意到的是, “擅长演”而不是完全具备。

完美的整体感。一出戏要吸引观众的眼睛, 必须具有连贯的整体性, 北京人艺在这点上是非常讲究的。北京人艺的戏不但有整体感, 而且是有完美的整体感, 这“完美的”三个字可不是随便哪一个剧院都能做到的[6]。

(二) 北京人艺精神

“骆驼坦步龙马精神”, 这是曹禺先生为北京人艺确定的艺术路径。这八个大字说明了北京人艺要想发展下去, 不但要有技艺, 还要有人艺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 都要热爱戏剧艺术, 对戏剧艺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北京人艺绝不能成为只上演经典好戏的古董, 必须接收新的想法、新的剧本、新的艺术风格、新的形式来丰富自己, 在已有的“北京人艺风格”的基础上吸收有益的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

(三) 北京人艺的观众学

把观众视为圣人, 视为师友, 尊重观众, 贴近观众, 倾听观众的呼声, 是北京人艺的老传统[7]。北京人艺之所以可以走到今天, 不得不提的是北京人艺永远都有着一大批忠实的观众跟随着。根据焦菊隐先生《论民族化 (提纲) 》中提到的“欣赏者与创造者共同创造”这一戏剧美学原则, 北京人艺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这一理念。戏剧的生命在剧场里, 话剧在演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观众对它的挑剔、淘洗, 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因为只有观众的现场反馈才能让舞台上的演员知道自己哪里受观众喜爱、哪里需要进一步修改, 还可以让导演根据现场的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北京人艺的戏可以越演越精彩, 都是由于经过了观众的千锤百炼。

三、对北京人艺未来的思考

北京人艺成功了, 它的成功首先要感谢包括优秀编剧、导演、演员等在内的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 其次要感谢每个时代赋予它的使命感, 最后要感谢一直以来支持他们的观众们。北京人艺的辉煌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但是走到今天乃至未来, 北京人艺的辉煌还可以再有吗?还会不会创作出超越《茶馆》的作品?也许会有, 也许不会, 这就要看北京人艺接下来如何发展了。

中国话剧的发展离不开时代大环境, 北京人艺所面临的挑战, 既有行业的普遍性, 也有自身的特殊性[8]。比如说, 没有好的剧本、优秀演员都进入影视圈、优秀导演的缺失等, 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北京人艺停滞不前的局面。但是北京人艺之所以可以走这么远, 就是因为有自身的风格, 自身形成的风格不能丢。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 北京人艺也要与时俱进, 所以说, 我希望北京人艺可以在保持自己风格不变的前提下, 多吸收一些好的元素来丰富自己、来创新作品。人们期待在群星闪烁的戏剧天空里, 北京人艺永远有着熠熠发光的戏与人, 永远都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9]。

摘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简称北京人艺, 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 是中国话剧团体、国家级话剧院。北京人艺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学界开始讨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话题。1992年8月, 为纪念建院40周年, 北京人艺在京举办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国际学术讨论会”, 总结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剧艺术基础, 开辟了话剧民族化的道路, 并不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北京人艺从1952年走到今天的成就, 整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下文笔者将从编剧、导演、精神、小剧场等方面来分析, 阐述北京人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关键词: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人艺精神,编剧,导演,演员,风格,观众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老舍[EB/OL].http://baike.baidu.com/li nk?url=m Me J7ZAGZi0Yqb Oe6Bi7JAau NRs TEICbm Gk3H Up Xcu H5Wee N9ZDSe QZuzq BT21k KIy OMjxg OTZO9K9h TKLEX3q.

[2]余思.剧院与剧作家的双向互促——北京人艺与“郭、老、曹”[J].中国戏剧, 1997 (11) .

[3]陈军.论曹禺戏剧对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 2011 (02) .

[4]于是之.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J].剧本, 1956 (09) .

[5]管方方.北京人艺大导演和名角儿们的小生活[J].小康, 2010 (10) .

[6]张帆.浅谈“北京人艺现象”[J].中国戏剧, 2001 (02) .

[7]周瑞祥.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圣人——北京人艺的观众学[J].中国戏剧, 1998 (09) .

[8]徐馨.解读“北京人艺”[N].人民日报, 2009-12-10 (020) .

北京人艺 篇5

单位: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法律级次:规范性文件 有关规费: 税收优惠: 征收管理: 法律救济: 税种:

公布日期:2018-3-14 结束日期:

实施日期:2018-3-14 时效性:有效 主题词: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印发进一步提升纳税等便利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措施的通知

京财税[2018]567 各区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分中心,管理部,各税务直属分局,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企业纳税、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便利化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制定了《进一步提升纳税等便利度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进一步提升纳税等便利度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2018年3月14日

附件

进一步提升纳税等便利度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部署,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为导向,坚持首善标准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减税降费,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一)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按照中央部署,简并增值税税率,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依法提高个人所得税基本费用减除标准,增加专项费用扣除;落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税收优惠政策。

(二)扎实推进先行试点工作。积极落实我市先行试点的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政策;实施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退税及相关附加税费退税政策;实施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税收政策试点;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试点水资源税改革;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

二、创新服务,提升纳税准备便利度

(三)打造立体宣传辅导体系。通过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形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补的宣传辅导体系;通过邮寄挂号信方式实现“税务事项提示函”等文书批量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精准服务。

(四)创新智能咨询服务模式。依托“六能”服务平台智能咨询服务、微信智能客服系统,实现7×24小时不间断为纳税人服务,方便纳税人出现问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咨询。

(五)加强涉税信息共享互通。推进国税地税服务融合、征管协同、信息共享、加强办税服务厅共建,提升联合办税能力;加强与工商、质监等部门涉税信息共享、涉税数据交换,充分发挥涉税信息多方采集优势,扩大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范围。

(六)大力推行发票网上申领。加大“票e送”以及邮寄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推广力度,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网上申请代开、云平台自动受理、物流限时配送上门”的一条龙办税服务。

(七)扩大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范围。将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的纳税人范围,扩大到新办及未评级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三、优化流程,提升税费办理便利度

(八)推行全业务、分时点预约办税。优化预约办税体验,纳税人可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厅、微信等方式预约办税,减少纳税人等候时间。

(九)推行涉税业务全市通办。推行税务登记、申报纳税、优惠办理等300多项税收业务全市通办,方便纳税人就近办税。

(十)新办企业涉税事项当天办结。打通新办企业办税事项全流程,整合各涉税事项,实行“套餐式”申请,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从新办到领票一日完成。

(十一)推出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清单。纳税人办理清单范围内事项,在资料完整且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前提下,在网上即可办理或最多只需要到税务机关跑一次。

(十二)推行无纸化、免填单办税服务。对纳税人利用CA证书,通过互联网税局、网上办税服务厅上传图片或办税服务厅拍照等形式传递的涉税资料,进行电子化存档;推出涉税事项免填单服务,减少纳税人手工填报,缩短办税时间。

(十三)推广自助办税服务。推广自助办税终端,在增加自助办税终端数量的同时,拓展24小时自助办税网点数量,探索在银行自助服务区和街道办事处等具备网络安全环境区域部署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设备。

(十四)推行增值税申报“一表集成”。纳税人通过“一表集成”方式,利用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商品分类编码,海关发票、取得发票等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自动归集,生成申报所需数据,提高办税效率。

(十五)推进存量房交易网络预核。落实房地产交易税收服务和管理指引要求,不断优化房地产交易税收服务,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减少信息重复录入及审核时间;实行由纳税人通过互联网上传涉税资料,开展网上预核,减少纳税人窗口等候时间。

(十六)完善自然人个人所得税办税平台。在不断拓展自然人纳税人网上实名认证渠道和实现网上查询打印个人所得税纳税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完善自然人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网上纳税申报功能,增加移动端网上办税事项。

(十七)全面推行印花税网上申报。将印花税网上申报纳税范围,扩大到应纳税额500元以下的全部应税凭证,减少纳税人往返税务机关购买印花税票、贴花的繁琐程序。

(十八)扩大网上更正申报范围。在小规模纳税人网上更正申报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更正的基础上,推行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自助更正;申报期内的错误,允许自行多次网上修改。

(十九)研究财务系统数据对接。研究推进企业财务系统与税务申报系统对接工作试点,逐步实现自动计算应报税额功能。

(二十)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打造以数据驱动为基础,以风险与信用管理为支撑,集成再造新一代电子税务局,为纳税人提供智慧、快捷、高效的办税服务。(二十一)缩短公积金业务办理时限。优化住房公积金登记开户办理流程,简化申报材料,推行单位开户业务“零要件”;拓展互联网服务内容,完善网上大厅功能,单位各项业务除可在全市范围管理部就近办理外,全面推行网上办理。

四、拓宽渠道,提升税费缴纳便利度

(二十二)拓展多元化缴税方式。纳税人可借助银行手机客户端实现手机实时缴税功能,体验“掌上缴税”;在税务网站和银行签订税库银实时缴税三方协议,即可开通网上实时缴税业务,同时可采用微信、支付宝、POS机等多元化缴税方式,实现便捷缴税。

(二十三)推进退税电子化。将出口退税业务由逐笔申请简化为汇总清单申请,在部分地区开展电子退库更正业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退税业务电子化。

(二十四)实施多种线上社保缴费方式。参保单位可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合作的16家银行,通过委托实现协议扣款,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自助办理,实现线上即时缴费。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即时告知参保单位线上缴费结果的服务信息。

艺术北京+经典北京 篇6

学术与商业结合×立足本土市场

说到中国内地的艺术博览会市场,就不得不说到“艺术北京+经典北京”、CIGE和“上海当代”三家艺博会的三足鼎立,三家艺博会可谓各具风格、平分秋色。然而根据本刊编辑部此次 “成长2011”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除ART HK以外,“艺术北京+经典北京”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同。看看他们过去一年中走过的路,似乎这一结果也并不意外。

2011年,为完善学术和商业的结合,“艺术北京+经典北京”对展会组织和外围活动进行了各种调整和改变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今年他们精心遴选了75家当代艺术画廊、10家影像画廊以及13家特别参展机构参展,并且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以色列、意大利、荷兰、墨西哥、巴西、葡萄牙和中国的13家文化中心、大使馆以及非营利组织作为特别参展机构参与其中,构成了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文化展示平台。另有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外围活动吸引了更广泛的人群走进“艺术北京+经典北京”,包括与海外艺术机构、学院开始合作举办的塞万提斯学院特别论坛、UCCA特别论坛以及草场地草场地摄影季之夜、银泰之夜等外围活动。还有各种与艺术品收藏直接相关的艺术经济论坛活动,为藏家提供了直接的投资指导,也为业界市场研究人士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这些努力为“艺术北京+经典北京”带来了更高的交易额和更多的观展人数。2011“艺术北京+经典北京”现场成交额超过4000万元,85%以上的艺术机构都有成交。全年持卡及请柬入场的VIP人次相比2010年增长了33%。购票入场观众人次相比2010年增长250%。

面临上海、香港等多家同业的竞争局面,艺术北京更加清晰地以本土市场需求调整招展策略,赢得了众多参展画廊的青睐和信任,同时卓著的成长让“艺术北京+经典北京”得到了政府的支持。2011年,在得到了北京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补贴后,近期北京市文化局还拟将“2012艺术北京博览会”作为年度重点扶持的文化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些都为“艺术北京+经典北京”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京人艺 篇7

2012年10月23日, 由北京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12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论坛”在京召开, 论坛主题为:“宽带发展与智慧北京”, 200多名青年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参加会议。

北京市经信委副巡视员邹彤, 北京通信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文博, 北京通信学会理事、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大唐电信副总裁兼总工程师陈山枝, 北京通信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杨成军, 北京通信学会秘书长张树玺及青年委员会部分委员出席会议。

会议邀请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室主任何宝宏、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欲晓、清华大学教授樊平毅、北京联通公司产品创新部总经理王学毅、北京移动公司高级工程师杨成军、广播科学研究院王晓光博士等六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题为“云计算宽带网络的影响思考”、“互联网立法与管理”、“无线信息传输的容量问题分析”、“通信企业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的新业务开拓与管理”、“互联网视频应用分析”、“广电云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的主题演讲, 并就当前业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建议。

北京市畜牧业走向“北京创造” 篇8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农业局获悉, 2015年北京市75%的种猪、85%的蛋种鸡、60%的父母代肉种鸡、95%的奶牛良种精液销往外埠, 全年销售种猪31万头、种禽1500万只、奶牛良种精液300万剂, 实现畜禽种业收入约23亿元。北京畜牧产业已不再依靠简单的肉制品交易, 而是从“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转型, 向科技含量更高的良种繁育迈进。

北京奶牛中心种公牛站坐落在延庆妫水河畔、海坨山下。国内外专家称这里是“名牛花园”, 不单单是因为环境美, 还因为这里汇集了几乎所有世界著名公牛的血统和后代, 面向全国提供优质乳用和肉用公牛冷冻精液。该站以种牛繁育为核心, 以种公牛培育及遗传评估、种牛质量安全控制、冻精生产技术创新、胚胎工程技术应用等为主线, 建立并完善了从种牛培育到遗传物质高效生产、再到技术服务推广于一体的综合科研配套体系。2015年销售自产冻精328.75万剂, 对全国奶牛、肉牛的遗传改良及牛群生产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打造了“中国奶牛育种第一品牌”。

北京已成为全国畜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孵化基地, 拥有国家级和市级农业科研机构44家、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工程中心4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功能实验室15个、综合试验站15个, 建立了生猪、奶牛、家禽产业体系北京创新团队, 涉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有科技人员近2万人, 科技人才优势得天独厚。目前, 以北京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为主体, 开展了生猪高产、大体型、节粮等育种方向的选育;开展了奶牛种子公牛培育, 为全国提供优质种公牛;实施了肉鸭北京鸭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北京人艺 篇9

8月20日, 作为“2010北京特色商业街消夏节”的活动版块之一——“北京台湾美食文化节”亮相石景山北京台湾街。市商务委主任卢彦、市台办主任马玉萍、石景山区区委书记荣华、区长周茂非、北京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林清发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北京台湾街台湾美食文化节由市商务委和石景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美食节在为期1个月的活动中, 围绕“逛特色街区, 购特色商品”、“进特色街区, 品经典美食”、“游特色街区, 赏古都文化”等几大板块开展活动。使消费者通过逛台湾街、看台湾特色文艺演出、品台湾文化、尝台湾小吃, 将台湾商品带回家, 感受地道的台湾地域文化。

此次活动, 推动了北京台湾街商户持续稳定发展, 着重打造了北京台湾街品牌形象, 提高了北京台湾街美誉度, 促进了台湾特色消费。来到北京台湾街, 消费者可以“吃喝玩乐购”一站式体验, 尽享台湾特色, 领略台湾风情。

北京人艺 篇10

一是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4年以来北京市率先实行65%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执行率达100%, 截止到2009年底, 北京市建造节能住宅累计2.77亿平方米, 占既有住宅74.2%, 建造节能民用建筑3.34亿平方米, 占既有民用建筑55.18%, 居全国首列。

二是加快推进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建设。特别是政府部门率先进行试点, 截止到2009年共完成65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250栋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分享计量装置安装, 占全市同类建筑的30%。

三是全面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累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182.4万平方米, 普通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98.1万平方米。

四是积极开展抗震节能新农村住宅改造。截止到2009年共完成新建农民抗震节能住宅9700多户, 实施农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86万户。

五是加快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采用浅层地热和热泵采暖民用建筑达2千万平方米,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采暖的农用建筑超过30万平方米, 累计24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

六是扎实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推进绿色建筑发展达12项, 总建筑面积156.9万平方米。

北京人艺 篇11

人艺院长张和平倒是很清醒。百老汇太商业,首都剧场只要能够“保持住自己的风格和品位”就行。

上任三年多,张和平在机制改革和剧目创作方面都有大手笔。一批实力演员在他的号召下回到舞台,2010年人艺的票房收入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3000余万元,曾被观众批评为“有传统没未来”的人艺似乎在慢慢激发出新的创作活力。

张和平真正想告诉大家的是,人艺是真的“有传统”,首都剧场并不是新时代下通货膨胀的产物。他并不认同一些院团焦躁式的急进发展,他想让人艺保持知识分子的传统,成为“学者型剧院”。

下一步,张和平仍然把人艺传统演剧方式的传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且鼓励中青年工作者多做学术研讨,“这是我们自己在做自己的历史”。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人艺要提出“打造经典剧场”这一概念?

张和平:最初是考虑到有些剧目在首都剧场演完以后反响不好,有观众误认为在首都剧场演出的戏都是人艺的戏。

首都剧场应该是一个挺神圣的地方。主要就是想给首都剧场增加一个门槛、打造一个概念。我们要告诉观众:首都剧场是“信得过的产品”。

中国新闻周刊:邀请毛俊辉导演、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话剧今年过来演出,这跟以前首都剧场里的演出有什么区别?

张和平:以前首都剧场也有国外的剧团过来进行交流性质的演出,但那是“被安排”的。现在是我们主动联系莫斯科艺术剧院,邀请人家过来。我们是要把被动性变成主动性。以前是除了正常的演出之外,把剧院租出去;现在是我在构思、为剧场设计。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买断经营的形式邀请国内外剧目、自负盈亏,会不会有票房上的担心和商业方面的压力?是否核算过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张和平:我们其实是在自己“找事”。现在宣传费用肯定会增加。收入应该会比收场租高……但是有风险。

商业上有压力,但这是对的,有压力我们就积极起来了。但比如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戏绝对是没有风险的。从文化交流上说,政府要支持:一手市场、一手市长,都可以走通。

中国新闻周刊:《简爱》和《深度灼伤》看起来是很规矩的作品,但《情话紫钗》感觉不太符合人艺的路子。为什么挑选它?

张和平:也有一个多样化的考虑。对于港澳台也应该有我们的态度,他们的作品肯定跟大陆、北京人艺有不同。有时候我们的戏剧也需要学习一点他们的长处,创作的一些理念。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界定和挑选所谓的“精品剧目”?现在对剧目、合作院团和导演有没有一个挑选标准?

张和平:还得按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原则去衡量。有时候艺术作品很难用概念、条条框框去规划,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凭感觉。

对过于实验的剧目,也有个底线。其实我们国内的一些话剧其实已经超过这个底线了,我是很担忧的。有时候简直让我没法在那坐着看下去。其实人艺并不排斥实验,从快30年前的《绝对信号》开始,人艺是最早出现小剧场的。我们还是会鼓励小剧场或者实验性的创作,但第一位的还是打造大剧场。人艺到今年将积攒下来5个曹禺先生的戏,这就变成品牌,变成力量了。力量本身就是市场。

中国新闻周刊:开放心态应该是百花齐放的,这几个新戏、包括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剧目还都基本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风格的主流话剧。邀请是以人艺的风格为出发点吗?

张和平:其实我在这方面有考虑,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和它的剧目,我们也应该研究、有所表现。这个也在构思之中。我们要做布莱希特的话,就要把它做到最好。作为学术研究来说,必须有一个很科学、很严肃的态度:要兼容并蓄。

中国新闻周刊:一些商业的剧目会考虑引进么?

张和平:因剧目而定。成功的、有品位的戏应该考虑,不能排斥。开放要宽泛一些,应该要包容。

中国新闻周刊:以后引进剧目在首都剧场的演出中会占多大比例?

张和平:应该还是以看家的戏(为主),“郭(沫若)老(舍)曹(禺)”的戏应该变为首都剧院的驻场演出。最能代表中国演剧学派和水准的剧目是这些。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剧场是专门演这些的。无论过多少年,北京人艺最能够站得住的、最辉煌的就是这些。

当然新创的戏我们也在做,但我不认为创作是北京人艺第一位的任务,继承才是。其实人艺的辉煌不在于每年出了几部新戏,而在于你能不能把剧目和它承载的传统、风格、精神继承下去。“再造辉煌”,我认为再怎么造,也造不了当年那样。人艺在历史上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文化的问题一定要后浪推前浪吗?也未必吧?谁能说我们能超越唐诗、宋词、元曲?《雷雨》能不能超越?

中国新闻周刊:“继承”和引进新风格剧目的“开放”有矛盾吗?

张和平:我觉得人艺的形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首都剧院,这是外在形象、有形的物质遗产;另一部分是由《茶馆》《雷雨》等剧目组成的无形遗产。如果人艺没了首都剧场,就没有庙、没有家,就完全不会是今天的样子。这个庙在,老艺术家们的魂、神都还在,剧目也还在。

而另一方面,我们会把剧目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去继承,用不着联合国或者什么国家机构去命名。如果能够做到把大家丢掉了的捡回来,我们就已经很伟大了。

中国新闻周刊:这是你3年院长的心得吗?

张和平:文化是一个挺奇怪的事,不能搞大跃进、不能拔苗助长,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踏踏实实。现在社会很浮躁,全都在追政绩,领导在任上抓出了什么戏,似乎就证明了你的成绩。真不一定。一个剧院是应该站在历史长河上去看待它的。

我在任内能把人艺恢复到当时的情景,包括剧目、人的状态,排练厅里面鸦雀无声,抽烟的、聊天的,全都没有,全都早早地在后台磨戏,这不是一种精神吗?

北京人艺 篇1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以读为主, 并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本课教学力求体现课标精神,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理解、积累好词佳句, 激发学生情感,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二、教学内容

《北京亮起来了》是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分2课时教学, 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读准、记牢本课15个二类字, 写好10个一类字。初读课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后作业: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抄写在积累本上。

三、学情分析

课前, 让学生查找关于北京的资料, 拍一些北京的夜景照片或录像。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逐步提高, 词汇量在逐渐丰富, 他们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 因此, 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前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

四、教学准备

教师查找、搜集北京夜景的图片, 录制、编辑北京夜景的短片, 制作演示课件。制作课文中景点名称卡片。

五、本课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 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幕、临”等15个生字。认真写好词语“辉煌”。

2. 在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含义, 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初步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 借助录像、图片, 通过朗读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 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二) 教学重点

1. 认真写好词语“辉煌”。

2. 理解文中词语。

3.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三)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较为抽象的词语和句子。

六、教学过程

(一) 读写词语, 感知美

师:上节课, 我们一起学习了《北京亮起来了》。在初读课文后, 夜晚的北京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出你的感受。

生:灯多, 色彩多;灯光耀眼, 北京很亮。

师: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生动优美的词句, 才使你感到北京特别美丽。上节课, 我们积累了一些词语, 谁能读读你积累的词语?

生: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川流不息、金碧辉煌、一幢幢、一束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积累的文中词语, 达到复习生字导入新课的目的, 培养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师:老师也积累了一些词语, 读一读, 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词语“华灯高照”、“灯光闪烁”、“金碧辉煌”等。)

生:这些词语都是描写灯光很亮的。

师 (小结) :积累词语时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或特点进行归类整理, 这样便于我们日常应用。

(设计意图:在复习词语时, 教师教学生归类整理词语的方法。如把描写灯光的词语归一类, 或者把一束束、一幢幢这样的叠词归一类。)

师:“辉煌”这个词语要求同学们能够书写。下面请先观察它的结构, 说说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课件“辉煌”两字变大, 并出现两字的辅助线和结构图。)

生:“辉”左高右低, “煌”左窄右宽。

师 (小结) :今天, 老师用加辅助线、画结构图的方法, 使同学们了解了字的结构特点。以后你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观察字的结构。

教师在黑板上范写, 之后让学生书写词语。教师投影学生书写结果, 反馈并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投影学生书写结果, 目的是让全班学生讨论书写不规范的笔画和结构。学生对照范字比较, 总结自己书写中的问题, 并独立修改。)

(二) 品读课文, 体会美

1.理解、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文中的好词佳句真像那华美的灯饰一样, 使课文也亮起来了。下面, 就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灯的海洋又是怎样的?

生:灯很多,连成一片,就像海洋一样。

师:这么多的灯,每一盏都放着耀眼的光芒,连成一片,就形成了“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出示一组北京夜景图片。见图1。)

师:在看过“灯海”后, 哪位同学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北京夜晚的实景图片,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在这里, 学生看到了灯火辉煌的场景,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带着对夜景的想象, 带着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理解、朗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师:作者不仅告诉我们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还对不同地方的灯光进行了描述。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用括弧画出文中介绍的景点。

(设计意图:教师向学生渗透画批的方法。)

师:文中介绍了哪些景点?

学生一边说景点名称, 教师一边在黑板上画北京城位置图, 并将印有景点名称的卡片贴在图中。

(1) 夜晚的长安街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 作者是按一定顺序介绍景点的。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 一起浏览第一处景观——夜晚的长安街。

师:文中哪些词语表达长安街亮起来了?

生:灯光闪烁、彩灯勾画……

师:作者用一句话描写了“灯光闪烁”, 即“川流不息的汽车, 灯光闪烁, 像银河从天而降”。

师: (出示银河的图片) 这就是银河, 无数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构成了银河。 (运用多媒体播放长安街上车灯的录像) 看, 长安街上闪烁的车灯像银河中流动的星星。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银河图片与长安街动态的车灯录像, 使学生理解夜色中车灯闪烁的情景与银河中星光闪烁的情景是多么相似, 借此突破教学难点。)

师:我们平日都用彩笔来画画儿, 而作者却以黑色的夜幕为背景, 用彩灯作画笔, 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运用多媒体播放录像, 有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

师:从彩灯勾画的轮廓中, 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建筑?

学生看录像联系实际, 说出各建筑物的名称。

(设计意图:当学生看到夜幕中熟悉的建筑物轮廓时, 不需要教师用更多语言去讲解和描述, 学生自然就能理解“彩灯勾画”的含义。)

(2) 环形路

师:下面, 我们将要游览环行路了, 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夜色中的环形路的?

生:环形路上, 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师:谁能把句子中的“犹如”换个词, 表达这句话的含意。

生:一座座立交桥好像道道彩虹。

生:一座座立交桥仿佛道道彩虹。

(设计意图:用换词的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好方式。)

师:将此句话改为“一座立交桥犹如一道彩虹”好吗?

生:不好, 因为“一座座”表示有很多座桥, 像很多道彩虹。“一座立交桥犹如一道彩虹”只说一座桥像一道彩虹。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文章语言的精妙, 用词的恰当。)

(3) 商业街

师:我们再去游览北京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西单。每当夜幕降临, 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也亮起来了。 (课件出示句子:“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 明亮的橱窗,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师:你们想看看过去的商业街吗? (课件出示图片:旧的商业街)

师:没有绚丽多彩的广告、也没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有的只是破旧的楼房和窄窄的街道, 一到夜晚, 商业街便没有了人。而现在的商业街…… (课件出示图片:明亮的橱窗、现在夜晚的商业街)

师:你能够用什么词语形容新老商业街的变化?

生:“旧”和“新”。

生:“冷清”和“繁华”。

师:文中有个词语表达了你们现在的感受, 快找一找。

生:焕然一新。

师:请同学们带着“焕然一新”的喜悦情绪朗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实景照片对比, 让学生了解西单商业街的发展变化, 使学生复习反义词知识, 帮助他们理解词语“焕然一新”。)

(4) 故宫

师:“一束束灯光照着她, 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 银光闪闪, 十分动人。”作者为什么用人称“她”来描写故宫?

生:少女很美, 故宫也像少女一样美。

师 (出示故宫夜景图片, 图2) :长长的城墙就像少女的长裙, 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就像是少女在梳妆。

(三) 回顾课文, 欣赏美

师:老师录了一段影片, 是夜幕下北京城的美景, 名字叫《北京亮起来了》。我想请同学们给影片配上解说词。

师:要想配好解说词, 首先要把想解说的内容背下来。在播放录像时, 如果遇到你喜欢的部分, 就试着背诵出来, 背不下来的同学也可以读。 (播放全文录像。)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内容, 事先编辑短片, 引导学生背诵全文。在画面的提示下, 绝大多数学生能轻松地背诵全文。)

(四) 课后作业

(略)

设计思路

以游览北京的形式去学习课文, 让学习变成有趣的旅游活动, 是教授“写景”类课文的好方法。本课, 我设计了旅游路线图, 带领学生游历夜色中的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等景点, 使教学活动成为了一次实践活动。

借助信息技术, 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词语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好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 让学生边想像边阅读, 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好方式。如学生对“川流不息的汽车, 灯光闪烁, 像银河从天而降”一句难以理解, 我出示银河图片, 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直观形象, 再播放长安街车灯闪烁的录像, 让学生体会每盏车灯犹如一颗灿烂的星星。当学生入情入境后, 自然能体味作者比喻的恰当, 理解句子的含义。我则抓住学生感悟的瞬间, 让学生边想象边阅读, 大大提升了阅读情感。

上一篇:在线故障下一篇:绿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