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

2024-08-09

北京新闻(通用12篇)

北京新闻 篇1

奥运不仅仅是中国的节日, 更是世界的盛会。北京奥运会期间, 国内外新闻媒体集中对奥运的报道, 进一步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北京、认识了奥运, 而中国国内重要的媒体更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新闻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标题则是高度浓缩新闻信息的简短话语。奥运新闻要及时把奥运情况展现给全世界, 并且扩大北京奥运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然而, 现代繁忙而快速的生活节奏, 许多人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阅读长篇的新闻。新闻标题集中了新闻最重要的信息, 最为符合人们的生活要求, 与实际紧密结合。 (1) 因此, 新闻标题在语言学上呈现出明显的语言特色和语用价值。

奥运新闻标题字词的使用

新闻标题虽然简短, 但却可以蕴涵丰富的新闻信息量。新闻标题的语言有其不同的特色, 特别是用词和句式的选择上。 (2) 标题必须通俗简洁明白易懂, 使读者能迅速读懂并明白意思。精彩的新闻, 能否在标题中突出, 与语言有很大的关系。 (3) 巧用词语是利用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多重含义来表现新闻内容, 增加标题的思想内涵和感情。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国内大部分媒体在奥运期间的标语相对以往而言, 不仅更为客观真实, 而且在词语的选用上更体现了奥运独特的人文精神。从词性来看, 动词、数词和形容词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

动词的使用。动词不仅能把奥运新闻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 而且使新闻信息给人一种生动鲜活的直观形象。比如, 开幕式后一篇为《击缶而歌走向未来》的新闻标题, 其中的“击”和“走”, 突出强调了开幕式中中国带给世界人民的全新面貌, 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还比如《五洲共阅中国画卷》和《体操王子飞天点圣火》, “阅、飞”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把奥运中的精彩展现于大家面前, 使我们能想象和回忆当时的难忘画面。

数词的使用。数词在奥运新闻标题中的使用比较频繁, 因为数字最为直观和明显, 最能讲清楚问题的意义, 但并不是说数词的使用就没有限制。比如《奥运空气质量创10年最佳北京奥运承诺全部兑现》, “10年”足以说明中国对奥运的重视。另外因为奥运会的许多项目和名次都涉及数字, 所以数字自然成为信息传递中词语使用的重要部分。比如《中国射击选手陈颖获女子25米手枪冠军》、《中国体操九金谢幕》、《逾8000人现场享受奥帆赛》、《170万志愿者微笑迎奥运》等。

形容词的使用。形容词的使用逐渐频繁起来, 因为新闻中的各类色彩都能直接反映在标题上。比如《奥林匹克的里程碑民族复兴的新起点》、《奥运志愿者, 赛场内外的另一道风景》、《特殊的比赛坚强的篮球》等。当然, 奥运标题中形容词的使用并不代表其中掺杂了个人的主观色彩, 而是事情本身就富含色彩。

奥运新闻标题短语的使用

奥运新闻标题作为语言的一部分, 就必须符合一定的语法要求。在语句正确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达到更高的要求。语句的合法性是新闻标题的基础, 符合语法规范的标题才可能成为优秀的标题。 (4) 一般新闻标题的结构选择有独词模式、短语模式、单句模式和复句模式。一般来说, 奥运新闻标题由于字数的限制, 常常会由短语组合而成。常用的短语结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主谓短语。主谓短语基本上可以向人们传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满足人们理解的需要。比如《我们是志愿者》、《各国观众惜别北京奥运会》、《谁托起“蓝色星球”》等标题就选用了主谓式, 而且完整清晰地表达了意思。事实上, 随便以某份报纸为个案进行标题分析, 主谓短语都是奥运新闻标题中最常运用的。

动宾短语。动宾短语构成的奥运新闻标题能细腻地描绘动作、行为、心理状态, 使标题动态感更强烈。例如《点燃激情放飞梦想》、《点亮智慧彰显魅力》、《共享奥运荣光》等。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类奥运新闻标题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 两者是修饰关系。如《绚丽背后的面孔》、《共同的精彩共同的回忆》、《超越自我坚强杜丽今日绽欢颜》等, 名词前面都有修饰的词语。

联合短语。联合短语类新闻标题由几个语法平等的词语或短语构成, 是并列、选择等关系。比如《奥运文化:更美丽、更精彩、更真实》、《友谊盛会环球惊叹》、《外国朋友感受北京——新变化新精彩新魅力》等。

奥运新闻标题修辞格的运用

奥运新闻标题在符合语言语法要求的基础上, 积极使用多种修辞格, 力求使标题语言更加形象鲜明,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其经常运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等。

比喻的运用。奥运新闻标题常用比喻修辞来突出事物的特征, 使事物生动具体,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形象。同时, 比喻要求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息。如《铿锵玫瑰闯进八强》, 即以“铿锵玫瑰”隐喻女足, 而《“亚洲飞鱼”朴余桓》则把朴余桓比作“飞鱼”。

对比的运用。对比是通过对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 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矛盾对立,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并突出新闻主旨。如《欧洲苦战纽约狂欢》、《热也精彩冷亦神奇》, 作者精心选用了能够构成尖锐对立的“苦战”、“狂欢”和“热”、“冷”两组词, 让读者在对立中深思。

比拟的运用。比拟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 加深人们的理解。如《力压群芳杜鹃花光荣绽放技超群女英雄横扫千军》把杜丽比拟为美丽绽放的杜鹃花, 这是把人物化。

对偶的运用。奥运新闻标题从形式上看是对偶, 从内容上看却是对比, 其修辞效果是在整齐的音律中。如《四年卧薪尝胆今朝王者归来》、《超越奖牌执著梦想》、《微笑中国对话世界》等。

借代的运用。借代利用事物的相关性, 根据事物间的种种关系巧妙地形成语言的换名, 使语言的表达效果更加形象生动。如《乒乓三虎将同登领奖台》、《形蕴雀之灵神飞姐妹花》, “乒乓虎将”和“姐妹花”都是对人物的借代。

奥运新闻标题的功能分析

作为传递奥运信息文眼的新闻标题, 通过字词、短语以及辞格的运用, 在完成信息传递功能的同时, 还实现了以下功能。

吸引读者, 传递重要信息, 展现奥运精彩。新闻标题集中了新闻中的重要信息。它是对新闻内容的一个整体概括, 自然它的作用就在于引导读者、吸引读者, 帮助读者掌握重要信息。奥运新闻具有独特性, 因而其标题同样拥有独特性。标题在展示精彩新闻之际, 也展示了奥运风采。例如《这一夜, 北京激情告别》、《谁来挑战美国男篮》等。

有利于增强新闻美感, 体现奥运人文精神。奥运新闻标题不仅作为一句话而单独出现, 更且作为新闻的外衣而首先示众。好的标题可以旁征博引, 引古论今, 非常具有美感和文学气质, 这样才能让读者喜欢, 让人们理解。而且, 这类新闻还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比如关于2008年的奥运新闻, 国内媒体开始特别注重报道别国的获奖情况, 以及对失利者和志愿者等弱势人群进行关注, 如《我幸运, 能为奥运做贡献》、《牙买加速度再惊世界》、《跳远金牌让巴西狂欢》、《把掌声献给那些失利者》等。过去人们对失败者更多的是失望, 有时甚至不能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失利者, 但是, 本届奥运会在对待失败者的时候, 表现出了独特的人文关怀, 也给了他们更多的理解。中国媒体对别国的关注也很值得称赞, 这就是奥运带来的人文精神。

有助于中国走向世界,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奥运期间, 世界也和中国一样, 在各种媒体里, 北京奥运会都是绝对的主角。很多媒体甚至还推出了奥运特刊或者专栏, 中国走上世界舞台中心的16天, 对中国和世界都是与众不同的16天。利用举办奥运会的机会, 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它, 与世界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沟通。许多外国人到过中国后, 重新定义中国, 充分了解了中国的魅力所在, 无形中也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许多奥运标题都凸显了这一点, 如《外国媒体盛赞北京奥运会》、《奥运服务:很周到, 很温馨》、《各方高度评价奥运开幕式》等。

总之, 北京奥运新闻标题在符合语法的基础上, 积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标题更加形象生动、包蕴美感, 这对研究标题语言艺术, 提高其运用水平, 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注释

1 尹世超:《语体变异与语言规范及词典编纂:以标题语言为例》, 《修辞学习》, 2005 (1) 。

2 陈璟:《英语新闻标题语言特点及对汉语标题的启示:以萨达姆绞刑报道为例》, 《新闻知识》, 2007 (5) 。

3 段业辉:《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6 (1) 。

4 牛保义:《从国庆社论标题看语言选择的辩证性》, 《外语教学》, 2005 (3) 。

北京新闻 篇2

市气象台连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今日冷空气“赶走”雾霾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昨日傍晚,北京大雾,一名男子在景山顶上看风景。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讯(记者金煜邓琦)昨日,北京遭遇严重的雾霾天。市气象台连发大雾黄色预警信号,至截稿时,全市PM2.5浓度普遍超标两倍至三倍,为新标准下的“重度污染天”。今日,受冷空气影响,预计污染将结束。

能见度最低不足500米

这场大雾持续了两个晚上,一个白天。

据市气象台发布的消息,从前天晚上开始,京城气温下降,湿度迅速增加,相对湿度超过了90%,最终,从后半夜开始,雾气逐渐加重。

到了昨日早上,京城出现了大雾。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表示,昨天早上东部和东南部的能见度小于1公里,其余大部分地方都维持在1-2公里。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至昨22时许尚未结束,郭金兰表示,中午,随着气温上升,能见度稍微有所好转,但没有明显改观,而昨天进入傍晚和夜晚后,随着气温下降,相对湿度再次升高,能见度变得更差,傍晚时候,大部分气象站观测到的能见度都在1公里左右,部分地区能见度则在夜间降至500米以下。

昨日,市气象台在凌晨5时30分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到下午,大雾依然没有消散的迹象,市气象台继续发布该预警信号,至截稿未解除。今年入秋以来,这是第二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上一次是8月31日和9月1日。

马路边污染更严重

这也是北京自9月底至10月初公布了全部35个PM2.5监测站点数值之后,首次迎来的大范围、持续的严重污染过程。

从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实时公布的PM2.5数据看,从前晚到昨夜,所有35个PM2.5监测站监测数据都处于高浓度值,普遍在200微克上下起伏。在一些时段,平原、东部和南部一些站点的实时浓度一度超过300微克,甚至接近400微克。

昨日至19时的24小时均值,大部分区县都超过了200微克,数值最高的亦庄开发区达到了268微克。记者对除数据缺失的门头沟站点之外的剩余22个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点计算,PM2.5的日均值为223微克。

根据新的空气质量标准,PM2.5日均值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下才达标,均值在150到250微克之间时,为五级“重度污染”,昨日的全市平均值,为达标值的三倍。今年上一次严重的污染,发生在8月底9月初大雾时。

此外,设置在交通主干道上的5个交通站点数据显示,PM2.5日均值均超过250微克,接近300微克。在密云水库,PM2.5均值也达到了155微克,超标一倍。

■ 影响

多条高速封闭

受大雾影响,昨日早晨开始,北京管界内京开高速、京港澳高速、京哈等多条高速公路采取了临时封闭措施,高速上排队车辆也影响到昨天的早高峰,北京西南部地区环路以及东五环拥堵持续时间长。上午至中午,各条高速路的封闭措施陆续解除。

24航班取消

首都国际机场受大雾影响能见度较低,部分航班延误。截至上午11时,首都机场出港延误滞留1小时以上的航班有24班,取消24班。大雾消散后,机场运行逐步恢复正常。

新京报记者 郭超

■ 解读

秋冬换季多雾霾

专家建议市民多关注污染数据

去年10月底11月初也发生了一次持续多日的严重雾霾天,并引发公众对PM2.5污染的热议。此后不久,国家将PM2.5纳入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并启动了PM2.5治理。

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说,目前正好是秋转冬的季节,北京往往在10月末到11月初,特别是供暖之前出现这种雾霾天,这是由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造成的。

郭金兰表示,此时冷空气开始有所影响,但因气温降低,湿度也增加,出现雾的频次也较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她表示,此次雾霾天,不仅北京,河北中南部、天津等都有影响。她表示,去年同期的雾霾天持续时间更长,而今年接下来的秋冬季节,这样的天气还会出现。不过,今天冷空气就会进入北京,空气很快会改善。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市民应该多关注发布的数据,可以去看一下35个监测点中距离自己比较近的点,把它作为一个参考。污染严重的时候,有官方的数据和报告,这是一个进步,他也表示,比较遗憾的是,全市还没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新京记者 金煜 邓琦

北京新闻 篇3

未雨绸缪——备战雪直播

暴雪来临之前市气象台发布了预警,BTV新闻节目中心的雨雪天气直播应急机制就开始启动了。在11月3日下午的中心选题会上,中心主任艾冬云与编辑部、采访部一起提前策划可能到来的大雪的相关选题,制定了详细的记者调度方案,新闻编辑部、社采部、要闻部在中心的统一调度下,100多名编辑、记者迅速备岗,等待直播!

4日从凌晨4点钟,各路记者已陆续奔赴各直播报道点。从早上7点一直到下午1点结束,直播节目始终在紧张、忙碌、及时、有序中进行。

惊险之路——积雪难行车

在京藏高速路八达岭长城收费站现场采访的是新闻中心负责交通的出镜记者周宇和摄像陈军。一路开车过来,城里下的是小雨,出了城就改下雪了,而后来到了八达岭收费站时下的已经是冰碴了。越往城外开心里就越紧张,车直打滑!

听说高速已经堵了进不去了,她给交管局的八打电话问路,逆行回到八达岭长城收费站,但这一小段路却开了一个多小时,原因是路被雪堵上了——地面的雪足足有50厘米厚,听民警说在山里背阴处的雪最厚的竟有一米深!他们的车在高速上逆行了没多远就走不了了,摄像陈军让周宇开车他自己下来推,鼓捣了半天还是不行,原来车坏了!当时正在旁边救援的路政人员及时过来帮忙,才解了围。陈军又向他们借了铁铲清出一条路才把车开走了。一边铲着雪,一边还下着雪,再加上大风吹过来的雪,也就20分钟的工夫铲出的雪道就又被填满了。

有备有患——穿得再多仍不敌风雪

到了八达岭收费站周宇和陈军步行了一两公里采访现场的交警和受困群众。虽然早有准备,预计会很冷,周宇穿了一件短羽绒服,还特意穿了条棉裤,但一下车就被风吹得连站都站不稳,眼睛也睁不开,连说话都张不开嘴,不到10分钟的时间她就被冻得连话都说不利落了,头发上也蒙了一层小冰碴,为了出镜而涂的睫毛膏也被冻得满脸都是黑碴,还被摄像陈军取笑了半天!最让周宇后悔的就是没戴帽子和手套!不难看出节目中的周宇是硬顶着风、强睁着眼勉强坚持主持着。

现场的观众看着她由于穿得太厚走路不利落,再加上风的阻力大艰难地步行采访着,还跟她调侃说:她像《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

北京新闻 篇4

会上, 孙苏川女士发表致词, 介绍了广电2014年技术及行业发展趋势, 解读了广播影视科技工作的重点, 对组委会长期以来为中国广播影视科技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包峰女士从主题报告会、展览展示、学术交流、专业评奖、国际推广、用户组织等方面介绍了CCBN2014总体筹备情况。以“融合高速网络, 领航新媒体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 (CCBN2014) , 将于2014年3月20-2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展览会将以“融合”与“新媒体”两条线索贯穿每个角落, 包括主题报告、专业交流等研讨部分, 以及户内户外所有展馆的展览展示部分, 使得整个盛会更加系统和直观。会上, 由孙苏川副司长、邹峰院长、俞迁如副书记、包峰副院长共同为CCBN从服务到内容、从技术到发展的“新媒体之旅”揭幕, 并与全体到场嘉宾一同观看了CCBN组委会“新媒体之旅”短片。2014年的CCBN, 无论是从官方微博、微信的推出, 还是到CCBN广电通的创建, 以及不断完善的从短信、邮件到微信公众服务的信息推送, 无不诠释了其在展览展示、服务形式上的创新。

CCBN2014的举办地点, 将展览展示和专业研讨区分开来, 2014年3月19日的CCBN2014主题报告会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014年3月20-22日的CCBN2014-BDF系列论坛将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和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举行;2014年3月20-22日的CCBN2014展览展示部分将继续使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全部12个展馆和室外展场, 预计参展企业将超过1000家、接待参观观众超过30万人次。

北京新闻 篇5

让国旗见证

——全国煤炭工业首届“百名优秀青年矿工”评选发布活动在京举行

4月23日清晨5点左右,北京天安门广场。在国旗旗杆的西侧,一百名身穿工服的工人组成整齐的方阵,安静肃穆。他们是《中国煤炭工业》传媒联盟从全国53家煤矿企业中挑选出来的矿工骄子,他们是570万矿工的优秀代表,他们要向祖国致敬。

全国煤炭工业首届“百名优秀青年矿工”评选活动是由《中国煤炭工业》传媒联盟、《中国煤炭工业》杂志社主办的,其宗旨是宣传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广大矿工”的指示精神,提升煤炭行业的社会形象,展示青年矿工风采,增强五百七十万矿工荣誉感。这次评出的百名优秀青年矿工有神东大柳塔煤矿的冯晓斌、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矿的蔡光琪、河北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分公司的刘赞利等人。他们均是来自采、掘、机、运、通的一线工人,均不超过35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随着雄壮的国歌响起,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百名青年矿工立定身姿,满怀庄严神圣的心情,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国旗升起的方向。随着旋律的不停播放,泪水在他们眼中渐渐堆积,有些人轻声地唱着国歌。

为了展示青年矿工的风采与决心,升旗完毕后,矿工齐声向祖国宣誓:“我们是青年矿工,中国矿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服务社会,奉献光热„„”激昂的话语在天安门广场回荡。

随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百名优秀青年矿工群雕式新闻发布仪式。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岸青、中宣部出版局主任倪轶、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障部部长王俊治、共青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长徐晓、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张泽青,以及国内一些煤炭企业代表和主流媒体等。

“这是光荣与梦想的交响,这是570万矿工的骄傲”,当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雄浑的音乐响起,灯光渐暗,矿灯齐明,矿工们闪耀亮相。他们用如火的青春为祖国奉献着光热,奉献着力量,奉献着青春飞翔的希望。他们理应受到崇高的礼赞!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岸青在致辞中说:“这次活动集中聚焦和展示井下一线的青年矿工,这在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还是头一回,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评选活动。这一百名优秀青年矿工,是五百七十万矿工的骄傲,代表着煤炭工业的未来。他们的精神和事迹,集中体现出煤矿工人可贵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品质。”《中国煤炭工业》传媒联盟轮值主席、大同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永平致辞说:“《中国煤炭工业》传媒联盟开创的这项首届活动,将焦点首先集中在青年矿工身上,这是对劳动的尊重,是对青春的敬仰,是对人本的张扬,更是全社会认识和了解煤矿工人的良好平台。”

北京新闻 篇6

北京时装周期间,新闻报道主要围绕组委会推出的六个方面的重要活动,包括:9月21日举办的北京时装周新闻发布会;23日举办的北京时装周揭幕式;25日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设计之夜暨中国风华服大典;27日举办的北京时尚高峰论坛;23日—29日举办的时尚北京创意展;29日举办的北京时装周闭幕式:以及时装周期间组织媒体深入“蓝地、雪莲、铜牛、雷蒙、伊里兰、大华、绿典”等品牌企业进行采访,针对走秀表演的服装品牌进行现场跟踪报道,都收到了很好效果。据统计,北京时装周期间先后组织了近百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系列化的宣传报道。

在参加报道的媒体中,既有以新华社、中新社为代表的权威通讯社,也有以北京日报、经济日报、首都建设报为代表的权威报刊;既有以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广播电视媒体,也有以乐视、优酷、土豆、聚力为代表的新兴视频媒体;既有以中国纺织报、纺织服装周刊、中国服饰杂志为代表的权威专业媒体,也有以千龙网、凤凰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服装网以及新浪、搜狐、网易等为代表的各类网络媒体。不同的媒体,通过各自的传播方式,使2016北京时装周盛名远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力。在蓝海电视台的努力下,北京时装周还得到海外主流媒体的盛赞,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彭博财经频道、欧洲新闻台意大利频道等多家西方媒体做了大量报道,北京时装周的相关内容被推送到1200多家网站的首页,总浏览量达到233万次,及时向世界传播了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时尚产业魅力。总之,无论是通讯社、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还是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等,那段时间,几乎都是“北京时装周时间”。

北京时装周,已经成为北京建设时尚之都的一张亮丽名片。展望2017北京时装周,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及各委办局的继续鼎力支持下,学习和对接巴黎、米兰、纽约、伦敦等国际时装周的经验和资源,通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搭好平台,做优服务,相信下一届北京时装周,将会更好更精彩,也必将显示出更加重要的品牌和平台作用,更加凸显北京时装周的优势与魅力。我们期待着和大家再相遇、再合作。

北京新闻 篇7

贾复生在讲话中提出,国家节能中心举办中国节博会,不是为展而展,而是要建设一个面向全国全世界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体系,主要有3大支柱工程构成:一是接受政府部门委托,负责编制《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组织面向海内外的大规模、综合性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展览展示活动;二是会同全国性行业组织,构建分行业、分领域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体系;三是建立市场化、网络化的节能技术装备遴选和交易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通过持续推进3大工程,构建起一个以“6个结合、2个全面”为基本特征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评审与推广体系,即审定与推广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覆盖、全天候的推广体系。2015年谋划推出了“1+4+1”重大行动计划。第一个“1”,就是今年11月中旬,在北京举办中国节博会。 “4”,即在今年内举办钢铁、石化、电力、公共机构等4场重点行业领域节能技术推广会。第二个“1”,是打造一个常态化、永不落幕的节能技术博览会,利用信息化技术, 建成一个面向海内外的节能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平台。

贾复生强调,中国节博会具有国家级权威展览、展示内容系统全面、专业观众稳定广泛、提供延伸服务、配套论坛等活动丰富、不以营利为目的等6大优势。能为企业带来3大实惠,即可以富有成效地推介先进技术装备、获得多层次节能技术推广服务、联手推进节能事业快速发展。国家节能中心愿意与节能低碳领域有志向、有抱负、 有追求的企业一起,齐心协力、携手并肩、竭尽全力地推进建立完善的中国节能低碳技术推广体系。

谢洪昌表示,作为中国节博会的主办方之一,中国贸促会建设分会将充分发挥多年主办国际展览的经验,充分利用中国贸促会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商企业合作渠道优势,与国家节能中心一道将中国节博会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能低碳技术与装备展示交流平台。

会上,国家节能中心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海林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磁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部分参展单位代表签署了协议。企业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中国节博会作为一个专业的国家级展会,为企业提供了开发新市场获得新机会的优质平台,希望通过此次展会更好的展示企业形象,利用国家节能中心建立的平台把自身先进节能技术与装备更快捷的推向市场。

北京新闻 篇8

关键词:法治新闻,依法治国,记者

目前,学界对于整体的新闻行业从业者职业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记者从业状况、工作自主性、工作满意度以及择业观等方面。对于更加细化的从事专门方向新闻报道的记者状态的研究内容仍在少数,对法治新闻记者职业生存现状的研究是一个空白点。本研究从目前的研究空白点出发,通过对北京地区平面媒体的法治新闻记者的调查,来鸟瞰目前我国法治新闻记者的职业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地区平面媒体法治新闻记者的生存现状,2016年1月~2016年8月我们对北京地区平面媒体法治新闻记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希望能从此次的调查中获悉他们的工作现状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向。此次的调查主要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发放,匿名填写,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1份。

一、法治新闻记者的人口学特征

在这次的调查中,接受调查的男性记者为84人,女性记者为177人,男女性别比例略显失衡。受访人群中,以青年记者为主,30岁及以下的记者高达78.9%,30~40岁的记者占12.5%。

受访记者的学历分布主要集中在本科生中,占144人,硕士学历也不在少数,占据42.53%,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较少数的专科学历,共6人。

在基本信息中有一处值得关注的是,接受调查的记者中,理工科专业背景占14.94%,有39人,其中科班出身的记者为117人,占44.83%;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的人中,有其他人文学科知识背景的也不在少数,有31.03%之多。

受访记者中有19.54%(51人)在党政机关媒体工作,有36人在市场都市化媒体,但更多人在其他一些新媒体领域工作,多达156人。

二、法治新闻记者的择业动机与角色认知

研究发现,在受访者中,以“学习了相关知识”以及希望“传播新思想、启迪民心”为理由选择法治新闻记者工作的人占了大多数,而渴望凭借这份工作“揭露社会问题、维护公平正义”和“出于喜欢”以及“和各界人士交流接触”而作出选择的人紧随其后,这可以看出法治新闻记者的职业目的是非常多元的,不是以单纯目的来选择职业。

法治新闻记者普遍都认为,从事这项工作最主要是能够依据事实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这也许能够说明在不实报道横飞,众多媒体以博取关注度为目标的今天还是有大多数的记者以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为新闻作品的第一追求。此外,也有不少的法治新闻记者认为新闻职业存在的意义在于帮助人民实行舆论监督,在受访记者中有113人都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有不少记者认为“迅速为大众提供新的信息”以及能够“对复杂问题提供分析与解释”也是其职责所在。在角色认知程度排名的前四者中我们能够轻易地发现,新闻媒体的记者对自己的定位很精准,符合新闻写作的客观性要求,但同时也希望能够有舆论监督的作用。

而在媒体功能的认知上,“对复杂的问题提供分析与解释”“依据事实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和“迅速为大众提供新的信息”等选项的分数靠前,可以看出法治新闻工作者主要把自己定位成传播者和分析者,而不是揭露者。法治新闻记者更倾向于向大众传播信息而不是揭露目前法治社会中的问题。其次,“提高群众的知识与文化水平”的得分也较靠前,可以看出法治新闻工作者也倾向于将自己定位成宣传者。综上,法治新闻记者的角色认知为传播者和宣传者。

三、法治新闻记者的职业满意度与忠诚度

在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受访记者处于青年记者的行列中,35岁及以下的记者占83.91%,35~45岁的记者只占7.05%。而在这些记者当中,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新闻媒体行业从事工作达到10~20年,约1/3的受访记者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3~5年,更多的人都是刚刚进入本行业的新人,并且这些人还处在不稳定的流失状态。经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受访人对于所在工作单位报酬收入的满意度最低,5分为满分,报酬收入的满意度只有3.36分。福利待遇以及工作时间的弹性在被访者看来也不尽如人意,情况只比报酬收入好上些许。但是大部分的人对工作单位的同事关系还是较为满意的,在一众比分中,此项以3.74的平均分稳居综合排名第一。然而,这一系列的数据还是告诫我们在媒体工作环境发生大变化的当下,如果工作者最关注的报酬问题以及福利待遇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的话,被高唱的新闻理想很可能会折煞于以牛奶、面包为首的现实面前。根据调查表明,261名受访者中,有108名记者只希望能在这个行业做1~5年的时间,有15名被访者已不准备在这个行业继续工作,只有寥寥6人表示想要在新闻业工作到退休。

研究者发现,导致目前法治新闻行业工作人群流动性大的原因除去报酬、工作福利等的满意度,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工作自主性的追求时常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其中较为严重的是政府部门会干预新闻写作,对采访内容提出要求;紧随其后的是经营部门说情,以及在采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采访对象动用公权力进行跟踪侦查的情况。

四、结语

北京新闻 篇9

发布会由承办单位北京中德建联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庆芝主持,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刘哲秘书长做了主题发言, 中德建联公司展览经理张怡女士对博览会的准备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2009中国 (北京) 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 将于2009年11月27-29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召开, 主办单位为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给会展行业企业带来了很大冲击。作为建筑门窗幕墙领域的行业协会,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和中德建联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一起制定了2009年博览会方案, 以“和企业携手过冬”为宗旨, 筹备组织了本届博览会, 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回暖的形势下, 博览会的筹备工作取得了娇人的成绩。展会面积达2.8万m2, 较2008年增加了21%, 有20个国家近15个地区的328家企业和展团参展。

北京新闻 篇10

就在今年8月, 传出新浪复合型转型的说法, 将新浪门户的频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商业频道, 这类频道只考核销售任务, 如汽车旅游;第二类是综合频道, 既要承担一部分销售业务, 也有对内容、流量的考核, 如财经、娱乐、科技等;第三类是媒体报道, 如新闻中心, 不需要承担销售任务。10月, 新浪又与NBA签约, 成为独家互联网合作伙伴, 并推出24小时的新浪体育台。新浪门户的平台化转型, 是今年媒体探索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是不是也预示着网媒将要夺走传统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传统媒体是否真如杰夫·朱克所说的那样面临着“烧光”的危险?越烧越旺带来的究竟是“火灾”还是“火焰”?传统媒体的突围之道又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到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与陈刚副院长进行了一场坦诚的交谈。

记者:可以说, 2013年出现了前所未有过的传统媒体收购潮, 浙报集团斥巨资收购游戏平台, 新闻大亨——人民网收购澳客网, 进军网络彩票, 等等。您认为传统媒体这种通过资本来壮大传媒的举措是其有效的突围之道吗?

陈刚:准确来说, 不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 传统媒体现在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弱, 将来, 传统媒体是没有商业模式的, 完全作为一种公共传播平台的形式存在, 或者作为一个利益集团的发声平台。传统媒体将会被互联网所替代。从人类整个传播发展的过程来看, 传播形式一直在变, 我把这种变化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偿性变化, 一种是替代性变化。补偿性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 广播对文字“听”的补偿, 电视对广播“看”的补偿, 这种变化都是大家所熟悉的。而互联网时代的这种变化则是替代性的变化, 互联网具备传统媒体所具有的全部功能。这里的替代是互联网完全替代传统媒体, 包括报纸媒体和电视媒体等。在互联网时代, 报纸的功能性会越来越弱, 但是它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收藏的价值可能会越来越高。

记者:您所说的替代性, 是指互联网这种媒介替代报纸或电视这种媒介, 但是传统媒体的整个系统和机构还是存在的, 这是其向新媒体转型的结果。是这种意义上的替代吗?

陈刚:肯定地说, 不是。这种替代性变化不是指传统媒体办网站、发展新媒体形式, 而是传统媒体完全被互联网所取代。传统媒体是被互联网包围起来的, 传统媒体将会作为互联网业务的一部分而存在。互联网不是媒体, 互联网远远超过并包容了媒体。互联网是一个新的数字生活空间, 更形象的说, 就是大家现在生活在一起, 互联网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平台。我们的人际交流或者说社会交流, 都需要有媒体, 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而现在, 互联网不但拥有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优势功能, 还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新的功能——数字生活空间, 我们是生活在互联网当中的。这种变化仅仅是一个开始, 如果按照这种变化趋势, 互联网将对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具有重大的变革意义。

记者: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 传统媒体也都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新媒体或全媒体转型, 试图突破重围, 如果按照您“替代性”的说法来看, 传统媒体的这些变革动作还有多大意义?

陈刚:直白来说, 传统媒体进行的一系列变革, 其意义不是很大, 因为传统媒体最终是被互联网所替代的。就像数码相机替代胶卷相机一样, 当数码相机出现后, 不论胶卷相机做的再好, 也没有意义了, 因为我们不再需要它。我们传播领域现在经历的变化就是这种替代性变化。整体来说, 互联网能够满足传统媒体目前所能提供的各种功能。也就是说原来我们获取信息、了解观点只能通过读报纸获得, 但是现在互联网都可以满足我们的这些需要, 大家逐渐就不读报纸了, 报纸的效果就会逐渐降低, 其广告收入也会随之逐渐减少, 其经营就会出现严重困难。可以说, 这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很悲凉的一种未来。

传统媒体之所以仍不放弃转型、改革, 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互联网这种新的形态的出现有一定的误解, 对它的理解是一种“后视镜”效应, 因为它太新了, 所以我们只能从我们熟悉的东西来理解它, 用我们熟悉的经验来解读它。真正理解互联网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为它的技术还在不断的推进。

我们现在看到的互联网变化已经很大了, 但是, 如果把互联网看作一个人的话, 那么互联网还算是一个十几岁的未成年的孩子。一方面是我们对其认识不够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互联网自身还未完全成熟的问题, 这两方面的问题使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是片面的, 也使传统媒体未能意识到互联网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替代性变化。

记者:那么, 您预计传统媒体被互联网完全替代将于何时实现?

陈刚: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菲利普·迈耶, 曾在他的《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报业》一书中预测, “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 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 从此, 报纸就消失了。”他的这种预测分析, 是根据报纸读者数量的降低为标准的。美国报纸媒体2010年的收入相当于195年, 美国的报业已退回到60年前的状态。美国的报纸不论是内容还是经营层面, 都比我国的报纸成熟的多, 即便是这样, 也在走向末路。

记者:您认为传统媒体如何延缓这种“衰老”的命运?

陈刚:这里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 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的变化是一个从猿到人的变化。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不是你穿上了技术的外衣, 就变成了互联网, 你只不过是穿上了衣服的猿人, 本质还是猿。猿的规则和人的规则是不一样的, 互联网时代不仅仅是技术的发展, 我们面对的人跟过去也不一样, 过去我们面对的是消费者,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生活者, 过去我们面对的是传统媒体, 今天我们面对的不是媒体, 是一个数字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育互联网基因和互联网思维, 要适应这种环境, 看清互联网时代的变化, 这样才能有继续存活的空间。

很多传统媒体还抱有期望的原因, 在于他们认为在内容生产方面还有优势和价值。对于这方面, 我想强调的是, 目前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确实是强项, 互联网虽然会有助于传统媒体内容的进一步扩散, 影响力也有所提升, 但是, 却不会像传统媒体所习惯的那样, 把内容卖给受众, 然后把广告卖给客户, 创造自己的商业价值。大众传播时代的特点是, 有传播价值, 就能创造广告等商业价值;互联网与大众传播的不同, 就在于有传播价值, 不一定有广告等商业价值。所以,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披上技术外衣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最重要的是换脑——互联网思维。

记者:互联网与大众传播不同, 有传播价值, 不一定就能创造商业价值, 那么互联网是怎样一种传播类型?

陈刚:互联网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类型——数字生活空间, 这也是互联网超越传统媒体的关键所在。在数字生活空间, 内容是海量化的, 而且传播方式是以个人为中心聚合和扩散信息。尽管传统媒体有内容的优势, 但在海量的信息中, 这些内容的价值会基本上被稀释, 远远达不到过去的效果。像《纽约时报》那种向用户收费的方法, 一般的媒体是无法做到的。因为这种方式对媒体的品牌和内容的质量品格有严酷的要求。传统媒体内容的价值无法轻松地货币化, 顶多能够打包卖给互联网平台。这种交易的规模不会太大。

同时, 数字生活空间是去中介化的, 传统产业依托中介化形成的价值正在逐渐被互联网消融。比如传统的沃尔玛、国美等大的渠道商正在面临电子商务的冲击;同样, 传统媒体依托有限渠道所拥有的价值面对互联网也是无法继续维持的。互联网出现之前, 传统媒体具有政策优势、内容优势和渠道优势, 而现在, 渠道优势不具备了, 内容优势又被大大削弱, 仅存的政策优势又不能完全解决它的生存发展问题。而全媒体通过技术的变化改变内容生产的方式, 并在互联网和无线平台建立渠道的思路, 实际上也解决不了传统媒体的根本问题。

将来可能存在的媒体有三种模式:第一类是像《纽约时报》类的收费媒体, 但是不适合在中国的土壤中生存;第二类是赞助类的媒体, 比如动物保护性组织, 它会把动物保护类的内容形成一个强势的传播平台;第三类是协同型媒体, 它的影响力很大, 而且规模也会很大, 但是他没有商业模式, 这类媒体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维基百科——全世界第五大网站。它没有任何商业模式, 大家觉得它有意义, 就参与进来, 然后共同创造了这样一个平台, 其所需要的运营费用也是自愿者捐助的。如果将来媒体可能存在的话, 可能就是这三种模式。

记者:在不利于自己生长的环境中, 传统媒体还能够夹缝中求生的, 这其中除了传统媒体还具有一定的自身优势外, 恐怕跟互联网自身的软肋也相关。同传统媒体相比, 您认为互联网最突出的不足是什么?

陈刚:同传统媒体相比, 互联网最大的不足, 实际上也是它最突出的优势, 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圈层化和互动性。传统媒体不能够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只能满足一类人的需求。所谓的精准和定位也只是以一类人为基础的。同互联网相比, 这类所谓的精准是小儿科, 所以互联网最先冲垮的是报纸的分类广告。在数字生活空间, 尤其是社交化平台出现后, 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 通过微博、微信交流分享同自己最相关的内容, 又通过搜索进一步找到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 了解更多和更深入的内容。互联网技术和模式的发展又进一步迎合和强化了这种个人化的趋势。基于大数据和精准的理念, 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已经可以分析每一个人的特征, 然后智能化的提供给不同的人最感兴趣的内容。而且, 这类智能化的技术正在向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问题也随之出现。我们经常讨论的碎片化进一步分裂, 变成了个人化。当个人化不断加剧, 有可能形成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茧房”。每个人看起来生活在信息和内容极其丰富多彩的环境中, 而实际上以自我为中心, 构筑了一个一个相对封闭的私人性的世界, 同其他的世界甚至有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但是, 即使生活在数字生活空间的个人, 他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 需要了解社会群体共同关注的话题和内容, 这样才能够适应工作和交流的需要。尽管看起来每个人在数字生活空间拥有的信息极其丰富, 但这些内容是由个人主动选择并由技术过滤汇聚的, 同作为社会人的需要是不相应的。无论互联网如何发展, 每一个人还是需要大的公共传播平台接触作为社会人应该了解的内容。而且, 个体在互联网上更多的是一种主动获取的方式, 而在具有惰性的休闲时间, 公共传播平台的内容具有更多的机会, 比如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同互联网相比, 传统媒体具有公共性, 从社会和个体的需要来看, 大公共传播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虽然互联网在不断地动摇和摧毁传统的公共传播系统, 但社会和个体一定需要有影响力的权威的公共传播平台, 而且, 在互联网个人化的浪潮中, 大公共传播平台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

记者:您这里所提到的大公共传播平台是什么?这是否与您之前提到的“传统媒体被互联网替代的理念是猿到人的变化理念”相悖?

陈刚:这里所说的大公共传播平台与传统媒体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论。同报纸和杂志相比, 电视明显地更具有大公共传播的特点, 覆盖广, 易于接触, 内容丰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即使是美国这样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区域, 在互联网高歌猛进的过程中, 电视广告规模的增长始终保持在高位波动, 而没有明显地下滑, 但是报纸和杂志却迅速地跌入谷底。中国的CCTV等媒体在一段时间内肯定是不可替代的大公共传播平台, 因而它的价值将是持续稳定的。

但是, 这也并不代表大公共传播平台不会面临互联网的挑战, 在互联网领域, 将来也会出现大公共传播平台, 最有可能的是视屏类网站。如果不考虑政策的保护, 当三网合一、电视屏幕终端化的时候, 电视节目成为视频内容的一部分, 视频内容海量的冲击也会对电视节目内容带来严重的冲击。

记者:既然大公共传播平台的价值在一段时间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那么它的营销传播价值是否在一段时间内也是稳定的?

陈刚:大公共传播平台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 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从商业角度, 大公共传播平台具有的广而告之的能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从营销传播的角度来讲, 如果传统媒体能够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大公共传播平台, 即使它的观众在下降, 它的营销传播价值也是稳定的, 甚至还会提升。比如CCTV作为大公共传播平台, 虽然观众数量在下降、收视率在下滑、收视份额也不容乐观, 但是公共离不开它, 它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另外, 一些传统媒体可以通过一些阶段性的内容, 创造出一个阶段性的大公共传播平台, 使其营销传播价值得以保值或提升。比如《中国好声音》就是由浙江卫视创造出来的阶段性的大公共传播平台。所以, 当大公共传播平台成为稀缺资源的时候, 它的营销传播价值的保值和提升也是不言而喻的。像电视这类会成为稀缺的大公共传播平台的传统媒体, 目前所应努力的方向不应该是内容或全媒体, 而是要强调自己大公共传播的价值, 并根据数字生活空间的特点进行调整, 不断强化自己的价值。

记者:这样看来, 这种大公共传播平台将来存活的方式仍然是不确定的, 可以这样理解吗?

陈刚:的确是这样的。目前, 像电视这类传统媒体具有大公共传播平台的优势, 也是阶段性的, 不会一直保持不变, 要看它能撑到什么时候了。目前看来, 只有一种大公共传播平台是很稳定的, 那就是户外广告。户外广告是最古老的广告类型, 也是最稳定的广告类型, 而且无论互联网如何发展, 这种类型都将继续存在, 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 无论是美国, 还是中国, 户外广告的规模基本上都是低位稳定增长。也可以这样认为, 户外广告是永远的大公共传播平台。

另外, 由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广播在中国的增长量还没有结束。在中国, 汽车数量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比增长, 而中国交通的现状又是堵车时间增加的主谋。所以, 从对广播的受众数量和接触时间上来看, 广播媒体在中国不但不会衰老, 而且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 广告客户也应该了解这种情况, 认识并利用大公共传播平台的价值, 在复杂的环境中, 综合考虑, 同各类相关媒体平台和营销传播服务公司合作, 共创价值, 共同成长。

记者:近日传出的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上海文新集团即将合并的消息, 成为行业里热议的话题,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是两大传统纸媒合并, 无非是“抱团取暖”, 但是否真的抱得了团, 取得了暖, 还要以观后效;二是两大传媒集团合并, 强强联合, 将会有更大发展。对于这两方面的声音, 您是怎么看的?您对这次合并有着怎样的分析和判断?

北京新闻 篇11

阎晓宏副署长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对宁夏银川市成功申办“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表示热烈祝贺,并认为:宁夏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和谐的民族氛围,以及新闻出版业快速发展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成功举办书博会的有利条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掀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第二十二届书博会的举办是新闻出版业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总署和宁夏自治区区委、区政府对第二十二届书博会的筹备工作高度重视,将以小省区办出大文化的魄力,凝心聚智,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论坛、展覽、读书等活动,将第二十二届书博会办成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文化盛会。屈冬玉副主席向与会各媒体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特有的回族风情,并表示:本届书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充分展示我国出版业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以及推动宁夏和全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署将第二十二届全国书博会定在宁夏举办,是对宁夏的信任和厚爱,是全国新闻出版界对宁夏新闻出版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努力把本届书博会办成一次“水平更高、影响更广、独具魅力”的文化盛会。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扩大书搏会的影响力。本届书博会首次设立了阅读大使,聘请文化名人王蒙,80后青年女作家张悦然,宁夏著名中青年作家郭文斌和阿舍为第二十二届全国书博会阅读大使。郭文斌在新闻发布会上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他说:体育强健一个民族的体魄,阅读强健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从全民阅读开始。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的主题。第二十二届全国书博会汇集了全国的名家名作,是宁夏读者期盼已久的文化盛会和读书节日。

(责编:魏佩)

北京新闻 篇12

本刊讯 (记者宾梦琪) 2015北京国际食品及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展览会 (以下简称“FATS Fair”) 将于7月18~2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5月27日, 展会主办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雅森国际联合在京召开了FATS Fair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开始前由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台湾恩莱生医的工作人员分别现场演示了牛奶三聚氰胺快速检测、兽残及农残的快速检测。在会上由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副会长兼秘书长纳绍平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等介绍了快检对于解决目前食品和农产品出现问题的意义以及目前对我国食品、农产品安全检测现状的分析。最后说明了FATS Fair将通过展会平台携手追溯、快检企业, 共筑中国食品安全保障。

上一篇:挫折体验下一篇:真空干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