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转变是关键

2024-08-24

人的转变是关键(共9篇)

人的转变是关键 篇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已成为当前国家崛起、经济振兴、社会建设、企业基业长青的中心课题。

当然, 在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工作中, 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的升级换代、技术效率的开发与提升、资源的集约与利用乃至环境的珍惜与爱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等等, 都是十分紧要而迫切的任务, 不能有任何轻忽。实际上, 这些因素已成为经济、企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紧要难题, 如果再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破解, 必将造成继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 要转型升级是很不容易的, 不仅各方面均受原有设备、规模、框架的束缚, 而且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但是, 不转型升级, 必然是困难重重, 败路一条!出路何在?关键在于, 在抓硬件再造的同时, 必须大抓人的转变。

历史证明, 无数事实均证明, 人是各种事物的能动因素, 经济 (企业) 发展的目的与动力, 都来自人, 来自人的能动性。人的状态, 决定企业的生命状态。因此, 人的转变, 包括人的观念 (理念) 、动力、定位等多因素的转变, 是企业及企业各环节转型提升的关键因素。

时代在变, 形势在变, 人也必须随之不断调整转变。所谓“与时俱进”, 意即如此。

就企业而言, 企业要转型, 首先要求企业的主导经营者及管理团队的理念、动力、定位、业绩标准等要首先转变。发展动力从何而来?首先来自经营理念, 如果仅仅满足于上传下达、被动应付式的形式化、被动型的状态, 或只是为利而动, 为表面“业绩“而行, 为“随大流”、“过得去”而维持现状, 很难走向再生之路。现代形势, 不仅要求企业有全局观念、市场态势观念、竞争观念, 而且要求有强烈的自求生存、自谋生路的自主理念。在此基础上, 才能产生重效率、重集约、重创新、再创业的巨大动力, 也才能走出一条人性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科学发展之路。

真正树立“人本”理念、“知本”理念, 才能产生新型动力。真正的人本理念, 不仅要尊重劳动、尊重团队、激发个人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而且要强化消费者、客户关系、社会需求成为企业主导的社会责任, 从而把人民、国家的整体要求放在首位。与此相悖的“老板心态”、独断体制、恩赐意识等, 就必须加以革除, 才能焕发全员的事业型动力。

在企业转型、特别是人的转型中“知本” (以知识为本) 的理念和追求高知、高智、高效的新动力, 也十分重要。知识、人力均已进入资本创造的领域。就企业而言, 无论其经营者、管理者或一般职工, 在新时代, 不仅以诚信敬业为荣, 还应大力提倡追求知识、提升智力、以高效为成就的新事业精神, 执行力的精髓在于能动力和创造力。而这绝非一举之功, 而在于一生的追求和环境的激励氛围。人不是为“利”而动, 但适时对创新、创造、创业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 往往产巨大的成就感和激发力。

在企业追求转型升级的工作中, 大力强化对职工转型的要求, 让广大职工走向新的价值认同和激发新的动力, 同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当然要看到, “GDP迷信”、业绩做秀、弄虚作假之风, 造成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巨大损失, 有些已跨过了做人的底线。但也要看到, 正气的发扬, 是消灭不正之风的根本途径。扭转不正之风, 也是企业的责任。人生转型、企业转型, 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基础!企业在人的转型上加大功力和成效, 将是国家经济转型的最基础、最大的贡献!

人的转变是关键 篇2

领导干部是转变作风的关键2003-06-29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着力于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为用好人民赋予的执政权力,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巩固我们的执政基础

而作出的重大决定,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转变作风,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关键。因此,当前,应当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入手,建立机制,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监督,使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落到实处。加强教育,切实转变思想作风重点应加强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作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教育。作风,是我们党在政治纲领和行动中表现出的态度和风格,是党的性质、宗旨、路线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和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党的生命,就是党的力量所在。党的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应通过教育使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与时俱进,永保先进性的需要;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求;是适应WTO、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迫切需要。二是党的宗旨教育。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说到底是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因此,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宗旨教育,从思想上解决“当官”与“为人”的问题,树立领导干部以民为本,重德修身的思想,避免领导干部成为脱离群众的“官老爷”,保持领导干部“人民公仆”的本色。三是勤政廉政教育。要通过经常性的法规教育、警示教育,使领导干部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教育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完善机制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一是完善社会评价机制,促使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社会评价机制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具有较强的引导、评价功能,因而应充分运用社会评价机制来促使领导干部严以自律。一方面,全社会应形成一种共识,即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必须”是指“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一项基本要求、基本的义务,而不是领导干部个人的修养问题,可执行或可不执行。领导干部是不是认真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事实上就是是否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问题。坚持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领导干部就是好的领导干部,应当受到褒扬,违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领导干部则应该受到谴责。另一方面,应将领导干部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情况,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情况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标准。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坚持实事求是、德才兼备,反对重才轻德,重数字轻实绩,从而使这种评价机制成为领导干部严以自律的内在动力。二是完善决策机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领导作风。首先在领导班子内部,要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做到凡是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以集体权力制约领导权力的滥用。其次,要坚持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应建立并坚持以下工作制度:(1)定期学习制度,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2)规范性文件出台前法律部门审查把关制度、对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规范政府的施政行为。(3)重大问题决策前法律咨询和科学论证制度。对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决策前要专门成立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法律咨询、科学论证小组,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4)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及时纠正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在考核内容上,即要重业务,又要重政治。不仅要考核领导干部的才,更要考核领导干部的德。在考核对象上,不仅考核领导干部自身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情况,也要考核其部属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情况。要求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既严格自律,又带好队伍,杜绝好人主义。在考核成果的运用上,对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一般问题,组织上要及时开展针对性的诫免教育,促其纠正。对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采取组织、纪律、法律的手段予以纠正,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切实端正生活作风生活上的享乐主义正是导致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腐化堕落的根源。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切实端正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一方面是完善制度,严格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如进一步坚持和落实廉政谈话制度、选拔任用干部征求纪委意见制度,领导个人重大事项和外出报告制度、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检查制度等。另一方面是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和领导干部的重要

转变付费方式是降低药价的关键 篇3

现行药品采购体系需要完善

首先要理性地看待“药价虚高”的现状。一方面,药价虚高是以诊疗收费偏低为前提的。目前许多医院的门诊挂号费是5元钱,而在北京协和医院附近的中档的理发厅,男士理发最低价格是52元。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多年不变,需要高技术支持的医疗服务与一直上涨的物价水平难以相配。

另方面,出厂价6角钱的药品绝不意味着企业的单位生产经营成本就是6角钱。目前许多企业将营销外包,即采用底价招商的方法开展销售。我们且不说招商销售是否合理,但商业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各种成本是应该计入药品的成本中的。这是导致药价虚高不合理中的“合理性”。但这样说并不是为药价虚高辩解,“看病贵”这一民生难题,绝不是单纯将购销价从12元降到6角钱就能解决的,至少需要配套解决医疗服务价格偏低的问题、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以及医务人员待遇等问题。

现行的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历经1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也很多。首先是主体错位。目前药品集中采购的采购主体是医疗机构,使用主体是患者,支付主体是患者或医保(新农合)管理机构。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花钱矩阵理论”提出,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人家的钱办人家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目前的药品集中采购就是“花人家的钱办人家的事”,招出“药价虚高”就不足为奇了。其次是激励扭曲。集中采购的政策目标是降低药品价格,但同时医疗机构又实行“顺加作价”政策,医院只能在真实采购价基础上加成15%,再加上“禁止二次议价”等限制,越降低采购价格,医院收益越低,是典型的“负性激励”。第三是竞争不足。目前的集中采购多采用综合评分法作为成交规则,中标数量较多,相比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方法,竞争偏弱。

美国按病种付费制度效果明显

有人认为,药价虚高是管制的恶果,药价虚高是“招”出来的,所以要放开医疗服务价格,由医院自主定价;取消招标,由医院自主采购;取消“顺加作价”政策,由医院在最高限价范围内自由加成。竞争无疑有助于平抑价格,但是有什么样的竞争力量能够平抑那些人满为患的全国知名医院的价格水平?具备上述条件,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比研究了美国的医保付费方式和药品流通方式,发现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上述假设条件都具备,但医药费用还是快速增长的,直到施行了按病种付费制度才扭转了这一增长势头。

资料显示,美国随着老年医疗保险基金(Medicare)和医疗救助基金(Medicaid)的实施,医疗费用急剧上涨。1965年~1980年,美国的卫生总支出由139亿美元激增至996亿美元,医疗卫生经费由占GDP的2%激增至3.8%。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对医院不合理收费加以限制,老年医疗保险基金预计到1998年将全部耗尽。

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对全美享受Medicare和Medicaid的住院病人于当年10月1日起实行按病种付费制度预付费。此后医药费用增长率由1983年前的16%~18%降到7%~8%。

我国市场化采购时机未到

美国早在1910年就出现了为医院提供采购服务的集团采购组织(简称GPO),但是几十年来GPO的数量一直不多,直到DRGs成为支付方式后,GPO才得到迅猛发展。据美国医疗行业集中采购协会统计,约96%~98%的医院至少加入了一个GPO,平均每家医院要成为2个~4个GPO的会员。据统计,GPO能为医疗机构节约10%~15%的采购成本,2008年GPO为美国医疗系统节省了大约360亿美元的开支。(据《健康报》)

教学改革关键是理念的转变 篇4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推进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力

传统教育和考核方式的着眼点是应试, 在应试模式下, “满堂灌”“满堂问”是教师的拿手好戏, 全社会都习惯了这种 “知识本位”的理念和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尽管素质教育提出了很多年, 但应试模式下形成的习惯和思维惰性, 总在不经意中反弹。所以, 教学改革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人格平等。“在民主的课堂里, 教师的观点与学生的观点一样可以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尖锐批评, 这样学生和教师都能学习, 教学相长”, 教师要摆脱对传统权利的依赖, 尤其是要拒绝用命令式的口吻跟学生说话。

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 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路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扶者和激励者, 成为学生的朋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同志。”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敢讲敢说敢思考的习惯, 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立足点,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贯彻好新模式。

2.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新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 所以课堂重点应该是“学”, 而不是“教”, 要把“灌输式”改为“抛问题式”, 实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我们的目的是学生学得好, 而不是教师讲得好。

3.实现教研方向的转变。新课堂要求体现以学为主, 事实上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研不单单是写写感悟性文章, 教研更应关注课堂的效率、问题的生成、学生的心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等;研究统一性的教学向个性化教学的转变,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研究传统教育模式向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的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

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落脚点

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就是学生角色的转变, 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 把机械的接受知识过程转变为积极的情感参与过程, 由关注短期效果转变为关注长期发展。

1.转变合作方式。新的小组模式如下: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分别以2、7、1的比例组合, 由组长牵头, 引领小组集体研讨教师布置下来的一个个问题;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时, 采取“小组本位”, 展示的是小组集体研讨的成果;对学习成果的评价, 也相应采取“小组本位”, 以小组得分的形式对小组的集体成果做出恰当的评判。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学生自学互教、帮扶提高, 形成一种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2.转变学习方式。在传统课堂中, 评价一节好课的关键是教师“讲得精彩”“演得生动”, 而教学改革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转变作业方式。教学新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作业方式必须多样化和层次化, 作业范围广泛、形式多样, 如课前预习作业、课堂探究作业、课后检测作业。

4.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改变以分数为依据, 转而对学生采取过程性评价:每一节课、每一周、每一月、每一个学期都评选出 “模范之星”, 对学生的评价把教师、小组、自己的评价三者结合起来。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观念的转变

1.转变教师的考评机制。如果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就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 这样的评价体系会束缚学生的进步和教师的成长, 很难确保改革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我们必须要探索一种素质教育下的全新的评价机制。

(1) 从是否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角度, 肯定教师的隐性工作。如是否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是否只是重视个别尖子生, 是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2) 教师的奉献精神、道德表现以及工作量、出勤率、批改作业量等都应该作为评价的指标, 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让教师能够干劲十足。

2.转变骨干教师的培养方式。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血液, 骨干教师更是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 为此我们要从全局出发, 增强骨干教师培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学校和个人都要制订相应的计划, 并认真落实。如每学期开设公开课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公开发表的论文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成长提供土壤。如每年给教师订阅相应的报纸杂志;定期派教师到外校学习交流;督促老教师发挥对青年教师的辅导等引领和辐射作用, 并对“师徒结对”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人的转变是关键 篇5

2、没有播种,何来收获。

3、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4、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使用前要使天平左右平衡。

5、千淘万漉虽辛苦,千锤百炼始成金。

6、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关键的只有几步。

7、我心一片磁针石,不读清华不肯休。

8、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高,梦想就有多远。

9、团结进取,追求卓越。

10、习惯改变命运,细节铸就终身。

11、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12、团结一心,扬我班威。

13、今天的栽种,明日的果实。

14、锲而不舍,存义精思。

15、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16、志不坚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7、播下希望,充满*,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18、拼搏奋进,永远进步。

19、北大清华少年心,花香鸟语春天事。

人的转变是关键 篇6

一、引导学生走向教材

在通常的教学中,教师以教材和教参为本,从自己的主观出发拟定问题,确定重点、难点,设计教案,然后带着教案走向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思路上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力求找到与教参相统一的答案,即教师带着教案走向学生。这其实是忽视了学生内心主动求知的需要,背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算不上是启发式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前参与,反复阅读教材,然后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沿着不同的方向思维、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上讨论的也是他们自己提出的疑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交流。凡能让学生在争辩中获得的知识,决不去讲解;对学生提出或回答的问题,也不轻易出否定性评价,更不轻率地予以批评,只在关键处给予巧妙点拨,课后在布置延伸拓展性作业。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求得真知,以养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二、由教师提问向学生提问转变,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节课都要围绕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一节课中,教师对重点、难点的把握程度及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能力、思想、心理状况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课堂效率的高低。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或教师代学生解答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主确定的重点、难点就难免有较大的盲目性,学生只能按教师的设计来学习,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学习。

其一,注意把握问题的难度。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简单幼稚或荒诞怪癖,也可能出现超前思维或难度较大的情况,对此,我就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定向控制,以学生原有的基础为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停留在无多大意义的争论中,也不在一些偏怪问题上纠缠不休,做到既放得开,又收的拢,把问题调控在不偏离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程度上。

其二,注意选取问题的角度。对学生疑点中的关键问题,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新颖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如《石壕吏》一课的教学中,有的同学认为“听妇前致词”一节,诗意跳跃过大,语意矛盾。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深度。我让学生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文中只有两处写“吏”而题目却是《石壕吏》?老妇致词时,“吏”在干什么?“吏”能说些什么?如果把“吏”的话加进去,变成对话的形式,诗句还会有矛盾吗?这样,由于选取了新的角度,打破了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多方向、换角度去思考,从而由侧面解开了疑惑。

其三,注意问题的解决效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促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同时也克服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为了求得解决问题的高效度,我注意了问题的分类处理。凡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就鼓励学生独立解决;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让他们开展讨论互相补充以求解决;通过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适时适度加以点拨,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加以解决。

事实证明,学生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课堂讨论,自己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真正得以发挥。

三、由教向学转变,注重学法指导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师不仅仅是限于教学生去读一篇篇范文,而在于指点学生掌握多种适合于不同目的的读书方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由教向学的转向学的效率。

在学法指导上,我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学习方法的获得是一学习、训练、养成的过程,在起始阶段,可能需要定向指导,有时甚至需要模仿。我们阅读一篇文章,一般要经历感知、理解、欣赏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学生掌握读书方法的过程。我让学生从模仿开始,进行引导、训练,直到学生基本掌握这种方法。二是教学生学会质疑。如何教会学生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不仅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而且是思维方法的问题。我采用定向启发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质疑。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模仿与定向指导后,学生一般都能由模仿尝试到思考发现,从而掌握了科学有效的质疑方法。

转变观念是提质减负的关键 篇7

参与调查的学生共计476 人, 其中有77.9%的学生认为学习很轻松;12.8%的学生认为还可以适应;1%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参与调查的家长共计435人, 其中89.7%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业负担不过重;10.3%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业负担过重。从以上的问卷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 减负, 确实收到了实效。

一、教育的现状与弊病

学校减少了学生们的课业量, 孩子们的负担就真的减轻了吗?真的能够有自由的空间, 发挥自己的特长了吗?家长真的不求分数, 意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吗?看看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课外补习班、提高班, 心中自然就会有了答案:学校给孩子们减负, 而家长却在给孩子增负。因为, 你不做功课, 别人家的孩子却在做, 你不去补习, 别人也会去补习, 这在以分数评价优劣的观念下, 家长们怕自己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这种观念助长了课外教育的畸形发展, 更推动了家长们择校的热潮。

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然而, 很多家长不惜花大价钱, 想方设法找朋友、托关系把孩子送进自己期望的好学校。那么,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呢?在家长的眼里, 孩子的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学校毕业生进入重点中学的比率高就是好学校。因此不难看出, 多年的应试教育已经把人们的思想带入了一个怪圈:应试教育体制认可的是分数。家长认为, 孩子考高分, 上了名牌大学, 就能找到好工作, 就能赚大钱。于是, 大家都把眼睛紧紧地盯在考试的分数上。考分, 成了评价学校、教师、学生优劣的首要条件。然而, 有哪位校长、教师、家长是真正把培养孩子的品德放在了第一位?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 我认为, 减负的关键应该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思想观念彻底转变了, 减负, 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如何转变观念, 更加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思考。

二、社会观念的转变

教育, 从广义上讲, 指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 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不管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 系统的还是零碎的, 都可以称为教育;从狭义上讲, 教育即学校教育, 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一种活动, 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综上可见:教育就是“人的社会化”。所以说, 教育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真正做到学生减负, 首先要转变的是社会的观念。

当下, 许多人努力读书大多是为了拿个好的文凭, 学历是一层包装纸, 好的包装才会显出高价值, 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 学历就等于能力吗?这一点恐怕没人给两者直接画上等号。多数情况下学历是展现能力的重要前提, 是敲门砖。有着大学文凭的人更有可能做文职工作, 而那些持初中毕业文凭或高中毕业文凭的应聘者一般都是做体力活。所以说, 社会观念的改变, 尤为重要。用人单位在录用员工的时候, 要重能力、轻文凭, 重人品、轻学历。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 用人, 若是把道德品质与工作能力放在首位, 人们就不会再一味地追求重点、名牌学校, 从而改变对孩子的培养方式。

三、教育部门观念的转变

教育部门也不要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一所学校好坏、一个校长能力高低、一个教师水平优劣的唯一标准, 不以任何形式加以比较。应鼓励学校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 把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从分数的束缚中彻底地解放出来。教育是一个整体, 它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责任, 而是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形成的合力, 这样, 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四、校长观念的转变

一所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主要看校长有着什么样的办学思想, 向学生、家长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 这一点十分重要。一位优秀的校长不但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 而且应该是教育思想的引领者, 校长走向哪里, 教师会跟着走向哪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作为一个校长, 不仅是教师的老师、学校主要的教育者, 也是一个特殊的乐队指挥, 这个乐队是用一些极精细的乐器———人们的灵魂来演奏, 你的任务就是要听到每个演奏者发出的音符, 要看到并从心底感觉出教育者在学生心灵里面留下了什么。”学校领导更不能以班级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

1.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部长周济强调, 师德建设决定教育改革发展成败。他说:“要想把教育做好, 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 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如今, 在经济浪潮的拍打下, 一些教师心浮气躁, 经不起金钱与物质的诱惑, 注重名利, 把考分作为一种赚取利益的砝码。因此, 要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 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教师的追求方向,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以学生分数的高低论英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发展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现和研究,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同时, 要注意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 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漫山遍野的鲜花, 在艺术家的眼里是美景;在牛羊的眼里只是饲料”, 所以, 教师要相信“野百合也有春天”!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 看到自己的优点, 感到成功的愉悦, 从而树立自信心, 还要让每一个学生看到同伴的优点, 从而激发其上进心, 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教师心中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学校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只要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 我们的学生就会不断得到发展。

2.着力打造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它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展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既可以作为教育教学的要素为师生所吸纳, 又可以作为隐性课程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主流文化提供新的文化生长点。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是学校团队精神的体现, 是学校永不衰竭的发展动力, 也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标志。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对于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价值理想, 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增强师生的凝聚力, 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人文环境的建设, 最需要的就是: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存在价值, 营造民主科学的校园氛围, 引导和调整师生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 为师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其能力和价值的竞争平台。一所学校要健康和谐发展必须要重视人文环境建设, 它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可以起到支持和保障的作用。

人的转变是关键 篇8

一、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

前几年一直说,中国经济存在着内外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消费需求不足依然存在。这种情况使得我国GDP的持续平稳增长缺乏内在动力。过去30年我国GDP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因为消费需求不足,一直缺乏内在动力。前几年我们是依靠出口导向政策,用对外出口来弥补国内的消费需求不足,维持了比较好的增长。可是到了2008年以后,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连续几年出口受限,出现了经济下行趋势。2009年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把增速又拉起来了,但需求不足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从2009年到2010年,经过一段时间,由于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所引起的一些消极的后续效应开始显现,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资产价格剧烈上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和泡沫出现,另外就是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这导致一个两难状况,一方面是内在动力不足,想要维持比较高的增长率,就需要有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首先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支撑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货币超发的后续后果显现出来了,又不能继续用扩张性的政策来支持增长。

碰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研究这种现象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时候,通常用所谓“三驾马车”的说法,认为今后中国经济怎么走就看“三驾马车”,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分析的结果就是,为什么2008年遇到那么大的困难?就是因为“三驾马车”中有两驾已经不行了,出口遇上了金融危机,同时消费也上不去。很明显,“三驾马车”的分析法是凯恩斯主义用来分析宏观形势的方法。

学过宏观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凯恩斯主义处理的是短期问题,从来没有说过可以用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来处理长期问题。我们长期发展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

中国面临“两难”困境的症结,就在于过分倚重短期政策。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来分析。2008年的问题在于,在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本来就不足,进出口顺差一下降,就造成了总需求不足。因此,2009年的政策重点就是尽力扩大需求。只要能够扩大总需求,就能够把增长的速度拉起来。

“三驾马车”的思路脱胎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即使凯恩斯本人也从来没有说这一分析框架可以用来解决长期经济问题。所以,单纯依靠短期政策来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种误读。

我们不仅要解决短期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短期的政策来赢得时间,抓紧解决长期发展与增长问题,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两难困境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西方国家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也就是两次产业革命之间的那种增长模式,特点就是靠投资来驱动增长。苏联在“一五”计划后沿袭了这一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很多弊病,因为它要靠投资来驱动,资本对劳动的比例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最终需求不足,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我国前几个“五年计划”,也是走的这条路。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长时期的持续增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学习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东亚经济体用进出口来弥补内需的不足。采取出口导向政策造成了两个积极后果,一些出口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大量闲置劳动力能够得到就业机会。我国大量劳动力,大概是1.5-2亿人口,从农村低效领域转移到了城市相对高效的出口加工业就业,使得整个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可是我们看到,所有采取这种出口导向政策来支持高速增长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经过10-20年用出口导向政策所支撑的高速增长之后都出现了很多问题,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带来了后续效应,资产泡沫膨胀到一定阶段就会破灭,造成整个市场崩盘。日本是这方面最典型的,在高速增长之后很快就出现了内需不足,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以至于采取了贸易立国的政策,用出口导向政策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出口导向政策有一个很重要的配套政策,就是汇率本币低估的政策,这一配套政策在前期是有效的,但当这个政策成功地执行了10-20年之后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因为出口企业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也就是补贴,创新的动力就会削弱。有些经济体就此变成了一个劳动密集专业户,不再搞创新了,减弱了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宏观问题,在出口导向政策非常成功的情况下,外汇结余将会大量增加,这就会造成本国货币的升值压力,造成贸易摩擦。这时就需要选择:其一,让本国货币升值,如果本国货币升值,出口导向政策就会持续攀升,追求外汇结余肯定就不行了,因为在均衡汇率这一点上,应该说是不会有外汇存底增加的。其二,坚持出口导向政策,这就需要保持本币的低估,因为改变这种本币低估状态会涉及很多人的利益,比如出口企业的利益,出口地区的利益。继续保持本币的低估,采取中央银行干预的方式,让央行频繁干预外汇市场,结果就是收购外汇来支持外币汇率,压制本国货币。这样,央行就只能被动超发货币,货币多了,无外乎就是流向两个地方,一是资产市场,二是消费品市场,走到资产市场上去就会形成资产泡沫,走到消费市场上去就会造成CPI快速提高,也就是通货膨胀。

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性障碍,才能营造吸引人才、鼓励创业的环境。因此,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使上层建筑更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

三、全面改革要有顶层设计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走出上述的两难困境呢?在我看来,就是长期和短期结合起来,把“标”和“本”结合起来治理。从短期层面来说,应该采取总体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但仍然要充分灵活。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前功尽弃。有人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了,也有人认为中国恐怕就要“硬着陆”了。这两种说法都有一些绝对化,一方面,“硬着陆”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另一方面,我们还有30年经济发展实力的积累。另外,我们的宏观当局、央行的专业水平很高,如果方针决定了,他们能够引导经济实现“软着陆”,这种可能性仍然很大。所以,要用稳健、灵活的财政政策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同时又必须认识到,这种短期政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在采取这样的宏观政策来保持脆弱平衡经济的基础上,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解决长期发展的问题上去。所谓长期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发展服务业。有人说服务业在西方国家是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其实在20世纪初期服务业就脱颖而出,很快就超过了制造业,每年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都是三大产业中份额最大的,比如中国香港地区的服务业占到了90%。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它的发展是和分工同步的,随着分工而深化,服务业中有很多都不是像早期那样为消费者服务的,而是为生产者服务的,我们把它叫做“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继续深化的结果就会出现一些所谓的战略型新兴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在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一直到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也在研究。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是没有解决呢?这是因为转变遇到了“体制性障碍”。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来反映供求关系,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去。可是我们的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政府仍然保持着支配资源的大部分权力,特别是在城市化加速之后,现在的产权结构使得政府手里又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支配,那就是土地。各级政府都很容易用低价格把土地拿到手,变成可以用来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我们的金融改革虽然市场化了,但是各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有很大的影响力,加上其他一些机制上的原因,各级政府对于支配信贷资源也有相当大的权力。有了这些权力,各级政府就会用手中支配资源的权力来营造政策,政绩的主要表现就是GDP的增长。因此,这一体制就造成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巨大障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步履维艰了,特别是到了“十一五”时期,在某些地区还出现了一种开倒车的现象,不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走,而是朝着相反方向走,强化了政府对资源的支配。

再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技术创新似乎也非常困难。如果说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是自己的创新能力不足,那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相当先进的技术,有些技术甚至突破了前沿。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依然非常困难,原因就在于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技术有了发明却变不成产品,有了产品却又发展不成产业,一些企业勉强在市场上站住了,却总是长不大,而现代技术的进步非常快,几年过去以后,原有技术就不先进了,就沦为二流技术了。

此外,由于法治的地方化、司法的地方化,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创新,因为“你创新我仿冒”,我只要争取到了司法管辖权,你都告不了我,因为有地方保护。所以,我们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但是体制上有障碍,好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费了很大劲,始终转不过来。

“十二五”规划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动力是改革,因为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性障碍,只有改革,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发挥创新精神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为此,必须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

为了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改革要有顶层设计”被提了出来。现在国有部门的财税体制、金融市场、法治建设、教育科研体制等,都积累了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的任务庞大而艰巨。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呢?首先要有顶层设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国家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在新的平台上又面临新的选择。这就需要由我们的执政党在顶层设计上做选择,在这个大系统下的各个子系统都要有这样的设计,包括经济系统、法治系统、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等等。

从经济方面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国有经济,如何真正完成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改革目标;二是财政体制的完善,如何实现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对应;三是金融体系建设,如何解决好我国的金融体系开放不够与金融创新不足同时并存的问题。在金融体系建设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问题,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目前的银行体系和政府监管体制下,这一问题越来越尖锐。小企业是创新的主要来源,在世界各国都是这样。如果小企业没有好的经营环境,我们的技术创新、新技术的产业化都会碰到很大障碍。所有这些问题根本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才能促进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此外,所有这些改革的关键都在于政府自己,政府应该下决心进行自我改革,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根据前几个“五年计划”和“五年规划”的经验,全面改革势必遇到来自既得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种种阻力和障碍,主要有两个阻力:一是来自既得利益的阻力,就是在原有格局下得到利益的人们会有惯性来阻碍改革;二是意识形态的阻力,因为我国长期受到从苏联接受过来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有这种意识形态的阻碍,市场化改革必然会受到影响。所有这些改革不但要有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还要有去除各种阻力障碍的决心和令行禁止的执行力,这样,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完善现行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科研和教育体系;建设完备的法制体系;实现政府自身的改革。

人的转变是关键 篇9

近年来,安徽省抓住中央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狠抓工业领域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一批企业技术中心迅速成长、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壮大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后劲明显增强。主要做法是:

(一)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修订了《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已按照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程序和要求,报省政府法制办备案。起草了《关于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的意见(送审稿)》、《安徽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管理办法(送审稿)》和《安徽省企业技术创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送审稿)》等一系列的文件,为抓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推进大中型骨干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目前全省已建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34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2007年234家技术中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84.2亿元、利润121.6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47.6%和47.9%,成为带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中心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投入连续多年大幅增加,2007年已达到151.5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4%。通过不断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配置了经济技术资源,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成为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核心。

(三)推进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近年来,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了“安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院士行”、“安徽煤矿安全技术创新院士行”、“安徽铜陵有色技术创新院士行”等3次院士行活动,共邀请了53位代表我国行业最高水平的院士和专家参加,共作学术报告30场,达成项目合作协议37个,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武汉、马鞍山市等省内外开展了4次规模较大的产学研项目对接活动。

(四)围绕加强创新品牌产品建设,启动实施“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

为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加快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新产品做强做大,形成一批亿元销售收入的重大新产品,带动我省产品结构调整,安徽省经委按照“加强引导、鼓励创新、扶持重点,培育品牌”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今年启动实施了“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编制了《2008年安徽省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项目导向计划》,共269个项目,总投资181亿元。项目支持的重点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试产品规模化生产项目、创新品牌产品培育项目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通过这批项目的实施,“十一五”期间预计可开发100项以上重大新产品,新增新产品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

(五)以抓好企业信息化为突破口,推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完成了《安徽省企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和专家论证工作,完成了50户骨干企业信息化建设任务,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设计、生产和管理水平。目前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了信息化工作体系,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应用的企业由62%上升到83%,开展财务、采购、销售、物资管理信息化应用的企业,由65%上升到90%。

经过努力,安徽省企业已初步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投入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目前我省65%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67%的科研人员集中在企业,68%的研发经费源于企业,66%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于企业。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了全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作的思路

(一)加强政策研究和落实,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做好《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和《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等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与制定工作。

(二)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促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我们始终把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摆在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骨干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在资金上,对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同时,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引导全社会科技资源向企业积聚,逐步形成定位明确、机制灵活的企业技术中心运行机制。下一步,重点在汽车、机械、建材、化工、轻工等我省优势行业中,再努力培育发展一批优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三)实施创新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一批名牌产品

以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抓好企业技术创新“十一五”规划项目和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计划的实施,支持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水平的自主品牌产品,培育一批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重大新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世界名牌,以增强安徽工业的实力。2009年,我们将按新近出台的《安徽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安徽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认定,进一步推进我省新产品和创新品牌产品工作。

(四)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安徽省经委将组织省有关部门和各市经委一起研究制定《关于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意见》;打造“安徽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会”品牌,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影响力,通过吸引全国乃至国际上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我省企业加强合作,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国性的产学研对接平台,加速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我省的产业化;实施省级技术中心企业“1+2”计划,引导每户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与2所以上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与方式;大力推广应用安徽省产学研网上洽谈和交易平台,在网上实现产学研供需与成果交易,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权责利益关系明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五)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突出安徽省经济带动性大的重要骨干企业和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两个重点,不间断地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加大对“试验区”的支持力度,实现全省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继续提升汽车产业,把安徽省建设成为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大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培育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成套技术装备;不断改造提升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优质材料工业等传统产业,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推进生物、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培育一批贸科工农相结合的企业集团。

(六)坚持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

上一篇:四化两型下一篇:噪声污染损害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