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购买行为分析

2024-09-06

80后购买行为分析(精选9篇)

80后购买行为分析 篇1

1 引言

如今, “80后”, “90后”, 两个时代鲜明的群体, 自从进入人们的视线便备受关注, 不论从生活方式, 工作习惯, 学习生活各方面来看。无形的压力压在两代人的身上, 自从1995年国家出台黄金周, 旅游并成为他们释放压力的新方式。两个群体心理特征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旅游消费行为。对比两者的旅游消费特征, 可以更好的细分旅游市场,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 研究综述

“80后”, “90后”作为当今旅游消费主体, 一直备受关注。最近几年, 学者对这两个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

有些学者单纯的研究其中一个群体。姜岑, 赵佳君, 梁曼 (2010) 通过阳翼所开发的量表, 对“80后”调查对象的价值观分为五类:传统型, 享乐型, 成就型, 世故型和自我型, 并分别研究了各自的旅游消费行为。袁省, 宋丹萍, 党春梅 (2011) 分析了“80后”的心理特征, 结合“80后”网络时代的背景, 提出了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等市场开发战略。白凯, 严艳, 高言铃 (2011) 使用“Saucier五大人格特质量表”和“自主开发的潜在旅游消费偏好测度量表”分析了“80后”消费群体人格特质和旅游消费偏好之间的关系, 对“80后”的人格特征进行了五种分类, 发现不同特征的人, 旅游消费偏好是不同的。苗燕 (2013) 基于时代特征对“80后”这个群体的生存现状和旅游消费条件做出分析, 对“80后”旅游消费开发提出决策:产品多元化, 注重目的地形象建设, 基础配套建设完善, 加强媒体宣传。杨艳华 (2013) 以安阳市高校为例, 研究了“90后”的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 得出大学生旅游需求的驱动因素。

一些学者同时研究两个群体的旅游消费, 杜继淑, 郑惠 (2010) 分析了“90后”的旅游动机, 总结了他们的旅游消费特征, 并与“80后”进行异同点比较, 为“90后”旅游市场开发提出建议:产品开发更注重娱乐性, 价格定位要灵活, 宣传方式要新颖。重点研究的是“90后”的开发市场。唐丹, 郭晶莹 (2010) 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80后”“90”后青年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 并归纳了其旅游消费行为特点:由于时间和金钱的原因, 他们会选择在寒暑假或黄金周去比较近的周边城市旅游, 住宿和交通会选择舒适便宜的方式。

在前面学者的研究基础上, 我们发现将“80后”, “90后”的旅游消费对比分析还很少。基于此研究空白, 我们将对“80后”, “90后”两个群体比较分析, 得出两者的旅游消费特征, 并希望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3 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调查的对象, 主要是南宁市的“80后”, “90后”, 其中“90后”主要为在校大学生, “80后”主要为在校研究生和参加工作的人士,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项目的选择、旅游信息的获得渠道、旅游出行方式的选择、旅游城市偏好、出游频率等等。

本次研究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于2014年9月到12月份主要是在南宁市和网上共发布300份调查问卷, 回收282份, 有效问卷270份。其中“80后”调查问卷156份, “90后”调查问卷113份。问卷有效率达90%。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显示, “80后”与“90后”都非常喜欢外出旅游, 两者喜欢旅游的比例都高达80%以上。有旅游动机才能促进旅游消费。下面通过问卷具体分析“80后”、“90后”旅游消费行为的特征。

4.1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把旅游者分为五种心理类型:自我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中间型、近多中心型、多中心型。五种心理类型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存在很大差异, 自我中心型旅游者行为比较谨慎, 不爱冒险, 喜欢熟悉的环境, 他们倾向于选择传统热点的地区。相反, 多中心型旅游者思想比较开放, 爱冒险, 喜欢有巨大文化冲击力的地方, 因此他们会避开选择大众化的旅游目的地, 比较喜欢有特色的或民族性的旅游地, 这些旅游目的地处于开发初期或者还未开发, 多中心型使我们旅游者通常成为这些目的地的开拓者。中间型的旅游者则处于两者之间, 这部分旅游者数量最多。选择传统热点的地区的调查者中“80后”占72.8%, “90后”占27.2%。相反, 选择有特色及巨大吸引力的旅游地“90后”占80.3%、“80后”占19.7%。由此可见, “80后”更加偏向自我中心, 喜欢谨慎熟悉的旅游目的地旅游。“90后”更喜欢冒险刺激, 喜欢有巨大文化冲击力的地方。

4.2 旅游资源的选择

旅游的过程, 不仅仅是为了欣赏一路的美丽风景, 也是希望用旅游购买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一些心理需要, 比如对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绿色的食品等这些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些, 旅游者的享受需要旅游者除了对旅游活动过程中, 自己生存需要之外, 还有享受的需要, 这是一种高级需要, 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需要, 但是这种需要也是建立在旅游者的生存需要的基础之上的。为了满足旅游者不同的旅游需求, 我们就需要对旅游资源做出选择。

在旅游资源的选择上, “80后”与“90后”的选择情况基本一致。“80后”与“90后”多选择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 所占比列分别为35.72%, 32.23%及36.87%, 32.89%。由于“80后”多为工作和家庭群体, 他们大多选择商务旅游以及家庭度假游。出于工作的需要, “80后”的旅游者可能会多次被公司派遣到同一旅游目的地。因此, 商务旅游的重游率较高。另一方面, 繁忙工作之余, 与家人一起度假休闲旅游也是他们的必选项。既能和家人在一起, 又能调整身心。“90后”多为学生群体, 他们大多选择观光旅游及文化旅游, 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又能体验当地的风俗传统和生活方式。其他的探亲旅游, 体育旅游的旅游者较少。

4.3 旅游信息的获得渠道

调查数据表明, 在获得信息方面“80后”、“90后”分别有45.5%、48.2%通过浏览网页获得, 36.45%、32.78%的人通过朋友介绍, 12.34%、10.8%的人通过向旅行社咨询获得信息, 其余的人通过报刊杂志获取信息。网络在我国流行在1994年就开始了, 所以“80后”、“90后”青年从小就能够接触到网络信息。当问及“通过网站搜集哪些信息”时, 选择旅游景点的占44%, 查看各大旅行社提供的旅游线路和报价占32%, 通过贴吧或论坛占29.71%。由此可见, “80后”与“90后”在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上基本上是一致的, 因为从网上获取旅游信息简便快捷, 但相对于网络这种虚拟环境, 他们中还是有很多人更倾向于人们的口碑效应, 从众心理很普遍, 因此在获得旅游信息的时候, 他们会亲自去征询亲友的意见, 与自己的好友探讨旅游攻略, 以减少风险, 获得比较详细可靠的旅游信息。

4.4 旅游出行方式的选择

在调查结果中, “80后”选择自驾游占42.7%, 20.7%选择火车出行, 18.9%选择汽车出行, 9.2%选择飞机出行。“90后”中48.7%以上选择火车出行, 32.6%选择汽车, 很少选择自驾游。由于“80后”有自己的经济来源, 所以自驾游比较多。而“90后”为学生群体, 没有经济条件, 为了满足自己实惠的旅游, 所以选择普遍而又便宜的出行方式。

4.5 出游时间和频率的选择

“80后”、“90后”青年每年旅游4-6次的占到总人数的23%。从1995年国家黄金周出台起, 黄金周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而选择每年不出游的人数几乎为零, 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旅游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从出游的时间来看, “90后”中有27%的人选择寒暑假, 45%的人选择黄金周, 9%的人选择双休日。而80后中有46%的人选择了双休日, 其次是21%的人选择黄金周, 由此可以分析出选择选择寒暑假的“90后”青年主要为在校学生, 他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 黄金周也是他们最佳的出游时间;而选择双休日进行旅游的多为“90后”, 他们一般会选择郊外近游。

4.6 停留时间与住宿选择

从旅游中停留时间来看, 57%的人会停留2-3天, 24%的人会停留1天的时间, 20%的人选择停留4-6天。不难看出停留时间集中在2-3天, 主要考虑到学习和工作。从停留时间和住宿的交叉分析来看, 住宿首选为宾馆, “90后”大多选择如家等经济型酒店, 他们只想满足便宜、安全, 舒适的需要, “80后”会选择星级酒店, 还有少部分为了体验生活会选择当地居民。

4.7 旅行方式的选择

根据数据分析, “80后”、“90后”在选择旅行方式上保持基本一致。“80后”中有62%的人选择了自助游, 23%的人选择参加旅行团, 仅有7%的人选择半自助游。而“90后”选择自助游的占67%。由于“80后”、“90后”作为新世纪的青年群体, 他们追求个性的独立, 追求刺激, 希望能够摆脱旅行社等所提供的绑定式的旅游服务, 因此在旅游途中倾向于自主性, 享受旅游带来的自由和快乐, 更多的人选择自助游。

4.8 旅游城市偏好

“80后”、“90后”青年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城市偏好的时候, 55%选择所在城市周边地区, 32%选择其他省份。“80后”、“90后”青年向往的地方集中在西藏、云南丽江、西双版纳、四川九寨沟、海南、新疆、内蒙古大草原, 其中区别较大的是“90后”出于时间和经济的考虑, 绝大部分人实际出游的目的地集中在所在城市周边地区。

5 总结

通过问卷的调查数据对“80后”、“90后”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 “80后”更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喜欢谨慎熟悉的旅游目的地旅游, 而“90后”更喜欢冒险刺激, 喜欢有巨大文化冲击力的地方;在旅游资源选择和旅行方式的选择上, “80后”、“90后”的喜好情况基本上保持一致, 多选择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自助游;在旅游信息的获得渠道上, “80后”、“90后”也能保持基本一致, 都喜欢在网上获取旅游信息这种简便快捷的方式, 但其中也有很多人更倾向于人们的口碑效应;然而在出游时间的选择上存在很大不同, “90后”大部分为学生群体更喜欢在黄金周和寒暑假, 而“80后”大部分是工作群体大部分人选择了双休日出游;在停留时间和住宿上, 选择2-3日的居多, 但是“80后”更喜欢选择星级宾馆, 而“90后”更多的会选择经济型酒店;在旅游城市偏好的选择上, “90后”出于时间和经济的考虑, 绝大部分人选择所在城市周边地区, 而“80后”的选择没有一定的局限性, 各个城市都有选择。

综上所述, “80后”、“90后”成为当今社会旅游消费的主力军, 既有共同性, 他们时尚, 独立, 喜欢冒险。又有不同性, “80后”的群体已经拥有工作和家庭, 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和“80后”相比, “90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的经济支出, 所以旅游限制更多。各旅行社等相关部门可以根据“80后”、“90后”旅游需要的不同, 细分旅游市场, 制定不同的旅行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一代“80后”和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出生的“90后”, 两者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特征影响着各自的消费行为特征。“80后”作为工作和家庭群体, “90后”作为学生群体, 在工作, 家庭, 学习生活中, 他们承载着不同的压力, 而旅游正是一种释放压力的好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心理角度对比分析“80后”与“90后”的旅游消费行为, 并归纳了其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为更好的细分旅游市场, 促进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80后”,“90后”,旅游,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刘貌, 李蓓蕾.80后消费行为特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4) .

[2]邱敏, 李颖.“80后”生存现状大调查[N].广州日报, 2010-02-05.

[3]阳翼.中国独生代消费行为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8, 12.

[4]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5]苗燕.基于时代特征“80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J].经济师, 2013, (12) :206-207.

[6]陈春.“80后”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8.

[7]李伟.中国八零后与九零后消费行为对比研究——以济南地区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 2009.

[8]吴清津.旅游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

80后购买行为分析 篇2

本课题研究力求缩小大学毕业生人才供需双方在选择、培养、成长中的距离,降低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岗位的盲目性和跳槽流失率;改善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在岗位成才的能力。本课题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天津市十几所大学、高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749人及天津市三个产业11个大中型企业大学毕业入职3年内新员工487人和企业中层管理者558人中,实施大型问卷调研,取得第一手实证资料。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各因素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多个单元和多个角度调查数据分析其问项态度前后一致,表明该量表的建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都比较好。本文依据有关信息进行实证分析和逻辑推理,力求找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成才中的问题、原因,尤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愿景、精神境界、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从价值观、信念、态度、个性、行为特质直至风俗习惯、举手投足都基本合一 。员工行为规范的系统推行是企业文化战略实施的关键,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有效抓手,也是完成企业文化由理念价值系统向行为规范系统飞跃的有效路径。中国企业正日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行为规范的系统推行并富有成效。

问题的提出:

80后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

职业素质与职业行为现状的调查

对新员工职场最急需改善的不良品行和行为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

80后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在调查中所反映出的坦诚、率真、求变的态度和心理素质,令人另眼相看。本单元调查内容较多,共16个题目,但“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选项态度集中,认同度高,比例之和达90%以上占12个题目。“说不清”、“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选项寥寥无几。

本单元整体数据显示出如下特点:生于80后的大学生,他们坦率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工作、去生活。少了点浮躁,多了点务实;少了点牢骚,多了点省思;少了点借口,多了点对自身行为细节和行为习惯的关注。例如职场新员工最急需改善的不良品行和行为习惯调查反馈:1.不守时,非常重要52.6;非常不重要0.2。2.随意毁约,违背诚信,非常重要55.9;非常不重要0.4。3.工作态度散漫,做事没精神,稳定性差,非常重要55.7;非常不重要0.8。4.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懒惰,非常重要55.3;非常不重要1.0。5.办事拖延,易推诿找借口,非常重要50.1;非常不重要1.0等。

职场新员工最需要培养和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场行为调查(企业管理者与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态度倾向调查,结果对比)

对80后大学毕业入职

新员工职业素质与职业行为

调查结果的思考

先学会做人,才能会做事、做成事——企业、企业管理者对80后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最需要培养,同时也是最需要改善方面的最根本期待和看法。

好习惯造就人——昨天在大学有什么样行为习惯,往往造就了今天职场人有什么样行为习惯;同时习惯也造就着明天新员工未来的命运。

亚里斯多德说:“我们养成习惯,然后习惯造就我们。”好习惯带来顺利与成果,坏习惯带来阻抑与落后。

一些新员工是环境优裕长大的80后独生子女,往往注重享受。并将一些言行无礼、眼高手低的坏习惯从大学带到职场,令企业和管理者以及同事们不能苟同甚至不满意。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场行为习惯,改善不良品行与行为习惯成为职场以及社会上紧迫的呼吁和共同期盼。

责任重于泰山——职场人万不能糊弄和逃避责任的“担当”,它是职业素质和职场行为标准的试金石。

成功并非高不可攀,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成功并不遥远。这是企业、企业管理者对80后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最集中也是最基本的期盼。

由外向内、由硬到软实力素质的积累、锻炼、成长——期待80后新员工和大学毕业生最需要改善的方面。

各单元调查中列在第一位、最看重的素质、能力,往往最软,最内在;而最外显、最有形的素质、能力,往往列在调查选项最末端、最末位。例如:

企业管理者在五个单元调查表中将“非常重要”列为第一位的项目分别是:

培养80后新员工职场良好行为

规范,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的

具体建议

注重员工行为的改变

在企业文化落地的战略实施中我们需要关注习惯无形中所发挥的影响力,要引导新员工以“主动积极”的心理意志,来突破旧习惯的侵扰,用真正有益的思想与行为来取代不良的旧习惯。

第一,结合职场各岗位各环节科学认真设计员工行为规范。

用强力文化的灌输式和训练的方式推行员工行为规范,可以使人们在角色转变中加快接受企业的行为模式体系。实现职场行为逐步固定化和习惯化。

第二,行为习惯的改变需要从训练新员工遵守新的行为操作入手。可口可乐的培训非常强调行为的实战性,很少进行国内企业现在非常热衷的执行力、影响力、团队建设和管理理念的理论课程培训。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三星电机公司更是将各岗位员工行为规范逐一界定了“哪些不应该做的行为规定及其奖惩条例”,一目了然。员工守则人手一册,凡是入职后员工脱产培训一个月,入脑入心,为“遵守基本”(行为)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行为培训是员工职业素质、职业文化培训的重要内容。行为培训及改善过程通过反思、准备、实施、保持四个阶段完成。

第四,员工行为规范的宗旨要体现原则性和人本性。具体反映在:简单易行原则和人本性、共识性、操作性、民主性、透明性、向上、向善和积极的精神。

实现从企业制度到企业文化的蜕变,促进员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第一,设定标准——要量化。要设计好员工行为规范的制度蓝本和量化的标准。习惯成自然,一旦形成就牢不可破。

第二,执行制度——要固化。中央远大空调总裁张跃认为,有没有完善的制度,对一个企业来说,不是好和坏之分,而是成和败之别,要么成,要么败。没有制度是一定要败的,没有习惯养成也是有缺陷的。

在执行制度中通过激励反复刺激,通过故事广泛传承形成企业共有的习惯。企业习惯包括:思维习惯、行为习惯、道德习惯、共同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习惯蕴含着文化。

第三,培养良好习惯要从赏、罚两方面制度和机制入手。首先构建和实行企业文化建设日常奖励机制。

例如,日本的《轻犯罪法》就是针对人们日常不道德、不规矩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法规。这些规则对民众形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很有帮助。被认为是轻微犯罪的现象有:公共场所对别人动粗和恶语相向;妨碍安静;暴露身体;夹塞插队;破坏公共照明灯;偷窥、乞讨、给人造成干扰的流浪者;谎报灾情;救灾时不合作;丢弃对人有危险的动物等。

共有34项,几乎包括了日常的不文明行为。如果有人出现法规中明示的不文明行为,警务部门就要处以罚款或拘留。日本人法制观念强,大多都力求按规则使自己文明待人处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素养。

企业文化不仅发挥规范员工思想的作用,而且发挥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企业文化就像家教。一个人一看就像有“家教”,意思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有规范 。它是企业文化培育非常关键的一环。

80后员工行为规范要在认同中推行并实施

80后生长在国家改革开放繁荣发展的机遇期和作为家庭独生子女的受宠期,是“以自我为主”少了负重感,过得很快乐、很真实的独特群体。但又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渴望成功,渴望个人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2008年“5•12”四川汶川罕见的大地震灾害发生时,这个年轻的群体经受住了短暂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用行动赢得喝彩。80后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一代 。他们骨子里镌刻的是中华民族高贵的灵魂,他们胸怀祖国,敢于承担,能够无私奉献。

80后也不是没有弱点和缺陷。几近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有一部分80后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娇气、浮躁、怕吃苦,喜欢以我为中心,不大懂得关心和尊重别人。个别80后甚至滋长了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性和“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颓废思想。

第一、点燃他们的激情。80后普遍不会甘心被冷落,设法让你重视他。由于80后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在激烈的环境中成长,他们通常都要更加进取。企业管理者要给予80后更为自由、开放、舒适、轻松的环境,不要试图限制和改造他们,而是因势利导和循序渐进。

第二、提倡“阳光管理”。事实上,80后员工进入了一个注重交流的时代,一个追求相对民主和开放的管理文化时代 。他们更希望平等、双赢、共享。

第三、提倡“个性化管理”。80后和80前员工生活在独生子女和多子女的不同生活环境,喜欢以我为中心。正视“个人主义”,实施不同的多样化的相应管理,保留他们自身个性,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精神。

针对80后员工成长环境及其特点,更需要营造趣味性、重要性、挑战性、学习性、自主性、责任性、成就性,有发展机会、晋升机会、工作价值等科学、公正、高效的企业文化。

一名新员工加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这就是:认知,即了解和知道企业的文化;认可,即同意这个文化;信任,即相信企业所倡导的文化;认同,即行为习惯与企业的要求一致 。企业文化是习惯不是制度,从 “约束”到“信仰”,对于80后员工尤其要如此这番。

养育好性格——员工行为规范的定盘针

爱因斯坦指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第一、好性格养育的入手点,训练和养成责任心。心理学中,责任心是一种自觉地将份内事情做好的重要人格特质。意味着一个人必须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

第二、引导员工重新审视、主宰自己心态及工作态度的性质。不断校正人心和人的行为偏差,实现人与事的最佳匹配。

第三、助燃员工心中的激情,释放出他们对工作的热忱 。在履行岗责中体现价值,在认真工作中积累成功。引导员工从学会做事中学会做人。

结束语

注重将企业文化落地的过程,体现在80后新员工良好行为规范养成以及职业素质提升的过程中,既是企业文化夯实基础的工程又是企业文化战略前瞻的必要选择。詹姆斯说:“如果你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个性格。” 性格将决定人的命运。员工命运又和企业命运紧密相连。

80后员工人格特征探讨分析 篇3

在心理学中,人格特征指的是在个人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环境的影响,通过人的活动而形成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它一经形成便对人的行属效率、行为风格及行为方向产生长久而广泛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绩效和社会适应状况[1] 。现代人才和人格心理学认为,人格因素与成才关系密切,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均具有最优化的人格特征[2]。目前,以调查人格特征为主的心理测评已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广泛应用,诸多大型企业都在招聘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采用此方法来了解员工个性特点,为人才选拨、职业规划、绩效管理、员工培养等方面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目前应用较广的“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测试”对第29研究所80后新入职员工进行了抽样测试(抽样样本为90人),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客观地揭示了80后员工这一典型群体的人格特征,并发现部分人格特征与公众普遍主观认识有较大差异,为员工的发展和培养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客观支撑。

1 卡特尔16PF测试介绍

1.1 定义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试,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R. B. Cattell)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测验,该测验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1.2 16PF中各项人格因素介绍

卡特尔认为“根源特质”是人类的潜在、稳定的人格特征,是人格测验应把握的实质。卡氏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确定了十六种人格特质,并据此编制了测验量表以评价人们16种基本的人格特质如表1所示。16种个性因素在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人独特的人格,完整地反映了一个人个性的全貌。

卡特尔16PF测试不但能够描绘出测试者的16种基本人格因素,而且还能通过对测验结果作统计分析,推算出许多种形容我们的人格类型的次元因素和综合因素,如表2所示。

1.3 卡特尔16PF的应用

卡特尔16PF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辅导、心理咨询等领域[3],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用于人才选拔和培养。一方面,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个性特点的人去做,个性特点和职业之间的相符性或适合性愈高,则事业的成功希望就愈大;另一方面,充分了解人员个性特点后,对人员的培养和职业规划则更有针对性,因此,通过对人员个性特点的系统了解,有利于实现因材施用、因材施教。另外,也有大量文章报道了卡特尔16PF在人员绩效管理方面的应用[4]。

2 测试结果及分析

针对抽样的80后新入职员工(随机抽样数为90人,80%为硕士及以上学历),采用多人同时测评的方法,严格按工具指导语进行,要求受试对象如实进行回答。下面是各项测试结果分析。

2.1 16种人格因素分析

16PF测试的均值如表3和图1所示。

根据16PF的评分标准,16项因素标准分在1~10分之间,分值在4分和7分之间为一般范围,高于7分为高分,低于4分为低分,从图1可以看出其中C稳定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为高分;L怀疑性、Q4紧张性为低分。由此可以大致总结该部分员工群体人格特征如下:

1)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极少出现心神不定,恼怒烦躁的情况;

2)比较活泼、愉快、健谈,对人对事很热心,信赖随和,易与人相处;

3)冒险敢为,少有顾忌,有敢作敢为的精神;

4)做事有恒负责,责任感较强;

5)心平气和,很少有紧张困扰之感。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该部分员工具有情绪稳定成熟、敢作敢为、做事有恒负责、易与人相处等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该部分员工Q4紧张性得分很低,说明自身紧迫感还不够,特别是在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过程中,需要为企业发展而不懈努力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不够,这也和员工在学生时代几乎都是佼佼者,优越感较强密切相关;同时,独立性Q2分值也偏低,说明自强自立的独立的个性特征不明显,这也是80后的主要个性特征之一。

另外,如“情绪稳定而成熟”、“做事有恒负责”、“易与人相处”等方面特征与公众普遍主观认识有较大差异,80后是伴随着“家庭小皇帝”、“自我为中心”、“没有责任感”等字眼成长的,但是对于80后的职业人(尤其是针对高学历知识性群体)的认识不应该一概而论,对不同群体应打破传统观念、转换角度看问题,本文的客观测试结果反映了这一点,这也为后续人员发展、培养等工作提供了不同于公众认识的客观支撑。

2.2 次元因素和综合因素分析

员工16PF测试次元因素和综合因素得分均值如表4所示:

这几项因素都是从16项人格因素中推演出来的,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人格特征,其中X1偏低,X2偏高,X3、X4居中(X1~X4一般在0~10之间),说明该部分员工整体外向、忧虑感较少;另外心理健康值较高(平均值为22),情绪稳定,专业成就可能性也比较大(均值为55),创造因素(15~150之间)、工作适应能力(4~40分之间)居中。

2.3 与普通职业青年比较分析

为了更全面深入了解该部分员工人格特性,本文将测试结果与普通职业青年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普通职业青年测试结果采用刘淑萍等人的研究结果[5]。应用SPSS13.0、Excel软件进行标准差、标准误、t检验统计分析,P<0.01认为有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该部分员工与普通职业青年,在C、E、F、G、H、I、L、N、O、Q3、Q4十一项人格因素有差异,X1、X2、X3、Y1、Y2、Y3、Y4七项次级因素或综合因素有差异。

第29研究所员工大多来自知名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因此在稳定性C、恃强性E、有恒性G、心理健康Y1、专业成就Y2、创造因素Y3等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分值,表现出情绪更稳定、做事责任感更强、专业成就和创造力的预期值更高。

但是,从表5中也可以发现,紧张性Q4分值明显比职业青年低,说明紧迫感和承受的压力不及普通职业青年;另外,在世故性N方面也出现明显差异,也反映了员工刚走出校园不久的特点,在精明能干、世故方面分值较职业青年低。

3 结束语

目前,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了解员工人格特点是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关注的工作之一,本文进行16PF测试和分析也是对该方面工作的尝试。通过测试和分析:

1)客观揭示了该所80后新入职员工群体人格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针对员工的人格特点进行引导和调整,发扬和保持一些优良的人格特征,而对一些如紧迫感不够等因素则可以进行适当引导和调整;同时,该群体测试结果可供同类科研生产单位参考借鉴。

2)通过测试分析发现,80后(尤其是高学历职业人群体)部分人格特征与公众普遍主观认识有较大差异,对80后群体的认识不应一概而论,对应不同群体应逐渐打破传统观念来看待问题。

3)本文员工个体样本测试结果可作为数据库,用于后续职业发展与人格特征、绩效表现与人格特征关系等长效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48.

[2]李绍良.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量指导手册[M].沈阳: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987:11.

[3]郎红娟,马如梦,马进.16PF在医务人员招聘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8):696-698.

[4]张天.卡特尔16PF对企业管理人员工作绩效预测效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80后购买行为分析 篇4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

职业倦怠(Feurnout)一词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ee)1974年在《职业心理学》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学者马勒诗(Maslach)等人也在1981年提出了职业倦怠具有广泛时代特征的三个核心部分,即精神衰竭、人格解体、低成就感。

大学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工作在第一线的、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的专职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素质和状态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如今,我国"80后”的学生辅导员已占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半数以上,他们有着与老一代学生工作者完全不同的生存体验和独到的工作方式。面对如此高比例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整体状态尤其是与年龄不相称的职业倦怠现象应引起特别关注。否则,教师个体、教育事业以及整个社会都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辅导员群体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体力透支,缺乏工作兴趣和创新能力;工作不思进取、效率低下,无成就感,对事业没有信心,得过且过;情绪上焦虑、紧张、暴躁、冷漠、抱怨等。

二、高校“80后”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在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对该群体中年轻教师的关注更少。因此,探讨他们职业倦怠的成因既是保证广大学生工作者安心岗位、乐于奉献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保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向坚定发展的迫切要求。

1高校“80后”学生辅导员的职业压力

一些众所周知的实际问题,如辅导员与学生数量比的“错位”现象,对辅导员的政策在实际落实中的“倒挂”现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撞车”现象,对辅导员重视程度因事而异的“震荡”现象等矛盾,扼杀了许多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把原来激情满怀的“80后”辅导员推进了尴尬迷茫的工作夹缝中,是“80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衍生地”。

(1)高校对辅导员工作性质的具体要求还没有达成共识。长期以来,各高校在辅导员选拔、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等方面的安排比起专业教师或行政干部来,尚未有统一规范的体例,各自为政的情况比较多见。尽管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都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果抱有较高的期待,然而辅导员能用以满足这种期待的资源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年轻辅导员在与同龄人和同行人的横向比较中经常出现思想不稳定、信念不坚定、工作兴趣衰减等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2)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具体内容不十分明确。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职责,既要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完成大量千头万绪的事务性工作。特别是二十多岁的年轻辅导员们,经常会疲于应对各类随机性强又与本职工作关系不大的“边缘性工作”,结果不仅降低了本职工作的效率,而且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投入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方面。

(3)年轻辅导员成长发展的外延机会受限。2004年中央出台的16号文件和2006年教育部24号令明确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也使得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范性被提上了议程。然而,这些措施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80后”辅导员失去了曾经的“职业安全感”和向专业教师转行等“出路”。加上辅导员们在职称晋升等方面尚处于现实的竞争劣势,较大工作时间的投入和较低收入状况的矛盾、较大工作强度和难以短时评估效绩的矛盾等纵向失衡,难免造成“80后”辅导员产生对职业的抱怨乃至发生非正常流动。

2高校“80后”学生辅导员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1)角色冲突造成的心理压力。《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是时代赋予高校辅导员神圣、深刻、复杂的职业角色定位,这就要求年轻辅导员们要学会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随时调整自己作为家长、兄长、教师、学长、朋友等不同角色需要具备的思维习惯、行为态度和表达方式。“80后”辅导员虽然年龄与学生差距不大,容易进行思想融通,但是如果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做学生心理工作时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和调节,就可能因为年轻辅导员不适时的压力释放或角色缺失造成“事倍功半”的消极后果。当然这种心理状态的塑造绝不是一日之功,离不开丰富社会经验的历练,不能予以过早苛求。

(2)陈旧的社会观念造成的心理迷茫。高校教师本应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受人尊敬的行业,但由于工作方式并非实际授课,社会上很多人便认为辅导员根本不是老师,是“打杂”的工种。久而久之,造成辅导员自己也觉得在高校里的地位低人一等,前途黯淡。虽然现在此种情况有所改观,但每当谈到辅导员工作,依然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这个岗位没什么大不了的,是谁都可以做得来的。而这种思维惯性延续到校园内,使和学生相关的许多事情发生后、各部门不是找学生直接沟通,而是马上要辅导员出面,动辄指责“你的学生怎么怎么样”,“你是怎么管的”;学生对辅导员的尊重程度也不如对专业老师;类似让“80后”辅导员特别尴尬的事情不胜枚举。作为一个在基层做具体执行工作的角色,却每天背负着学生、家长、同事等方方面面的重压.心理情绪在患得患失中浮沉,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对职业的倦怠感。

(3)个体成长环境造成的心理不成熟。2004年后各类中央文件已经对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创新素质、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近几年来选拔进学生辅导员队伍的“80后”青年都是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他们与当代高校大学生同样生长于改革开放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受各种思潮的影响较多,与30岁以上的辅导员相比,他们自我意识更突出、个性色彩更强烈、思维活跃性更强。这些特点体现在工作中却令人喜忧参半,喜在与学生心理年龄和经历的相似使他们容易开展工作,而且接受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工作方法灵活多样;忧在他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界限比较分明,不太情愿牺牲个人时间给工作,协同和配合意识不强,工作分工中“你的是你的,我不管;我的就是我的,我不给”;抗挫折能力较差,重表扬和奖励,不愿意接受批评。这些不成熟的心理表现

在日常工作中确实让人担忧。

另外,在当今这样一个高速变化的时代,如果工作内容的重复性太强,年轻人就会有一种被别的同龄人落下的恐慌。虽然有很多辅导员实际上很适合这份工作,但“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辅导员所从事的大部分事务性工作,创新空间确实很小,甚至做了几年后“闭着眼睛都能完成”。久而久之因为缺乏挑战而衍生出衰颓情绪,感到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产生心理倦怠就在所难免。

3教育对象特点的影响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得学生数量倍增,伴随的是生源质量相对下降,增大了教育的难度,这种现状与国家对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系统培养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之间的冲突逐渐凸显。

当代大学生更向往随心所欲的生活,对生活没有太高尚的追求;期盼建立自我内心价值体系,甚至认同平庸;不期望皈依于某一种理性信仰,个人很少再为国家、社会和民族焦虑,政治参与热情趋于平淡甚至表现冷漠,把维护个人的价值和权利置于很高的地位。而社会观念的本身的多元化使学校、家庭、学生个体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期望产生分歧成为理所当然的孪生品。在多方关注下,高校辅导员难以在职业操守探求和社会心理需求中寻找平衡,加剧了职业动荡的筹码。所以,现在高校辅导员工作比起以往的辅导员工作更容易令人疲惫不堪。

三、从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思考和解决“80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

1突出“三追求”

(1)追求科学的职业定位。信念和理想是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药。当代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学科发展取得的优秀研究成果已经惠及社会各个领域,心理测试和系统培训等应用性实践也使得人格类型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成为可操作性的科学体系。因此,“80后”高校辅导员有条件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例如是否存在“职业错位”,还是天生的人格类型与工作需要有冲突等等,必要时也不妨求助于专家,进行有意识的心理调节,帮助自己在出现职业倦怠方面的问题时,学会换角度思考;遇到困难时能够适时进行自我安慰,不盲目否定自己。对于以往有把工作当跳板想法的辅导员来说,则要彻底转变观念,调整自我的职业心态和人生规划,端正做辅导员的态度,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工作的理念融入自己的终生实践。

(2)追求乐观的职业目标。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从不以高薪厚禄为荣,而是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终生的职业目标,以“桃李满天下”为最大乐趣。投身辅导员工作的人更能体会到学生的点滴进步才是自己无以计数的财富,更能带来难以割舍的愉快。正是这种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不懈追求,使教师承载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和无数敬仰。新形势下高校年轻辅导员如果能以此目标为职业追求,将大大增加工作兴趣,避免好高骛远和无意义攀比造成的心理失落。

(3)追求高远的人生价值。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深远浩大的系统工程,而这个工程往往又是由春风化雨般的点滴小事铸就的,其有效的教育成果不是肤浅的、短暂的,而是一种内在的肯定和持久强劲的内化力量,是在多少年之后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人生价值。这种价值的延续是科学职业目标的体现,更是辅导员工作的最高境界。

2加强“三交流”

(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拓展沟通渠道。交流是理解和尊重的基石,辅导员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够使工作事半功倍。新形势下“80后”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前应主动思考交流对象、交流场合、交流方式的特点,抛弃“等靠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懒惰思想,才能建立工作预见性,不为工作所累。例如:什么事情适合群体交流,什么情况应当个体交流;什么工作应当在办公室交流,什么情况下在寝室或食堂更合适;哪些时候应当用鼓励方式交流,哪些时候可以以批评为主。另外,“80后”辅导员与学生交流的优势随着现代通信方式如手机、互联网等的运用也有所增长。一些辅导员在该方面已经做了积极探索并初见成效,如:建立班级QQ群、互通E-MAIL、网络通信、组建校内网等,都能帮助辅导员全方位了解学生心态,科学规划工作。此外,“80后”辅导员应多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外活动,一方面可以强健身体,保持充沛精力;另一方面可以释放心理压力,达到心态平衡。特别是有适当文体特长的辅导员容易在这些活动中和学生打成一片,有利于工作的推进。

(2)加强辅导员系统内部的交流,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失去自我的工作才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感。有相当一部分“80后”年轻辅导员由于疲于对事务的处理,忽视了自我能力的提高,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因此,“80后”辅导员们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才能找出教育对象的规律和特点,成为专家型学生工作者,大大提高事业的成就感和职业魅力。辅导员老师通过相互的经验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感悟、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刷新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在工作中把握主动。

(3)加强与不同行业间的交流,深化职业培训。就业前科学、真实、系统的职业培训能够使从业者对未来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建立合理期望,避免入职后倦怠感的产生,这是消除职业倦怠的前提。目前,我国各高校对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一般是以讲座报告等形式开展,时间也相对短暂,基本上集中在几天或十几天就进行完毕,缺乏一定的深入性。加上辅导员工作本身的“中国特色”,没有太多国外经验可以借鉴,从体例上就束缚了工作本身的横向延展。事实上,一些国内外优秀公司企业培训员工的成熟经验是可供借鉴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职业倦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隐性的“能力恐慌”,只有不断地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为自己充电,才能够具有适应各种压力、打“有准备之仗”的能力。因此,“80后”辅导员工作过程中要采取“请进去,走出来”的方式建立社会交流网络,既能拓展工作视野,也对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和支援氛围大有裨益。

3实现“三和谐”

任何社会问题的出现和解决都是矛盾从不和谐到和谐的过程。对“80后”高校辅导员群体职业倦怠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归根到底要紧紧围绕着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如何一切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培养”这一中轴线展开。国家和社会从组织上要应尽可能地给辅导员工作建立更加科学的定位,建立更加科学的选聘和淘汰机制并且落到实处,同时在教育过程中给“80后”辅导员更大的自由度与更多的自主权,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情境,对他们的工作成绩持合理的期望,使他们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学生情况时,能够从实际上得到更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当他们面临着层层考核和种种量化指标时,也能够体会到更多科学务实的肯定和激励。

80后购买行为分析 篇5

“80后”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第一代, 他们成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环境中, 追求个性、享受生活是他们与父辈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今大部分“80后”都已经从校园走向了工作岗位, 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 对于金钱的可支配程度较大, 愿意且能够购买自身所需求的各种产品。“80后”已经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主力 (1) 。与此同时, “90后”也悄然长大, 2008年, 第一批“90后”跨入大学校园, 这是“90后”首次以一个群体的概念出现在社会视野中, 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时代大背景使得“90后”一代可能有着许多与“80后”一代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特征, 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求新求变, 乐于探索与冒险, 相对于80后有更多的时间、更丰富的资源、更充足的信息来了解想要的产品, 但由于当前大多“90后”还是学生, 且所需资金大多由父母支出, 消费水平不高 (2) , 故在消费行为方面有着诸多的局限性。以上两代的差别正体现了本文即将阐述的代际理论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代际理论作为专门阐述“代”及“代际冲突”的形成机理和表现方式的一种理论学说, 主要研究代际公平和代际冲突 (3) (4) (5) (6) , 在解释近代社会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代沟”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代际理论是从技术革命、社会急剧变迁给不同辈份的人群可能带来不同的感受、认识和选择方面的可能性进行分类研究。尽管有其自身理论局限性, 但它的针对性却是很强的。社会思潮往往是特定的时代趋向在思想上的集中反映, 运用代际理论不仅能够分析不同年代青年思想上存在的差异——“思想代沟”, 而且还能找到产生这种“思想代沟”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根源。从而描述和研究不同代的人之间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和冲突。

目前, 国内外学者也对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分析, 但他们侧重于研究青少年、大学生等某一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 (7) (8) , 还没有利用代际理论研究“80后”和“90后”的消费行为差异。关于“80后”和“90后”具体消费行为差异, 尤其是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差异目前文献中还没有涉及, “80后”已经进入社会, 成为社会的新生力量, “90后”即将进入社会, 研究“80后”和“90后”的旅游行为特点及其差异, 可以了解“80后”和“90后”不同的旅游需求, 从而为满足他们的需要制定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无论是对于旅游目的地还是旅游产品经营者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 主要是苏州、南京的“80后”和“90后”, 其中“90后”主要为学生。调查内容包括“80后”和“90后”的旅游动机、旅游信息来源、出游频率、出游方式、家庭人均收入、旅游内容、旅游消费情况等等。

本次调查的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法, 于2011年7—9月间在以上地区共有目的性地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 回收问卷475份, 回收率是85%, 其中有效问卷是418份, “80后”调查问卷有167份, “90后”调查问卷有251份, 问卷有效率为88%。

三、“80后”、“90后”旅游行为差异分析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在代际理论的基础上阐述“80后”和“90后”的旅游行为差异。

1.旅游目的。在调查中, 根据现实情况, 将旅游目的共分成了7个类型, 分别是: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商务会议、宗教朝拜、探亲、修学交流及其它。从图1中的调查数据可见, “80后”与“90后”的旅游主要目的是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中, “80后”与“90后”所占比例分别为40.93%、45.80%;观光游览则分别为42.49%和43.48%。两代在这两个选项上所占的比例十分相近。而在商务会议及宗教朝拜中“80后”占的比例和“90后”几乎为零的概率, 可以明显分化出这两个时代人的主要特征。“90后”到目前为止, 整体上并没有担负较多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且假期相对较多, 生活状态还是比较轻松的, 故在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探亲及修学交流方面比例较高, 但与“80后”相比, 差距并不是很明显。所以两代在旅游目的基本一致。

2.旅游资源选择。在旅游资源方面, 表1显示他们最喜爱的旅游资源是自然风光类, “80后”、“90后”所占比例分别为39.42%与41.10%;其次是度假休闲类的, 分别为30.29%与25.48%。在历史人文类上, 两代所占比重近乎相同, 分别为16.35%和16.71%;在主题公园类的旅游内容上“90后”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但两代差距并不是很大, 这也从一方面反映了两代有着许多的共通性。

3.旅游时间选择及旅游频率。“80后”、“90后”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 两代基本一致。调查设置了旅行的时间段 (双休日、端午、五一、清明、元旦、中秋、不限) 选择, 调查中, 在端午、五一、清明这样的短期假期中“90后”出游比重略大于“80后”, 主要是“90后”占有大量的学生群体 (8) , 不会像“80后”的工作群体有着这些假期的不确定性。而两代在旅游时间段上最大的一致性就是“不限”时间的旅行, 在旅行时间段的不限选项中“80后”“90后”所占比重分别为41.51%和33.33%, 从这点可以鲜明地体现出现在青年一代的自由主义精神, 注重享受生活、享受当下, 向往洒脱、随性的旅行方式。

表2表明, “80后”“90后”每年旅游的次数基本集中在0~2次上, 每年超过4次的出游对两代来说都是很少的现象。从调查得知, “80后”出游频率略高于“90后”的出游频率。

4.出游方式。在出游方式的选择上, “80后”、“90后”都更愿意与朋友结伴出行;其次, “80后”更倾向参团旅游和自驾旅游, 而“90后”更倾向自助旅游、家庭出游和参团旅游。

5.住宿设施选择。表4显示, “80后”、“90后”对旅游住宿条件的主要选择都是经济型酒店、旅馆, 在经济型酒店选项上“90后”所占的比例反映了“90后”生活条件优越及其较大的消费欲望和能力, 且再次反映了这代人的消费随意性, 更注重自我享受。一般商务型酒店的选择, “80后”所占比重则明显多于“90后”。

6.影响旅游选择的因素。表5显示, 对“80后”、“90后”来说, 影响旅游选择的最大的因素是个人偏好, 特别是“90后”, 这一代的独立自主意识较之前者更强, 有着更多的自己的想法并会大胆地付诸行动。其次影响较大的则是旅游价格, 这一因素对“90后”影响更大, 毕竟多数“90后”在金钱方面还是靠家里支持。最后才是朋友介绍、旅行目的地媒体宣传等等。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调查数据对“80后”、“90后”的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80后”、“90后”在旅游目的主要都为休闲度假与观光游览, 不过在商务会议和宗教朝拜上, “80后”所占比例远大于“90”后, 两代人选择旅游资源主要是度假休闲类和自然风光类;在旅游时间上, 两代的旅游时间一致性较高, 基本分布于双休日、五一等一些法定小假日;在旅游住宿上, 两代主要选择的为经济型酒店、旅馆, 但是在商务酒店的选择上, “80后”明显高于“90后”。

综上所述, 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旅游产品开发。“80后”偏爱于休闲度假、观光游览, 旅游目的地可以多开发一些历史悠久, 民俗风情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点;旅行社也可以专门为“80后”设计一些商务人士的精品路线, 在“80后”的旅游目的中, 商务会议占到了一定比重, 并且在对住宿条件的要求中, 对商务酒店的选择也基本为“80后”。对“90后”则可以多设置些主题公园类的旅游项目, 特别是新鲜刺激的项目, 像目前的中华恐龙园、欢乐谷、方特等主题公园很受“90”后欢迎。可以结合一些益智类游乐设施, 培养“90后”独立自主能力、学习能力, 这样会更加得到其父母的认可, 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社都有着很大的发展动力。

2.旅游产品定价策略。大多“90后”旅游消费都由父母赞助, 所以对出游有着诸多限制。建议旅游目的地及旅行社能够给广大的“90后”学生群体固定的学生优惠价, 可以有:个人优惠、团体优惠、寒暑假优惠、季节优惠等等。给“90后”足够的吸引力, 让他们能够利用充足的假期花较少的钱得到愉快的旅游, 此“薄利多销”的策略对旅游地与旅行社来说会逐步得到可观的利益。

3.旅游产品营销。在当前的信息时代, 电脑、手机早已成为“80后”与“90后”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 尤其是“90后”。旅游目的地与旅行社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巨大的平台, 在当前异常火热的“微博”、“QQ”、“人人网”等网络平台上, 都隐藏着巨大的商机。旅游目的地与旅行社要抓住这个好机会, 在网络上通过各种形式推广各种旅游产品, 并借此树立良好的网络口碑, 利用网络的广大人脉进行有效宣传。同时旅行社也不可忽略当前部分“90后”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这重要的一点, 有针对性地推出“家庭游”计划, 使消费目标群扩展到其父母, 无论对旅游目的地还是旅行社来说, 都是很大的销售商机。

摘要:“80后”已进入社会, 成为了社会的新生力量, 其重要作用及地位日渐显现, 而“90后”即将踏入社会。研究他们的旅游行为特点及差异, 了解他们的旅游需求, 从而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旅游产品, 对于旅游目的地还是旅游产品经营者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创新性地运用代际理论, 从旅游行为特征来对比研究“80后”、“90后”旅游行为差异, 从而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代际理论,“80后”,“90后”,旅游行为

注释

1 陈春“.80后”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08

2 杜继淑, 郑惠“.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6) :34-37

3 傅剑清.论代际公平理论对环境法发展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2) :33-36

4 王跃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J].人口研究, 2008 (4) :13-21

5 蒋国保.论代际正义的理论基础[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0 (5) :60-63

6 朱小静.代际公平的理论依据及其法律化之途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8 (4) :49-51

7 刘嘉纬, 蒙睿.中日大学生旅游行为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 2006 (7) :79-82

80后购买行为分析 篇6

本文研究的“70后”泛指上个世纪70年代十年间出生的一代人, “80后”泛指随后的十年内出生的另一代人。作为对这两代人的社会学界定, 真正的标准不是精确的时间裁定, 而是作为两代人文化表征的代际特征的粗略区分。大约的时间是这样的: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现在 (2008年) , 是“70后”们开始有记忆到成长到接近不惑之年。“80后”们的记忆之初大约延后十年, 至今, 他们已接近而立之年。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社会, 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 媒介进化的速度和媒介格局的剧变程度是罕见的。“70后”和“80后”们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媒介进化浪潮的中心, 他们的成长过程与媒介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麦克卢汉、马克·波斯特、尼尔·博斯曼等人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派以媒介或是技术的发展来给人类历史来分期, 比如尼尔·博斯曼把人类历史分为工具时代、技术统治时代和技术垄断时代, 马克·波斯特亦有第一媒介时代和第二媒介时代之说, 他们的论断是悲观的, 在技术统治时代, “技术统治文化并没有完全摧毁社会的传统和符号世界的传统。它仅仅把社会传统和符号世界置于从属地位, 甚至使之受到羞辱” (1) 而到了技术垄断时期, “电脑对人有多大好处呢?他们的隐私更容易被大的机构盗取。他们更容易被他人追踪搜寻、被人控制”, 技术与人的关系则完全颠倒过来了“文化向技术投降” (2) 。技术垄断的悲观论者对现代媒介深恶痛绝。不可否认, 现代媒介对“70后”和“80后”们性格、气质的建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仅从媒介环境的角度就足以看清他们两代人的代际刻度或者可以直接以媒介代际来描绘两代人的代际特征。

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的媒介形态及媒介格局已经发生并且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先说电子媒介, 从数量统计上来看, 电影、电视、广播三种现代媒介在上个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焦灼的角力过程。这些风起云涌的变化的背后还有一个巨大的真实, 作为印刷媒介的书本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才占有主要的地位, 当时人们特别是青年们打发时间主要以书本为主:1984年, 在北大、清华等首都八所高等院校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与电影”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当时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的时间占业余生活的近60%。 (3) 就连生活在北京条件较好的高校学生的业余时间也主要花在文艺书籍上, 这种阅读的经历和“80后”们的读图经历有很大区别。而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电视的进一步向广大农村普及使得“70后”的文字阅读到“80后”们那里变成了图画的扫描, 电子遥控器的出现更是加强了这种“读图”意味。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互联网开始出现, 互联网的介入好比是媒介进化中的一次革命, 这种连接全球的互动、虚拟、即时、广泛连接的新的媒介出现并逐渐普及之时, 正是“80后”们从高中到大学的这一最敏感、最容易被媒介感动及驯服的阶段, 而此时最后的一代“70后”们最迟也在世纪末走上工作岗位, 这是两代人不可忽视的区别之一。这种传媒格局的剧变改变了媒介生态环境, 同时也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类社会发展的几次飞跃都与工具的发明与使用有关, 人类发明现代信息媒介无疑也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现代无线快速传送媒介的使用给人类自身的情感体验方式、感情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甚至整个价值体系、观念形态都会带来深刻的冲击。

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媒介格局的剧变程度是罕见的。尼尔·博斯曼在《娱乐至死》中忧心忡忡地论述电视等新媒介会掏空人的灵魂, 而未来的中国大众传媒会不会成为啃噬传统价值的幽灵?

宏观上,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传播媒介的进化和传播格局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现代媒介按次序逐个登场, “70后”是伴随着电影和广播的繁荣到衰落而且有印刷文化特征的一代。而“80后”们最亲密的朋友是电视, 在长大成人时又遇到了网络和数码电子媒介, 他们获得的图像和色彩如同“70后”们听到广播那样容易, 他们甚至也很容易走进虚拟世界。“我还想进一步指出, 在信息制作者极少而信息消费者众多的播放型模式占主导地位的那个时期, 亦即我所称的第一媒介时期, ” (4) 和批判学派一样, 在这一时期, 媒介环境学派亦极力批判媒介, 因为“第一媒介时期搅扰了现代性的自律主体”所以“存在着某种触犯知识分子权威感 (sense of authorship) 的东西。”“70后”所处的媒介环境与此神似, 借此我们可以称“70后”媒介环境具有“第一媒介时代”属性。与此相对应的是“80后”所处的互动性、虚拟性的媒介环境则具有“第二媒介时代”的属性。

从微观的视角来看, “70, ”和“80后”接触和使用的媒介可用下表概括:

从上表似乎看不出太大的区别, 但我们试着从描述他们各自媒介词语中来找到其中的奥妙:

从使用媒介的方式上说, “80后”缺少“仪式感”, 作为大众媒介的受众, “70后”到“80后”的代际转变伴随着媒介环境的巨大变化, 从媒介环境的角度出发, 用媒介环境的转变对他们的影响代替文化背景分析对他们的成长过程进行研究, 进而提出“媒介代际”, 是一种可行的全新的代际研究视角。

媒介环境学认为人交往的讯息及讯息系统会对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感情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和媒介的互动会促进或是阻碍人类本身生存的机会。和麦克卢汉的彻底的媒介即讯息媒介环境观一样, 尼尔·波斯曼认为媒介环境是一个复杂的讯息系统, 环境调节人们的感觉和行为。环境给人们耳闻目睹的事物提供结构, 他甚至认为环境直接构成了人们耳闻目睹的事物的结构。从“70后”到“80后”的显著区别与媒介的进化有紧密的联系。“70后”的媒介比如书籍、书信等明显具有印刷媒介属性, 在播放盒式磁带/录像带时不能像CD/VCD机或是MP3那样可以随意地选择某个时间或是某个段落, 因为盒式磁带/录像机播放机要快进或是快退对机器和磁带的损耗是很大的;“70后”对于收音机中精彩的节目守候是“80后”很少体验的, 因为他们随时可以收看或是点播许多精彩的节目;网络游戏或是BBS等网络世界相对于单机游戏来说更具有虚拟性。作为“80后”主要通讯工具的移动电话或是网络即时通讯工具 (如MSN、QQ、E-mail等) 却显示出另一种景象, 拿起电话即刻就能和千里之外的家人交谈, 手指轻点键盘瞬间就能送出短信祝福。QQ上的好友可以存到几百个, 通过QQ不仅可以即时通讯, 如果双方都同意, 也可以立即实现视频“互窥”, 原本可以戴着神秘面纱的网友瞬间就能完全揭开, 不想继续聊下去轻易地就“删除”了, 而“70后”们对自己的笔友绝不是像“删除”一个QQ好友那样轻易地就“绝交”了!在虚拟的世界中虚拟一个自己, 而且这个虚拟的自己占据自己真实生活很多的时间并深刻影响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国大街小巷遍地都是“网吧”的时候, 最早走进网吧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上给自己“注册”一个虚拟身份的一代人几乎都是“80后”, 从信息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看, 这种虚拟身份的电子互动交流是人类交流史上的一次具有革命意义的转变, “在书写与印刷中, 身份进一步脱离交流, 但是即便使用了假名字, 其原作者性也还起到固定身份的作用”就算是在“电话交谈在声音和语气中亦保留了一个人的调号 (signature) , 所以谈话者感到他们的‘真实身份’会随着他们的情绪而泄露出来……在电脑音讯服务中, 语言的使用则基本上与传记身份分离了。身份在电子交流网络及电脑存数系统中消散了。” (5) 马克·波斯特在这里谈到的“电脑音讯服务”是指法国迷你电信 (Minitel) 这种联网的早期实验, 这种网络即时通信技术跟现在的中国的腾讯QQ即时通信方式很相像。后来, 在全球化电脑网络蓬勃兴起后, 他又将信息方式进一步引入到对互联网的分析中, 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人们坚持将自我构建看成是技术文化的直接特征。在因特网社群中, 人们为了联机交流而塑造一个身份。联机交谈的成功与否随人们以文字改变自己的身份能力而定……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 身体与言语行为或书写的分离使得自我构成的新形式成为可能。这些实践新就新在他们对停泊于社群中的中心主体这一历史幻觉进行系统化的抵制。” (6) 如今, 每一个“80后”都至少会有一个QQ号码, 和每个人的身份证一样, 每个QQ都会有姓名、地址、出生年月、职业等详细个人信息, 只不过这些都是虚拟的, “虚拟的主体性可能比‘真实的’自我更具‘本真性’” (7) ——谁说不是呢?虚拟世界致命的本质就是它的真实性向度, 深处其中的主体乐意自我生产幻觉。媒介为人的延伸, 而在经济利益动力的推动下, 媒介也不断进化, 受众沉迷于媒介的程度亦越来越深, 通过使用现代媒介, 媒介迷则把自己延伸到虚拟世界之中。

在中国, “70后”、“80后”作为连续的两代人, 他们的生活经历了中国媒介环境的剧变, 社会学属性的代际特征的形成与媒介进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称之为“媒介代际”或是“传播学代际”, 从“70后”到“80后”正体现这种“媒介代际”的转变。现在, “90后”正被大众媒介紧锣密鼓地塑造着, 若干年后, 我们又将如何描述他们呢?

注释

1 (2) [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P.26、P.5

2 (3) 沈及明:《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化与电影的对策》, [J]《.当代电影》, 1985 (2)

3 (4) 马克·波斯特著, 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P.5

80后购买行为分析 篇7

1 不同性别激励因素的比较分析

现代社会男女地位平等, 但不同性别“80后”员工有着不同的激励需求, 应注意对其进行适当的差别激励。

不同性别“80后”员工五类激励因素的显著性P (Sig.) 分别为0.975、0.926、0.874、0.654、0.574, P (Sig.) >0.05, 说明不同性别“80后”员工在激励因素重要性方面的差异不显著。在个人发展方面, 他们的均值都是4.17, 均值较高且相同, 说明“80后”都同样重视个人发展, 企业采取激励措施时应注意一视同仁。但男性在物质财富、业务成就方面的均值分别为4.27、4.12, 女性的则分别为4.26、4.08, 男性在物质财富、业务成就方面的均值都比女性的高, 说明男性对物质财富、业务成就的重视程度高于女性;而女性在工作环境、工作自主方面的均值分别为4.09、3.85, 男性的则分别为4.08、3.79, 女性在工作环境、工作自主方面的均值比男性的高, 说明女性比男性更关注工作环境与工作自主激励。企业提供给“80后”男性更多的物质财富与业务成就激励, 而给予“80后”女性更多的工作环境与工作自主激励, 激励效果会更好。

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激励因素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80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在工作中对激励因素的要求也比非独生子女的高。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80后”员工五类激励因素的显著性P (Sig.) 分别为0.928、0.214、0.111、0.110、0.139, P (Sig.) >0.05, 说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80后”员工在激励因素重要性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但独生子女“80后”员工五类激励因素的均值分别为4.27、4.24、4.17、4.20、3.92, 非独生子女的则分别为4.26、4.13、4.03、4.04、3.75, 独生子女“80后”员工五类激励因素的均值都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均值, 说明“80后”独生子女比“80后”非独生子女更需要激励。

3 不同文化程度激励因素的比较分析

“80后”员工学历较高, 学习欲望强烈, 但不同文化程度 (高中/中专及以下、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 “80后”员工对激励因素的重视程度不同。

在物质财富方面, 不同文化程度“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显著性P (Sig.) 为0.041, P (Sig.) <0.05, 说明不同文化程度“80后”员工在物质财富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且不同文化程度“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均值分别为3.68、4.26、4.26、4.43, 学历越高, 均值越高, 说明“80后”员工学历越高越重视物质财富激励, 尤以硕士及以上学历“80后”员工对物质财富的需求为甚。所以, 企业提供给学历较高的“80后”员工更多的物质财富激励在现阶段可以取得较好的激励效果。在个人发展、工作环境、业务成就及工作自主四个方面, 不同文化程度“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显著性P (Sig.) 分别为0.495、0.483、0.126、0.220, P (Sig.) >0.05, 说明“80后”员工在这四个方面的差异不显著。在个人发展方面, 不同文化程度“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均值分别为4.12、4.19、4.12、4.30, 均值都较高, 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均值最高, 说明“80后”员工都比较注重个人发展, 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尤为重视自身发展。在工作环境方面, 不同文化程度“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均值分别为4.36、4.12、4.03、4.08, 高中/中专及以下员工的均值高于其他学历的均值, 说明他们比其他学历的“80后”更看重工作环境激励。在业务成就方面, 不同文化程度“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均值分别为4.46、4.05、4.05、4.31, 高中/中专及以下、硕士及以上的均值较高, 说明这两者更注重业务成就激励。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80后”员工希望通过业务成就激励发挥自己的能力, 弥补自己学历上的不足, 而硕士“80后”员工则希望通过业务成就激励发挥自己的专长, 实现自我价值。在工作自主上, 不同文化程度“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均值分别为4.18、3.84、3.72、3.96, 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均值最高, 说明他们较其他学历“80后”员工更需要工作自主激励。高中/中专及以下的“80后”员工学历较低, 工作较缺乏自主权, 适当地给予其工作自主权, 可以得到更佳的激励效果。

4 不同工作性质激励因素的比较分析

不同工作性质 (管理类、技术类、销售类、客服类、其他) “80后”员工的工作侧重点不同, 对他们的激励不能一概而论。

在物质财富、工作环境方面, 不同工作性质“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显著性P (Sig.) 分别为0.001、0.009, P (Sig.) <0.01, 说明不同工作性质“80后”员工在物质财富、工作环境方面有非常显著差异。在物质财富方面, 不同工作性质“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均值分别为4.32、4.52、4.02、4.34、4.35, 技术类员工的均值最高, 销售类的最低, 说明“80后”员工中, 技术类比销售类更注重物质财富激励。在工作环境方面, 不同工作性质“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均值分别为3.92、4.06、4.00、4.39、4.28, 客服类员工的均值最高, 管理类的最低, 说明“80后”员工中, 客服类比管理类更注重工作环境激励。在个人发展、业务成就及工作自主方面, 不同工作性质“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显著性P (Sig.) 分别为0.247、0.848、0.484, P (Sig.) >0.05, 说明不同工作性质“80后”员工在个人发展、业务成就及工作自主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5 不同工作时间激励因素的比较分析

工作时间较长的“80后”员工对激励的需求已趋于稳定, 而工作时间较短的员工为了尽快适应本职工作或取得工作成绩, 对多数激励因素的需求都较旺盛。

在个人发展、工作环境和业务成就三个方面, 不同工作时间 (2000.12.31以前、2001.1.1-2004.12.31、2005.1.1-2008.12.31、2009.1.1-现在) “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显著性P (Sig.) 分别为0.004、0.014、0.014, P (Sig.) <0.05, 且在个人发展方面, 不同工作时间“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显著性P (Sig.) <0.01, 说明不同工作时间“80后”员工在工作环境和业务成就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且在个人发展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在个人发展和工作环境方面, 不同工作时间“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均值分别为3.62、4.18、4.11、4.24和3.76、3.86、3.96、4.18, “80后”越晚参加工作, 其激励因素的均值越高, 说明越晚参加工作的“80后”越重视个人发展和工作环境激励。在物质财富、工作自主方面, 不同工作时间“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显著性P (Sig.) 分别为0.158、0.398, P (Sig.) >0.05, 说明不同工作时间“80后”员工在物质财富及工作自主这两个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6 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 我们发现性别、独生子女与否、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及参加工作的时间等不同背景都会使“80后”员工对激励因素重要性的认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 企业激励“80后”员工必须在充分了解其激励需求的基础上, 注意激励的差异性、层次性及动态性, 以提高激励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摘要:通过对长沙市43家中小企业“80后”员工的调查, 分析了性别、独生子女与否、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等不同背景对“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影响, 发现不同背景“80后”员工对激励因素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应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地激励。

关键词:“80后”,激励因素,不同背景

参考文献

[1]佘双好.“80后”眼中的“80后”——对“80”后青少年的一种质性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 2009, (4) .

[2]孔梅英, 万华.80后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与激励模型探讨[J].企业活力, 2010, (7) .

80后购买行为分析 篇8

一、研究对象

由于“80后”女同性恋的人数较大, 为了确保抽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研究从2010年1月—2010年7月, 采取分阶段, 分地区, 分层次的调查方法。根据被访问者教育/工作背景, 地区/经济, 个性特征等差异性, 筛选确定“80后”女同性恋访谈对象30人, 其中在校大学生15人, 主要来自于长沙、大连以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汕头、增城等城市;已经工作者15人, 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发达城市。

“80后”在校女大学生同性恋者是通过朋友介绍和高校女同性恋社团认识, 访谈形式采取面对面;已工作的“80后”女同性恋者是在国内女同性恋拉拉后花园 (BBS) 网站认识, 采取QQ、MSN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访谈。

二、研究方法

访谈法是通过研究者和被调查者之间面对面的交谈, 以了解被调查者心理倾向的一种常用调查方法, 目前以作为定性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旅游研究中。国外学者认为, 在针对被调查者的行为和态度 (尤其是“敏感”的行为和态度) 的分析上, 访谈法比定量分析方法更有效。

有鉴于此, 本次研究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访谈方式。半结构式访谈就是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而进行的非正式访谈, 要求被调查者回答预先设置的谈话项目, 并根据被调查者所透露的具体信息, 进一步自由提问和回答。深度访问是一种非结构式的访问, 没有特定的模块和框架, 所有的问题都是在访谈中形成的, 是研究者和被调查者共同创造的。

1、访谈内容

根据研究假设, 访谈提纲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内容, 即“80后”女同性恋在旅游动机方面的基本信息 (包括文化审美动机、游玩享乐动机、情感动机、逃避动机、个人发展动机, 地位身份动机等) 、旅游偏好和旅游决策行为的情况 (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 信息获取方式, 旅游次数, 交通工具, 出游对象, 住宿方式, 消费结构和旅游方式等) 、旅游过程中的安全感知程度 (包括单独出游安全, 住宿安全, 交通安全, 是否受人歧视和当地人对女同性恋接受度高低等) 。

2、访谈过程

访谈过程主要是通过现实和虚拟两个场景进行的, 对在校女大学生同性恋采取面对面的现实场景访谈, 地点选在广州大学城的不同大学校园的咖啡厅进行, 对“80后”已经工作的女同性恋通过Q Q和M S N手段在网络虚拟场景下进行访谈。访谈持续时间视情况而定, 面对面的访谈一般控制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内, 网络上由于不可控因素较多, 时间很式, 并将访谈结果总结, 整理和归纳, 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做准备。

三、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分析是通过迭代计划 (iterative programme) 来进行数据删减, 变换和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1、“80后”女同性恋旅游动机

国外学者Kennard Vivian和Derek Hall对性别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与旅游发展有关的所有因素都与性别有关, 性别直接影响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本次研究显示, 所有的受访者无一例外对旅游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在旅游动机上, 受访者们表现出了相对统一的动机倾向。在对文化审美、游玩享乐、情感、逃避、个人发展, 地位身份六大旅游动机因子进行排序后发现, 30位受访者中有28人将情感动机排在首位, 并有26人表示自己旅游更多地是为了“与情侣度过一个浪漫的假期”, 有20个人表示“希望通过旅游来增强与情侣之间的关系”;30个受访者中有23个人把逃避动机排在了第二位, 有19人表示旅游很大程度是为了“逃离日常对同性恋有排斥的大众环境”, “希望通过旅游来缓解日常由于女同性恋的身份而产生的家庭和社会压力”;30个受访者中有17个人将游玩与享乐动机排在第三位, 普遍表示“旅游可以给她们带来身体的放松, 游玩的乐趣和享受自然的身心愉悦”。表明“80后”女性同性恋除具有“80后”女性追求自由和快乐、逃避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喧嚣和情感的放松的旅游动机外, 女同性恋更希望通过度假旅游逃离限制她们同性恋身份和行为的日常环境, 在旅游度假过程中加强她们对自身同性恋身份的认同。证实对于“80后”女同性恋来说, 进入到一个同性恋身份不受约束的环境中, 是她们的关键旅游动机。

2、“80后”女同性恋旅游决策和偏好

本研究发现, 在旅游决策过程中, “80后”女同性恋与和“80后”女性群体在信息获取方式、交通工具、出游对象、住宿方式、消费金额和旅游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共同之处, 如网络获取旅游信息和相关资料, 网上预订机票和酒店等。但在某些方面呈现明显特殊性。表现为“80后”女同性恋的出游频率一般比较高, 基本在每年2~3次, 旅游信息获得主要通过国内各大女同性恋网站和B B S上获取。30个受访者中有24个人表示她们“会经常浏览女同性恋BBS上的旅游板块了解适合她们的旅游目的地”。

在交通工具方面, “80后”的大学生女同性恋由于资金有限, 一般会选择火车和汽车等较便宜的交通工具, 而工作的女同性恋则更多会选择飞机作为交通工具。在出游对象方面, 30个受访者无一例外表示她们更希望和情侣一同出游, 这与她们最主要的旅游动机—情感动机相符合。在住宿方式上, “80后”女同性恋倾向于整洁简约, 有家的温馨感的住宿环境, 当问及是否愿意选择“专门为女同性恋设计并只接受女同性恋者入住的旅店”时, 22个人表示“愿意选择”, 其中14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能让她们结交更多具有同样性取向的朋友, 扩大社交范围并让她们感觉更加放松。”在消费金额方面, 学生女同性恋消费金额支出较低, 在游玩方面的支出比重最大, 住宿和餐饮方面都属于价格敏感型消费。而工作的女同性恋消费支出总体偏高, 会选择星级或商务型酒店和中高档餐厅消费。在旅游购物方面, 学生女同性恋倾向于购买景区附近便宜的小纪念品作为个人留念, 而工作的女同性恋则更多会购买一些档次较高的纪念品作为送礼和社交需要。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 被访者全部选择自助游, 当问及“是否接受专门为女同性恋设计的旅游包价产品时”, 30个人中有20个人表示“愿意接受并希望旅行社能专门开发一些适合女同性恋出游的旅游线路”。

其次, 在旅游偏好方面, 本次研究提供了自然山水, 文化古迹, 具有浪漫气息的海滩或度假村, 迪斯尼嘉年华等主题公园, 具有艺术氛围的画展动漫展或博物馆, 温泉疗养, 运动探险七种旅游目的地让被访问者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 30人中有26个人将“具有浪漫气息的海滩或度假村”排在第一位, 23个人将“具有艺术氛围的画展动漫展或博物馆”排在第二位, 有17个人将“迪斯尼嘉年华等主题公园”排在第三位。这表示, 在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上, “80后”女同性恋倾向于选择“具有浪漫和艺术气息的旅游景点和以游玩放松为主的大型游乐园”。同时, 当问及“你心目中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的开放式问题时, 有16名被访者表示她们喜欢“宁静的, 远离城市的, 能给予她们更多个人空间的地方”。结果表明, “80后”女同性恋在旅游决策和偏好上与其它旅游群体有明显的区别, 应作为旅游企业开拓女同性恋旅游市场及制定营销策略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3、“80后”女同性恋旅游安全感知程度

国外有关女性旅游行为特征研究表明, 女性旅游者区别于男性旅游者的独特安全感知将会影响到她们对目的地、出行方式、时间、住宿等诸多问题的选择[8]。本次研究发现, 在普通的安全感知方面, “80后”女同性恋与女性群体和“80后”群体具有相似的特性, 她们普遍认为与情侣或朋友结伴出行更加安全, 不会在夜间出行或减少出行的次数, 对住宿安全有着较高要求, 担心遭遇盗窃等犯罪行为, 同时不敢过多参与危险性高的游览项目。而在与同性恋有关的特殊安全感知方面, “80后”女同性恋对危险感知的程度更高, 30个受访者中有19个人担心当与情侣在公共场合表现得很亲密时会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漠。其次, 当被问及“当地的人对女同性恋的接受程度是否会影响你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的问题时, 30个人里有28个人回答“会有影响”。

结果证实, “80后”女同性恋的旅游安全感知程度也是影响其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与建议

从调查分析可以看出, “80后”女同性恋群体除具有“80后”女性群体旅游行为特征外, 还具有其特殊性, 表现为旅游动机以情感和逃避为主, 她们希望通过旅游与同性恋情侣度过一个浪漫的假期, 同时逃避日常对同性恋有排斥的大众环境;旅游信息主要通过同性恋资讯网站了解, 愿意尝试专门为女同性恋设计的主题酒店或旅游产品;理想旅游目的地是宁静且私密性较高的地方, 海滩或度假村成为首选;主要安全感问题是担心旅游过程中对其同性恋身份的歧视, 旅游目的地对女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会直接影响“80后”女同性恋对旅游地点的选择。

根据本文研究结论, 笔者建议, 随着“80后”女同性恋人数的增加, 中国旅游企业应将“80后”女同性恋视为一个特殊的目标客户群体, 并根据其特殊的旅游行为特征设计、开发出专门的旅游产品, 选取对女同性恋的态度更加宽容、开放的地区作为“80后”女同性恋的旅游目的地。同时,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特殊的旅游消费群体, 旅游营销从业人员应多加关注网络上专门的同性恋资讯社区, 以达到市场营销效益的最大化。

摘要:目前国内对同性恋旅游市场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本文通过对30名“80后”女同性恋的访谈调查, 对“80后”女同性恋的旅游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80后”女同性恋群体除具有“80后”女性群体旅游特征外, 在旅游动机、旅游决策行为与偏好、旅游安全感知程度等旅游行为特征上均有明显特殊性。

关键词:80后,女同性恋,旅游行为,旅游动机

参考文献

[1]、Binson, Diane;Michaels, Stuart;Stall, Ron;etc.Prevalence and Social Distribution of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United States and Its Urban Centers"[J].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199532 (3) :24554.

[2]、Madan, Rubina.Philadelphia refines its pitch to gay tourists[N];USA Today/Associated Press, 2007

[3]、刘新明;刘益清,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中国卫生年鉴,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Phillimore.J&Goodson.L,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 ourism[J]:Ontologiese pistemologies andm ethodologies.London:Routledge, 2004

[5]、Malhotra, N., Marketing research:An applieda pproach (2ndE uropeane d.) [J].Harlow:Prentice-Hall, 2003

[6]、Flick, U..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J].London:sage, 2006

[7]、Kinnaird Vivian and Derek Hall.Tourism:A Gender Analysis[M].Chi Chester:Wiley, 1994

80后青年婚姻冲突的社会学分析 篇9

近些年来,80后离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不光光是在中国,80后离婚率持续偏高在欧美等国也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变化的时代,现代文明对传统观念的改变前所未有,据国家民政总局调查显示,我国2015年的离婚率接近了23%。而在三十年前,这一数据仅仅是3%,可以看出我国离婚率三十年来增长了近八倍,而“80后”成为了离婚现象发生的重灾区,部分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80后”离婚率甚至超过了25%。不可否认,“80后”离婚率在短时期内仍然将会处于较高的水平。

二、社会学对婚姻冲突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是社会学的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系列关于婚姻冲突的社会学研究在欧美国家广泛开展。“社会学之父”奥古斯特•孔德认为,社会中的人是不完美的,工业社会的发展必将使人类对于婚姻的观念产生彻底颠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也处在不断转型当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必然在年轻人身上产生冲突,以往的婚恋父母对子女的恋爱和婚姻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因素。而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80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对待爱情更加开放、在恋爱和婚姻的过程中,更注重自我满足。

三、“80后”青年婚姻冲突产生的社会学原因

1.自我为中心的意愿增强。“80后”是我国最为特殊的一代群体,他们出生在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家里的条件较父辈有了极大的改善,他们大多作为家里的唯一子女,集所有宠爱于一身,自我意识非常强,受到的各种文化的影响,导致他们性格更为张扬,说话方式、交友观念、消费观念都不尽相同。这些“80后”步入婚姻后,以往传统中国的“男女分工”结构被瓦解,双方经济更为独立、社交圈各异、价值观念也有差异,观念更为多样化。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也迅速崛起,男性在家庭中也不再是主导地位,这就导致在家庭生活的琐事上和共同选择上很容易出现意见分歧,双方都难于迁就和让步。

2.责任感较差、对待婚姻的观念多样化。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则认为,社会组织的多样化、社会地位的差别,也将在未来社会对婚姻产生重大影响。在传统中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深入人心,每个人到了适婚的年龄,家人、朋友都会开始为其挑选合适的人选,如果不尽早结婚,自身将承担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而离婚也被看做是一件非常难以启齿的事情,而随着社会观念的更加多元与开放。由于当下“80后”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较快、接触范围有限,很多年轻男女很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他们认为自由自在的生活胜过婚姻的牵绊。结婚后,一些年轻人难以承担家庭的重任和职责,对婚姻的忠诚度也在降低,追求新鲜感和生活上的刺激,很容易使得“80后”的婚姻在短短几年内走到尽头。

3.父母干预过多。“80后”从小就被父母当做是家庭唯一的中心,从孩子上学、工作,直到恋爱结婚,家长们都无法真正放手去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固然和我国传统的家庭理念有着重要的原因,但父母过于干涉子女的婚后生活,也对“80后”家庭的和睦带来了隐患。

四、处理好“80后”青年婚姻冲突的策略

1.社会舆论正确引导。目前,一些影视剧当中,将婚姻中的各种矛盾无限夸大,例如:严厉的婆婆、贫穷的亲属、粘人的小三等等,这些负面的因素给本就极为敏感的“80后”增加了更大的婚姻负担。我们的舆论要适当宣传正能量的婚姻事例,教育新人们自觉承担家庭重任、相互搀扶、相互尊重的理念。我国在婚姻心理疏导和婚姻调节方面的研究机构还不够发达。

2.夫妻双方增加互动和包容。婚姻最终还是要依靠夫妻二人自身的恩爱和包容,才能走过漫长的岁月,经历各种考验。结婚不同于恋爱,财产分配、对待亲人、工作选择等方方面面都要面对选择和矛盾,夫妻间要冷静处理这些不同意见,避免冲突扩大化。学会包容和忍让,建立起相互信任和欣赏的婚姻模式,提升幸福感和婚姻满意度。

3.双方父母正确引导和教育。父母关心子女的婚姻生活,这本身无可厚非。时代在进步,婚姻生活面对的困难和情况也与父母当时所处的年代不同。但我们要意识到父母对生活的态度、对婚姻的态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婚恋观念,父母应该在宏观上对子女的婚姻和生活把关,要放手让子女自己处理好自身的矛盾和冲突,不能时刻充当矛盾双方的“参谋”,不能让子女一辈子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减少父母给孩子婚姻带来的压力。

结束语

“80后”社会群体的婚姻稳定问题,不单单是他们个人和家庭需要关注的社会热点,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80后”社会群体婚姻状况不佳已经引起了社会学者广泛关注,研究好这一命题,对我们构建和谐家庭都至关重要。

摘要:“80后”年纪最大的一批人也已经年近四十,“80后”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以说当前“80后”婚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各种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80后”年轻人离婚率超过30%,尤其是一线城市,“80后”离婚率持续走高,这一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导致“80后”甚至一部分“90后”对婚姻产生了恐惧。本文对“80后”离婚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婚姻冲突,离婚率,性格,家庭

参考文献

[1]张会平.女性家庭经济贡献对婚姻冲突的影响——婚姻承诺的调节作用[J].人口与经济,2013(05).

[2]蔡玲.青年婚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3(03).

[3]刘文,姜鹏,邹庆红.“80后”的婚姻质量现状及其与子女气质、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03).

上一篇:古代语文教学法下一篇:强降水天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