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提升

2024-10-29

审美提升(共12篇)

审美提升 篇1

一、音乐艺术审美含义及重要性

音乐审美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及其自身内在规律, 以音乐表演实践为依托, 对音乐表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审美训练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 包括审美观的训练、审美能力的训练和审美人格的训练, 不仅是审美心理活动而且是一种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审美素质, 并且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征准备合适的教学方案和授课方法, 灌输学生积极正确的审美观念。

以往教学中常常忽视了审美教育, 而侧重艺术能力和表演技巧方面的练习。而艺术追求的是向外传达个人情感体验, 音乐不仅是听觉艺术更是表演艺术, 因此审美教育成为音乐艺术的核心与灵魂所在, 在音乐教育中必须注重审美教育, 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提升教师审美修养必要性和方法简析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并具备高雅审美观的学生, 就需要教师自身有极高的审美素养, 教师审美修养作用于学生的审美品位,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创造高质量的教育。教师教育观念的积极转变, 知识结构随着时代要求的不断调整, 掌握前沿教育方法和教学技术, 这些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

提升教师的音乐审美修养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善于发现和研究音乐教学中的审美因素, 在分析和处理音乐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 把握音乐教学的情感性、体验性、愉悦性和形象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应富有感染力, 语言表达丰富, 生动形象, 引人入胜, 创造课堂轻松愉悦的积极氛围, 是音乐课堂不仅仅是普通教学, 更是一场精彩的审美体验过程。

其次, 提高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音乐教师作为美的传递者, 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播音乐文化, 更要以身作则塑造学生完美音乐人格。良好的音乐职业素养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审美心理的核心因素, 同时, 身处于具有表率特征的教师行业必须能对社会现状等做出理性积极正确的判断。

第三, 艺术修养包括艺术感知、作品理解、分析鉴赏等审美心理特征, 是个人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结合体, 艺术修养是衡量审美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音乐艺术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为一名高素质的音乐教师, 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同时, 也需要精通文学和美学知识。

三、加强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措施

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了解 , 主要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方面着手, 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第一, 树立积极审美观念。在音乐教育实践中, 教师要将审美观念与多元化音乐意识相结合补充, 使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念和积极审美情趣, 鼓励在音乐事业中积极做贡献。

第二, 通过创设情趣进入审美情境。在审美教育过程中, 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氛围, 制造特定情境, 是学生自觉联想, 理解作品, 以达到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创造有利的审美情境, 使学生全情投入, 是培养学生审美观, 提高审美素质, 发现并创造美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三, 在亲身体验探究过程中激发审美激情。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情境, 再现以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历, 并加以运用展现。这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生动形象、多样创新, 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引导学生自觉参加体验式探究。通过学生获得自我体验学习探究的机会, 可以迅速参与实践活动, 激发创造美的激情。

第四, 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 教师应擅长运用材料, 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感受艺术的魅力, 提高想象力, 培养创造精神。

第五, 拓展课外活动, 拓宽美的视角。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爱好和兴趣, 组织各种艺术学习社团, 让其自由参加来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提高兴趣才能和欣赏力与创造力。

总之,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 必须以提升教师审美修养为本, 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

摘要: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本质, 在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 提升音乐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十分关键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自身优秀的审美修养可以优化其教学能力结构, 丰富的审美积累为高质量教学, 准确向学生传达美的信息, 提高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新课标的载体是音乐艺术, 核心是审美教育, 要求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和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 音乐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修养,审美教育,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德明.大学生音乐素质现状及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2]刘成付.视觉文化传播: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J].现代传播, 2005.

[3]刘承华.乐器神韵与历史氛围──对中国乐器的演进轨迹及其机制的考察[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6.

审美提升 篇2

教学例谈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审美阅读教学例谈

作者/钟倩

时下,核心素养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大家眼中借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发展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这点认识以及课堂教学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审美阅读,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在文本语言中审美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教材文本美的感受首先体现在欣赏其语言美上。借助文本语言,学生才可以真正深入文本的情节、人物、事件中,获得美的体验。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从文本的语言美人手,引领学生赏析、比较、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苏教版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这句话是这段话的中心句,也是总起句。在教学这段话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呢?”在我的鼓励下,有学生说:“‘南沙的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片翡翠。’这句话写出了南沙的天是那么的蓝,海是那么的绿,真是太迷人了。”有学生说:“‘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真是迷人极了!”学生沉浸在美好的学习氛围中,我又趁机让他们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这样教学,从发现美到欣赏美、诠释美,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洗礼,情感受到了熏陶,达到了美好的教学效果。

该案例中,教师主要引领学生从平凡简单的语言文字中去发现美,并鼓励学生进行美读。如此教学,既有助于学生语言品鉴能力的提升,也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文本形式中审美

文本形式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它有着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也是一种有意味的表达形式。教师要引领学生以审美阅读的形式去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修辞特点等,并进行感知、赏析、品味,从而为核心素养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如苏教版语文《秋天》一课,作者主要以活泼欢快的儿童诗的形式表现了对秋天的赞美。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秋天的赞美都非常多,有的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表现,有的是以记叙的形式来表现,有的是以诗句的形式来表现……虽然他们的表达形式各有千秋,但是对秋天的

赞美与喜爱是他们一致的追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美呢?我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关于秋天,我们游览了《北大荒的秋天》,也欣赏了《秋游》一文中小朋友们快乐玩耍的样子。那么,今天这篇《秋天》与我们以前学习的秋天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告诉老师。”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纷纷就这首诗歌中“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浓郁的儿童情绪”等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这样,在对文本表达形式的品评鉴赏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该案例中,根据《秋天》一文中儿童诗特有的特点,教师主要引领学生站在文本表达形式的角度去欣赏美。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三、在文本情感中审美

文本不是无情物。在语文教材中,一些文章常常凝聚着作者深深的情感,这些情感的渗透与熏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文本情感,指导学生进行审美阅读,从而为核心素养下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如苏教版语文《月光启蒙》一课,主要讲了“我”童年时代,在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母亲为“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养育、启蒙之恩的美好追忆。在教学这一课时,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以及“我”对美好往事无比怀念的感情呢?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是哪里。经过仔细阅读,学生从母亲不识字却能够从小在“我”的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以及母亲给“我”的温暖感受中,体会到了母爱之伟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该案例中,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师主要把学生学习的重点引向了对文

本情感的关注。如此教学,学生不仅阅读了课文,而且明白了母爱的伟大,从而为他们回报母亲,感受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以及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提升审美素质 实现人性完善 篇3

人格,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在法律上,指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但通常,它常被用以表明人的道德品质。在这里,人格是个人以特定的行为模式表达出来的关于自身的精神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个人做为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高尚的人格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修养和完善而成的。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都从不同角度对人格的本质、产生、发展以及完善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审美教育学中也成为重点关注的课题。

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把握美的规律,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固然是美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从改造社会来讲,培养了能真正用美的规律塑造自身的新一代的人,应该说是最终的目标。在“新一代的人”德智体美的多种素质中,应该是德冠其首。德,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它能决定或制约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者都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包括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以及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旨在人格完善的美育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的“寓教于乐”的主要手段,为历代的美学家、教育家所重视,孔子的美学思想和其政治思想如出一辙,他谈美育,总是立足于“仁”和“礼”,着眼于人格的完善。他与弟子谈松论玉观水察山,常以“君子比德”,于是他观水时,水则“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动而下之,其似有礼者”;察玉,玉则“廉而不刿,君子比仁爱”,他自己会欣赏音乐,闻《韶》能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认为音乐不仅能够“独以自乐”,而且能够“乐人”,陶冶人的情操,于是特别重视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的社会作用。如他赞赏《诗经》,是因为《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认为它是符合“礼”达到“仁”的优秀艺术品。就美育来讲,它是完善人格的重要审美对象,所以他告诫弟子,“不学《诗》,无以言”。

孟子的美育思想和立足点,也是在陶冶人格。他曾说:“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美育的目的就是养大贱小,舍其口腹之欲,陶养心志。他还指出音乐这种艺术,作为美育的重要形式,能深得民心,他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教,民爱之……善教,得民心。”还主张通过美育达到修养性,即“养吾浩然之气”,以完善自我,譬如要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吃苦精神。他还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舍生取义”的做人道德标准。孔孟所倡导的人格美,作为我国古代一种文化,对我们今天的人们所应具有的社会主义精神美、人格美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西方美学家、哲学家的审美教育思想也是把人格完善放在其首位,其中最突出的应该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他说,我们“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暧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它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

以上这些完善人格的理想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现代社会中,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占据了统治的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道德失落、人心浮荡、风气靡废,较之以往更为触目惊心。一个可以量化的事实便是,这几年中国人心理障碍正日益增多,各种犯罪率更是居高不下,这说明我们的道德价值观念与理想人格正遭受到空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完美的人格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近代,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思想家、美学家,力倡审美教育,把美育同德、智、体并列。当时,美育的倡导,既不把美育孤立,又突出了美育的独特功能,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变乱不断的恶劣环境中,美育难有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精神生产力,美育又重新得到了发展,美育实践又重新被国家纳入教育方针之中,美育对于人的塑造与完善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美育与德育在育人上异曲同工。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对人的作用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它要建立和维护一套社会伦理、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以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关系的失序、失范、失礼。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人本身的精神的平衡、和谐和健康。美育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理性与人的感性沟通,从而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美育通过维护个人精神的和谐,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与安定。美育是“乐”的教育,它的内容是“和”,即调和性情,使人的精神保持和谐愉悦的状态,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整个自然的和谐。

社会的进步乃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美的事物,召唤着人类的理想、鼓舞着人类不断前进。然而,人类在创新、创美的社会实践中,包括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既创造了真、善、美,也带来了假、恶、丑,新的事物层出不穷。但新的未必是全美的,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会发生偏误,价值观念产生断裂甚至颠倒,有时往往会混淆真、善、美和假、恶、丑。近年来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贫困生活和精神的空虚,使青少年只是在人性的最粗糙的层次上来理解人生。青少年犯罪几乎全是为了钱财铤而走险,对于这些青少年的悲剧和价值观的迷失,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教育应负主要责任。美育应更多的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通过普及推广审美教育帮助大家学会审辨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采取正确的审美态度,面对广阔的审美领域,才会和自然、社会建立亲切和谐、动态平衡的关系。

尽管大自然并不都美,但随着人类实践对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自然之美展现在我们面前,自然在不断人化,但人化自然的负面影响让我们尝尽了苦头,掠夺性开发自然,暴殄天物,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不仅破坏了自然美,扼杀了天人合一的人类本性,而且造成能源危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后代的健康。恩格斯早就告诫“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中华民族古有“天人合一”说,一些学者认为它含有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的思想。随着近二十多年经济的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日趋严重,我们的母亲河已出现“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未到海不复流”,“无边泥沙悄悄下,不净长江滚滚来。”据报道,1997年世界银行的环境和经济专家调查指出,中国环境污染程度居世界前位,一些人和地方惯于粗放经营、野蛮开发,表现为“无知”或“缺德”精神处于非文明状态,更谈不上人格的健全。经济的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决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出现精神生活贫困化为代价,决不能以牺牲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前提。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应融入人的完善的全面教育系统之中,使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的感觉逐渐完善起来,并能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和自身。

重视想象表达提升审美体验 篇4

一、感悟形美,潜移默化

想象能够帮助孩子走进文本,和作者一起亲眼目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震撼人心的一幕,其文学形象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例如,学习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时候,文章中有两个谜团。谜团一:“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60 人救出去。文本当中指出来:实际上一共有61 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记了。哈尔威真的把自己给忘记了吗?”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假如你此刻就是船长,你为什么说是六十人呢?孩子们边读文边展开想象,意识到此刻的船长就已经决定将生死置之度外,抱定了忠于职守,与船共存亡的决心。谜团二:“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船长在沉没之前就真的没有办法救出自己吗?面对缓缓沉入大海的船长您会说些什么呢?让孩子展开想象。孩子们再读文本,借助想象在脑海中反复摹刻当时的场景,扮演现场的某位观众角色,思绪在不停的流淌。有的说:“船长,正是您的指挥若定,让我们六十个乘客和船员能够死里逃生,您让我敬佩。”有的孩子说:“船长,灾难降临的时候,您的敬业尽责的精神,坚定刚强的意志让其他人都躲过了灾难,但是您却以身殉葬,您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还有的孩子说:“在死亡面前,您自觉地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虽然您的身躯随着轮船缓缓沉入了大海,但是您的精神却如参天大树扎根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顶天立地,并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想象让孩子们有了更多表达的欲望,更多表达的可能,更多诉说的冲动。借助于想象有时候能够产生比多媒体手段直接播放更为丰富的表达内容,因为想象给予他们更多表达的时空。

二、感悟意蕴,品味感情

作者精心营造的意境常常最善于表达作者当时最想表达的感情。语言优美的散文和诗歌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予品读的人很大想象的余地。特别是中国的作家和画家一样喜欢含蓄,讲究留白,不把话说满,力求让读者去品读,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进行二次加工,不断完善艺术形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把一篇篇静止的文章想象成一幅幅活动的图画,透过语言文字去品味作者丰富的情感,《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名篇,其中写道:“真的,济南的人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如何帮助孩子来体会这一句中蕴含的情感,我着力引导孩子进行想象:“你在什么情况下,感觉内心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呢?”随着柔美的乐曲,孩子的思维在缓缓流淌:那一次,我随团出去旅游,结果回来的路上车出现了故障,到达旅行社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望着其他的孩子一个个被父母接走了,我的心越来越着急,就在我急得要哭的时候,看到了爸爸疾驰而来的身影,我的心顿时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有的孩子说:夜晚,爸爸妈妈上夜班去了。家里空荡荡的,听着风不断扑打玻璃的声音,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听到妈妈下班后亲切的话语,感觉心里一下有了依靠,不禁沉沉睡去。教师顺势引导:是的呀,济南的人民冬天里看到小山,心里也有着同样的感觉。老舍先生住惯了多风的北京,经历了多雾的伦敦,当来到温晴的济南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济南,心理上产生了亲近感。借助想象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审美提升 篇5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是简单的运用了乐谱、乐器、书本、黑板、挂图等比较单调的教学媒体,如今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充分的融入进了音乐教学中,它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倍受学生欢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使音乐教学魅力无限,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堂好的音乐课,课堂导入在教学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他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增长学生的求知欲。尤其是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之中,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播放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和一些抗日英雄的视频录像。通过鲜活生动的画面,使学生了解了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欣赏音乐故事,激发学生情感。

在徐缓的音乐声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小英雄王二小的图片并播放《抗日英雄王二小》的动画故事片,通过图、影等信息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器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了不仅了解了王二小的英雄故事,理解歌曲内容。同时由此来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议论,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这一环节教学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学生熟悉了本课歌曲后,运用多媒体出示王二小放哨图片和王二小纪念碑,我对学生说:王二小就这样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勇敢、机智地把敌人带进了我军的包围圈,结果被敌人杀害了,后来,人们在他牺牲的地方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如果让你在这碑上写几个字,你打算写什么呢?由于多媒体的声情同步、形声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受到了情感的震撼,再加之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情动辞发,各抒己见,言语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慕。从而,拓展了歌曲的外延,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受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走进音乐文化 提升审美价值 篇6

关键词:情感;体验;欣赏;想象;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52-01

“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就没有相应的审美层次”,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了解音乐美、理解音乐美、体验音乐美、表现音乐美。以多种形式体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将美育融入音乐教育的过程。

一、理解作品,升华情感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歌唱教学要“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当演唱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演绎。在音乐学唱中要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价值观得到升华,从而达到以陶冶心灵的目的。所以说,音乐的教育本身是审美的教育,通过审美来获取音乐中的情感。所以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拥有丰富的音乐情感。

《爱的人间》这首歌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感人的歌曲,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观看残奥会视频,介绍青年盲人歌手杨光,8个月就因病而双目失明,他以乐观的方式寻找色彩,在音符中描绘着美好的生活。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杨光用音乐唱出人的心灵、情感的美好、生活的恩赐。还播放了《千手观音》录像,借助音响资料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精神世界,感受残疾人以顽强的毅力超越残障、超越自我的人格魅力。充分让学生感受文化底蕴与内涵,让学生产生心灵与情感上的共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两者相辅相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让歌曲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学生。这样,我们就发挥了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提高了审美趣味,使他们不仅有美的心灵,更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尽情地领略美、创造美!

二、体验音乐,提升欣赏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指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好习惯,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的感受,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能力,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欣赏课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借助音乐欣赏培养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培养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音乐的感知、情感的体验、想象以及理解。音乐的感知为音乐审美最初的阶段,是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重要阶段。所以,要了解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音乐的体会和感受,就必须使学生了解音乐里的情感。音乐的审美是无法脱离想象的,但必须要以音乐的情感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去理解音乐。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这四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的,促使学生在音乐上的欣赏能力不断地提高。

如在欣赏《森林水车》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内容,上课伊始,我播放了欧洲古老的水车图片,并配以相应的文字介绍,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水车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不同的角色,一个组围成一个圆圈转起来表现水车的转动,很有力量和气势;一组同学表现水,通过手的上下摆动表现水的波浪。在音乐的表演中,表演者通过不同的表演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升华和表现。随着欣赏者对音乐的理解逐渐将感情投入到音乐中。

三、发挥想象,提高音乐表现力

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包括歌唱能力、演奏能力以及综合表演能力等。俄国大文豪契可夫说:“歌声是太阳,没有歌声的生活就像没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白、淡化。”学习唱歌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学习者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但仅仅唱会歌曲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使学生会唱歌、唱好歌,这样才能体验到歌曲的旋律美、意境美。合唱是训练学生音准的途径,很多教师认为一定要把单声部唱准再进行合唱,其实这样很难让学生真正唱准,合唱进入得越早效果越好。越早进行合唱训练,学生的能力提高得越快,学生能够参与唱出和声效果的美好享受是无可替代的。审美、艺术的表现功能,有助于克服机械、消极、被动的模仿论、反映论,突出审美创造美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表现与再现的统一,是中外美学、艺术的优良传统。

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学唱歌曲,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展开“音乐想象”。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要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音乐之美。将美育融入音乐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淡化技能、鼓励参与、培养兴趣,给每个学生以成功的愉悦和美的享受。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在学生亲身参与的艺术审美活动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净化心灵,塑造完善人格,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 次.音乐美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2] 闫 妍.浅议钢琴教学中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宿州师专学报,2002,6.

[3] 张 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11.

由情入手提升阅读审美能力 篇7

一.领略作家情感, 拓宽学生感性思维空间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 是作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 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作品的情感世界, 带领学生进入充满魅力的艺术氛围, 开拓感性思维空间。我们必须从文学作品的形象化、情感化特征出发, 在教学中, 师生一起参与文本的分析与体验, 努力与作者形成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我们不仅要知道《红楼梦》的作者、主人公, 还要知道感人肺腑的葬花词;我们要了解白居易, 还要明白《长恨歌》的可歌可泣。把握文学形象, 领略作品的精神内涵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形象思维是进入文学作品的关键, 没有情感体验, 简单的机械化阅读只会使阅读教学步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深渊。只有进入文本, 领略作家的情感, 营造形象的思维空间,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凭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 去创作他们心目中的“哈姆雷特”, 才是我们教学的正确途径, 也是我们阅读教学的共同追求。

二.以情为美,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审美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 从“美”中生“情”, 以“情”为美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核心。过去的语文教材为了适应时代潮流, 过多地选取了政治性较强的文章, 片面地追求功利化的文学教育, 使文学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使学生的精神空间失去了鲜明的个性, 学生的感情日趋冷漠,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蔡元培认为文学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给予人们以心灵的慰藉, 拓展人的精神空间。是的, 假如没有感情体验, 李煜的“一江愁”不会流传千古, 正因为作者关注的不是个体的情感, 而是写出了人类普遍的心理模式。许多优秀作品都是从人的灵魂出发, 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心中的某些情结, 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 在文本中进行遨游。正是因为作品洋溢着丰富的情感魅力, 才使作品散发出迷人的美感, “情”与“美”是相辅相成的, 审美体验其实就是情感体验。中学生正处于花一般的年龄, 他们对未来、对生活充满了幻想, 缺乏人生体验和社会阅历, 只有通过文学作品来透视人生的千姿百态。因此,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要认识到情感对学生的渗透作用, 带领学生走进审美的艺术殿堂, 用心品味作品所蕴涵的精神实质, 把握作品对人性的剖析、主张个性发展和精神的自由。深刻体会作品的情感, 把情感作为审美的核心,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正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总体走向。

三.感悟人格魅力, 强化学生人文素养

审美即情感, 情感即人生, 如何将文学作品大的精神内涵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 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直琢磨的问题。我认为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一种人情美、人性美、人格美, 多介绍美文佳作, 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上感悟文本, 通过长期的熏陶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文学的教化作用不仅要体现在人的行为道德方面, 还必须体现在人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造就了多少像屈原、陶潜、文天祥、李白可歌可泣的故事, 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的灵魂, 都是中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把作品同作家人格结合起来, 从人性的角度上领悟作品无穷的精神魅力, 通过长期和学生一起阅读鉴赏作品, 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 陶冶学生的情操, 完善学生的人格。

四.注重情感熏陶, 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精神

语文教学改革主要体现一个“大语文”精神, 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大语文”不再是教师分析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灌输“知识点”, 而是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弹性限度, 在有限的篇章中领略无穷的艺术魅力。我们必须用心灵去阅读作品, 在“可悲、可笑、可怜、可叹、可敬”的情感氛围中和作品进行交流, 从灵魂的深处与作者诗人取得一致, 在感性的启发下对人生社会做理性思考, 从而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所以, “情感熏陶”是在“大语文”的精神呼唤下应运而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注意以多彩的情感世界去丰富作品的艺术内涵, 使学生成了鉴赏的主体和创作的客体。

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合格人才 篇8

关键词:中职美术,审美情趣,兴趣,人才

一、中职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作为一门与审美情趣密切相关的课程, 中职美术教育本着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 通过让学生对美术鉴赏、设计、绘画、雕塑、电脑美术、摄影摄像、书法、篆刻和工艺等方面的学习来培养审美情趣, 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因此, 笔者认为, 美术教育对于广大的中职生来讲, 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 而更应该看作一种文化学习。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关键时期, 作为一名中职美术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 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 为学生展示自我搭建有效的平台。例如, 在教学中不再以简单的绘画技巧来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而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的培养。用鼓励的话语、激励的眼神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艺术圣殿的魅力, 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所收获, 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散发出独特的灿烂的光芒。

二、当前中职美术教学现状与突破点

中职美术教育与中职思想道德教育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自新课程改革以来, 美术教育不论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有了一定的突破, 美术教育已经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 这固然是可喜的一面, 但是目前中职美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

美术课本的编排, 花费了编者的巨大心血, 适应了学生在中职阶段对艺术的需求, 但是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将课本的精华点到。要么泛泛而谈, 要么照本宣科, 也不管学生在下面利用美术课写其他科目的作业、逃课或者睡觉等。课本的实际作用没有全面地发挥出来, 美术课沦为学生的休息课。由于学习的压力, 一到期中、期末考试期间, 美术课被随意挤占, 成了有名无实的虚设。试想, 连上课都成问题, 怎么能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呢?

无可置疑的是美术教育需要一种轻松的氛围, 这是陶冶艺术情操的需要, 但是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要在课堂授课中将课本精华的部分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又不能让学生听讲太过懒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这是我们一直在寻求的突破点。

三、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对策

(1) 利用中国传统山水画来弘扬民族文化。中国传统山水画主要是指水墨画, 而在美术课上, 主要是以欣赏为主。之所以用中国传统山水画来弘扬民族文化是因为水墨画的博大精深, 以丰富的诗性和优雅性的笔墨语言来表达出大自然的千姿百态, 同时其笔墨意韵也体现了中国儒道的美学思想、人文精神, 由此促进学生人文情趣的提升。

例如, 古代很多画家喜欢托物言志, 借此表达出他们的个人情操。在水墨画鉴赏课上, 我用多媒体将郑板桥等人的作品展示给学生看, 在欣赏的过程中我给学生讲述了郑板桥的生平事迹, 并且配以节奏舒缓的民族传统音乐。学生一边听我的讲解, 一边仔细观察作品, 通过竹子特有的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的优美形象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中高洁、清雅的个人情操,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以往追求华丽的风格, 转向朴实、淡雅。水墨画中有更多的山水画, 其表现形式大气磅礴、气象宏伟, 有着刚健清新的特征,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 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学生在欣赏的同时, 也间接地学到了与水墨画有密切联系的古诗、书法、音乐等。我一直认为学生之所以有时候上课不遵守纪律, 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在水墨画欣赏课中, 必然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对此毫无兴趣, 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地把握好教学方式, 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

(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采取启发式和引导式。随着时代的进步, 虽然教师队伍正向着更加专业化与年轻化发展, 但在授课的时候仍然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抓住教学的核心, 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解得非常认真, 但是收效甚微, 学生是被迫地接受, 因此, 会让学生失去兴趣。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引导式学习是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不断摸索出来的方法。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机械地掌握知识, 而是要提高审美情趣, 实现全面发展, 这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 在雕塑课上, 我改变了以往只是照本宣科的情况,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踏踏实实地当一回“雕塑家”。在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去挖红土的任务, 上课后, 我开始从学生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因为有了这个实践的环节, 学生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学习情趣十分浓厚。在简短的讲解与布置任务后, 学生开始躬身操作。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作品五花八门, 有奥特曼、布娃娃、变形金刚、战斗机等等。虽然也有一些学生做出的作品很不成熟, 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可取的, 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为有了实践操作, 学生初步懂得了雕塑的流程, 在以后欣赏雕塑作品的时候会理解雕塑者在其作品上所倾注的心血, 无形中又促进了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鑫毅.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2011 (6) .

[2]钱隽.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实践简论[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审美提升 篇9

一、弹奏深度解读的旋律———精心备课, 备出音乐的背景、情感的浓度

备课是高效音乐课堂的前提和保证。新课程标准倡导要多元理解文化、弘扬民族音乐、彰显地方特色, 鼓励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学习。在教唱苏教版教材《我爱米兰》时, 执教教师课前利用网络资源, 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米兰”的资料, 总结归纳后向学生介绍:因为米兰的花儿很小, 小得粟米一样, 而它的花却很香, 像兰花一样 (师板书时把粟米写在前面, 把兰花挨着写在后面) , 所以取名为“米兰” (师将中间“米”和“兰”字圈起来, 这样边说边板书, 既形象又生动) 。在本课接近尾声的时候, 执教老师又给学生们播放了《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和《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 将音乐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学生们不仅表现出对老师辛勤劳动的感激, 更加深了他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师生们以歌声为纽带进行着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共鸣。

二、弹奏真情互动的旋律———协调关系, 释放亲情的温馨、真诚的宽容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纳。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天真烂漫的, 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 会用自己的独特思维来思考世界上的问题;学生有思想、有个性、有感情。教师应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站在学生的视角, 去审视世界, 弹奏师生真情互动的有效旋律, 确切地理解学生的一言一行, 与学生真正地产生思想的共鸣。课堂上,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即使是插嘴、反驳、顶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 鼓励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让学生由羞涩、胆怯到争先恐后、大大方方、洋洋洒洒, “讲课”时还真像模像样。每当教师给他们讲述一些新鲜知识时, 他们出奇地安静, 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倾听”。即使学生离开了这些老师的班级, 也会将老师记在心中。有一位转学到外地的学生在写给老师的信上写道:“老师, 上你的课我是既害怕又期盼, 那时候我们上音乐课多刺激啊, 你总是不肯浪费课堂每一分钟, 可我们还是感觉时间走得快了些, 跟着你学音乐那两年, 学到不少东西, 我现在要唱能唱, 要舞能舞, 大家都喜欢与我交朋友……”看到学生的来信, 做老师的能不感到欣慰吗?

三、弹奏心口相传的旋律———介入流行, 吸纳通俗的雅致、大众的共鸣

笔者曾经对某省级实验初中一年级学生做过抽样调查, 发现有93%以上的初一学生特别喜欢流行音乐。对于即将步入初中的小学高年级学生, 如何引领他们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呢?只要是健康的音乐我们都可以接受, 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引导。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是前提, 他们正处在生理发育的初级阶段, 流行音乐绝大部分节奏明快, 比较符合青少年浅易的欣赏特点, 所以他们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教师可以精选流行音乐, 引领学生正确对待和欣赏。一位学生在《说说我最喜欢的歌手》演讲中这样说:“我非常崇拜周杰伦, 他的体质天生就不好, 但他工作起来却比有的健康人还认真……我喜欢周杰伦不仅仅是喜欢他的歌曲, 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很刻苦、很感性的人, 他才会把歌写得那么好, 唱得那么好!”教师只要能真正地倾听学生, 你会发现学生独到的看法。音乐教育研究认为:良好的流行歌曲对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正确引导作用, 正面效应往往高于其负面影响。

四、弹奏地域文化的旋律———内外融通, 投注地域的风情、传统的语言

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域, 有利于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有效提升。现在的学生更多的时候都说普通话, 对于自己家乡的方言几乎是陌生的。有的学生能听懂家乡的方言但不会说, 有的学生不会说也听不懂。为了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教师可以教他们学唱《南通号子》, 让学生初步了解南通民歌———打麦号子《嗨唔包》。“嗨唔包”是南通人打麦时喊的号子, 以前打麦时, 农民在场地中间放一个很大很大的木箱, 每个人拿一把麦子不停地用力打呀, 打呀, 很辛苦的。在教学时教师请说南通方言的同学指导用地地道道的南通方言去演唱, 刚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 学着学着大家都严肃认真起来, 对每个字的咬字吐字都学得特别仔细, 就比如“又”字, 在南通方言中带有一些“yu”的感觉。整首歌完整地唱起来就别有一番南通的乡土气息。通过《南通号子》的教学, 教师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也开始喜欢说南通话了, 这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家乡方言的独特魅力, 更增添了学生爱家乡、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情感。

五、弹奏媒体整合的的旋律———陌生课堂, 构建演绎的新奇、审美的愉悦

审美提升 篇10

一、吟诵咏唱,感受语言音韵之美

我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节奏分明,读来朗朗上口,兼有“音乐之美”和“建筑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诵读为根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反复吟咏———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全体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形式各异,不拘一格,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节奏、韵律,整体感知古诗的意思,培养良好的语感。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感情朗读有困难的时候,教师的范读则很重要。特别是那些节奏难以划分、重音难以把握、语气难以处理的诗句,教师的示范朗读,既可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又能起到点拨指导的作用。例如在范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时,教师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绵长的余音会让学生领悟诗句中隐含的诗人凄凉、忧伤、孤独、无助、落魄的情绪,也给学生的感情朗读作了指引。

其次还可借助那些已经被谱了曲的古诗录音或一些著名演员朗诵古诗的录音,教学生咏唱、吟诵,让学生在深刻感受古诗与音乐暗含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在音律、节奏、音韵上敏锐的感觉。

二、诗画合璧,领略画面意境之美

古诗一个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讲究意境。一首好诗往往能把人带进一个美妙的境界,给人不同寻常的艺术享受。

诗画结合,是进入诗歌意境的一条道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有不解之缘,好多诗就是一幅情趣盎然、意境深远的画,蕴含了多彩灵动的“绘画之美”。骆宾王的《咏鹅》,短短十八个字中,“白”、“绿”、“红”、“清”四个字描述颜色,“浮”、“拨”、“歌”三个字表示动作,“曲项”、“向天”两个词形容神态,活生生一幅白鹅浮水图。《小儿垂钓》《所见》《江雪》《池上》等一大批教材中的古诗分明就是一幅幅“小儿垂钓图”、“牧童捕蝉图”、“寒江独钓图”、“小娃采莲图”。教学这些诗歌时,我常常引导学生作画,或者与学生合作画画,画完后再说一说。这样,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之美。

三、探究品读,体会哲思理趣之美

好多古诗蕴藏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只要用心去诵读、去体悟,不但能领略到美妙的意境,而且能从中看到哲理的光芒,让思想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因此,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用心研读,仔细品味,其趣无穷。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表层意思是说因为身在庐山之中,受到视角的限制,所以难以对庐山有整体的印象。然而诗句蕴含的哲理又岂止这些?它启迪我们: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事物,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它还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是小学生却未必能领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来理解它。譬如因身处某事件之中而是非难辨,待冷静下来回头反思,其实谁是谁非原本清清楚楚。这样联系起来读诗,可以形成理性的思考,养成深入探究的好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教学中,尤其是对那些充满哲理的古诗,我们要结合现实,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多读、反复读,在读中明白道理。当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可能要求他们对每首诗的意境、蕴含的哲理都有清晰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但是使他们初步领略诗歌的意境之美,享受思辨之趣,为其日后深入理解打下基础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四、潜情入境,品味真挚情感之美

诗歌的第一特征是其抒情性。情,是诗歌之魂。品读古诗就要敏锐地捕捉诗人的情感,并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紧扣诗眼领悟诗情是我教学古诗的一贯做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一个“喜”字将杜甫因祖国再度统一而欣喜若狂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示儿》中“但悲不见九州同”一个“悲”字道出了陆游抱憾终身的缘由,《山行》中杜牧用“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爱”字直抒胸臆———枫林晚景实乃最爱,《枫桥夜泊》中张继用“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字抒写羁旅之愁、落第之愁,《江雪》中柳宗元写“千万孤独”,《静夜思》中李白对着明月畅谈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诗眼既抓,诗歌的情感必然容易领会。

针对小学生爱表现、爱表演的特点,我会创设情境让他们尽情发挥,在表演中体验诗歌的情感。教学《游园不值》时,我和学生一起踏春游园,体会了诗人由兴致勃勃到稍许扫兴到甚感欣慰的情感历程。《小儿垂钓》《宿新市徐公店》《七步诗》等等这些情节性很强的古诗更适合表演,有的甚至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将之改编为剧本。在表演中,学生如观其景,如临其境。

“悦读”文言文,提升审美素养 篇11

一、创设情境,体会美的意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语感,让他们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美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文字介绍、播放视频和声音等方式来设境传情,促进学生在“悦读”的情境中更好地感受美的意境。

很多经典的文言文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庄子的《秋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意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阅读,首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介绍庄子的生平和他的创作风格,让学生了解其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其次,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将图片、声音等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诵读和创设的情境中感受文章之美。如学习文中描写“河伯”的片段,可以向学生展示河流汇聚成海的场景,并配上海水汹涌的浪潮之声,让学生感受到“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的壮阔场景,同时将自己带入到“河伯”的形象中,感受“望洋兴叹”是怎样的情景。学生在欣赏了视频之后尝试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片段,并有感情地诵读出来,在特殊的情境中诵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美的意境,从中得到熏陶。

叶圣陶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要让学生在“悦读”中感受文言文意境之美,就要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进入到作者创设的艺术情境之中。

二、激情诵读,抒发美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课中,要通过文言文等传统优秀文化来对学生进行熏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对于文言文来说,诵读是一种很好的“悦读”方法,正如姚鼐所说的那样,熟读、疾读、缓读等都可以让学生在抑扬顿挫之中感受文言文流露出的美的情感。文言文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而激情诵读法能够让学生和作者形成共鸣,更好地感悟其中的情感。

以《阿房宫赋》这篇文言文为例,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体会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第一步可以安排学生自读、默读,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解决文章中的疑难字词。然后通读文章,并在这个过程中总结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第二步则可以通过出声诵读的方法来更好地感悟文章,教师可以采用指名分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之后尝试说说自己诵读的这一段讲述的是什么内容。第三步可以用有感情的示范读来展现文章的情感,并让学生模仿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在激情诵读中,学生和文章走得更近,更能体会到文章的美。

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口”,这说明了激情诵读对于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要通过“美读”的方法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音声节奏之美体会文章深处的情感,由此可见,诵读对于感受文言文中美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三、细心品味,领悟美的哲理

斯宾塞曾经提出,如果没有诗歌等自然美引出情感的话,人的乐趣就会减少一半。朱光潜在《论美》中也曾经谈到,境界是诗文独有的品质和价值取向,它能够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在“悦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诗文,体会其中深藏的哲理,并从中得到乐趣。

很多文言文都蕴含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师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师”这个字入手,让学生从细心品味文辞开始,找到“师”这个字在文中重复出现26次,并分别诵读、整理,说出这些“师”字都有什么不同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可以从理解文辞深入下去,细心品味文章中蕴含的哲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文言文的同时感受一下文章的思想内涵,说说这篇文章针对“师”这一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依次诵读,每人读其中的一段,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尝试整理出文章的线索。在这样的诵读过程中,学生以“师”为切入点,不仅搞清了文辞之意,还体会到了作者行文的严谨,领悟到了作者隐藏在文中的哲理。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品味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若是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必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隐藏在文言文深处的哲理,让他们更好地感悟文本的深意。

总之,有计划、有策略地让学生诵读文言文,可以让他们在阅读中更好地体会文言文写景叙事、说理绘情等妙不可言之处。从而让他们爱上文言文,从普通的阅读变成“悦读”,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提升 篇12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进行审美教学

教师如果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其中,而不是敷衍和不注重实际效果的营造。学生只有真正地参与其中才能真正落实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和表达权。学生期望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渴望在课堂上发表意见并得到大家的肯定。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活动,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同时要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放松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就学生近期的心理情况进行辅导。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及教师进行审美教学打下基础。

以鲁教版第二册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课文为例,《林黛玉进贾府》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选段,讲述了林黛玉初进贾府的背景、情境以及林黛玉的心理活动。通过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林黛玉的性格。“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这首诗表面上描写了白海棠的高洁白净,但其实是表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以景寓情。教师可以通过这首诗来进行审美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诗中蕴含的文字美和意境美。

氛围的塑造是很重要的,每个学生都希望有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作为教师要懂得如何更好地把握学生这种心理,在语文审美教学时多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感会大幅度提升,不但提高了自身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带动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审美教学效率。

二、通过分析课文,体验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典型美。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思考的。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语文课文来体验美的存在。在进行审美教学时教师需要透过教学来引导学生认识到优秀文章是如何塑造的,即除了基本的结构还需要优美的句子以及精美的语言。教师需要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进行审美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联想能力,通过对课文进行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以鲁教版第二册《荷花淀》为例,全文展现了作者的多情与含蓄,整篇文章侧重对细节的描写,开篇先对环境进行描写,为下文的叙事做铺垫。“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生动的画面,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文字的美感。通过列举这种环境描写,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好的描写是不需要太多力度、太多点缀的,只要文字能够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整篇文章就是成功的。

又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我们都不陌生,因为这是一篇描写景色、描写荷花的佳作。朱自清先生运用细腻的笔法和独到的视角为我们呈献了一场文字盛宴。全文有多种表现手法如比喻、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等。教师需要对这篇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每句话所用的表达手法,并引导学生在写文章、分析文章时应借助恰当的表现手法提升整篇文章的美感。

恰当的比喻和描写会提升文章的审美水平,学生在分析文章时首先要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出发,其次再从文章所展现的作者的思想特点出发。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在体会美的同时要置身其中,借助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整个审美过程中感受到喜悦和发自内心地对文字的满足。通过对课文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写文章时采取正确的方法,不能为了写而写,也不能一味地套用先贤名家写文章的方式。而是要具有自己独到的视角和独特的写作方式,在体会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并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通过课外阅读、写作,创造美

高中审美教学除了营造审美的教学环境,分析先贤名家的文章之外,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和写作中创造美。创造美是审美的一个转换面,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举出很多具有美感的文章,但是教师却不能保证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了其中的美。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美的认识和内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把课堂上所学到的审美方法运用到自身的创作当中,激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厚积薄发”,只有大量地阅读美文,不断地积累优美的句子,才能在写作时思路犹如泉涌。像《赤兔之死》这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如果这位考生没有充分地掌握《三国志》,那么他是不会在高考中呈现这么优秀的文章的。所以要想成功就需要平时不断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创新,首先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使学生的身心处在一个最佳的状态。其次要在语文审美教学中设置故事悬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高中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阅读时往往会对书中情节的发展或者人物的命运产生关注,所以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一心理设置一些悬念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探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内在的已知和未知的矛盾,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积极性。在阅读积累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指引,并且要对阅读积累之后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做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审美角度。引导学生需要寻找适合模仿的优美文章,让学生认真分析文章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体现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在训练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此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突破束缚,冲破写作的条条框框,寻找写作真正的意义,不要被原有的写作模式束缚,可以挑战作文权威,挑战名家权威,在自己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模仿出新,不断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以高考作文《孔雀东南飞》为例,这是一篇满分作文,在高中课文《孔雀东南飞》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创作,具有自己的思想也具有独到的见解,所以这篇文章成功了。

上一篇:重组疫苗下一篇:城市污水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