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节目

2024-07-22

人物专访节目(精选11篇)

人物专访节目 篇1

电视人物专访类节目是以对嘉宾进行采访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借助采访嘉宾的生活经历及人生感悟, 揭示生命的意义及价值, 让观众在娱乐的过程中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实现教育国民的目标。在访谈的过程中, 谈话是节目进行的基础, 而心理互动则是节目的灵魂, 只有充分的调动嘉宾参与的积极性, 敞开心扉, 才能够促进节目的顺利进行。

1 心理互动的重要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心理互动”是指互动的双方在心理层面彼此影响, 彼此促进的交流状态。在人物访谈类节目组织过程中心理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物访谈类节目是一种新兴的电视节目形式, 融合了新闻采访和电视谈话节目优势, 借助主持人设置一定的语境, 引导嘉宾讲述自身的特殊经历及情感倾向, 从而引起观众共鸣的电视节栏目。在其制作的过程中, 心理互动是节目能够维系的基础。只有主持人和嘉宾开诚布公, 坦然面对, 实现在心理方面的互动, 才能改进节目的质量, 促进收视率的提高。

2 心理互动的基本要素

心理互动虽然是属于意识的范围, 但是客观的因素对其还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电视节目的主题、专访的主体、现场的氛围、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都对心理互动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成败。

2.1 选择合适的访谈主题

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主题是节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 也是主持人和嘉宾是否能够在一定的深度广泛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选择节目的主题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嘉宾的具体情况, 根据嘉宾的人生经历, 工作特点及性格确定节目的主题。同时, 节目的主题还应该考虑电视收视率的需要, 尽量选择社会热点及焦点的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够激发各方面参与节目的热情, 引起观众的关注。例如, 在《星型态》中的杨幂专访, 节目的主题就涉及到了整容等问题。杨幂是观众比较喜欢的演员, 而有关其整容的话题又是很多粉丝的关注的热点, 以此为节目的主题, 很容易引发嘉宾的谈话的热情, 也能够激发观众的收看欲望, 为节目的成功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创造一定的情境

谈话的情境对于人物访谈类节目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 能够创造和谐、愉悦的访谈氛围, 那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主持人和嘉宾之间展开良好的心理互动, 保证访谈的顺利进行。反之, 如果在节目的组织过程中, 氛围尴尬、气氛压抑, 那么即使节目选择了生活的热点话题, 嘉宾也没有沟通的欲望, 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星型态》的访谈的情境的设置就比较独具匠心, 采访的环境不是以演播室的形式出现, 而是设置成生活的场景。嘉宾在参加的节目的过程中, 精神比较放松, 也容易融入的到谈话的情境中去。在和谐的氛围中, 主持人和嘉宾更加容易找到彼此促发心理互动的契合点, 并且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实现畅谈人生, 分享感悟的节目制作的目标。

2.3 语言因素的影响

语言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合适、得体的语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双方的共鸣, 促进谈话的富有建设性的进行。尤其是人物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 更应该体现节目的特点, 在语音、语调、语气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既能够引起嘉宾交流的欲望, 同时还应该收放自如, 掌握谈话的方向及深度, 避免跑题现象的出现。

3 心理互动的方式

在充分认知了心理互动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以后, 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心理互动在人物专访节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也是刻不容缓的。

3.1 明确节目的目标

伴随着电视节目的日趋繁荣, 人物访谈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兴盛起来。在诸多的类似节目中, 明确节目的定位对于保持节目的生命力, 提高节目的竞争力有着深远的意义。例如:《星型态》的节目定位就是以明星访谈为主要的形式, 以吸引年轻观众为目标的一档时尚性质的访谈类节目。因此, 在节目主题选择, 节目的内容选择及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方面都有鲜明的特点, 以适应其自身的定位。在节目的主题方面, 应该尽量选择时尚的、对年轻人有一定吸引力的话题, 避免主题的僵化、刻板。在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方面, 也应该具有时代的气息, 用简单明快的语言, 充满朝气的服饰及多样性的身体语言动作, 调动嘉宾交流的积极性, 促进心理互动顺利展开。

3.2 做好嘉宾资料的准备

嘉宾是访谈类节目的主角。对于节目的风格及节目的精彩程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 不同的嘉宾有自身的特点, 在谈话的内容方面、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方面及现场的情境设置方面对此都有一定要求。因此,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在筹备的过程中, 应该做好嘉宾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 针对不同年龄, 不同职业, 不同性格的嘉宾设计不同的访谈方式, 以便在节目的访谈过程中, 能够有针对性的展开话题。例如;杨澜在其主持的《杨澜访谈录》中, 曾经专访了奥运冠军龙清泉, 为了能够深入的做好心理互动, 杨澜对于龙清泉在QQ上的个性签名, “举出世界, 举出未来”都予以了关注, 深刻的体现了访谈的个性化, 促进访谈节目顺利进行。

3.3独具匠心的设置问题

在电视人物专访的过程中, 问题的设置是交流和谐进行的前提。巧妙的设置相关问题,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嘉宾的交流的欲望, 提升节目的可视性, 改进节目的质量。问题的设置可以采取直接式, 也可以采取间接式的。直接式的提问, 能够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间接式的问题却是剥丝抽茧, 循序渐进, 引导嘉宾侃侃而谈。在具体应用过程中, 应该根据嘉宾的特征, 灵活的运用, 以实现心理互动为问题设计的目标。

4结论

总之, 心理互动在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改进节目的质量, 提高节目收视率有着深远的影响。借助设置巧妙的提问, 在充分了解嘉宾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情境、语言等客观因素, 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节目的可视性, 保持节目的活力, 促进节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王小燕.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及控制[J].艺术百家, 2013 (8) .

[2]刘辉.谈话节目主持人情感沟通的艺术[J].视听界, 2012 (6) .

人物专访节目 篇2

片头:

生命中总有这样一种追逐 饱含热情 永不倦怠 事业中总有这样一种向往 大气磅礴 改变未来 在所有的人生际遇中

善于“捕风”的人总能在起伏的情节中 捕获属于自己的隽秀与永恒

在脚踏实地的坚实步履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一个温商的闯荡故事 一段成长蜕变的难忘记忆 一路走来

他的脚下正是微风起舞 绿色遍地

本期《商悟人生》带您走进“捕风者”陈显金的世界 倾听他的声音

开场白:聆听成功之密,体味百态人生。欢迎走进《商悟人生》。今天做客演播室的嘉宾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出生在美丽的江南却热爱辽阔的草原;他曾经是政府公务员却毅然弃政从商,如今他用智慧与勤劳不断的捕捉着风的力量。在他身上有股闯劲儿,他就是本期嘉宾 内蒙古工大博远风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 陈显金先生。陈总,您好!

1、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值得回味的,您出生在文革初期,又成长在一个军人家庭,童年对您来说有着哪些不一样的味道?(贫苦的童年记忆,看见邻居孩子捡粽子皮吃,想摆脱贫苦)

2、您是浙江温州人,我听说很多温州人从十几岁的时候就会外出做生意,您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考上重点大学的四人之一,县里敲锣打鼓祝贺以及3000元高额奖励)

3、在这一段充满掌声和荣耀的升学经历背后,您有着怎样的辛苦付出?

(学习刻苦等艰辛努力)

4、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间,从大学教师到国家公务员,再到商人,经历这样的职场辗转之路,您的思路是什么?

解说一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为企业界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弃政从商的人生转轨,陈显金由此走上温州人大都精通的商人之路,也正式开启了走南闯北的寻梦之旅,这一次的选择被他赋予了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5、投身商界的第一步为什么选择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报喜鸟集团呢?(应聘到正在体制改革、集团化发展的报喜鸟,看中了机遇而去)

6、后来报喜鸟集团的成功,也证明您的选择是对的,您在报喜鸟奋斗了十年,这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十年,这段经历对你的事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非常厚重的人生积淀、积累)

7、离开报喜鸟选择自主创业,这是您在2005年的选择,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从收音机上听到,国家修改宪法,个人财产得到保护。看中这个机遇)解说二

一掷十年的报喜鸟生涯,让在仕途中一心向往从商的陈显金,找到了大展拳脚的土壤,从功助名不见经传的服装作坊到掌控豪迈上市的知名企业,一个勇于驾驭机遇、载誉而归的温州商人,完成了一次铿锵有力的蜕变,事业出露峥嵘,这位颇有胆识的江南才俊又带着赤诚与高擎的理想旗帜,闯向广袤的北方大地。8、2009年,是什么让您放弃在南方所有的积淀,只身来到内蒙古?(看中风电项目的朝阳发展,又一次看中机遇)

9、工大博远公司做的是风电产业的哪一方面?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

10、经过刚才的了解,我发现您是一个特别善于发现商机的人,也是驾驭机遇的实战家,我特别想知道,是什么让您拥有如此敏锐的商业嗅觉呢?

(坚持不懈的积淀、努力、吃苦耐劳)

11、您看您人生有过这么多成功的转型,这些转型离不开对每次机遇的精准把握,那其间有没有跌倒的经历?(投资动漫产业,300万资金颗粒无收)

主持人:所以说想法的实施,是建立在了解之上的,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敏锐的商业嗅觉,更离不开把握机遇的能力,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您这些年总结的宝贵经验是什么,能跟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分享一下吗?

点灯环节:

点亮智慧生命,点亮希望的灯。探寻人生路上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故事,每一次抉择,都有着顿悟的大智慧,拈花的大感动。一盏灯火,一线航程,在我身边的这座灯塔上,排列着许多智慧的灯盏。下面有请陈总为我们点亮您心中那盏智慧之灯,同时也为我们怀揣创业梦想的朋友们点亮一份希望。

结束语: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素质 篇3

1 当前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对电视节目主持人人才的培养还远远跟不上电视节目的增长速度,主持人素质的整体水平也偏低。主持人在提问,节目环节衔接和与嘉宾的交流上都达不到节目要求,各个人物访谈节目支持方式不尽相同,不足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满足不了电视观众的精神需求,使得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仰视嘉宾,没有正视自己的位置。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在对访谈对象的选择上往往都偏向于功成名就的知名人士,而由于我国大部分的节目主持人往往都刚刚进入电视访谈节目这个平台,使得对访谈嘉宾往往抱着仰视,崇拜和畏惧的心理。从访谈开始就树立起自己与嘉宾之间的距离和屏障,访谈过程都带着赞扬的味道,没有对嘉宾的内心思想进行深度挖掘,很难掏出嘉宾那些掏心窝子的话。为了使节目顺利进行,过于在乎嘉宾的心态,对那些负面敏感的话题往往避之不及,而这些恰巧是广大观众对嘉宾的好奇心所在,也是推动节目进入高潮的关键点。这样以来人物访谈节目就缺乏了真实性,节目收视率必然会大幅下降。

提问模式陷入套路化。向嘉宾提问是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重要环节,是一个访谈节目能否体现其价值和作用的关键点,好的问题能够提高节目质量,满足观众需要, 对主持人的知名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目前的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台本编辑毫无创新,在提问设计上陷入套路化,主持在节目现场不能够随机应变,呆板的照着台本按部就班的将节目进行下去,节目现场缺少激情与活力。在提问中也没有让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有效互动,例如以观众问话的方式向嘉宾提问,带动现场气氛,一方面满足观众, 另一方面嘉宾能够透露一些心声,主持人与嘉宾的心理距离又拉近了一步。

节目形式单一,节目题材有限。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各大电视台都想在各类电视节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于电视节目之中。大部分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往往是照搬国外热门节目,改名换姓投入到我国的电视节目当中,殊不知其根本不适应我国观众的心理需求,缺乏对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创新 ,节目内容枯燥乏味。对于节目题材方面来说,制片单位没有看清未来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国内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往往通过邀请知名人物来提高节目吸引力,题材缺乏新意,而且资源有限,台本编辑不适应大众文化的发展,而现如今社会底层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才是观众最想了解的,所以人物访谈节目在节目选材方面存在局限性。长久发展下去,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支持,其功能和本质将会老化。

2节目主持素质对节目的影响

主持人是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主体,主持的素质对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意义重大

提高收视率,帮助其职能的实现。主持人的素质关乎到节目每一个环节的进行,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绝对不会照本念词,能够在台上展现自己的主持风格,使节目风格自成一派,树立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业内标杆,提高节目收视率,真正意义上实现节目的职能。

3如何提高节目主持人素质

主持人能够拉近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主持人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一个电视节目的质量,跟其他娱乐性节目相比,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内容单调,参与人物少,节目录制过程走的是严谨路线,这就要求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必须是高素质,高标准。

培养主持的政治思想

电视节目是宣传党和政府思想路线的重要机构,一头挑着人民群众,一头挑着党政机关。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也会时常邀请政府官员作为节目嘉宾,这就需要电视人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丰富的政治知识和高度的政治感,培养主持人的政治思想是必然的。主持人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节目中的谈吐,所以我们需要从主持人谈吐入手,让他们的谈话带有政治感,在台本编辑上,也要合乎时事发展,参入当前最火热的政治话题,对嘉宾进行提问,与嘉宾就此时进行探讨,向观众传达最新的时事要事。节目中的谈话也要保护国家形象,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着眼于人民利益,所以要求我们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学习当前党的基本路线,看清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用政治武装思想。

提高主持人的主持素质

提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提高主持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将书面文字口语化的能力。提高主持人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主持人平时多看,多学,多写。看:看文学书籍,新闻周刊,网络词汇。把这些时下最流行的语言和精彩的文学内容运用到节目主持当中,提高语言的多样化;学:学习优秀主持人的主持经验,增加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写: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试着编辑节目台本也有利于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将书面文字口语话要求主持人有强大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持人要养成日常交流说普通话的习惯。

有自己的主持风格。主持人主持风格鲜明独特是一档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魅力所在,独特的主持风格能够能够打破节目主持当中固有的主持模式,给节目增添活力。树立主持人独有的支持风格需要改善僵硬的台风,适当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引起观众的共同感;不要片面模仿知名主持人主持方式,语言要亲民化,表情要有亲和力,谈吐大方,做到一针见血,这就是为何像李咏一类相貌平平的主持人在主持界却如鱼得水。观众喜欢就是他们的真实,所以主持人应当科学规划自己的主持事业,使自己的主持风格应观众的要求而改变,同时保持自己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求同存异 。

提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

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要求主持人的知识涉及面广,思维敏捷清晰,对语言文字有超强的敏感力,谈话严谨等等,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知识涉及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了解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学方面的信息。目前的主持人在节目录制当中往往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而且谈吐过于平民化,节目档次得不到提升,这都是因为主持人没有加强对知识文化的学习,提升自身文化涵养。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时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中盛行较早,较广泛地主持人节目类型,它通过主持人对访谈嘉宾的提问和谈话的形式来体现其节目风格和价值,自然主持人在其价值体现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能够带动现场气氛,引领电视观众及现场观众对当次节目所传达价值的深思,突出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作用。

如何做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 篇4

确定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类型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以即兴的谈话为主, 按照访谈话题来分一般包括人物故事访谈、新闻事件访谈、观点意见访谈。人物故事访谈, 以采访在社会某方面取得特殊成就的人物为主, 与被访问对象的进行深入的语言交流, 来生动具体的展示人物独特的精神风貌。新闻事件访谈, 由某一新闻事件为由头, 采访相关权威人士或事件相关人员, 以详尽了解事件本身。观点意见访谈, 重在传播有关事件或现象在认识上的新观点、新想法, 以独特深刻的见解帮助观众认识社会、思辨社会。作为电视台的固定栏目,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要结合电视台节目设置需要确定栏目定位, 固定访谈形式, 形成品牌效应。阳光卫视推出的《杨澜访谈录》是国内知名的电视访谈节目, 以人的经历、感受和智慧为中心讲述故事, 就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热门话题, 与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进行广泛探讨, 将嘉宾的人格力量和社会价值作为节目的终极呈现。

把握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艺术风格和文化意识

收入率高、观众评价好的电视节目一个突出的特点, 是都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较高的文化意识。优秀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创作者应该有提高节目整体格调的潜意识, 注重节目内容的品质, 在访谈的背后传达出深沉的文化底蕴, 力求在观众收视心理上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感受。中央电视台开办的《艺术人生》就是以其独特的视角、真诚的情感交流, 将自身与一些媚俗的明星娱乐性节目区分开来, 在表现形式上形成了正面、健康的艺术风格, 使观众在欣赏节目时, 能融入和谐幸福的氛围, 在艺术的审美愉悦中, 潜移默化的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

节目策划是做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基础

节目策划是电视节目创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来说, 节目录制前期就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工作, 如嘉宾前期沟通与采访、访谈话题的选择、访谈的层次设计、叙事与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现场录制时的灯光设计、场景设置、机位摆放等各环节的都需要统筹协调处理, 所以做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 前期策划显得尤为重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在推出《实话实说》节目时, 不仅投入了精干的技术队伍, 还在节目前期策划上狠下功夫, 邀请中青年学者和专业人士出任策划, 并在每一节目的筹划期向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广泛咨询。《实话实说》播出后, 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 许多观众通过热线电话和信函表示了热情支持。

发挥主持人在访谈中的核心作用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 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而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主持人不仅要起到连接作用, 而且要遵循节目的策划方案不着痕迹地引导节目向前发展, 成为节目内容表达的一部分。主持人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技巧, 同时需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美国电视界在选择主持人时, 最看重的不是个人的容貌和仪表, 而是学识、经验和幽默感, 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访谈节目在美国电视台很常见。CNN的名牌栏目《与拉里·金对话》就是由著名主持人拉里·金主持的名人访谈节目, 这档电视节目不仅在美国本土有较高的地位, 也受到各国政要人物的关注, 具有很高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在后期编辑中注意访谈的叙事结构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极少是现场直播形式, 大多是录制完成之后, 再进行编辑合成。要把录制几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的前期素材剪辑整合成为固定时长的节目形态, 是一项十分的繁琐工作。对这些零散素材进行加工处理时, 创作者要掌握前期录制素材及访谈的内容层次, 理清好思路, 使创作思维有条理有逻辑, 有明确的主题和独特的视角, 这就需要创作者在后期编辑之前就要确定好大体框架, 把整个节目分几个段落, 每个段落讲述什么内容, 节目的情感高潮设置在哪里, 最终想要表达呈现给观众的是什么等等。在合理安排结构之后, 再编辑内容, 就可以达到故事完整、主题鲜明、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使观众观看时感受到顺畅、明了, 得到好的传播效果。

人物专访节目 篇5

一 栏目名称:《锦城对话-神牛!您怎么看》

二 前言:为加强城市交通建设,改善市容环境,规范城市交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锦州市政府决定依法取缔市内客运人力三轮车。

锦州市客运人力三轮车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由于当时企业改制。许多下岗职工自强自立,以蹬人力三轮车为业,为己解困,为国分忧,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民的出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锦州市主城区人口密度和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客运人力三轮车等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叉混行,上下班高峰和加节日交通期间交通拥堵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部分客运人力三轮车业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随意闯红灯,拐弯掉头,逆向行驶,交通哦呢事故时有发生,广大市民外来商客,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提出意见和建议,强烈呼吁取缔客运人力三轮车。

锦州市是全省最后一个决定取缔客运人力三轮车的城市,市政府出台的补偿政策,无论是一次性补偿金,还是车辆残值补偿,标准是全省最高的。

三 栏目定位:

关注锦城市民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报道锦城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四 受众分析:

《锦城对话》主要针对锦州的普通百姓。通过报道新近发生在市民身边的大事小情,并邀请嘉宾来和主持人一同讨论分析。进而解决市民心中的疑虑和困惑。同时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互动,多角度全方面的来分析神牛从出现到被取缔的过程。

五 嘉宾要求:嘉宾:锦州民俗学家,锦州交通队大队长,锦州政协代表,锦州人代表,人力车夫现场观众:锦州市民

六 主持人要求

(1)要求主持人符合本栏目的风格,要求主持人支持风格清新、自然,使人有亲切感。

(2)能够引导嘉宾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要求反应敏捷,能够应对嘉宾的各种问答。

七、栏目内容

(1)《锦城对话》栏目播出时间:每周六19:30---20:00,该栏目复播时间为每周日9:30---10:00

(2)播出形式:录播,属于新闻访谈类形式,在节目录制期间,要求穿插一定的影像资料,更好的为节目服务,使节目更具有说服力。

(3)主持人点出事件的重点,保证嘉宾的观点能够顺畅表达,确保节目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4)播出内容:从身边寻找那些普通而又不平常的人来讲述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说出他们自己内心的感受。

八 《锦城对话-神牛!您怎么看》节目结构

第一部分:“牛劲十足”

此部分向观众讲述神牛风光的过去,从它的出现到当初为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现场观众与神牛之间有趣的故事。

节目环节:

1请出嘉宾 2展示与神牛有关的照片和视频 3民俗专家介绍神牛 4 观众讲述和神牛之间的故事 5现场采访神牛车夫。

主持人的问题

1对现场观众

a您与神牛之间发生过怎样有趣的故事?

b神牛为你的生活带来了怎么样的便利?

C您对以前的神牛怎么看?

2对嘉宾

a 您认为当初神牛的出现为改善下岗工人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B 您认为当初神牛的出现为锦州市民的生活有哪些改变?

3对车夫

a 当初是什么原因让您开始靠神牛维持生活?

b 当初的收入和您在工厂的收入哪个多?

C 当初在路上驾驶神牛有什么困难?

第二部分:东零西落

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以及出租车的增多,“神牛”的生存空间不断在减少。同时“神牛”安全问题也不断出现,“神牛”的去留成为了一个问题。

主持人就此提出问题

1对现场观众

a 您对“神牛”反感吗?

b 您身边出现过因“神牛”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吗?

c 您有什么要对“神牛”师傅们说的?

2对嘉宾

a 您对“神牛”有什么建议?

b 您认为“神牛”是否应该消失?

c “神牛”的消失对从业者会有什影响?

3对车夫

a 如果“神牛”消失了,您靠什么生活?

b “神牛”对您有什么意义,或者说“神牛”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三部分:政府决策

截止到今年4月末,锦州市市区内共有公安部门审验合格的客运人力三轮车3663台。依法取缔后,为最大限度保障业者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在充分调研、借鉴省内兄弟城市经验的基础上,锦州市政府出台了补偿安置政策:一是一次性补偿,给予一次性补偿金13200元(按目前我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每年12600元、车辆残值补偿600元计算);二是公益性岗位安置,市政府提供1500个环卫公益性岗位,工资每人每月1200元,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由劳动部门按规定办理,同时领取车辆残值补偿。业者可自愿选择一次性补偿或公益性岗位安置,两者任选其一,同时给予车辆残值补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刘占元介绍,无论是一次性补偿金、车辆残值补偿、还是公益性岗位工资,锦州市是省内给付补偿最高的城市。

对符合低保救助政策及有技能培训需求、自主创业意愿的业者,市委、市政府也制定出台了具体援助政策。对有创业需求者,工商部门将设立专门窗口,专人服务,提供开业指导、注册登记、跟踪式等一条龙服务,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取缔市区内客运人力三轮车的时间安排是,从今天起到7日为宣传发动阶段;从5月8日到12日为补偿安置阶段,全市共设立26个街道工作点,3个车辆收缴点,3个一次性补偿金发放点和1个就业安置点。从13日开始,进入强制取缔阶段,对继续从事营运的客运人力三轮车坚决予以取缔收缴。

从此锦州的“神牛”将消失在锦州,它的出现到消失也见证了锦州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神牛的消失是历史趋势,不过它也为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九 推介渠道

通过自身电视栏目的推介,面向对象较为广泛,通过电视栏目的征集故事素材向广大观众推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对于事件本身的各种反应和声音。

十、具体拍摄制作

(一)、运作模式:

制片人制度,需要既懂节目运作、又懂节目经营的人做制片人。围绕节目定位,经营该时段节目,制片人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二)、建立电视栏目视觉识别系统。

1、栏目形象片花。这是突出频道形象的重要手段。5至10秒片花,以栏目标志为主要画面,抽象的多层画面叠透出三维的图象,再加上电视栏目字样,音乐要浓缩频道个性。

2、栏目形象宣传片。这是提升频道形象的又一种重要手段,长度在20秒左右。栏目形象宣传片的立意要高,要能代表整个栏目的特色和地位。画面音乐也应非常讲究,视觉冲击力要强。形象宣传片有如栏目的广告,不仅要讲究创作手法,还要讲究创作主题。

(三)、人员设置

主持人(一名):负责串词的攥写,把握现在节目节奏,起到桥梁作用

编导(两名):负责每期节目的策划、撰稿、导演,把握整个播出节目及相关事宜。

摄像(两名):外景拍摄、访谈现场拍摄

编辑(一名):负责剪辑、合成、节目包装

制片人(一名):对栏目的生产进度、拍摄质量、制作环节和经费收支负总责。敦促栏目确保创收和质量的双提高。

灯光(二名):负责节目录制期间的灯光的补给。

人物专访节目 篇6

这个世界很吵闹。

无预警人生走到下一站,

发现前面的风景还没看完。

做音乐,身边一定要有大内高手。

我就是个走唱的歌手,

从在一个城市走唱开始,

一直到在不同的城市走唱。

原来幸福是回忆时会微笑的往事。

——袁惟仁

8年未出专辑的袁惟仁,这些年来更多地以“评委”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经过他点评的歌手很多都成为了一线艺人,如李宇春、张靓颖、杨宗纬、萧敬腾等等。有时,主持人陶晶莹总会这样调侃他:“小胖老师,你会不会太严厉了啦?你也只有那么两首歌,当评委还狠批小朋友,你还要不要在歌坛混啦!”可小胖老师总是憨憨底微笑一下,然后做出招牌的反应:“喂!……”

袁惟仁出道于1980年代末成立的“凡人二重唱”组合,成员包括莫凡和袁惟仁,两人都有超强的创作能力,并对音乐有着极高的热情。1990年代,袁惟仁的不少作品都是排行榜的常客。

前段时间,小胖老师再次出手,《木吉他》专辑让我们仿佛又嗅到了“凡人”时期的感觉。采访中,这位被认为评委才能大过创作才华、创作才华大过演唱才艺的音乐人中肯地说,其实他也认同这一点。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以评委的身份认识他的,他想洗洗白,证明自己“也是歌手出身”。

与齐秦、那英、S.H.E的幕后故事

音乐周刊:有人给你的几个身份做了一个排序:评委才能>制作才能>歌手才能。你自己怎么看?

袁惟仁:我认同,我唱歌确实……我很幸运,刚出道时搭档莫凡,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他主唱,我反而学会了很多和声。接受访问的时候,我有时会说,如果你真的热爱音乐,去组个乐队吧。朋友就像一面镜子,你会互相学习。我现在在音乐上有一点成绩,我都会感谢这些和我搭档过的朋友们,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包括张宇、游鸿明。

我在刚出道时,有写歌给王靖雯(当时还不是王菲),那时大家还蛮尊敬我的。张宇和游鸿明也会写歌,他们看到这个就拼命地写,互相激励,后来我发现我有点落后他们了。我们就这样追逐着,这是一个很棒的良性竞争。

音乐周刊:你经常提起那英,你性格内敛,你俩性格合得来吗?

袁惟仁:我是巨蟹座,性格内敛,老那性格外放,我们比较互补。1999年,我帮她制作《梦一场》,她的经纪人火急火燎地将我拽到新加坡。当时那英见到我就嚷:“小胖,你牛逼什么?”我当时就愣住了,问:怎么了那姐?那姐风风火火地说:“我听说你翻唱了《征服》,我北京的朋友跟我说你翻唱的比我唱的还好听!”我当时就乐得合不拢嘴。这几年我还陪她去台北上一些通告,比如《康熙来了》。我真的觉得那英是我音乐路上很重要的伯乐。

音乐周刊:除了那英,你觉得和谁的合作更加印象深刻?

袁惟仁:我很喜欢齐秦,他是我半个师父,1996年《别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那张专辑,我担任了他半张专辑的制作人。他带着我去找编曲,去美国做后期,教了我很多东西。到了洛杉矶,我说:“小哥,机器都长得和台北一模一样,怎么非要花那么多钱来这里?”他想了一下说:“机器一样,人不一样。”这句话我想了一两年才明白。那里的后期制作人和录音师小时候听滚石、甲壳虫,我们小时候是听邓丽君,完全不一样。那段时间,特别多的华语唱片都到好莱坞制作,所以特别感谢齐秦。

音乐周刊:你在做制作人时,是比较温和,还是严厉?

袁惟仁:我一般是看人啦。其实碰到齐秦、那英这些人,我只要坐在录音室外面喝喝咖啡,和他们一起进入歌的故事里就好了。他们唱得非常快,经常是唱一两个小时就出来了。S.H.E就正好相反……

音乐周刊:感觉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袁惟仁:她们就是很party,必须买三五百块的零食到录音室。她们三个很可爱,到今天一直还以老婆互称,这种情感和默契是别人很难介入的。有一回录音,我讲了Ella几句重话,她就哭了。我当时说,你唱快一点,别耽误她们两个。我是无心的,但是她可能透过录音听是非常受伤的。后来我才想明白,这话可能是讲重了。我和我的搭档刚出道时,也是一天到晚地被人家比较,什么“莫凡比较会唱、你只会写歌”。其实做组合是很辛苦的,一出去就会被比较。“我比较喜欢Hebe”“我喜欢Selina”,这时Ella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所以她们今天的成功,自己的努力非常重要。有一年,她们金曲奖得奖,非常不容易,因为大家一直看她们是偶像歌手。她们骄傲地说,我们入行那么多年,每一个和声都是我们自己唱的。当时,我们这些制作人都想哭。

做评委也有“潜规则”

音乐周刊:制作人、唱歌、当评委,哪个工作更难一些?

袁惟仁:比较难的应该是当评委,因为有时为了节目效果,主办单位会希望你讲话有一点毒舌,有一点犀利。对选手而言,你必须一针见血,必须让他知道,怎样可以有所改善,这中间的拿捏我的确花了很长时间。记得我刚开始当评委时,我还看了连续两年的《美国偶像》,看评委们怎样发挥,毒舌可以毒到什么情况,甚至于那些点评都有一些哲理了:哎呀,你唱歌像喝一杯咖啡,我不知道该不该加糖!就是这些夸张的点评方式,反而成就了这5年、甚至10年来的所有电视歌唱比赛。

音樂周刊:私底下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毒舌?

袁惟仁:其实我不是个多话的人,真的,我的的确确为了歌唱比赛调整了很多。以前凡人组合接受访问的时候我都爱说不说的,都是莫凡在讲话,我的确因为担任评委以后,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

音乐周刊:身在那个位置上,有很多话可能不得不说,但是制作单位也有自己的要求。这个时候怎么取舍?

袁惟仁:真的,这很难,其实大部分我们还是会比较靠拢节目所要的效果,因为毕竟人家花钱请你来,当然是希望照着他们的脚本、方向发展。当然有时我们也会提出一些要求,说这些话是不是讲太重了,或者你们太综艺了,已经不太像我的本性会讲出来的话。我们还是会做一点点“拔河”的。

音乐周刊:这就是大家说的“潜规则”?

袁惟仁:对。你看这几年的“超女”“快男”,甚至《我是歌手》《好声音》等等,的确他们在这个部分是设计好脚本的,每次比赛完我都会去问工作人员、参赛选手,大部分的人都经过特殊安排,包括选歌,其实是非常严格的,不是选手随心所欲想,想唱什么就唱什么。举个例,也许阿妹不要的选手哈林要了,他们其实还是会做一些巧妙的安排跟设计的。

音乐周刊:这些安排、设计,到最后可能就会被媒体爆料。

袁惟仁:是是是,它的确会引人诟病嘛。可是我相信,大部分还是得摊在阳光下的,你不可能叫阿妹或者哈林去包庇某一个选手。可是我们也明白节目的各种考虑,比方说这一集有几个选手特别能唱,这集有几个选手特别有故事,他们经过安排以后,你会觉得它是合理的,有些选手会觉得这不公平,事实上的确会产生一点点的不公平,就看你自己怎么调适自己。

音乐周刊:对选手而言会不会太残忍了?

袁惟仁:太残忍了,而且坦白说,这一两年的选秀,我自己都有学生去参赛,歌选了十首二十首,导演组就是不满意,好不容易选出一首,跟这个选手所能发挥的歌曲是背道而驰的,他们就是要这么安排,我也会很挣扎很痛苦,到底要不要派这个孩子去比赛,也许比了会帮助他,也许比了反而会伤害他,这中间的拿捏真的得靠自己。

音乐周刊:以前会有挣扎的时候吗?

袁惟仁:会,现在我坦然多了。我们当然是截取对方的优点,好的比赛优点在哪里,内容在哪里,坏的部分还是想尽办法排除,我们都会拿出最好的建议。

音乐周刊:作为过来人,现在还会鼓励大家勇敢去挑战吗?

袁惟仁:我相信爱音乐的孩子不管是心灵还是气质,言行举止,都会透过音乐而跟其他的孩子有所不同,这也是音乐给予的一个很好的优惠。去参赛不见得会拿到好的名次,把它当做音乐道路的历练,好过于把名次看得这么重要。

音乐周刊:你也会发现,其实比赛后真的有很多好的选手没有被选上来。

袁惟仁:当然会,甚至觉得有的选手不应该拿到这么低的名次,也许他应该拿到前三名,可是只有进入十强,甚至在十强之外。综合来看,多半是因为选手在舞台上的发挥不够好,几次选歌都没有正中红心。也许他的潜质很好,他的能力、条件甚至比第一名还好,只是因为在那个当下的表现,没有那前三名更好。

作品是我的人生缩影

音乐周刊:你的新专辑中有一首歌叫做《幸福》,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虽然叫做《幸福》,但透露出许多遗憾的感觉。

袁惟仁:其实,我每次在写这种幸福的歌曲时,都在反问我自己,现在的幸福指数是多少?

音乐周刊:那现在的幸福指数是多少?

袁惟仁:现在大约80%左右。剩下的20%就是你说的遗憾。其中包括没有完成的、做不到的、到不了的。现在我的缺憾主要是在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工作,往往回到家里就会感觉很空虚。

音乐周刊:想放假吗?

袁惟仁:当然,谁都想放个大假,如果可以,我希望是三个月。我会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做很多事情。比如把外头欠的歌一次性还清,实在是欠得太多了。

音乐周刊:有时会觉得人与人沟通工作就会很多话,说起生活却不知道怎么表达吗?专辑中还有一首歌讲的是同学会,用了很少用的比较激情的唱腔。

袁惟仁:我觉得同学会就是人生的缩影。其实这个“老王的同学会”,就是台湾著名制作人王伟忠哥的同学会。这是他真实的故事。他和我讲,他每次办同学会就有人不来。A来了B就不来,B来了C就不来,其实这就像一个现实人生的缩影。在生活中,你常常会遇到你不喜欢的人,但是你终将会面对。你这个同学会不去,下一个同学会人家还是会找你啦。

音乐周刊:你有因为某些人不参加同学会吗?

袁惟仁:小學的同学会现在都失联了啊。(大笑)

音乐周刊:你最想参加的是小学的同学会啊。

袁惟仁:当然,小时候的记忆是最好的。大家都在一起玩泥巴、把妹妹啊……

音乐周刊:好高大上,小学的时候就把妹妹?

袁惟仁:看着别人把……我只是比喻啦。这张专辑谈到了许多人生,有点像一个小的回忆录。其实我希望以后有更多时间做一些专辑。我从2007年开始就一直在担任评审。这几年年轻朋友认识我都是因为评审,不知道我是一个唱片歌手。去年出这个唱片就是有一点漂白的意思。

音乐周刊:你在做评委的时候黑脸唱得比较多,这边也可以漂白一下。

袁惟仁:哈哈,我是说过一些比较重的话。其实我还蛮为现在的节目高兴的。当他们在台上的时候,我们希望可以优劣立判,同时告诉他们优缺点,要不他们就白来了。大部分的比赛,要兼顾选手的情绪和节目的要求,尽量还是要求我们讲一些好话。节目方也会提醒我们,让我们尽量报喜不报忧。我相信,大部分来的孩子都希望能学到一些东西,我是愿意当这个坏人,没有问题的。

人物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篇7

作为一个辐射全国乃至境外的卫视频道, 东南卫视已经较好地实现了专业化与本土性之间的关系。本土性与国际性正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国际性”或“全球性”并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学理概念, 事实上, 全球是由一个个的国家行政区域构成的, 任何一种“国际性”或“全球性”正是依托于一个个具体的地理和文化空间而存在。在这一意义上, 本土性正是国际性的构成元素之一。东南卫视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行为中具有独特的本土资源优势和丰厚的历史积累, 在历史机遇面前探讨东南卫视频道的创新、提升和超越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作为一个传媒平台, 其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即是电视节目, 节目是内容也是形式。所以, 一个频道的创新和超越, 从微观到宏观, 涉及方方面面, 但首当其冲的是节目的创新和超越。以下, 笔者结合近三年来在东南卫视人物栏目《我从台湾来》担任记者和编导的工作经历谈谈在人物节目自我提升方面的一些思考。

一、人物的形象系统:如何通过人物造型建立人物形象

人物节目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故事, 二是人物造型, 即画面如何表现人物。最为常用的人物造型多出现于采访场景中, 而最为常见的如新闻性采访中的人物造型, 大多采取景别较小、人物聚光感强、轮廓明晰, 且前景实后景虚的方式, 其目的在于突出人物主体。在一般性的人物专题中, 也多采取这种处理, 这大多源于专题节目最初由新闻采访演变而来这一历史。但如此处理导致的问题是取消了人物的差异性。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中间状态或者说是正统的人物形象, 这种形象与人物自身的个性很可能毫无关联甚至背道而驰。

在《我从台湾来》的拍摄实践中, 我们时常遭遇这样的困惑:是遵守常规, 用一个标准的人物造型镜头呢, 还是用一个能彰显人物个性的造型呢?前者无疑是安全的, 但后者却能使人物的形象从形式上获得一致性。很多时候, 形式就是内容——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物当作一个作品来表现, 而不是把人物当做一个工具或传声筒的话——从言行、做派、眼神、不易察觉的细微动作、习惯性的姿势等等, 我们既可从中借一斑以窥全豹, 也可借丰富的细节建立一个人物的形象系统并与故事表达的内容相互左证, 从而使人物的个性、气质、精神面貌自成一体, 成为一个有生命的立体的人物形象。

《我从台湾来》以到大陆创业的台湾人为表现对象, 他们的个性与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一样丰富多彩。虽然在一段较长时间的拍摄实践积累之后, 我们也大致能感觉出, 不同的行业自会塑造出行业人物独特的面貌, 但千人千面, 即使同是公司老总, 有的人物言行举止朴素踏实, 有的人物却极其跳跃灵动, 不可以等同视之, 否则我们所拍摄、表现的人物可能与真实相去甚远。台湾经济、文化较早活跃, 台湾人大多受过多元文化如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维熏陶浸染, 因此, 大多数台湾人的人格较为独立、个性较为开放、思想较为活跃, 在镜头前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也各有千秋——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质量, 也正是电视拍摄非常需要的。抹煞这些个性不仅可惜, 更有违人物纪录片的本来意义。在拍摄的众多台湾人物中, 更有不少人从事艺术文化创意工作, 也就是cultural creatives, 即所谓的CC族 (1) 。这些人物的个性更为鲜明独特, 甚至不乏夸张。作为纪录片创作者, 我们在保持一个客观的观察角度和纪录质量的同时, 对人物的个性加以“保鲜”无疑也是同等重要的。

二、人物的新定位:如何从“融入”者提升到“建设”者

由于《我从台湾来》栏目设置的对象的特殊性, 从栏目创立至今, 编导首要考虑的是表现人物时怎样在“台湾身份”和“如何融入大陆”这两个支点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台湾的背景, 台湾人的身份与特征, 强调的是人物的历史差异性, 而如何融入当地, 强调的则是在故事过程中表现台湾人作为中国人的共性的一面。无论从社会现实及人物经历这个实际来看, 或是从节目表现意识而论, 这一平衡点的确立有其合理性。

上个世纪90年代台湾人到大陆创业和生活之初, 由于两岸政治、历史的原因, 台湾人和大陆人相互之间还存在着许多意识上的差异和沟通上的困难, 尤其在经济意识和文化观念方面。各地大大小小的台商协会应景成立, 大致起到了台湾同胞与大陆当地政府百姓沟通的平台作用。迄今近二十年时间, 不仅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到大陆寻找事业和人生的新机遇, 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也日益加深。此外, 早期大陆创业前辈的影响效应加之媒体信息的发达、两岸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和丰富, 都为后来者直接间接地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心理准备期。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不是抱着到大陆“探险”的心态而是抱着不甘人后、积极参与投入、把大陆当作事业和人生新的进阶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 他们一般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在这种情境下, 表现台湾人物时, 强调“融入”的过程应该适时地得到提升。事实上, 我们看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台湾人, 无论是经济上的经营还是精神上的开拓, 都把大陆当作一个资源丰富的母体, 专心致志于事业和人生的开垦。

而且, 他们的行为也不仅仅是“内向”型的。很多台湾人已经身体力行, 乐于与当地的小区和百姓共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理解, 甚至全身心地投身于当地的公益事业。如从事慈善教育事业的王建煊、张兴达 (浙江) , 如建设妇女自我教育提升的郑羽书 (大连) , 如三十年如一日搜寻整理中国民间文化的黄永松 (北京) , 如倾尽家财建设现代艺术雕塑公园, 为全球艺术家提供创作基地的曹日章和曹光澯父子 (桂林) , 如推动积极健康生活理念的“乐活族”实践者蓝怀恩 (上海) , 还有众多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开拓的台湾人分布在中国城市与农村的许多角落。

这些“外向”型的人物和行为, 已经在影响甚至改变着大陆人的观念和意识。他们所带来的脑力激荡和创意拓展无疑也是大陆当代生活精神财富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因而, 在人物纪录片的表现中, 笔者更倾向于给这些到大陆的台湾人一个新的定位:“建设”者。从“融入”者提升为“建设”者, 从如何表现台湾人在大陆的“融入”过程到如何表现台湾人在大陆的“建设”过程, 我们不仅一样会发现精彩的人生故事, 而且还可以发掘更多更积极的精神意识。

三、人物的新鲜度:有关时效性和现场性问题

一般来讲, 作为人文纪录类节目, 对时效性本来并没有太多的要求。除了新闻性专题中的人物, 大多人物节目由于表现对象的特殊性, 更要求不受时效性的制约。所以, 我们经常在人物节目中看到一段跨越几十年的纪实追踪, 也经常在这类节目中看到许多老照片或通过特技处理过的历史回顾片断。无疑, 这些“数据”性的信息极大地弥补和丰富了人物形象, 但也势必造成节目“现场感”的欠缺。纪录片编导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两难处境:如果要求得一个人物的立体性和丰富性乃至真实性, 就必须对人物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纪录, 但客观现实的拍摄条件和栏目播出的周期性等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可能对这种纪录形式加以制约并使之难以实现。同时, 较长时段的跟踪纪录与追求时效性和现场感之间存在某种悖论。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纪录片要不要讲究时效性?人物节目要不要有现场感?对这样一个带有本质主义的问题, 笔者更愿意把这一问题置换成:纪录片有了时效性和现场感之后, 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归根结底, 电视制作行为是一种文化传播行为, 传播效果才是衡量电视节目的最终杠杆。这里的传播效果扩展开来还应该涉及到经济效果, 也就是收视率的问题。收视率是纪录片制作所遭遇的最为尴尬的现实, 也是许多纪录片工作者的大忌。的确, 无论从电视机构投入的资金力量和人员配置或是在播出时间和播出平台上, 我们都不能把纪录片制作混同于新闻焦点和娱乐口水, 在同一个基准上进行收视率的高低比较, 如此不仅对纪录片制作不公正, 也不符合各种节目形式的本体实际。与收视率相比, 纪录片制作理应更为强调的是它的历史贡献和社会影响。

在这一问题上, 笔者想强调的是两个方面:其一, 必须把电视栏目化的纪录片制作和一般性的人文纪录片区别开来。作为电视栏目化的纪录片制作, 对收视率问题我们不可能做到讳疾忌医——如果丧失了基本的广告支持, 栏目的存在可能性都成为问题, 而广告支持与收视率本来就是一体两面。而且, 收视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传播效果的投射。其二, 必须放弃那种纪录片就一定低收视率的前导意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对“真实”的追求永远是人类最为执着的行为之一, 而纪录片存在的本来意义就是提供和满足人们对“真实”的期许, 并以一个个的“真实”来构筑人类历史可见性和历史延续性的梦想。正因如此, 即使纪录节目自诞生起就一路坎坷, 但也从未断绝过其绵绵生命力。而我们现在要做的, 不是对纪录片处境的困惑担忧, 而是解决实际的困难。

这正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提高纪录片的传播效果?笔者以为, 在纪录片时效性和现场感的追求上必须有更大的作为。作为一个周播栏目, 《我从台湾来》在人员配置相对不足的情境下, 以尽可能还原纪录片本来面目的态度跟踪拍摄人物, 我们努力开拓各种可能的有生机的现场, 努力发现各种纲举目张式的细节。事实证明, 这些细节和节目所展现出来的现场感正是人物纪录片节目最为生动传神的部分, 也是一个人物的亮点所在。虽然受制于各种拍摄条件, 但在现场感的观照下, 人物形象还是比较鲜明立体的。

除了在现场感营造的方向上继续开拓努力之外, 还必须充分考虑时效性的力量。在《我从台湾来》的拍摄实践中, 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操作的可能性上, 笔者认为其实还是有空间的。一个可供借鉴的成功范本是纸质传媒《南方人物周刊》, 也许在人员配置和资源管道方面, 我们很难与之相提并论, 但《南方人物周刊》的操作方式仍有借鉴意义。笔者以为可以在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从热点话题中发现人物, 二是从人物中发现热点话题。与台湾相关的热点话题源源不断, 可聚焦的人物也不在少数, 具有操作的可能性。

当然, 目前“从台湾来到大陆的台湾人”这一定位, 会给这种操作带来许多实际困难。在拍摄中我们时常遭遇的现实是选定的拍摄对象并未在大陆或者在大陆的停留时间过于短暂匆忙, 很难给专题性的拍摄安排出必需的时间。所以, 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就要在栏目定位上重新划定空间, 是否可以把台湾人物的拍摄不局限在大陆, 在东南卫视频道定位和总体布局下, 延展到港澳台地区。目前, 东南卫视已开始在台湾派驻记者, 在台湾深度拍摄热点话题相关人物具有了操作之可能。

如果在时效性这一方面有所作为, 在实现人物的“新鲜度”的同时, 收视率乃至传播效果的问题也会得到一定的助力。而尤为重要的是, 在时效性观照下的人物, 不再是单一的个体, 这样的人物不会是一个与时代气候社会氛围相脱离的“独行侠”。相反, 我们可以在这样的人物身上感受到某种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和精神面貌, 体验到更加浓郁的时代气息, 也可以借由这样的人物摸索到个体与社会相互依存、积极互动的脉搏——这一点, 无疑才是纪录片节目最大的追求。

四、栏目的社会效应:系列化和主题、话题性的建设

作为一个人物纪录片节目, 《我从台湾来》目前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一方面, 编导从策划选题、制订拍摄方案到最后完成前后期的拍摄剪辑, 基本是各自为政, 另一方面, 每期播出的节目和人物对象也各不相干。这其实也是许多电视人物栏目相类似的状态。但这种零散状态对栏目建设及社会效应极其不利, 尤其是一个周播节目, 播出周期上的限制很难使之取得播出效果的强化。那么, 在播出周期之外, 还有没有可以拓展的方式呢?

在2007年, 我们曾策划与广州石头记饰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一个“两岸情缘”系列人物节目拍摄活动;随后, 我们也曾策划在2007年底做一个节目展播, 把制作过的人物按主题、话题作系列回顾;再后来, 我们又曾与《台商》杂志合作, 策划一个大陆台商品牌排行榜的活动。遗憾的是, 这三个策划方案最终都未能付诸实践。但这些尝试仍然有其价值。所以, 目前仍可尝试把《我从台湾来》或其它人物节目在日常播出上加以系列化和活动化的改革。从操作实际来看, 可以月份或季度作阶段性的划分, 在每一月份 (季度) 推出一个主题 (话题) 或完成一个系列活动。由于台湾人在大陆从事的行业很广, 加之当前大陆经济、社会活动的丰富性, 在主题、话题的设置和活动的策划上, 不必担心资源上的匮乏。在充分深入的策划之下, 相信可以找到许多独特的切入点, 也可以实现主题、话题或活动的丰富性。

这种系列化和主题、话题性的设置, 在新闻节目中已屡试不爽, 人物栏目也完全可以借鉴一用。如果一个人物栏目结束零散状态而进入主题、话题或活动的规划性, 那么, 它所带来的集群效应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收视群体, 也可能在拍摄对象中制造出某种聚合作用。这样, 一个主题、话题或活动的设置就可以召唤出一群拍摄对象, 如此循环, 势必有更多的拍摄对象参与进来, 从而也使这种节目设置方式获得无尽生机。在拍摄对象的聚合作用和收视群体的集群效应双重作用和循环往复之下, 一个栏目的品牌知名度将得到极大拓展, 它的社会效应自然也会应势而生。

参考文献

论人物访谈节目全过程 篇8

梁衡是我国著名的记者, 他提出:“新闻是七分采访, 三分写作”, 站在任务访谈的角度上进行分析, “访”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换言之就是:“七分访谈三分写作”, 一定要认真对待“访”在整个访谈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1 访谈时间、地点和场合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 采访的时间是需要提前预约的, 所选择出来的访谈时间, 最好是在被访谈者的工作不忙, 并且情绪以及心理状态都比较好的情况下, 这种访谈时间是最为合适的。当开始正式访谈的时候, 具体访谈时间应做相应的确认, 因为通常情况下, 被访谈者的时间都比较紧, 工作也都比较繁忙, 提前问清楚访谈时间, 不仅有足够的时间对采

样一个悲剧性的命题:“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生存就是被重复的追逐”。

整部影片是严肃而深刻的, 绝非当今影视剧那些光怪离陆的“轮回”, 和出生入死的“穿越”。影片思想也远远超出了反法西斯内容范畴, 影片作者是站在几乎绝望的高度来审视现代人的心灵世界的。

影片将一个哲学命题运用现代电影手法, 将原本应该正常的因果时态的事件, 以时间和空间拓扑畸变的特殊方式重构在一个“叙述时空”的视听媒介上, 就形成了一个比“莫比乌斯环”的“曲面同一”, “克莱因瓶”的“没有内外”, 更复杂更暧昧的时间和空间迷宫, 这个迷宫所具有的人文情调, 神秘氛围和哲学思考, 深刻的揭示出现代文明的西方人心理深层的危机感和幻灭感。

影片的类似表现手法, 具有拓扑学特性的影视技巧几乎贯穿影片始终, 恰访稿进行修改和调整, 而且还能够将自己的良好时间观念充分地表现, 给被访谈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从而更加容易配合。不过, 在访谈节目进行的过程中, 被访谈者也可能在陈述某一观点或者意见的时候, 或许是因为情绪突然激动或者突然想到某些相关话题, 而导致节目超时。而在这个时候, 记者就应该选择适当的时间礼貌地提醒被访谈者, 看其是否适宜继续接受访问, 方便之后的时间继续提问。

在选择访谈地点和场合的时候, 对于访谈对象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通常情况下, 选择工作地点进行访谈是最合适的, 若是访谈对象不愿意在其工作地点接受访谈, 那么就可以选择在饭店、咖啡馆或者公园进行访谈。至于访谈的场合, 如果能单独与被访谈

如其分得突出影片的哲学主题。或者反言之, 影片本身的哲学主题赋予这影片的拓扑学性质, 使我们有幸能够欣赏到, 《舞会的小提琴》这个充满人文精神的“克莱因瓶”。

参考文献

[1]莫比乌斯.全名:奥古斯特·费迪南德·莫比乌斯 (Augustus Ferdinand Mobius, 1790-1868年) 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

[2]物理规范场理论.属于现代物理学理论, 杨振宁教授是现代规范场理论-非阿贝尔规范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拓扑学于此有广泛联系.

[3]拓扑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分支。它最初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几何图形在连续变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现在已成为研究连续性现象的重要的数学分支.

[4]克莱因.全名:菲利克斯·克莱者进行交流那是最好不过了, 因为这样可以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和限制, 而双方的沟通和交流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更深一层次的加深。

1.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在访谈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 而成功与否则需要由人际关系建立的好坏来决定的, 在这个过程中, 理解、尊重和平等是三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第一, 要表明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来, 让对方清楚自己的身份, 同时充分地体现出访谈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要明白地告诉被访谈者是如何成为此次访谈对象的, 这样的话, 对方的顾虑和怀疑就会被完全打消, 而且对记者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信任记者, 认为自己对于即将要进行访谈所涉及到的问题有能力回答。第二, 在访谈过程中, 要有礼

因 (Felix Christian Klein, 或克莱茵, 1849年-1925年) 德国数学家,

[5]《舞会的小提琴》 (1974年) 法国电影, 导演:Michel Drach, 主演:简-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玛丽-若斯·纳特。玛丽-若斯·纳特获第二十七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6]长镜头长镜头 (Long Take, 或称为一镜到底、不中断镜头或长时间镜头) 是一种拍摄手法, 它相对于剪接式 (蒙太奇) 的拍摄方法.

[7]共时态相对于历时态, 共时态是指在某一特定状态中的语言系统, 不考虑时间因素.

[8]混沌戳窍出至《庄子濛应帝王》寓意是说所有东西都应该顺其自然, 人为干涉只会越弄越糟。这里是指, 越用心去分析, 就越失去了影片的本意.

(四川成都峨眉电影集团, 成都610072)

貌, 并且谦虚的心态对待被访谈者, 千万不要盛世凌人, 目中无人, 摆臭架子, 但是, 也不要对被访谈者过分地吹捧和奉承。

1.3 重视非语言信息

语言信息的交流在访谈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是不仅仅是语言可以传达信息, 人的行为、外貌、面部表情、目光和环境等同样可以使相关的信息进行传达, 因此对于这些方面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被访谈者的衣着、服饰以及打扮等形象特征都应该引起重视。第一, 作为记者应该注意自己的衣着要与当天接受访谈者的衣着特征基本保持一致, 这样的话, 与被访谈者就比较容易进行交谈, 更方便信息的交流;第二, 要根据被访谈者的衣着和打扮, 从中获取相关的重要信息, 在此基础上, 找到适合这次访谈的访问方式和类型。

被访谈者的动作、姿态、面部表情、眼睛等肢体语言所体现出来的内容和意义都应该引起重视。对被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和姿态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探索, 准确地找到被访谈者的思维、情感, 与此同时, 找出适当、灵活的方式将这些内容融合到自己的思维中, 充分地反映出来, 如果在进行访谈过程中, 被访谈者运用“点头”的方式表示赞同, 那么就应该继续鼓励被访谈者, 让其继续刚才的话题。不仅要对被访谈者的面部表情进行充分地观察, 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在合适的时候, 运用适当的面部表情将相应的信息传达出去, 若是紧皱眉头, 就是将自己的疑惑或者深思表现出来, 将自己的疑惑表现给对方知道, 感觉就是在问对方为什么, 而当对方接受到这一讯息的时候, 就会继续谈话, 并且更深一层地解释或描述给你听。

一个人的眼睛是很重要的, 人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站在访问者的角度上而言, 如果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记者, 是不会将目光仅仅地放在被访谈者身上的, 但是也不需要眼神过于闪躲, 而是应该将自己的目光固定在对方的头发、嘴唇和脸颊两侧的范围, 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将自己的眼光与对方的眼光进行眼神上的交流和沟通。在此基础上, 对于对方所表现出来的眼神要及时领悟其意义。

建筑、活动场所、办公陈设、活动以及其他人等周边环境的相关信息, 都是作为记者应该观察和收集的基本内容, 这样的话, 某些细节信息就会被生动地体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 会时不时地观察到一些细节, 而这也需要作为一个记者应该有的敏锐洞察力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种观察在工作中是随处可见和可用的。

1.4 做好访谈记录

当场记录和事后记录是访谈记录的两种形式, 而在访谈过程中, 到底选择哪种方式更为适合, 就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更灵活地选择出适合的访谈方式。其实标准的访问只需要在现场设计好的工具上进行记录就可以完成了, 最重要的是通常所做的很多访谈是与标准化不能相符合的, 而这种记录的难度也比较大, 因为当场记录会使被访谈者的注意力不能集中, 从而使访谈的质量和速度呈现下降趋势。通常情况下, 我们都会选择两个人一同进行访谈, 一个人正面进行主要谈话访谈, 另一个人坐在侧面或者后面, 运用笔记本进行相关记录, 与此同时, 我们还可以在访谈前征求被访谈者的意见, 看是否可以使用录音笔。事后就可以将录音笔的资料与当场记录的资料结合在一起, 使访谈记录更为完整和全面。

2 撰写采访稿

访谈结束后,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尽快将采访到的素材及时整理出来, 将写好的稿子反馈给被采访者, 以征得被采访者的同意。撰写采访稿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2.1 题目要有吸引力

标题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学问。在新闻事实和语言环境确定的情况下。不同的语言表达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阅读效果。报刊上被人称赞的好标题, 大多都在谴词造句和形式结构上别出心裁, 给人以语言的美感。这类标题最显著的特色, 就在于充分发挥了汉语修辞的技巧和优势, 满足了中国受众讲究文辞优美的传统心理, 所谓“言而无文, 行之不远”, 正是我们历来行文的定律。在修辞活动中, 除了要讲究语言的选择和锤炼之外, 还要特别讲究同一修辞格中求贴切、求新意。我们知道, 比喻、比拟、借代、双关、仿词、对偶、对比、反复、设问、拈连等修辞手法在标题制作中, 使用的频率是最高的, 但是好的标题永远不会重复已有的语言, 而是根据时代的变迁和特定语境下表情达意的需要, 不断创造出意新、词新、句新的好标题来。

2.2 多运用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针对期刊的人物访谈的标题, 大部分都是利用一个“访”字开头的副标题, 从而使“访”字被充分地体现出来。为什么要将“访”字充分地显现出来, 其实就是对谈话纪实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被访谈者人物的观点要明确重点地阐述出来。谈话纪实不仅是谈话的记录真实可信, 而且对于被访谈者在谈话时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留, 从而使其自身的特征充分地表现出来。古人云:“言, 心声也”。这就说明, 通常情况下, 人的语言可以将其自身的性格体现出来。因为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生活环境、职业地位、个人秉性、年龄以及经历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而这些差异通常都可以通过特别的语言方式, 表达形式以及口气、强调体现出来。仅是站在表达形式的角度上进行分析, 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就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严肃, 有的经验丰富, 有的罗嗦, 有的外露, 有的含蓄, 有的谦虚等等, 但是对于记者而言, 只有在面对人物特征性格的个性化语言上抓住重点, 读者必定会对文章有兴趣, 而且还能够保证接收到真实可信的信息, 最终获得“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忠.质疑:让人物访谈节目更具张力[J].山东视听 (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 , 2006 (4) .

[2]董伦峰, 周洪波.高端人物访谈节目的主持艺术[J].新闻爱好者, 2006 (6) .

[3]郝洁.人物访谈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J].新闻采编, 2006 (3) .

[4]赵玲玲.人物访谈的提问艺术——《杨澜工作室》的启示[J].电视研究, 2002 (12) .

[5]严青梅.浅议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素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 (9) .

人物专访节目 篇9

用“锚” (anchor) 来指代主持人发源于美国, 这从侧面反映了主持人对节目线索的把握。由于低脚本参与度和即兴的特征, 主持人是谈话节目制作的核心。论辩型谈话节目中, 由于对对抗性的强调, 即兴程度将会比一般电视谈话节目更高, 主持人对整体流程的顺畅和内涵影响的提升同样也就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论辩型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操控方式主要包括整体引导和参与辩论两个方面, 表现为引导承启、正反布局、判断评价和引导推理四个主要的具体方式。

引导承启, 包括在节目开始时给出主话题, 并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不断给出新的分讨论点, 这可以使得辩论有的放矢, 每次都能围绕一个跟主题相关的具体论点进行有意义的辩论, 避免无意义的争论。正反布局, 是在辩论进行过程中控制话语权不断地从正反两方来回跳动, 使得节目的意见布局均匀, 既给予双方意见较为公平的对待, 也使得节目中的对抗不断能够产生出火花

如果说以上两个方式主要体现了主持人对场面的整体引导和掌控, 那么判断评价和引导推理则实际上是主持人参与、引导辩论。

判断评价, 指的是以对来宾的发言表示赞同附和或者反对反驳的方式, 是一种变相参与与论辩的过程。论证推理, 这一类型的话语功能主要是表达主持人个人对于某一事实或者观点的认知, 也是一种十分直接的对辩论的参与。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对论辩一方的偏向, 但却有可能是一种鲜明主持人个人形象, 提升节目关注度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每一种主持人的表现方式其功能都可以归结到两个方面:促进节目流畅, 增加节目戏剧性。可见, 主持人在论辩型谈话节目中代表的往往并非个人, 而是整个节目的规制本身。如何能够将自己处于规则维护者的位置, 适时引导辩论不但决定了主持人本身对节目现场的操控能力, 更决定了整个节目的水准。

二、论辩嘉宾:观点的具象化

1. 人物即意见

在论辩型谈话节目中, 因为节目表现形态是意见或观念的交锋, 就使得“意见”成为了比“人物”更为重要的单位, 而且正是因为“意见”本身多元化的呈现才使得论辩型电视谈话节目趣味横生。此时, 节目其中的“人物”则不应该仅仅被看做是他个人, 而是“意见”的符号代表。但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往往代表着一种意见, 这时便会发生人物与意见的重合。所以我们以人物作为分析对象是更为实用的, 但不应当忽略其后的根本单位——“意见”。作为“意见”的人物, 尤其是论辩嘉宾, 是谈话节目中最为核心的人物构成, 论辩嘉宾本质上是观点的具象化的呈现。

2. 特征

论辩嘉宾为了实现观点的对抗则需要一些不同以往的的特征, 他们各自观点的鲜明与否, 对抗技巧的成熟程度, 甚至交谈发言的个人风格都直接影响着观点的表达与交锋, 也间接影响到理念的传导。

鲜明的观点。观点的鲜明性和异他性, 是一切辩论发生的起点, 如果观点之间互相重叠, 则没有辩论的必要。鲜明、独特而且具有有力论据支撑的观点本身也就具有了相当强的吸引力, 对手和观众将会对这样的观点阐释产生兴趣。

高质量的对抗技巧。在论辩中如何能够精确地表达与说服对方, 需要技巧上的不断磨砺。论辩型谈话节目嘉宾不仅要求论点论据本身的合理及可信服度, 而且如何运用口才和修辞使之获得准确的表达, 是对抗技巧中的关键。

成熟的对话理念。这包括了重视逻辑和思辨, 讲求逻辑和论据, 尊重及倾听对手, 将观点本身与对对手的观感分开, 将对真理追求置于对胜负的追求之上等等。可以说这也是论辩型谈话节目嘉宾最为重要的特质。这样高质量的对话不仅仅能使谈话节目带给观众观点观念上的更新, 更能使观众能在节目之外潜移默化地得到“理性”的启蒙。

3. 去权威与真实化

尽管人物要素中的论辩嘉宾被认为是观点的具象呈现, 但由于其作为社会人的特征, 论辩之中, 在观点之外论辩嘉宾也不时体现出一些鲜明的个人特点和习惯。这尤其引发了对论辩嘉宾本身的一些特质的变化。

“权威”对抗中的去权威化。在讨论型、清谈型的谈话节目中, 一部分嘉宾以权威或者专家的面貌出现, 充当节目或观众的导向者, 而同样知识文化背景或社会身份的嘉宾, 甚至同一位嘉宾, 当出现在论辩型谈话节目中却截然不同, 他成为了质疑及被质疑的对象, 他自己或者与几个“专家”一同接受对方“专家”的质询, 并且也向对方提出问题。因此双方的权威身份在互相对抗中被完全消解, 有的只是论据、论点的对抗。紧绷状态下的真实感。在论辩型谈话节目的对抗中, 由于处在极端紧绷的心理情绪和客观状态下, 嘉宾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更为真实的习惯、想法和语言特色, 这也使得节目更为真实, 更富有戏剧性。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2007年11月10日就院士终身制存废展开辩论。辩论双方分别是著名学者何祚庥与任振球。随着辩论的进行, 嘉宾逐渐从著名学者的社会身份回归到辩论双方极力诠释己方观点并期望得到认同的一名辩论者的身份, 互相在不知不觉之间消解了对方环绕着的权威光环。而在紧绷的现场状态下, 两位学者甚至发生了情绪失控, 尤其是何振球脱口而出对何祚庥“学霸”的攻击, 使得情绪到达了高点。虽然这并非我们应该倡导的辩论风格, 但确实十分真实, 并富有强烈的戏剧性。

三、观众:传受的双向化

在论辩型电台谈话节目的业务实践中, 观众往往以多种形式存在并参与。此时的观众, 并不一定仅仅就是传播学意义上的“受众”, 而有可能存在受者与传者之间的身份转换。

1. 场内观众。

论辩型谈话节目中, 由于权威的被消解, 往往需要众人意见的参与来对意见进行填补和加码。因此论辩型电视谈话节目往往不仅会有场内观众的出现, 相比一般的电视谈话节目更常常鼓励他们的意见参与。场内观众由于其行为成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部分共同进行传播, 又由于现场参与节目排开了大众媒介的传播过程, 因此场内观众更应该被理解为传播的因素而非受众。

2. 场外参与观众。

由于电子技术的改进, 现代电视谈话节目中开始可以容纳很多不在场观众的各种形式的参与。场外观众可以即时或者非即时地参与到话题和节目的讨论中。即时参与方式, 主要以电话、短信投票、短信表达意见、计算机视频链接等

《非诚勿扰》娱乐元素及文化价值剖析

马静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非诚勿扰》的火爆在于它娱乐元素的巧妙设置。本文试图探讨它所含娱乐元素及其文化价值。

关键词:《非诚勿扰》;娱乐元素;电视剧化;文化价值

2010年的中国电视已拉上帷幕。回望2010年的中国电视, 更像是一个“红娘年”。年初,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打响头炮, 以24位女生与一位男生相亲交友的形式拉开序幕。接着, 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粉墨登场。受到两档节目高收视率的诱惑, 其他地方台开始效仿该类节目。关于电视娱乐节目的复制问题, 很多学术著作已论及, 笔者不再赘述。但笔者不认同“收视率是万恶之源”, 被复制者则有其可借鉴性的成功之处。

一、《非诚勿扰》类型探析

《非诚勿扰》播出至今, 受众多将它界定为相亲交友类节目。但《非诚勿扰》究竟是不是相亲交友类节目?对他类型的错断将导致结论的错误。女嘉宾与男嘉宾“唇枪舌战”。无论是为“博眼球”即创造收视率, 还是不吐不快, 都是内心真实表达。嘉宾的小动作、表情也尽收眼底。从中, 我们能看出《非诚勿扰》其实是一档真人秀节目而非相亲交友类节目。传统相亲交友节目, 嘉宾大多把好的一面呈现出来。《非诚勿扰》更像是一个展现真实人性的地方。每期通过几段短片介绍男嘉宾, 使你了解他的各方面。女嘉宾则像系列剧, 只要她没有交友成功, 下期仍可继续了解。《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在节目初期就表示《非诚勿扰》是一档“真人秀”节目。所以, 把它界定为相亲交友类栏目显然局限了研究领域。毋庸置疑, 《非诚勿扰》是一档真人秀节目。而它的成功源于它娱乐元素的设计。

二、《非诚勿扰》的娱乐元素

在制作上, 真人秀节目与电视剧相似, 都要进行艺术加工。真人秀节目的拍摄和剪辑会采用一些电视剧手段, 用以增强节目感染力。概括来说, 真人秀节目制作是一种电视剧化的制作过程。其中的娱乐元素也被电视剧化。

1.嘉宾选择的电视剧化

《非诚勿扰》主编曾表示, 节目嘉宾没有“托”。若有人虚报资料, 欢迎举报。但是节目对于嘉宾的挑选则有一定要求:首先, 要健谈。否则节目无法进行。其次要有故事。而且屏幕形象要好。这样才能保证节目的制作及受关注度。这标准也适用于电视剧演员。

2.矛盾冲突设置的电视剧化

对于话题即矛盾冲突的设置, 编导做的很巧妙, 把引起矛盾冲突的缘由化为无形。矛盾冲突是剧作的关键, 可以引起剧作即节目的高潮, 引起观众期待视野, 使其坚持把节目看完。《非诚勿扰》矛盾冲突的源头看似是场上嘉宾引起, 实则是编导对于男嘉宾的选择造成。

3. 包装的电视剧化

相较于《我们约会吧》, 《非诚勿扰》的镜头运用, 音效选

几种形式为主。非即时的参与方式则包括节目前参与节目话题的选定、相关观点的投票、对节目话题的论述, 节目后对节目的评论或者是节目后的投票等方式。这种场外参与观众, 它事实上同时包括了受者与传者两方面的身份, 一方面他是电视谈话节目的接受者, 另一方面他又参与了电视节目的传播。

3.一般电视观众。一般场外电视观众我们通常将其视之为受众。但事实上他们也同样构成了强大的话语场域, 间接地影响着论辩型电视谈话节目的走向。他们人数庞大, 是社会舆论的构择, 大屏幕、音乐设计等都更胜一筹。《非诚勿扰》大型演播室中多块LED的运用, 使节目更具国际化的现代感。这是节目的主要受众群青年人愿意看到的。

4. 悬念设置的电视剧化

不难理解, 就电视而言, 悬念的设置是电视剧的常用手法。《非诚勿扰》的男嘉宾出场从电梯中下来。虽然也是经过设计, 但是符合受众的审美心理。

从男嘉宾登场的心动女生, 以及他获得的亮灯数都是不可或缺的悬念。对于男嘉宾的介绍的短片是一环扣一环。在了解了男嘉宾的学历、职业等问题后, 又让他的朋友介绍他的缺点或是让他说出他的理想女生。其间, 女生代表愿意交往就亮灯, 不愿意则灭灯。对于男嘉宾的介绍是悬念, 女嘉宾的最终亮灯数也是悬念。直至男生权力反转, 回去把哪位女嘉宾的顶灭掉 (灭灯就代表不愿意交往) , 男生最终是否会选择心动女生, 他的心动女生又是否会跟他走, 悬念设计环环相扣, 精彩辈出。

三、《非诚勿扰》是否具有文化价值

《非诚勿扰》节目制作之初, 由于新闻主播孟非的加入, 并没有人把节目定性为俗。但是节目受到更多的关注后, “媚俗”的批判声也不绝于耳。我们可以把不同观点的表达, 甚者受到人关注, 理解为社会宽容度的进步。诚然, 非主流的价值观不知得宣扬。但是《非诚勿扰》本身有两位主持人孟非和乐嘉在看到这种倾向时曾严厉批判, 或是开玩笑, 使玩笑也成为一种经典。比如有女嘉宾问男嘉宾:“你有B打头的车吗?” (意思是你有宝马或者奔驰吗?) 孟非很风趣的表达了他的看法:“我有B打头的车。我觉得比亚迪性能很好还环保。”有非主流价值观不奇怪。尤其在电视节目中, 所选择的男女嘉宾各行业、层次、个性的都有。以输为导才好而非赌。当然, 刘云超在被人进行网上“人肉搜索”后, 发现他根本不是富人的事实后, 节目中为何表现出他的富有, 尤其是那串数字, 就让人匪夷所思。之后得出的媚俗结论便不难理解。

女嘉宾的服饰引领了消费文化。孟非的智慧, 乐嘉的犀利都成了一种文化的回归。它使各种文化冲击, 请来外国朋友, 带来他们的恋爱文化与审美文化。也常有女嘉宾说出网络流行语, 来推行网络文化。在这个多元文化汇集的时代, 我们通过多种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储备。这也是《非诚勿扰》的文化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时统宇、申琳、吕强.《收视率导向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

[2]尹鸿.《尹鸿自选集:媒介图景·中国影像》[M].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马静,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08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成部分, 将会对论辩节目一定程度造成间接而深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羽君, 殷乐.大众话语空间: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J].《现代传播》2001.

[2].徐舫州, 徐帆.电视节目类型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人物专访节目 篇10

一、主持人的造型——亲和稳重

主持人的形象不是主持人的个人形象, 也不是单纯的组织形象, 而是集主持人形象、节目形象和主持人所代表的大众传媒的形象于一体的复杂的形象合体。任何一个节目推出的时候, 观众最先看到的是以个人形象出现的主持人形象, 其次才是节目形象和主持人所代表的媒体形象。因此, 主持人的形象直接影响到节目的形象。

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化妆造型必须根据节目样式、内容特点、个人气质、外在容貌、舞台环境来定位, 以达到整体上的统一和协调。如《星光大道》主持人毕福剑自然朴实的平民化形象给人印象最深, 随意、平和的中式着装风格是他的一大特点;央视大型娱乐竞技节目《非常6+1》、《欢乐英雄》主持人李咏的发型、高耸垫肩的着装, 符合他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主持人汪涵和《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何炅又有很大不同, 前者造型很有卓别林的幽默风格, 后者则是清秀时尚、充满活力。

《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原本是做新闻节目的, 是江苏有名的“光头主播”, 光头加上笑起来有点歪的嘴是他的个人标志。因此光头形象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的基本造型。但节目的娱乐性和真实性决定了他在《非诚勿扰》中的造型不能像做新闻时那么严肃、单一, 又不能像纯娱乐节目那样夸张, 亲和稳重的形象才是节目需要的。基于这样的原因, 孟非的着装大多是西装搭配简单的衬衫和饰品, 整洁干练。这样的造型不失稳重, 又不会显得过于严肃, 符合其轻松明快的主持风格, 也不会喧宾夺主抢了男嘉宾的风头。

二、专家的造型——强调专业, 兼顾个性

专家型的分析师是《非诚勿扰》中的特殊角色, 对嘉宾进行性格分析和测试, 并给出合理的建议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因此, 在精致干练的基本造型基础上, 可以结合他们自身的性格和个人魅力, 时尚一点但不能过于花哨, 以提高他们的亲和力和权威性。

乐嘉是一位性格色彩分析专家, 自信、语言犀利、表达自如、富有煽动性是他的特点, 这决定了他的服装要么是T恤搭配休闲外套, 要么是西装套装。黄菡是一位心理学专家, 善于对嘉宾进行细腻的心理分析。结合她的年龄和身份, 她的服装的款式和色彩既不过于复杂也不过于时尚, 职业类的妆扮体现出她的专业性。当色彩比较单一时, 款式上做一些细节上的改变;当款式比较简约时, 色彩或饰品就考究一点。干净大方的妆容有利于表现出她的知性、睿智。

三、嘉宾的造型——来源生活又超越生活

嘉宾的多变性和个体特征决定了其造型的复杂性。每期《非诚勿扰》的嘉宾都不同, 他们的容貌、年龄、职业和性格各异, 目的都是相亲。所以, 造型必须牢记, 为不同的嘉宾打造的形象必须是只适合于“这一个人”。

1. 体现嘉宾的职业

每一期《非诚勿扰》的女嘉宾有24人之多, 加上三到五个后备, 将近30人, 她们中有老师、模特、设计师、公司职员等等。不同的职业都有相对的着装仪表。比如女嘉宾王影是服装设计师, 她的造型在服装的款式、颜色和饰品上都体现了一些当季的时尚元素。

在早期的《非诚勿扰》中有不少女嘉宾是模特, 其长相和身材都很出众, 日常工作中的造型多变。比如女嘉宾那笛是一名日系杂志的平面模特, 她的造型多是以甜美日系装扮为主, 比如抹胸式小礼服, 夸张的大蝴蝶结。女嘉宾劳佳是钢琴老师, 其造型必须兼顾艺术与教师两个方面, 优雅大方, 不随性张扬也不古板。嘉宾的职业众多, 在给每一位女嘉宾造型的时候都不能太过舞台化, 毕竟这不是一场为“秀”而秀的“秀”。

2. 符合嘉宾的年龄

从20岁的学生到50岁的职业女性, 从60后到90后, 嘉宾的年龄跨度很大, 而年龄和妆容发型、服装款式有着密切的关联。20岁, 只要是时尚的东西都能接受。无论是夸张的眼妆, 还是怪异的服装, 或是不同风格的混搭, 人们对此都不会介意;30岁, 稳重却不刻板, 着装正式的同时可以在细节上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40岁, 经典的服装款式为主, 也要体现个人风格, 妆容和发型大气端庄;50岁, 精致和品味是重点, 妆容发型大方精神, 衣服款式简洁规整;60岁, 以经典传统的服饰为主, 可以用色彩让其显得年轻些。

在舞台上, 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要根据节目做一定的修饰。特别年轻的嘉宾可以通过服装、化妆和发型的搭配增加她的稳重感和成熟度。例如嘉宾胡梦利只有20岁, 典型的娃娃脸。服装是短裙, 还有比较夸张的大蝴蝶结, 妆容也十分甜美, 韩式盘发略微增加了她的年龄感, 整个人显得既时尚靓丽又干净大方。但如果搭配不当, 就会把年轻的嘉宾打扮得过于老成。

如果嘉宾是个大龄青年, 在妆容上使她显得年轻一些的时候, 服装就要符合她的真实年龄, 服饰的线条和色调不宜过于复杂, 要讲究质感。

《非诚勿扰》嘉宾杨漫是一个45岁的职业女性, 在最初的节目中她穿的是一件大红色的旗袍, 因为旗袍的款式过于传统, 颜色又太过俗艳, 不仅减弱了她的女人味, 反而让她在一群年轻靓丽的小姑娘中更加暴露了年龄的弱势。如果为她挑选一些能够凸显女人味的服饰, 体现出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成熟和优雅, 比如一条长短适中、面料精致的连衣裙, 或者挑选一件沉稳却不失时尚的上衣搭配一条半身裙, 色调沉稳统一, 搭配一点时尚的小配饰——丝巾、胸针和珍珠饰品, 更能显示成熟女人的优势。妆容上要自然亲切, 眼线睫毛不要夸张, 适当的眼影可以让她的眼睛看起来更有神采。发型则要简单精神。30岁的嘉宾占大多数, 她们在成熟稳重的风格中偶尔也可以在细节上有一些大胆的尝试。

3. 兼顾嘉宾的个性

在给嘉宾造型时必须研判他们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例如, 《非诚勿扰》嘉宾白智颖, 她的造型一直大胆前卫, 她的偶像是个性女王Lady GaGa, 她的性格是“有自己的想法就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 造型尊重了她的个性特征, 从妆容到服饰, 从口红的颜色到服装的面料都比较夸张和特别, 就连肤色都是一种不自然的白, 个性十足。嘉宾吴美廷有着四分之一的越南血统, 她的造型颇具异域风情。嘉宾谢佳是一个中性特质的女生, 造型时选择了衬衫搭配背心的中性风格, 但衬衫的木耳边则让谢佳更有女人味。

造型的重要目的是为特定的嘉宾做形象上的扬长避短, 以最佳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 视觉效果、舞台效果往往是嘉宾最关心, 也是造型师最关心的, 这或许就是当下此类节目嘉宾造型呈明星化趋势的原因所在。对造型师来说, 不可为了造型而造型, 为了博得最出位的视觉效果而不择手段。如果一味地借助于服装、妆容对嘉宾进行明星化, 甚至是另类的打造, 以至于让嘉宾的形象超出了节目的定位, 超出了嘉宾个性特征, 甚至超出了社会主流审美规范, 那么, 效果必然适得其反。因此, 造型师面对嘉宾时必须不断思考这个造型是否适合这名嘉宾的角色和参与节目的目的。在帮助其扬长避短的同时, 综合考虑嘉宾的年龄、职业、个性等特征。造型对其优势的过度放大和对其弱势的过度弱化, 都会有损于其参与节目的初衷, 造型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人物专访节目 篇11

首先, 主持人的引导能力决定了整个节目的效果。该类节目就是要嘉宾畅所欲言, 表现得真实, 亲切, 主持人如果能够恰当地引导嘉宾来讲述, 观众就会感到如临其境、备感真切。谈话类节目所设计的话题都是热门话题, 所要求的嘉宾都是名流或典型人物, 他们在屏幕前用生动、具体、真实、可信的话语, 讲述着自己的思想、经历和生活, 宛如一幅丰富多彩的图画, 赏心悦目。从心理学角度讲, 情感是由大脑中潜意识形成, 并在不知不觉中表现的一种态度。人物访谈类节目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使观众看到了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情。当今时代, “不盲目随从”已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特点, 观众对假、大、空的节目非常反感, 人物访谈类节目正是迎合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 使他们真切地看到了毫无矫饰的人和事, 各个阶层的观众从谈话节目中那些不同身份的人物身上都能找到与自己心理诉求相呼应的位置, 从心理上融入话题的拓展和谈话的过程中。上海东方卫视的《波士堂》栏目采访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便是精彩的一幕,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 王中军畅谈这些年自己真实的生活, 观众不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电影公司老板, 还从他的讲述中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这就是纪实性谈话类节目的魅力所在。

其次是主持人的亲和力。不同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的气质要求是不同的, 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要显得严肃、睿智, 能够抓住问题的重点;娱乐类节目的主持人要性感开朗、活泼, 能够活跃现场气氛;人物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则以亲和为特点, 用个性化的、本色的、真诚的主持特色, 构筑起崭新的平台和桥梁, 用于和嘉宾以及观众平等地交流和沟通。亲和力是能让别人感到亲切和放松的一种独特的气质与魅力, 主持人的亲和力来自于他对待嘉宾与观众的正确态度, 即主持人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嘉宾与观众, 给予别人应有的尊重, 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亲和力是促成合作的起因, 只有具备了合作意向, 才会使双方结合在一起共同合作, 访谈类节目尤其需要亲和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 只有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主持人, 才能牵动观众的目光。《鲁豫有约》栏目开办以来, 收视率居高不下,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陈鲁豫亲切、平和、睿智的个性主持风格。

最后是主持人的应变能力。随着广播电视业的飞速发展, 许多节目都开始走向现场直播化, 人物访谈类节目亦如此, 因此主持人必须具备随时处理可能出现意外的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尴尬和意外发生时, 主持人要处乱不惊, 及时想出巧妙的的方法圆场, 如果不能妥善地处理这些意外, 势必会造成节目的失败。

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 电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 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 访谈类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而随着访谈类节目地位的提高, 观众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 一个合格的访谈类主持人是不会让节目中间出现空场的, 只要嘉宾停止了说话, 主持人就会马上接应上, 由此可见, 扎实的知识功底、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访谈类主持人的基本能力。其次是提高个人修养。作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 所遇到的访谈对象都是名流或典型人物, 所涉及的行业也是五花八门, 各不相同, 所以要求主持人的知识面要不断拓宽, 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如此才能让观众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在有限的时空中观赏到不同层面、不同知识领域的内容, 以及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目前, 谈话类节目除了以演播室为主要谈话场地外, 还采用了热线电话、外景镜头、资料片等方式, 使整个节目产生立体感, 内容丰富、详实耐看。李静主持的《超级访问》栏目, 已在全国30多家电视台播出, 其成功跟节目的形式和李静、戴军的主持风格有着很大的关系。节目采用场外揭秘的形式, 在前期对嘉宾的亲朋好友进行秘密采访, 全方位了解嘉宾, 再在演播室现场通过主持人对嘉宾进行机智幽默的追问和语言交锋, 设置主持人与嘉宾及其场内场外的戏剧冲突, 不仅较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还带领观众进入了广阔的遐想空间, 这是许多节目所不能及的。有一期节目, 嘉宾是一名舞蹈演员, 主持人李静出场时, 在台阶上不小心滑倒了, 戴军把她扶起来之后她马上就说, 为了配合今天的嘉宾, 我是跳着舞出来的, 在场的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回应了她的机智。

总之, 人物访谈类节目是人与人思想的碰撞, 要产生闪光的思想亮点, 就需要主持人用深刻睿智的语言做铺垫, 激发嘉宾参与节目的热情和兴趣, 拨动被采访者的心弦, 让他们动情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给观众以启迪。■

参考文献

[1].杨君:电视关注人的革命, 现代传播, 1999年。

[2].关洪:给电视台主持人揭短, 大众电视, 1999年。

[3].何东:实话实说口难开, 大众电视, 1999年。

上一篇:微生物表面活性剂下一篇:三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