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物量研究

2024-08-14

森林生物量研究(通用9篇)

森林生物量研究 篇1

近年来,针对人工林结构单一、森林病虫害严重和水土保持能力薄弱等现象提出森林健康的概念[1,2]。不同国家(地区或组织)也针对具体的森林健康问题(土地利用、砍伐、环境变化等),召开了许多专题研讨会,使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3,4,5,6,7]。

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森林的恢复与健康问题。自2002年6月起,中美森林健康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先后在江西省信丰县、云南省丽江县、贵州省麻江县、陕西省佛坪县、北京市八达岭林场启动了5个试验区和山东泰山等4个实验点。至此,森林健康被正式引入到中国并进行较大范围的试验[2,8],并将培育多功能、多目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健康森林作为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2]。

为了解主要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资源及经营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我们在2007~2008年对信丰森林健康项目示范区主要森林类型进行了群落调查,并集中分析了各森林类型的生物多样性特点,为探索我国南方红壤区森林健康经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信丰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贡水支流(桃江中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4°34′~115°19′,北纬24°59′~25°33′。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为黄红壤,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1 430 mm,年平均无霜期263 d,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常见木本植物有80多科350余种。森林健康项目示范区常绿阔叶林已采伐殆尽,在采伐迹地上封山育林形成次生常绿阔叶林,反复干扰形成灌木林,部分地段形成马尾松林,一些地方毛竹入侵形成毛竹林,但大部分地段实行炼山造林,目前形成大量的杉木、湿地松、火炬松人工林,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不但森林结构,而且物种组成都发生相应变化(信丰县森林健康项目规划书,2005)。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调查

2007年6月~2008年8月,根据示范区森林植被资源,确定7种主要森林类型作为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对象,并综合考虑各森林类型特点、培育现状、立地条件、林龄、经营措施、受干扰程度等多个方面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林分进行样地调查,其中次生阔叶林4个、灌木林2个、杉木林2个、马尾松林2个、火炬松2个、湿地松3个、毛竹林3个共计18个样地,样地大小为了30 m×30 m,同时把每个样地划成9个10 m×10 m的小样方。调查时首先对乔木(DBH≥5cm)进行每木检尺,记录树种、胸径、树高,更新幼苗和藤本植物按种类记录多度、高度和盖度;另外,每个小样方中设1个1 m×1 m草本样方,共计162个草本样方,记录草本种名、盖度和平均高。将现场不认识植物制成标本,并带回实验室鉴定。

2.2 数据处理

2.2.1 重要值。

群落中某一物种重要值的计算,本文参考王伯荪等人的方法[9-10]。

2.2.2 多样性指数。

物种多样性测度的方法很多,本文选用应用较广泛几种指数,即:物种丰富度(S)、Margalef指数(Dm)、Simpson指数(Ds)、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生态优势度指数(D)[11,12,13]。

2.2.3 相似性系数。

选用Jaccard系数(Cj)[13,14],并参考卢双珍等人的相似程度判别标准[16]。

注:FEb: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FSh:Shrubbery;FCl: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FPm:Pinus massoniana forest;FPe:Pinus elliotii forest;FPt:Pi-nus taeda forest;FPp: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orest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要森林类型乔木层物种重要值分析

物种重要值是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重要值越大的植物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越大[9,10]。如表2所示,7个森林类型乔木层第一优势树种的重要值排序为:FPp>FPm>FCl>FPe>FPt>FSh>FEb。毛竹林经过砍杂去除针阔叶树,大多毛竹林变成绝对的纯林,毛竹的重要值为100%;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偶留有少量其他树种的萌生条,其第一优势树种重要值在70%上,基本上为纯林;湿地松和火炬松林林中混栽有木荷、枫香或杉木萌生条,通常形成混交林,其第一优势树种重要值分别为52.0和37.67;常绿阔叶林乔木层树种较多,且他们的重要值都低于20.0,说明常绿阔叶林没有绝对的优势树种,但林中中生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重要值最大(19.72),反映了这里的阔叶林还是真正的演替群落[杨清培]。

3.2 各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

3.2.1 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

信丰示范区主要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统计(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在900 m2常绿阔叶林样地内有树种12种左右,其Margalef指数为2.37,Simpson指数为3.9左右,生态优势度仅为0.3,说明其物种丰富度最大,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生态优势度较低;而毛竹林只有1个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为0,生态优势率为1;杉木林(FCl)、火炬松林(FPt)、湿地松林(FPt)林分中混栽有少量其它树种(如杉木林中常混有南酸枣、枫香,火炬松、湿地松中常混有杉木、木荷、枫香等),它们物种丰富度基本相当,但因杉木林中其他树种株数所占比例不大,故其物种多样性指数比火炬松、湿地松林相对要低,相反生态优势度要高。7种森林类型物种数量大小依次是:FEb>FSh>FPt>FCl>FPe>FPm>FPp,可见当采伐常绿阔叶林后,或造林或荒弃,都对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3.2.2 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

从表3可以看出,7种森林类型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是:FPp>FSh>FEb>FCl>FPm>FPt>FPe。毛竹林(FPp)林下灌木种类最多,原因可能是毛竹林大多水土条件较好,这些林子在过伐后林下光照条件较好,后期缺乏管理,加上周边保留的杂灌林可以提供种源,造成物种的大量侵入,故林下灌木恢复较快;而湿地松林(FPe)、火炬松林(FPt)、马尾松林(FPm)或是该林分郁闭度较大,或是常有附近村民割杂捡针做绿肥,林下灌木种类较少,各项多样性系数都比较低。

3.2.3 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7种森林类型草本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是:FEb>FPp>FCl>FPe>FSh>FPm>FPt;层间藤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是:FPp>FSh>FEb>FCl>FPm>FPt>FPe(见表3)。各类型林分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都要比草本层植物高,可能是在森林群落中,光线较弱,草本植物难以生存。另外,不论灌木层还是草本层,毛竹林的物种多样性都较高,湿地松林(FPe)、火炬松林(FP t)、马尾松林(FP m)等针叶林多样性都较低,究其原因可能与人类经营活动(刈割)密切相关。

3.2.4 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

从森林群落整体各项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见表3),物种丰富度大小依次是:FP p>FE b>FS h>FC l>FPm>FPt>FPe,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是:FSh>FEb>FPp>FCl>FPm>FPe>FP t,相反,生态优势度高低依次是:FPt>FPm>FPe>FCl>FPp>FEb>FSh,说明常绿阔叶林不但物种丰富而且种间数量分布比较均匀,而毛竹林虽然物种组成较复杂,但种间个体数量分布不均,少数物种占有较多个体数量,故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大,生态优势度较阔叶林高。马尾松林(FPm)、火炬松林(FPt)、湿地松林(FPe)不但物种丰富度较小、多样性指数低,而且生态优势度较高,森林群落中大部分个体数被少数优势物种占有。同时,从森林群落不同层次来看,各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都表现出:灌木层>层间植物>草本层>乔木层。

3.2.5 各森林类型灌木层物种组成相似性。

7个主要森林类型相互间的相似性(Jaccard指数)均低于0.50(见表4),说明森林类型的灌木层之间相似性较小。从常绿阔叶林与其它林分间的相似性来看,除阔叶林—灌木林轻度相似(0.271)外,其余FE b与FC l、FP m、FP t、FP e、FP p均极不相似,说明阔叶林转变成其它林分后,不但乔木层发生了改变,而且林下灌木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阔叶林采伐迹地上造湿地松林,林下灌木差异最大(0.156),而如果让阔叶林采伐迹地自然演替(先形成灌木林),其物种组成变化相对较小。从针叶林来看,4种针叶林(FC l、FP m、FP t、FP e)之间构成6对相似性均介于0.25~0.50之间(其中FC l-FP t最高,为0.463),说明他们之间有轻度的相似性。另外,毛竹林(FP p)与其它各森林类型相似性都小于0.25,均为极不相似。

注:a为二森林群落灌木层共有的物种数。

4 结论与讨论

采用物种重要值、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与生态优势度等多个指标,对信丰县森林健康项目示范区7种主要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从群落整体水平来看,次生阔叶林(FE b)、灌木林(FS h)、毛竹林(FP p)都具有较丰富的物种组成,而杉木林(FC l)、湿地松林(FP e)、火炬松林(FP t)、马尾松(FP m)林物种组成相对简单,但从群落层次分析来看,毛竹林的物种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林下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的多样性上,其乔木层的多样性明显偏低,相比较而言,阔叶林乔木与灌木物种多样性较高,而草本或藤本植物多样性相对较低。

林下灌木层作为森林垂直结构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17]。进一步对7种森林类型林下灌木相似性分析发现,21对系数中仅有3对达到轻度相似水平,其余均为极不相似,说明各森林类型灌木层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从常绿阔叶林与其它林分间的相似性来看,除阔叶林—灌木林轻度相似(0.271)外,其余FEb与FCl、FPm、FPt、FPe、FPp均极不相似,说明阔叶林转变成其它林分后,不但乔木层发生了改变,而且林下灌木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当然,森林的经营目的决定了森林的经营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物种多样性。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人工林,常被加以人工干扰(如剔除非目的物种、劈山垦复等),可能会使森林生态系统锁定在一定的演替阶段而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本文主要是现状分析,只有对不同经营措施对不同林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才能真正弄清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状况、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与森林健康的关系,才能真正找到森林健康经营的模式与方式。同时,在监测范围上也要扩大到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类群(动物、微生物),这些都有待下一步工作的深入开展。

摘要:建立永久样地,采用群落调查与测度方法,对江西信丰森林健康项目示范区主要森林类型进行了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林、次生常绿阔叶林、灌木林等阔叶林物种多样性较高,而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针叶林物种多样性较低,但从乔木层来看,只有次生常绿阔叶林和灌木林物种组成较复杂,其他类型都比较简单或为纯林,而且各类型间灌木组成相似性系数都比较小。这些结果说明天然阔叶林转变成其他林型后,不但乔木树种发生变化,而且灌木层组成也发生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为森林健康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长期监测提供本底资料。

关键词:森林健康项目,生物多样性,信丰县,江西

隐藏在森林的“外星生物” 篇2

没有答案的问题

黏菌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想给它们颁发“身份证”,可它们究竟应该算作真菌,还是应该被视为动物呢?没答案。因为,它们既能像真菌一样繁殖,有时又能像动物一般移动。目前,我们只能说,它们是一群类似霉菌(即丝状真菌,意为“发霉的真菌”)的生物。它们在生长期内会变得黏黏的,而且,其细胞如同变形虫一样,可随意改变形状,所以,它们被称为“黏菌”,也叫作“变形菌”。

个子小,智商高

虽然我们平常极少留意到黏菌的存在,但这种小小的生物具有大大的能量!长着“脚”的它们会四处移动,并捕食其他生物作为食物。

它们似乎还具有高智商。有科学家发现,黏菌喜欢“组织”近亲们一起寻找食物。也许,它们的“思路”是:如果不黏在一起劳作,那么,群体中就可能出现窃取别人劳动成果的家伙;而大家捆绑在一起,力可以一起出,好吃的也可以一起分享了。确定好了“掠食队伍”,它们会以最直接的路径穿过“迷宫”,找到食物,同时还能避开光线的伤害,记住可能的危害物,并在行进路径中躲避。

科学家们解释,黏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微生物,其进化历史可追溯至数亿年前,所以,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处理危险环境的能力。虽然黏菌是低等生物,但如果你用“没脑子”、“笨”来形容黏菌,似乎就不太准确了。

这是黏菌在一棵枯死的树干上的行进路线。科学家指出,这种拥有上亿年进化历史的微生物可以通过“网络”状的路线分布,巧妙地避开障碍和危险物,最终寻找到食物。

世界上最小的“农夫”

为了能在新居住地获得食物,农夫们会在迁移的时候带上种子和牲畜。这个聪明的做法可不只是人类才会使用哦!黏菌就是这方面的能手,只是,它们带往新环境的不是种子,而是作为食物的细菌。

森林生物量研究 篇3

森林中存在的有害生物在林业中属于没有烟的火灾, 它不仅具备火灾、水灾同等效果的危害性, 也因为其具有的生物灾害的特殊方式, 在治理过程中造成了长期的困难性。森林中有害生物严重破坏了树木的生长能力, 减少了生态林业方面产生的经济效益, 对于森林实施的绿化和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将是一项促进森林建设、保护资源、维护安全、构建生态明文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是推动林业保障发展的关键力量。

森林有害生物具体是指影响林业树木在正常情况下的生长发育, 在林业中出现影响比较严重的杂草、病虫以及与林业相关的一系列有害物。林业中有害的外来生物通常来自国外, 通过中间途径进入了我国的林业。我国境内局部性的有害生物其主要特点是能够伴随植物相关产品进行传播, 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 防治有害生物对国家林业的影响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2 营林技术在防治森林有害生物中的应用

2.1 及时清理虫害木

综合抚育中幼林及时处理虫害木, 有效控制扩散根源, 是害虫治理的关键工作。1980年, 山西大同大批次且大范围的种植防护林和丰产林, 为光肩星天牛提供了非常好的栖息繁衍环境。1980~1990年, 在山西大同光肩星天牛泛滥并造成了严重的灾害。自从1992年开始, 该市学习外省优秀的经验, 严格根据技术规定进行操作, 对于天牛产生的林木危害进行有效的清理, 并且选择针对天牛产生抗性的造林更新, 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

2.2 快速恢复林地

对砍伐的杨树进行有效的嫁接, 如对小老树实施改造时进行嫁接伐根的实验, 嫁接之后苗高平均超过了2m;改造更新林网农田时也多使用此项技术, 当面嫁接苗平均超过了2.5m。嫁接伐根能够充分使用强大的伐根根系迅速进行林分的恢复, 尽量减少造林的程序, 减少造林产生的费用。在较好条件立地的林地使用了优良速生树种作为接穗实验, 取得更好的效果。

2.3 构建隔离带

森林绝大部分害虫都具有一定的扩散迁飞的能力, 尤其是单一食性的害虫, 当害虫处于幼虫阶段时因缺乏食物而出现了数量较大的迁移, 可是因为其处于幼虫阶段无法进行较长距离的迁移, 因此利用隔离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害虫迁移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在营林工作中尽可能避免种植单一的树种, 针对经常出现害虫迁飞与具有较强扩散能力的林区, 可以采用种植非寄主50m宽的林带, 能够有效预防害虫的传播与扩散。树种的不同对于害虫产生的抵抗能力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例如容易遭遇天牛威胁的树种是青杨, 而白杨树种则不会受到侵害。在容易遭受天牛侵害的地区种植杨槐和郭槐等不易受到侵害的树种。

2.4 科学采伐

森林与其他类动植物一样都具备一定的生存寿命, 超出其旺盛的生长时间或是遇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之后, 树木增长趋势逐渐衰减, 非常容易遭遇病虫的侵害。某市目前很多槐树的平均树龄已经超过了40年, 在林网农田中的树木生长年龄也多半在20年以上, 已经达到了采伐的正常年限。因为当地存在较差的地理条件、降水不充分、生长树木比较缓慢, 大部分林木无法获得经济预期收益, 假如能够适当的减少采伐树木的周期, 在害虫侵害之前就对树木进行大范围的采伐, 能够有效的提升林木的经济价值。

3 营林技术在森林有害生物中的防治对策

3.1 建立新的防治对策

防止林业有害生物要建立森林健康和环保的全新理念, 实行观念的转变, 从重视治理向重视预防转变, 防止对策上面要从重视治标向重视治本转变, 在管理组织防治上, 应从防治的一般性转变为治理工程, 在防治技术上, 应从化学性的防治逐渐转变为生物性的防治。要对林业防止有害生物实施可持续化的控制, 积极发展营林科学措施。

3.2 增强预防的积极性

预防林业有害的生物应充分使用林区环境与有害生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按照生态现代学相关理论, 以防治林业技术为根本基础, 提升林区植物检疫中的关键性措施, 以治理生物为重点, 采用多样化的方式, 大力发展森林群落里对有害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的树种的生长, 推动林区树木的健康生长。

3.3 做好植物免疫工作

森林植物有效预防遭遇那些具有极高危险性有害生物侵害的重要措施就是植物进行的检疫。对于植物产生检疫对象的区域, 应着重对疫区进划分并且实施封锁, 针对树木的系列繁殖材料以及调运木材应实施严格的管理, 采用严格的检疫管理措施, 保证森林的健康营造, 尽量降低有害生物的发生频率。

3.4 营造良好的森林环境

人工造林应当必要的实施混交, 混交林内枯枝因为较多的堆积最终形成了一个容易分解的腐殖层, 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生物群众, 同时具有繁多种类的昆虫种类, 虽然一些昆虫不会严重危害树木, 却成为了一些寄生物种天敌的寄主补充, 能够在害虫最少数量的情况下, 保持天敌不会因为缺少一定数量的寄主而产生凋落, 进而能够营造较好的森林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害虫的发生起到重要的抑制和掌控。在建设苗圃过程中, 因为土壤和树种中存在着一些害虫, 在育苗的同时应严格消毒土壤才能有效保证出苗率。

3.5 提升保护树木功能

有效降低人和畜对森林造成危害的关键方法就是封山育林, 能够有效的将纯粹的树木逐渐转变为混交林, 疏林转变为密林, 形成一种森林多样化的体系。利用封禁作为主要的措施, 清除人为性的干扰、封山育林活动的破坏活动, 恢复植被可以使用天然下种以及人工推动萌芽更新的方式对植被实施恢复。这样既对生物保持了多样化, 又有效地改善了森林环境。

4 结语

有效防止森林有害生物直接关系着国际民生。对森林资源实施有效的保护, 在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推动林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应对有效防止森林有害生物给与充分的重视。应当尽可能的应用森林中存在的有害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按照生态现代学相关理论, 根据营林技术措施作为重要基础, 按照森林植物检疫作为重要的手段, 将治理生物作为强调重点, 采用各种有效方法措施, 发展森林生物中不利于有害生物生长的各种条件, 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张凤玲, 候广有.浅析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J].林业勘查设计, 2008 (3) 36~38.

[2]宋玉双, 黄北英.中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 2008 (6) :114~116.

[3]宋玉双, 韩少敏.对加强我国森林病虫害治理工作的思考[J].森林病虫通讯, 2009 (2) :293~294.

森林生物量研究 篇4

关键词:森林;有限再生;可持续经营;研究

前言:一般情况下,认为森林系统可再生,并且其可再生性是一种天然性的特征。但是从众多数据分析中表明,森林系统虽然是一种可再生性的资源,但是其可再生性十分脆弱。因此,對于其可再生性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对其保护,在对森林可持续性经营环节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下文首先对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进行研究,然后对其可持续性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在保护森林资源中做出贡献。

1.森林资源的有限再生性分析

1.1资源形成与再生

资源的含义比较广泛,其中主要包括风能资源、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物质能量信息等。其中对于物质资源的解释,是指在物质与能量高度富集的过程中,能量流通率越高,物质资源所形成的速度就越高。而不同的资源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资源的形成速度上不尽相同。对物质的可再生性研究,主要从生物资源中分析起。人们认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环境属于可再生资源范畴内,并且物质的可再生性其实就是生物资源的固有属性,也就是说,生物资源在被人类利用尽后,能够实现能源再生。例如,林业、农业以及野生动植物类的资源。而石油、煤矿等都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的再生性是指,由于人为的原因使其失去了资源的属性之后,还能够恢复其属性的能力。可再生性能力就是指,在短期内能够为人类所用的能源产生力。当资源被破坏后,在短期内不能恢复到供人类利用的程度,被视为不可再生性资源[1]。

1.2森林资源可变性

森林资源可再生性的可变性是指,森林资源由于人为原因从可再生性资源转变为不可再生资源,这样的变化构成就是森林资源的可变性。在森林保护中,提供对植物进行合理施肥,改善其土壤环境,科学调整树种之间的结构,促进树种之间的快速成长,使得森林整体结构得到改善,这样的良性循环过程能够帮助森林资源从不可再生转变为可再生。反之,对森林资源进行乱砍乱筏,进行过渡开采,使得森林资源的再生能力降低,对于土壤的改造能力也降低[2]。

2.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研究策略

2.1森林可持续经营概念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经营是一种包括行政、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技术等手段的行为,主体涉及的方向就是天然林和人工林。其主要的实施计划就是,对森林管理进行人为干预措施,最终实现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可持续经营能够根据森林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来实现森林的部分功能,在不同经营模式下,采取不同的经营体制。其经营中的可持续原则,能够永久性的从森林中获取产品,并持续的享受森林为社会提供的生产力服务。此外,森林系统的可持续经营中还具有一定的协调原则,能够对森林中经营中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冲突进行协调,进而保障社会进步[3]。

2.2森林经营监测评价

对森林进行合理经营,能够从范围比较小的环境成本中实现较大范围的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相反,不合理的森林经营将会造成植被、野生珍稀物种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严重的情况将会引起自然景观被破坏,水土流失等。对于森林经营的监测评价是现代森林经营中重要的手段,在森林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森林监测实际上就是对森林经营工作的检查与评定,以实际的监测活动,来对森林管理中细节进行了解,并从监测环节中发现实际问题,使得森林管理工作者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过失弥补,以免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第二,森林监测的结果从专业的研究与调查中得出,在学术角度上,能够为森林经营提供决策依据,使得森林经营中有理有据,有序进行;第三,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监测,能够对大量基础数据以及资料进行研究,能够从专业角度为森林经营提供基础。在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4]。

2.3森林可持续经营队伍建设

目前,在森林经营中,工作人员的技能基础比较老化,并且森林经营理念比较落后,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结构单一,因此,要先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需要对其经营队伍大力建设。首先,需要对在岗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在工作人员中进行继续知识教育,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实践的方式。从经营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操作技能以及林业实用培训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进而全面提升森林经营人员的专业队伍素质;其次,在森林可持续经营队伍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榜样,并以先进典型带动落后者。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实现计算机模式下的森林经营,通过专业软件对实际经营管理进行分析。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每一片森林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监管,对其生长环境进行实时分析;第三,为了实现对员工的鼓励,定期在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对工作能力突出者进行表彰与奖励,不断激励员工提升自我能力,在实际森林经营中贡献热情。

结论: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中重要的元素之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使得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森林资源的有限再生性研究在资源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的再生性分析,开展有关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持续经营策略。

参考文献:

[1]郭建宏.福建中亚热带经营单位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

[2]张慧霞.火地塘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模式及信息系统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3]黄金城.中国海南岛热带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

[4]刘小丽.东北林区经营单位级森林可持续经营监测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森林生物量研究 篇5

温室气体的持续高速排放,将会使全球平均温度升高,因而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异常、沙漠化加剧等,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全球碳循环不仅深刻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全球碳循环是当前自然气候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之一,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992年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遏制大气CO2浓度快速升高的势头;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规定主要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2007年确定“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于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25%~40%。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议定书以及公约凝聚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各个国家通过造林与再造林、森林与农田管理等方式来增加碳汇,以此达到本国所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各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本国碳汇/源与碳收支平衡的研究力度,寻求CO2减排与增汇对策技术以适应《京都议定书》相应条款。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CO2排放国,从远期来看,我国参与全球减排行动甚至承担减排的义务在所难免。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碳库,大约有77%的全球植被碳储藏在森林生物量中。因此,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循环的研究不仅对了解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为我国参与相关国际气候会议的谈判提供科学依据。

2 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研究进展

2.1 国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研究概况

森林碳储量的研究通常是以森林生物量的研究为基础。早在19世纪90年代,德国林学家Ebermayer通过对森林树枝的落叶量以及木材重量的测定,得到其与森林生产力间的关系。到20世纪中叶,以各种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为中心的研究开始在世界范围大规模展开,这些都促进了全球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的全面展开。到20世纪末,各国林业部门开始评价本国森林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以及估算森林碳储存能力的工作高潮。大型的碳通量观测网络的建立将作为良好的科学平台,服务于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研究。

迄今对世界森林碳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针叶林、北半球中纬度温带森林等。在20世纪80、90年代,各国学者对各森林类型也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如Kurz、Heath及Brown分别对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及热带森林进行了相应研究。

Gilabert等利用遥感的方法对作物冠层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Zheng等研究表明,松树林地上生物量与NDVI关系密切。Lu探讨了TM数据纹理和地上生物量间的关系,得出遥感影像的纹理对成熟林生物量的估测精度有相应的提高。近期研究发现,热带森林可能是一个重要碳汇[1],而过去认为森林碳汇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中、高纬度森林区域,表明未知碳汇可能分散于全球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中。由于森林碳储量估计中的不确定性,以及陆地表面的不均匀性,目前还不能够根据目前的技术和数据来确切地回答北半球的碳汇数值以及它的空间分布。因此,对森林碳储量以及碳汇的研究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2.2 国内森林碳储量研究概况

我国科学家针对不同区域对我国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进行了研究。如李意德等[2]通过对海南岛尖峰岭五分区的热带雨林设固定样地,根据已有研究建立的热带山地雨林混合树种的生物量估测模型计算林分生物量。方精云等[3]利用野外实测数据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建立了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以此来推算国家尺度的森林生物量。郭志华等利用由野外调查获得的地面样地生物量数据,建立估测针叶林与阔叶林材积的最优回归模型,并以此推算出粤西地区森林的生物量。国庆喜利用大兴安岭南坡TM影像和对应地域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样地数据计算出大兴安岭南坡区森林生物量。李健等利用Landsat TM数据对都阳湖湿地植被生物量进行建模,通过利用多种植被指数对生物量的数据进行线性与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非线性回归所得到的结果更优。焦燕等采用黑龙江省国家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利用材积源-生物量法推算出森林生物量,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呈增加趋势,很好起到了碳汇的作用。刘华等利用秦岭火地塘林场森林资源数据,根据研究区树种生物量的回归方程计算出秦岭火地塘林区尺度的森林生物量,进而推算秦岭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

我国对不同森林类型的固碳能力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如周玉荣对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进行了研究,显示温性针叶林与暖性针叶林碳密度相差很小。方精云用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已有的生物量实测资料,利用改良的生物量换算因子法,对中国森林碳库及碳密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方晰结合会同定位观测站获得的数据,对速生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与碳贮量进行了研究。周国模用标准样方法研究了浙江省临安市青山和三口两乡镇的毛竹林碳密度。

利用遥感手段研究碳汇在我国起步较晚,黄敬峰等对天山北坡中段的天然草地进行了研究,建立不同的草地类型遥感动态监测模式。张良培等采用高光谱对应样本的NDVI,建立与测得的生物量数据间的回归模型,其相关系数在0.8以上。孙睿利用植被指数和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比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邢素丽等利用ETM数据探讨落叶松林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建立了落叶松林生物量与ETM数据的回归模型。高志强等用遥感观测为基础的土地利用数据和高时空分辨率的气候数据,估计土地利用和气候的变化对农牧过渡区、植被碳储量和碳储量以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4]。

2.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估计的研究,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模型的发展,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碳储量的研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用来建立估算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模型的野外实测数据存在局限。

由于野外实测的样地数目不足、实测数据的不充分性以及样地分布不能遍及整个研究范围,使得野外实测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当用来估测区域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时,难以满足估测的精度需要,这样将会导致实测数据不准确,从而影响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的估测结果。

2.3.2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进行的生物量与碳储量估测,很难获得与时空尺度一致的实测数据。

由于每次的清查数据是5个省不同年份的调查累加数据,当估算大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时,就会出现所获得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调查时间不一致,同时空间分布不连续等问题,从而导致估测的时效性差。

2.3.3 样地观测数据与遥感图像的匹配问题。

由于样地的面积一般小于遥感图像的一个像元,两者间的位置误差将会直接影响到估测的准确性,不少学者采用样地所在像元及其周围四个像元的平均值,使样地数据距离实际值的波动减小,带来相应误差。

2.3.4 森林生物量与遥感数据的相关性问题。

为方便建立估测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模型,需寻找到与森林生物量相关性高的遥感数据,而关于如何找到相关性高且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遥感数据依然有待研究;遥感信息对树木不同部分生物量间比例的关系依然有待研究。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对于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研究,仍需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遥感和样地清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进行估算,实现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估测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从而掌握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的情况。未来遥感生物量估测的发展将是通过对具有生态与生理学意义的机理模型的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组织、自学习以及高度容错性等优点来进行高精度的定量估测。

参考文献

[1]Prentice I C,Lloyd J.C-quest in the Amazon Basin[J].Nature,1998,396:610-620.

[2]李意德,吴仲民,曾庆波等.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生产和二氧化碳同化净增量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8,22(1):127-134.

[3]方精云,陈安平,赵淑清,慈龙骏.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等Science一文(Science 2001,1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J].2002,植物生态学报,26:243-249.

森林健康与林业生物灾害管理 篇6

林业生物灾害是指少数生物偶然抢占生态位, 导致原有森林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竞争、协同等平衡关系遭到破坏, 超出了森林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 导致人员、财产、环境等产生损失。产生林业生物灾害的灾害源统称为林业有害生物[1]。

2 森林健康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最高目标, 即通过适当的人工干扰, 培育健康森林, 恢复不健康森林的健康, 并保持森林持续健康。这也是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理念。

2.1 森林健康管理

森林健康管理, 就是为了维护或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增强维持系统稳定性与和谐性, 提高生态系统抗逆能力, 除去或避免系统中或系统外危害生态健康的因素, 创建有利于生态健康的良好环境条件[2]。

根据森林系统的健康状况, 尤其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制订森林生态系统保健计划, 开展森林保健工作, 并对森林保健措施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 是开展森林健康管理工作的基本过程。在其整个管理过程中, 要始终贯彻“认真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 详细分析生态流, 以培育森林生态系统活力和恢复力为主, 及早发现并减轻危害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因子的危害, 尽量少地扰动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原则。

2.2 森林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森林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监测、检疫封锁、预防、维护健康、增进健康、灾后康复等[3]。

(1) 健康监测。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监测和检疫检查, 尤其是危险性因子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 及早发现, 迅速清除, 以避免生物灾害的发生与流行。例如加强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与检验检疫, 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与扩散;加强林火监测和火险预报, 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等。

(2) 检疫封锁。忽视森林健康状况的监测、检验检疫执法不严、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措施、甚至于人为环境破坏是生物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森林健康状况监测与检疫执法, 采取合理的人工干扰措施, 是减小生物灾害危害的主要手段。对已经发生生物灾害的, 尤其是对危险性生物灾害发生区, 实行检疫封锁, 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3) 预防。对于一些活力较差的森林生态系统, 或者是危险性因子入侵前, 采取适当的人为干扰措施, 以提高系统的抗逆能力, 预防森林灾害发生。例如, 改造人工纯林系统, 诱导形成混交林, 或在林内释放天敌, 减少人工林内病虫害发生。

(4) 维护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维护生态平衡;加强森林系统健康状况监测, 及时发现并减轻危害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因子的危害,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使森林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5) 增进健康。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研究, 详细分析生态流, 掌握森林健康与上述因子之间的关系, 培育森林生态系统活力和恢复力, 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能力。

(6) 灾后康复。森林灾害发生后, 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力, 采取合理的人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措施, 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恢复, 减轻森林灾害产生的危害。

根据生态特点, 健康管理有2种工作模式:一是原生生态系统保健。没有或很少受到人类干扰的生态系统, 一般只要采取保护措施就足以维护原生生态系统健康, 除非发生较大的森林灾害, 需要人工促进恢复。二是人工生态系统保健。由于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抗逆能力弱, 需要较多的人为干预, 才能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3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策略

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 (Graded management) 、分类管理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分区管理 (Subarea management) 、分期管理 (Phased management) 的英文缩写, 主要是针对林业生物灾害的不同发生特点, 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3.1 分级管理

根据林业生物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 将林业生物灾害或林业有害生物划分等级, 按照等级, 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进行灾害管理[4]。林业生物灾害与其他灾害分级管理有所不同, 可采取2种分级方案:

(1) 按照灾害严重程度, 即林业生物灾害危害程度分级。按照分级结果, 启动相应预案。

(2) 按照灾害源的可控制性、发展态势, 即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分级。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 (PRA) , 按照分析结果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 对不同级别的林业有害生物, 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如Ⅰ级林业有害生物由国家监管, 一旦发现, 立即铲除;Ⅱ级由省级监控, 一旦发现新疫点, 限期拔除 (表1) 。

3.2 分类管理

按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危害对象的不同, 对林业生物灾害进行分类, 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图1) 。

对于不同的灾害源, 根据不同灾害源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进行防治。对于不同经营目的、权属的灾害受体遭受生物灾害, 其管理措施、管理责任也不尽相同。例如林业生物灾害治理, 由森林的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的可确定受益者承担, 而森林的生态效益的受益对象难以明确时,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责任主要由政府承担;对于成片大面积暴发的林业生物灾害或Ⅰ、Ⅱ级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时, 由政府承担治理责任。

3.3 分区管理

(1) 自然区域。林业生物灾害的区域性特点, 决定了不同区域的林业生物灾害, 其发生发展特点都不会相同。根据自然区划和林业生物灾害分布状况、发生特点与规律, 进行林业生物灾害发生区域区划, 根据发生区的灾害特点,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 行政区域。所有的灾害管理措施, 最终都将以行政区划为管理单位进行落实, 因此, 灾害发生区的区划, 应该结合行政区划进行。

3.4 分期管理

林业生物灾害发生发展, 常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林业生物灾害不同的发生发展周期, 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根据林业生物灾害可能造成威胁、实际灾害已经发生、危害逐步减弱与生态系统恢复3个阶段, 可将林业生物灾害事件总体上划分为预防期、预警期、暴发期、缓解期、善后期。

(1) 预防期。对境外已经存在、有可能对境内森林健康造成威胁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风险评估, 采取检疫措施, 防止其侵入境内。

(2) 预警期。根据监测结果, 已经暴露林业生物灾害即将发生征兆,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阻止林业生物灾害发生, 或把林业生物灾害控制在特定的区域内。

(3) 暴发期。林业生物灾害进入紧急阶段, 灾害事件已经发生。此时主要任务是阻止灾害事件进一步发展, 并防止其蔓延扩散。

(4) 缓解期。林业生物灾害事件进入相持阶段, 但仍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此时主要任务是保持应急措施, 有效并尽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社会秩序。

(5) 善后期。林业生物灾害得到有效治理, 开展治理结果评估, 从中总结生物灾害治理经验, 从灾害危机中学习治理技术和管理经验。

当然, 林业生物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复杂多变, 各个阶段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十分明显, 而且有时还会相互交织、循环往复。因此, 要根据具体灾害发展生命周期, 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尽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张国庆.生态健康与有害生物管理[J].中国园艺文摘, 2008 (3) :40-41.

[2]张国庆.现代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N].中国绿色时报, 2008-01-25 (4) .

[3]阳彬, 王熙钱, 欧阳勋志.森林健康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江西林业科技, 2007 (6) :26-29.

赣南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 篇7

赣南地处南岭山地、武夷山脉和罗霄山脉交汇地带, 中亚热带南缘, 气候温和, 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 十分适宜各种生物的繁衍生息, 动植物分布具有古老性、多样性、独特性和集中性等特点, 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古老植物种属的“避难所”, 属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中的南岭山地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行动战略 (2011~2030) 》中划定的3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之列, 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研究和探讨赣南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赣南生物多样性特点

1.1 生态系统多样

赣南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孕育了复杂多样的生物物种资源和众多的生态系统, 境内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类, 自然生态系统有淡水生态系统、高山草甸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人工生态系统主要有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2 植物种类丰富, 区系复杂, 植被类型多样

赣南处热带与亚热带及温带区系交汇渗透地带, 生境复杂多样, 蕴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 据科考资料, 仅分布于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就有4大类270科1 035属2 843种[2], 其中:蕨类植物40科89属229种, 裸子植物9科17属20种, 被子植物169科830属2 402种, 苔藓植物52科99属192种;境内植物区系种类繁多, 成分复杂, 起源古老, 是东亚植物区系的发源地之一, 保留了大量的第三纪植物区系, 也是我国特有植物珍贵树种分布较多的地区, 据调查, 全市分布有珍稀濒危树种124种[3], 属于国家Ⅰ、Ⅱ级保护树种41种, 其中:Ⅰ级6种, Ⅱ级35种;境内植被类型多样, 常见森林植被类型有暖性常绿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以及竹林、灌丛等, 局部地段少量分布“亚热带沟谷雨林”和山顶矮林等类型。

1.3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在动物地理区划上, 赣南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 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 既有南北广泛分布的种类, 也有分布于华南亚区的种类, 还有与西南亚区相似的部分动物种类。据调查, 仅齐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就分布有森林陆生脊椎野生动物34目101科394种[2], 无脊椎野生动物18目200科1 364种。全市列入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125种[3], 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48种, 省级重点保护77种。

2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截至2012年, 全市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区 (林业) 35个,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受保护总面积26.36万hm2, 占国土面积的6.69%;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8处, 面积13.97万hm2, 占国土面积3.55%;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8个, 面积1.88万hm2, 占国土面积0.48%;建有各种木本种质资源基地9个, 面积0.18万hm2, 保存了大量的优良种质资源;建有树木园1个 (赣南树木园) , 通过异地迁移和保留原有树种的方式, 保存树种1 200多种, 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树种52种, 引进示范树种120种, 贮存种子标本1 442种。通过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种质资源基地及树木园建设, 为动植物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有效地保护了域内濒危和珍稀野生动植物。

但由于赣南现有森林大多是在贫瘠的荒山、水土流失区内由飞播马尾松和经人工造林形成的, 纯林多混交林少, 中幼林多成熟林少, 针叶林多阔叶林少, 纯林、中幼林及以马尾松、国外松、杉木为优势的针叶林在乔木林地中的占比分别达到71.1%、88.3%和66.5%, 低产低效林多, 树种单调、森林群落结构简单, 综合功能较弱,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较大压力;其次, 森林资源分布特点也使境内生物多样性分布呈现不均匀状态, 多样性丰富的阔叶林呈块状相嵌于针叶林分中, 增加了保护难度;再者, 随着经济的发展, 对森林资源不合理的采伐利用现象剧增, 原始群落逐显萎缩之势, 使许多动植物特别是珍稀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狭窄且质量下降, 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矛盾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瓶颈。改善森林结构, 保护森林资源特别是原始群落环境, 恢复、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 是赣南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长期性工作。

3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重点

要立足“赣南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生态定位, 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和分布特点, 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就地保护为主体、迁地保护为补充、资源管护为基础,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进一步构建、完善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 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植物园等为辐射的市域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网络, 强化区域内特殊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进一步充实“绿色宝库”、复兴“生态王国”, 推进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的南岭山地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建设工作。

3.1 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要根据境内特有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分布状况, 以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和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植物原生地或集中成片地区, 特有、典型的植被类型分布区, 野生动物栖息地、繁殖地、迁移地, 候鸟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歇地等为保护对象, 新建 (或晋升) 一批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重点抓好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晋升与建设, 安远、定南、宁都、会昌、寻乌等县7个自然保护区的晋升 (省级) 与建设, 兴国、于都、赣县等县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新建等工作, 并新建一批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保护小区, 完善市域自然保护区体系, 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等级和管理水平。

3.2 新建一批省级以上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众多珍禽和水生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繁衍场所, 是就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物种繁衍丰富的重要措施。要以《中国南方 (赣州) 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3~2020) 》为指导, 落实完成规划期内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新建和晋升工作, 至2020年, 全市建成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4个、面积3.18万hm2, 形成覆盖市域的湿地保护网络。

3.3 林木种质资源基地维护和续建

林木种质资源是植物遗传多样性的载体, 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要通过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基地, 保护、恢复和扩大林木种质资源特别是珍稀、濒危等重要种质资源的物种栖息地和典型生态系统, 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模、水平和成效。

3.4 重视迁地保护

在就地保护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收集、保存具有重要价值的动植物资源, 并在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的同时促进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重点在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新建赣州植物园, 使之成为保护和拯救我国华东地区植物资源的信息库及普及植物、生态、环境等科学知识, 提高国民素质的科普园地;分别在市域东部的石城县、中部的章贡区 (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西部的崇义县、南部的龙南县等地, 依托自然保护区布局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为科学研究、有效保护和繁育濒危物种、及时救治伤残动物、促进濒危野生动物的引种、驯化和回归自然等提供理想场所。

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 建立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 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及其资源调查 (动植物区系、动物群落、植被类型、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以及物候等) 、生境变化及其影响分析、保护效果评估、生态灾害预警等。

2)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增强公众爱林护林的自觉性和法制观念。

3) 加大保护能力建设投入, 在生态重要区域设立界碑、界桩、指示牌、管护点、巡护哨卡, 添置野外巡护装备设备、执法机构装备、动植物救护设施设备、扑火设备, 进行必要的通讯网络建设, 维修野外巡护道路, 新建或维护防火设施 (瞭望台、瞭望塔) , 对执法人员和森防人员进行专项技能开展定期培训等。

4) 建立健全投入机制, 采取多种途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筹集经费, 如: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需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征收开发利用资源的补偿费, 争取国际援助、民间募捐等建立专门保护基金等。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106号文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11-2030年) [R].北京, 2010.

[2]刘小明, 郭英荣, 刘仁林, 等.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

试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 篇8

1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森林生物多样性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活有机体及其遗传变异的有规律组合。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三个方面的含义。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森林赖以生存的环境为系统提供了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森林生物是生态系统运转的中心, 森林物种多样性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主要体现, 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阶段及可持续性的标准。森林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是指不同森林种群之间、相同森林种群的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 它是森林物种多样性的遗传基础。

2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2.1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的追求目标。

森林是多种生物的摇篮。地球上有170万种生物, 大部分与森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森林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和能量资源, 森林中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 才能发挥森林的整体生态效能, 并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多种产品和服务。反之,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减少, 将导致森林迅速退化。

2.2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标志。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 系统内能量与物质循环, 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保证了系统与环境功能协调。森林生物多样性使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机制。

2.3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森林不仅向人类提供木材, 同时还提供果实、种子以及药用、油用、生物化工原料, 森生物多样性为可持续林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发展可持续林业是从森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角度, 配置资源, 实现生态、社会效益的持久发挥。

3 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现状及原因

3.1 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现状。

由于人口急剧增长, 森林资源的过度利用, 环境污染加剧, 森林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目前, 热带森林面积每年以减少1.2%递减, 换言之, 每天就有2740公顷原始森林从地球上消失。估计近30年左右, 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将导致占世界总物种数5%~10%灭绝, 即每天50~150个物种被灭绝。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带森林是地球上生境损失和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 也是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最为严重的地区。我国现有森林1.75亿公顷, 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 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 低于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 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8%。近年来, 虽然我国森林覆盖率呈增长趋势, 但主要是人工林面积的增长, 作为生物多样性资源宝库的天然林仍在减少, 并且残存的天然林也大多处于退化状态。近年来, 我国有200种植物灭绝, 高等植物受威胁种达4000~5000种, 占总数的15%~20%。据濒危野生动物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资料显示, 6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 我国有156种, 约为其总数的25%。我国公布的第一批珍稀濒危植物就有388种。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雪豹等20多种珍稀动物分布明显缩小, 居群数量骤减, 濒临灭绝。森林物种多样性的衰减同时也反映了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或受严重胁迫。如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常绿阔叶林已被大面积砍伐, 由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所取代。这些发展起来的人工林物种急剧减少, 破坏了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普遍出现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3.2 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

除了前述生物多样性消失的原因外, 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2.1森林过度砍伐。由于森林集中过伐, 加之更新跟不上采伐, 导致一些地区疏林、迹地和荒地扩大。造成森林过伐的主要原因有毁林开荒、樵采、乱砍滥伐等。森林过度砍伐, 减少了森林群落类型, 同时破坏森林的生境, 使动、植物种类随之消失或被迫迁移, 对森林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3.2.2森林火灾。森林火灾破坏作用大, 不仅直接烧毁大量的森林物种, 而且也影响森林生境, 改变区域的气候、土壤以及植被组成和演替进程。森林火灾还改变了林地生态环境, 如坡地干旱化, 低地则沼泽化, 岛状冻土层退缩, 在大兴安岭落叶松林中落叶松八齿小蠹虫 (Lonchura spp.) 猖獗发生。火灾对林下土壤动物的影响也颇大, 如个体大的捕食性种类减少, 而个体小、腐食性种类增加。3.2.3森林病虫害。20世纪60年代后期, 随着森林过伐和大面积人工纯林的不断发展, 改变了森林的组成结构和生物种之间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 降低了森林自我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造成森林病虫害发生的规模和频率剧增, 对森林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3.2.4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中国海南岛大片热带雨林被破坏后大部分转变为橡胶林和其他人工林, 部分变为山地草坡。文鸟和麻雀 (Passer spp.) 取代绯胸鹦鹉 (Psittacula alexandri) , 地栖兽类取代树栖兽类。长臂猿 (Hylobates spp.) 是典型的树栖灵长类, 鼯鼠 (Petaurista petaurista) 和巨鼠 (Ratufa spp.) 等也与树木相伴而生, 热带森林成片消失后, 这些动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以至濒临绝迹。据统计, 海南坡鹿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约有2000头, 由于大面积种植人工橡胶林, 到20世纪80年代初仅残余76头, 黑冠长臂猿由2000头减少到30头左右。栖息地破碎化也直接影响森林野生动物生存。栖息地破碎化造成物种近亲繁殖, 致使遗传杂合度下降, 种群的生存面临直接的威胁。此外, 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过度采集药材和经济植物也是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重要原因。

4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原则是根据森林生态学原理, 充分考虑物种的生存环境的前提下, 用人工促进的方法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人类更好地管理物种和生态系统,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用途和功能, 并维持它们更高的生产潜力以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要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4.1 林地管理。

林地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载体, 在统筹规划不同土地利用形式的基础上, 要确保林业用地不受侵占及毁坏。林地用于绿化造林, 采伐后及时更新, 保证有林地占林业用的足够份额。在荒山荒地造林时, 贯彻适地适树营造针阔混交林的原则, 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4.2 科学分类经营。

实施可持续林业经营管理, 对森林实施科学分类经营, 按不同森林功能和作用采取不同的经营手段, 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

4.3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对受威胁的森林动植物实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策略,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从而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到2003年, 我国共建有保护区1999个, 其中森林生态保护区1056个, 占国土面积的3%左右。目前, 还存在保护区面积比例不足, 分布不合理, 用于保护的经费及技术明显不足等问题。

4.4 建立物种保护的基因库。

建立物种的基因库是保护遗传多样性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信息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尽快建立先进的基因数据库, 并根据物种存在的规模、生态环境、地理位置建立不同地区适合生物进化、生存和繁衍的基因局域保护网, 最终形成全球性基因保护网, 实现共同保护的目的。也可建立生境走廊, 把相互隔离的不同地区的生境连连接起来, 构成保护网、种子库等。

摘要:阐述了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受威胁的现状及原因和保护措施。

森林生物量研究 篇9

上世纪末, “可持续控灾”概念提出, 但关注的重点仍是病虫害本身。本世纪初, 人们开始接受并倡导森林健康理念。

森林健康理念的提出, 促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观念加速转变, “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依法治理, 促进健康”逐渐成为新时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 森林植物检疫、监测预报等预防工作被放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首位;依法防治和科技兴防得到加强, 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防治工作以营造林为基础, 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

防治力度不断加大, 防治成效可圈可点随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思路的不断创新,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防治成效可圈可点。--全面推行目标管理,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环境不断优化。各地把防治工作目标纳入了地方政府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考核体系, 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对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1 大力推进防治体系建设,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防治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 全国已初步建成各级防治检疫站2946个、标准站1559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1000个、省级测报点2098个、检疫检查站858个、国家级无检疫对象苗圃469个。各地装备了实验室、标本室, 建设了药剂药械库, 有的地区还配备了轻型飞机。

2 以工程治理为重点, 全面加强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 减灾成效明显。

全面启动了松材线虫病等6个国家级主要病虫害治理工程, 覆盖全国28省 (区、市) 和3个森工集团的1827个县, 累计治理面积1.4亿亩次, 使全国主要森林病虫害成灾率由1999年的7‰降到2003年的5‰。在国家级工程项目的带动下, 全国20多个省 (区、市) 启动了省级治理工程, 同时带动和促进了联防联治、群防群治, 有效遏制了主要病虫害扩散蔓延的趋势。

3 加强监测预报, 构建系统网络, 灾害预警能力不断提高。

各地实施了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建设为主的测报体系建设, 国家、省、地、县四级网络粗具规模, 监测覆盖率大幅度提升。

4 加强检疫, 依法防治, 减缓了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速度。

以《森林法》、《森林病虫害

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为主体, 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相配套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各地加强了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 从源头上防范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近年来, 我国在每年人工造林面积超亿亩的情况下, 林业有害生物的年均发生面积始终控制在1.3亿亩左右, 没有大的上升。防治工作为保护造林绿化成果, 维护生态安全, 促进林农群众增产增收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在, 我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在全国森林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到2010年, 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 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 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 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森林健康的基本内涵为:通过对森林的科学营造和经营, 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 增强森林自身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满足现在和将来人类所期望的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的需要。

对于如何实现森林健康, 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从规划入手, 营造健康森林;二是对现有森林进行改造, 保障林份健康成长。

5 营造健康森林

5.1 科学划分立地类型, 实施标准化造林

各地区应以旗县为单位, 在借鉴过去土壤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按不同树种详细划分造林立地类型, 解决什么地方植何种树的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所倡导的适地适树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 实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将各种类型造林模式拿入各级政府地方标准, 实行标准化造林, 解决“粗放”到“集约”经营的跨越, 打好营造健康森林的基础工作。

5.2 以地带性植被为主, 建立多类型植被

地带性植被是大自然经过千百年来“优胜劣汰”的择优选择保存下来的成果, 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对于能够通过封育恢复及通过人工促进能够恢复原生植被的, 应以自然恢复为主, 不必要再上外来树种。对无法恢复原生植被的, 在营造生态林中应首选乡土树种, 提高树种适应性。在造林规划中, 应择优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地区生长的乔灌木, 进行优化组合, 营造多类型森林, 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形成优势互补, 良性发展。

5.3 乔灌草结合, 以灌草为主

乔木营造要以防护林为主, 减少片状纯林数量。平原农区, 应以乔木防护林及丰产林为主, 在生态与经济效益问题上, 以经济效益为主, 重点发展品种杨及果树经济林。沙区要以灌草为主, 重点治理沙源, 为发展畜牧业打好基础。山区发展要以灌木为主, 适当发展常绿树种。

5.4 加强种子繁育苗木工作, 促进遗传多样性

随着造林苗木品种单一和无性系繁殖苗木比例不断增加, 给森林病虫害爆发埋下了隐患, 对森林健康形成了潜在威胁, 该问题将严重影响林业事业健康发展, 如何保持物种基因的多样性问题, 是我们现阶段急待解决的课题。

5.5 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造林营林始终

从近年来“三北”地区杨、柳、榆等阔叶纯林严重发生森林病虫害, 受到严重损失的事实看到, 森防工作必须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必须把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纳入造林规划设计, 从选育良种、培育壮苗、造林、抚育、管护、采运等各个环节充分考虑森林病虫害防治因素, 实行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 同步检查验收。

6 促进森林健康

经过多年的人工造林, 现存大量的人工林, 林份质量不高, 结构不合理, 经营水平低, 综合效益差, 非常不适应当今社会对林业的需求, 必须对现有林地实施有计划的改造。

6.1 加大现有林扶育间伐力度

过去营造标准要求乔木造林110株/亩以上, 从现在林份状况看, 密度过大。由于我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 宜林地大部在沙区, 立地条件较差。从现存人工林看, 土壤水肥供应严重不足, 使树木产生恶性竞争, 造成林份整体树势衰弱, 为烂皮病的大流行创造了条件。现在应立即对林份内枯死及发病严重的林木进行卫生伐, 清理病源物, 之后应有计划进行扶育间伐, 最后达到亩保留株数40-60株/亩。

6.2 提高低产林改造强度

过去由于栽植品种不对路及未达到适地适树要求的林份, 现在大部分已形成小老头树, 并成为森林病虫害爆发的发源地。对这部分林地应进行超强度改造, 实行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实施中分两步走:第一步, 带状更新强度60-70%, 第二步更新到位。

6.3 改善现有林木采伐方式

采伐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周边现有林情况, 更新树种要合理搭配, 科学布局, 更新林份要与周边林份形成块状或带状混交。今后采伐应以隔带间伐为主。不应提倡皆伐或只控制采伐强度的单株间伐。采伐应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带状间伐;第二步带状更新;第三步隔3-5年后, 将剩余带进行采伐及更新, 使更新林份形成不同树种, 不同品种和不同林龄的混交林, 达到形成稳定生态系统的目的。

6.4 对天然次生林以减少人为干扰,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为主, 保护原生植被。

摘要:“森林健康”是西方国家针对人工造林林分结构单一, 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弱等提出来的一个营林理念, 倡导通过合理配置林分结构, 实现森林病虫害自控、水土保持能力增强和森林资源产值提高。

上一篇:新型加油机下一篇:蛋白质印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