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申报技术

2024-08-25

纳税申报技术(精选12篇)

纳税申报技术 篇1

随着外资企业和新兴行业的不断引入及涌现,导致税务地方业务应用种类繁多,使得历史数据量巨大,数据容量高达数百GB甚至TB,甚至一个单表的数据量往往会达到上亿的记录,并且记录数会随着时间而增长,数据文件很快突破2G。这不但影响了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同时加大了数据库的维护难度。然而,用传统的方法来存储和管理这些超大型的数据表已显得十分困难,尤其是多用户环境下并发访问数据库带来大量的I/O竞争,使得访问效率十分低下。更严重的是当数据表中的部分数据不能访问时,整个表的数据可能就无法被访问。面对每月上百万条的申报数据,如何保证高质量、及时有效地纳税申报成为一个难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讨论了如何应用Oracle表分区、索引分区等相关技术来解决海量读写性能和可维护性问题。根据特定的数据模式,使用预定义的函数和架构对表进行分区,将具有相同分区键的所有行都直接放置到特定的位置,这样对表进行查询时只需要在特定表分区内进行扫描,而不必进行全表扫描。这样做的益处是缩短了磁盘检索时间,加快了查询速度,当把各分区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磁盘上时,提高这些磁盘的并行处理能力以优化查询性能来减轻数据库的运行压力和维护压力,提高了数据库和相关应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1 采用分区管理海量数据的好处

1)利用表分区技术将一个大表水平分区成若干小的分区。查询时只需访问某些分区数,减少了对大表的全表扫描,缩短了磁盘检索时间,加快了查询速度。

2)将数据加载到现有分区表的新分区中时,最大减少了对其他分区中的数据访问的影响,并且性能相当于将同样数据加载到新的空表中。

3)允许通过将分区移入和移出分区表来维护分区,当删除和增加一个分区时,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其他分区的访问影响。

4)对数据表进行分区后利于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并且可以灵活的分配磁盘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磁盘性能,便于管理。

2 Oracle分区技术

针对大型数据表的管理,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范围分区、列表分区、散列分区、组合范围-列表分区、组合范围-散列五种分区方案,它们的特点如下:

1)范围分区(Range Partitioning):由一定范围值的分区关键字指定每个分区,这是最常用的分区类型,而且常常分区键为日期类型。

2)列表分区(List Partitioning):由列表值的分区关键字指定每个分区,能够准确地控制数据行到分区的映射,用一种自然地方式组织无序和无关联的数据集。

3)散列分区(Hash Partitioning):将散列算法用于分区关键字来确定指定行的分区,通过散列函数控制数据行到分区的映射,分区易于实现,并且有助于提高并行查询,连接等操作的执行性能。

4)组合分区(Composite Partitioning):组合分区首先进行范围分区,然后在每个子分区中使用散列或列表分区。组合范围-散列分区结合了范围分区提供的增强的管理性和散列分区并行化查询的优势。组合范围-列表分区结合了范围分区的可管理性和列表分区用于准确控制的优势。

上面四种分区方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应用特征,因此在选择何种分区方案前需要对实施的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需求及分区键的属性特征选定一种适合的分区方法。下面将结合纳税申报业务案例说明如何应用分区方案。

3 Oracle分区技术在纳税申报平台的应用

3.1 选择分区表的策略

在纳税申报系统中,数据库中存储的申报业务明细表(person_taxdetail)集中了全市数据,其历史数据:历史业务报明细从表(TAX_FORM)、历史申报业务明细主表(FORM_ALL_DATA)已有上亿,而且每月有五百多万的数据增长量,每天晚上各种日、旬、月报表批量程序都需要运行,数据访问量巨大,因此我们选择此表进行数据的分区技术改造并进行有效的分区管理,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

申报业务明细表person_taxdetail的表结构定义如下:

历史业务报明细从表(TAX_FORM)结构定义如下:

历史申报业务明细主表(FORM_ALL_DATA)结构定义如下:

分区键的选择也是分区方案中的关键步骤。分区键的值分布得越平均,各分区的空间大小就越均等,磁盘I/O负载就越均衡,因此分区键决定了你将使用哪一种分区方案。在表person_taxdetail中,有send_date字段记录了申报明细的时间标签。根据业务的需求,不同应用的申报明细数据需要保留的时间不同,多则2年,少则3个月。因此,我们采用了范围分区方案,分区键选为send_date(申报时间),以1个月的时间范围划分不同分区,同时保留近两年的分区数据。

图1说明了对申报业务明细表(person_taxdetail)及历史申报业务明细主表和历史业务报明细从表(tax_form,form_all_data)应用范围分区后的结构。

3.2 建立分区表的分区索引

一般来说,创建索引可以有效提高检索数据库的效率,一个建有合理索引的数据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可能比一个没有建立索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效率高几十倍,但并不是索引越多越好,在那些经常需要修改的数据列上建立索引,将导致索引B*树的不断重组,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和存储空间的浪费。对于一个大型表建立的索引,有时并不能改善查询的速度,反而会影响整个数据库的性能。所以,在对一个大型表进行分区之后,可以建立相应的分区索引。当我们确定了分区策略和分区键后,我们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需要多少个表空间。原则上,第一次建立多少个分区,逻辑上需要多少个分区来分隔数据。从技术角度上,拥有多个分区所带来的额外维护工作微不足道,重点在于将数据表划分为逻辑组。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选择保留2年的历史数据,按照每1个月数据划分一个分区,为每个分区建一个表空间,索引用局部索引,索引单独一个表空间。

3.3 系统优化后的压力测试性能

纳税申报系统是一个B/S的系统,服务器是Solaris 10下Weblogic8.1。服务器监控的是Solaris 10。压力测试的过程是同时加载200用户进行并发操作。每15秒增加5个用户,持续加压20分钟,每30秒减少10个用户。

通过使用LoadRuner工具和PL/SQL Developer工具编写的数据库层的压力测试代码,对系统进行了压力测试,来验证优化后的数据库及系统的压力测试性能问题。图2是压力测试性能结果,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在当前压力测试下每秒处理1350条SQL语句,数据的物理读是30.6/s,数据命中率100%。可以完全说明优化后的数据表中的数据基本都是从缓存中获取,并不是原先改造前大部分从磁盘中获取,这样大大增加数据存取的效率。

4 表分区的维护方法及应用特征

Oracle中提供了移动分区、添加分区、拆分分区、删除分区、结合分区、合并分区、交换表分区等分区维护方法,每种表分区维护方法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应用特征。我们使用了Oracle的SQL*Loader Import和Export工具来装载或卸载分区表中的数据。这些工具都是支持分区和子分区的;我们对于历史数据的处理将更加的灵活和方便。可以随时从数据表中备份出暂时已经不需要的历史数据分区数据,然后从数据表中删除对应分区,这样将极大的减少数据表的规模,提升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性能。

5 结论

应用分区技术对税务申报业务平台的数据重组后,该系统投入运行半年时间以来,系统性能一直稳定,响应速度更快,维护管理也更加方便。证明了采用有效的分区策略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数据库应用都需要使用分区技术,当数据表记录大于千万条,表中包含大量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或数据增长迅速的情况下,使用分区技术才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可管理性、性能及可用性。

参考文献

[1]Thomas Kyte.Effective Oracle by Design[M].America:racle Press,2009.1:100-120.

[2]Thomas Kyte.Expert Oracle Database Architecture[M].America:racle Press,2009:130-133.

[3]Richard.Oracle材料e Database10G性能调整与优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75-300.

[4]赵韶平,罗海燕,李霁红.Power Designer系统分析与建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0-80.

[5]盖国强,冯春培.oracle数据库性能优化[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00-300.

[6]张静,张雨,许春艳.基于Oracle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9,06.

[7]苏大威,张乐.基于Oracle数据库开发系统的物理设计优化策略[J].计算机工程,2002(2):115-116.

[8]吉斌武,黄锐.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查询优化[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29-31.

纳税申报技术 篇2

我于1991年9月份开始在汾矿集团发电厂从事锅炉运行的工作,这么多年来,在各级领导以及同志们的帮助指导下,我以满腔的工作热情踏实工作,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得到厂领导和工人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回顾这些年的工作,概括地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锅炉理论知识,积极参加技术革新活动。

我全面系统的了解锅炉的结构和原理及操作规范,从而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我充分利用锅炉停炉检修的机会,对每一个结构,都仔细研究其功,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充分利用学过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小革新、小发明,参与改进和制作了多件生产工具,工作中,我发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省煤器磨损严重,根据其他单位的经验及相关的理论资料,建议改造省煤器的光管为螺旋翅片管,减少了管排数降低了运行风速,从而减少了省煤器的磨损,延长了运行周期,确保了锅炉的安全运行。在此基础上,我还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子。随着技术业务的逐步提高,凭着高度的责任同志们的一直好评和普遍赞誉。

二、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心,从锅炉布

臵到锅炉的操作运行维护,再到锅炉的检修,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适应岗位工作,我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和技术业务素质。锅炉是压力容器,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所以平时工作中必

须做到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程序,检查有标准。作为锅炉操作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日常生产工作和解决突发事件,几年来我坚持每天上班都会提前十多分钟到达主控室了解上个班的运行情况,以便做好接下来一天的工作计划,同时针对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事故预想,做到心里有数,遇到情况才不会慌乱,有条不紊的去解决,才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不使事故扩大。运行记录是检测锅炉安全运行和查找故障原因的重要依据。所以平时我都认真工整的填写,字迹不能潦草,不能有任何应付差事的心里,定期汇总,也是作为停炉检修的重要参数和依据。平时监盘更是要仔细认真,在平时监盘的时候,我注意各个参数的变化,积极总结规律,发现异常及时了解情况然后做出准确的解决方案,锅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一个变化都与上下游系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一切操作都得联系沟通其他专业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现在能正确分析运行工况的变化,及早发现事故的前兆,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正确及时处理事故。对于日常巡点检和定期切换我非常重视,巡点检及定期设备切换是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巡点检方面是发现问题前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所以平时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是刮风还是下雨我都坚持每天至少一次到各台锅炉炉顶去转一圈,通过眼看、耳听、鼻闻、手摸以及利用仪器测量等各种途径了解各个设备的运行工况和排查存在的跑、冒、滴、漏等问题,及时上报车间并提供一些技改整修建议使问题得到处理解决,也正因为我厂及车间组织的各项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我所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设备缺陷数量名列前茅,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日常操作和定期切换我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严格进行,避免习惯性违章的行为,工作这么多年了,自己有丰富的经验,但是锅炉专业是在高压环境下作业,属于高危行业,如果仅凭经验想当然的操作,可能一时没事,但长期如此必将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在思想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安全第一,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都是前辈们用心血总结出来的精华,虽然看似繁琐了一些,但都是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的保障,所以一定要按要求的步骤一步步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绝对安全。下班的时候做好交接班工作,和下个班的同事说明本班的一些主要操作和存在那些缺陷,做到安全交接,不留任何事故隐患!随着技术的日益积累,我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依靠过硬的技术业务素质,结合学过的书本知识,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安全标兵等光荣称号。

三、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

我深知求知的道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电力行业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近两年,我厂锅炉操作改造为DCS系统,我利用业余时间,千方百计的搜集这技术资料,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锅炉DCS系统进行了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它能够更换的适应我厂的情况。同时活

学活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

四、未来工作展望

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平时对自身的要求甚严,做事一丝不拘。不断地学习锅炉的知识,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司炉工作的的技能技巧,认真研究,把所学的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完善的操作制度,不断创新的工作方法,不断积累的管理经验、不断跟进的技术改造。多年以来,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逐渐成长、成熟。我清楚自身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组织管理能力不足,与人沟通水平有待提高。今后我将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能只局限于烧好锅炉,还应学好其他专业,争取早日成为全能值班员。

2、自觉加强学习,向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向周边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学习,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继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安全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员工。

纳税申报技术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所得税;纳税筹划

自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固定资产涉及的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立即被大家广泛关注。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折旧、减值、改良与修理等环节都可以有纳税筹划,而在企业实际工作中,通过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这一简便、有效的方式,已被企业广泛采用。本文意通过另外一种方法即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时机入手,探索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

技术改造是指企业固定资产使用一段时间后,为改善其工作性能,而在技术和工艺上的革新改造。从理论上讲,技术改造的选择权在企业自身,在固定资产使用的任一阶段内都可进行;也正因为选择权在企业手中,所以可以选择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时间。从纳税角度来讲,企业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改造、更新,也会对纳税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技术改造时间,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税后利润,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筹划项目。技术改造时间选择得好,会使企业应纳税额相对减少。

一、举例说明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时机的选择对企业所得税的不同影响

例如:甲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价值100万元,使用期限10年,该企业实行平均使用年限法提取折旧。当机器正常运转且是满负荷工作时,该机器设备10年内生产产品的收入和利润见表(表1)(假设成本仅由折旧组成),适用税率见表(表2)。

企业10年内纳税税额及税负如下:

第一年纳税税额为:(10-5)×25%+(5-2)×15%+(2-0.5)×10%+0.5×5%=1.875(万元);税负为:(1.875÷10)×100%=18.75%。

第二年纳税税额为:(9-5)×25%+(5-2)×15%+(2-0.5)×10%+0.5×5%=1.625(万元);税负为:(1.625÷9)×100%=18.06%。

第三年纳税税额为:(8-5)×25%+(5-2)×15%+(2-0.5)×10%+0.5×5%=1.375(万元);税负为:(1.375÷8)×100%=17.19%。

第四年纳税税额为:(7-5)×25%+(5-2)×15%+(2-0.5)×10%+0.5×5%=1.125(万元);税负为:(1.125÷7)×100%=16.07%。

第五年纳税税额为:(6-5)×25%+(5-2)×15%+(2-0.5)×10%+0.5×5%=0.875(万元);税负为:(0.875÷6)×100%=14.58%。

第六年纳税税额为: (5-2) ×15%+(2-0.5)×10%+0.5×5%=0.625(万元);税负为:(0.625÷5)×100%=12.5%。

第七年纳税税额为: (4-2) ×15%+(2-0.5)×10%+0.5×5%=0.475(万元);税负为:(0.475÷4)×100%=11.88%。

第八年纳税税额为: (3-2) ×15%+(2-0.5)×10%+0.5×5%=0.325(万元);税负为:(0.325÷3)×100%=10.83%。

第九年纳税税额为:(2-0.5)×10%+0.5×5%=0.175(万元);税负为:(0.175÷2)×100%=8.75%。

第十年不用纳税。十年总税额为8.475万元,总税负为15.69%。

1.第3年进行技术改造

如果第3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两年的折旧20万元对所用设备进行性能改良,那么从第3年到第10年这8年,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及税负就会发生如表(表3)所示的变化。

年折旧额的计算是把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值总额100万元均摊到后8年中,即100万元/8年=12.5万元/年。此外,税金及税负的计算方法与以前采用的方法相同。前两年和后8年纳税额相加得到总纳税额为24.8万元,10年内总税负为21.75%。

2.第5年进行技术改造

如果第5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4年已提折旧40万元对所用设备进行性能改良,以增加经济效益,那么从第5年到第10年这6年每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负的变化见表(表4)。前4年和后6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总纳税额为29.24万元,10年内总税负为23.59%。

3.第7年进行技术改造

如果第7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6年已提折60万元对所用设备进行性能改良,那么从第7年到第10年这4年,每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税负的变化见表(表5)。前6年和后4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总纳税额为50.2万元,10年内总税负为29.02%。

4.第9年进行技术改造

如果第9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8年已提折旧60万元对所用机器设备进行改良,以增加经济效益,那么从第9年到第10年这两年中的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税负的变化见表(表6)。前8年和后两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纳税总额为22.85万元,总税负为23.08%。

二、不同年限进行技术改造的效果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不同时期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的利润、税收、税负的增长幅度。以企业最初投资所用的固定资产平均使用年限折旧法预期实现的利润为基数。

第3年实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114-54)÷54×100%=111.11%,纳税额增长率=(24.8-8.475)÷8.475×100%=192.63%,税负增长率=(21.75%-15.69%)÷15.69%×100%=38.62%。

第5年实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123.98-54)÷54×100%=129.59%,纳税额增长率=(29.242-8.475)÷8.475×100%=245.04%,税负增长率=(23.59%-15.69%)÷15.69%×100%=50.35%。

第7年实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173-54)÷54×100%=220.37%,纳税额增长率=(50.2-8.475)÷8.475×100%=492.33%,税负增长率=(29.02%-15.69%)÷15.69%×100%=84.96%。

第9年实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99-54)÷54×100%=84.33%,纳税额增长率=(22.85-8.475)÷8.475×100%=169.62%,税负增长率=(23.08%-15.69%)÷15.69%×100%=47.1%。

为了充分发现哪一年进行技术改造对企业造成的税负增长最小,我们对第3年、第5年、第7年、第9年进行技术改造后的利润增长造成的纳税额的增长和税负的增长做一比较,从中就会发现在哪一年进行技术改造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利润最高、税负最少。进行这种比较的具体方法是:用技术改造完成后十年的税负增长率除以技术改造完成后十年的纳税额增长率,公式为:

“技术改造完成后10年的税负增长额÷技术改造完成后10年的纳税额增长率×100%”

根据这一公式,第3年进行技术改造后,公式值为(38.62%÷192.63%)×100% =20.05%;第5年进行技术改造后,公式值为(50.35%÷245.04%)×100%=20.55%,第7年进行技术改造后,公式值为(84.96%÷492.33%)×100%=17.26%,第9年进行技术改造后,公式值为(47.1%÷169.62%)×100%=27.77%。

通过以上的分析、计算表明该企业在第7年进行技术改造税负最轻。也就是说正确选择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时间可以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综上所述,企业的财会人员可以帮助企业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通过对固定资产最佳技术改造时间的选择,达到对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调节,对损益进行调整,进而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为企业增加收入合法避税服务。

参考文献:

[1]贾莉莉主编:高级财务会计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62-63.

[2]王 虹 陈立编著:纳税筹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2-202.

技术转让所得核算及申报 篇4

[例]甲公司2010年被认定为高新企业, 同时处于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定期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减半年度。2010年度发生非技术转让业务所得1000万元,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1500万元。其他未提及税费或事项忽略不计。

对于甲公司减免税所得的确定与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的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策执行口径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10]157号) 第一条第 (一) 项规定, 居民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处于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 (国发[2007]39号) 第一条第三款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 该居民企业的所得税适用税率可以选择依照过渡期适用税率并适用减半征税至期满, 或者选择适用高新技术企业的15%税率, 但不能享受15%税率的减半征税。

国发[2007]39号文件第一条第三项规定, 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第八十七条、第八十八条和第九十条规定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所得, 是指居民企业应就该部分所得单独核算并依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国税函[2010]157号文件第一条中对高新企业过渡税率的选择原则, 案例中的甲公司, 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可能会选择依照过渡期适用税率并适用减半征税至期满, 或者选择适用高新技术企业的15%税率, 但不能享受15%税率的减半征税。

同时, 应注意税率选择是对定期减免税, 即“两免三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税率的过渡规定。如果该高新企业选择15%的税率, 在减半计算“两免三减半”定期减免税时, 不能享受15%税率减半征税, 但对于减免税项目所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的减半计算并无影响。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212号) 第二条规定,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同时明确相关税费是指技术转让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有关税费, 包括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及其他支出。

上述条款中的“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及其他支出”, 即属于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应合理分摊的期间费用性质, 只是企业应单独作为技术转让所得归集、分摊、计算。

仍以上述案例说明甲公司如何计算并申报2010年的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由两部分组成:非技术转让业务所得1000万元,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1500万元。《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13行的“利润总额”为2500万元。这里的“利润总额”与企业“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是一致的, 以下调整也是以此数为基础。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1500万元, 是按照“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 应单独计算技术转让所得, 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 不得享受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规定单独核算出的内容 (也可以理解为企业总账之外的技术转让所得专用账) , 核算依据为“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 公式中的“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内容均已包含于企业“利润表”的相关项目, 而非独立存在。

假定转让收入3000万元, 转让成本1300万元, 城建税及附加15万元, 印花税0.9万元, 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184.1万元, 企业应按规定在总账核算之外的技术转让所得专用账单独归集核算技术转让所得, 即1500万元 (3000-1300-15-0.9-184.1) 。

对已经作为“利润总额”申报的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1500万元中可以免征的部分, 在《税收优惠明细表》 (附表五) 中第三十一行次申报“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500+ (1000÷2) ]万元, 即1000万元。同时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附表三) 第十六行“减、免税项目所得”申报调减1000万元。

经过上述调整后,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上第二十五行“应纳税所得额”为 (1000+1500-1000) 万元, 即1500万元。第二十七行“应纳所得税额”为375万元 (1500×25%) 。

如果甲公司选择适用15%的优惠税率, 《税收优惠明细表》 (附表五) 中第三十五行次申报“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额为150万元 (1500×10%) , 填入主表第二十八行。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上第三十行“应纳税额”为 (375-150) 万元, 即225万元。

上述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事项, 属于备案类优惠政策, 企业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212号) 的规定, 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至报送年度纳税申报表以前, 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备案手续。

技术优秀人才申报材料 篇5

“甘洒汗水,披星戴月尽职责;

扮靓街路,浓妆淡抹显情怀。”这是园林专家**的真实写照。**现任市园林管理处副处长,参加工作28年,始终工作在生产一线,负责绿化管理、施工工作。他业务精湛,踏实肯干,先后被省建设厅授予“移栽大树标兵”,连续9年被评为市“城市绿化先进个人”。

众所周知,园林工作十分辛苦。**参加工作伊始,就将自己的全部和城市绿化连在一起,每天泡在大街小巷,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全心全力地投入到城市绿化建设中,一干就是28年。为了提高市区绿化管护水平,**经常组织人员,深入现场,结合**干旱少雨、寒冷多风的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绿化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美感。

**常年致力于推广建设节约型园林,近年来,先后引进乡土草花20余种,建设了20条草花景观街,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绿化景观。**年完成中华路西段改造工程,绿化面积达1.2万平方米,获评“

省四化范例奖”。**年,人民大街北段绿化施工完成绿化段长4.2公里,两侧建设了宽5—30米不等的绿化带,他平均每天13个小时在现场施工,与绿化工人一起在岗,一起吃饭,他更像一个普通工人。功夫不忘初心人,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带领工作人员完成了1.09万株原有树木移植,1.78万株大苗及25万株模纹的栽植任务,该工程是我市绿化成果最显著的工程,荣获**年“省四化范例奖”。**—**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了“中国·锦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展园”的建设施工。由他倾力打造的**玛瑙文化园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并在“**城市展园评奖”中荣获综合金奖等7个奖项,这一项目也成为**的代表作之一。

5年来,**带领职工植树达562.54万株,先后组织了东风路绿化、东新路建设、高孙路绿化、中华路改造、人民大街绿化、铁路沿线绿化、解放广场和街心广场的改造等重点绿化工程。**说,园林绿化三分设计、七分管护,他总结出“适时、适树、适地”的原则,在丰富了绿地景观树种选择的同时,实现了栽植苗木的高成活率、高保存率,让投资有价值,群众真受益。**还组织编制了园林精细化管理手册,推行精细化管理,同时组织建立园林绿化电子档案,为提升绿化管护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爱钻研。在无专门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他将科研工作寓于工作实践中,组织研究的“**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适应性研究”,使我市在树种选择和发展方向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同类型气候的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鉴,获**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3年开展“

水蜡吹棉蚧虫的生物观察与防治研究”,防治效果显著,取得了明显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他还积极展开集约型、科技型、海绵型绿地的可行性研究,不断前行。在学术研究上,他先后发表了《早熟禾枯萎病发生及防治》、《白杨透翅蛾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等6篇论文。

28年的风吹日晒、雪打雨淋,**将时间都用在施工现场,因为对园艺饱含热情,充满真情,他还无怨无悔地继续绿化这座城市,唱响绿色生命之歌。

【篇二】

**是**县草原监理站副站长。参加工作23年,他吃苦耐劳,全力推动草原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

他苦干实干,成功探索生态草原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一直从事畜牧技术推广、草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他,先后入选省畜牧兽医学会、饲料工业协会,是**县的著名农业专家。

**把全部心血献给草原生态建设,足迹遍布**县。特别是近年来,**带领团队技术骨干大胆试验,探索适合**地区沙化草原治理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工作中,从牧草补播、鼠虫害防治到围栏封育及工程实施的各个技术环节,**都严格按照项目方案设计要求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了项目地区技术负责人的积极作用。

令人惊喜的是,在取得显著生态效益的同时,当地草原生产功能得到基本恢复,其成功经验在全省其他适宜地区得到应用,真正实现了科技推广,造福一方,既构筑起辽西北生态屏障,更使得生态环境得以彻底改善,同时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及当地草原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主持、参加及推广的重大科技项目,累计实现新增纯收益达36亿元。

与此同时,**还承担着草原植保工作重任。为此,他积极开展鼠虫害防治、草原病害毒害草防治、草原防火站等项目建设,为草原植被保护工作付出了极大努力。他带领团队在全省率先组建了草原鼠虫害测报室,创建了鼠虫灾害上报信息平台,为及时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为做好草原防火工作,**带领草原监理站人员,不断加强对防火责任区的防火检查,今年9月还主持召开了全县草原管护员培训班,有效提高了草原管护员的法律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在学术研究上,由**主持参与的20余项科研课题均获得了不同等级的奖项。其中,“辽西北草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应用”和“建设草原无鼠害示范区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其主持的“沙地草甸草原植被恢复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参加编写著作4部,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及调查报告50余篇;

撰写的论文《紫花苜蓿田间杂草防治技术试验报告》被**省畜牧兽医学会草原饲料饲养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

正是畜牧工作的“苦寒”,锻造了**的清幽“花香”。常年工作在草地建设与管理一线的**,就像一颗平凡的草籽,将青春年华、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都洒在了茫茫草原。他是闪光的铺路石,正为铺就**县畜牧业的科学发展之路奋战在草原工作的第一线……

【篇三】

“巾帼争辉,贡献才智,为农民增收致富;

投身三农,专做实事,显为民朴质情怀。”这是农机科技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是市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副站长,自**年进入农机系统以来,一直工作在农机科技研发推广和农机质量监管第一线。她以“科技服务‘三农’”为工作宗旨,全力进行农机科技实践,是能攻坚、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迅速成长为我市农机行业的优秀专家。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急。近年来,**积极做好农机科学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参与省级、市级科研课题10项。其中,《花生节水高产全程机械化系列机具的研制与推广》获**省农业科技贡献一等奖、《锻造工艺智能加热自动控制系统研究》和《4yz—2a玉米收获机的研制与推广》两项成果获得**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玉米收割机的剥皮装置》和《具有导向功能的玉米收割机剥皮装置》两项研究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调研反映小问题,主动作为解民忧。**将大部分时间放在深入田间地头。我市花生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花生机械得到了大范围引进。**多次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发现,外地引进的机械很难适应我市当前作业要求实际。**至**年间,**带领同事对花生节水高产全程机械化系列机具进行了研发与推广。经过实践检验,这些机具完全适应了**及其他旱作农业区的花生种植实际,此项研究成果于**年获得**省农业科技贡献一等奖。**并没有因为成绩而停下脚步,在调研中,她发现玉米收割时剥皮不干净,经无数次研究和试验,她又一次成功发明了玉米收割机剥皮装置,提高了剥皮质量,解决了玉米穗在剥皮辊上停留时间过长等诸多问题。不辞辛劳在路上。为搞好农机质量监管工作,**将时间科学安排,经常深入到我市机械制造企业实地了解新产品研发情况,同时监督企业提升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引导企业做良心企业、放心企业、有担当的企业。其中,与某企业联合研发的“2hbf—2双行花生播种机”和“温室卷帘机”,由于质量过硬,目前已通过鉴定进入了**省农机补贴目录,成为**工作的又一个亮点。在学术研究上,**先后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其中,在《农机使用与维修》上发表的《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思考及对策》一文获“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优秀理论成果特等奖并受邀交流,获得了业内的认可。

【篇四】

**很忙。他的同事说“姜总工每天都在跑设计,协调全国6个大的设计院、无数个小设计院,无时无刻不在研究项目、设计方案和绘制图纸。”

**很忙。他的司机说:“姜总工隔三岔五就要出差开会,研究项目设计问题,常常是天南海北地跑。”

**自己却说:“忙得值。”而且为了****煤制天然气这个**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他也必须忙起来。作为****国际**煤制天然气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自项目实施以来,**忙于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强化技术方案与设计优化,做项目生产前的准备工作……从项目启动至今,他基本就没闲下来过。

大型煤化工项目设计招标环环相扣、相互制约。为保证工作进度,**先后组织召开了5次大型的设计协调会,开展了两次“大干百天、确保工期节点”活动,协调各设计院出图900余套,有力地推进了设计工作的进展。

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他带领公司技术设计部完成设计优化67项,节约直接投资2.66亿元。

推动实施空气压缩机、正压机等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节约直接投资3.2亿元,创造了国内首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关键设备国产化的骄人业绩。

**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申请的**省博士后科研基地、煤制天然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煤制天然气工程研究中心先后于去年获批,初步建成了“一个基地、两个中心”的煤制天然气技术创新平台。他还组织企业内部在研课题16项,申请专利2项。

为缓解城市用户用气不平衡与工厂稳定供气的矛盾,**通过对面向城市用户煤制天然气项目的深入研究,结合项目主体工程技术方案,组织完成了lng调峰装置科研型报告。同时,他还参研一期技术方案,通过对国内外11种煤气化技术进行比较,结合国内16家煤化工装置运行经验,先后与19家气化技术专利商完成了深层次交流,最终形成了《**煤制天然气项目煤气化技术选择报告》。

大家觉得**太过忙碌,可他觉得这些不算什么,他认为忙得有意义,忙得有成就。为把****煤制天然气项目建成一颗“皇冠上的明珠”,**正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就像是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

【篇五】

春风扶绿柳,夏雨润新芽。春夏秋冬二十载,他在奉献中练就高超业务技能,和大地结下深厚情缘。对于脚下的这片土地,他倾注了无尽的真情。他凭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拳拳之心,用智慧与汗水展现了一位农业工作者的风采。他,就是我市第七批市级优秀专家、**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1989年大学毕业的**,一心扑到了基层农业工作当中。从事基层工作20余年,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以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赢得了众多农民的信赖和好评。**经常这样说:“只要多付出一些汗水和辛苦,多一些耐心和热情,就可以让农民的科技素质提升一步,就可以让他们的土地多一分收获。”这些朴素的想法一直支撑着他不计辛苦、不求回报地工作。

**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一年当中的大多数时间,他都要深入村屯和田间,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指导工作,每年都要进行新品种试验示范4到6项,推广优良新品种5到10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3到4项。近年来,由他重点推广的花生新品种冀花4号、花育20、花育23、阜花10、阜花12等优良品种取得良好效果,为我市花生产品的改良以及农产品龙头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料。**年,在他的倡导下,我市首次引进的意大利多功能全降解液态地膜,分别在**县老河土乡和**镇的花生、玉米试验田上取得成功,花生平均亩增产25%,玉米平均亩增产20%,在改善作物品质及改良土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重点推广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设施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此项技术通过两年实施应用,在我市收到预期成果。在**年,全市共实现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面积1.1万亩。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贡献突出,**年,他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年,他获得“省农业科技贡献二等奖”;

纳税申报技术 篇6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所得税有关政策。近年来,随着企业所得税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调整,加上原申报表本身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原申报表不能全面体现和贯彻企业所得税政策及征管的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的发布,加之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即将实施,进一步规范了纳税申报,但在实务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政策疑问,在新法实施前值得与同行商榷。

一、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研究开发经费支出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5号)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对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个体工商户,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定,其资助支出可以全额在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足抵扣的,不得结转抵扣。

对不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不得税前扣除。其中:不符合条件是指:(1)存在关联关系:隶属关系、投资关系、虽不存在隶属关系(投资关系)但其研究成果只提供给资助企业(有排他性);(2)有关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3)资助款是否用于该机构以及是否用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

疑问:在纳税申报表中“公益、救济性捐赠”项目上未涉及,纳税调整减少项目上也未涉及。

建议:处理方法一:从性质上,应比照全额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处理,对不符合条件的视同赞助支出。

处理方法二: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作为纳税调整减少项目金额。

二、工会经费的扣除问题

《工会法》第五章第四十二条:工会经费的来源第二款规定:“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前款第二项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拨缴的经费在税前列支。”;新《工会法》是在2001年10月修订的,这与国税发[2000]678号文件规定,企业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税前扣除。”的说法是一致的,但国家税务总局刚发布的国税发[2006]56号文件,按计税工资的2%计提并上缴的才允许扣除的规定[注]又与国税发[2000]678号文件精神相悖。

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678号)中所称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是指按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额。该数额是允许税前扣除的工会经费的计算基数。

疑问:文件打架,会引起纳税纠纷。在纳税上,应以国家税务主管部门的文件为准,但当《工会法》在此,涉及法与规章的较量时,你说谁对?法院一般判税务局败诉,因为《工会法》的级次高于税收法规。

建议:再明确。

三、投资收益的无需还原问题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财税[1994]009号)文件规定:联营企业投资方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低于联营企业、不退还所得税,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联营企业的,投资方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补缴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1.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方分回的利润额÷( 1-联营企业所得税税率)

2.应纳所得税额=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方适用税率

3.税收扣除额=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联营企业所得税税率

4.应补缴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税收扣除额

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股息、红利收入暂比照联营企业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文件规定,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以外,其取得的投资所得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后,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

而在国税发[2006]56号文件只是就“申报表主表第2行投资收益”作出“在此行不做还原计算”的规定,新纳税申报表主表的填报说明中也作出投资收益“金额无需还原计算”的规定。

疑问:两者是否前后矛盾?后一文件说到底是个填表说明,作为今后长期使用的规定似乎有失规范及严肃性。

建议:再明确、再规范。

四、三项所得(收入)分五年纳税问题

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捐赠收入占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

经纳税调整后,若纳税人当年发生亏损,则可以认定上述所得(收入)超过当年应纳税所得的50%;若纳税人当年有应纳税所得,则以上述所得(收入)与当年应纳税所得之比确定。当年实现应纳税所得是指上述所得(收入)未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应纳税所得。实际中,当上述比率等于或大于50%时,纳税人一般会选择在五年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

疑问:对“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在附表一(1)14行“处置非货币性资产视同销售的收入”、附表二(1)15行“处置非货币性资产视同销售成本”相应项目填列;“接受捐赠收入”在附表一(1)27行“接受捐赠的资产”项目填列,但看不出是否包括分五年并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形。

建议:方法一:进一步明确。

方法二:对以前年度的三项所得需并入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作为“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的“以前年度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捐赠收入的并入额”项目单独列示。

五、不符合广告费条件的支出可否视为“业务宣传费”本期发生数问题

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广告是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2.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3.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十一《广告费支出明细表》第5行“不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是指填报不符合税收规定条件的广告费支出,包括粮食白酒的广告费支出、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进行广告宣传的企业或产品的广告费支出和其他不得在税前扣除的广告费支出。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第10行“业务宣传费”本期发生数。

不符合广告费条件的支出可否视为“业务宣传费”本期发生数。

六、“纳税调整后所得”与“调整后亏损或所得额”

主表16行“纳税调整后所得”,如为负数,就是纳税人当年可申报向以后年度结转的亏损额。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附表一《企业税前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情况明细表》中“调整后亏损或所得额”填写经税务机关核实、调整后的数额,亏损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为“+”。

建议: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附表一《企业税前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情况明细表》中“调整后亏损或所得额”数据来源于主表16行“纳税调整后所得”。

纳税申报技术 篇7

据悉,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通知, 将启动2012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项目和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

通知要求,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中央管理的大型电子企业集团应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2012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指南》的规定, 做好基金招标项目和“倍增计划”项目的推荐工作。

通知还指出, 凡有意向投标的单位, 可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网站 (www.itfund.gov.cn) 下载各招标项目的标书和“倍增计划”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根据要求编写相应的投标文件和可行性报告。投标文件和可行性报告应于4月20日前递交工业和信息化部 (如邮寄以当地邮戳为准) 。

浅谈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筹划 篇8

21世纪的到来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和高新技术行业的进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高新技术也渐渐成为新世纪的经济推动力,成为了最有前途、最有动力的企业。 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各个国家来讲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好的选择, 所以近年来各个国家都在注重本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以不断提升其竞争力。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对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上,我国也针对相应的行业和企业给予了各方面的鼓励和优惠, 其中的税收优惠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来讲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现实情况的影响和企业自身的制约,在利用国家的税收政策上还存在很多的不成熟, 从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税收筹划就在此前题下提出了,税收筹划旨在企业通过在经营、投资、理财各个方面合法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好税收的各方面的规划以达到提升企业利益的目的。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的主要优惠政策

(1) 企业所得税税率, 高新技术企业, 减按15% 的税率征收期所得税。

(2)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

(3) 从事技术开发、 技术转让等业务免征增值税( 营改增后税率为6%)。

(4)如果是软件企业,获得相关软件产品证书或者软件著作权以后可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

三、相关案例

( 一)企业概况

阳光公司是2006年初兴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软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由于该企业经营有方,市场开拓不断取得新成就,企业的经营业绩每年都以成倍的速度增长。 经申请,该企业于2007年5月被国家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势必头。

(二)税收困境

该企业的主营业务主要是销售软件产品,按照税法规定,该公司可以享受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但该企业2012年没有对业务人员进行税务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在与客户谈判和签署的诸多销售合同中没有按照软件产品证书的名称签订合同, 导致后期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也与软件产品证书的名称不符, 造成无法享受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

(三)原因分析

按税法规定,软件产品退税,自2000年6月24日,对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 或将进口的软件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的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税后,其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 虽然该企业销售的产品确实是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自产软件产品,也具有相应的软件产品证书和著作权,同时财务部门也在国税备案并获批, 但合同和发票显示的名称与备案的软件产品有一字之差也不允许退税。 痛定思痛,主要的原因是该企业没有做好整体培训, 导致一线业务人员在谈判和签署合同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节省税金,导致该企业没有按照退税的相关要求处理,失去了享受优惠政策的机会,2012年销售软件产品的增值税应退未退的税金损失超过500万元。

四、相应对策

(一)企业做好前期的规划

对于税收的筹划,首先必须做好企业的前期筹划,企业的前期筹划对于企业享受税收的优惠政策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文中的案例也是很好的启示,企业就是由于没有事先做好规划而导致利益的损失。

(二)提升企业内部的重视

对于税收的筹划仅仅是高层或财务部门重视是不够的, 必须要求在企业内部各个层面都加以重视和培训方能更好的利用政策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上述案例充分说明税收筹划不仅是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责,同时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还要进行一定力度的宣传, 使之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 在此基础之上,企业还要加大税收筹划的人员和机构部门的培养和设置,才能专业的进行税收筹划。

(三)企业最好明智的选择

从我国的税收政策来看,对于不同的税种,对于不同的纳税人来讲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这也是能否用好税收优惠政策的重要的条件,所以企业必须对自身的性质和税种的选择上做好筹划。 首先,企业要利用纳税身份进行筹划,充分利用纳税人的身份进行纳税;其次,要合理的加大研发投入进行税收的减免; 再者要整体上利用各项税收政策的优惠,企业是一个整体,不能片面的考虑;最后要针对税收优惠政策做好了解。

(四)国家做好政策优惠

在税收筹划上面,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税收的优惠政策,在现行的税收政策上还有地域差异、政策范围较窄、政策落实不合理、立法欠缺的情况。 所以,国家首先必须做好税收立法的建设,其次对于具体的地域差异进行改进,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可以适当改进优惠的力度, 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发展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隋玉明,王雪玲.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

[2]陈钢.企业税收筹划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2009

[3]吴云建.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D].厦门大学,2008

纳税申报技术 篇9

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中的问题

1. 筹划目的不明确

由于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国家对企业创造的利润或经营成果中的部分进行无偿占有的, 在客观上来说相对减少了企业自身的财富, 加上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有着不易转嫁的特性, 因而使得企业认为只要存在利润空间就需要向国家上缴所得税。当前, 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了“免二减三”的优惠政策, 因此, 企业很少利用其他的所得税筹划来合法避免企业现金流出。但是, 目前融资难、资金缺口大的问题依旧是摆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阻碍和瓶颈。有的企业处于创业初期, 各种信誉等还没有建立或不够完善, 加上高新技术产品又具有高风险、高投资、高回报的特点, 使得金融机构在贷款过程中增加了难度。因此, 高新技术企业要在内部明确所得税筹划目的, 并建立一个专业所得税筹划队伍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 不重视内、外部涉税条件建设

当前, 在我国由于税法规定较为复杂且税收政策变动性也较大, 因此, 对企业的要求也提高了。企业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 聘用专业的人员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 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因为其产品的高回报、高附加值和固定资产在其资产结构中所占的比例, 常常忽视企业内、外部涉税条件建设, 内部建设相对较为落后以及不够完善。在机构的建立上, 企业可以自己建立专门的机构或者委托其他的会计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筹划工作;在人员的聘用上, 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还需要对我国的各种税法、财务会计法等较为精通, 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文字处理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在充分掌握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制定出完善的筹划方案或提出筹划建议。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原则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不仅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实现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 更是维护企业自身合法利益、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 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以提高筹划的准确性以及科学合理性。

1. 合法性原则

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下生产经营是任何一个企业首先应遵循的法则, 虽然偷逃税收可以增加企业的经营收入, 减轻企业的负担, 但是却违背了法律, 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由于税法是国家用来调整双方之间在税务方面的权力和义务的重要途径, 它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国家以及纳税人的权益以及合法利益, 稳定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 税务机关不仅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 纳税人更应切实履行自身的应尽义务。企业只有在遵守税法及相关法规的前提下, 才能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

2. 整体性原则

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管理中的环节组成部分, 在方案制定时, 应从企业整体实际出发, 把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融合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作为筹划的主体来进行筹划。站在全局的角度上, 把筹划方案与其他税种筹划之间产生冲突以及与企业其他的经营活动之间产生的矛盾, 在整体的筹划中合理解决, 使得达到一致。同时, 在制定筹划方案时, 不应只见树林不见森林, 应建立长远的发展战略筹划意识或筹划思想, 在兼顾当前利益的同时, 处理好后期发展的远大利益, 使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很好地兼容。总而言之, 整体想原则要求企业需要全面考虑, 坚持全局观念, 使企业经营活动达到利益最大化、发展持续化, 不能一味片面地追求所得税负担的最小化。

3. 风险性原则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变化多端, 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自身产品的特性使得其面临的经营风险系数相对一般企业而言更大。当风险系数较低或无风险时, 企业的收益也就最大。但是, 当风险出现时, 企业的高投入也就意味着高风险, 有可能带来高收益, 也有可能带来巨大损失。因此, 高新技术企业应当考虑风险因素以及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 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以适应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此, 企业在实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时, 应充分考虑筹划的风险后, 再制定发展决策。

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在所得税纳税筹划时, 不能随意地自行制定或随意套用他人的模板或方法, 因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在特定的时期内针对国家或所在地区的相关企业所得税税收法律法规, 对于未来的特定预期下进行的。因此,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 应在遵循相关法律与法规的前提下, 全面掌握自身的实际情况, 根据客观条件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如企业在盈利、亏损的不同情况下, 应选择不同的折旧期限和折旧方法以减轻企业的负担。

5. 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原则

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而言有着重大意义, 通常情况是:政府通过改变税收手段来实现税收调节经济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且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仍保留了大量的减免税优惠政策, 如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的“免二减三”的优惠政策等, 对于企业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 不但是国家重点扶持产业, 也是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高新技术企业应充分利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来推动自身发展。

6. 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原则

纳税申报技术 篇10

一、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的纳税筹划

初创期是指高新技术企业刚刚成立的时期, 这个期间的企业基础比较薄弱, 且其纳税筹划工作将给企业日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在这一期间国家对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一般比较大, 高新企业要充分利用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工作。

1.通过纳税人身份的选择进行增值税筹划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将增值税纳税人的身份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 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不可以抵扣, 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尤其特点, 因此在选择纳税人的身份的时候要充分予以考虑:第一,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为3%, 虽然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但是其税率要远远低于一般纳税人的17%;第二, 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生产消耗的原材料比例一般比较少, 其能够用于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部分也相对较少;第三, 高新技术企业购买的专利权等无形资产比较多, 这是不允许进行抵扣的。因此, 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择纳税人的身份时, 一般可以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当然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对税负平衡点进行测算。

2.利用投资选择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

高新技术企业在成立时期的投资选择, 包括组织形式、注册地点以及分支机构的设置都对其所得税缴纳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 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创期要谨慎进行投资选择, 在保证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目标得以保障的前提下, 要尽量利用所得税政策, 降低企业的税负。

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在成立初期要对组织形式进行谨慎选择, 一般有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从所得税筹划层面而言, 主要区别在于:如果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营业利润需要缴纳所得税, 并且在公司的利润向投资者分配之后, 投资者还要根据自身的收入再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而合伙制企业则不需要缴纳公司层面的营业所得税。因此, 如果企业成立时的规模比较小, 应该尽量选择合伙企业, 从而降低所得税税负。

第二, 高新技术企业要利用注册地点的选择来进行纳税筹划。我国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很多地区对高新技术企业设置了专门的税收优惠, 例如很多地方都专门划分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因此, 高新技术企业要尽量选择在设立了税收优惠的地区注册, 从而规避税收负担。

第三, 分支机构的设置也是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选择。企业的分支机构的选择主要是设置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选择, 主要区别在于:子公司属于一种独立的法人主体, 因此能够享受所在地所设置的税收优惠;而分公司是总公司的一部分, 其税收缴纳是依附于总公司统一进行的。因此, 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创期设置分置机构的时候, 要对设置子公司或分公司能够带来税收利益进行综合考虑, 从而决定设置哪种性质的分支机构。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的纳税筹划

1.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所得税筹划

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往往比较大, 因此, 企业要积极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进行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对于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的固定资产, 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来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高新技术企业在前期的资金压力一般比较大, 且其固定资产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 一般应选择加速折旧法来计提折旧, 在前期多提折旧从而增加前期企业成本, 从而降低企业利润少交所得税, 达到将所得税递延的效果。

2.利用研发费用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 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活动中发生的研发费用, 按规定计入当期损益的, 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开发成本的150%进行摊销。另外, 国家为了鼓励和帮助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对重点扶持的高科技企业征收15%的优惠税率。因此, 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期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既有利于企业的成长, 又充分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3.利用无形资产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

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非常重要, 企业无形资产的取得方式一般分为自主研发、外购和接受捐赠等。对于自主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国家规定了可以按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 因此, 企业要充分列支各项费用, 并要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进行合理选择, 从而最大程度的享受税收优惠;对于外购形成的固定资产, 企业应该计量将相关费用计入期间费用而不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从而提前达到低税的目的, 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另外,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期还有大量种类繁多的费用, 高新技术企业要充分对这些费用进行规划, 从而降低企业的税负。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的纳税筹划

随着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其生产经营规模逐渐扩大, 很多产品开始进入国外市场, 因此, 这个阶段的税收筹划工作的重点往往都放在转让定价等所得税分配以及进出口产品关税筹划方面。

1.利用转让定价进行所得税筹划

转让定价主要是指利用各个国家或地区税率的差异, 将企业利润在各个子公司之间进行转移, 将企业盈利由高税率地区转移到低税率地区, 从而达到少交税或者避税的目的。高科技企业进入成熟期之后, 会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设置一些分公司或者关联公司, 企业可以充分运用转移定价技巧, 通过关联企业将盈利转移到低税率地区, 从而达到所得税筹划的目标。高科技企业利用转让定价的方式主要有:关联企业之间对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弹性定价, 从而转移利润;关联企业通过将硬件设备价款转变为软件服务价款等。

2.利用利润分配进行所得税筹划

随着高科技企业进入成熟期, 一般要进行利润分配行为,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利润分配的方式进行所得税筹划。首先,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 企业可以将下一年度的利润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但是弥补期不能超过5年。高科技企业可以对这一优惠政策进行利用, 通过兼并亏损企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列支扣除项目等方式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从而减少应纳所得税额;其次, 高科技企业可以将低税地区的盈利利润予以保留不分配, 从而转为投资资本, 降低投资方的税收负担;另外, 企业还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

3.利用产品进出口进行关税筹划

国家对一些进出口商品制定了免税的政策, 因此, 涉及到进出口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关税筹划。高科技企业要对进出口业务进行合理规划安排, 尽可能使得企业的进出口商品达到国家免征关税或增值税的要求, 从而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税负;另外, 高科技企业还可以利用纳税期限的方式进行关税筹划。

四.高科技企业衰退期的纳税筹划

由于高科技企业属于周期行业,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 很多企业避免不了进入衰退期。在衰退期, 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逐渐下滑, 核心竞争能力开始下降, 企业一般都面临着被合并或者分立等局面, 在这一阶段也要充分进行纳税筹划。

1.被并购时的企业所得税筹划

并购企业的方式主要分为现金并购或者股权置换两种。现金并购方式下, 被合并企业收到的现金要视作资本利得并缴纳所得税, 而股票置换方式下的并购则不需要缴纳所得税, 因此, 高科技企业在被并购时要尽量采用后一种方式, 从而达到避税的效果。

2.被清算时的企业所得税筹划

一些高科技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会面临被清算的结局, 由于企业清算时往往还面临着纳税义务, 因此, 企业还应该进行纳税筹划工作。企业清算所得也要计算进行缴纳所得税, 但是资本公积金项目是可以从清算所得中扣除, 因此, 企业在进行清算资产评估时, 要尽量创造条件抵减所得税。另外, 清算日期的选择应对所得税筹划产生很大影响, 高科技企业要结合税法的规定, 确定合理的清算日期, 从而达到所得税筹划的目的。

摘要:近些年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国家大量的鼓励和支持措施, 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纳税筹划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非常重要, 其有利于企业不断降低税负、提升盈利空间, 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生存能力。本文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出发, 对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如何进行纳税筹划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纳税筹划

参考文献

[1]于翠芳.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战略选择[J].学习与探索.2010 (06)

[2]李晓永.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07)

从“纳税意识”到“纳税人意识” 篇11

第一,“纳税意识”不等于“纳税人意识”。毋庸讳言,纳税意识里面有没“人”,更多指的是没有合法权力保障的利益交换意识。直言之,合法性没解决时,在这种权力所保障下的国家与国民之间权利与义务的交换,仅仅是一种形式。但“纳税人”与纳税者不一样,纳税人本身就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意味着保障其权利和义务分配的这个税权是合法的。这是因为,只有在合法权力保障下的国民与国家之间公共产品交换这一活动,才具有正当性的,也才可能是公正的。纳税意识不等于纳税人意识。

第二,当代纳税人意识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毋庸讳言,当代纳税人意识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传播终极目的模糊,二是传播主体错位。由于我们是纳税者意识导向,是纳税意识信息的传播,所以,传播主要是政府导向的,其突出特点就是“选择性”。这首先表现在税制的安排方面。比如,现行的税制安排“间接税为主,直接税为辅”格局,就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因为间接税与直接税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间接税可以转嫁税负,纳税者不知道交了多少税,因此也就不大关心税款的用途和效率,无助于税权的监督。相反,直接税不能转嫁税负,而且纳税者知道交了多少税,因此“税痛感”强,乐于监督税权,关心税款使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如果非要在直接税与间接税之间做选择的话,宁愿选择直接税,因为选择直接税利大于弊。好比本文开头提到的我们的日常消费,一般情况下已被政府征了13%—17%的增值税,或者一定的消费税与营业税,但作为交税者,我们并不清楚。

同样,在具体的财税信息传播方面,更是充满“选择性”。比如,据周天勇教授计算,2013年中国政府全口径收入21.9382万亿,其中,财政预算内收入12.9143亿,政府性基金收入52239亿,社会保险费收入约28000亿,可能如交通、计生、城管等没有纳入政府基金的收入最少约10000亿。2013年GDP总量57.2万亿,因此,宏观税负达到38.35%。同样,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大大提高,2013年占到46.6%。

當然,从用税角度看,也存在信息的“选择性”传播问题。比如我们的用税传播,目前基本处于秘密状态。还是以2013年为例,全国财政支出13.97万亿元,增长10.9%。其中,全国教育支出21877亿元,仅占财政收入的15.65%;医疗卫生支出8209亿元,仅占5.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17亿元,仅占10.31%;住房保障支出4433亿元,仅占3.17%,四项合计仅占35%。而且,如果把非税收入也纳入总预算的话,这四组数字之低,或让我们更为尴尬。

总之,目前中国纳税人意识的传播层次与质效都不是很高。可以说,我们纳税人意识信息传播面临体制性与机制性的受阻压力,但纳税意识信息传播却比较畅通。就传播内容而言,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在为高税负辩护(避谈宽口径税负——政府全部收入与GDP之比);而且关于直接税优点的传播明显滞后,关于“用之于民”财税信息的传播更是大而化之。同时在传播途径上,也基本由政府控制,由税务机关和政府媒体掌控传播。

因此,未来纳税人意识的传播,一是重在纳税人主体传播权利的归位;二是重在纳税人意识传播内容的优化与人本化,要多传递人道自由、公正平等、法治民主等信息;三是传播目的一定要有助于增进全社会和每个国民的福祉总量。而且,要通过纳税人意识的传播,促进财税权力“闭环式”监督机制的形成,让财税信息公开透明成为常态。

财税是最大的政治。英国、法国、美国包括荷兰等发达国家的社会转型,大多都是因为财税风险,或者说,这些社会的大变革都是从财税开始的。如果中国不是一个例外,那么,中国社会文明转型的危机与风险是什么?在哪里?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都值得深思。

(作者系西安市税务学会副秘书长。文章系作者在西北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第二届公共治理与政治传播论坛上的发言。)

纳税申报技术 篇12

科技成果申报材料是专家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依据。在具体申报过程中, 虽然许多科技成果的研究水平很高, 社会评价也相当优秀, 但由于成果完成人对于科技成果奖励申报方面相关的注意事项了解不足, 成果未能取得相应级别的奖励。因此, 分析科技成果奖励申报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其解决方法, 掌握材料准备要领, 对成功申报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了解申报工作的起止时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的组织申报工作一般在每年的4、5月份开展, 届时应关注江苏省科技厅网站, 或向有关主管部门的科技处咨询, 及时了解推荐材料的报送起止时间。

申报工作时效性很强, 很多科技工作者不了解申报规律, 往往在申报工作结束后才想起报奖之事, 因而错过了一年的报奖时间。

另外,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实行限额推荐制, 各申报单位应弄清各自单位的主管部门, 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 递交申报材料。各省辖市科技局负责本地区单位的推荐工作, 省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 (含直属单位) 的推荐工作, 省教育厅负责部、省属高等院校的推荐, 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医疗卫生单位 (含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附属医院) 的推荐等。

2. 严格遵守申报条件

成果申报前要认真阅读《通知》中的申报条件, 如发现有不附合条件的项目, 一概不得申报。

(1) 申报省科学技术奖励的项目, 应当为在江苏省辖区内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或者江苏省单位和个人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人的合作研究开发成果,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江苏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2) 已经获得国家或者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申报项目, 不再推荐参加省科学技术奖评审。

(3) 凡在上一年度综合评审结果公示期间主动申请撤消奖励的成果, 须隔年申报。

(4) 成果申报时应同时提交已在本单位将申报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成果简介等内容进行公示的证明。凡存在知识产权纠纷或成果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员排序有争议的项目, 在争议纠纷解决前不得申报省科学技术奖。

(5) 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保密科技成果, 不得申报省科学技术奖。

3. 严格按照要求准备相应的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是省科学技术成果奖励评审的主要依据, 申报材料应当完整、真实、可靠、客观、准确地描述该项目的重要科学发现、主要技术发明或者科技创新内容。

科技成果报奖材料包括:申报书 (分电子版与纸质版两种) 、申报公示证明、成果登记表。尤其申报书的填写在报奖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能否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申报项目的内容, 直接影响该项目是否获奖, 或奖励等级的高低。

申报书由九个方面组成:项目概况、项目简介、详细内容及申报理由、享有自主知识产权情况、第一主要完成人情况、主要完成人员情况、第一完成单位情况、主要完成单位情况、附件目录及附件。

电子版申报书必须按栏目要求逐项填写, 其中附件部分应包括:反映该成果的知识产权证书、有关行业许可或资质证书、应用证明、论文等。应用类成果必须提供该成果取得实际应用2年 (即关键技术在2年前开始应用) 以上的确切证明材料, 如生产应用证明、经济效益证明 (有单位财务专用章) 、技术转让协议等;基础类成果提供的论文、论著应是2年前发表的, 并附上论文检索结论和主要他引论文引用页等证明。这里要重点提醒的是, 电子版的附件材料必须是原始证明材料的扫描件, 也就是说原始材料是红章, 彩色扫描的图片中也应是红章。

纸质版申报材料分为正本与副本。副本材料直接由上述电子版填报材料系统打印, 为A4纸型左边竖装;正本材料的申报表部分可直接由电子版系统打印, 附件材料部分则应是由电子版附件扫描前的纸质原件材料组成。

申报材料的装订要求简捷, 不需另加封面, 但一定要装订整齐, 防止散页, 材料编排必须按照规定的顺序, 纸质版材料与电子版材料顺序要一致。

常见错误是纸质材料正副本不分, 全部是电子版的系统打印件, 导致正本附件部分不是原件证明材料, 从而影响申报材料的说服力。

4. 必须使用最新的申报系统

江苏省科技厅每年会根据当前科技发展特点, 及时调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申报系统》, 尤其是调整专业组的划分。申报人首先要下载最新版的申报软件, 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成果所属学科评审组名称和代码。学科组划分的原则是依据科技成果应用领域。

同时, 必须使用配套的word版本, 以免文件加载出错。如:2010年江苏科学技术奖申报系统, 为解决文件加载出错问题, 在2009年版本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修改, 新系统软件需使用word2003版本。有些申报人没有注意到此条款规定, 随意使用了其他版本的word, 结果出现附件材料无法导入、以及上报的电子材料无法打开等现象, 这些都会影响到申报材料的完整性。

5. 签字公章不可少

凡申报书 (正本、副本) 中涉及到主要推荐部门、完成单位、第一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第一完成人等处, 都必须有相应的单位公章与本人签字, 且填写的单位名称必须与加盖的公章名称保持完全一致。

涉及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 须加盖相关单位的财务公章。

上述两个方面是申报材料形式审查中的重点, 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

在申报书中常出现的相关问题有: (1) 首页上漏盖推荐部门公章; (2) 项目由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 并没有按要求在首页上给每个单位加盖公章; (3) 填写的单位名称与加盖的公章名称不完全一致; (4) 第9页缺少第一主要完成人的签字; (5) 第10项缺少项目完成人的签字; (6) 第11页缺少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盖章等;因为这几个方面涉及到项目的责任权归属问题, 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否则会引起知识产权纠纷。一旦出现上述错误, 申报书就视为不合格, 必须退回。

6. 项目名称要简明准确

报奖项目的名称一定要能准确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 题目过大过长或过小过短都不利于专家对成果水平的准确判断, 一般将字数 (含符号) 控制在30个汉字以内。

有人误认为题目大一点会使项目份量更重一点, 因此, 把项目名称定的很大, 显得很空泛, 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还有的项目名称与实际申报的内容不相吻合, 要么未能表达出项目的精髓, 要么只表达了项目的一部分内容, 这些势必会影响到项目的总体评价。

7. 成果类别、专业组名称代码的选择要清晰

成果类别的选择要根据项目内容来决定, 而且不同类别的成果在申报书中提供的相应支撑材料也不同。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分为应用类科技成果和基础类研究成果两大类别。应用类科技成果应在关键技术上有重大创新, 且相关成果在江苏已经成功应用2年以上, 并产生显著效益 (即关键技术在2年前开始应用) , 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有:生产应用证明、经济效益证 (有单位财务专用章) 、技术转达让协议等;基础类研究成果应为在科学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具有明确应用前景, 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是:2年前发表的相关论文、论著, 以及论文检索结论、主要他引论文引用页等。

在申报材料中常出现选择的成果类别与附件中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匹配。如在选择了应用类科技成果类别后, 附件材料中并没有应用证书或经济效益证明, 却提供了大量的论文;有的选择了基础类研究成果类别, 附件材料中却没有提供相关论文。针对此类错误, 首先要分析项目内容, 然后确定项目类别, 最后再做出相应的修改。

专业组名称代码的选择应依据成果本身的专业内容与应用领域, 要认真仔细地选择项目的专业组别, 因为它关系到项目评审组的归属。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按专业评审组进行评审, 为了能更准确评价每个项目, 江苏省科技厅将各专业组细化, 分为若干个评审小组, 并根据全省科技发展状况逐年调整, 2009年省奖的专业评审组为30个, 2010年的专业评审组为37个。

8. 附件材料内容、格式不能忽视

附件材料由申报项目的一系列相关证明文件组成, 是不可或缺的辅助评审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1) 主要论文、专著:指项目完成人在2年以前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专著, 原则上不超过5篇;以及主要论文、专著的研究内容被国内外同行在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以及专著中正面引用证明。

(2) 应用证明:指由相关单位出具2年以上的生产证明、效益证明、技术转让合同、使用证明等文件, 其内容应包括应用项目的名称、应用单位通信地址及邮编、应用单位负责人及联系电话、应用的起始时间、应用的具体情况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3) 技术评价证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行业审批文件:指项目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验收报告、权威部门的检测证明及国家对某些行业有审批要求的批准文件等, 如新药、医疗器械、动植物新品种、农药、化肥、兽药、食品、通信设备、压力容器、标准等项目, 必须提交相应的批准证明材料。

(4) 知识产权证明:指国家发明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的授权证书和权利要求说明书等。

(5) 其他证明:指有助于评价项目的其他证明材料。

纸质正本材料要求所提供的附件证明资料必须全部是原件的, 尤其是应用类项目的应用证明、效益证明, 基础类项目的论文正引、他引证明等;纸质副本材料则是整套电子版材料的打印件, 其页码、内容必须与电子版的完全对应。

电子版中的附件证明材料要求全部是对原始材料的扫描件, 附件部分总页数不能超过30页, 而且总文件大小不能超过4M。扫描文件为图片格式, 文件的大小将会影响到申报文件能否正常上传至申报系统中。

由于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初评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 专家通过网络平台, 依据电子版申报书的内容, 对项目做出定性与定量评价。因此, 电子版附件材料的准备尤为重要。

9. 要注意知识产权问题

凡涉及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 须在申报材料封面的相应栏目中按照贡献大小从上到下顺序列出主要完成单位名称, 所列单位数不得超过9个, 并逐个加盖公章;若有单位不参加报奖, 需提供未参加报奖单位同意由某单位进行报奖的证明。

在填写项目主要完成人栏目时, 必须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 从上至下顺序排列, 所列人数不得超过9人。主要完成人应对本项目的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对于排名在前三位候选人, 其投入该项目技术研究工作量应占本人工作量的50%以上。

在附件材料中要能反映出项目主要完成人的对该成果所做出的贡献。例如:论文的第一作者、专利的第一发明人等。在提供的证明材料中, 常出现主要完成人在该项目中所起的作用未体现出来。这也是个热点问题, 每年推荐项目在第一轮公示后, 总会有群众来信来电, 对某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的填报有异议, 或少报漏报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 或对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的排列顺序有疑问。

1 0. 积极准备做好答辩工作

在成果进入终评阶段, 被推荐二等奖以上的项目均要在会上进行答辩, 答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成果的评审结果。因此, 要组织好答辩内容, 注意答辩效果。

答辩的内容应该包括成果的立项背景、发明与发现点或关键技术与创新点、同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重点内容, 并且答辩的内容整体布局应该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整体。

在答辩的过程中, 要注意表述清楚, 所述内容不要过多使用专业术语, 不仅要让同行专家能听懂, 而且要让非同行专家也能听懂。在回答评审专家提问时, 要简明、扼要, 并注意控制好时间。

总之, 科技成果报奖材料的整理准备是申报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申报材料是专家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依据, 所以申报材料要严格把关, 认真准备, 尽量避免因材料问题而影响评奖。

参考文献

[1]许恩平.浅析科技成果奖励申报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成果纵横, 2009 (5) :37-38.

上一篇:收入差距下一篇:GIS设备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