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演奏中的呼吸

2025-01-12

小号演奏中的呼吸(通用4篇)

小号演奏中的呼吸 篇1

小号是铜管乐器的一种、是吹奏类的乐器、它用气息使嘴唇和号嘴振动而发音的一种铜管乐器,在所有铜管乐器家族中小号的体积最小、声音最高、属于高音乐器。常见的小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活塞式,在美国、法国的乐团或乐队里基本上使用活塞式小号, 还有一种是阀键式,在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国的乐团或乐队里基本上使用阀键式小号。小号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它的音色嘹亮雄壮,可以独奏也可以在乐团或乐队里合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乐器,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乐团或乐队里都使用的活塞式小号。在很多著名作曲家的作品里都可以欣赏到小号的独奏或者是小号在乐团或者乐队里的精彩片段。

如何把小号演奏的非常精彩?那么呼吸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小号演奏的过程中,只有正确的呼吸,才能使小号的演奏发挥到极致;只有正确的呼吸才能使小号吹出优美的音色,才能表达出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练习者在小号的吹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也是因为练习者在吹奏时没有正确的呼吸所造成的。所以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每一个练习者或者是演奏员所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技能。在说明呼吸方法之前,我想把小号是如何靠吹出气息,从而使小号发出声音来简单说明,这是小号练习者或演奏员应该知道和牢记的。练习者在吹奏小号吸气时,气息首先进入鼻腔,随即经过咽喉及气管、支气管送人肺部,这时两肋自然扩张,横膈膜略下沉,对腹内脏有些挤压,小腹呈现凸起;呼出时,横膈膜放松上升,其它部位恢复原状,这样的呼吸状态是我们人类一出生就会的。我们在练习小号时用的呼吸方法和平时的呼吸方法基本相同, 但是又有一些区别。平时的呼吸方法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身体下意识的一种呼吸方法,每分钟有60次左右,可是在练习小号是我们的呼吸是根据音乐的需要来控制的、人为的一种呼吸方法。总之, 小号的呼吸是根据音乐的需要来进行调整的,每个练习者或演奏员都应该学习和研究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在练习或者演奏中得心应手,呼吸自如。小号在吹奏时有以下三种方式:胸式、腹式、胸腹混合式呼吸。上述三种呼吸的方法都有各自的的优缺点,我们要对这三种呼吸方法进行比对和研究,来说明它们的各自不同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下面来简单说明小号演奏的三种呼吸方法:

一、胸式呼吸

这种呼吸形式的特点是用胸廓来进行呼吸运动。采用胸式呼吸时吸气量不能达到最大限度。因为吸气时,横膈膜保持不动或者有些向上收,这样以来横膈膜不仅不能帮助呼吸动作,甚至还阻碍了胸腔容积在垂直方面,即由上而下的扩张。胸式呼吸在近十几年来的小号演奏中已越来越少的被应用,主要是胸式呼吸吸气时较紧张,吸气量也不大。其呼吸运动主要在胸廓中部进行,而胸部集中了心脏及其它重要内脏器官,受心脏跳动的影响较直接,声音很难平稳,会出现声音波动,音色不统一,吹奏起来还会有压力和心理负担。再加上嘴被号嘴挤压时间过长会对身体内其他器官产生负面作用,如果不很好的控制会出现气息不足,乏力严重的还会导致胸闷胸痛。由此可见,胸式呼吸这种方法不适合长时间使用,只能是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临时使用。

二、腹式呼吸

采用腹式呼吸时,吸气时横膈膜放下,而呼气时提起,因此胸廓下部能积极的扩张。因为胸廓下部是最灵活和最富有弹性的部分,所以它的运动就不费力,也不紧张。吸气的轻易和迅速是腹式呼吸的优点。胸廓上部及中部在工作中的消极性,是腹式呼吸的缺点,这种呼吸形式肺容量不够大。

腹式呼吸的特点,是横膈膜工作积极。呼吸方法自然放松,方法运用得当,可自由地进行呼吸运动,是目前小号演奏呼吸的主要方法。但腹式呼吸由于吸气量不够大,这种方法适用在演奏比较短的乐句或者乐段,但是小号在长时间演奏时或者演奏比较长的乐句或者乐段就会出现错音,使演奏者在演奏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胸腹式呼吸也称胸腹混合呼吸法

这种呼吸的优越性在于使整个呼吸肌肉组织协调的近行工作, 表现在横膈膜及呼吸肌肉的同时机能动作上。采用胸腹式呼吸,由于胸廓向各方自由扩张,胸腔容积能达到最大的限度,增强了肺内气体的交换,使那些长乐句的演奏有了气息上的支持。由于气流的充裕,整个声音的振动和音色也得以改善。采用胸腹式呼吸,可以使呼吸肌肉组织联合协调工作,呼吸肌肉所承担的负荷分布的非常均匀,呼吸肌肉疲乏的较慢不容易产生疲劳状态。由此看来,胸腹式呼吸是最好的呼吸方式,它符合呼吸所必须的条件,深的胸腹式呼吸对人体内许多重要生理机能(血液循环.消化系统.)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提高和改善整个身体的生理机能。然而,胸腹式呼吸需要整个呼吸肌肉的运动和协调,吸气需要一点时间,它适合用于开始或有停顿空隙来进行呼吸的地方,在长乐句和强乐句前运用为最佳。但胸腹式呼吸由于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呼吸的各个部位,容易造成身体的紧张,尤其是在演奏普通长度或力度的乐句时,它会造成少量气流的过剩,因而会影响下一句的演奏,所以在练习或者演奏中,要根据乐谱和乐句的需要有选择地运用不同的呼吸方法。

以上所讲的三种呼吸方法,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这两种呼吸方法,对于练习者或演奏者来说它们的缺点与不足时很明显的显,但对于第三种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来说,到目前为止是被练习者和演奏者认为是最科学的也是最实用的一种呼吸方法,主要是因为这种呼吸方法不仅最适用于我们的生理机能,它还适用于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艺术对我们的要求,从而使我们把小号演奏的更急精彩。因此,胸腹式混合呼吸这种方法是每一个练习者和演奏者所必须学习和必须掌握的。我们在吹奏小号时,也同其他的乐器一样,是经过小号的多种音色和声音来表述一定的音乐感情。声是传情的手段。情又必须通过声来表达。那么,我们只有使用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演奏出好的音色,才能演奏出好的音乐,创造出感人的艺术效果。

上述观点是我对小号演奏中呼吸问题的简单论述,由此可见, 呼吸方法的正确对于小号的演奏和其它管乐的演奏是非常至关重要的,这是我们每一个小号或者是管乐演奏员都应该认真学习,努力钻研的一个内容,以上的见解是我在学习和工作积累出来的一点经验,其中也借鉴了一些有关方面的论著,对于在小号演奏中的呼吸我暂时写到这里,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积累更多、更丰富经验和摸索实践,力求达到完美。

摘要:本文为了使广大的小号爱好者能在练习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呼吸及解决一些常见的错误,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本文从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混合呼吸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关键词: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混合呼吸

浅析呼吸技巧在小号演奏中的运用 篇2

一、呼吸对小号演奏的重要性

呼吸决定着人的命运, 在小号演奏过程中亦是如此, 呼吸决定着演奏者的音乐生命力。小号发声是由演奏者的嘴唇和气息共同产生的, 呼吸是艺术的表现手段, 也是发声的动力所在。良好的发音、声音的震动和口形等都与呼吸有着密切的联系, 演奏者要想吹出准确并富有感染力的曲子, 必须要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式。可见, 呼吸时小号演奏的灵魂, 是小号演奏中各种技巧得以良好运用的关键所在。同时, 呼吸技巧如果运用不当, 也将会在演奏中出现许多问题, 因此, 对呼气方法的研究是每一位小号演奏者必须努力学习的地方。

二、小号演奏的呼吸方法

小号演奏中的呼吸方法是建立在日常呼吸的基础上的, 但又有别于我们的日常呼吸。日常呼吸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 正常人每分钟约16次, 小号演奏中的呼吸是由乐器的发声、音量的变换和艺术表现决定的。古往今来, 众多的演奏者所采用的呼吸方法都不完全相同, 常见的呼吸方法有三种, 分别是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不论采用哪种呼吸法, 其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 即准确地控制和支配所吸入的空气量, 演奏出完美的乐曲。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三种呼吸方法, 并做简单的比较。

(一) 胸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法是依靠胸腔进行的吸气和呼气过程。这种呼吸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吸气时比较紧张, 吸气量达不到最大值, 由于心脏的跳动使得声音不够平稳, 无法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 现阶段的小号演奏中很少有人使用这种呼吸方法, 也不建议使用。

(二) 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是依靠腹腔进行的吸气和呼气过程。这种呼吸方法的优点在于吸气容易并且迅速, 不易造成紧张, 不费力。但这种方法也有其缺点, 就是吸气量不能达到最大值, 演奏呼气量较小的乐谱时运用此法较好, 对于呼气量较大的乐谱不建议使用此法。

(三) 胸腹式呼吸法

胸腹式呼吸法是依靠胸腔进行吸气和呼气过程。这种呼吸方法吸气量能够达到最大值, 是由整个呼吸肌肉联合进行工作的, 不容易疲劳, 是小号演奏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呼吸方法。

三、呼吸训练方法

小号演奏中的呼吸与日常呼吸不同, 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要靠后天不断练习摸索的。呼吸技巧训练是一门专项训练, 贯穿于整个小号学习过程中。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现将几种训练方法总结如下。

(一) 养成正确的吹奏姿势

小号演奏者从入门学习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正确的吹奏姿势是科学合理地运用小号呼吸技巧的前提。小号演奏姿势分为坐姿和站姿, 在吹奏时较易形成头部过于下垂、将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等不良姿势。错误的姿势会造成呼吸肌肉紧张, 影响与其他方面的配合, 并最终影响吹奏效果。

(二) 正确地吸气和呼气

吸气时要确保呼吸肌肉组织呈放松状态, 在横膈膜和胸廓肋骨的帮助下完成, 这样做有利于气息的呼出。根据乐句的长短进行吸气, 并不是吸满就好。正确的呼气应使呼出的气息形成均匀、平稳、舒展、宽广、饱满的气流, 这种气流的形成则来自于呼气的阻力。吸气和呼气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反复运动过程, 二者相辅相成。

(三) 训练要持久

小号演奏员必须长期坚持呼吸的训练, 才能正确地运用呼吸来克服吹奏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使小号的各方面技术得以发挥。长音练习是每个小号学习者每日必练的内容, 同时也是练习和发展呼吸训练的最好方法。由于长音单纯、简单, 练习时能够顾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可以细心地体会呼吸、口形、舌头之间的相互联系, 并通过吹出的声音来检验呼吸在小号吹奏中的运用是否正确。长音的练习也有很多方法:如, 用不同的力度变化练习不同的长音和在同一个长音上采用不同的强弱变化进行练习等。这些练习既可以使呼吸肌肉组织的生理机能得到充分锻炼, 又能够把呼吸运用于小号的吹奏当中, 与小号各方面的技术协调共同发展。当然, 除了长音练习外, 小号的各种练习, 如连音、吐音、音阶、练习曲等都能够对呼吸技巧的运用起到锻炼和检验的作用。

摘要:呼吸是小号演奏的灵魂, 正确地运用呼吸技巧有利于促进小号演奏各方面技术的提高, 已成为小号演奏者的毕生学习功课。本文分析了呼吸对小号演奏的重要性, 简要介绍并对比了三种常见的呼吸方法, 并对如何提高小号呼吸训练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号,呼吸技巧,演奏,训练

参考文献

[1]朱起东.小号表演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2:57-67.[1]朱起东.小号表演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2:57-67.

[2]傅义洁.关于小号演奏的口型问题[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1, (1) .[2]傅义洁.关于小号演奏的口型问题[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1, (1) .

[3]陶纪泉.论小号演奏中呼吸技巧的运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29) :116-120.[3]陶纪泉.论小号演奏中呼吸技巧的运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29) :116-120.

[4]陈锐.小号的长音训练与演奏的关系[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 1994, (3) .[4]陈锐.小号的长音训练与演奏的关系[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 1994, (3) .

小号演奏中的音色问题之管窥 篇3

小号演奏要求演奏者嘴唇灵活、耐力持久、气息沉稳, 这对演奏者的要求较高, 给演奏者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果没有把握好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 吹奏长音时, 可能出现紧、压、堵等现象, 影响吹奏的音质、音响以及音色。

第一, 呼吸。科学的呼吸方法是吹奏高质量长音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公认最科学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呼吸法,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呼吸动作的准确性决定演奏的成败, 不要过度耸肩, 也不要乱动身体, 避免造成气息不顺, 影响吹奏的效果。

第二, 发音。小号吹奏主要依靠两个部分发音, 一是舌头发音、二是气流发音, 二者的关系就像绘画中的纸笔关系。舌头的发音不应当过强、过大, 就像绘画时, 笔画的掌握应当恰到好处, 不宜过细, 也不宜过粗。

第三, 音准。准确把握音准, 主要包括技术方面的把握, 如节奏、旋律, 也包括音色和音质方面的把握。要想把握好音准, 就必须在演奏时身体尽可能地放松, 把握好呼吸节奏, 控制好气息。

第四, 音质。结尾的吹奏要根据演奏者的气息情况, 最好采用演奏者气息自然减小的方式, 不宜采用断音结尾, 否则将会产生虎头蛇尾的感觉。尾音的自然过渡, 就像中国山水画中的旁白, 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说到长音, 就不得不提高音, 高音的训练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气息。气息不但对长音有影响, 对高音的演奏也具有决定性作用。除了最基本的身体放松之外, 还要强调弹奏时嘴部的动作必须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吸入空气, 并且尽量使唇部与腹部放松, 保证足够的气流与气压。 (2) 循序渐进。高音的吹奏不能盲目求进, 要打好基础, 从低音开始练习好音阶, 然后再进行高音部分的练习, 高中低音的混合练习, 既可以良好地掌握演奏, 又可以实现音区的过渡。 (3) 张弛有度。气流的大小、声音的高低之间的转化要做到张弛有度, 这就要求演奏者对气息能够进行良好的控制与掌握。如同控制水管一样, 当我们将水龙头遮住一部分, 水流得急并且高, 当遮盖物全部去除时, 水流得慢并且低。

二、小号泛音运用到长音中

长音训练中, 需要顾及嘴型、口缝的形状以及牙、舌、喉等多方面的因素。长音的练习一般是由半音阶由低向高的横体系进行, 要求演奏者记住每个音发音时嘴型、口缝形状以及牙和舌的位置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这是由于音的距离太近, 所以发音系统的变化不明显。例如:一般人吹快速的升G和G时, 很难体会到二者发音体系的变化, 但是如果每组音高关系如果是三度、四度、五度时, 发音体系变化明显, 演奏者当然容易记忆。经过长期的实践, 我们发现泛音所代表的纵体系要比横体系的记忆更加深刻, 由此可见, 泛音列运用于长音练习中, 有利于演奏者固定发音系统的位置。同时, 长音的声音质量影响整体的演奏声音质量,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小号的特殊音色呢?很多演奏者认为吹入乐器的空气质量决定了小号的音色。其实不然, 事实上, 影响声音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于嘴唇振动的质量以及口缝在振动中的形态。好的声音与发音系统的每一个环节息息相关, 要想找到正确的发音系统位置, 就必须将泛音运用到长音中。

三、将泛音运用到吐音、连音练习中

说到吐音, 我们首先想到作曲家在乐谱上对乐曲中的吐音进行标记, 这些属于演奏法的范畴, 我们要从小号的演奏技术上对演奏法进行分析。小号的演奏法从技术上可以归结为吐音对空气气流的熟练操作, 我们不应当将吐音拿出来进行单独论述, 因为好的声音质量离不开舌头与正确的口型、音准的控制以及气息支撑的完美配合。掌握泛音列的吐音技术以后, 舌尖将会变得更加灵活。连音练习的过程中, 泛音的连线是演奏中的难点, 同时也是重点, 只要突破这一技术慢点, 才能提高小号的演奏质量。掌握连音技巧后, 可以使高、低音融会贯通, 音色统一, 如果不能掌握这一演奏方法, 就无法摆脱“紧张喉头”与压迫吹奏方法的困扰。除此之外, 口型的正确性也应当注意, 一般来讲, 好的口型可以使用任何力度, 演奏出不同的声音。接下来是音与音之间的转化不能影响口型, 泛音练习对于嘴部、唇部的练习具有重要作用。所有的演奏方法, 无一例外都强调放松的重要性, 初学者应当注意, 练习过程中应劳逸结合, 尽量可以找到轻松吹奏乐器的方式, 使自己享受其中, 获得无限的欢乐。

音乐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 民族音乐的学习将是青少年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方式, 因此, 一定要加强小号等民族传统乐器的学习,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杰斌.小号吐音吹奏技巧探索与分析[J].音乐时空, 2015, (12) :15-16.

浅析小号吹奏中的呼吸 篇4

呼吸是学习铜管乐器吹奏的必修课, 正确的呼吸技术应该从初学时的第一课开始学习, 呼吸技术的重要性同口型一样, 它是小号成声的动力, 在我们吹奏过程中, 高低音的控制, 音色的变化, 音质的优劣, 力度的强弱, 吐音的清晰, 乐句的划分等等, 无一不和呼吸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 呼吸对于发展管乐器的各种吹奏技巧有着不寻常的密切联系。所以, 当我们掌握吹奏方法时, 对呼吸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正确的呼吸技术应随吹奏技术的提高而加强, 并且在中高级程度的学习阶段中, 仍应进行持续不断的练习。

正常的呼吸:呼吸时, 呼吸的两个阶段 (呼气与吸气) 在时间上大致相等;一般正常呼吸照例是下意识的, 相隔一定的均等时间;吸气是主动的, 呼气是被动的, 吸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常呼吸时人们不使用最大的呼吸容量或“肺活量”, 容量为500毫升的呼吸空气就足够了;在正常呼吸时, 呼气实际上是消极的动作, 因为使肺收缩的是肺的弹性, 是吸气时抬起的肋骨的重力及横膈膜上的腹内压力:正常的呼吸主要通过鼻子来完成。演奏时的呼吸:呼吸的两个阶段 (呼气与吸气) 在时间上并不相等, 因为吸气时间短, 而呼气时间延长;在吹奏呼吸时, 呼气是主动的, 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呼吸的两个阶段是要根据吹奏者的意愿, 铜管乐吹奏者在演奏时需求助于强行呼吸, 必须使肺的呼吸变化达到很大的甚至最大的程度, 即实际上要使用整个的“肺活量”;管乐吹奏者在演奏时的呼气必须在很大压力下进行, 因为呼出的空气必须以持续而均匀的气流从肺排出, 同时要克服其通路上的一系列阻碍, 例:唇缝、乐器嘴孔等, 它是高度技术性的呼吸, 是后天训练的成果。

在我们吹奏过程中, 众多人的呼吸方法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但是我们呼吸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 都是要有充足的气量和气息的控制能力, 因此, 我将这两点作为一个标准, 向大家介绍一种合理的呼吸方法——胸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方法

胸部呼吸肌肉与腹部呼吸肌肉同时参加呼吸运用, 称为胸腹式呼吸。它能符合对呼吸所提出来的最重要的要求, 呼吸肌肉的这种联合工作能保证在呼吸时具有良好的益处。 (1) 运用胸式呼吸时, 由于胸腔在各方面内的自由扩张, 胸腔溶剂能达到最大的自由扩张, 促成了肺内增强的气体交换, 这样可以使吸气量达到最大程度。 (2) 当整个呼吸肌肉联合运动时, 每一个部位所承受的负荷比较均匀, 因此, 呼吸的肌肉疲乏的过程就轻得多。 (3) 腹部肌肉是人体肌肉中最灵活最富有弹性的部分, 它的运动毫不紧张费力, 由于横膈膜的运动使腹部肌肉得到了充分的运动, 可使气息的控制达到自如。胸腹式呼吸更具有明显的呼吸支点, 对音域的扩大和高、中、低音区的连接与统一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 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呼吸方法。

胸腹式呼吸方法的运用

背阔肌等呼吸肌肉的收缩, 使胸廓下部、腹部、腰围向前后左右扩张, 腹部动作最为明显, 腰椎部位也有扩张的感觉。切忌两肩上耸, 胸部上抬, 因为这会造成一种纯粹的胸式呼吸, 吸气时一定要放松, 使口腔打开, 下巴放松, 气息下沉, 如同往瓶内灌水那样, 由下而上直至灌满。吸气很简单, 因为吹管乐需要很多气, 因此我们每一次吸气都必须尽可能地吸到最多的气, 人体吸最多气的“自然状态”是打哈欠, 所以我们每次吸气都必须像打哈欠一样, 换句话说就是用丹田或是肚子呼吸 (这是讲法上如此, 而生理实际运作并非如此) , 这是最自然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呼气就稍微复杂些了, 呼气时, 利用肌肉的收缩, 根据用气的需要, 将气息循序, 平稳地压出, 切忌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一下子松弛下来, 这样会失去支撑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管乐器管长短则六七十公分, 长则五六公尺, 要如何才能把气吹到五六尺远呢?答案是呼 (吹) “热气”;法国人说吹出去的气要无方向性;美国人说气要往前吹, 这都是同一件事, 用中国人的说法就是深吸缓吐, 像是练气功一般, 很多人都肚子用力憋着气噘着嘴拼命用力吹, 这是很多管乐队的学生最常犯的毛病, 但是这只是浪费时间罢了。呼气就像是吹口哨一样, 轻轻吹有声音, 太用力反而气柱产生不了共鸣, 力量要恰到好处才能发出自然轻松的声音。呼气轻之后, 嘴型也放松了, 音色也自然了, 可谓一举数得, 记得呼出的气要均匀, 连贯不断, 长音的音色自然也就稳定了。因此, 气息保持与吹奏的高音、音量、音强、音长和音色都有直接的关系, 他们都需要保持充足的气息, 深深吸气, 轻松吐气, 尽量吹出自然而不勉强 (英文称为unforced sound) 的声音, 保持气息是吸满气后和吹奏前的气息状态尤为重要。

呼吸的练习方法

(1) 仰卧床上, 两腿平伸, 两手放置腹部, 全身放松进行深呼吸。由于两肩紧贴在床上, 不可能抬起, 故做出的呼吸形式易于符合胸腹式呼吸的要领。 (2) 坐在小板凳上, 两腿并拢, 两手抓住脚腕, 面部朝下, 胸部紧贴双膝, 这样循环的呼吸会明显感觉到腹部的变化。 (3) 身体站立, 两腿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插腰, 摸着腰围的呼吸肌肉进行深呼吸, 吸气时, 两手对外扩张;呼气时, 两手向里收缩。

结论

铜管乐器发音的优美、声音的饱满、清晰以及变换音质与力度时发音的平稳等, 在极大程度上与吹奏者口型肌肉的紧张度和呼吸的正确协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 呼吸对舌头的动作以及手指技巧等也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 呼吸对于发展管乐器的各种吹奏技巧有着不寻常的密切联系, 所以不断地提高和掌握呼吸技能, 才是学好管乐的首要条件。吹奏呼吸的运用, 绝不是机械的动作, 也不是单纯为了乐局的划分, 而是受音乐思维支配的自觉行动。呼吸是以自然、放松为主, 用心地去呼吸好每一口气, 这才能保证每一个音符的质量, 每一个句段的连贯性, 每一首乐曲的完整性, 从而才能更好地去表达音乐。

摘要:本篇论文重点对小号的呼吸以及如何掌握训练呼吸进行了讲解,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在学习小号和演奏上有所帮助。

上一篇:钻孔桩基础下一篇:金融缓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