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精选6篇)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 篇1
钢琴是一个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的键盘乐器, 演奏者通过不同速度和不同力量的触键方法来让钢琴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富有美感的音色使钢琴这件乐器表现出独特的韵味与迷人的魅力。钢琴演奏十分注重触键方法和技巧, 仅仅依靠手指力量, 是难以驾驭钢琴演奏, 需要依靠人的手腕、手掌、胳臂与手指的协调配合, 需要演奏者对作品内容的准确把握和个人感情的恰当抒发。所以研究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对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钢琴演奏的触键方法及技巧
(一) 钢琴演奏的触键方法
1. 高抬指弹奏法。
抒情类钢琴曲一般都是运用这种演奏方式。高抬指弹奏法的主要特点就是演奏者最大限度地抬起手指, 高起高落, 抬起幅度虽大但弹奏速度不能快。弹奏时, 要求演奏者的身体要尽量坐直, 手臂自然下垂;手腕平稳并保持在水平位置, 通过手腕运动来带动手指和手掌移动;弹奏时弹奏手指要高高抬起, 其余手指也要随之一同抬起。弹奏者的肩膀要放松, 切忌手腕上下起伏、肩膀抽抬;小指在抬起时必须伸直, 落键时保持弯曲站立。
2. 不抬指弹奏法。
舒缓类钢琴曲一般都用这种弹奏方法, 它是钢琴演奏中最常见的触键手法。不抬指弹奏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弹奏力量不大, 但弹奏速度较快, 适合连续弹奏快速流畅的音群。弹奏时, 要求演奏者的手指要完全放松、自然落键, 利用手指的自然反弹, 实现音与音的自由转换。手指的转换运动, 都是自然发生, 运转自然, 手臂自然下落的重力在瞬间转移到下键手指头上。
(二)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
1. 琶音。
钢琴演奏者利用琶音来学习掌握触键技巧。琶音有二十四个大小调, 琶音在钢琴曲的演奏中使用频率很高, 练习琶音可以提高演奏者的手指扩张和伸缩能力, 使手指能准确弹好三度以外的音。
2. 八度。
八度在钢琴曲目中主要有旋律走向八度和弦走向八度, 可以用手腕技巧来完成八度弹奏, 也可以用手腕与手臂的配合来完成八度弹奏, 在弹到曲目长度较长的八度旋律时, 就要求演奏者用手腕去带动手指和手掌来完成曲目创作者想要表现的音乐境界。
3. 音阶。
音阶有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和半音阶。连音阶弹奏是钢琴弹奏的基本功, 如果连音阶弹奏出现忽轻忽重, 就不能很好表达作品感情。所以钢琴演奏者必须加强音阶练习, 训练手指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
4. 轮指。
钢琴演奏中的轮指有三手指和四手指两种, 轮指弹法难度较大, 要求演奏者手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所以钢琴演奏者必须加强轮指练习, 重点练习用三个手指和四个手指弹弹奏歌曲作品。
5. 和弦。
和弦有三和弦和七和弦, 跨度由五度到十度, 甚至达到十度以上, 较重的和音, 声音较为浑厚;较轻的和音, 声音轻巧, 演奏钢琴和音难度较大, 要求弹下去的声音整齐划一, 演奏者在练习琶音的同时搭配和弦练习, 有利于钢琴演奏触键技巧的掌握。
二、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方式与音色的关系
钢琴演奏, 触键方法和音色效果关系密切, 触键方法不同, 音色效果就不同。触键力度不同, 声音强弱就不同;触键速度和触键角度不同, 曲目音质就不同。德国指挥家、钢琴家德裴曾说过:“钢琴并不是只靠手指去弹奏, 唯有手指、手腕和手臂等一切参与演奏的肢体, 都达到完全的运用时, 才能得到满意的音。”在弹奏渐强部分时, 演奏者就要使用指力触键逐步过渡到手力、前臂、全臂。演奏者在演奏宏伟、浩大、明亮的音乐作品时, 不仅要用大臂向前送的力量, 还要使上半身向前倾, 把身体重力由脚尖传递到指尖上去。手指的触键面积和速度还要根据音色变化而变化, 丰富的触键变化, 可以获得丰富的理想音色, 表现作品的风格特色, 给听众以美好的听觉享受。
三、钢琴演奏中的音色效果处理
1.培养心理调适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演奏者发挥演奏技巧、表现演奏实力的前提条件。钢琴演奏者在演奏前要调适心理, 放松心情, 准确理解乐曲的思想内涵和风格特色。演奏中要把握“松中有紧、紧中有松”的尺度, 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都会影响曲目的演奏效果。不管是钢琴曲目活泼还是严谨, 悲壮还是沉稳, 都应该放松身心, 不要因为过度紧张而影响音色效果。演奏者要利用精神放松和躯体放松去调节自己的心境, 充分挖掘音乐的本质, 充分利用触键技巧, 让琴键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 表现出音乐创作者要表达的艺术意境, 达到感人至深的演奏效果。
2.准确踩踏钢琴踏板。踏板是影响钢琴音色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 钢琴有左右两个踏板, 左边踏板是柔音踏板, 右边踏板是延音踏板, 踩踏延音踏板可以产生共鸣音色, 如果延音踏板踩踏力度不够恰当、时间不够准确, 音色就会断断续续, 影响演奏效果;如果延音踏板踩踏力度过大, 音色就变化不大, 没有层次感, 也影响演奏效果。钢琴演奏, 不同曲目, 踩踏踏板也有很大区别, 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有很多踏板标记,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使用踏板就较少。有的钢琴曲目的延长音踏板标记较长, 但演奏者在演奏时只需踩踏1/2即可, 弹奏出的音色饱满浑厚。
3.巧妙运用肢体语言。钢琴演奏者在舞台上的出色表现也是影响钢琴演奏音色效果重要因素之一。钢琴演奏者演奏时的肢体语言会影响观众情绪, 演奏者在演奏到旋律强弱对比或者乐句换气时, 就用肢体语言来带动听众, 让听众从肢体语言中感受到乐曲的节奏变化和情感波动。但肢体语言要适度, 无论是活泼曲目还是严谨曲目, 无论是悲壮情绪还是沉稳气氛, 演奏者的肢体语言都不要过分夸张, 否则会影响整个演奏的音色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 钢琴是表现力较强的乐器, 钢琴演奏者必须利用触键方法技巧来表现作品的曲调、旋律和音色, 钢琴演奏者必须依照曲目特点, 熟练使用各种不同的触键方法技巧, 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影响音色效果的因素, 培养心理调适能力, 准确踩踏钢琴踏板, 巧妙运用肢体语言, 使触键与音色效果达到完美结合, 以完美的节奏、旋律和音色效果来感染听众、打动听众, 增强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康薇嘉.试论钢琴演奏的音色教学[J].新西部 (下旬, 理论版) , 2011 (03) .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9.
[3]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3.
[4]丁好.论钢琴触键技术的发展[J].黄钟, 2005 (1) .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 篇2
关键词:钢琴;触键技巧;音色效果
0 引言
钢琴属于西方乐器,有乐器之王之称。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触键技巧和表现出来的音色有关。钢琴在演奏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力和音色,而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演奏者的触键力度、触键速度等,都影响着表现出来的音色效果。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良好地掌握触键技巧,可以完美呈现出钢琴的演奏音色效果。文章针对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和音色效果等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1 钢琴演奏过程中的触键技巧
1.1 触键方法分析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触键直接影响着音色。在钢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钢琴演奏风格和人们对钢琴演奏的审美发生了变化,这促进了钢琴艺术以及钢琴演奏方法的创新。在钢琴演奏中,出现了多种演奏方法,如压力触键法等。不同的触键方法,产生的效果不同。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出现了多种钢琴触键方法,整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高抬指弹法。在钢琴演奏中,不同的钢琴曲目,触键指法不同。在抒情类的钢琴曲弹奏中,需要采用高抬指弹法,使得手指可以最大限度地抬起来。而且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将身体坐直,手臂要自然地下垂,手指则需要抬起和放松。在弹奏中,右手手指需要与其他手指有效配合,在琴键上可以有弧度地落下第一指关节。
第二,不抬指弹法。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除了高抬指弹法之外,不抬指弹法也是较为常见的弹奏方法。不管是初学者还是钢琴大师,都会用到这种弹奏指法。在相对舒缓的钢琴曲目弹奏中,采用不抬指弹法可以完全地放松,自然弹奏;在节奏相对较快的曲目演奏中,利用不抬指弹法,可以充分地发挥自然反弹,有效进行不同音节的转换。不抬指弹法在钢琴演奏中,可以保障手指在琴键上自然地落下,充分利用重力。而且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使得手指的力度稳定,在演奏中有效进行力度的转换。
1.2 触键技巧
在钢琴演奏中,为了更好地将钢琴曲和演出效果呈现出来,需要有效运用和结合演奏手法、指法等。钢琴弹奏中的触键技巧,也是重要的内容。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常见的触键技巧主要有:
第一,八度。八度分为旋律走向八度和弦走向八度。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八度的弹奏主要是利用手腕和技巧,同时也利用手腕和手臂的结合,共同完成八度的演奏。八度演奏充分利用手臂、手腕,将钢琴曲创作者想要呈现的内容和思想呈现出来。
第二,音阶。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轻重混乱的情况,将无法把钢琴曲中的情感和思想呈现出来。而音阶有二十四个大小音阶和半音阶,加强音阶的练习,可以促进演奏者钢琴曲的演奏。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音阶的弹奏在于可以保证每一个音弹奏出来是保持一致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钢琴演奏,需要加强对音阶的训练,加强锻炼演奏者手指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第三,和弦。在钢琴演奏中,和弦分为三和弦以及七和弦,和弦的跨度可以由五度到十度甚至更多。在演奏的过程中,不管需要几个音的和音,在触键的那一瞬间,都需要保证和弦是整齐的。
第四,跳跃。在钢琴演奏技巧中,跳跃分为大跳跃和小跳跃,在进行跳跃技巧弹奏时,有一些相对机械的弹奏动作。例如,八度以上的大跳跃弹奏,对演奏者的肌肉记忆等有较大的考验,所以在日常的钢琴演奏练习中,演奏者需要形成一种记忆,从而在演奏的过程中将其准确地呈现在琴键上。
在实际的钢琴演奏过程中,弹奏技巧有很多,除了以上的内容之外,还有琶音、轮指等。在日常的钢琴演奏中,加强对触键技巧的训练,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将演奏效果呈现出来。
2 钢琴演奏过程中的触键技巧对音色效果的影响
在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直接影响着弹奏出来的音色效果。加强对触键技巧的训练,可以更好地将钢琴曲的音色效果表现出来。
2.1 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的关系
钢琴是一种声音的表现工具,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音色其实就是钢琴的声音质地。音色效果就是钢琴演奏中,通过音色呈现出来的轻情绪、意境等。音色效果与触键技巧密不可分。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触键技巧不同,呈现出来的音色效果也不同,不同的触键力度呈现的音色强弱也不同,不同的触键速度呈现的音色节奏不同。所以我们说,音色效果与触键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2 触键技巧对音色效果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触键技巧对音色效果的表现有较大的影響。整体上,可以将触键技巧对音色效果的影响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触键方式产生的影响。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触键方式不同,演奏呈现出来的音色效果也不同,不同的触键方式呈现出来的音色、音量等不同,达到的音色效果也不同。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触键方式,可以有效、准确地将音色呈现出来,烘托钢琴曲中的情感、意境。
第二,触键速度以及触键力度产生的影响。触键的速度和力度,会对钢琴演奏出来的音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相同的触键速度下,触键力度越大,钢琴演奏呈现出来的音色效果就越强;触键力度越小,则呈现出来的音色效果就越弱。在触键力度相同下,触键速度越快,呈现出来的音色效果就越坚定,相反就越滞涩。
第三,触键面积产生的影响。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的十指均发挥着作用。十指长短不同,触键面积不同,而且十指的灵活程度也不同,进而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音色效果不同。手指相对较长的演奏者,其手指触键相对灵活,表现出来的音色也相对准确;手指短粗的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手指的触键面积较大,呈现出来的音色层次感较弱。
3 结语
在钢琴演奏的演奏过程中,触键技巧直接影响着音色效果。在日常的钢琴练习中,加强对触键技巧的训练,可以表现出更好的音色效果。在不同的钢琴曲演奏中,选用不同的触键方法和触键技巧,呈现出来的音色效果不同。合理、有效地选择触键技巧,可以准确地将钢琴曲的风格、意境、情感展现和烘托出来。因此,钢琴学习者和演奏者需要加强对触键技巧、方法的训练,更好地将钢琴曲的音色效果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那露莎.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J].艺术科技,2014(01):41+45.
[2]苏晓辉.探讨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对音色效果的影响[J].通俗歌曲,2014(09):80-81.
[3]朱翼宇.关于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及音色效果探析[J].亚太教育,2015(14):142.
[4]拉巴卓玛.浅谈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J].大众文艺,2016(06):163.
谈钢琴演奏中的触键 篇3
笔者作为一名师范类的钢琴教师,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高师钢琴学生中大多数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训练, 导致很多学生只知道手指飞快地跑动, 不知道跑动的原因和目的。这一切缘于学生不明确指尖如何与琴键接触、不清楚钢琴的发生原理、不明白什麽样的声音是好的声音、什麽样的声音是不好的声音, 以及对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对乐曲声音的特殊要求更是一无所知。因而, 规范基础的弹奏方法、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在师范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触键的基本原理
师范专业模式的钢琴教学依然是钢琴教学, 在基本弹奏方法和基本技巧训练上, 同专业音乐学院专业主课相比, 除深度、广度及部分教材的选用上有所差异外, 其演奏的规则、要领、方法、步骤应大体相同。因而, 科学的、系统的训练要求依然是师范钢琴教学所应遵守的共同原则。赵晓生先生在其专著《钢琴演奏之道》“琴法篇”中, 认为钢琴演奏是“从头到脚”的全身运动, 将全身的基本演奏功能分为三个系统:控制系统——大脑;操作系统——指、腕、臂、脚;支持系统——脚跟、臀部、大腿、腰、颈、肩。演奏时要“肩、腕、指”浑然一体, 以肩为轴, 通过手腕将手臂的力量送达指尖, 全身用力, 气息贯通。基本的弹奏方法是所有钢琴弹奏技术的基础, 一般包括非连音奏法 (着重训练手指对重量的支撑) 、连音奏法 (着重训练重量的转移) 、跳音奏法 (着重训练力量的集中与声音的弹性)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非连奏、连奏、断奏。
任何一种技术, 都可以而且应该用各种不同的触键方法来训练, 同一种技术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实际训练中我们可以选用练习曲, 小型技术性乐曲来强化训练每一种技术。同时, 在钢琴演奏技术的训练中我们要采取循序渐进的、科学的、有效的训练方法, 在实践中反复磨练。
二、触键与时代风格
针对师范生学习练习时间紧、学习内容广的特殊要求, 我们应该在训练技术的同时注意对不同时期风格的把握, 将技术融入作品,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知识, 注意系统的技术能力的积累, 使其技术得到全面的训练。根据师范生程度不一的特点, 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技术时, 应做到因材施教、系统、规范、全面。下面结合具体的时代风格谈谈个人的感受。
1、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 (B a r o q u e) 是指1 7世纪初至1 8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的欧洲音乐文化, 源于当时的建筑风格。在这一时期, 大小调体系已取代教会调式体系, 数字低音与二部结构得到广泛的使用, 旋律具有不停息的连续扩展的性质, 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具有浮雕性和装饰性的特点。当时的乐器为古钢琴, 演奏时要注意复调思维, 注意旋律线条的歌唱性、结构层次的均衡性和音乐表现的即兴性以及装饰音的正确奏法。由于巴洛克时代乐器的特殊性, 在演奏这一时期作品时要注意声音是柔弱、暗淡的, 手指在触键时要敏捷, 不要把键盘弹到底, 只要将指尖以及快的速度弹到键盘的四分之三处, 其余部分依靠键盘的惯性自动下去;同时, 注意手指的触键面积不要过大这样会使声音过分洪亮与当时的钢琴特点不符, 要将力度控制在P P——m f的范围之间。巴赫、亨德尔、斯卡拉蒂、库普兰、拉莫的钢琴作品都属于巴洛克风格的作品。
2、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 (classical) 特指18世纪下半叶至1 9世纪初形成的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在这个时期, 主调和声风格具有主导地位;强调理性支配情感, 两者的关系趋于统一和平衡;内容充实、题材多样、逻辑严密、形式严谨, 达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演奏这一时期的作品时, 应以敏捷的指尖作为触键的主要部位, 注重指尖的触键点, 保持手指在触键时快下快上, 以颗粒清楚的non legato为主;合理运用手腕的转动, 让音乐充满弹性和延续性;同时, 手臂的力量也要使用的恰到好处, 形成较为平和雅致的风格特点。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最为有名。其中海顿和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具有典雅精巧、细腻抒情的室内音乐风格, 贝多芬的钢琴音乐则以热情奔放、对比强烈的交响性而著称。
3、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 (R o m a n t i c) 1 9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一种新的音乐潮流和创作风格。音乐中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现, 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具有更为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追求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趣, 在音乐的体裁样式和一系列表现手段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如出现即兴曲、夜曲、叙事曲等新的独奏体裁;旋律自由舒展, 富有歌唱性;和声色彩丰富、织体多变。浪漫主义风格的钢琴音乐讲究情感的个体化, 音乐形象鲜明 (多为标题音乐) , 音乐会性质的练习曲代替了纯技术性的练习曲, 因而具有炫技性、标题性、民族性的特点。演奏时注意指触的细腻变化以产生丰富的音色, 以及弹性节拍 (R u b a t o) 的表现。例如:在连奏的歌唱的乐句时, 须运用手指肉厚的指面, 来获得悠远的泛音。运用指面向外“拖奏”, 可以使声音十分柔和细腻, 没有明显的“音头”, 软化琴锤与琴弦之间的敲击性, 得到柔美动听的声音。再如:我们在弹奏非常短促的断奏时, 用指尖部位向里“勾”, 可以使声音非常清脆、富于弹性, 同时很容易达到快速、连续地弹奏跳音。这一时期的音乐家有舒伯特、肖邦、门德尔松、舒曼、李斯特等等。
4、印象主义时期
印象主义时期 (Impressionist) 至19世纪末叶, 由法国杰出的作曲家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印象主义”源于法国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流派, 其特点是作品善于表达艺术家瞬间的音响、主观的感觉, 以及新鲜而又直接的生活感受, 刻画细致;含蓄的暗示多于热情直率的表达, 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彩变化引起联想, 强调朦胧的感觉印象和变化多端的气氛;在和声、配器与织体手法上, 色彩丰富、效果新颖;作品表现出高深的艺术技巧。演奏时注意指面的浅细触键以轻柔的指力勾触和拂奏键面, 奏出连绵的弦音, 要十分注意以不同的指面部位触键获得所需要的声音变化, 落键时不要将键盘一按到底, 即使是强音也不要盲目加力强奏, 从而演奏出朦胧迷人的印象主义音乐美感。这一时期的音乐家有德彪西、拉威尔等。
结语
钢琴的表现力是极其丰富的。人们常常把钢琴比作一个乐队, 它既能表现整个乐队气势磅礴的效果, 又能模仿某一乐器, 甚至模仿人声。在弹奏中, 我们可以运用手指、胳膊的各个部分弹奏出丰富多彩的音色, 乐曲所处的时代不同所要求的音色也是有所差异的。当然, 要掌握好这件乐器必须具有科学的触键方法, 良好的触键方式是正确表达作品内容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如果你想弹好浪漫时期的作品, 而你的手指既软又不灵活, 八度及和弦既不结实又不准确, 那么即使你有再美好的愿望, 也是枉然!如果你缺乏对浪漫时期的了解, 即使有再好的技巧, 也很难准确的表达这一时期的乐曲风格。我们通过了解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乐曲的时代说明了触键与时代风格不能孤立存在,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全面的钢琴演奏技术训练入手, 规范基础弹奏方法、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结合实际的乐曲, 讲解乐曲的时代风格使学生科学、系统、合理、有效地掌握技术, 更好地表现乐曲的内容, 塑造音乐形象。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加特著.刁绍华.姜长斌著.钢琴演奏技巧.第一版.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年3月, 第46页..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第一版.上海,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年7月, 第20页.
[3]代百生.钢琴教学法.第一版.湖北,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3月, 第172页.
钢琴学习中的触键与声音问题 篇4
要想获得好的声音首先需要弹奏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一个好声音的标准,它是弹奏者衡量自身弹奏的声音质量优劣的一把标尺。那么好声音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有没有一个大众化的标准?如何在头脑中去建立好声音的标准?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
钢琴从诞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在这期间围绕着钢琴的教育﹑演奏﹑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也随之展开并相继形成了各自的发展历史,而好声音的标准也随着上述这些活动的发展而变化。 例如在钢琴的创作上各个时期的作曲家在声音的追求上各不相同, 古典乐派追求的是清晰﹑明亮﹑颗粒性强的声音,而印象派追求的是轻盈﹑飘逸﹑虚幻的声音,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作品,对于声音的要求不尽相同。既然好声音的标准是围绕钢琴的教育﹑演奏﹑ 创作等一系列活动的发展而变化的,那么是不是说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大众化的好声音标准呢?对于一个初学钢琴的学生而言,一个懂得声音艺术钢琴教师常常会叫学生把声音弹的通透、圆润、柔美、 明亮、饱满、清晰,而这里所强调的通透﹑圆润﹑柔美、明亮、饱满、清晰这样一些标准我认为就是一个大众化的好声音标准,它是为当下大多数人群的听觉所认可的,当然也不排除其他人所认可的其他标准,但这样一些声音标准至少是获得其他更高标准的一个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好声音的标准至少是要符合上述这些条件的。 既然好声音的标准是饱满﹑清晰﹑丰满的,那么弹奏者如何在头脑中去建立这样一个标准呢?好声音标准的建立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教师的积极引导,二是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声音概念,教师在声音问题上可以通过一些形象性的语言去描述给学生听,然后在钢琴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加以区分以此给学生一些启发,让他们不仅在理论上“知道”,而且在听觉上“听到”,那些听觉极其敏锐,理解力强的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接受并在实际的弹奏中加以运用,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需要长时间的引导,这需要我们的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平时多听一些钢琴大师录制的唱片以及现场的高质量的钢琴音乐会,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学生可以在不断聆听大师的录音及音乐会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好的声音在听觉上形成一个声音形象。
在头脑中建立了好声音的标准之后接下来需要在现实的钢琴学习中去逐步实现它,也就是把头脑中建立的好声音标准在现实中将其具体化。
音乐的表现需要依赖一定的技术手段,没有技术手段,音乐表现也就无从谈起,作为音乐表现内容之一的声音也是如此。钢琴的技术种类是纷繁复杂的,从人的身体部位来说可分为手指技术﹑手腕技术和手臂技术,而每个技术种类又可细分为多种技术类型,例如手指技术就包括有音阶﹑琶音等。上述的每一种技术都与声音问题密切相关,由于篇幅原因,我选择了与声音问题联系最为密切的触键技术来加以论述。
上海音乐学院赵晓生教授在《钢琴演奏之道》一书中提到: “十指乃演奏钢琴最前哨、最直接、最敏感等的部位。因此,十指的力量、灵敏度、速度、指尖千变万化的触键方式和控制能力,是基础之基础。演奏钢琴的最核心动作体现在指尖与琴键接触瞬间的状态变化。因此,训练指尖触键方式的无穷变化是产生不同声音的基础。”从赵晓生教授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触键方式与声音联系之紧密,因而触键问题不可不谈。触键方式从触键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90度的垂直触键和小于90的水平触键。垂直触键要求指尖与琴键面之间呈90度(理论上是90度,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有小的误差),保持这种角度用指尖快速击键时其声音明亮、清晰、 颗粒性强,此种角度的触键方式多用于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水平触键要求指尖与琴键面之间呈小于90度的状态,保持这种角度用指尖缓慢的按向琴键可获得圆润、丰满、歌唱性的声音,此种触键方式多用于浪漫派和印象派时期的作品。
从触键时的发力部位来说触键方式可分为四大类:指力触键、 手力触键、臂落触键、全臂触键。指力触键要求手腕放松,只需手指动作即弹奏时以手指的第三关节为发力点,带动手指快速的击键,这种触键能形成非常干净、明亮、清澈的声音效果。此种触键方式在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中比较常见。手力触键要求手和手指从腕部,手腕在下键的那一刻有自然拱起的倾向,掌关节稳定,指型稳定,手腕始终柔软、圆滑。此种触键一般用于乐段所要求的音量较指力触键产生的音量大些,声音更为宏亮、宽厚的地方,这种触键方法从古典主义时期开始越来越经常地被运用在各种不同的作品中,贝多芬的作品中更是较为常见。臂落触键要求前臂和手腕下落时推下琴键而不能敲下琴键,从而获得洪亮、深厚的声音效果。此种触键一般用于音的保持或连奏以及断奏和非连奏,在古典主义时期及以后的作品中运用的较为广泛。全臂触键要求上臂、前臂、手腕、手和手指密切结合,在下键时共同作用,将大臂及全身的力量充分的送至指尖并注入琴底,从而获得宏伟、坚定、殷实的声音效果。此种触键方式多用于力度要求较大的一些乐段,在浪漫派的作品中较为常见。上述的几种触键方式在实际的运用中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统一的,也就是说在同一首作品中有时可能是几种触键方式的相互结合,而至于运用哪几种就要根据作品的风格以及乐句、乐段的性格特征及音色需要来加以选择, 所以在实际的运用中要以作品的要求为出发点。
在这里将声音与触键放在一起来谈是因为声音与触键技术在实际的钢琴学习中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头脑中没有好的声音标准就如同没有风向标,就使得练习失去了目的性,而头脑中只有好的声音标准而没有触键技术就会使得好声音成为空想而不能将其具体化。头脑中建立了好声音的标准,那么弹奏者可以在实际的练习中将弹奏出来的声音与头脑中的好声音标准作出一个比较,如果有差距,弹奏者可以以此来思考弹奏过程中的技术动作是否到位并及时调整,修正错误的技术动作。反之,技术动作的修正并加上持之以恒的练习会使实际弹奏出的声音和头脑中的好声音的标准的差距逐渐缩小,而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生的弹奏质量会不断地有所突破。
摘要:钢琴学习中的触键与声音问题在实际的操作中二者体现的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而当下的钢琴教学以及研究并没有意识到二者之间的这样一个关系。钢琴的学习应该是以主观的声音标准去指导和衡量客观的实践及声音,以客观的实践去达到主观的声音标准。本文以上诉观点为出发点就主观声音的建立与触键技术的实际操作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论述,以期能对当下的钢琴教学有所启发。
浅析钢琴教学中的触键方法研究 篇5
关键词:钢琴教学,触键,方法
钢琴音色对于描绘音乐意境、塑造音乐形象以及体现音乐风格等,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对于音色的要求也各各有不同, 而对音色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 就是触键方式。在钢琴教学中, 对于大多数钢琴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 教师往往只是对学生弹奏曲目级别的高低比较重视, 而对于钢琴演奏中最为本质, 也是为重要的音色则容易忽视掉。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触键方法, 无论弹奏的曲目多么高难, 都会产生混乱的效果, 从而使乐曲丧失了美感。因此钢琴教学中必须对钢琴的触键方法进行全面掌握。
一、触键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触键就是指通过手指将力量传递给琴键的撞击过程, 这一撞击过程就是怎样用力和如何传递力的体现。触键通常分为指力触键、手力触键、臂落触键以及全臂触键四类。在钢琴演奏过程中, 选择正确的触键方法非常重要。因为音量、音质以及音色对声音效果影响较大, 因此触键时的用力部位也各有不同, 同时还需要各部位的协调合作, 来弹奏出完美的钢琴音色。钢琴具有丰富的音响效果, 也能够演奏出不同层次与强弱的音响, 所以钢琴的触键非常重要, 如果力度、用力方式或传力方式不同, 弹奏出的声音也各有特色。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很多学生认为, 只要把钢琴弹得越响, 弹奏出的声音也就越正确, 触键也就越有效, 这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将触键当作按键, 产生的声音也就会比较呆板、僵硬, 根本谈不上音色。如果长期运用不正确的触键方法, 很容易导致弹奏过程中身体紧张, 进而无法提高弹奏速度, 不利于技巧的掌握。所以在钢琴教学过程中, 必须重视触键的重要性, 选择正确的触键方法和练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二、钢琴触键方法的运用
1. 指力触键
当需要演奏精致典雅的乐曲或者需要创造比较纤弱的伴奏效果时, 通常采用指力触键方式, 指力触键是所有触键方式中肌肉运动最最小的方式。触键时, 与前臂肌肉相连的肌腱向下带动手指, 来完成触键的动作。当肌腱放松时, 手指和琴键就会回复到原来的位置。钢琴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 应该让学生将手保持正常的弹奏姿势, 手和腕应该在同一高度, 将手指贴住键盘, 手腕需要在放松的状态下抬高与放下。手指则始终贴着键盘, 手指保持略微弯曲的状态。弹奏断秦时, 每弹奏一个音符, 手指都要迅速的下键, 同时在发出声音的一刻马上松开, 当手指缩回到琴键上方时, 手腕则一直保持平稳的放松状态;进行连奏时, 每个音也都要弹出, 但需要保持住, 而手指用力程度只需要能够防止琴键回弹即可。在弹奏下一个音符时, 前臂可稍向右转动。这样便会使前一个键松开时, 下一个键正好发出声音。
2. 手力触键
手力触键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触键方法。手力触键主要依靠手的向下动作。弹奏时需要将前臂与手在身体前方水平抬起, 然后迅速向下甩, 要甩的尽可能远同时保持上臂放松, 肘部处于身体侧面, 前臂略抬起。手臂甩完后如果不受阻挡的话, 力量会在空中自然消耗。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手力训练时, 应该让学生将手放在键盘上, 手腕尽量放松, 手指要稳固。拇指举起距离琴键一定高度, 手向键上和键里用力, 使拇指下击琴键。手腕马上拱起, 这时立即放松, 并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这便可弹奏出断奏的音响效果。在每一个触键过程中, 都应该使手腕向上运行。对于连奏也可采用同相的方式, 但手可朝一个音符方向略微转动, 每次手腕向上拱起之后, 都应该马上回到原位。手力触键时必须保证手腕的灵活自如和充分放松, 手指下键时要稳定, 避免造成纯粹的拍打琴键动作。手腕放松和手指稳定是触键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技术。一些比较僵硬和呆板的演奏效果, 往往是由于手腕过于紧张和手指不稳定造成的。手力触键使用非常广泛, 在各种音阶、琶音以及其它复杂音型中都能够得到运用。手力触键也常常被应用在和弦及八度的钢琴演奏当中。演奏慢速八度时可根据以上方法进行弹奏, 但是在弹奏快速八度时, 应该在每个下键运作过程中, 手腕将手向上抛起, 不能够依靠腕部肌肉来拉起。
3. 臂落触键
臂落触键就是指前臂或全臂突然下落的触键方式, 这样可以使前臂下落动作将所要弹奏的琴键推下去。采用这种触键方式时, 手和手臂都应该从键盘上向下垂挂, 通常臂落触键会被应用在保持和连奏效果当中。在进行分句处理上, 比较常见的是手力与臂落触键的结合运用, 拿两音带连线的音组为例, 需要先用臂落触键来弹奏出第一个音符, 从而奠定出一个基础, 然后再按照要求的轻重程度和断秦程度, 采用手力触键来弹奏出第二个音符, 而这个音符主要是由第一个音符用力带起的。
4. 全臂触键
全臂触键是指手、臂在下键时共同发力, 这种触键方法通常应用在力度要求较大的乐句和旋律性较强的乐曲当中。全臂触键的特点是上臂、前臂、手腕、手以及手指必须结合紧密、配合协调, 从而使来源于肩部肌肉的力量完全传递出去。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 应该让学生将手放在正常弹奏的位置, 保持住手指与手腕的稳定性, 尽量将肩膀高高耸起, 带动整个手与手臂抬起, 使手指距离琴键2~3寸远, 然后肩部突然放松, 手臂下压, 使手指猛击键盘, 当击响一个音后, 马上松开, 这样弹奏的钢琴音色既洪亮有具震撼力。
三、结论
在钢琴弹奏中, 还有更加细致的触键方法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而且各种触键方法的组合, 也会产生丰富多样、变化无穷的音色效果。作为一名钢琴教师, 应该指导学生多听、多练, 培养学生正确辨别触键方法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出什么样的音色是动听的、悦耳的。只有运用了正确的触键方法, 才有可能弹奏出理想的音色效果。另外, 教师在传授触键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还应该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训练方法, 使学生做到手、脑、心的协调合作, 从而提高练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凌云.触键对钢琴音色的影响[J].大舞台, 2012, 10:61.
[2]杨文兴.谈钢琴教学中的触键方法[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13~14.
浅谈钢琴的触键 篇6
据不同音色的需要, 通过调整触键方式来获得。一般来说, 传统的钢琴触键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 一种是以掌关节为依靠高高抬起手指, 指尖垂直击键, 另一种是把手平平放在键上, 以指腹发力按键。
指腹发力的特点是力量虽然不大, 但是能够快速流畅的弹奏音群, 在巴洛克时期所提倡的那种清晰、柔顺的早期钢琴与古钢琴触键, 就可以归入这一类。后来随着钢琴结构的改变, 音乐对于手指力度的要求增加, 从克莱门蒂开始, “指尖发力”被逐渐运用到演奏中。根据钢琴的击弦原理, “指尖发力”的触键力量较大, 音色辉煌华丽、铿锵有力, 如运用高抬指的话, 音色则清晰明亮、颗粒性强。所以说这种触键的方法比较适合于一些强劲有力但速度不快的音乐, 如表现博大宽广的意境时, 就比较适合用“指尖”的触键。“指腹”的触键讲究尽可能小的关节运动, 这是一种很节约力气的触键方法, 音色柔和优美。它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1.按键容易, 最易找到放松的感觉, 2.力量最容易做到平均, 3.避免了手指其他多余的运动, 使手指在弹快速的音群时能尽可能的安稳。因此这种触键方法一般用于一些圆滑快速的弹奏。初学钢琴的阶段, 如果接触“指腹”触键较多, 比较容易形成一种消极与散漫的弹琴状态。相反“指尖”的触键方法有利于培养初学者手指的力度与手指的独立性。“指尖”与“指腹”在理论上虽然有所区分, 但是在实际演奏中却总是相互联系, 一切的方法都取决于音色的需要与乐曲的要求, 甚至钢于作品不同的理解往往体现在触键等方面, 特别是对于钢琴家而言, 触键甚至可以成为他们个人的名片。一个乐曲经常有着十分丰富的情感, 因此, 在钢琴的触键的运用上, 应按照不同的音乐需要与自己的体会, 结合多种方法, 对作品进行最为全面的表达。只有恰到好处的结合, 才能创造出色彩斑斓, 千变万化的音色与音质。而对于初学者来说, 最开始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训练, 避免触键时姿势的畸形, 形成用最合适、最方便的姿势弹琴的习惯。比如说在早期训练手指力量与独立性的高抬指, 就比较适合早期手指还分不开的一些人。在训练做其他练习时, 力量要源于肩膀, 切忌手指孤立的运动。作者认为听觉的训练对于练习者来说, 也同样重要。在这所指的听觉分为两种, 首先是多听大师们的演奏, 这样能够培养我们音乐的感觉与表演的热情, 并且能够帮助自己树立音乐的审美标准。其次是把听觉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演奏中, 通过自己的耳朵来辨别哪些音符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来演奏, 或者是自己在演奏上, 触键还应该作哪些方面的改进。
掌握正确触键是我们理解与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触键问题的关键就是不同音乐要求的不同音色, 然后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不论是巴罗克时期, 还是近现代的触键。音乐的本体始终处于触键方法的中心位置, 本文通过对钢琴触键的简述, 表达了本人对触键的一些理解与看法。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推荐阅读:
钢琴音色演奏技巧09-02
钢琴演奏中八度技巧05-19
钢琴教学演奏技巧的教学重点论文10-11
钢琴演奏中的听觉训练05-26
钢琴演奏中的艺术处理06-17
钢琴演奏中的心理训练09-28
钢琴演奏中的训练方法10-06
钢琴演奏中的人文素养及乐感演奏研讨论文05-22
中国古典音乐在钢琴演奏中的美学研究09-03
双钢琴演奏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