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思想

2024-10-07

道教思想(精选11篇)

道教思想 篇1

道教沿袭了道家的思想,而在这种宗教文化土壤上兴起的道教音乐,也不可避免地带上浓重的道家气息。走近道教音乐,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挖掘道乐和道家精神的内在吻合性,进而对其独特的音乐和美学风格,有更全面深入的把握。

一、道教音乐概况

道教音乐又名道场音乐、法事音乐,据记载大约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它古老而肃穆,在渲染宗教氛围、寄托崇敬信仰上作用显著,因而成为道教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道教音乐吸收古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精华,渗入道教信仰的虔诚,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艺术风格,是汉民族传统宗教音乐的重要成分。一般认为,道教延续了道家思想,他们缘起于同一种极其古老的宗教[1]思潮,因而欣赏道教音乐,我们既能沉醉于无边的静谧,又会被其深重的宗教文化洗礼,得到超脱的美感体验。当然,道教音乐并非历史的陈迹。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道教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明即使在今天,它依然是为人们珍视的艺术瑰宝。

二、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

道教是道家思想的延续,在此基础上,道教音乐还进行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美学思想是道教音乐的理论基石,它服务于道教教义,也决定了道教音乐独到的审美风格。这种美学思想和审美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道教音乐的自然之美

“道”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将它应用于音乐中则体现为道仙自然之美。无论在风格、形态、语言抑或表现等各方面,道教音乐都显现出独有的自然美感。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也没有大做文章的刻意,道教音乐追寻的是原生、淳朴的自然之“道”。清新脱俗的音阶、曲折婉转的旋律、和谐美妙的曲调,舒缓的节奏…聆听道教音乐,仿佛步入仙境[2],置身于和自然的亲密对话之中,超脱、自由、心无旁骛,唯有倾听自然之声、享受自然之美的无尽快感。道教理论主张,自然存于道之中,而道的本质即为自然,基于这样的心理背景,寓自然之美于道教音乐之中,我们听到的无异于不受干扰、修身养性的“仙音”。

(二)道教音乐的静谧之美

静而后定,这是道教传统的养性之法。道教音乐被称为“仙音”,而这种内炼成仙的音乐形式离不开对“静”的追逐。只有置身于“静”,人们才能观心,才能真正走进音乐所营造的世界。因而,道教音乐追求静谧之美。没有世俗乐曲的杂乱无章、没有旋律线条的起起伏伏、更没有表演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聆听道教音乐,仿佛眺望一望无边的平静水面,少了几分波澜壮阔,但又别有一番风味。正如喧嚣的音乐能引人驻足,却往往被拒于心门之外。相反,唯有宁静才能走进内心,而后安定。

(三)道教音乐的虚空之美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治国思想,也是道家修行的基本方法。世界的本源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在老子看来,最动听的音乐实则是人们听不到的音乐,“大音希声”,追求一种“虚无”的声音,顺应道教自然、淳朴、空灵的音乐之美。因而,道教的音乐文化注重虚空,排斥一切具有强烈反差的元素,讲求音乐章法的微妙变化,给听众以虚怀若谷之感。同时,道教音乐的虚无空灵也反映了道人的心理状态,无欲无求却超凡脱俗。在道人审美心理的掩映之下,道家音乐形成了其清虚、空灵的独特美感。

三、以清水道教为例进行美学分析

道教音乐这一传统音乐形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并不断与各地民族音乐渗透融合,形成了不同地域、风格各异的道乐流派。清水道教音乐就是在清水地区形成、发展起来的道乐分支。本文将以清水道乐为例,对道教音乐进行美学分析。

清水地处甘肃省东南部,自然环境清幽宁静、山明水秀;人文气息厚重古拙、民风淳朴。清水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为道教文化和道教音乐提供了绝佳的栖居之所。清水道教音乐源于全真[3]道派,既传承了道乐自然、古朴的一般属性,也生发出独具清水风情的地域特质。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清水道乐逐渐分化成两大流派:“龙门派”和“华山派”,并延续至今。“龙门派”曲调在音阶运行上呈现出婉转柔和、低回缠绵的特点,结构严谨、变化细微、连贯性强,既无曲风节奏的跳跃,也不给人以喧嚣繁杂之感,正体现了道家音乐一以贯之的自然、静谧和空灵之美。“华山派”则节奏舒缓悠长,旋律中彰显一种柔中带刚的独特韵味,寓波动于宁静,也印证了道乐的美学思想。总体来看,清水道乐讲究抑扬有致、强弱相济,曲调虽按照一定的课韵程式发生变化,但不影响整体的和谐自然。

此外,清水道乐通过相应的道教科仪和民俗文化活动,在审美娱乐的同时,教化育人,引导人们弃恶扬善、消愁解忧、修身养性等,这种精神层面的先导性,也与道家思想有共通之处。

四、结语

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或多或少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和谐自然、宁静致远和清虚空灵,在音乐陈述中我们能窥见道家的文化品格。音乐形式只是载体,文化才是内核,道教音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归根究底,道教精神更应当被视若瑰宝,千古流传。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道教音乐美学思想与审美品格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2:9-11.

[2]蒲亨强.阴柔清韵——道教音乐审美风格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01:63-75.

[3]王玉国,吴凯飞.清水道教音乐秦安小曲榜上有名[N].天水日报,2008-06-18:001.

道教思想 篇2

李白是盛唐时期的一位天才诗人,一生狂傲不羁,飘逸洒脱。以无拘无束,而生活自由;以宏旷胸怀,而豪放不羁;以超然物外,而心情恬淡。在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中,他没有被现实打败,没有屈服于现实,独特的个性、复杂的思想和诗人的天赋充分的显现出来。李白的山水诗,内涵深刻、境界宽朗、潇洒天然,在那气势宏大的语言中,清新秀美的语境中,在那透着飘逸之气的境界中,能够让人感受到蕴藏在诗歌之中的深厚的思想底蕴。下面就从道教思想对李白的影响及其对诗歌的影响,道教思想在李白山水诗中的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探讨。

老庄是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创始者,道家比较注重养生,其中有些思想便说到“长生”,如《老子》中有“谷神不死”、“长生久视之道”。从先秦老庄道家,先秦黄老道家到魏晋玄学道家,都是作为一种流派而存在。直到东汉末期,才出现了道教,它是作为一种宗教而存在的。道教思想是从老庄的无为自然思想、和稷下学派的神仙方术思想开始的。道家和道教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先秦道家思想是道教教义的理论基础。魏晋以后老庄诸书入道教,后世道徒有很多,其思想成为哲学的精义所在,不可能舍去老庄而谈道教。先秦道家思想是道教形成的重要思想理论渊源。老庄哲学以虚无为本,以自然为宗,认为“道”是宇宙的一种主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他也有学道的愿望,想当神仙。当他对政治热心时,就忽视了学道;在政治上失败时,他又想学道求仙了。在他三十岁左右,曾在江陵会见过当时有名的隐士司马承桢,说李白有“仙风道骨”,这是对李白学道求仙的一种鼓励。李白还认识一位道教中的著名人物胡紫阳,他们时常在一起谈道。李白的一生有许多求仙学道的朋友,即所谓“结神仙交”,如东岩子、元丹丘、元演、高尊师等。李白的这些道教朋友们,在幽美的大自然中学道,享受大自然的美,追求超然物外,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李白:“学道三十春,自言羲和人。轩盖宛若梦,云松长相亲”(《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此赠别》),“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下途归石门旧居》)。从他的诗歌中也可见出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李白受道教影响很深,集中体现在他以道家宇宙观为其人世价值的判断,以道家之自由为其生活的向往。这种道教思想很鲜明地凸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在诗歌中,李白接受了老庄“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向往不受约束的自由人生,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追求个性解放,傲视权贵,与自然亲和。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挫折与失意,现实生活中自我价值的失落感,都在自然中得到补偿。

李白现存诗歌近千首,他的诗歌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豪放飘逸。山水诗歌约占五分之一,有一种自然美、真真切切的描写,毫无斧凿的痕迹,月色、江水、清溪,给人一种宁静淡泊之美,一种真实自然的精神。在这优美的风景中,寄托着李白出游时对故园山水和故乡亲友的怀念之情,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把那山山水水与李白的情思联系起来。由景生情,情真意切。此情此景,自然真实,让人留连,给人安宁。当李白入仕后,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挫折与失意,面对人生价值的失落感。使他更亲近于自然,远离世间的暄嚣和政治的黑暗,与自然山水为朋友。《日夕山中忽然有怀》一诗中,李白臵身于山水云石之间,让自己的情思融合于自然,让自己的心境得到自然的洗礼,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境界,此时,没有了尘世的繁杂,没有了名利的争夺,周围的一切是那样新鲜明净,一尘不染:“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山深云更好,赏美终日夕。月舍楼间峰,泉书阶下石。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在诗中,李白与自然泯一,人与景相融合。与自然为伴,看不出他有半点忧愁与失意。在久居的山中,悠闲地观赏青云,似乎云即是我,我即是云。向着山的深处寻觅,终日观赏美景却忘归人。一轮清月的朗照之下,山峰格外分明。那泉水的清澈、纯净,如同李白自己素净透亮的心。在这样如诗如画的景致中,才能寻找到“真趣”。而这样的“真趣”,又有谁能与之共有呢?那便是远离人世的自然山水。这就是东方美学的极境——人与自然的融合。这就是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诗中,人具有了自然的灵性,自然山水也具有了人的性情。

在李白漫游隐逸的时期,足迹踏遍了江南的锦山绣水,更

勾画了一幅仙境。虽然这样的仙境是一种传说,但是寄托了李白的向往之情,他把仙境寄寓现实,以明月喻唐玄宗,以蟾蜍

nìng喻朝中奸小人,以佞蟾蜍蚀月比喻朝中小人干政弄权。其实,以这样的仙境喻李白的从政,是寄予他有从政抱负而无法施展的愁闷;以这样的仙境喻李白的学道求仙,是寄予他求仙不断而终归于是一种幻灭的悲哀。因此,在李白心中,从现实方面来说,他向往自己理想仙境般的政治仕途;从求仙方面来说,他向往自己成为一个神仙。在《梦游天姥呤留别》诗里,这样写道:“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下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虽然是写梦境,但对神仙仙境的描写,如同亲眼所见,最见诗仙才力。这首诗表现了李白追求独立的自由个性和不向权贵低头的傲岸人格。因为向往神仙而梦见神仙,这是李白从政失意之后,与统治者决裂后,又想遍访名山,求仙学道了。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中写道:“明星玉女备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诗中的“明星玉女”、“麻姑”皆为仙人。“故人”指李白自己,在这样的仙境中做神仙,是李白一生孜孜以求的。他希望与他共同学道的人都成仙,于是便有“丹丘谈天与天语。”他也希望自己成仙,便有“骑二茅龙上天飞”。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中写道:“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水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 的力量是超乎现象,超乎人,超乎现实的。在李白的青少年时期,巴蜀的雄奇秀丽的自然山水孕育了他的浪漫气质与豪放胸怀,创作了不少描写山川景色的诗作。如《寻雍尊师隐居》写道:“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眼。语来江色暮,独自入寒烟。”陡峭的山峰之中,是隐居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忘记尘世间的一切,生活得逍遥自在。李白在途中与白云为伴,臵身云雾中,似乎飘浮于山林中,脱离了尘世。“云”、“烟”烘托出一种仙境般的气氛。在这仙境中,李白逍遥飘逸,飘飘乎而来,又飘飘乎而去,表现出李白逍遥飘逸的气质。入仕的坎坷与挫折,使李白感受到了生命的大起大落,感受到了时代的压抑与黑暗,感受到了官场的小人专权,李白却以“众人皆醉我独醒”、“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豁达与超脱,进入了一个心地淡泊,“陶然共忘机”的境界。这正是《老子》提出的“涤除、“玄览”的认识过程,对待事物,摒除内心杂念的干扰,摒除主观成见,以澄明的心境加以体认,加以观照,考察事物本质所蕴涵的哲理。李白洗涤了心灵的污垢,投身于山林之中,这时,自然山水的灵秀便流淌于他多彩的笔下。如《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

yǎo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碧山”是李白向往的,因为在那里,李白获得的是一种闲适、逍遥。而普通人却怎么能领略到这样的境界呢?“桃花”、“流水”富有生机活力,这是不同于喧嚣人世间的一种美。臵身于这样的境界中,李白脱去了名利的光环,洗去了身心的污垢,宇宙也是动的,李白心目中的宇宙是有精神力量在内的,对待自然,便赋予了一种人格化,白云明月和自己一样是天地间有生命的东西。李白的山水诗,毫无斧凿痕迹,“想落天外”的驰骋想象,对夸张和比喻的独特运用,形成了奔放的气势,染上了极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描写的自然山水中,赋予了一种动态美,具有强烈的活力。让人感到一种精神解放的愉悦,一种人的主观精神与自然山水融合的旷达胸襟。如《望庐山瀑布》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瀑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气势磅礴,新奇无比的山水画卷。“银河落九天”的奇喻,极写瀑布之高,“飞流”、“直下”、“落九天”刻画出瀑布的动态美。苏轼以“古来惟有谪仙词”的美誉来高度称赞此诗为瀑布诗之冠。在这些充满活力的山水诗中,似乎可以看出李白生命力的充溢,而这生命力,又是经过了道教的精神洗礼之故。因此,他毫无世俗之气,在精神深处,光芒四射而出,流露于他的笔端,便有了那样气魄宏大,无拘无束的诗作,便有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气勃发。在《望庐山五老峰》中写道:“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挥笔,比喻新奇,秀拔天成。“削出”更显山川景色的动态之美,秀丽的山峰令人向往,因此,李白要“将此地巢云松”。这秀丽的景色与李白的心思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李白的思想是狂放不羁,跨度极大的,他所取材的歌咏对象也有的很多是雄大壮阔的,如

1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冀若垂天之云。”在充满强大生命力的大鹏身上,李白找到了他壮志凌云、豪气万丈的抱负的寄托。在《上李邑》诗中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大鹏的生命活力使得诗篇充满了蓬勃生气。在李白的其他山水诗中,还有很多诗歌借用运动的意象来表现诗意的运动感。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临江王节士歌》)等。运用想象和夸张,构成一种运动气韵,给人一种强大的运动感。李白狂放的气质和生气充溢的活力,不仅体现出了他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而且体现了他的山水诗歌的生机与活力。由老庄哲学生发出来的审美观是自然美、率真美和含蓄美。这也直接影响了李白。他主张诗歌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追求一种自然清新,豪放飘逸,雄奇壮丽的风格。在他那山水诗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山水的钟爱,对神仙仙境的追求,有一种飘逸之气、超脱之感,有一种气魄宏大,雄大壮阔的境界。这些都是李白接受了老庄哲学,来认识天地万物,指导诗歌创作和人生的结果。

道教思想对李白的思想性格、人生理想、诗歌创作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的产生,与李白生存的时代、李白独特的个性等方面有一定关系。李白生存的时代,是中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思想自由的时代。统治者提倡道教,为道教的发展

道教思想 篇3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万物归元;平等思想

一、壁画中体现的平等思想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追求着平等思想,可以说自从人类出现阶级开始,追求平等的思想就随之出现。有很多的研究学者都提出过对平等思想的见解,还有很多宗教教义都认为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个宗教对平等的理解都不相同,中国的道教则是从壁画中吸收了许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道教中人与物之间平等的思想道在永乐宫壁画有着充分体现。

(一) 人无贵贱 、仙格平等的思想

永乐宫壁画反映的道教人无贵贱、仙格平等的思想。

第一, 把平等当作拥有高尚道德的前提。在王重阳的眼中,平等是极受推崇的。 平等思想是王重阳一生最为重视的和践行的思想之一。首先,王重阳认为平等是儒释道三家在社会里存在的最好的表达形式,他一生中连续创立了五个教派,分别为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仅仅从第五个教会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在王重阳的心目中平等思想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其次,王重阳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应该享受社会的福利。

第二 ,以道为本的思想 。道教认为修炼者之间没有世俗社会的阶级贵贱差别 , 只有道性高低差别。从壁画中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无论是妖精还是怪物还是人类,看他们能否成仙关键在于他们拥有道性的多少。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标准,而“道”的多少,又依赖于求道之人自身的修道、悟道的程度。

最后,道性众生都有不分长幼,都必须平等待人的思想。在王重阳以后,很多的全真教徒都能把平等的思想贯彻于自己的亲身实践之中,这一思想要求修士平等地对待各个阶层的人,这种思想直接促进了全真教的传教度人活动的发展。正是这种不分等级、心无彼此的平等思想,让传真教得到了各个阶层的拥护得以在很短时期间内快速发展壮大。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中描述了很多关于吕洞宾的故事,这些零零散散的生活纪实对平等待人思想作了最好说明。其中在《石肆求茶》里,吕洞宾“诡为丐者,衣衫褴褛,血肉垢污,殆不可近”,而茶肆女“殊无厌恶意,益取上茗待之”。元朝道教用“以脏试人”的方法来鉴定一个人是否具有道教弟子的基本品质。有一个学者曾经说过:“赞同污垢就是认同同等的社会地位。”吕洞宾一直以脏乱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但并没有受到歧视,这恰恰吻合了道教思想中人人平等的观念,也可以看出道教对平等的追求。

(二) 人与物之间是平等的

道教认为人与物之间也是平等的,“人”与“物”之间只有形态的不同,而没有道性上的差异。修道的人应该像圣人那样对待民众贤愚皆爱,对“人”与“物”等同视之,这个思想从先秦道家“万物齐一”和唐代潘师正“一切有形,皆有道性”的思想而来,但如此明确地提出人和动、植物平等的思想,在元朝还是第一次。永乐宫纯阳殿《度老松精》讲了一个吕洞宾在岳州巴陵县度化老松精的故事。因累积阴功,有了灵气的老松精,具备了成仙的条件,因此得到吕洞宾的度化。在道教早期的故事之中,松精是严厉镇压的对象之一,属于恶势力的代表,是没有成仙的资格的。老松精被吕洞宾度化,说明道教神仙度化范围的扩大,将动植物形成的精怪也纳入了度化对象。道教阐明了万物平等的主张认为万物皆有道性,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并不是因为人类而存在的,而是各自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否定了人类凌驾在万物之上的权力。永乐宫壁画中反映出许多真仙尊重动物、植物,尊重自然,反对猎杀动物,否则将会遭到报应的思想。在元代许多道教史籍中,许多道者倡导保护动植物,这首先来源于人和动植物平等思想的指导。永乐宫壁画中的这些道人都把动物当作人类的朋友来对待,在纯阳殿中吕洞宾救助狗和狗的主人,反而遭到狗咬,就是这样吕洞宾也没有对狗进行惩罚,而是任其离去。

总之,永乐宫壁画表现出的平等思想,在人与人之间,既包含平等待人的观念,又表现出追求身份平等的思想;在人与物之间,既有人与植物自然和谐的体现,又有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实例。如此饱满集中的表现道教的平等思想,是以往道教的宣传所达不到的程度。全真教的平等创教理念是道教理论的一大贡献。当然,这里说的道教平等思想,并不是说道教能够做到完全的平等,而是他们对平等的一个追求。道教的神仙谱系也是等级森严的,像封建社会的官职体系一样,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影响力上讲,道家中的女性真仙与男性真仙都有差距,这也反映了道教不平等的一面。但相对于儒、释两家而言,道教里的平等思想更有特点,表现在对平等的追求更为炽烈和直接。

参考文献

[1]韩儒林.《元朝史》[M]人民出版社1986:357-360

[2]芮城县志编委《芮城县志》[M]三秦出版社 1994:456-462

[3]萧军.《永乐宫壁画》[M]文物出版社 1997:45-78

[4] 佚名.玄天上帝启圣录 [ M]道 藏 :第 1 9册.北

京:文物出版社 1988

[5] 苗善时.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 [M]道藏:第 5 册.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6] 秦志安.金莲正宗记 [M]道藏:第3册.北京:文

物出版社1988

[7]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321-323

[8] 黄元吉.净明忠孝全書 [M]道 藏 :第 2 4册.北

京 :文物出版社 1988

[9]葛洪.《抱朴子·内篇》[M] 中华书局1985 :125-132

[11] 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M]道藏:第 5 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邓贝(1992—),女,汉族,陕西商洛人,学生,在读硕士,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道教音乐美学思想与审美探析 篇4

关键词:道教音乐,美学思想,审美风格

道教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自身的音乐体系经过了从“巫”到“礼”的基本变化,并在道家学派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与审美风格。

一、道教音乐的基本概况

由我国本土发源的宗教中,道教的影响力最大,其历史谓悠,沿袭了道家学派的哲学思想,因此道教音乐也自然而然的带有道家学派的思想气息。道教音乐被大众俗称为“法事音乐”、“道场音乐”,关于其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本身就是宗教,所以道教音乐的主要作用也就是用来渲染宗教氛围、寄托宗教信仰,在各种道教仪式场合中,都不能少了道教音乐[1]。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道教音乐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最独特的一支,也是汉民族传统宗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道教音乐的欣赏,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般的旋律、音韵之美,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获得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体验。2008年,道教音乐在国务院的批准下,正式成为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重视与保护,可见其文化与艺术价值非同一般,但目前大众对道教音乐的认识和了解还非常有限。

二、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

从如今的学术研究来看,我们认为道教以道家学派的哲学思想为根基,以“道”为教内的最高信仰,并承袭了从战国以来我国产生的各种神仙方术,宗教神秘感非常强,而且教内派别体系复杂。当然,这些并不是我们将要探讨的主要内容,而只是以此为背景,便于我们理解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

1、自然之美

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于自然的崇尚,这得首先从道家的学术思想说起。道家思想具有显著的崇尚自然的倾向,这是大多数人都非常熟知的,其所追求的是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对此后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道教在思想上与道家属于一脉,因此道教音乐也明显的表现出了对自然的崇尚与追求。

正所谓道法自然,可见不论是对于道家还是道教而言,“自然”都是最为重要的。道教音乐虽然在形式上“入世”,但是却在思想和内涵上“出尘”,尊重宇宙万物的客观规律,认为质朴、原生,才能体现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所以,我们在欣赏道教音乐的时候,从整体上便能感受到一种道仙自然之美,从其语言、曲调来体会的话,这种感受将更加的明显。和普通的大众音乐不同,道教的音乐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也没有“大做文章”的刻意,完全以质朴和原生为主,自然气息跃然曲上,音阶清新脱俗、旋律曲折婉转、曲调和谐美妙、节奏舒缓有致,一听就仿佛回归到了大自然,像是在与大自然进行心灵上的对话,天人合一,让人心无旁骛,感到超脱而自由,这是大众音乐所难以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

2、静谧之美

“静”是非常深刻的一种思想层次,《道德经》提出“守静笃”,就是要让人保持一种宁静的身心状态,修身养性,将自己与外界尘世当中的诱惑、干扰隔绝开来,从而坚定自己的意志,离“道”更近。由此,深受其影响的道教音乐,在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有表现出了一种静谧之美,让人于喧嚣之内,也能沉醉其中[2]。

道教在自身宗教修炼和思想修炼的过程当中,都会先守静、再观心,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所以道教的音乐会以创造一个“静”的世界为目标。在欣赏道教音乐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所表达的情绪始终稳定如一,没有波动,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旋律优雅有致。普通的大众音乐,可以调动我们激烈、活跃的情绪活动,而道教音乐所能够带给我们的则是一种少有的“静观”体验,就好像是在凝视平静的湖面,没有波澜壮阔,却可以让我们将万物看得更加的清楚。

3、虚空之美

《老子》言:“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中又有:“大智不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老子》和《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中所提到的“大音希声”,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古代哲人对自然音乐观所作的一种哲学升华,即追求思想层面上的一种虚空状态,这是道教音乐的另一种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表现。单从《老子》中的“大音希声”来看,老子所提出的这一概念,与“道”、“自然”、“朴”、“无为”等概念涵义均可相通,所谓“大音”应该指自然状态之音、虚空之音,据此“大音”便可转译为“天籁”,即最美的声音。

在道家的思想认为当中,“无”是万物的本源,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这种思想渗透到音乐当中之后,老子便认为最动听的音乐实则是人们听不到的音乐,即“大音希声”,这导致了后来的道教音乐追求一种“虚无”的声音,顺应自然、淳朴、空灵的音乐之美。因而,道教的音乐文化注重虚空,排斥一切具有强烈反差的元素,讲求音乐章法的微妙变化,给听众以虚怀若谷之感。同时,道教音乐的虚无空灵也反映了道人的心理状态,无欲无求却超凡脱俗。在道人审美心理的掩映之下,道教音乐形成了其清虚、空灵的独特美感[3]。我们在欣赏道教音乐的时候,很容易的便会随着音乐进入到一种虚空之境,仿佛超脱于这个实体的世界之外,达到一种无我、无他、无所一切的状态。

三、结语

道教音乐随着道教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一直传承至今,并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与审美风格,它追求自然、静谧、虚空,和普通的大众音乐截然不同,能够带给我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欣赏。

参考文献

[1]修海林.先秦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吕氏春秋》诸篇为例的分析[J].中国音乐学,2011,01:28-32.

[2]张凤林.对道教音乐发展的意见和思考[J].中国道教,2015,06:7.

道教饮食养生 篇5

所以,人们必须不断地摄取营养以求健康长寿。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

中国飲食养生术首先要求饮食的清淡。《黄帝内经》中就说过:“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意思是那些长期以鱼肉荤腥为食者、贪图膏粱厚味者,足以在身上发出大疔疮来。他们生病就好像用空的容器接受东西一样十分容易。古代帝王多沉迷于山珍海味、花天酒地的生活,但长寿者又有几人?倒是深山古刹修炼的道士、幽静村庄里勤奋的农夫多获高寿。古代养生家指出:“人们嗜食肥美厚味,容易产生半身不遂、痿厥、气精喘逆、痈疮等疾病。”孙思邈指出:“老人所以多疾者,皆由少时春夏取凉过度,饮食太冷,故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所以,粗菜淡饮实际上就是最好的养生食谱。古代养生家告诫人们,日常饮食安排主食宜用五谷杂粮,副食则以豆类、蔬菜、植物油为主。此外,饮食不仅要“素”,还要“淡”,滋味不要太过、太猛,喜食味道浓烈的食物容易诱发多种疾病,于养生不利。清代养生家陆以恬从对人身体的好处和害处着眼,分析了各种食物的利弊,值得人们注意。他说:“医家谓枣百益一损,梨百损一益,韭与茶亦然。余谓人所常食之物,凡和平之物,如参、苓、莲子、龙眼等,皆百益一损也;凡峻削之品,如槟榔、豆蔻仁、烟草、酒等,皆百损一益也;有益无损者惟五谷。”

道家饮食养生还推崇食而有节。饮食不仅要清淡,而且要节制,暴饮暴食,对人体害莫大焉。金元时的李东垣深刻地指出:“饮食自掊,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生也。”

明代何良俊承继孙思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食后将思法”,云:“平旦点心讫,即自以手摩腹,出门庭缓行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后,还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食饮不宜急行走,不宜大语唤远人、嗔喜、卧觉。食散后,随其所业,不宜劳心力。”

道教饮食养生术还要求人们应该定时进餐,养成习惯,是十分有道理的。古人还十分强调烹调食物要得法,注意调和五味、阴阳、寒热等。古人将食物按味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它们又都有着阴阳的属性,叫做“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掌握食物的这些性质,加以适当的调配,就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因为它们对人体会产生各种影响,人们在烹调过程中若能做到阴阳相配,就不会或阴凝腻滞,或过于辛热燥烈。但究竟应该吃何种性质的食物,则需按自己的体质而定。中医常把人分为四种类型:正常健康型、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

阴虚型体质的人,常出现手足心热、烦心、口干、便秘、舌质红等症状,故宜食性甘寒、甘凉或甘平之物,具体说来有:小米、小麦、大麦、玉米、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扁豆、白木耳、紫菜、豆腐。水果方面,可选择鸭梨、香蕉、柿子、大枣、青果、西瓜、莲子、百合、猕猴桃。肉类可用白鸭肉、鹅肉、鸡蛋、鲫鱼、青鱼、黄花鱼、龟肉、甲鱼、蛤蜊等。此外,常食白木耳、黑木耳、莲子、大枣等亦有效果。

阳虚型体质的人,常出现手脚冰凉,饮食喜热怕冷,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舌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日常食物应以温性食物为主,还应考虑有针对性地配合补气食物,保护脾胃,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常用的补阳食物可选用爆炒羊肉、猪肝、狗肉、鸡肉、红烧带鱼、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海参、淡菜、鹌鹑、刀豆、栗子、韭菜等,夏天不要吃过多冰冻食物。阳虚质的人适宜吃核桃仁。具体吃法可以将核桃仁煮粥。

阴阳两虚型体制的人,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

浅析吴镇的道教美学思想 篇6

在《义门吴氏谱》中记载吴镇“生于至元十七年 (1280年) 庚辰七月十六日子时, 卒于至正月十四年 (1354年) 甲辰九月十五日子时”。出于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人生追求, 吴镇一生没有做官, 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因此, 对吴镇的评价很多人对他“隐逸”的一面都很侧重。比如明末清初的钱棻, 在《梅道人遗墨序言》中说吴镇“投渊洗耳, 疵俗激清, 类皆不得志于时, 或胸有所感奋, 然后托而逃焉”。可见, 吴镇对仕途采取的是归隐的态度。

对吴镇在隐逸方面还有其他的描写:“先生生于元季, 感时稠浊, 隐居不仕, 生平耽精易理, 垂篇卖卜”。对于吴镇的隐居不仕有了更加详细的记载。据说吴镇将他的房前屋后都载满了梅花, 清光绪年间重修的《嘉善县志》 (嘉善于明宣德五年建制, 县治设魏塘) 中记载:“吴镇, 字仲圭, 性高介, 少好剑术, 读易有悟, 乃一意韬晦, 效君平卖卜。既而厌之, 潜迹委巷, 绕屋植梅, 因自号梅花道人。工诗翰, 善画山水竹石, 每题诗其上, 当时称为‘三绝’, 有势力者求之不得, 惟贫士则慨赠之, 使取值焉”。从此段话中可以看出对吴镇在诗书画方面的精湛造诣高度评价, 也可以看出这种隐逸的情怀不仅是追求精神上的淡泊与宁静, 更是对回归自然的一种向往。

在元代的社会背景下, 道教的隐逸思想还体现在吴镇的生活和艺术作品中。他的很多作品多是描绘渔父泛舟水上、荡舟垂钓渔隐生活场景。如在一幅《渔父图》手卷上题词:“洞庭湖上晚风生, 风触湖心一叶横, 兰棹稳, 草衣轻, 只钓鲈鱼不钓名”。一句“只钓鲈鱼不钓名”就道出了他的这种超脱、隐逸、淡泊名利、逍遥自在、回归自然的怡然自得心境。“家住梅花村, 梦绕白云乡。弄翰自清逸, 诗歌更悠长。”在这首诗中吴镇“隐君”心境也可窥见一斑。

二、“一个轻舟寄此身”的逍遥心境

吴镇一生淡泊名利、远离尘世, 道教的隐逸思想在他的言行和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他看来最理想的生活境界之一就是过着那种无忧无虑的渔隐的生活。这也是他隐逸生活的一部分, 在他的画作中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在一叶轻舟上有位渔者一个人坐在船头静静的钓鱼, 或者已经抱着酒坛醉倒在那里, 或者直接的就在船上睡着了。这种逍遥自在, 远离尘世的心境是多么的让人感觉怡然自得。

在《渔父辞》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桃花水暖五湖春, 一个轻舟寄此身。时醉洒, 或垂纶, 江南江北适意人。”这种“一个轻舟寄此身”的旷达和画面中的阔远极具道教中的境相, 即飘逸、洒脱、惬意而又悠闲自得。此外, “一叶轻舟寄此身”的隐逸之意, 更是吴镇远隐江湖, 诗歌自娱的很好体现。

吴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他本身的精神向往是分不开的, 这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人把他的作品中的“渔隐”用儒释道的精髓进行了很好的阐释。“他之所以对‘渔隐’题材情有独钟, 是与绝意仕宦、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相关;再则对佛教的信仰, 尤重‘心’象, 以超然出尘的态度观照万物。”这种来去自由、不得不失、归隐山林的向往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 如《溪山高隐图》 (故宫博物院藏) 、《秋江渔隐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渔父图》 (故宫博物院藏) 、《清江春晓图》、《双桧平远图》、《嘉禾八景图》、《松泉图》等。在这些作品中他都将这种“渔隐”的情怀发挥的是淋漓尽致。一方面是他本身的真实写照, 另一方面也揉合了儒释道的精髓。

当代著名美术史论大家王伯敏在“仲圭水墨引述”一文中说:“我把画中的渔父, 都归属于吴镇自己, 是吴镇希望那样生活的自白。”这种渔人诗酒相伴, 独钓寒江的逍遥画面, 也正是吴镇的真实写照。这种道教中“逍遥”、“无待”的美学理想在吴镇刻画的渔父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回归自然、清逸脱俗的心性

元初, 在异族统治的社会背景下, 吴镇深受庄子“上与造物者游, 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的深刻影响。毅然选择了超脱而归于自然, 逍遥于云水之间, 投身于超然物外的精神自由世界。吴镇未仕, 更不愿与权势者往来。相比较下他跟僧人和道士来往的会更多。因此, 在他的作品里体现出超逸脱俗、放逸达观的意蕴。这也是庄子“至乐无乐”的至美感受, 更是道教中“道法自然”的“大美”追求。

吴镇的山水画多采景于身边的自然环境。他在《嘉禾八景图》题记中说:“嘉禾, 吾乡也, 岂独无可揽可采之景软”。他于平淡自然的景色中, 营造出一种氛围耐人寻味。《渔父图》所描写的是夜晚湖山景色。画中有高树、茅舍、湖畔、小径、渔船等元素。因此, 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平淡的心境, 刻画出大自然的静谧。图上有吴氏自题七言古诗一首“西风潇潇下木叶, 江上青山愁可叠, 长年悠优乐竿线, 蓑笠几番风雨歇。渔童鼓泄忘西东, 放歌荡漾芦花风, 玉壶声长曲未终, 举头明月磨青铜。夜深船尾鱼拨刺, 云散天空烟水阔。”这种取景于自然、清逸脱俗的绘画风格体现在吴镇的作品和生活中。方薰在《山静居论画》称吴镇:“饱则读书, 饥则卖卜, 画石室竹, 饮梅花泉, 一切富贵利达, 摒而弃之与山水花鸟相狎, 宜其书画无一点烟火气。”这种远离尘俗, 在自然山水中, 自得其乐的逍遥自在更是对“道法自然”追求和诠释。

参考文献

论道教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保护 篇7

道家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 即所谓“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2]。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 最后回归自然。

道教的主要思想基础是老庄哲学。老庄思想中, 有许多已经成为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首先, “天人合一”思想引导人们要顺应自然, 遵照自然规矩, 切勿违背自然, 违反自然规律, 若违反自然规律, 也就违反了道教思想核心:“道法自然”, 此话题虽似老生常谈, 却并不乏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是基于道教中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 庄子认为, “天地者, 形之大者也, 阴阳者, 气之大者也, 道者为之公”[3]。“气”, 即物质自然性, 故其主观精神的道, 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认为, 自然万物的根源, 是物质, 从这种思想生发开来, 人不可能离开自然, 人与自然也不是割裂开来单独存在的,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而统一的存在, 应该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自然万物, 皆有所生, 所赖, 老子曾言:“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又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4]人与天、与地、与道、与自然, 是否都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呢?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5]人在自然面前, 还是留存敬畏之心为好,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人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发展了文明, 传承了文化, 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凌驾于自然之上, 人与自然, 终究还是“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 我们的改造, 融入浩荡的历史长河中, 竟似乎只是浅薄的小菜一碟。

老子在论述人之德与自然万物的利害关系时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人居其一焉。”是否尊重自然规律, 其实决定了人对于自然的态度, 也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认识到“天地为大, 人乃其子”, 才能善待自然, 善待自身。真正与自然和谐共处。

日本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汤川秀树也认为, “我们现在不得不担忧人类会不会沉没到科学文明这种人造的第二自然中去。老子的‘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的声明获得了新的威胁性意义, 如果我们把‘天地’看做包括第二世界在内的自然界, 并把‘万物’看做包括人本身在内的话。”他还进一步指出:“早在二千多年前, 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或者这样说也许更正确, 老子当时就发现一种形势, 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形势, 但事实上二者却是很相似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 他才写下了《道德经》这部奇特的书。不管怎样说, 使人感到惊讶的总是, 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 老子怎么会向从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6]

《度人经》云:“仙道贵生, 无量度人。”意思是:尊重生命, 善待万物, 珍惜一切的自然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古人尚能如此, 今人却少了如此胸襟, 如此敬畏之情, 岂不憾哉?《感应篇》曰“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 在“众善奉行”的思想指导下, 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谦让、相互谅解的“慈爱和亲”的理想社会。此为趋吉避凶的神妙法门, 诸恶莫作, 是否也包含破坏自然之恶呢?不得而知。我们违反了“仙道贵生”的准则, 承受自然的谴责与报复时, 是否应该反思“天人合一”的真谛?

庄子曾云:“道行之而成, 物谓之而然。”[7]在一定意义上阐明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 就是普遍在于万物, 通达于一切。万物皆有灵, 只有尊重自然的物质性, 善待万物, 将万物视为根本, 明白损万物即损我之生存环境, 方可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化”, 此种境界, 岂不妙哉?此种社会, 方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社会。

而要建立这种理想社会, 首先, 为人要追求自我主宰命运, 只有主宰命运, 方能决定善恶所趋。正如庄子所称:“近于天地者, 德也;行于万物者, 道也。”[8]就是说, 这种自我主宰命运的法则是要在遵循“道之尊, 德之尊,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9]的思想体系中践行的。否则就违背了“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的本质和本源。人主宰自身, 最关键的一条是主宰自己的思维, 从而主宰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侵略性和占有欲望, “永无止境”, 终究只是神话!其次, 道教的“天人合一”观念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意识。实在难以想象, 再过一百年, 人类是否要承受越来越重的生存压力?故此种“环保”, 不只对自然界, 对人类社会, 也未尝不是一种进步。它推崇万物有灵、众生平等、惜爱物命、重生贵生的生命至上精神。源于道教认为万物皆禀道而生, 故一切蠢茧含灵都禀赋“道性”、天生“有情”。“道性”的根本即本性自然、万物平等、无形无名、运化自如、和谐为一;“有情”的核心是尊重物性、慈爱和同、不思杀念、怜悯众生。而人类作为万物中的有机部分, 其同样禀道而生、本性含情, 与万物处于齐同平等、共生共荣的状态。基于这一思想, 道教重视人的生命, 也重视自然万物的生命, “昆虫草木, 犹不可伤”。道教最基本的五戒中的首戒就是“戒杀生”;道祖老子则强调, 只有“天地相合, 乃降甘露”[10]。《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对动物、植物、土地、水资源都提出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得杀伤一切物命”。“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不得惊鸟兽”。“不得笼罩鸟兽”。“不得妄鞭打六畜群众”。“不得焚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凡此种种, 让人叹为观止, 如此心存敬畏, 方可“天人合一, 风调雨顺”。

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 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 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 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 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9]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 将会大大的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 所以短命, 也是“以其生生之厚”, 即放纵嗜欲的结果。

只有真的做到了“昆虫草木, 犹不可伤”, 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 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 致使资源匮乏, 人类面临生存危机。要改变这一命运, 只能走节约环保,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不能将子孙的资源消耗殆尽。老子在《道德经》中为世人指出:“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是谓天根。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把“神”比喻“道”生万物, 作用无穷无尽, 孕育万物生生不息。

道教提倡用终极价值、终极关怀来善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 保护土地、水、空气的良性循环, 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任何生命事物从今天看来, 借助于“天人合一”的观念, 提醒众生改变野蛮蒙昧, 走向文明, 必将是大势所趋。

道教倡导“人生一小天地”, “天人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而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除了古人的多种尝试, 甚至修就“金刚不坏之身”, 今人也可以从环保这个角度, 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 试想, “天道酬善”, 顺应天道, 崇尚自然, 将对环境的虐杀最小化:减少一点汽车尾气的排放;少垦少伐所剩无几的土地;少浪费一点有限的地球资源……多回归自然, 亲近自然, 这其实就是“道家”养生的精髓, 这样, 人类的生活质量不是就得到提高了吗?道教认为, 人体与宇宙的结构是相同的。不仅人的身体器官构造与宇宙构造相应, 而且通过表示阴阳五行八卦等符号体系, 将天人结构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同构体系中。道教认为, 宇宙是一个放大的人体, 人体则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我们生存的宇宙, 如果遭到破坏, 那么我们人自身, 也必受此种破坏。

道教的思想, 是一个智慧的宝库, 值得我们很好的发掘, 它更是我们唯一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 在西方文化不断涌入, 传统文化饱受冲击以及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今天, 道教的思想, 能够给予我们一种启示, 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栖息, “天人合一“思想, 也将成为我们的终极追求。探索的道路很长, 理性的思考与传统的回归, 将引领我们走向另一种沉淀。

摘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其基本教义“仙道贵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观点与具有世界意义的环境保护事业相结合, 已然绽放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揭示了道教文化中的现实社会价值, 为环保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和借鉴,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 探究道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道教,天人合一,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鲁迅.致许寿裳的信[G]//鲁迅书信全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12.

[2]袁劲松.道德经新解:道家思维活学活用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213.

[3]流沙河.庄子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211.

[4]任晓军.说道“:道德经”心得[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58.

[5]王宇.庄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132.

[6]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302-304.

[7]钟文龙.无情世界的心境——浅议庄子哲学产生的社会根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37.

[8]赵建明《.庄子.齐物论》辩疑[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9, (2) :46.

[9]张帆帆.老子道德经中的人生哲学及其指导意义[J].知识经济, 2010, (2) :12.

浅谈道教思想对太极拳发展的影响 篇8

道教的基本思想可以粗略的概括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是, 道教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第二是, 道教思想的导向是“天人合一”;第三是, 道教思想具有的广泛的包容性, 集众多优秀理论于一身;第四是, 道教思想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道教武术讲究将武术技击与健身融为一体, 以练好坚实的内功为根基, 并结合了道教医学、养生学等学科的优秀成果, 以道教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道教思想对太极拳发展的影响

道教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土生土长的汉族宗教, 带有强烈的该民族文化特点, 对太极拳产生了巨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对思想和技击理论的影响。

2.1太极拳中的道教之“道”

《道德经》中有言“大道无形”, 这里所说的道, 是指宇宙的核心价值, 也是社会万物同在一个时空中, 所必须要遵守的规则。而“道”的思想, 是道家的核心思想, 由“道”文化而衍生的各种理论思想, 也随之发展, 进而影响了太极拳的发展。

2.1.1太极拳中的“天人”之道

道教通过对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了人和天地万物共生的结论, 认为人应当顺应天命, 同时天与人的关系也应该通过天人合一, 天地生人、气通人天等表现出来。

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太极拳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太极拳主要具有的四个特点, 无一避免不和道教的思想相结合。在太极拳的每招每式中, 都能感受到顺应自然, 天人一体的思想融入。在动作的命名上, 还采用了众多动物以及自然的名称, 如:倒挂东风、海底针等。在运拳时, 提倡形正, 身轻, 自如。由此可见, 太极拳和道教一样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 提倡顺应自然。

2.1.2太极拳中的阴阳之道

阴阳协调, 是人们对于道教最为普遍的认知, 在道家的思想中, 世间的所有事物都有阴阳之分, 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阴与阳相结合, 转变的结果。

在有关对太极拳的论述中, 太极拳与阴阳的关系结合的十分紧密, 太极以阴阳和动静为基础, 这一普遍的结论。所以说, 想要打好太极拳, 就必须要能够调节好身体的开合和动作的阴阳关系, 在开与合的变化中, 融入虚实的概念。在动作的变化之中, 迷惑的动作是对应的虚, 对待敌人采取的有效性的攻击是实的。在太极拳不同的步式中, 支撑腿是实, 而辅助腿是虚。因此, 在动作之中也有阴阳的体现。在刚柔并济, 大起大落中, 都体现着阴阳的和谐, 蕴含着道家闪光的思想点。太极拳集合阴阳之道, 在阴和阳的转变中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

2.1.3太极拳中的“气”之道

在太极拳中, 还蕴含着“气”的哲学, 关于“气”的哲学从初秋时代开始普遍性兴起, 同时成为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概念, 历史发展至今, 人们对于“气”, 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道教中关于对的“气”的解释也和太极的相关内容融合在了一起, “气”成为了太极的重点, 而且, 随着修炼层次的逐渐渗入, 气所体现的精神也更加明确。对于高层次的太极拳家来说, 他们可以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 真实的感受到气在身体内部融会贯通的过程, 这一体验足以证实人的养生与气之间的紧密联系, 进一步说明了太极的基本理论观点之一就是气, 对于气的理解, 根据学习者认识的程度不同, 学习时的体会也不同, 在高层次的训练中, 往往容易达到气精华的融会贯通, 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学习太极帮助学习者平和对待生活, 从而实现自己的完美人生。他们通过自己运气等方面的训练, 感受天人合一的精神氛围, 为太极拳的实践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经验。

2.2道法自然的方法论于太极拳

道家与道教信奉的理念稍有不同, 但是都以“道法自然”作为自己道教的中心理念。太极拳融合了清静无为的治理思想, 同时太极拳采取了反者道之动的思想精髓, 这在太极拳中都有对应的动作纲领。

2.2.1反者道之动对太极拳发展的影响

在道家中, 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意识, 就是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的思想, 也是太极拳攻击的重要原则。具体在太极拳技法上的展现有, 想要进攻的时候先退步防守, 想要伸展前, 先进行身体的屈收等。如此一来, 不仅体现反者道之动的方法, 从而达到了最初的目标, 由此可见, 太极拳在实践过程中, 充分利用了反者道之动的思想。

在太极拳中有很招式的解读, 这些解读很明确地展现了与反者道之动的密切关联。太极拳使用了很多相生相克的办法, 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达到目的。打败敌人的目的, 这些方法同样体现着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太极拳这一传统文化, 吸收了中国道教的思想精华, 同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道教文化。

2.2.2“无为”而“无不为”

清净无为, 是老子一直所追求的人生价值, 也是道家理论哲理的核心, 无为而治是真正的有为, 如此顺应自然, 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老子认为, 只有回到那个原始的社会时代, 人与人之间才是真正和谐的, 才能够拥有静观天下的思想意趣, 达到天人和谐的地步。

在太极拳中, 也有与之相呼应的成分。在太极拳理论中, 有舍己从人, 虚心弱志的口诀, 其实, 这便是对应的无不为思想。一旦太极拳家更能够练到至高的境界, 就能够做到天下无敌, 天下无争的境界。在太极拳中的至高境界就是无不争, 无不为, 这才称的上是真正的无敌, 而太极拳真正的强者, 是不去与人相争。只有如此, 人与社会, 与自然才能实现大一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道法自然”。

由上述的论述不难看出, 道教的思想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太极拳之中, 无论是无为还是反者道之动的思想, 都对太极拳有着广泛的渗透。

2.2.3“生道合一”的人生境界于太极拳

《道德经》中的思量论断与道教的思想是有关联的, 他们都认为每个人的现实生活都是有价值的, 而一个人, 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 存在于这个宇宙中, 也是有幸福和快乐的权利的。如果一个人能够一生追随道学的思想, 那么他们的生命价值将会得到更大提升。

太极拳和道教的思想相适应, 具有生道合一的思想追求, 太极拳也不仅仅只是一种用于锻炼身体的运动方式, 同样还是协调身心, 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学习者通过太极拳, 体会人生的奥妙所在, 实现自我价值, 从简单的修形到最终的悟道养性, 以及最后可以到达至高境界。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精华和太极拳的紧密结合。

3结语

(1) 道教武术以道教哲学理论为指导, 结合了道教各个方面的相关成果, 将医学、炼丹学等方面和太极拳的招式相结合, 科学的以身体结构为基础, 从而对穴道进行研究, 形成科学的体系。

(2) 道教的阴阳, 反者道之动的思想以及气的思想都在很大程度上对太极拳产生了影响。

(3) 太极拳在道教的思想培植下成长, 对道教有很深的思想认识, 从而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目标。

摘要:现今, 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的影响, 宗教文化与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子系统文化, 互相之间产生影响。道教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土生土长的汉族宗教, 带有强烈的该民族文化特点, 它在思想领域, 广泛吸收各个时期的道家思想, 并进行归纳和总和。道学的发展深刻影响了我国太极拳的发展。该文对道教思想对太极拳发展的影响进行论述, 使读者对道教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 提高人们对太极的认识, 从而利于太极拳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道教思想,太极拳,道教,影响

参考文献

[1]谢路军.中国道教文化[M].九州出版社, 2008:161-184.

[2]蒲李周, 潘小波, 董植寿.论儒教、道教、佛教对武术的积极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 2006, 28 (3) :52-54.

[3]张俊.试论道教哲理对太极拳的影响[J].宗教学研究, 2007 (1) :10-12.

道教“十养”与长寿 篇9

一、运动养身:道教讲究“性命双修”

“修命”就相当于西方的“生命在于运动”。养生最好从青年时就开始,如果你在青年时对“养生”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到了中年后你也应当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了。这时“养身”之法应以动为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运动的项目很多,诸如练武术(打拳、练剑)、练气功(特指动功),做操、慢跑、打球、骑车、游泳、爬山登高等等。身体素质差些的,可以郊游览胜,放风筝、垂钓、跳健身舞、散步等。通过经常运动,既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更可使筋骨强健,气血顺畅,解郁散滞,增强免疫力,防病于未然。

二、静坐养神:

道教修炼养生学讲究“形神并练”,“养身”既是养形,同时也要“养神”。养生之道认为“以动养身,以静养神”,静则天地宽,情绪稳定,心静神明。一般人在生活中,养神重在绝视听,除杂念,通过静坐修炼,达到无物、无我。养神达到高境界的人,自然提高免疫力,增进身心健康。

三、少食养体:

这里所说的养体,与“养身”的概念不同,是指身体的胖瘦适中,保持标准体重。道教修炼者认为,“神清才能体健”,“养体”与“养神”的关系密不可分。对于一般人来说,提倡“进食八分饱”。老年人消化能力减弱,饮食调养应以温饮易消化,清、淡、稀为原则,但要做到营养科学,合理搭配,使其与身体需要基本平衡(身体好、饮食好的老人,也可以少吃多餐)以保持正常体重。特别提示:最近国外研究证实,过度肥胖的人心脏负担加重,不但行动不便,且会影响寿命。

以上所说的“少食养体”只是对普通人说的,至于得真传的修炼之士,则有更高妙的绝招——服气避谷。“避谷”又称却谷、断谷、绝粒,这本是古代“方仙道”(秦以前对神仙家的称谓)的一种修炼方法。

四、寡言养气:

道教修炼强调“三圆”。即:节欲者精圆,少言者气圆,息虑者神圆。一般老年人阅历较丰富,有些人容易多话,甚至“仗义执言”,这样不好。须知“开口神气散”,话多不利于养气,该言则言,可言可不言者,则不言或少言为好。若因言语不当而与人引起争执,就不好了。

五、读书养智:

坚持从小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合理用脑,博览群书,既可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又能培养和保持智力,防止脑力衰退,这也是自娱妙法。但要注意保持视力,读书1小时,要休息10分钟,眺望远处的绿色景物,能打一趟24式太极拳更好。修道者应多读道教经典及《易经》等书。

六、诗词书画养性:

诗词书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项目,更具有奇妙的修心养性作用。因为在进行诗词书画创作(或练习)时,要求专心致志,百念不生,心不他用,这样才能构思、创作出好作品。古今有很多书画、诗词大师,都是长寿百岁的人。在道教和佛教中也有很多高人是诗词书画方面的能者,可能他们都是从诗词书画的创作过程中,达到了修心养性的效果。

七、劳作养德:

老年人切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应该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在劳作中得到锻炼,又能愉悦心情,发挥余热,从而赢得社会的敬重和家庭成员的爱戴,促进家庭的和谐。

道教界还鼓励信徒积德行善,提倡“功满三千凡也仙”。

八、诚朴养品:

“诚实”,“朴素”和“检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在国人心中,已故周恩来总理就是达到这个水准的典范人物。现代的老年人也应该重视品德修养,并以此影响和教育子孙后代,教育他们树立爱国情怀,并懂得尊重农民的劳动,千万不要浪费粮食,因为这些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劳动换来的。

九、宽厚养福:

“宽”就是宽容,“有容乃大,能容则人和,人和生百福”。在不触犯原则的小事上,宽以待人,忍让为贵,吃亏是福,更不要议论别人的长短……则福乐无边,福寿绵长,终生受益。

十、仁慈养寿:

道教的慈善观 篇10

“慈者,万善之根本。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虽至微,亦系生命。”道教书中载述的仙真事迹,无论如何神异离奇,但都是以慈悲仁爱作为基础。

【一】

与很多宗教不同的是,道教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修道成仙、长生不死。“贵生”是道教学说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从《老子》所强调的摄生、贵生、自爱和长生久视,《庄子》所说的保生、全生、尽年、尊生,到《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再到被道教奉为万法之宗、群经之首的《度人经》中,开卷就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宗旨,所有的道书,始终贯穿着贵生的传统。

在道教的理论中,神、人以及世界万物,都是大道和“气”衍化的结果,本质上都是同源的。《太上老君说常清净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之所以有神灵、凡人及万物的差别,是因为宇宙本体的大道在其开创宇宙、衍化万灵万物的过程时,由于“禀气不同”而性质各异。

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命是神圣的,无论是天地的至灵——人类,还是遍布山川湖泽的禽兽鱼虫,其生命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是“大道至德”的显现。因此,贵生是人类的“至德”。“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对于生命有害的事情都应制止,凡对生命有利的事情都应去做。在道教看来,这是大道本身拥有的普济救世的美德的最好体现,亦是做人的根本与修道的必需。

“道”是伟大的:它生育万物,却不把万物看成自己的儿子;它长养万物,却不据为己有;万物都受到它的恩泽和利益,它却不居功不自傲。这是道的美德,也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美德。道教修行的终极目标,正是与道合一,所有的修行,就在于学习“道之德”——无私地长养万物,平等地善待万物!

这就是道教的“贵生”理论,也可以说是道教慈善观的理论基础。

【二】

道教把行善与修道成仙明确地联系在一起。天师道要典《想尔注》中说:“百行当修,万善当著。”《抱朴子内篇》中说:“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升二百善。”道教的这种着眼于现实的济世利人的教义,贯穿于其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

道教有“功德成神”的说法。意思是说,积功累德,是人成为神仙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广行善举是道教得道成仙的重要内容。一个人要想成仙,就必须积大功德。而功德正来自“慈悲仁爱”。《感应篇图说》中说:“慈者,万善之根本。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虽至微,亦系生命。”道教书中载述的仙真事迹,无论如何神异离奇,但都是以慈悲仁爱作为基础。在这里,神仙成为修道成功的典范,也是人性完善的极点。道教这种精神,甚至后来发展为“苦己利人”。比如被称为全真龙门派“中兴之祖”的清代道士王常月所订“初真十戒”,就有“当行阴德、广济群生”,“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等内容。

在道教中,行善已经成为“成仙”的要求。

【三】

道教的一切思想都来自对“道”的效法,其慈善观也是如此。

第一,道教慈善观的基础是万物的平等性。

既然万物都是大道的衍化,当然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由此推论,“周穷济急”就是应有之意。《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说:“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对于道教徒来说,周济他人,扶危济困,是“天道”的体现。《道德经》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本质上对万物是不分厚薄的,以自己的能力(有余)帮助别人(不足),正是对天道的效法。

道教教导人们“有财相通”,即不能把财物据为私有、一人独占。《太平经》云:“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供养人也。此家但遇得人聚处,本非独给一人,其有不族者,悉当从中取也。”财、物本来就是天地之物,怎么能够被一个人据为己有呢?这也是道教强调平等性的一种体现。

第二,道教的慈善观显示了一种“贵生”的生命关怀。

生命的产生为“道之德”,因此,道教尊重生命,将救助生命作为行善的第一要务。《太平经》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司马承祯的《坐忘论》中说:“人之所贵者,生。”道教认为,在天地万物中,“人命最重”;一切善行中“寿最为善”。在道教看来,人类的财富不是以拥有财产为标准,而是以生命的兴旺与物种的多少为评判。《太平经》中的《分别贫富法》中说,所谓“富”,是指万物备足,生命各尽其年。所以,在上皇的时代,物种繁多,名为“富足”。而下皇时代物种减少,为“大贫”。此后,物种难以足万,为“极下贫”。所以,只要对于生命有帮助的事情,都必须做。

第三,道教的慈善观强调“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在这里并不是一个消极的概念,而是倡导生命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返朴归真”,恬然淡泊、顺任自然,正所谓“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反映在慈善观上,就是对于行善的举动,并没有想去得到什么好处,帮助别人,也不恃为自己的能力,更不会在帮助别人之后,夸耀自己的功德。

道教开光 篇11

凡由工匠制造出来的神像,未经宫观供奉和举行开光仪式,也还仅仅是个艺术品而已。开光,就是把宇宙中无形的、具有无边法力的真灵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了无边法力的灵性。故而,开光是神像被供奉后必不可少的仪式。开光科仪形式颇多,仅就其普遍性作一介绍。

开光需选定吉日良辰,请大德高道主持科仪法事。这时道人们便都集中在准备开光的殿堂——三清殿里,主持开光的大德道长穿着绿色的刺绣法衣,其余的道人(又称乾道)道姑(又称坤道)们穿着明黄的经衣,殿堂里神像的头上都被红布遮盖了起来,神像与神像之间只有一根红线相互连接着,而且一直牵到殿门外,在殿门外有两根旗杆,红线必须在旗杆之间缠绕一下,然后再把两个头接在一起,这样,这根红线就接成了一个整体。在殿门外两根旗杆的正中间放有一把椅子,一个道人拿着一面镜子紧贴着那根红线,镜面对着殿门,在殿门口站着两个人,他们手中也各拿着一面镜子,其中一个负责把殿门外那面镜子的光接过来,另一个则负责把这束折射进来的光线投射到每一位神像的身上。根据道长解释,所谓开光,就是要把自然界的日月星三神灵光接引到庙堂里来,使庙堂里供奉的神像们承接天地之灵气,造化万民之福祉。开光过后,道人们便把事先准备好的毛巾拭去神像们身上的灰尘,每个神像只用一条。接下来,又用针在每位神像的眼、耳、鼻、嘴、手、脚点一下,意味着通灵开窍,又用毛笔在每个神像的眼、耳、鼻等处点一下,是为送灵气。然后把盖在各位神像身上的红布取下来叠好,又把连接在各位神像身上的红线解下来。这些被开过光的物品都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灵气,拥有其中任何一件,它都能给拥有者带来平安。所以,殿堂的供桌上放满了各种小神像、小护身牌等,这些物品是预备着将来给有缘的朝圣者和信徒们赐福用的。最有意思的是,道长在给神像开窍时,每开一窍都要问一声:眼光开了没?众人齐声回答:开了!手光开了没?众人齐声回答:浙江宗清开了!如此,直到所有的窍都开完为止。这时,道长一击令牌,说:“开了三千六百骨节,八万四千毛窍,节节相连,窍窍相通。开光之后神无不应。”众答:“法众声声谢神恩,万道光明送苍穹。”道长接着问:“开光以后,神无不应,试问天下光明否?”众答:“天下光明,神光普照。”真个是神光焕彩,仙音袅袅。

这些做完后,道长便手拿一根朝笏,口中默念神咒,边念边在罡单上踏罡步斗(一种宗教动作),旁边的钟鼓铙钹齐鸣,一时仙音神过,诸乐天随,余响绕梁不绝如缕。信徒们则长跪在殿堂两侧的拜凳上,双手合什,随着道人们念诵经文。时而俯首,时而静默;时而作揖,时而祷告。他们的神情是肃穆而虔诚的,在他们的心里,此刻一定充满了对自己最关切的事和人的最深切的期待。在他们的俯仰之间,人世间的沧桑便都化为了一缕缕青烟。

上一篇:和谐教学氛围下一篇:荒漠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