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景观

2024-07-12

道教景观(共4篇)

道教景观 篇1

0 引言

道教活动及其思想造型化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和工艺美术产生和发展于中国。道教渊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巫术、战国至秦汉时代的神仙方术和黄老学说,形成于东汉张陵时,以后与儒学、佛教长期斗争和融汇而发展,在中国思想史和宗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道教美术主要是将道、气、虚、实、天、地、阴、阳等道教观念引入和渗透于世俗美术中,以世俗美术中的道教因素为特征。

1 道教雕塑造像艺术所形成的历史渊源

道教美术是体现道教教义,反映神鬼思想和道士修道生活内容的美术作品,一般分为道家思想的壁画、墓室石刻,道教庙宇中的道教始祖、神仙鬼怪的石刻造像、道祖故事画,举行道教仪式悬挂的水陆画以及道教修道生活画等。道教美术史是宗教、历史与艺术的交叉点,它所关注的直接对象是道教活动中固态的视觉材料,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器物、服饰、建筑、书法等形式。透过这些材料所链接的自然是与道教紧密的历史文化,包括人物的活动与精神方面,如事件、教义、制度、时尚、思潮与观念等等。古时正是百姓对于神仙的崇拜,才产生了道教的造像文化艺术形式。道教认为在宫观中供奉神像是对神明形象的具体感知,所以用丹青金碧等塑造其形像。对神仙的祀奉不仅可以“至诚供养,随心获福,果报差。”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有道教造像形式,在技法上和风格特征上或多或少的受到佛教艺术形式的影响,有些甚至是两者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在表现形式上,道教造像也采用圆拱龛、莲花座,身后还有舟形背光和头光等等。道教造像艺术在唐代逐步拥有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形式。人物造像形式体态饱满圆润,常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衣纹舒展自如,整体造像形式优美,技法表现娴熟流畅。

道教的造像艺术形式与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形成了具有其民族和社会属性的特征。其造型形式有强烈的夸张、抽象和写意感觉。强调精神领域,重视情感上是道教的造像艺术的创作主旨,并突出美善和谐。强调寓意于形,神形兼备,追求对于人物内在精神风貌的意象表现,体现人物本身的精神世界。

道教所传承的宗教艺术造像形式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它主张追求独特的人物个性和精神解脱,体现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世界观,主张顺应自然。它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外在形式只是一种启示而已,是表象象征,充分展现一定的哲理和道德关系。道教的造像艺术要反映神明的属性,也要表达教义的宗旨和信仰,除了表达造像作为神的尊严以外,同时还要使其具有道德的内在美,并让道教的造像具有人格化的道德标准。在具体的造像艺术表现上,就是让神明形态多姿多彩,形象传神,内在思想丰富,使道教造像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2 道教雕塑造像艺术形式特征

道教造像由于神灵的地位、作用不同,所以其形象制作要求也不同。一般多指庙堂和石窟等供奉的道教神像。在宗教信仰中除了把神像作为神明供奉外,同时还把神像的塑造过程和信仰结合起来。道教神仙种类繁多,这就决定了其形式多样性的特点,比如雍容华贵的玉皇大帝,温厚而憨态可掬的土地公,造型威严的张天师,神态可掬的财神赵公明等等。又是早期道教人物装束、祭祀仪式和神仙故事的生动写照。后世道教美术作品中仙人的持剑、羽衣、留须、云气等,都是由此演化而来。自唐代开始,道教美术作品又吸收佛家表现佛、菩萨的方法,用圆光来表现仙人。早期道教并无神像,祭祀时仅供神主。道教神灵塑像或画像的出现,曾经受到佛教艺术一定的影响。道教美术中制作神像,形式多样。道教造像艺术的特征是,配以金银珠玉色彩,用绣画形式织成,刻本范泥造型,在凿龛雕刻或雕版图画等形式均可,造像形式庄严朴素。但具体制作方法,皆有一定的模式。

3 道教雕塑造像艺术的文化价值

道教历史悠久,内容极其丰富,道教美术风格迥异,而其价值又显得多元,又透着几分神奇,使她对于人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具有西北地区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特点及其文化的多样性和多民族的客观状况,其核心意义在于首先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道教,其次也是想通过探讨,去挖掘道教文化的多元价值,特别是中国本土宗教与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性。对于道教,一方面,是希望用当代人的眼光对其历史与现实予以评价;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她的历史深处,发现出在现代仍有价值的因素,找到古老与新生、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桥梁。当然,我们说的创新与发展,含义非常宽泛,既包括对于现代人、现代社会可能有用的生存智慧,也包括可以供现代人参考的理论经验,以及可以为现代人的审美活动提供素材。

在一定意义上,道教造像艺术代表了汉民族造像艺术的发展历史,是汉民族造像艺术的精华所在。道教造像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吸收了传统造型艺术的精髓,并起到了弘扬道教文化的目的。随着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人们从对道教神仙的崇拜中完善和丰富了宗教造像艺术创作题材的范畴,促进了传统造像艺术的发展。道教艺术与我国文化发展紧密相连,道教造像艺术塑造形式从早期的粗犷到之后的细腻,并逐渐世俗化,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历程。研究道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历史和造型特征是了解我国传统造型艺术的重要方向,其文化艺术价值远不仅在于道教本身。

4 道教雕塑造像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着力营造西安文化特色。为了避免“同质化”或“文化趋同性”,丰富和活化具有典型识别性、文化性的公共艺术形态,将公共艺术的功能语言进行转型与重构,向文化语言自然过渡,从现代文化的角度注重城市文化遗产的运用。在设计中合理思索—理性创新,以景观规划为主导,关注文化的精品设计和精神理念。

如道教雕塑在西安赵公明财神庙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以建筑为基础的单一表现形式,在广场中陈设具有主题性的雕塑能够树立准确的文化内涵价值。对于保护西安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提升西安优秀传统文化的质量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赵公明财神庙规划布局以泗水归堂、五路财神为概念,以三进财神殿为核心建筑院落,又以偏殿和雕塑构成了景观体系,形成了民俗吉祥福神的综合展示。整个财神庙景区陈设了近百位各路财神及招财八宝等道教雕塑作品,合理的区域设置与雕塑设计,全方位展示了财神文化,也呈现了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地域性特色。

在对道教雕塑文化的研究中,以更加客观的眼界,站在新的高度,开拓更多的研究领域,加强在环境景观设计研究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借鉴,使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社会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对道教雕塑文化渊源的一定追溯,表达了道教雕塑造像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关系。道教雕塑造像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时代和社会属性,并在历史的发展中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紧密联系。道教雕塑造像艺术强调以神写形,注重写意。在时代发展中,透过文化角度审视道教雕塑造像艺术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性,发掘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桥梁。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审美素材。

关键词:造像风格,形式特征,社会属性,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汪小洋.中国道教造像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2]李玉珉.中国宗教雕塑概述.北京:故宫文物月刊,2009.

[3]金维诺.中国美术全集-宗教雕塑.安徽:黄山书社,2010.

道教景观 篇2

一、道教音乐概况

道教音乐又名道场音乐、法事音乐,据记载大约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它古老而肃穆,在渲染宗教氛围、寄托崇敬信仰上作用显著,因而成为道教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道教音乐吸收古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精华,渗入道教信仰的虔诚,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艺术风格,是汉民族传统宗教音乐的重要成分。一般认为,道教延续了道家思想,他们缘起于同一种极其古老的宗教[1]思潮,因而欣赏道教音乐,我们既能沉醉于无边的静谧,又会被其深重的宗教文化洗礼,得到超脱的美感体验。当然,道教音乐并非历史的陈迹。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道教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明即使在今天,它依然是为人们珍视的艺术瑰宝。

二、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

道教是道家思想的延续,在此基础上,道教音乐还进行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美学思想是道教音乐的理论基石,它服务于道教教义,也决定了道教音乐独到的审美风格。这种美学思想和审美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道教音乐的自然之美

“道”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将它应用于音乐中则体现为道仙自然之美。无论在风格、形态、语言抑或表现等各方面,道教音乐都显现出独有的自然美感。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也没有大做文章的刻意,道教音乐追寻的是原生、淳朴的自然之“道”。清新脱俗的音阶、曲折婉转的旋律、和谐美妙的曲调,舒缓的节奏…聆听道教音乐,仿佛步入仙境[2],置身于和自然的亲密对话之中,超脱、自由、心无旁骛,唯有倾听自然之声、享受自然之美的无尽快感。道教理论主张,自然存于道之中,而道的本质即为自然,基于这样的心理背景,寓自然之美于道教音乐之中,我们听到的无异于不受干扰、修身养性的“仙音”。

(二)道教音乐的静谧之美

静而后定,这是道教传统的养性之法。道教音乐被称为“仙音”,而这种内炼成仙的音乐形式离不开对“静”的追逐。只有置身于“静”,人们才能观心,才能真正走进音乐所营造的世界。因而,道教音乐追求静谧之美。没有世俗乐曲的杂乱无章、没有旋律线条的起起伏伏、更没有表演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聆听道教音乐,仿佛眺望一望无边的平静水面,少了几分波澜壮阔,但又别有一番风味。正如喧嚣的音乐能引人驻足,却往往被拒于心门之外。相反,唯有宁静才能走进内心,而后安定。

(三)道教音乐的虚空之美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治国思想,也是道家修行的基本方法。世界的本源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在老子看来,最动听的音乐实则是人们听不到的音乐,“大音希声”,追求一种“虚无”的声音,顺应道教自然、淳朴、空灵的音乐之美。因而,道教的音乐文化注重虚空,排斥一切具有强烈反差的元素,讲求音乐章法的微妙变化,给听众以虚怀若谷之感。同时,道教音乐的虚无空灵也反映了道人的心理状态,无欲无求却超凡脱俗。在道人审美心理的掩映之下,道家音乐形成了其清虚、空灵的独特美感。

三、以清水道教为例进行美学分析

道教音乐这一传统音乐形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并不断与各地民族音乐渗透融合,形成了不同地域、风格各异的道乐流派。清水道教音乐就是在清水地区形成、发展起来的道乐分支。本文将以清水道乐为例,对道教音乐进行美学分析。

清水地处甘肃省东南部,自然环境清幽宁静、山明水秀;人文气息厚重古拙、民风淳朴。清水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为道教文化和道教音乐提供了绝佳的栖居之所。清水道教音乐源于全真[3]道派,既传承了道乐自然、古朴的一般属性,也生发出独具清水风情的地域特质。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清水道乐逐渐分化成两大流派:“龙门派”和“华山派”,并延续至今。“龙门派”曲调在音阶运行上呈现出婉转柔和、低回缠绵的特点,结构严谨、变化细微、连贯性强,既无曲风节奏的跳跃,也不给人以喧嚣繁杂之感,正体现了道家音乐一以贯之的自然、静谧和空灵之美。“华山派”则节奏舒缓悠长,旋律中彰显一种柔中带刚的独特韵味,寓波动于宁静,也印证了道乐的美学思想。总体来看,清水道乐讲究抑扬有致、强弱相济,曲调虽按照一定的课韵程式发生变化,但不影响整体的和谐自然。

此外,清水道乐通过相应的道教科仪和民俗文化活动,在审美娱乐的同时,教化育人,引导人们弃恶扬善、消愁解忧、修身养性等,这种精神层面的先导性,也与道家思想有共通之处。

四、结语

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或多或少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和谐自然、宁静致远和清虚空灵,在音乐陈述中我们能窥见道家的文化品格。音乐形式只是载体,文化才是内核,道教音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归根究底,道教精神更应当被视若瑰宝,千古流传。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道教音乐美学思想与审美品格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2:9-11.

[2]蒲亨强.阴柔清韵——道教音乐审美风格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01:63-75.

新昌习俗与道教 篇3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每一个阶段对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新昌的习俗对生老病死都极为重视,民间习俗中有很多内容与其有关,而这些习俗又深深地打上了道教文化的烙印。“生”是一个人来到世界的第一道仪式,新昌旧时极重传宗接代,对生育极为重视,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婚后数年不育,或拜送子娘娘,或改门窠、移灶基以变风水,或请舞狮人上床表演生小狮子等。送子娘娘为道教中专管送子的神仙,新昌的城隍庙中现在仍然供奉着送子娘娘,改门窠、变风水也是道教的一些仪式,这些习俗的来源大都归因于古人对道教的信仰。

有的初生儿夜间哭闹,长辈们便“请床公床婆”安抚。在床头摆上几式菜肴,婴儿由母亲抱在手上行“拜礼”。母亲则祈祷床公床婆“保佑俺小宝宝会吃会困(睡)会大”。倘请床公床婆后仍于事无补,则请人写“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读一遍,一夜困到大天光(亮)”之类的黄纸,贴到十字路口。床公床婆实为中国道教中的床神,专管人的安寝,床神属于灵物诸神,起端于人类早期万物有灵观念和“神秘的参与”现象。东汉有关史料中载述有弓、盾、矛、耳、目、口等神,后来又有床公床婆、花神之类,都是这种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拜“床公床婆”实际上是民间最朴素的道教信仰。“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读一遍,一夜困到大天光(亮)”实际是一种咒语,而道教也有类似的咒语,诸如牙疼咒:“虫是江南虫,身是赤蛹子,合向草中藏。自何来咬人?牙齿钉在梁南头,一钉永年死。急急如律令,敕摄。”等等民间咒语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有一些婴儿夜间哭闹,如果曾抱出屋外,长辈们则怀疑受惊吓而魂魄出窍,这就要“叫魂”,往往在黄昏时,由长辈在窗口对着白日里孩子去过的方向呼喊“××呵回来哟——”而另一人则在外面代表婴儿的“魂”作答“呃——来哉。”“叫魂”又称“招魂”,属于道教中的巫术部分,中国道教向来信奉神灵和鬼魂,“招魂”的民间仪式为是中国道教在民间的生动体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将慢慢变老,生日成为记录人的年龄的重要节日,新昌习俗在关键的年龄要做寿,也就是比较隆重地过生日,习惯做法是“三十要做,四十要错”,从五十岁起由儿孙在寿诞之日祀神祭祖,操办酒席。生辰之日称“正寿”,寿宴由儿孙承办,称为“桃觞”,就是寿诞举觞庆贺的意思。寿庆时要送上寿礼,并说“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等吉利话。求得长寿是自古以来人类的梦想,秦始皇遣徐福求长生不老药就是道教中经常言及的典故,道教炼丹修炼也是为了求得长生,而道教传说中也确实有很多长寿的神仙(如彭祖活八百岁的传说等),可以说中国传统的长生观念很多是与道教有关的,道教有“福禄寿”三仙,寿星全称为南极老人寿德星君,《史记正义》称其“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

新昌城乡还流传一句俗语,“六十六,要吃六十六块肉”,意思就是做父母的活到六十六那年要由已经出嫁的女儿送六十六块肉来吃。又有一句俗语云:“六十六,阎罗大王要吃肉”。意即人到六十六岁那年是一关,阎罗要吃你的肉,故女儿要在“六六”之年送“六六”之肉为父母祈福禳祸,祝愿他们长寿康乐。阎罗王是道教中世俗之神,称“幽冥主宰”,在民间有深远的影响。新昌民间的这一习俗与道教在民间的传播也有极大关系。

尽管人人都想求得长生,但死亡才是人最终的归宿。在新昌的习俗中,老人弥留之际,儿孙立床前送终。咽气后,移尸中堂叫“落箦”。脸上罩丝绵,脚下点油灯,烧床荐,供香烛,晚辈及亲人披麻戴孝向遗体告别。入殓时有买水、拜门神、穿寿衣、放殓物、读衣单等仪式。抬灵柩者称“八先生”,分地段垄断。起灵上路,孝子头戴三梁冠,腰束草绳,手持孝杖棒躬身后退。至墓地,暖圹后将棺材推入圹中,并摆正位置。阴阳先生唱《兜土泥诀》及《点主诀》,将一撮泥土分给孝子。女婿手执朱笔在神主的“王”字上加一点,由长子将它抱回家。转丧要循原路,到家洗脸、净手、梳头、呷糖茶。隔日再去墓地祭山王、烧引路幡叫“还山”。以后还有做“七”、做“百日”、做“周年”等仪式。新昌的丧葬礼俗是完全沿袭了道教的葬礼,或者说是道门葬礼仪式在民间的流传,阴阳先生实际上就是俗家道士,新昌的丧葬礼俗有着深深的道教文化烙印。而这些丧葬的习俗也反映了子女对长辈的孝敬和思念。

中国民间节日众多,很多节日习俗也与道教有密切的关系。新昌历来重视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的庆祝也极为隆重,而很多庆祝活动也与道教有所联系。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极有文化意味的一个节日,新昌习俗至端午日,即用彩帛缝成一个个小囊,把香粉、雄黄盛入其中,悬于胸前,谓之“挂香袋”,用以避邪。新昌还有小孩左臂系五色线的习俗。是日,家家自制张天师偶像,置于门额之上;或将艾束做人形,又以菖蒲作剑,插于门旁,均取避邪之意。也有在门楣或门上贴朱砂符、八卦图或钟馗捉鬼图的。张天师与钟馗均是道教人物,做菖蒲剑贴符咒八卦也是道教特有的仪式,新昌的端午节习俗正是新昌古人信奉道教的生动体现。

据史料记载,新昌有迎春的习俗,立春那天,由巫祝主持祷祭春神勾芒,感谢他给人间带来万木复苏、草木萌发的春天,并祈求他不吝赐福于人间,称为“祝春福”。时至近现代,祝春福之俗仍在新昌民间流行,只是仪式有所变化:立春日,各户在自家门口放一张方桌,并披上书有“迎春接福”的红纸桌披,桌上供上盛满的饭,以示春神万万年,左右各放新鲜青菜和豆腐,上插梅花、松柏和竹枝,象征洁净、长春和富足。然后由家人祭拜春神,祈来春幸福。据许地山《道教史》考证,春神勾芒是中国上古的神,在先秦就有信仰,传说勾芒是掌管农事的神,发展到后来也就成为道教的神仙之一。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乞巧节”或“女节”,从《淮南子》、《荆楚岁时记》等古籍记载反映,七夕之俗,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有关。“乞巧节”,乞巧的形式各地有所不同。《荆楚岁时记》记述南北朝时一些地方的习俗:“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结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唐代开元间宫中的乞巧则极奢华:“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宿,宴乐达旦,谓之乞巧楼”(《开元天宝遗事》)。而绍兴的乞巧方式又有所不同:“立长竹竿于中庭,上设莲花,谓之巧竿。以酒果饼饵祭牛女,盖乞巧也”(《嘉泰会稽志》)。作为祭品的“饼饵”中,最常见的是“巧果”。《越谚》道:“七夕油炸粉果,样巧味脆,即乞巧遗意。”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新昌又有句民谣,叫做“新年新岁忙两件,一放爆仗二拜年。”正月初一,今称春节,旧称元旦。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而又称“三朝”。天未明,人们便忙着起床,古时称作“抢朔”。抢朔干啥?原来朔有两种意思:一是代表初一日,二是代表平旦(即天明)。据《尚书》所说,夏代以平明为朔,殷代以鸡鸣为朔,而周代则以夜半为朔。正月的初一,又是一年中第一个天明,所以要忙着去抢。既要抢朔,便须竞相早起。开门之前,先在院中放三个爆仗,取“早升早发”之意,也表示我家已抢到朔了。平民百姓,只有单门独户,当然只能先开门而后放爆仗,也称放开门爆仗。相传,放爆仗的原意是驱逐疫疠,最早见于汉代东方朔《神异经》:“西方深山中,有人长尺余,犯人则病寒热,名曰‘山魈’。人以竹箸于火中,毕扑有声,而山燥惊惮。”那时并无火药,更没有爆仗,而是用一段一段的竹管放到火里去烧,令它“嘭嘭”作响,所以称为“爆竹”。元旦平明须放爆仗,大约在六朝时已经普遍流行。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魈恶鬼。”也有兼用于除夕的,叫放“关门爆仗”,民间于除夕夜半(深夜十二点,即元旦零点)放爆竹还有迎诸吉神之意。驱鬼迎神正是道教的习俗,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恰恰与道教关系极为密切。正月初一第二件最忙的事要算“拜年”了。拜年又称“贺年”,或称“拜岁”。是日清晨,主妇们及早煮熟汤圆,一盅又一盅地盛起来先供于堂前的八仙桌上,祭拜天地,烧大元宝。继而又供东厨司命烧纸锭,再供祖宗,谓之祭家堂。祭拜天地供奉东厨司命(即灶神)也是中国民间道教信仰的体现。

道教开光 篇4

凡由工匠制造出来的神像,未经宫观供奉和举行开光仪式,也还仅仅是个艺术品而已。开光,就是把宇宙中无形的、具有无边法力的真灵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了无边法力的灵性。故而,开光是神像被供奉后必不可少的仪式。开光科仪形式颇多,仅就其普遍性作一介绍。

开光需选定吉日良辰,请大德高道主持科仪法事。这时道人们便都集中在准备开光的殿堂——三清殿里,主持开光的大德道长穿着绿色的刺绣法衣,其余的道人(又称乾道)道姑(又称坤道)们穿着明黄的经衣,殿堂里神像的头上都被红布遮盖了起来,神像与神像之间只有一根红线相互连接着,而且一直牵到殿门外,在殿门外有两根旗杆,红线必须在旗杆之间缠绕一下,然后再把两个头接在一起,这样,这根红线就接成了一个整体。在殿门外两根旗杆的正中间放有一把椅子,一个道人拿着一面镜子紧贴着那根红线,镜面对着殿门,在殿门口站着两个人,他们手中也各拿着一面镜子,其中一个负责把殿门外那面镜子的光接过来,另一个则负责把这束折射进来的光线投射到每一位神像的身上。根据道长解释,所谓开光,就是要把自然界的日月星三神灵光接引到庙堂里来,使庙堂里供奉的神像们承接天地之灵气,造化万民之福祉。开光过后,道人们便把事先准备好的毛巾拭去神像们身上的灰尘,每个神像只用一条。接下来,又用针在每位神像的眼、耳、鼻、嘴、手、脚点一下,意味着通灵开窍,又用毛笔在每个神像的眼、耳、鼻等处点一下,是为送灵气。然后把盖在各位神像身上的红布取下来叠好,又把连接在各位神像身上的红线解下来。这些被开过光的物品都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灵气,拥有其中任何一件,它都能给拥有者带来平安。所以,殿堂的供桌上放满了各种小神像、小护身牌等,这些物品是预备着将来给有缘的朝圣者和信徒们赐福用的。最有意思的是,道长在给神像开窍时,每开一窍都要问一声:眼光开了没?众人齐声回答:开了!手光开了没?众人齐声回答:浙江宗清开了!如此,直到所有的窍都开完为止。这时,道长一击令牌,说:“开了三千六百骨节,八万四千毛窍,节节相连,窍窍相通。开光之后神无不应。”众答:“法众声声谢神恩,万道光明送苍穹。”道长接着问:“开光以后,神无不应,试问天下光明否?”众答:“天下光明,神光普照。”真个是神光焕彩,仙音袅袅。

这些做完后,道长便手拿一根朝笏,口中默念神咒,边念边在罡单上踏罡步斗(一种宗教动作),旁边的钟鼓铙钹齐鸣,一时仙音神过,诸乐天随,余响绕梁不绝如缕。信徒们则长跪在殿堂两侧的拜凳上,双手合什,随着道人们念诵经文。时而俯首,时而静默;时而作揖,时而祷告。他们的神情是肃穆而虔诚的,在他们的心里,此刻一定充满了对自己最关切的事和人的最深切的期待。在他们的俯仰之间,人世间的沧桑便都化为了一缕缕青烟。

上一篇:网络传播实验室下一篇:实心球分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