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

2024-10-19

道教文化(精选12篇)

道教文化 篇1

1 引言

道家的旅游是中国的传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认为名山都有仙真主理, 空气清新是采药炼丹、呼吸吐纳的理想场所。道教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 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内在地与今天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动机相吻合。道教文化绿色旅游不仅能够使游客领略到风光的自然美, 而且领略到人文古迹的历史美, 道义的哲理性, 建筑的艺术性和体验道教氛围的神秘性。

2 道教文化的内涵

道教文化是一个巨大的体系, 包括观念系统、行为系统、制度系统等。其中仅观念系统就十分庞大, 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广泛吸收了中华民族许许多多的思想文化, 包括道家思想、儒家伦理纲常、墨家思想、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谶纬之学、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黄老思想, 中华民族的许许多多传统的思想文化都汇集在道教文化中[1]。道教文化的行为系统, 主要表现在意在控制自身变化的修炼之术, 和意在控制鬼神及外物变化的符篆法术, 这两者又都形成了行为的程式即斋醮科仪。而举行其科仪的场所, 也就是道人平时修炼和过宗教生活的场所, 主要在宫观之中。

所谓制度系统, 主要是道教徒必须遵守的规戒, 宫观和道教组织的制度规矩。广义地说, 还包括相应的禁忌。它们体现着道教徒的信仰、道德和组织方式。道教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集大成, 以道学、仙学、神学为主干, 并融入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说。道教中的音乐、宫观建筑、神仙图像等, 也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道教的基本信仰是“得道成仙”。老子认为:“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2]”。“夫道者, 无为之理体, 玄妙之本宗, 自然之母, 虚无之祖。高乎盖天, 深乎包地。与天地为元, 与万物为本[3]”。“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地, 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4]”。“道”是一个衍生万物、无始无终、先于一切事物存在而又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东西。在修身方面, 道教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讲究“虚心实腹”、“归根复命”, “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知足不辱”。 道教重生恶死, 追求长生不老, 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 而不用听命于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 就可以长生不老, 得道成仙。

3 道教文化绿色旅游的现状

近年来, 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有关道教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 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出现。曹艳英教授在《胶东道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中对区域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了探讨。2003 年, 胡锐在《道教宫观文化研究》中, 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以道教旅游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道教宫观文化的可利用资源和可行方式, 如何保护道教宫观文化的问题。2005 年, 孔令宏在《论道家与道家文化旅游》中论述道教文化旅游时, 分析介绍了道教所具有的可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文化资源, 对道教文学和艺术、洞天福地、宫观及园林做了总结和介绍。胡锐在《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辨析》中, 对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两者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作了简略论述。从以上看出, 人们对道教文化旅游做出了广泛的探讨, 具有一定的成绩, 但是对道教文化旅游的绿色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4 道教文化绿色旅游的类型

道教的名山宫观, 是自然与人文、宗教与哲思有机交融的产物。观其形, 自然造化, 鬼斧神工;体其神, 人文聚结, 意蕴无穷。道观是物质载体, 也是精神载体。它既体现建筑艺术的美, 又是春假节日人们集中的场所,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道教宫观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博物馆, 精品荟萃, 内容丰富。道教的宫观建筑具有精美的艺术形象, 比较典型地反映了道家的审美观。

4.1 道观建筑旅游

道教的宫观庵庙等建筑是供奉、祭祀神灵的殿堂, 道教徒长期修炼、生活和进行斋醮祈禳等仪式的场所。其建筑的门类有宫、观、殿、堂、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阙、门、坛、台、亭、塔、榭、坊、桥等, 形制和布局的平面组合布局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展开的传统建筑手法和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位置, 然后再围绕八卦方位放射展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在风景名胜点建筑的道观, 大都利用奇异的地形地貌, 巧妙地构建楼、阁、亭、榭、塔、坊、游廊等建筑, 造成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园林系统, 配置壁画、雕塑和碑文、诗词题刻等, 供人观赏。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王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思想, 或以林掩其幽, 或以山壮其势, 或以水秀其姿, 形成了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装饰道教建筑的装饰, 也鲜明地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的思想等[8]。全国这样的道观建筑分布广泛, 比较著名的有家喻户晓北京的白云观、北京东岳庙, 泰安岱庙、泰山王母池、泰山碧霞元君祠, 崂山上清宫、崂山太清宫, 武当山复真观、武当山紫霄宫, 恒山北岳庙, 苏州玄妙观, 青城山建福宫、青城山上清宫等。

4.2 道观美术旅游

道教的绘画和神像雕塑继承了我国古代艺术的优秀成果。道家思想的壁画、墓室石刻, 道教庙宇中的道教始祖、神仙鬼属的石刻造像、道祖故事画, 举行道教仪式悬挂的水陆画以及道教修道生活画等。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的道画, 自晋代画家顾恺之始, 历久不衰, 画家辈出。顾恺之是东晋大画家, 崇尚老庄, 以龙为题材作道画, 附会老子犹龙之说法, 其后画云龙遂成为道画的特色之一。据《贞观公私画录》, 顾恺之还画过《刘仙像》、《三天女像》等, 并且著有《画云台山记》, 叙述其道祖故事画的内容和构思[5]。

4.3 道观音乐旅游

道教音乐是道教在斋醮等仪式上使用的音乐。教音乐的形式有声乐和器乐两类。声乐形式有独唱 (通常由高功、都讲担任) 、齐唱和散板式吟唱。器乐形式又有鼓乐、吹打乐以及管弦合奏等。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变换、禹步等场面, 而声乐形式则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道乐有表现镇煞驱邪的庄严威武的曲调;有表现众神抵达或功成庆祝的喜庆欢乐之乐;有表现引上仙界的缥缈恬静的旋律等等。经过千余年斋醮科仪的传承发展以及长期以来吸收民间音乐的养料, 道教音乐愈益丰富[5]。

4.4 道观园林旅游

道观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类型之一, 既包括道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也包括道观园林的宏观格局、建筑、各种道教小品和园林小品、铺装、水体和植物。道观园林可以说是道教精神思想的物质载体和物质表现。道观园林的花木寓意也具特色:喻超脱尘俗者;喻驱邪益寿者;喻青春常在者;喻长生不死者;喻高纯尊贵者;喻多子多福者等。

4.5 道教名山旅游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道教名山多是风景秀美、环境清幽之所, 并且有丰富人文景观, 是难得之旅游资源, 比较著名的有昆仑山、泰山、衡山、华山、嵩山、千山、武夷山、龙虎山、崂山、武当山、青城山、齐云山等道教名山。

5 道教文化旅游的意义

出现于公元二世纪前后的东汉时期的道教, 经过唐、宋、元时期的繁荣, 到明清时期, 走向衰落。道教文化是我中华民族文化古老而又能葆青春的一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 还要有精神层面的。精神层面的复兴, 是很难撇开道教文化的。开展道教文化绿色旅游有着弘扬道教、发展道教的作用。通过游览道教名胜, 产生感性认识, 进而产生理性认识, 逐渐对道教有一个较为深刻、较为全面的认识, 再进而产生共鸣, 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道教文化绿色旅游也是弘扬道教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宗教, 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精神方面的共同特质,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道教学说与外来的佛教和传统的儒家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3大基本组成部分, 这是公认的历史事实。正如李约瑟所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 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 弘扬道教文化, 是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6]。

摘要:分析了道教文化的内涵及道教文化绿色旅游的研究现状, 从道观、道观美术、道观园林等方面探讨了道教文化的绿色旅游, 阐述了道教文化旅游的意义。

关键词:道教文化,绿色旅游,道观旅游

参考文献

[1]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2]老子.老子·四十二章[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

[3]唐笑筠.宗玄先生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6.

[4]张涅.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5]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6]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5.

道教文化 篇2

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是继承华夏民族古代原始宗教之血脉,从敬天祭祖到殷商时代天神崇拜,春秋战国的黄老道家,秦汉时期神仙方术以及民间信仰和东汉“五斗米道”,“太平道”一路走来的。是中国国人文化催生的,道教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学、仙学、神学和教学为主干,并融入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内容讲求长生不老,画符驱鬼。道教创立后尊老子为教主。

道教以”道“名教,对老子之道一要学习,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方术,其教义就是以”道“及”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在中国发展的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道教文化极其高雅,极其通俗。亦其中一部分已演化为民间世俗,成为劳动群众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内容

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道教神学

在道教文化杂而多端的内容当中,有一个核心,就是道教神仙信仰。道教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具有一套自己的神学理论,有一种能够吸引人们进行追求的宗教信仰目标。这种信仰就是,人可以通过努力追求而成为长生不死、功能广大的神仙。这种神仙信仰乃是道教所阐发的神学理论核心。道教产生之初,即已确立了其神仙信仰,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还从古代哲学、原始宗教及古人的养生锻炼等行为中吸取了许多成分,用来组建其有关神仙信仰的理论和行为体系,奠定了道教神学发展的基础。在”神仙信仰“这块”磁石“的吸引之下,道教徒进行了种种吸收、创建文化的活动,营造出一个庞杂的道教文化体系。

道教伦理

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规、戒律当中。道教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吸收了道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吸收了儒、释二家的,故其内容愈来愈多,亦愈来愈复杂。其中对道教伦理观念影响十分显著的是儒家以忠孝为主轴的三纲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伦理道德,主要是靠神灵的威力来贯彻的。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幻想来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正面引导与反面恐吓相结合,使它的道德伦理准则,在社会上发生更大的影响。此外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统化和更通俗化。

道教哲学

以往道教被认为是一种低级通俗的民间宗教,只有一些近于巫术的符水、斋教、科仪,谈不上哲学思辩。但如今大部分的学者皆认为道教有其哲学性的内容。道教哲学是为其教义服务的,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换言之,对道教教义的哲学论证就是道教哲学。道教哲学的思想素材一开始就来自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题,论证人有无成仙的内在根据、人成仙取何途径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一面。

道教金丹术

金丹术是道教的一项重要方术,包括外丹和内丹。外丹即通常所说的炼丹术,也称外丹黄白术。外丹以丹砂、铅、汞、硫为主要原料与其他药物相配合置于炉鼎之中,运用”飞“、”抽“、”伏“、”封“、”淋“…等等手段加以烧炼,以求制得服饵后能使人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仙丹妙药。因相信服食金丹才能长生成仙,故历来道士莫不投入毕生心力加以炼制。虽然服食金丹最后并不能长生不老,但道士在炼丹过程中,却意外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随着外丹术的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炼养人体精、气、神的内丹术。内丹术继承综合了服气、胎息、守一、存思等功法,对后来的气功影响很大。

道教医学

自道教创兴之时,道教就把医术作为其传道济世的工具。而且随着魏晋神仙道教理论体系的建立,道教徒更是把医药视为其追求和达到长生的必要辅助手段和必备知识。道教医学”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加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思想。道教医学家经过长期济世行医的医疗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且发明创新了各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道教医学养生功法,如房中术、服食、辟b等等。

道教文艺

道教文化与芮城永乐宫 篇3

道教文化至今仍以三种形式保留延续下来:一是文化形式,即经书、碑刻、书法、诗词、音乐、绘画;二是物化形式,即洞天福地、宫观庙祠;三是制度行为的形式,即道教界的组织、戒律、斋醮、礼仪、养生方术等。在这三方面,芮城永乐宫都以其突出的特点、丰富的史料、宏大的建筑和深邃的艺术,感染着海内外教徒和众多的游客。从永乐宫现存的《吕祖全书》、《钟吕传道集》、洞宾诗词《浑成集》和道家数十通碑刻、两通百字碑、一笔寿等石刻,即可看出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永乐宫艺术价值最高的要数其壁画的水平,可以称是元代壁画的顶峰。目前发现和出土的中国壁画,能同永乐宫壁画一比高低的只有敦煌壁画。永乐宫现存的四座元代建筑,均有精美的元代壁画。其中三清殿巨型人物画是永乐宫壁画的重点,她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各路神仙,上至皇天后土、王公王母统治阶层,中到道教历代传经法师,再到南极北斗、雷公电母、太阳月亮等天上星辰,下止五岳四渎、十二生肖以及真人宫女等280位肖像。几乎包括了《神仙谱》里的所有主神共同朝拜老子,所选题材的宏观性、广泛性、延续性和包容性都称空前。永乐宫占地面积1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88平方米,同北京白云观、陕西终南山重阳宫通称全真教三大祖庭。洞宾养生方术,即养命养性双百字碑体现的远离酒色财气、穷富皆凭信行、静心修身养性的情操,至今仍为普通百姓崇尚和效仿。

道教从东汉初创,到唐代其格局大体形成,宋元是道教的鼎盛时期。道教代表人物钟离权、吕洞宾创立钟吕金丹道,提倡(养)性、(养)命双修,突破了以前练丹修命,追求长生不老的迷信框框,使道教活力有所增强,同时也为广大平民学道提供了理论基础。王重阳在钟吕金丹道的基础上创立全真教,同江浙一带的正一教分开南北。全真教在形式上仍是性、命双修,以修性为主,但在理念上综合儒、释、道三家精华,提倡“三教合一”,为其快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从东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后,儒、释、道三家便相互消长隆替、合纵连横、迎拒排击、化分化合,演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三国演义”。早在南北朝时,就有王元嵩写过《齐三教论》,提出三教和平相长。至隋唐之际,又有河东名人、大儒王通提倡“三教合一”,开宋明理学之先河。李唐之世,国家庆典,则召集三教优秀代表学士,讲论于殿廷,供皇帝决策国务大事之参考。王重阳虽修道仅11年,但他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使“三教合一”由空想变为现实,为后来全真教兴盛铺垫了道路。因而永乐宫在三清殿、吕祖殿后,专修重阳殿是肯定其历史地位。

邱处机是王重阳最有成就的弟子。他虽然在道教修身养性方面比其先辈无大的发展,但在利用道教思想干预朝政、改造社会方面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为扬道压佛做出了贡献。如果说道教含有科学进步因素,其改造社会、救世济民是其精华。从道教初创之时张陵、张鲁在巴蜀建立道教政权,同当时统治阶级分庭抗力,到张角宣传“太平教”发动“黄巾起义”,力图推翻当政王朝,都是明火执仗的“反叛”行为,自然受到统治阶级的极端仇视和血腥镇压。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佛道之争、道衰佛兴的根本原因。邱处机正是觉悟了这一点,他采取“文攻渗透”的方式,即向封建统治者讲经布道,而给人们施以“王道”,促进社会相对稳定。据史料记载,邱处机曾两次历经万里去雪山与成吉思汗上拜会,告诫统治者不能烧杀掠抢施行暴政统治,而应给人们以休养生息的安抚统治,使得元朝统治者接受了道家的主张,进而达到了平稳过渡中原统治,得以拓展疆域,建立起大元帝国,元廷则对邱“赐以虎符,副以玺书,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邱处机得到圣旨回中原后,即在全国大兴土木。道庙永乐宫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修建的,先由邱亲自主持,去世后由其随后去雪山的二位弟子潘德冲、宋德方修成。永乐宫从开工到完工整整花去近百年时光。潘、宋二主持死后就葬在永乐宫后山。道教宫观按其规格分为宫、观、院、祠,只有经皇帝赐额主碑封赠的才能称得为宫。正是在这种气候下,吕祖家乡芮城才能连修两宫,九峰山纯阳宫和大纯阳万寿宫即永乐宫。据全国道教宫观普查,全国从北到南较驰名的道观有27座,但真正被历代皇帝赐封为宫的仅有天津天后宫、广州三元宫、成都青羊宫、河南鹿邑太清宫、武汉长春宫、西安八仙宫、沈阳太清宫、台湾朝天宫和山西芮城永乐宫。

芮城永乐宫是为纪念八仙之首吕洞宾而修建的。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碑刻、墓志、家谱考察,洞宾确有其人无疑,只是其祖籍和年龄还各有其说。吕家是我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从姜太公吕望扶持周朝建国开始,到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吕小白登基,再到秦始皇之父吕不韦,汉后吕雉,人中吕布,吴将吕蒙,都在当朝显有地位。洞宾五代承恩,曾祖吕延之是唐浙东节度使,祖父吕谓为礼部尚书。伯父吕温官至户部员外郎、中唐著名诗人,同柳宗元是姑表亲,同刘禹锡是好友,著有《吕和叔文集》10卷,《吕衡州诗集》2卷。洞宾之父吕让官至海州刺史,近年在河南邙山发现吕让墓志,进一步证实洞宾确系河东人。

吕祖著作中,还留有相当的医药单验方。考察洞宾一生经历,治病救人,解危救难是其深入人心的源泉。从永乐宫纯阳殿所存的壁画中所见,治病救人是中心。但因其著作多而杂,诗文浅而泛,也有学者说其中有后人伪托之作。

总之,永乐宫是一座融道教建筑、道教风水、道教美术、道教书法、道教经典、道教诗词、道教医学为一体的道教博物馆。她是在中国道教文化的熏陶下积炼出的精品,又验证了中国道教文化的深刻内涵。她在过去的年代里,为淳化民风、感染心灵、稳定社会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她也必定在今后的日子里,为弘扬传统、继承美德、繁荣旅游作出应有的贡献。

道教文化 篇4

(一) 道教起源及形成

道家思想及其学派, 由老子创立, 而被庄子发扬光大。道家思想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阶段;以秦汉新道家、魏晋玄学、隋唐道家为代表的前期封建社会阶段;以宋元时期的道家为代表的后期封建社会阶段。

(二) 道教对中华传统武术的影响

道教主张通过精气神的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武术文化, 使其把技击卫身和养生长寿结合在一起。这在深受道教影响的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中都很明显。“太极拳论”中, 明确提出“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 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 不徒作武艺之末也”。“我命在人不在天, 还丹成金亿万年。”一千六百年前的武术家、内丹道家葛洪提出的这个口号, 不只成为道教养生的追求, 也成为武术家的追求。八卦掌的溯源, 有人就提到葛洪的“禹步”, 而近世公认的董海川得自九华山道士传授“转掌”, 或日“转天君”。不管如何, 皆与道家有关。形意拳强调的三层功夫, 更在拳论中明确指出得自道家。所谓三层功夫, 就是道家内丹术中的三步练法, 是形意拳内功的根本法则。形意拳之所以又称气功拳 (或内功拳) , 也正是由此而来的。

二、道教与中华传统武德

(一) 道教天人合一思想对武德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

武术文化对道教的推崇, 无疑促进了武术技理以五行、八卦、阴阳、太极等这些道家奉为神圣的理论做指导。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其理论渊源即是道家的内丹理论。道教修持剑法中就有“降魔障”“斩妖人”的功夫。除去这些神秘外衣, 道教在思维方式和哲学上对武术的影响, 超过了任何一种宗教。先秦道家主静主柔, 以虚静驳万物, 这种观念完全被道教吸收, 并影响了武术, 形成了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后发先至的技击理论。在武德文化上亦推动了武礼的形成, 而这种八卦相荡、五行生克的观念, 实际是辩证统一论的观念, 在武德文化上无疑是有一定价值的。

(二) 道家思想的“尊道而贵德”与现代武术文化的“武德”

道家思想提倡“尊道而贵德”对传统武德的影响颇深, 道家的“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各种文化体系所广泛吸纳认可, 而在《道德经》中, 老子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 古之极。”这种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武术的文化体系, 道家将“德”立于“道”之上, 而武德之中亦有“未曾习武先习德”的论述, 说明武术文化充分吸纳了道家“德”的思想。

三、道教文化对武术理论的心理影响

(一) 道教文化对太极拳理论的影响

太极拳, 受道教思想影响居多。中国的武术流派往往带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及多种文化融合的特点, 道教对中华武术的理论的影响极大。在武术发展早期, 佛教进入中国之前, 道教文化居于主宰地位, 对武术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占绝对优势, 而太极拳则是继承道家文化的经典范例, 太极的名称即明晰地说明了此节。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道, 部分地作为“最大极限”, 也就是“太极”的代名词。根据道教信奉者 (包括实用武术奉行者) 的观念:调和一切矛盾、消除一切对立立场、统一对立的阴阳原则 (阴阳原理的作用产生出世间万事万物) , 是宇宙一切运动的来源。遵循“太极”的观点, 太极拳各家各派的信奉者们都在努力克服主观与非主观、行为与非行为的分离, 都在协调虚、实和刚、柔, 目的是达至阴阳的平衡与和谐。并且, 他们认为, 由此可以获得健康、精神平和、安泰和长寿。

(二) 道教文化与武术理论的融通

中国武术理论中倡导武学一方面须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 效法自然, 另一方面追求道家思想提倡的“天人合一”, 习武修必须达到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以寻求人类自身的最大发展。“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文化“核心”理论之一。中国武术深受道家文化影响, 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 亦认识到武术修炼也必须遵守自然规律, 达到天人二者的和谐统一, 才能达到练武的最高境界。四川武术有《峨嵋十二桩》, 在其功法中相当数量的文化完全体现了道家的思想文化, 如“象天法地, 圆空法生, 大小开合, 唯妙于心”这四句就源于道教文化的基本理论, 使习武者在技术训练中去体会动作的“圆与空”, 圆则如水银泻地, 空则变化多端。我国古代拳法中, 尤其以太极、形意、八卦这三种拳法最受道家文化的影响, 将道家的自然观、变化观、阴观融入拳法技法之中, 从使拳法极具文化特色和技击特点。

(三) 道教文化精气神学说与武术文化的相互融摄

精气神, 道教在古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基本修炼理论, 亦被佛门武学奉为内练要诀。其实内练一口气, 外练筋骨皮, 已成为各家武术共守的法则。道教内功心法与中国武术的奇技异巧结合, 使中国武学“内外兼修、形神并养”的技术体系完善齐全、独树一帜。以太极拳最为典型。太极拳与道教文化的最相通之处, 即于它与道教文化“自然”原则的高度契合。另外, 太极拳以“道”御理, 技术动作动则如川, 静如山岳, 自然而然、与道教“无为”的思想高度融合。

四、结论

中华武术文化与道教思想文化有着紧密深刻的内在联系, 武术文化相当部分地移植了道家提倡的“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等思想, 并在武术具体训练中得到了具体应用。这两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现象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接近是如此地有机, 以至于中国武术的许多流派, 当然首先是源起于道家文化的武术流派太极拳, 我们甚至把它看作是道教文化在武术中具体实践的典型范例, 其目的在于将武术与道家文化形成“与道合一”。更是武术文化在发展中的一种在修炼、德行的自我完善过程, 而且在整个武术文化中发扬光大, 将“天人合一”作为了武术修炼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程大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体育文化导刊, 2005 (02) .

[2]黄元秀.太极要义[M].文信书局, 1944:64.

论周易与道教文化 篇5

人教141 楼婷

杭州师范大学 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论文

论 文 题 目 :作 者 姓 名 :学 科 门 类 :课 程 名 称 :导师姓名、职称 :

论《周易》与道教文化 楼婷 班级:人教141 哲学类 《周易》初步 赵玉强 副教授

二零壹肆年十一月 《论<周易>与道教文化》

人教141 楼婷

摘 要

周易源自伏羲画卦、后由文王、周公演卦成书,而成《周易》,这只是我们国家古代的一本十分重要的哲学、占卜的书籍。只要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免不了和《周易》有联系。道教有某些思想和《周易》相同,本文主要论述《周易》文化对道教的影响。

目 录

一.周易与道教...........................................................................3 二.周易对道教的影响..............................................................4 三.总论.....................................................................................6 《论<周易>与道教文化》

人教141 楼婷

一.周易与道教

《周易》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由《易经》和《易传》组成。据考证, 《易经》起源于殷周时代, 是周易的本经, 《易传》形成于春秋末期, 是对《易经》进行了注释和发挥。历代探索周易者甚多, 从先秦至近代注释发挥周易的著作近3 000余部, 如汉代的重要易学著作就有孟喜的《周易章句》、焦赣的《焦氏易林》、京房的《京氏易传》, 荀爽的《周易注》、虞翻的《周易注》、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及郑玄所注《易纬》八种等, 它们以周易为基础,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易学体系。作为中国古老的哲学文化, 周易哲学是中国其它哲学思想的共同源头, 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影响很大。而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教, 从发源的时候开始, 其思想体系一直离不开周易哲学的影响。

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周文王演周易,其背景是周文王与商纣王之间的斗争。《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周易》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家,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也在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但是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开始产生,益州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代尊封老子,为了美化唐皇室,说老子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论<周易>与道教文化》

人教141 楼婷

二.周易对道教的影响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核心内容, 长生不老、肉身成道是道教的最高追求, 这是受到周易的影响而形成的。

道教一方面对从周易和老子那里继承的“道”进行神化, 使“道”这一观念逐步抽象出来, 成为一个“纯灵”的本体;另一方面, 则创造出个庞大的神仙谱系。

首先, 道教神化先秦道家思想家老子, 视老子为神灵, 为“无世不出”, 且置老子为伏羲之师, 使老子成了周易的传授者。《太上老君开天经》有云: “伏羲之时, 老君下而为师, 号曰无化子, 一名郁花子, 教示伏羲推旧法, 演阴阳, 正八方,定八卦, 作《元阳经》以教伏羲。”

其次, 根据周易八经卦, 揉合古史人物和儒家先哲, 创造出“八卦天神”。《太上老君中经》有谓:“八卦天神下游于人间,宿卫太一为八方使者,主八节日,上计校定吉凶。乾坤,字仲尼,号曰伏羲;坎神,字大曾子;艮神,字照光玉;震神,字小曾子;巽神,字大夏侯;离神,字文昌;坤神,字杨瞿,号曰女娲;兑神,字一世。”现今北京永乐宫壁画中, 就存有一组头顶八卦符号的神像。

因此道教的神仙体系的形成与周易是相关的,尤其受到周易的符号象征系统的影响。

道经中运用《周易》易理及其卦爻象来阐发道教的信仰思想和修道实践比比皆是,由此形成了道教教义学的重要一枝——道教易学。若追根溯源,道教易学的源头当在东汉时出现的《周易参同契》。随着汉代谶纬流行,象数派易学将卦气说、阴阳五行说和董仲舒今文经学的神学目的论融为一体,使《周易》神秘化、理论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东汉道教顺应着时代潮流,推动神仙方术通过黄老道转化为道教修炼术,神仙方士也逐渐演化为道士,并活跃于齐燕滨海和江浙地区。出现于江浙地区的《周易参同契》 借鉴象数派易学,将“易”看成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原和总则,以“道” 作为阴阳卦象和物象变化的法则,论述人如何顺应天道、安性顺命、延年益寿的人生哲学,由此而把易学之“道”转变为仙学之“道”。《周易参同契》 《论<周易>与道教文化》

人教141 楼婷

通过月体纳甲、阴阳五行变易、十二卦气说来解释炉火炼丹之事,开辟了《周易》 发展的新理路。后来朱熹评价说:“《参同契》 本不为明易,姑借此纳甲之法,以寓其行持进退之候。”1但与象数派易学不同的是《周易参同契》更关注人事中的生命修炼而非社会治理,这与它始终以黄老道家之学来解释《周易》相联系,同时也表现出了它道教的特色。

据五代彭晓的《周易参同契分章通义序》中记载, 魏伯阳“得《古文龙虎经》, 尽获妙旨, 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参同契》的宗旨是炼丹成仙,而方法则会通周易、黄老和炉火, 所谓“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 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这里所谓的“大易”,是指汉《易》中的阴阳五行说和卦气说。《参同契》以周易的卦象结构为图式,兼论内外丹的火候及要旨。朱熹在其所著的《周易参同契考异》中指出:“参者,杂也;同者,通也;契者,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参同契》依傍易学立论, 同时被道教奉为“万古丹经王”,它在易学史和道学史上都很有价值。

周士

一、潘启明《〈周易参同契〉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第76页,1982年。《论<周易>与道教文化》

人教141 楼婷

三.总论

从基本信仰方面来看,以《易》解“道”的现象贯穿于道教的产生、发展、衰落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其内容涉及了“道”的性状,道的自身运动,“道”与“一”的关系,“道”化生天地万物等一系列问题。在他们看来,“道”就是“易”,“易”就是“道”,《老子》的“道”的体系与《周易》的“道”的体系是完全一致的,“易”与“道”最终都成为主宰一切的神。

作为中国的民族宗教,道教大体上以儒释道三家为思想背景并具体立足于阴阳五行学说。而周易的哲学体系基本上涵摄了儒道两家的学说;且秦汉以后,又进一步融入了阴阳五行学说。因此,周易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为道教所吸取,它渗透到道教的基本信仰、神仙体系、方术仪式、政治伦理等方面。可以说,周易哲学对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近乎决定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易哲学和道教文化的关系探析》,林渊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3卷

雅文化 俗文化 根文化(四) 篇6

人多地少是个大麻烦

中国人的繁衍能力强。在进行人为控制以前,人口出生率普遍高于世界其他主要民族。又由于农耕生产方式的内在需要(见《天灾地灾人灾》),历史上中国人口在正常情况下年增长率常达10%,甚至更高。只是由于婴幼儿、孕产妇的高死亡率,才部分抵消了早婚、早育、多育造成的高出生率;战争、自然灾害、疫病、社会运动、滥刑等造成的大量非正常死亡,才使入口的高增长对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的压力在一些时期得到了缓解。

然而,几千年以耕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和经济来源的农耕文化对土地的严重依赖,使中国适耕土地很早就被逐步开发殆尽。即使中国从原来的中原地区不断向四周拓展(从黄河中下游到黄淮海地区,再到江南、东南沿海直至珠江流域,北至长城以北,西至嘉峪关以西),仍不能使不断增加的大量人口,获得足以稳定地维持其温饱的耕地。人地矛盾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社会问题。

大呈权的基础其实是小农

大约从春秋前期起,人地矛盾就开始凸显,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社会问题。为缓解这一矛盾,各封国先后允许农民开荒,并开始拆分农村大家庭,调整土地占有关系。于是,个体农户越来越多,除中间短期小有反复外,小农户逐步成为中国的主要社会单元,一直延续了约2500年。

秦国本处于中华农耕区中文化落后地域,以农耕为社会基础的秦统治者为实现其野心,采行重农抑商的“农战”军国主义政策,灭六国,将“崇本抑末”、“以吏为师”连同郡县制推及全国,使独大的小农农耕文化在事实上、体制上、文化观念上得以确立和巩固,基本上阻断了中国社会的其他发展道路。(如齐国就一直是农为主,农、工、商、学、文并行,经济发达,学术昌盛,文化繁荣。)以后历史上每次民间工商、学术再度兴起或发展,都受到以独大的小农为基础的专制皇权的排斥、收编或打压。

秦以后,历朝历代的土地制度调整改革,及相应的税制、兵役制度改革,几乎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人地矛盾,保护小农户,使土地占有相对均衡,增加户口,增加税收。然而不管土地是相对集中于贵族、豪强、士族、大户,还是相对均衡分散于小农户,都不能解决土地不足的问题。因为土地有限,人口繁衍无限。这些制度只造成了小农户入口的更快增加和社会中间力量的严重空缺。缺乏社会中间力量庇护的大量小农户的存在,使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全面衰弱。

游民和流民混出个流氓文化

由政府直接统治数量巨大、分散弱势的个体小农和少量工商散户,导致从战国中期的秦国,开始出现超强政府和官本位集权专制。集权专制统治采取小农难以抗拒的超经济盘剥,又使后者难以长期维持稳定的温饱。这样,大部分中国人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实际上始终是在基本生存线上挣扎,常常是“万家墨面没蒿莱”,成为黔首甚至“万般”。加上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人地矛盾造成的冗余人口和一些游手好闲之辈,还使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过不少无业游民,以及因天灾、战争造成的流民。这些人随着人口的增加越往后越多。这就使中国社会中逐步形成,并长期存在着一种世界其他主要民族少有的流氓阶层和与之相应的流氓文化。

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普通农民、无业游民和流民,这些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经常面临的是生存还是灭亡,活还是死的问题,当然无暇顾及其余;同时,以个体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无组织农户和工商散户,没有力量,也没有资源对抗外界较强大的势力;加上农耕的中国人以素食为主,肉食少,而且数量经常严重不足,使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弱化。这样,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中就始终存在着一个在身体上、精神上、资源的掌控上,以及由这些导致的、在总体心理上的庞大的弱者群体;或者说,中国人的大部分就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弱者群体怎么这么大

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一个组织起来的群体中,如果成员之间强弱差距较小,一般实行民主制、共和制,如直接民主制、代议民主制、共和制、委员会制、董事会制(企业)、理事会制(事业团体)。并有相应的权力制衡。反之,如果成员之间强弱差距很大,就只能出现独裁、专制、集权制。

在强者构成的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差距是较小的。因为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是“强者拔刀怒向更强者,弱者拔刀怒向更弱者”。强者不屑与比自己弱的人较量,而愿意向更强者至少是同强者挑战;弱者不敢与比自己强或与己同强者较量,而是去欺负更弱者。

强者的心态是竞争、不服、独立、承担,这就使强者中的强者,也不得不顾及其他强者,因而使强者群体整体均衡,强弱差距较小:弱者的心态是被动、推卸、逃避、依赖、攀附,多数人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为自己的判断承担责任,更愿意找一个人为他作主,这就使弱群中的较强者变得更强,导致在弱者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强弱差距越拉越大。

另外,强者构成的群体一般规模不可能过大,大规模群体一般都是弱者群体。

独裁和专制是大伙儿磕出来的

在春秋以前,中国社会是很多小规模群体的组合,全社会具有强者群体的特点。春秋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和封国之间的兼并,社会中逐渐形成很多大规模群体。这些大规模群体中弱者越来越多,后来都逐步演变成弱者群体。秦灭六国,则使整个中国社会变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弱者群体。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独裁专制实际上是弱者群体必然演化出的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赢者通吃制度。弱者群体对领袖的需求,为专制领袖的诞生开辟了道路。弱者造出超级强者“主”以后。自己就成了奴。奴分两种,一种为主动奴——奴才,一种为被动奴——奴隶。弱群中的大多数人在长期处于奴的地位后,便养成了奴性,这便是国民性中奴性的来源。奴性包括有人说的“跪拜文化”、贾桂的“站惯了”、刘姥姥带板儿进荣国府见人便要磕头、万民百官常向皇帝“山呼万岁”等等。

弱者群体不但必然产生出独裁者,还维系着集权专制制度。

弱者群体中的一般弱者由于被动、推卸、逃避、胆怯的性格心态,往往逆来顺受,成为顺民。凡事退让“不争”,只求自保,活着、“赖活着”,成为奴隶。这恰恰是集权专制者求之不得的。他们有时

还自愿或被迫成为维持专制秩序的工具,从衙役、狱卒、打手、线人到下层军官和士兵。他们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哀叹是:“我这一辈子”!

太监没了佞人到处是

弱群中的一部分较强者,由于其依赖性和攀附性的弱者性格和一般人的“性恶”本性驱使,不甘于“赖活着”,便发挥其机伪性、阴蔽性的一面(见《雅文化俗文化根文化(三)》),运用“权谋”即狡诈,而成为佞人。中国历史上握有权柄的太监、大臣、官僚、伪儒和有点小权的胥吏,大部分都是佞人。现代中国不只官场中,几乎每一个单位,包括公司、学校、研究所等中都不乏佞人。

佞人察言观色、看风使舵、吹拍奉迎、奸诈圆滑、八面玲珑、巧言献媚,目的是讨权势者的欢心以谋自己的利益,沾一点余恩。佞人是出卖自尊的人,是主动的奴——奴才。佞人极大地加强了权者个人的权力和权威,使一些原本不专制的权者也会变成专制者。佞人有时还能把一个凡夫俗子吹捧成圣人或英明领袖,把一个普通流氓抬举成独裁者。

一治一乱到底有完没完?

中国一直是个治乱交替的社会。在社会动乱时,原有的社会组织被破坏,散乱的弱者群众往往拼凑成,或被吸收进各种临时群体中。这种群体“对构成真理或构成错误的东西不置疑问”,“仅仅从数量的因素就获得了一种力量不可战胜的感觉”。“所以它一方面顺从权威,一方面又非常褊狭、不容人。它崇拜暴力,……要求它的英雄应具备坚强、甚至暴虐的品格。它要求受统治,受压迫,要求对它的主宰诚惶诚恐。它从根本上讲是完全保守的,它深深地厌恶一切发明和进步,对传统却怀着无限的崇敬之情。”(勒邦《群体心理学》)在社会混乱时期,不难看到以上种种现象。

社会混乱时期,还往往有流氓和流氓群体介入。流氓也是弱者群体的一部分,因无稳定的生活来源,“置之死地而后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活着干死了算”,反而有些反抗精神。但是他们欺软怕硬,“欺负老实人,刨绝户坟,踹寡妇门”,不是人格上的强者,尽管有时叫嚣“我是流氓我怕谁”,仍有很重的依赖、攀附、胆怯心理,往往希望投靠更大的流氓,最好能“杀人放火受招安”。

社会混乱过后,由这类群体造就或支撑的新的制度也不能不是专制制度。

道教文化 篇7

感悟之一, 文章对公司实行“现代医药商业模式”运行实践后对文化的思考, 提出一些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感悟之二, 文章对文化是雷允上 (西) 超越发展的灵魂, 价值取向是文化的灵魂, 尽管还没有明白的提出, 但在文章一开头就有这个意识, 这是很了不起的;感悟之三, 文章强调“一把手”应是文化的第一推动者、第一责任人、第一宣传者, 把文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而形成文化领导力;感悟之四, 文章是对中华老字号现有成就本源的追溯, 源于对创新孜孜追求。在实践中形成推崇创新的观点:不创新是老字号最大的风险, 许多老字号墨守成规创新不足, 要生存发展必须创新, 这是对创新的肯定;创新的动力, 既来自实际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原因, 又同时来自反击“废医存药”错误观念的需要, 创新观念很重要, 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动力来源问题, 为中华老字号提供了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创新内容重点在技术和管理上, 重中之重是中华老字号要从传统管理跳出来, 推进文化管理这一观点回答了在什么地方创新;在创新方法上, 文章主张有重点, 集中力量, 各个击破。主张团队作战, 不赞成个人英雄主义。这一观点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方式, 集中有限力量为确保创新的成功提供了方法。文章的很多观点, 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是不可能提出来的。

“‘中华老字号’曾经是伴随每一个中国人成长的儿时记忆。它温馨、美好, 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是每一位中国人脚下的鞋、身上的衣、口中的糖, 回味悠长。然而, 曾几何时,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 那些曾令人向往的老字号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有些甚至已经湮灭在市场的尘埃之中, 成为往昔沉重的背影。

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些优秀品牌, 是每一个老字号传人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也是振兴民族工商业的重要任务。对于这一点, 相信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市场实践中, 面对新兴的市场主体和世界名牌名品的竞争, 很多老字号却显得力不从心, 进退维谷;在不断兴起的时尚潮流冲击下, 更是无所适从, 几无招架之力, 又无遑论腾飞与发展之见!

本文试从老字号经营的共同境遇和实践经验中, 寻找破解发展瓶颈的途径, 借以抛砖引玉, 共同实现中华老字号的伟大复兴。

老字号的传承, 其核心在于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弘扬

1989年,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719号的上海中药店找出尘封已久的“雷允上”店招, 把在“文革”中被更名的老字号店牌重新挂了出来。就这一挂, 很快为该店带来滚滚客源:许多老顾客慕名前来, 只为寻找那样一种感觉;留洋已久的华侨们扶老携幼前来观瞻、体验, 也只为找回童年的回忆;而好奇的欧美游客留连于中草药和百眼橱前, 则惊叹医药文化的古老和神奇。为满足顾客的怀旧情感, 同时也是为了恢复“雷允上”的经营特色, 对店内外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布局, 并专门开设精品饮片柜, 恢复“用料必求其精”的配方传统;请来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坐堂。这一系列恢复, 令“雷允上”老店顿时声誉雀起, 销售倍增, 连续多年成为沪上中药单店销售的冠军。

回顾当年“雷允上”复牌成功, 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回归的成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根植于社会泥土的文化魅力及其生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中医药在传承和弘扬品牌文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例证, 还有北京“同仁堂”, 它无论在其药品内在质量, 还是对品牌文化的策划宣传, 都显现出一脉相承的厚重底蕴, 散发出浓烈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的力量, 才是真正能够感染和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力量, 其作用与现代广告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 每一个老字号的背后, 都有一段品牌发展的奋斗史, 都有一些动人的故事或传说。这些故事和老字号的牌子血肉相糅、相映生辉, 对传播、推动老字号发展具有极强的社会功效。远非现代广告银弹轰炸可比。但可惜的是, 能够把老字号文化精髓融入产品或服务成为内涵, 又能以现代媒介给以发掘和宣传的企业少之又少, 更多企业还处于没有找准发展定位, 或在企业发展根本问题上缺乏统一认识, 从而造成老字号普遍陷入不能发展的困境。

当然, 造成老字号发展困境的原因, 决不止一个文化传承那样简单。正如去年发生在北京前门大栅栏老字号小吃店集体败走的原因, 很多就是文化以外的因素所导致。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 主要是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问题, 如果连生存立足都成问题的话, ……本文暂不做讨论。

应该说,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老字号的传承发展都倾注了极大心血, 给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和支持。但归根结底, 在商海里游泳的是企业自己, 任何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企业自身解决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老字号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所改观。在这里, “我是谁”重点在于认识自我, 把握特征, 明白优势;“我从哪里来”重点在于把握文化脉络和发展渊源;“到哪里去”则要解决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问题。方向和策略, 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发展脉络剖析的基础上, 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才是抓住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就如“同仁堂”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原则。“雷允上”尊奉“药香九十国唯质量奠基, 店老十万天乃诚信为本”的祖训一样, 在这些制作和服务信条的背后, 真正主导企来发展的就是文化的本原。

老字号的发展, 关键在于产品和经营的不断创新

说到文化, 不能不提及另一种文化, 这就是对老字号形成重大冲击的时尚文化。前不久在一次商业研讨会上, 听到一位全球最大奢侈品企业集团的中国区营销总监的发言。他对中国时尚的变迁作了精辟的分析, 基于时尚品牌对人的研究、对人的观念研究提出“流行无国界”、“时尚是一种感受, 不在洗脑筋而在得人心”、“成功在于保持新鲜’等等, 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唯独对他认为“老, 只能进博物馆”的说法很不认同。因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 任何文化都有其本原的内核, 这种内核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丰富、精致, 始终是延续文化发展的源动力。例如巴黎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是世界的时尚之都一样, 所不同的是, 不过是把贵夫人裙下的鲸鱼骨变成现代女孩的花样文胸罢了。任何把老字号与时尚对立起来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今天的老字号, 哪一个不曾是当初的时尚?我们的错误, 在于观念的老旧, 在于继承者的顽固不化, 没有不断给予老字号品牌以时代发展的新内涵、新立意、新表现, 所以才使老字号显得老态龙钟。从抱残守缺的角度看, 也就难怪时尚代言者要把我们的“老字号”送进历史博物馆了。

谈起创新, 很多业者感到无所措手足, 不知从何处下手。就象毛泽东同志曾经讽剌的那样:我们一些同志得到一把宝剑, 只知道拿在手中不停的赞叹:好剑!好剑!却不知道该如何去用一样。现在很多老字号的继承者只是一味强调继承而不懂得创新, 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才打磨出一块块光彩的品牌。全聚德的烤鸭为啥好吃?六必居的酱菜为啥出名?我们沪上更是不乏各种响当当的品牌。仔细考察他们的历史, 无不是在激烈竞争中下苦工出奇制胜, 靠躺在老祖宗牌子上想吃遍天下, 恐怕永远是痴人说梦。老字号品牌, 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家业,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文化传承。如果不了解这一点, 那我们拿在手中的, 就只能是一块毫无生气的牌子, 可就真的只能进历史博物馆了。

在创新方面, “雷允上”近年来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虽不敢说成功, 但对我们的经营工作和思路, 都有一定的启发。大家知道近年来上海掀起“膏方”热, 每到冬令时节, 膏方进补成为一种时尚, 也成为沪上各家中药店争相上马的经营项目。但随着膏方定制业务量不断扩大, 传统的加工方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一是顾客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行业之间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三是规模化生产对人员、技术、工艺、场地等条件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死抱住传统工艺不放, 一则难以满足顾客需求, 二则要丢掉市场。经过反复调研分析, 决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按照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制订膏方加工质量标准, 为“雷允上” (上雷牌) 品牌注入规范化、集约化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元素。通过标准制定过程, 我们把‘雷允上’积淀数百年的传统工艺, 经过采集、分析、提炼、筛选, 运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 得出最佳工艺方案;在不影响膏方品质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 以全面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2010年7月, 在经过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各方专家严格论证后, 雷允上 (西) 《中药膏方定制技术标淮》终于诞生, 受到市行业协会高度肯定和赞扬。经过去年冬令以来生产实践, 按照新标准制作加工的膏方, 不仅产量大幅提高, 而且品质更有保障, 口感、色泽、疗效均超过以往, 受到消费者热烈欢迎。通过制定膏方标准给我们以启发, 只有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前人的局限, 不守旧、不怠惰, 敢于创新, 才是真正的科学传承和有效传承, 才能赋予老字号品牌以鲜活的生命力。其实, 只要认真观察一下国外老字号的生存之道, 也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君不见可口可乐仅凭一张配方走遍全球, 虽然它的口味保持不变, 但仍不断推出新品;在它每年的创意广告、包装上, 更是融入了超前的时尚元素, 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 千方百计剌激你的味蕾、唤起你的感觉, 始终吸引和保持着一大批真实的消费者。

老字号重生, 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扩张与飞腾

众所周知, 我国的老字号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困难局面, 除了企业自身原因外, 还有一个与外国企业最大不同之处, 那就是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原因, 所有老字号无一例外, 都遭遇了人为的经营传统的断层。而这一时期, 正值全球工业化发展的高潮, 各种全新的经营思路和手段层出不穷, 工商业资本积累以几何级数增长, 等到我国的老字号重新走上竞争舞台, 世界早已是面目全非。我们所面对的, 不仅仅是经营思想的更新与学习, 还有着资本实力上的巨大悬殊, 很多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法的应用, 被捉襟见肘的资金所限制, 更不用谈发展与扩张了。那么老字号究竟应该怎样实现自已的发展和腾飞呢?我们认为:除了把握和弘扬企业的文化精髓, 不断创新经营思想和方法外, 还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 借助现代发达的资本市场机制, 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在这一方面, 北京“同仁堂”药业为众多老字号带了一个好头。他们在充分整合企业的文化资源和经营资产基础上, 利用上市融资这一资本手段, 迅速实现了在全国中药市场的扩张布局, 同时进军海外, 兼顾在养生、美容市场的适度发展, 较快实现了依靠单一资本积累所难以实现的发展布局, 为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乃至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道教文化 篇8

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浮桥中学, 是一所有着74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建校之初名为“乃德私塾”, 乃德创始人写下了高亢激昂的校歌, 校歌的最后一句为“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70多年来, 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引脉, 德润校园”的办学理念。下面结合校歌, 谈谈浮桥中学乃德文化建设的三路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一、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唤醒文化的自觉

文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 虽然无处不在, 但见之无形, 身处其中的人们最容易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觉而不察。如何让校园文化从概念走向现实, 首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来唤醒校园中每个人的文化自觉。

我校校歌的最后一句话是:“乃德崛起, 复兴中华, 在吾仔肩”, 一种办好学校、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意识跃然纸上。要把口号化为行动, 不仅需要校长有文化自觉, 也需要全校师生的文化自觉。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割断历史式的从天而降, 空穴来风, 必须与传承携手而行。学校文化传承的有形载体很多, 在唤醒全员校园文化的自觉过程中, 必须要有的放矢, 全面渗透, 重点突破。

我校以校歌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初一新生刚跨入校门, 在入学军训时, 一堂必修课就是学唱校歌;每一位新教师加入我校时, 必须要学会唱校歌;每年的校红五月歌会, 常规节目是各班大合唱校歌;中午学校的校园广播, 每天必放的歌曲是校歌。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 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哼地唱起来。这是一种校园文化自觉的表象, 因为师生, 尤其是学生很难理解校歌的创作背景和真正内涵。对此, 必须要对校歌进行深度解读。我们通过全校教师会、班级主题班会、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变着法让师生更好地理解体会“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的使命与责任。

文化无处不在, 有效载体固然重要, 但唤醒师生文化自觉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巧设计、精安排。为了让师生对校园文化有深入直观的理解, 学校召开各层面的会议, 集思广益, 几经三番, 设计了一个校园文化标志 (LOGO) , 通过图片对校园文化进行浓缩性的解读, 更直观;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 评出每月乃德之星;学校展板、画栏等外显宣传资料, 都紧扣校园文化, 学校大墙上张贴“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八个大字;每月小组合作展板边上横批都是“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等。时时处处都能找寻到校园文化的印迹, 人人皆知, 这是提升校园文化自觉的必备条件。

二、敦品励学, 愈困弥坚———增长文化的自信

宏大的文化口号固然有一定的作用, 但校园文化口号只有化作行为, 才具有生命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始终坚持以传承与践行校园文化为主旋律,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 增长师生文化的自信。

我校前辈就以“乃德”为校名, 提出了“敦品励学”的校训, 学校办学坚持德字为先, 立德树人, 几十年来, 一脉相承。学校的德育工作扎扎实实, 从不虚浮。每天清晨值日班级的学生, 提前15分钟到校, 一班6人, 身披红色值日横幅站在校门口, 笑迎每一位师生;护绿队的学生检查卫生;监察队的学生到班内检查是否有抄作业和违规现象;中午值日学生带着纸与笔, 记录各班浪费食物的学生姓名。每天值日学生会把检查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 大家各司其责, 工作有条不紊, 虽然事小, 但几十年坚持如一, 是多么的不容易。风正好扬帆, 良好的自我管理文化有利于铸就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敦品励学的校训, 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浮桥中学教师身上。服饰打扮必须要规范, 不着奇装异服进教室, 不能大声呵斥学生, 同事之间不允许有打骂, 否则会引起公愤, 教学质量相对差一些的教师倍感压力……这些大多不是学校规定的, 而是学校文化传承的惯性使然。

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 学校如何不断提升办学品质、正视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提高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等, 这些都要求浮桥中学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心力, 不断思考进取的发展力, 虽愈困弥坚, 但持续努力。

三、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走向文化的自强

“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喊出了浮中人办学的气魄和胆识。办好学校, 要有责任的担当, 要有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每任浮中校长都深知使命, 勇于担当。

校园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面对生源结构的不断变化,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日渐显现, 学校提出了“拿着别人的地图, 找自己的路”, 量校而行, 量法而行, 量生而行, 智慧型地吸收, 创生性地实践,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以“学习用表”为载体,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 深入学习, 勇于实践, 有成功的喜悦, 有失败的苦楚, 有理论与实践偏离的困惑, 有家长的质疑和实践的艰辛矛盾交织的忧虑等。但凡是革新者, 困难从来不是止步的理由, 思考和实践才是最好的武器。团结协作, 勇著先鞭, 是学校文化积淀在每个教师身上的显性产物, 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精神源动力。

道教文化 篇9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企业在满足员工不断高涨的精神需要方式中, 一是通过生产过程中民主的、亲善的、合理的职权责分配、物质利益分配、荣誉分配等人本主义的管理实践来体现。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情感注入与情感沟通给员工创造个性价值实现的高雅氛围与环境。因此, 笔者认为, 所谓职工文化, 是指企业为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职工文明风尚而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我国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会文化的特性、内涵、外延。一是要体现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以及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的本质属性。二是要体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工会工作的时代主题;三是要涵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基本内容, 突出以职工为本, 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思想。因此, 笔者认为, 所谓工会文化, 是指工会组织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出发, 为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 牢固坚持以职工为本的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饱满热情而切实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开展的各种工会活动, 是工会组织运行的一种外在形式, 它涵盖了职工的民主管理、素质教育、帮困扶贫、技能创新、法律维权等内容。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应形式。

企业文化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由企业组织创造的一种群体文化, 是一种组织文化, 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它是一种亚文化。笔者认为, 所谓企业文化, 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 具有本企业特色的, 并为企业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 以及反映企业文化特质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物质实体。其表层文化为物质文化, 浅层文化为行为文化, 中层文化为制度文化, 核心层文化为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 强调对员工价值观的塑造。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目的是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建设, 达成企业员工必须做什么, 允许做什么, 希望做什么, 禁止做什么等等文化规范的共识, 从而产生企业合力与理想业绩。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二、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

从职工文化、工会文化的内涵来看, 二者各有其侧重点。职工文化是代表职工群体的文化, 侧重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 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应形式;工会文化是代表职工利益的文化, 要从维护职工的权益出发。职工文化、工会文化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职工的基本需要, 维护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 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需要, 具有一致性。实际上, 就一个企业而言, 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职工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 也有非工会组织如宣传部门、文化部门以及职工社团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一方面, 工会的工作对象是以职工为主体的, 所以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工会工作和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有交叉的一面, 如职工的读书活动、文艺体育活动, 与工会文化中的职工素质工程有着重合性和同一性。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可以说是工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 职工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和主体化, 一些不从属于企业或工会组织的垂直性、指令性的文化活动运作模式有时也显现出特有的感召力。在非工会组织开展的或职工自发组织的职工文化活动中, 又往往显现了职工文化的广泛性和独立性,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综合性、福利性、自娱自教性和艺术性等特征。

我们知道, 企业本身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 它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经济活动。一方面,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文化, 是企业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 是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产物, 它的文化式样和内涵都具有很强的经济性, 企业的经济和企业的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是互相渗透, 相辅相成, 融为一体的。另一方面,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文化。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秩序, 企业制定出必要的规章制度, 但无论怎样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无法保证每个成员在任何时候都能遵守。企业文化是通过一种观念的力量, 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通过硬性的强制力量, 而是由硬性控制转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职工行为转向控制职工意识;由控制职工个人转向控制企业群体;由控制职工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管理为主导的文化。这就是说, 企业文化, 属于经济文化和管理文化的范畴, 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是一个社会共同体, 企业里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合作者, 然后是利益分享者。但由于不同的价值追求, 企业明显地分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 即企业主和员工, 由此派生出企业中不同的二元文化, 所以任何企业内部总是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鲜明的个性特点在于它要求在企业共性中伸张个性和实现员工价值, 特别是维护员工的利益。企业有企业的价值, 员工有员工的价值, 企业价值和职工价值是一对典型的矛盾统一体, 协调和处理好这一矛盾, 既是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目标, 也是体现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 从概念上讲, 在一定的企业范围内, 企业文化往往涵盖着内部的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 但又不能代替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而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 工会文化又涵盖着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 同时职工文化又有其独立的部分。企业文化是代表企业整体利益的文化, 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的价值利益最大化。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是代表职工群体利益的文化, 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员工的权益。

三、加强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民主平等、保护员工权益的文化, 就是尊重员工劳动价值、激励员工的文化, 就是重视员工成长、塑造员工的文化, 这既是衡量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准, 也是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核心, 更是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此, 要着力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 积极开展企业民主管理, 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 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要非常重视和强调企业民主, 否定歧视和不平等, 尊重员工。要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 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维护员工的民主管理权利, 从而达到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 关心和团结员工, 培养员工良好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

第二, 关心员工的生活福利, 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企业必须随着效益的增长, 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逐步实现“中国梦”。这就需要工会组织积极参与, 尤其是源头参与, 从而推动企业尊重员工的劳动价值, 公平合理地分享企业取得的经济利润, 让员工能充分享受企业成功发展在经济上所带来的好处, 才能产生归属感和敬业精神, 增强员工与企业共生共荣的整体意识和凝聚力。

第三, 积极开展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培训, 塑造员工。工会要积极开展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培训, 推动企业重视员工职业生涯成长, 重视对员工的技术和文化培训, 给员工提供发展个人特长的机会, 拓展事业成长空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论八段锦与道教文化 篇10

一、八段锦深受道教文化的滋养与影响

1.八段锦的最早描述大多见载于道教典籍。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和前人有关考证,关于“八段锦”这一名词的最早记载,首见于东晋葛洪《神仙传》。此后,北宋末晁公武(约1105—1180)在《郡斋读书志》卷十六之“神仙类”中著录“:八段锦一卷,不题撰人,吐纳导引之术也。”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夷坚志·乙志·卷九·八段锦》篇中,也提到北宋时有人练习八段锦。可以看出,最初八段锦是作为道教信徒的一种修炼方法而在社会上流传的,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道教文化的肥沃土壤孕育出了八段锦这朵导引功法的娇艳花朵。

从八段锦的功法记载而言,无论是坐式八段锦还是立式八段锦,其早期功法多见载于道教典籍。南宋曾慥编撰的《道枢》,有与八段锦定型功法动作接近的功法记载,而《道枢》是一部广集道教修炼方术精要的类书,多收录晚唐以后内丹术修炼的新方法。历史上最早刊载坐式八段锦详细功法的书籍是道教著名丛书———成书于元代初期的《修真十书》。《修真十书》是道教著名的内丹著作丛书“,修真”即指修炼内丹以成真成圣,所收录的多是道教南宗著作,其《杂著捷径卷》收录的是内丹修炼方法的一些著作,包括“钟离八段锦”(即坐式八段锦)“、吕真人小成导引法”等。

立式八段锦在古代被称为“许真人引导诀”或“吕真人安乐歌”,同样托名为道教重要代表人物许逊、吕洞宾创作,把功法以道教名人命名,无非是为了提高说服力,促进功法的推广普及,此功法与许逊、吕洞宾的关系已为前人证伪;但至少可以说明:此功法应为道士所熟悉或长期习练,否则不会把创始之功归于道教名人名下;立式八段锦动作雏形首见于南朝梁著名道士陶弘景著的《养性延命录》之“导引按摩第五”篇,《养性延命录》是一本采摭前人养生言论,加以系统归纳提炼而成的养生著作,是汉魏时期养生学之精华,其“导引按摩篇”讲的就是以导引(加按摩)进行养神、炼形;北宋道士蒲虔贯的《保生要录》所记载的“蒲氏八段锦”在立式八段锦发展历程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坐式八段锦与立式八段锦都是道教信徒的一种重要修炼手段,在养神、炼形、轻身明目、疏畅筋节血脉等健身方面具有较佳的效果,而关于八段锦的功法记载也大多出现在道教典籍之中,这就说明八段锦的形成与定型与道教文化的滋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八段锦功法特点和习练要领深受道教思想文化的影响。据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书,山阴娄寿芝手辑《八段锦坐立功图诀》,芳草轩藏版,光绪二年(1876)刊行,作者在正文前的“凡例六则”中说“,坐功与立功不同,坐功重在养心,立功重在练形,坐功以杜绝妄念为要,习之无所苦,而颇不易致,立功以高下如法为要,初习四肢不免酸痛,然两三月后,便可纯熟,此坐立功之大校也”“;坐立两功,一动一静,足可相辅,故为合刻,学者或专习或并习,各听其便,然必立定课程,每日几次,以不间断为妙”[1]。可以看出,不论是坐式八段锦还是立式八段锦,在功法特点和习练要领上都深受道教思想文化影响。

一是“虚”“、静”思想。道教重视“虚”。老子言“虚其心”,庄子言“虚无”,宋子言“虚其欲”,提倡所谓“返璞归真”“、清静无为”。道教重视“静”,不论治国治身都要清净,认为清净是道的本源,学道者如能清净,则与天地同寿。从魏晋至唐代“,清净”一直是道士学道和修道的重要内容;宋元以后,清净之道与道教内丹修炼术逐渐融合,全真道创立后,清净之法完全同精气神的内修联系在一起了;清代道士黄元吉则较为辩证地看待内丹修炼中的动静问题,认为内修是动静结合的过程[2]273。八段锦在习练之前,都要求习练者首先要静下心来,然后再进行练习;坐式八段锦口诀首句就要求“闭目冥心”,握固、叩齿、数息也可以视为辅助练功者入静的一种手段,在练功时间上要求子前午后,都是为了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立式八段锦第一个习练要领就是松静自然“,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静是指思想和情绪要平稳安宁,排除一切杂念”。对“虚”“、静”的重视,正是受道教思想文化影响的一种表现。

二是“自然”观念。《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提出“道法自然”,意思是道是自然而然的,是一种自我发生、发展、灭亡的状态。这一观念影响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淮南子》就较多地以“自然”观念论述天地之道和为政之道;在文艺批评方面,也提倡自然美,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也;后世道家在内丹修炼过程中,也强调“自然”,认为凝神、调息、运气等要“不假一毫人力作为”。八段锦“坐功以杜绝妄念为要”就是不要过于用意,要自然顺势为之;立式八段锦功法要领之“松紧自然”“,自然是指形体、呼吸、意念都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为之,以免气滞血瘀。这正是受道教“自然”观念影响的表现。

三是“贵人重生”思想。道教文化贵人重生,奉行生道合一,强调人身难得,对养生之道极为重视。坐式八段锦功法口诀所谓“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迍”,即要达到远离疾病的境界,促进生命质量的提高,这与道教贵人重生思想具有高度一致性。

四是对“气”的重视。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著名的哲学思想,是阴阳五行观念的理论基础,也是道教的重要思想之一。道教十分重视气的作用,《太平经》卷四十二说“: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卷五十六至六十四认为“:元气,阳也,主生,自然而化,阴也,主养凡物。”《云笈七籤》卷五十六《元气论》认为“: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并形成了一套行气法,通过呼吸吐纳,养气攻疾,延年益寿[2]277。八段锦重视呼吸,要求“呼吸均匀”,要“口中不得出气,唯鼻中微放清气”。坐式八段锦口诀提出“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这些正是道教对“气”高度重视的具体表现。

二、八段锦对道教文化传承具有积极作用

1.八段锦是重要的道教修真养生方法。《养性延命录》关于立式八段锦动作雏形的文字记载见于书中“导引按摩第五”篇;《道枢》之《众妙篇》有两处提到了与坐式八段锦相近似的功法动作,一处提到了与立式八段锦接近的功法动作,而《众妙篇》篇首四句为“:导养之方、冶性保形、行之不怠、进于长生”,所载多为修真养生之法;元代《修真十书》之《杂著捷径卷之十九》载“钟离八段锦法”:即文献记载最早的坐式八段锦功法,而杂著捷径卷所收集的多为内丹和养生著作;所谓蒲氏八段锦见载于蒲虔贯《保生要录》之“调肢体门”,即认为此法有调理肢体、导引养生之效;上述著作均为道教典籍,其作者均系道教代表人物或道教信徒,他们在著作中把八段锦均归类为导引之方,视为道教信徒的一种重要的修真养生方法。

2.八段锦在增进道教信徒和道士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八段锦的健身功效已为今人所认可,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广泛运用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等实证性研究方法,探讨了八段锦对大学生、中老年等不同人群的健身、健心效果,为八段锦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进一步肯定了八段锦的健身功能[3]4。

根据对八段锦发展演变历史及载体的研究可以发现:道教信徒是坐式八段锦的主要习练人群之一,不论是在道教发展过程中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葛洪,还是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的钟离权,都是道教中人;《修真十书》更是内丹著作丛书,其编著者肯定是道教信徒无疑;曾慥(《道枢》作者)、冷谦(编《修龄要指》,载“八段锦导引法”)、朱权(撰《新刊京本活人心法》、《臞仙活人心方》,卷上载有“钟离八段锦”)、高濂(著《遵生八笺》,之三《延年却病笺》)(下)记载有“八段锦导引法图”)、周履靖(编《赤凤髓》,载有“八段锦导引诀”)虽然不是道士,但曾慥号至游子,朱权自号涵虚子、丹丘先生,高濂别号瑞南道人,周履靖自号梅颠道人,从这些字、号的称呼可以看出其思想信仰是崇尚道教、信奉道家学说的,可以视为道教信徒。

在我国古代,立式八段锦的习练人群也是以道教信徒为主,如:许逊(《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伪托为许逊所作)是东晋道士,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吕洞宾(“吕真人安乐歌”伪托为吕洞宾所作)是著名的道教仙人,陈抟(据传曾撰《房术玄机中萃纂要》,书后附录中载“吕公安乐歌”)是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曾慥虽然是一个官员,但凭借《道枢》的份量,也可以视为道教信徒;而“引导诀”“、安乐歌”最初很可能就是道教信徒进行修身养性的一种功法。

综上,可以认为:八段锦在增进道教信徒和道士身心健康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这样才会导致其流传不衰并广见于道教重要典籍,被历代道教信徒和道士推崇备至。从历史发展进程考察八段锦与道教文化的关系,可以发现:八段锦深受道教文化的滋养与影响,八段锦的最早描述全部见载于道教典籍,八段锦的功法特点和习练要领深受道教“虚“”静”思想“、自然”观念“、贵人重生”思想、重视“气”等思想文化的影响;同时,八段锦对道教文化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八段锦是道教重要的修真养生方法之一,在增进道教信徒和道士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要:使用文献资料法对八段锦与道教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发现八段锦深受道教文化的滋养与影响:八段锦的最早描述全部见载于道教典籍,八段锦的功法特点和习练要领深受道教“虚“”静”思想“、自然”观念“、贵人重生”思想、重视“气”等思想文化的影响。

武当山道教文化品牌再构造研究 篇11

摘要:

武当道教长盛不衰,源远流长,并且衍生出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本文针对武当山缺乏道教文化品牌的统一规划,尚未形成成熟完整的品牌体系,导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于武当山道教文化的认知度与期待度明显不对称等现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融入景区品牌识别系统概念,对武当山道教文化品牌的再构建进行探讨,目标是建立独具特色的武当山旅游品牌,增强其品牌传播。

关键词:

武当道教 文化旅游 品牌识别 旅游品牌

品牌化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武器于20世纪90年代末被引入旅游目的地研究中,但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定位、旅游目的地口号等相关研究早已展开。文化旅游品牌化是文化旅游和旅游品牌化的交叉和外延部分。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深度和广度上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个论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旅游形式逐渐由风景观光向文化观光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景区文化品牌价值显著提升。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传统旅游资源与CIS概念相结合,创造出景区品牌识别系统(ABIS)概念,目的在于对武当山品牌进行再构建,打造新型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品牌。

一、景区品牌识别系统(ABls)概念

景区品牌识别系统,ABIS,全称Attractions Brand Identity System。景区品牌识别系统是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理论和城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的启发下产生的一个全新概念,更多属于文化范畴,由景点的综合性决定,涉及旅游景点的精神、行为、视觉、风情等感官。旨在提炼旅游景点的文化、地域等特征,提升其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品牌标识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品牌要素,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景区品牌识别系统的建立,便于其品牌管理,增强其品牌传播,提高游客将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转化率,以及游客游览景区时获取的除视觉感受以外,还有精神、文化在内的综合感受。

二、武当山景区品牌识别系统构建因素分析

(一)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

研究武当山旅游文化资源的文章不在少数,李林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解析》中认为武当山旅游的特色在武当道教文化,即独树一帜的武当道教文化是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1.武当山道教

武当山位居四大道教名山之首,素来有“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美名,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春秋至汉末时期,武当山已是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大修武当,成为“皇家寺庙”的武当山成为了众多道人前来修炼必选之地。武当道教是信仰真武,重视内丹修炼,强调忠孝伦理、三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道教派别。明洪武初,著名道士张三丰来到武当山,择地建庵,传授弟子,并创三丰派。

2.宫观与建筑艺术

武当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达到鼎盛。明永乐年间,“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仙山琼阁”的意境,大有玄妙超然、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

3.道教艺术

道教艺术是我国宗教艺术的瑰宝,包含武当武术、武当道乐、武当壁画。

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齐大成开创了武当武术,包括武当三丰太极剑、武当伏虎拳、武当剑(丹派)和二十四式太极拳,其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征,它以“宇宙整体观”、“天人合一观”为宗旨,以“厚德载物”、“道法自然”为原则,以“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为方法。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

武当道乐视道士修行或做法式是吟唱的音乐。武当道乐继承了楚乐祟尚鬼神、阴柔玄妙的风格,营造出轻柔恬静、庄严曲雅、神仙意境般令人向往的氛围,达到“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武当壁画以玄武修真为主,典故与气势恢宏的风景佐之。绘画风格皆为工笔写意、栩栩如生、形神兼备,令人叹为观止。壁画内容主要描绘“玄武修真”,多以人物典故融于其中。

4.武当山神话传说

相传武当山是真武得道之地,因而武当的神话传说多数也都是围绕着他发生的。太子坡、上下十八盘、龙头香、龟驮碑、金殿、皇榜桥、牡丹台、乌鸦岭…一武当山每一处都有一个故事,触摸着古迹能够带着我们穿越古今。

5.武当山养生文化

武当山坐落在神秘的北纬30°,蕴育了丰富的医药资源,包括灵芝、何首乌、天麻、枸杞、黄连、绞股蓝、天竺桂等珍贵药材。武当道教医药学的理论核心是以“气”为本,保“气”为先,具有尚意不尚力、牵动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等特点和功能。

6.武当山与媒体

主体为武当山的影视作品最早有1980年《少林与武当》,1983年《武当》,至2012年《大武当》,2015年《刺客聂隐娘》。音乐作品有歌唱家张也的《好梦绕仙山》,韩磊的《英雄会仙山》,王宏伟的《天下太极出武当》,谭晶的《风雨武当》等影视作品的播放和音乐作品的传唱,是游客认识武当、知晓武当的桥梁。其为武当山带来的明星效应,也有助于武当山道教文化品牌价值的提升。

(二)武当山景区品牌识别系统(ABIS)打造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难题

至2015年以来,武当山多次开展文物保护、修缮和传承工作,对景区环境和设施的再改造,规范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提出“武当大兴600百年”概念,使武当山达到了“盛世中华,太和武当”的文化制高点。融入“互联网+”行动计划使武当山旅游品牌犹如搭上一台“发展号”特快列车。

笔者在对武当山100名游客,其中包括不同籍贯、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调查中发现,多数游客除了参观道观、登上金顶以外,并没有其他关于文化特色方面的收获。因此,很多游客的“武当之旅”留下不了深刻的印象,最大的感受就是登山的劳累。究其原因是武当山道教文化在景区中的体现缺乏,尚未形成成熟完整的品牌体系。

1.特色不明显,道教氛围不浓

武当山的旅游资源重在道教,却没有充分开发利用,“道”味甚少。旅游内容上,除了朝圣和观光外,其他形式如:法式科仪的还原、道士修炼、武当武术、法师欣赏等仍处于摸索阶段,特色不明显。观光途中道教元素甚少,道教氛围不浓。

2.道教文化活动缺乏

文化旅游中的文化活动是向游客展示景区文化特色的重要渠道,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形式。然而武当山法式活动、养生体验、知识讲座等道教文化活动却鲜有展开。现在多数游客都是“白天拍照,晚上睡觉”,而少数游客想要了解道家文化却苦于无人指点,导致许多游客对武当山的评价不高。穷其原因主要是游客没有从中获得道教文化的强烈感染和深刻体验。

3.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近几年武当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但与国内一些著名的旅游景区相比还有差距,例如不少游客只知峨眉山金顶,而对武当山金顶却知之不多。究其原因是武当山道教文化品牌的构建缺乏系统性,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导致武当山的知名度与游客的体验不对称。因此武当山道教旅游文化品牌急需深入的开发。

三、基于武当道教文化的景区品牌识别系统(ABIS)设计构想

(一)武当山道教文化品牌视觉识别设计

1.导示系统设计

导示系统有着引导、说明、指示等功能,是景区环境中的重要部分。由于旅游景点环境下的导示对游客起着引导作用,始终处于人们目光的聚焦点。因此,在旅游景点导示系统的设计中,应该强化景区品牌、强调文化体系,从而强化景区带给游客的视觉和感官感受。在武当山旅游导示系统中,除了引导性导示牌外,还可以设置大量景点介绍、名人典故、神话故事等讲解性导示。这样多元的导示体系,与宫观建筑、法式活动可以三位一体地营造出立体的武当山道家文化氛围。

2.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

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包装是旅游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纪念品包括:特色旅游产品、地方手工艺品、明信片、导游图、旅游手册、景点门票等。武当山的旅游产品又包括:香菇、木耳、白花蒿子、扫帚花等山珍,万寿藤、武当剑等手工艺品,以及武当道茶。旅游纪念品的包装是旅游品牌视觉识别的建立和传播的过程,设计中蕴含的地区文化特色越浓厚、越独特,其对品牌的传播力更大。

3.景区道路及交通工具的包装

景区道路和交通与游客的游览体验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景区品牌传播的重要渠道,带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交通工具体现着景区的形象与灵魂。城市旅游交通工具可以成为城市的旅游吸引物,成为城市的一个观光旅游项目,旅游目的地往往因所提供的独特交通工具而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

4.户外广告的打造

户外广告可能分布于景区所在城市的各个地方,构成景区视觉景观的一部分,成为塑造景区品牌的重要元素,同时户外广告也有为旅游者提供实地旅游向导和信息解释的功能。在武当山旅游户外广告的设计上,首先要与整体武当山旅游品牌规范一致,其次要注重武当道教文化在户外广告设计上的体现,充分利用各个渠道推广武当山旅游品牌。

(二)武当山道教文化品牌行为识别设计

1.道教文化普及知识设计

第一,加强武当山遇道教文化的宣传策略。如景区管理部门可在旅游宣传过程中加强道教文化氛围,使游客在出行前先受到感染;其次,对景区讲解员进行道教文化相关培训,利用导游讲解让游客直接获得信息;另外,可与当地院校旅游学院进行合作,选择一批优秀的学生,对其进行道教文化知识的相关培训,在节假日参与义务讲解,这样既可以通过讲解员数量的提升提高对游客介绍的覆盖面,景区也可作为一匹后备力量对其进行考察从中选择一批景区需要的人才,继而达景区与学校的双赢局面。

第二,加强景区细微环节的布置。如在游客购买景区门票时,赠送—本道教文化基础常识,内容通俗易懂,若配上一些小插画效果更佳。另外,可在每个景点处树立—块小石碑,刻上此处的神话故事、名称出处、名人简介、道教这里、道教养生等知识,营造一个鲜活有趣、完整立体的武当形象。

2.“职业道士”培训设计

所谓“职业道士”,则是具有道长仙骨的风貌,正确掌握道教基本教理教义,任何进修均能展示道长应有的道教礼仪,向游客展示道家风范,基本解答游客的提问,具有作为一名道教道长的职业道德规范。

此外,建议景区管理局可以与武当山驻观道长们进行沟通,让道长们根据旅游的淡旺季、不同季节不同层次游客的多少进行道教旅游文化的展示。如武汉江滩宋庆龄故居处,常年设有宋庆龄纪录片演播室,每天固定放映时间,向到访游客展示宋庆龄的生平简介。此外,还原道家日常生活,如习武,道场科仪等,更加渲染氛围。这些活动均属于“职业道士”工作的范畴。

3.大型活动设计

在武当山景区品牌识别设计中,大型活动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建议武当山特区可以扩大武当庙会、武当艺术节、武当武术节、武当美食节、武当养生节等大型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武当道教文化活动,利于吸引更多游客,增强武当上道教文化的传播力和渗透力。

四、结语

武当道教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极强的生命力。目前,武当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较好地开发和利用,取得了如下成绩:武当道教文化旅游开展广泛;注重对武当古建筑群的保护和修缮;武当道教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基本形成体系:武当博物馆发挥着重要功能:武当山景区的服务设施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然而,武当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尚显不足,武当道教文化的价值和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应当大力开发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将武当山道教文化品牌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作为有机整体加快构建,通过引入景区品牌识别系统(ABIS),提升武当山道教文化的文化形象、文化内涵,加速武当山品牌的推广。

道教文化 篇12

图书馆是文化信息的传播者, 这个物化的建筑集中了古今中外各家的言论、思想和观点, 人类的文化在这里得到汇聚、展示和延续。图书馆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使者, 图书馆肩负着服务大众文化、提升公民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使命。

1 图书馆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信仰、习惯、和经由它们组织起来的对象, 并被大众广泛分享。包含在政治、经济中产生的大众的信念、习惯和对象。它包含了大众化了的精英文化和地位提高而进入了博物馆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一般都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的特点,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娱乐休闲活动在传递现代生活信息、改变生活方式、形成生活能力等方面也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与过去相比, 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呈现出多层次多纬度特征。从政治说教到智性思考、到反映寻常人生、到表现娱乐的狂欢。大众文化变化很快, 一方面是对市场信号和大众口味的适应, 另一方面是对主流文化所允许的新文化范式的接受利用。大众审美趣味也转而受文化自由主义的快节奏、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大众文化素质和发达国家的大众文化素质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急需提高大众文化素质。

图书馆是服务于大众文化的场所。图书馆的职能就是首先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休闲的需要, 利用大众文化的强烈渗透性, 不失时机地对读者进行引导、疏导和教育, 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使社会大众在参与和接受文化娱乐时, 自觉地接受大众文化所内含的文化知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 从而内化为社会大众的内在精神要素, 成为他们理解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实践的能力。大众文化并不是孤立的行为, 而是群体性的行为, 是社会大众之间相互对话、交流、合作、渗透的过程。现代图书馆环境幽雅, 不仅是良好的学习场所, 它又为大众提供了文化娱乐、文化休闲、会友谈天、交流沟通的良好公共空间。图书馆是服务大众文化的窗口之一。

2 图书馆与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公民社会内在的精神, 是一种地域型, 臣属型和参与型政治态度的合理聚合, 它强调政治输入的理性参与, 因此是一种参与型复合政治文化”。按照我国著名政治学者马庆钰的观点:公民文化包括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道德建设注重团结, 友爱, 互助, 诚信的社会公德的培养:公民意识注重民主意识, 平等意识, 法律意识及主人公意识等政治权利的诉求。公民文化是不断发展、更新、充实的, 各种不同文化不断的冲突和激荡而融合产生更符合与时代要求的公民文化。公民文化是民主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只有公民文化意识和文化氛围达到一定的水平, 才能与经济、政治相匹配, 才能三位一体的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社会。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历程告诉我们:公民文化是维持和发展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曾深切感叹“千差距, 万差距, 缺少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我国的公民文化还处在培育阶段, 有待更大的提升。

基于我国社会民主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公民文化素质状况, 各地图书馆都根据本地区的特色, 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 长期积累, 大都形成了各自的馆藏特色或特定领域的藏书体系。各种关于公民文化的信息, 通过图书馆的筛选序化, 加工处理, 以图书、报刊等形式, 源源不断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可以满足公民文化教育多领域、多层次的需求, 还提供电子阅览室的视听服务和信息网络服务, 图书馆作公民文化信息的集散地, 最大程度的发挥着交流、共享、研究平台的功能。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飞速发展, 而其他的媒体如网络仍处于无序化状态, 就更为图书馆提供了展现自我的绝佳时机。图书馆是公民文化的教育培养基地之一。

3 图书馆与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 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作为一种价值选择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就是“合和”的文化, 她深深地滋润着民族精神及其生命智慧。在古希腊就已把和谐作为美的特征。马克思也认同魏特林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 并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和谐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寻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的实现。它的表现形式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体制制度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每一个方面都对和谐文化有所要求。无论其中哪一项和谐的建立都与人的知识、素质与文明程度相关。广大社会成员对待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态度的科学性, 以及社会成员行为规范的文明与理性, 这一切都有赖于社会成员整体的科学态度的端正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图书馆的公益性和社会教育职能, 决定了图书馆是社会大众终身教育的工具, 图书馆的一系列工作都是在对社会成员进行终身教育, 它完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既可以进行科学技术知识教育, 也可以进行思想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这是任何学校都不能代替的, 特别是社会大众的终身教育, 图书馆是开展大众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图书馆是和谐文化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和重要传播者, 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信息聚集的宝库, 成为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

文化的冲突是社会不稳定的深层动因之一。脱离了一定的文化与之相应的社会政治经济系统、政治经济体制就很难正常运行。所以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国家、社会稳定的思想和心理基础。文化的背后, 根源仍是利益关系, 但价值观念对人们处理利益关系具有导向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 社会稳定取决于人们由文化决定的诉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与状态。图书馆自觉满足大众文化需求, 着力公民文化的培养, 努力构建充满活力、蕴含智慧、文明超前的和谐文化。图书馆是服务大众文化的一个窗口, 是公民文化的教育培养基地之一, 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之一, 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杨晓伟张景秋谈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西部科技, 2007, 11.[1]杨晓伟张景秋谈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西部科技, 2007, 11.

[2]邵葆丽[印度]田甜译.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长江学术, 2007, 3.[2]邵葆丽[印度]田甜译.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长江学术, 2007, 3.

[3]王栋.改善中国公民社会文化环境的思考及路径选择, 2007, 3.[3]王栋.改善中国公民社会文化环境的思考及路径选择, 2007, 3.

[4]方爱清, 秦在东.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初探[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2.[4]方爱清, 秦在东.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初探[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2.

[5]韩楠.新时期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江西图书馆学刊, 35, 3.[5]韩楠.新时期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江西图书馆学刊, 35, 3.

上一篇:英汉礼貌用语语用差异下一篇:草莓灰霉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