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

2024-09-28

道教音乐(共8篇)

道教音乐 篇1

摘要:在唐朝, 唐太宗曾对道教痴迷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甚至国家的大事都要让道教人士来给予指点, 后来唐朝诸位帝王都十分喜爱道教散发出的艺术特征, 以至于在唐朝道教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和影响力。

关键词:道教音乐,曲牌,民族宗教,艺术特征

道教音乐也可作为法事音乐, 每当朝廷有什么重大事情都需请道教来进行造势, 相传唐代的每一任帝王都十分崇信道教, 不管是朝廷事务还是个人事务, 唐朝的帝王都会请道教来指点迷津[1]26, 可以说, 道教音乐以及它本身在当朝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最明显的就是在唐朝时期, 唐玄宗的开明使道教曲牌音乐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民间, 道乐与各地的地方曲调广泛的融合, 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音乐风格, 道教曲牌音乐走上了多样化、地区化和世俗化的道路。

一、道教曲牌音乐

道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教曲牌音乐, 两者有不同的意义区分。在狭义方面, 道教曲牌一般指的是道教的音乐作品, 也是器乐的曲目, 相对于道教韵腔方面, 它包含着文人创作的道教相关的词牌, 它主要来源于宗教、民间、文人、道士、乐人所创作的, 它是表达道教信仰、哲学思想、人生观念的乐章。最重要的则是道教音乐在唐朝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 甚至和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都有很紧密的联系, 其中最具有典型的莫过于茅山道教, 唐玄宗对此道教的重视程度甚至都超过了当时朝内的文武大臣, 不管什么事都要和道教教士进行沟通, 乃至关系到国家命运, 唐玄宗也会选择在出征前让道士为自己的国家请上一副平安符, 以此保佑自己的军队可以凯旋, 因此就出现了以下故事。

二、唐朝时期的曲牌音乐

1.唐玄宗与茅山道教的典故。道教繁荣昌盛的时期就在唐代, 道教音乐的快速发展是和帝王皇族的直接参与是分不开的。唐玄宗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崇奉道教的帝王。尤其是在那个时候茅山道教的兴起都是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一致的。茅山道教的几代都是在唐朝前期非常受到当时朝廷的重用。据记载, 唐高祖想起兵反隋, 有一日他就把王远知请来, 想让他为唐朝起一道符书和制造得胜的舆论, 希望可以鼓舞出战士兵和唐朝的老百姓, 并且希望唐军能势如破竹的将隋军打败后凯旋。王远知听后, 不说二话马上就为唐高祖起了一道符书, 并在社会内大造唐军获胜的舆论, 后来唐军果真得胜归来。唐高祖念在王远知制造舆论有功的份上, 册封他为朝散大夫。后来, 唐太宗即位后, 将更重要的地位册封于王远知, 但王远知却辞去高官厚禄, 一心想要归山去过那悠闲自在的生活。他对太宗说“:凡尘往事, 不是我一心追求的, 我的愿望就是回到那片没有人知晓的山林, 去过闲云野鹤般的日子, 望太宗可以成全我。”太宗看他去意已决, 只好放了王远知回归山林。后来太宗又命人给王远知所在的道观补助物资, 并赐予王远知等道观里面的僧徒烫金袈裟, 还让人大修道观, 赐予王远知田地, 还赐予王远知侍者70多名, 唐太宗的做法都是念于王远知曾经的辛勤付出。后来, 茅山道教的音乐家第十二代宗司马承祯虽然也修身于山林, 高蹈世外, 终因博大的学识和由隐逸而得高明, 受到唐朝诸位帝王的青睐。据《旧唐书·司马承祯》所记载, 睿宗多次找到马承祯询问阴阳数术之事, 睿宗说道“:身心都非常疲惫, 不知道怎么来治理国家的繁琐之事”。马承祯回道“:国家就好比皇上身体中的一部分, 只有将自己的身体调养好了, 才能心无杂念的去安心治国”。可见, 不管是王远知还是马承祯, 茅山道教在唐朝的地位非常高, 这都和当时的政治社会和帝王的青睐分不开。

2.道教音乐《霓裳羽衣曲》的典故。唐朝:道教音乐的鼎盛时期在唐朝, 由于唐朝帝王对道教音乐的喜爱, 道教音乐在唐朝也受到了重视, 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崇奉道教的皇帝。历史上有名的 “风流天子”。后期李隆基为奸相杨国忠巧言蒙蔽, 不理国事, 但他对音乐艺术还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霓裳羽衣曲的故事来源, 当时唐玄宗在梦中自己曾到天宫看见一群仙女翩翩起舞, 不管是在音乐上还是舞蹈上都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 梦醒后唐玄宗就想把此曲给谱下来, 但是怎么也记不清当时梦中的情景。很想把梦中的乐曲记录下来, 让乐工演奏, 让歌女们舞蹈。他不停地回想梦中的场景, 想起一点就记录下来, 就连白天上朝的时候, 他怀里还揣着一支玉笛, 一边听大臣读奏本, 一边在下面偷偷按玉笛上的孔来寻找曲调, 有段时间唐玄宗对那段梦中的仙曲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可还是谱不全这首曲子, 为此十分苦恼。后来在路过一个乡村时, 望着远处烟雾缭绕的山群, 顿时把梦中在天宫听到的曲子给想了起来, 李隆基命令乐工排练《霓裳羽衣曲》, 令爱妃杨玉环设计舞蹈, 为了让他们有个良好的场所排练, 李隆基在宫廷中建立了一个梨园 (后泛指唱戏的地方) , 杨玉环与宫人日夜赶排。终于在不断排练后, 形成了一场大型歌舞《霓裳羽衣曲》。在一个盛大的节日上演出时, 细腻优美的 《霓裳羽衣曲》仙乐奏起, 杨玉环带着宫女载歌载舞, 一个个宛如仙女下凡, 群臣的眼睛都看直了, 但杨玉环的舞裙被梅妃踩到, 使整场舞功亏一篑。《霓裳羽衣曲》正是以道教中的古老宗教仪式为基准, 在传统乐曲基础上用服饰命名的一首乐曲。古代诗人白居易曾经赞道“:千歌万舞不可数, 就中最爱霓裳舞。”唐朝当时道教曲牌音乐的来源主要是帝王, 乐工。文人和道士所创作的, 大量充实了当时的道教音乐, 受道教音乐发展的影响, 当时歌舞音乐也是唐朝明显的社会特色。唐朝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 宫廷音乐的繁盛和歌舞的盛行在唐朝的音乐史上有了新的起点, 也为道教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唐代还因为道士的流传, 道教音乐由宫廷传到民间, 又把民间曲调的精华吸取其中, 包括佛教音乐和西域音乐。女诗人薛涛在《试新服裁制初成》写道“:长裙本是上轻易, 曾逐群仙把玉芝;每到宫中歌舞会, 折腰齐唱步虚词”来形容当时道教在唐朝的流行之盛[2]28。”

三、唐玄宗与道教音乐的典故

中国古代音乐的特色都在道教音乐中体现了, 道教音乐将斋醮、诵经、法术和古代礼仪念咒等组织在了一起。道士指点演唱, 配合着演唱的队伍, 叩拜, 舞蹈等动作。大型的古代斋醮活动音乐, 是把独唱、合唱, 道白、独奏、合奏、舞台、仪式等综合在一起的演出。在越来越多的演奏中, 道教音乐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方式, 包括成套的曲牌的类型和声乐体裁。多种的形式造成了不同细腻柔美的曲调。起初, 道教受到宦官之家的拥护和利用, 由于受到规范性的条约和戒律, 很少受社会动乱的影响, 使其得到不断发展。道教音乐也富有保密性, 教学方式从来都是口传心授, 以致所有道教音乐才能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据说, 唐代统治者喜爱道教已经痴迷到一种程度。有一次, 唐玄宗患上一种心病, 吃饭也没有胃口, 睡觉也翻来覆去, 总是觉得心里不舒爽, 他就命道士到他的寝宫里为他演奏一曲道教音乐, 也正是那个时候道士担任了演奏和演唱的职位, 当道士开始演唱的时候, 唐玄宗就把眼睛闭起来, 慢慢地躺倒他的龙榻上闭目倾听, 道士的高水准的演奏技巧让唐玄宗听得如痴如醉, 竟然睡了过去, 这一睡, 就睡了好久, 当唐玄宗再睁开眼的时候, 已经是两天以后了, 醒来的唐玄宗一扫往日的阴霾, 又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政务当中去了。因此, 在以后唐玄宗如果再感到哪里不舒服, 他很少看医生, 只是让道士给他演奏道教音乐。

唐玄宗喜欢道教音乐, 亲自编曲, 道教音乐之所以在唐朝那么繁盛就是吸取了不少民间音乐和西域音乐成分, 如把《苏罗密》改编为《升朝阳》, 《龟兹佛曲》改为《金华洞真》等。明代的音乐承袭了唐宋两朝的优点, 把江南的小调给改编出来, 所以道教音乐里面丰富着各种民间小调和南北曲调的结合[3]16, 如《清江引》, 《采茶歌》等。道教音乐在北方的表现手法多为淡雅, 隆重, 不求华丽只求气氛浓烈。 每一首音乐都会结合本地音乐特色, 不用任何词曲, 各地有各地的表达手法, 道教音乐便形成了艺术性很强的宗教艺术。道教音乐产生于多种语言形态, 吸取了很多民族的精华, 由于民族宗教信仰不同, 形成的意识形态也大不相同。而道教音乐在这其中也有不一样的存在方式。妙悟, 是民族宗教审美的最高级别的形式, 就如我们现代的美学它有一定的直觉性和主观性, 移情, 它在民族宗教中具有想象性的情感表达方式。而道教音乐就是一种融合了地域性的文化音乐, 它可以结合各地区的思想情感, 创造出一种多民族喜爱的音乐, 在各民族下, 道教音乐只能以求同存异的方式存在于各民族宗教文化之间。敬神、乐神、娱人之功能也是道教音乐所具备的, 道教音乐的存在也是出自于对诸神的崇拜, 对教规和教义的崇信和崇尚而产生的。大多数的道教音乐都是庄严肃穆的形式。在功能方面, 有宣化及显示威仪、治神、养生。欣赏道教音乐有利于身心健康, 延年益寿的好处。

道教曲牌音乐融合了各民族各地域的音乐, 也是道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音乐还有多种音乐结构的曲牌, 不管什么样的曲牌, 在各音乐材料, 包括节奏、旋律、乐句之间和结构方面的对比性都不是特别强烈, 也突出了道教音乐那种自然、恬静、平和、清幽的风格, 也体现出了道家弟子与世无争, 清心寡欲的宗教观念。道教音乐的发展, 影响着音乐史, 如人文音乐、民间音乐随着各个朝代的发展有了不同的变化, 唐朝的茅山道教和众多曲牌音乐的发展都是唐朝道教鼎盛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谢路军.道教音乐的民族特点初探[J].中国道教, 2006 (3) .

[2]左洪涛.从词牌看道教对诗词的影响[J].中国道教, 2004 (3) .

[3]刘红.当代道教音乐的回顾与展望 (上) [J].中国道教, 2006 (6) .

道教音乐 篇2

发掘道教思想 弘扬民族文化-读孔令宏《中国道教史话》

道家、道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是道教的哲学基础,道教的道术实践思想是根据道家的哲学衍生出来的`。长期以来,着眼于政治和伦理,人们有意无意地把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释道二家中,人们对释,即中国佛教还是颇为重视的,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相形之下,对道则重视不够。道包括道家和道教两部分。...

作 者:陈天林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哲学系 河北 保定 071002刊 名:学术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RESEARCH年,卷(期):“”(7)分类号:B959关键词:

浅论道教音乐的源流与特点 篇3

关键词:道教 道教音乐 民间音乐

中图分类号:J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3-59-61

道教正式出现在东汉末年,它本身是一个汇聚,然而却植根于民族的土地上,具有深厚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它的出现,不是某种学说的开创,也不是某个先知冥思苦索的产物,而是中华民族若干族团文化的宗教实践与历史积淀的结果。道教开创之初,古代宗教、民间巫术、神仙传说、传统方术、老庄哲学、黄老之学、儒家伦理、阴阳五行思想、古代医学和体育卫生知识等等各种思想、经验通通被它吸收。道教出现以后,又不断吸收佛教思想。因此,道教发起之日,就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文化合体。从历史发展演变上看,道教对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和传统产生的重大影响无法估量。道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道教,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鲁迅先生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信中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在《小杂感》一文中,鲁迅又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言而喻,了解道教音乐,与了解道教息息相关,进而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道教音乐是道士们在斋蘸等宗教仪式上使用的音乐。它独具一格,有其特定的形式和内容。在一中国民族音乐形式中,道教音乐具有独立的价值。道教音乐的起源,现在已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它与古代巫术宗教仪式的音乐舞蹈形式有联系。中国古代民间就有巫舞、巫风。古代的宗教仪式,常以音乐舞蹈形式迎神娱神,祈请神灵保佑。“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恒午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道教继承发展巫术而来,道教斋醮源于古代巫术祈祷仪式,可以说道教音乐的前身就是巫术音乐。

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动是古代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但至迟在东汉时,道教就已经有自己初步的音乐理论。道教经典《太平经》有关记载可以证明:

“故为阴阳者,动则有音声。故乐动辄与音声俱。阳者有音,故一宫、三征、五羽、七商、九角,而二四六八不名音也。刑者太阴者,无音而作,故少以阴害人。无音而作,此之谓也。”

“乐,小具小得其意者,以乐人;中具中得其意者,以乐治;上具上得其意者,以乐天地。得乐人法者,人为其悅喜;得乐治法者,治为其平安;得乐天地法者,天地为其和。天地和,则凡物为之无病,群神为之常喜,无有怒时也。”

“故举乐,得其上意者,可以度世;得其中意者,可以致平,除凶害1也;得其下意者,可以乐人也。上得其意者,可以乐神灵;中得其意者,可以乐精;下得其意者,可以乐身。”

《太平经》中虽有关于音乐的论述,但科仪中只有诵念,并无音腔,未见有使用音乐的记载。北魏时期出现的“华夏颂”、“步虚声”,是道教音乐最早的书面记载。据此,学术界普遍认为:道教音乐滥觞于南北朝时期。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寇谦之自称北魏明帝神瑞二年(415年),太上老君乘云驾龙,亲临嵩山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经戒》20卷,由此制定了第一部道教音谱:《乐章诵戒新法》,“步虚声”等最初的道乐音韵的产生,与《乐章诵戒新法》息息相关。需要指出的是:“步虚声”不是《乐章诵戒新法》的直接产物,而是逐渐发展演变的结果。据南朝宋刘敬叔所著《异苑》记载:“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因使解音者写之,为神仙之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这说明,实践经验的积累,构成“步虚声”最终定型的必要条件。“步虚声”的出现,表明道教音乐已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所谓“步虚声”,指道士斋醮时颂诵词章的腔调,据说是众仙云游虚空时的歌诵之声,因其音韵若众仙飘渺行于虚空歌诵之音而得名。

唐代崇奉道教,道教音乐相应得到了发展。唐高宗曾令乐工制作道曲。唐玄宗不但组织人广制道曲,命道士司马承祯制《玄真道曲》,李会元制《大罗天曲》,贺知章制《紫清上圣道曲》,而且自己还亲自进行创作,《霓裳羽衣曲》、《降真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等不少道曲就出自玄宗之手。“二月辛卯,帝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以荐献太清宫,贵异于九庙也。”不仅如此,他还亲赴道场,教道士“步虚声韵”。这一时期,道乐由宫廷传至民间,道教音乐的发展,除得益于朝廷的扶植外,还与吸收融合大量外来音乐(如佛教音乐和西域音乐)与吸取了许多民间曲调有关,唐朝的空前繁荣,促进了文化交流,中国民族乐器如琵琶、阮等就来西域。唐末五代时著名道士杜光庭集前代道教斋醮科仪之大成,编辑了《道门科范大全集》,对道教斋醮仪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发挥了巨大作用。

宋代是道教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皆编写道乐,如著名的《步虚辞》、《散花词》、《白鹤赞》、《太清乐》等。宋徽宗在位期间,曾挑选各地宫观道士进京习道乐。宋代时,道教音乐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北宋的道教音乐谱集《玉音法事》不但辑录唐宋时期的五十首道曲谱,而且还记述了道教音乐的历史和基本常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可惜该谱集使用的曲线记谱法已无人晓喻,如果将来能破译其秘码,或许能大大丰富祖国的音乐文化资源。金世宗时,王重阳创立全真道,金元以后,全真道得到了广泛传播,同时,形成了适应其清修科仪需要的全真道乐。至此,由于道教出现了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道乐相应地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分别在南宋地区和北方地区民间广泛流传。

明代是道教音乐发展的另一重要时期。随着明初朱元璋下令整饬道教,编制斋醮仪范,道乐进一步规范化。明洪武十一年,建“神乐观”,掌管宫廷祭祀活动。永乐年间,又出现了一本道教音乐谱集《大明御制玄教乐章》。该书用我国传统的工尺记谱法,记录了《迎风辇》、《天下乐》、《圣贤记》、《迎仙客》、《步步高》等道曲14首,内容丰富,对于了解明代道曲和明以后道教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清代在道乐管理上基本沿袭明代旧制。在民间,道乐与各地的地方曲调广泛地融合,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道乐风格。道乐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走上了更加多样化、地区化和世俗化的道路。

道教音乐虽然是宗教音乐,然而却植根于民间。道教音乐在流传和发展中,始终与民间音乐息息一相关,两者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形成彼此难分难解的局面。这表现在:第一,中国民间器乐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演奏形式、曲目和演奏风格各各不同多姿多彩,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历史上从来就与道教音乐构成相互交往和彼此吸收的关系。尤其以近现代为盛。如苏州玄妙观道乐同苏南吹打一脉相承,上海道教音乐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台湾中南部道乐受到福建南音影响,再如河北巨鹿道教音

乐与河北吹歌、西安城隍庙鼓乐与西安鼓乐、香港道乐与广东音乐等,本质上表明了道乐与民间器乐的水乳交融关系。其次,道教音乐大量吸收民间音乐素材,把民间的曲词、曲调宗教化、形式化。据《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大明御制玄教乐章》等有关文献记载,明代道教音乐既承袭唐、宋、元三代之旧乐,又吸收南北曲音乐的新制道曲,甚至连民间音乐如“清江引”、“一定金”、“变地花”、“采茶歌”等等曲调皆为道教音乐所吸收。如武当山道教音乐、山东崂山道曲、沈阳太清官的东北新韵等,分别都包含有湖北民歌、胶东民歌、东北民歌的内容和特色。第三,道教音乐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随地区不同而呈现不同风格,与各地方音乐息息相通。运用于同一法事中的同一旋律的音乐,因各地的行腔、旋律装饰(加花)都带有本地地方音乐特点而各不相同;同一法事中的同一首词,各地选用本地音调配曲——如江西龙虎山天师府道乐吸收了不少江西民歌、小调和曲艺的成分。正因为道教音乐植根于民间,具有大众化、通俗化、多样化的特征,一直为民间所喜闻乐见,欣赏道教音乐常常是人们莫大的精神享受。

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唱、齐唱、吹打、合奏等等。器乐通常用于法事的开头、过门、结尾和为歌曲伴奏,而声乐则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其说唱形式有诵、赞、颂、偈等。声乐器乐配合灵活,服从法事仪轨的需要,法事不同,音乐组合也随之变化。道乐曲调形式上有“阳韵”和“阴韵”之分,“阳韵”多用于早坛功课和祥祈性法事;“阴韵”多用于晚纭功课和超度法事。

道教音乐丰富多彩。赞美神仙的颂歌,曲调优美恬静;祈请神仙音乐,音韵庄严肃穆;而飘渺飞翔之声,则往往表现神仙降临时的超然飘逸状态;雄浑威武的曲调,与召神镇煞邪魔的紧张萧杀的气氛一致;欢快、热烈、雄壮的旋律,则象征神仙世界的幸福生活或表达人们迎神娱神的喜悦之情。总之,道教音乐艺术感染力很强,具有特定的象征性,它与斋蘸仪式相结合,表现了宗教仪式内在的和谐与统一。

除曲调外,道教音乐还有曲词,两者缺一不可,构成统一的整体。就曲词与曲调关系而言,前者是宗教内容,后者是音乐形式。通常的诵、赞、颂、偈等就内容看,是一首歌词,通过谱曲,就成了一首歌。如果说道教音乐曲调具有抽象性的话,那么曲词则具有具体性,如宋真宗的《散花词》:

昆丘绝顶有龟台,台上奇花四序开。不是群仙朝玉帝,何由得到世间来。

天上天花旦夕开,不同人间待春来。天花每有天人折,将献层城日几回。

仙官真侣往学频,互看蓬莱阆苑春,每采芳苑朝上帝。愿均福地及生民。

当然,天上仙境也是幻想的产物,但都不乏俱体感,与抽象的音乐旋律相比,歌词要具体得多。

神仙说是道教的根本观念。“八仙”在民间的传说、小说和戏剧中广为流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脱胎换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等与道教有关的典故早已为中国人民所熟知,成为中国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道教认为修道可以成仙,可以长生不死。千百年来,神仙说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神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不食五谷,超然脱俗,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神仙一直是人们仰慕的对象。关于神仙的界说,最为经典的是庄子的表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于;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至入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已。”””道教出现后有关神仙的种种想象,基本上不出庄子的理想型。道教音乐曲词之所以几乎都是赞美神仙,内在于道教的根本观念。平心而论,道教音乐曲词赞美神仙羡慕神仙之境一类的作品,大多千篇一律,但却不乏优美之感,与优雅的曲调相结合,能给人艺术与美的享受。但更重要的是,它通过音乐的象征作用,使人们与神交感,从而产生“移情”,进入神秘的宗教境界。

“移情”的产生,与人们的体验、感悟分不开,一个没有宗教情感或对宗教陌生的人,很难在宗教音乐气氛的感染下升华;而对于一个宗教徒来说,庄严、神圣、神秘的气氛是他的真实境遇,他以这种气氛为媒介,达到精神升华,进入宗教境界。宗教音乐就提供这种气氛。道教作为宗教,其音乐形式与其他宗教音乐形式不尽相同,但就其渲染宗教仪式的神圣性、神秘性这一根本点而言,其目的是一致的。

道教音乐 篇4

一、道教音乐概况

道教音乐又名道场音乐、法事音乐,据记载大约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它古老而肃穆,在渲染宗教氛围、寄托崇敬信仰上作用显著,因而成为道教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道教音乐吸收古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精华,渗入道教信仰的虔诚,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艺术风格,是汉民族传统宗教音乐的重要成分。一般认为,道教延续了道家思想,他们缘起于同一种极其古老的宗教[1]思潮,因而欣赏道教音乐,我们既能沉醉于无边的静谧,又会被其深重的宗教文化洗礼,得到超脱的美感体验。当然,道教音乐并非历史的陈迹。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道教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明即使在今天,它依然是为人们珍视的艺术瑰宝。

二、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

道教是道家思想的延续,在此基础上,道教音乐还进行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美学思想是道教音乐的理论基石,它服务于道教教义,也决定了道教音乐独到的审美风格。这种美学思想和审美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道教音乐的自然之美

“道”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将它应用于音乐中则体现为道仙自然之美。无论在风格、形态、语言抑或表现等各方面,道教音乐都显现出独有的自然美感。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也没有大做文章的刻意,道教音乐追寻的是原生、淳朴的自然之“道”。清新脱俗的音阶、曲折婉转的旋律、和谐美妙的曲调,舒缓的节奏…聆听道教音乐,仿佛步入仙境[2],置身于和自然的亲密对话之中,超脱、自由、心无旁骛,唯有倾听自然之声、享受自然之美的无尽快感。道教理论主张,自然存于道之中,而道的本质即为自然,基于这样的心理背景,寓自然之美于道教音乐之中,我们听到的无异于不受干扰、修身养性的“仙音”。

(二)道教音乐的静谧之美

静而后定,这是道教传统的养性之法。道教音乐被称为“仙音”,而这种内炼成仙的音乐形式离不开对“静”的追逐。只有置身于“静”,人们才能观心,才能真正走进音乐所营造的世界。因而,道教音乐追求静谧之美。没有世俗乐曲的杂乱无章、没有旋律线条的起起伏伏、更没有表演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聆听道教音乐,仿佛眺望一望无边的平静水面,少了几分波澜壮阔,但又别有一番风味。正如喧嚣的音乐能引人驻足,却往往被拒于心门之外。相反,唯有宁静才能走进内心,而后安定。

(三)道教音乐的虚空之美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治国思想,也是道家修行的基本方法。世界的本源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在老子看来,最动听的音乐实则是人们听不到的音乐,“大音希声”,追求一种“虚无”的声音,顺应道教自然、淳朴、空灵的音乐之美。因而,道教的音乐文化注重虚空,排斥一切具有强烈反差的元素,讲求音乐章法的微妙变化,给听众以虚怀若谷之感。同时,道教音乐的虚无空灵也反映了道人的心理状态,无欲无求却超凡脱俗。在道人审美心理的掩映之下,道家音乐形成了其清虚、空灵的独特美感。

三、以清水道教为例进行美学分析

道教音乐这一传统音乐形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并不断与各地民族音乐渗透融合,形成了不同地域、风格各异的道乐流派。清水道教音乐就是在清水地区形成、发展起来的道乐分支。本文将以清水道乐为例,对道教音乐进行美学分析。

清水地处甘肃省东南部,自然环境清幽宁静、山明水秀;人文气息厚重古拙、民风淳朴。清水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为道教文化和道教音乐提供了绝佳的栖居之所。清水道教音乐源于全真[3]道派,既传承了道乐自然、古朴的一般属性,也生发出独具清水风情的地域特质。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清水道乐逐渐分化成两大流派:“龙门派”和“华山派”,并延续至今。“龙门派”曲调在音阶运行上呈现出婉转柔和、低回缠绵的特点,结构严谨、变化细微、连贯性强,既无曲风节奏的跳跃,也不给人以喧嚣繁杂之感,正体现了道家音乐一以贯之的自然、静谧和空灵之美。“华山派”则节奏舒缓悠长,旋律中彰显一种柔中带刚的独特韵味,寓波动于宁静,也印证了道乐的美学思想。总体来看,清水道乐讲究抑扬有致、强弱相济,曲调虽按照一定的课韵程式发生变化,但不影响整体的和谐自然。

此外,清水道乐通过相应的道教科仪和民俗文化活动,在审美娱乐的同时,教化育人,引导人们弃恶扬善、消愁解忧、修身养性等,这种精神层面的先导性,也与道家思想有共通之处。

四、结语

道教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审美风格,或多或少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和谐自然、宁静致远和清虚空灵,在音乐陈述中我们能窥见道家的文化品格。音乐形式只是载体,文化才是内核,道教音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归根究底,道教精神更应当被视若瑰宝,千古流传。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道教音乐美学思想与审美品格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2:9-11.

[2]蒲亨强.阴柔清韵——道教音乐审美风格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01:63-75.

道教洞天福地 篇5

武当乏名最早见于汉书,略早于中国道教形成的东汉时期。相传历代在此修道成仙者有尹喜、阴长生、马明生、戴生、谢允等人。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为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至宋代,道经将其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由于明代统治者对真武的尊崇,武当山被封为太岳玄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名位在五岳诸山之上。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真武荡魔大帝等,为道教神仙中的玉京尊神。道经称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等,由民间的玄武信仰逐渐发展形成。先秦两汉文献如楚辞,远游,史记,天官书用易参同契中已有关于玄武的记载,称其为北方之神;阴阳五行学说谓北方属水,故又为水神;因北方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七宿组成龟形,其下有晦蛇星,故其形象为龟蛇纠盘合体,被视为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象征,首宿即为斗宿,俗称南斗,古人认为龟寿命长,也被视为司命之什,即道经所谓南斗云星,主天子寿命,亦宰相爵禄之位,南斗注生,北斗注死,道教以灵龟为盾、玄蛇为剑,又被视为修真之人的守护神。这些一特性,赢得了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普遍信仰,并为唐宋以后玄武演变成道教尊神奠定了基础。

明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王位,相传真武大帝曾显灵相助,故朱棣登基后,即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地修建武当山的官观庙堂,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一之说,共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共三十三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迭一百六十万平方米。明嘉靖年间扩建,使武当山成为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并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致使真武大。节信仰在明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此外,武当山演生之道教教派为著名的武当派;也是中国武术武当拳的发源地,以内家功夫一著称,与佛教少林寺武术齐名,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称,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的最高水平,将其列名于世界文化遗产。

道教音乐 篇6

一、清水道教音乐的起源

道教音乐是中国传统宗教音乐的重要分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清水道教音乐作为其中一种,有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史料记载,清水道教音乐是起源于公元12世纪的全真派的道教科仪音乐,在其产生、发展与流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1]地被打上清水县这一地域性标签,即特殊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造就了清水道教音乐在风格、特征上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清水道教音乐从初创伊始便注重“一写二念三吹打”,因而这种融合经词、声腔、器乐等于一身的综合表演形式,彰显了独特的风格。而其中经词部分的呈现主要表达对于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等美好景象的祝愿。

二、清水道教音乐的发展历程

(一)清水道教音乐的发展回顾

清水道教音乐最初起源于公元12世纪金代创立的全真道派,当时这种音乐形式的典型特征在于以全真正韵作为各派的统一范本;到了清乾隆年间,其因受陕西华阴等地道教音乐的影响,逐渐分化成两大流派,即流传至今的“华山派”和“龙门派”,并且两者势均力敌,不相上下;民国初年,清水道教音乐迎来其发展历程中空前繁荣的鼎盛阶段——弟子门派众多,各年龄段无所不包,吹打弹唱各有所长,大小道场演出不断,清水道教音乐至此达到其影响力的一个巅峰;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种音乐形式开始走向冷门,昔日的繁荣景象不复存在,从艺人员的自豪感也日益衰落,其逐渐从大众艺术的神坛跌落成为“小众化”表演;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清水道教音乐的发展出现了喜人的转机。党和国家对宗教政策[2]的扶持,极大促进了从艺人员的积极性,优化了社会文化氛围,使这种民间艺术逐渐复苏并获得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是,2008年6月14日,清水道教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其发展的重要肯定。

(二)清水道教音乐的发展现状

尽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清水道教音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当下这种音乐形式仍面临着发展困境。首先,由于清水道教音乐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清水县,老一辈的从艺人员都要求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基本功夯实、专业程度高,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这种民族艺术的生机与活力。而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众多昔日的道乐高手纷纷“跳槽”,进入文艺团体,于是有手艺有情怀的“匠人”们逐渐消失,道教活动也宣告终止。尤其是十年文革期间,文化艺术事业遭到致命地冲击,清水道教音乐濒临衰亡,在这个恶性怪圈的作用下,真正的道乐技艺逐渐迷失;

同时,申遗成功之后,清水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反观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非遗保护工作的实践不难发现,一种“病态”发展的共性呈现出来——各地政府机关、公共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往往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开发利用这些品牌和资源,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促进“文明城市”等一系列光鲜名牌的建设,却对切实完成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这一核心工作给予极少关注甚至完全视而不见。这种做法无异于本末倒置,而倒置的代价则是清水道乐在人们心智中的日益模糊化和边缘化。

(三)清水道教音乐的发展展望

针对目前清水道乐面临的困境,对其未来的发展举措,提出如下展望:

1. 注重对外宣传

从前文的发展回顾可以看出,清水道乐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反观现实,其在社会群体中的认知度和好感度不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宣传方式与力度的失当,因而外宣部门的工作有待加强。要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注重对外宣传才是王道。通过积极地宣传教育,向人们展示清水道乐的精神内涵,进而提升人们对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具体来说,政府和各级机关单位应率先开展此类外宣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个获取信息的窗口;同时社会大众也要主动积极地配合教育,以求最好的宣传效果。

2. 注重人才培养

在各行各业,人才都是最有生产力和创造力的资本。因而清水道乐的保护和传承[3]也离不开优质音乐人才的支持。具体来说,可以加强优秀教职工团队的建设,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培训,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选派爱好音乐的年轻教员深入学习,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等,总之,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3. 注重创新发展

随着外界宗教环境的改变,对清水道乐的保护和传承也在发生着适应性的变化。因而那些陈旧古板的条条框框已经不再适用,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要选用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比如:政府部门首先要对清水道乐有宏观清晰的认识,注重发掘音乐这种外显形式与文化内核之间的联系,利用科学的、审慎的方式,充分利用现在科学技术等,注重创新的发展,能让清水道乐迸发出全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结语

入选非遗名录为清水道教音乐带来了发展契机,但这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能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成果?面对发展的困境,扩大外宣,注重人才培养及创新性发展至关重要。

摘要:2008年,清水道教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宏观上看,这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契机。而就目前来看,清水道乐虽然经过漫长的流变,其仍然面临着发展困境。本文首先介绍清水道教音乐的起源,进而探讨其发展过程:发展回顾、发展现状即发展展望。

关键词:清水道教音乐,起源,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杜新平.浅论清水道教音乐的保护和利用[J].音乐大观,2014,06:131.

[2]王玉国,吴凯飞.清水道教音乐秦安小曲榜上有名[N].天水日报,2008-06-18001.

道教音乐 篇7

一、清水道教音乐的发展以及开发意义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自然环境宁静清幽、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文资源厚重。这里祖祖辈辈所追求“耕读传家”的儒学气象与长期的农耕文明,使得百姓形成了牧歌劳作式的生活方式以及温良包容的社会心理。清水不仅具备优越的地理环境还具备较为坚实的道家文化底蕴,这都是其道教文化得以存续与发展原因,清水县内可见道观与佛寺并存、道教与儒学文化交融,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以及文化旅游资源。

清水道教源于全真道派,是甘肃省天水市的汉族宗教音乐。其自明朝时建立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清代乾隆年间,由于受到陕西华阴等地区道教音乐的影响,分成了“龙门派”与“华山派”。“华山派”道教音乐的曲调是以柔带刚的旋律,配合舒缓而又悠长的节奏;“龙门派”道教音乐的曲调在旋律上显的柔和婉转,结构严谨。“华山派”以及“龙门派”在唱诵经韵时,有专门的打击法器为之伴奏。现存的清水道教音乐曲目约有200多种,现存的器乐曲有60余部100多卷。清水道教音乐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承,具有较强的独特性、民俗性、地方性,是至今仍存在于民俗主体中的宗教文化艺术体裁,其亲民俗与独特性使之具有很好的开发意义。也正因如此,清水道教音乐于2008年6月14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二、清水道教音乐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一)开发过于趋向商业化。

道教音乐文化是道教文化中的一种,具备满足旅游者宗教情感与感官互动的功能,是一项特殊的旅游资源。宗教旅游场所往往带给旅游者的是一种神圣、庄严的感受,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利益的趋势,对于清水道教音乐旅游资源的开发,原生态的文化性越来越淡,而商业性日益明显,忽视了对道教音乐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二)宣传力度不够,配套设施不健全。

清水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法事活动不多,道教氛围不浓,除了进香以外,其他旅游活动较少,尤其是道教音乐文化方面的活动尚未进入规范化的管理以及重点开发。清水没有将开发清水道教音乐文化和旅游资源结合,也没将这一特色去规划宣传,进而吸引游客。而配套设施如旅游景区的饭店内的音乐文化气息以及体系音乐文化的活动设施都较为落后[3]。这是清水道教音乐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不利之处。

(三)导游人员素质较低。

很多导游由于对宗教知识了解过少,不能做好对道教音乐文化的讲解与宣传工作,导致旅游者对无法仅通过表面的文字阶段了解深奥的道教音乐文化,走马观花看热闹,无法产生对清水道教音乐文化的兴趣,使得其发展与利用受到限制。

三、清水道教音乐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保护为主,科学开发旅游资源。

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清水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旅游资源,更是它一份无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道教音乐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不能盲目实行,需要在开发前做好科学的规划,将所有的规划与开发都要围绕着保护这个中心展开,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清水道教音乐开发体系。

(二)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完善配套设施。

首先,要加强开发清水道教音乐的文化旅游资源意义的宣传,其不仅道教文化的一种,更是展示清水历史文化以及道教生态文化的良好手段。其次,采取不同的宣传方法和力度,加强吸引国内外客源的宣传。利用清水道教音乐文化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国内外道教信徒、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

(三)提高导游从业素质。

为使得清水道教音乐文化作为道教文化的主要宣传方向,带动清水道教旅游建设,提高导游素质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之一。相关部门应建立适当的培训体系,多层次、多形式、多方向地培养人才,加强其专业素质,提高其文化水平,以利于清水地区道教音乐的宣传,推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水道教音乐,既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又是该地区发展宗教旅游的一项十分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清水道教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与利用能够解决该地区目前道教旅游面临的旅游形式陈旧、内容单调浮浅,缺乏参与性等问题,同时也能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

摘要:道教音乐的文化旅游产业是产业经济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其具备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以及潜在有利的市场价值,日益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中不可小觑的开发资源。清水道教音乐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对清水道教旅游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清水相对落后的经济有所改善,是清水县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介绍清水道教音乐,探讨其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带动作用以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清水,道教音乐,文化旅游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陈雅岚.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

[2]袁银枝.试析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价值[J].宜宾学院学报,2004,03.

道教“辟谷”的真相 篇8

辟谷又有断谷、绝谷、却谷、休粮、绝粒、却粒、停厨等称谓,是我国传统养生术的一种,具有轻身、延年、祛病、美容、增智等神奇效果。其最早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大戴礼记·易本命》,其中记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所谓的食气、不食就是辟谷。古代文献记载,在秦汉之际,辟谷作为一种养生术就已经流行。后来辟谷经过道教的改造,甚至变成了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比如说《太平经》中说,如果一个人习惯了一日吃三顿饭,假如你让他饿上三天,那还不要了他的命啊,于是“奸邪大起,悉从此始”,即社会不安定由此而生。所以,《太平经》说辟谷的好处是“吉岁可以兴利,凶年可以存民”,经济形势好物资丰富的时候,可以节约社会资源,用来做有利的事,经济形势不好物资匮乏的时候,可以让老百姓顺利地生存下来,客观上维持社会安定团结。

辟谷不是上来就生生让人饿着,而是有一定程序,比如在辟谷之前要先用“导命之方”,不管这个方子内容是什么,总之是要对身体状态调整一番。现在日本的断食,也都有渐进程序,不是上来就断绝一切饮食。

而具体的“导命之方”是什么?渐进程序如何操作?则历来各家说法不一。早在魏晋时候的葛洪就在《抱朴子》中说“近有一百许法”,有上百种方法,有的是吃矿石类药,有的是吃松柏的果实,还有的是用符箓、符水,等等。

辟谷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辟谷一段时间,觉得不喜欢了,当然还可以恢复正常饮食。古人对这个问题也想到了,设计了一种“还谷方”。比如服药(植物性的药饵)、服石(主要是矿物类药)的,应该先吃些用猪油脂、大麻子等组成的润下食物,让辟谷时吃的“药”、“石”泄出来,然后开始恢复正常饮食。恢复也是渐进的,比如开始可以喝粥,而且不能喝太饱了,逐渐加大饮食量。

现代人也有辟谷的,多数会配合功法锻炼,不禁果蔬。一些研究数据表明,多数辟谷者在辟谷7至15天的过程中,精力充沛,没有不舒服。因为现代人体重偏重的居多,辟谷7天平均能减重6到10斤,而且能改善血压、血脂、血糖,客观上对现代偏胖人群的身体健康有利。当然,辟谷也有禁忌,比如有精神病(或有病史、家族精神病史)、严重神经官能症、忧郁症、严重心脏病、脏器动过移植手术、患有恶性病变晚期者、身体极度衰弱、身体严重瘦弱等等情况的人,以及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70岁的,一般都不宜刻意辟谷。

上一篇:服装纺织企业下一篇:小学音乐课的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