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的创新教学

2024-09-28

小学音乐课的创新教学(精选12篇)

小学音乐课的创新教学 篇1

音乐艺术是抽象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 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 音乐艺术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新课程标准还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 把“创造”作为专门一项予以阐述, 可见音乐新课程标准是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如何通过音乐教学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摆在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认清教学误区, 避免“专业教学”

(一) 小学音乐课不等于音乐专业课

目前, 小学的音乐课堂上, 仍然存在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教学上, 给学生进行纯粹的音乐专业知识灌输式教学, 要求学生背记来开展专业技能训练, 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也人为地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与负担。久而久之, 学生对音乐课堂就产生了厌倦和害怕的心理。

(二) 简单地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 (组)

为了参加各级各类音乐方面的比赛、会演, 有的学校挑选少数学生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 (组) 进行强化训练, 排练几个文艺节目参演, 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 又能出效果。但这种只重视少数学生的训练, 会将大部分学生拒之音乐教育的大门之外, 淡化了音乐教育的普及, 音乐教育活动容易走向极端。

二、更新观念意识, 承载教育重任

(一) 树立大局意识

小学音乐教育是校园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特有的育人功能, 形成学校整体美育的教育合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 强调发展理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学校音乐教育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确定和调整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与内容, 改进教育方法, 开辟各种途径, 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进而影响和促进学生的素质形成及个性发展。

三、改革音乐教学, 强化创新能力

(一) 提升音乐教学课堂

音乐是生活不是学科, 让音乐充满生活, 让生活充满快乐, 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 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 这恰恰是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只有切合学生实际需要与实际可能的知识与要求, 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所理解。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1. 用激趣的手段。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才有动力。紧扣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 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恰到好处地播放与内容相关的课件、录像等, 甚至光洁的教学用琴, 配套的音像设备, 生动活泼的教学挂图等, 都使音乐教室充满艺术氛围, 刺激学生的视觉, 激发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2. 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不仅能使他们掌握知识, 又能发挥他们的创新主动性。

3. 用舞蹈的手段。舞蹈教学可以吸引少儿的注意力, 增强少儿记忆力, 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

(二) 激发学生的新潜能

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教学设计时, 尽量减少学生在创作中的技术负担和练习中的畏惧心理, 使他们感到力所能及,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尝试, 增强大胆创新的信心。

1. 从创编节奏着手。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 它赋予音乐以活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创编节奏,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美, 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 从创编歌词着手。

创编歌词是学生创造性表达心中的情感及对音乐的理解的思维方式之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发挥丰富的想象来创作歌词, 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 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歌曲, 让他们来创作自己的歌词。既然学生已经对歌曲比较熟悉, 那么让他们来填上词或改词, 学生同样会很开心, 并且也不会浪费时间。

(三) 拓展学生视野

1. 培养想象能力。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 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 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由此可见想象力的重要性。一是了解歌 (乐) 曲创作的背景是“音乐想象”的铺垫。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 (乐) 曲常有特殊的创作背景, 有些还具有创作的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在学唱、欣赏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 便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里。

2. 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的时代风格总是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 音乐的民族风格是由民族的文化、生活、语言、劳动、情感、地理、民情等所决定的, 音乐的个人风格, 总是体现出音乐家独特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力和对人生的感悟, 并给我们以启迪。能不能从教材中挖掘出生动活泼且能扩展学生艺术视野, 丰富学生艺术情感, 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容, 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音乐作为艺术, 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 我便尝试各种能够符合音乐表现特征的方法进行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在教育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 小学音乐教学的教材不应再是枯燥乏味音乐知识的载体, 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 变换教学方式, 使教材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在音乐教学中, 学生不应被看作是没有求知欲望的机械的受教育者, 教师应大胆地创新教学手段,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使他们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融会贯通地理解音乐。这样, 音乐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生喜欢音乐、步入音乐殿堂的桥梁。

小学音乐课的创新教学 篇2

小学音乐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所以,音乐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扮演课堂的组织者、主导者的角色,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创新和自我表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教学效率的动力机制。

音乐教学要以文化为本,提倡多元综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要有高的文化层次,多元的知识结构。新的音乐教育应超越音乐技能技巧,应挖掘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加强音乐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加强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增加学科内在联系,如音乐与戏剧、舞蹈、音乐与语文、美术,音乐与物理、历史、地理、政治,音乐与生活等等的联系。力求创设一个音乐教育的文化环境,让音乐课以音乐审美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使音乐课堂教学成为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

要把音乐欣赏放在重要的位置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创新教学 篇3

关键词:创新;灵活;传承;兴趣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教会学生学习,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缺少对音乐课的创新。从而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不到发挥,丧失了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目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成为重中之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当今新课改的理念。

一、创新教学,新在灵活多变

组织教学方面,教师以往采用律动教学,看上去整齐和谐,但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我在设计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猫钓鱼》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音乐、看动画片、感受这节课的艺术情境。然后再让小学生分角色表演歌词内容,教师伴奏边唱边表演。开始不要对学生过多指导,让他们尽情发挥,愉快地学习,感受过程的快乐。学生的天真会使他们的思维拓宽,全身心的参与能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教音乐的乐理知识,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扎实,玩得有趣。最后引导学生画出这节课的情境,让美术课与音乐课很好地整合在一起。这样利用简短的教学时间,创设活泼、轻松、和谐的气氛,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演音乐和创新音乐的空间,提高学生应变、记忆、表演、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新在传承文化

人类文明跨入一个全新的时空,我们需要既立足于本土、传统、民族,又面向世界、现代、未来的文化,只有进行了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才能创新。

在教授四年级下册欣赏课《唱脸谱》时,我采用让学生欣赏京剧的起源发展、壮大的过程。让学生从直观视觉感觉到京剧的博大精深。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制作的京剧脸谱戴在脸上,自己介绍其京剧角色的人物性格分析与脸谱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体验歌词的意境,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音乐与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只要引导得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音乐教程中一定会有创新。并且在课堂上大显身手,课堂气氛也变得非常活跃。从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同时还发现了别人的长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也就快了。

三、创新教学,新在以演代考

多年来评定一个学生音乐成绩的好坏,就像评价一个歌唱家一样,看他们的歌是否走调、节奏是否稳。现阶段的考评虽然增加了表演、卷面考核、乐器的演奏等内容,但从根本上还是学生考什么、老师教什么,在评价时看重的是学生的技巧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考核时采用多种方法。平时成绩记在一张表格中,表现好的及时给予记载,作为期末综合评定的依据,同时对选拔人才、对排练节目安排人选也有极大的方便。期末测评的类型为汇报型考核,通过学生喜爱的音乐会形式来完成。内容可以用吹、拉、弹、唱、舞的形式表示,可以单人的、双人的、小组的,要求人人参与,以演代考,发挥特长。此外,还应有创造类的汇报,如,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节奏接龙,听音乐编舞蹈,为儿歌即兴伴奏等,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促进音乐素质的提高。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突出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不断创新,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参考文献:

黄婷.对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15).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篇4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 忽视了现阶段学生的基本特点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 好奇心强, 注意力容易分散。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中, 教师忽视了现阶段学生的基本特点, 更加注重的是专业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影响下, 会使孩子缺乏艺术创造性, 而且不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终导致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偏见。

2.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中我们不难发现, 在课堂教学中, 音乐教师大多是以自己为主体来进行教学, 没有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将学生指引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上来, 但是学生的个性体现不出来, 学生所熟悉的方式是千篇一律的, 挖掘不出学生的音乐潜能。

3. 传统教学忽视过程, 重视结果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中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不健全的, 甚至是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或者直接聘请一些兼职代课老师。这样,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由于一些专业素养的问题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创新的思路

面对传统音乐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联系实际得到尽快的实行。

1.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师进行音乐教学, 必须创设比较适合的教学情境, 无论是教学内容, 还是教学氛围都要达成统一, 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对所要学习的音乐内容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对所要学习的歌曲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并理解其中的歌曲含义, 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比较深刻, 在学习中也不会过于生涩。当学生对一首歌曲进行过了解, 并经过学习取得比较好的成就时, 他们会充满信心, 从而为其他歌曲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

重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 这对于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对生活的审美能力、艺术表达能力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学会聆听, 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对于技巧的学习。聆听音乐的美好, 感受生活的美好, 这才是音乐的魅力价值所在。

3. 加强教师素质,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音乐教师队伍是音乐教育的主要骨干力量, 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和水平,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效果。要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 要将强对于音乐教师的培养重视, 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 进行教学方式之间的切磋, 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4. 探究式教学的尝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而学生则是被动地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的求知欲望会降低, 他们所理解的音乐可能就是一些音乐技巧的学习而已。所以, 要尽快改变这样的现状, 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尝试, 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手段, 帮助学生进行探索, 让学生从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并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 对于美的认识。

5. 加强音乐同其他学科的联系

音乐本身也并非只是单一地存在着, 同样音乐也同文学、美术等有着一定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文学知识,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类音乐作品, 知晓音乐作品背后的创作背景, 在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喜爱上音乐。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并致力于营造出适宜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享受音乐。

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 一把是数字, 一把是字母, 一把是音乐。”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感知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生活的美好, 才是小学音乐可开设的最终目的。所以,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那些已经不适应发展的“糟粕”必须尽快消除, 进行新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邱艳.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初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7) .

[2]宫臣.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浅议[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1.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与创新论文 篇5

一、认清教学误区,避免“专业教学”

(一)小学音乐课不等于音乐专业课

目前,小学的音乐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教学上,给学生进行纯粹的音乐专业知识灌输式教学,要求学生背记来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人为地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与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了厌倦和害怕的心理。

(二)简单地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组)

为了参加各级各类的音乐方面的比赛、汇演,有的学校挑选少数学生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组进行强化训练,排练几个文艺节目参演,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又能出效果。但这种只重视少数学生的训练,会将大部分学生拒之音乐教育的门坎之外,淡化了音乐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活动容易走向极端。

二、更新观念意识,承载教育重任

(一)树立大局意识

小学音乐教育是校园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特有的育人功能,形成学校整体美育的教育合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强调发展理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音乐教育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确定和调整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与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开辟各种途径,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影响和促进学生的素质形成及个性发展。

(三)注重主体观念

学生是学习、体验音乐的主体,也是音乐活动、创造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要改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方法与途径,变被动接受型为主动创新型,使学生将音乐教育内容与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真正成为音乐生活的主体。

三、改革音乐教学,强化创新能力

(一)提升音乐教学课堂

1用激趣的手段。紧扣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恰到好处地播放与内容相关的课件、录像等,甚至光洁的教学用琴,配套的音像设备,生动活泼的教学挂图等,使音乐教室充满艺术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2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不仅掌握知识又发挥他们的创新主动性。

3用舞蹈的手段。舞蹈教学可以吸引少儿的注意力,增强少儿记忆力,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少儿舞蹈很符合少儿好奇心强、好玩好动的特点。在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舞蹈动作,将这些有趣、形象的节拍和动作信息记忆到大脑中,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们的高度注意,而经常反复的训练使学生们养成了高度注意的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新潜能

1从创编节奏着手。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它赋予音乐以活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美,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联系生活来创编节奏是学生最擅长的方式之一。通过联系生活来创编节奏这种形式,使学生体会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从而成为学习创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创编节奏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2从创编歌词着手。创编歌词是学生创造性表达心中的情感及对音乐的理解的思维方式之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来创作歌词,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一首歌曲除了能用旋律表达感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就是歌词,从歌词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明白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作为教师,何不让我们的学生也来创作歌词,通过学生的体验、感受来抒发他们的情感呢?

3从创编表演着手。可以说表演是学生最为喜爱的方式之一。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常常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表演才能的舞台。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奔放的幻想激情和出色的表现能力。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表演,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此外,鼓励孩子大胆当好一名出色的演员,教师也要当好一位热心的观众,并及时地给予评价。

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生成的探讨 篇6

关键词: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教学现状 创新教学

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推行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通过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的音乐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音乐的情感和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情感共鸣中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但是,一些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远没有落实课程标准,音乐教育效率不高。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下,学校往往忽视音乐等学生综合素养训练培养的学科教学,只是为了落实有关部门课程开设的要求而已。这样把音乐当做小科、副科,音乐课成为文化课的调剂课,这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是很不负责任的。学校层面的不重视,势必影响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导致老师轻视音乐教学。不少老师不管什么类型的音乐课,都是一样的教法,不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调动,使得本应充满活力情趣、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老师不能改变教材创新教法,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与时代特点,死板地就教材教学,使得学生渐渐失去音乐课学习的兴趣。学生没有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严重影响音乐教学效率,而且让学生失去很好的学习能力训练和提升的机会。当然,音乐课被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占用,有些家长对学生的音乐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等也是实情。

二、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思考

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素养,使其终身受益的活动。因此,我们针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应该调整心态,重新定位音乐教学。从教师的层面积极打造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素养的课堂。

1.教师引领,让学生爱上音乐学习。

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音乐老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发挥专业特长,让学生感受音乐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美感,获得对音乐的学习和审美兴趣。如我在《春天的歌》教学中,就重视发挥引领价值,一上课,我就哼唱《嘀哩嘀哩》,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并在倾听中获得音乐的内容。然后,和学生一起探讨,这首曲子中春天是如何表现的,让学生思考“嘀哩嘀哩”的部分是模仿什么的?然后,我提醒学生可以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加上动作,等等。让学生们再次倾听,并在“嘀哩”处加上“创意”的动作。如此,学生会生出音乐不仅好听,还比较好玩的情感。于是,他们就有了学习兴趣。而在学唱歌曲《春天来了》的时候,我还是自己演唱,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音乐表现能力,激起学生们想唱的情感。之后,让他们谈在歌曲中听到的内容,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如此,学生们就有情感投入,有学好音乐的渴望。

可见,我们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引领中感受音乐的美,从而有学习、交流和展示的欲望。

2.注重熏陶,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概念和理论,但音乐的魅力更多表现为只可意会的,是靠学生的感受、体悟和想象完成有效的个性化学习的。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很少会识谱,因此,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基本是模仿学习,很难有学音乐的方法。我针对这样的情况,尝试重视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形式多样地学习一首歌曲,等他们都能听会了,唱熟了,然后让他们对照乐谱自己读读唱唱,在不断的操练中让学生像唱词一样唱谱。如我选择《茉莉花》作为训练的歌曲,孩子们会唱之后,进行小组合作,寓教于乐中他们学会看乐谱,注意对音高的认识,从而掌握这一概念。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情感的调动,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听音乐,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诱导,让学生们在音乐享受中掌握知识,获得自主学习音乐学习能力。

3.学会欣赏,让学生获得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学习的较高要求是学生能对音乐有一定的欣赏评价的审美能力。这一能力是建立在学生能够听出音乐的乐感,能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个性化的所得。因此,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如在《雪绒花》这首歌曲教学中,我没有空洞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而是先播放《音乐之声》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们自己感受音乐的背景,在视觉冲击中感受雪花之美;在《雪绒花》倾听中使小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首歌曲,从而培养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当然,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需要学生体验的参与,学生只有体验才能获得音乐的感悟、欣赏和与美感。如《时间像小马车》学习中,我就先让学生谈谈马是怎么跑的,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然后视频展示自由的小马跳跃、奔跑的场景,让学生们在歌曲的倾听中融入自己的动作。如此,学生能够感受到乐曲传递的欢乐与愉悦,也能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可见,我们要增强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效果,需要创新教学思维和方法,也就是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预设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兴趣爱好,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学生音乐学习情况设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注重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引导感知音乐作品,在创新的教学设计中引领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艺术化的整合和加工,形式多样地开展“观看”“聆听”“学习”“演练”的课堂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度感知和创造力,让学生获得音乐素养和音乐的创新思维。

总之,虽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但是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引领学生爱上音乐学习,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学习的指导,加强学生学习情感的投入。发挥主动性,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体验融入,从而强化音乐听唱、表演和欣赏评价能力,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欢.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实现创新研究[J].音乐时空,2015(21).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篇7

一、小学教学创新教学的背景

1.音乐的教学不够重视

纵观音乐的发展史, 我们不难发现, 先贤们对于音乐的重视程度已达到了一定高度, 孔子对于其弟子的要求是“六艺”, 其中就包含音律这一条, 由此可见先贤对于音乐的重视, 因此在当前的个人自身素养的培养中, 也就不难理解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将音乐这门课程的学习列入小学生的学习范围中。 但是随着应试教育在我国逐渐推广, 一些地方教学工作者片面地重视学生对主干课程的学习, 将音乐课程的教学时间不断地人为缩短, 导致学生无法享受基本的音乐学习, 甚至在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这门课程。 所以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 要将音乐教学的有效教学时间和教学方式加以改进, 否则音乐教学就会很难得到改变。 另外, 音乐教学的师资力量在一些地方比较缺乏, 这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也是不利的, 音乐创新教学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的主动学习共同承担, 并不是改善教学环境就能够取得成效的。

2.音乐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在小学音乐学习中,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 学生对于基本的音乐乐感的感知能力和相关理解力相对于教师而言必然是比较差的, 但是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 教师对于音乐的教学还是主要围绕音乐教材传授相关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说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主要是因为这样的音乐教学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作为艺术范畴的一部分, 始终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状况息息相关, 所以教师如果只是单一地按照教材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 就会限制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象空间, 这对于部分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而言是不利的。 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需要从教学理念及音乐的基本属性出发进行相应调整, 这也是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创新的重要因素。

二、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主要方式

1.音乐教学主要遵照音乐的基本属性

小学音乐的教学范围虽然只是基本的音乐乐理的讲解, 但是哪怕是简单的乐理知识都包含了音乐先贤们的智慧和善于发现的精神, 因此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善于发展生活、探索自然的基本意识,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音乐的起源和音律的基本规律, 还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音乐歌曲谱曲和作词的基本背景, 这是小学音乐教学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大要点。 另外,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 需要教师不断向学生强调主动学习的意识, 由于小学生群体自控力在该阶段本来就比较弱, 其自身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需要督促学生抵制一些消极因素, 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显然对于音乐本身而言, 其毕竟是人为创造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 因此只有教师和学生充分地认识到音乐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产物, 并且基本了解其基本属性, 才能很好地进行相应的创新教学。

2.音乐教学创新教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理解认知能力

学生在音乐学习中, 首先需要具有一定的整体认知能力, 具体来讲, 学生对于一首歌曲的词、曲及演唱方式能否快速地记忆并且基本理解是音乐学习中的核心问题, 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力直接决定了教师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能否快速、有效地将课堂音乐课重点传递到学生那边, 因此学生对于教学信息的反馈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态度将会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显而易见的是, 对于小学生而言, 教师并不可能完全要求学生在每一堂音乐教学中都能够很好地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理念,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 能够准确地获取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对于其后续的音乐学习的信心而言十分关键, 因此教师需要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 比如对“1、2、3、4、5、6、7”这七个音符的掌握就是音乐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教学内容。 因为这几个音符可是说是所有音乐谱曲的最为基本的要素, 显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如果能够很好地掌握其中的奥秘则对于音乐教学的学习将十分有帮助。

总体来看, 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教师从音乐特性和音乐的发展史出发进行基本的教学思维的转变, 而对于学生而言, 音乐的学习需要自身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乐感, 更为重要的是小学生自身对于具体的音乐元素的把握和分析是否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延伸性, 也就是说, 学生对于音乐词曲的认识理解能力可以进行利用甚至自身能够灵活运用再加工, 这也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希望看到的局面。 其实小学音乐的学习的重要教学方向应该是塑造学生在音乐上的创造力, 特别是对某一种音乐类型的把握在该阶段可以基本实现, 这样小学音乐教学才会充满创新,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 音乐教学的创新其实是教学的主客体之间相互合作及各自责任体的再出发和良好的本质循环, 而音乐的学习只是这种模式的基本体现。

参考文献

[1]童琳.从人本主义教育角度探析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措施[J].戏剧之家, 2016 (04) .

[2]赵丹萍.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五大策略[J].学周刊, 2016 (10) .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8

一、构建和谐的乐园, 滋生创新的温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比如, 在给学生介绍拨弦器乐时, 我们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优美的弹拨乐曲,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能力说说这些声音像什么?并讨论如果在夜晚、在会场、在音乐厅等不同的场所听到这样的声音会有怎样不同的感受。在学生交流之后, 有的学生说在夜晚听了感到恐怖, 有的说在歌舞厅听了让人激动等不同的观点。和谐的课堂氛围, 滋生了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温床。

二、承载想象的风帆, 孕育创新的种子

想象是创新的基石, 想象是创新的根源。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因此, 我们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以想象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也是音乐的灵魂。教师在节奏训练过程中可以设计多样的训练形式, 让学生在节奏训练中发展自己的想象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以组为单位采用“节奏串烧法”, 即教师首先设计一个节奏作为上句, 然后让学生在接龙比赛中依次找准节奏的规律创作下句, 这样的训练形式既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兴趣, 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我们还可以设计“听音创作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想象创作节奏, 比如让学生聆听火车的轰鸣、小鸟的鸣叫、队列的行进等声音, 根据各种声音创作不同的节奏。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 把枯燥的节奏练习转变为了学生想象的基石。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歌曲教学中,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创编动作和乐句等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意境编故事, 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扮演角色。歌曲教学中设计的生动活泼的活动, 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想象火花,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表现的过程是音乐感受和培养、展示创造力的过程。学生可以在音乐感受与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过程中, 丰富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 提升自身的音乐创造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去感受、联想, 创造与欣赏内容相关的形象, 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比如在组织学生欣赏《百鸟朝凤》时,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 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指导学生和着乐曲模仿各种鸟鸣。学生在尽情的模仿中, 不断增加多种鸟叫的声音, 不断增添多种鸟的表演。这种身临其境的表演,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搭建多姿的平台, 绽放创新的花朵

音乐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 不断拓展学生艺术视野, 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木的理解,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 可以搭建多姿的平台让学生的创新之花尽情绽放。

对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9

一、创新音乐教学理念, 着力构建高效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中, 对于学生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同时要提高基础技能, 并渗接受审美体验教育。在这样的目标要求下, 教师应当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 首先, 要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 既要注重对学生的音乐技能训练, 同时也要兼顾音乐知识的传授, 以及审美教育等方面的引导;其次, 教师要让创新意识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 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让学生的思维挣脱禁锢, 例如, 在播放池塘交响曲的音乐中, 引导学生闭眼想象一幅夏日美景图, 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并在想象之中感悟意境, 深刻理会音乐的精髓。

二、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在音乐教学中, 情感性、感悟性较为突出,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发挥情境式教学的作用, 例如, 在教学国歌时, 教师专门在课堂上播放了天安门国旗班升旗的庄严场景, 让学生对于国歌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教师在教学中还着力改变单向的教学模式, 给予学生参与的空间, 例如, 在教学一名曲的时候, 如教学贝多芬的月光交响曲, 引导学生事先经过上网搜集、查阅资料的方式, 了解了这一曲目创作的背景, 以及贝多芬的生平等方面内容,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加对作品背景等方面的了解, 有助于深入开展学习和感悟体会。教师在教学中, 还注重引入民主理念, 学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 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建议, 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创新音乐教学手段, 着力优化音乐教学过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多媒体手段是近年来运用最为广泛的信息媒体,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这一手段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演示生动形象的特点, 教师可以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播放与歌曲展示主题意境相一致的画面, 增加学生的心灵感悟, 为深刻领悟作品精髓奠定了良好基础。实践证明, 将多媒体手段充分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 能够为教学活动增添生机与活力, 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更加感兴趣, 投入程度更高, 教师应当提高运用水平, 并充分提高自主设计水平, 尽可能地自己设计与制作教学课件, 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的切合度。另外, 教师还可以将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学科间渗透联合的方式, 提高掌握效果。

四、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着力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其出发点在于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 通过三种方式提升学生感悟能力。首先是运用感知法, 通过画面观察、音乐欣赏、讲解分析等方式, 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自然界的各种旋律, 感受音乐的美, 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其次是运用即兴法, 增加学生感悟成效, 如安排学生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翩翩起舞, 自编自舞, 让他们的肢体语言与音乐频率完美结合, 给予他们自由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舞台, 这种在音乐的熏陶下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表达, 对于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悟, 具有明显的促进成效。另外教师还运用引导法加深学生感悟, 通过提问的方式, 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了解、掌握、感悟音乐之美。

五、创新音乐教学评价, 着力激发积极学习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将教学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学习更加投入的重要切入点, 教学中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学生乐理知识掌握得好, 演唱技巧把握得准, 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感悟较为深刻等等, 教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 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有助于内心情感的激发。实践证明, 这种积极的学习情感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对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和有效开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另外, 在考核体系中, 教师还实施了A+B模式考核。A是指定篇目内容类型的考核, 是必须考核的项目, B是学生自主选择增加的内容, 既体现了教学考核活动的统一性、规范性和严肃性, 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实现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全面综合评估。

六、创新音乐教学拓展, 着力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音乐教学属于一门拓展性较强的学科, 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推行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 全面提高课外活动的拓展效果。教师在教学中, 经常性组织文娱活动, 让学生将音乐所学展示出来, 提高他们的满足感, 让他们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 激发兴趣。另外, 教师还组织了课外兴趣小组, 有声乐兴趣小组, 有器乐兴趣小组, 教师抽空对学生开展技巧指导, 帮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并配合校外专门机构开展声乐。器乐方面的特长指导, 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成效。实践证明, 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 教师充分整合教育资源, 能够为学生构建更加素质化的高效课堂, 建立起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 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当注重创新, 充分将各种优质资源整合起来, 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0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教育也成了热点研究的话题。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发展过程。由此可知,创新教育和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性格,因此,他们的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创新教育,创新教学方法,设置教学情境,就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放松他们的精神状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并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的策略

1.创新教学的方法。

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只一味进行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会觉得课堂枯燥无味,产生厌烦心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为了提高创新教育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学习和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传授学生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做好教学规划,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比如,由于小学生比较爱玩,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一性格特点,采用游戏型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和教师、同学进行课堂互动,在快乐中掌握音乐知识,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在进行《春天的信使》教学时,教师在讲解基础的音乐知识之后,让学生掌握这首歌的节奏,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采用二重唱的方式,寓教于乐,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果。再如进行《春姑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扮演春姑娘,跳着舞进入课堂,以此作为课堂导入,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愉悦和融洽。然后教师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春姑娘》,使学生感受歌曲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用轻轻的脚步来引导学生联想春天的脚步是慢慢的、轻轻的。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轻轻地跳起来,引导学生感受舞步的优美,激发学生学的愿望,通过分角色表演,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2.激发学生想象力。

由于小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非常强,并且好奇心非常重,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在讲授《军队进行曲》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听完歌曲之后,在脑海中会自动形成相关的画面,比如跳舞、游泳、跑步、走路的动作等,这些联想画面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提出的音乐见解,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他们的想象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比如,在欣赏《鸭子拌嘴》时,当我绘声绘色地讲解乐曲的意境及表现内容时,学生突然举手提问,学生说:“老师,我不认为是鸭子在吵架拌嘴,我觉得好像厨师在饭店厨房里炒菜。”对于学生的这些想法,我会进行表扬,表扬他们勇于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老师尽量少给出“标准答案”,突出音乐教学创新教育,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寻找答案,探索艺术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在课堂教学中突出生活性,应用生活素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用一些生活案例,突出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学生对妈妈做饭的场景非常熟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创设“妈妈做饭”这一生活场景,开展“烹饪大赛”,让学生以文具盒作为烹饪工具,橡皮当菜来烹制。在介绍菜名和制作过程时,要求学生根据某一音乐韵律进行,取代某一首歌的歌词,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加深了他们对生活的解读,同时体会到生活处处皆音乐。

由于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要从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其进行多元化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在快乐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涉及的因素较多,本文只是简单介绍创新教育的几种策略,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认知,最大化学生利益,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

摘要: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大化体现学生利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其进行多元化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在快乐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小学音乐创新教学初探 篇11

小学音乐 创新教学 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再去慢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小学传统音乐教学的弊端

1.教学方式过多地关注政治性和智育性

传统的音乐教学将目标过多地放在了音乐教育的政治性和智育性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小学音乐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审美教育,应将审美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而传统音乐教学却不是这样的,它把审美教育放在了次要位置。比如,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重视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对小学生进行灌输式的乐理知识教学,训练他们的发声和视听,忽略了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小学阶段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全方面地培养人才,让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才,而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没能突出这点,让他们丧失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没有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小学教育观念认为,教育应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在音乐教学方面,教师指导地越多,学生则会学得越好。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小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老师讲课,学生听课成为一种必然和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听什么样的音乐,对作品该如何理解,这些都取决于教师,由此导致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交流的机会减少,失去了他们应有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他们自己的特点。

3.教学评价不全面

长期以来,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评价都单方面地重视对小学生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评价,忽视了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品质、德育情感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等,教学评价方式也单一。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学评价就是考核,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评价的整个过程。比如说,运用的语言是否丰富,评价的切入点是否合理等。小学教育的改革并没有真正深入,力度也不够,这些都说明传统的教学评价很难与现代教育接轨。

二、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就必须要让他们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创造性活动就是要与众不同,要民主,让小学生从心理上感觉到安全、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是创新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只有在这样民主的教学环境中,才会让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生动活动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要注意把微笑留给学生,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多与学生用歌声和舞蹈来交流,逐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比如,在学习歌曲《谁会叫》时,小学生会说“老师,我会学很多动物的叫声,我也能唱出来”。在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才会不断创新。

2.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想学习的第一表现形式,也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小学生转变了传统的学习观念,树立“我要学,我想学”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掌握教学知识,才会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适时适当地插入一些符合小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挑选那些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耳熟能详的歌曲,像《春天在哪里》《小螺号》《童年》等歌曲。通过让小学生欣赏这些欢快的歌曲,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表达和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魅力的展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生受年龄、认知水平等的限制,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对乐理的把握以及上课的注意力集中情况都不如初高中生。因此,教师对教学方式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如以《小螺号》这首歌为例,小学音乐教师在课上可以为学生播放CD、MP3等,让他们认真研究歌中的歌词,让让他们了解大海的美妙,然后再让小学生想象一下在海边吹螺号的情景。

3.拓展小学生的想象空间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想象的升华。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为学生想象空间的拓展创造条件。比如,为学生讲“绿色的祖国”时,播放《天与地》,伴随着腾格尔的歌声,让学生对美丽的大草原展开联想,并站上讲台结合自己对大草原的理解,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大草原形象。有的同学会在黑板上画出自己认为美丽的草原,还有的同学会沉浸在自己的讲述当中,沉浸在自己认为的那种美丽草原中,这些都是能拓展学生想象力空间的好办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比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学习歌曲,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音乐,感悟歌词的内涵和其中包含的意义以及体会歌曲中的情感,这些都是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厚想象力的。比如,在欣赏《众人划桨开大船》时,学生会是什么样的情绪,以什么样的方式再现音乐,都是拓展他们想象力的重要方式,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4.将音乐课与其它非艺术课程结合起来

艺术课程涉及的门类较多,而音乐是其中最重要的,音乐与其它范围领域内的文化密切相连,所以与其它非艺术课程进行结合是非常有可能的。比如,音乐与语文的沟通结合,与诗歌、戏剧等的结合;音调、节奏等与数学课的数量知识进行结合;音乐与体育课的广播体操进行结合,与地理、历史等的结合。比如,《小雨沙沙》这堂课,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将音乐课扩展到表演和乐器,在课堂上,为小学生创造情景,由学生来表演和参与,在音乐的伴随下,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也可以让小学生在音乐当中欣赏自己画的画,从而扩展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观察力,激活他们的爱好兴趣。

三、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创新,不断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也要鼓励他们勤于创新和勇于创新。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力和想象力的同时,要注意完成基本的教学技能,启发他们研究问题,发现知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2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和内涵

小学音乐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都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艺术美,感受音乐的魅力并陶冶自己的情操。音乐能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欣赏音乐并感受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时,学生就能感受到抗战的艰苦岁月,了解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斗志和学习兴趣。音乐用声音的形式感染他人,这也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但是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师很难转变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影响了我国音乐教学改革的顺利发展。

(一)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传统音乐教学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知识灌输,并且教学方法长期固定不变,教师只知道传授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求,导致教学现状和教育目标严重脱节,几乎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虽然我国从上世纪就开始大力开展教育改革,但是由于音乐课被学生和教师当做一门“副科”不受重视,音乐教育改革进展情况不尽如人意,目前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音乐不同于其他知识型科目,单纯的知识灌输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更加高效、合理的教学方式。

(二)难以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

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师一般都是上世纪接受示范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他们受到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影响较大,在教学活动中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再加上大部分教师都不重视创新,导致学校缺乏创新氛围。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仍然强调以课堂知识灌输为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沟通交流,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考虑到学生对教学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尚未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很多学校都没有将音乐纳入考试考核制度,导致针对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体系也未建立或者不够完善,教师即使在音乐教学中付出了很大努力,也无法被证明,学生的成绩显得无关紧要。

三、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不断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学习很被动,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探索音乐和学习音乐,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大树妈妈》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收集一些和大树相关的音乐材料,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这样教学就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二)创建音乐教学情境

创建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目前情境教学已经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四季童趣》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放映了一些关于四季景色的小视频,然后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观察景色,让学生回忆自己在不同季节都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够让学生迸发出极大的热情,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综上,小学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的重要教育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也应该更加多元化,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丽,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

摘要:目前我国对于小学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传授,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音乐已经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将就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郭媛媛.新课标背景下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尝试[J].音乐时空,2014,23:35.

[2]靳丽雅.试论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变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62.

上一篇:道教音乐下一篇:稳定土厂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