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的时代精神

2024-10-19

现代教师的时代精神(精选5篇)

现代教师的时代精神 篇1

教师管理是现代社会研究的重要议题, 作为学校管理者, 校长应该群策群力, 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实施过程管理, 将教师调整到工作的最佳状态, 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一、建立健全制度, 规范教师言行

教师承担着社会的深沉的责任, 学校管理者应该用规范约束教师的言行, 发挥教师的工作效率, 从制度建设上保证, 实施制度建设和制度管理, 让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形成良性的发展的工作环境。

(一) 深化认识, 提高认识水准

制度的运用是能规范教师保证的策略, 教师上课接手机等现象在学校明确规定不能发生, 促进学校教师的和谐稳定发展的制度建设在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很重要, 教师应该充分理解规则的作用, 丰富精神内涵, 实现讨论交流。贵在思维碰撞, 让教师的认识水平端正起来, 内化为教师自身的道德力量, 贯彻落实到扫除思想上的懈怠和净化中来。

(二) 身正为范, 平等对待教师

教师应该重视落实制度管理, 发挥教学的重要作用, 教师应该给学生示范作用, 重视潜移默化地教育作用。校长可以细化到考勤管理上, 做好教师写教案、完成作业中来, 也可以深入教学课堂中, 组织各种教师继续教育的活动, 校长带头主持各种课题研究, 引导学校教师潜心教学研究, 科研兴校等活动, 做教师教海泛舟的教师, 教研的解惑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校长要规范教师的言行, 树立自己的形象, 保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可行性, 重视学生个人工作方式和性格的修炼, 用自己的言行实行“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 保证教师工作保持在健康向上, 不断发展的态势。

(三) 弹性有度, 全面夯实

学校执行制度要注重公开、公正, 张弛有度, 教师要从身心发展上考虑, 发挥管理的人情味色彩, 重视落实各种要求, 教育发挥教师的特长和爱好, 制定学科的课题, 要从教师的整体素质发展和个人专业成长方面进行综合的评定。教师要落实一些措施, 可以开展管理的各种会议, 完善系列制度, 实现制度约束和人文管理, 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的意识, 考虑教师的心理特点, 工作实际情况, 保证教师的心理空间的宁静和工作环境的充分自由度。

(四) 全面激励, 实现竞争

校长可以运用恰当的策略激励教师, 挖掘教师的潜能, 保证形成发展的竞争的氛围。校长可以实行目标激励, 着眼于学校的发展, 引领道德的力量, 保证学校教研水平更上一层楼。校长可以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我校扬子津小学就制定排箫教学的目标, 明确任务, 让教师了解发展目标, 深化共识, 齐心协力, 保证教师的专业成长, 给教师成就感、满足感和使命感, 在热情的奋斗中收获学校排箫教学获得丰硕的成果。此外, 校长还可以发挥荣誉激励的作用, 因为荣誉的力量也巨大, 变激励为教师的动力, 保证学校工作保持在积极高速发展的轨道。

二、以人为本, 增进团结

学校要落实教师人文化管理, 发挥教师的合理需求, 发挥教学的价值, 保证教师实现个性发展的态势, 实现教师在学校的自我价值, 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 挖掘教师潜能。

(一) 优化教师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管理涉及到人际关系调节上, 能保证教师心情舒畅, 以饱满的工作精神和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造积极的工作氛围, 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 用积极的态度感染教师, 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工作。校长要给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 发挥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校长要落实学生与时共进的观念, 形成发展的氛围, 重视落实责任意识, 实现观念更新, 以德、诚、才树立威信, 实现创新管理。校长也要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建立和谐校园, 我们扬子津小学就收获江苏省首批和谐校园, 创造了师生的好的环境, 实现了相互的促进, 保证校长好的工作环境的生成和发展。

(二) 换位思考, 提高实效

校长对教师应该关心, 重视教学任务分配, 开展系列活动, 关注教师的心态, 重视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 实现校长换位思考, 将自己当作普通教师来协调教师的角色期望, 平衡心理, 上下沟通, 明白教师所想所急, 了解教师的个性追求, 实现校长和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保证教师诚恳地接受任务, 快乐地完成任务。

(三) 知人善任, 强调效果

知人善任是重要的校长用人制度, 校长尽可能根据下属的性格特点, 找到教师的最佳工作位置, 安排在适合的岗位, 保证教师的成就感的落实。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施展才华, 推进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落实给学生极大的激励和鞭策, 教育学生获得尊重、理解和信任后的满足。校长应该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着眼于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帮助教师获得信任和尊重, 打造好的团队精神, 增强工作凝聚力, 让教师凝成一股前进的绳, 保证工作氛围的形成, 顺利实现工作目标。

三、搭建平台, 提升教师

学校的发展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教师的发展, 校长应该为学校注入发展的清泉, 重视给教师搭建发展的活力的平台。

(一) 促进学习, 常更常新

校长要促进教师终身学习观念的落实, 教育教师形成学习的意识, 教育教师将学习当作习惯, 成为生活方式, 开展学习活动, 带领教师阅读书籍, 研究教育专著,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笔记等, 促进教师发表, 树立典型, 积极激励, 学校抓好学习的机会, 积极开展优质课、示范课、精品课等课程, 保证教师教研理念的形成, 形成工作和学习融合的氛围, 让教师的学习成为习惯, 融进生活, 实施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和措施, 为社会输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搭建学习机会丰足的学校平台。

(二) 实现交流, 多向互动

校长要为学校提供交流的平台, 促进教师多向互动, 可以宣传教师的成果和业绩, 鼓励教师交流合作, 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可以释放教师的空间, 根据教师的研究特长进行管理, 实现教师的个性发展, 帮助教师研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保证教师的创意心灵的芳菲, 放飞教师的心灵, 给教师更多的讨论研究的空间, 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的会议, 开展一系列活动等, 支持教师集思广益,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也可以建立学校网页, 重视教师相互交流借鉴, 努力构建教师多向互动的交流的平台。

(三) 搭建平台, 精诚团聚

校长可以开展教研活动, 保证教师参与, 重视落实教学特长活动, 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校长开展教学骨干展示课、拜师结队汇报课等活动, 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保证事业心增强, 业务能力增强, 实现教师自我提高与发展。

总之, 校长就应该这样成就自己, 拥有高山的气魄和大海的胸襟, 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人文管理制度, 为教师创造发展的平台, 走现代化的教育发展科学管理的道路, 推动教师的全面发展, 实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构建高速共同发展的校园, 浸染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芳菲。

德国精神的现代之光 篇2

我这里再举两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德国文化的伟大传统的另类途径。这样一种源自德意志精神传统的现代之光,在两个人身上得到最具普世限度的散发,即卫礼贤与史怀泽。作为“非洲圣人”的史怀泽,因其人道主义的伟大实践而广为人知,更因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光环而几乎成为“人类爱”的代名词;另一位人物即作为“中国心灵”的卫礼贤,以其对中国经典的德译事业与对中西文化的深层把握,也同样值得予以充分的关注。

由于这两位伟大的同时代人物的存在,就足以表明,德国的精神之光并未黯淡,即便是在威廉二世到希特勒的“世界帝国”时期,德国依然出现了这样的能够代表人类精神的杰出人物,德国理当自豪。虽然德国人全体并未能在暴政之下醒悟过来,但恰恰是卫礼贤、史怀泽这样的人物,起之于阡陌,而光耀寰宇间,他们所成就的事业和折射的人性之光,理应得到世界的瞩目和敬意。

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都有过战争乃至被俘的经历。卫礼贤在一战中不得不在青岛面临日本占领军的炮火和威胁,而史怀泽则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即便他是“敬畏生命”的医生和圣人,也曾有过被俘的经历。德国人难道不是在风雨飘摇之中吗?无论是卫礼贤时代的一战惨败,还是史怀泽面临的二战结局下的民族濒危,对于一个民族而言,都近乎致命性的打击,对于个体来说则涉及安身立命的根基的摧毁。可他们在做什么呢?他们在坚守自我,他们在追寻世界精神的脉动。卫礼贤对于西方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原则性选择,“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越是在危急存亡的时候,越是能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品格。说实话,这要比梁启超不断“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要高出一筹。历史可以证明,当德意志民族整体都因战败而深蒙屈辱之时,1953年一位德国人却荣膺诺贝尔和平奖。相比较同时获奖的美国人马歇尔,史怀泽似乎更孚众望,这或许已经是对德意志民族的最大奖赏,也可以是看作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对德国精神认同的最佳证明。如果卫礼贤未曾早逝的话,他的光芒未必就会逊色于史怀泽,因为他们都是德国文化托命之人,是德国精神灼灼闪耀的现代之光。而之所以能如此,我以为至少有三点特别值得关注。

其一是西方宗教精神的滋润。卫礼贤与史怀泽,一位在亚洲,一位在非洲,都以传教士的身份而来到遥远的异乡,但他们不是简单地传布基督福音,而是本着虔诚的向真之心,努力寻求真理,这就使得歌德那代人的世界理想,有了一个具体落实的着力点。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具体实践层面的事功,而是努力达致一种思想的高度,通过著述和思考,来扮演一个真正的“殉道者”的角色。从表象看,两者都是传教士,都似乎为了一种西方的宗教精神,尤其是基督教精神而走向世界,可就本质言,他们都是最优秀的人类精英,他们都超越了“一系独尊”的基督教狭隘教义,而成就了自己作为人类精神殉道者的书写过程。

其二得归功于德国文化传统的养成。我们不可忽略的是,他们两位都是德国人,都是非常有教养的德国知识阶层中的人物。他们都非常自觉地继承了以歌德为中心的德国精神传统,并从实践到精神方面努力契合之,这是特别值得关注的文化深层现象。史怀泽这样理解歌德的知行合一:“不管他(指歌德)从事怎样的精神方面的工作,从不以为不从事与此平行的实践性的工作,便能做它,而且这两者,在他绝非被统括为同样使命、同样种类的事物,它们是互为乖离的,它们之所以被统一,专靠他的人格使然。敲动我的心弦的是:他是从事精神方面创造者之中的伟人,这样的他,不管是怎样的工作,从不以为对他的品格来说是太卑微的;不管是怎样的实务,从不说他以外的人,由于禀赋与职责,可以比他做得更好,他是在实践性的工作与精神性的形成这两者的平行之中,寻求使自己的人格统一。”应该说,歌德思想中“二元互补”的关键处是被史怀泽触摸到了,而且他进一步肯定了歌德作为精神创造伟人的地位;卫礼贤更是将歌德与孔子、老子等中国贤哲相提并论,并且能更深一层进行比较:“他(指歌德)十分清楚地指出,如果生命的节奏搏动过速的话,本来具有互补性的东西方之间必然会产生对立。直到今天我们才完全清楚,他在这方面不仅超越自己的时代、而且超越后来的历史学家有多么远。”实际上,歌德努力在开辟的是不同于哲人的一条“古典思脉”之大道,诚如我在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歌德的思想或许代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一个尚无法攀越的高峰。”而这个高峰的脉动,是被史怀泽、卫礼贤这样的德国精神的现代之光都捕捉到了,这是很了不起的。

其三是他们对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自觉亲近。卫礼贤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不遗余力,奠定了现代德国甚至现代西方的精神根基,他毫不犹豫地质问道:“我们欧洲人还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吗?或许我们将被其他民族所取代?这些民族继承了我们文化中技术上的东西并且比我们消耗更少,它们不是谈论其文化的没落,而是感到自己的文化正在重新复兴。”而他提出的方案是:“我们必须检查自己的精神武库,尝试发现哪些是欧洲思想路线中需要保持的,哪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另一方面要弄清,欧洲思想在哪些地方出现了断裂,不能再长期维持下去。”这样一种非常“有我”的思路决定了卫礼贤的中国文化观具有极强的当下与本土意识,而这并没有导致他的极端化,他坚定地拒绝所谓的“东方化”,强调“简单照搬东方思想既不受欢迎也行不通”;他极富智慧地指出:“只有通过有机地发展自己拥有的财富资源,才能富有起来。”他主张立足西方思想(欧洲思想)的核心所在,汲取东方思想的精华,为我所用,实现西方的复兴!归纳言之,我将其总结为卫礼贤的“西体东用观”。有趣则在于,史怀泽同样对东方思想,包括中国文化极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史怀泽的中国利用,有其特殊的思想史背景,“他继承了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传统,在思想上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十八世纪理性主义的怀抱。这样做的结果几乎就是使自己的思想自然同中国思想连接了起来”。这个判断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史氏和十八世纪的欧洲哲人一样,他看重儒家,认为其“对理智之力的崇信”(glauben an die macht des geistes)可以激发人们“对自我进行思考”(nachdenken über sich selbst);他不是将中国作为一个寻求纯粹学理知识的对象来认知,而是力图向其寻求一种道德上的支撑,即一种“伦理文化”(ethische kultur)发展的基础。但如果仅止于此,也不见出其思之高明,史怀泽还进一步接触到道家,认为其能破除简单思维(如“普遍的善恶观念”)、促使自身思考(selbstbesinnung)。更重要的是,他揭示出“天人合一”思想之外的“天(自然)-人”差异性:“世界观和伦理观之间没有密切关系,这是中国思想的特色……在孔子和孟子看来,伦理学是独立存在的。世界观是伦理观的背景,而不是源泉。……对于中国人来说,世界上伦理秩序(sittliche weltordnung)的存在只是伦理学存在的一种背景,并不意味着伦理学要依靠这种秩序而存在。世界上伦理秩序是一种基本的和声,在这个和声上伦理学的动机可以自由发展……”所谓的“伦理的世界秩序”,也就是指一种世界精神境界的开辟,它是超越民族-国家层次,而拥有一种博大的人类胸怀的。史怀泽认识到中国伦理学的一元论特色,即道德生活与自然秩序理当相一致,而非二元论立场的一神论宗教所认为的那样相左。至于卫礼贤,他对中国的认知更是相当全面、极富洞见。

今天,我们谈理解德国精神,不仅是蔡元培、马君武那代人所理解的“世界学术德最尊”、“德国文化为世界冠”而已,甚至也不仅是日后的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所代表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且理应包括以卫礼贤、史怀泽为代表的德国精神的现代之光,甚至可以说,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行动中的精英”,才给我们展示了德国精神最光辉耀人的一面,至少他们应属于歌德传统的那个伟大谱系之中。

当代世界,经济发达似乎已成为大国崛起的标志,连国人自己也不例外,这当然也可视作自信凸显的象征。可问题在于,相比较卫礼贤、史怀泽给我们展现的精神高度,我们是否真的就认为中国现代文明已经真正可以产生这样伟大的人类心灵?扪心自问,可有惭愧?当中国经济崛起于世界之际,我们是否出现了这样的伟大心灵、伟大人物?找出距离,或许,我们真的就有了可以努力的方向!

注释:

〔1〕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64页。

现代教师的时代精神 篇3

一、推动教师对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

长期以来,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直扮演着权威性的“教师中心”角色。而今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而角色变化又是教师核心职业素养转变和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的发展要适应信息化环境,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1. 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与学术的权威,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没有自主权。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如今的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可借助网络搜索资料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再只是一个“井底之蛙”,在某些方面,可能“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角色将会发生变化,教师要适应网络带来的改变,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及时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学习的指导者,从当教师转变为当教练。

2. 教师自身学习角度的定位

在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正在变成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信息技术是新时代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通行证,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素质。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也必须掌握,这是信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英国语言学家柯里福曾说过,“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会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应用意识和主动应用的习惯,并能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才能实现自身职业专业化的全面发展。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说,教师应该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的学习者;这也符合“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学习,常常是培训班式的,专家讲座式的,观摩考察式的,因而也是被动式的。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界限,为教师的学习创造了无限的空间。教师会积极主动地将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相整合,提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并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交流,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教师将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二、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是为了使难懂的、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有吸引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扩大课堂的信息量,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推动课堂效率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神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记忆力,培养其观察、思考、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认识过程,从而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的教材单一、教学方式枯燥等现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平面化和动感不足等缺点,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方便学生利用自学能力自由地追求和吸取自己想学的知识,使学生不断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强对新问题探究的信心,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2.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的常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选用相应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使之不断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教学中的“飞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及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想象和思维。

3.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资源共享。教师在备课时可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资料、图片、声音、动画、影片等,再结合课堂教学的需求进行有效筛选,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方便、快捷地与同行进行沟通。资料共享、教学方法探讨和经验交流等,有助于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或弥补知识方面的欠缺,进一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当前,教师的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等也越来越丰富,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巩固旧识、研究讨论、交流经验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平台。

4. 促进师生相互交流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师生之间交流提供保障。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录像资料放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点播重新观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听懂的知识,如果有一些问题未能得到解决,电子邮件、留言板甚至在线讨论等多种方式都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对话的好平台,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

所以说,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参与教学,参与知识的收集与整理,参与问题的讨论与研究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推动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以此推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构建一种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的独立特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变革和建构多媒体学科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师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研究,讨论和相互观摩评议,增强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动机,促使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促使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教师由原来关注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进行转变,使课堂富有生命性、实践性和个性化。在此前提下改进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效率。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最终打造信息化下的高效课堂模式。我相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定能为教育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途径,为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四、推动构建教师多样化发展平台

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景,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教学案例、教育叙事就是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考,教师的生活故事当中所蕴涵的理念进行研究。对于教育科研来说,这些从教师身边发生的案例、思考和经验具有专业理论研究无可比拟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情景性。在信息时代,校长和教师的“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的产生、传播、共享已不再是传统工业时代的概念。网络时代迅速崛起的社会性软件:如博客等所具有的人的身份标识、人的知识沉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由此构成小实体大网络的交流功能,正在改变着教育叙事的涵义。

在信息化环境中博客等社会性软件的门槛很低,易于操作,适合大规模普及。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的数字化,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更容易保存、复制、传播、共享;博客等使教师的研究突破了个人的小圈子,教师之间、读者与研究者之间可以展开充分的交流,进行头脑风暴,创造出更多的智慧,促进学习型学校的形成。这就是一种有效的“整合”。

教师们通过网络信息的互动,使他们了解国际国内的教育发展态势,了解名校、名师,感受成功教育典范的感染与熏陶,强化自身发展,立志办名校、成名师的远大追求,使得作为教师的自己专业情意逐渐笃厚、健全。总之,教师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这一虚拟环境,可实现大跨度的、全方位、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提升,避免了本校区的时空局限,实现跨越式的教师技能专业化进程。

现代教师的时代精神 篇4

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和现代企业精神的统一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拓创新与激励机制中的人本思想

企业的任何创新都要靠人去实现,离开了人,任何创新都无从谈起,创新必须以人为本。因此,要注重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企业要舍得投资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把培训看作企业发展战略来抓。现在国际上提出来要把企业办成学习型组织,实际上是在强调要非常注重创新的投资,为了使员工拥有很好的创新理念就必须要加大员工的学习投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重两个观念的转变:一是管理者观念的转变。一些企业中的管理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即企业发展的后劲,不愿对员工进行培训投入,认为这样会增加企业成本,减少生产资金,或者是因为培训之后要在长时期内才能见到效益,而在现任领导的任期内看不到培训投资效益,怕影响任期政绩和经济效益而不愿投资。也有一些管理者虽然进行投入,但却不给员工留出培训时间,其结果不仅浪费了资金,又未达到培训效果。员工要切实认识到学习培训对自身素质提高、技能提高以及创新思维挖掘的重要性,改变培训仅仅为了文凭,为了升职的片面看法,使学习培训不流于形式。

2、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工作环境有益于员工创新思维的充分发挥。首先,企业应为员工提供较好的工作硬件环境,其中包括工作条件、机器设备、实验器材等,这是开发创新的物质基础。即在经济上对员工的开发创新予以支持。其次,还要为员工提供健康的工作软环境,其中包括领导水平、人际关系、制度建设、文化氛围等。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对于任何一种创新理念都应该尊重,同时还应该采取各种方式给以激励。也就是说,凡是在理念上有创新的员工和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实践中有建树的员工,都应受到应有的尊重,而且应该在各方面给他们以很大的激励。对于尚未完善和成熟的创新思想,应鼓励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决不能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因为创新意识的核心是不因循守旧,甚至往往要打破常规,所以创新一开始不可能规范,甚至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正因为不规范,创新与规范性的某些做法及原则就可能会发生磨擦,这时就特别需要对这种创新理念的尊重。任何事物的创新都是从开始不完善发展到最后完善的,而只有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加以修正和补充才能最后得到完善。因此,要形成领导支持,员工想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新局面,从而推动企业全方位创新。

3、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我们的企业是全体员工的企业,而不只是管理者的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人。随着主人翁地位的确立,员工会把企业的事作为自己的事看待,把企业的发展和自己的生涯相联系,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使员工感受到自己对企业的重要性,促进员工更多地为自己的决策和行动负责。通过参与,可使员工自身价值和能力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对自己有一个准确定位,根据自身的能力服务于合适的工作岗位,这是一种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可使每个员工力所能及,人尽其才。在合适岗位上,员工创新意识便会迸发而出。

4、确保员工经济利益的实现。在当今社会,对于劳动者而言,他们既是经济人又是社会人,而且是以经济人为基础和出发点,作为经济人必然有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对人们来说依然是沉重的负担,尚未成为第一需要,人们参加劳动是为了瞻养家庭,更好满足个人及家庭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企业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若能兼顾职工的经济利益的实现,自然会对员工的创新思维及理念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员工的经济利益主要体现在薪资,各种物质奖励,社会福利和保险等方面,如果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原则满足员工经济利益的实现,将会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坚定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自信心。就奖励而言,除了对员工的具体工作业绩进行奖励外,更应注重对员工创新活动予以奖励,除了精神激励,也应实行不同层次的物质奖励。因为创新带来企业的发展,员工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便会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进行创新思维的活动。

二、爱岗敬业与绩效考评中的人本理念

1、企业通过绩效考评,可了解员工素质和能力所达到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员工,要求对自身不足进行改进,否则待岗,它对员工就会形成外在压力,尤其在我国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为了不失去工作机会,留住岗位,员工就会爱岗敬业,员工就会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从而带来企业效率的提高。

2、通过对员工素质和业绩的考评,会促使那些考核优良的员工爱岗敬业的责任心进一步增进。因为他们会感到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能力得到了承认,工作中就会有一种满足感、自豪感,从而精神愉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绩效考评对员工的外在压力便会转化为员工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内在动力。员工主体自觉性得到提高,爱岗敬业、敬业进取的精神和责任心油然而生。

3、绩效考评作为员工调动、升职、提资的主要手段,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更加爱岗、惜岗、敬业进取。通过绩效考评,可以考核员工是否适合现有的工作岗位,即在现有的工作岗位能力能否完全体现出来。若能力不能得到充分施展,工作中就会产生失落感,进而对工作失去兴趣,对自己的能力也会产生怀疑。久而久之会形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自暴自弃的心理,也就谈不上爱岗敬业。对于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的员工,可以通过观察和考核,根据特长进行横向工作调整,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对于企业的每个员工而言,升职提薪是他们职业生涯中一个具体目标,升职提薪不仅是个人荣誉社会地位的提升,更重要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能力的承认。以前职工职位的升迁薪酬的增加,多是靠个别领导的发现,主观性强,难以服众。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套公开、公正、公平的科学民主的考核升迁制度。使员工感到升职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由此,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创造激情,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加倍努力地工作。

三、团队协作与团队建设中的人本风格

企业实际上是一个众多员工相互分工协作的群体,因而分工协作的状况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综合效益。而团体协作精神的充分发挥则是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基本保证。那么,如何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和在团队建设中体现人本管理的风格呢?

1、企业要制定出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是把人们凝聚在—起的奋斗方向,在对目标认知与共识的基础上,才会形成坚强的组织和团队精神。企业若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好象黑夜中的一片孤舟,使人们迷失方向,偏离企业正常发展轨道,削弱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除了有明确目标外,目标的制定还必须合理,即要符合企业实情,市场需要,又要满足大多数员工的利益要求,否则目标难以实现,员工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为了努力做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在制定组织目标时,应当尽可能广泛吸收员工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上下一致,团结协作形成共识,这样制定出的目标,将更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将有利于团队精神建设。

2、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的运作越来越系统化、精密化,它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建立起系统、科学、民主的企业管理制度,这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极为重要。单纯凭经验办事,靠拍脑袋决策的传统方式是绝对要失败的。所以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制度,使管理工作和人们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一个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就无法形成井然有序、纪律严明、作风强硬的团队精神。

3、加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工作单位,共同的工作目标,共同的经济利益,要求企业上下之间、左右之间要相互沟通,这种沟通,将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在培养企业团队精神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关注企业内部的员工关系,适时地调解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矛盾,以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来融洽员工关系,倡导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人际交往,反对人际交往中的派性和庸俗的人际关系学。努力营造一个到处充满关爱、信任、友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塑造企业团队精神。

4、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在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最终追求的是整体的合力、凝聚力和最佳整体效益。所以,必须树立以大局为重的全局观念,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将个人、部门、眼前的追求融入到企业的总体目标和长远目标,从自发地遵从到自觉地培养团队精神,最终达到企业的最佳整体和长远效益。

5、加强团队建设实验,真正建立一支团队组织。团队精神并不是团队,团队精神建设并不能完全取代团队建设,因为团队的具体作用是团队精神不能完全取代的,所以企业中一些具体的特殊任务,还需要团队来完成。团队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群体,它是由于志趣、技能、工作关系上的共同目标而自愿组合并经企业领导者认可的一个群体,团队的目标是和企业组织目标完全一致。在团队中,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一致,因而也和企业目标一致,团队成员有强烈的归宿感,有无私奉献的品质,有富于创新的精神,有一专多能的技能,有团结协作的作用。正因为团队成员有如此特征,所以,团队将具有超过一般组织群体的战斗力,一定可以较好完成多种特殊的或者重大的任务。团队建设本身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所以,这是团队发挥特殊作用的关键所在。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按照团队建设的要求去组建团队,而不是形式上组建,但没有团队精神,这种团队仍是一个普通的群体。

水下考古的“现代化时代” 篇5

刚投入使用的“中国考古01号”改变了这种状况。

作为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专用船,它为考古队员提供了支撑平台,“可以在遗迹附近停靠,到时间就能干活。”作为丹东港沉船发掘项目的负责人,周春水觉得“中国考古01号”不仅节省了时间,也能让队员们迅速恢复体力。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与此前租用的渔船相比,“中国考古01号”使水下考古在各方面都有了巨大变化,“与法国、韩国等水下考古较发达国家的专业考古船相比,我们这艘不仅吨位较大,功能也较为齐全。”

“过去总说中国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这并不全面,我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柴晓明说,水下考古,“往小处说是了解和利用隐没在水下的文物资源,往大处说,涉及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涉及对中国历史的全面认识。”

被“刺激”的中国人

2014年1月24日,“中国考古01号”正式下水试航,中国水下考古也从此告别“租用渔船时代”。

走进柴晓明的办公室,正对门口的玻璃罩里摆放着“中国考古01号”的模型。这艘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设计的考古船,造价约6000万元。它长约58米、宽十多米,吃水深度为2.8米。

全船最高处是360度全景驾驶舱,下面两层住人,再下面是淡水舱等储备间和文物仓库,以及机舱设备如电力推进系统等。

“出于考古需要,前甲板很小,后甲板则非常大,安装有高压氧舱、折臂吊、声呐探测头等各种设备。”柴晓明介绍说。

折叠吊臂的最大起重量是五吨。文物往往因粘连无法逐一带出水面,所以经常需要“整体”起吊。

考古船上还配有一条超过六米的工作艇,放置声呐等设备后,还可坐五六个人。柴晓明说,这条工作艇可以进入西沙的礁盘等浅水区域工作。

中船重工701 所是中国最好的船舶设计单位。“尽管设计单位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但我们有些要求在设计人员听来稀奇古怪。”柴晓明说,比如船体宽度,考古工作要求尽可能宽一些,“理想宽度不仅远大于军舰,比一般的民船也要宽得多。”

再如,为了方便考古队员下水和文物出水上船,考古船后甲板要求尽可能低,但甲板太低又容易进水。

因为潜水员不可能背着两个总重100多斤的氧气瓶跳下水,最终在船体侧面安装了一处液压自动潜水梯。

“刚看到‘中国考古01号’时觉得挺奢华,”柴晓明说,船舶行业的行家却告诉他,这艘船太小,住宿等标准处于较低水平,与当今国际通行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比如,按照标准每个房间住宿一般不超过两人,且有独立卫生间。“中国考古01号”上的房间最多住4人,勉强达到了船级社的最低入级标准。

即使如此,也已是很大的改善。柴晓明回忆说,当初参与南海“华光礁1号”项目的考古队员回到渔船上休息时,只能爬进狭窄的休息舱,“感觉就像住在棺材里,心里真不是滋味。”

1986年,在荷兰的一场拍卖会上,英国商人米歇尔·哈彻把在中国南海海域的沉船——荷兰东印度公司“吉特默森”号上私自打捞出的15万件瓷器及100多块金条、金元宝打包拍卖。

来自中国政府的所有申诉、抗议均告无效。国家文物局于是委托两位故宫瓷器专家带着三万美元赶赴荷兰,希望能抢拍下一些文物。然而绝大部分拍品底价就超过三万美元,他们甚至连举牌的机会都没有。

“就是受这次事件的刺激,才有了我国水下考古的真正开始。”柴晓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第二年,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综合考古部之下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室,陆续添置设备开始了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

从几个人起步,开始只能“下水看看”。近20年后,中国能够直接潜水的水下考古员已有100多人,至于从事水下考古研究的人就更多了。

“我们一般是3月出海,直到10月。”周水春说,他每年下水作业100多次,各种情况都经历过,比如水流太大无法靠近遗址,腿也被重物砸伤过。最危险的一次,他的设备被渔网挂住,整个人被兜了起来。

到2014年10月底,“中国考古01号”已顺利参与了丹东港沉船和唐山沉船两个水下考古项目。

谁先发现

在丹东港海域执行的水下考古任务是“中国考古01号”的首航任务。周春水介绍说,由于当地海域能见度较好,项目进展顺利,“虽然挂了很多渔网,但慢慢拿掉就行了。”

“可以肯定这艘沉船是北洋水师的战舰,至于具体是哪一条,目前发现的都是旁证。”柴晓明说,预计2015年可以确定沉船的确切身份以及保存情况,然后才能对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提出建议,整体工作需要若干年。

最大程度的靠近、进入中国海洋星罗棋布的礁盘,是“中国考古01号”设计、建造的最大出发点。“法国考古船的排水量才三四百吨,只有我们这艘船的一半。”不过最终看来,“船应该更大一些,同时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柴晓明说。

通常,一艘专业考古船的寿命是三四十年。作为工作母船,它的主要功能是水下考古的调查、小规模的发掘、出水文物的临时性保护处理等,同时满足考古队员的海上工作、生活需求。“中国考古01号”的自持力是一个月。不过,如果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还需其他配套船舶。

在法国,不仅有专业考古船,还有水下机器人、深潜器等。深潜器的造价甚至超过专业考古船,声呐设备也可以扫测一两千米深度的水下遗迹。中国的装备目前只能扫测水深300米以内的水域。

在先进装备的支持下,除地中海海域外,大西洋海域以及前殖民地等与法国有传统关系的国家和地区,都有法国的水下考古项目,每年多达上百个。

此外,法国水下考古中心虽然只有40多人,但有数百名志愿者常年参与。“我们最多一次可调动50人左右,能同时做两个比较大的项目。”柴晓明说,目前中国唯一与外国合作的项目在肯尼亚的拉姆岛。

专业考古船面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前些年中国水下文物被盗捞情况非常严重,较浅的遗址几乎都被盗捞过。

比如西沙、南沙海域,越南等国的渔民甚至政府都在进行盗捞。而在西沙一些海域,我国渔民也有盗捞行为,还有些渔民在岛礁附近挖砗磲,很容易破坏遗迹。

相较于陆地盗掘,海上盗捞的监控难度更大:人迹罕至,船只在遗迹附近停留,很难分清是在打渔还是盗捞。而且陆地盗掘有盗洞,水下盗捞后什么痕迹也没有。

比如“南澳1号”沉船,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岛边防派出所一发现有船只停靠在遗址附近,就会驱离,“盗捞者在船后拉一个类似犁铧的东西,船从那儿一走就‘叼’一把,有什么算什么。”柴晓明说。

“南澳1号”上的文物清理出来后,船体仍留在原地,上方放置了一个巨大的铁架子进行保护,但它也曾被盗捞者拖离,后来制作了一个更沉的保护架,才解决了问题。

柴晓明说,近年来文物部门加强了与边防、海警联合执法的力度,如2013年海南省上交给国家文物局的报告显示,遗址变化较小,从一个侧面说明盗捞情况大大减少。

把海上丝绸之路讲清楚

2009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设立“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赋予其统筹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职能。

据柴晓明介绍,该中心的第一项重点工作是从内水、近海到远海乃至更远的地方,把中国水下的“家底”摸清楚,形成一张完整的水下遗迹分布图和一个数据库。

目前,南海、东海海域等部分都已绘制完成,水下考古数据库的建设也已列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重点工作,“通常上半年在南方,下半年为避开台风影响,会转战北方。”柴晓明说。

沉船考古是水下考古的主要工作之一,其他还有各类水下遗址遗迹,如城市、村莊、墓葬等。如丹江库区的均州古城、海南岛水域沉入水底的明代村庄等。

此外,还有水陆结合的项目,比如辽宁省绥中县的姜女石。柴晓明认为,秦始皇在沿海修行宫,一直延伸到山东、河北乃至辽宁沿海,已经反映出秦朝的海洋意识,“沿海行宫的等级非常高,只有在都城咸阳才有同样等级的行宫。”

柴晓明说,任何一个海域,仅调查一次远远不够,比如仅福建省漳州、泉州一带就有大量沉船,“从东海南部到南海海域,已经确认的遗迹有200处,大部分位于南海,少部分在东海,其中宋代、明代、清代的沉船较多。”

虽然“中国考古01号”到南沙海域仍有困难,但2013年文物工作者曾搭乘海监船前往调查,“这些年我们发现了很多沉船,大都在近海。如果结合文献研究航路,给考古船配备深水声呐,沿着航路进行扫测,一定会发现更多沉船。”柴晓明说。

柴晓明认为,水下考古不仅仅是发现水下文物,更有责任为完整中国历史的架构提供基础支持。就像“海上丝绸之路”,不能只讲故事,还要有实证。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对丝路沿线沉船、船货、港口码头等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综合梳理研究,回答以下问题:沉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主人是谁,船货来自哪里、送到何处,相关港口码头及城市的作用,等等,进而探讨“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和世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中国已经设立了国家和地方两类考古基地。柴晓明介绍说,设立水下考古基地的方式很灵活,除国家出资修建的一两处外,其余都是与地方合作。

就布局来讲,每一个基地都面对一片海域。如对应南海海域,在广东阳江设立了基地;对应黄海、渤海海域,在山东青岛设立了北海基地。“该基地还没有实体硬件,但已经投入运作,”柴晓明说,“中国考古01号”目前就停靠在青岛,出海很方便。

上一篇:中俄科技园下一篇:全息照相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