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国际评估(通用9篇)
学科国际评估 篇1
一、学科国际评估的现实意义
当下, 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是两大主流趋势。在我国, 为提升科技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一些高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 尽管观点各异, 但毋庸置疑的是, 拥有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学科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而鉴定学科国际地位的方式就是学科国际评估。
二、英、美、中高校学科国际评估的比较
(一) 英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概况
英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以政府和民间多元参与为特点, 主流的学科评估对教学评估和研究评估各有侧重, 分别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 (以下简称QAA) 对院校进行审查;由英国官方组织 (高教基金管理委员会) 及其他专业机构负责实施的全国性大学科研评估 (以下简称RAE) ;此外, 还有如《泰晤士报》等民间机构发布的商业性大学排行榜。
1. QAA的学科基准
QAA成立于1997年3月, 是一个独立的、半官方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 致力于为英国的高等教育提供综合完整的质量保证服务。考虑到教育界迅猛变化的内外部环境, QAA对原有的《学术基本标准》进行评估和修改, 并于2011年12月发布了全新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准则》 (以下简称《质量准则》) , 于2012至2013学年正式使用。
作为《质量准则》的一部分, QAA将学科划分为医学、化学、工程、法律、教育研究等约50类, 并将每类学科按资质框架规定的普遍标准进行具体化, 制定了分学科的基本教育要求, 即学科基准。基准以学习产出为主, 内容包括:该学科的定义和相关信息陈述, 学习某学科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方式及考核方法, 学生完成该学科学习时应该达到的最低学习绩效标准等。评估组参照相关学科基准, 并判定其为可信赖的或有限信赖的或不可信赖的。
2. RAE的评分框架
RAE是由英国官方组织、专业机构负责实施的全国性大学科研评估, 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政府对大学的经常性科研拨款, 以提高政府对大学科研拨款的透明度和选择性, 促进大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RAE的评估结果按优劣分级, 并呈送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 作为分配高校主要科研基金的依据之一。2008年的RAE设有研究成果、研究氛围和学术声誉三个指标, 权重分别为70%、20%和10%。每个指标划分五个质量等级 (4*、3*、2*、1*、u/c) , 分别代表世界领先水平、国际较高水平、达到世界水平、达到国内水平以及尚未达到国内水平, 各等级对应不同分值, 最后加权成为综合评价。
3.《泰晤士报》的大学排行指标
《泰晤士报》有两种排名, 一是大学按综合情况排名, 二是大学按学科排名。按学科排名采用了4项指标:教学评价———度量学科的教学质量, 原始信息来自QAA等机构的学科评审;科研评价———度量学科的平均科研质量, 原始信息来自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RAE的科研水平评估;入学标准———度量21岁以下入学新生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级分数的平均数;毕业生目标———度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 美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概况
美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为两部分, 分别是专业认证和院校认证。院校认证是为了证明整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实力, 而专业认证主要关注那些为进入某特定专业或职业做准备的教学计划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专门职业性专业往往与公共生活、安全相关, 涉及医药、法律、建筑、商业等, 一般不涉及基础的传统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因此, 本文主要关注院校认证的评估指标。
院校认证, 即高校内部的认证, 其特点是根据高校的整体工作模式和高校的预定发展目标, 采用定性方法评估高校, 以尊重高校的多样性和自主权。主要分为:院系层面的评估和学生层面的评估。
1. 院系层面的评估
院系层面的评估主要是学院 (系) 的发展情况, 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 以及对围绕学术发展的各种软件和硬件的评价。评估范围不仅包括人才培养, 还包括科研等学术事务。评估主要着眼于该学院 (系) 的未来学术发展, 为了提高学科的人才培养、发展、科研等综合学术水平。这一层面的评估与我国现行的高校评估不论在评估方式还是流程方面都比较相似, 但评估目的不同。美国高校院系层面的评估通常与学校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通过评估学校的战略目标与学校工作的进展情况, 学校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 以实现目标。
2. 学生层面的评估
学生层面的评估一般由院校研究办公室承担, 主要是对学生产出的调查研究, 包括考试成绩、基本技能、就业情况、学习成果、校友调查等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估。评估结果一般为:无条件通过、基本通过、延期认证、不通过等。另外, 从微观层面看还包括项目评价、核心课程评价、学生评教等针对学术的评估, 包括教师资格条件、教师调查、学校氛围调查等针对教师的评估, 以及针对财政、设备、资助的调查研究等评估环节。
(三) 中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概况
1. 学位中心的学科排名指标
我国的学科评估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以下简称学位中心) 组织, 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申请参加的。根据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对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学科发展状况分析及排序, 又称学科排名。2012年进行了第三轮学科评估。第三轮学科评估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 在前两轮的基础上作出较大调整。注重反映一级学科整体实力, 包括一级学科范围内的客观指标, 如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与创作、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参考国外学科评估的标准, 结合我国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 采用学科的“学术声誉”作为主观评价指标。
2. 高校自发的学科国际评估指标
近年, 为配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国内几所知名高校率先“试水”学科国际评估, 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其中, 清华大学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先后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电子工程等12个学科进行了国际评估。根据清华大学的评估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评估口径既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影响等相对宏观的方面, 也涉及教师聘任、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育人环境等相对微观的细节。其他高校的学科国际评估指标基本相近。
三、学科国际评估的重要指标和因素
(一) 关注教育过程的输入和产出
评估指标既考查学科的“加工”质量, 也反映了学科的吸引力。如英国QAA强调学生产出 (所应达到的最低学习绩效) , 《泰晤士报》大学排名将入学门槛和毕业生发展两项指标摆在与科研、教学并列的位置, 美国的院校认证也有专门针对学生层面的评估。
(二) 关注学科及院校的自身发展
除一些盈利性的商业机构外, 包括英、美高校以及部分国内开展国际学科评估的高校在内, 多数评估都淡化了竞争性的排名。所反映出的新趋势是:结合学校整体战略规划, 关注学科建设的自我完善、未来发展, 提高学科内部的质量保障能力。如英国QAA学科评估原则用“质量提高”取代“问责”。
(三) 关注不同学科的指标差异性
英国QAA、中国学位中心都依据学科特点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 而美国的院校评估更是从高校的某学科内部自下而上发起, 充分体现差异化。除学科分类评估外, 指标的重要影响程度也体现出差异性, 如英国RAE分别对3个一级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
摘要:学科国际评估不仅有助于高校了解本校学科的发展情况、国际地位, 而且有助于高校学科在国际上得到承认, 并为学校的整体建设指明方向。对英、美、中三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可得出国内外高校学科国际评估值得关注的几项重要指标和因素。
关键词:高校,学科,国际评估
参考文献
[1]雷庆.北美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
[2]林梦泉, 姜辉等.学科评估发展与改革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1) .
资产评估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篇2
资产评估学是一门利用经济学等基本原理,以提供交易资产价值尺度和价值信息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分析方法手段和执业标准对资产价值进行专业判断并发表专业价值意见,从而为特定交易提供价格决策参考依据的应用型学科。资产评估的学科依据问题,即资产评估究竟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接关系到资产评估学科的理论框架、体系构建与发展方向,因此一直是资产评估理论界普遍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重点围绕独立学科的界定标准,对资产评估的学科依据进行论证。
一、独立学科的界定标准
对于独立学科的界定标准问题,学者们进行了较多的理论探讨。例如,张敏(2000)指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其标志是发现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形成明确的学科目的和独到的研究方法。吴国盛(2002)认为:“一个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范式”,此种范式有观念层面和社会建制或社会运作层面两种,其中社会建制方面的范式建构,“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它包含学者的职业化、固定教席和培养计划的设置、学会组织和学术会议的制度的建立、专业期刊的创办等。”张永和(2005)提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应该有自己的纯粹性或学术根据地。只有学科的纯粹性存在,它才可能有别于其他学科。准确把握自己的研究范围,是学科存在的前提。辰目(2006)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具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构成,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具有培养目标明确的专业方向。陈江波(2007)认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需要如下几个要素:一是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即这门学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的规律。二是理论体系,即形成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构成严密的逻辑系统。三是研究方法。而保证学科的发展要求有良好的学术梯队、优秀的学术带头人、现代化的实验室与研究基地、科研项目、立足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方向、规范有序的学科管理制度等。郭翠菊(2010)提出:学科独立的标志往往就是作为一门科学诞生的开始,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产生的标志性著作,这本身就是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的宣言,如同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宣告其降生一样。
综合上述学者观点,不难看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可能涉及几个方面,即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具有独特的:①研究对象;②研究范围;③研究方法;④学科目标;⑤理论体系;⑥教育体系;⑦课程体系;⑧培养计划;⑨专业方向;⑩学会组织;专业期刊;标志性著作等。其中,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是获得最普遍认同的前提条件,可视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基本前提;而独特的学科目标、理论体系、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培养计划、专业方向、学会组织、专业期刊、标志性著作等是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及的前提条件,可视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一般前提。
二、资产评估的学科依据之基本前提
(一)资产评估学科的研究对象
资产评估的最终目的是在分析资产运营环境与资产本身特征的基础上,对特定时点及约束条件下的资产价值进行估算,为交易方提供一个基础价格尺度和价值咨询意见。因此,资产评估作为价格发现机制的补充,为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提供支持,是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中介服务业;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评估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可见,资产评估主要回答的就是资产价值“是什么”的问题。而资产评估学科作为应用经济学科中的年轻学科,正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资产估价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学科,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研究对象涉及资产估价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方方面面,小至资产评估的定义、特征、功能与作用、评估对象、评估目的、价值类型、评估依据等基本理论知识,大至资产评估的实务操作、风险管理、法律责任、职业道德、人才培养与行业管理等。这些独立的、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相关学科无法替代的。
(二)资产评估学科的研究范围
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某一现象领域的事物,有时为几门学科所共同研究;这些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去研究该事物矛盾的不同方面。资产评估作为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与会计、审计、统计、金融等应用经济学科存在部分研究范围的重叠交叉,但它们又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与此同时,在资产评估学科的特定范围之内,还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分支。首先,根据研究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资产评估理论研究、实务研究、管理研究等。其次,根据资产类型和交易类型,可分为机器设备评估、房地产评估、流动资产评估、长期投资评估、无形资产评估、资源性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等资产类评估领域;又分为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税基评估等交易类评估领域。第三,根据资产评估服务的领域,可分为服务于产权市场的资产评估、服务于资本市场的资产评估、服务于会计核算领域的资产评估等。
(三)资产评估学科的研究方法
资产评估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在资产评估学科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资产估价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按照研究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资产评估学科的定性研究方法是对资产估价活动及其内在规律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来讲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资产评估本质、揭示资产评估内在规律的目的。现行资产评估基本原理中有关资产评估的定义、特征、功能与作用、评估对象、评估目的、价值类型、评估依据、评估假设、评估原则、评估程序、风险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都是通过定性方法研究所得。资产评估学科的定量研究方法是在会计、统计、工程技术等学科中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按照资产评估运作的内在要求,用资产评估的技术思路加以重组,进而形成的一整套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定量研究,能够使人们对资产评估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趋势。因此,资产评估学科的定量研究方法,既是实现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又是资产评估学科实务理论的核心内容。除常见的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外,目前国内外相对主流并具有代表性的资产评估定量研究方法还包括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三、资产评估的学科依据之一般前提
(一)资产评估的学科目标
一方面,资产评估的学科目标和任务,是尽可能准确、全面地把资产评估的内在规律揭示出来,以更好地指导和应用于评估实践,使其能够正确合理地进行价值估算。若实践落后,可以依资产评估学科理论加以改进;若学科理论落后,则资产评估实践必有实质的缺陷。另一方面,资产评估的学科目标还意味着要在对学科深入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考虑学科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的客观、合理要求,同时结合国情和办学实体条件,培养资产评估学科发展所需的理论人才以及能够适应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实践人才。
(二)资产评估学科的理论体系
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学科,资产评估学科的理论体系可分为三个部分: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理论、资产评估实务操作理论和资产评估行为主体理论。
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理论主要研究资产评估技术规范制定的有关理论问题,直接指导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的制定。主要包括评估目的和评估依据。其中,评估目的是导致资产评估活动的资产交易业务本身经济行为的特征,如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企业并购重组等。评估依据是法律依据、评估准则等在资产评估活动中对被估资产定价的依据。目前国外的资产评估准则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际性的评估组织制定的评估准则,如《国际评估准则》(IVS);另一类是国家或地区内的评估组织制定的评估准则,如美国的《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USPAP)、英国的《评估指南》(红皮书)、澳大利亚的《专业评估守则》等。我国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虽形成较晚,但也日趋完善,对指导规范资产评估执业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为促使行业执业规范,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积极推进准则研究制定工作,在财政部指导支持下,截至2011年底,共发布准则23项,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估准则和规范体系已初步形成。
资产评估实务操作理论主要说明如何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直接指导资产评估实务,是资产评估基础理论和资产评估概念结构的具体化,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评估基础理论和评估方法。其中,评估基础理论是评估实务操作理论的重要理论支柱,评估基础理论和概念为资产评估实务的开展直接提供思维基础。评估方法,如前所述,是实现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是在会计、统计、工程技术等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资产评估自身特点形成的一整套方法体系。该体系由多种具体资产评估方法构成,这些方法按分析原理和技术路线不同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
资产评估行为主体理论以资产评估行为主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优化资产评估行为主体,从而提高资产评估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主要包括评估主体理论和评估对象理论。其中,评估主体即为资产评估活动的实际承担者,也就是从事资产评估活动的专业机构和人员。他们是资产评估活动主导者,是资产评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有2800多家资产评估机构,3万多注册资产评估师,8万多从业人员。评估对象又称评估客体,是资产评估的具体对象,即被评估的资产。具体来讲,被评估的资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够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第二层含义是指资产的权利特征及不同权利的排列组合。
(三)资产评估学科的教育体系
高等院校的资产评估学科建设是开展资产评估科学研究、推动资产评估理论发展和提高资产评估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而高等院校的资产评估学历教育是培养和储备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我国为例,总体看来,我国的资产评估学科建设与资产评估学历教育是产生于资产评估行业出现以后。如今,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我国高校的资产评估学科建设水平与学历教育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已形成了资产评估相关专业建设、资产评估专业方向建设和资产评估专业建设并存的局面。截至2010年初,全国已有南京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等15所大学设立资产评估本科专业;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14所大学设立了资产评估方向教育;全国设立资产评估硕士、博士方向的院校有也10余所。此外,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68所院校取得了2011年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资格。而在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资产评估学科的教育体系也处于日渐完善的领先地位,不仅学历教育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执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互通认证已经出现,学会与高校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也逐步加强。
(四)资产评估学科的课程体系
学科国际评估 篇3
学科评估主要分为官方机构开展的评估 (包含高校) 和非官方机构开展的评估 (第三方机构) 。其中以我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简称“学位中心”) 主导的学科评估最为系统和权威, 在学界、媒体、社会公众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接受度较高。本文主要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为研究目标, 回望国家学科评估的发展进程, 对学科评估的评价体系进行差异化研究。
我们可以参考国家对学科评估的概念做出以下定义, 学科评估是对学科进行排名的一种工作方式, 它的主要依据是《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它的主要对象是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工作方式主要是对上述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排名, 并将排名结果对外公布, 解析研究对象的学科发展水平, 为研究对象自身的学科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一、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
从2002年学科评估首次启动, 截至目前共开展了四轮7次。
2002年至2004年开展了第一轮学科评估, 参加的单位共计229个 (其中, 2002年的学科评估涉及12个一级学科, 参评单位89个;2003年的学科评估涉及42个一级学科, 参评单位157个;2004年的学科评估涉及26个一级学科, 参评单位131个, 且每年单位有交叉) , 参评的学科共计1366个 (其中, 2002年参评学科数309个, 2003年参评学科数620个, 2004年参评学科数437个) 。
2006年至2008年开展了第二轮学科评估, 参加的单位共计331个 (其中, 2006年的学科评估涉及31个一级学科, 参评单位193个, 2008年的学科评估涉及50个一级学科, 参评单位248个, 且每年单位有交叉) , 参评的学科共计2369个 (其中, 2006年参评学科数1067个, 2008年参评学科数1302个) 。
2012年开展了第三轮学科评估, 涉及95个一级学科 (不含军事学门类) , 按新学科目录进行, 原历史学、建筑学等拆分学科的相关学科必须同时参评。参评的单位共计391个, 参评的学科数4235个, 与第二轮相比涨幅达79%[1]。
2016年, 开展了第四轮学科评估, 涉及95个一级学科 (不含军事学门类所属的10个一级学科以及生物工程、医学技术、特种医学、网络空间安全、公安学、公安技术6个一级学科) 。采取绑定参评, 依据动态调整政策撤销学位授权的学科、2012年 (含) 后新增列的学科可不绑定参评。据不完全统计, 来自500多个参评单位的7400余个学科参评, 与第三轮相比增幅达75%。
二、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
2002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涵盖三个层次, 并有不同的权重。一级指标4个, 即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一级指标下包含若干个二级指标, 共同组成学科评价的依据。
2006年学科评估, 按照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管理类等分类设置指标体系, 延续了2002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一级指标4个不变。二级指标7个, 科学研究方面包括科研基础、获奖、学术论文、科研经费, 人才培养方面包括获奖、学生、学位论文获奖。三级指标25个。在学术队伍方面, 包括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院士数、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新世纪 (跨世纪) 人才数、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数。在科学研究方面, 科研基础包括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学科数, 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以及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 (仅对管理类) ;获奖情况包括国家级奖数、发明专利数 (仅对工学类、农学类)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包括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篇数及人均篇数、SSCI及SCI收录论文篇数及人均篇数、EI收录论文篇数及人均篇数、出版专著数 (仅对理学类) ;科研经费情况包括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人均科研项目经费、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经费、国家级科研项目数。人才培养方面, 获奖情况包括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学生情况包括授予博士学位数、授予硕士学位数、在校留学生数;学位论文获奖情况包括全国优博论文数及提名数[2]。
2012年学科评估, 按门类分类设置指标体系, 分为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管理学门类、艺术学门类、体育学、建筑类、计算机类等。一级指标4个, 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二级指标17个, 师资队伍与资源方面包括专家团队情况、生师比、专职教师情况、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情况, 科学研究水平方面包括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科学研究获奖情况、出版学术专著或转化成果专利情况、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艺术创作水平 (仅对艺术门类学科, 不包括艺术学理论) 、建筑设计水平 (仅对建筑类学科) , 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包括教学与教材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学生国际交流情况、学生体育比赛获奖 (仅对体育学科) 、优秀在校生及毕业生情况、授予学位数, 学科声誉方面包括学术声誉、社会贡献、学术道德等。
2016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人文、社科、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管理学类 (含统计学学科) 、艺术学类、建筑类学科、体育学学科共9大类。一级指标与2012年的指标名称和数量一致。二级指标13个, 师资队伍与资源包括师资质量、师资数量、支撑平台 (仅对理工农医门类, 不含统计学学科) ;人才培养质量包括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包括科研成果、科研获奖、科研项目、建筑设计 (仅对建筑类学科) 、创作表演 (仅对艺术学门类) ;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包括社会服务贡献、学科声誉。三级指标24个, 均使用到的第三级指标项共14项, 分别为师资队伍质量、专任教师数、课程教学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生国际交流、学位论文质量、授予学位数、优秀毕业生、学术论文质量、出版教材、科研获奖、科研项目 (含人均) 、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学科声誉。此外, 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仅对理工农医学门类, 不含统计学学科;优秀在校生仅对除体育学学科之外的所有学科;用人单位评价仅对除艺术学门类、体育学、建筑类学科之外的所有学科;专利转化仅对理工、农学门类;专利专著仅对艺术学门类;专利转化与新药研制仅对医学门类;出版专著仅对人文、社科、管理学门类和建筑类学科。在部分门类学科还设置了特色指标, 例如:在建筑学类学科中设置了建筑设计获奖。
三、结论
众所周知, 评估指标体系自身的不断完善对于学科评估的发展道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和历次评估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评估体系更加完善。
从二级指标体系发展到三级指标体系, 从考察数量逐步转向更多地考察层次、水平和质量。在2016年指标体系中, 多数数量指标均有上限, 多以列举代表性和高水平项目为主, 更好地反映学科学术水平。这种导向从根本上促使学科建设从提升数量到提升质量的转变。
2、评估数据更加客观。
取消了师生比概念, 增加了定性评价指标数量, 界定了一定数量的中文期刊, 限定了每位老师提供代表作的数量。以学术声誉调查为例, 2006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在邀请同行专家的基础上首次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负责学科建设的专家以及全国重点高中校长中通晓学科建设的专家。2012年又邀请了全国大型企业中400多名相关专业的专家对学术声誉、学术道德等指标开展了全面评价。2016年又邀请了各学科相关行业和企业单位里专管技术的专家参与学科评估, 并对部分理工学科的国际声誉一项采取了由国外相关专家进行评价的工作[3]。
3、人才培养质量更受关注。
逐渐创建了“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和“毕业生质量”三维度评估模式[4];并试点针对在校生和用人单位开展调查问卷, 更加准确地考察学生在校期间和入职期间发展的质量。
4、评价体系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从简单的以学术头衔评估学术水准的方式, 发展到列举“代表性骨干教师”的方式;对“青年人才”一项作为单独的指标, 着重于评价该单位后继发展能力。为避免出现以往只对该单位的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进行评价的局限性, 此次采取了由学科评估专家对师资队伍的发展水平, 各学科分布以及国际化发展水平等指标进行主观评估的模式。
5、学科产出与成效得到重视。
对学科发展的成效及成果更加重视, 降低对学科基础条件和资源的限制, 借助于国际上对于学科评估的先进经验, 更加强调对学科发展的布局质量, 改进科研产出和成效的评估, 界定了转化或应用的专利, 促进专利转化应用, 学科成果服务于社会。
6、学科特色得到进一步突出。
增加了“社会服务贡献”指标, 主要考察该学科对社会发展的服务及贡献程度, 学科建设终究需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突出该指标的重要性显得尤为必要。评估专家通过对学科建设对社会服务贡献的具体案例的评价, 改变以往学科评估中对于各大学校都拥有的、研究的内容趋同的相关学科单一评价体系, 结合所在地区不同, 层次不同的高校及研究所对当地社会服务贡献度作为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 更加引导高校及研究所结合自身定位按照自身的发展目标发挥最大的效能。
7、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强。
保持了基本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各学科的共性与个性特点, 分类设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从单一指标体系拓展到人文、社科、理工科、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建筑学、体育学9类指标体系, 进一步深化了分类评估和指导。
8、学科交叉合作获得高度鼓励。
“跨学科成果”可以按照各学科的贡献度折算成百分比, 分别填入到合作学科里, 总百分比不超过100%。利用这一原则, 很好地解决了成果重复使用的查重难题, 更加科学、公正地评估学科的真正水平, 同时也积极鼓励了学科交叉融合, 从而促进产出高水平成果[5]。
我国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日趋完善, 更加规范化, 科学化, 制度化。评估覆盖面越来越广, 影响越来越大, 关注度、认可度越来越高。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 把握评估指标体系的变化, 紧跟学科评估的导向, 更好地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 促进学科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同时, 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要求, 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日趋完善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学科建设朝着世界一流水平发展。
摘要: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导的学科评估为例, 回顾了我国学科评估和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 得出了评估体系更加完善、评估数据更加客观、人才培养质量更受关注、评价方法逐渐丰富、学科产出与成效得到重视、学科特色更加突显, 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强, 学科交叉合作获得高度激励的结论。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学科评价的趋势和导向, 加强以评促建的作用。
关键词:评估,指标,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科评估工作简介[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xsbdxz/276985.shtml#2, 2012-3-6.
[2]2006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J].中国研究生, 2007, (02) .
[3][4]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Z].2016-4-22.
如何看待国际政治学科的危机 篇4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这样的学术活力似乎消退了。自建构主义之后,已经有20年左右没有新的、体系性理论创新出现。与此同时,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学者的代际更替也出现了问题,几十年前就成名的“前辈”依然是“权威”,新生代学者的研究方向分散化,有效的学术对话越来越难,学术共同体似乎走向破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不止在学者和学术本身,而在国际关系这个研究对象本身出现的变化。最关键的一个变化是战争作为国家的一种前景出现了总体性的消退。这不是说世界上没有战争了,也不是说国家不再担忧和准备战争,而是从总体上来说,国家不再把战争看作一个不可避免的未来或者一种天经地义的工具。虽然人们对暴力袭击的恐惧仍然存在,在某种情况下仍然要准备使用武力,但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暴力不如以前那样重要了。
战争前景的退却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在最近20年确实有新发展。上个世纪人们先是认识到战争成本提高太快,以至于到了政治上不可承受的程度。两次世界大战由于运用了新的战争组织方式和武器技术,其残酷性远高于过去几百年的近代战争模式,西方国家开始认识到战争是一种不合算的政治工具。尤其是核武器的发明和运用,让核大国之间的战争出现“没有赢家”的局面。但这种双输局面只适用于大国之间,或是像伊朗和伊拉克这种相互匹敌的对手之间。大国对小国的战争在理论上仍然可以通过较小的代价迅速获胜。
冷战结束以后,全球战争进入到一个“大打小”的时代。美国及其盟友发动了多次针对弱国的战争。但是在索马里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中,美国都几乎一无所获,甚至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战争中被击败的对象,也并没有向美国期待的方向发展。人们发现,连大国对小国的战争也不再有赢家了。战争既可能不合算,也可能无效。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对战争的认识和选择正在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在战争前景退却的情况下,各国的外交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在过去几百年中,外交和军事一文一武,主要为国家安全服务。安全领域是外交部门和军事部门的领地。在生死攸关的安全问题上,其他部门都要为外交和军事部门让步,国内利益有时候要为外交利益服务。
可是在战争前景总体退却的情况下,局面发生了颠倒。外交部门的功能越来越多元,服务性越来越强,大量为国内其他政府部门承担辅助性的工作,并在思想和目标上越来越强调为社会服务、为公民服务,“外交为民”很大程度上就是“外交为国”。这种情况发生得非常迅猛,以至于一些外交部门的核心权力受到了社会和其他政府部门的过大牵制和冲击,“外交转型”成为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很多国家的军事部门也同样存在预算减少、功能多元化等问题。不管我们怎么看待这些变化,世界各国近年来都在加快调整对外事务方面的机构和机制,从“安全外交”、“政治外交”向“总体外交”、“全能外交”转型。
上述这些趋势如果是真实和持续的,那么势必会给国际政治学科带来根本性的挑战。战争与和平问题是国际政治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研究问题。无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还是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的理论都围绕着国际之间为什么会爆发战争、能否维持和平的核心问题进行。为国家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决策提供战略选项,是各类理论研究的应用方向。
随着战争前景的退却和国家外交重心的转移,国际政治学科的核心问题模糊化了,实践中的问题多样化了,学科内有的学者也转向研究国际经济问题、跨国社会和文化问题、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等。除了对一些局部冲突和安全问题的分析外,对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总体理论探讨停滞了。跟前几代学者不同的是,新一代学者不再就同一个核心问题使用相似的理论语言进行对话,而是深入不同的领域,回答不同的问题,和别的相近学科的学者产生对话。因此,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将会迎来繁荣。如果战争有一天真的能够走向消亡,一个因为对战争忧思而诞生的学科,为什么就不能含笑转身呢?
资产评估学科归属问题探析 篇5
一、资产评估学科归属争议
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及理论积累可以看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目前理论界对其学科归属还存在着分歧和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的厘清。在学科归属流派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归纳综述:
(一)管理学说
一些学者认为资产评估是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的延伸,应归属管理学。唐振达(2009)认为,资产评估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应当与会计同属管理学,并主要从资产评估与会计的研究依据、计价基础、研究理论与准则体系均相互借鉴与利用,以及两者的研究对象、职业监管部门等方面的相似性上进行了论证。李光洲(2007)认为,资产评估作为应用性学科,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基于资产评估的跨学科特性,将资产评估归属于管理学学科更为合适。教育部2005年在少数财经院校恢复资产评估专业设置,并将该专业归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一些高校不仅进行了本科层次的专业建设和招生,还将其教学延伸到了研究生层次。这些院校主要包括南京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武汉经济学院等。
(二)经济学说
由于我国的资产评估是为适应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些专家及学者认为资产评估应隶属于财政学,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以厦门大学评估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代表。陈鹏(1998)指出对评估值概念理解不够导致对资产评估方法的误用,使评估结果产生差异。而这种症结只有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才能获得答案。指出市场经济的导入是资产评估产生的原因,资产评估是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运用,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根植于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市场法和收益法是评估一个持续经营企业整体价值的有效方法,也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供求平衡价值理论的体现(高波,2001)。罗建强(2002)认为,股份制改组上市时的资产评估其最终的目标是确定净资产的价值和股票的发行价格也就是产权交易的价格,但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了产权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的节约,从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河北省的几名学者也认为资产评估理论研究依附于经济学基本理论,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王建中、王淑珍等,2002)。鉴于资产评估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重要环节之一的原因,一些院校将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专业发展为资产评估专业方向或专门建设了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方向,以及2005年以后教育部批准设置的资产评估专业也隶属于财政学院(系),如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学院等。
(三)综合学说
一些学者认为资产评估在对象及实施过程中渗透着工学的知识,因此,资产评估应该是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学科。王开田等(2007)认为,资产评估是一个以会计学为基础,经管交融、文理工渗透的复合型、集成型新兴学科,是一个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又高度综合、需要广泛学科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学习和扎实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张艳(2009)认为,资产评估是一个源于会计学、集经济管理学与工程机械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一个新兴智力密集型中介服务行业,它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特点。综合智力密集型特点决定了资产评估课程设置要体现以会计学课程学习为基础,经济与管理类课程交融学习,文理工相互渗透三个方面的要求;较强的实践操作性特点要求专业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实验教学内容。它的主干课程,应该包括资产评估学、建筑与工程识图、机电设备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等。资产评估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它不仅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也包含相关法学与工学的知识,但由于资产评估专业或专业方向多数是由财经类院校或相关院系进行建设的,这些院校或相关院系都缺少工科方面的专业或专业背景,所以此类观点并未在高校学科设置上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可见,资产评估学科归属之争的焦点主要表现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上,因此,有必要对经济学与管理学进行解读。
二、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
1776年3月亚当·斯密出版的《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而经济学自身体系的形成以一百二十多年后马歇尔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为标志(刘源张,2006)。经济学是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进行集中研究的学科,通俗地讲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和使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产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和集团的科学。经济学认为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应在各种选择中使目标达到最大绩效。管理学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是以1926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为标志。它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因此,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在所拥有的现实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整合。作为两个不同的系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目的不同
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以回答“是什么”作为学科使命,侧重于帮助人们解释世界,它强调均衡、趋势与发展,注重对有限资源的配置行为提供逻辑思考。相对而言,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以解决“怎么办”为自己的学科使命,侧重于“如何改造世界”,强调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目的性,注重为组织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提供有效手段和方法。
(二)对“人”的认识不同
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时,把人看作成是理性的人,也就是说,他可以理性地区别两个或若干个经济决策哪个对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更大的好处。管理学中经过理论界多次的讨论与改善,由起初泰勒的“经济人”到霍桑的“社会人”再到马斯洛的具有层次需要的“人”,都是基于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展开的。管理学细化了人的各种需要,考虑人除经济方面之外的其它因素,比如人的地位高低、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三)操作思想不同
经济学在分析某一问题时,首先要对所要研究的经济变量进行定义,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种假说,运用这种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测;最后,用事实来验证这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错误的,要被放弃,或进行修改进入下一轮的假设研究。管理学是通过实践活动,从中发现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在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激励、协调等职能上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前者是从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是公理化的演绎体系,经济学研究大都在已有的数据基础上建立假设,以假设开题。后者是以归纳法为主,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是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其理论为了解释具体的管理活动。
(四)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同
经济学一直以来发挥着其基础学科的作用,供求问题是研究的根本,它用详细的模型理论分析提供方会以何种价格出售,该价格需求方在哪个阶段是可以接受的。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经济学可以运用经济模型等工具从静态、比较静态以及动态层面进行分析;也可以运用实证的方法或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可用文字说明(叙述法),也可用数学方程式表达(代数法),还可用几何图形式表达(几何法、画图法)。管理学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等方面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三、资产评估学科归属界定
任何一个被认为是科学的学科,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它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这是一个学科体系区别于其它学科之所在,也是我们分析学科归属的出发点。我们认为,资产评估作为一项产生于经济需求,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经济行为,总的来说是偏重于经济学的,属于管理经济学的范畴。
(一)研究目的
资产评估最终目的是在分析资产评估环境与评估对象特征的基础上,对特定时点及约束条件下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为决策方提供一定的价格尺度或合理资产价值咨询意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委托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直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能转而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提供相关专业信息的资产评估师,可以为相关各方提供实现目标的价值信息。资产评估服从了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为行为各方提供资产价值咨询服务并不过多地考虑管理,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注重均衡,主要回答资产价值“是什么”的问题。
(二)对人的理解
资产评估的行为过程中评估方仅作为经济关系中的第三方,单单是把人看作成为一个理性的人,注重资产质量,在效益大与小中当然选择有价值的。服从经济学上节约成本思想,最大经济利益原则。评估学中不存在管理学认知的地位高低不同的人,不涉及公司经济实体内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问题,而是更多地考虑拥有平等地位买卖方的售买心理。
(三)评估方法
资产评估的三项基本评估方法有着各自的理论依据,而这些依据均源自于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如劳动价值论是成本法评估的理论源泉,是对评估对象特定时点价值的重置模拟,用现行资本价格重新购置资产并使之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它探究的是评估对象的内在价值,而这样的重置基础又是以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决定的。再如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评估方法中的应用就是收益法,边际效用价值论强调主观感受(边际效用)在商品(或资产)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强调单位成本的付出与收益的比较。而收益法则是通过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资产的预期效用越大,获得能力越强,它的价值也就越高。经济学中所讨论的在两种或多种选择下进行边际分析方法、供求论在资产评估中也到处可见。
(四)对象特点
资产评估的对象是客户委托评估的资产主体拥有或控制的物质实体上的经济权益价值。一般而言,被特定权利主体拥有或控制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如机器设备、土地、房屋等)都是资产评估的对象,渐渐地企业的组织结构、整体价值也被列入评估的范围。因此,评估就要把对象放在经济的大环境下运用各种相关的经济分析理论对评估对象进行多方面的考查。它与审计鉴定反映表内价值有一定的区别,以无形资产为例,专业评估师在确定评估对象时,不仅考虑账面价值所体现的取得或研发成本,还注重无形资产的机会成本、转让内容、市场供需状况及国内外该种资产的发展趋势换代情况,在考虑无形资产能够带来的超额收益和垄断利润情况下,对不同的市场情况,通过利润的测算来确定评估对象的价值。
(五)理论基础
资产评估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项知识理论,但究其根本应从经济学中寻找。研究对象的多样性无法全部归纳在一个模型中,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石。如房地产评估是建立在建筑学、机械学、商品学、工程学等基础之上,它自身及价格构成均比较复杂,且各项房地产的性能、结构、磨损程度、通用性能差别也非常大。但各具体的房地产项目在评估过程中都是依赖地租理论、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购买者行为理论、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理论、替代原理以及收益递增递减原理、生产要素组合的均衡原理、收益与分配原理和投资原理等。在估价过程中,还广泛涉及到规划、建筑、结构、概预算、法律、金融及经济等有关理论和知识。经济学的这些原理,以及对经济运行和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都为资产评估行为提供基础理论。
四、结语
医院学科评估软件系统的构建 篇6
1 学科评估软件系统框架
系统框架主要由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管理与维护、综合评估、统计查询与报表以及系统管理五大部分组成。为便于扩充和维护,整个系统采用数据库、指标库、统计学方法库、字典库以及学科评估结果库进行管理。
1.1 数据管理
包括数据字典维护、数据采集录入、数据查询和修改、数据接口设计。
1.2 指标体系维护
(1)根据评估工作需要,对指标进行维护;(2)依据管理者的需要,选择评价指标构建评估体系树状结构;(3)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权重管理;(4)评估指标体系的保存及重现。
1.3 综合评估
提供丰富的综合评估方法,对不同的指标体系采用相应的评估方法。
1.4 统计查询与报表
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汇总、查询、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展示。
1.5 系统管理
主要包括:系统设置、操作员管理和用户使用权限设置,各种字典库维护等。
2 评估数据来源及接口设计
2.1 评估数据来源
医院学科评估涉及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数据面广,来源复杂。主要包括:(1)思想政治建设:包括党支部建设、政治教育、医德医风建设、经常性思想和管理工作、人才成长环境等内容;(2)学科人才梯队:包括学科带头人情况,医疗、技术、研究3个系列人员情况,以及学科老专家、技术骨干、青年苗子情况等内容;(3)医疗工作:包括专科特色、水平及相应人才队伍,新业务、新技术项目开展情况,医疗成果,医疗数质量,经济效益,医疗安全等内容;(3)教学工作:包括研究生导师队伍,研究生培养情况,进修生招收数量,课程培训情况,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教学成果,优秀学位论文等内容;(4)科研工作:包括研究方向,科研课题,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成果转化、获专利、新药证书、器械批文情况,学术交流,学术任职,科研条件等内容。
系统设计时,提供了庞大的评估指标库,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指标体系,并能容易地调整和管理评价指标权重系数,能够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灵活选用或构建指标体系,并能适应多层次各类型的学科评估应用。
2.2 数据接口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学科评估数据来源复杂,医疗数据来源于医院HIS,教学数据来源于训练管理系统,科研数据来源于科研管理系统,人才数据来源于干部管理系统,思想政治建设数据来源于政工管理系统,有些数据来自日常业务,在系统中常规积累,只需要设计取数的接口程序直接提取即可,如医疗、教学、科研、人才、科室硬件设施等大部分数据属于这种情况。有些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调查和抽查得到,如政治思想建设中的大部分数据需要分阶段总结评价,特别是医德医风数据经常需要通过抽样得到。还有些数据需要通过专家评估得到,如专科特色及水平、研究方向等,甚至可能是另外一个评估项目的评估结果[1]。
因此,在数据接口设计时,需要根据指标库中指标对数据的要求,考虑信息系统的支持程度,对其进行规范化,规定其定义、类型、取值范围、数据来源等[2]。为使评估系统具有通用性,还应有独立的数据录入界面,使缺少某个管理系统的医院也能利用本系统进行学科评估。
数据的取值可能会因数据来源不同有所差别。例如,有些指标是建立在另外一些具体指标上的综合值。可以通过另一个综合评估方法计算该综合值,用作本次评估。也可根据经验或文献,直接输入该值。如科室的门诊工作量指标,按出诊类别可以分为专家诊、普通诊,按出诊时间又可分为正常工作日门诊、节假日门诊、夜间门诊。若要正确反映科室门诊工作量,除了需要考虑科室专业特点外,需要按不同类别加权汇总,相当于完成一个子评估。手工录入时,可以直接录入科室的加权门诊量,不必进行该子评估。衡量科研课题和成果的指标也是对来源、级别、等级、排名等的综合评估结果[3]。
3 评估结果的展示方式
每种评估方法有其固有的结果输出,如层次分析法有综合评分,秩和比法有RSR值及分档结果。每次评估结束后,这些结果是必然的输出内容。
本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将历史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均以数据库的方式保存,便于不同评估方法的横向对比,也能对历次评估结果进行纵向分析。如可根据历史评估结果对科室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可对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进一步统计汇总与分析,以检验评估方法的适应性。
本系统的输出结果丰富,更侧重对评估结果的进一步统计汇总和分析。
4 小结
医院学科评估软件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遵循了原型开发、面向用户、用户参与的原则,并使系统具有友好的图形化数据录入与显示界面,扩展性强和维护方便的特点,方便用户输入、查询、修改、删除、统计、输出。不仅可在医院学科之间实现总体实力评估,而且也可实现学科之间单项指标的实力评估,还可以对本学科进行年度纵向评估;既可以对学科进行静态评估,又可以进行动态评估。该系统通过规范化的指标接口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人工评价。
通过本软件系统的运用,改变了传统评价的方式,实现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完整配套化、评估数据采集的标准化、评估程序的规范化和学科评估的科学化[4],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的消费,消除了人工统计可能造成的误差,为今后进一步进行学科建设质量监控、研究和改革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曹秀堂,陈波,郭建刚,等.医院学科评估方法与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2):110-112.
[2]付冰.医院绩效评价指标考核体系的探讨与实施[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5960
[3]张小庄,苏亚乐.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9):620622.
论跨学科研究评估机制的建立 篇7
在大科学时代,以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已逐步演变为取得科学突破和催生新兴学科的重要研究途径。跨学科研究机构与学科建制的院系已成为大学中两种并存的主流学术组织模式。然而,与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跨学科评估机制的不健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伴随着如何评估的不确定性[1]。政府、学校和基金机构等相关利益群体只能在目前主流的单学科评估体系下通过适度调整的方式来满足跨学科评估的需要。“评价者对跨学科评估这一问题的普遍反映是通过微调评价程序来勉强应对”,Laudel[2]的这一阐述指明了跨学科评估的现状。针对性评估机制的缺乏导致跨学科研究趋于资源和行政导向,缺乏自发性及学科间的实质融合,正如Rhoten[3]的阐述: “许多大学只是简单地采用了跨学科的标签…大多数跨学科研究中心趋向于成为寻求交叉但联系松散的个人之间的一个联结体,而不是以处理问题为目的的紧密协作的组织”。在这一背景下,建立适合跨学科研究特征的评估机制并最终使其建制化已成为促进跨学科研究可持续良性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然而,受到跨学科研究复杂性、长周期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性,以及学术界长期形成的学科思维范式和学科壁垒等的影响,跨学科评估机制的建立并非易事。本文将深入剖析高质量跨学科研究所应具备的特征、跨学科评估的基本原则、以及跨学科评估的程序组织,分析现有科研评价制度在跨学科评估中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完善跨学科研究项目评估机制的对策。
1 高质量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高质量的跨学科工作具备哪些特征?”,这是跨学科研究评估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一些专业机构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1999年,美国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在联邦研究评估报告中提出跨学科人才培养是高质量跨学科研究的重要特征。2006年2月,来自哈佛大学和美国科学促进会的研究人员召集了由跨学科研究管理人员、期刊编辑和社会学家组成的讨论小组,分享跨学科质量评估中的创新实践和经验。Mansilla等人在文献[1]中专门综述了这次讨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不论是研究人员还是评审人员,他们对跨学科研究“质”的理解与单学科研究之间是存在连续性的,即不论研究工作是否跨学科,寻求的都是有科学价值和实用性的工作。高质量的跨学科工作一方面应能为重要的科学或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催生新的研究领域; 另一方面能实现不同学科观点的有效整合并与原学科知识间保持一定的关联度和一致性。并提出高质量跨学科研究有4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权利分享、满足多学科标准、学科知识间的有效整合、社会网络。同年,Mansilla等人[4]在对哈佛大学若干跨学科研究机构的60余位研究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质量跨学科研究的几个特征,包括跨学科研究与原学科知识间关联度、不同学科观点的融合与平衡、以及有效推动理解和认知的能力。“跨学科研究者依旧会通过评估与学科知识一致性的方式来检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评估者欣赏的是能够平衡不同学科观点的跨学科研究”。他强调高质量的跨学科研究要与原学科知识间保持一定的关联,并能协调不同学科的视角。
综上所述,高质量跨学科研究应具备以下两类特征。
1能对重要的科学和社会问题产生科学和有实用价值的直接贡献,包括: 在多个领域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导致新技术、理论或产品的发展,以及催生新领域和学科等。
2能产生体现其学科交叉本质的间接贡献,包括: 不同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机构声誉的提升等。
2 跨学科研究评估的基本原则
明确了高质量跨学科研究的特征之后,接下来需要回答的另一基本问题则是跨学科评估的基本原则。
1跨学科评估需要借助多种途径和手段以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跨学科研究成果有3个显著特点。其一,其成果的产出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甚至是非预期的; 其二,其成果具有发散性,成功的跨学科研究会在多个领域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 其三,其成果具有多元性,不仅包括新技术、理论或产品的发展,以及催生的新领域和学科等直接成果,还应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机构声誉的提升等间接成果,符合其学科交叉的本质。因此,跨学科评估的手段应是多元的。
2跨学科评估应在学科标准的关联性与多学科视角的整合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由于跨学科研究固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评估者往往会借助已有的学科标准来判断其可靠性。然而,跨学科研究的评价标准不是学科标准的简单线性叠加,而应在参考学科标准的基础上强调研究的整体性和各学科间的平衡。“跨学科研究的评估标准不是单个学科标准的集合,而是一个经过实践和反复斟酌而新创的混合体。其难点在于: 一方面要评价研究与所涉及的单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要评估研究是否较好地实现了不同学科知识、理论和方法的整合”[5],“在跨学科研究评估中要将不同学科专家的见解整合在一起,并以谈判与妥协的方式来平衡不同学科、专业和跨学科方法之间的张力”[6],Lamont和Klein等的阐述指明了跨学科评估的这一特殊原则。
3跨学科评估标准应是相对的。
跨学科评估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研究动机、研究机构及相关利益群体的价值取向、评估对象等因素均会导致其评估标准的相对性。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等机构在《跨学科研究力报告》中阐述了跨学科研究的4个动机: 自然和社会的内在复杂性、探索学科间界限的动力、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生产力技术的诱导。并提出不同动机驱动下的评估标准应有所差异。例如,如果研究动机是探索学科间界限,则评估应着重于研究者与其他相近或互补领域研究者实质合作的程度,研究与原有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是否催生了新的研究领域; 如果研究动机是生产力技术的诱导,则评估应着重于新技术发展的程度,以及该技术通过新仪器或信息分析等方式对相关领域研究能力的提升程度。
3 跨学科研究评估程序的组织
何种评价程序适于判断跨学科研究工 作的“质”? 这是跨学科评估所面临的第3个基本问题。评估流程的组织模式会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Mansilla等人综述了2006年由哈佛大学和美国科学促进会召开的跨学科专题研论会中关于跨学科评估流程的观点: “确定什么样的评估流程是最适合辨别跨学科工作的‘质’的,这是跨学科评估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会议参加者均认为获得过程权( Getting the Process Right) 对跨学科工作的正确评估是必要的。不适合的评估流程会导两种风险,一是会使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在评估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可能会反之促进质量有疑问的工作。”
Langfeldt[7]以欧洲青年研究者奖励计划EURYI( European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s) 为例,阐释了评审流程对跨学科项目评估产生的影响。EURYI评审包括3个阶段。首先,由申请者本国的研究委员会进行评审; 之后进入欧洲评审的小组评审阶段,如果为跨学科项目,则由所涉及学科的小组共同评审,排前3位的项目将视为通过并获得资助; 最后,进入主席评审阶段,对小组评审中排在3位之后的项目进行比较评议,直至达成一个由25位获奖人和10位候选人组成的名单。Langfeldt指出小组评审中对跨学科项目的“双重评审”和最终的主席评审会无意识地对跨学科项目形成障碍。在“双重评审”中由于专家面更广,似乎会给予跨学科项目更公正的待遇。然而,更多的评审者暗示他们对于跨学科项目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在主席评审阶段,跨学科项目会面临不同小组评审结果“非共识性”的尴尬境遇。在EURYI评审中跨学科项目的成功率仅为8% ,而单学科项目达到21% 。
与单学科研究相比,跨学科评估程序的组织和实施需要解决好以下3个核心问题。
1评估小组成员的选择。“谁是跨学科研究的评议人?”,这是执行跨学科评估首要解决的问题。与单学科研究比较,跨学科研究涉及的相关利益群体更广,涵盖学科专家、基金资助机构和主管部门等。因此,为确保跨学科工作获得充分的理解和科学公正的评价,评估小组成员的选择是关键。
2学科偏见的协调与管理。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思维和行为范式,使得不同学科间存在难以跨越的壁垒。在跨学科评估中,评审人很可能因为自身的学科背景,而对跨学科项目产生质疑和非共识。如何协调并有效管理学科偏见,是跨学科评估亟待解决的问题。
3风险承担和决策机制。小组评议便于执行,但同时也面临保守,以及面对跨学科研究等高风险和不可预测性项目时,缺乏风险承担和决策能力的问题。“评估小组倾向于赞成那些可实行的而不是有风险但具有潜在重要意义的工作”,Mansilla的这一阐述指明了小组评议在跨学科评估中的保守性和由此带来的弊端。因此,在跨学科评估程序中设立利于风险承担和决策的机制,以确保当发现研究具有创新性、但小组评估出现较大争议和非共识时,能以风险承担的方式做出决策,对跨学科评估至关重要。
4 现有科研评价制度在跨学科评估中面临的困境
同行评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科研评价制度,被用来判断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以及有限资源的分配等。虽然其合理性和公正性时常受到批评和质疑,存在人情关系网等弊端,但科学界公认其在现阶段尚不可取代。
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思维和行为范式,使得同行评议制度在面对跨学科等非常规研究时易产生共识率低等问题,造成其获资助比例远低于单学科研究,而处于边缘化的现象。“如果申请者意识到非常规项目不大可能获得资助,他们就会试图放弃项目中的新颖之处,或者改变研究意图。这势必导致一种不良循环…”[8],Travis等人的这一阐述指出了同行评议制度对跨学科等非常规研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Langfeldt认为: “同行评议制度有些保守并且趋于将风险降到最低,这会阻碍跨学科和其他非常规研究…要推进跨学科研究,需要将同行评议系统调整至一个更加能够承担风险的模式”。同行评议制度对跨学科研究的束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见表1。
除同行评议制度外,引文计量制度是另一应用较为广泛的科研评价制度。其是以出版物发表和引用数量、大学声誉、资助机构和期刊排名为依据。由于面临着跨学科期刊缺乏和成果归属等障碍,因此引文计量制度会导致跨学科研究在评估中处于不利地位。
5 完善跨学科研究项目评估机制的对策
跨学科评估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可以细分为对研究项目、研究人员( 包括教师和学生) 以及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机构等的评价。以下本文将以跨学科研究项目评估为例,阐述完善跨学科评估机制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1加强顶层规划与协调,见表2。
2设立跨学科研究项目评估标准体系。
跨学科研究项目评估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根据上面论述的高质量跨学科研究特征和评估原则,本文提出了一个由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构成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具体可由相应的机构根据其研究目标、涉及的学科文化以及相关利益群体的价值取向等进行调整,见图1。
3改进同行评议制度,见表3。
围绕“评估小组成员的选择”、“学科偏见的协调与管理”和“风险承担和决策机制”三个核心问题完善同行评议制度,使其适应跨学科研究项目评议需要。
学科国际评估 篇8
当前各高校通过学科建设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和实现科研突破构筑起了坚实的平台。借助科学完善的学科评估,各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各个院校、各学科的发展水平及层次,及时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调整,确保学科科学、健康发展。学科评价发展至今,理工科等自然科学的指标体系设计相对较好,人文社会等学科往往因为很多成果不易量化这一特点,对它们的评价往往让人诟病很多。体育学科虽被归类为人文社会学科,但它有着截然不同于人文社会学科和理工科的学科结构和特点。其作为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必须回应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所以它的建设涉及教学、群体、训练、竞赛、科研、管理、设施、成果及声誉等一系列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目前所涉及体育学科评估或排名的机构,不分学科类别,使用的是同一指标系统和权重系统,不能很好地体现其学科特点和核心价值。因此,设置专门的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体育学科的发展而言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以便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办学特色,明确自身优势及不足,充分调动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鉴于此,当前对体育学科评估指标的价值取向及构建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体育学科评估现状
2000年至2012年期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先后组织三轮学科评估,并构建起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实践中我国体育学科评估工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及不足,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指标体系没有充分体现体育学科自身的特殊之处。我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指导构建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是通用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关于体育学科的评估并没有综合考虑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这种不加区分进行统一化评估的做法的不足也日益暴露出来,相关部门也积极致力于对现有评估指标体系的改进及完善工作,然而目前的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还是无法充分彰显体育学科的特色。尽管从本质上讲,体育学科也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但体育学科教学活动还涉及诸如运动人体学科、运动训练学科等自然学科的内容,因此如果在体育学科评估工作中单纯采用人文社会科学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必然会对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及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2)针对体育院校的评估方法没有进行严格的层次划分。就现有关于体育学科的评估工作实践情况来看,已经进行的几轮体育学科评估并没有对学校进行层次划分,而是将诸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这些专业性体育高校与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置于相同层次,同等对待,这种做法忽视了高等院校的办学目的以及办学特色,与开展体育学科评估工作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3)评估指标体系当中所涉及大量的定性指标。从本质上讲,开展体育学科评估工作所采用的定性指标主要是由评估者依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及意愿来打分,这就导致这项工作当中融入了太多的主观色彩,无法保证最终的评估结果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目前在开展体育学科评估工作时所采取的评估指标体系当中,具有浓厚主观色彩的定性指标所占比重偏重,从而造成最终评估结果可能会有失公正的不利后果。
3.体育学科评估指标的价值取向和内容构建
针对现有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结合体育学科特殊性,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对现行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
首先,虚心借鉴和参考国内外有关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立足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实情,结合笔者对体育学科发展规律的理解,充分征求业内专家的意见建议,构建真正适用于体育学科的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能够将体育学科建设特色充分彰显出来。
其次,进一步调整评估方法,将学生的真实想法及意见充分纳入评估指标当中。目前在学科声誉评估工作中已经吸收了同行专家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然而作为真正利害关系人的学生的意见及看法没有予以考量,这也是导致当前学科评估实效性备受争议的原因所在。鉴于此,在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工作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广泛收集学生意见及建议,以确保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及实效性。
再次,尽可能保证所构建起的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现行体育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主要面向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高校,然而在实践当中,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讲,自身不具备设置相应的硕士点或者博士点的条件;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体育专业,只设置了公共体育。从这一角度分析,当前实践当中所采用的体育学科评估体系的通用性相当有限,特别是普通高校无法直接采用,即使勉强实施,效果也与预期相距甚远。因此要对普通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予以全面考虑,对现有体育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予以完善。
最后,适当降低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当中主观色彩浓厚的定性指标评所占比重,相应增加定量指标数量。现行指标体系之中涉及诸如“优秀学生情况”、“学科声誉”等大量定性评估指标带有浓厚主观意志性,具有随意性及不稳定性。需要适当减少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定性评估指标,相应提高定量指标比重,以最大限度确保体育学科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因此,笔者遴选了浙江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等6所高校的15位体育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管理部门的专家为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咨询专家。应用Delphi专家问卷法,经过3轮专家投票,最终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基础上,沿用其4个一级指标,增加了一个2级指标,补充和修改了2个三级指标,增加了12个三级指标(此处不赘,详见下表)。形成新的“高校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详见下表所示:
将形成的“高校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制作成调查问卷,由专家分别给出相应指标体系确定权重。利用均值法得到每一项指标的具体权重,最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
4.结语
针对当前体育学科指标评估体系当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及不足,应结合体育学科自身特色,进一步调整评估方法,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尽可能保证所构建起的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适当降低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当中主观色彩浓厚的定性指标评所占比重,相应增加定量指标数量。本文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其他学者在相关学科评估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学科的发展规律及学科特色,在二级指标之中引入了学校体育工作、学术声誉、社会贡献等,尤其是丰富了原有的三级指标,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为实现体育学科的科学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摘要:构建科学完善的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明确各个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水平,及时发现其所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调整。本文结合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及当前体育学科评估所存在的问题,以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第三轮评估作为切入点,对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价值取向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体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王战军,廖湘阳,周学军.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教育咨询与决策参考,2006(3).
[2]万鑫、常永伟、于婷婷、彭博.基于多种组合评价方法的高校学科评估模型[J].企业研究,2010(16).
[3]林梦泉,姜辉,任超.学科评估发展与改革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4]徐昱玫,刘文珂.上海市非体育院校“211”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5).
[5]方儒钦,郭建忠,黄希斌,刘英杰.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3(07).
[6]胡波,严嘉,陈彪.新时期高校学科评估相关问题的分析——以教育部第三轮评估为依据[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12).
学科国际评估 篇9
当前, 被国内外广泛认可和实践的学科评估工作大多是通过学科评估指标完成。建立一套立足客观实际、独立系统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是顺利实施学科评估的基础工作。在当前我国没有统一、完善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前提下, 各地方、各医疗机构在探索开展学科评估过程中, 大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学科评估指标的构建工作。然而, 纵览各方的实践过程和研究成果, 评估指标体系从最初的构思、设计到逐步构建、完善再到最后实施、反馈,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医学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易出现的问题
1.1 评估指标不明确
各项学科评估指标是具有层次等级的整体, 互相关联, 但追求完整不表示体系中允许出现冗余, 过多的重复指标会掩盖学科建设和评估的重点, 给执行人员和评估对象带来困扰, 造成评估考核工作出现混乱现象[3]。
1.2 学科评估指标设置存在盲目性
有些地方的学科评估工作在规划上对本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国内外科研发展的整体趋势、国家和地区方针政策和经济建设以及主流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不足[4], 单凭臆想设置貌似“完美”的指标体系, 既缺乏实用价值, 也没有可操作性。
1.3 考核标准难以统一界定
从国家到地方, 比较正规的学科评估工作都是由各机构的重点学科开始, 要求相对较高, 许多指标的内容和标准不适用于一般学科, 容易给小学科科室带去消极、浮夸的情绪;不同学科规模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在核心任务、工作方式和学科特色方面不尽相同, 一些带有特指性的专业指标在设定时要有更加全面的考量。
1.4 制定学科评估指标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
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医疗制度现状, 医学学科的科室工作人员尤其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忙于各项或紧急或琐碎的医疗、教学、科研任务, 医疗机构难以于短期内在各个学科招集起足够多的专业人员专注于制定一套普遍适用的指标体系, 指标得不到广泛的、具有权威性的专业人士的科学鉴定。
1.5 学科评估指标过于主观
医学学科评估指标在制定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科的专家在提出意见时会受到本身或本学科现有条件的影响, 不自觉地偏向一些优势指标, 在评定一些指标标准或权重时带上个人情绪, 降低了指标的合理性。
1.6 科室对许多学科评估指标认识不足
学科科室里的一般工作者大多不清楚学科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感觉与自己无关, 常常置身事外, 消极怠工, 对构建学科评估指标的积极性不高, 收集建议时易出现拖沓现象, 不能及时地反馈有效的信息。
1.7 学科评估指标制定难以协调
有些医院在建立了院内的学科评估体系并入医院整体的督导监控系统中, 在制定学科评估指标的过程中在领导管理层面根据国家或省里的要求设定了一些评估指标或标准, 以增加评估的指导意义。然而, 各个学科科室本身发展阶段不一、需求不同, 在设置测定同一学科建设因素的指标或内容、或标准、或权重上, 参与学科评估指标制定的研究人员和各学科专家间存在不小的分歧。如何达成上下级的共同追求, 使指标既拥有引导意义, 又容易为各学科科室接受、适应其需求, 是学科评估指标制定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思考
通过分析研究和总结自身实践经验, 要搞好医学学科建设和评估工作, 就要以战略思维对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各种关系进行统筹规划[5], 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2.1 精炼评估指标体系突出核心任务
学科评估指标制定者要通过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熟悉指标体系相关的各个方面, 比如学科建设的相关因素[6]、学科建设与评估的发展趋势[7]以及具体的策略与方法[8]等, 抓住学科建设和评估的核心工作, 设计出内容简洁明确、结构清晰合理的完整系统。
2.2 立足现实情况和学科规律体现科室特色
要实地调查了解机构、科室建设现状, 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制定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的、不浮夸的指标和标准;明确学科优势和发展方向, 增加能够普遍反映科室独特性的指标权重。此外, 要根据学科不同的工作性质、方式, 对某些特色指标设置同级别、同类型的内容选项, 避免评估时在科室特色方面起冲突。
2.3 参考重点学科评估指标规范制定囊括一般学科的评估标准
评估指标应体现“以重点学科为龙头”的学科建设策略, 带动一般学科的发展, 以高标准严格要求学科评估工作。要照顾到一般学科的建设进度, 循序渐进地提升评估标准, 边落实边完善指标体系。
2.4 实行动态组织管理和评估考核工作
医疗机构和相关单位可以在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责任小组或专职人员就学科建设和评估工作对各学科科室进行组织指导和监督管理, 定期与各科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时征集各学科专家的意见或抽调人员补充评估小组, 根据建设和评估情况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步骤尤其是评估指标, 实行动态管理[3]。
2.5 采用严格的操作流程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增强评估指标的合理性
目前, 国内外医疗相关部门在制定医学学科评估指标时大多采取主观和客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构筑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专家意见对指标权重进行变异系数以及克朗巴赫α系数进行统计分析, 最终建立起一套结构完整、适宜操作的指标体系[9]。除此之外, 还有各种评估模型的构建, 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某课题组构建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10]。研究者要参考最新研究进展, 根据自身水平和需求选择适宜的研究和评估方法。
2.6 建立激励机制以提高参与者积极性
单一、强制的考核评估无法从根本上长期地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建立一系列与学科建设配套的、事关科室、人员切身利益的激励机制, 对于提高学科构建和评估热情有着重要作用。例如, 医疗单位可以对学科评估中成绩优异的科室或表现突出的相关人员进行奖励等制度。
2.7 持续完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学科评估及其指标体系要想不断改进, 就要及时、定期到各个学科中进行调查, 收集反馈意见, 使得上下级之间能够互相沟通、了解, 将“要求”和“需求”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协调, 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系统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孙玉国.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策略与方法[J].时代教育, 2012 (5) :117.
[2]赵坤, 王云贵, 王振维.学科评估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中的运用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 2005, 13 (4) :339-341.
[3]徐博, 王礼泉.医院学科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 (12) :40-41.
[4]吕刚.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5) :4.
[5]王战军, 翟亚军.论大学学科建设中的战略思维[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0) :2.
[6]席晓莺, 颜家瑜, 王筱金, 等, 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9) :1111-1112.
[7]张玉霞, 许涛, 扈长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趋势与评估[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1, 8 (6) :439-440.
[8]孙玉国.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策略与方法[J].时代教育, 2012 (5) :117.
[9]陶凯忠, 任静, 李啸华, 等.临床医学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 2010:140-142.
【学科国际评估】推荐阅读:
国际法学科05-20
医院学科评估学科建设06-20
地理专业学科评估05-10
学科发展评估报告08-03
资产评估学科性质研究10-26
国际资产评估准则09-20
国际评估上海中学生能力全球第一09-25
八年级语文学科学科教学计划09-23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及学科建设05-30
学科结构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