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科

2024-05-20

国际法学科(共12篇)

国际法学科 篇1

在当今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下,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促进本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培养精通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的高质量专业人才是关键。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国内各大高校纷纷设立了国际金融学课程,并将其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然而国际金融市场并不是静止不变的,相反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状况和新的问题,例如:国际上一些大规模的资金流动、汇率波动、经济危机等事件。这些新问题、新现象不仅会严重破坏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还会通过汇率、利率等金融变量进一步传递给其他国家,从而给国际金融市场也带来较大的影响。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下,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两者之间的经济活动界限开始模糊,逐渐融为一体,这就使得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发展的背景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往来频繁,对于国际金融专业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就对高校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经济全球化发展,需求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正逐渐融为一体,在此背景下,对我国金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既要熟悉本国金融市场情况,也要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与普通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同,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确立,这就要求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从多个层次来实施创新,以满足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2、国际金融学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亟需更新

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学正逐渐呈现出数量化、交叉化的发展趋势,理论知识部分偏向于微观金融经济活动的相关问题,如成本、风险、收益等金融数据的定量分析。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令国际金融学学科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成为一种可能,高校需紧密贴合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快学生的知识更新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拥有竞争能力的优质国际金融人才。

二、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路径探索

1、明确专业发展路径

高校需综合国际金融学的学科体系发展趋势、社会实际需求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等多面因素明确国际金融学专业的发展路径。从趋势上来看,国际金融学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微观化、数量化的趋势;而从社会需求来看,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处于由豪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时期,加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金融机构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限,但随着市场化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对于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上涨。因此,高校要立足于本校实际办学水平,遵循国际金融学的客观情况,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出面向全球金融市场、熟悉各项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规则的“专通结合型”高素质国际金融专业人才。

2、优化整合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是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建设国际金融学课程体系:

第一,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核心要义在于要时刻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保持接轨,所以高校在教学内容中要着重突出对国际金融问题的相关研究。例如,在安排选修课时,增设一些面向国际金融市场的课程;尽量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一些前沿理论。

第二,结合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丰富学科教学内容。高校除了要培养学生“宽基础”之外,还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和条件,深入挖掘学科特色,设置一些创新型课程,满足社会发展对“专通结合型”人才的需求。

第三,弹性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学科课程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所以高校在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科课程体系时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便当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地修订教学大纲,调整课时、优化学科体系,充分保证国际金融学教学内容的超前性,令学生具备更强的专业竞争优势。

3、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高国际金融学综合实力

高校要想提高国际金融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拥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优质人才,首先需要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国际金融学教师对于一些前沿理论以及国际金融实务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就脱离社会生产实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应加强本校国际金融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采用继续教育、国内外培训等方式来巩固并完善教师们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在选拔教师人才时,则应注重引入一些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性人才,尤其是一些边缘性学科,如法学、管理学、工程学等,打造出一支拥有一流学科与学术带头人的特色师资队伍,全面提高国际金融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4、改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要想实现国际金融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必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启发式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主题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分辨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组织表述能力。此外,高校还应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创立教学实践基地,既强化巩固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有效提升了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金融市场也正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需求,高校应不断完善学生的国际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框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国际金融实务操作技能,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实践应用型专业人才。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背景下,高校对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建设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并详细探讨了促进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

关键词: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策略探讨

参考文献

[1]金融学学科简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06)

[2]武艳杰.新形势下国际金融教学的适应性调整浅谈[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4)

国际法学科 篇2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学时:10

学分:1

课程简介

专业导论课是学生在进行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前应接受的基本训练,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概论过对本专业性质、知识体系、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课程设置的介绍,学习这门课程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明确在一定阶段内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授课教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魏龙、黄汉民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版

二、教学性质与任务

教学任务如下:

1、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性质;

2、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知识体系;

3、掌握专业学习方法;

4、了解各学年主要课程基本内容;

5、了解专业学习其它注意事项。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的发展历史,对本校经管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历程、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有所熟悉,帮助学生树立对本校本专业的信心;通过对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呈现,启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背景

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发展背景与重要进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背景

二、专业沿革(从全国到我院)

三、本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软硬件资源介绍

四、专业现状、相关专业及发展前景

实践环节:

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软硬件资源展示与参观活动

课堂师生活动

第二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性质、特点及专业特色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把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科性质,通过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对比分析,了解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及专业特色,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教学方法,明确本专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科性质、特点

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性质及特点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专业教学方法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专业地位及本院本专业特色

实践环节:

课堂师生活动

第三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模块设计、主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素质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

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素质要求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

2.专业定位

3.培养模式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思路与原则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模块与逻辑关系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环节

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素质要求

实践环节:

课堂师生活动

第四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的教学安排,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中专业名人、名著、名刊,帮助学生形成借用网站、期刊、名著等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的学习习惯,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本专业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学学习方法如何向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过程;如何解决好专业学习和就业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学习方法简介

1、学习与就业的关系

2、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关系

3、各模块课程的关系

4、具体学习方法介绍

二、相关名人、名著、名刊、网站介绍

二、大学各学期重点任务建议

实践环节:

课堂师生活动

第五讲职业生涯设计及其建议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要就业去向及其特定的技能需求,帮助学生规划其学习计划。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就业去向及个人选择

就业方向的特定技能要求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就业形势及其预测

二、就业去向及技能要求

三、职业生涯与大学学习计划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

1、小论文。内容:结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和专业导论知识谈感想。要求:手写,2000字左右。

2、结合自身实际写一份大学学习生活规划书。要求:手写,500字左右。

孔子学院:跨学科国际合作的桥梁 篇3

彼得·霍伊教授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校长,此前曾担任南澳大学校长、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基金委主任等职;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丹麦皇家科学与人文学院院士(自然科学类), 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自2013年起担任中国孔子学院总部高级顾问,2015年12月荣获国家汉办先进个人奖。

关键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教育合作与交流

一、孔子学院加强多方合作,服务社区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贵校孔子学院揭牌,您认为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贵校孔子学院的揭牌和良好发展?

彼得·霍伊:澳大利亚是一个成功融合多元文化的国家,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非常重视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我们认为,文化间存在差异,但相互之间应该密切交流和合作,以此推进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国的发展,这一点完全适用于不同国家。昆士兰大学(以下简称昆大)深知,让澳大利亚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让中国年轻人了解澳大利亚文化,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和合作,双方才能互相得益,共同发展,从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此外,中澳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和人员往来非常密切,两国签署了自贸协定,这一切正是昆大孔子学院成立并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这5年来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果?

彼得·霍伊: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整合校内汉语教学与研究资源,将孔子学院汉语课程纳入大学学分体系,并促成孔子学院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现代语言学院的全面合作,开创了校内汉语和中国研究项目团结共赢的大好局面。同时,大力支持孔子学院的高端中国学研究工作,鼓励、推荐昆大师生积极参与“孔子新汉学计划”项目。第二,孔子学院与昆士兰州教育部合作,将汉语水平考试(HSK)正式纳入澳大利亚高中毕业考试证书体系。这意味着昆士兰州高中学生通过HSK相应等级的考试可以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相应学分。第三,孔子学院与昆士兰州警察总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昆士兰州警察学校的学员提供汉语与中国文化学习课程;与昆士兰州房地产协会、昆士兰州律师协会合作,为其所属的企业提供商务礼仪课程和法律汉语培训,受到学员和当地民众的欢迎。

《世界教育信息》: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在未来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2016年的优先发展事项有哪些?

彼得·霍伊:2016年,我们将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发展。昆大师资队伍中有150名在中国出生,因此,在同中国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人员交流和合作方面,昆大具有良好条件和雄厚基础。2016年,我们将重点开展社区服务工作。昆大已有4个孔子课堂,分布于昆士兰州的广袤地区。我们计划进一步增加孔子课堂的数量,未来一年内可能将增加6个新的孔子课堂。我们还将为包括警务人员在内的昆士兰州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提供中国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培训。越来越多的学生、他们的家人以及游客从中国来到澳大利亚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国家,澳大利亚各界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更好地接待从中国来的客人。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澳大利亚的孔子学院共13所,孔子课堂共35个,您认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如何更好地与澳大利亚当地院校进行合作,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结果?

彼得·霍伊:一方面,要使孔子学院融入大学的相关项目和活动之中,使孔子学院的教学目标与大学教学目标,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另一方面,如果想要使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整合进大学系统,那么课程设置就一定要将当地的情况和因素考虑进去,当地大学也要适当地调整其汉语相关课程。例如,昆士兰州当地的学生之中,有一些在高中阶段就选修过汉语课程,而且成绩优秀,当这些已经有了汉语基础的高中生升入大学时,他们与零基础的学生就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大学需要为这些学生开设精修班。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孔子学院总部高级顾问,您如何评价孔子学院在中外教育合作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得得·霍伊:我认为前景非常好。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与其他国家的大学开展经常性的全面合作,其中包括了各个方面,如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我认为,孔子学院在增强彼此合作方面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虽然目前进行全面评述还为时尚早,但我对孔子学院在其中所起的的重要作用是坚信不疑的。

二、国际合作交流重视质量和潜能

《世界教育信息》:除了孔子学院,贵校与中国院校的合作还有哪些模式?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彼得·霍伊:我们与中国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科研成果转化等各个方面。首先是人员之间的往来十分频繁,学者之间合作十分密切。其次是学术成果发表方面,仅2014年昆大就与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了450多篇学术成果。同时,我们与中国大学共同建设实验室和研发研究设备,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有1个共建实验室,与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有2个共建实验室。不仅如此,我们还计划与中国大学共建昆大的中国分校,这是一件大事,对于建校的时机和条件,我们还需审慎而行。

《世界教育信息》:贵校如何选择中国合作院校?对于想要和贵校合作的中国高校,您有何建议?

彼得·霍伊:就选择合作院校的标准来说,昆大作为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最看重的是质量和潜力。幸运的是,我们在很多中国大学看到了质量和潜力,也很高兴看到一些中国研究型大学迅速地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教育信息》:昆士兰大学是澳大利亚八大名校的盟校成员,是六所砂岩学府之一,同时还是U21成员之一。作为校长,请问您对大学的发展方向有哪方面的侧重?

彼得·霍伊:我认为昆大在很多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昆大同世界上许多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成熟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与北美和欧洲等国的高校,并一直致力于发展国际间的合作。我们将把昆大建设成为澳大利亚高校中与全球联系最为密切的大学。我们强调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是重点发展的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在质量提升方面进步很快,我们十分重视与中国高校的合作。

三、中国高校应注重跨学科研究

《世界教育信息》:中国正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请您对中国院校领导者提些建议。

彼得·霍伊: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已有的重大研究发现大多出现于跨学科研究中,跨学科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中国高校的领导需要问自己: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整合不同领域来实现我们的目标?以水质研究为例,水是一种稀缺资源。研究水质时,不仅需要研究水方面的科学家,同时需要农业、化学工程,以及经济学等方面的专家,大家协同工作,一起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接下来,就是如何挑选研究人员:要组建优秀的研究团队,不能单从单位内部挑选,要想拥有实力最为强大的研究队伍,既要从单位内部挑选,同时要从外部挑选,从其他中国高校以及世界一流高校,如昆大,招聘人才。无论是在学生教育还是科研创新方面,具有国际视野极为重要,靠自己单打独斗,远远不如开展合作共赢。

国际法学科 篇4

当下, 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是两大主流趋势。在我国, 为提升科技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一些高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 尽管观点各异, 但毋庸置疑的是, 拥有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学科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而鉴定学科国际地位的方式就是学科国际评估。

二、英、美、中高校学科国际评估的比较

(一) 英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概况

英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以政府和民间多元参与为特点, 主流的学科评估对教学评估和研究评估各有侧重, 分别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 (以下简称QAA) 对院校进行审查;由英国官方组织 (高教基金管理委员会) 及其他专业机构负责实施的全国性大学科研评估 (以下简称RAE) ;此外, 还有如《泰晤士报》等民间机构发布的商业性大学排行榜。

1. QAA的学科基准

QAA成立于1997年3月, 是一个独立的、半官方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 致力于为英国的高等教育提供综合完整的质量保证服务。考虑到教育界迅猛变化的内外部环境, QAA对原有的《学术基本标准》进行评估和修改, 并于2011年12月发布了全新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准则》 (以下简称《质量准则》) , 于2012至2013学年正式使用。

作为《质量准则》的一部分, QAA将学科划分为医学、化学、工程、法律、教育研究等约50类, 并将每类学科按资质框架规定的普遍标准进行具体化, 制定了分学科的基本教育要求, 即学科基准。基准以学习产出为主, 内容包括:该学科的定义和相关信息陈述, 学习某学科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方式及考核方法, 学生完成该学科学习时应该达到的最低学习绩效标准等。评估组参照相关学科基准, 并判定其为可信赖的或有限信赖的或不可信赖的。

2. RAE的评分框架

RAE是由英国官方组织、专业机构负责实施的全国性大学科研评估, 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政府对大学的经常性科研拨款, 以提高政府对大学科研拨款的透明度和选择性, 促进大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RAE的评估结果按优劣分级, 并呈送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 作为分配高校主要科研基金的依据之一。2008年的RAE设有研究成果、研究氛围和学术声誉三个指标, 权重分别为70%、20%和10%。每个指标划分五个质量等级 (4*、3*、2*、1*、u/c) , 分别代表世界领先水平、国际较高水平、达到世界水平、达到国内水平以及尚未达到国内水平, 各等级对应不同分值, 最后加权成为综合评价。

3.《泰晤士报》的大学排行指标

《泰晤士报》有两种排名, 一是大学按综合情况排名, 二是大学按学科排名。按学科排名采用了4项指标:教学评价———度量学科的教学质量, 原始信息来自QAA等机构的学科评审;科研评价———度量学科的平均科研质量, 原始信息来自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RAE的科研水平评估;入学标准———度量21岁以下入学新生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级分数的平均数;毕业生目标———度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 美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概况

美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为两部分, 分别是专业认证和院校认证。院校认证是为了证明整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实力, 而专业认证主要关注那些为进入某特定专业或职业做准备的教学计划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专门职业性专业往往与公共生活、安全相关, 涉及医药、法律、建筑、商业等, 一般不涉及基础的传统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因此, 本文主要关注院校认证的评估指标。

院校认证, 即高校内部的认证, 其特点是根据高校的整体工作模式和高校的预定发展目标, 采用定性方法评估高校, 以尊重高校的多样性和自主权。主要分为:院系层面的评估和学生层面的评估。

1. 院系层面的评估

院系层面的评估主要是学院 (系) 的发展情况, 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 以及对围绕学术发展的各种软件和硬件的评价。评估范围不仅包括人才培养, 还包括科研等学术事务。评估主要着眼于该学院 (系) 的未来学术发展, 为了提高学科的人才培养、发展、科研等综合学术水平。这一层面的评估与我国现行的高校评估不论在评估方式还是流程方面都比较相似, 但评估目的不同。美国高校院系层面的评估通常与学校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通过评估学校的战略目标与学校工作的进展情况, 学校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 以实现目标。

2. 学生层面的评估

学生层面的评估一般由院校研究办公室承担, 主要是对学生产出的调查研究, 包括考试成绩、基本技能、就业情况、学习成果、校友调查等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估。评估结果一般为:无条件通过、基本通过、延期认证、不通过等。另外, 从微观层面看还包括项目评价、核心课程评价、学生评教等针对学术的评估, 包括教师资格条件、教师调查、学校氛围调查等针对教师的评估, 以及针对财政、设备、资助的调查研究等评估环节。

(三) 中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概况

1. 学位中心的学科排名指标

我国的学科评估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以下简称学位中心) 组织, 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申请参加的。根据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对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学科发展状况分析及排序, 又称学科排名。2012年进行了第三轮学科评估。第三轮学科评估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 在前两轮的基础上作出较大调整。注重反映一级学科整体实力, 包括一级学科范围内的客观指标, 如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与创作、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参考国外学科评估的标准, 结合我国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 采用学科的“学术声誉”作为主观评价指标。

2. 高校自发的学科国际评估指标

近年, 为配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国内几所知名高校率先“试水”学科国际评估, 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其中, 清华大学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先后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电子工程等12个学科进行了国际评估。根据清华大学的评估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评估口径既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影响等相对宏观的方面, 也涉及教师聘任、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育人环境等相对微观的细节。其他高校的学科国际评估指标基本相近。

三、学科国际评估的重要指标和因素

(一) 关注教育过程的输入和产出

评估指标既考查学科的“加工”质量, 也反映了学科的吸引力。如英国QAA强调学生产出 (所应达到的最低学习绩效) , 《泰晤士报》大学排名将入学门槛和毕业生发展两项指标摆在与科研、教学并列的位置, 美国的院校认证也有专门针对学生层面的评估。

(二) 关注学科及院校的自身发展

除一些盈利性的商业机构外, 包括英、美高校以及部分国内开展国际学科评估的高校在内, 多数评估都淡化了竞争性的排名。所反映出的新趋势是:结合学校整体战略规划, 关注学科建设的自我完善、未来发展, 提高学科内部的质量保障能力。如英国QAA学科评估原则用“质量提高”取代“问责”。

(三) 关注不同学科的指标差异性

英国QAA、中国学位中心都依据学科特点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 而美国的院校评估更是从高校的某学科内部自下而上发起, 充分体现差异化。除学科分类评估外, 指标的重要影响程度也体现出差异性, 如英国RAE分别对3个一级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

摘要:学科国际评估不仅有助于高校了解本校学科的发展情况、国际地位, 而且有助于高校学科在国际上得到承认, 并为学校的整体建设指明方向。对英、美、中三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可得出国内外高校学科国际评估值得关注的几项重要指标和因素。

关键词:高校,学科,国际评估

参考文献

[1]雷庆.北美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

国际法学科 篇5

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

审美人类学是人类学和美学在当代学术背景上跨学科交融的产物.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民歌以及民族艺术的审美价值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族艺术及少数民族族群的审美经验作出人类学的解释对于美学学科的发展乃至文学学科的现代转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王杰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刊 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426(5)分类号:B83-0:C912.4关键词:审美人类学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外播文化

国际法学科 篇6

[关键词]国际化 联合培养IEEE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11-02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发展国际化的大方向。2010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确定为国家教育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选择。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快速有效地推动国际化就成为各大高校努力探索的一个课题。

本文结合所在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化教育建设模式,探讨并总结了学院在基于优势学科的建设推进高校教育国际化这一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方案及表现出的突出特色。

电子信息学院近年来发挥学科优势,集中在通信和交通两个优势学科领域,着力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在这一过程中,依托优势学科建设,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提升了学术科研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水平,突出了自身的优势特色,加强了服务于学生培养、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教育特色,也有效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一、 建设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

从2008年开始,学院在通信和交通两个优势学科领域设置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以一比一配套的模式,启动18门本科生专业课程和16门研究生课程的双语课程建设,开出了6门研究生双语课程和18门本科生双语课程,形成了系列化的优秀原版教材、双语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以及课程网站等双语教学资源。信号与系统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双语课程,入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另一方面,通过科研合作关系,聘请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大师、著名教授来校开设讲座以及本科生课程。共引进全英文课程8门。如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知名的微电子科学技术与半导体器件专家和教育家美国Stanford大学施敏教授来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微电子器件”课程,学生不仅来自本校学生,还有许多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中科院物理所等,学生受益面广,在国内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学院还在全球范围内竞聘知名学者及优秀师资。2008年至2012年5月,学院共聘任49位国际知名教授为我校名誉教授、顾问教授、讲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来源覆盖了包括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实现了在国内创造一个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力求使学生能够稔熟外语沟通,融会理解中西方文化,形成国际视野。

此外,对于出国访学的教师,明确要求他们在访学期间,要选择一门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回国后至少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一门全英语或双语课程。2008年以来,共带回26门国际化课程。

课程国际化建设取得的成效,提升了接纳留学生的能力,也为外派学生奠定了良好的英文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为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二、抓住历史机遇,推进与国际知名院校的联合培养关系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为世界瞩目,国外大学与我国教育机构的合作态度转趋积极。我们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创新合作形式,增加合作伙伴,扩展合作项目,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强与世界排名前200的一流大学合作。截止到2013年5月,已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12所知名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协议,项目涉及本科生2+2,3+1,3+2,2+3联合培养以及研究生1+1联合培养等多个类型共15个项目。另外,还与6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建立了本科生、硕士生短期交流项目。2008年至2012年,学院共有研究生及本科生100余人参加上述项目。

走出去策略并不仅仅为了满足学生国际化培养的需求,通过联合培养模式也大力推动了学院国际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步伐,提升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建立试点班, 积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学院以优势学科为依托,2009年成立了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至今已有2009~2013共四个国际班。试点班同时接纳以英语为母语或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国际交流学生,采取小班授课,也允许学院其他班级学生选修试点班课程,以充分利用国际化教学资源,教学班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针对国际班制定了160学分的培养方案,包括通识教育45学分,学科门类教育105分和自主教育10学分,为了突出国际化培养模式,在基础课方面,学校统筹推进全校性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英语教学平台的建设,各学院国际班资源共享;专业课方面,学院继续采取教学立项、奖励机制等措施,推进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英语教学工作,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的双语、英语教学班,稳定双语、英语教学课程的师资队伍。

国际班成立后,学院也大力引进外籍教师开展全英文授课,特别是引进已建立联合培养协议大学的在职教授进行授课,增进了师生的了解,进一步推动了学生参与联合项目的热情。以2010届国际班为例,全班共30名同学,全班同学有24名同学参加了不同类型的联合培养或国际交流项目,比例高达80%。2011年,学院制定颁布了《关于国际交流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学院文件,对国际班同学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选派、学籍管理、课程制定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向参与国际交流的本科生工作规范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的建立,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工程人才为目标,通过双语教学、英语教学、国际交流项目等方式,使通信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不仅建设为北京交通大学的名牌专业、品牌专业,并将其建设为国内、国际知名的特色专业,在摸索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方面,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拔尖人才方面,为学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开展国际IEEE专业认证,巩固教育国际化的建设成果

为推进教育国际化,提高国际社会对我校优势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2011年5月,北京交通大学与IEEE国际认证委员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依据ABET专业认证准则,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两个本科特色专业“通信工程”、“自动化”申报参加国际IEEE专业认证评估。

ABET推行了“基本等效评估(Substantial Equivalency Evaluation)”,为没有全国性专业鉴定机构国家的相关专业点进行评估,用ABET准则衡量其质量与水准。ABET还设立了“学历评估(Educational Credentials Evaluation)”部,为学生个人作学历评估,以确定其学历与ABET准则的异同,以便在美国深造或就业。ABET是一个会员制的机构,会员单位大多是美国的主要工程师学会,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等。会下设四个鉴定委员会及十几个常务委员会、特别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四个鉴定委员会中,工程鉴定委员会(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EAC)负责工程专业的鉴定,这些专业主要是培养未来工程师的。

在研究国际IEEE专业评估的政策和体制、规范和标准、程序和过程等基础上,学院对接国际IEEE专业规范和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英文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下属的IEEE工程协会委派Rod Harker先生来我校实地进行了国际IEEE专业认证现场评估。在汇总各方面情况后,Rod Harker先生对我校“通信工程”和“自动化”两个专业的管理机制、实验室设备、教职工工作态度、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两个专业的标准和水平已经超过国际认证的要求。

五、结论

学院基于优势学科领域建设,面向国际化教育理念,着力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学生培养国际化、学术交流国际化等工作,利用本文所述几个方面的建设工作,构建了多维的、立体的、一体化的国际化教育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果。

[参考文献]

[1]仇鸿伟.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大学(学术版),2012,(10).

[2]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3]邵小桃,戴胜华,刘颖,陈后金.积极开展国际IEEE专业认证,推进特色专业教育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

[责任编辑:雷艳]

国际法学科 篇7

一、课程群建设理念与目标

1. 课程群建设理念

在大课程观的理念下, 课程群实际上是包含学科知识、互动中的师生以及文化环境在内的课程组织、课程团队。课程群建设改变了过去单门课程的建设, 而是将有内在联系的相关课程进行合理整合以达到课程建设的整体效果。具体而言, 我校英语学科特色课程群的建设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系统性原则。课程群建设立足于课程群的系统性建设, 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 相承互补, 给学生提供立体、开放、自由的成长平台。

校本性原则。立足学校发展现状, 使课程内容更切合社会需要, 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实现学校的发展愿景。

选择性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菜单, 完善低、中、高段的自主选课制度, 满足不同特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开放性原则。注重教育时空的开放, 组织形式的开放, 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 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 以及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的开放。

2. 课程群建设目标

英语学科特色课程群旨在为学生提供最优的英语学习资源和最高效的英语学习方式, 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素养, 为培养未来具有国际素养的创新人才奠基。为此, 学校制订了英语学科发展愿景。根据语言习得规律及学生的发展需求, 我们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公民素养、文化意识六个层面来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既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 同时彰显其人文性, 在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使学生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在英语学科发展愿景的引领下, 我们编制了英语课程群学生发展三级目标, 并从学科愿景的六个层面分别提出细化的级别要求。如图1所示。

二、课程结构和设置

1. 课程结构

英语特色课程群建设包含基础课程、广域课程和项目课程。基础课程以国家一至九年级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 大胆引进国外原版英语教材, 重新编写校本课程标准, 以不同的课型结构将国家英语基础课程重新整合, 大胆创新, 使国家英语基础课程校本化;广域课程指的是与英语学科相关的各项综合课程;项目课程以拓展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 以项目实施为载体, 帮助学生迁移所学, 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持续动力。基础课程为整个特色课程群的根基, 为课程群功能最大化的实现奠定基础;广域课程为课程群的中部, 是由根而生的枝干,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项目课程为整个课程群的最高层, 它突破时间与空间的范畴, 是学生探究体验、交流共享的载体, 是课程群的丰富与发展, 是树干滋生的枝叶, 处于课程群的顶层。基础课程、广域课程、项目课程之间通过环境关联、资源配置、成果共享、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如图2所示。

2. 课程设置

根据英语特色课程群结构, 我校从学生实际出发, 将英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 采用学分制进行管理。必修课为原来的国家基础课程, 一年级完成Elect English1、2、3、4册, 二至六年级共完成朗文10册, 七至九年级完成Go for it6册, 每学年2学分, 9学年一共完成18学分。与此同时, 选修课分为广域课程和项目课程, 采用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 每门课程1学分, 每学年须完成相应年段的广域课程与项目课程各一门, 9学年一共完成18学分。如表1所示。

三、课程实施

1. 基础课程群———奠基

我校基础课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译和视听主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英语原版的视听材料为载体, 如英语动画片、英语电影、英语歌曲、英语故事等, 让处在英语学习启蒙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纯正的原版英语, 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 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案例】英语歌曲是文化的缩影。在很多歌曲中, 都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难度适中的英语歌曲, 对于处在低段的学生, 选择节奏明快、简单上口的歌曲, 如《Apple song》《ABC song》《Good morning》等, 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的教师将英语歌曲作为warming up (预热) , 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在英语歌曲的教唱过程中, 教师还会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知识, 也会适时讲解歌曲中涉及的西方文化,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此外, 我校在高段的基础课程中, 除了顺延中低段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还增设了译这一能力。鉴于翻译须具有比较高的外语知识储备方能开展, 我校在高段尝试开设翻译课程并非期望学生在翻译领域有所建树, 而是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英语, 做到学以致用, 充分体现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同时, 在与外界不断的沟通交流中, 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公共空间意识等方面逐渐培养英语人文素养, 拓展学生多维发展空间。

2. 广域课程群———贯通

广域课程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做到活学活用。例如低段采取多感官 (视觉、听觉、触觉) 组合教学的方式, 为学生英语学习以及思维训练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在中段的广域课程群中, 则为学生增设了西方文化修养课程, 如希腊文化鉴赏、以中西方节日为载体的体验课程、“Walking dictionary”单词记忆社团等, 帮助学生全方位体验西方文化, 加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提升学生的中西方文化素养。高段的广域课程中还将高雅艺术搬进课堂, 让学生品味原汁原味的西方著作, 如莎士比亚戏剧的欣赏与表演;英美经典诗歌、小说的拜读等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模拟联合国这一新颖的课程形式则鼓励学生们放眼世界;公共演讲艺术课程让学生们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展示英语语言与西方文化的艺术。

【案例】以广域课程《Drama表演基础》为例, 选修此课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喜好自主选择加入Hamlet剧本改编组、Hamlet道具制作组、Hamlet设备导演组, 由英语教师带领学生们欣赏原版戏剧, 对剧本进行研读和鉴赏。为了确保Hamlet莎剧汇报演出的成功进行, 学校还专门聘请戏剧表演专职教师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表演艺术的培训。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每个组选出一个最感兴趣的剧本桥段, 自编自导自演, 汇报演出时人人登台, 全员参与, 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剧大餐。莎剧表演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锻炼了学生语言和肢体表现力, 而且在学习剧本、排练戏剧的过程中,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广域课程群的实施丰富了我们的基础课程群, 给常规的英语课堂提供了新颖的教学素材及形式。广域课程将西方传统文化带进传统课堂, 突破时空限定, 注重学生体验, 加强中西方文化融合, 拓展学生多维发展空间。

3. 项目课程群———迁移

项目课程是基础课程和广域课程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旨在为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提供一个展现平台,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在实践体验中运用所学, 利于学生鼓足后劲持续发展。如低段的“故事大王”从语音语调、情感态度、肢体语言等多方面对选修学生进行考核;中段的“展信太平洋”和“海外游学”项目课程, 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发现不足并能积极改进;高段的“志愿小导游”项目课程, 要求学生走出校园, 以志愿者的身份, 扮演文化使者的角色, 向国际友人介绍自己的家乡, 提高其英语人文素养。

【案例】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在选修“展信太平洋”课程之后, 在日记中这样记录:学校开展了“展信太平洋”的活动, 我有了一个美国笔友。每周五下午, 我都在电脑教室给我的笔友Louis写信。Louis是美国XXX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我们在世界的两端, 却能联系在一起, 这难道不奇妙吗?第一次使用电子邮件时, 我们都激动不已, 这些邮件让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使我看到了跟我年纪相同的小伙伴的不同生活。陈老师首先教我们怎么样发送电子邮件。因为是电脑技术, 大家自然都很感兴趣, 很快我们就都学会了怎么样发送和收取电子邮件。接着, 陈老师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电子邮箱, 这些英文字母背后可都是一个个充满惊喜的外国小伙伴啊!我的笔友Louis十分健谈, 对我提出的疑问回答得十分详细, 还配上图片, 让我了解得更加生动。我对他们的学校生活特别感兴趣, 他在回信中跟我讲述了他们在学校的一天, 我了解到原来美国的小学生活跟我们有那么大的差别, 我真的很想去那里看一看。我非常高兴能有这个美国笔友, 他解释了我的很多疑问。 (摘选自五1班陈嘉伟)

国际体育政策跨学科研究案例分析 篇8

新的和创新的想法使体育成为解决发展与和平问题的整体方案的组成部分, 体育本身在地方、国家和国际议程上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

2005年运动与体育教育国际年活动是一次独特的契机, 促使国际社会关注运动和体育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社会各界在实施具体项目、改善世界各地个体的生活、制定政策纲领时做了许多工作, 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如今, 各个部门对运动和体育教育在促进教育、健康、发展与和平事业中起到的作用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体育和它对发展的作用之间的关系已在不计其数的地方项目和国际项目中得到了协调和明显的强化。运动与体育教育国际年的重点和主要任务是利用运动和体育教育来促进教育、健康、发展与和平事业, 所以重点推进的是对全民开放的运动项目和体育教育项目, 但竞技体育的作用却并不会被忽视。运动与体育教育国际年在揭示职业体育、精英体育和促进全民体育之间的重要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体育被认为是社会的客观反映, 因此虽然可能包含一些恶劣的人性, 如暴力、腐败、歧视、民族主义、人权滥用、欺骗、滥用违禁药物等, 但体育的这些负面现象绝不会掩盖其潜在的益处。近年来, 联合国已经证明了它能够帮助政府和社区利用体育带来的益处, 并能够协调控制这些益处。 自2005年运动与体育教育国际年 (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2005) 开始, 联合国成员国逐渐认识到, 他们的国家立法和国家政策中的体育发展, 在应对诸多国内外政策挑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联合国涉及体育的活动并不是为了创造新的体育世界冠军, 也不是为了发展体育, 而是让体育在发展与和平事业更广的领域发挥作用。 虽然有时候这些活动也会带来体育的发展, 但其主要的理想结果还是通过体育相关项目来促进整体发展。 该报告还指出, 精心设计的以体育为基础的项目是切实可行的、高效的, 能帮助实现发展与和平事业的目标。 体育被认为是一种强大的外交政策工具, 联合国应更多地考虑把体育作为现有活动的补充, 报告呼吁联合国各机构树立若干重要意识, 并力求潜移默化付诸实践工作中, 包括在联合国内部制定一种战略方针, 以促进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的合作关系;将体育运动纳入联合国工作议程;将体育纳入联合国协调机制, 使体育更好地成为联合国战略规划工具之一;寻找利用体育进行沟通和社会动员工作的方法。

为了继续实施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工作计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力求在以下方面重点投入与改善。把全民体育和体育教育列为国家首要任务。 体育得到的财政津贴却正在削减, 有些政策和预算甚至将体育完全剔除在外。体育在许多国家教育系统内的边缘化现象也更加突出。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国际年活动很需要将体育融入进来, 需要专项资金, 使促进教育、健康、发展与和平的体育项目作为国家发展项目的一部分能够持续地开展下去。

2006年11月3日召开的联合国第61次大会通过了第61/1号决议, 决议认为运动和体育教育能提供团结合作的机会, 以促进包容、和平的文化, 社会平等和男女平等, 对残障人士特殊需求的充分响应、跨文化对话、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和谐。联合国秘书长在他提交给联合国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份《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行动计划》 (61/373号报告) , 2005年运动与体育教育国际年的行动计划为国际社会进一步开展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导框架, 并积极鼓励联合国及其伙伴开始从意识层面向更有力的执行和行动层面转变, 呼吁所有利益相关者将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列入他们所有层次的发展议程。

摘要: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战争、冲突、贫困、疾病等问题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体育作为一种国际语言, 能架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能帮助克服文化差异, 并传播一种包容性增长的氛围。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体育政策,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1]黄璐.国际公平竞争委员会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10) .

[2]黄璐.新闻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价值发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3, 29 (1) .

[3]杨卫东, 蔡骞.软法视野下的欧盟体育政策[J].体育学刊, 2012, (1) .

[4]黄璐.博斯曼法案的国际政治经济本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 (5) .

[5]马克·贝磊, 郑艳.全球化视域下的和谐、差异与共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 2009, (3) .

[6]黄璐.体育政治经济学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 (5) .

国际法学科 篇9

一、课程国际化的基本理论

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的能力”。[1]各国现行模式主要包括[2]:(1)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使学生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意识到各国的相互联系及人类面临的普遍性问题;(2)在现有课程中加入国际性内容,及时将最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成果融入学科课程,通过紧跟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前沿的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3)开设国际主题的新课程,如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国际战略等;(4)加强地区性或国别研究课程;(5)通过校际联盟建立国际交换课程网络,补充本校未能设置的课程。

对课程国际化的现行模式,许多专家提出过批判性意见。梅森特豪斯(Mestenhauser)指出“:仅仅增加一些可以通过灌输就能获得的国际知识的课程国际化范式是无效的。”[3]米勒(R. L. Miller)提出:“课程国际化无法靠对传统课程和计划就事论事的修修补补来实现,在课程国际化的推进上必须考虑这个事业的全貌。”[4]利斯克的研究表明,许多大学已体会到课程国际化是大学国际化的核心和实质,因为“无论大学如何积极地在国际教育市场开疆拓土,国际化真正的实践是发生在‘教室’的教学中的”。尽管如此,她强调“外国留学生数量的增长表明高校正在被‘国际化’,但几乎没有证据显示课程已经有了更改……文化交流大多数还是偶然发生的”。[5]

可见,课程的国际化远非简单地开设几门有关国际问题和知识的课程,而是一个将国际要素、跨文化要素和全球要素整合进课程与教学的过程,并延伸至院校文化及生活之中的系统工程。课程的国际化既服务于国际学生,更着眼于国内学生;可以另起炉灶增设各种“国字头”的新课程,但更重要的却是让国际维度和跨文化视角扎根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对这方面的实质性探索,标志着课程的国际化进入新的行进轨道。

二、澳大利亚“课程国际化在行动”项目

“课程国际化在行动”项目[6,7]始于2010 年,由教育国际化专家贝蒂·利斯克主持,受澳大利亚国家教学委员会(Australian Government Office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全资资助。项目涉及澳大利亚15 所大学的众多学科参与,在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一)项目目标

课程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策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团队和教学协调人员在实际教学中掌控着学科课程的落实情况,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科课程的国际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然而研究表明,大量的教职员工并不清楚课程国际化对其所在学科意味着什么。[8]而那些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人也往往并不具备有效行动所需要的态度、技能和知识。[9]同时大量调查表明各国在课程国际化进程上举步艰难,进展缓慢,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如何跨越成为研究的热点。[10]

国际化本身的复杂性、学科间的差异以及如何使教学人员有效地参与国际化过程是课程国际化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利斯克将“课程国际化在行动”的项目目标归纳为两点。其一,在教学人员的直接参与下,探索并最终使课程国际化在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内涵逐渐明晰,使课程国际化的理念在学科教学中得以推广;其二,探求如何赋予不同大学、不同学科背景下工作的教师进行课程国际化实践的能力,并给予他们有效的支持。

(二)项目参与者及活动方式

项目参与者分为四类:利斯克为项目主持者,发起、组织、协调项目各环节,并总结整体项目;教育国际化领域多位知名学者,如汉斯·德·维特(Hans de Wit),法扎尔·里兹维(Fazal Rizvi),作为顾问和评估者为项目提供咨询意见、对各环节进行反馈和评估;各大学诸学科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大学管理者、国际化政策制定者、学科建设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各大学各学科教师参与者组成3到9 人的教师小组,成为项目的核心成员(教师自愿参加,并得到学校至少12 个月的研究许可)。参与者的多元化保证了该项目既能得到学界专家的理论支持和反馈,同时又充分洞察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的现实境遇。

项目涉及澳洲15 所大学,并与英、美等国进行并行研究合作。专家围绕课程国际化一般主题和针对特定学科的国际化专题,通过在各大学举办讲座、研讨会、主题演讲和报告会(共计58 场,参与人数1,700 多人),使课程国际化行动在15 所大学里展开。所涉及学科包括会计、应用科学、艺术、新闻、法律、医药、护理、公共关系、管理和社会科学。利斯克作为项目的主持者,除了参与上述讲座、报告与研讨,还通过非正式会议、回访、会谈、电话、邮件等方式跟进各校行动小组的进展,并及时与专家顾问团交流意见。其中她密切参与并考察了3 所大学在四个学科上的行动,包括会计、新闻、公共关系和护理,并将这四项行动作为典型案例成为其他行动的参照。利斯克根据各行动团队的反馈和实际需要,结合以往研究成果,设计了一系列研究工具(包括课程国际化调查问卷、课程国际化概念框架、阻滞与促进因素调查等),并在四个案例行动中进行了试用和修改,最终用以辅助各学科行动小组的工作。

(三)课程国际化行动中的“五阶段参与性过程框架”

利斯克在她的项目报告中重点描绘了该项目的成果之一———课程国际化行动中的“五阶段参与性过程框架”(如下页图1 所示)。她强调了该框架的“参与性行动研究”的特点,研究过程“直接涉及参与者自身的生活和教学经历,并形成对其进一步行动的有效推力”。[12]该项目中,各学科教学人员形成小组,对项目在其所在大学的部分拥有主导权,而学科负责人和课程国际化专家仅作为参与性行动研究的辅助者。据实践经验,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教学人员面对专家以外来主导者的身份介入行动时产生的阻抗情绪。教师小组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形成结论到采取行动都处于主导角色。当然,利斯克也指出,教学人员需要阅读课程国际化领域,尤其是与其所在学科有关的文献,以确保其能将理论与自身实践相联系。

1.评议与反思(Review and Reflect)

学科行动小组在该阶段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讨论:“我们现有的课程在何种程度上是国际化的?”

可能包含的内容有:

确立、评议及反思本学科课程国际化的基本原理;

审视现有各科目在内容、教学安排、评估方式等方面与上述原理的相关性;

讨论学生关于该课程中国际因素的评价与反馈;

讨论和比较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反馈,如相关行业协会及其他业内机构;

评议学校层面课程国际化政策与本学科课程的关系;

讨论本学科在课程国际化上的进展和不足。

专家为该阶段编写了一份“课程国际化调查问卷”(见项目网站www.ioc.net.au)。参与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使用问卷,也可对问卷改编后使用。实践表明,调查问卷能激发教学人员对现有课程进行反思和讨论,促使他们逐渐明确现有课程哪些部分符合国际化的目标,哪些地方有可作为的空间。探讨的范围有时会超越本学科课程,拓展到相关学科领域和学校整体层面。

2.想象(Imagine)

该阶段核心问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想法与做法?”

在这一阶段,行动小组可能会:

讨论所在学科现有课程范式的文化基础和性质,对已有观念、做法提出质疑;

探索新兴模式并思考它们所提供的可能性;

想象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及怎样学习才能在未来成为胜任的专业人员和合格的世界公民;

想象一些不同的做法,并探讨其可能性。

利斯克发现,这一过程在结合参与者的自身经历、知识和批判性反思时十分富有成效。回顾五阶段研究过程时,参与者也高度评价想象阶段的价值,比较一致地认为这一阶段明显促进了新思路、新方向和新的可能性的提出,同时对团队建设(即成员间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增进)也十分有益。

为引导该阶段的行动,整合并明晰影响学科课程国际化的各种因素,专家设计了“学科课程国际化概念框架”(如下页图2 所示)。该框架勾勒出各种因素互相交织,共同构成了一所大学某一学科课程国际化所要面对的复杂背景和多重要求。也充分揭示了不同国家、大学和学科对课程国际化概念的多样理解背后的复杂成因。与广义的国际化一样,课程国际化同样没有唯一的道路。

学科内外部知识是课程国际化概念框架的核心。框架上半部分主要关乎课程设计,需要考虑三个关键因素。其一,未来社会,学生面临着成为专业人员与合格的世界公民的双重要求,那么本学科课程国际化应指向哪些跨国及跨文化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培养。其二,这些知识、技能与态度的习得需要课程中各科目、各环节、各方人员精心设计、相互协调,需要正式与非正式及隐性课程的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同时学生个人能力与背景互有差异,课程设计如何保证所有学生都得到有计划的发展并达成培养目标,又如何能为卓越的学生提供适当的伸展机会。其三,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里主要关注怎样让学生理解国际化指向的学习目标,并及时给予他们相应的反馈;学生应该能够完成哪些任务以表明其已获得了预期的学习成果。

框架的下半部分是影响课程设计相关决定的一系列背景因素。其一,每所大学有不同的定位和风格,面临不同的任务,制定不同的政策。学校背景与课程的国际化直接相关。无论正式与非正式课程都受学校背景因素的影响,并最终塑就学生的学习体验。其二,当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既可能为国际化提供资源和推力,也可能局限其发展。同理,国家和地区背景也一样直接或间接地对国际化进程发生作用。其三,最外围的全球背景对课程国际化的影响最为宏观和深远。国际社会从来都不是权力和资源平等、利益均沾的大同世界。全球化在许多地方仍意味着差别、歧视,甚至是来自西方的压制性力量推行的西方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国际化对此都需谨慎面对。

3.修改与计划(Revise and Plan)

该阶段的焦点是“基于前两个阶段,你所教授的课程将有何改变?”

行动小组会:

确立本学科课程国际化的新目标;

思考实现目标时将面临的推动和阻滞因素;

与校内课程国际化专家、国际化积极倡导者和潜在积极分子建立联动关系;

关注可能有利于实现目标的资源;

制订行动时间表并安排团队下一步分工。

研究者在此将参考一份“阻滞因素与促进因素调查”(a survey of blockers and enablers)工具。该工具是利斯克在学界已有成果基础上结合该项目众多参与者的意见设计而成,包含13 项促进因素和17 项阻滞因素。促进因素指在学校环境下任何促进和支持教学人员为学生开发和提供国际化课程的因素,包括学校政策、管理模式、人事制度、职业发展、奖励机制、领导因素、教师培训等。阻滞因素则是阻碍教学人员为学生开发和提供国际化课程的因素。各小组针对调查结果来制订相应的对策。

4.行动(Act)

该阶段的活动各学科有所不同,可能包括:

讨论并实施新的教学安排,为面对新安排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支持服务;

在非正式课程中尝试对应的新内容;

开设必修讲习班使学生为参与多元文化的团队任务做准备;

引进新的评估方式;

开设必要的新科目或在已有科目中增设新单元;

就学生在国际和跨文化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学习评价收集定性定量证据。

5.评估(Evaluate)

该阶段的焦点: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课程国际化的目标?

可能的活动:

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考虑现有数据中是否存在证据差距(gaps in the evidence),必要时收集事后证明数据(post-hoc evidence);

反思所采取的措施的影响;

考虑任何“干扰”因素,如是否有意外事件对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或消极影响;

总结已取得的成效并转化为对下一轮“评议与反思”的反馈;

讨论小组成员现有的研究角色和责任。

回顾研究进程,利斯克强调整个过程的行动研究性质。虽然五阶段行动框架可以归纳为五个步骤,但实践中绝不是一个公式化的过程。各阶段无法全然分开,常常交叉重叠,有时更会陷入“混乱无序”(chaotic)的状态。[14]根据研究实践,专家十分强调第二阶段,即想象阶段的价值,主要体现为研究人员的参与性、思想的生成性以及过程的挑战性。而课程国际化专家在行动推进中的关键角色则是在各阶段和一切必要的时候通过磋商和讨论的方式确保整个行动的顺利进行。

(四)项目其他成果

作为以多学科视角进行课程国际化实践的先行性研究,“课程国际化在行动”项目成果显著。“五阶段参与性过程框架”为类似的学科课程变革勾勒出清晰和可供效仿的行动路径。“课程国际化概念框架”清楚地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和学科的课程国际化受各种复杂背景的影响和制约。项目在会计、新闻、公共关系和护理四个学科上进行的案例研究,为管窥学科课程国际化实践的复杂样态提供了详实的标本。项目得出诸多颇有价值的洞见。

第一,课程的国际化是一个渐进又循环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国际化维度的要求上得到改善。长期来看,它必将引起深远的影响,因为这种变革指向对现行课程范式的反思与革新,指向对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传统方式的挑战。然而,所有重大变化的发生都需假以时日,需要过程中的审慎态度、细致反思与监控。“课程国际化不是一张行动事项清单,可以一一勾选,逐个完结,随之便大功告成”。[15]它应当是一个周密计划、逐步推进、循环改良的过程,需要学科和学校层面强有力的领导、教学团队和学校员工的密切协作。课程国际化需要随着学科、学校、地区和国内外背景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这个过程渐进且不断循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没有终点的。

第二,课程国际化的核心工作需要学科内部的教师团队来完成。该项目的行动框架足以凸显教师团队的主体作用。在许多核心环节(如课程设计、教学安排、评估方式)上,对现行范式的反思和对新的可能与变革的探索,都以教学团队内部为起点。国际化专家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提出一些关键问题来促成讨论和反思的发生,但真正活跃有力的辩论,新思路、新观点的交锋,以及由此带来的实质性进展,需要以参与者具备坚实的学科知识为必要条件。同时,课程国际化无法由个别教师来完成。学生的国际和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习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依托学科课程的整体作用。因此所有教师对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的重要性应达成共识,并清楚自己作为教学团队的一员在其中的作用。

第三,该项目中,并非所有参与院校和学科的行动都顺利推进并富有成效,有些学校没能完成项目的全过程。总结得失,利斯克指出持续的策略性支持至关重要。要有效地进行学科课程国际化,相关方必须提供必要的支持,以确保学科教学人员在国际化目标面前有明确的团队意识和充足的团队时间。这一点十分关键,但却往往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实现。有些学科每门课之间关系松散,教师难以自发地形成团队感;而由联系紧密的科目组成的学科,也因为教师流动性大、工作时间冲突等原因,无法保证团队在国际化变革中的必要工作时间。国际化专家与学科团队联合推进课程变革的优势之一,就是外来专家的参与在客观上敦促学科形成明确的教学团队,并为国际化预留必要的会议和工作时间。同样,经济和资源上的扶持也十分必要。此外,推进国际化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和各方对此项事业的认同和重视。

第四,学校需要认真应对课程国际化所面临的一系列推动和阻滞因素。先于该项目的研究显示,主要阻滞因素包括学校、学科及个人三个层面。[16]学校层面上,缺少资金支持,教师晋升政策中没有针对教学人员参与课程国际化工作的奖励机制。学科层面上,学科间存在巨大差异。有些学科认为自身已具备充分的国际因素,因此无需改进,而有些学科由于先天的文化绑缚性,国际化视角难有突破。个人层面上,有些教师对国际化持抵制态度,而有些人则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相关工作。先前研究中的促进因素包括:将国际学术与服务纳入晋升和终身教职聘任政策、提供少量资金以启动和促进教职工参与国际化工作、建立学科、科际、校际课程国际化积极分子联盟等。[17]

该项目阻滞与促进因素的调查得出了新的、有价值的结论。结果显示,教学人员参与课程国际化最主要的促进因素为“个人自身的国际经历以及由此带来的参与课程国际化的主观意愿”。这一点充分证明了教师自身的国际化是课程国际化的发动机和动力源,而有针对性的教师发展计划可以有效提高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其他促进因素集中在:院校对教师参与国际会议的支持和奖励;致力于课程国际化的领导;学校政策文件对国际化的意义表述全面,而非仅仅重视与之相关的经济利益;将支持教师课程国际化实践作为促进其职业发展政策的一部分;国际化政策对实际操作层面的支持与重视等。

阻滞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在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时缺乏将宏观的学校国际化愿景与微观的课程国际化相联系的明确表述与诉求;学校国际化政策的实施中缺乏有效的策略支持以保证国际化政策对学生的学习经历发生影响。空泛的政策难免流于形式,因缺乏实施策略的保障而形同虚设。利斯克在四个案例学科的行动中发现,学科团队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从学科的视角出发,诠释校方的国际化政策以及学校毕业生素质目标中关于培养国际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如何使其内涵在学科内部以一定的方式(如学科培养目标)明晰起来,并最终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其他阻滞因素包括:教师的工作负荷与时间安排没有考虑到学科内教师团队定期会议的需要;缺乏资金支持教师参与国际会议与交流;对学科课程国际化的实际操作缺乏支持;领导对国际化缺乏认可;学科差异和思维定式;教学人员缺乏在国际背景下与对应产业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上述内容概括了“课程国际化在行动项目”的整体情况,篇幅所限无法细述其研究工具和案例。该项目于2012 年底发布结项报告,2013 年权威期刊《国际教育研究》以专刊形式登载了项目中部分大学的研究报告。项目网站(www.ioc.net.au)集中体现了项目成果,包括课程国际化问卷、促进与阻滞因素调查、四个学科课程案例、专门学科的课程国际化文献等。

三、结语

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许多大学在政策上正从零散的做法积极向全面规划转变。不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教育国际化领域的利益冲突和博弈正日趋凸显,使该领域呈现出愈加复杂的格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世界舞台上缺少先天的竞争优势。面对国际化带来的机遇,我们应积极有为,借国际化之大势推进本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前列,改变自身的后发地位;同时对国际化带来的风险,如“高等教育商业化程度的提高、外国学位工厂的增加、人才外流的威胁”等,[18]应有充分的警惕和审慎的应对。

近年学界出现了强调“国内国际化”或“本土国际化”的新潮流。这种理念与过去以留学生往来数量为表征的国际化不同,更加关注国内大学校园内,立足本国国情,面向所有师生,在课程、教学、科研、课外活动、文化交流等方面国际视角的开放和国际要素的融合。作为后发型非英语国家,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势必要采取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策略,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而明确“本土国际化”的意义在当下至关重要。目前许多高校的国际化还停留在“国际办公室”里,留学生和各种交换合作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但学科与教学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本土国际化”发展与留学教育相比滞后严重,已成为制约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探索高校自身学科课程的国际化应当是解决困境的主要出路。

第一,我国高校课程分类较细,口径不宽,缺乏国际通用性。过于注重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而忽略前沿性和国际比较内容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视野无法具备国际竞争力和适应性。参照不同国家的改革实践,围绕国际化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应该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第二,学科课程国际化一方面为没有出国机会的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国际化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国际素质,提升国家人才整体实力;另一方面国内课程的国际维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思维和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使出国留学的学生在起点上具备更强的国际教育参与能力,善于吸收、敏于思考、勇于批判与甄别,能将国内外所学相结合并为我所用,从而提高海外留学对人才培养的价值。

第三,课程国际化的过程客观上对高校国际化政策的成熟、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学校整体国际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提速高校国际化的实质发展。

摘要:课程国际化是大学国际化的核心和实质,对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至关重要。由澳大利亚15所大学众多学科参与的“课程国际化在行动”项目于2013年正式发布。其目标为:在教学人员的直接参与下,使课程国际化在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内涵明晰化,并赋予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课程国际化实践的能力。项目获得“五阶段参与性过程框架”、“课程国际化概念框架”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课程国际化,澳大利亚,本土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陈学飞.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编.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22,18.

[2]吴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45.

[3][4][5]杨启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23,223,269.

[6][12][14]Leask,B.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 in the Disciplines——Imagining New Possibilities[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3,17(2):103~118.

[7][11][13][15]Leask,B.Fellowship Report: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n Action[EB/OL].http://www.olt.gov.au/resource-internationalisation-curriculum-action-2012.pdf,2014-11-20.

[8]Stohl,M.We Have Met the Enemy and He Is Us:The Role of the Faculty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ming Decade[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7,11(3):359~372.

[9][18]简·奈特著,刘东风等译.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37,6,258.

[10][16]Childress,L.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niversity:Developing Faculty Engagement in Internationalization[M].New York:Peter Lang,2010.27~38.

国际法学科 篇10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教育领域中,与国际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交流的机会有大幅度的攀升, 这种机遇直接促进了与国际先进专业水平的交流与对话,对我国建筑教育产生了明显的、积极的影响。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高校的国际交流正经历由浅入深,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过程中。与一般工科专业不同的是,建筑学科教育中对建筑创作的模拟是训练学生专业水平特别有效的途径。联合设计(Workshop)是国外建筑学科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是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目前,这种模式也在我国建筑教育界逐渐实施。

1. 国际联合设计的类型及特点解析

联合设计(Workshop)一般是指由几个人进行密集讨论的集会,通常需当场作练习,往往也叫做工作坊、研习会等。建筑学科教学的联合设计通常由教授或知名建筑师牵头,组建联合设计梯队, 包括参与的学生及专业人员、指导教师等。

国际联合设计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一般都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构成:组织者由中方和外国专家共同构成,而指导教师通常由组织者指定,参与人员为特定范围内的人员筛选确定。国际联合设计构成要素包括两个:一个是国际化即由国内外的专家教授发起;另一个是集中设计的成果,即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期里针对确定的课题而得到研究成果。国际联合设计涉及到跨区域的学术交流,所以操作起来难度较大但成果丰富,一般来说,按时间长短, 可以分为两种:

(1)短期概念设计型:联合设计时间设定较短且集中,不多于5个工作日。由于时间限制,设计的设定往往为概念设计,目的是通过短期集中的合作就某一课题或一个项目进行概念性的启发性的设计,达到开拓思路,拓展视野的目的。

(2)长期全面设计型:联合设计也有时间设定较长的情况。这种类型的联合设计由于时间跨度大,可以选择某一题目或者项目进行较深入全面的设计;同时,长期的跨区域交流难度更大,实际的组织形式必须多为分阶段的工作,通过网络交流、 视频会议等形式在设计开始的前期阶段进行沟通交流,在设计阶段收尾阶段再集中工作,形成成果进行汇报。

这两种方式虽然时间长短不同,共同工作阶段不同,但是参与人员都必须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 在每组中负责的指导教师实际掌控着设计进行的节奏及预期成果。与传统的国际化途径例如会谈、座谈、讲座、互派访问学者/ 学生这几种途径比起来, 国际联合设计是最高效灵活的方式,其特点主要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依托于科研合作,容易形成实际的成果。 因为发起组织国际联合设计的专家教授多为在业界有一定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声誉,这样比较容易获得经费支持和组建团队;而这些组织者大多是通过科研合作而熟识,在长期的合作中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课题或一个研究的方面,组织联合设计。依托于实际的科研合作的联合设计,题目设定都具有针对性,指导教师团队由组织者(教授)和联合指导(科研人员/ 教师)构成。

(2)人员组成灵活,水平较高。联合设计的参与人员构成比较丰富,可以有学生、年轻学者、 科研人员、专业建筑师等。不同于一般课程,联合设计由于题目比较灵活,所以参与人员的招募范围也比相对较大,所以参与者都是可以通过招募甄选出来,可以保证参与者的自发性和创作质量。

(3)距离远,学科互补效果明显。因为国际联合设计中的参与人员来自不同国际地区,地理位置较远,平时缺乏交流,通过共同联合设计工作可以促进学科之间优势互补,效果更加明显。

2.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国际联合设计工作框架建构

建筑学科国际联合设计由于其参与人员距离远、交流难度较大,耗费的精力与成本都较高;设计类交流成果形式多样、成果转化时间长,这些都是难以控制的因素。我们通过引入PDCA循环理论, 对复杂的构成因素进行科学性梳理与分析,探索发掘这种工作模式的潜力,优化联合设计,指导工作框架建构以后的设计取得更深入的效果。

PDCA循环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Dr. Walter A. Shewhtar) 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开发,后来又得到戴明博士(Dr.W. Edwards.Deming) 大力倡导,所以又叫 “戴明环”, 现已在全世界推广[1]。PDCA是英语单词Plan( 计划)、Do( 执行)、Check( 检查) 和Adjust( 修正) 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在工作中将工作步骤按照每个循环中的四个环节依次拆解,就可以有效控制工作的质量,而单个循环可以通过往复,质量会不断稳定提升(图1),这一理论简单明晰并且适合多层次、多阶段的工作流程,这与建筑学专业的国际联合设计特点正相契合。

在这里,我们把国际联合设计分为策划阶段、 筹备阶段、设计阶段、成果表达阶段及成果应用阶段,每个阶段涵盖多个步骤,这些步骤会因为联合设计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但这5个步骤是常态国家联合设计的必要阶段。引入PDCA循环理论, 这几个阶段可对应拆解到四个环节中。(表1)

我们把国际联合设计的工作步骤分为5步,而每一步骤又会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在下一层级分为多个目标。步骤一是策划阶段,在中方和外方的团队带头人(教授)科研合作的基础上,达成合作意向, 确认主办地及经费来源等。这一阶段只有各方面的决策者参与,但是会为整个设计定下基调,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步骤二筹备阶段,由团队带头人(例如教授)与团队核心(例如教师/ 研究员)着手组织工作团队,由团队确定工作目标、计划,进行人员招募筛选等工作;步骤三设计阶段,无论是联合设计周期长短,分解的工作目标都是由团队核心进行任务解析、组织小组工作,由全体参与者共同深入设计,期间会按计划进行中期汇报并修正方案、 细部设计,最终进行成果制作,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步骤;步骤四是成果表达阶段,参与者进行成果汇报、展示,而指导团队进行项目总结与分析;步骤五是成果应用阶段,目的是把工作成果深化并转化应用于科研及教学研究。

对应PDCA循环理论,步骤一策划阶段为理论中的P(Plan)——计划环节,这一环节是整个工作框架的提纲挈领的环节,确定设计的目标。虽然这一环节参与的人员不多、波及范围小,但却是整个联合设计成功与否的基础。尤其是国际联合设计, 参与各方在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思维认知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计划环节中需要考量周到。而接下来步骤二筹备阶段与步骤三设计阶段都是对于计划的具体执行,对应D(Do)——执行环节。这一环节是联合设计的核心部分,涵盖所有参与人员,无论是准备工作还是设计工作,都需要参与的各方协调合作,达到目标的最大完成度。接下来步骤四成果表达阶段,对应的是C(Check)——检查环节。 在这一环节工作成果将被汇报、展示,而参与各方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总结,总结经验和成果,发现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虽然国际联合设计的时间有限,但是在接下来的阶段中,各方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继续探索成果深化和转化的可能。步骤五成果应用阶段对应A(Adjust)——修正环节,在这一环节检验目标完成度,并且通过总结,促进成果转化,使国际联合设计的短期的效益得到延伸, 并为今后的交流提供更高的平台。

我们可以发现,PDCA循环理论与建筑学科的国际联合设计特点互相契合,运用该理论指导国际联合设计工作的框架建构,使得复杂的工作流程明晰化;同时PDCA循环理论自身质量管理功能会直接提升建筑学科国际联合设计的质量,优化建筑学术交流平台。其实,根据联合设计的具体情况, PDCA循环理论不仅仅可以应用于设计整体,对于各个阶段,也可以应用这一理论,来提高这个阶段的完成度。

3.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国际联合设计工作框架的意义

引入PDCA循环理论的原理指导,国际联合设计的水平会持续稳定地上升,拓展国际联合设计对于建筑学科教育有着极大的推动性,可以加深国际交流、强化师生之间的交互,并且有利于教学课程的设计。意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结构清晰,经济高效。联合设计形式多样, 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复杂元素进行梳理,既可以结合理论研究,也可以结合实际科研和工程项目, 可以拓展学生在学校的基本的上课内容,更加具有时效性及先锋性;集中的循环工作模式,是经济高效的国际合作模式。

(2)师生双向交流,管理质量提升。小范围的交流增加了师生双向交流的机会,这种灵活的授课方式对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人员构成的多元化也增大了交流范围,这种师生的交互也为未来发展更加深入地合作建立基础,同时也便于教师团队把控各个环节质量。

(3)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动力。通过PDCA循环机制,中外师生都能对对方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 可以互相启发思想,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动力。

4.总结

国际法学科 篇11

摘要:以1998—2006年SSCI收录的中国论文为样本,从论文的总量分布、时间分布、学科分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并且研究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美国、欧洲各国、日本、俄罗斯等的合作模式和特征,提出中国增强社会科学研究产出,加强国际合作应采取的对策思路,从而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SSCI;科学计量学;数据挖掘;学科结构;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C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5-0063-05

一、引言

社会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对社会科学的学科结构、变化趋势、理论形态、科学交流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把握社会科学的本质,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组织与引导,才能制定出一系列包括发展社会科学、组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应用社会科学成果在内的社会科学政策。因此,在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时,不仅需要定性分析,更需要数据来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地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和成果,以求真正揭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在中国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真正揭示中国社会科学在现代国际社会科学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近年来,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之目标制定、国内大学论文排名、研究基金申请、个人职称晋升等竞争中,SCI论文数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依据。然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却在国内受到冷遇,或很少有人提及,或负面评价与争议不断S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它收录了1760余种社会科学刊物,由于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比性及选刊的严格性,而且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学科,所以在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预测科研活动的布局及科研力量的变化等方面,SSCI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造,都要以撰写必要的科学文献为其最后阶段,因此,一些研究人员利用科学计量学对中国的SSCI文献进行了研究:华薇娜利用1982-1996年SSCI收录中国社会科学文献从文献数量、著者、地区、高等学校、研究主题、核心期刊、引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并给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谢金星讨论了SSCI与SCI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sscI覆盖的学科范围。定量研究了部分大学SSCI论文数情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sscI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黄万欣通过1971—1999年SSCI、A&HCI收录中国29所部属院校论文的统计,对中国高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吴丹青等对SSCI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语种、国别及学科分布等期刊指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可以为合理利用SSCI进行科研评价提供一些参考;曾英姿对SSCI、A&HCI在1997-2004年间收录的中国著者论文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论文合作国家或地区分布、期刊分布、机构分布、语言分布、主题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大陆被SSCI、A&HCI收录的期刊与论文仍然甚少,语言及机构分布规律仍然未发生变化;李思名利用在SCI和ss-CI发表文章数,衡量京、沪、港、台的主要大学在过去十年研究成果的表现,结果表明这四个城市的大学在研究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整体而言,香港表现最好,台北第二,但很快会被第三位的北京追上,就大学研究表现而言,上海与上述城市仍有距离。

这些研究反映了基于SSCI的分析并评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科技能力的最新动向。本研究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1998—2006年SSCI论文的发表情况、数量分布、学科分布、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中国与世界主要知识生产国家和区域的合作状况及其变化,为中国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全球优势资源,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清华大学购买的Web ofScience(WoS),2007年5月18日,以“CU=Peo-pies R China”为检索对象①,检索出SSCI中所有中国发表的文献,得到结果为12956篇。定义中国国际合著关系为一篇文章的合著作者中至少有一位来自中国并且至少有一位来自其他国家。以此为依据,设计国际科技合作自动识别算法,得到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的SSCI文献为4876篇(1998—2006年)。

二、结果分析

(一)中国SSCI论文数量加速发展中伴随飞跃和震荡

如图1所示,自1998年来,每年中国参与发表的SSCI文章(PCA,Publications with a Chinese ad—dress)数量保持加速发展势头。从文献增长速度来看,在平稳发展的过程中,有1999—2000的飞跃期和2003-2005年震荡期,2000年数量快速飞跃后保持在该水平上继续发展,2004年较2003快速上升,2005年则较2004年的数量快速回落,随后基本上在2003年水平上平稳发展。

下面从期刊数量、学科、国际科技合作率等角度分析飞跃和震荡期。历年期刊数量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1999-2000年的数量飞跃也许是由于2000年发表的期刊数量增加了225种所致,但是2005年较2004年的期刊数量也增加了108种,其论文数量却在急剧减少,需要进一步从学科角度进行分析。

计算1999—2000年间以及2003—2005年间学科绝对数量的增长和速度增长情况,我们发现,心理学及多学科在2000年为277篇,较1999年的14篇增加263篇,其年增长速度为1878.57%,是1999—2000年所有学科增长速度最快的学科。其次是工业工程、家庭研究、特殊教育学、f临床医学增长速度都超过650%,但是这些学科的绝对数量都在20以内。计算绝对数量的增长情况发现,心理学及多学科的数量增加263篇,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管理学,数量增加87篇,经济学(63)、精神病学(49)、运筹和管理科学(30)紧随其后,所以心理学及多学科无论是数量增加还是速度增长都排在第一位。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该学科2001年为55篇,较2000年减少222篇,但是2001年基本保持了2000年的趋势,估计是由于2001年的期刊数量较2000年增加74种,补偿了心理学及多学科学科文章数量的锐减,其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2004年,从年增长速度看,前5位为:心理学及多学科(2154.43%)、遗传学(900%)、考古学(300%)、生物学(200%)、内分泌学(200%),但是其增长数量除了心理学及多学科以外,都不超过lO。所以进一步分析绝对数量的增长情况:心理学及多学科(1702)、精神病学(46)、经济学(29)、商学及金融(28)、教育学和教育研究(28),而2003—2004年一共增加1842篇,所以,2003—2004年的文章急剧增加并产生飞跃是由于心理学及多学科引起的。

2005年,心理学及多学科文章数量为61篇,较2004年锐减,而2004—2005年总数量减少1546篇,所以,可以看出2003—2005的震荡主要是由于心理学及多学科引起的。综合1999—2000年和2003—2005年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科心理学及多学科在其飞跃和震荡趋势中起到主要作用,其背后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分析②。

(二)学科领域的分析

根据图1所示的5个阶段,我们分1998—1999,2000,2001—2003,2004,2005—2006统计出论文数量较多的(前5位)学科及其论文数占各自阶段总论文数的比例,得到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SSCI文献在区域研究、商业、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环境和职业健康等领域比较活跃。对这五阶段的比例进行累积分析,可以看出在1998—1999年、2001—2003年、2005—2006年基本保持在21%左右,2000年的前五位占到当年文章数量的33.27%,2004年的前五位占到当年文章数量的52.22%,这两年主要是由于处于飞跃和震荡期,而且心理学及多学科的文章数量在这两年急剧上升。

对这些学科进行频次分析,共涉及9个学科,其中只有经济学和管理学2个学科在五个阶段都出现,说明这两个学科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精神病学出现了4次,商业、心理学出现了3次,教育学出现2次,另外有3个学科只出现1次,说明前5名学科中大部分还是比较稳定的。

(三)中国参与发表的SSCI文献基本上都发表在国外期刊

中国参与发表的SSCI文献分布于5281种期刊,从期刊的出版国家角度进一步分析,得到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参与发表的SSCI文献基本上都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99%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SSCI期刊较少,出版地为中国的只有22本期刊,并不是国内有些学者统计的只有6本;另一方面可能是这些国内出版的期刊只有ACTA PHYSSIN—CHINESE ED和PROG BIOCHEM BIOPHYS是中文的,其他都是英文,不如投稿国外SSCI期刊,显示度和影响力更大。

(四)合作国家和地区分析

1998—2006年期间,与中国合作研究文献数量超过100篇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0个,具体情况如图

下面以美国(USA)、欧洲四国(C,4,指UK,GERMANY,FRANCE,ITALY)、日本(JAPAN)、俄罗斯(RUSSIA)为例详细分析中国与其合作的特征和模式。

1数量上的时间分布

为直观反映中国和其他各国之间两国合著SSCI论文的历史演变,我们给出中美、中日、中俄、中欧(G4)合著论文的时间分布,如图3所示。

从总体上看,两国之间的合著论文在数量③上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1999—2000年间和2003—2004年间,中美、中日、中G4合作数量增长迅速,但是中俄之间的合作一直保持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且数量较少,最多时只有6篇。从数量上说,中美的合作数量最大,达到2 679篇,占总合作数量的54.94%;其次是G4,907篇,占总合作数量的18.60%;中日合作数量为226篇,中俄为22篇。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数量占到所有合作文章的78.63%。合著论文的快速增加反映出中国与上述国家的科技合作关系日益紧密。

2合作的学科分布特征

研究表明,国家之间合作最紧密的学科集中在双方共同的强势研究领域,其次是一方的强势学科领域,两国各自的弱势研究领域之间则很少合作。选取1998—2006年间发表的中国与之合著的SSCI论文,利用ISI对学科的标注结果,按照论文发表期刊所属学科对论文逐篇进行学科分类,得到所有参与合作的学科为169个,其中,中美为149个,中G4为125个,中日为85个,中俄为27个。

表4列出了两国合著论文总量排序前10位的学科。排序前10位的学科中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商业金融、运筹学和管理科学、区域研究等经济管理学科,应用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多学科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学科,精神病学、进化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医学学科,除此之外,在人类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环境和职业健康方面也产出了大量合著论文。可见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是中国对外合作的热点领域。

进一步分析中国对外合作的学科分布特征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的热点合作学科是不同的,只有精神病学和社会·环境和职业健康两个学科都出现了。中美合作文章数量前三位为经济学、管理学、商业,全部为经济管理学科;中日则集中于精神病学、人类学和心理学;中俄合作前三位的是管理学、精神病学、人类学,中国和G4之间集中于经济学、管理学和精神病学学科领域。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笔者利用数据挖掘、科学计量学技术从中国SS—CI论文数量、时间、学科、出版国家以及合作国家分布等角度研究了中国学者国际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发表的总体数量及其变化趋势、学科布局与学科优势、期刊出版国家及国际合作等状况。

研究发现:(1)中国的SSCI论文数量保持加速发展势头。从文献增长速度看,在平稳发展的过程中,有1999—2000的飞跃期和2003—2005年的震荡期,心理学及多学科(Psychology,Multidiscipalinarv)是其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2)中国的SSCI论文在区域研究、商业、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环境和职业健康等领域比较活跃。(3)经济学和管理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精神病学、商业、心理学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而且比较稳定。(4)中国参与发表的SSCI文献基本上都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99%左右)。(5)中美、中日、中G4合作数量增长迅速,但是中俄之间的合作一直保持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且数量较少,说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6)合作学科不断拓宽,分布广泛,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是合作的热点领域。只有精神病学与社会·环境和职业健康两个学科是中外合作共同的热点。

这些发现对于认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科学、客观、公正、合理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和成果,优化资源配置,确立优先发展领域,促进自主创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SSCI论文总量和不同学科的论文发表特征的分析可以加深对这些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了解中国学者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潜力。同时,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论文中的地位越来越能够体现中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本研究所依据的数据主要以SSCI论文为

主,我们假定文献能够反映科研的实际水平和学者的主要思想,但其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对中国国内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计量分析及对比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金武刚,定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报刊文献分析1978—1995》[J],社会科学,2000(07):79-80。

[2]谢金星,邢文训,凌鸿,SSCI与SCI[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05):3—5。

[3]严春友,质疑SSCI[J],社会科学论坛,2005(04):73—76。

[4]褚超孚,刘艳阳,熊晓英,SSCI期刊学科分布对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指标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1):19—22。

[5]吴丹青,褚超孚,吴光豪,等,SSCI作为我国社会科学评价指标的若干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5(10):36—38。

[6]毛莉菊,席庆奎,张彬,等,南农大SCI论文量与科研经费投入及科研激励机制的关系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04):162—164,

[7]华薇娜,1982—1996年SSCI收录我国社会科学文献的定量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03):188—191。

[8]黄万欣,SSCI和A&HCI收录我国29所部属院校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0(06):10—11。

[9]曾英姿,1997—2004年SSCI、A&HCI收录我国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情报科学,2006(10):1494—1500。

[10]李思名,京、沪、港、台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表现1994—2005:SCI和SSCI资料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02):90—97。

国际法学科 篇12

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已加快了改革和调整的步伐,并取得了一些成果[7,8]。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其总目标是: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中心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改革试点(简称改革试点),两个中心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优势互补,资源共用,统一实施和管理,并为实现该目标制定了明确的改革措施。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已经纷纷开始进行生命科学学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改革[9,10]。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科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任邦哲教授、医学遗传学奠基人卢惠霖教授先后创建生化科和生物学教研室。2003年,夏家辉院士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基础创建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2011年启动综合改革以来,我们充分挖掘传统优势特色,广泛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逐渐形成了以培养医学背景突出、遗传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对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科“国际化”综合改革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总结,以期为后续改革创新积累经验。

1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科“国际化”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我院生命科学学科传统优势,秉承国际化办学理念,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通过顶层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建立一套国际化的专业培养体系,打造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国际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的优势专业,培养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理工交叉、宽专结合、人文与科学交融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生物科学人才。改革思路见图1。

2 生命科学学科“国际化”综合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2.1 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点-线-面”多维度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建设为“点”,以能力培养为“线”,以素质提升为“面”,构建“点-线-面”多维度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努力筑牢“支撑点”。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的核心。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经验,倡导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和启发式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通过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实践教学时数等教学方式的改革,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空间;通过不断改革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同时,加大学风建设力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竞赛活动,树立学习典型,弘扬学习正气。

二是大力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努力延长“基准线”。增强学生外语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教育教学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开展双语课程教学,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生物化学》双语教学聘请外籍教师授课、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要达到90%以上,为提高学生的国际化适应性,拓宽国际视野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生中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增强探索精神、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开展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制度,对毕业论文进行全面考核;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培养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创造考研条件,提供考研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保持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在20%以上。

三是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提高“水平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为学生配备导师,探索建立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的制度。由学生和导师共同拟定研究性学习或创新性实验的研究课题(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由学院组织教师编制研究课题,在全院公布供学生自由选择),并在导师指导下,组成研究团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报告等工作,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2 多措并举,加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基础理论坚实、教学业务娴熟、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按照“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原则制定和实施“引才计划”、“育才计划”,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一是通过“引才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具有国外教育背景或国际高水平研究人员,每学期引入国际一流大学教授为学生授课,快速解决人员不足和补上生命科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短板,尤其是提高生命科学上游人才的引进数量与质量。

二是通过“育才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校内专职教师学习进修机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到国内外进修、联合培养、定向培养来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通过教学研讨,教学基本功学习与训练,教学观摩,提高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力争推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至2人。

三是积极聘请校外相关单位与生物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家来校兼职授课,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探索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

2.3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资源整合

坚持以“三个融为一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即融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按照“重组基础、反映现代、趋向前沿、综合交叉”的课程建设原则,把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划分为三个模块,即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模块。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遴选和定位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并与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促进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一是修订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国际化。总结经验,并参考国际、国内知名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断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学时比例,课堂内与课堂外学习的比例。

二是优化课程体系。为了适应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结合培养大类,分类制定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模块,明确各学科学时、学分等具体要求。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对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整体优化,制定专业基础、专业、实践及选修课程体系,进一步减少课时。以专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精选教学内容,探索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方法。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实施课程教授负责制。制定相应课程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价方式。制定教材使用、建设规划。

三是搭建专业课程平台,使专业方向按照模块化课程加以实现,考虑学科交叉因素,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理顺课程的先修与后续关系,确保教学过程科学合理衔接。充分整合原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删除课程之间的内容冗余与重复,优化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教学学时。

四是科学构建选修课程体系。选修课程以介绍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扩大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某一方面的才能、提高毕业生社会竞争力等为目标,科学构建选修课程体系。选修课程体系包括全校性选修、专业基础、专业以及课外研修等。开设选修课兼顾校内医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应用化学及其他专业,通过交流,融合、互补,使学生受益。

五是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课程1门、学校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立项1门。《医学分子生物学》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生物化学》开放式精品课堂立项。通过继续推进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着重建设《细胞生物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分子生物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遗传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

六是加强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的选用上,尽量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者比较权威的高水平教材,积极推广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鼓励教师立项编写或参与国家规划教材编写。进一步编写和充实与教材相配套的辅导材料,包括教学大纲、课程知识点分布、电子教案、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制作和充实各类声像教学资料,积极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CAI课件,录制网络教学视频。

七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引进来”,引进国内外专家来校开设高水平学术讲座;通过“走出去”,组织教师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开拓教师学生眼界。

2.4 开拓思路,多渠道对外合作办学,创造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培养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学生

积极探索试行“2+2”、“3+1”或“1+2+1”等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帮助更多学生与国际接轨,了解外面的世界,拓展学生的视野。目前我院已与英国邓迪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设生物科学专业“中英国际班”,确立了包括“2+2”、“2+2+1”、“3+1”以及“3+1+1”在内的联合培养模式,成绩优异者可以直接申请攻读邓迪大学研究生;与香港理工大学每年举行为期一周的暑期交流;大力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充分利用中南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和优质生源以及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学科优势,发挥行业特色人才培养优势,探索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从2015年开始,生命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创办“汤飞凡菁英班”,实行“3+1”模式。与中科院联合建立科教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优势突出的科教融合平台,促进一流科研成果的产出、一流科研人才的成长、一流科研机构的建成。

2.5 积极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国际化培养。

一是推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见图2),课堂上1/3时间授课、2/3时间学生讨论,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和科研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早日进入科研,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二是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在生物科学专业中,《生物化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主讲教师陈汉春教授、唐建华教授、王军教授留学国外多年,能流利地用英语授课。从国外专门聘请了张殿政教授每年二个月的双语教学。双语授课课程比例达到10%。同时生物化学为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现有的基础上,力争成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项目”。

三是进行考评方式改革。目前我校课程考评分考试和考核,其中考试大致分为闭卷、开卷和半开卷,都是采取笔试。一般而言每次考试试卷最多分A、B卷,不能排除作弊现象。这种单一的考试考评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院将利用网络来进行考试改革,可以让学生多次考、随时考,直到自己满意为止。通过考试方法改革,以点带面,建立健全医学、生物各专业不同课程的题库,完善考试方法,丰富考试形式,充分利用学校健全的电子网络资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6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一是调整完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课时和课程数,确保实践教学的学时数达到教学计划总学时数的25%以上。优化调整试验内容,避免基础课程实验与专业课程实验的重复。设计综合性、研究性、专题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设计实验室开放项目,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二是落实资金投入,加强实验中心建设。切实增加实验室面积。在原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学实验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分子生物学实验项目和实验室建设,完善普通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实验项目和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我院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改进及完善生物科学大实验的项目和实验室建设,形成高水平的实验中心。完善实验教学功能,开放基础实验教学,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我院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实现实验室24小时开放。

三是建立稳定的校内或校外实习基地,校企联合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习教学内容,改进方法、提高质量。进一步加强衡山树木园野外实习基地、深圳华大公司实习基地的建设。依托国家级生物人才基地建成4~6个生物医学相关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开辟新的国际知名大学的教育基地。

四是开展大学生科技训练,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实验条件支持。

五是重视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育教学。在教学中,将认识性实习、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专业实习的系统化,保证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既做到绝大多数学生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集中有效的实习,又保障辅之以有效可行的分散性实习的质量。

六是规范毕业论文工作。选择适当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技训练,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

2.7 稳步推进教学管理改革

一是为适应创新型大学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生物科学信息平台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形成有利于支撑专业综合改革、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鼓励在专业建设的重要领域进行探索实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习管理制度,实行教师一票否决制度,增加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辅导员、学业导师和班导师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机制,实现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有机结合。

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教学状态数据网络发布制度,实时发布反映本科教学状态的课表、高职称教师给本科生授课情况、教学事故、教学质量优良率、实验室开放等各类基本状态数据,建立基于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质量评估新机制。逐步构建涵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教学质量评价和反馈体系。

三是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数字化平台建设。在利用学校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基础上,建立一个为全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士服务的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共用,可以实现以专业为基础向各院校和各企业提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从而实现真正的国际化教学。

3 结语

总之,通过综合改革,创新了一套科研与实践、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了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优质课程群,出版了一批高水平教材,建立了一批设施先进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打造出敢于争取国际一流的优势专业。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力争将我校生命科学学科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化办学理念、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示范学科。

摘要:生命科学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前沿最活跃的学科,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学科的迅猛发展。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科“国际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管理体制与课程改革,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同时又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促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关键词:生命科学学科,国际化,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焦琳.中国与韩日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5):435-436.

[2]王根顺,张艳增.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3):1-3.

[3]李伟,张斌,袁晓亮,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新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4.

[4]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5]曹国永.“四轮驱动”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5(5):30-33.

[6]钟秉林.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22-24.

[7]芦秀丽,金莉莉,Alan Chang,等.生命科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7:73-74.

[8]闫国栋,权宇彤,汤海峰,等.生命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8):6-8.

[9]刘成柏,赵国安,付学奇.推进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3(3):167-169.

上一篇:初中作文教学新尝试下一篇:住房货币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