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

2024-05-21

国际法(精选12篇)

国际法 篇1

国际法是研究国际社会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国家与特定的国际组织 (如联合国)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国际法又叫“万国法”或“万国公法”, 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 是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单地说, 国际法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还有国际组织。国际法的制订者是国家, 但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 而是国家间通过协议来制订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建立规章制度。由于国际社会中没有至高无上的组织独立地行使立法权和司法权, 因此国际法在形式上表现为两国之间条约 (或多边公约) 和习惯 (又叫惯例) 。国际社会通常指联合国中所有国家的代表, 世界上的所有人民即国际社会受国际法的约束。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主权国家, 截止1995年, 世界上共有193个主权国家, 这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社会成员的第二类是国际组织, 是主权国家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国家集合体。联合国就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的范例,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在华盛顿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后, 联合国于1945年10月2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弗朗西斯科 (旧金山) 成立。但是第一次会员国大会直到1946年1月10日才举行, 当时有51个国家出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 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的开放。到2003年9月为止, 联合国共有191个成员国[1]。

一、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国际法的产生原因

国际社会是随着国家之间交往的发展而形成, 其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需要。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国家之间虽有一定交往, 但由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很多国家都处于闭关自守状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 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科技的发展, 交通和通讯设备的改进, 各国加强了联系, 由于交往的需要, 以国家为单位, 形成了国际社会。今天, 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 国际社会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2]。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首先, 国际关系是指超越国家界限的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一国范围内的任何关系都不属国际关系。其次, 在这些国际关系中,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即各国政府间的关系) 是最主要的, 因为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 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其它一切国家关系的基础。国际关系从内容上看具有多样性, 它包括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关系, 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 最活跃最重要的是政治关系。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 包括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关系。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在国际社会中, 有的国家侵犯别国的权力, 有的国家不履行国际义务, 这就造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正确处理、调节国家间的关系的需要, 是国际法产生的前提。国家产生之后, 国家之间必然发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为使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正常发展, 必然要有对各国有约束力的法规, 以调整各国的关系, 而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的方式制定了各种原则、规则、规章制度便形成了国际法。因此, 国际法的产生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产物。

产生于古罗马的“万民法”调整的是罗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 被称为国际法的前身。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 确定了主权平等、领土主权等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联合国宪章》的产生和联合国的成立, 使国际法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联合国成立50年来, 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公约, 如《维也纳外交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联合国海洋法》等, 还建立了国际法院来裁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纠纷。

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国际法体系中, 那些得到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原则。它们具有以下突出的特征: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构成国际法的基础;具有强行法的性质[3]。各项国际法基本原则是:

1.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主权是国家对内最高的和对外独立的权力。对内最高指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事有属地最高权和对其本国人民的属人最高权。这种权力是排他的, 即排斥外国或其他权力的干涉和竞争。对外独立权是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独立进行国际活动的权力, 不受任何其他权力的管辖和支配。国家基于主权, 有自由决定其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立法和司法制度, 以及国家形式, 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对内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问题。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最重要的原则, 因此, 国际社会的所有国家尤其是大国和强国都应严格遵守这项原则以及由此而引早的国际法其他基本原则。

2. 不侵犯原则。

国家之间不侵犯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引申, 也是国际法发展的进步表现。不侵犯原则是一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建立各国友好关系, 保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最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所有国家都应严格遵守此项原则的义务, 一秉诚意履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责任, 使《联合国宪章》得到切实遵守。

3. 不干涉内政原则。

不干涉内政原则也是国家主权平等、独立原则的引申。

4.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不侵犯原则的引申。1970《国际法原则宣言》对这项原则宣示了具体的内容。

5. 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三、国际法和国际社会的关系

全球有超过250000公里的陆地边界线将全世界3分为325个区域, 陆地国家有192个独立国家和72个主权特属地区、区域和其它各种实体;由于族群、文化、种族、宗教, 以及语言划分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政治实体, 还有历史、自然地形、政治命令, 或者占领, 造成了有时任意和强加的界限;海上国家要求限制并且到目前为止建立了130个沿海边界和联合开发区域以调拨海洋资源并提供海上的国家安全;边界、边境/资源, 以及领土争端由于不同程度的处理, 或者休眠, 或者造成猛烈的军事冲突。因此国际社会中产生了诸多国际关系的复杂问题。

在国际关系中决定制约和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确定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 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 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 首先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 其次是为了谋求和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 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如独立自主政策、对外合作政策、结盟政策、战争政策等等。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 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 也就是说, 国家利益在对外政策的实施中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因此, 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述材料中, 欧盟15国之间正是以上共同利益的需要, 而加强合作。而利益不同则是引起国家间磨擦的根源。在当代开放的世界里, 主权国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过程中, 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出现了交叉性和共存性, 相互间利益共同之处在不断地增加, 因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 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 也还存在着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 一个主权国家追求其国家利益并不完全是以损害他国的国家利益为提前的。相反, 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同时, 也可以惠及他国, 做到互惠互利。在当代国际社会中, 尽管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阶级性质和不同的意识形态, 但它们为着自身的利益和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利益, 也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界限, 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军事等领域进行交流和全作。

在国际社会中, 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要通过同别国竞争、对抗、合作以确保自己的独立和安全, 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就必须有相应在的力量, 这就是国家力量。国家力量也可称为综合国力, 它是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实物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精神性因素。

在处理国际社会中产生的诸多国际关系问题的过程中,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是调整现代国家的关系,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的法律规范。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理解。《公约》首次规定了沿海国有权建立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 在该区域内享有主权;规定沿海国有权建立与领海宽度相等的毗连区, 并有权在此海域内行使必要的管制。《公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确定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 在此区域内, 沿海国家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其自然资源 (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为目的的主权权利, 有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保全事项的管辖权。《公约》还规定了大陆架制度以及国际海底区域 (深海、大洋底) 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遗产, 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对这部分资源进行管理。

像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样, 各个主权国家的力量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 这是由各国的国家力量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例如中东的一些国家, 由于石油矿藏的发现和开采, 使它们由原来的穷国一跃而进入富国的行列。另一方面, 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 引起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动, 也使国家力量随之发生变化[4]。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并不是同等重要的, 其中, 有些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是, 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因素却不是恒定的。在国际政治生活的不同发展阶段上, 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了国家力量的主导因素的变化, 在19世纪以前, 人们评估国家力量的主要标准是以国家人口的数量为依据的。而在以后的年代, 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 军事实力这一因素成为国家力量的关键指标。在当代, 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战争因素受到遏制, 因此, 军事力量特别是核武器的数量已不是构成国家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取代它的是经济和科学技术成为一个国家力量的关系因素。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俄罗斯虽然至今仍保持其军事大国地位, 由于其经济和科技的相对落后, 国力已今非昔比, 就是有力的佐证[5]。

四、结束语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一, 确立辨明国家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第二, 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 指导国际关系的规范化, 减少国际纠纷, 确保建立正常的国际秩序;第三, 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虽然对于违法者, 国际社会尚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 但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过程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探讨了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国际法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国际法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的初浅看法。

关键词:国际法,国际社会,关系

参考文献

[1]江国青.国际法和国际社会讲座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第十四讲 (九届第14次) .

[2]杨泽伟.主权论——国际法上的主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1.

[3]曾令良, 余敏友.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基础.结构与挑战.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12-1.

[4]刘志云.现代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9.1.

[5]原江.挑战与进步:国际法和世界秩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05.01.

国际法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友田劳务派遣公司(住所地为甲区)将李某派遣至金科公司(住所地为乙区)工作。在金科公司按劳务派遣协议向友田公司支付所有费用后,友田公司从李某的首月工资中扣减了500元,李某提出异议。对此争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友田公司作出扣减工资的决定,应就其行为的合法性负举证责任

B.如此案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有权向法院起诉 C.李某既可向甲区也可向乙区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D.对于友田公司给李某造成的损害,友田公司和金科公司应承担连带责任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选项B错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据此可知,对于小规模讨薪的仲裁,实行片面终局的原则,仲裁裁决一旦做出,即对用人单位单方生效。

选项C正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据此可知,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乙区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甲区均有管辖权。

选项D错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本案中,友田公司是用人单位,金科公司是用工单位,不适用该规定。

2、某央企位于某省的一家工厂,因严重污染环境,被责令限期治理。该厂逾期仍未完成治理任务,被责令停业。关于对该厂污染治理的行政处理的权限,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由所在市环保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省政府责令停业 B.由省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国务院责令停业

C.由省政府责令限期治理,省政府责令停业并报国务院批准 D.由国家环保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国务院责令停业 单选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提示】本题司法部当年公布的答案是C,但根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本题现在已无正确答案。

3、某公司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后,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两年仍未动工,市政府决定收回该土地使用权。该公司认为,当年交付的土地一直未完成征地拆迁,未达到出让合同约定的条件,导致项目迟迟不能动工。为此,该公司提出两项请求,一是撤销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二是赔偿公司因工程延误所受的损失。对这两项请求,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第一项请求属于行政争议 B.第二项请求属于民事争议

C.第一项请求须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当事人不服的才可向法院起诉 D.第二项请求须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当事人不服的才可向法院起诉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市政府收回土地,行使的是行政权力,行政相对方不服,要求撤销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第一项请求属于行政争议。选项B正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土地使用者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必须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提供出让的土地;未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提供出让的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有权解除合同,由土地管理部门返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者并可以请求违约赔偿。据此可知,土地出让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作为出让方的国家(由市政府为代表)如果不能按合同履行,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第二项请求属于民事争议。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第一项行政争议实质上属于土地的使用权确权纠纷。《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4、某商业银行通过同业拆借获得一笔资金。关于该拆入资金的用途,下列哪一选项是违法的?()

A.弥补票据结算的不足 B.弥补联行汇差头寸的不足

C.发放有担保的短期固定资产贷款

D.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 单选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商业银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同业拆借,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者用于投资。拆出资金限于交足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和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拆入资金用于弥补票据结算、联行汇差头寸的不足和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据此可知,不允许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

5、某公司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后,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两年仍未动工,市政府决定收回该土地使用权。该公司认为,当年交付的土地一直未完成征地拆迁,未达到出让合同约定的条件,导致项目迟迟不能动工。为此,该公司提出两项请求,一是撤销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二是赔偿公司因工程延误所受的损失。对这两项请求,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第一项请求属于行政争议 B.第二项请求属于民事争议

C.第一项请求须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当事人不服的才可向法院起诉 D.第二项请求须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当事人不服的才可向法院起诉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市政府收回土地,行使的是行政权力,行政相对方不服,要求撤销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第一项请求属于行政争议。选项B正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土地使用者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必须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提供出让的土地;未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提供出让的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有权解除合同,由土地管理部门返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者并可以请求违约赔偿。据此可知,土地出让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作为出让方的国家(由市政府为代表)如果不能按合同履行,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第二项请求属于民事争议。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第一项行政争议实质上属于土地的使用权确权纠纷。《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6、为大力发展交通,某市出资设立了某高速公路投资公司。该市审计局欲对其实施审计监督。关于审计事宜,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该公司既非政府机关也非事业单位,审计局无权审计 B.审计局应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该公司送达审计通知书

C.审计局欲查询该公司在金融机构的账户,应经局长批准并委托该市法院查询 D.审计局欲检查该公司与财政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应委托该市税务局检查 单选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审计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本案中,高速公路投资公司属于国有企业,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

选项B正确。根据《审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选项C错误。《审计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审计机关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有权查询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的账户。选项D错误。《审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电子数据的系统,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7、2012年外国人约翰来到中国,成为某合资企业经理,迄今一直居住在北京。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约翰获得的下列哪些收入应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A.从该合资企业领取的薪金

B.出租其在华期间购买的房屋获得的租金 C.在中国某大学开设讲座获得的酬金 D.在美国杂志上发表文章获得的稿酬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该法第二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选项A)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选项C)

五、稿酬所得;(选项D)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选项B)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因此,在某大学开设讲座获得的酬金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据此可知,约翰2012年来华,迄今一直居住在北京,在中国居住的时间已经超过1年,境内外所得均应向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8、某企业因计算错误,未缴税款累计达50万元。关于该税款的征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税务机关可追征未缴的税款 B.税务机关可追征滞纳金 C.追征期可延长到5年 D.追征时不受追征期的限制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据此可知,“因计算错误导致未缴税款的”,追征时应受追征期的限制。

9、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会影响鱼类生长,但其串通某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获得虚假环评文件从而得以建设。该厂后来又串通某污水处理设施维护机构,使其污水处理设施虚假显示从而逃避监管。该厂长期排污致使周边水域的养殖鱼类大量死亡。面对养殖户的投诉,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一直未采取任何查处措施。对于养殖户的赔偿请求,下列哪些单位应承担连带责任?()A.化工厂

B.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C.污水处理设施维护机构 D.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选项B、C正确,选项D错误。《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10、红心地板公司在某市电视台投放广告,称“红心牌原装进口实木地板为你分忧”,并称“强化木地板甲醛高、不耐用”。此后,本地市场上的强化木地板销量锐减。经查明,该公司生产的实木地板是用进口木材在国内加工而成。关于该广告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正当竞争行为

B.仅属于诋毁商誉行为 C.仅属于虚假宣传行为

D.既属于诋毁商誉行为,又属于虚假宣传行为 单选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红心地板公司发布对比性广告,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商品信誉,属于诋毁商誉行为。该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红心地板公司的产品并非原装进口实木地板而宣称原装进口,属于虚假宣传行为。

11、某商场使用了由东方电梯厂生产、亚林公司销售的自动扶梯。某日营业时间,自动扶梯突然逆向运行,造成顾客王某、栗某和商场职工薛某受伤,其中栗某受重伤,经治疗半身瘫痪,数次自杀未遂。现查明,该型号自动扶梯在全国已多次发生相同问题,但电梯厂均通过更换零部件、维修进行处理,并未停止生产和销售。关于顾客王某与栗某可主张的赔偿费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均可主张为治疗支出的合理费用 B.均可主张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C.栗某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D.栗某可主张所受损失2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选项A、B正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

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选项C正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第八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选项D正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12、某企业因计算错误,未缴税款累计达50万元。关于该税款的征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税务机关可追征未缴的税款 B.税务机关可追征滞纳金 C.追征期可延长到5年 D.追征时不受追征期的限制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据此可知,“因计算错误导致未缴税款的”,追征时应受追征期的限制。

13、审判组织是我国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组织形式。关于审判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独任庭只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但并不排斥普通程序某些规则的运用 B.独任法官发现案件疑难复杂,可以转为普通程序审理,但不得提交审委会讨论 C.再审程序属于纠错程序,为确保办案质量,应当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D.不能以审委会名义发布裁判文书,但审委会意见对合议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我国法律规定,独任庭审判以下几种案件:(1)第一审的刑事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的刑事案件;(2)第一审的简单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除选民资格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疑难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判外,其他案件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

选项B说法错误。相关诉讼法未作“不得提交审委会讨论”的规定。

选项C说法错误。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

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对于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的情形,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选项D说法错误。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的判决书和裁定书,应当以审理该案件的合议庭成员的名义发布。

14、甲厂与工程师江某签订了保密协议。江某在劳动合同终止后应聘至同行业的乙厂,并帮助乙厂生产出与甲厂相同技术的发动机。甲厂认为保密义务理应包括竞业限制义务,江某不得到乙厂工作,乙厂和江某共同侵犯其商业秘密。关于此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如保密协议只约定保密义务,未约定支付保密费,则保密义务无约束力 B.如双方未明确约定江某负有竞业限制义务,则江某有权到乙厂工作

C.如江某违反保密协议的要求,向乙厂披露甲厂的保密技术,则构成侵犯商业秘密 D.如乙厂能证明其未利诱江某披露甲厂的保密技术,则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 多选题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保密协议及竞业禁止义务。选项A错误。《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自成立时生效,是否支付保密费不影响合同效力。选项B正确。《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未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则没有竞业限制。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

15、某商场使用了由东方电梯厂生产、亚林公司销售的自动扶梯。某日营业时间,自动扶梯突然逆向运行,造成顾客王某、栗某和商场职工薛某受伤,其中栗某受重伤,经治疗半身瘫痪,数次自杀未遂。现查明,该型号自动扶梯在全国已多次发生相同问题,但电梯厂均通过更换零部件、维修进行处理,并未停止生产和销售。关于顾客王某与栗某可主张的赔偿费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均可主张为治疗支出的合理费用 B.均可主张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C.栗某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D.栗某可主张所受损失2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选项A、B正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选项C正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第八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

影响、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选项D正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16、某省天洋市滨海区一石油企业位于海边的油库爆炸,泄漏的石油严重污染了近海生态环境。下列哪一主体有权提起公益诉讼(其中所列组织均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A.受损海产养殖户推选的代表赵某

B.依法在滨海区民政局登记的“海蓝志愿者”组织 C.依法在邻省的省民政厅登记的环境保护基金会

D.在国外设立但未在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海洋之友”团体 单选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本案中,选项C中的环境保护基金会是在邻省的省民政厅登记,属于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组织,有权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17、某厂工人田某体检时被初诊为脑瘤,万念俱灰,既不复检也未经请假就外出旅游。该厂以田某连续旷工超过15天,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对于由此引起的劳动争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该厂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B.因田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无论是否在规定的医疗期内该厂均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C.如该厂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成立,无需向田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D.如该厂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违法,田某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2倍的赔偿金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选项B正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是用人单位需预告的解除、裁员的例外,不是用人单方解除合同的例外。也就是说,劳动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不能被经济性裁员也不能预告解除,但是如果该劳动者同时具备三十九条规定的过错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径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选项C正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选项D错误。《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据此可知,只有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才存在二倍赔偿金,如果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是无权

主张的。18、2款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本题红星超市是食品经营者,不是生产者,所以其无须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

19、李某原在甲公司就职,适用不定时工作制。2012年1月,因甲公司被乙公司兼并,李某成为乙公司职工,继续适用不定时工作制。2012年12月,由于李某在绩效考核中得分最低,乙公司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中“末位淘汰”的规定,决定终止与李某的劳动关系。李某于2013年11月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主张:原劳动合同于2012年3月到期后,乙公司一直未与本人签订新的书面劳动合同,应从4月起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公司终止合同违法,应恢复本人的工作。

关于恢复用工的仲裁请求,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李某是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该公司有权对其随时终止用工

B.李某不是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该公司无权对其随时终止用工 C.根据该公司末位淘汰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终止 D.该公司末位淘汰的规定违法,劳动合同终止违法 多选题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该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李某作为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不是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该公司无权对其随时终止用工。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劳动合同终止不存在约定终止,只有法定终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之外约定其他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此,该公司末位淘汰的规定违法,劳动合同终止违法。

20、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根据之一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C.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省级政府可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级政府备案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A、B正确,选项D错误。《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选项C正确。《环境保护法》第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21、甲公司拥有“飞鸿”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酱油等食用调料。乙公司成立在后,特意将“飞鸿”登记为企业字号,并在广告、企业厂牌、商品上突出使用。乙公司使用违法添加剂生产酱油被媒体曝光后,甲公司的市场声誉和产品销量受到严重影响。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B.乙公司将“飞鸿”登记为企业字号并突出使用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C.甲公司因调查乙公司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应由乙公司赔偿

D.甲公司应允许乙公司在不变更企业名称的情况下以其他商标生产销售合格的酱油 多选题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A、B正确,选项D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新法第五十七条第(七)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论国际法渊源 篇3

摘 要:一直以来,国内国外法学界对于国家法渊源问题,争议不断。国际法渊源理论的研究是法理学在国际法学方面的延伸,同时对于国际法的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性意义。传统的国家法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司法判例和权威公法学家学说以及国际组织决议成为重要的辅助渊源。

关键词:国际法渊源;条约;习惯

一、国际法渊源的意涵及其特点

(一)国际法渊源之“形成论”

国际法学界学者依据自己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理论知识对于国际法渊源发表过不同的见解。他们的观点相差很远。作为最初的理论观点“形成论”往往不能摆脱“渊源”一词字面的束缚,将国际法渊源和法律的渊源混为一体,认为国际法渊源应该同法律渊源相一致,即是国际法产生的地方。诚然“渊源”一词指的是源头的意思,因此将国际法渊源解释为国家法最早开始的地方也理所应然,在其他的学界如文学界没有问题,但是考虑到法学特别是国际法的特殊性,国际法学界的“国际法渊源”往往会被赋予更多的含义,仅仅将其解释为字面含义,不能够表现法学独有的方法论和法学价值观。

(二)国际法渊源之“形式论”

国际法渊源之“形式论”出自学者们对国际法院规约第三十八条的分析论证,认为国际法渊源指的是在国际法院或者处理国际事务适用的国际法院规定的表现形式。法律渊源在各部门法律中都有所提及,既来源不同却有着法律价值、法律效力、法律作用的规则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国际法渊源,于是就形成了国际法渊源的形式论。这一理论不仅符合法学方法论,同时也符合解决国际事务的逻辑准则。正如上例中谈到的巴列维引渡案,按照“形式论”的解释,美国适用政治犯不引渡的国际习惯,恰恰是国际法渊源的外在表现形式。

二、国际法渊源的表现形式

(一)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国家间或者地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的协议,在条约规定的范围内享有权利,准守义务,条约对签约批准通过的各方具有约束力。国际法的最初形成起源于国际条约的签订,条约适用范围的扩大,签订方增多,形成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为为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社会打下了基础,由于这个条约在欧洲大陆的巨大影响力,其在随后演变成国际法雏形,即为众多国际主体所接受的、所认同的协定。国际条约伴隨着国际法的出现而出现,是国际法发展的重要一部分。

国际条约作为国际法渊源重要的形式之一还来源于其在国际司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国际条约规定被广泛用在国际法院裁判和争端解决机制中,是对国际法主体各方利益的再平衡,其作为国际法渊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国际习惯

国际习惯作为国际法渊源也没有过多的争议,国际习惯是最原始最通俗的国际规范,国际习惯和习惯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法学理论便可得知,习惯法是最原始的法律形式,成文法出现以前,习惯法有着最高的效力,扮演者法律的角色。习惯法不同于成文法,其是由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规矩演变形成的,靠的是大家的普遍的认同和准守,国际习惯之于习惯法,有着习惯法的共性,同时也有不同之处,国际习惯是国际间通行的准则,同国际条约一样,具有约束力。国际条约往往借鉴国际习惯的原则规定将其条约化,国际习惯在各国效力上重要性比国际条约要大。国际习惯由于其形成过程需要时间和经历的积累,随着国际社会飞速发展,国际条约比国际习惯越发普遍。

(三)一般法律原则

从国际司法实践中,可以看出法官在做出决定或者判决时,对于一些程序性原则或者善意原则是可以适用的。国际习惯是历史形成的,国际条约的制定也经过了漫长的努力,需要条约各方充分考量涉及自身的权利义务关系,然后做出让步或者认可。然而国际事务是复杂纷繁的,国际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仅有的条约和习惯不可能面面俱到,特别是有关证据和程序方面的规定,而这一部分在国内法中规定是成熟和详细的,这些规定由法律继承和传播变成一般的法律原则,这些国内法或者国际交往衍生出来的一般法律原则作为国际条约和习惯的补充性的规定,在维护国际秩序,解决国际争端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三、国际法渊源的新发展

(一)国际判例

首先在国际法院规约中明确规定,法院的判决仅对当事国有效,对于以后发生的类似案件,或者没有参与本案的第三国没有法律效力。这样的规定排出了国际判例普遍适用性,而不像英美法系判例法国家判例的广泛适用性和权威性。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会引用判例中经典的理由、事实,虽然国际法院公约明确了判例不具有普适应,但是以往发生的类似的案件却对将来发生同样的事实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影响案件的判决。例如,“科俘海峡”一案,国际法院正是引用当年仲裁裁定关于证据的认定;“诺特波姆”案同样选择性的采用以往有关法庭权限裁判原则。这种遵循先例的判决模式不能不让人探讨国际判例作为国际法渊源的可取性。

(二)国际法学家学说

我们在这里界定的国际法学家学说,必须是有影响力的权威的法学家,其论作能够代表国际法理论研究的前沿,其法学精神也才可以被间接适用到国际司法实践中。我们之所以认为国际法学家学说是国际法渊源的新发展,是因为国际法学家的理论研究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他们的理论成果被引入到国际条约又或者形成国际习惯,这样他们的学说研究在国际上从理论走向了实践。

四、结语

国家全球化进程加速,交往日益频繁,经济贸易往来密切,国家法在维护国际秩序、保护交易环境公平、调解各方利益关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国际法具有强制力、普适性等不同于其他处理方式特点,其地位和价值是不可替代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我们既要坚持国际法学的理论创新,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法律问题,又要将既有理论研究同国际司法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王扬扬.浅论国际法的渊源问题[J].法制博览旬刊,2013(10).

[2]古祖雪.现代国际法的多样化、碎片化与有序化[J].法学研究,2007(1).

国际法 篇4

松井芳郎先生认为, 防止战争的爆发、减少战争损害在国际法史上一直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参见该书246页) 在这个基础上他总结了战争理论之发展过程, 从所谓“正义战争论” (1) 到“无差别战争” (2) 再到“禁止适用武力原则”之确立。

这样的一个过程通过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战争与使用武力违法化的条约进行了确立。1907年海牙和会上通过的《博他条约》 (3) 和1913年-1914年美国与其他国家订立的《白立安诸条约》可视为是最初的尝试;1919年的《国际联盟规约》将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 但未全面禁止战争;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被视为无条件地全面地禁止战争之开端, 虽然仍然存在些许疑惑 (4) 。

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的规定是对“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定义, 该条规定, “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 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 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自此“禁止使用武力原则”被认为是一般国际法的强行性规范而正式确立。

然而, 凡事必有例外。根据现代国际法, 根据集体安全保障制度实施的强制措施 (5) 和《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的自卫权 (6) 是“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之例外。 (参见该书249-258页)

二、宏观层面上发生传统国际法向现代国际法之构造转变

(一) 传统国际法下的两元构造

1.历史背景

当时的发达国家在谋求原料和市场的斗争中, 由于发展的不平衡, 出现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导致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重新分割。战争成为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诉诸战争被认为是主权的最重要属性。传统国际法并不限制战争, 只是对战争中的国家行为进行某些规制。

2.战时法与平时法的二元构造

传统国际法是由为平时法与战时法形成的两元构造。一旦战争开始, 国家间就适用于平时法内容完全不同的战时法。战时法分为适用于交战国的交战法规和规定交战国和中立国关系的中立法规。传统国际法不仅不限制诉诸战争, 而且在平时法中也将以维持势力均衡、保护在外国的本国民以及人道主义干涉等为由使用武力视为合法。这样, 传统国际法沦为由一小撮发达国家对众多中小国家和广大非欧洲世界依据实力进行统治的法。

(二) 现代国际法上的转变

1.历史背景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 中小国家和发达国家内部的和平运动、工人运动等对传统国际法提出了批判。1917年的俄国革命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意味着与传统国际法的主角性质不同的国家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亚、非地区通过民族解放运动, 众多国家获得独立, 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这些国家与形式上获得独立而实质上依附于发达国家的拉美国家一起参加了不结盟运动, 提出了民主变革国际法的要求。

2.转变的两个基本点

第一、承认所有国家的平等的国际法主体资格。这一转变是由自决权通过作为人民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得以确立而带来的。第二、国际法的规范构造方面, 现代国际法为平时法的一元构造。这一转变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规约》, 最终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合国宪章》中所规定的使用武力的违法化所带来的。现代国际法上, 侵略战争当然视为违法, 使用武力的报复和干涉也被认为是违法的。

3.转变中的突出体现

(1) 武装冲突法 (国际人道主义法 (7) ) 。随着人民自决权的确立, 民族解放战争被视为国际武装冲突, 国际人道主义法全面适用于该类争端。在使用武力违法化的过程中, 有关交战国战争权为基础形成的战时法 (8) 体系不复存在。 (2) 中立法。传统国际法上, 中立国的义务是建立在规定交战国平等的法律地位的无差别战争观念上。但是, 现代国际法上, 由于禁止使用武力, 像过去一样诉诸战争的自由被否定, 参加他国间的战争或选择中立的自由已不复存在。

三、微观层面上各种具体制度转变之体现

(一) 国家层面

1.扩展国家责任内容 (参见该书209页) , 限制受害国对抗措施 (参见该书224页) 。国家责任内容方面, 从限于外国人法、外交保护制度发展到所有国际不法行为。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的两个要件, 国家行为和行为违反了国际义务。《ILC暂定草案》第19条在国际义务中列举了禁止侵略的义务, 对人民自决权和人权的保护等义务。违反《联合国宪章》规定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国家行为将构成国际罪行, 这在学说上现在也占主导地位。受害国的对抗措施方面。尼加拉瓜案判决认为对未达到武力攻击程度的干涉, 使用武力的集体对抗措施属违法。除违反《联合国宪章》使用武力的对抗措施被禁止外, 有关人道主义法的公约也大幅度禁止复仇对人道主义法规则的违反。《ILC草案》将对抗措施的目的限定在要求履行所违反的义务方面, 并规定对抗措施不能违反禁止使用武力原则 (第49—50条) 。

2.扩大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参见该书44页) 。传统国际法上, 只有西欧和美国被认为是“文明国家”, 除此之外的国家是殖民统治的对象, 或者被作为国际法上不完全的主体对待。随着自决权的确立, 各国均为平等的国际法主体。

3.扩展国家的不干涉义务内涵 (参见该书91页) 。现在作为不干涉义务的对象是指尚还达到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的军事措施。政治经济压力也属非法干涉。停止经济援助等的政治、经济压力的行使是以对他国行使主权权利发挥影响或侵害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选择权为目的时, 即属非法干涉 (9) 。

4.扩大国家的普遍义务 (参见该书95页) 。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当然应遵守的普遍义务 (对世的义务) 的存在获得了承认。作为普遍义务的事例, 首先对禁止侵略战争作为其内容不存在任何异议。

5.部分国家领土取得方式不被承认 (参见该书101页) 。传统国际法承认的领土取得方式有割让、合并、征服 (10) 、先占、时效和添附六种。伴随使用武力的方式已不被承认, 传统国际法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特别是征服作为战争是合法的时代的产物, 现在已失去其合法性。割让有时采取领土交换和买卖的方式, 但多为通过结束战争的和约实现的, 具有领土从战败国转移到战胜国的强制性, 现在这种强制缔约无效 (《条约法公约》第52条) 。先占是欧洲列强为获得殖民地所依据的法理, 随着自决权的确立不被承认。

(二) 联合国层面

1.人权之国际保护确立 (参见该书149页) 。1978年《有关和平生存的社会准备宣言》 (联合国大会决议33/73) 确认了所有人的和平生存权。该“作为人权的和平”的观念成为了与贫困同时存在的扩军的对立面。冷战结束后的《维也纳宣言及行动计划》如前所述, 作为联合国的目标把保护人权置于与和平并列或居于优先的位置。

2.对国际犯罪的审判 (参见该书161页) 。联合国在纽伦堡和东京设立的国际军事法庭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的罪名起诉并处罚了德国和日本战犯。这些犯罪通常是处在国家机关 (政府和军队) 高层的个人利用其领导下的国家组织大规模实施

3.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 (Peace Keeping Operation, 简称PKO) 的产生 (参见该书258页) 。 (1) 第一代PKO的产生。冷战时期, 当武力争端发生时, 首先致力于实现停战, 在争端当事者间达成停战协议时, 联合国便向停战地区派遣联合国军, 承担维持停战的任务, 并在其间策划促成争端和平解决的活动, 这种活动被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 (2) 第二代PKO发展。集体安全保障制度随着冷战的结束, 其机能得以恢复, 但第二代PKO内容和特征发生了活动内容多样化○11和维持和平活动与强制措施相结合的变化。

4.裁军及限制核武器 (参见该书260页) 。作为具体的裁军和军备管理措施, 缔结了以限制核武器为中心的众多国际条约。禁止在特定区域生产、试验、使用和部署核武器的非核区域的设置是在部分区域实现废除核武器的努力, 核武器以外的大规模破坏性武器也被禁止。

(三) 国际事务与合作层面

1.条约法公约扩大确定无效条约的条件 (参见该书38页) 。第51条规定, 对国家代表的强迫所缔结的条约无效。但在认为使用武力为合法的传统国际法时代被认为有效。第52条规定, 条约系违反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国际法原则○12以威胁或使用武力而获缔结者无效。第53条规定, 条约在缔结时与一般国际法强制规范○13抵触者无效。

2.国际化地域的和平利用 (参见该书107页) 。南极大陆是各国提出的领有权主张被冻结后, 为实现该地域的和平利用和国际合作而国际化了的地域。为各国自由利用而开放的公海、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海底区域;承认外层活动自由的外层空间都可以说属这类地域。

3.国际海洋法:从对海洋的瓜分和领有到公海自由原则的确立 (参见该书112页) 。领海以外的广大海域被作为公海, 不属于任何国家的主权管辖 (归属的自由) , 为所有的国家的自由使用开放 (使用的自由) , 此谓“公海自由原则”。

4.国际空间法领空内完全排他的主权 (参见该书135页) 。1919年《国际航空公约》 (《巴黎公约》) 在总结飞机被用于军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的基础上, 承认国家在其领空内的“完全排他的主权”, 即拥有领空主权 (第1条) 。领空以外的空间为所有国家的飞机的自由飞行而开放。外层空间服从与其下方的空域不同的法律秩序的认识得以确立, 形成了一系列被称为外层空间法的国际法规则。

5.发展国际经济合作 (参见该书166页) 。自由贸易体制本身固有缺陷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恐慌, 欧洲各国加强了对经济过程的介入, 对外形成了经济壁垒。这种经济壁垒间的战争发展成为了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以集聚了巨大财富的美国为中心, 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复活自由贸易体制的产物, 并且在此后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四)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发展 (参见该书226页)

复习国际法 篇5

渊源:1国际条约2国际习惯3一般法律原则4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1司法判例2权威公法学家学说3国际组织的决议)

国际法主体:是指能够独立性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国家法律关系,直接承受国际法山的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

国际法主体具有的三个条件:1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2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3有国际求偿能力

国际法主体:1国家2国家组织3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1国家主体平等原则2不侵犯原则3不干涉原则4和平解决国家争端原则5善意履行国家义务原则

国际法的特征: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法律关系2国际法的创立方式是估计法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的协议3国际法的强制执行依靠国家采取单独的或集团的措施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1国家处理二者的关系上是国内法应该执行国际法的规定2从国际法看,他的许多原则、规则和制度的转换运用3从国内法看,它也受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影响4国家为了履行国际法律义务和保护他的国际权力,往往会制定相应的国内法,促进国内法的发展

国家:指一定范围的的领土之上的居民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之下组成的社会。

基本权利:1独立权2平等权3自卫权4管辖权 构成要素:1固定的居民2确定的领土3政府4主权

国家的承认:通常是指既有国家对新国家产生的事实给予确认,表示愿意与该国家进行交往,并接受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为

国家承认的法律条件:1新国家必须具备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的构成要素2新国家的建立必须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他特别是不使用武力、不干涉和民族自觉决项原则

政府承认:指一国确认他国的新政府具有代表其本国的正式资格并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行为。

政府承认的条件:①有关新政府必须的其本国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领土上独立而实际地确立了有效统治,且已得到本国全体或绝大部分居民的惯常服从②该新政府的成立必须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 国家继承:指一国对某一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了

政府继承:是指某一政府代表国家的资格被新政府所取代,亦称国家政府的更迭

国家领土构成:领路、领水、领路和领水的底土、领空

传统领土的取得方式:先占、实效、添附、割让、征服

现代领土取代方式:1全民投票2恢复领土主权

画界方式:1几何学划界法2天文划界法3自然划界法

国家通过条例划分边界的两种方式:1签订专门的边界条约,对国家间的未定边界予以确定或者对原因边界做某些调整2通过缔结条约变更 原国家的领土或者确定新国家的领土,划定国家边界 划界不一致解决原则:1界标位置与协议书和地图不符,以协议书和地图为标准2地图与协议书和边界条约不符时,以协议书和边界条约为准3协定书与边界条约不符时,以条约为准,但有特别约定者除外

边界制度的主要内容:1边界标准的维护2边界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边境土地的利用4边境时间的处理5边境居民的往来

边界制度的主要内容:1边界标志的维护2边界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边境土地的利用4边境居民的往来5边境事件的处理

外层空间活动原则:1共同利益原则2自由探索和利用原则3不得据为己有原则4限制军事化原则5援救宇航员原则6承担国际责任登记国对其发射的空间物体具有管辖、控制和所有权原则9国际合作原则

15.外层空间法律地位:①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自由②外层空间不得据为己有③外层空间应用于和平目的④天体及其资源属于人类共同遗产

16.内水:是指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它包括领海基线以内的海湾、海港以及其他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也称内海水。

17.港口:是指能用于装卸货物、上下乘客和泊船并具有各种工程设施的内水。18.内海峡:指两端连接海洋的陆地之间的狭长水域。

19.领海: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连接的一带海域。

20.领海主权:①自愿的开发和利用权②沿海航运权③领空权④立法和管辖权⑤战时中立的沿海国之领海应有的中立地位,交战国不得在其中进行交战或拿捕商船等违反中立义务的行为。

21.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领海。

22.沿海国对无害通过的权利:①可制定关于无害通过的法律规定②规定海道和分道航行制③保护权

23.群岛:指一群岛屿,包括若干岛屿的若干部分、相连的水域和其他自然地形,彼此密切相关,以致这种岛屿、水域和其他自然地形在本质上构成一个地理、经济和政治的实体,或在历史上已被视为这种实体。

24.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领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00海里。

25.我国对大陆架行使的权利:①对大陆架的自然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行使主权权利;对大陆架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使用和海洋科学研究、还有环境保护和保全行使管辖权;拥有授权和管理为一切目的在大陆架进行钻探的专属权利②在大陆架上有专属权利建造并授权和管理建造、操作和使用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对大陆架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行使专属管辖权,包括海关、财政、卫生、安全和出境入境的法律和法规方面的管辖;有权在大陆架和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周围设置安全地带并可以在该地带采取适当措施,确保航行安全以及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安全③任何国际组织、国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大陆架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必须经中国主管机关的批准,并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④中国主管机关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环境的污染,保护和保全大陆架的海洋环境⑤任何国家在遵守国际法和中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中国大陆架享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路线,必须经过中国主管机关的同意⑥中国对大陆架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采用必要措施,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可行使紧追权。26.公海自由制度:①航行自由制度②公海上的捕鱼制度③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制度④关于建造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制度

27.国籍的取得:①因出生而取得的国籍②因归化而取得的国籍

28.国籍的丧失:自愿丧失和非自愿丧失。前者主要包括申请解除或退出本国国籍、声明放弃本国国籍和因选择别国国籍而放弃本国国籍等三种方式。后者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因与外国人结婚、被外国人收养、未经本国政府许可而在外国服兵役或担任公职或者自愿取得外国国籍等法定事实而丧失本国国籍②由于某种原因而被剥夺国籍

29.国籍:指个人(自然人)座位某一特定国家的成员而隶属于该国的一种法律资格或身份

30.外国人待遇原则:①国民待遇原则②最惠国待遇原则③互惠待遇原则

31.外交保护:泛指国家通过外交机关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32.外交保护的条件:①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因所在国的国际不法行为而受到侵害②受害人自受害之日到抗议或求偿结束之日需持续具有本国国籍,而且一般不能具有所在国的国籍③受害人须已用尽当地救济方法且未能获得合理补偿 33.引渡:通常是指一国应外国请求,将位于本国境内而被请求国追上或判刑的人移交请求国审判或执行刑罚的行为 34.引渡条件:从理论上讲,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引渡的对象,但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一国除非受其负担的有效国际义务的拘束,原则上没有义务将其引渡给其他国家

35.庇护:通常特指领土、领域、域内庇护而言是指国家允许因受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在本国入境、居留并对之加以保护的行为

36.庇护的条件:一国只有确认避难者被指控的有关罪行确属政治罪行,或该人确实由于政治或者其他原因而受到迫害 37.难民的待遇:①国民待遇②最惠国待遇③不低于一般外国人的待遇

38.个人人权的内容:①公民和政治权利②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39.领事关系和外交关系的联系:①它们都属于国家的对外关系范畴,服务于国家对外政策②领事机关和领事官通常受驻在本国使馆和外交代表领导,在国内,领事部门属外交部门的机构③使馆可以执行领馆任务

领事关系和外交关系的区别:外交关系代表着国家间全面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科学方面的局部交流与合作的关系,通常不涉及国家的重大利益;外交关系是国家间的往来关系,领事关系是国家间地方性的交往关系。

国内的外交机关:国家元首、政府、外交部

使馆人员的构成:使馆馆长、使馆职员(包括

1、外交职员(使馆馆长、参赞、秘书、武官及各种随员)

2、行政及技术职员和事物职员)使馆的职务:

1、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

2、在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之利益

3、与接受国政府办理交涉

4、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法杖情形,想派遣国具报

5、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之友好关系,即发展两国之经济文化与科学关系

使馆的特权与豁免的内容:

1、使馆馆舍不得侵犯;

2、使馆档案及文件不得侵犯;

3、行动和旅行自由;

4、通讯自由;

5、免纳捐税、关税;

6、使用国旗和国徽 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的内容:

1、外交代表人身不得侵犯;

2、寓所、文书、信件和财产不得侵犯;

3、管辖的豁免;

4、免纳捐税、关税和行李免受检查;

5、其他特权与豁免

领事馆的特权与豁免:

1、领馆馆舍在一定限度内不可侵犯;

2、领馆档案及文件

不可侵犯;

3、通信自由;

4、行动自由;

5、与派遣国国民通讯及联络;

6、免纳捐税、关税;

7、使用国旗、国徽 条约的特征:

1、跳跃式国际法主体间的协定

2、条约是以国际法为准的协定

3、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协定

条约的名称:公约、协定、宪章、议定书、宣言、换文、谅解备忘录、文件、总文件或最后文件

条约的种类:1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

2、造法性条约和契约型条约

3、政治类、经济类、法律类、领土类、文化类、科技类、金融类等条约

4、开放性条约和非开放性条约

条约签署的意义:认证条约约文

2、表示签署人所代表的国家已经确定接受该条约,收起约束

3、签署人代表的国家一初步同意缔结该条约 条约冲突时的适用:

1、如果条约明文规定需不违反先订和后订,订条约指规定应居优先

2、后约优先适用原则

3、遇到订条约的当事国不包括先订条约的当事国,与仅为其中一个条约为当事国,见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以两国均为条约当事国订之,即适用他们共同参加的条约。条约解释的规则:

1、条约之用语按其上下文并参照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所具有的善意解释

2、适用补充资料

3、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之条约的解释 条约无效的理由:

1、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的规定

2、意思表示不真实

3、条约与一般国际强行法抵触 条约终止的原因:

1、条约的有效期届满

2、条约的规定执行完毕

3、当事国数目不能满足条约,继续有效的条件

4、条约被替代

5、废止或退出条约

6、全体当事国同意终止条约

7、条约履行不可能

8、条约与行产生的国际强行法抵触

9、外交或领事关系断绝

10、违约

11、情势变迁

条约停止实施的原因:

1、条约规定或经当事国同意而停止实施条约

2、多边条约经由若干当事国协议停止实施

3、违约

4、情势变迁

5、条约履行不可能 条约有效成立的必须具备的3个实质要件:缔约主体具有缔约能力和缔约权,自由同意和符合国际强行法

人权:在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每个个体作为人所享有的或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中国加入的公约有《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联合国的宗旨:

1、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2、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3、促成国际合作

4、构成一协调各国行为的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联合国的主要机关:

1、大会

2、安全理事会

3、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4、托管理事会

5、国际法院

6、秘书长

国际争端的种类:条约之解释

2、国际法之任何问题

3、任何事实之存在如经确定即属违反国际义务者4.、因违反国际业务而应予赔偿之性质及范围 国际争端法律解决特点:

1、适用于解决法律性的争端

2、有临时设立或者常设的并具有相对完善的组织或程序规则的机关进行

3、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对当时国有法律约束力当时国有义务遵守,却不上诉

4、属于最后的解决方法,当事国在采用法律方法后一般不在诉诸其其他程序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1、仲裁

2、司法解决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指在国际法体系中那些得到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原则。特征:

1、各国公认

2、具有普遍意义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 各项国际法基本原则: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指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地位完全相等,相互无管辖和支配的权利。主权平等包括下列要素a、各国法律地位平等b、每一过均享有充分主权调有权利c、每一过均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d、国家之领土完整及其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e、每一国均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f、每一过均有责任充分并秉承履行其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

2、不侵犯原则(不得使用武力侵略):一个国家违法宪章的规定而首先使用武力就构成侵犯行为的显见证据,但是安理会得按照宪章的规定下论断

3、不干涉内政原则(内政: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的管辖事项,即纯属一国主权管辖的,不涉及国际义务的事项)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5、善意旅行国际义务原则 解决国际争端的强制方法:反报、报复、平时封锁和干涉等

反报:指一国以同样或类似的行为回报另一国的不礼貌、不友好或不公正的行为。在国际实践中,反报通常适用于国家之间有关贸易、关税、航运、外交特权与豁免、移民与外侨政策等经济法律关系。实施反报的目的是为了强迫一国改变其不礼貌、不友好或不公正的行为,只要对方改变了这种行为,反报行为就必须立即停止。

报复:指一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所采取的相应强制措施,它实际是一种带有惩罚性的强制措施。与反报不同,报复所针对的是他国的国际不法行为而非不友好行为,报复行为本身如果不以他国存在不法行为为前提,则有可能构成国际不法行为。一旦对方国家停止不法行为或给予适当补偿后,报复必须立即停止。

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办法主要有:谈判、协商、斡旋、调停、调查、和解等。陆战:

1、具有过分伤害力和滥杀滥伤作用的武器、极度残忍的武器、有毒、化学和生物武器;

2、不分青红皂白的战争手段和作战方法;

3、背信弃义;

4、改变环境

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具体限制:

1、禁止使用具有过分杀伤力和滥杀滥伤作用的武器;

2、禁止使用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

3、禁止不分青红皂白的战争手段;

4、禁止背信弃义的作战方法。战争罪行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1、违反和破坏和平罪;

2、战争罪;

3、反人道罪;

4、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

违反和破坏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或从事一种侵略战争,或违反一种国际条约、协定或保证的战争,或参与上述任何罪行的共同计划或阴谋。

78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律人格者,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直接承受国际上的权利和义务,且能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

79国际法主体的条件:(1)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见国际法律关系(2)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3)有国际求偿能力

80国家是基本的或主要的主体。原因:(1)国家具有国家法上完全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2)国家间的关系是国际法的主要调整对象(3)国家是国家法的创造者

81国际组织:(1)国际组织的主体资格由创立他的条约决定(2)国际组合字的行为能力也是依照决定其国际人格原则决定(3)国际组织是国家法次要的主体 82民族解放组织------部分贷次要主体 83国家:是指一定范围的领土之上的居民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组成的社会。84国家有四个要素组成(1)有一定的居民(2)有确定的领土(3)有政治组织(4)主权

85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

(一)(1)独立权:国家按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的内外事务(2)平等权 国家通过平等的法律地位,以平等身份和资格进行国际交往并承受国际权利义务的权利(3)自卫权 国家以武力防卫外国对本国的武力攻击和协助他国防卫外国武力攻击的权利(4)管辖权 国家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罚的权利。属人、属地、保护、普遍。

(二)义务:国家的基本义务是每一国家必须负担的根本性义务 86国家的具体三个制度(1)国家管辖豁免:广义上值一国不受他国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辖。下一狭义指不受他国司法管辖,即除非经过一国同意,他国司法机关不得受理针对该国的行为和财产提起的诉讼。分类:人身豁免、财产豁免。例外:豁免权放弃是国家做出的、自愿的;针对特定的事项:有明确的意思表示,明示的方式或者默示的方式。对行为的放弃不等于对财产的放弃 87国家承认:是指既有国家对新国家产生的事实给予确认,表示愿意与该国进行交往,并接受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为。国家承认的条件:(1)新国家必须具备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的构成要素(2)新国际的建立必须符合公认国际法原则,特别是不使用武力,不干涉民族自决等项原则

88政府承认:指一国确认他国的新政府既有代表其本的正式资格并表示愿意与交往的行为

89政府承认的特征:(1)承认主体:国家。(2)单方行为(3)承认对象:新国家、新政府、新解放组织(4)方式i:明示、默示

90国家继承:指一国的对某一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包括条约继承,财产继承,档案继承,债务继承

91政府继承:指某一政府代表国家的资格被新政府取代,即国家政府的更迭 92政府间国际组织:一定数量的国家为特定的目的一句条约建立的,由专门机关履行职责的团体

93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特征:(1)根据国家间的多变条约建立的(2)是国家间的组织(3)是基于特定目的而建立的(4)一般都是常设机构,处理日常事务(5)具有独立性,自主权

94国际组织法:是用以制约与调整国际组织创立,法律地位,组织,机构,程序,内部活动及有关法律问题所有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国际条约是国际组织发的主要渊源。国际组织是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享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及权利能力

95国际组织成员;完全成员、部分成员、联系成员、观察员

国际法的价值论 篇6

关键词:法的价值;和平与安全;发展人本化

价值的含义非常复杂,不同的学科对价值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概念。在哲学中,价值指的是客体的属性与功能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或者说是客体属性与功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效应。而在法律中,法的价值指的是法律满足人类生存和需要的基本性能,即法律对人的有用性。具体到国际法中,国际法的价值则是指国际法这门法律对人类需要的满足,是人们通过认识、评价和法律实践促使法律适应和服从人们的内在尺度而形成的法律对人的从属关系。

一、国际法价值的内容

1.首要价值是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

上个世纪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严重阻碍了国际社会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也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而国际法作为调整国际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必然也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和平指的是国家及由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处于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状态,安全通常是指没有危险,免于战争与武力的威胁与恐惧。和平与安全是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为此,如何防止战争、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就成为国际法关注的重要课题。

国际法中规定,国家具有自卫权,在受到外来侵略和武力攻击时有单独自卫和集体自卫的权利;另外,在国家的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时,联合国安理会可以进行制裁,派出部队进行武力的打击;除此之外,联合国还建立了集体安全体制,又称集体安全保障,是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以集体的优势实力制止战争和侵略行为。集体安全体制不仅保障大国的利益,而且要确保弱小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这是集体安全能否实现的关键。

2.核心价值是促进国际社会的发展

发展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从政治到经济,从国内到国外,从微观到宏观,不一而足。发展中最基本的目标是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一超多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使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和动荡不安。发达国家为争夺世界市场掀起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也造成发达国家内部矛盾激化。此外,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差距扩大所引发的移民潮、难民潮、跨国犯罪等问题,不仅阻碍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际法通过建立双边、多边投资条约,明确国民待遇、第三国最惠待遇等原则来规范并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并通过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其上层建筑的共同进步

时代的进步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全球变暖、资源保护、两性平等、教育公平等等,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成为国际法中为促进发展要解决的新课题。

3.终极目标是促进国际法价值的人本化

国际法价值的人本化是指国际法的价值越来越注重单个人和整个人类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的确立、维护和实现。

在国际社会上,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与调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被认为是国内法所管辖的。直到二战以后“人权”这个词才真正、全面地进入到国际法领域,直接原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二战中全人类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灾难。战后人们渴望和平与稳定,也开始把目光转向对人的保护。在最基本的国际法价值观念之上国际社会更深一层地考虑到了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重要性。

二、国际法价值的意义

1.国际法的价值是国际法中判断正误的标准

国际法的价值不只可以指导国际法的立法,促进国际立法上的完善;也可以在实践中指导国际法具体实施中的行为,指引人们区分善法与恶法。特别是当缺乏法律依据时,国际法中的和平、安全、发展、人权等作为基本的价值就给国际法中的行为提供判断正误的标准,填补法律的空白。

2.国际法的价值是国际法主体行为的向导

国家作为国际法最主要的主体,既是国际法的制定者,也是国际法主要的执行者与遵守者。然而由于国际法不像国内法一样具有强制力的保证,经常出现各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做出违背国际法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际法的威信。而国际法的价值是整个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反映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要求,可以引导各国的行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各国执行与遵守国际法,进而促进国际法的发展。

3.国际法的价值是推动国际法演进的重要因素

国际法的发展历经了古代国际法、近代国际法和现代国际法。每一次的推进都是旧法的消亡、新法的产生,新法代替旧法的过程。而这每次的代替都不是简单的历史现象,都有其重要的内在精神和动力,也反应着人们对国际法的愿望,自由、平等、和平、合作等等,即国际法的价值。

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的性质,导致其价值也具有国内法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国际组织和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虽然所代表的利益不尽相同,但这并不影响其对国际法价值共同的期望与要求。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新的价值不断被纳入国际法的价值,补充并完善着之前的价值体系。成为指引国际立法与国家行为的日益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徐乃斌.国际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2]江虹.国际法价值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3(10)27-5.

[3]梅功学.论国际法价值的人本化[J].法制与经济·法治論坛,2014(8)391.

维和行动与国际法 篇7

国际法中并没有与维和行动相关的明确法律, 无法对维和行动作出有效的指导和规范, 使得有些情况下维和无据可依, 大大削减了行动的力度。但国际法中仍能寻找到一些对维和行动有影响的法律。

1、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第一章第一条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 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 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 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2、战争法

战争法包含两部分, 一部分是调整交战国相互关系的规则, 称为战争规则, 另一部分是调整交战国与非交战国之间关系的规则, 称为中立规则。调整交战国之间的关系和调整交战国与非交战国之间关系的规则的总体, 就是国际法体系中的战争法。旨在保护未参加或不再参加敌对行动 (战争) 的人们。战争法亦被称为武装冲突法或国际人道主义法。

3、国际人权法

国际法上的人权, 是指受国际法保护的人或人的集合体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保护最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基本法律原则已被国际社会成员“作为整体”接受为国际强行法规范, 任何国际社会成员都不得违反。联合国宪章把“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和“促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列为联合国的宗旨。可见人权问题的重要性。进年来, 联合国维和行动由关心国家安全逐渐侧重关心人的安全, 由于安全观念变化导致人道主义干预。

联合国维和行动因其地位的特殊性, 更需谨慎把握其中平衡, 既要遵守宪章宗旨保护和促进人权, 又要避免过多的干涉而被卷入冲突之中。

二、维和行动存在的问题及国际法的缺陷

1、法律依据的缺失

(1) 联合国宪章

前文已提到过, 维和行动的性质是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的, 但是, 宪章的宗旨作为抽象的准则, 并没有为维和行动提出具体、明确的行为规则。

(2) 国际法院的司法判例

1962年国际法院针对联合国西伊里安行动做出解答, 认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定不仅是安理会的“专属权利”, 联大同样也与之有关。此观点被某些大国利用, 成为其借维和行动干涉他国内政的依据, 以此为指导的维和行动必然会有强权或滥权的可能。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 “司法判例”不是国际法的渊源, 而是“确定法律原则之辅助资料”, 且根据第59条, “法院之裁判除对于当事国及本案外, 无拘束力”。所以法院的判决对后来发生的案件并没有约束力, 国际法院在审判时的解答常被做为后来的参考和援引, 并不能作为权威性的法律依据。

2、国际惯例

需要注意, 国际惯例不同于国际习惯, 只是单纯重复的类似行为, 不具备法律拘束力, 只有逐步被各国国内法认定后, 才可以转变为国际习惯, 从而形成法律拘束力。

综上所述, 国际法中虽有维和相关的部分, 但尚无专属维和行动的行为规范和法律依据。

(1) 传统受到挑战:国际法与维和行动原则的冲突

1) 不干涉内政原则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指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在国际交往中不能以任何原因, 直接或者间接地干涉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一切事务, 此原则在众多的国际法文件中被确认, 如《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原则宣言》等。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 这一原则转化为“中立原则”, 要求联合国在维和行动过程中不能介入冲突当事国的国内斗争, 更不能干涉东道国的内部事务。

2) 非强制性原则

非强制性原则, 亦即机制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原则, 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 (4) 款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威胁或武力, 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 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维和行动是一种有限的军事行动, 目的是和平而非战争, 只能在自卫的情况下使用武力, 即只能消极防护。然而, 在维和行动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违背其初衷和原则的事例。

(2)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国际法原则宣言》强调:“每一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与其他国家之国际争端, 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这一原则既是针对争端当事国的要求, 同时当联合国在维持和平行动中与东道国或有关方面发生冲突时也适用。然而, 安理会在解决危机时通过不断追加的制裁或授权维和部队使用武力来实现目标, 而忽略了和平的解决方法。例如, 在海湾危机中, 安理会在事件发生后短短3个月内就连续通过了12项有关决议, 对伊拉克进行全面的强制性经济制裁、武器禁运和空中封锁, 并授权多国部队在伊拉克军队超过最后期限仍拒不撤军的情况下, 使用一切必要手段, 维护、执行有关决议, 恢复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安理会678号决议) 。这样的维和行动明显偏离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结语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作为联合国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和作用, 其任务的特殊性, 造成了维和行动的复杂性。联合国维和行动秉承“同意, 公正, 非强制性”三项原则。作为一种“临时办法”, 维和行动在国际法中至今未出台专门针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规范法律, 只有一些相关之法律作为其参考, 而缺乏有约束力的规定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种无章可循的情况大大限制了PKO效能的发挥。随着PKO的发展, 其职责已从最初的“维持和平”扩展到集预防外交、维持和平和重建和平于一身的全方位职能。

然而, 由于对人道主义救援的把握出现失误以及受大国博弈的影响, PKO常常不同程度地卷入到冲突之中。联合国维和行动与《联合国宪章》和现行国际法规范之间的冲突不断显现, 一些国际法基本原则受到了新的挑战。国际社会有必要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 借鉴国际立法的成功经验, 使联合国的维和行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遏制维和被滥用的趋势。

摘要:维和行动不是常态性行为, 而是作为一种“临时办法”, 因而缺乏有约束力的规定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只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其行动原则。然而, 国际法在维和行动的规范尚属空白, 国际社会有必要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 借鉴国际立法的成功经验, 使联合国的维和行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遏制维和被滥用的趋势。

国际法 篇8

一、国际法在一般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

传统国际法理论认为, 国际法是规律主权国家关系的, [2]因此它缺乏必要的具体法律规则, 无法担负起调整国际间私法性质合同关系, 并解决由此而产生的争议的任务。这种私法性质的合同, 传统上由各国国内法来调整, 近年来虽有人主张适用非国内法规则, 但多为一般法律原则、商事习惯法、贸易惯例等, 真正适用国际法规则的, 十分罕见。的确,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 至今尚未发现仲裁员实际上在私人商事合同的实体问题上适用国际公法规则的案例。即使在某些案例中适用了国际法, 实际上主要是一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elementary principles) , 如约定必须遵守、善意原则、不可抗力、或者是适用“一般法律原则”等。在仲裁实践中, 仲裁员有时可能引用某些国际法原则和规则论证某些观点或看法, 但并非适用国际法规则解决争议实体问题。因此, 可以说, 国际法在一般商事仲裁中不具有适用性。

应当指出, 即便双方当事人都不是国家, 如果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其合同受国际公法支配, 也不能因国际法不适合此目的而拒绝其适用。

二、国际法在跨国仲裁中的适用

国际法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性, 主要是基于国家契约的特殊性而提出来的。所谓国家契约系指国家、国家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与外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所签订的具有商事性质的合同, 又称经济发展协定、特许协议、开发协定、国际契约、准国际契约、跨国协议等。[3]这类合同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其主体一方为国家或国家机构, 另一方为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国家方当事人特殊的主体地位使得这类合同的法律适用较为复杂。外国私人投资者一般不愿使其合同受缔约国法支配, 因其对东道国法律的稳定性往往缺乏信任感, 尤其是担心国家通过对法律的废改立从而变更或取消其合同权利。因此, 外国私人投资者为了保证其在国家方当事人违约的情况下能得到合理补救, 常常强烈要求合同适用国际法支配。而国家方当事人为了维护本国利益, 特别是保证其自然资源的主权不受侵犯, 一般主张此类合同应受其本国法支配。但出于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 有时又不得不同意适用国际法。在这种背景下, 便出现了选择适用国际法的情况。甚至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也明文规定特许应适用并根据与国际法相一致的法律原则进行解决。一些双边条约、国际公约、联大决议、国际法学会决议等, 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国际法适用于国家合同的做法。

我们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理论而无视国际法在国家契约的理论与实践中适用的客观事实。但是, 基于契约“国际化”的理论, 主张国家契约必须受国际法支配的观点, 则是不能令人接受的。

首先, 大多数学者认为, 个人或法人不是国际法主体, 国家同外国投资者订立契约这一行为本身, 也并非默示承认其国际法主体资格。个人能否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这是现代国际法中争论十分激烈的一个问题。西方不少学者主张个人是国际法的主体, 有的学者甚至声称个人是国际法的惟一主体。但事实上, 这些主张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 即使这些主张的倡导者也找不到确切的国际事实来支持自己的理论。因此, 一般接受的观点, 仍然是个人 (或法人) 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至于依据国家与私人或私人团体订立契约的行为, 来推定国家基于合意已默示地承认对方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说法, 则更属牵强。因为任何法律主体都有其自身的构成要件, 并非他人赋予或基于他人的承认而获得的。

其次, 国家契约中的国际仲裁条款并不能作为契约“国际化”的依据。当事人提交国际仲裁的仲裁条款, 一般在仲裁庭决定适用的程序规则时有一定意义, 对确定仲裁适用的实体法没有多少实际价值。当事人提交仲裁, 仅表明他们愿意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 而与仲裁适用什么实体法并无直接联系。在实践中, 当事人既规定提交国际仲裁, 又规定适用某特定国家法律体系的例子, 可以说随处可见, 但在国际仲裁案例中, 排他地适用国际法的例子并不多。即使在适用国际法的案例中, 仲裁庭大多也是基于当事人的法律选择, 而非基于契约中的国际仲裁条款来适用的。因此, 仲裁条款并不能作为契约“国际化”的依据, 更不能作为仲裁庭必须适用国际法的依据。

第三, 当事人选择适用国际法规则, 能否作为契约“国际化”的依据这牵涉到当事人有无权利在合同中选择适用国际法的问题。虽然现代国际法理论一般倾向于拒绝承认个人或法人为国际法主体, 但并不否认国际法对个人或法人的适用性。如当事人基于双方的共同意思表示, 在其契约中规定适用国际法, 这完全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适用的结果, 而并非该契约具有国际条约的性质, 当事人必须选择国际法。当事人选择适用国际法, 并没有使得其间的契约关系发生实质性改变, 而仅仅是为仲裁庭处理争议提供了适用国际法的依据。

第四, 有的学者认为国家契约大多是经济发展协定, 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国际性, 要求得到一定的国际保护, 尤其是在这类契约中定有“稳定条款”或“冻结条款”的情况下, 更是如此。然而, 这种条款并不能使契约“国际化”, 因为国家违反这一条款, 仅承担契约上的责任, 并不承担国家责任。

基于上述论证, 可以看出, 所谓的契约“国际化”理论, 不仅缺乏充分的法理依据, 而且在实践中也没有得到普遍的接受。其实质在于力图把国家契约提高到相当于国际条约的地位, 从而使之受国际法的保护, 以避免国家方当事人对其国内立法修改、废止所可能给外国投资者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维护外国投资者的合同权利。实际上, 投资不稳定的根源在于投资的不公平, 建立在不公平基础上的投资关系, 即使是适用国际法也是难以维持的。国际法上的“约定必须遵守”, 还需受“情势变迁”原则的制约, 企图通过所谓的契约“国际化”来谋求投资关系的稳定, 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在国际仲裁及当事人法律选择的实践中, 排他地选择和适用国内法或国际法的情况并不多见。实际上, 当事人和仲裁庭大多同时选择适用国内法和非国内法规则即“并存法律规则” (concurrent laws) 或“多种法律体系的混合规则”, 也有的明确规定适用东道国法为主, 辅之以适用国际法或一般法律原则。选择“共同法律原则”适用于国家契约, 应该说是一个进步。一方面援引东道国法, 体现了对国家方当事人的主权地位的重视;另一方面援引国际法或一般法律原则, 又为契约的私方当事人提供了保护。

无论是资本输出国, 还是资本输入国, 在这一问题上都不应采取绝对化的观点。在目前急需吸收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绝对地坚持投资争议适用东道国法是不现实的;而发达国家顽固地坚持适用国际法规则也难以行得通。折中的办法是, 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 双方当事人各自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 在适用东道国法为主的前提下, 辅之以适用国际法规则或一般法律原则, 两者主次分明, 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国际投资争议法律适用规则的完整结构。不过, 发展中国家既要注意不能因此而损害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又要防备仲裁员站在资本输出国的立场上对国际法或一般法律原则进行解释和适用, 最可行的办法是在双边投资协议或当事人法律选择条款中对国际法的适用加以明确的限制。对此, 我国与有关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所作的规定可资借鉴:有关补偿额的争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诉诸国际仲裁, 并适用东道国法 (包括其冲突规则) 、双边投资协定以及“一般或普遍公认并为缔约双方所采纳的”国际法原则解决。[4]这就是说, 在接受适用国际法的前提下, 又对之加以必要合理的限制, 较好地调和了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法律观点的对立, 既易为当事人双方所接受, 又为防止仲裁庭滥用国际法提供了依据, 反映了国际投资争议法律适用理论发展的新趋势。[5]

参考文献

[1]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1.1.

[2]周鲠生.国际法 (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175.

[3]姚梅镇.关于经济特许协议适用法律问题的研究[J].中国国际法年刊, 1985:60;魏群.论国家契约中的法律选择条款及其他有关法律问题[J].中国国际法年刊, 1986:98.

[4]中意关于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的协定议定书第4条第2款;中国与比-卢经济联盟关于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的协定议定书第6条第5款.

国际法权利滥用的法律分析 篇9

一、国际法权利滥用的概念

“权利滥用”这个概念, 是指超过权利的社会目的和经济目的或社会不容许的界限而行使权利。自法国大革命以来, 民法上确立了个人的绝对自由, 强调私法自治、所有权神圣和过错责任, 这是自由主义立法在民法中的极端表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出现了贫富悬殊以及实际上的不平等和不自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开始强调民事权利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强调私权上的公共义务。在立法上, 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等都禁止了权利滥用。中国民法通则也对权利滥用做了规定。构成权利滥用的要件是: (一) 必须有权利的存在。 (二) 需行为人有积极或消极的行为。权利滥用大多数是在行使权利时构成, 因此多数是积极作为。而权利人无正当理由不行使自己的权利的, 在具体情况下也可以构成权利滥用。例如发明专利者在一定的期间不行使其权利, 即构成权利滥用。一般可以应相对人的请求实施强制许可。 (三) 行为具有违法性。一般情况下, 权利的行使都不构成权利滥用。权利滥用违法性的判断标准有二, 一是从权利人行使权利的主观目的进行判断。权利滥用违法性的主观构成要件必须是权利人以损害他人的行使权利的主要目的。德国民法典规定的损害他人的主要目的的行使权利的行为不得为之, 至于对行为人目的的判断则主要根据行为人行使权利的手段。如果行为完全可以采取其他对相对人和社会损害很小的手段, 行为人却采取了一种损害很大的方式。就可以证明其行使权利的主要目的是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二是从权利人行使权利的行为后果进行判断。如果权利人行使权利的后果是自己受益很小, 而造成的损害很大, 则可以认定是权利滥用。权利滥用的后果常常是构成侵权行为。权利滥用的后果主要是丧失权利或者权利受到限制 (2) 。

国际法权利滥用是指存在于国际法中的权利滥用。一般是说, 国际法主体超过国际法所允许的权利的社会目的和经济目的或社会不允许的界限而行使权利。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指国家, 在一定情形下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交战团体、历史上存在过的某些领土实体也可以成为国际法主体 (3) 。

二、国际法权利滥用的种类、表现及其危害

在国际法的大多数内容中, 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权利滥用现象。有些现象只是昙花一现, 稍纵即逝;有些却持续一段时间, 甚至长期存在。现列举一些如下:

(一) 国际条约法中的权利滥用

条约必须信守———是一项古老的原则。各方必须按照条约的规定, 行使自己的权利, 不得违反 (4) 。当然在实践中条约被粗暴践踏的也不乏其例。如德国首相倍特曼·赫尔维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前公然说1839年保障比利时中立的“伦郭协约”不过是“废纸一张”。大多数违反条约的国家总是竭力抵赖违约的事实、或者歪曲解释条约的含义、或者否认条约的效力、或者提了种种理由或借口辩解其违约行为。当然, 这里所说的条约是合法的条约, 即有效条约, 而非法的条约属于无效条约不在履行之列。

(二) 国际人权法中的权利滥用

人权国际保护指的是国家根据其主权并依据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主要通过签订国际条约确定各国一般接受的国际人权规则和原则, 并承担予以尊重和履行的国际义务, 由有关人权公约所规定的国际机构或法律机制对这些国际义务的履行实际监督、加以保证 (5) 。但是一些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去达到强迫别国接受其意识形态的政治目的, 是干涉别国内政的强权政治的表现。某些西方国家及其学者提出人权高于主权, 这种主张往往在人权的幌子下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三) 外交和领事法中的权利滥用

使馆、外交代表和其他享有特权和豁免的人员, 在其行为和活动中必须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为了保障接受国的利益, 防止外交特权和豁免被滥用, 维也纳公约根据大多数国家的做法, 规定了宣告使馆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和宣告使馆其他人员为不能接受 (6) 。接受国宣告使馆人员为不受欢迎的或不可接受, 这有多种原因, 最常见的是该人员经查明下干涉接受国内政或者从事间谍活动, 或不尊重接受国的法律和规章, 或在使馆馆内庇护人、拘留人, 1896年革命家孙中山被当时中国清政府驻伦敦公使馆拘留在馆舍内, 几天后使公馆才被迫将他释放, 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四) 国际环境法中的权利滥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些国家没有采取有力的政治、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各种手段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 因不当利用自然资源向环境大量排放污染物而造成越境污染损害、全球性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破坏, 从而导致整个地球环境发生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的改变。如海洋污染和海洋资源退化、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大气酸化、太空垃圾、核污染等等。

(五) 海洋法中的权利滥用

例如:公海自由是公认的国际法原则, 所有国家均有权在公海海底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 (7) 。在铺设电缆和管道时, 有些没有适当顾及已经铺设的电缆和管道, 特别是使应修理的电缆和管道受到妨害, 故意或因重大疏忽造成海底电缆和管道破坏或损害的行为。

(六) 战争法中的权利滥用

现代国际法禁止使用武力, 但并不能防止和杜绝武力在国际社会中的使用。于是, 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 武装冲突中出现了许多目的在于限制武力使用的规定。武装冲突和战争中各方的目的都是为了制服敌人。为此, 就要击败对方的武装力量, 就要对敌方施用武力 (8) 。但是在实践中, 仍然有不分青红皂白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仍然有滥杀、滥伤造成极度痛苦的、甚至大规模屠杀和毁灭人类的作战手段和方法。例如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在战争中没有把平民居民与武装部队中的战斗员与非战斗员、有战斗能力的战斗员与丧失战斗能力的战斗受难者、军用物体与民用物体以及民用目标与军事目标等区分开来。

当然, 以上列举的权利滥用的种类不是也不可能是国际法上权利滥用种类的全部, 况且随着时代的变迁, 国际法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 权利滥用的表现也会随之变化。

三、国际法权利滥用的原因

诚然, 引起国际法权利滥用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在这里, 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引起权利滥用的缘由。

(一) 政治上的原因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引起权利滥用的主要政治原因, 在国际关系中以大欺人、以强凌弱、以富压贫, 大国、强国依仗优势的经济军事实力, 推行“炮舰政策”, 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 干涉别国内政, 践踏他国主权, 追求控制、支配其他国家的权利等引起的权力滥用现象并不少见。就拿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为例, 它凭借其国力的强大, 打着“人权的幌子”或进行“人道主义干涉”, 侵犯别国的主权, 在国际事务中, 处处充当“世界警察”, 导演了一幕幕的丑剧。入侵伊拉克, 使伊拉克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战火硝烟中有多少人民生灵涂炭?又有多少无辜的人民不能幸免于难?

(二) 经济上的原因

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不平等地位;以及技术转让中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等是引起权力滥用的主要经济原因。世界经济全球化, 使国家之间在经济方面突破国界限制,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在所有经济部门和各个经济环节上紧密地联系, 实行程度不同的合作与调节, 并向着一体化的方面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又存在巨大风险和负面影响, 这样就会为权利滥用提供机会, 是引起权利滥用的间接经济原因。科学技术将直接影响到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的发展, 这样为引起权利滥用提供了方便, 也是引起权利滥的又一个间接经济原因。

(三) 文化上的原因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一般而言, 国家是由多地域、多民族融合而成。这样国与国之间、国内各地域之间、各民族之间就有了多种文化的碰撞。为了让自己的文化得到承认或认同, 就有了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方式权利滥用, 直接或间接达到这个目的。因此文化的多样性是引起权利滥用的又一个原因。例如宗教方化, 各宗教文化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 有的甚至引起宗教大屠杀, 这样人权、国家主权不同程度地遭到侵犯。

四、国际法权利滥用的解决措施

毋庸置言, 措施是针对原因提出的。基于上述原因, 提出以下措施:

(一)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是解决权利滥用问题的有效途径。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时代的要求、人类的呼唤和历史的必然。只有如此, 才能适应绝大多数的利益与需要, 才能适应多极化趋势和多样化世界的需要。国际新秩序主要是政治新秩序、经济新秩序两个方面。国际经济新秩序可构想为:各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各国有权参与处理国际经济事务;发达国家应尊重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的需要, 在提供援助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 在商品、贸易、资金、债务、货币、金融等主要领域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内容可构想为: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 参与国际事务的讨论与解决, 各国有权根据各自的国情, 独立自立地选择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互相尊重国家领土完整和边界不可侵犯的原则;国家之间发生争端应通过和平方式合理解决, 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9) 。两种秩序相辅相成, 密切关联, 缺一不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 必须反对国际关系中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动力。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应当而且可以作出较大的贡献。

(二) 文化上, 我们认为, 世界文化的

多样性应成为相互充实而不是相互冲突的基础, 应在相互尊重和包容中开展文明对话与经验交流, 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以求共同进步。

(三) 促进联合国的改革, 使联合国

充分发挥其作用, 为制止权利滥用“保驾护航”。在联合国建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 其性质遭到霸权主义的扭曲。它们把联合国变成了大国操纵下的表决机器, 甚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发动侵朝战争。推动联合国的改革, 使联合国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 支持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决和独立;缓解国际冲突, 防止紧张局势恶化;推动世界裁军运动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问题, 例如环境、人口、生态、资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五、结语

斗转星移,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随着时代的推进, 国际法的内容也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与之俱生的权利滥用方式方法也将花样翻新、变幻无穷。我们如果为权利滥用而斗争, 无论是微不足道的努力, 还是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奋斗, 只要全人类齐心协力, 共同努力, 就必将赢得反权利滥战争的胜利。国际法和国际法准则就必将被正常实行与遵守。待到那时, 社会将更加发展, 人类将更加进步, 政治将更加民主, 经济将更加繁荣, 正如每位母亲因为自己的每个儿女而骄傲、自豪一样, 世界这位“母亲”也因每个繁荣富强的国家而骄傲、自豪。昔有古人曾说:“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们也信心百倍地期待着“世界与时代齐飞, 和平共发展一色”。

参考文献

【1】参见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2】参见《法律辞典》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委会编2003年版1132页

【3】参见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9页

【4】参见[英]蒂莫西·希利尔著曲波译《国际公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4页

【5】参见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08页

【6】参见佟连发主编《国际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99页

【7】参见褚俊英主编《国际法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73页

【8】参见王铁崖主编《国际法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633页

自然国际法正义原则的探究 篇10

一、自然法的探究

(一) 西方自然法传统探究

自然法萌芽于古希腊。在当时, 自然法被定义为“理性”, 自然法实质就是理性法。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对末世希腊产生了重要影响。该学派的创始人芝诺的学说指出“其中心意旨是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理性来解释;每一个行为都必须以理性来证实”。而在中世纪, 自然法思想承接了古希腊自然法“理性”思想的学说, 并且将其与神法等同起来, 使得理性和信仰具有同等的价值地位, 从而使自然法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笔者认为, 自然法和基督教的结合, 虽然在当时的目的是让自然法为天主教的政治服务, 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人类自然理性到宗教信仰的一种回归。而格劳秀斯为自然法所下的定义是:“自然法是一种正当理性的命令, 它表明一个行为是否符合理性的本性, 而具有一种道德上可鄙的或必然的品质, 因而这种行为也就为自然的创始者, 即上帝所禁止或命令。”在他的论述中, 国际法是由渊源于神意的自然法和渊源于人意的万民法所构成的。但自然法仍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服从万国法的义务仍然是来自于自然法。其后的自然法学派是作为以昭示着宇宙和谐秩序的自然法为正义的标准, 坚持正义的绝对性, 相信真正体现正义的是在人类制订的协议、国家制订的法律之外的、存在于人的内心中的自然法。正义明确成为自然法的标准。而作为“极端的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普芬道夫, 他的观点深受格劳秀斯的影响, 但又不同于格劳秀斯, 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正当理性的来源, 普芬道夫强调自然法来源于人性, 人性论的自然法成为其特色。他对理性的依靠和对平等的注重, 为自然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二) 探究后再重构

沿着自然法传统中那些先辈们的足迹, 可以对自然法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自然法应当时超越于实在法之上的一种自然规则, 它通过自然理性发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价值理念, 即正义。而这种以正义为核心的自然法就成为了一切制定法的基础规则。且作为一种指导性规范, 所有的社会行为的参照标准, 自然法应当是永恒不变的。这种永恒不变的性质可以从阿奎那四分法中找到根据并印证之。这种无论处于何处都具有相同权威, 并通过理性发现的自然法或者正义, 作为评价实在法优劣的参照, 应当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因此, 笔者认为, 融合前人的自然法思想,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可以提炼出自然法的核心, 即理性正义。自然法实质是一种正义, 并且这种正义是理性的。也就是说, 这种理性正义具有抽象的正确性。它虽然是实现社会目的所必需的规则, 但是它并非象实在法那样本质上是经由人的意志被制定出来的, 而是人类充分运用智慧去不断认识, 不断挖掘, 最终找到的指导社会内在和谐最本质的规则。

二、自然国际法的探究

(一) 自然国际法

自然国际法作为自然法的一个分支, 是自然法在国际法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国际法与自然法在本质上相同。如果说自然法的核心是正义, 那么自然国际法的核心就是国际正义。这种存在具有抽象的正确性, 是指导实在国际法的普遍规则。而且这种存在是必然性的, 如果某些实在国际法规则违背了自然国际法的, 那应当是无效的。自然国际法对国际社会成员具有抽象的强制力量。

(二) 自然法对国际法的影响

“‘自然法’所尽的最伟大职能是产生了现代‘国际法’”。在当代国际关系中, 自然法对国际法的影响具体体现:作为国际法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的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由苏阿勒兹从普遍道德中演绎而得, 此后成为了自然法的规范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人权法和人道法是国际法的重要分支, 而目前国际法的人权观则被认为是从近代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理论中引申而来的, 实质上与斯多葛学派所持的人的内在精神平等的自然法普遍理性观念是一样的;其他如主权国家平等原则则和自然法的平等精神相一致。还有对现代国际法中的外交豁免、战争规则的论述, 都可以从近代自然法中找到其根据。因此, 在整个国际法体系中都充满了自然法学派学者的理性和智慧。

三、自然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综合以上对自然法以及自然国际法的论述, 笔者认为自然国际法应该处于比实在国际法更为重要的地位, 而不是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因此, 作为自然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更是重中之重, 自然国际法作为“法”而非单纯的指导实在国际法制定和实施工具, 应当有着它自己独立的原则, 即正义。自然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应当被重新定义和总结并正确反映自然国际法。

(一) 正义的概念

1.中国传统正义观

正义, 历来就是一个众说纷纭, 各执一词的价值观念。在未产生法律之前, 正义就是人类社会中所推崇与追寻的美德和理想境界。在产生法律之后, 正义就成为了一切法的制定标准和永恒价值追求。因此在研究国际正义时, 需要对自然法中普遍的正义观念进行总结, 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国际正义。

正义的英文表述为justice, 在牛津法律大词典中被定义为法律应努力达到的目的和道德价值;正义要求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受法律拘束;正义是法律上的善良和行为标准尺度或准则, 可以根据正义对行为进行评论或评价。在中国古代, 正义之“义”为“宜” (合宜) , 正义就是不偏不倚的裁制事物使之合宜, 以此使之符合公认的道德规范要求。正义更多的指的是一种道德修养, 并且是没有个人之私的一种近乎圣的一种美德, 并没有作为评价指导制度, 规则的价值内涵, 鸦片战争以后,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有关正义的评价才开始设计到制度的层面。因此, 正义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 它所侧重的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导向, 并且强调这种价值导向的正当性。

正义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应当时可变的, 但正义作为自然法最核心的内涵, 应当具有其稳定不变的内容, 也就是说正义有一个不变的底线, 这个底线可以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中所共同具有的, 在当代社会关系中, 文明社会正义的底线应当是权利。

2.西方传统正义观

柏拉图作为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将正义作为他的终极追求。其代表作《理想国》讨论的正是正义折翼永恒主题。在柏拉图看来, 正义是“以善报友, 以恶报敌, 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报答”。但他对这种定义其实并不满意, 他认为:人们如果与坏人作为朋友, 那么正义也可能是在助恶损善, 以恶报敌是在伤害别人, 对别人的伤害难道也算是一种正义吗?柏拉图的疑问所反驳的正是一种用功利化的视角来追寻正义。柏拉图认为, 从功利化出发无法论证正义就是善的, 也无法达成正义。而亚里士多德对正义的论述比较全面。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 正义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法律本身与否也体现着正义。

普芬道夫认为正义通常被界定为一种经常性的、不可被取消的、让人各得其所的意愿;正义就是指在对待他人时候的举止得当。而著名思想家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政治哲学著作, 在当时以功利主义为主导的西方正义理论中所阐述的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最大幸福, 那么这个社会制度就是正义的, 罗尔斯深深的批判了这种学说。在这个问题上, 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二) 正义之重构

上述关于正义的概念, 可以说都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结果。正义是一种自然的匹配, 而不是合法和约定出来的, 它本身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人们只需要通过理性去认识它, 并将其指导于人类社会中。正义存在的本身, 就是为了衡量社会的规则或者制度是否公正和合理。

笔者认为, 正义是符合绝大多数利益的行为, 真正的正义是不存在的, 当正义绝对化以后, 正义就必须对每个人的利益负责, 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某个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被处以死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因为他是恶的, 是非正义的, 因此惩治他就是正义的。但是对于被判处极刑的人来说自己的人权被剥夺, 对他来说是非正义的, 这存在一种视角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很难将正义的标准达成一致。博登海默曾经指出“正义有着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 随时变成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 当我们仔细查看这张脸并试图揭开隐藏其表面背后的秘密时我们往往会深感疑惑”。这一论述不仅说明了正义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而且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体现出正义的研究需要一定的视角。

(三) 正义在当代国际法律中的体现和延伸

前面对于正义的理论研究应当成为当代国际正义理论研究的基础。在国际关系中, 实现国际正义是维持国际法律关系的重要手段。国际正义的价值应当成为指导实在国际法制定和实施的标准。张文显教授在其《法理学》指出, 正义存在一个底线, 这种底线在当代社会中表现为人权, 因此, 如果说正义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一种权利, 那么国际正义就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利益的权利, 它的基本内容是国家主权。

国际正义是国际社会中对国际法律的永恒价值追求。"每个社会成员仅仅因为他是社会成员之一, 就有权不仅享受其他社会成员所提供的个人生活所需, 而且有权享受每一个人都想得到而实际上确实对人类福利有益的一切好处和机会"。当今许多国家, 都在其宪法中明确肯定了包括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自由权利。这充分体现了正义在国家母法中的重要地位。此外, 国际人道主义法, 国际人权法, 国际刑法的出现更是推进了正义在国际法中的发展。纽伦堡和东京审判撕破了国家面纱, 开创了追究战争罪犯个人责任的先例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正义在国际法中的重要地位。

四、结语

正像著名法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开篇所论述的: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因此, 当人类社会出现以后, 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正义的探寻和追求。在推进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 国际法律不仅仅具有确认保护和发展对世界有利的国际关系和秩序的价值, 而且还具有其本身的正义价值。因此, 正义是我们国际法律体系中最基本的价值取向。随着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 国际法的实证主义传统无法充分应对人道主义干涉等诸多国际法问题, 正义以及国际正义将在未来的国际关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英]彼得.斯坦, 约翰.香德.王献平译.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0:85.

[2]罗国强.国际法本体论[M].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4.

[3]史彤彪.自然法思想对民法和国际法的贡献[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3) .

[4]刘小风, 陈少明.格劳秀斯和国际正义[M].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1.01.

[5]杨泽伟.国际法史论[M].1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

[6]罗国强普芬道夫自然法与国际法理论述评[J].浙江大学学报, 2010.03.

[7]陶钟灵.在理性和信仰之间——对西方自然法学历史嬗变的评述[J].成都大学学报, 2008 (01) .

[8]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 1995.

[9]范逢春.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对康德主义契约论的超越与重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2.5.

国际法 篇11

关键词:国际能源法;动因;依据;国际法体系;定位

国际能源法国际法不成体系化特征下得到了自成体系的发展机会,国际能源法自成体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依据,包括理论和实践,基于此,本文就对国际能源法自成体系进行分析,并重点探究国际能源法自成体系发展的依据,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经验,以促进国际能源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自成体系

1648年可以作为现代国际法发展的一个源头,此后得到了不断的演变、扩展,1973年经合组织的成立为国际能源法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国际能源法的创立发展动因是能源安全需求、能源秩序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

能源安全需求:可以说,推动各国在国际能源法方面的协调和和合作的因素是人们对能源安全的需求,这也极大的促进了国际能源法的创立。国际能源秩序需求:自然资源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集中在发达国家,能源合作需要政府等多方面参与,这就造成能源争端可能发生在国家之间、国家和投资者之间等,甚至会导致多个争端一同发生,也可能因为第三方和合作方在运输、生产过程中造成了环境污染、事故等而发生争端,影响能源秩序,随着经济的发展,争端问题成为了多发领域,能源争端引起国际的关注,构建能源合作秩序也势在必行;可持续发展要求: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低碳和无碳能源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际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从1979年开始,许多国家都在调整能源战略,增添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内容,国际上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设定全球减排目标,对国际能源法的研究也从能源安全、能源秩序转向可持续发展,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中寻找创新,能源造成的一系列国际环境问题,使国际能源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二、自成体系发展的依据

1.理论依据

(1)能源需求刚性理论。该理论对于国际能源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运用需求弹性的理念分析需求,考察需求对价格的灵敏度。能源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是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对国家的安全、经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源在绝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不管将能源视为战略转型对象,还是商品,能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消费的层面,而逐渐上升到国际能源安全的层面,涉及到国际社会等,这些是经济学无法解决的,因此,这也是为国际能源法自成体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能源安全国家法价值理念。对于国际能源法自成体系的发展,能源安全国家法价值理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国际多元化发展,国际安全的核心不仅仅是军事安全,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综合安全,近年来的恐怖主义、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国际各国共同承受的,成为国际安全为题,能源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为了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遵循国际能源安全原则,获取能源的同时,采取安全战略措施。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成为全球的事业,环境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首创性重要法律建设的关键,成为国际法的重要一环,可持续发展要统筹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改变消费和生产的方式,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根本要求,人类大量的经济活动造成了环境的破坏,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持续上升,人类将面临着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国际能源法要国际能源问题,不断促进自成体系的发展。

2.现实依据

国际能源法具有独立的地位,可以对照自成体系国际法的特征来印证。独立部门国家法建立是基于国家间的协议,多边条约是国际能源法的渊源;国际能源法下的协约规定了独立争端解决的相关程序和规则,其中,《能源宪章条约》就说明了这一点,对能源投资、贸易、过境运输等问题分别制定了针对性的争议解决方法;独立的部门国际法制度有自己的执行体系,违反协议就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承担相应的责任,促使各个国家履行条约义务,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争端,可以说国际能源法已经成为自成体系的部门国际法。

三、結语

本文对国际能源法的自成体系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国际能源法自成体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国际能源法作为国际法体系的新突破,获得了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给国际法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内容等,有利于国际能源的安全、能源秩序井然,促进国际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威.论国际能源法在国际法体系中的定位[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黄振中.论国际能源法之性与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赖超超.论国际能源法的发展趋势[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和平权的国际法渊源探析 篇12

( 一) 国际法渊源的概念

国际法的渊源, 指的是国际法规范表现的形式或形成的过程、程序[1]。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 条, 国际法的渊源主要有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为文明各国所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 而司法判例还有各国最高权威法学家的学说可以作为确定国际法的辅助性渊源。另外随着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国际组织的决议以及一些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成为了国际法渊源的重要补充。

( 二) 和平权的国际法渊源

1.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一种书面协议, 用以确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如今已成为现代国际法中最重要的渊源。国际习惯是各国在实践中形成的被世界公认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它们都是和平权的重要来源, 集中体现了和平权。

和平权在《联合国宪章》的第一条中就开宗明义的宣布了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是联合国的宗旨和共同的目标; 在第二条中又将和平解决争端, 维护国际和平作为原则; 从第六章第三十三条到第三八条又将和平解决作为争端解决的根本。《联合国宪章》又在第五十五条进一步阐明了促进和保障人权是各国和平相处, 安定和谐所必备的要件。《联合国宪章》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和平权这一概念, 但是和平权的概念和理念已贯穿整个《联合国宪章》之中, 可以说《联合国宪章》中即蕴含了和平权, 为和平权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序言中阐明, “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 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 明确的表达了人权是世界和平的根基所在。《非洲人权和人民权利宪章》在其第23 条中明确阐明, 各国人民都应享有“国家和国际和平与安全”, 该宪章也是目前唯一提及“和平与安全权”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区域型国际人权文书。《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的阐明了各国在创建基于自由、正义、发展与和平之上的公平与平等社会时, 人权普遍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于2007年签署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宪章》在其序言中阐明了东盟个成员国享有和平生活希望。

《国际法原则宣言》郑重宣布了七项原则, 其中明确提到“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以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强调各国应当以和平方法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 维护世界的和平正义。20 世纪50 年代中国与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在现代国际法中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构建合理而公正的国际秩序, 维护世界和平有着重要意义, 集中体现了和平权之要义。

2. 国际司法判例

当前为数不多的国际司法实践在惩治战争罪犯、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同时, 对于保护和平权具有现实上的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纽伦堡军事法庭于1945 年对德国法西斯主要战犯进行了审判, 最终作出一系列判决严惩罪犯; 1946 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25 名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 作出了有罪判决。上述两个法庭所审判的最主要的罪行就是反和平罪。

1991 年, 安理会一致通过第827 号决议设立了前南国际刑事法庭, 起诉1991 以来南斯拉夫境内所犯的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的负责人的国际法庭。该法庭已对多哥人实施了指控、逮捕和定罪。1994 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955 号决议设立了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 以起诉自1994 年1 月1 日至1994 年12 月31 日期间在卢旺达境内犯有灭绝种族和其他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负责的人, 迄今已对70 多名犯罪嫌疑人提出指控, 其中60 多人已被逮捕并移交法庭拘押[2]。

3. 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决议

《世界人权宣言》在其序言之中便开门见山的提出了对人权的承认, “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1969 年红十字大会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 在前言中宣称了“像人权一样持久的和平权”。《亚洲人权宪章》宣称“人人享有和平权……不会沦为任何类型暴力的对象”。1999 年海牙国际和平会议通过了《海牙21 世纪和平与正义纲领》, 该文件充分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是构建和平文化的重要条件, 并进一步倡导和平文化。

西班牙国际人权团体在推动享有和平的人权运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于2006 年通过的《卢阿尔卡和平人权宣言》对享有和平的人权这一主题开展了有力而全面的阐述, 并将“享有和平人权的几个因素”有机地融合到一起。2010年《圣地亚哥和平人权宣言》更是该团体多年来汲取自身以及世界各地区经验和传统的成果。

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不胜枚举的决议, 一直承认和平权。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第39 /11 号决议, 该决议通过了《人民享有和平权利宣言》, 该《宣言》庄重宣告全球人民均有享受和的神圣权利, 并宣告维护各国人民享有和平的权利和促进实现这种权利时每个国家的根本义务。在此之后的一些决议, 尤其是第53 /243, 57 /216, 60 /163 和63 /189 号决议中得到重申。人权理事会第8 /9, 11 /4 还有14 /3 号决议也确认了这项权利。

二、和平权发展概述

就目前和平权的发展状况来看, 和平权并未真正纳入人权框架, 而是处于各种的依存关系之中。可以说, 和平权一方面在国际规约框架、国际和平和安全体系、人权法体系以及人道主义法中逐渐形成, 另一方面, 在世界一些地区的团体或组织的推动下不断发展。从目前来看, 和平权除了《非洲人权和人民权利宪章》以外, 没有任何国际人权文书在执行条款中提及和平权, 该宪章也是唯一提及和平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性规范, 和平权有待以条约的方式更进一步强化。纵然和平权广泛体现于各类国际法渊源之中, 这一方面体现了和平权的理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 关于和平权的概念内涵、体系以及效力层级上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发展。

随着当今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 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 和平权的威胁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状态, 国际恐怖主义严重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和平秩序, 一些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升级威胁到国家乃至国际的和平与安全。近年来, “伊斯兰国”极端恐怖组织 ( ISIS) 的发展壮大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该组织于2015 年11 月13 日发动了对法国巴黎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 更是引起世界的高度注意和担忧。该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行为残暴的恐怖事件, 给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更是给和平权带来空前的挑战。

三、结语

和平权广泛体现于各类国际法渊源之中, 有着深厚的发展基础和广泛的理念认同。尽管当前多方面的不稳定因素挑战着世界的和平秩序, 但坚定走和平发展路线、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不变的信条。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 和平权不仅仅是一种希冀和期待, 它更是一项人类与生俱来、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基本人权[3]。正如潘基文先生所述, 和平之路是一条我们必须携手同行的漫长道路, 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来, 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始于今天[4]。和平权有待于进一步地确立和深化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当和平权成为人们手中紧握的武器, 一个正义而安宁的世界将不再遥远。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和平权是人权的重要内涵, 其作为一项不断发展中的权利, 和平权的发展历经了不凡的历史时段。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世界和平屡受威胁的背景之下, 为了重申和平之要义、更好促进和平权的发展, 有必要厘清和平权的国际法渊源。

关键词:和平权,国际法渊源,世界和平

参考文献

[1]邵津.国际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2.

[2]杜学文.作为人权的和平权[D].苏州大学, 2010.

[3]江国青.国际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471-472.

上一篇:聚硅酸镁下一篇:细辛脑注射剂